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界“马太效应”的研究

合集下载

科学活动中的“马太效应”

科学活动中的“马太效应”

科学活动中的“马太效应”在科技引领时代、信息铸就未来的当今时代中,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越发地明显,并拉大了贫富差距。

使一部分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一部分人生活在奢侈的天堂。

原来一方净土的科学界,也受到社会现象的影响,“马太效应”也在科学界广泛传播。

身份背景、人际关系盖过了科研活动本身的价值,使科研水平一般,人脉关系广泛的科研工作者崭露头角,斩获大小科研项目,与之而来的是荣誉和地位的提升。

而那些一心扑在科研工作上,默默无闻、踏踏实实工作的科研工作者,却生活在一些大科学家的影子下,永远不得翻身。

所得成果成为铸就别人成功的踏板。

没有人记得,也无人问津。

早在1968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Robert K. Merton就提出这个术语用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在科研成就水平相似的情况下,声名显赫的学者获得更多的声望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

同样地,在同一个科研项目中,声誉通常赋予那些已经出名的研究者,例如,即使是一名普通研究生完成的科研成果,最后也会将科研所获得的荣誉颁发给最资深的研究者。

因此,罗伯特·莫顿认为“马太效应”中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国外,在中国也十分明显。

有数据显示,诺贝尔金奖获得者的论文被引用的次数几乎是一般作者的40倍。

导致了容易引证的科研成果被更多人引证,不容易引证得更不容易引证。

这会使一些有价值的科研成果遭到压制。

当一个人的杰出成绩得到承认后,人们可能会追溯并重新评价其早期工作。

大科学家获得的成绩累计起来,形成一种优势,并影响以后的评价。

在中国,莫言这个名字被大家所熟知,正是因为2012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一本小说《蛙》声名大噪。

但是试问,有几个中国人在此之前读过莫言的《蛙》。

当我们徜徉在流行小说的世界中的时候,也许读过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的人都要比度过莫言的书的人多。

马太效应及其在人际关系中的表现研究

马太效应及其在人际关系中的表现研究

马太效应及其在人际关系中的表现研究一、引言人际关系是人类社会中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人类是社会性动物,无法单独存在于这个世界。

在人际关系中,马太效应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它描述了财富和成功的累积。

人们利用这种现象来理解社会和人际关系,并据此调整自己的行为。

本文将探讨马太效应以及它在人际关系中的表现。

二、什么是马太效应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马太效应是什么。

这个词来源于圣经,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

”在社会科学中,马太效应是指一个人在某种方面取得了优势,并因此获得了更多的机会,最终导致他在这一方面的地位比其他人更加突出。

这种现象往往被描述为“弱肉强食”。

为什么会出现马太效应呢?学者们提出了几个理论:1.资源积累模式。

资源积累模式认为,当一个人取得成功时,他就会获得更多的资源,如金钱、技能、朋友等,这些资源可以帮助他更好地完成任务。

这种模式导致那些已经取得成功的人会越来越富有,而那些没有成功的人会越来越贫穷。

2.社会认可理论。

社会认可理论认为,一个人成为社会上的名人或成功人士,往往是因为他们得到了大众的认可。

一旦一个人被认可,他就会获得更多的认可,并且这种认可会影响到他在社会上的地位。

3.自我加强模式。

自我加强模式是指,当一个人取得成功时,他往往会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产生更高的评价。

这种评价能够使他更加自信地去寻求更多的机会,从而进一步扩大自己的成功。

三、马太效应在人际关系中的表现有哪些情况下,马太效应会在人际关系中出现呢?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例子:1.关系网络的形成。

马太效应在关系网络中经常出现,比如富人往往与富人交往,名人和成功人士经常与其他名人和成功人士来往。

而这些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又会进一步增加他们的财富和成功。

2.资源分配问题。

在资源分配中,马太效应也经常出现。

比如,一些职位、奖学金、资源等等,往往会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而这些人又因为自己的成功而享有更多的机会,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

马太效应的理解

马太效应的理解

马太效应的理解马太效应是指在一个系统中,成功者越成功,失败者越失败。

这个效应最早是由社会学家罗伯特·K·马顿在1968年提出的,他是以圣经中的一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

”作为名字的来源。

马太效应不仅存在于社会、经济领域,也存在于科学研究中。

在科学研究中,马太效应表现为大牛学者更容易获得研究经费、获得高水平的学术机会、发表高影响力的论文等。

而初出茅庐的学者则面临着艰辛的科研路程,不仅需要自己摸索,还需要面对资源匮乏、竞争激烈等问题。

马太效应在科学研究中的表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经费分配不公经费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保障,但经费的分配却并不总是公平的。

大牛学者由于其过去的研究成果和学术声望,更容易获得政府、企业等机构的经费支持。

而初出茅庐的学者则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新来争取经费。

2.高水平学术机会不均高水平学术会议和研讨会是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但是这些机会往往只对具有一定学术声望的学者开放。

大牛学者由于其过去的学术成就和声望,更容易被邀请参加这些高水平学术活动。

而初出茅庐的学者则往往需要通过自己的研究成果来获得这些机会。

3.论文发表不公科学研究的重要成果是论文,而论文的发表也是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评价标准之一。

大牛学者由于其过去的学术成就和声望,更容易将论文发表在高影响力的期刊上。

而初出茅庐的学者则面临着论文发表难的问题,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新来提高论文的质量和影响力。

马太效应的存在,使得科学研究的竞争更加激烈,初出茅庐的学者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创新来取得成功。

但同时,马太效应也提醒我们,科学研究需要更加公平和公正,给予初出茅庐的学者更多的支持和机会,让他们有更多的发挥空间和成长机会。

心理学科普常识之马太效应

心理学科普常识之马太效应

心理学科普常识之马太效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在团队合作中,某些人总是能够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收益,而其他人则处于相对劣势的位置。

这种现象被称为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指的是“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现象,也就是说,一些人由于拥有某种优势,会在竞争中不断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机会,而其他人则会逐渐落后,处于劣势的位置。

这种现象在各个领域都有出现,包括教育、职场、体育等。

马太效应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金·莫顿提出,他在研究美国科学家的合作网络时发现,一些科学家由于拥有更多的合作机会,他们的成果也比其他科学家更加突出,这种现象就被称为马太效应。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马太效应并不仅仅存在于科学家的合作网络中,它还存在于各种社会交往中。

例如,在学校里,成绩优秀的学生往往能够获得更多的奖学金和机会,这又会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成绩,形成良性循环。

相反,成绩较差的学生则可能会因为缺乏机会而逐渐落后。

马太效应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优势累积”。

优势累积指的是,一旦某个人获得了某种优势,他就更容易获得更多的优势。

例如,一位成功的商人由于拥有了更多的财富和资源,他就更容易获得更多的商机和机会,这进一步提高了他的成功率。

相反,一旦某个人处于劣势的位置,他就更容易受到排斥和歧视,这会进一步加剧他的劣势。

马太效应的存在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启示。

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优势是可以累积的,因此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利用好自己的优势,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其次,我们应该认识到,劣势也是可以累积的,因此我们不能轻易地放弃机会,要积极地争取和利用机会。

最后,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减少马太效应的不良影响,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公平竞争、平等机会等方式来避免马太效应的出现。

总之,马太效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它对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我们应该认真研究马太效应的形成原因和机制,不断探索有效的应对策略,以便更好地应对竞争和挑战。

马太效应案例

马太效应案例

马太效应案例马太效应是一个涉及个体或组织在竞争环境中获得成功或失败的现象,在不同领域都有体现。

它源自数学家罗伯特·K·马太的一句话:“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成功者往往会得到更多资源和机会,而不成功者则很难逆转局面。

本文将通过一些真实的案例来探讨马太效应在不同领域的体现。

1. 教育领域在教育领域,马太效应被广泛观察到。

有研究表明,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更容易获得奖学金和受人尊敬的机会,从而在学业发展中不断获得成功。

相反,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可能会遭受辅导资源不足、被忽视的情况,从而恶性循环下去。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成绩优秀的学生因为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会更容易受到鼓励和赞赏,这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表现,从而让他们在学业上更加成功。

2. 职场竞争马太效应在职场竞争中也有明显体现。

经常能看到一些职场精英拥有更多的机会来挑战高薪工作,而那些具有相同或者更好能力却不知名的人则很难获得同等机会。

在职场中,成功带来更多资源和机会,包括关键项目的分配、晋升机会以及更高的薪酬。

这对于那些没有得到成功的人来说,是一种不公平的现象。

一个马太效应的案例是:一家公司在选取管理人员时,可能更倾向于选择那些已经在领导位置上的员工,而不是那些有潜力但没有得到机会的员工。

3. 社会资源分配在社会资源分配方面,马太效应也是不可避免的。

一些研究发现,富人更容易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资源,而贫困人口则往往被剥夺了更多的机会。

这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都有体现。

贫困地区的学校往往资源匮乏,学生们缺乏机会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

而富人往往受益于更好的医疗服务和住房条件。

这种分配不平等使得社会的发展存在一定的障碍。

4. 科研领域在科研领域,马太效应同样存在。

著名科学家更容易获得资金支持、关注度和科研机会。

然而,那些没有得到知名度的科学家往往很难获得足够的资源来推进他们的科研项目。

经济学知识解析之马太效应

经济学知识解析之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是由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Robert K. Merton)在1973年正式提出的。

“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作出的科学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承认他们的成绩。

”莫顿用这句话概括了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

在经济上,马太效应也反应了一种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经济学中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

对于莫顿说的这句话,这个例子将更好的解释其中的意义:在同一个项目上,一个声誉和奖项总是授予最资深的研究者,即使所有工作都是一个研究生完成的。

生活中的一些实际例子也可以说明马太效应,比如说:地价越拍越高,房子越涨越抢,越抢越涨。

前一阵的股票热现象,在股市狂潮中,最赚的总是庄家,最赔的总是散户。

于是,不加以调节,普通大众的金钱,就会通过这种形态聚集到少数人群手中,进一步加剧贫富分化。

马太效应可以归纳于:“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马太效应对于领先者来说就是一种优势的累计,当你已经取得一定成功后,那就更容易取得更大的成功。

强者总会更强,弱者反而更弱。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强者随着积累优势,将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所以你不想在任何所在的领域的被打败的话,你就要成为这一领域的领头羊,并且不断地扩大。

当你成为领头羊后,即便你的投资回报率相同,你也能更轻易地获得比弱小的同行更大的收益。

马太效应除了解释现象外,同样还有消极和积极影响。

名人更出名,就会导致某些名人丧失理智,居功自傲,在人生道路上跌跟头,这是消极影响。

而积极影响是,马太效应也不断鞭策无名者奋发,去追求和超越已有成果。

刘翔奥运夺冠,一举成名,打破了原本亚洲田径弱者的地位;可随着成名影响,更多的期待就压在刘翔身上,又导致了刘翔在田径场上时好时坏的发挥。

马太效应内容及解析

马太效应内容及解析

经济学十大定律——马太效应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

即两极分化现象。

来自于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

1968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Robert K. Merton)提出这个术语用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通常得到更多的声望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样地,在同一个项目上,声誉通常给予那些已经出名的研究者,例如,一个奖项几乎总是授予最资深的研究者,即使所有工作都是一个研究生完成的。

”此术语后为经济学界所借用,反映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经济学中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

目录1 马太福音中的寓言2 马太效应的社会现象3 股市马太效应4 品牌资本的马太效应5 马太效应扩展6 老子提出的马太效应7 参与文献[编辑]马太福音中的寓言新约全书中马太福音第25章的寓言:天国又好比一个人要往外国去,就叫了仆人来,把他的家业交给他们。

按着各人的才干,给他们银子。

一个给了五千,一个给了二千,一个给了一千。

就往外国去了。

那领五千的,随即拿去做买卖,另外赚了五千。

那领二千的,也照样另赚了二千。

但那领一千的,去掘开地,把主人的银子埋藏了。

过了许久,那些仆人的主人来了,和他们算账。

那领五千银子的,又带着那另外的五千来,说,主阿,你交给我五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五千。

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

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把许多事派你管理。

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

那领二千的也来说,主阿,你交给我二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二千。

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

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把许多事派你管理。

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

那领一千的,也来说,主阿,我知道你是忍心的人,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

我就害怕,去把你的一千银子埋藏在地里。

请看,你的原银在这里。

主人回答说,你这又恶又懒的仆人,你既知道我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

生物领域的马太效应

生物领域的马太效应

生物领域的马太效应马太效应是一种有趣而又有许多研究证明的心理现象。

它描述了那些有高层次认知能力的人在较低认知水平的情况下,仍然能够表现出显著的表现,尤其是在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时。

马太效应发生在当一个人在处理复杂任务和解决复杂问题时,他/她会感到受挫和沮丧,因为他/她感到这些任务和解决方案太复杂,甚至无法完成。

然而,当他们在更低的认知水平上进行任务和问题的解决时,他们会发现可以很容易地完成这些任务和解决这些问题。

一些研究表明,马太效应不仅仅发生在人类,而且在动物领域中也有报道。

尽管这些研究基本上都是基于实验室实验的,但这种效应也在自然环境中发现。

据研究人员报道,马太效应在大熊猫、加拉帕戈鱼、飞鱼、海豚、野猪、河狸等多种动物中均有发现。

实验证明,在这种效应下,动物能够完成更高的认知水平的任务,比起在复杂的情境中可能更容易。

有趣的是,马太效应不仅只是发生在动物身上,还发生在植物领域。

许多研究者通过在植物中进行研究,发现植物经历过一定程度的复杂性后,在简单的情境下仍然能够表现出良好的表现。

此外,有研究表明,马太效应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研究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些研究表明,使用机器学习算法解决复杂问题可能会面临很多挑战,而应用马太效应则可以让这些系统表现得更出色。

有研究已经证明,马太效应可以让人工智能系统在复杂数据集上表现更好,同时也可以更有效地解决复杂问题。

尽管马太效应已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学和生物学,但是它在其他领域也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研究可以看出,马太效应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种效应也可能有助于提高计算机系统的能力,确保未来系统更加强大和准确。

另外,马太效应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研究动物行为,从而更好地保护自然资源。

因此,马太效应有助于改善计算机系统的性能,有助于更加有效地研究和保护自然资源,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动物行为。

因此,该效应在生物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值得更多的研究。

正确认识科学中的“马太效应”

正确认识科学中的“马太效应”

正确认识科学中的“马太效应”博文收藏10-04 2212正确认识科学中的“马太效应”老剪报妙文共赏5什么叫“马太效应”?应当如何正确认识它?邓国天在《福建师大学报》一九八二年第三期发表的《必须正确认识科学中的“马太效应”》,对此进行了分析,认为“马太效应”是一种客观规律,它既有消极影响,又有积极作用。

文章说,本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教授罗伯特.默顿研究了有声望、有地位的科学家对社会的各种影响,特别是对人们的心理影响,指出在科学界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有声望的科学家因为某种杰出的贡献,已经获得了应有的荣誉,但社会还要给以加量;而对于未出名的科技人员,虽然已有一定份量的贡献,但无法得到应有的荣誉,甚至受到贬抑。

这种现象被概括为“马太效应”。

文章认为,“马太效应”的核心是荣誉背景的增强作用。

当一个科技工作出了有份量的贡献,成名并获得荣誉以后,会出现一种反馈,使这种荣誉继续强化。

而由于各种奖励和和带有荣誉性质的职务总是有一定的限额,已成名的科学家荣誉的增强便会排斥那些未成名的科技工获得应有的荣誉。

科学史的研究和最近的调查材料都说明,中青年科技工是科研的主力军。

一增强,一贬抑,必然使许多杰出的中青年科学家屈居科学荣誉的榜外。

文章指出,并不是所有给予知名科学家的荣誉都是“马太效应”,而只是其中那些不一致的、高手贡献的部分才是“马太效应”的结果。

在我国,目前一个显著地特点是“马太效应”与论资排辈交织在一起。

同时,它在学术交流和知识社会化过程中也起重要的作用。

在科学文献激增,人们选择科学文献越来越感到困难的情况下,有声望的知名人物的著作、论文总是首先受到挑选。

在我国学术界,“马太效应”的这种作用,常常与人们的迷信权威和陈规陋俗交织在一起。

例如有些不出名的的著作或论文,虽然很有创见,但如果得不到有声望人物的推荐,或推荐人本身声望低,那就可能遭到冷遇,甚至发行都可能成了问题。

借助大人物的名声,既可以使研究成果声誉倍增,也会出现有声望科学家与未成名科技工在协作项目中荣誉分配的不一致。

科学共同体中的马太效应

科学共同体中的马太效应

对科学共同体中的“马太效应”的看法马太效应,指科学界名声累加的一种反馈现象,其名称来自于《新约圣经·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

在《圣经·新约》的“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中有这么说道:“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简而言之,马太效应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

科学共同体是指遵守同一科学规范的科学家所组成的群体,用通俗的话来讲即是“科学界”。

在同一科学规范的约束和自我认同下,科学共同体的成员掌握大体相同的文献和接受大体相同的理论,有着共同的探索目标。

它是科学社会学研究的范畴之一。

科学共同体中的“马太效应”,是指在科学奖励过程中经常存在的一种不公平分配现象,非常有名望的科学家更有可能被认定取得了特定的科学贡献,并且这种可能性会不断增加,而对于那些尚未成名的科学家,这种承认将会更加困难。

这种“涝的涝死,旱的旱死”的现象存在科学界中,带来的好处并不少,同时,他的消极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

马太效应在科学共同体中的好处有以下几点:一、促进某一学术领域权威的形成在科学探索过程中,某学科领域形成了学术权威是这门学科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学术权威可带领和指导广大研究者不断向科学的深度与广度探索,在研究探索过程中,这种“权威”角色对科技进步和推动学科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学术权威在其学术领域中,好比一座高峰,是每位成员所向往的,而马太效应则可以将该领域中的各种“砂石”汇聚于高峰之中,不断累积,学术高峰不断上升,促进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二、提高资源的利用度马太效应的存在,可以汇集学术领域里的大部分好资源,这部分资源掌握在少部分人手里,有点类似于“墨菲定律”,如果这少部分人是该学术领域的精英,那么这少部分的精英在这大部分的资源配置下,将可能更加利用好这些资源,取得更多的成果,惠及社会。

三、促进人才的集中和培养在人才辈出的单位,由于“马太效应”的作用,使得优秀的人才更加容易集中一起,更容易得到各种资源,形成难以抗衡的巨大优势,成为一流的学术机构。

科学共同体中的马太效应

科学共同体中的马太效应

科学共同体中的马太效应对科学共同体中的“马太效应”的看法马太效应,指科学界名声累加的一种反馈现象,其名称来自于《新约圣经·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

在《圣经·新约》的“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中有这么说道:“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简而言之,马太效应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

科学共同体是指遵守同一科学规范的科学家所组成的群体,用通俗的话来讲即是“科学界”。

在同一科学规范的约束和自我认同下,科学共同体的成员掌握大体相同的文献和接受大体相同的理论,有着共同的探索目标。

它是科学社会学研究的范畴之一。

科学共同体中的“马太效应”,是指在科学奖励过程中经常存在的一种不公平分配现象,非常有名望的科学家更有可能被认定取得了特定的科学贡献,并且这种可能性会不断增加,而对于那些尚未成名的科学家,这种承认将会更加困难。

这种“涝的涝死,旱的旱死”的现象存在科学界中,带来的好处并不少,同时,他的消极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

马太效应在科学共同体中的好处有以下几点:一、促进某一学术领域权威的形成在科学探索过程中,某学科领域形成了学术权威是这门学科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学术权威可带领和指导广大研究者不断向科学的深度与广度探索,在研究探索过程中,这种“权威”角色对科技进步和推动学科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学术权威在其学术领域中,好比一座高峰,是每位成员所向往的,而马太效应则可以将该领域中的各种“砂石”汇聚于高峰之中,不断累积,学术高峰不断上升,促进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二、提高资源的利用度马太效应的存在,可以汇集学术领域里的大部分好资源,这部分资源掌握在少部分人手里,有点类似于“墨菲定律”,如果这少部分人是该学术领域的精英,那么这少部分的精英在这大部分的资源配置下,将可能更加利用好这些资源,取得更多的成果,惠及社会。

三、促进人才的集中和培养在人才辈出的单位,由于“马太效应”的作用,使得优秀的人才更加容易集中一起,更容易得到各种资源,形成难以抗衡的巨大优势,成为一流的学术机构。

学术系统“马太效应”研究及其启示

学术系统“马太效应”研究及其启示

学术系统“马太效应”研究及其启示王维懿;杜育红【摘要】Scholars with prestige and those at disadvantage in the academic system are not of equal conditions and opportu-nities in the competition.Efforts of scholars depend on the research conditions and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Institutional de-sign based onthe“universalism”,not only reward the efforts of scholars,but also including the reputation of academic institu-tions’and resources and conditions of research,etc.The“Matthew effect”based on special selection mechanism makes the tal-ent buried,academic system becoming more and more rigid.Therefore,the institutional and policy arrangements should play the positive role of“Matthew Effect”,while reduce the negative effects.%在学术系统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学者与有声望的学者在竞争条件和机会上并不均等,学者的努力付出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良好的研究条件与发展机会。

基于“普遍主义”取向的制度设计,不仅回报了学者的努力,还回报了学术机构的良好声望、发展资源和条件等。

马太效应的研究

马太效应的研究

马太效应的研究马太效应是指在某个领域中,强者会越来越强,弱者则会越来越弱的现象。

这个概念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K·马顿在1968年提出,并以圣经中的马太福音而得名。

马太效应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教育、科学研究、经济等。

其中,教育领域是马太效应最为明显的一个领域。

在学校教育中,成绩好的学生往往会得到更多的奖励和机会,而成绩差的学生则会陷入困境。

这是因为成绩好的学生在学习上更容易取得成功,得到师生的认可和鼓励,从而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支持。

而成绩差的学生则因为缺乏成功的经验和认可,往往会陷入自我怀疑和消极情绪中,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动力和成绩。

马太效应在科学研究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在科学界,知名度较高的科学家往往更容易获得研究经费和资源,从而有更多的机会和条件进行创新性的研究。

而相对不知名的科学家则面临着资源匮乏的困境,很难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和研究成果。

这使得科学界的研究成果存在一定的偏见,导致一些重要的创新可能被忽视或延迟。

在经济领域,马太效应也是普遍存在的。

富人往往可以通过投资和财务管理获得更多的财富,而穷人则往往只能勉强维持生计。

这是因为富人可以利用自己的财富进行更多的投资和创业,从而赚取更多的收入。

而穷人则因为缺乏资本和机会,很难摆脱贫困的陷阱。

这导致了财富的不平等现象,进一步加剧了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的存在不仅对个体产生影响,也对整个社会产生重要影响。

马太效应会导致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加剧社会的不平等现象。

这可能导致社会的分裂和冲突,进而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马太效应,并采取措施来缓解其带来的负面影响。

为了缓解马太效应,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

教育是改变个人命运的重要途径,应该确保每个人都能够接受公平的教育。

政府可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机会,以促进教育的公平性。

2. 鼓励创新和多样性。

在科学研究和经济领域,我们应该鼓励更多的创新和多样性。

科学共同体中“马太效应”的表现形式及其影响

科学共同体中“马太效应”的表现形式及其影响

科学共同体中“马太效应”的表现形式及其影响一科学共同体中的“马太效应”1968 年,美国科学社会学家默顿(R. K. Mer-ton) 在《Science》第 159 卷第 3810 期上发表了题为《科学界的马太效应》一文,指出了在科学的奖励过程中经常存在的一种不公正的分配现象: 非常有名望的科学家更有可能被认定取得了特定的科学贡献,并且这种可能性会不断增加,而对于那些尚未成名的科学家,这种承认就会受到抑制。

这就使得获得科学荣誉的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甚至被完全剥夺而成为在知识生产过程中默默无闻的“无产者”。

这就是默顿所说的科学共同体中的“马太效应(The Matthew Effect) ”,也被称之为“优势积累效应”。

“马太效应”这一概念源于《圣经·新约》“马太福音”第 25 章里的一段话: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而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事实上我们知道,“马太效应”是一个极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它不只存在于科学领域,也广泛地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其他各个领域之中。

对于科学领域的这一现象,除了默顿,还有其他许多学者也发现并深入研究了这一问题。

例如,美国科学社会学家哈格斯特龙(W. O. Hagstrom) 在《科学共同体》一书中写道: “那些在过去做出过优秀成果的人好像在将来更容易因工作良好而得到报偿(即使别人已先于他而完成该项工作) ; 而那些不出名的,大约仍然不会出名。

”美国科学社会学家加斯顿(J. Gaston) 指出: “科学家在某一时间点做出某些成就,他用这种贡献而获得的承认将影响其第二时间点的产出量。

”美国科学社会学家科尔兄弟(Jonathan Cole And Steven Cole) 在《科学界的分层结构》中指出,在科学共同体内部存在明显的不平等,威望、权力、资源、设备集中在很少数的“富有者”手中,穷者则愈穷。

美国社会学家朱克曼(H. Zuckerman) 在《科学界的精英---美国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一书中以大量的统计事实说明了这一点。

马太效应调研报告

马太效应调研报告

马太效应调研报告马太效应调研报告马太效应是指在社会和经济领域中,富者愈富,强者愈强的现象。

这个效应得名于《圣经》中的一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

目前,马太效应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并且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

首先,在经济领域,马太效应表现为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

研究发现,社会上的贫富差距越大,富人获得财富的速度就会越快。

这是因为财富的获取往往需要一定的起始资本,而拥有较高起始资本的人更容易获取更多财富。

因此,贫困家庭很难通过个人努力脱离贫困,而富裕家庭则能够更轻松地积累财富。

其次,在教育领域,马太效应同样存在。

由于贫富差距的存在,富裕家庭往往能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给子女,使他们在学习方面占据优势,从而更容易进入优秀的学校和获得更多机会。

相反,贫困家庭由于缺乏教育资源,子女的学业发展相对较为困难,容易产生学习差距。

这种教育差距往往会延续到成年后的就业和社会地位上。

此外,在科研领域,马太效应也是普遍存在的。

研究表明,科研领域中,顶级科学家往往获得更多研究资源和支持,从而能够取得更多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声誉和地位。

而初级科学家则相对较少获得支持,导致他们在科研道路上的发展更加困难,进一步拉大了科研界的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的存在给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首先,贫富差距的拉大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

贫困家庭无法获得必需的资源和机会,增加了社会的不公平性,同时也增加了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可能性。

其次,马太效应也可能影响人们的社会流动性。

由于财富和资源的集中,使得个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很难有明显的改善,从而可能导致社会阶层固化。

针对马太效应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善。

首先,我们应该采取政策措施来减少贫富差距。

例如,通过税收制度的调整和社会福利的改善,让财富分配更加公平。

其次,我们应该加强教育公平,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够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减少教育差距。

马太效应文档 2

马太效应文档 2

科学界马太效应摘要:美国科学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将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优势积累效应称之为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客观现象, 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利弊交织的双重作用。

作者系统分析了马太效应对科学技术发展的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 从而为采取相应措施, 趋利避害, 促进科学技术持续稳定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马太效应; 科学技术; 积极作用; 消极影响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为一种社会建制, 研究的群体性日益明显, 所需投入增加, 科研资源有限, 研究人员在研究能力上存在差异, 特别是由于科学技术共同体内分层结构的形成, 科学奖励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等多种因素, 使得科学技术共同体中的多数人处于默默无闻或声望有限的境地, 仅有一少部分人能够抵达金字塔的顶层。

少数人居于顶端之后, 由于其已有的科学成就和声望, 使之易于占有更多的科研资源, 拥有更好的科研条件, 进一步获得更多的科研成果并被社会所承认, 得到更多的奖励; 与此相反, 大多数成员在资源占有以及获得成果与奖励等方面处于明显的劣势, 变得更加默默无闻。

1973年, 美国科学社会学奠基人罗伯特# 默顿在分析科学技术共同体中关于经费和科学荣誉分配时, 借喻于5圣经# 马太福音中的一段话:因为凡有的, 还要加给他, 叫他有余。

没有的, 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将科学技术共同体运行过程中这种富者愈富, 穷者愈穷的现象称之为马太效应。

一、马太效应对科学技术发展的积极作用(一) 马太效应客观上有利于科学权威的迅速形成, 是科学技术共同体得以维系的重要保证具有兼备深厚广博的专业知识、深远的战略眼光和卓越的组织领导能力、能率领一个学科或多个学科的科学家联合作战的学术带头人是一个优秀的科研集体的必备条件, 如今许多科研领域实行的首席科学家制度和学科带头人制度的成功运行已说明了这一点。

我国著名科学家师昌绪不久前在谈到科研团队的工作时, 曾发出/ 有能力的学术带头人难寻0的感慨, 正所谓千军易得, 一将难寻。

高校科研领域内“马太效应"对青年教师发展影响研究

高校科研领域内“马太效应"对青年教师发展影响研究
加 强制 度 建设 , 营造学术氛围 , 为 青 年 教 师 全 面 发展 创 造 条 件 , 从 而 正 确 应 对 高校 科 研 领 域 内的 “ 马 太效 应 ” 。 关键 词 :“ 马 太效 应” ; 高校 ; 科研领域 ; 青年教师 中 图分 类 号 :G 6 4 7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 6 7 3 —8 3 8 1 ( 2 O 1 3 ) 0 2 0 0 7 0 0 5
那么, 如何 正确 对 待 高 校科 研 领 域 内“ 马太效应”
带来 的影 响 , 尤其 是 它 对 青年 教 师 发 展 的 消极 影 响, 这不仅 关 系着青 年教 师 的全面 发展 , 而且还 关 系着高 校教 育事业 改革 与发 展 的未来 。

他 资源分 配机 制 相 比, “ 马太 效 应 ” 更 有 利 于 人尽 其才、 物 尽其 用 。它 不 但 能使 有 限 的社 会资 源 得
金钱 、 名誉 、 地位 等 ) 获得成 功 和进步 ( 尤其是 当角
色表 现大 大超过 所要 求 的制 度标 准时 ) [ = 1, 就会启 动一 个雪 球积 累优势 的过 程 , 从 而 导致 有 更 多 的
机会 去获 取更 大的成 功和进 步 。事实 证 明 , “ 马 太
效应 ” 客 观存在 于社 会各 领域 中 , 而且 兼有 积极 和 消极 的双 重影 响 。当然 , 高校科 研领 域也 不例 外 。
“ 马太效应” 存 在 着有 利 于业 绩 优 异 的 学者 成 长 为 学 术 权 威 . 有 利 于 高 校 教 师提 高竞 争 意 识 和 有 利 于 高校 科 研 力量 的壮 大 的积 极 影 响 , 同时 也存 在 着 导致 科 研 领 域 内资 源 垄 断现 象的 发 生 , 加 剧 科 研 领 域 内不 公 平现 象 的 发 生和 科 技 资 源 配置 两极 分 化 的 消极 影 响 。 高校 青 年 教 师 应 从 转 变观 念 , 练好 内功 , 努 力提 升 自我 ; 学校 层 面 要

生物领域的马太效应

生物领域的马太效应

生物领域的马太效应马太效应,也叫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是以美国的认知心理学家及物种分类学家罗伯特·马太(Robert Merton)的名字而得名的社会心理现象,其最早发表于1968 年。

马太效应指的是,在一些社会状况下,进步和重要性之间存在负面关系。

这一思想也被称为“已定义成功者失去努力的效应”,即一个成功者因为其成功而贬抑其努力过程。

在生物领域,马太效应表现为,基因工程及其他生物技术上取得的重大突破,会被大量的研究人员和资金投入所重复,从而加剧以前在该领域取得的成功。

这种“流行”效应,导致所有与指定生物技术有关的研究都受到相同的关注,同时其他潜在的重要研究却不得而知。

一方面,这种技术的发展会推动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进步,但另一方面,它也会限制研究人员探索其他技术、材料和理论。

与其他领域不同,生物学是一种持续发展的科学领域,在这一领域中,新技术的发现可以几乎立即被应用,而确定许多看法的实验,则可能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金。

马太效应可能会使研究者们只关注发展一种技术,而冷落了不便于被大量追踪的技术,从而使得其他潜在重要研究依然得不到关注。

此外,获得重大成果的人及研究组也被认为更多地吸引科研经费,而那些发现小步进步的人没有能够获得同样多的资金得到充分开发。

最后,在生物领域,马太效应还会影响研究者的选择,尤其是青年研究者。

当青年研究者看到别的科学家取得的冒险成果以及丰厚的回报时,他们也许会偏好那些具有发现性的大胆项目,而不是尝试高风险、低回报的大胆研究。

这样看来马太效应可能会带来一些相反的作用,鼓励大胆的项目,但又限制了其他潜在重要研究的得到关注。

总的来说,马太效应是社会心理的一种发现,它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物领域的研究,导致一些已经发现的重要技术获得更多关注,而一些潜在的研究受到忽视。

科学活动中的“马太效应”告诉我们什么?

科学活动中的“马太效应”告诉我们什么?

科学活动中的马太效应告诉我们什么?一、科学中的马太效应马太效应,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

是存在于主体与他者之间的一种心理现象,在个人发展、企业、国家的竞争乃至生物演化中都普遍存在。

科学中的马太效应是指科学中所存在的这样一种现象:“著名的科学家获得了与他们的科学贡献不相称的太多荣誉,而那些相对不知名的科学家总是获得与其贡献相比相对较少的荣誉。

”1这种现象恰好和《圣经·马太福音》中所说的“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而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相吻合,故而得名。

1973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默顿用这几句话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

此术语后常为经济学界所借用,反映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经济学中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

二、理解马太效应与普遍主义规范相对应它也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 (1)科研成果的认定会受到之前出色的成果或者科学家名气的影响,这些使得科研成果更容易发表更容易被人们认可接受,“好的更好”形成一种优势积累;(2)有名望的科学家,在知名研究所工作过的研究者,名校毕业的学生等等,往往更容易受到关注和认可,准入资格认定中也会受到高学历、出色的科研经历、发表论文的质量等因素的影响2。

科学中“马太效应”的实质就是优势积累,在这种优势积累的过程中活动主体可能由于具有名气、高学历、出色的科研成果等优势因素,获得越来越高的荣誉和肯定、越来越好的机会和资源,从而作出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积累更多的优势因素,又开始新一轮的优势积累循环。

也就是,好的更好“马太效应”产生的关键是优势因素的影响,然而,优势因素的影响力只有在科学评价中才有可能实现,也可以说,科学中“马太效应”的实质——优势积累过程的实现离不开科学评价机制,因此,科学中“马太效应”的产生是与科学评价密切相关的。

三、马太效应的表现默顿的研究表明,马太效应适用于整个科学界,而且几乎在科学的所有侧面都有所表现,只不过在不同的侧面,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而已3。

怎样看待科研领域的马太效应

怎样看待科研领域的马太效应

马 太 效 应 来 源
事上有忠心,我把许多事派你管理。 事上有忠心,我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 人的快乐。 那领二千的也来说∶ 主阿, 人的快乐。”那领二千的也来说∶“主阿,你交给我二 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二千。 主人说: 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二千。”主人说:“好,你这 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 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把许 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 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 那领一千的,也来说:“主阿,我知道你是忍心的 那领一千的,也来说: 主阿, 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 人,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我就 害怕,去把你的一千银子埋藏在地里。请看, 害怕,去把你的一千银子埋藏在地里。请看,你的原银 在这里。 主人回答说: 你这又恶又懒的仆人, 在这里。”主人回答说:“你这又恶又懒的仆人,你既 知道我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 知道我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就 当把我的银子放给兑换银钱的人,到我来的时候, 当把我的银子放给兑换银钱的人,到我来的时候,可以 连本带利收回。夺过他这一千来,给那有一万的。 连本带利收回。夺过他这一千来,给那有一万的。”
科学领域的马太效应
怎样扬长避短地利用“马太效应” 怎样扬长避短地利用“马太效应”
王选的选择
科学领域的马太效应
• 在电脑开发的领域内,最佳的创造年龄是20岁到 岁。 在电脑开发的领域内,最佳的创造年龄是 岁到 岁到40岁 王选的两次创造高峰——1964年从事软件研究和 年从事软件研究和1975年 王选的两次创造高峰 年从事软件研究和 年 研制激光照排项目,也证明了这一点。当时的“ 研制激光照排项目,也证明了这一点。当时的“无名小 一飞冲天,作出了超越“权威”的成就。 卒”一飞冲天,作出了超越“权威”的成就。 • 现在,王选也成了权威。他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创造 现在,王选也成了权威。他清晰地意识到, 的高峰已过,一定要有自知之明。 的高峰已过,一定要有自知之明。他现在看的文献资料 不如年轻人多,第一线的实践更不如年轻人多。在计算 不如年轻人多,第一线的实践更不如年轻人多。 机这个新兴的学科领域, 机这个新兴的学科领域,不掌握或不熟悉重要的技术细 容易犯“瞎指挥”的错误。 节,容易犯“瞎指挥”的错误。 • 王选在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后不久,却作出了一 王选在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后不久, 个出乎人们意料的决定: 个出乎人们意料的决定:辞去北大方正控股有限公司董 事局主席职务。 事局主席职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马太效应及其表现1.马太效应在科学界可以观察到这样一种现象:有些科学家已经有相当的声望和社会地位,这些科学家很容易得到与他们的科学贡献不成正比的更大的荣誉和报偿;然而那些不出名的科学家也得到了与他们的科学贡献不成比例的较小的荣誉和贡献。

默顿将科学奖励制度中这种不公平的分配现象称之为“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揭示了存在于科学奖励制度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优势积累效应。

马太一词源于《马太福音》中的庄严词句:“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新旧约全书·马太福音》第二十章。

)2.马太效应的表现“马太效应”所揭示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朱克曼在《科学界的精英》一书中关于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谈到了获奖人的社会出身、师徒关系、跨进科学界的精英行列所形成的科学优势的积累都是有利于获奖的,相反没有进行这些优势积累的科学家可能做出了比诺贝尔奖获得者更大的贡献,反而屈居于“第四十一位”。

哈格斯特洛姆在他的《科学共同体》一书也说明了这个问题。

他认为以前做出优秀成果的科学家在以后更容易因工作良好而得到报偿;而那些不出名的科学家,可能仍然不会出名。

所以,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说过:在怎样给予报偿这件事情上,这个世界是奇特的,它趋向于把奖励给予那些已经出名的人物。

二、马太效应的作用“马太效应”现象在科学界是普遍存在的,而且发挥着各种效应。

在科学界不同领域、不同情况下,马太效应有积极性的,也有消极性的。

(一)马太效应的积极作用。

1.“棘轮效应”。

“棘轮效应”源于经济学,默顿把它引入科学社会学领域来解释“马太效应”起作用的机制。

“棘轮效应”用来说明科学家在他们的科学生涯中,如果做出了成就,获得了声望和地位,就很难回到原来的水平与位置;例如诺贝尔奖获得者,就会永远保持这种荣誉称号。

科学家的荣誉和威望可能会因为科学的进步和发展会相对淡化,但是对于获奖科学家个人来说,他的水平和位置不会倒退。

这种现象就好像棘轮装置,只会往前,不会倒退,所以称为“棘轮效应”。

这种效应具有积极的作用,它会引导科学家继续努力,取得更大的科学成就,来证明自己有更高的水平。

在外人看来,获奖者似乎已经达到高峰,躺在荣誉上就可以不劳而获了,但事实上这只是科学生涯中的一个站点,是取得更大成绩的新平台。

获得的荣誉越高,科学共同体与社会的期望就越高,这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动力。

科学界上层人物很少有休息的时间,原因就在于此。

2.促进信息交流。

根据默顿的科学理论,科学的根本任务在于促进知识的增长,科学家的科学活动促进了知识的增长,而这种知识是需要科学共同体承认的,需要向社会公布的,因此离不开知识信息的传播与交流。

从科学知识交流体系来看,高威望、高地位和高荣誉的科学家所做的科学贡献,更容易尽快进入交流体系,并且引起广泛的注意,因而能加速科学的发展。

这种促进信息交流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当今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科学家进行文献阅读时,面临一种选择,而且很难根据论文的内在价值进行选阅。

在这种情况下没根据社会学家的研究,是有窍门的。

窍门之一就是阅读那些具有专业声望的作者的作品。

美国心里学会对心理学家阅读行为的调查说明,有15—23%的读者是基于他对作者的认识选读论文的。

这就具体说明了科学家的声望促进了科学信息的交流与传播。

3.促进人才集中和培养。

马太效应的优势积累作用,也有利于集中人才。

在人才辈出的单位,由于“马太效应”的作用,更容易集中优秀人才,更容易得到各种资源,形成难以抗衡的巨大优势,成为一流的学术机构。

具体来说,人才总是往人才集中的地方流动。

诺贝尔奖获得者领导的实验室,著名科学家领导的研究所、名牌大学的领先院系更容易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而人才集中又容易造成硕果累累、英雄辈出。

朱克曼在《科学界的精英》一书中指出,著名研究机构的声誉决不仅仅是它的成员声誉的总和。

杰出科学家的作用决不限于能够吸引优秀人才和获得各种资助,他们对于自己所在的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地位和水平具有促进作用。

(二)马太效应的消极作用。

“马太效应”并不总是具有积极作用的。

它所强调的优势积累,不仅仅是对知名科学家的更大的回报,还指对不知名的小人物的工作得不到应有报偿与荣誉。

这就是说荣誉背景具有增强作用,这种作用不断的强化过去的趋势,使之达到极端。

这种荣誉增强的作用导致荣誉分配的不公正。

1. 合作研究成果发表的不公正。

合作研究至少有二人以上,如果合作者之一在专业领域里是很有威望的人,另外的合作者是科学界不知名的人物,那么读者会习惯性的把工作归之于那位已有名望的人,而不去追究实际的研究状况如何,事实上也确实这样。

有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曾经说,如果我在合作研究成果发表时署名在前,人们认为署名在后的都是技术实验员;如果我署名在后,人们又会认为全部工作都是由我完成的。

因此,有的知名科学家拒绝署名在前,甚至拒绝在合作研究成果发表时署名。

马太效应的这种不公正作用,导致了部分不知名的科学家在一段时期内,即使有了科学贡献,也没有得到科学共同体的承认,甚至有些人从此退出科学界,从事其他领域的工作。

2. 科学发现优先权承认的不公正。

声望和水平不同的科学家同时独立作出发现的时候得到科学共同体的承认时也是不公平的。

如果同一个思想或同一发现同时出现在科学交流系统中,一篇是知名科学家发表的,另一篇是尚不为人知的科学家发表的,那么一定是知名科学家的成果首先得到科学共同体的承认,不知名的科学家可能仍然默默无闻。

有的后来成名的科学家曾经指出:有某个人出现了,他指出了显然你早已指出的东西,人人都把功劳归于他,只不过因为他是那个领域已经知名的任务而已。

3. 无名氏成果认可的不公正。

社会学家调查时发现,有的不出名的科学家的论文用知名科学家的名字发表,以便得到发表的机会和引起科学界的注意。

这种做法是引起同行注意的一种策略,但是代价是很大的。

这种假借名人效应发表的成果,存在诸多风险,处理不好,容易引起知识产权、著作权等的法律纠纷,甚至埋没人才,非常不可取。

由此可见,马太效应在科学界存在的优势积累效应的多方面的,不应简单的对它进行评价,科学家的科学贡献在获得科学共同体承认的过程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无论有怎样的优势积累效应,进行科学研究的科学家都应该对马太效应有足够的重视,扬长避短,促进科学研究的进行。

三、马太效应的原因分析科学界存在的马太效应现象是非常普遍的,它的效应也是多方面的,在科学界的各种领域里都发挥着作用。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种马太效应现象呢?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的因素,也有人类心理的因素,还有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因素等等。

1.心理原因分析。

社会学家默顿指出,科学史上的那些伟大人物,不仅作出了伟大的科学成就,而且还具有伟大的人品和素质,具有启发别人作出卓越贡献的能力。

他们不仅把自己的技术、方法、资料和理论教授给新手们,还把支配着他们的重大研究的规范与价值观念传播给合作者们。

这些重要人物的影响、他们的优秀的个人品质在他们逝世后可以常规化,可以影响他们活动的整个领域。

伟大人物的优秀品质体制化以后,形成的研究传统和学术思想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

这种长期形成的体制,容易产生一种权威崇拜。

在这种情况下,马太效应的作用就表现为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的特殊应用,这就是一种权威崇拜心里。

2.社会原因分析。

在社会学家的调查过程中,许多青年科学家都谈到他们从优秀科学家那里学到的东西和受到的影响,知名科学家为他们的学生及其工作人员和所在单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优秀科学家所强调的是具体解决问题的办法,特别是那些使他们获得成功的能力,如评价能力、权衡与捕捉重大课题的能力,等等。

在这些优秀科学家的周围,形成了一种创造性的工作氛围,形成了一种适合培养精英人才的气氛。

3.根本原因分析。

马太效应的出现有心理学的原因、也有社会学的原因,也有其它因素的影响,但是最为重要的的原因是科学发展本身的逻辑必然性。

根据默顿的科学理论,科学的根本任务就是促进知识的增长,这是任何从事科学工作人员的根本目标。

科学家们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还必须把研究成果公开发表,得到同行的承认。

科学家所做的所有工作可以说都是为了科学知识的增长,那么谁促进了知识的增长,说首先有了科学发现,这是科学家的骄傲、科学界的骄傲,也是科学的骄傲。

那些拥有名望的优秀科学家之所以有名望和地位,就是因为他促进了知识的增长,拥有知识。

科学权威的形成,马太效应的普遍存在,说道底就是科学家和社会对知识的渴望。

之所以是科学权威,因为权威掌握了知识,之所以马太效应普遍存在,也是因为知识的作用,优秀的科学家,好的科研机构,好的科研群体等掌握了更多更大的知识,这就是马太效应的根本原因。

四、马太效应的启示其实,“马太效应”就是一种连锁反应,不仅仅存在科学界,其他领域也是存在的,如政界、军界、文艺界、教育界、金融界、企业界等等,甚至可以说“马太效应”存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而且都时时刻刻在发挥着作用,那么身处不同领域的我们究竟该怎样做,才能像《马太福音》中说的那样,“ 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这就是“马太效应”给的启示。

1. 利用马太效应,强者愈强,而弱者要想用较小的投入进入强者之林,关键的是一个好的战略策划,思路决定出路,只要走对路,再加上坚持不懈的努力,照样可以后来者居上。

2.在目标领域有强大对手的情况下,就要另辟蹊径,找准对手的弱项和自己的优势,确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用最短的时间,集中最多的力量,在目标领域迅速做大,然后不断的保持这一优势。

如果没有实力在某个领域迅速领先,那么,请寻找新的发展领域。

3.模仿其实也是一个捷径,模仿者少了一个市场开拓和经验积累的过程,一起步就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但是要想超越,就必须在模仿和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种“拿来主义”其实要大家拿来的是前者的思想和理念。

4.要想在某一个领域保持优势,就必须在此领域迅速做大。

当你成为某个领域的领头羊的时候,即使投资回报率相同,你也能更轻易的获得比弱小的同行更大的收益。

而若没有实力迅速在某个领域做大做强,就要不停地寻找新的发展领域,才能保证获得较好的回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