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答案《虞美人》教学文稿——虚实结合
虞美人》课堂教学实录
虞美人》课堂教学实录虞美人》课堂教学实录一、故事导入,了解作者老师:让我们回到975年,XXXXXX在面对宋军的铁蹄践踏古老的金陵后,肉袒负荆,出城跪降。
被解汴京,被封为“违命侯”,由一国之君沦为了阶下之囚。
终于熬到了978年的七夕,这一天是他四十一岁的生日,心感归国无望,不禁悲从中来,写下了一首最绝望的诗歌《虞美人》。
故伎的演唱传到了XXX耳中,一怒之下,XXX命人赐来了毒酒。
在这个晚上,面对一弯残月,吟唱着这首悲情的心曲,喝下赐来的毒酒,倒地身亡。
XXX是XXX最后一个皇帝,历史上称他为XXX,也是位大词人,成就很高。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XXX的内心世界。
二、整体感知老师:我们通过吟咏词的音韵来体味其中蕴涵的情感。
朗读的基本要求是:读准字音,注意韵脚,读对节奏;把握重音,注意语速,读出情感。
请同学根据这一要求练朗读。
学生:分别有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朗读。
老师:两位同学朗读得怎么样?学生:男生读的太平淡,“砌”字读错了,应读“qì”。
女生读得稍快,没有把感情读出来。
老师:那么怎样读才好呢?学生:我觉的带着作者的感情来读。
老师:作者的感情是什么?学生:低沉、凄凉、哀伤。
老师:为什么不是欢快,激昂的呢?学生:这首词的情感与作者当时的处境有关,他是北宋的囚徒,身处国破家亡的环境中。
老师:谁愿意来朗读一下?(一位女生朗读,老师为她配乐)老师:大家觉得她的朗读如何?学生:她的哀伤音乐和感情把我们带到了那个忧伤而凄凉的世界,抑扬有度,情感把握准确。
学生:她的情感把握很好,很有感染力。
老师:同学讲得非常好,要想朗读好,就必须把握作者的情感。
这首词的整体感情基调是无限哀伤的感情。
词中有不堪回首的回忆,有痛苦难耐的现实,有诘问,有自问。
朗读时语调要低沉、慢速,要以一种长叹的语气表现出来。
特别要注意体现作者内心痛苦世界的几个词“何时,多少,不堪等”,总之要做到眼中有形象,心中有悲情。
多媒体展示朗读指导: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虞美人》说课稿-附答案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对词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进而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修养。
3、教材的重难点
以实现技能目标作为此次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此次教学的难点。
二、说学情
此次教学面对的是刚入高二的学生,在此前高中阶段的学习中,学生是没有接触过“词”这样一种新文体的,所以,词相对学生来说比较生疏,至少此前学生对词“接触甚少、知之不多”。另外,步入高二年级的学生在此前已经接触过古代诗文的学习,在思想信仰、人生情趣上受过传统诗文文化熏陶,故对“词”这样一种新的文体范式接受上有一定心里基础、知识准备。
因此,我确定学生可以有以下学法:
1、自主学习法。搜集整理李煜的生平经历、创作风格等资料、并在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简单分析;
2、换位思考法。主人公自我替换,实现读者与作者的人生置换,试图直达作者的内心。
五、说教学过程
此次教学初步设置七个流程,其中,重难点设置在第五阶段。
1、导入课程,进行情境陶冶引导、寓教于乐。借助Flash动画、PPT课件等多媒体手段,播放现代歌曲《邓丽君—一江春水》。让学生静心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声律基调、思想情感。此过程安排3—4分钟。
5、讨论、探究法。自主思考讨论、各抒己见。
6、训练法。位置置换,将自己置于李煜的位置、处境遭遇并结合词中词人运用的“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艺术技巧及“白描、比喻”的表现手法试着写一篇美文。
《虞美人》学历案(含答案)
《虞美人》学历案【课标要求】1. 领会诗歌的内容,理解诗歌运用意象抒情的手法,体会诗歌的独特魅力。
2. 学习从语言、形象、情感特点等不同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提高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学习目标】1.诵读诗词,了解李煜生平及艺术风格。
2.品析意象手法,感受意境美、情感美和音乐美。
3.赏析重点词句,理解作者的无限愁情。
【评价任务】1. 通过前备知识提示,了解作者李煜的生平及《虞美人》的创作背景。
2. 通过课前预习及学习活动一“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达成目标1,初步指向学习目标2。
3. 通过环节二、三,达成并检测学习目标2、3。
【学习过程】◆前备知识提示1.介绍词牌来源四面楚歌时,虞姬拔剑自刎,血染之地长出鲜红的花,后人为纪念她,便把这种花叫做“虞美人”。
在古代寓意着生离死别、悲歌。
后人钦佩美人虞姬节烈可嘉,创制词曲时,常以“虞美人”三字作为曲名,以诉衷肠,因此逐渐演化为词牌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
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
2.词人简介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籍贯徐州彭城县(今江苏省徐州市),生于江宁府(今江苏省南京市),原名从嘉,字重光,号钟山隐士、钟锋隐者、白莲居士、莲峰居士,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南唐末代君主。
李煜命如玄机,身为君王,却沦为阶下囚,为人所害;才华横溢,因词曲成就,又被尊为“百代词宗”、“千古词帝”。
赵翼评他:“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语始工。
”在弦月盈盈的夜晚,他没能踏碎一地清辉,却要饮下一杯名为“牵机”的毒酒。
一首《虞美人》,成了他的绝命词。
3.李煜文学成就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虞美人李煜阅读答案
虞美人李煜阅读答案【篇一:虞美人历年中考阅读鉴赏试题】文:一年一度的春花秋月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又知道有多少!小楼上昨天夜里又刮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若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1.“问君能有许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答:抒发了词人深重、难以遏制的愁绪。
以春水来比喻愁绪,呼应了“春花”“东风”等点明季节的词语,又把抽象的愁绪形象化,写出了愁绪的奔腾不息和连绵不绝的特点。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答:运用了设问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心中无形的愁苦比作滚滚东去的长江水,具体形象。
3.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达了作者痛失家国的无限愁绪。
4.词的上阕一共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的特点是什么?作者通过这些意象的描写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这是什么写法?答:词的上阕一共写了“春花”“秋月”“小楼”“东风”“明月”五个意象,这些意象的共同特点是“美”,它们是良辰美景,作者写这些是为了表明自己对人生的厌倦,这是以美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
5.“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中的“朱颜改”如何理解,这三句词蕴涵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朱颜改”三字,既可以理解为古国宫殿的颜色已经陈旧,也可以理解为旧时宫女的容貌已经衰老、憔悴,又可理解为原为故国君主的词人自己已经沦为“阶下囚”而憔悴不堪,更可以理解为国家易主,江山变色,这三句词抒发词人物是人非,江山易主的深沉的亡国之痛。
6.结尾两句把“愁”比做“一江春水向东流”,突出了“愁”的哪些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结尾两句把“愁”比做“一江春水向东流”,突出了“愁”的深重、强烈和无穷无尽。
这种比喻性的写法可以化抽象为形象,把“愁”写得具体可感,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虞美人说课稿教学设计7篇
虞美人说课稿教学设计(精选7篇)虞美人说课稿教学设计(精选7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利于老师对要授课的课程内容进行提炼,梳理清晰教学重点。
下面是由我给大家带来的虞美人说课稿教学设计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虞美人说课稿教学设计(篇1)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您们好!我说课的题目是《虞美人》。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一)本课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虞美人》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中的第4篇课文《词七首》的第一首,该单元选唐宋诗词17首,总的教学目的是了解词的流派及其特点,在反复诵读中,运用联想和想象,探究诗词的意境,培育学生初步鉴赏唐宋诗词的能力。
《虞美人》的是五代南唐著名词人李煜。
李煜,史称南唐后主,在位15年,期间,“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宋太祖开宝年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投降,被送往汴京(今河南开封),幽居在一座深院小楼,从今,由帝王变成了阶下囚,过着凄凉的生活。
确实,李煜作为一个君主,没有什么可称道的,但作为一个词人,却留下了许多血泪文字,千古传诵。
前人吊其诗云“做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主”。
他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也是整个词史上一流的大家。
他后期的词由于生活的巨变,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
这些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人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至于其语句的清丽,音韵的和谐,更是空前绝后的了。
《虞美人》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作。
他也因吟咏“故国不堪回首”而在978年被宋太宗用牵机毒杀。
“虞美人”成了他的绝命词!(二)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
根据新课标、单元提示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知识与技能:分析、体悟本词的内容、情感,领会抒发感情的独特风格,进一步提高诗词鉴赏的能力。
虞美人李煜阅读答案
虞美人李煜阅读答案虞美人李煜阅读答案【篇一:虞美人历年中考阅读鉴赏试题】文:一年一度的春花秋月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又知道有多少!小楼上昨天夜里又刮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若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1.“问君能有许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答:抒发了词人深重、难以遏制的愁绪。
以春水来比喻愁绪,呼应了“春花”“东风”等点明季节的词语,又把抽象的愁绪形象化,写出了愁绪的奔腾不息和连绵不绝的特点。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答:运用了设问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心中无形的愁苦比作滚滚东去的长江水,具体形象。
3.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达了作者痛失家国的无限愁绪。
4.词的上阕一共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的特点是什么?作者通过这些意象的描写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这是什么写法?答:词的上阕一共写了“春花”“秋月”“小楼”“东风”“明月”五个意象,这些意象的共同特点是“美”,它们是良辰美景,作者写这些是为了表明自己对人生的厌倦,这是以美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
5.“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中的“朱颜改”如何理解,这三句词蕴涵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朱颜改”三字,既可以理解为古国宫殿的颜色已经陈旧,也可以理解为旧时宫女的容貌已经衰老、憔悴,又可理解为原为故国君主的词人自己已经沦为“阶下囚”而憔悴不堪,更可以理解为国家易主,江山变色,这三句词抒发词人物是人非,江山易主的深沉的亡国之痛。
6.结尾两句把“愁”比做“一江春水向东流”,突出了“愁”的哪些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结尾两句把“愁”比做“一江春水向东流”,突出了“愁”的深重、强烈和无穷无尽。
这种比喻性的写法可以化抽象为形象,把“愁”写得具体可感,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虞美人教案(通用14篇)
虞美人教案(通用14篇)虞美人教案(通用14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虞美人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虞美人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其人、论其事、诵其诗。
2、评鉴名句,把握诗人的感情。
3、自主阅读,提高审美情绪,培养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评鉴名句,把握诗人的感情。
2、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
一、导入: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一首最美丽也是最绝望的词——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
(板课题)二、简介词人——李煜(多媒体呈现李煜头像及相关档案)姓名:李煜别名:重光生辰:937年七月初七祭日:978年七月初七国家:南唐职业:国主词人信仰:佛教三、听、读:1、听:现在让我们随着《虞美人》一词,一起走进这位南唐末代帝王的内心世界。
请大家认真听录音朗读,用心感受词人通过词传达出来的情感。
(放录音朗读)2、问:同学们通过听了诵读能不能体会到作者写这首词时的心情?(幽怨、悲伤、无奈、悔恨)同学们说得很好,接下来请同学们用3分钟的时间读这首词,同桌的两个同学为一组,一个读一个听,并且互相点评,结束之后,我们再请一位同学诵读,好不好?(学生听、评,教师巡视指点)3、刚才同学们都很认真,现在哪一位同学能为我们诵读这首词?(由一位学生读)四、感:通过听、读的环节我们基本把握了这首词的思想感情是幽怨、是悲伤、是无奈、是痛苦。
请同学们想一想这种情感在词中表现最为明确,最为直接的是哪一句?一起说。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这句可以说是这首词的中心句,主旨句,那这句中哪一个字最重要?(愁)因此它是这首词的词眼。
这么说这首词的就是围绕着这个“愁”字来写的。
李煜的“愁”是李清照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还是苏东坡“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壮志难酬之这愁?作者他愁什么?从词作中那里可以体现出他的的愁?(由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老师归纳。
虞美人教案7篇
虞美人教案7篇虞美人教案篇1教学设想:两词选自苏教版“笔落惊风雨词别是一家”板块,《虞美人》属于教学课文范畴,《蝶恋花》属于自读课文。
可以合并两词一块进行教学。
“词别是一家”板块选有宋词四首,萃集了宋词精品,意在通过文本研习指导学生体验它们不同的风格,从中把握词人感叹怅恨的人生情怀。
学习__,主要是理解两首词风格,继续学习诗歌的鉴赏。
目标与要求:1、了解有关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情感;2、品味诗句语言,体会诗作风格;3、学习对诗歌的赏析评价。
4、背诵名句教时设置:1教时第一教时要点:了解词的有关文学常识,赏析,积累字词,背诵过程:一、导入(学习要求)二、了解词的有关常识:词的形式有小令(58字以下),中调(59——90字),长调(90字以上)。
词的结构:词牌——标题——填词,词牌也叫曲牌,是歌或调的名称,不同的词牌有不同的句数,有不同的平仄要求,有不同的押韵要求,写词当然就叫填词了。
宋代词的创作有一个发展变化过程。
北宋初年,词人不多,所作仅是小令和中调;到柳永、苏轼,词才发展到全盛时期。
柳永被认为是婉约派的创新者。
婉约派的代表作家除柳永外,还有秦观、李清照等。
婉约派作品语言清丽、含蓄,抒写的情感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离愁别绪,或深沉幽怨、刻功精细,题材较狭窄,多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或写山水融情于景。
苏轼扩大了词的表现范围,开宋代豪放词的先河。
三、赏析第1首《虞美人》1、简介作者与写作背景李煜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国的第三代国君。
“好声色,不恤政事”,被宋朝灭国;人称李后主。
相传后主被俘后,于七夕(他的生日,阴历七月初七)在寓所命歌伎作乐唱《虞美人》,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毒酒将他毒死。
所以这首词也是他的绝命词。
他最为传诵的名作《虞美人》、《相间欢》、浪淘沙》等几乎人人能上口,后人亦称他为“词帝”。
2、听配乐朗读3、自读4、赏析(1)这首词里有一个字是思想情感的眼,试找出来加以品味。
(愁,亡国之愁。
李煜《虞美人》优质教案(12篇)
李煜《虞美人》优质教案(12篇)李煜《虞美人》优质教案 1学习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把握词中意象的特征,鉴赏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和真挚的情感美。
2、能力目标学习李煜“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艺术手法。
3、情感目标感受李煜词中的亡国之恨,故国之思。
学习思路:整首词的学习以“读”、“感”为主,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意象特征的整体把握从而更好的深入探寻作者的内心世界,更好地把握词的感情。
学习过程:一、品味鉴赏:1、读诗悟情(是什么):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朗读语调概括全文的情感2、追寻愁因:(为什么)了解李煜3、愁情表达:(怎么样/方法技巧)1)品味意象2)赏析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4、小结:二、联想比较:1)都是东流水,试比较《虞美人》的结句与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别》中的“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的表情达意有什么不同。
2)都是末路王侯,同是绝命词,《垓下歌》与《虞美人》的风格有何不同三、“愁”句集锦:1、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2、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3、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成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4、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李煜)四、迁移运用:1、仿照例子,自拟一个描写对象,写一组句子,要求所写句子使用夸张、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
这满山遍野的'桃花,开得热火朝天,惊天动地,是一一幅立体的画,一首无声的诗,把青春挥洒得淋漓尽致。
2、片段练习:以“李煜,我想对你说”为题附页:一、关于李煜:李煜能诗文、善书画、通音律,尤以词闻名。
前期作品大都描写宫廷享乐生活、男女恋情,风格柔靡。
后期则描写了思乡之情,亡国之恨以及对昔日生活的怀念,表现出浓厚的感伤情绪,在题材与意境上突破了晚唐五代以写艳主的窠臼。
相传因在七夕之夜命歌妓唱此词,李煜被宋太宗赐酒毒死,所以本词也就成了他的绝命词。
二、关于词的知识:1、词兴于隋唐,盛于宋代,是一种和乐可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虞美人》教学案例
《虞美人》教学案例中国是个诗歌充盈的国度,因而学习如何分析和鉴赏一首诗歌,也是我们每个中学生所必须具备的一项技能,而且这也是高考中一定会涉及到的一项能力测试。
本单元是古典诗歌单元,主要内容是介绍了唐诗宋词元曲中的一些名篇,所以在学此篇之前,大家已具备了一定的鉴赏诗歌的能力。
《虞美人》属于本单元自主赏析部分的内容,他是南唐后主李煜生命中最后的一篇作品,被称为他的“绝命词”,也是一首千古流传的名篇。
这首词的文意相对来说是比较简单的,文章的注解当中已经明确地指出:“这首词是他被囚禁时所作,表达了对故过的深切怀念和作为阶下囚的哀愁。
”李煜被誉为一代“词宗”,在写词方面是颇有造诣,作为亡国之君的他,把他的那中亡国之痛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节课旨在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来分析诗词上的一些写作技巧,从而达到学会鉴赏诗歌的目的。
二.学情分析高二的学生,比较现代文而言,他们在古诗词方面积累的知识还是比较的匮乏,稍难一点的诗词文章他们就会觉得无从下手,不知道该从什么地方来解读,从而有时感到不知道作者在讲什么。
这在前面学习的诗词文章中反映了出来,所以要有适当的引导他们才能真正理解诗词的含义,这也正是诗歌鉴赏所要加强的方面。
不过有一可喜的地方是,中国的诗歌都比较讲究音韵的和谐,这也是吸引我们热爱诗歌的一个原因。
而老师正好可利用这点,让学生在反复的吟咏中去提升对诗歌的理解。
而且学生在平时的作文中,往往会忽略写作技巧的运用,从而自己的文章很难有什么特色,显得过于平淡,此次诗歌写作技巧的分析,也许会带给他们一次新的触动。
三.设计理念根据新课标基本理念的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充满活力的语文课程”,让学生从有效的引导中,通过自主或合作去寻找自己在学习中应该掌握的东西,从而使学生从一个学习的旁观者,变成一个学习的参与者,真正让学生动起来。
同时发挥我校作为“诱思探究教学”基地的教学优势,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独立思考、发表创见,最终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有答案《虞美人》教学文稿——虚实结合教学内容
有答案《虞美人》教学文稿——虚实结合《虞美人》教学文稿【学习目标】1、通过对诗歌的具体研读,能说出这首诗所寄寓的思想情感;2、能通过具体诗歌的赏析学会虚实结合手法的解题技法。
【学习重难点】重点:能结合诗句解读正确的思想情感;难点:能学会辨析虚实结合手法,并在以后的学习中举一反三。
阅读导航:(一)了解作者李煜,(937-978),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以亡国的悲痛,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过前期,可谓“神品”。
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相见欢》等,皆成于此时。
此时期的词作大多哀婉凄绝,主要抒写了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景,表达了对往事的无限留恋。
他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的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
李煜文、词、书、画创作均丰。
其词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词》中。
(二)了解背景978年7月7日(七夕)他的生日,他与家人歌唱他的新词《虞美人》,触怒宋朝皇帝赵光义,下令将其毒死。
李煜死的很惨,死时年仅四十一岁。
【活动1】课前诊断1、在通读全诗后,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一个字是。
你认为作者在诗中抒发了哪些情感?请尝试着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2、请尝试着说说全诗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来表达自己的“愁”?3、背诵全诗。
【活动2】知人论世明确背景1、新课导入(歌曲)以徐小凤演唱的歌曲《虞美人》引入。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2、结合“阅读导航”明确作者生平以及写作背景。
【活动3】初读全词整体感知1、教师指导点拨:把握节奏:“语气可于四字作逗,或上二下七,但终以一气呵成为佳。
”找出韵脚:了、少、风、中、在、改、愁、流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押韵规律:两句一换韵,两平两仄2、请学生朗诵,其余学生点评:读出感情:①感情基调:低沉、凄凉②读准能体现词人内心痛苦的重点词语:何时、多少、又、不堪、应、只是、几多。
虞美人教学设计优秀8篇
虞美人教学设计优秀8篇《虞美人》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1.掌握词的文体知识,了解词的四个发展阶段和两大流派。
2.在诵读、品味的过程当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
2.了解词的韵律和章法。
教学设想教学方法: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教学时数:4课时。
(以下只选了李煜词的教学步骤,其他6首词的教学方法同此。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清代赵翼《论诗》)唐诗过后是宋词。
好诗在唐代已被诗人们写尽了,宋代文人就另辟蹊径,使词这种文学形式趋于完善、臻于完美,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使宋词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又一颗璀璨的明珠。
(板书课题)解说:激发学生对祖国悠久灿烂文化的自豪感,并指出创新才是文学发展的出路。
二、解题介绍词的一般知识(分段投影显示):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明代徐师曾《文章辨体序说》)。
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分两片的最为常见,本课的七首词都分两片。
词的篇幅比较短小,有人按字数将词分成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认为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见清代毛先舒《填词名解》)三、研习《虞美人》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①齐读课文,找出该词的韵脚。
(解说:引导学生体会词的音韵美,整体感知词的思想内涵。
)②内容与形式总理。
李煜,即李后主,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也是整个词史上一流的大家。
李煜的前半生,作为南唐的国君,生活相当豪华奢侈,词的题材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恨。
亡国后,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成就很高,《虞美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
这是李煜的绝命词,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深切怀念。
(见课本注释①)这首词采用白描手法,以自己的心境去观照事物、想像事物,这样,词中的意象就在“情”的贯穿下,构成了自然流畅、和谐完整的意境。
《虞美人》教案设计4篇
《虞美人》教案设计4篇《虞美人》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①感悟《虞美人》的思想内容。
②体会情感并学习词人化抽象为形象的表达技巧。
【教学重点】品味李煜诗词所蕴含的真挚情感。
【教学设想】①多媒体教学,创设情景,增加课堂教学容量。
②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激发学习诗词的兴趣;反复诵读,深入体会词情并当堂成诵。
【教学步骤】一、情景导入上课之前,我们先讲一个故事,一个悲伤凄婉的故事。
(配乐)他就是南唐后主李煜,一个有着双重身份的人物,既是一个昏庸无能的君王,又是一个多愁善感的词人,后人评价他“作个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为君王”。
因而我们这样称呼他——薄命君王,绝代词人。
作为一个词人,李煜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诗篇,《虞美人》就是其中之一。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南唐后主的内心世界。
二、诵读感悟1、学生集体朗读2、请两位同学分别朗读,比较评价。
3、老师范读,并作诵读指导。
(1)、注意把握节奏(2)、找出韵脚:了、少、风、中、在、改、愁、流。
(3)、重读能表现词人内心痛苦的词语。
如:何时、多少、又、不堪、应、只是、几多。
(4)、把握低沉凄迷的感情基调。
4、要求学生再读三、整体感知1、问: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词?这首词写了些什么内容?用一句话来概括。
明确:表现一个亡国之君对故国的深切思念和无限愁恨。
2、从哪些地方最能看出词人的故国之思?明确:(1)、“小楼昨夜又东风”、“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东风自故国吹来,春水向故乡流去。
)(2)、“往事知多少”(锦衣玉食的生活,后宫如云的佳丽,尊严、自由、生存的安全感)(3)、“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春花秋月何时了”(列举写月的诗词,领悟月的意象,“思想怀人”的沉淀意义)四、精读细品1、一首词要读出意味,必须把握全词的情感核心。
这首词哪个字可概括情感呢?(学生回答:愁。
)2、李煜的愁有哪些?(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小结板书)往事之叹、亡国之恨、离家之痛、思家之苦3、这层层叠叠、铺天盖地的“愁”接踵而至,词人在文中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明确:(1)、用春花秋月表现忧愁(以乐景衬哀情)。
李煜《虞美人》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
李煜《虞美人》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李煜《虞美人》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
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李煜《虞美人》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李煜《虞美人》说课稿1一、说教材《虞美人》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二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第四篇课文,属于自主赏析的课文。
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包括三个单元古代诗歌欣赏,共30首诗歌;三个单元古代散文欣赏,共18篇散文。
所以,这册选修教材的学习有利于夯实高中生古代诗文的积累,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文言文阅读能力以及审美能力。
本册书每个单元课文都分为三部分:赏析示例、自主赏析和推荐作品。
本单元为古代诗歌鉴赏单元,单元教学目标“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即声情并茂地吟咏、诵读诗歌,在古典诗歌的音乐美的熏陶中,深刻理解作品的情感。
《虞美人》这首词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写得凄凉悲婉,深刻地表达了李煜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是进行诗歌诵读教学很好的例子,而且这首词篇幅短小,有古诗新唱,易于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为学生很好地诵读本单元推荐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关于古代诗歌教学,《全日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要求:1、培养和激发学生阅读古代诗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2、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3、学习鉴赏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提倡个性化体验。
4、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基于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的这些要求,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1、李煜其人其作2、介绍词的一般知识。
2023最新-李煜词《虞美人》教案优秀4篇
李煜词《虞美人》教案优秀4篇李煜词《虞美人》教案篇一投影呈现:故都金陵的画面一、引师:同学们想不想听故事。
生:(小声)想。
师:这“想”的声音不够“响”嘛!生(大声):想!师:好,那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历史故事。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这不是一个欢乐的故事,而是一个悲伤凄婉的故事。
我要求大家在听读的过程中,能把听到的内容在脑海里转换为形象的画面。
我也相信大家都是出色的摄影师,一定能完成这个任务。
下面,让我们开始——(课件背景音乐。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师(深情地):一个细雨蒙蒙阴云低垂的早晨,一座金碧辉煌而又气氛肃杀的宫殿,一个泪眼朦胧面容苍白的君主。
佛,他拜过了;契丹,他也求过了,眼见着亡国被俘的命运是逃不掉了。
在这花园般美丽的古都金陵即将沉陷于敌国铁蹄之下的时候,这位“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风流天子,缓缓地站起身来,脱去穿在身上15年之久的那件金光闪闪的龙袍,肉袒负荆,出城跪降。
随后,在宋兵的辱骂声中,一路呜咽,北上东京。
紧接着就是被囚禁,只能日夕以泪洗面。
虽被封为“违命侯”,但最后的命运还是在他过完41岁生日的那天晚上,面对一弯残月,他慢慢转过身去,远眺南方他那无法看到的“三千里地山河”。
失落的、冰凉的眼泪打在他的手臂上,他再也无法整理这多年积累的愁绪,吟唱了一曲最为绝望的诗歌,喝完宋太宗赐来的毒酒,倒地而亡。
请问,他是谁?生:李煜。
师:对,他就是南唐后主李煜,一位失败的政治家。
(投影呈现李煜头像及相关档案)姓名:李煜别名:重光生辰:937年七月初七祭日:978年七月初七籍贯:徐州国家:南唐职业:国主词人信仰:佛教师:但在死神来临之前,他却用一个艺术家的天才敏感,领受到非人的囚徒生涯,以一个昔日君主的眼光看取亡国灭种的不幸命运。
在死亡的召唤声中,他没有闭上眼睛,而是蘸着血,和着泪写下了一曲曲凄凉如挽歌般的诗作,创造了审美世界的最后辉煌。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南唐末代帝王的内心世界——(投影呈现:江水图。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虞美人 Word版含答案
诵读·鉴赏
教学过程
补充内容
一、了解作者
李煜,又称南唐后主。做了十五年皇帝,国亡而被俘,从此以泪洗面。后来因为这首词中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句子,便被人用药毒死。这首词是李后主到宋朝做俘虏一年后的一个夜里写的,作者一字一泪,读者一字一泪,歌者一字一泪!这首词的意境,沉痛悲凉,回肠荡气,被推为千古绝作。
二、理清思路
上片----回忆往事
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无可奈何
三、诗眼分析
愁
往事之叹
亡国之恨
离家之痛
思乡之苦
--------表怀念之情,抒亡国之恨。
四、难点突破
1、“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词人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
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事物,作者却以怨恨的口吻发出诘问。这是因为春花秋月只会引起他对往事的追忆,勾发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惆怅,跌衬出他的囚居异邦之愁,而往事桩桩件件都会令人心碎,烹金馔玉的江南国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的阶下囚的作者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
词人的满腔幽愤再难控制,汇成了旷世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水喻愁,可谓“前有古人,后有来者”。它以春水的汪洋恣肆比喻愁思的深广无边;而且以春水的长流不断比喻愁思的无穷无尽。生动形象地传达出词人的故国之思和人生无常的悲伤与感慨,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全表达出来了。以这样声情并茂的词句作结,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通过这样具有诗意的形象比喻,真实而深刻地表现自己的深哀和剧痛,而且将这些抽象的、难以捉摸的东西写得具体形象,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八、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不行:
诗歌贵在含蓄,“可惜”太过直露。
他遥望南国感叹,“雕栏”“玉砌” 也许还在吧,只是当年曾在那里流连欢乐的有情之人,已不复当年的神韵风采了 ,“是”含有即成事实无法改变之说,含蓄表达出这两个字的叹惋口气,传达出了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之感。
《虞美人》教案
《虞美人》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作者李煜的生平及作品风格。
2. 学习本文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3. 理解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学习本文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理解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2. 难点:理解本词以乐景写哀情的艺术特色。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讲述李煜的生平,引入 《虞美人》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分析课文内容,讲解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让学生结合注释,自主阅读《虞美人》,理解文章大意。
教师讲解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帮助学生理解本词的艺术特色。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 《虞美人》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思维能力。
4.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和本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5. 布置作业:让学生背诵并默写《虞美人》。
五、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讨论的结果以及作业的完成情况来评价教学效果。
六、教学资源:
1. 教材:《虞美人》课文
2. 多媒体课件。
语文版九下李煜词《虞美人》教案3篇
《虞美人》教案教学目的1.掌握词的文体知识,了解词的四个发展阶段和两大流派。
2.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
2.了解词的韵律和章法。
教学设想教学方法: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清代赵翼《论诗》)唐诗过后是宋词。
好诗在唐代已被诗人们写尽了,宋代文人就另辟蹊径,使词这种文学形式趋于完善、臻于完美,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使宋词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又一颗璀璨的明珠。
(板书课题)解说:激发学生对祖国悠久灿烂文化的自豪感,并指出创新才是文学发展的出路。
二、解题介绍词的一般知识(分段投影显示):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明代徐师曾《文章辨体序说》)。
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分两片的最为常见,本课的七首词都分两片。
词的篇幅比较短小,有人按字数将词分成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认为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见清代毛先舒《填词名解》)为了说明方便,似可将词在唐宋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时期:┌─────────┬────────┬──────────┐│时期│主要风格│代表作家│├─────────┼────────┼──────────┤│唐、五代、北宋初年│婉约艳丽│温庭筠、李煜、晏殊│├─────────┼────────┼──────────┤│││苏轼、柳永、秦观、││北宋中叶到南渡│婉约、豪放并举│││││李清照│├─────────┼────────┼──────────┤│南宋前期│壮怀高唱│辛弃疾、陆游│├─────────┼────────┼──────────┤│南宋后期│哀感低吟│姜夔、张炎│└─────────┴────────┴──────────┘三、研习《虞美人》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①齐读课文,找出该词的韵脚。
2023年有关虞美人教案三篇
2023年有关虞美人教案三篇虞美人教案篇1一、情景导入上节语文课我们具体分析了“高考新课标二试卷”的诗歌《残春旅舍》,里面有一个题目是这样问的“颔联乃晚唐巧句,具体分析巧在哪里”。
在诗歌鉴赏题里重点分析某个字某句诗的这种题型,我们称之为炼字炼句。
今天我们以炼字炼句作为解读突破口,具体赏析有着双重身份的词人李煜流传千古的名词《虞美人》。
二、简析作者1、身世2、爱好 (PPT展示)3、词风特点:前期词多表现宫廷男女爱情生活和离愁别绪;后期词则多追忆往事,伤怀故国,风格沉郁苍凉。
4、语言特点:语言自然精练,境界开阔,词风疏朗。
(记笔记)三、创作背景开宝八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投降,被送往汴京,过着“日夕以泪洗面”的软禁生活。
两年后他41岁生日时(七夕之夜)作《虞美人》词,并令歌伎演唱,此曲触怒了宋太宗,不久,李煜饮所赐药酒被毒死,该词便成了后主的绝笔之作。
四、诵读指导1、找出每一句你认为需要重读的字词(何时、多少、又、不堪、应、只是、几多)自己试着读,明确读出的感情基调——低沉凄迷2、思考关键字词有哪些?五、整体感知,了解内容1、你认为全词的词眼是什么?——愁2、作者的愁情是通过哪些意象来表现的?华清中学第二届教学新秀第一轮赛教语文课堂实录春花秋月往事小楼东风故国明月雕栏玉砌朱颜六、品析鉴赏,感受艺术1、“春花秋月”本来是美好的事物,李煜为什么希望它们结束呢?明确:李煜降宋后被封为违命侯,名虽王侯,实为亡国奴、阶下囚。
在对生命已经绝望之时,“春花秋月”是对他的一种讽刺,让他觉得厌烦,希望这一切都结束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所具体指什么?即作者怀念的是什么? 物质上:锦衣玉食、后宫佳丽、一国之君的尊荣富贵的生活;精神上:欢乐、自由、尊严、生存的安全感3、“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又东风”点明他归宋后又过了一年,时光在不断流逝,与开头句照应。
4、“朱颜”的含义是什么?后宫佳丽的容颜,词人的容颜,国家的容颜。
河北省武邑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第3单元 虞美人1 Word版含答案
非王土”的尊荣等,
计
更是对欢乐、自由的向往,对尊严的期盼,对生存安全感的需要。切 入 点 : 昔 日 拥 有 什
3.“只是朱颜改”,改变的仅仅是“朱颜”吗?
么?
4.“问君能有几多愁”,作者的愁有哪些?
引导:改变的与失去的 是否相同?
往事之叹、亡国之恨、离家之痛、思家之苦
5.这首词运用了哪些手法?10、11
路呜咽,被驱北上。最后被囚禁在汴京。
在他过完 41 岁生日的七夕之夜,面对一轮皎洁的明月,
教 远眺他那永远无法再见的“三千里地山河”。失落的、冰凉的
眼泪打在他的手臂上,他再也无法遏止这三年囚徒生涯所积
累的愁结,吟唱了一曲最为绝望的诗歌《虞美人》。喝完宋太
宗赐来的毒酒,倒地而亡.
切入点:写作背景
2.教师简介作者生平与成就。
河北武邑中学课堂教学设计
备课人 课题
教 学 目 标
《虞美人》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授课时间
1.诵读并背诵诗歌 2. 赏析重点词句,把握艺术技巧。 以课堂为阵地,提升学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探究拓展能力。 感受词作的艺术魅力及其艺术价值。
重难点 把握重点词句的内涵,把握艺术技巧。
一、《虞美人》歌曲导入(1 分钟)
二、走近作者李煜。(3 分钟)
切入点:现代歌曲引入
朱1.颜学生(经朗历读风写吹作雨背打景,(后宫配佳乐丽)的容颜,词人的容颜,国家的容颜词。)作
公地元位 9(7一4 国年之冬君天沦,为宋阶军下的之囚铁)骑踏破了美丽的南唐国都金陵。
李心煜情肉袒(尊负荣荆显,贵出到城忍跪辱降蒙羞。)随后在宋兵的一片辱骂声中,一 学生活动:朗读
情景交融 虚实结合 比喻 夸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虞美人》教学文稿【学习目标】1、通过对诗歌的具体研读,能说出这首诗所寄寓的思想情感;2、能通过具体诗歌的赏析学会虚实结合手法的解题技法。
【学习重难点】重点:能结合诗句解读正确的思想情感;难点:能学会辨析虚实结合手法,并在以后的学习中举一反三。
阅读导航:(一)了解作者李煜,(937-978),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以亡国的悲痛,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过前期,可谓“神品”。
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相见欢》等,皆成于此时。
此时期的词作大多哀婉凄绝,主要抒写了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景,表达了对往事的无限留恋。
他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的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
李煜文、词、书、画创作均丰。
其词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词》中。
(二)了解背景978年7月7日(七夕)他的生日,他与家人歌唱他的新词《虞美人》,触怒宋朝皇帝赵光义,下令将其毒死。
李煜死的很惨,死时年仅四十一岁。
【活动1】课前诊断1、在通读全诗后,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一个字是。
你认为作者在诗中抒发了哪些情感?请尝试着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2、请尝试着说说全诗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来表达自己的“愁”?3、背诵全诗。
【活动2】知人论世明确背景1、新课导入(歌曲)以徐小凤演唱的歌曲《虞美人》引入。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2、结合“阅读导航”明确作者生平以及写作背景。
【活动3】初读全词整体感知1、教师指导点拨:把握节奏:“语气可于四字作逗,或上二下七,但终以一气呵成为佳。
”找出韵脚:了、少、风、中、在、改、愁、流押韵规律:两句一换韵,两平两仄2、请学生朗诵,其余学生点评:读出感情:①感情基调:低沉、凄凉②读准能体现词人内心痛苦的重点词语:何时、多少、又、不堪、应、只是、几多。
3、教师范读。
4、齐读课文。
【活动4】披文入情品出诗味1.“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且是不变的自然规律,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点拨:(亡国之君,内心痛苦;以乐景写哀情)2. 往事知多少——作者会想起哪些往事呢?点拨:(物质方面:锦衣玉食、后宫佳丽等等;精神层面上:欢乐、尊严、自由,甚至生存的安全感等等)3.“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东风”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点拨:(东风即春风,感叹时光流逝,宇宙的永恒不变)4.只是朱颜改——“朱颜”的含义点拨:(后宫佳丽的容颜,词人自己容颜,国家的容颜)5.品味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理解此句的妙处。
点拨:(运用比喻把抽象的感情具体化、形象化,化虚为实。
显示出愁思就像那春水一样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王国维评价说:“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其它以比喻写愁的诗句: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愁之形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愁之长度)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愁之重量)【活动5】拓展学习提升能力(一)全词主要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表达作者的愁情的?请尝试着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点拨:比喻、设问、夸张、对比、虚实相生(二)认识虚实相生1、何为诗歌中的“实”与“虚”?“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它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具体感受得到,是真实具体的描绘;“虚”:则是虚拟之景,存在于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看不见摸不着。
2、详解“虚”与“实”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四类:a、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
诗云: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李白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
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
b、已逝之景之境。
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史实。
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故也是虚景。
如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存在,但此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象。
作者将“雕栏玉砌”与“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
c、设想的未来之境。
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
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
如柳永《雨霖铃》中云:“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
d、联想的对方之景,由此及彼,即对面落笔。
有些诗作抒写诗人的相思离别之苦和羁旅惆怅之思,不直抒胸臆,倾诉衷情,而是落笔对方,通过描写想象中的对方来烘托自己的苦恨离情,品读这类诗作,常常给人以曲折有致,情韵悠长之感。
如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依虚幌,双照泪痕干。
”作者不明写兵荒马乱,战火纷飞的年月自己对妻儿子女的深切思念,而是通过对面设想妻子望月怀人,女儿稚趣无知来烘托自己对妻女的忧虑和牵挂,中秋怀人之中浸透了天下乱离的悲哀。
诗歌中的“实”:在中国画中,实是指图画中笔画细致丰富的地方。
而在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上阙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赤壁险峻的形势;《雨霖铃》中上阙所写的两人分别的情形,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等。
3、设问方式(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2)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 或艺术手法、表现手法)。
(3)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4)赏析这首诗(词)对比的艺术特色。
4、答题步骤(1)点手法(准确指出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2)释运用(结合具体诗句,阐释哪些诗句是实写,写了什么;哪些诗句是虚写,写了什么)(3)析效果(a.前后进行对比,突出主旨、情感 b.烘托渲染某种氛围,表达作者某种情感)(三)链接课本、题例引导:读柳永的《雨霖铃》,试分析诗歌中的虚实手法。
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参考答案:本词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
(步骤一)“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描写了离别时凄清的环境和两人难舍难分的情景,写的是现实之景,是实写。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想象中的别后所见景象和凄清孤寂的生活情景,是想象之景,是虚写。
(步骤二)本词虚实结合,丰富了诗歌离别的内容,拓展了诗歌凄清的意境,渲染和强化了诗歌词人与恋人离别时的伤感,孤独,无奈的感情。
(步骤三)【活动6】课中诊断(一)小战热身:找出下列诗词中的虚和实:①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②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③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④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⑤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时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二)这幅画为齐白石老先生的《蛙声十里出山泉》。
这幅画中只有蝌蚪,你们说说它符合画题的要求吗?(三)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2008•江西高考)初入淮河四绝句(三)杨万里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问: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活动7】课堂小结与反思【活动8】课后诊断1、(2005年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唐)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问: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2、(2010年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问: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3、(2010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7分)《望江东》黄庭坚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
思量只有梦来去。
更不怕、江阑①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
直饶寻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暮。
【注】①阑:阻隔;阻拦。
②直饶:纵使。
分付:交付。
问: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
4、请从虚实角度对本词略作赏析。
踏莎行欧阳修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5、(2014年新课标II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注] 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
曾流离吴越等地。
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
生卒年生平不详。
问: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
(5分)6、(2010·潍坊二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忆秦娥邯郸道上望丛台有感曾觌(dí)风萧瑟,邯郸古道伤行客。
伤行客。
繁华一瞬,不堪思忆。
丛台歌舞无消息,金樽玉管空陈迹。
空陈迹。
连天衰草,暮云凝碧。
【注】 1169年隆冬,在去金国进贡时,作者路过邯郸望见六国时期赵王宴乐之所——丛台,遂作此词。
问:“虚实结合”是这首词的突出手法,请结合全词加以简析。
7、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浪淘沙欧阳修五岭麦秋残,荔子初丹,绛纱囊里水晶丸。
可惜天教生处远,不近长安。
往事忆开元,妃子偏怜。
一从魂散马嵬关,只有红尘无驿使,满眼骊山。
【注释】(1)开元:和天宝都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只说开元只是为了音律上的考虑。
(2)驿使:送荔枝的驿站官差。
(1)上片前三句描写荔枝有何作用?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2)请从虚实角度分析下片最后三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