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面》阅读练习及答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现代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现代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714532b14e852459fb578c.png)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现代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马克·吐温的故事马克・吐温有一次到一个小城市演讲,他决定在演讲之前先理理发。
“您喜欢我们这个域市吗?”理发师问他。
“啊!喜欢,这是个很好的地方。
”马克·吐温说。
“您来得很巧,”理发师继续说,“马克吐温今天晚上要发表演讲,我想您一定是想去听听喽?”“是的。
”马克·吐温说。
“您弄到票了吗?”“还没有。
”“这可太遗憾.()了!”理发师耸.()了耸肩膀,两手一推,惋.()惜地说,“那您只好从头到尾站着了,因为那里不会有空座位。
”“对!”大师说,“和马克·吐温在一起可真槽糕,他一演讲我就只能永远站着。
”1.在括号里写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读短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1)当理发师得知马克・吐温没有票后,说了什么?用“”画出来。
理发师的言外之意是。
(2)马克・吐温是怎么回答的?用“﹏﹏﹏”画出来。
他的言外之意是。
3.短文主要通过______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特点。
这里运用了人物对话的____种表达方式,好处是____________。
这启示我们,写人物对话时,不要只用一种表达方式,要____________。
4.马克·吐温是美国的幽默大师、小说家、作家,也是著名演说家。
他常常机智地处理生活中的问题,避免了一些麻烦。
请阅读下面的两个故事,想想马克・吐温会怎么说,填在横线上。
故事一:马克・吐温有一次到某地旅店投宿,别人事前告知他此地蚊子特别厉害。
他在服务台登记房间时,一只蚊子正好飞来。
马克·吐温对服务员说:“早听说贵地蚊子十分聪明,果不其然,它竟会___________,以便晚上对号光临,饱餐一顿。
”服务员听后不禁大笑。
结果那一夜马克·吐温睡得很好,因为服务员也记住了他的房间号码,提前进房做好了灭蚊防蚊的工作。
故事二:马克·吐温外出乘车,当列车员检查丰票时,他翻遍了每个衣袋,也没有找到自己的车票。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练习 语文版 试题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练习 语文版 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cab77fc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dd.png)
第13课《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夯基达标优化训练我夯基·我达标1.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聒.噪(ɡuāɡuō)(2)恁.地(rén nèn)(3)腌.臜(āyān)(4)赊.欠(shēyú)(5)绽.开(dìnɡzhàn)(6)绰.号(chuòchuō)(7)眼棱.(línɡlénɡ)(8)迸.出(bìnɡbènɡ)(9)揸.开(zhāchá)(10)醋钵.儿(bōběn)解析:这是对易读错的字的考查。
“聒、绰、绽、迸、棱、赊”等都是常见字,要准确掌握这些字的读音。
“揸”“恁”“腌”“钵”等字不常见,应记准。
答案:(1)guō (2)nèn (3)ā (4)shē (5)zhàn (6)chuò (7)léng (8)bèng (9)zhā (10)bó2.注意古代白话与今天口语的差别,为下面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看那妇人,虽无十分的容貌,也有些动人的颜色..()A.染料B.指人的容颜C.指显示给别人的厉害的脸色或行动(2)但是下口肉食,只顾将来..,摆一桌子()A.时间词,现在以后的时间B.将要来C.拿来(3)鲁达听罢,跳起身来,拿着那两包臊子在手,睁着眼,看着郑屠道:“洒家特地要消遣..你!”()A.消闲解闷B.用自己感觉愉快的事来度过空闲时间C.戏弄、捉弄(4)三个酒至数杯,正说些闲话,较量..些枪法,说得入港,只听得隔壁阁子里有人哽哽咽咽啼哭()A.谈论 B.比本领、实力的高低 C.计较解析:因本课使用的是古代白话,所以解释时一定要结合课文下的注释,准确理解词语在当时的含义。
答案:(1)B (2)C (3)C (4)A3.下列短语体现了鲁达的哪些性格特点?(在下列各项后写出性格特点序号。
)①自坐主位()②呵斥酒保()③摔盘扔盏()④询问苦情()⑤赠送白银()⑥客店催行()⑦怒打店小二()⑧坐镇客店()⑨三激郑屠()⑩三打郑屠()A.疾恶如仇、不畏强暴、见义勇为B.慷慨大方C.扶危济困D.率直鲁莽E.粗中有细、机智解析:本课刻画人物主要采用的是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单元测试B卷(含解析)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单元测试B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cfb98182f60ddccda38a0e3.png)
2019学年八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测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
(23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他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jī xínɡ(______)。
(2)我到云南后,从家信中知道,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wèi miǎn(_____)。
(3)有的从图拉驾车赶来,在客厅里zhènɡ jīn wēi zuò(__________)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
(4)这个物理学家hé yán yuè sè(__________)地回答:“我不知道……你可以想到,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
”【答案】(1)畸形(2)慰勉(3)正襟危坐(4)和颜悦色【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
注意“畸形”不能写出“琦形”;“正襟危坐”不能写成“正襟威坐”;“和颜悦色”不能写成“合颜悦色”。
2.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B.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作品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藤野先生》选自散文集《呐喊》。
C.斯蒂芬·茨威格,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传记作家。
代表作有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传记《三大师》等。
D.《回忆我的母亲》作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
【答案】B【解析】考查课文文学常识的积累。
B项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
《藤野先生》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3分)A.国内外大型展会成为重庆小面拓展市场的重要舞台,实现产业化发展的重庆小面正朝着百亿元“名小吃”的目标迈步前行。
最新部编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 单元主题阅读 课外阅读 专项训练 含答案解析
![最新部编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 单元主题阅读 课外阅读 专项训练 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086b74c376baf1ffc4fadba.png)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川剧绝活——变脸变脸是川剧艺术中塑造人物的一种特技,属于揭示剧中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浪漫主义手法。
相传“变脸”是古代人类为了应对凶猛的野兽,将自己的脸部用不同的方式勾画出不同形态,以吓唬入侵的野兽而产生并流传下来的。
后来,川剧把“变脸”搬上舞台,用绝妙的技巧使它成为一门独特的民间艺术。
变脸是一种“瞬间艺术”,演员根据剧情的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在一抬手、一拂袖或一甩头之间,变换出不同的面目来,即不同的脸谱。
而不同的脸谱则代表不同的神态、情态和心态,用以表现剧中人物的情绪和心理状态的突然变化,如惊恐、绝望、愤怒、阴险等,达到“相随心变”的艺术效果。
变脸的手法大体上分为三种:抹脸、吹脸和扯脸。
此外,还有一种特殊的“运气”变脸。
“抹脸”是将化妆油彩涂在脸的某一特定部位上,到时用手往脸上一抹,便可变成另外一种脸色。
如果要全部变,则将油彩涂于额上或眉毛上;如果只变下半部脸,则油彩可涂在脸或鼻子上;如果只需变某一个局部,则油彩只涂在要变的位置即可。
“吹脸”只适合粉末状的化妆品,如金粉、墨粉、银粉等。
它是在舞台的地面上摆一个很小的盒子,内装粉末,演员到时做一个伏地的舞蹈动作,趁机将脸贴近盒子一吹,粉末扑在脸上,立即变成另一种颜色的脸。
必须注意的是,吹时要闭眼、闭口、闭气。
“扯脸”是比较复杂的一种变脸手法。
它是事前将脸谱画在一张张绸子上,剪好,每张脸谱上都系一根丝线,再一张一张地贴在脸上。
丝线则系在衣服的某一个顺手而又不引人注目的地方(如腰带等处)。
随着剧情的进展,在舞蹈动作的掩护下,一张一张地将它扯下来。
“扯脸”有一定的难度。
一是粘脸谱的黏合剂不宜太多,以免到时扯不下来,或者一次把所有的脸谱都扯下来。
二是动作要干净利落,假动作要巧妙,能掩人耳目。
还有一种特殊的变脸手法是“运气”变脸。
传说已故川剧演员彭泗洪,在扮演《空城计》中的诸葛亮时,当琴童报告司马懿大军退去之后,他能够运用气功使脸由红变白,再由白变青,意在表现诸葛亮如释重负后的后怕。
中考语文复习 考点2 分析人物心理、情感
![中考语文复习 考点2 分析人物心理、情感](https://img.taocdn.com/s3/m/bf6fd05810a6f524ccbf85c3.png)
向
要结合全文内容,注意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探究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
1
通过对文段中的关键词句的解读,领会文章的言外之意。必要时,还可结
合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的经历,联系自身生活体验等进行思考。还可从
以下方面入手作答:
(1)先分析句子本身;
考
向
(2)再结合上下文(即上下语境);
2
(3)最后结合人物性格、年龄、经历等(特别是文中有关人物的动作、
考点2 分析人物心理、情感
返回目录
第三部分(第⑫~段):警察打电话说,苗苗在车站警务室,在邻居的陪同下,奶奶 去警务室见到了苗苗,并得知事情原委——苗苗想给爸妈一个惊喜。 第四部分(第段):火车进站,暗示苗苗一家团聚。
读 细(怎么说的) 3. 用横线“____”勾画出文中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并在相关句旁做批注。(如 注明:“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字眼) 这个年还咋过?我咋向他爸妈交代?老天爷啊!苗苗奶奶双腿如灌了铅,“扑通” 瘫坐在地上。(反问、比喻)
语言、神态等描写性句子)理解文意。
考点2 分析人物心理、情感
返回目录
考向 2 分析人物情感(2016.8,2015.11,2014.12第二问,2010.12)
考
向
考点探源
1
2. (统编八上《背影》“思考探究”)在这篇文章中,“我”对父亲的情感
态度有怎样的变化?
【解题思路】首先确定这是把握人物情感变化的类型,然后在作答中寻找
因找不到孙子而惊恐害怕、万分自责的心理。 ②苗苗奶奶哆嗦着手听完电话,扯着电话线瘫倒在地。 得知孙子下落时如释重负而又后怕的心理。
考点2 分析人物心理、情感
返回目录
3. 小说两处写雪花,各有什么作用?(4分) 第一处,交代了当时的天气状况,加深了奶奶的焦虑和恐慌。第二处,渲染了 轻松、欢快的气氛,衬托出找到苗苗、一家人即将团聚的愉悦心情。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语言运用(附答案)(3)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语言运用(附答案)(3)](https://img.taocdn.com/s3/m/3cb3c536f242336c1eb95ee5.png)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语言运用(附答案)(3)一、初中语文语言运用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
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因其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皮影戏。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
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30字。
(2)根据材料内容,以“皮影戏”为描述对象,用上一种修辞方法,写一句话。
【答案】(1)皮影戏种类多样、流传广泛、历史悠久、入选“非遗”代表名作录。
(2)示例一:皮影戏以其浓厚的乡土气息,丰富多彩的声腔,源远流长的历史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示例二:皮影戏用自己独特的魅力讲述着人间的喜怒哀乐。
【解析】【分析】(1)仔细阅读材料,我们可以提炼出这些关键词句:“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多种多样的皮影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再将这些要点进行加工即可。
(2)题干要求“根据材料内容”“用上一种修辞方法”来描述皮影戏。
因此,回答时需要先从材料中找到皮影戏的特点,再用修辞将它生动表述出来。
比如皮影戏“浓厚的乡土气息,丰富多彩的声腔”,“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再如“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
故答案为:⑴皮影戏种类多样、流传广泛、历史悠久、入选“非遗”代表名作录。
⑵示例一:皮影戏以其浓厚的乡土气息,丰富多彩的声腔,源远流长的历史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示例二:皮影戏用自己独特的魅力讲述着人间的喜怒哀乐。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的概括能力,要求考生读懂材料,提取关键信息,关键语句,组织语言要简洁。
文学类文本《变脸》阅读答案及解析
![文学类文本《变脸》阅读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31f6ce2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4a.png)
文学类文本《变脸》阅读答案及解析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变脸季明①庄希再次回到M城,是两年之后。
②庄希现在叫花脸,是个乞丐。
脸上,甚至连没有毛发的头皮上,疤痕纵横。
几个月前,在抗联与鬼子的一场战斗中,炮弹和大火,把他变成了这个样子。
如今,M城里,再也没人能认出他。
③一进M城,他便不停地告诫自己,在这世上,庄希像一缕轻烟,消失了。
但是,他控制不了自己的脚步,不由自主来到这个街区,在一个肮脏的角落,放下破铺盖卷儿,住了下来。
④他坐在地上,按捺住心跳,紧盯着对面的一幢房子。
那里,是庄希的家,里面住着妻子,还有他八岁的儿子。
⑤他让自己慢慢平静下来,喃喃地说,你叫花脸,是个臭乞丐!就在这时,对面的房门,开了,一个漂亮的女人,牵着个小男孩,走了出来。
他差点跳起来,但是他没有动,仍然摆出一副漠然的神情,看着这一切。
⑥两年不见,女人有些憔悴,面容隐含忧郁;而男孩活泼依旧,背着小书包,蹦蹦跳跳地走,现在,是上学时间。
⑦女人和男孩走了几步,忽然发现对面街角,比往日多了个乞丐,便停下,往这边看。
花脸刚要埋下头,但瞬间,他觉得这么做,纯属多余,一颗心就往下坠。
于是,继续用漠然的目光,与女人和男孩对视。
⑧女人微微皱了一下眉,紧紧牵住男孩的手,快步离去。
⑨两年前,庄希是M城地下组织的领导者,由于叛徒出卖,组织遭到了毁灭性破坏,而庄希则幸运地逃了出去。
⑩庄希知道,这幢房子、妻子和儿子,就是钓饵,周围有无数双监视的眼睛。
只要庄希不出现,只要庄希不死,他们都还是安全的。
寒风很冷,花脸捂起嘴,剧烈地咳嗽起来,咳出满眼的泪花。
一连几天,他什么也没干,就这么坐在角落里,静静地地看着女人送男孩上学、接男孩回家……几天之后,花脸开始了行动。
上级这次派他回来,就是要铲除叛徒,重建地下组织。
在一个深夜,两名叛徒的头颅,高高悬挂在M城的城门之上。
两个多月后,M城的地下组织,基本恢复了。
每天忙活完,他就会回到街角,坐着,像一个懒散无助的乞丐。
2020年中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窍门》
![2020年中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窍门》](https://img.taocdn.com/s3/m/676d9823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22.png)
2020年中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窍门》阅读余显斌的《窍门》,完成19-22题。
(20分)①在汉中的这个小镇上,英子是卖面皮的.这面皮,就是著名的良道面皮,白如纸,滑如玉,嫩如奶酪,夹在筷子上,嗖地一吸,呼的一声进嘴,那种滑爽的口感,美!②可是,同样的面皮,英子的生意格外红火。
有人说,面皮西施嘛,长得美嘛,当然红火。
③说这话的是吴根。
吴根也是做面皮生意的,面皮也晶亮光滑,入口细柔。
可是,生意就是不行,从英子开始卖面皮后,他的生意就不是一般的不行,是很不行。
因此,他就对英子不满了,就人前人后地说风凉话了。
④英子听了,只是笑笑,长眉细目的,望人的时候,带着一种迷离,一种朦胧,给人一种雨打芭蕉的感觉.她洗了砧板,洗了刀,忙碌起来,(甲: 叠、堆)好洁白的面皮,刀子如雨,嚓嚓嚓,切出的面皮,一根根筷子宽,放在盘子里,浇上汤汁,拿出去,放在客人面前,轻轻一笑道:“慢慢吃着啊,再要的话说一声啊.”⑤客人点着头,看着光润的面皮,看着面皮上的辣子油,还有淡淡的香味,咕的一声,(乙:吸、吞)一口口水,拿着筷子就吃,嘴里含糊道:“嗯,仙味。
”英子一笑,忙碌着去了。
⑥良道面皮的做法,大同小异。
一般的,面皮切成筷子宽的窄条,放在盘子里,上面放了作料,有的还有香菜,有豆芽,然后浇上汤汁,辣子油,白绿红黄相映,再加上汪汪的油珠,养眼,更增加人的食欲。
⑦但是,汤汁不一样,味道就不一样。
味道不一样,口感就不一样。
口感不一样,客人多少就不一样。
⑧英子是汉中市的人,嫁到小镇的,家里几代都卖良道面皮,爹娘也养出一个面皮一般的女子,白净,水润,清嫩,见人一笑,长眉细目的,给人一种迷离朦胧的感觉.有时,见人在悄悄看着自己,英子白净的脸上就会沁出红晕,不是如关公醉酒那般,而是脸颊上(丙:露、透)出一抹儿红,慢慢润泽到耳根,再沁入到脖颈,低着眼睑,睫毛一眨一眨的,映出一片阴影,花瓣一样。
⑨英子嫁到小镇那天,整个小镇人都轰动了,说简直是西施啊。
部编版语文五下 第5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五下 第5单元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ba4fb3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79.png)
部编版语文五下第5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五下第5单元测试卷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填序号)(1) 发怔A.zhēng B.zhèng(2) 颧骨A.guàn B.quán(3) 豆浆A.jiāng B.jiǎng(4) 铸造A.zhùB.chù拼写看拼音,写词语。
填空给下列字先组词,换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扳____________ 喉堪____________ 桶填空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1) 三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半疑匀实____________派头无缝膀腰(2) 别看师傅,他刷过的墙面,衔接得那可是。
(3) 的小胖墩儿和嘎子地揪在了一起。
填空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 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2)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
(3) 曹小三借着给师傅倒水点烟的机会,那目光仔细搜索刷子李的全身。
(4) 看着那高等的车夫,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去,好更显出他的铁扇面似的胸与直硬的背。
填空给下列句子中的“□”里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1) □要不□摔跤□□(2) 小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3) 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4) 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按要求写句子按要求写句子。
(1) 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
(用加点的词语造句)(2) 他把脸仿佛算在四肢之内,只要硬棒就好。
(改为“把”字句)(3) 小胖墩儿叉着腰说:“来吧,是一叉一搂的,还是随便摔?”(改变语序,不改变句意)(4) 刷子李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仿写比喻句)选择填空《摔跤》选自,《两茎灯草》选自,《他像一棵挺脱的树》选自,《刷子李》选自。
2019-2020学年上学期六年级语文上册23《京剧趣谈》类文阅读精练卷附答案
![2019-2020学年上学期六年级语文上册23《京剧趣谈》类文阅读精练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a6052af18583d0496459c8.png)
2019-2020学年上学期六年级语文上册23《京剧趣谈》类文阅读精练卷京剧脸谱(节选)京剧舞台上,几千出戏,数不清的花脸角色,而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一套画法,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脸谱。
脸谱看来五颜六色,五花八门,其实自有一套章法,也就是说各有各的谱。
如果从线条和布局来看,大致可分为整脸、三块瓦脸、十字门脸、碎脸、歪脸、白粉脸、太监脸以及小花脸,等等。
每一种脸谱虽画法各异,但都是从人的五官部位、性格特征出发,以夸张、美化、变形、象征等手法来寓褒贬、分善恶,从而使人一目了然。
以三块瓦脸的基本画法而论,即由眉子、眼窝、嘴窝这“三块”组成,其他画法大多从这三块瓦脸演变而来。
如十字门脸,即从脑门至鼻梁有一条黑道,俗称“通天纹”,与两只眼、眉连接起来像一个黑“十”字。
又如花三块瓦脸,即在夸张的眉眼中加一些颜色和装饰图案。
如关羽“面如重枣”,自然画红脸;包拯“铁面无私”则黑脸非他莫属;曹操“面带奸诈”便是一副奸白脸。
京剧脸谱根据某种性格或某种特殊类型的人物来以色定调。
红色表示忠诚耿直、热情吉祥;黑脸表示豪爽粗暴、刚正不阿;紫色表示老实忠厚;黄色表示凶狠勇猛;蓝色表示桀骜不驯、刚强爽快;白色表示奸诈多疑;绿色表示骁勇鲁莽;粉红色表示年迈血衰;金银色表示庄严,多用于神仙圣人。
(选自《走进传统文化》)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公正严明,不怕权势,不讲情面。
()(2)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
()2.每一种脸谱都是从人的、出发,以、、、等手法来寓褒贬、分善恶,从而使人一目了然。
3.用“”画出第三自然段的中心句。
4.将脸谱的颜色及其性格和人物连在一起。
金银色刚正不阿程咬金红色忠诚耿直关羽白色表示庄严包拯黑色骁勇鲁莽曹操绿色奸诈多疑二郎神5.京剧脸谱如果从线条和布局来看,大致可分为哪几种?砸锅生活中,事儿没办好叫“砸锅”。
人们为什么这么说,“砸锅”最初指的是什么,它是因何而来?“砸锅”一词源于戏曲行业,是戏曲界的行话。
部编版2018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2018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f2df901ed9ad51f11df2be.png)
第五单元测试卷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匀称(chèng)暴晒重峦叠嶂 (luán)卢沟小月..B.翰林(hàn)车澈惟妙惟肖(xiāo)自出心裁..C.斟酌(kān)河堤摩肩接踵(zhòng)因地制宜..D.推崇(chóng)跳蚤别具匠心(jiàng)长途跋涉..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日本军国主义所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可是日本本部省却别出心裁地一....再修改日本中学教科书,掩盖战争罪行。
B.我国幅员辽阔,物种丰富,发展特色农业要因地制宜。
....C.举世瞩目的“人机大战”,最终以阿尔法围棋4︰1击败了拥有14个世界冠军头衔的韩国天王....李世石告终。
D.这件精美器具的设计真是巧妙绝伦,看着让人赏心悦目。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为了避免交通道路不拥挤,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
B.这次比赛的获胜,将决定我们队能否进入决赛阶段。
C.阅读美文不仅可以陶冶个人情操,而且能够提高写作水平。
D.通过这次主题班会课,让我懂得了为什么要节约用水用电。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当然,电磁弹射系统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高功率的电磁电动机会对舰载的电子装置产生干扰。
②与现役的蒸汽弹射器相比,电磁弹射系统的优势非常突出。
③其次,电磁弹射系统还能满足为下一代航空母舰提供更多弹射能量的需要,解决了当前蒸汽弹射器弹射能接近设计极限的问题。
④电磁弹射是指以电磁力为加速手段、在短距离内使飞机达到或接近起飞速度并实施起飞的一种发射方式。
⑤首先,电磁弹射系统具有更好的性能,而且控制调节的范围很广,适合弹射多种不同起飞重量的飞机。
A.④③①⑤②B.②⑤③①④C.②⑤③④①D.④②⑤③①5.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2分)A.仰着头,才望见峰顶,中间是一线蔚蓝的天空。
安勇《借面》阅读练习及答案解析
![安勇《借面》阅读练习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58d94a2e518964bce847c5a.png)
阅读下边的小说,达成以下小题。
借面安勇半年前我爸不测逝世后,这个家就抽去一根顶梁柱子,那年我才9 岁。
全部的重量一下子都压在了母亲的肩上。
但她的脸上老是挂着笑脸。
那时我不懂事,看到其他人家吃面条,馋得直流哈拉子。
每次听我这么说,母亲的心都酸酸的不是味道。
但家里的白面几个月前就已经吃光了,除了伸手向他人借,母亲想不出什么其他方法。
母和蔼完给猪吃的菜,看一眼天上的太阳,就拿着一只空瓢出了门。
母亲在东院二婶家的门前停下来,踌躇了片晌,理一理额前的头发,硬着头皮推开了院门。
母亲是个要强的人,过去还从未向人伸过手。
二婶正站在房门口喂鸡,嘴里“咕咕咕”地叫着,手里的玉米粒撒到地上,一群鸡就争抢着跑过来。
二婶见她进来,脸上堆满笑亲热地打了声招呼。
母亲喊一声“二婶”,脸上就飞起了一片羞怯的红晕。
那句话在喉咙口打了几个滚儿,狠狠心仍是说了出来。
二婶听闻要借面,脸上的笑就消逝得不见了踪影,一拍大腿说:“哎呀妈呀!你咋不早说呢,头天夜晚还有点儿,今儿个清晨刚吃没。
你假如不信,我拿面口袋来给你看。
”二婶说着话,就转身进了屋。
母亲的脸更红了,愣了一下,就赶快转过身逃跑似的往外走。
母亲一溜儿小跑,走出了几十米,脸还在火烧火燎地发烫,辱没的感觉像块磨盘似的重重地压在她的心上。
她甚至对儿子升起了一丝恼恨,怪他不应嘴馋,无缘无故地想什么面条吃。
也怪他都9 岁了,还不可以谅解家里的难处。
这些想法在她的内心翻了几个往返,最后,咬一咬牙,仍是推开了胡大嫂家的院门。
胡大嫂正在灶前做午餐,听到院门响,看见她手里拿着的那只空瓢,就猜出了了八九分她的来意,赶快操起一只空盆迎了出去。
胡大嫂不等她张口,愁云满面地扬一扬手里的那只盆说:“大妹子,你瞅瞅俺家这天子过的,吃了上顿没下顿,我正想着出去借点儿米,先把晌午餐答兑到锅里去。
”听到胡大嫂的话,她的头突然一晕,眼前就转起了一团金星。
直到胡大嫂又说了句:“你来,是有啥事儿吧?”她才突然反响过来,嘴上忙不迭地答,“没事儿,没事儿,没啥事儿!”就急三火四地往出走。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及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866f151711cc7931b716f9.png)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及答案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有一只猫,它总是把自己吹嘘得有多了不起,对于自己的过失,却百般掩饰。
它捕捉老鼠时,不小心,老鼠逃掉了。
它掩饰说:“我看它太瘦了,只好放走它,等以后养肥了再说。
”它到河边捉鱼,被鲤鱼的尾巴劈脸打了一下。
它装出笑容说:“我是不想捉它——捉它还不容易?我就是要利用它的尾巴来洗洗脸。
刚才到阁楼上玩,把我的脸搞得多脏啊!”一次,它掉进泥坑里,浑身都是污泥。
看到同伴们诧异的目光,它解释到:“身上的跳蚤太多了,用这种方法治它们,最灵验不过。
”后来,它掉进河里。
同伴们打算救它,它说:“你们以为我会遇到危险吗?不,我在游泳……”话没说完,就沉没了。
“走吧!”同伴们说,“现在,它大概又在表演潜水了。
”(1)给短文加个题目。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吹捧——________ 惊异——________掩盖——________ 可能——________(3)文中的省略号表示________。
(4)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答案】(1)爱吹嘘的猫(2)吹嘘;诧异;掩饰;大概(3)猫的话还没有说完(4)有了错误要勇于承认,并及时改正,不能对过失百般掩盖而不愿承认。
【解析】【分析】(1)考查拟定标题。
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2)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找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吹捧——吹嘘捧场。
惊异——感到意外,奇怪;惊奇诧异。
掩盖——遮盖大雪掩盖着田野掩饰该受责备的或违法的事掩盖丑事。
可能——可以实现;也许;不肯定,估量。
(3)解题时了解省略号的作用,依据句意可知,此处省略号是表示猫的话还没有说完。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
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1)爱吹嘘的猫(2)吹嘘、诧异、掩饰、大概(3)猫的话还没有说完(4)有了错误要勇于承认,并及时改正,不能对过失百般掩盖而不愿承认。
万州初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万州初三语文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c953a1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65.png)
万州初三语文试题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 根据题目所给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
(4分)A. 蹒跚(pán shān)B. 踌躇(chóu chú)C. 恣意(zì yì)D. 旖旎(yǐ nǐ)答案:A. 蹒跚(pán shān) B. 踌躇(chóu chú) C. 恣意(zìyì) D. 旖旎(yǐ nǐ)2. 根据题目所给的成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4分)A. 杯水车薪: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
B. 画蛇添足:比喻做事过分,反而弄巧成拙。
C. 囫囵吞枣:比喻读书或学习不求甚解,只求大概。
D. 揠苗助长:比喻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答案:A. 杯水车薪: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
B. 画蛇添足:比喻做事过分,反而弄巧成拙。
C. 囫囵吞枣:比喻读书或学习不求甚解,只求大概。
D. 揠苗助长:比喻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3. 根据题目所给的句子,选择正确的关联词语填空。
(4分)他虽然年轻,______却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
A. 但是B. 因此C. 而且D. 所以答案:A. 但是4. 根据题目所给的诗句,选择正确的作者。
(4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之涣答案:B. 杜甫5. 根据题目所给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答案: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入困境。
6. 根据题目所给的名著,选择正确的情节。
(4分)A. 《西游记》中,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B. 《水浒传》中,林冲误入白虎堂。
C. 《红楼梦》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
D.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
答案:A. 《西游记》中,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B. 《水浒传》中,林冲误入白虎堂。
C. 《红楼梦》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
D.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
耍面程奋只阅读练习及答案
![耍面程奋只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79e60f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ff.png)
耍面程奋只阅读练习及答案读书诱发了人的思绪,使想象超越时空;读书丰富了人的思想,如接触博大智慧的老人。
下面本店铺就为大家带来一篇阅读:耍面程奋只阅读练习及答案,希望大家喜欢。
耍面程奋只①天下面食数山西,山两面食数龙城,龙城面数四平路上的得月楼,得月楼的总厨姓余,单名一个“良”字,生得白净秀气,说是厨子,倒比台上那唱戏的小生还要俊上几分。
更厉害的是,余师傅有一手耍面的绝活,一条拉面在他手里能耍出花儿来,真是绝了。
②余师傅的大徒弟叫小福子,不仅厨艺高超,耍面的功夫也是了得,得月楼的食客们都说,若是粗粗一看,小福子的耍面功夫已经和余师傅不相上下了,但若仔细琢磨,却又差了那么一丁点。
可到底差在哪儿呢却又说不出。
只有小福子自己知道这一丁点差在哪,这就是“柔面剂”。
他曾听人说,师父有一种特殊的料剂,和面的时候,加到面粉中,和出来的面就会柔韧无比,劲道十足。
这样耍起面来才能收放自如。
③小福子曾故意问余师傅有没有这种柔面剂,余师傅却说根本没有什么柔面剂,和面和舞面都是真功夫,功到自然成,别去想那些歪门邪道。
小福子嘴上应着,心里头却一百个不相信。
④有一次小福子路过师父的房间时,看到师父在擦找一只白色小瓷瓶,擦好之后又小心翼翼地放进柜子里,锁好。
小福子料定那只小瓷瓶里装的正是柔面剂,心想:“师父果然留着一手。
这是怕自己抢他的饭碗啊。
”想到这里,小福子心一横:罢罢罢,看来我在这里也学不到什么了,留在得月楼将永远被师父压制。
不如趁年轻,远离此地,另起炉灶。
⑤当晚,小福子就不辞而别,离开龙城,从此杳无消息。
⑥时光如电,转眼就是三年。
这一天,正是掌灯时分。
龙城得月楼上早已座无虚席。
余师傅沐手更衣,正准备表演他的耍面绝技。
这时门外走进一人,大喊一声:“且慢。
”众人抬眼观瞧,不禁发出一片惊讶之声,来人正是三年前出走的小福子。
⑦原来,三年前他负气出走,在一个偏僻的小城,苦苦寻觅配制柔面剂的方法,他本就伶俐,再加上反复的试验,这柔面剂竟当真被他配制出来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作品阅读(19分)
耍面
程奋只
①天下面食数山西,山两面食数龙城,龙城面数四平路上的得月楼,得月楼的总厨姓余,单名一个“良”字,生得白净秀气,说是厨子,倒比台上那唱戏的小生还要俊上几分。
更厉害的是,余师傅有一手耍面的绝活,一条拉面在他手里能耍出花儿来,真是绝了。
②余师傅的大徒弟叫小福子,不仅厨艺高超,耍面的功夫也是了得,得月楼的食客们都说,若是粗粗一看,小福子的耍面功夫已经和余师傅不相上下了,但若仔细琢磨,却又差了那么一丁点。
可到底差在哪儿呢?却又说不出。
只有小福子自己知道这一丁点差在哪,这就是“柔面剂”。
他曾听人说,师父有一种特殊的料剂,和面的时候,加到面粉中,和出来的面就会柔韧无比,劲道十足。
这样耍起面来才能收放自如。
③小福子曾故意问余师傅有没有这种柔面剂,余师傅却说根本没有什么柔面剂,和面和舞面都是真功夫,功到自然成,别去想那些歪门邪道。
小福子嘴上应着,心里头却一百个不相信。
④有一次小福子路过师父的房间时,看到师父在擦找一只白色小瓷瓶,擦好之后又小心翼翼地放进柜子里,锁好。
小福子料定那只小瓷瓶里装的正是柔面剂,心想:“师父果然留着一手。
这是怕自己抢
他的饭碗啊。
”想到这里,小福子心一横:罢罢罢,看来我在这里也学不到什么了,留在得月楼将永远被师父压制。
不如趁年轻,远离此地,另起炉灶。
⑤当晚,小福子就不辞而别,离开龙城,从此杳无消息。
⑥时光如电,转眼就是三年。
这一天,正是掌灯时分。
龙城得月楼上早已座无虚席。
余师傅沐手更衣,正准备表演他的耍面绝技。
这时门外走进一人,大喊一声:“且慢。
”众人抬眼观瞧,不禁发出一片惊讶之声,来人正是三年前出走的小福子。
⑦原来,三年前他负气出走,在一个偏僻的小城,苦苦寻觅配制柔面剂的方法,他本就伶俐,再加上反复的试验,这柔面剂竟当真被他配制出来了。
有了柔面剂,他有恃无恐,所以今天来和师父一较高下。
⑧只见小福子拱手一揖:“师父,一别经年,一向可好?”余师傅道:“小福子,你到哪里去了?为何不辞而别?”小福子无话,只冷笑一声,转向大家:“各位龙城的老少爷们,今天我小福子就想干一件事,这就是和师父比试一场。
”
⑨一位食客说道:“怎么个比法?”小福子说:“我和师父各耍一趟面,要是我赢了,师父就得让出得月楼总厨的位置。
”一听此话,众人顿时议论纷纷,有人问:“那你要是输了呢?”小福子一笑:“我要是输了,就头顶面盆,膝跪案板,向师父赔礼道歉,并永世不再耍
面。
”大伙心里一惊、这小子来真的了。
得月楼的老板怕事情闹大不好收场,准备过来劝劝。
谁知,余师傅对着小福子一笑:“好,我答应你。
”
⑩小福子说:“我要亲自和面。
”说完走进后厨,少顷,推着和好的面走出来,立在大厅中央。
左手抓面,轻轻一抖,引来一阵惊呼,这面条在他手里竟比皮筋还柔韧。
但见一条白练上下翻飞,如银蛇出洞,似飞龙在天,让人眼花缭乱。
一趟面耍完,面条齐刷刷分作几段落入锅中,引得大家一阵大声喝彩。
喝彩归喝彩,众人也为余师傅捏着一把汗,看样子,这小福子的功夫已经不在余师傅之下,这下余师傅有麻烦了。
⑪只见余师傅不慌不忙,走进房间拿出一个白色小瓷瓶。
小福子一看,正是三年前那只小瓶,看来师父终于肯承认有柔面剂了。
谁料余师傅道:“我手里的这一瓶药剂,并不是什么柔面剂,却能检验出面团中来否添加了柔面剂。
”说完打开瓶盖,在小福予刚才剩下的面团上滴了两滴,奇事发生了,那面团竟然出现奇特的粉红色,小福子心下一惊,众食客也是面面相觑,不明就里。
⑫余师傅这才讲出其中的故事。
原来余师傅出身中医世家,从小跟着叔叔研习中医多年,
谁料成年后却忽然对厨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才改行做了一名面食厨子。
六年前,他无意中发现一种柔面剂,能让面条柔韧无比,但很快就发现,柔面剂虽然可以增加面条的弹性,但同时会产生一种对人
体有害的毒素。
为了防止别人配制出这种柔面剂来使用,余师傅苦心配制出另一种药剂,这种药剂能检验出面团里是否加入了柔面剂。
这就是他手中的那个小瓷瓶里的药剂。
⑬听完余师傅的话,众人才恍然大悟,小福子也羞愧难当。
这时余师得叫徒弟当众打开一袋面粉,又舀来清水,重新洗手和面。
面和好后,他对小福子说:“你看到了,我这面里并没有添加柔面剂,我还是那句话,无论和面还是耍面都是真功夫,不要去想什么歪门邪道。
”说完拿面在手,一抖,倒赛过戏台上那青衣花旦飞舞的水袖,美得惊心,美得花枝乱颤。
选自《2018中国年度作品微型小说》,有删改) 6.阅读小说第⑦段,简要概括内容,并说说在文中的作用。
(3分)
▲
7.小说第)段中的两个句子分别写了师徒两人的“笑”,但意味不同,请仔细揣摩。
(4分)
(1)小福子一笑:“我要是输了,就头顶面盆,膝跪案板,向师父赔礼道歉,并永世不再耍面。
”
▲
(2)谁知,余师傅对着小福子一笑:“好,我答应你。
”
▲
8.阅读文中画线句子,比较描写“耍面”的两个场景,并简要赏析。
(6分)
(1)左手抓面,轻轻一抖,引来一阵惊呼,这面条在他手里竟比皮筋还柔韧。
但见一条白练上下翻飞,如银蛇出洞,似飞龙在天,让人眼花缭乱。
▲
(2)说完拿面在手,一抖,倒赛过戏台上那青衣花旦飞舞的水袖,美得惊心,美得花枝乱颤。
▲
9.小说的主人公是余师傅还是小福子?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理解。
(6分)
▲
(二)文学作品阅读(19分)
6.第②段写小福子负气出走后成功配制出柔面剂,回来找师父比试耍面功夫。
运用插叙手法,
补充交代小福子三年前离开龙城后的经历以及回来的目的,丰富文章内容;避免平铺直叙、
使情节有起伏;为下文余师傅揭穿小福子使用柔面剂这一情节作铺垫。
评分标准:共3分。
概括内容1分,作用2分,写出两点得2分。
意对即可。
7.小福子“笑”,是因为觉得自己有了柔面剂,肯定能够打败师父,取代师父的位置,内心十分得意;余师傅“笑”,是因为他知道小福子回来的真正目的,但已成竹在胸,内心非常淡定。
评分标准:共4分。
每点2分。
意对即可。
8.①两个场景都用了传神的动词。
“抓”表现小福子求胜心切,“拿”则表现余师傅自信从容。
②两个场景都用比喻、对比手法。
把面条与皮筋对比,用“白练”“银蛇”“飞龙”作比喻,表现小福子耍面技术娴熟;与“青衣花旦的水袖”对比,用“花枝乱颤”作比喻,表现余师傅耍面技术出神入化,给人以美的享受。
③两个场景都用侧面描写的手法。
“一阵惊呼”烘托小福子耍面技术的高超,“美得惊心”突
出余师傅耍面技术给人以美的震撼。
评分标准:共6分。
每点3分,写出两点即得满分。
意对即可。
9.本题分层赋分。
答案一:小说的主人公是余师傅。
第一层级:仅从对人物作简单评判层面理解,理解肤浅、单一,表述
笼统。
(1~2分)
【示例1】因为小说主要写余师傅耍面技术高超,所以余师傅是主人公,
第二层级:从人物形象层面理解,理解有一定深度,表述较具体。
(3~4分)
【示例2】小说写余师傅耍面技术高超,利用与小福子比试耍面这一机会,揭穿小福子使用柔面剂的真相,塑造了一位技艺精湛、为人正直的人物形象,告诉人们学技术要靠真功夫,不要走歪门邪道。
所以余师傅是主人公。
第三层级:从小说定题层面理解,理解有深度、多角度,表述有条理。
(5~6分》
【示例3】余师傅是一位技艺精湛、富有正义感、坚守行业道德的厨师,他揭穿了小福子使用柔面剂的真相,教育徒弟如何学艺、做人。
小说通过塑造这一人物形象,赞美了人性的美好,弘扬了社会正气。
所以余师傅是主人公。
答案二:小说的主人公是小福子。
第一层级:仅从对人物作简单评判层面理解,理解肤浅、单一,表述笼统。
(1~2分)
【示例1】因为小说主要篇幅写小福子,所以小福子是主人公。
第二层级:从人物形象层面理解,理解有一定深度,表述较具体。
(3~4分)
【示例2】小说通过小福子私下配制采面剂这件事,写小福子想用不正当的手段取代师傅,塑造了一个自私阴险的人物形象。
所以小福子是主人公。
第三层级:从小说主题层面理解,理解有深度、多角度,表述有条理。
(5~6分)
【示例3】小说写了小福子怀疑师父、不辞而别、配制柔面剂、挑战师父等情节,塑造了一个自私阴险、忘恩负义的人物形象,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告诚人们投机取巧、走歪门邪道是学不到真功夫的。
所以小福子是主人公。
评分标准:共6分。
按层级给分。
理解基本同于【示例1】,给1~2分;理解基本同于【示例2】,给3~4分;理解基本同于【示例3】,给5~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