必修3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人教版教学课件必修3第一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人教版教学课件必修3第一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1b0c74f404a1b0717fd5ddee.png)
(4层)
3、人体内的体液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消化道 D液体
A液体 B液体 C液体
(1)C和D 液体分别为 细胞内液、淋巴 。 (2)A和B 液体的交换通过组织中的 毛细血管 结 构完成。 渗透(自由扩散) (3)B和C之间的水分交换方式是 。 (4)A液体中的水分排放到外界去主要通过 肾、皮肤、肺 和消化道四种结构完成。
触,不能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
交换。这些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
什么呢?
1、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生物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统称为体液。
细胞内液 体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 2/3)
血浆 组织液
细胞外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
淋巴等
内 环 境
议一议:消化液、泪液、汗液、尿液等是 不是细胞外液呢?
不是
想一想系统 循环系统 泌尿系统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细胞内液 体 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细胞外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
内 组织液 环 境 淋巴等
血浆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三、内环境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 媒介
考考你:
细胞中的蛋白质如血红蛋白、 载体蛋白、呼吸酶等属于细胞
外液的成分吗?
不属于
3、内环境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1.渗透压(约770KPa ) 2.酸碱度pH ( 7.35~7.45 ) 3.温度( 37.0℃左右 ) 注意: 它们相对稳定,在适宜范围内有所 变动
渗透压维持稳定有何意义呢?
议一议:
剧烈运动时产生的乳酸或者食物
中的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内环境,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知识点归纳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7e56fd70dd88d0d232d46aa7.png)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知识点归纳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知识一、细胞的生活的环境:1、单细胞(如草履虫)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2、多细胞动物通过内环境作媒介进行物质交换养料 O2 养料 O2外界环境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代谢废物、CO2 淋巴代谢废物、CO2内环境细胞外液又称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其中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3、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①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无机盐中Na+、cl- 占优势细胞外液渗透压约为770kpa 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②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PO42- 等离子有关;③人的体温维持在370C 左右(一般不超过10C ).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1、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内环境成分相对稳定内环境稳态温度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酸碱度(PH值)渗透压①稳态的基础是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②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③稳态相关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系统(及皮肤)④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调节能力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2、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高中生物必修三必背知识激素调节1、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2、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进行生命活动的调节称激素调节3、血糖平衡的调节①血糖正常值0.8-1.2g/L(80-120mg/dl)来源:①食物中的糖类的消化吸收②肝糖元的分解③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去向:①血糖的氧化分解为CO2 H2O和能量②血糖的合成肝糖元、肌糖元 (肌糖元只能合成不能水解)③血糖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②血糖平衡调节:由胰岛A细胞(分布在胰岛外围)分泌胰高血糖素提高血糖浓度由胰岛B细胞(分布在胰岛内)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两者激素间是拮抗关系血糖含量升高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促进血糖合成糖原、氧化分解或转变为脂肪(增加血糖去路);同时抑制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减少来源)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加,主要作用于肝脏,促进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③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相互拮抗作用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它们之间存在着反馈调节.4、激素的'分级调节与反馈调节.寒冷、过度紧张等刺激( 促进 ) (促进)(抑制) (抑制)反馈调节 (浓度高时)下丘脑有枢纽作用,调节过程中存在着分级调节与反馈调节5、激素调节的特点:(1)微量和高效 (2)通过体液运输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注: 激素是有机分子,信息分子,由腺体产生后,运输到各器官和细胞,只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和靶细胞,激素作用是间接的.6、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都在下丘脑.体温的相对稳定,是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水盐平衡调节的重要激素是抗利尿激素7、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a、特点比较: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b、联系:二者相互协调地发挥作用(1)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体液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2)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生物必修三考点知识1、蛋白质的基本单位_氨基酸,其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2、氨基酸的结构通式:R肽键:—NH—CO—��NH2—C—COOH��H3、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_氨基酸数—肽链数4、多肽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x氨基酸数—x水分子数185、核酸种类DNA:和RNA;基本组成元素:C、H、O、N、P6、DNA的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核糖核苷酸7、核苷酸的组成包括:1分子磷酸、1分子五碳糖、1分子含氮碱基。
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生物第1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生物第1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8441850312b3169a451a4a4.png)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1.区分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内环境。 2.掌握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内环境的理化性 质。 3.了解内环境的作用。
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体液 水 ______为基础 (1)概念:人体内含有的大量以 的液体。 (2)组成:写出图中标号代表的内容。
(1)血浆渗透压与0.9%的NaCl溶 液(5%的葡萄糖溶液)渗透压大致相等,故 0.9%的NaCl溶液为血浆的等渗溶液,又叫做 生理盐水。 (2)Na+主要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K+主要 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记知识纲要]
[背关键语句] 1.人的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两部分, 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 2.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等。 3.内环境的成分包括水、无机盐、葡萄糖、 氨基酸、维生素、甘油、脂肪酸、尿素、 CO2、O2、抗体、激素等。血红蛋白、载体 蛋白,与细胞呼吸、DNA复制、转录、翻译 有关的酶,消化酶等不属于内环境。
[自主解答] ________ 解析: 细胞外液包括淋巴、血浆、组织液, A正确;淋巴细胞存在于淋巴和血浆中,B正 确;淋巴在左右锁骨下静脉处汇入血浆参与 血液循环,C正确;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高 于淋巴和组织液,D错误。 答案: D
【互动探究】 淋巴液中的蛋白质来自哪里? 提示: 组织液。
4.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 的含量有关,Na+主要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 压,K+主要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5.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 媒介。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课件(共52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课件(共5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ff2f15ce87101f69f319517.png)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章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课件(共52张PPT)
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P5 )
阅读理解
1、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包含几个主要方面? 2、渗透压的概念以及与浓度的关系。 3、细胞外液的酸碱度和温度与细胞的生命
活动有什么关系?举例说明。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章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课件(共52张PPT)
2、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章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课件(共52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章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课件(共52张PPT)
消化道
经淋巴循环注入左右锁骨下静脉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章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课件(共52张PPT)
毛细血管动脉端
细胞内液 如: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核液等
(存在于细胞内)
体 (2/3)
液
血浆
细胞外液
(存在于细胞外)
(1/3)
组织液 淋巴
血液的组成(血液=血浆+血细胞)
血细胞生活的环境是血浆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章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课件(共52张PPT)
讨论:各类细胞生存的具体环境?
细胞名称 血细胞 绝大多数组织细胞 淋巴细胞 毛细胞血管壁细胞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章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课件(共52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章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课件(共52张PPT)
1、生理盐水的浓度是多少?为什么医院给 病人输液时必须使用生理盐水? 哺乳动物生理盐水的浓度是0.9%的NaCl溶液。 这种溶液提供的渗透压与血浆等细胞外液相同, 所以是血浆的等渗溶液。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1章细胞生活的环境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1章细胞生活的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15d5d52fa58da0116d1749ea.png)
...
——渗透压
(1)渗透压的概念: 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2)渗透压的大小: 取决于单位体积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溶质 微粒越多
溶液 浓度高
对水的 吸引力大
渗透压 越高
(3)影响渗透压的因素:
主要与无机盐等的含量有关。 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37℃时,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
思考与讨论2
1.Na+和Cl-等直接来自于食物,不需要.经. .过消化可以 直接被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主要来自于食物中的 糖类和蛋白质。糖类和蛋白质是两类大分子物质,必须经 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分解为葡萄糖和氨基酸才能被吸收。 上述物质在小肠内经主动运输进入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 中,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中,再通过物 质交换过程进入组织液和淋巴。
1、体液的概念 人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统称为体液。
细胞内液 体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细胞外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
内环境
血浆 组织液 淋巴等
血浆
... 红细胞
血
白细胞
浆
血
血小板
细 胞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组织液
. . 组. 织液是 存在于组 织细胞间 隙的液体 ,又叫细 胞间隙液
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淋巴
...
淋巴液也 叫淋巴, 是指在淋 巴管内流 动的液体
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直接生活的环境
细胞名称
组织细胞
血细胞 毛细血管壁细胞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
生活的环境
组织液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64a6d75901020206409c98.png)
第一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一、教材分析《细胞生活的环境》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1章第1节的教学内容,包括体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等内容。
这些内容,是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能力目标: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关注维持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教学难点(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差距。
学生对内环境稳态的理解不到位,需要教师深入分析。
五、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本节内容,初步把握内环境稳态的概念。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四人一组,教室内教学。
七、课时安排 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章引入〗让学生阅读章引言并体会内环境的重要性。
〔节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并回答。
〔生答师提示〕1.图1中是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等;图2中是单细胞动物草履虫。
2.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
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水环境中。
两者生活环境的相似之处是:都是液体环境;不同之处是:血细胞生活在体内的血浆中,并不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而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与外界环境相比,血浆的理化性质更为稳定,如温度基本恒定等。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第1章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第1章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e641822df705cc1754270967.png)
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内环境
营养物质
外 界 环 境
消化系统 O2呼吸系统
血液循环
循 环
血浆
系
组 织
中
CO2
统
的
淋巴 液
体 内 细 胞
物 质 泌尿、系统皮肤
淋巴循环
水、无机盐、尿 素
课堂小结
组成成分
渗透压 酸碱度 温度
外环境
化学分析
理化特性
细胞外液
O2 、营养物 质
也就是
内环境
CO2 等代谢废物 包括
若是,则不属于。
三看是否属于外界环境液体成分(如消化液、尿液、泪液、汗液、体腔液
等)若是,则不属于。
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
概念
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大小
取决于单位体积内的微粒数目。
溶质微 粒越多
溶液 浓度高
对水的吸 引力越大
渗透压 越高
影响因素 • N主a要+在与维离持子细和胞蛋外白液质渗的透含压量上有起关决。定性作用 • K细+胞在外维液持渗细透胞压内9液0渗%以透上压来上源起于决N定a性+和作C用l-
O2 营养物质
细胞
CO2等代谢废物
淋巴
组织液
血浆
练习
1、血浆中的水来自 A 组织液 C 淋巴、组织液
() D
B 血浆、消化道 D 消化道、组织液、淋巴
2、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C)
A 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人体的内环境 B 人体内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 C 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细胞外液 D 人体内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环境交换物质
人教版新教材《细胞生活的环境》优质ppt课件
![人教版新教材《细胞生活的环境》优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b5a7748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85.png)
2019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1.1 细胞生活的环境课件(32张PPT)
19
2019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1.1 细胞生活的环境课件(32张PPT)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3、回忆所学知识,你能说 出其中哪些物质在人体 中的作用?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 糖是立要的能源物质,脂 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 质,有些无机盐能维持细 胞的酸平衡等。
2. 分类
细胞内液
体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液 细胞外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
组织液 血浆 淋巴等
细细 胞胞 内外 液液
体内
6
三种细胞外液分析--血浆
血
浆
血 液
血 细
胞
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血液
血浆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7
三种细胞外液分析--组织液
血浆
毛
毛细血管壁
细
组织细胞间隙
血管
上 皮
组织液 一般组织间隙
淋巴
淋巴管
不同
组织 细胞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组织细胞
淋巴细胞 吞噬细胞
点
与细胞的关 化学成
系
分
细胞外 液是细 胞直接 生活的 环境
主要是 蛋白质 的含量
相同点
都属于细胞外 液,共同构成 人体内环境, 基本的化学 成分相同。
2019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1.1 细胞生活的环境课件(32张PPT)
细胞名称
组织细胞(肝细胞等)
毛细血管壁细胞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红细胞 淋巴细胞
直接生活的环境 组织液
组织液和血浆 组织液和淋巴
血浆 淋巴
12
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关系
细胞生活的环境》课件和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教案
![细胞生活的环境》课件和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457f65011ca300a6c39081.png)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3[人教版]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王健(江苏省兴化中学225700)设计思路:《细胞生活的环境》包括体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等内容。
这些内容,是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的基础。
本节课整体设计思路是“情景导入→问题探讨→合作探究→交流讨论→分析小结→拓展评价”。
本章的引入是利用教材提供的章题图来完成。
通过启发学生观察章题图、思考图中内容与本章内容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本章的兴趣。
同时通过图片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边防战士、炼钢工人、抗洪抢险战士工作环境的恶劣,体会他们工作的艰苦,认识他们工作的重要性,这也是一种人文精神的渗透。
本节的引入可以利用教材提供的“问题探讨”来完成。
问题探讨中人体血细胞、草履虫的图片,可以启发学生比较两者生活环境的异同,引出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内环境。
“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包含体液和内环境两个概念。
在组织教学时先从简单的体液的概念入手,再通过多媒体动态演示组织液、血浆、淋巴液之间的关系揭示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逐步深入使学生理解内环境的概念。
最后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有哪些差别?”这样的问题,引出细胞外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的内容。
“细胞外液的成分”是学习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等内容的基础。
这部分教学过程是以血浆的化学成分为例进行探讨。
围绕这个资料分析,让学生进行讨论。
教师适当引导,让学生逐步理解知识要点。
教材在这部分内容最后总结“细胞外液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这样,就在“内环境”和“生物进化”这两个核心概念之间建立了联系。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内环境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渗透压的概念比较难理解,教学时采取了先复习渗透作用再引入渗透压的概念,并且结合旁栏思考题,引导学生与日常生活经验相联系;pH的概念和内环境的温度特点比较好理解,教学时简单提一下即可。
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课本基础知识填空及参考答案(人教版)
![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课本基础知识填空及参考答案(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0aac98ff5335a8103d2206b.png)
必修3 稳态与环境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一、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1.单细胞生物生活在水中,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直接从水中获得生存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并把废物直接排入水中。
2.多细胞生物通过内环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二、内环境内环境与细胞内液的转换1.概念:血浆细胞內液内环境=细胞外液组织液淋巴淋巴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共同构成体液,其中含量较多的是细胞内液,占到2/3 。
营养物质通过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等系统,氧气通过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等系统进入机体细胞;代谢废物(CO2、尿素等)主要通过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等系统排出体外。
(P8图)2.体内大多数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是组织液,红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淋巴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
3.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说明生命系统起源于原始海洋,血浆成分:含量最多的是水、其次是蛋白质,此外还有无机盐、各种营养物质、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血浆与组织液、淋巴的成分相比,主要差异为:前者蛋白质含量更高。
4.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渗透压、pH、温度(1)渗透压: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取决与溶液浓度,浓度越高渗透压越大,浓度越低渗透压越小。
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0%取决于Na+和Cl-。
37℃时,血浆渗透压为770 kPa ,与0.9%的NaCl等渗。
当红细胞放在清水中,会因为吸水过多而破裂,放在浓度较高的溶液中,会因为失水过多而死亡。
(2)pH:血浆pH为7.35-7.45,与HCO3- 、HPO42-等离子有关(3)温度:37℃左右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1.内环境的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的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必要条件。
高中生物必修3优质课件:1.1 细胞生活的环境
![高中生物必修3优质课件:1.1 细胞生活的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230d2bf7ddccda38376bafc0.png)
(2)酸碱度 ①正常人血浆的 pH:_7_.3_5_~__7_._4_5_。 ②维持因素:与血浆中的__H_C__O_- 3___和_H__P_O_24_-_等离子有关。 ③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__3_7_℃___左右。 5.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1)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细胞可以直接与_内__环__境__进行物质交换,不断获取进行生命活 动所需要的物质,同时又不断排出_代__谢__产__生__的__废__物__。 (2)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 需要消化、_呼__吸___、循环、_泌__尿___等各个系统的参与。同时, 细胞和内环境之间_相__互__影__响__、_相__互__作__用___。
尿液、汗液和泪液属于体液吗? 提示:不是,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尿液、泪液和汗 液既不是细胞内液也不是细胞外液。
★血浆、组织液与淋巴间的关系。
★血管中的白细胞、红细胞等血细胞,血浆是它们所在的 内环境;毛细血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
★内环境是相对较高等的多细胞生物才有的,生活在水中的单 细胞生物如草履虫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知识脉络
要点晨背
1.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 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约占体液的1/3。 2.细胞外液构成人体细胞在体内的生活环境, 大部分细胞生活在组织液中。 3.内环境的成分包括水、无机盐、营养成分、 代谢废物、激素和抗体等,血浆中含蛋白质较 组织液和淋巴要多。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温度和pH。 渗透压的高低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量有关, 血浆的pH能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血浆中含有 缓冲物质。
探究点二 内环境的概念及其成分的判断
1.内环境是由三种细胞外液组成的人体细胞在体内的生活环境。 请判断下列细胞分别生活在何种体液中。 大部分组织细胞:_组__织__液___中; 血细胞:_血__浆___中; 淋巴细胞:_淋__巴__、__血__浆__和__组__织__液__中; 毛细血管壁细胞:_血__浆__和__组__织__液___中;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__组__织__液__和__淋__巴__中。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教学教案)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34a135ad02de80d4d840e6.png)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教材分析】《细胞生活的环境》是必修三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的第1节内容,包括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与酸碱度、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等四部分内容。
该节内容是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的基础,也为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的的讲解做好了铺垫。
本节内容涉及的概念、原理和生理过程较多,而且抽象、复杂。
如体液、内环境、内环境的组成、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酸碱度等概念都非常抽象,难以理解。
为了帮助学生学好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在本节的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图表教学法”,充分利用教材插图、设计归纳图、多媒体图像等手段,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以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资源来支持学生的学习,开展师生互动。
【学情分析】高二年级的学生认知特点鲜明,思维活跃,逻辑思维能力有了一定发展。
在学习过程中,他们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策略和技巧更加完善,更关注与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了解了组成细胞的分子、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等内容,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如果学习时间跨度大,很多知识可能已经淡忘,应在教学过程中多提示多引导。
很多内容比较抽象,不易理解,在学习上具有一定的难度,需适时使用多媒体课件,使抽象的内容变得直观生动,便于学生领会。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说明内环境稳态的意义过程与方法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情感和态度价值观通过内环境组成间关系的分析建立事物间区别与联系的观点【教学重点】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教学难点】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细胞生活的环境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细胞生活的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627ef42c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da.png)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体液: 人体内含有大量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3. 组织液、血液和淋巴之间有什么内在关系能 不能说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整体
课堂练习:
右图为人体某组织的一部 分据图回答1指出图中所指 部位名称②_ 组_ 织细胞 ;④表示为组织间隙的 ___组__织__液___;①表示在毛细 血管内的_血_ 浆__;③表示在淋 巴管内的_淋__巴__液___2以上① ﹑ ③ ﹑ ④合称_______液 细它胞构外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液 体环境故称____________
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2. 酸碱度 7.35-7.45
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7.35-7.45血浆的 pH之所以能够稳定与它含有HCO3-、HPO42-等离 子有关
血液中含有许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 —缓冲物质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 的一种强碱盐组成的如H2CO3/NaHCO3 和 NaH2PO4/Na2HPO4
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有至关重要的
作用人体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
A.细胞内液
B.血浆和组织液
C.淋巴和组织液 D.血浆和淋巴
6.能在人体内环境中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A.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分解成葡萄糖 B.合成血浆蛋白中的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原 C.丙酮酸的氧化分解 D.抗体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内环境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高中生物第1章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_1
![高中生物第1章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_1](https://img.taocdn.com/s3/m/94916fc8172ded630b1cb67f.png)
细胞生活的环境一、教材分析《细胞生活的环境》一节包括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等内容。
这些内容,是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的基础。
本节内容的重要任务是构建内环境这一核心概念,而教材并没有一开始就阐述什么是“人体内环境”,而先放眼生命世界中“细胞生活的环境”这样的广阔视角。
这样,既可以和《分子与细胞》衔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内环境这一概念,包括本节主要内容以及后续学习内容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等。
该核心概念的构建有助于学生理解生命活动的本质,了解系统分析的思想和方法,提高对生命系统与环境关系的认识。
从个体层次看,本章内容与第2章的内容联系紧密。
本章内容是理解第2章所阐述的通过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来维持稳态的基础。
内环境稳态究竟是如何维持的,本章仅仅作简要交代,有关内容将在第2章作深入探讨。
本章内容又不仅与第2章有联系:稳态是包括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各层次生命系统的共同特征,因此,本章是学习本书其他章节的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起着统领全书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⑴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⑵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解决方法]⑴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图片搭建学习新知识的桥梁,帮助学生对细胞外液(内环境)的感性认识。
⑵通过资料分析讲解内环境理化性质。
⑶将学生分组讨论“思考与讨论”中的问题。
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难点]⑴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⑵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解决方法]⑴同上。
⑵结合图解讲解。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讲述与学生练习、讨论相结合。
高中生物《第一章 第一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一章 第一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b446f20feff9aef8941e067f.png)
B、葡萄糖
D、氨基酸
4、人体内环境中,与组织液成分最接近的 液体是 ( C ) A 、血液 C 、淋巴 B 、血浆 D 、原尿
5、打吊针时,常配以0.9%的生理盐水,其 目的主要是( D ) A、供给全面营养 B、供能 C、供给水 D、维持细胞的渗透压
6.下图为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 据图分析:
2.细胞代谢产生的CO2与H2O结合,在碳 酸酐酶作用下,发生下列反应: CO2+H2O H2CO3 H+ + HCO3-。 HCO3-通过与细胞外的阴离子交换到达 细胞外液,即组织液、血浆或淋巴中。 主要与呼吸系统有关。
3.人体具有体温调节机制以保持细 胞外液温度的恒定。参与体温调节的 器官和系统有皮肤、肝脏、骨骼肌、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 等。 4.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主要通 过皮肤分泌汗液,泌尿系统形成并排 出尿液和呼吸系统的呼气这三条途径 来排出,其中以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 的排泄途径为主。 血浆中的尿素主要通过肾脏形成
葡萄糖
乳酸
0.08
0.025 0.38 0.14
无 机 盐 离 子
Ca2+ Mg2+ Fe
2+
Cl-
HPO42- SO42 - HCO3-
0.36
0.01 0.001 0.17
脂 质
各种脂肪酸 脂肪
思考:白细胞、呼吸酶、血红蛋白是否属于细 胞外液的成分?
包含这些化学成分的细胞外 液具有怎样的理化性质呢?
组织液 淋巴 血浆
细胞外 (内环境)
细胞 细胞外液 内环境
外界 环境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 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体外
B 消化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
水
胞 外 无机物
无机盐离子
液
气体分子(主要是O2和CO2)
的
糖类(如葡萄糖)、蛋白质
成
(如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
分
纤维蛋白原等)、脂质(如各
( 以
有机物 种脂肪酸、脂肪、卵磷脂、胆
固醇)、氨基酸氮、尿素氮、
血 浆
其他非蛋白氮和乳酸,调节生
为
命活动的各种激素、其他有机
例)
物(如维生素)等
能,还能运输一部分的二氧化碳
液 血细胞 白细胞:数量较少,具有防御和保护 作用
血小板:数量最少,体积小,形状不
规则,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6 2008年上学期
组织液 是组织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
(体内绝大多数细胞) 定义
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又叫组织间隙液
血浆近中性
酸碱度
7.35-7.45
血浆酸碱度在缓冲物质(如 H2CO3/NaHCO3 )的调节下始终维 持在7.35-7.45之间
剧烈运动时血浆pH的调节:
乳酸+NaHCO3 乳酸钠+H2CO3
由肺将CO2排出
H2O+CO2
碳酸钠进入血液时血浆pH的调节: Na2CO3 + H2CO3 2 NaHCO3
制作 06 2008年上学期
红楼梦中有句话:“女人是水做的”
体液中含有大量的水
成年女性:50%
成年男性:60% 出生一天
婴儿:79%
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内环境
定义
细胞外液
内环境
特点
血浆、组织液、淋巴
理化性质稳定,呈现动态平衡
细胞 人体
外环境 细胞内液
内环境 = 细胞外液
内环境强调与其它环境的联系,而细胞外液 则强调本身的理化性质。
由肾脏排出
细胞和外界环境怎样进行物质交换?
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内环境
体内细胞
组织液
循环系统
外界环境中的物质
食物 消化系统
O2 呼吸系统 CO2
皮肤、泌尿系统 尿素等
血液循环 淋巴循环
血浆 淋巴
与体内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直接有关的系统:
消化、呼吸 循环、泌尿
酸性体质的人和碱性体质的人相比 较,更易疲劳、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 集中、常常感到腰酸腿疼,可是到医院 去检查又什么毛病也没有。如果不注意 改善,就会逐步发展成为疾病。专家研 究表明,当人的体液酸碱度PH值低于中 性7时,就会发生重大疾病,下降到6.9 时,就会变成植物人,如果只有6.7-6.8 时,人就会死亡。
手和脚上磨出的水泡中的液体即为组 织液,呈淡黄色。
淋巴
又叫淋巴液,混悬有淋巴细胞、吞噬 细胞等,可协助机体抵御疾病。对于 这些细胞来讲,淋巴就是它们的直接 生活环境。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细胞内液
2/3
细胞外液
1/3
体液
细细 胞胞 内外 液液
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相对稳定:在适宜范围内有所变动
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概念
渗透压 影响因素
血浆770kPa
大小
与无机盐(Na+,Cl-), 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溶质微粒越多
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溶液浓度越高 对水的吸引力越大
溶液渗透压越高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6 2008年上学期
是指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
3、关于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的关 系下列哪项正确:
血浆 组织液 A 淋巴
血浆 淋巴 B 组织液
血浆 组织液 C 淋巴
组织液 血浆 D 淋巴
4. 下列各项中不影响内环境稳定的因素是
A. pH
B. 渗透压
C. 酶
D. 温度
5、血浆中的水来自 A 组织液 C 淋巴、组织液
() B 血浆、消化道 D 消化道、组织液、淋巴
概念
组织水肿 原因 血浆渗透压下降或组织液渗透压
升高而导致水分过多地进入组织液 实例
营养不良 肾小球肾炎
血浆蛋白减少
血浆渗透压下降
过敏反应或毛细血管壁受损 淋巴循环受阻
组织蛋白增多
组织细胞代谢旺盛
代谢产物增加
组织液 渗透压 升高
医学专家指出: 如果人体的体液偏酸性,细胞功能
就会变弱,人体的新陈代谢就会减慢, 废物不易排出,加重肾脏、肝脏的负担。 据统计,85%的痛风、高血压、癌症、 高脂血症患者,都是酸性体质。因此, 人体酸性化是百病之源。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一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人的一生中,脑发育的关键时期是胎儿期和婴儿 期。如在这一时期,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导致脑 的重量减轻,脑细胞减少,同时儿童血浆中血浆 蛋白减少,导致血浆的水分渗透到组织液,使组 织液水分过多,出现浮肿,特别表现在头部,出 现“大头娃娃”。
血细胞
血细胞
注意:
内环境各组分之间的成分并非完全相 同,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的_蛋__白__质__ 含量很多,而淋巴和组织液中_蛋__白__质__ 的含量较少。
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内环境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1.渗透压(约770KPa ) 2.酸碱度pH ( 7.35~7.45 )
3.温度( 37℃左右 )
讨论1 图1
血浆中
水环境中
它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两者的生活环境有何异同?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6 2008年上学期
温故知新
血浆: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成分,90%以上
是水,其中含有数千种物质,包括蛋白质、脂
质、糖类、各种盐类、氨基酸、维生素、激素、
抗体和各种细胞代谢产物等。
血
红细胞:数量最多,具有运输氧的功
6、内环境中不含 A 血红蛋白 C 葡萄糖
() B 尿素 D 二氧化碳
7.人体占体液总量比例最多的是( A)
A.细胞内液
B.细胞外液
C.血浆
讨 论:
空气中的氧气进入组织 细胞参与有氧呼吸共通过几 层膜?
肺泡
毛细
红
壁细
血管
细
胞
壁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胞
胞
毛细 血管 壁细 胞
组织 细胞
1、体液包括_细__胞__内__液和__细__胞__外__液;
其中的_细__胞__外__液___就是内环境。
2、下列不是内环境的是:
A. 血浆;
B. 血液;
C. 组织液 ;
D. 淋巴;
注意:
内环境属于多细胞动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生物 和多细胞植物无所谓内环境。
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相互转化
组织液
毛细淋 巴管壁
毛细血管壁 毛细血管壁
淋巴
血浆
左右锁骨 下静脉
内环境各液体之间的关系
血浆
双向渗透
组织液 O2和营养物质 细 CO2和代谢废物 胞
单向渗透
淋巴循环
淋巴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