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一 对数与对数运算说课稿 优质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数的概念说课稿
说课人:尹斌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与大家分享的课题是人教B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1第三章第2节对数及其运算。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特色说明六个方面谈谈对本节课的教学设想。
一、教材分析
1、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对数”是学生深入学习了指数与指数函数后的一个崭新内容,既是对指数知识的复习与巩固,又是后面学习对数函数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也是高考的热点内容之一。
2、教学目标
鉴于本节在教材中有这样的地位和作用,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方面:
(1) 知识与技能:理解对数的概念,掌握对数运算与指数运算互化过程,了
解常用对数和自然对数。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数与指数的互化,培养学生转化与化归的数学思想方
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让学生体会成功的愉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3、教学重难点
再由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对数的定义和指数与对数的互化确定为本节重点,对数的产生是数学发展的需要,在高中后继课程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故认识对数是很必要的,又由于高一学生对概念理解能力较弱,很多学生不知从什么角度去分析、理解概念,因此将对数概念的理解和应用确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法分析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教学不仅是授与受的过程,而是学习者主动学习的过程。再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引导发现式和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形式,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三、学法指导
高一学生正处于身体黄金期,他们思维敏捷,勇于探究,但数学思维还不完善,计算能力有待提高。本节课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形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达到知识的统一和深化,在充分优化教法和学法的基础之上,我设计了以下六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从大家熟悉的生活实例中,抽象出数学问题,让学生有“数学不是孤立的,她来源于我们的现实生活,是现实世界的客观反映”的意识,这符合弗莱登塔尔的数学现实.从学生所熟悉的数学运算出发,采用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各个式子间的内在联系,归纳出后两个式子的共同点:已知底数和幂值求指数,然后提出:他们是什么运算呢?怎么表示呢?以此进入今天的新课——对数与对数运算.以问题的形式可以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个环节注重师生互动,体现了对话教学的理念.
(二)讲授新课,形成概念
由于本节课容量大,知识点相对较多,因此我将从对数定义、对数与指数的关系、特殊对数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1.对数的定义
对数的定义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为了突出重点,在讲解时根据定义
N所代表的意义时类比减法的意义,得让同学们明确对数记法、读法,讲解log
a
N表示a的多少次幂为N,讲解完定义后,马上让学生来应用新符号新知出log
a
识来解决引例,这样来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并使学生的学习情况得到及时的反馈,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并且指出:已知底数和幂值求指数的运算是乘方运算的另一个逆运算—-对数运算,与引入时相呼应.在这部分的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作用,再次体现对话教学理念.
2.指数与对数的关系
因为它也是本节课的重点,通过定义指出对数是由指数转化而来的,引导学生思考指数式与对数式的关系,通过谈话法引导学生认识两式中字母的位置和名称,采用示意图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突出重点,让学生直观受两者的关系,同时得出对数的两个性质.
紧接着通过下面的例子让学生加深对对数式和指数式关系的认识.
将下列对数式化为指数式,指数式化为对数式
(1)54=645 (2)61264-= (3)1() 5.733m =
讲解之后,在学生中随机抽取一竖列提问,限时口答课后习题P97第一题,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快速限时的提问,让学生迅速找到对数与指数的关系互化,快速的内化知识,进一步的消除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
3. 特殊对数
在同学们学习了对数概念和对数与指数的关系后,让同学们认识常用对数和自然对数的意义和表示方法.
在这个环节里我发挥了教师的启发性与学生的主动性的作用,将常用对数与自然对数的发音分别用中文谐音表示,提高课堂的气氛,让学生对于新知识产生兴趣。并且通过拓展自然对数的含义,引入高等数学的知识,让同学们高起点高层次的理解数学新概念。
(三) 例题分析,深化概念
为了让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我们紧接着进入例题讲解环节.
此处我设计了四个题目,既包含了例一出现过的对数与指数的互化,又在互化过程中加入了新学习的常用对数与自然对数。
设计意图:第一二题我引导学生一起用定义解决,并且比较简单,通过学生说我在黑板上板书规范的解题格式来完成.第三四个相对比较难,引起学生思考后,我在引导学生将对数式转化为指数式,通过老师对难易程度不同的四个对数指数互化问题的讲解,使学生深入理解对数,这个环节我充分体现了老师的主导性的作用,通过例二的讲解在再次突出重点,同时突破难点.
(四) 深入探究,提升能力
为巩固强化知识点.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探究活动:
设计意图:探究活动由学生独立完成,通过思考,然后小组讨论自己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类比、分类、归纳的能力
(五)归纳总结,内化知识
首先让学生自己总结今天学习了什么?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然后由老师补充强调:1在知识方面: ①对数概念及新符号表示的意义;②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及零和负数没有对数;③特殊对数.2解题方法方面: ①用定义; ②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同时体现方程思想.这样师生互动的对话方式,使学生对本节的知识结构有一个清晰而系统的认识.
(六) 布置作业,提高升华
在总结完之后,教师开始布置作业,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作业布置我分四个层次:
1. 对新知识进行复习,这符合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
2. 课本P97 练习A 3(1)(3) 4(1)(3)
3. 思考:已知x 满足等式()532log log log 0=⎡⎤⎣⎦x ,求x 的值.
4. 预习下一个知识内容——对数的运算.
设计意图:前两部分能让所有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所巩固,第三部分作业的布置,注重了个体差异,为学有余力的学生留有自由发展的空间,而第四部分作业的布置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对学生的持续学习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