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1三足鼎立 教案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上册.ppt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历史《三国鼎立》课件
人口迁移。
社会背景
社会动荡
长期的战争和社会动荡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人 们对于和平稳定的渴望。
文化繁荣
虽然社会动荡,但是也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出现 了很多文化名人和经典著作。
民族融合
由于战争和人口流动,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也得到了促进。
02
三国鼎立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官渡之战
1
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对峙,曹操以弱胜强,击败 袁绍,奠定了北方统一的基础。
教育意义
三国鼎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因此,对 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故事和人物传记可以为学生提供生 动有趣的教材,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
通过学习三国时期的历史,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 文化素养,提高他们的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心。
06
三国鼎立与当代社会的联系及启示
强化道德教育
三国时期是一个充满道德考验的时期,对于当代教育来 说,应该注重强化道德教育,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 德观念。
THANK YOU.
2
官渡之战中,曹操采用奇袭战术,打败了强大 的袁绍。
3
官渡之战后,曹操消灭了袁绍的残余势力,统 一了北方。
赤壁之战
01
208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意图统一全国,但在赤壁被孙权 和刘备联军击败。
02
孙权和刘备联军采用了火攻战术,大败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
的基础。
赤壁之战后,曹操失去了统一全国的机会,三国的鼎立局面逐
群雄并起
各地豪强地主势力崛起,形成了众多割据势力 。
3
诸侯混战
各割据势力之间相互攻伐,形成了诸侯混战的 局面。
经济背景
生产破坏
中华书局版七上历史第15课《三国鼎立》ppt课件(1)高品质版
所以我们评价:曹操是一位杰出 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课堂小结 袁绍
三国鼎立
220年曹丕 洛阳
公元200年 官渡之战
曹操
三
魏
国
曹操
公元208年 赤壁之战
鼎 立
蜀
吴
221年 刘备
孙权刘备联军
成都
222年 孙权 建业
文艺作品从表现主题等需要出发,会改变 历史真实,进行虚构。因此文艺作品中的人物 形象与历史实际往往会不一样!
评说
在《三国演义》 中,曹操的形象被描 写成为一个“奸臣”、 “奸雄” 的形象,你 认为曹操是一个什么 样的人?
提示:
*曹操戎马一生,统一北方,对北 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符合人民的愿望,这是推动历史进 步的一面。
作用
官渡 之战
200年
袁绍 曹操
10余万 曹操 为统一北方 3-4万 以少胜多 奠定了基础
赤壁 之战
208年
曹操
孙权 刘备
20多万 孙刘联军 奠定了三国 5万 以少胜多 鼎立局面
骄兵必败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壁之
战
之前
孙刘联军以 少胜多
曹
操孙刘联军5
战 的 形
万军队
公元208年
势
赤壁之战
刘备
孙权
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势 的曹操为何会失败?
1 、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惯水战。 2 、曹操骄傲自满。 3 、孙刘联军战术正确。 4 、当时统一全国的条件不成熟。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PPT优秀教学课件
孙权称王
三国鼎立
SANGUODINGLI
发展概况
曹魏重视农耕
屯田
翻车
曹操和他的后继者一直重视屯田,发展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注意兴修水利,保护农桑。
发展概况
蜀国的治理与开发
蜀锦
蜀国的丝织业兴旺, 蜀锦行销三国。
发展概况
孙吴开发江南
230年,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 这是大陆与台湾联系的最早记录。
概况
孙刘联军针对曹军不习水战、船舰连接在一起 的弱点,周瑜采纳部下黄盖的建议,向曹操诈 降并用火攻。
CHIBIZHIZHAN
赤壁之战
二十多万人 曹
孙刘联军(五万人) 刘
赤壁大战
赤壁
孙
赤壁之战 C H I B I Z H I Z H A N
赤壁之战 C H I B I Z H I Z H A N
5300万
东汉末年
760万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铠甲生虮(jǐ)虱,百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 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hāo]里行》
官渡之战 GUANDUZHIZHAN
背景
东汉末年,政局混乱,东汉王朝已形同虚设,各地出现了盘踞一方的军阀。占据河南一带的 曹操的势力逐渐壮大起来。当时占据黄河以北的袁绍,兵多粮足,实力强大。曹操和袁绍都 想吞并对手,称雄北方。
三国鼎立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官渡之战
GUANDUZHIZHAN
赤壁之战
CHIBIZHIZHAN
三国鼎立
SANGUODINGLI
你心目中的曹操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戏剧舞台上的曹操
史书里的曹操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三国鼎立课件 中华书局版
讨论: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对社会历史的发 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还是阻碍作用?为什 么?
袁绍
军队数量 三、四万十万军士策略 机动活,出奇制胜 患得患失,指挥不当
用人策略 求贤若渴,广纳贤才 猜忌怠慢,不得人心
个人能力 胸襟博大,智谋过人 志大才疏,色厉胆薄
官渡之战示意图
思考题:
1、官渡之战的历史意义 2、官渡之战给我们的启示
二、三国鼎立
1、刘备、孙权势力的发展
故事会
对故 主 事人 内公 容: :诸 三葛 顾亮 茅 庐 、 隆 中
第15课 三国鼎立
一、曹操统一北方
1、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状况
东 汉 末 年 群 雄 割 据 形 势 图
一、曹操统一北方
1、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状况 2、曹操的兴起
曹操兴起的原因
1、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唯才是举”招贤纳士 2、经济上,实行屯田发展经济
官渡之战
曹操和袁绍的力量对比
曹操
1、魏国的建立及其统治 2、蜀国的建立与诸葛亮治蜀 3、吴国的建立及其统治
三国鼎立局势图
练习
“有人认为曹操是一代奸雄,是我国历 史上的大阴谋家。”结合所学史实评析 这一观点。
参考答案:
从历史事实来看,曹操能谋善断,唯才 是举,志向远大,他以统一大业为己任。 “挟天子以令诸侯”,他重视农耕,大 兴屯田,统一北方并发展了北方经济, 为西晋的统一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作 出了伟大的贡献,是一名杰出的政治家、 军事家。
二、三国鼎立
1、刘备、孙权势力的发展 2、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
曹军和孙刘联军的力量对比
曹军
孙刘联军
兵力
20万
不足5万
地理因素 长途远征,不熟悉南 据江自守,谙习水战 方水战
最新版中华书局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 第15课 三国鼎立 (共24张PPT) (5)
西周的社会生产状况
1、西周的农具主要是木器、石器、骨器和蚌器 等,但金属工具有所增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西周青铜农具
青铜农具出现原因
西周时青铜器冶炼技术的进步 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 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 四分其金而锡居一, 谓之戈戟之齐; 三分其金而锡居一, 谓之大刃之齐; 五分其金而锡居二, 谓之削杀矢之齐; 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
一、知识回顾
说说西周的分封对象,作用?
问题导入: 西周分封制建立了严密的统治网络,是不是就能保证 王位的万世永固了?
本课学习要点
一、西周王室的衰微
二、分封制的瓦解和西周的灭亡
西周王室的衰微的原因
原因一、周厉王暴政及国人暴动
a、贪婪残暴,以国家名义垄 断山林川泽,不准国人(指工 商业者)依山泽而谋生,借以 剥削人民。
2.国人暴动后,西周的统 治基础被削弱了。
原因二、分封制的瓦解
1、分封制维护统治的政治基础瓦解
诸侯对天子的忠诚-------分封诸侯是 周天子的姻亲及忠臣组成。随着时间推 移,联系日渐松散。
2、分封制维护统治的社会基础瓦解
经济的发展,诸侯国实力大大增强,诸侯开始敢于不 再听从天子指挥,甚至于天子分庭抗礼。
b、厉王派巫者监视公开指责自己的人。巫者将这些 人报告厉王,就杀掉他们。于是百姓只能路上彼此用 眼睛互相望一望而已(道路以目)
c、国人暴动
镐京城里的城市平民(国人)不堪忍受周厉王暴政,于公元 前841年发动暴动,周厉王被放逐。
国人暴动
国人暴动说明了什么,有什么影响?
1.国人是维持周王室统治 稳固的重要基础。社会 的发展造成两极分化, 使国人与贵族上层的矛 盾日益激化。
最新版中华书局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 第15课 三国鼎立 (共24张PPT) (9)
A.新疆及其以西地区 B.联合西域各国,反对匈奴
2.张骞通西域有何意义?
公元前60年,汉宣帝设西域都护,西域 正式成为西汉王朝的领土 P56
动脑筋:
1.汉武帝在南部实行怎样统治?
A.铲除当地势力; B.设置会稽郡及南海九郡;
2.“西南夷”指什么?
西汉时期,今四川西南、贵州、云南 等地居住的少数民族
文景之治
1、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一种什么样 的经济形势?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 · · · 人相食,死者过半 。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 秦的暴政和秦末长期的战乱。
2、汉初这样一片荒凉景象是怎样造成的?
3、假如你是统治者,面对如此局面,你 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汉高祖
二、文化改革——独尊儒术 三、民族关系——经略边疆
一、政治改革——加强中央集权
快速阅读,思考:
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上采 取了哪些措施?
一、政治改革——加强中央集权
1.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削弱诸侯王 权,加强中央集权
设内朝,削弱相权;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 权
2.加强中央的监察权
在地方设刺史,监察官吏和豪强
3.加强中央经济权
中央铸造五铢钱,全国通行
二、文化改革——独尊儒术
阅读课本,思考:汉武帝为巩固 统一国家,在文化上各采取了哪些措 施?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动脑筋:
1.汉武帝为什么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实现政治思想上的大一统
2.汉武帝为了实现大一统,在教育上有哪些作为?
设太学、把五经作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设五经博士
汉武帝的改革
汉武帝十六岁时登基 ,为巩固皇权,中央设置中 朝,为加强对诸侯王和地方高官的监察,在地方设 置十三州部刺史,令六百石级别的刺史督察二千石 级别的郡国守相 。开创察举制选拔人才。采纳主 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解决王国势力,并将盐 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文化上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束先秦以来“师异道, 人异论,百家殊方”的局面,以儒家思想作为国家 的统治思想始于此 。 发源地 大数据 zxc23vb 汉武帝 时期攘夷拓土,国威远扬,东并朝鲜,南吞百越, 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汉地的基本范围,开 创了汉武盛世的局面。另有开辟丝绸之路,在轮台、 渠犁屯田等创举,并置使者校尉,建立年号、颁布 太初历、兴太学,影响极为深远。
4.15.1三足鼎立 学案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上册.ppt
第15课三国鼎立一、学习目标: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
二、预习导学:(一)曹操统一北方1. 末年,政局混乱。
在军阀混战中,控制了汉献帝,取得“”的有利地位。
他, ,实力日益增强,逐渐占据了黄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
2.200年的之战,曹操打败,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二)三国鼎立1.208年的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国名时间都城建立者魏洛阳221年成都吴孙权三、合作学习与探究:(一)知识重点归纳:(二)知识难点突破:1、为什么曹操能够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2、三国鼎立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四、达标训练:1.东汉末年社会状况最主要的特点是()A.宦官专权B.军阀割据C.大一统局面D.外族侵扰频繁2.“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是指()A.刘备B.孙权C.诸葛亮D.曹操3.杜甫在一诗中写到:“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其中的“老臣”指()A.刘备B.诸葛亮C.周瑜D.曹操4.对赤壁之战中曹操战败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B.骄傲自满,对孙、刘联军的战术未引起重视C.曹军疾疫流行,战斗力弱D.天意(刮东风)使曹操失败5.赤壁之战的最重要的影响是()A.使东汉灭亡B.使曹操基本统一北方C.使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D.使三分天下的局面实际形成6.下面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正确的是()A.战乱频繁,破坏了社会经济B.封建国家分裂,不利于统一C.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D.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创造了条件7.在一部连环画中有这样一个画面:诸葛亮领兵攻打曹操,曹操率军迎战。
诸葛亮身后的大旗上写着“蜀丞相诸葛”,曹操身后的大旗上大书一个“魏”字。
请你说说这幅画面是否符合历史事实?如果不符合,错误在哪里?8.你认为,从东汉统一政权到三国鼎立,历史是在进步吗?如果是在进步,谈谈你的理由。
五、课外天地:收集和讲述三国历史故事。
七上历史第15课《三国鼎立》(中华书局版3)优选PPT课件
B、208年
•
C、221年
D、229年
5、官渡之战前,盘踞在黄河以北地区的军阀 是
A曹操 B刘备 C袁绍 D孙权
6、曹操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曾在《龟 虽寿》一诗中写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达了他的雄心壮 志。结合史实你认为他的壮志是
A消灭袁绍的势力 B统一北方黄河流域 C南下统一全国 D废掉汉献帝
A的建立者是
曹丕
B的都城在
成都
C的国号是
吴
识 图 题:
A BC
我想,我们努力的又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 “什么?你说什么?你是开玩笑吧”她的声音开始颤抖。 我无力的摇了摇头,而后又点了点,“我希望你明白,我不能全心爱你,我很累,你知道吗” “为~为什么?刚才还好好的……”我已清楚的看见了她的眼泪
“我……”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 “给我个理由好吗?”她猛的抬起头,含泪的双眸压迫着我,使我不敢注视她 “恩这个..我觉得我不想再骗你了,我觉得我不爱你,我怕越到后来,我就越难受,我也不希望你受到伤害,我不能这么对你……”我显然也很激动。 “那你就能这样对我?你这样就不伤害我?你难受?难受当初为什么要接受我?” “这个……….”被她一连串的问题问的我不知道该说什么,说真的,我也不想说,真的不想说,无论我说什么,只能是对她更大的伤害,所以,我选择了沉默…… 她走了,就这样流着泪走了,走时只留下一句:不管以后我遇到什么样的男朋友,我都不会象这次一样付出我的全部,你们都是一样的,……我恨你! 10月1日,又是一个应该让我永远都记得的日子,我一个人站在20路终点站,看着手挽手走在一起的情侣,心里有种感觉。“我到底在做什么?为什么我会这样接二连三的伤害她们……” 2年前,我20岁,在一所名声还不错的职校读书,显然已经消除了没有考进高中的阴影的我过的还不错,身为班干部,整天忙于班级的工作,很少去想什么感情的事情,可是,却又偏偏让我陷入其中。 那是我们班的班花(至少我和我的几个朋友是这么想的),不知是什么原因,她竟然和我同桌,要知道,当时是很少有男女生同桌的,面对男同学门羡慕的眼光,我的心中有种说不出的味道,“为什么老师要让她和我坐”我有时也会自言自语。 她真的很漂亮,上课时,我的思想总是会被她给带过去,我不想看,但又偏偏控制不住,那时我才突然领悟到异性相吸的强大能量。“这毕竟是科学真理,我也没法改变”我常想。她好象也被我吸引,虽然到现在我都不知道为什么她会接受我(我长的也不帅,身材也算不上标准),我们还是走到了一起,这或许就是日久生情。 往后的日子,我们很快乐,我的状态也特别的好,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她也在校艺术节上获得歌唱一等奖。同学们都说我们是被爱给催化的,我也欣然接受。我真的很怀念那些日子,说实在的,我觉得爱在某些时候的确是种催化剂,能让人焕发斗志,正如有些人为了爱而改变了一生。 可是,生活往往不会都那么如意,就象港台片里拍的一样,总有些事情会发生…… 随着她在学校的崭露头脚,她的追求者也就越来越多,有长的很帅的,有才华横溢的,有很有钱的,还有在外面混的.这无形中给了这些每样都差一点的我很大的压力,虽然我知道,她最爱的还是我,可是,我仍然难以解开心中的结,太完美的女孩总是难以让人接近,更谈不上相处了,相比较自己,就显得非常平庸,或许我真的和她不配……. 三年很快就过去了,我们都要毕业了。一天,她对我说:“你说我们要不要去一个地方工作?”“不要吧,在一起上班不太好”我考虑后说,突然,我愣住了,我感到我这一年来有多么的痛苦,在学校我们每天都坐同一张桌子都这样,要是到了社会上而且还不能时时刻刻在一起,那样的话………..我都不敢保证今后会发生什么,毕竟我还是太小,我不能接受以后的更大的痛苦,亦没有对我们将来的信心。“我该怎么办?”我几乎要崩溃了,我突 然好想马上离开这些她,一个人有多么自由,不需要为这些事而犯愁,可是我偏偏不能忘记她的笑,她挽着我的胳膊听我说笑话的情景。这一晚,我睡不着,直到凌晨3点,我终于在下了决定后昏昏睡去…… 这是我第一次做出这么大的决定(比中考还大),也是我最后悔的一个决定。就这样,我们分手了,我的理由是我太小。虽然我知道这是个连我自己都不相信的理由,可我还是用了,她哭了。 那年的情人节,也是我又开始独身的第一个情人节,我收到了她给我的贺卡,她说她很怀念那些日子,希望能够再有这样的机会。我在矛盾和痛苦中给她回了信,告诉她,不要再给我写信…… 又过了三年,在这三年中,我长大了,也成熟了,我也曾多次尝试接受别的女孩,试图去忘记她,可是每一次都伤害了她们。因为在潜意识中我常常拿她们和她做比较,而她们只是她的影子,我无法再去接受别的女孩子,因为我的确太爱她了。 三年后的我,很后悔,不,应该是非常的后悔,当初自己为什么会放弃?因为自己怕伤害?可是结果呢,正是自己去不断的伤害了别的女孩子的感情,或许也包括了当初的她,为什么我就不能勇敢的接受呢,因为我真正爱的就是她呀。 爱她,就应该真心的爱她,不该让她受伤害,更不要害怕被伤害,因为一旦你怕被伤害,而她却真正的在被你伤害。爱她就不该放弃。我们当然应该努力做到最好,但人是无法要求完美的。我们面对的情况如此复杂,以致无人能始终都不出错。
最新版中华书局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 第15课 三国鼎立 (共24张PPT) (8)
春:上方是草木抽发的曲芽,下面那一部份是一个
计时的标志,组合起来,表示草木滋生开始的时序。
甲骨文与今文的对比
海:江口中加上午字,午时海水涨潮涌至江口,表示
海水。
甲骨文与今文的对比
万:形如蝎子。安蝎子为胎生昆虫,性撢。母蝎产子,
每胎可达数一甚而百集幼蝎不等。幼蝎产出后,即自动 攀附于母蝎身上,背部尤多,密密麻麻若不可胜数,古 人见之,即以蝎子之形喻不可胜数之“万”字。
第5课 甲骨文和商周青铜器
一、甲骨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精明的青铜器
一、甲骨文
1、甲骨文的出土 2、甲骨文与今天汉字的关系
3、甲骨文的内容及意义
河南安阳 小屯村 殷
殷墟鸟瞰图
甲王 骨懿 文荣 的是 呢怎 ?样 发 现
什么是甲骨文?
甲骨文是殷墟出 土的刻在龟甲和 兽骨上的文字。
全形卜甲
甲骨文与今文的对比
甲骨文与今文的对比
象:虽本属表示大象之象,然以其大借喻包容于天地
间之种种形象,如山川日月。再经转训为事物表象之象。
你能写出下列甲骨文字 的现代汉字吗?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 结构,是比较成熟的汉字 日 人 牛 水
上
下
明
射
这块龟甲上 所刻的卜辞内 甲骨文记 容是:卜一位 地位极高的贵 录了商王的 族外出打猎, 活动,反映 能否遇到野猪、 了商朝的政 鹿等动物,以 治经济情况。 及能否将它们 猎获。
4、青铜器有哪些价值?
1.刻在青铜器上的“金文”是研究商周时期历史的珍 贵资料,对研究汉字的发展和书法艺术有重要价值 2.形成独特的青铜文化——三星堆文化
世界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
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大方鼎、后母 戊方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 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 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后母戊鼎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字得名,鼎呈 长方形,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壁厚6厘米,连 耳高133厘米,重达832.84公斤。鼎身雷纹为地,四周 浮雕刻出盘龙及饕餮纹样,反映了中国青铜铸造的超高 工艺和艺术水平。 发源地 大数据 zxc23vb 后母戊鼎初为乡人私掘,因体积过大,为防日军抢走, 将其重新掩埋。1946年6月重新出土,存于南京中央博 物院。1959年铜鼎从南京调往北京,存于新建成的中国 历史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至今。
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32张)
招揽人才,重用人才。
材料三:曹操在北方实行屯田招募农民垦荒,组织兵 士耕田,既保证了军粮又赢得了民心,实力不断增强。
实行屯田,重视农业。
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第16课《三 国鼎立 》课件 (32张)
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第16课《三 国鼎立 》课件 (32张)
史事。
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第16课《三 国鼎立 》课件 (32张)
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第16课《三 国鼎立 》课件 (32张)
四、宗教 1.道教: (1)太平道:创立者是张角,以治病来传道,对贫苦民 众有很大的吸引力。 (2)五斗米道:创立者是张陵 ,受到下层民众的信奉。
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第16课《三 国鼎立 》课件 (32张)
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第16课《三 国鼎立 》课件 (32张) 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第16课《三 国鼎立 》课件 (32张)
第16课 三国鼎立
历史人教部编版 七年级
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第16课《三 国鼎立 》课件 (32张)
复习巩固 一、造纸术的发明 1.发明: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 2.改进:东汉 蔡伦(宦官) 改进之处:创新造纸原料,提高了纸的质量,价格便宜,易 于推广。 3.影响:①书写材质的变化:纸逐渐取代简帛,成为人们广 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也便利了典籍的流传;②外传:造纸术 辗转流传于世界各地,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第16课《三 国鼎立 》课件 (32张)
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第16课《三 国鼎立 》课件 (32张)
2.华佗: (1)朝代:东汉末年 (2)擅长领域:针灸、汤和外科手术。 (3)创举:给患者服用麻沸散,进行各种手术; 模仿动物的活动姿态,创编“五禽戏”,帮助人 们强身健体。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历史《三国鼎立》课件
黄巾起义期间,曹操组建青州兵,起家担任骑都尉,后以大将军镇守冀州,又任司隶校尉,参与镇压黄巾起义,迁济南相
曹操的生平与事迹
生平
刘备,字玄德,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
事迹
刘备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其临死前举国托付给诸葛亮的行为被陈寿赞为“古今之盛轨”
刘备的生平与事迹
忠诚、勇敢、智慧、义气等精神品质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创新与发展
THANK YOU.
谢谢您的观看
三国时代的文学与艺术
古建筑
三国时期留下了许多古建筑,如寺庙、宫殿、城墙等,如南京的石头城遗址。
历史遗址
三国时期的历史遗址众多,如赤壁古战场、荆州古城等,这些三国文化在中华大地上传承了千百年,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所喜爱和传承。
三国文化的传承
随着时代的发展,三国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如现代的三国题材电影、游戏等作品,以及三国文化旅游线路的兴起,都为三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国文化的发展
三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05
总结与反思
三国鼎立的历史意义
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融合与交流,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为后来的隋唐盛世奠定了基础,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结束了东汉末年诸侯割据、混战四起的局面,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一统。
兵不厌诈,战争需要策略和计谋
得民心者得天下
团结合作,共同发展
三国时代的教训与启示
三国人物身上所体现的忠诚、勇敢、智慧、义气等精神品质,对当今社会仍具有积极的影响和启示。
三国文化在当今社会的应用价值
三国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传承和发扬三国文化,有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上第15课三国鼎立(共29张PPT)
学史今用
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 队到达夷洲(今台湾)有 什么意义?
选择、填空题:
1、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性 战役是( B )
A、官渡之战
C、巨鹿之战
B、赤壁之战 D、牧野之战
识 图 题:
A的建立者是
曹丕
B的都城在 A B C
成都
C的国号是
吴
流传的三国故事中, 曹操阴险狡诈,这符合历 史实际吗?结合史实谈谈 你对曹操的看法。
战况
结果意 义
公元200 官渡 年
赤壁之 战
公元208 赤壁 年
官 渡 之 战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公元200年 袁绍和曹操 以少胜多 曹操胜利
长江上、中、下游三州地图
刘备:
寄居荆州
孙权:
据江东
看图说话
三 顾 茅 庐
人物模拟
假设你是当年三国时 期的一位谋士,你会怎样 分析天下形势,为主进言?
正方:孙刘联军在赤壁之战中打败曹操, 使曹操统一全国计划受挫,阻碍了统一的步伐。 反方: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中 国由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发展为区域统一,所 以赤壁之战加速了统一的进程。
曹操(官渡之战 统一北方) 魏
军东 阀汉 混末 战年
孙权
赤壁之战 ( 208年) 联合抗曹
蜀
吴
刘备
二、地区经济的发展
第15课
三国鼎立
课前准备:课本、导学 案、双色笔、历史图册、 典题本。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孙 权
曹 操
刘 备
1.自主研读文本,知道官渡之 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形 成的相关史实。 2.通过学习三国时期众多失败 和成功的事例,在学习中树立正 确对待成功与失败的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5课三国鼎立
所属学科或领域:历史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本册书第三单元“政权分离与民族汇聚”中的第一课。
从本课开始中国古代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即中国历史的第一次大分裂时期——历时近四百年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的形成是这个新时期的开始,从此秦汉以来大一统的局面结束了,它是中国古代历史的转折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所以本课在本单元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课有两个子目,曹操统一北方,三国鼎立。
涉及两大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它们是促成三国鼎立形成的重大事件。
官渡之战不久曹操结束了北方割据纷争的局面,北方统一后曹操又发兵南方想一举统一全国,结果赤壁之战惨败而归,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
两个子目按时间和事件先后顺序安排,并有着因果联系。
了解三国的主要史实是本课的重点,本课的难点是:初步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并树立对国家分裂与统一的正确认识。
二、学情分析
1、本课与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内容紧密相连,有学生熟悉的人物,如曹操、诸葛亮、刘备等。
语文课
恰巧才学过曹操的《龟虽寿》,并知道草船借箭的故事,对赤壁之战有一定的了解,不少学生通过看电视剧《三国演义》,读过一些关于三国时期的故事,知道一些成语典故。
他们具备一定量的知识储备。
2、初一学生年龄小,善于思考,思维活跃,但认识能力不高,思维呈现表面化和片面化特点。
同时这年龄
段的学生善于表现自己,展示自己。
教师应尽量给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
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本课课程标准:了解三国鼎立的史实,属于知识掌握的识记层次要求。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三国鼎立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人物曹操、诸葛亮;通过正确评价曹操,进一步培养评价历史人物的能
力,并能真正理解历史人物与小说人物的区别。
2、了解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并能简单对比认识它们与北方的统一和“三国鼎
立”局面形成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因果推理能力。
3、认识并能绘制三国示意图,提高识图画图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在老师要求下和指导下,学生查阅和收集关于三国时期的人物资料和历史小故事等。
2、以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歌,为评说三国人物创设情境。
3、按照自己的理解绘制三国示意图,掌握三国的大概地理位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曹操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认识他对我国历史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明白时势造英雄的道理。
再一次认识割据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灾难,明确统一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遵循课程改革者基本理念,师生平等参与教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始终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给学生创造发现、研究问题的环境。
教师通过给学生提出问题,以抛砖引玉的方式启发学生提出更多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在相互交流中碰撞出新的思想。
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在总体上要控制好课堂节奏,同时还要不断地引导和鼓励学生质疑,并在教师的指导下,给学生更大的展示空间去讲三国人物、故事。
尤其在评价曹操时的讨论中,尽量形成一种自由开放的表述空间,让学生能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发言权利。
同时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课前学生主动查找资料为课上参与活动做准备,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五、教学或活动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1、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按课程标准要求把握授课尺度。
课前了解三国鼎立的史实,这属于识记层次的基
础知识。
主要有相关重要人物、事件,如:曹操、诸葛亮;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的形成、名称、位置。
并在此基础上以评价曹操为例,学会运用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1、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确定本课教学方法为问题讨论法和活动法等,同时通过搜集和网上下载所需要
的历史材料、音像资料,给教学内容适当充实和扩展。
2、用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课件。
3、学生准备: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如查阅书籍、上网查询、咨询父母老师等长辈,等等,广泛收集有关三
国前后的史料,并有针对性地侧重是重要的人物和事件。
(二)教学或活动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歌创设情境,然后教师模仿说评书的形式进行课前“评说三国人物”活动,让学生说出所知道或喜欢的三国人物。
学生会列举很多,可根据学生说得比较集中的几个人物适当讲评,最后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兴趣点引出本课两个重要人物:曹操和诸葛亮。
以人物为主要线索联系相关事件,展开教学内容。
2.多媒体展示问题:(1)在北方群雄中实力最强的是袁绍,不是曹操,但最终完成北方统一大业的却是曹操,曹操究竟有何德何能以弱胜强统一了北方呢?然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5分钟左右,并在小组内交流。
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通过学生的交流和发言,理清第一子目的知识结构如下:(通过多媒体展示)
曹操统一北方的条件:政治——挟天子已令诸侯人才——招贤纳士
经济——实行屯田
军事——官渡之战打败袁绍(以少胜多)
然后通过讲相关故事和自由讨论分析得出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的原因,并得出结论。
(2)历史上同一个曹操,官渡之战成就了他军事生涯的辉煌,但另一场决定性战役——赤壁之战,却让他以多败少,饮恨终生。
假如你是曹操身边的谋士,请你结合战役前后发生的故事,分析曹操失败的原因。
学生讲述战役过程中可适当补充:三顾茅庐、草船借鉴、蒋干中计、借东风、苦肉计、连环计、火烧联营等。
引导学生谈两次战役的启示。
(3)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是发生在东汉末年的两大重要战役,那么它们与本课课题“三国鼎立的形成”
有什么联系?(指导学生比较认识两大战役的影响,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创造条件,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的形成奠定基础。
)
(4)自由论坛:说说你心目中的曹操。
多媒体显示问题:小说《三国演义》和许多戏剧中,都将曹操说成是一个“乱世奸雄”,一张白脸奸臣的脸谱。
而《三国志》中却把曹操说成是“治世之能臣”,你心目中的曹操是一个什么样人物?
学生畅所欲言,有可能将小说和戏剧中的曹操进行评价,教师再次强调历史与文学作品的区别,并指导学生看每课一得。
3、请你来设计:用你想到的多种图示画一个《三国鼎立》示意图,培养学生动手和想象力,将学生画的图
在实物投影仪打出。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现场用实物投影仪打出来,让学生有成就感。
4.课堂小结
请连接下列词语成一段话把本课做一小结:三国鼎立、官渡之战、曹操,袁绍、赤壁之战、5.课堂练习
(略)
6.板书设计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形成
曹操———袁绍曹操———孙刘联军魏
以少胜多以多败少蜀吴
六、评价
精彩回放:本课你发言几次?讲评最精彩的发言
七、教学自我反思
完成本课教学的最重要的是教师的调控能力,能否使本课顺畅进行,教师要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控,以保证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
二是教师要有灵活应变的能力,能够应付课堂的各种变化,;三是对时间要有效把握。
八、教研员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