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论文4篇(1500字2019字2500字3000字)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有关论文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有关论文监管教育严重缺失,已成为制约“留守儿童”有效管理,影响其健康成长的严重社会问题。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有关论文,希望大家喜欢!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有关论文篇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探索》摘要:近年来,许多儿童因种种原因而“留守”在家里,失去直接监护人,面临无人监管、代监管的状态,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队伍。
这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成因解决措施留守儿童在生活上缺少照料,思想上缺少正确引导,行为上缺少教育和规范。
监管教育严重缺失,已成为制约“留守儿童”有效管理,影响其健康成长的严重社会问题,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特殊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一)身心不健康。
留守儿童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时期,生理、心理还不成熟,人生价值体系还未形成,由于父母常年在外,缺乏父母关爱,心理健康失衡。
(二)缺乏良好的生活环境,养成不良习惯。
农村留守儿童的整体生活环境单一,学校是留守儿童的主阵地,学校生活自然是留守儿童最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
地方政府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出台了许多措施,鼓励地方私人办校,农民工子女就近入学,加大“普九”工作力度。
由于缺乏家长的教育管理,大多数儿童喜欢逗留在路上或网吧、游戏厅、台球室等娱乐性场所,很容易沾染不良恶习。
(三)价值观模糊,法律意识淡薄。
部分外出打工者急切致富的心态迅速膨胀,平时对子女的合理道理教育、法制教育关注较少,特别是部分父母长期在外,因无法照顾孩子而产生内疚感,于是采取“物质+放任”的方式加以补偿,使得留守儿童零花钱增加,使用自由度提高,极易形成功利主义价值观念。
部分留守儿童产生厌学情绪,认为读书无用,开始把人生发展方向定位为打工挣钱,热衷于吃喝玩乐,学习往往缺乏进取心和刻苦钻研精神,得过且过,不求上进,成绩普遍较差。
部分留守儿童有享乐主义人生观,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存在“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论文

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论文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论文留守儿童问题是中国在致力于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有的社会问题。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论文篇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审视》【摘要】留守儿童问题是中国在致力于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有的社会问题。
如今由留守儿童而引发的许多社会问题不断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都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这就涉及到留守儿童的教育、成长问题。
这些留守儿童能否像其他儿童一样接受到较为优质的教育,能否像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已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
这不仅涉及到教育公平、社会公平,更是关乎社会稳定的民生问题。
要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就需要家庭、学校。
政府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共同合作。
【关键词】留守儿童;隔代教育;家庭教育一、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新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步伐加快,国内人口流动频率较快、规模也大幅扩大。
目前来看,我国人口流动大致上呈现出两个方向,即首先是由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流动,其次是由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流动。
当然,留守儿童问题主要是由前者造成的。
随着流动人口规模的扩大,农村中留守儿童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由于留守儿童长时间的教育家庭教育缺失,以及社会和学校关注不足,留守儿童在全面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特殊的发展障碍,比如性格孤僻、心理负担重等,这些问题将会成为儿童全面发展的瓶颈。
二、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一)隔代教育造成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首先,家庭教育观念落后。
担负起“隔代教育”重任的爷爷奶奶们大多文化程度比较低,监护人和儿童的年龄差距较大,他们只是按照以前他们教育子女的经验来照顾和教育现在的孩子,甚至有些教育是不科学的。
其次,教育方法不当:祖父母人群更多的是照顾儿童的生活起居,并且他们往往溺爱孩子,对孩子的错误想法和行为不能及时地否定,这就导致了孩子对自身的纵容,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
留守儿童的相关教育论文

留守儿童的相关教育论文留守儿童的相关教育论文近些年来,多数农民为了改变家庭的经济状况而选择了外出务工,家中就剩下妇女儿童,有的甚至只有留年迈的老人和孩子在家中。
这些留下来的孩子就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村留守儿童。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留守儿童的相关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留守儿童的相关教育论文篇一《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及对策》摘要:由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农村有着大量的留守儿童,他们的成长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本文介绍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分析了留守儿童因家庭教育缺失而引发的一系列心理不健康和学习成绩、道德滑坡等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方式留守儿童是指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少年儿童,是农村流动人口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社会群体。
目前,留守儿童占全部农村儿童总数的28.29%,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多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的成长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如何解决好“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已经刻不容缓[1]。
1.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对家庭教育的定义可作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构成人员之间的持续不断的一种教育和影响活动,它既包括家庭成员之间自觉的或非自觉的、经验的或意识的、有形的或无形的多重水平上的影响,又包括家庭的社会背景、家庭的生活方式和家庭环境因素对其成员产生的影响[2]。
狭义的家庭教育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自觉地,有意识地对子女进行的教育。
家庭教育是对儿童进行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家庭教育在人的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社区教育最终都是要通过家庭起作用。
家庭教育中,父母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是保证家庭教育顺利完成重要的因素。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论文15篇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论文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论文15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
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论文1一、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的现状(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中国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农村的一个普遍问题,留守儿童的本质是父母外出打工而无法将其未成年子女带在身边照顾,是亲子分离而形成的。
留守儿童由于长期没有父母的关爱和指导,学业和个性的发展都受到影响,导致一些极端的事例的发生。
20xx年3月21日,全国妇联在中国妇女活动中心召开了全国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状况抽样调查和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的发布会。
在发布会上发布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总人数、学龄比例以及地区分布等都做了详细的统计。
《报告》是将20xx年全国1%人口作为调查对象,从《报告》推断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数已超过6000万人,在未成年不满16岁的农村留守儿童在4000万以上,占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的69%。
尤其是在20xx年后,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及规模迅速增长呈直线上升。
在全国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达3019%。
由以上的数据显而易见,农村留守儿童在全国农村儿童中所占的比例之高,且主要以低龄的留守儿童为主。
(二)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的现状(1)隔代家庭教育逐渐成为农村留守儿童主要的教育方式。
(2)农村留守儿童无法得到有效的引导和监护。
(3)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较低。
二、东山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一)云龙县东山村概况东山村位于云龙县南部,距县城15公里。
交通较为方便,东山村是宝丰乡的一个自然村,现有农户416户,共有乡村人口1699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有1322人。
现今,东山村全村土地面积为6576平方公里,海拔1988千米,年平均气温为17度,年降水量为940毫米,适合种植核桃等农作物。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论文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论文4篇(5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面临问题及对策分析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大批农民涌入城市充当新型劳动大军的同时,农民工背后的留守儿童问题近年来也日益凸现。
作为农民工进城后的最大牵挂和未来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现阶段我国留守儿童基本状况如何?其文化素质、心理健康情况怎样?他们在哪些方面急需社会的关爱和支持?这些,都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重点关注和深入思考。
(小标题)我国“留守儿童”有2000万大军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个词汇最早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专指因为父母出国留学、工作而留在国内的孩子,而现阶段随着我国人口的流动性越来越强,主要是指由于农民工进城务工后,广大留守在农村得不到正常结构家庭抚养的农民工未成年子女。
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已达1.21亿,到2003年,流动人口大约为1.4亿,超过全国人口总数的10%。
未来5年,我国还将有至少1亿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农村中劳动力结构以“九九”(指老人)、“三八”(指妇女)、“六一”(指儿童)三支军(俗称“386199部队”)的村屯将越来越多,而其中的留守儿童问题近年来尤为突出。
由于受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体制和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广大农民工在自己进城落脚的同时,却无力解决孩子进城等诸多现实问题,他们只能选择将孩子留在农村,并托付给其他人代为照看,最终形成了农民工父母与子女分隔两地的局面。
据国务院《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实施情况显示,2005年我国流动人口约1.5亿,18岁以下随父母流动的儿童2000万,留守在农村的也有2000万,这一数字约占全国农村儿童总数的8%。
而在我国重庆、江西、四川等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全部儿童中所占比例达到20%左右。
这些人中很大部分已进入学龄,在甘肃、河北、江苏等省开展的调查表明,留守儿童在农村学龄儿童中所占比例高达47.7%。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论文3000字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论文3000字这篇《留守儿童调查报告论文3000字》是聘才XX特意为大家整理,欢迎浏览,希望能帮到大家。
据统计,80%以上的“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和亲友临时监护,年事已高、文化素质较低的祖辈监护人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
农村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的局限与制约,针对留守儿童的需求提供特殊有效的教育和关爱力不从心,学校与家庭之间缺乏沟通。
“留守儿童”监护人大多数是老年人,年纪较大,文化层次不高,有的是文盲或半文盲,他们不知道从心理上关心孩子、照顾孩子,不能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和指导,在教育态度、教育方法上还是老一套,与孩子在交流沟通上存在困难。
家庭和学校监护不力,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辍学现象。
“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及初中教育的在学率都低于正常家庭儿童,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进入初中阶段以后,“留守儿童”在校率大幅度下降,14周岁留守儿童的在校率仅为88%。
在他们自我保护意识极端强化时,就会形成孤僻,焦虑,自私等心理,不愿和人交往,对他人不信任,对自己不自信,缺乏了正当的引导,产生各种心理上的问题,当他们寂寞无聊,,学校周围网吧游戏厅成为学生快乐的天堂。
“留守儿童”大都是隔代抚养,代沟明显,父母常年在外,总觉得有愧于孩子,便给钱以补偿,老人也纵容孩子,不多加以管教,自己也放纵自己。
他们享受着自己觉得应该得到的生活,不关心他们的父母在做什么,在哪做,危不危险。
“留守儿童”大致存在以上问题,当然还有更多的问题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
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是我们不容忽视的,留守儿童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教育方面的问题,它已逐步变为一个社会问题。
这一问题的解决有待以家庭、学校、社会及政府各方面共同努力,协调合作。
据西部某劳务输出大省在一县域内的调查显示:70%的父母年均回家不足3次,有的甚至几年才回家1次;近30%的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通信频率月均不足1次。
关于留守儿童的三千字论文

关于留守儿童的三千字论文留守儿童是指在家庭外工作、务农或出国务工等原因下,长期与父母分离,由一方或双方父母外出工作,与农村、城市居住地相距较远的未成年人。
留守儿童问题在中国日益突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思考。
本文将以三千字篇幅,深入讨论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原因及解决途径。
一、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目前,中国留守儿童数量庞大,据统计已超过6000万人。
这些留守儿童在未成年的阶段面临着许多困境,其中包括心理问题、教育问题、健康问题等。
首先,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引导,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常常表现出自卑、不自信和焦虑等问题。
其次,由于交流和沟通不畅,留守儿童在学习上处于不利地位,学习成绩普遍较差。
此外,由于长期缺乏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均衡的营养,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也受到了威胁。
二、留守儿童问题的原因导致留守儿童问题的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因素。
首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工外出务工,这导致了许多农村地区的孩子被迫成为留守儿童。
其次,留守儿童问题也与家庭传统观念有关,一些父母认为孩子留在农村更稳定、更有亲情,而选择将孩子留在家乡。
此外,教育资源差异也是导致留守儿童问题的原因之一,许多农村地区的学校条件较差,无法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这迫使一些留守儿童辍学或选择在家上网课。
三、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途径针对留守儿童问题,我们应该从家庭、社会和国家层面入手,采取多种途径来解决。
首先,家庭应该加强沟通和亲子关系,父母应尽量减少外出时间,更多地与孩子进行交流和互动。
其次,社会应该加强对农村地区教育和医疗设施的建设,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医疗资源,以缩小城乡教育和医疗差距。
此外,政府也应该加大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和投入,推出相关政策,鼓励父母返乡创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减少农村农民外出务工。
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强监管,确保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结语: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关于农村的留守儿童的论文

关于农村的留守儿童的论文留守儿童是指父母或监护人因工作等原因长时间离开农村家庭,留守在乡村中的儿童。
这个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因为这些孩子面临着许多社会、心理和教育方面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办法。
1. 现状农村留守儿童是中国农村地区广泛存在的现象。
根据统计数据,中国有数千万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常年在城市打工,无法在家中照顾他们。
这些孩子的主要照料者通常是年迈的祖辈、亲戚甚至是邻居。
由于缺乏父母的陪伴和教育,留守儿童容易面临许多问题。
2. 社会问题留守儿童在社会交往方面可能面临困境。
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他们常常缺乏家庭温暖和情感支持。
这可能导致他们在人际交往中遇到困难,缺乏自信心和适应能力。
此外,留守儿童还容易受到欺凌和虐待。
3. 心理问题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注可能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他们可能感到孤独、无助和不安全。
长期的情感缺失可能导致焦虑、抑郁和自卑等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问题对留守儿童的学习和发展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4. 教育问题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教育也面临着挑战。
他们可能无法获得良好的学习资源和教育支持。
教育不公平问题可能导致留守儿童在学业上落后于其他孩子,限制了他们的发展和未来的机会。
5. 解决办法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以下是可能的解决办法:5.1 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机构政府可以设立专门的机构,为留守儿童提供关爱和支持。
这些机构可以提供心理咨询、教育辅导、兴趣培养等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问题。
5.2 加强家庭教育加强对父母和家庭的教育,提高他们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陪伴。
政府可以提供相关培训和指导,帮助父母更好地履行育儿责任。
5.3 引入亲友帮扶制度鼓励父母在城市工作的同时,引入亲友帮扶制度。
通过扩大留守儿童的社会关系网络,增加他们的社交资源和情感支持。
5.4 发展互联网教育利用互联网和科技手段,提供在线教育资源。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的论文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的论文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同时,他们的子女却留在了农村家里,成为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的论文篇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摘要:留守儿童也是祖国的花朵,他们也应该享受到正常儿童该有的笑容,作为学校和教师,应该努力肩负起教育的责任,最大限度地把这一批孩子教育好,让他们健康成长。
关键词:实行寄宿;亲情抚慰;心理问题;硬件改善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7-185-01在我们整个黔西北地区的农村,由于土地贫瘠,加之生产条件落后,迫于生计,许多家庭选择了打工路。
据来自有关方面的信息和笔者的亲身感受,整个黔西北地区的农村,在外打工的家庭应该达到百分之八十还多。
这么多的家庭外出打工,给农村的教育留下了很多隐患。
留守儿童也是祖国的花朵,他们也应该享受到正常儿童该有的笑容,研究留守儿童的教育,刻不容缓。
一、当前农村留守儿童身上凸显出来的最普遍的问题1、监护不到位许多家庭外出打工,孩子都是托付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甚或叔伯姨妈。
托付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由于老人缺乏文化,在学业的教育上基本处于空白,老人们能够提供的,就是让孩子不饿肚子。
托付给亲戚朋友的,有些亲戚朋友不负责任,加之生存的需要,亲戚朋友根本无暇顾及教育,教师问到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亲戚都是两眼一抹黑,说不出个道道来。
教育管理上存在的盲区,导致留守儿童成绩普遍差。
2、出现心理偏差留守儿童,首先他们是儿童,是儿童,都有渴求亲情的需要,他们需要父母的怀抱,需要父母给予他们亲情的关怀。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缺乏与父母之间的感情沟通。
缺乏感情沟通导致的后果,留守儿童在同龄的孩子中常显得孤独、自卑、精神压抑、性格孤僻,行为习惯差,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都比较严重。
留守儿童论文

留守儿童论文篇一:留守儿童论文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论文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现状成因对策【论文摘要】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心理健康与道德品质、体质健康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
本文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性分析,发现留守儿童的现状的不乐观性,要解决留守儿童的诸多相关问题,需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网络体系,尤其在政策措施,直接的教育机构、家庭教育等方面应加大力度来改变现有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以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现象十分普遍。
许多儿童因种种原因而“留守”在家里,失去了直接监护人,使孩子面临无人监管的“真空”状态,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队伍。
“生活上缺少照料,思想上缺少正确引导,学习上缺少辅导,心理上缺少疏导,行为上缺少教育,”监管教育严重缺失,已成为制约“留守儿童”有效管理,影响其健康成长的严重社会问题。
我县位于湘西边陲,以农林为主的生产模式导致剩余劳力多,从而使我县成为一个农村劳务输出大县,存在着大量的“留守儿童”。
如我校虽属城郊一所市级农村示范性初中,1200余名学生中,“留守儿童”就达到398人,占全校总人数的近30%。
“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健康成长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因为他们的成长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未来,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事关新农村建设,农村社会稳定,下一代健康成长,和谐社会的构建。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因此,如何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共同关注、解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已成为当今时代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
这一特殊群体普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亟需引起全社会的正视与关注。
一、“留守儿童”安全隐患多,极易遭到伤害根据认知发展规律及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少年儿童处于身心发展的转折期,其生理和心理成长发育均不成熟,可塑性大,自制力差,这时候的“留守儿童”一旦失去或脱离家长适当的约束与科学引导,极易受到不良诱惑与影响,很多少年儿童由于无人管理或管理不当而与社会上的不法分子混在一起,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论文精选4篇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论文精选4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论文1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诸多家庭的学生家长都纷纷外出打工。
可以预见,未来的农村将会出现规模更为庞大的留守儿童大军,随之而来的是出现这些学生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协调,加之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肯定会引起这些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使他们出现品德和心理上的障碍,从而影响这些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那么,作为解决这一难题的最基本方面的每一位班主任和各课任教师,该怎么做好这项工作呢?一、帮助留守儿童确立远大的理想和近期的奋斗目标理想是行动的指南,理想是迈向成功的动力。
班主任和课任教师要主动帮助留守儿童确立符合自身实际的远大理想,同时还要帮助他们确定出近期目标。
在目标的确立上定位要准,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菲薄,要依据自身的现实条件确立。
这些留守儿童一旦有了奋斗目标,就能经得起困难和挫折的考验,他们在理想的指引下心无旁骛地前行,就会少走弯路。
面对“问题”留守儿童,这项极重要工作更不可忽视。
二、帮助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班主任和课任教师在平时要格外关注这部分学生的思想动态,多观察和了解这些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的表现,主动担负起家长的责任。
如发现在他们思想上有了偏差,要及时指正;行动上犯错误了,要及时帮助改正。
并时常教育他们在家要听监护人的话,在校要听老师的话,要遵守纪律,勤奋学习。
要多角度,多范围地正确引导,要为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负责,使学生始终行进在正确的人生轨道上。
三、帮助留守儿童学会生存生存能力只有在不断磨炼中才能得以培养出来,教师应加强有关的“教育”。
一是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正确的心态来摆脱精神上的不适与紧张,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指引其另寻途径来满足精神上、心理上的需求,如课前听听音乐,课余积极参加有益的活动,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等。
二要引导学生发现、珍惜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同时清楚自己的不足。
三在面对困难时,班主任和课任教师应积极加以引导和意境学生开朗、乐观的性格,如通过学生读、教师讲中外名著《红岩》《鲁滨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培养留守儿童坚定的信念,乐观的态度和顽强的毅力。
农村留守儿童健康问题论文

农村留守儿童健康问题论文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外出务工,在农村家乡留守的儿童。
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照顾,这些孩子面临着许多健康问题。
本文将探讨农村留守儿童所面临的健康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和解决方案。
一、身体健康问题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安全感和情感寄托,易导致心理压力过大。
这种心理压力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也会对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长时间的精神紧张状态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容易患上感冒、发热等疾病。
此外,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儿童饮食和生活习惯也容易不规律,饮食结构不平衡,缺乏营养,导致生长发育不良。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应该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
学校和家庭应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帮助孩子缓解心理压力,增强抵抗力。
其次,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建立健全的健康档案,进行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健康问题。
在饮食方面,学校和社区应提供均衡营养的餐食,帮助留守儿童获得健康的生活习惯。
二、教育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教育和引导,他们的教育问题同样需要引起重视。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他们没有及时得到家长的教育指导,缺乏监督和激励。
这导致他们在学习上缺乏动力,成绩下降,甚至辍学。
要改善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首先,学校应提供更多的补习课程和辅导班,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上的支持。
同时,各级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设立义务教育基金,用于支持留守儿童的教育经费。
此外,家长和亲属也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教育引导,尽量弥补父母的缺失,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人际交往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家庭的温暖和支持,他们在人际交往方面也面临一些问题。
他们可能会感到孤独、无助,缺乏与同伴的交流和互动。
同时,由于缺乏父母的积极引导,他们的社交技能可能相对较差,不懂得与他人相处和解决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校应加强留守儿童的社交能力培养,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提供社交机会。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论文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论文(共10篇)2014-03-06 09:37 来源:留守儿童论文有20750人参与在线咨询第一篇一、目前留守儿童存在的教育问题分析1.学习成绩不容乐观留守儿童在山区农村往往由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是外公外婆看护,他们的文化水平偏低以与文化觉悟不高,导致了留守儿童的成绩不好。
通过对山区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出现两极分化问题,学习成绩好的留守儿童往往是因为他们的监护人对其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指导,让留守儿童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而学习成绩差的儿童,往往是监护人关心不足,认为学习是没有用的,不注意对留守儿童学习兴趣的培养,没有让留守儿童形成正确的认识,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2.不好的行为习惯很多农村的留守儿童由于从小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养成了不好的行为习惯。
这主要归结为留守儿童往往不听从年迈的监护人劝导,认为自己的爷爷奶奶不能理解自己,更有甚者不但不听从长辈的教导还顶撞自己的长辈。
大部分留守儿童宁愿与自己的朋友去家乡以外的地方玩乐,也不愿意听从长辈的教导,从而出现了留守儿童不听管教、违反校规的现象,尤其是正处于叛逆期的男孩子,逃课上网,结伙闹事。
正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让留守儿童养成了不好的行为习惯。
3.情感教育的不足目前,留守儿童存在十分严重的心理问题,主要是由于孩子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缺失,尤其是父爱的缺失。
通过对留守儿童的调查发现,大多数儿童难以感觉到幸福,并且会产生负面情绪,加之农村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的缺失,让留守儿童遇到情感和心理问题时无处倾诉,渐渐变得自卑、沉默寡言,不愿与人交流,加之,随着父母外出打工时间的延长,心理问题更加严重。
此外,部分学生出现严重的性格问题,不懂得与人和睦相处,并对别的小伙伴存在敌意,这些问题的出现都要归结为学校教育的不完善,无法与时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变化,让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
二、留守儿童出现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1.学校因素留守儿童出现教育问题,主要归结为教育理念的不足和师资队伍的不完善,如部分农村学校违背教学理念违规收取借读生,让留守儿童无法接受公平的教育,甚至部分贫困儿童无法获得受教育的机会。
有关留守儿童的毕业论文

有关留守儿童的毕业论文留守儿童的毕业论文留守儿童是指父母或父母双方长期外出务工,将子女留在家乡或农村的现象。
这一现象在中国近年来逐渐增加,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本文将探讨留守儿童面临的挑战、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留守儿童的现状在中国,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数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截至2019年,全国范围内有超过6000万留守儿童。
这些儿童通常由祖父母、亲戚或邻居照顾,父母很少能够亲自照顾他们的成长。
留守儿童面临许多挑战和问题。
首先,他们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注,心理上常常感到孤独和无助。
其次,他们缺乏良好的教育资源,学习环境较差,导致学习成绩普遍较低。
此外,由于照顾者的能力和经济条件限制,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也普遍较低。
二、留守儿童的影响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心理健康问题是最突出的影响之一。
孤独、焦虑、自卑等负面情绪经常困扰着他们。
此外,留守儿童在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方面也存在困难,他们缺乏与父母亲密的沟通,对于与他人的交流也不够自信。
教育机会不均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由于留守儿童生活在农村地区,相比于城市孩子,他们所接触到的教育资源有限。
这不仅限制了他们的知识储备,也限制了他们的未来发展和就业机会。
三、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措施为了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改善学校设施和教育质量,提高留守儿童的学习条件。
同时,建立起互联网教育平台,为留守儿童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内容和机会。
其次,社会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援助。
志愿者组织可以向农村地区派遣志愿者,为留守儿童提供关爱和支持。
此外,社会各界也可以成立留守儿童关爱基金,为他们提供奖学金和教育资助,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业。
最后,家庭教育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父母可以尽量利用宝贵的休假时间回家陪伴孩子,并与他们分享思想、规划未来。
家庭教育的力量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学习成就具有积极的影响。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论文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论文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与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或亲朋留在农村工作,而将其孩子托付在家中的一类特殊群体。
近年来,随着中国农村人口流动的增加,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范围内农村留守儿童已达到6000多万人。
这些孩子面临着许多困境和挑战。
首先,留守儿童长期缺乏家庭陪伴。
由于父母在外务工,留守儿童通常只能在农村老人或亲戚的照料下成长。
这种长期缺乏父母关爱的状况对他们的身心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其次,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凸显。
与城市孩子相比,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在很多偏远地区,学校设施简陋,教育经费缺乏,教师数量不足。
这给留守儿童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此外,留守儿童还面临着食品安全、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等多方面的问题。
长期以来,这些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和重视。
二、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原因留守儿童问题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
主要原因包括:首先,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由于农村发展滞后,缺乏就业机会,许多农民不得不背井离乡到城市谋求工作机会,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形成。
其次,农村体制不健全。
农村幼儿园、学校等教育资源严重不足,无法满足农村留守儿童的需求。
同时,乡村医疗卫生条件也相对较差,无法提供适当的保障。
此外,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的改变也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原因之一。
随着农村社会结构的改变以及亲情观念的淡化,许多父母过度强调经济发展,而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和成长。
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针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应采取一系列措施,以保障他们的权益和健康成长。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医疗、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投入。
完善农村学校的设施和师资力量,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同时,加强乡村卫生保健体系的建设,确保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医疗需求。
留守儿童论文(5篇范文)

留守儿童论文(5篇范文)第一篇:留守儿童论文留守儿童论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
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留守儿童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留守儿童论文1摘要:留守儿童作为一个新时期的特殊群体,使学校的教育和教学遇到严峻地挑战。
让我们用师爱弥补父爱和母爱,关心留守儿童心里安全;把学校安全教育与家庭、社会紧密连接,加强留守儿童安全教育,让留守儿童获得健康、愉快地成长,有利于满足个体素质发展需求,稳定农村家庭幸福,建设和谐校园文化,丰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新时期的特殊群体,由于受亲情关爱缺失,家庭教育缺乏,在安全方面存在较大的隐患。
从溺水事故和交通事故频发、心理健康失衡等角度,对“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进行分析。
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留守儿童使学校的教育和教学遇到严峻地挑战。
我对班级中22名“留守儿童”作了调查:这些孩子大多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看守着,首先隔代的亲情关系,使得监护者在养育和管教方面过分溺爱,缺少必要的限制,从而容易让这些孩子养成不良的习惯。
其次他们因大多是一些年龄较大、文化较低的人,对安全重视不够,或者没有安全意识,很少进行安全教育。
当孩子有违纪现象时,有少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甚至包容和支持,这样,纵容一些孩子养成了不听话、打架、上网、逃学、撒谎等坏习惯,不利于孩子安全、健康成长。
面对这些现状,我们是这样做的:一、用师爱弥补父爱和母爱,关心留守儿童心里安全。
留守儿童对未来充满希望,然而,从他们平时的成长日记里,我看到了他们因为家庭的缺少关爱,心里存在着迷茫。
父母的外出使孩子在家里感到空落,感到寂寞,进而产生心理骚动和抑郁等问题。
寂寞的心理必然导致精神上的空虚,进而导致行为上的出格。
因为缺乏保护而总觉得别人会欺负他,一点小事就会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是敌意。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论文

爱心班主任————以大竹园小学留守儿童为例大竹园小学李志莹引言:近几年来,随着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进城务工人数增多,父母离乡进城打工经商而子女留守在农村的人数也不断增多。
孩子们失去父母的庇护,身心、学习、成长、情感、心理都面临着失管、失教和失衡,并由此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成为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课题,而且关乎农村乃至全社会的发展,问题的解决已刻不容缓。
国内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主要是近几年才有的,中央教科所和部分地区市县教育部门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逐渐增多,大多是概括性的对全国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提出普遍性的解决策略,停留于问题现象的揭示和讨论上,而具体实施操作方案还有待解决。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比例相对大,大竹园村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采用随机访谈、促膝谈心、调查以及文献法,走访留守儿童家庭,向网络有关专家及工作人员咨询有关教育方面的现状及留守儿童教育所存在的问题;走访部分村民(大部分为监护人)、学生,了解他们现在的心理状况。
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为盘龙区大竹园村委会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提供建议,为大竹园教育的发展找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力求独辟发展之路,引导广大农村留守儿童走出窘境。
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
鲁迅先生说:“教育是植根于爱的。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该把爱放在首位,教育学生学会把爱献给他人。
以爱为核心进行班级管理,能让班级充满友爱、活力和阳光。
班级管理回归爱,尤其要注重细节,班主任必须巧妙的利用班级管理艺术,形成班级成员之间相互友爱的合力,增强学生的幸福感。
摘要:在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扩大,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大潮中,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也随之增长,其教育问题日益突出,大竹园村亦然。
现在,农村“留守儿童”已经成为农村小学学生的主体,隔代教育也已经成为农村家庭教育的主流形式。
再加上农村小学条件差,受教育的学生人数锐减,教育整合, 学生上学的路程明显增长。
与农村留守儿童有关的论文

与农村留守儿童有关的论文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导致在农村家乡与父母分离,长期生活在农村的孩子。
他们面临着教育、心理健康和社会问题等多重困境。
本文将探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原因及影响,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原因分析1.经济原因农村地区经济落后,缺乏就业机会,许多父母不得不外出务工谋生。
残酷的现实迫使他们离开孩子,寄予压力更小的城市生活,但也使孩子成为了留守儿童。
2.教育原因农村教育资源匮乏,教师素质不高。
这导致了一些父母选择将孩子留在城市接受更好的教育。
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改变孩子的命运,但却无法亲自陪伴孩子成长。
3.家庭原因一些家庭因离异、矛盾、冲突等问题而导致父母远离家乡。
家庭不和睦给孩子带来了心理负担和教育不良环境,进一步加剧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二、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影响1.教育问题由于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匮乏,留守儿童面临着与城市孩子相比的教育差距。
缺乏家长的关注和指导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业发展,限制了他们的成长空间。
2.心理健康问题与父母长期分离,留守儿童面临着孤独、失落和情感上的困境。
缺乏关爱和安全感导致他们易受欺凌、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困扰。
3.社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不仅仅局限于个体,也涉及到整个社会。
他们面临的问题可能导致犯罪、辍学率的提高以及社会间的不平等现象。
三、解决方案1.社会关怀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提供必要的援助和帮助。
例如,建立留守儿童关爱中心,提供学习辅导、心理咨询等服务。
2.改善教育条件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并提高教师培训质量。
同时,推行互联网教育和远程教育,通过技术手段弥补农村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
3.加强家庭教育父母要重视家庭教育,保持与孩子的良好沟通和亲密关系。
政府可以提供相关的家庭教育指导,帮助父母更好地履行家庭责任。
4.建立家庭经济支持体系政府可以通过提供就业机会和扶贫政策,帮助农村家庭增加收入,从根本上减少留守儿童问题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论文4篇(1500字2019字2500字3000字)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面临问题及对策分析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大批农民涌入城市充当新型劳动大军的同时,农民工背后的留守儿童问题近年来也日益凸现。
作为农民工进城后的最大牵挂和未来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现阶段我国留守儿童基本状况如何?其文化素质、心理健康情况怎样?他们在哪些方面急需社会的关爱和支持?这些,都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重点关注和深入思考。
(小标题)我国“留守儿童”有2000万大军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这
个词汇最早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专指因为父母出国留学、工作而留在国内的孩子,而现阶段随着我国人口的流动性越来越强,主要是指由于农民工进城务工后,广大留守在农村得不到正常结构家庭抚养的农民工未成年子女。
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已达1.21亿,到2003年,流动人口大约为1.4亿,超过全国人口总数的10%。
未来5年,我国还将有至少1亿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农村中劳动力结构以“九九”(指老人)、“三八”(指妇女)、“六一”(指儿童)三支军(俗称“386199部队”)的村屯将越来越多,而其中的留守儿童问题近年来尤为突出。
由于受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体制和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广大农民工在自己进城落脚的同时,却无力解决孩子进城等诸多现实问题,他们只能选择将孩子留在农村,并托付给其他人代为
照看,最终形成了农民工父母与子女分隔两地的局面。
据国务院《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实施情况显示,2005年我国流动人口约1.5亿,18岁以下随父母流动的儿童2000万,留守在农村的也有2000万,这一数字约占全国农村儿童总数的8%。
而在我国重庆、江西、四川等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全部儿童中所占比例达到20%左右。
这些人中很大部分已进入学龄,在甘肃、河北、江苏等省开展的调查表明,留守儿童在农村学龄儿童中所占比例高达47.7%。
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外出流动,其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绝大多数留守儿童不得不生活在结构不完整的家庭之中。
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2004年做出的一份调查表明,留守儿童中56.4%与留守的单亲生活在一起,32.2%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4.1%和其他亲戚生活在一起,
0.9%被寄养在别人家里。
而在劳动力输出规模庞大的四川省眉山市,留守儿童中被托付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祖辈照顾的,占全体留守儿童的80%,被托付给其他亲朋好友照顾的,占18.3%,独自一人生活的占0.7%。
留守儿童由于留得不到正常的家庭生活而产生种种问题,一度被人们称为“时代孤儿”。
然而随着形势发展,留守儿童的规模将呈扩大之势。
2006年新春伊始,《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中将明确提出,进一步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中国特色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健康发展。
国内一些地方也以劳务输出作为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途径。
如老工业基地辽宁省鞍山市就在目前年输出劳动力不到10万人的基础上,计划2010年每年输出农村劳动力40万人,这几乎实现农村人口每户输出一名劳动力。
而如何解决好农
村留守儿童等问题,则关系到保护和调动广大农民工的积极性、推动城镇共同繁荣,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小标题)“留守儿童”监护不当可造成社会问题
专家表示,留守儿童面临最大的是由于监护质量不高而造成的畸形成长,久而久之可能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从目前的留守儿童监护方式来看,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单亲监护人劳动负担重,对留守儿童的照顾欠佳;隔代监护人与留守儿童隔阂深,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方式落后;上代监护人(即孩子托付给与父母同一辈的亲戚朋友监护的)与留守儿童情感较疏远,对留守儿童的管束较少;同辈监护人(即孩子由哥哥、姐姐等兄长监护的)压力大,由于家长的缺位,留守儿童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引导。
由于以上监护模式中种种问题的存在,很容易给留守儿童带来一系列心理、道德等问题。
这些主要包括,学习成绩
不好,心理健康不佳,相当一部分人由于管教缺乏,放任自流,最终触犯法律。
据贵州省调查统计,该省80%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处于中下等,40%是差生。
四川省心理学家游德良对井研县门坎小学近400名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调查后发现,这些孩子中近八成存在心理问题,其中106人存在焦虑心理,107人有抑郁症状,88人属易怒性格,100%的孩子都羡慕生活在爸爸妈妈身边的小伙伴,在精神方面被抛弃感强烈。
更为严重的是,在这些留守儿童中,有过失行为的占57%,有撒谎行为的占35%,有偷窃行为的占7.4%,有攻击行为的占30.6%。
这是由于缺乏正常家庭生活中的管教、关爱等因素,留守儿童在成长质量上普遍不比正常儿童健康。
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例中,留守儿童也占相当比例。
在辽宁省未成年犯管教所,仅鞍山籍的未成年人犯罪,留守儿童就占服刑人员的12%,这比留守儿
童占鞍山市儿童的比例(约8%)高4个百分点。
相关报道中的留守儿童犯罪情况也相当惊人,2005年,3个平均年龄不到15岁的少年,手持砍刀闯进湖北大冶市罗桥中学学生宿舍,抢劫了53个在校中学生,这个震惊全国的抢劫案中的3名罪犯都是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
江苏3名17岁少年因为没有钱上网玩游戏和抽烟,竟然将一名烟店老板残忍捅死。
这3名少年中,父母离开他们外出打工最长的有4年,最短的也有3年。
成都未成年犯管教所教育科在谈到留守儿童的犯罪问题时说,如果没有人去关爱这些“留守儿童”,帮助他们像其他儿童一样健康成长,“留守儿童”问题将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四川省心理学会理事长李小融认为,“留守儿童”走向犯罪,家庭教育缺乏是最主要的原因。
长时间见不到父母,这样的家庭结构,无疑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
在这种情况下,犯罪的种子就会趁机滋
生。
通过深入调研,游德良认为,“留守儿童”正处于道德品质形成、文化知识掌握和身体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教育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因此,对他们予以关爱已是刻不容缓。
(小标题)计生部门应发挥主导作用构建“留守儿童”健康网络
鞍山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杨萍等专家认为,应对和解决当前我国留守儿童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方方面面力量的参与,人口计生部门应当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局出发,在为留守儿童构建健康网络中发挥主导作用。
人口计生部门有主导这项工作的先天优势。
由于我国人口计生工作的特殊性,30多年来,人口计生部门已经探索了一系列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现实利益的工作方式,逐步走上了管理和服务并重、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的道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遍及城乡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网络。
这个
网络在农村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与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具备政治、组织、群众和信息四大优势。
在此基础上,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拓展能力也十分强,从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相继开展的计划生育“三结合”、全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西部地区“少生快富”工程试点,以及成功参与抗击“非典”等行动,都证明这个网络如果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支持和嫁接、利用,就能产生巨大的裂变效应,为我国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做出积极贡献。
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为他们构建安全、健康网络,也应当成为计生部门今后工作的一大重点。
在以人口计生部门为主的基础上,教育、共青团、公安等部门和农村基层组织也应当参与到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中来。
要从今天的农村留守儿童就是明天的建设者,其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个体发展,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把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放在
整个社会发展大环境、大背景下进行全面、综合的考察、思考。
专家还建议,中央应当组织专家、学者、有关部门专门研究留守儿童问题,并纳入人口战略研究课题之一;地方应将当地留守儿童工作纳入政府新农村建设和公共管理项目支持内容之一,纳入总体规划之中统筹考虑。
在为留守儿童构建安全、健康体系上,各基层组织应当根据当地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工作。
如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情况跟踪体系,分别以学校和村级组织为中心,对留守儿童实施特殊关爱。
鉴于留守儿童中部分人生活贫困的特点,有条件的地方应当设立爱心基金,对留守儿童进行必要的扶持。
鉴于留守儿童监护人生产、生活压力大等特点,还建立生产和生活互助小组,帮助监护人减轻劳动负担的压力,使监护人有更好的心情和更多的精力去照顾与留守儿童的生活起居和学习。
通过加强舆论宣传,使更多人了解到关注
---------------------------------精选公文范文-------------------------- 留守儿童的意义,从而使全社会都加入到这项工作中来。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精选公文范文----------------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