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佛教的发展与影响
浅谈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浅谈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摘要:佛教,作为宗教的一种,源远流长,它自印度传入中国以来,并不是单一、孤立着发展的,而是与我们所特有的传统文化相互吸收、相互斗争。
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佛教也逐步成为了中国式的宗教,并且尽情地在中国的文学领域里绽放异彩.。
佛教教义借助文学的形式得到广泛传播,在中国生了根,而中国文学也受其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是多方面的,从而呈现出了佛教融入文学之中的一种发展态势。
关键词:佛教;文学作品;文人思想佛教思想在中国文学里面扮演着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
自东晋以后,佛经在中国的翻译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从而使中国文学的内在思维和表现形式都受到了深远的影响。
佛经中很多富有深刻智慧和人生哲理的故事也都大大地开阔了中国文人之士的眼界,使他们的思想境界得以提高。
而与之相伴着的,则是文学体裁在某种程度上的进一步发展与创新,比如明清白话小说的形成。
在我国古代留下的许多与佛教有关的文学作品中,尤其被人们所熟悉的就是《西游记》。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
它的结构宏阔精美,语言也诙谐幽默,充满了各种神奇丰富的想象,在中国小说史上可谓是独树一帜。
《西游记》还蕴涵了丰富的宗教思想,它的故事情节、主要角色等都包含着大量的宗教信息,客观地反映了佛教与道教之间既合作交融又暗争正统的微妙关系.因而,从宗教发展和融合的角度研究《西游记》所包含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于解读其现实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1]。
基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到,佛教对文学作品在某种程度上的影响。
从另一方面来说,佛家讲求的是因果报应以及六道轮回等思想,而这种思想也正是《西游记》的主旨之一,这是佛教对名著本身内在影响的又一体现。
而具体说来,比如书中最主要的角色孙悟空,他本乃天地之生灵,却因大闹天宫而犯下弥天大错,被如来佛压在五指山下。
本以为从此结下厄运,但之后又因护送师傅西天取经有功而最终修成正果;再比如唐僧,只因一次没有认真听取佛祖讲法而被罚轮回转世,但最后却也成了东土大唐的玄奘大师得以去西天求取真经。
浅谈佛教的起源,发展与影响
浅谈佛教的起源、发展与影响佛教的创建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5世纪的古代印度。
其创始人为悉达多·乔答摩(约前566~前486年),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意思是“释迦族的贤人”。
乔达摩出身于刹帝利种姓,是迦毗罗卫国(在今印度、尼泊尔边境地区)净饭王太子。
据说他幼时受传统的婆罗门教育,学习吠陀经典和五明;20岁时,始感人世生、老、病、死的各种苦恼,又对当时的婆罗门教不满,遂舍弃王族生活,出家寻访师友,探索人生解脱之道。
开始时,他在摩揭陀国王舍城附近学习禅定,后在尼连禅河畔独修苦行,进而至伽耶(菩提伽耶)毕钵罗树下深思默想,经过7天7夜之后,终于“悟道成佛”,这一年他35岁。
之后,他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任教,历时45年,从者甚众,流传下来,称为佛教。
佛,梵文为Buddha,意为“觉悟”,汉译音为“佛陀”。
一、佛教的传入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被称为当今世界三大宗教,各大宗教在不同的国度与地区,皆有其不同的宗教派别。
2500多年前, 伟大的佛陀在古老的印度创建了佛教。
佛教一开始仅在印度等地广泛流传。
它宣扬神灵不灭和因果报应等唯心主义学说,教育人们要忍受苦难,安分守己,不要反抗、造反,要修来世,幻想苦尽甘来土天堂。
在公元第1世纪时,以胜法因缘,佛教辗转来到了这个早已具有几千年文明史的神州大地,从此生根发芽。
历尽七、八百年的兴衰变迁之后,八大宗派相继形成, 由此奠定了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大乘佛教。
有人称中国是佛教的第二故乡,其实一点也不为过,因为中国佛教在传播大乘佛教的过程中确实起了一个核心作用。
大乘佛教在公元4世纪时从中国流传到朝鲜半岛; 在公元6世纪时又从中国传播到日本。
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中国佛教的另一个特别之处, 即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具有佛教三大系的国家, 即汉地佛教,云南、广西一带的上座部佛教和藏传佛教。
存在了将近两千年的中国佛教,是拥有内容丰富绚丽多采的文化遗产的。
论它的典籍文化,论它的成绩经验,论它的国际影响,无论作为宗教或学术来看待,中国佛教在全人类的文化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历史中都有不容忽视的地位。
浅谈九华山佛教文化发展及其特色
浅谈九华山佛教文化发展及其特色时间:2011-07-19 20:29来源:收集整理作者:汪春才点击: 464 次九华山佛教文化是皖江地域文化一座高峰——浅谈九华山佛教文化发展及其特色从历史上看,中原文化逐渐南移和吴楚文化不断北进,从地域上看,沿海(海外)文化沿江(长江)、河(黄河)不断西进,内陆(内地)文化正是在南北、东西文化碰撞和融合中形成。
处在特殊地域环境中的安徽省沿江地区,应包括江西沿江地区,正处在中华民族南北、东西文化的交汇点上。
各种文化在这里互相交织、碰撞。
同时,沿江地区也是中华民族南北、东西文化交流纽带和桥梁。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在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方面不断的融合、吸收、发展的过程中,使沿江地域文化既具有中原文化(主流)的特点,又有吴楚文化的烙印;既具有沿海(海外)文化开放性和先进性的特色,又有内陆文化的稳定性和传承性的特点。
因为,沿江文化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适应性,所以能兼容并蓄。
她的稳定性和传承性又使沿江地域保留了许多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
古老的徽州文化如果没有沿江地域文化的呵护和遮拦,就不可能形成并保存得如此完好。
江淮古文化,如桐城派文化如果没有沿江地域文化,不可能走向全国,形成中华民族清代文化的主流派;徽商和徽剧经徽州古道和长江水系,借助沿江走廊(江河)出芜湖、广德、池州而风靡全国。
至今沿江还留有许多徽商后裔所居住的城镇。
沿江地域文化在人们的交往中,在沿江地域的开发中不断吸取、接纳、丰富和发展中形成了自身文化特色。
就我们今天所说的九华山佛教文化已不是原始佛教文化的含义了,而是自佛教传到九华山的一千多年来,九华山佛教文化在接纳、吸收儒家文化、道家文化、海外文化和世俗文化而形成的今天所谓“九华山佛教文化”。
我们可以从池州九华山佛教文化的发展、演绎形成的过程,清楚地看到沿江地域文化的特点。
从这一视角出发,九华山佛教文化是沿江地域的一个典型缩影,更是一座高峰。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东南境,北俯长江,南望黄山,东临太平湖,西接贵池。
浅谈佛教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
佛教是世界性三大宗教之一。
它于公元前六世纪晚期产生于古印度,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内地,至今已有两千余年。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与中国本土文化相接触,由依附、冲突逐渐到融合协调,成为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不仅对中国古代学术、艺术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对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产生巨大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化思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一、对思想界的影响佛教各宗派学说,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广泛的弘扬,对中国思想界曾起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举宋明理学为例,很明显,它是在很大程度上受了华严、禅宗和另一部分佛教理论的刺激和影响而产生的,这是思想界公认的历史事实。
在晚清时期,中国知识界研究佛学成为一时普遍的风气。
一些民主思想启蒙运动者,如谭嗣同、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等学术名流,都采取了佛教中一部分教理来作为他们的思想武器。
佛教的慈悲、平等、无常、无我的思想,在当时的知识界中起了启发和鼓舞的作用。
二、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佛教在中国的流传,当然毒害了人民的思想,消耗了社会的财富,从而阻碍了社会进步与历史发展,起了消极的作用。
但是也必须看到,佛教的流传也影响了中国文化,它的哲学思想和艺术形式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有别于印度佛教文化的中国佛教文化,进一步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容和形式。
佛教在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就如同那些典故、成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的民间传统风俗,很多都打上了佛教的印记。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诗歌、小说、书法、绘画、音乐、建筑、石窟等,所以说佛教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哲学,文学中国艺术,语言文物和佛教胜迹都产生了影响。
浅谈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浅谈我国的宗教政策
浅谈我国的宗教政策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也是一个有多种宗教信仰的国家。
在我国,佛教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道教有1700多年的历史,伊斯兰教也有1300多年的历史,天主教和基督教则主要是鸦片战争后才在我国较快发展起来的。
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现有信教群众已超过1亿人,有十多个少数民族几乎都是信教的。
如何正确处理宗教问题,调动各种宗教徒的积极性,保持社会的稳定团结,以进一步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步伐,仍是摆在我们前面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中国宗教的主要特征在50年代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宗教情况作了科学分析,提出了中国宗教具有“五性”的基本特点,即: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复杂性、长期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科学概括,是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问题、制定宗教工作方针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
一是群众性:中国有多种宗教并存,每种宗教都拥有相当多的信教群众。
周恩来说过:“中国的宗教徒有几千万,如果加上在家里信教而不到寺庙去的就更多,差不多有1亿了。
”可见,在中国总人口中,尽管信仰宗教的人所占比重不大,但绝对数字不小,具有一定的群众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如何正确对待宗教信仰问题,就是正确对待信教群众的问题。
二是民族性:主要是指佛教、伊斯兰教在许多民族中有着广泛的信仰。
全国有16个少数民族中的大部分或一部分信仰藏语系佛教或巴利语系佛教,有10个少数民族大多数群众信仰伊斯兰教。
宗教对这些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有着深刻的影响。
三是国际性:中国的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都是由外国传入的,这些宗教都是世界性宗教,在国际上占有重要地位,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有着众多的信徒,其中有的宗教在一些国家中被奉为国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宗教方面的对外交往不断发展,特别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后,宗教方面的国际交往日益增多,这有利于团结世界上爱好和平进步的力量,有利于开展经济、科技和文化交流,加快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浅谈中国佛教的哲学特点
浅谈中国佛教的哲学特点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以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包容,融会贯通,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佛学三方面哲学特点,解读了中国佛教至今依然具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的原因。
标签:中国佛学禅宗哲学特点禅的本意是思维修养、静虑定心,原是印度佛教的一种修炼方法,自汉代传入中国以后,在其流传发展的过程中与中国固有的文化相适应,逐渐演变成中国式的佛教,并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而禅宗始于南北朝,始祖为菩提达摩,传至慧可为二祖,僧璨为三祖,道信为四祖,弘忍为五祖,惠能为六祖。
六祖惠能是中国禅宗的创始人,他与孔子、老子被称为“东方三大圣人”,欧洲将他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列,他们的塑像被陈列于英国大不列颠图书馆广场,供世人瞻仰。
禅宗传入中国后,逐渐演变,脱胎换骨,最后成为中国佛教的正宗流传于世。
在佛教的发展过程中,涌现了一大批中国本土的高僧,像智者大师、善导大师、六祖惠能、南岳怀让、石头希迁、马祖道一、百丈怀海等法门龙像,灿若群星,薪火相传,续佛慧命,共同参与创造了中国化的佛教,也为创造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做出了贡献。
综合来看,中国佛学具有以下三大哲学特点。
(一)中国佛教强调入世本来印度佛教认为:人生是苦,人生无常,不值得留恋,应该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人们在现世解脱是不可能的,只有万念俱灰,历世苦修,才能达到涅槃境界。
而中国佛教却从淡薄入世与出世的界限,到不离世间求解脱,最后把出世之佛教完全变成世俗化的佛教。
特别是中国的禅宗,更提倡在日常生活中实现成佛理想。
惠能曾强调:“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似求兔角。
”神会也说:“若在世间即有佛,若无世间即无佛。
”宋代的著名禅师宗杲甚至提倡“喜时怒时,净处秽处,妻儿聚头处,与宾客相酬酢处,办公家职事处,了私门婚嫁处,却是第一等做工夫,提撕警觉底时节”,也就是说,世俗的一切事务乃至人们的一切动作施为,皆是佛教的一等做工夫处。
他反对把在家和出家、世俗和僧侣对立起来,赞扬李邦产在富贵丛中参得禅,杨亿虽身居翰林也参禅,张商英做江西运转使也参禅。
浅谈宗教的作用
浅谈宗教的作用浅谈宗教的作用【摘要】宗教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特殊意识形态。
从宗教的起源来看,宗教本质上表达的是人类对未知自然世界的追求、探索的心灵寄托,由此可以基本认定宗教的作用主要建立在精神作用的基础之上。
本文从其作用对象的角度分析论述宗教的政治、道德以及文化等社会作用,以辩证的态度论述宗教发挥作用的积极与消极方面。
【关键字】宗教精神功能政治道德文化社会作用宗教是人类精神之梦。
——费尔巴哈(德)作为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宗教是一种社会特殊意识形态,古老而普遍。
与民间神话起源相似,旧时由于人类对自然的未知探索,以及表达人渴望不灭解脱的追求,进而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使人对该一神秘产生敬畏及崇拜,从而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体系,其实是一种心灵寄托。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宗教对人类精神方面的影响也发展衍生,成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宗教的作用问题愈发庞大复杂。
时至如今,作为思想上层建筑组成部分的宗教在各个领域都发挥了它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宗教的政治作用尽管宗教与政治的关系不可谓不关系复杂,然而巴尔扎克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宗教是政治的必需品。
论及消极方面,自诞生之日起,宗教这种特殊的意识形态代表的神权便与人类社会的政权纷争不断,尤以一种超脱的姿态高居于上,后来更是成为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有力精神工具,例如中世纪时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采取国家政权与宗教合二为一的制度,单一的宗教即为国教,教规即为公民必须信奉遵守的国法,并且公民没有宗教信仰自由,如有违反便会被当做“异教徒”并遭受迫害;又如近来打着宗教旗号并且愈发活跃的伊斯兰国极端恐怖组织,本质上还是为表达政治诉求而形成的政治上的极端派。
宗教亦可被反抗者用来作为反抗压迫的工具以达到其政治目的,如中国近代社会初期由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
但是不可否认,正如一柄双刃剑一般,宗教对于政治同样也有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对信众统一把握上,从而更便于统治阶级政策制度的实行等从而更容易实现政治上的统一。
浅谈佛教对古代建筑形制的影响
浅谈佛教对古代建筑形制的影响佛教的传入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的建筑文化,使得中国建筑的发展方向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
佛教建筑层出不穷,而且建筑形式各有特色,例如佛教石窟、佛塔、寺院等。
佛教建筑不仅体现了佛教的思想传播和文化传递,而且展示了古代建筑的特色风貌和艺术风格,从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来欣赏中国古代的建筑文化。
一、佛教在古代建筑中的体现中国古代的建筑中,佛教建筑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成为古代建筑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深奥的佛教思想通过现实的佛教建筑形式进行有效地传承和发展,透过这些佛教建筑可以学习和体验到佛教的文明,而佛教的建筑艺术也推动了古代建筑艺术的进步和发展。
佛教主要是通过以下具体的建筑形式进行传承的:1、佛塔。
中国古代的佛塔是体现佛教思想的一种特有的方式,依照佛塔不同的建筑材料,佛塔可以分为很多的种类,例如木塔、金属塔、琉璃塔、砖塔等。
按照形状划分,佛塔可以分为密檐塔、金刚宝塔、楼阁式塔等。
不同的佛塔的用途也有很大的不同,各种形态的佛塔蕴含了深厚的佛教文化,也体现了古代建筑的艺术价值。
佛塔是由地宫、基座、塔身以及塔刹组合而成,主要是方形或八角形,塔的层数为单数,一方面寓意佛教僧人终生不娶,另一方面认为单数吉利,所以佛塔一般为三、五、七层等,而其中的七层塔就是“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句话的由来。
早期的佛塔是作为坟墓而建,后来又经过历史的变迁,佛塔被作为佛教的一大象征,不仅是为了显示佛教的功德,而且是对佛教思想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一些佛事活动也经常在佛塔处进行,用于祈福、祭祀、礼拜等等,例如开封的铁色琉璃砖塔、玉泉寺铁塔、大雁塔等。
2、佛教石窟。
石窟是佛教早期的建筑形式,在崖壁上开凿,主要的用途可以分为三种,一是供以前的佛教僧人参禅打坐,因为石窟中冬暖夏凉,适合僧人们禅定。
二是存放僧人的骨灰,僧人死后要进行火化,而他们的骨灰就存放在石窟之中。
三是在石窟中建造佛像,供人们参拜。
佛教石窟中比较有名的有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洛阳龙门等。
浅谈中国哲学与宗教
浅谈中国哲学与宗教内容提要:宗教作为人类精神世界的倚靠,可以净化人的灵魂,在神的世界里感知那个最高的精神价值。
任何一种宗教,它的核心部分必然有哲学。
从宗教与哲学的关系来看,宗教是文化的母体,哲学是从宗教中孕育出来的,但哲学又是对于宗教的突破,是对宗教的反叛,哲学与宗教又有着鲜明的区别。
中国哲学正是在宗教的氛围中逐渐成长起来的。
首先看国外哲学的发展,希腊哲学是如何起源的?亚里士多德在总结早期哲学家的历史时认为,哲学产生的一个条件是“惊异”--“古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
[vii] 哲学产生的另一个条件是“闲暇”――“这类学术研究的开始,都在人生的必需品以及使人快乐安适的种种事物几乎全都获得了以后。
”然而亚里士多德的说法并不能让人们完全满意。
说哲学起源于惊异,那么在哲学起源之前,前哲学时期的人们,难道就从来就没有惊异吗?对任何事物都没有惊异吗?有人说在宗教里,惊异产生的是“敬畏”,对令人惊异的神奇事物的敬畏。
那么,我们又有必要追问,为什么在此前人们产生的是敬畏,而在此时产生的却是哲学?对于哲学起源的另一个条件――闲暇――也一样存在着疑问:如果闲暇产生了哲学,那么古代宗教生活中的祭司们,难道就从未有过一些闲暇,使他们思考一点问题吗?为什么他们在闲暇时思考出来的却不是哲学,而是神启?由此来看,我们可以肯定惊异与闲暇是哲学产生的条件,但只是必要条件,却不是充要条件,它们还不能够圆满地说明,哲学为什么一定要产生。
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非常精辟地指出:“我们可以说,当一个民族脱离了它的具体生活,当阶级地位发生了分化和区别,而整个民族快要接近于没落,内心的要求与外在的现实发生了裂痕,旧有宗教形式已不复令人满足,精神对它的现实生活表示漠不关心,或表示厌烦与不满,共同的伦理生活因而解体时,――哲学思想就会开始出现。
”希腊哲学是从宗教中孕育的在宗教中慢慢成长,并获得最终从宗教中突破所需要的必要能力。
浅谈佛教对中国的影响
浅谈佛教对中国的影响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历史上曾对世界文化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对中国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厚的影响,成为富有鲜明特色的重要宗教。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相传于公元前六世纪由北天竺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长子悉达多·乔答摩所创立,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传说悉达多生于公元前565年,死于公元485年,活了大约八十岁,大致与我国的至圣先师孔子同时。
因他是释迦族人,所以他的弟子又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的圣人。
佛教提倡的是爱心或慈悲、善行或净心,它关心伦理道德和精神的价值,它旨在发现和研究人们的内心世界:伦理的、精神的、和心理的世界。
佛教是一种精神和心理的教义,它把人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
它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是一条要信仰和实践的道路。
它指导人们如何去发展他们的道德和伦理品格、如何去训练和开发他的心、如何去获得智慧,以证得最高的真理──涅槃。
它教导人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
佛教最早是在汉代的时候传入中国的。
当时,由于佛教刚传入,在社会上影响并不大。
魏晋以降,佛教同中国固有文化因素结合起来,就在思想、文学、艺术乃至伦理道德、社会习俗各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魏晋文学、唐代禅宗、梵呗与四声、诗律,梵语与字母、音律,从讲经、俗讲衍化出变文、语本小说等。
佛学最终成了中国文化体系的组成部分。
可以说,中国原来关于天、自然、社会、人生的成套观点和体系,只是因为糅杂了从印度佛学中汲取的成分,方才取得了它后期特有的面貌。
1谈起佛教,就不得不说一个人,那就是玄奘。
对玄奘最初的认识,是在小说中看到的前往西天取经的唐玄奘。
一直以为玄奘就是一个虚构的人物,渐渐长大了,才知道原来历史上确有其人。
玄奘在印度留学十五年,五印度八十国,玄奘身历其境的达七十五国,玄奘从印度带回了许多经论、佛像,回国后他日以继夜地译经,共译佛经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一千三百多万言。
浅谈佛教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浅谈佛教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摘要]:佛教作为一种世界性的宗教,它的存在与发展对整个人类精神和气质以及对整个人类文化都产生了长远而巨大的影响。
就中国而言,佛教文化进入中国以后与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相互冲突、交融、互为补充三个阶段,以致后来彻底渗入到中国社会各个阶层,对国人的思想形态、政治观念、人生态度、生活方式以及文学、美术、书法、音乐、建筑等各个领域都曾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文化能不断发展和繁荣,佛教功不可没。
本文通过有条理的分析和讨论,详细讲述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佛教中国传统文化佛学文化相融文化冲突一、佛教基本涵义佛教创立于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
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法号为释迦牟尼。
在我国,佛教又叫“释教”,人们称和尚为“释子”。
佛教最初传入中国时,人们把它当做一种神灵,类似于神话里的老子和黄帝。
佛教初传入中国内地的确切时间,历史上很难考证,一般认为在西汉哀帝时。
佛教的意义和最高真理是其“四谛”,谛就是真理的意思。
四谛即苦、集、灭、道。
苦谛是说世间存在的一切皆是种种痛苦的表现;集谛是说明痛苦的原因或根据;灭谛指出消灭痛苦的方向是超脱生死轮回;道谛标明消灭痛苦,超脱轮回, 证得涅的途径与方法。
佛教所说人生之苦,有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取蕴,而前四者为根本四苦。
它认为众生万物,都是无始无终的生命之流中的现象,而世界万物一切存在,都是因缘所生:过去的积累是因,现在是果,现在的积累是因,将来为果, 因果重重,相续无尽。
既然我们看到宇宙人生是这样无始无终,我们就能够把心量放到无量无边的大,而与真如世界相契合,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破除一切偏执。
只有破除法(客观)我(主观)两执,才能领会人生的真谛,达到“无我”的佛的境界, 从而获得精神的大自在、大欢喜,道家所说的逍遥游,儒家所说的随心所欲则是相 2 通相似的人生境界。
二、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第一、佛教对中国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浅谈佛教禅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浅谈佛教禅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作者:杜双双来源:《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2014年第02期摘要:佛教的禅宗,自菩提达摩东传以来,于六祖慧能始盛,中晚唐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要代表之一。
其“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核心思想对后世的修学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
而其空灵洒脱、不拘一格、平淡朴实、清凉智慧的宗风也深深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
禅宗的传入不仅为文学词汇增添了新的内容也创造出独特的文体,并在思想内容和审美趣味上为中国文学注入了新鲜活力。
关键词:禅宗;思想;影响;中国文学;审美趣味一、禅宗及其思想(一)简述禅宗禅宗禅法由菩提达摩东传,而禅宗一名是在中国创立的。
禅宗是中国佛教的八大宗派之一,因主张修习禅定而得名。
“禅”是梵语“禅那”的简称,汉译为“静虑”,通过收摄心念,平息妄念达到明心见性的目的。
禅宗在世界上大致分为“大乘禅”与“小乘禅”,两者修习目的不同。
中国的禅宗,是“大乘禅”。
“大乘禅”是以艺术化的生活为目的。
(二)禅宗的主要思想1、自力修持——独立洒脱,不拘一格佛教宗派之中的修持方法,大致分为主要靠自力与主要靠他力。
而禅宗修行主张以“自力”为主。
而“自耕自种,自食其力”更是禅僧所倡导的修行与生活方式,所以禅宗高僧大德,自古以来在行住坐卧之间都流露出自信自尊又洒脱不拘的气派。
2、即心即佛,是心作佛——内观自省,坦荡磊落禅宗强调佛圆净土在自己心中,不必向外寻求,而人与佛在本质上无有差别,佛是觉悟人,人是未来佛。
“佛”在自己心中,向内反观自省即见未来面目。
这不仅蕴含着慈悲平等的基本佛教思想,也把修禅者的人格修养推到一个新高度。
3、万法皆空,空有不二——出世入世浑一体禅宗参学目的之一,旨在彻悟“万法皆空”之理。
此处的“空”,绝非一般人所理解之虚空,而是从因缘的角度看万事万物的生灭变化,发现一切都不实在,都在无常变动,缘聚则成,缘散则灭。
这种无常谓之空。
《维摩诘经》充分阐释了“空”与“有”的关系,两者并不对立,所以也论述了出世与入世的统一问题。
浅谈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和影响
浅谈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和影响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并于公元一世纪扎根于中国之后,不断吸收西域和印度新兴学说和学派的成果并与民族传统文化结合而进行创造性的发展,形成了汉语、藏语和巴利语三大系统的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中国佛教,可以说它是人类历史上延续时间最久,传布范围最广,影响深远,包罗万象的思想运动和文化运动。
1、中国佛教的历史渊源如果我们把自公元前四世纪开始(佛灭后百余年)至十二世纪为止的一千五六百年的印度佛教历史平均分为三个时期,则汉语系佛教囊括了第一二两期的上座部佛教和大乘佛教,以及第三期秘密佛教的根本部分;藏语系佛教译传了初期佛教的律典以及二三两期的绝大部分经论;巴利语系的佛教基本上使用巴利语原典,也有一部分译成少数民族文字。
由此可见,现在流传于中国的三个语系的佛教可以说是全面地继承了印度历史上的三期佛教。
2、中国佛教的形成及影响但是,中国的佛教除了巴利语系佛教以外,汉藏两语系的佛教都有结合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加以丰富发展的特点,其突出的表现是各种学派和宗派的繁兴,如汉藏两个语系都能列出十个以上的大小派别。
其次是汉藏两语系的佛教在戒律上仍奉行声闻乘的戒律,并用大乘教义进行解释;在信仰上完全奉行大乘的教义,所以不存在大乘和小乘之间的争论。
其三,自公元一世纪中佛教传入中国后历代王朝大都对佛教采取保护和帮助其发展的政策,在法令上使出家僧徒和寺院享受某些特殊待遇,僧徒的生活原则上由国家提供一定的保证。
其四,中国历代大多数帝王都给予佛教的高僧以崇高的政治地位和荣誉,封为国师、帝师、活佛等。
其五,佛教在中国与其它教派、学派(如儒学、道教)的关系在发展过程中可以说是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
这和印度的佛教与外道始终处于敌视、对立和激烈斗争的情况不同。
其六,佛教渗入到中国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
自晋朝以来,中国的诗歌、绘画、书法、雕塑、石刻、印刷、建筑等无不受到佛教的影响;对医药和历算的发展佛教也起了很大的作用;音乐、戏剧、小说等的发展同样受到佛教思想的深刻影响。
浅谈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浅谈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08******* 陈*摘要:佛教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内地,在两千多年中,对中国的学术、艺术、思想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化思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关键词:佛教中国文化影响佛教是世界性三大宗教之一。
它于公元前六世纪晚期产生于古印度,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内地,至今已有两千余年。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与中国本土文化相接触,由依附、冲突逐渐到融合协调,成为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不仅对中国古代学术、艺术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对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产生巨大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化思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本文拟从思想、文学、艺术、风俗四个方面,浅谈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对思想界的影响佛教各宗派学说,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广泛的弘扬,对中国思想界曾起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举宋明理学为例,很明显,它是在很大程度上受了华严、禅宗和另一部分佛教理论的刺激和影响而产生的,这是思想界公认的历史事实。
在晚清时期,中国知识界研究佛学成为一时普遍的风气。
一些民主思想启蒙运动者,如谭嗣同、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等学术名流,都采取了佛教中一部分教理来作为他们的思想武器。
佛教的慈悲、平等、无常、无我的思想,在当时的知识界中起了启发和鼓舞的作用。
二、对文学界的影响佛教的输入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与贡献,我想先引用梁启超先辈的话来说明。
梁启超认为佛教对中国文学有五项影响:(一)国语实质的扩大:因佛典的翻译,我国语汇即增加了三万五千多个。
(二)语法及文体的变化:佛典的科判疏钞之学,是组织的解剖的文体首次在中国的出现。
而禅宗的语录,更是中国文学的一大革命。
(三)文学情趣的发展:我们近代的纯文学,像小说歌曲等,皆与佛典之翻译有密切关系。
《孔雀东南飞》《木兰辞》等长篇叙事诗的产生,大概就是受东晋昙无谶所译《马鸣佛所行赞》的影响。
又大乘经典,皆以极壮阔之文澜,演绎极微妙之教理,增进了中国人的想象力,革新了中国人的全写法,宋元以后章回小说受其影响不少。
浅谈佛教
浅谈佛教一、佛教的起源佛教同基督教一样,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现象之一。
佛教之在东方,亦同基督教之在西方,无论在一般的历史演变上,抑或是在社会生活上以及人类的精神上,都曾起过巨大的作用,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影响。
一直到现在,它还影响着东方千百万计的生活和灵魂。
佛教发源于距今约2552年前(一说3000年左右)左右的古印度,其创始人为悉达多·乔答摩(约前566~前486年),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意思是“释迦族的贤人” (释迦是仁慈的意思,牟尼是寂默的意思,寂默也就是清净的意思,佛是觉悟)。
乔达摩出身于刹帝利种姓,是迦毗罗卫国(在今印度、尼泊尔边境地区)净饭王太子。
据说他幼时受传统的婆罗门教育,学习吠陀经典和五明;20岁时,始感人世生、老、病、死的各种苦恼,又对当时的婆罗门教不满,遂舍弃王族生活,出家寻访师友,探索人生解脱之道。
开始时,他在摩揭陀国王舍城附近学习禅定,后在尼连禅河畔独修苦行,进而至伽耶(菩提伽耶)毕钵罗树下深思默想,经过7天7夜之后,终于“悟道成佛”,这一年他35岁。
之后,他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任教,历时45年,从者甚众,流传下来,称为佛教。
佛,梵文为Buddha,意为“觉悟”,汉译音为“佛陀”。
二、佛教教义佛教教义,又译作泥日、泥洹、涅槃那。
意译为灭、灭度、寂灭、安乐、无为、不生、解脱、圆寂。
涅槃原意是火的息灭或风的吹散状态。
佛教产生以前就有这个概念;佛教用以作为修习所要达到的最高理想境界。
含义多种:息除烦恼业因,灭掉生死苦果,生死因果都灭,而人得度,故称灭或灭度;众生流转生死,皆由烦恼业因,若息灭了烦恼业因,则生死苦果自息,名为寂灭或解脱;永不再受三界生死轮回,故名不生;惑无不尽,德无不圆,故又称圆寂;达到安乐无为,解脱自在的境界,称为涅槃。
《大乘起信论》称:“以无明灭故,心无有起;以无起故,境界随灭;以因缘俱灭故,心相皆尽,名得涅槃。
”佛教大小乘对涅槃有不同的说法。
浅谈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历程
浅谈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佛教作为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对其产生地以及传播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而佛教自传入中国,逐渐步入中国各个社会领域,对其发展起着一定的作用。
本文主要阐述了佛教的起源,以及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历程。
1. 佛教的起源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天竺),相传于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由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古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长子悉达多·乔答摩所创立,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悉达多·乔答摩传说生于公元前565年,死于公元485年,活了大约八十岁,大致与我国的孔子同时。
传说他是一个王子,于二十九岁修行,七年成“佛”。
成佛后,游说四方四十年,八十岁“涅般”。
悉达多死后,信奉佛教的人越来越多,并在悉达多的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成为东方的一大宗教。
因他属于释迦部落,也称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隐修者”,所以后来他的弟子又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的圣人。
在印度产生佛教产生的同一个时期,出现了耆那教,相传教主是瓦尔达玛那,后称大雄(公元前528——468年),同释迦牟尼一样,也出身于刹帝利(当时的贵族阶层)。
三十岁出家修行,十二年后得道成“耆那”或“尼犍多”,“耆那”是“战胜情欲者”的意思,“尼犍多”是“超脱红尘”的意思。
佛教和耆那教的很多思想是相同的,有不同的地方也通过相互柔和,在后来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并入佛教,成为佛教领域的思想基础。
佛教在接受原来的婆罗门教的部分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符合当时时代的思想,能为更多的人(包括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接受,“佛”主张废除当时的社会等级制度,提倡众生平等,反对杀戮。
修行以五戒为主,即戒杀、戒盗、戒淫、戒妄语、戒饮酒,不主祭祀,不拜偶像,传教用语通俗,不排斥低级的瓦尔那人入教。
佛教提出了“四谛”,也就是佛教认为的四个真理。
“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劝告统治阶级善待被统治阶级,也劝告被统治阶级消除欲望,放弃斗争,忍受痛苦,寻求真道。
浅谈唐代思想文化的多样性
浅谈唐代思想文化的多样性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也是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唐代,中国思想文化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思想家、文化名人和文学巨匠。
唐代的思想文化,不仅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我们今天的思想文化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启示。
一、唐代思想文化的主要特点唐代思想文化的主要特点是多元化、开放性和包容性。
在唐代,中国的文化交流和融合达到了历史的高峰,尤其是与西域和东南亚等地区的文化交流,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同时,唐代也是一个开放的时期,政治制度上的改革、经济上的繁荣、文化上的繁荣,都为思想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唐代的文化也是包容性的,吸收了汉族、少数民族和外来文化的精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和思想传统。
二、唐代思想文化的主要成就1、宋儒学派的兴起唐代是中国儒家学说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宋儒学派的兴起对中国儒家学说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宋儒学派主张“致良知”,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只要遵循良知的指引,就能达到“大同”之境。
宋儒学派的思想与唐代社会的变革和人民群众的需求相适应,深受当时文化界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欢迎。
2、佛教文化的繁荣唐代是中国佛教文化的繁荣时期,佛教文化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深入发展。
唐代的佛教文化受到了印度佛教文化和中亚佛教文化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唐代的佛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后世的佛教文化传承和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文学艺术的繁荣唐代是中国文学艺术的繁荣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文学家、诗人和书法家。
唐代的文学艺术风格多样,包括诗歌、歌谣、小说、戏曲、绘画、雕塑等多种形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学艺术现象和思想传统。
唐代的文学艺术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后世的文学艺术传承和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唐代思想文化的影响和启示唐代思想文化的影响和启示是多方面的,它不仅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为我们今天的思想文化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启示。
浅谈抗战时期的中国佛教界
浅谈抗战时期的中国佛教界佛教在世人的思想意识中一直是吃斋念佛、看破红尘,出家人清净修行,与世无争。
但是,在20世纪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时期,在巨大的民族危机面前,这些原本看破红尘、与世无争的佛家弟子们,又都纷纷义无反顾的投身于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之中,在中国抗战历史上留下了特殊而又浓重的一笔。
伴随着抗日战争由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的发展,中国佛教界本着慈悲为怀、救苦救难的佛教精神,高举爱国旗帜,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开展抗日救国斗争。
这一历史现象是千百年来中国佛教文化演化的结果,也是大乘佛教积极入世,注重利益社会人群之精神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凸显,更是爱国思想在佛教徒身上的积极体现。
中国佛教界从三个方面开始了积极的抗日救国斗争。
一、从佛学理论角度宣传抗日救国教人向善,制止邪恶是众多佛教宗派共同探讨的问题,也是中国佛教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的思想基础。
在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佛教界对抗日战争的正义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1938年太虚法师撰文指出:“抗战之目的在使日本知中国终不可以暴力屈服。
”在他看来,“抗战,并非以战争为本质,因为抵抗外来恶势力的侵略战争,非自己发动战争”。
中国抗战,乃是以战争“止息战争”,其本质是自卫战争。
为了激励全国民众抗击日本侵略军,太虚法师极力鼓吹菩萨的降魔精神。
他说:“大乘法中,充分表示降魔精神的为密宗。
”“在密宗中,皆现起武装威猛金刚之相,以甚强威力,降伏烦恼,止息恶行,成就善行功德,摧折恶魔势力。
一切佛菩萨,悲智为本而发金刚威猛之力,为大乘降魔之最高精神表现,亦即抗战之最高精神”。
①他还强调佛教所言的“布施”与中国抗战密切相关。
作为中国佛教界的一位领袖人物,太虚法师不仅大力宣扬抗日降魔精神,而且坚信中国的抗战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他指出:“以地大人众,新兴蓬勃之中华民族,又岂能为日本完全吞灭!”②由此可见,在抗战的烽火中,佛教界的有识之士从佛学理论和佛教教义的角度,阐述了佛界的抗战理论,这些理论虽然大多是以佛学话语来阐述抗战道理,但恰到好处地使佛法观念与抗战救国思想融会贯通,对于进行爱国救亡宣传,动员佛教徒为民族的解放而奋斗,发挥佛教的社会功能,产生了重要作用。
佛教与中国文化
佛教与中国文化——浅谈佛教对诗歌、绘画和建筑的影响佛教是当今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产生于公元前6-5世纪的古印度,自东汉传入中国以后,千余年来就一直是中国人民的主要信仰,其间经历无数人的弘扬提倡,统治阶级的提倡,使佛教深入社会各个阶层,它的信仰深入民间。
佛教的哲理部份则与儒、道等相结合,相交融,然后汇入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大海里,形成了中华文化的主流之一,为中华文化放射出灿烂辉煌的光芒。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如建筑、诗歌、绘画等艺术门类中,就有大量以佛教为题材的,佛教中国化后思想,为后世文化的创新长生了源源不断的思想源泉。
在诗歌方面,六朝隋唐以后,中国的诗歌深受佛教的影响,受佛教影响的诗歌多偏向于自然流畅,与口语接近,这种语言文字风格正是有佛教所提倡的审美理想与生活情趣相吻合。
佛教在中唐以后越来越趋向于依靠“自力”的救赎方式,所谓“平常心”一语中,也包含了它的心寄空冥的宇宙哲理、冲远平淡的生活态度和自然朴素的语言取向。
佛教对中国诗词及对作家本人,都有深刻地影响。
例如王维“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晚年唯好静”,从中可以看出佛教思想对王维政治态度的影响。
又比如陶渊明的“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返”。
王安石“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凝神结思,物我两忘。
李白“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日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如流水,相皆共着此明月”。
这些诗无不富有禅意的审美趣味,它与平淡清远的艺术风格溶为一体。
在建筑方面,我认为佛教的传入只是佛学的传入并没有给中国建筑带来很大的影响。
唯一传入的当时印度佛家特色的是塔,塔这种建筑形式缘起于古代印度,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的窣堵坡与中土的重楼结合后,经历了唐宋元明清各朝的发展,建筑平面从早期的正方形逐渐演变成了六边形、八边形乃至圆形,其间塔的建筑技术也不断进步结构日趋合理,所使用的材质也从传统的夯土、木材扩展到了砖石、陶瓷、琉璃、金属等材料。
寺院、石窟、经幢、石灯等都是具有佛家建筑特色,传入中国后,以中国土木建筑的本土风格以及道教的建筑模式综合而成的形式,广为流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佛教发展及其影响
姓名
学号
学院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专业自动化
电话
浅谈中国佛教的发展及其影响
【文摘】佛教自古印度传入中国以来,在吸收域外文化的同时,通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充分结合和发展,逐渐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文化,同时有深刻的影响着中国的发展和人民的日常生活。
中国佛教经过曲折的发展,最终成为我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中国佛教佛教发展佛教文化儒佛道关系
佛语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佛教文化对我们的生活和思想有着深刻的影响。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起源于古印度,但却在中国得到了发展,从而兴盛起来,影响了很多人。
佛教文化听起来很高雅,但其实它渗透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佛教在经过了一个不断中国化的过程后,在中国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下,在同传统思想文化的相互冲突与相互交融中,佛教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的民族宗教,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中国佛教文化。
中国佛教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对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道德、宗教、哲学乃至科学、文学和艺术以及各族人民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都发生了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佛教,现如今已成为中国的一种特色宗教,在我们的身边也经常可以接触到。
但是关于佛教的争议也从未停止过。
例如,北大高材生出家是好是坏,是否是对人才的一种浪费。
又如一些出家人频频上镜是否符合佛家原则等等,都是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
下面我将对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变化以及对中国以及后世的影响进行一些阐述。
佛教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佛教历史从汉代开始到清代总共经历了一千多年的时间。
但是佛教在这段时间的发展是可分为不同阶段的。
一、汉代时期,佛教初传,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它只是被当作黄老神仙方术的一种而在皇室及贵族上层中间流传,一般百姓很少接触,少量的佛寺主要是为了满足来华的西域僧人居住和过宗教生活的需要。
到东汉末年,佛教开始在社会上有进一步的流传。
随着西域来华僧人的增多,译经事业日趋兴盛,大小乘佛教都于此时传到中国。
东汉时的佛事活动以译经为主,而在汉代佛经的翻译中,佛教对中国思想文化的迎合特别表现在对儒、道思想观念和名词术语的借用上,儒学化和老庄化的倾向十分明显,这直接影响到了百姓对佛教的理解和接受度。
汉代译出的佛经还在许多方面为适应以儒家名教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而做出了调整。
汉代译经出现的迎合中国儒家伦理的倾向在以后的译经中有更进一步的发展,乃至在唐代出现了中国人编的《父母恩重经》等专讲孝道的佛经,特别迎合了中国人重视家庭伦理的生活习俗要求。
二、三国时期,佛教徒提出了儒佛道三教一致论,这在成书于汉末或三国时的牟子《理惑论》中就有清楚的记载。
自此以后,这种观点一直在中国佛教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佛教在中土的发展开拓着道路,并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三、由于佛教毕竟是外来宗教,在与儒、道相调和的同时,佛教与儒、道的冲突和争论也一直没有间断过。
早在初传之时,佛教就遭到了儒家的批评与反对。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和势力日盛,儒家更从社会经济、王道政治、伦理纲常等多方面来排斥佛教。
在理论上,儒家则展开了对佛教神不灭论与因果报应论的批判。
面对儒家的种种攻击,
佛教徒或者通过把佛教的“五戒”与儒家的“五常”相比配等来说明儒佛一致,或者在佛教的思想体系中加入忠孝仁义等儒家的内容以调和儒佛的分歧,而更多的则是以社会教化作用的相同来强调儒佛的互为补充,可以并行不悖。
在南北朝时的三教之争中,尤以佛道之争最为激烈。
佛教与道教,既有理论上的分歧,例如佛教讲“无我”、“无生”,道教讲“真我”、“无死”,佛教讲“因缘而有”,道教讲“自然之化”,等等,更有政治上和宗教上的矛盾。
佛、道互相指责对方为异端邪说,甚至不惜利用政权的力量来打击对方,以至酿成了多次流血事件,宗教之争发展为政治斗争。
由于南北朝时期社会政治分裂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佛教与王权、与儒、道的关系在南方和北方的情况也有所不同。
南方帝王崇佛,在梁武帝时达到高潮,重视译经、弘扬佛理、广建寺庙、盛造佛像,以至于出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景象,但他们对儒、道仍加以利用,儒佛道三教皆有助于王化的思想在南朝基本上占主导地位。
南朝帝王对过分发展的佛教采取某些限制措施,其手段一般也比较温和,儒、道对佛教的批评攻击虽然有时很激烈,如出现的“夷夏之辨”、“佛法与名教之辨”、“神灭与神不灭之争”,但也仅停留在理论的论争上。
可北方的情况却不太一样。
北朝的君权更为集中,佛教与儒、道之间的争论,特别是佛道之争,往往理论上的争论少,政治上的斗争多,这种斗争直接导致了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利用政治力量两次灭佛的流血事件。
正因为此,在北方非但没有出现沙门该不该礼敬王者的争论,反而出现了拜天子即为礼佛的说法。
南北朝佛教与儒、道关系的全面展开,以及政治对三教关系的干预,也使佛教更清楚地认识到自身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认识到自身中国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这无疑有助于佛教进一步调整自身,创立适应新的社会文化环境的中国佛教。
四、隋唐时期,随着统一的封建帝国的建立,中国佛教的发展也进入了调和南北不同学风而创宗立派的新时期,各具特色的中国化佛教宗派纷纷出现。
隋唐时期佛教宗派的创立和发展,及其对儒、道思想的自觉融合,标志着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走向极盛,融合印度佛教和传统儒、道思想的中国化佛教基本成熟。
在三教融合的总趋势下,隋唐时期的三教之争也有新的发展,三教经常就排列次序的先后而展开激烈的争论,而儒家也经常站在道教一边,从国家经济收入或封建伦理纲常的角度对佛教进行批判。
唐武宗会昌年间的灭佛,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从此以后,随着唐王朝的渐趋衰落,佛教的许多宗派也一蹶不振,佛道之争乃至儒佛道三教之争,也就不再像过去那么激烈和频繁了,佛教与儒、道的关系也逐渐迎来了入宋以后以儒家为主,佛道为辅的三教合一的新阶段。
五、隋唐以后,中国佛教被宋明理学吸收、改铸而渐失光环,满足社会各方面需要的理学已难以容纳佛教繁盛的局面,佛教再也难以占据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之列。
于是,中国佛教就表现出了每况愈下的衰败景象。
佛教对国人及后世的影响
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长,并且在中国的历史上经历了萌芽、发展、繁荣、衰落几个阶段。
因此佛教最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深远的。
至今很多佛教名言依旧适用。
例如我很喜欢的一句话: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我认为,佛语教会现在的我们宽容,平和,自在以及坚持本心。
佛教文化其实时时刻刻都渗透在我们的生活当中。
我将从以下几点简要说明。
一、对思想界的影响:佛教各宗派学说,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广泛的弘扬,对中国思想界曾起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佛教的慈悲、平等、无常、无我的思想,在人们的思想中起了启发和鼓舞的作用。
二、对文学界的影响:翻译佛教的典籍成为中国文化的奇葩之一。
佛教的思想在诗歌、词中都有所体现。
佛经中丰富的譬喻故事更令人大开眼界,而主要是佛教思想特别是唐以后兴起的禅宗思想开拓了文学家们的视野和思想境界。
禅宗的语录及宋代兴起的以说唱、诗歌合体的佛经变文为明清白话小说的形式奠定了基础。
另外,它还涵养了很多才学超人的名僧。
我深深的被仓央嘉措的炙热的心和他的真挚的诗句所打动,也同样为延参法师幽默的超然见解所折服,
三、对艺术界的影响:佛教对中国艺术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建筑的弘伟、雕刻的逼真、画像的惟肖惟妙以及所蕴含的情感的打动人心。
至今,宏伟的布达拉宫,流传千年,依旧让我们怀着圣洁的朝圣精神,虔诚的祈祷。
卢浮宫里飘逸的仙女历经多世,依旧令人神往,感叹。
四、对中国风俗的影响:佛教传入中国,除了对中国文学思想等有直接间接的影响外,从不参与政治活动,但对社会风尚习惯,却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最重要的是对人生观的改善,以及对孝道的扩展。
直到现在,仍有很多与佛教有关的节日和习俗。
例如,白族在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都要举行盛大集会来纪念观音菩萨的诞生。
另外,众所周知的腊八节,祭祀的就是佛教中的诸神:司蔷神,昆虫神等八种。
泼水节,放生习俗,丧葬(火葬,烧七)以及饮茶习俗都受佛教影响颇深。
由此可见佛教文化对我国影响之深远和广博。
综上,佛教的发展是曲折的,它是历史上一种文化思想革命的产物,而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既深且巨。
人类文化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不可能完全割断。
我们要汲取包括佛教在内的传统文化中一切有价值的精华来充实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新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国佛教文化仍然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
例如,佛教的人生哲学可以给人以思想启迪,佛教的文学艺术可以给人以精神享受,中国佛教的圆融精神对于当代的文化建设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中国佛教与儒道思想》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国佛教文化论》赖永海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出版
《中国佛教发展史略》静修斋主来源佛教资讯网2012年出版
《论中国佛教的曲折发展及其现代意义》洪修平2010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