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师范教育思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梁启超:

梁启超(1873-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县人,清末民国初期著名的改良主义者、教育家。曾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清华大学讲学任教。梁启超首论师范教育,批判传统教师教学中的流弊,倡行教学革新及新教学方法实践,他的教师思想既带有时代特征,更寓有深刻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但梁启超更多的是一位师范教育思想家与理论家,而非一位师范教育实践家。

名师出高徒,梁启超培养了一大批卓越的人才。著名学生有:蔡锷、秦力山、林锡圭、范源廉、周宏业、唐才质、田邦璇、李炳寰、冯自由、郑贯一、徐志摩、徐中舒、蔡尚思、谢国桢、吴其昌、周恩来等。鲁迅、毛泽东等一代著名知识分子,无不受梁启超的影响。特别是他倡导文体革命,以流利畅达的文学代替死板僵硬的八股文,开创了近代新文体的时代,对教育界有巨大影响。因此说,梁启超是近代中国最早的杰出教育家。他的家庭教育也是非常成功的。9个儿女中8个留学异国,个个回国报效,卓有成效,其中有3位院士。这在中国近代教育家中是首屈一指的。

二、师范教育:

我国自古重视师资培养。许多教育家都论及师德、师术、师表等为师之道,对教师应具备的道德和学问,以及身教和言教的方式方法,提出过许多严格的要求。但创办师范学校,建立系统的师资培训制度,却是在晚清时期出现的。

现代汉语“师范”一词,系来自日语。古汉语中也有师范这个词,原义是“学习的模范”,名词,如《后汉书•赵壹传》,“学成师范,缙绅归慕”,引申为动词“效法”,如《文心雕龙•才略》,“相如好书,师范屈宋”。宋元以后有了“教师、师傅”义。该词传到日本后,成为日语中的“汉字”,其义大致与古汉语同。

1868年明治维新后,日本学习西方设置专门的师资养成机构,名之曰“师范学校”。19世纪70年代,黄遵宪在《日本杂事诗广注》中将其介绍回中国,后渐流行。

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先后创立了一系列学堂,如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和广州同文馆,福建船政学堂、江南制造局、广东实学馆以及水师学堂和武备学堂等。这些洋务学堂与封建官学、书院、私塾等中国传统学堂有显著差异,因此被称为新式学堂。但由于洋务学堂是嫁接在传统封建教育体制上的,新旧杂糅,受到顽固派的反对,也使当时社会各方面人士对其作用颇有争议。

梁启超从三个方面总结了洋务学堂的弊端,其中之一就是“师范学堂”不立,教习非人也。

梁启超指出:“吾所欲言者,采西人之意,行中国之法,采西人之法,行中国之意,其总纲三:一曰教,二曰政,三曰艺。其分目十有八:一曰学堂,二曰科举,三曰师范……”。这是对我国师范教育较早的关注。

不久,他又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论师范》,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首次专门论述师范教育问题。他指出:“夫师也者,学子之根核也”,“欲革旧习,兴智学,必以立师范学堂为第一义”,故“师范学校立,而群学之基悉定”。他主张设立本国自己的师范学校,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师。至于师范学堂的具体设置方法和课程安排,梁启超主张参照日本并结合中国国情,在中国建立一般师范、高等师范直到师范大学的完整的师范教育体系。

三、梁启超的师范教育思想概要:

在我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而且比较完整、比较系统的论述师范教育思想是梁启超。梁启超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在《时务报》上发表了《论师范》一文,集中阐述了他的师范教育思想。他的《论师范》及其以后有关著述中所表达的师范教育思想,开启了我国近代师范教育理论的先河,为师范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一)梁氏师范教育思想产生的渊源:

——兴办师范教育事关安邦治国之大业

梁启超对师范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是与他的爱国意识分不开的。19世纪末期,尤其是中日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加紧入侵步伐,企图瓜分中国。面对这种严重的政治危机和民族危机,梁启超主张必须尽快实施变法,改变一切不合理的封建旧制度,以拯救国家。主张变法之本在教育,要强国必由教育。他说:“今日为中国前途计,莫亟于教育。”当时,西方一些资本主义国家自产业

革命后,工农业生产得以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在于教育之普及,教育之普及又在于师范教育之发展,这对早年就接受过西方文化熏陶的梁启超来说影响很大。因此,他极力主张效法西方,兴办师范学校。他说:“师范学校立而群学之基悉定。”他希望通过兴办师范,以促成教育之普及,以达人才日以盛、民智日以开、国家日以强之目的。梁启超充分肯定了师范教育在整个教育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把师范教育看作是教育发展的基础和推动力量,看成是整个教育体制运转的工作母机,这是很有见地的。

(二)主要内容和原则:

①梁启超特别重视师范学堂的建立。

梁启超认为师范教育是各种学校教育的基础。他说:“师范学校立,而群学之基悉定”,“师范也者,学子之根核也。师道不立,而欲学术之能善,是犹种稂萎而求稻苗,未有能获也”。

认为师范学校应办在大学之先,与小学同办,首先培养小学教师。他主张应择优等生充为学员,在师范学堂附设小学堂,以师范学生任小学老师。三年以后,小学生可升为中学生,而小学教习中之优秀者,可升为中学之教习等。如此,中国之教育方能逐步发展。

②他还提倡教师要有教育工作的兴趣。

他认为由于“教学相长”的关系,从事教育职业的人,一面教育别人,一面继续做学问,两件事完全打成一片,所以别的事也是一种趣味,教育事业是两种趣味。

③梁启超提出了师范教育学制的设想。

1896年,梁启超发表《学校总论》等系列文章,根据西人所著《德国学校》、《七国新学备要》、《文学兴国策》等书,分别讲到普通大、中、小学,专科学校、师范学校、女子学校、残疾人学校、劳动教养学校等类及各校修业年限等,提出了学制的设想。为了全面推广学校,他根据日本教育次第列举了一个“教育制度表”,其中师范学制为:师范大学(和大学院平行设置)4年,

高等师范学校(和大学平行设置)4年,寻常师范学校(与中学校平行设置)8年。

④梁启超还特别强调“师道”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从而突出了师范教育的社会功能。

他认为,当今社会所以“风气日以下,学术日以坏,人才日以亡”,是因为社会上轻视教师,没有形成一种尊师重道的社会风气。他说:“师道不立,而欲学术之能善,是犹种稂莠而求稻苗,未有能获者也。”他一方面要求整个社会尊重知识、尊重教师,形成一种尊师重道的良好社会风气;另一方面则要求师范学校要培养出合格的师资,既能胜教于学校,又能促进社会及学术风气的日益好转,这是对中国教育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⑤要办好师范教育,必须强化各项管理。

a.目标管理: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位专题论述教育要有正确目的的教育家。

他认为,人和动物之最大不同就是人活动的有意识性和有目的性,而教育是人类的一种非常重要且又复杂的活动,“它事无宗旨犹可以苟且迁就,教育无宗旨则寸毫不能有成”。因此,梁启超明确规定了各级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即中等师范是专门培养小学教师,高等师范是专门培养中等教育教师(包括中学、中等师范及中等专业技术学校教师),师范大学则主要是培养高等师范及各科大学师资。各级师范有了明确的教育目标,才能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出有质有量、符合教育和社会需要的教师,最终造就出具有公德、国家思想、进取、冒险、自由、自治、自尊、合群、毅力以及权力思想、义务思想、尚武等素质和特色的“新国民”。梁启超认为,要培养有特色的公民,自然要求教师要具备有特色的个性,即要有爱国心、独立性、公共心及自治力。他强调师范院校要特别重视对师范生的个性塑造,注意帮助引导他们树立一个正确的求学目的,立圣人之志,“以天下为己任”,要求师范生常自策励,发奋读书,谋个性之完善,求立人与达人。这些主张都是很可贵的,具有一定的民主性和进步性。

梁启超还注意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张在对师范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同时还应进行智、体方面的教育,规定各科教学都应“以倡明圣教为主义”,还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