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国后城建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3新中国成立后50年中国城镇体系的发展与变化
城市体系也称城镇体系,指的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 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相互依 存的一组城镇的集合。它以一个区域内的城镇群体为研究 对象。
8.3.1城市(镇)性质及其职能结构的变化 • (1)行政中心城市进一步加强(主要是指经济职 能的加强) • (2)工矿业、加工业新城市发展 • (3)新型交通港口城市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 (4)边境口岸和经济特区城市的出现 • (5)历史文化名城的确立和风景旅游城市的兴起 8.3.2城镇体系规模等级结构的变化 • (1)改革开放前:大中城市发杂货速度增长与小 城市发展速度减弱 • (2)改革开放后:大城市发展速度减弱与中小城 市快速发展


城市性质的根本性改变:旧中国半封建半 殖民地消费性城市——社会主义生产性城 市(或其他性质的城市)。城乡关系:城 乡对立——城乡结合 建国后,新城市不断涌现,老城市普遍得 到改造
8.1.2城市发展国际宏观政治背景
(1)1949——1960年,中苏友好结盟时期 关键词:“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抗美援朝、“边打,边 稳,边建”国防开支第一位,对经济建设采取重点进行 和有计划推进的方针,1952年,国民经济便得到全面恢 复。 1953——1957第一个五年计划 苏联援建的156个重 点工程 工业布局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项目宏观布局和具体厂址 选择是经过慎重考虑的,遵循的4条原则:改变旧中国 工业布局不合理的状况、资源问题、促进经济落后地区 经济的发展、国防和安全因素 (2)1960——1979年中苏关系恶化和美苏大国对抗时期 国际局势最为严峻的时期。 先后进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整风运动和反右斗争、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三年困难和国民经济调整、 大小“三线”建设、文化大革命
• (3)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出现 • 强调该类型规划对用地建设的控制性。 • 是在城市功能性研究的基础上,对用地建 设实施“定位、定性、定量”的 功能性控 制,同时在对城市建筑空间环境研究的基 础上对用地建设实施“定环境”的艺术性 控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其方法的提出, 对于城市规划技术的科学化是一个进步, 1990年正式写入《城市规划法》,成为一 个法定的规划层次。是国内城市用来指导 城市建设和进行规划管理的主要手段。
新中国成立后50年中国的城市
• 8.1城市发展根本要素的改变与国际宏观政治 背景 • 8.1.1城市发展根本要素的改变
• “影响和制约城市发展的根本要素,总的来说,是 社会物质生产方式。这就是说,历史上社会生产力 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从根本上制约着城市的 发展;而具体到每一个历史发展阶段,则是一个国 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政治形势与国民经济发 展对城市发展的要求。”
• 8.4.3城市规划发展的总体特征 • (1)由技术型规划逐步源自文库向综合型规划(必须 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加强规划研究,利 用更加综合化的手段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 (2)由单个城市规划视角逐步走向区域规划视角 • (3)由终极蓝图逐步走向动态规划 • (4)由计划型刚性规划逐步走向市场型弹性规划 • (5)由精英型规划逐步走向社会性规划。
8.2.1城市化发展的总体特征 (1)城市化过程经历了大起大落阶段后,实现了 持续增长,并进入了加速和健康发展阶段 (2)城市化发展的区域重点经历了由西向东转移 的过程,近20年来东部快于中西部,南方快于北 方 (3)在各级城市普遍得到发展的同时,中小城市的 发展速度快于大城市 (4)小城镇迅速崛起,已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一 支重要的推动力量 (5)部分城市正逐步走向国际化
8.5新中国成立后50年中国的城市建设发展 8.5.1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 • (1)城市建设的发展历程 • 国民经济恢复和“一五”有计划建设时期(1949— —1957) • “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58——1964) • “三线”建设和“文化大革命”时期(1965—— 1977) • 改革开放后的新发展时期(1978年至今) • (2)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模式 • 中国现代城市较明显的以工业用地为主导,各功能 要素实行计划配置的总体结构特征: • 实行城市工业用地和生活居住、交通、游憩用地合 理的功能分区;
8.4新中国成立后50年中国的城市规划发展 8.4.1城市规划事业法制化的发展
(1)城市规划事业发展——停滞——复苏——大发展的历程 建国初期的振兴和发展,1960年代初至1970年中期的挫折和停滞,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复苏以及19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 一五期间重点城市的规划建设史中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第一步 (全面学习苏联) 1950——1957年,是中国城市规划的起步阶段,采用由外部引进 苏联模式的规划方式。其主要特种是以安排项目建设的空间布局 为主导,城市建设和住宅建设实行同步配套进行。苏联模式是一 种理想蓝图式的规划,具有“国民经济计划延续”实施的保证作 用,遵循《雅典宪章》提出的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四大功能 原则,带有强烈的工业文化的理性主义色彩,缺乏人情化。但不 可否认,在当时正处于规模物质建设的特定环境这种规划富有实 际意义。
8.3.3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变化 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状态受到自然地理条件尤其是 地形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分布、交 通条件、历史基础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更受到 国家宏观区域发展战略的制约。 • 城镇部分自东向西呈现出高度集中——一般集 中——比较稀疏的基本形态 • 各地经济发展不均衡,地理条件的深刻影响 • 交通指向分布为主(沿海、沿江、沿线(铁路公 路)) • 资源指向分布明显 • 多中心的城市密集区(东部沿海)和以大城市 为核心的城市群(中西部)地区正在形成
(3)1979年以来,国际局势逐渐缓和和中国走向对外开 放时期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出现苏攻美守的态势,1972年 尼克松访华、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1978年12月十一 届三中全会,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
8.2新中国成立后50年中国的城市化发展
城市化(城镇化)是指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引起的乡 村变成城市的一种复杂过程。这一过程中,不仅表现为 城市和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还有城市质量的提高,包 括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社会结构、空间结构等各类城 市结构的调整,包括工作、居住、交通、通信、休憩等 各种功能的增强,以及效率的提高,环境的改善、传统 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资源的集约和合理使用、还包括居 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等。
(5)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概念规划)的出现 • “概念规划”是新加坡的提法,实际上与英国的“结 构规划”,香港的“全港发展策略规划”等,基本上是 属于同一规划类型。 • 2000年6月,广州市编制完成了“广州总体规划发展 概念规划”,首开了国内概念规划的先河。 • 概念规划在中国出现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 城市——区域发展的紧密一体化,大都市区得出现与 成长,需要有战略性、宏观性的规划来补充; • 现有城市规划编著体系的缺陷; • 现有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空间布局规划存在着较大的 不整合,而战略规划可以将社会经济规划与空间规划紧 密结合在一起制定城市发展战略; • 特定时期城市发展问题的集中化、尖锐化,需要用一 种不受既有僵化体制约束的规划形式,来作出尽可能科 学的判断和对策;
• (4)法定图则的探索 • 《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在如何解决规划 设计与规划实施相脱节的问题上,提出了 一个有效的途径,那就是:在涉及城市规 划设计与规划实施的结合点——“法定图则” 阶段,把用地性质,开发强度(建筑容积 率)和公共及市政配套设施三大要素以法 律的手段固定下来,以保证其规划成果的 公开、公平、公正。
8.2.2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1)改革开放前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总体速度缓慢,其原因主要是机制不足,动力单一, 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农业的制约(粮食的商品率低)这是中国采取严格控 制城镇人口增长的政策和城市化速度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制约(农民不可能迁移进镇、进城); 工业化模式的选择(重工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一定数量 的资本对工业劳动力的吸纳力就相对较低,这也使城镇化 的发展速度减慢);国防安全因素(国防开支的保证); 文化和价值观因素(重农轻商) 改革开放前,城市化的动力主要是由政府推动,在计划经济 体制下,中央、省、市政府既是城市建设的组织主体,又 是城市发展的投资主体,二者基本是一致的,是一种典型 的一元的“自上而下型”城市化。
(2)改革开放后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推动主体由一元向多元转变:(国家、集体、个体、企业、 外力推动以及它们之间相互结合的多种类型的推动主体) 城市化模式:自上而下型、自下而上型、内联型、外联型以 及它们之间的组合型等多种 国家一系列制度向市场化体制的转变: 户籍制度、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住房制度、取消各种城市 补贴的改革等,从不同方面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 设市设镇模式的变化(撤销了人民公社,恢复了乡作为农村 基层行政单位)
(2)城镇体系规划地位的确立 • “一五“和”二五“期间区域规划试点 • 1980年代以后: 将城市总体规划内容视野扩大到市域范围,要 求同事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 要求编制县城、镇域城镇布局规划; • 1980年代中期编制了全国城镇布局规划纲要, 上海经济区域城镇布局规划等; • 1990年代要求编制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了 陇海线经济区等城镇布局规划;
• 二是:大中城市较普遍地在总体规划基础 上开展分区规划,在编制详细规划之前增 加一个新的工作层次。分区规划上与总体 规划相承,下与详细规划相接,有利于城 市规划逐步深化,从而有效地指导建设和 管理。 • 三是:详细规划又分为两类:一类是为了 适应总和开发和土地有偿使用,招标批租 的需要,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从1983年 开始,类似国外的区划法),另一类是在 确定了建设项目的前提下,编制修建性详 细规划。

法定图则是由城市规划主管部门每年根据城市总体规划、 分区规划的要求编制,对分区内各片区的土地利用性质、 开发强度、配套设施、道路交通和城市设计等方面作出的 详细规定。 • 香港的城市规划和发展制度的核心在于法治精神,注 重依法办事、依法审批、依法仲裁。香港设有三层架构规 划系统,先制定全港性的发展策略,中长期的土地用途、 运输机环境大纲,再制定具体的次区域发展策略指引,最 后指定地区层面的详细土地用途图则。香港政府授权成立 一个独立的城市规划委员会来负责制定法定图则,根据程 序,所有法定图则必须刊登在政府宪报和报章,知会市民, 请他们提供意见。政府也可以平衡各方利益,拟定发展建 议。 • 深圳在分区规划与详细规划编制之间增加了法定图则 编制阶段。主要是对各片区土地利用性质、开发强度、配 套设施等作进一步明确规划。法定图则经市规划委员会审 批后具有法律效力,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更改。深圳 对法定图则进行公众意见征询,予以采纳的,则城市规划 部门修改法定图则草案,增加了城市规划的透明性。 • 法定图则强化了城市规划的法制精神,增强了公众对 城市规划的了解和参与。
• 1958年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提出“用城市建设的大跃进 来适应工业建设的大跃进”和“快速规划”的方法,导致 许多地方盲目的追求发展大城市。 • 1960年极短宣布“三年不搞城市规划” • 1963年第二次城市规划工作会议“大中城市都应编制城市 的近期建设计划,并修改现有的总体规划” • 1978年第三次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认真搞好城市规划 工作” • 1979——2000年,城市规划迅速发展阶段
(2)由城市规划编制条例——城市规划法
• 规划法制基本空白阶段 • 法制的行政指令化阶段(1970年代末——1980年代末) • 城市规划法制的真正开端(1980年代末至今) • 1990年4月1日实施《城市规划法》
8.4.2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的发展 (1)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的总体演变 • 规划的依据:要改变静态的计划经济观念,树立 动态的市场经济观念; • 规划的内容:不能局限于物质空间布局,要树立 去全面研究城市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总和观念; • 规划的实践:要树立从一定地区范围来研究城 市发展的区域观念 新的规划系列: 一是:普遍开展了区域(省、市、县域)城镇体 系规划,目的是为了能更科学地确定城市的性质, 经济发展方向和发展规模,并统筹安排区域性生 产力布局和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协调解决 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的用地矛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