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完井液储层损害室内评价关键技术
储层损害室内评价
100% 5%
•临界流量Qc的确定
把发生速敏损害的前一个流量点的流量
( Qi-1 )称为临界流量Qc 。
速敏损害程度评价指标
SY-T 5358-94标准:
Dw
•评价标准
损害率 敏感程度 30% 弱 30% 70% 中等 70% 强
35
30
Ê (10-3m2) · Â ø Í É
25 38 20
15
10 0 1 2 3 4 5 6
÷Ë Á Ù (ml/min)
速敏实验曲线
0.2
放出微粒,导致岩石渗透率或有效渗透率下降的现象。
5)应力敏感性( stress sensitivity )
应力敏感性是指油气层物性随着有效应力的变化而变
化的性质。
敏感性及损害评价
原则
若在地面实验有损害,则在地下一定会产生损害
若在地面实验无损害,并不表明地下不存在损害
实质
模拟流体与岩石作用,属于物理模拟
最高流速驱替测定渗透率Kon
1)抽空饱和。用地层水或煤油抽空饱和实验岩心; 地层水或煤油抽空饱和实验岩样后应浸泡40h以上;
若岩样渗透率低于10×10 – 3 m 2,应将饱和的岩样 置于不锈钢容器中,在10MPa压力下浸泡40h
思考
为什么要用煤油或地层水进行速敏实验?
2)按规定的0.10、0.25、0.50、0.75、1.00、
实例
地层水分析结果
阳离子(mg/L)
Na++K+ Ca2+ Mg2+ Cl-
阴离子(mg/L)
SO4
2-
浅谈井下作业施工中储层损害分析及对策
2121 井下作业施工中的储层损害1.1 洗(压)井在洗(压)井的过程中,入井液当中有一些固相颗粒,会对射孔孔眼、地层孔隙及裂缝进行堵塞。
储层岩石、入井液、流体等不配伍,在入井之后和储层岩石流体之间出现反应,而出现结垢和沉淀的情况,导致堵塞,尤其是挤压井当中,井筒内的杂质和入井,也会深入到地层之中,这样就会造成堵塞的情况更为严重,而且渗透率的影响加大,具有更大的危害。
1.2 射孔射孔的时候会对孔眼附近的储层产生一定的压实损害,对压差也有一定的影响。
从理论上分析,孔井筒压差越小则具有越好的效果,射孔孔径、穿透深度、孔密等参数都有一定的影响,特别体现在低渗油藏中,高孔密、大孔径、深穿透都对保护储层,提高产量具有一定的好处,当前在生产井射孔当中,普遍通过127、102枪弹,个别堵塞严重或低渗的储层通过一米弹或复合增效射孔,具有不错的效果,与此同时,射孔液也会对储层产生较大的危害,因此对于补孔井而言,一般可以使用原井液压井进行压紧操作。
1.3 酸化在储层的损害方面,主要体现在酸液反应出现沉淀地层当中的含钙矿物和钠粘土会和酸进行反应,出现一些不可溶的沉淀,酸化砂岩存储层也会出现一些细小的颗粒释放出来,导致地层坍塌,不干净的酸化管柱也是酸化堵塞物出现的一个重要来源,与此同时铁反应物的出现以及胶体残渣会让酸和原油进行接触,而导致pH值减小而出现沉淀,这些都会损害储层。
1.4 压裂在储层中压裂液的滞留也会出现压裂残渣会造成储层产生阻塞,压裂的时候会造成储层中的粘土矿物出现颗粒运移和膨胀的情况。
压裂液和原油乳化会出现油包水的情况,出现阻塞压裂液在储层当中的冷却效应或者没有很好的选择支撑剂或施工质量差、设计不合理等都会导致储层产生损害。
1.5 防砂、试油化学防砂或设计不合理或参数优选不够或者防砂液产生性能问题都会导致防砂失败,对地层产生损害,甚至会导致防砂后不产液,让储存出现严重阻塞。
是由方法和作业参数不当,比如说流量、压差、压力等可能会出现速敏等情况,试油作业有时会导致乳化阻塞沉积物,阻塞水不清洁、试油作业时间过长也有可能对储集层产生影响。
9储层保护
L 流过的长度 , cm; A 横截面积,cm 2 ;
6-1 Absolute Permeability:绝对渗透率
定义:单相流体在不与岩石发生任何物理和化学作用 下的渗透率?(Example Gas, Water, Oil)
For Gas Q P1 Q P2
A
渗透率,m2
孔隙,%
实验流体准备
驱替流体准备
—实验用蒸馏水、地层水、模拟地层水、标准盐水 —不同矿化度级别的水、不同pH的水
实验用油
—白油、煤油、混和油
氮气、或氦气
地层水分析
离子种类、含量和总矿化度,确定采用化学滴定方
法、离子色谱方法
pH值测定:采用pH值试纸、pH计
水型判断一般用苏林分类法
L 气体状态方程
P1Q1 P2Q 2 PoQo PQ
2QoPoL Kg A( P12 P2 2 )
Kg 平均压力 p和平均流量 Q下测得的气体渗透率 1 ( P1 P 2 ) 2 Qo 标准状态下气体的体积流量 P Po 标准大气压
6-2 Klinkenberg Permeability 克氏渗透率(等效液体渗透率) K
第九章 储层保护
第九章 储层保护
概述
第一节 储层损害的室内评价技术
第二节 钻井过程中的储层保护技术
第三节 完井过程中的储层保护技术
概述
储层损害:在钻井、完井井下作业及油气田开采全过
程中,造成储层渗透率下降的现象。
储层保护技术:认识和诊断储层损害原因及损害过程
的各种手段,防止和解除储层损害的各种技术措施。
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钻井液损害评价新方法
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钻井液损害评价新方法随着油气资源的不断开发,越来越多的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被发现并受到重视。
钻井过程中,使用钻井液进行钻井过程的同时,也会对储层产生一定的损害。
因此,对于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钻井液损害进行评价是十分必要的。
传统的钻井液损害评价方法主要是通过实验室分析来获得储层岩石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但是,这种方法耗时且成本较高,且数字化程度较低,无法快速在钻井现场实现数据处理和决策。
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钻井液损害评价方法,该方法主要基于数据智能分析。
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建立数据预处理模型。
通常采用的数据挖掘算法包括PCA(主成分分析)、K-means聚类算法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方便后续数据分析。
比如说,我们在实验中测得的储层物理化学特性数据,可以利用PCA降维处理,使得数据量减少,方便便于后续的分析建模。
第二步,根据岩心分析和井下遥测物理数据,建立钻井液损害模型。
将建立模型分为两个子模型:一是通过钻井液条件数据建立监测模型;二是通过岩样分析数据建立损害模型。
第三步,构建数据智能分析指标,对钻井液损害进行评价。
这个步骤是本文的重点。
我们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来进行钻井液损害评价。
该方法将一个模糊集合中的每个元素映射到它们所属的不同程度的区间上,然后再将区间进行加权汇聚,得到最终的综合评价结果。
第四步,对评价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
最终评价结果可以通过数据可视化的方式展示出来,例如,画出评价曲线图和柱形图,方便决策者进行快速了解和判断。
以一个实际案例为例,本文展示了该方法的应用。
该案例是一座典型的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我们采集了该储层中的岩石样品和钻井液条件数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处理分析,最终得出了一个评价曲线图和柱形图。
通过比较不同钻井液损害评价结果,我们可以发现,该储层钻井液的效果相对较好,储层损伤较小,同时也能帮助决策者在现场快速做出对应的决策。
关于液体欠平衡钻井的储层损害评价
关于液体欠平衡钻井的储层损害评价关于液体欠平衡钻井的储层损害评价随着石油工程领域的发展,液体欠平衡钻井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储层开发过程中,然而这种新型的钻井技术却难免会对储层造成一定的损伤。
因此,如何评价液体欠平衡钻井的储层损害,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液体欠平衡钻井指的是钻井过程中钻柱周围环境中的压力大于油层地层间隙压力,即钻柱周围造成局部真空,这种特殊的物理环境会产生一些负面的效应,比如钻过的地层储集层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损害,层间缝隙被压缩变形,导致产量降低,水和砂岩灰分含量增高等问题。
为了减少钻井对储层的损害,需要对储层的损害进行评价。
目前,对于液体欠平衡钻井的储层损害评价,有三种常用方法:地震反射法、产能测试法和岩石物理实验,并且三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应用优势。
地震反射法运用地震波与岩石物性参数之间的关系,分析地震波传播路径,确定地层的物性分布,从而判断地层损害程度。
但是地震反射法要求在钻过每一层地层前都需要进行地震测试,所花费的时间和成本较高。
产能测试法针对的是储层中的产能特征,通过产量和压力测试,来评价地层在钻过后储层产能的变化情况,从而检测是否存在储层损害。
虽然产能测试法的结果准确度较高,但其依赖于地层的流体性质,而流体性质的变化会导致评价结果的不可靠性。
岩石物理实验则是通过实验测量的方式,模拟地层在液体欠平衡钻井过程中的物理环境,提取出储层的物理性质参数,重新构建储层模型,最终得到损伤程度。
岩石物理实验具有实验控制条件严格、结果准确度高、评价稳定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液体欠平衡钻井的储层损害评价。
总之,对于液体欠平衡钻井的储层损害评价,需要结合以上三种方法进行综合评价。
而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不同地质环境和包层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以达到准确、有效地评价液体欠平衡钻井储层损害的目的。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也会影响液体欠平衡钻井的储层损害,如钻头的尺寸和设计、钻井液性质和性能的选择等。
第4章 储层损害的评价方法
K1' K1r Dk 3 100% ' K1 式中:
Dk3—应力回复至第一个应力点后产生的渗透率损害率; K’1—第一个应力点对应的岩样渗透率,10-3μm2; K1r—应力回复至第一个应力点后的岩样渗透率,10-3μm2。
应力敏感性评价指标:
项目
在保护油气层技术方面的应用 1、 确定其它几种敏感性实验(水敏、盐敏、碱敏、酸敏)的实验流速。
NaCl 75
KCl 25
CaCl2 25
实验仪器:岩心流动实验仪。
第一节 敏感性评价实验
包括速敏、水敏、碱敏、酸敏和应力敏感性六敏实验
CMS-300: 岩芯的孔、渗、饱、孔-渗交汇 图与应力敏感性
全尺寸岩芯测试: 裂缝-孔隙双重介 质
裂缝分析:开度、导 流能力、应力敏感性 、渗透率贡献
裂缝分析:开度、导 流能力、应力敏感性 、渗透率贡献
K2,计算K2/K1的比值来评价酸敏程度,
K2/K1 酸敏程度 <0.3 强 0.3~0.7 中等 >0.7 弱
六、应力敏感性评价
影响应力敏感损害的因素是:压差、油气层自身的能量和油气藏的类型。
0.15
¨10 -3Ím 2) ÍÍÍÍ
0.13 0.11 0.09 0.07 0.05 0.03 0.01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移并堵塞喉道造成油气层渗透率下降的现象。
目的: (1)找出临界流速,以及由速度敏感引起的油气层损害程
度;
(2)为以下的敏感性评价实验及其它的各种损害评价实验 确定合理的实验流速提供依据。一般定为0.8倍临界流速;
(3)为确定合理的注采速度提供科学依据。
(2)原理及作法 测定不同流量Qi对应的渗透率Ki-1值。从注入速度与渗透率的变化关系
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钻井液损害评价新方法
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钻井液损害评价新方法
碳酸盐岩是一种常见的储层岩石,其裂缝性储层具有很高的储量和开发潜力。
在钻井作业中,钻井液的使用可能会对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造成一定的损害。
评价钻井液对裂缝性储层的损害程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评价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钻井液损害的方法,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实现。
第一步,样品采集。
在钻井现场,从不同的钻井液曝露区域,例如孔隙、裂缝和岩层表面,采集样品。
通过分析这些样品,可以获得钻井液对储层的侵蚀程度。
第二步,样品分析。
将采集的样品送往实验室进行分析,例如常规岩心分析、扫描电镜观察和水化学分析等。
通过这些分析,可以了解钻井液对储层的物理和化学作用。
第三步,数据处理。
根据分析结果,对不同样品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处理。
可以使用统计学方法,例如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来提取各个指标之间的关系和特征。
第四步,损害评价。
根据分析结果,综合考虑钻井液对储层的侵蚀程度、裂缝扩展情况和储层流体性质等因素,对钻井液的损害程度进行评价。
这种评价方法的优点是能够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对储层的损害程度,而不仅仅依靠单一的指标。
由于采用了统计学方法和多重分析,所得到的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和准确。
本文提出的新方法可以有效评价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钻井液的损害程度。
这对于优化钻井液的配方和改进作业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高钻井作业的效率和经济效益。
钻井液完井液损害油层室内评价方法
钻井液完井液损害油层室内评价方法钻井液和完井液在油井钻井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它们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对油层产生一定的损害。
因此,对钻井液和完井液的损害油层进行室内评价是非常必要的。
在进行钻井液和完井液损害油层室内评价时,首先需要掌握油层样品的性质和特征。
通过对油层样品进行分析,可以确定其孔隙度、渗透率、孔隙结构和油藏压力等重要参数。
这些参数对于评价钻井液和完井液对油层的损害程度至关重要。
通过实验室模拟的方式,可以对钻井液和完井液对油层的损害进行定量评价。
常用的室内评价方法包括孔隙度测定、渗透率测定、压汞法、电阻率测定等。
这些实验方法可以模拟油井中的实际情况,评估钻井液和完井液对油层孔隙结构和渗透能力的影响。
钻井液和完井液对油层造成的主要损害包括岩石溶解、胶结物沉积和堵塞、渗透率降低等。
钻井液中的溶解氧、酸性物质和盐类等成分可能会与油层岩石发生化学反应,导致岩石的溶解和破坏。
此外,钻井液中的胶结物和固相颗粒在油层孔隙中沉积,会导致孔隙度的减小和渗透率的降低。
这些损害对油层的生产能力和采收率产生不利影响。
钻井液和完井液的选择和配方对于减小对油层的损害至关重要。
在选择钻井液和完井液时,需要考虑油层的性质、井深、井温和注入压力等因素。
合理的配方可以降低钻井液和完井液对油层的损害程度,并提高油井的生产能力。
进行钻井液和完井液损害油层室内评价时,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
例如,钻井液和完井液的pH值、温度、含盐量、粘度等参数都会对油层的损害产生影响。
因此,在评价钻井液和完井液对油层的损害时,需要将这些因素纳入考虑范围。
钻井液和完井液对油层的损害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
通过室内评价方法,可以对钻井液和完井液对油层的损害程度进行准确的评估。
这对于选择合适的钻井液和完井液、保护油层和提高油井生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钻井液和完井液损害油层室内评价是油田开发中的一项关键工作。
7 完井储层伤害评价
利用压力恢复曲线求得原始地层渗透率K和地层伤 害的表皮系数S来判断油井低产的原因。 对比措施前后的图形特征,评价措施效果: (1)改善井筒附近地层伤害情况,使S值降低; (2)不但改善井筒附近的伤害,同时提高地层渗 透率K值; (3)形成与井筒连通的长裂缝,改变流动状态。
S值判断井底附近双重介质地层伤害的标准
双重介质地层中,裂缝作为与井底的连通通道,总 是使井筒附近有更好的连通性,因此以S值判断井 底附近地层伤害时,通常以-3为划分标准。 S< -3时,地层改善 S= -3时,地层未伤害 S> -3时,地层伤害
第五节 用图形特征判别措施效果
3、产率比法 定义:在相同生产压差下,储层受到损害后的产量 与假定未受损害时的理想产量之比,用PR表示。
ln(re / rw ) PR ln(re / rw ) S
式中:re:油井供给半径,m; rw:井眼半径,m;
S:表皮系数。
判断方法: PR>1,井底处于超完善状态; PR=1,储层未受到损害,或者损害后完全解除。 PR <1,储层受到损害,PR越小,损害越严重。
式中, S—表皮系数(由不稳定试井分析—压降或压力恢复分析 求得); q—井的产量; µ —地层流体黏度; h—地层厚度; B—原油体积系数。
qB ps S 2Kh
表皮系数S
S值的主要内容,首先是油气层本身的伤害可以引起附加压 降。另外,油气层部分打开、射孔工艺的影响、井斜、井底 附近的湍流区、溶解气的释放等都可能产生附加压降,并表 现在S值上。 1970年,提出不稳定试井分析的图版分析法,由阿格厄尔等 解释图版。以井筒储集系数C和表皮系数S为参变量,把图 版曲线划分为多族,从而在井筒附近地层伤害与不稳定压力 曲线的形状之间,找到明确的关系。此后,格林加登加以改 进,提出影响曲线形状的组合参数,把曲线并为一族,此即 目前常用的图版曲线。 表皮系数S处于形状参数的指数位置,从而更加明确地反映 油气层伤害对曲线形状的影响。即S值直接决定了不稳定试 井曲线的形状,反过来,从不稳定曲线的形状特征可以明确 并有效地确定地层伤害的情况。
(技术规范标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钻井液技术规范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钻井液技术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钻井液技术是钻井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钻探工程的成败和效益。
为提高钻井液技术和管理水平,保障钻井工程的安全和质量,满足勘探开发需要,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主要内容包括:钻井液设计,现场作业,油气储层保护,钻井液循环、固控和除气设备,泡沫钻井流体,井下复杂的预防和处理,钻井液废弃物处理与环境保护,钻井液原材料和处理剂的质量控制与管理,钻井液资料管理等。
第三条本规范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所属相关单位的钻井液技术管理。
第二章钻井液设计第一节设计的主要依据和内容第四条钻井液设计是钻井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依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方面:1. 以钻井地质设计、钻井工程设计及其它相关资料为基础,依据有关技术规范、规定和标准进行钻井液设计。
2. 钻井液设计应在分析影响钻探作业安全、质量和效益等因素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钻井液技术措施。
主要有:地层岩性、地层应力、地层岩石理化性能、地层流体、地层压力剖面(孔隙压力、坍塌压力与破裂压力)、地温梯度等信息;储层保护要求;本区块或相邻区块已完成井的井下复杂情况和钻井液应用情况;地质目的和钻井工程对钻井液作业的要求;适用的钻井液新技术、新工艺;国家和施工地区有关环保方面的规定和要求。
第五条钻井液设计内容主要包括:邻井复杂情况分析与本井复杂情况预测;分段钻井液类型及主要性能参数;分段钻井液基本配方、钻井液消耗量预测、配制与维护处理;储层保护对钻井液的要求;固控设备配置与使用要求;钻井液仪器、设备配置要求;分段钻井液材料计划及成本预测;井场应急材料和压井液储备要求;井下复杂情况的预防和处理;钻井液HSE管理要求。
第二节钻井液体系选择第六条钻井液体系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满足地质目的和钻井工程需要;具有较好的储层保护效果;具有较好的经济性;低毒低腐蚀性。
第七条不同地层钻井液类型选择1. 在表层钻进时,宜选用较高粘度和切力的钻井液。
沁水盆地在用煤层气钻井液伤害沁水3#煤岩室内评价
沁水盆地在用煤层气钻井液伤害沁水3#煤岩室内评价一、引言概括沁水盆地在使用煤层气钻井液时,可能导致的沁水3#煤岩室内伤害问题。
二、煤层气钻井液介绍分析煤层气钻井液的含义、组成、性质和用途,为后续分析提供基础。
三、沁水3#煤岩室内伤害机理解析煤层气钻井液对沁水3#煤岩室内的伤害机理,主要包括化学侵蚀和物理机械损害两方面。
四、沁水3#煤岩室内评价方法归纳沁水3#煤岩室内评价方法,包括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储层渗透率测定、X射线衍射分析等方式,为后续煤层气钻井液伤害沁水3#煤岩的影响评价提供支撑。
五、煤层气钻井液对沁水3#煤岩室内的实验评价通过实验,评估煤层气钻井液对沁水3#煤岩室内的影响,主要关注物理机械和化学侵蚀的影响,评价煤层气钻井液的钻探效果和对储层的影响。
六、结论与展望总结煤层气钻井液对沁水3#煤岩室内的影响,提出合理的防范和改进措施,并对进一步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一、引言。
沁水盆地位于山西省和河南省交界地带,是中国最重要的煤田之一。
该煤田自1960年代起,开始进行煤层气开发,实现了从煤田中获得高品质煤和天然气的目标。
煤层气钻井是开采煤层气的重要步骤,在沁水盆地也广泛应用。
然而,煤层气钻井液本身也会对储层产生一定的侵害,这种侵害可能导致储层性质的损失或者破坏,因此必须对其进行评价和管理。
沁水盆地的煤储层主要分布在下古生界中晚期,煤成岩自生期为主,呈现出晚成煤(限于链烷和生物标志物的评价)和混合煤。
其中,深部煤储层含气量和气田规模较大,煤层气开采技术成熟,因此需要大量使用煤层气钻井液进行钻井。
然而,煤层气钻井液中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可能会引起储层的化学侵蚀和物理机械损害,从而对沁水3#煤岩室内造成伤害。
一旦发生了储层性质的损失或者破坏,就会对煤层气产量和开采效率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可能危及沁水盆地煤层气的开采和使用。
因此,对煤层气钻井液对沁水3#煤岩室内的伤害进行评估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
本文将从煤层气钻井液的介绍、沁水3#煤岩室内伤害机理、沁水3#煤岩室内评价方法、煤层气钻井液对沁水3#煤岩室内的实验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确保沁水盆地煤层气开采的顺利进行。
煤层气钻井储层伤害及钻井关键技术探讨
新疆煤 田地 质局 一 六一煤 田地 质勘探 队 侯 林
[ 摘 要] 由于煤层气储层的特殊性 , 井过程 中容易造 成储层 损害 , 钻 因此应加强对煤层 气储层保护钻 井相 关关键技 术的研 究。本文 分析 了钻井过程 中煤层 气储层 的损 害机理 , 探讨 了保 护煤层气储层的钻 井关键技 术 , 认为采用 欠平衡钻 井方式 , 根据储层条件 与施 5情 况计 算最 大允许下钻速度 , 以有效保护煤层气储层 , - 可 对于提 高煤层 气开发 效率具 有一定 的指导意 义。
一
煤层 气藏 是介于固体矿藏与流体矿藏之间的一种特殊类型——压 力一 吸附矿藏 , 的储层 的储集性能与常规天然气储层 的性能有 明显 的 它 不同 , 煤层 与常规 天然气储 层的主要 区别见表 1 它概括 了煤层作 为储 , 气层的主要特 征。 表 1煤层气与常规天然气 的特征 的对 比 特 征 煤层气 常规天然气
[ 键 词 ] 害机 理 欠 平衡 钻 井 关 损 起 下钻 速 度 11 0 ~42X1 gc 之 间 ; 的 泊 松 比一 般 为 02 . X1' . 0k/m。 煤 .7~04 而 常 规 储 ., 集岩大 多小 于02 这说 明煤 比岩石更易受压缩 。尽管煤基 质块的泊松 ., 比比较高 , 中天然 裂隙的发育 大大降低 了煤 的强度 , 但煤 使其 比其它岩 石更 易受压缩碎 裂。因此在钻井过 程中 , 很小 的压力变化都 会引起渗 透 率的较大变化 。根据前人所 做的相关实验表 明 , 的渗透 率随压力 煤 的增加而降低 。当有效应力 增加到 10 k/ , 4 . g m 时 煤的渗透 率可降低 6 c 1 个数量级 。煤样若经多次加压一卸压 , 以发现 , ~2 可 加压会使渗透率 降低 , 而卸压时渗透率只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 从而造成渗透率 的损 失( 即所谓的渗透性滞后现象 ) 。钻井过程 中的压力变化很可能引起煤 层 发 生这 种 变 化 。 钻井压力变化对 储层的伤 害通 常 由两种 因素 造成 : 一种 是钻井液 压力有变化 ; 是钻杆柱压力有变化。下钻时的压力激动 , 会加剧这 二 也 种伤害。在过平衡钻进时 , 井内循环液压力大于煤层压力 , 使作用在井 筒附近的纯应力降低 , 引起煤层渗透率增高 , 钻井液 中各胶体颗粒 和其 它细微颗粒被 吸附堵塞在煤 层气的孔 隙喉道上 , 钻井 液滤液的侵入 又 有可能发生各类敏感反应 , 从而生成各类不溶性沉淀物 , 也增大 了钻井 液对煤层 的侵入速度 和侵入压力 , 而使渗透率降低 。在欠平衡钻进 从 时 , 内循 环液压力小 于煤层压力 , 井 使作 用在井筒 附近的纯应力增 高 , 引起煤层 塑性变形 , 造成渗透率大 幅度降低 。这种作 用大于煤层 的应 力 , 以引起煤层渗透率滞后现象 , 足 造成渗透率的永久性 降低 。 钻柱压力 变化和下钻 时引起 的压力 激动 , 也会 通过钻井液或 直接 对煤层 造成伤害 。因此在上下钻 时要尽量减小压 力激动 ; 钻井 过程 中 应尽量避免压力突变 , 采用平衡钻进。 2保护煤层气储层的钻井关键技 术 . 21 井 方 式 选 择 .钻 由于煤岩应力敏感性强 、 微裂缝分 布广 , 环空压力与地层压力之间 的压差 越大 , 泥浆侵 入储 层量越 多 , 侵入深度越深 , 对储层 的损 害就越 严重 。根据前人采用 不同流体介质 进行的储层损 害试验结果 表明 , 采 用过平衡压力钻井 时 , 由于环空压力高于地层压力 , 钻井液静滤失量较 大 , 入储层量较 多 , 侵入 深度较 深 , 侵 且 对储层损害较大 ; 采用平衡压力 钻井虽然 对储层 没有损 害 , 但压力控制很难 , 压力波动时容易造成短时 间内过平衡 , 也会 对储层造成损 害 ; 采用欠平衡 压力钻井时 , 由于环空 压 力低 于地层压力 , 泥浆 难 以侵入 储层 , 以避 免或 降低 对储层 的损 可 害。因此 , 煤层气 钻井应根据煤层物性与压力特性合理选择钻井方式 , 在地层 条件允 许的情况下 , 应尽可能采用气体钻井 、 泡沫钻井等欠平衡 钻 井方 式 。 22最大 允 许 起 下 钻 速 度 计 算 . 由于煤岩压 力敏感性强 , 下钻速度过 大容易造成储 层损害 。因 起 此 , 了保 护煤层气储层 , 准确计算最 大允许起下钻 速度 , 为 应 而准确计 算 波动压力是其 关键 。波动压力 受井身结构 、 钻井液性 能 、 钻具尺 寸 、 起 下钻速度等 因素的影响 , 应综 合考虑 以上 因素进行计算 。计算最大 允 许起 下钻速度时应先假设一起下钻速度 , 计算井筒流体返排速度 , 然 后根据雷诺数 判断其流态 , 计算井底 与地 层薄弱点处 的波动压力 与 并 井 内动压力 , 结合井底与地层 薄弱点处 的地 层压力和破 裂压力情况 判 断 井 内 安 全 情 况 , 不 安 全 , 复 试 算 确 定 最 大 允 许 起 下 钻 速 度 。 波 动 如 反 压 力计 算 公式 如 下 :
储层损害及治理技术浅析
解堵措施针对性。近三年,共实施各类解堵措施89井次,有效
率78.6%,初期增加日油能力329.4吨,当年累计增油4.3万吨。
厚号 1 2 3 4 5
水平井钻井汾染 特殊岩性污染 直井钻井柠染 揩施作业痔染 维护及其它淆染
主要治理#*
酸洗(酸化) 酸化
酸化、强排 酸化、酸漫 酸化、酸漫
注工井數 30 口 25 口 17 口 14 口 3口 89 口
有如
90%
m
70. 6% 71.4% 100% 78. 6%
计日增油 213. 5 吨 62. 8 吨 27. 6 吨 20.7 吨
4. 8吨 329.4
蚩年*计增油 2. 78万吨 7883 吨 3958 吨 2787 吨 560吨 4. 3万吨
表4 2014年-2016年XX油区储层损害洽理措施统计表 2.1强化室内评价,科学筛选配方
(1)钻井过程中的储层损害。一是固相侵入,堵塞储层岩 石孔隙及自然裂缝。二是滤液侵入引起储层粘土矿物的水化膨 胀和分散运移,减少储层岩石孔隙半径或堵塞喉道,或是造成 润湿性反转,降低储层渗透性。影响钻井储层损害的因素:压 塞浸泡时间、钻井液的类型和成分、储层的渗透性。
测试井敷
\
\
2013
8
2014
5
技术创新 27
储层报害及诒理技术浅析
◊胜利油田分公司油气井下作业中心冯卫芳
储层损害贯穿于油田开发的各个环节,产生储层损害的原 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原因在于钻井、完井过程中,因压差 导致入井液中的滤液和固相颗粒大量侵入地层,引起储层岩石 的结构及表面性质等发生改变,从而使井眼附近地带的渗透率 大大下降。储层受到损害,造成油气井的产量下降甚至损失整 个层系,因此一直以来各油田普遍重视储层损害和保护技术。
完井液
完井液(Completion Fluid)是完井作业过程中使用的各种工作液的统称。
第一节 储层保护对完井液的要求任何限制油气从井眼周围流入的现象称为储层受损害或“被污染”。
实践经验和科学分析都表明:用劣质钻井液和完井液钻开油层和完井,会使油井的产能降低30%以上。
储层受损害后要进行恢复往往是很困难的,而且所需费用很高,因此最好的方法是防止储层被损害。
一、储层损害的主要原因完井液与油、气储层接触会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
其损害程度随储层特性和完井液性质不同而异。
一般认为储层被损害的主要原因是外来流体侵入油层,产生各种不利的物理、化学作用,造成固体物的堵塞或液体性质的改变,降低了油气相渗透率。
地层损害的类型和原因见表5-1-1:表5-1-1 地层损害的类型与原因损害类型产生的原因1.毛细现象(1)相对 渗透率降低(1)孔隙中水、油、气相对含量改变(2)润湿性改变(2)表面活性剂侵入(3)孔隙的液锁(3)粘性流体侵入2.地层孔隙堵塞有机物、无机物微粒的侵入3.结垢盐的沉淀4.岩石的损害(1)分散运移(1)离子环境的改变(2)微粒运移(2)胶结颗粒的松散溶解(3)矿物沉淀(3)矿物的溶解和重新结晶(4)晶格膨胀(4)过多的水进入晶格(5)非胶结(5)地层结构的疏松二、储层损害室内评价方法同种完井液对不同的储层可能产生不同的损害。
因此在确定完井液体系时,必须针对具体油田的储层特性进行室内的评价研究。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评价储层损害的实验方法基本上可分为储层敏感性系统评价和完井液对储层的损害评价两大类。
储层敏感性评价是基础,钻井液和完井液对储层损害评价需要在敏感性评价的基础上进行。
1.储层岩心敏感性评价从保护储层的角度评选完井液体系或添加剂,首先必须针对将与之接触的具体储层的岩心作敏感性实验。
敏感性评价分速敏、水敏、盐敏、碱敏和酸敏五个实验。
其目的是了解储层对完井液使用条件的敏感程度,特别对砂岩储层这是非常重要的。
钻井完井液储层损害室内评价关键技术
钻井完井液储层损害室内评价关键技术钻井完井液储层损害室内评价关键技术的论文随着石油勘探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油气开采工作接踵而至。
其中,钻井完井液储层损害评价技术是油气开采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本文将从技术流程入手,针对关键技术进行剖析,并提出建议。
技术流程:钻井完井液储层损害室内评价技术的流程分为四个步骤:样品采集、实验室测试、数据分析和结果评估。
在整个流程中,数据分析是最为核心的一个环节。
因此,样品采集和实验室测试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是保证数据分析的重要保证。
关键技术:1. 样品采集技术样品采集技术直接关系到损害评价的准确性。
目前采用的主要是旋转曲轴根、钻井液样管、侧派钻样管等方法。
其中,旋转曲轴根采样法采取的是自然压力,在不损害岩心的前提下削取样品。
而钻井液样管和侧派钻样管则采取的是封隔和压裂责任。
三种样品采集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 实验室测试技术实验室测试技术包括两个方面:物性测试和物化测试。
其中,物性测试包括渗透率、孔隙度、渗透率/孔隙度等数量指标的测试。
而物化测试则包括吸水性能、电性能、化学成分分析等方面。
实验室测试技术是mud logging分析出的样品物性和物化数据的支持,确保数据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3. 数据分析技术数据分析技术是整个评价技术流程的核心。
在数据分析时,需要考虑样品采集的角度、实验过程中的误差及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等环节。
同时,针对不同岩石的特性和岩性类型,以及在岩石储层中发生的各种损害形式,运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和手段。
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岩心物理测试、比较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等。
4. 结果评估技术结果评估技术是保证技术流程质量的一环,力求将评价结果转化为数值,比较各项指标,为实际工作提供参考。
结果评估技术存在两类方法:类型评估和数值评估。
其中,类型评估方法采用的是“是与否”的方法,进行损害类型判断;而数值评估方法采用的是“定量”的评价方法,评价损害的程度。
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钻井液损害评价新方法
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钻井液损害评价新方法碳酸盐岩是一种重要的储层岩石,具有良好的储层孔隙结构和渗透性。
由于碳酸盐岩岩石的特殊性质,钻井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液损害的问题,即钻井液渗入岩石裂隙中,堵塞储层孔隙,导致储层渗透性下降,影响钻井和油气开发效果。
对碳酸盐岩裂隙性储层的钻井液损害进行评价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关于碳酸盐岩裂隙性储层钻井液损害评价的方法主要有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两种。
室内试验是通过实验室模拟碳酸盐岩裂隙性储层的地应力和孔隙压力条件,进行渗透性测试和压汞测试等,评估钻井液对储层孔隙结构和渗透性的影响。
现场试验是在实际钻井作业中,通过使用不同性能的钻井液进行试井,观察和记录钻井液对储层的影响情况。
这些传统的方法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室内试验的结果不能完全代表现场实际情况,且实验周期较长;现场试验过程复杂,且需要大量的试井数据进行分析,费用较高。
需要发展一种新的方法来评价碳酸盐岩裂隙性储层钻井液损害。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值模拟方法在油气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碳酸盐岩裂隙性储层钻井液损害评价中,数值模拟方法可以模拟钻井液在储层裂隙和孔隙中的渗流过程,预测储层渗透性的变化。
通过建立钻井液与储层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型,可以定量评估不同性能的钻井液对储层的损害程度。
具体而言,新方法首先通过地震资料和岩心样品分析,建立碳酸盐岩储层的地质模型。
然后,基于数值模拟方法,构建钻井液与储层的相互作用模型。
在模拟过程中,考虑钻井液的渗透性、黏度和压力等参数,以及储层的孔隙结构和渗透性特征。
通过改变不同参数,模拟钻井液对储层的渗透性的影响。
通过对模拟结果的分析,评估钻井液对储层的损害程度。
可以通过计算渗透性的变化率,以及储层的渗透性分布图,来评价钻井液对储层的影响。
可以通过对比不同性能的钻井液的模拟结果,评估不同钻井液对储层的损害程度,为选取合适的钻井液提供科学依据。
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钻井液损害评价新方法
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钻井液损害评价新方法
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是一种特殊的储层类型,钻井液对此类储层的损害较为严重。
传统的钻井液损害评价方法对这种储层类型的评价效果并不理想。
本文介绍一种新的钻井液损害评价方法,可较好地评价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的钻井液损害。
该评价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一、样品制备。
采集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岩心样品,并进行样品表面处理。
二、评价指标选择。
在对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岩心样品进行SEM(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的基础上,选取有效孔隙度、渗透率、孔喉直径等指标。
同时,还应考虑钻井液的稳定性、溶液化能力、可滤性等因素。
三、评价指标测试。
选取不同类型的钻井液与样品进行模拟实验,采用氦气渗透法、水滴吸附法、紫外光可见光谱法等多种测试方法对评价指标进行测试。
四、结果分析。
将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和对比,得出不同钻井液对不同评价指标的影响程度。
五、评价结果。
通过对不同评价指标的综合评价,对不同类型的钻井液对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的损害程度进行评价。
该新方法主要的优点在于,钻井液的选择更加精确,能够更好地保护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
同时,该方法的测试结果更加客观、准确,能够更好地评估钻井液对储层的损害情况。
综上所述,钻井液损害评价是钻井工程的重要环节之一。
本文介绍的新方法能够更好地评价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的钻井液损害情况,对钻井工程中的储层保护和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
保护油气层技术 第三章 储层损害的室内评价技术
第一节 油气层敏感性评价
损害程度 速敏程度
表1 速敏程度评价指标
< 30% 弱
30%~70% 中等
> 70% 强
损害程度=(Kmax-Kmin)/Kmax×100%
Kmax渗透率变化曲线中各渗透率点中的最大值,μm2 Kmin渗透率变化曲线中各渗透率点中的最小值,μm2
因此,速敏评价实验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节 油气层敏感性评价
(2)步骤及评价指标 以不同的注入速度向岩心中注入实验流体(煤油或地
层水),并测定各注入速度下岩心的渗透率,从渗透率与 注入速度的变化关系上,判断油气层岩心对流速的敏感性, 并找出渗透率明显下降的临界流速。
如果流量Qi-1对应的渗透率Ki-1与流量Qi对应的渗透率 Ki满足下式,说明已发生速度敏感,流量Qi-1即为临界流量。
第三章 储层损害的室内评价
在开发一个油田或实施一项油井工程作业之前,首 先应该弄清楚以下问题:
1. 油层岩石和流体特性怎样? 2.当油层原始的化学、水动力学和热动力学条件失 去平衡时是否会造成损害? 3.发生损害的类型和原因? 4.采用什么措施才能减少油气层损害等问题。 这就需要有一套科学的方法对储层潜在的损害因素 及各种类型的损害进行评价。
室内评第一节 油气层敏感性评价
代表性岩样的选择步骤:
1. 岩样的钻取:在钻取岩样时, 最好从一块岩心中钻取几块相同的样品, 以供多项分析使用;
第一节 油气层敏感性评价
第一节 油气层敏感性评价
第一节 油气层敏感性评价
第一节 油气层敏感性评价
2. 岩样孔隙度和渗透率的测定
(2)70年代以来,X-射线衍射仪、电子扫描显微镜、图 像分析系统等电子仪器广泛应用于储集层岩石的研究;借助 微电脑技术采用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手段来研究地层孔隙中 固体微粒的运移、微粒的侵入深度、地层中流体运动状态、 地层渗透率随时间、流速及温度的变化等。
钻井液损害储层室内评价新方法
钻井液损害储层室内评价新方法
孙玉学;季伟;赵景原;李城里
【期刊名称】《当代化工》
【年(卷),期】2022(51)3
【摘要】流动启动压力是影响低渗储层开发的因素之一,实验室用于测量流动启动压力的方法是使用恒定的返排速率,然而实验发现这种方法测得的流动启动压力值偏高。
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恒定压差的改进返排方法,用钾盐水基钻井液对5种不同渗透率的岩心进行动态滤失后,进行了单相流和两相流返排实验。
实验发现,渗透率越高的岩心,流动启动压力越低,并用钻井液损害前后岩心流动驱替实验时稳定压差之比来表示渗透率恢复值,结果发现两相返排实验达到的渗透率恢复值大于单相返排实验,外部滤饼的存在不影响流动启动压力和渗透率恢复值,该方法为储层损害室内评价提供了新思路。
【总页数】5页(P561-565)
【作者】孙玉学;季伟;赵景原;李城里
【作者单位】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257
【相关文献】
1.塔中水平井钻井液对储层损害的室内评价
2.MCZ Z1块储层损害及钻井液完井液室内试验研究
3.塔中水平井钻井液对储层损害的室内评价
4.钻井液液相侵入损害模型研究与储层损害评价
5.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钻井液损害评价新方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1-5620(2010)06-0016-04钻井完井液储层损害室内评价关键技术田荣剑, 罗健生, 王楠, 李松, 孙强(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油田化学事业部,河北燕郊)摘要 储层损害室内评价是一个统计性实验,必须经过大量的实验,才能对现场情况作出全面、准确的判断;同时它又是一个模拟性实验,其实验方法、实验条件和判别规则对最终的实验结论都会产生决定性影响。
目前储层保护室内评价结果的稳定性和重复性不太好,降低了对现场作业的参考性。
因此,对室内评价过程中实验岩心的选择、建立束缚水的判断进行了规范,对实验条件进行了确定,从而消除了歧义和误差,提高了评价结果的稳定性、为石油的开采提供保障。
关键词 储层损害;统计性;模拟性;渗透率;临界流速;评价中图分类号:TE258 文献标识码:A0 引言储层损害评价包括室内评价和现场评价。
储层损害室内评价对现场的指导性有时不精确,比如室内评价结果不好,而现场的出油效果却不错;室内评价钻井液的损害程度不大,而现场作业后通过测井等技术却认为地层损害较大。
其原因主要是对储层损害室内评价实验的性质不了解、实验条件选择得不合适以及实验结果判定得不精确,久而久之,一味地追求较高渗透率恢复值成为储层保护室内评价的重点关注,而对于评价实验的条件和适用的范围却很少关注。
殊不知,对于储层保护室内评价来说,只有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建立明确的实验条件,得出的实验结果才有实际的参考意义。
地层的不均质性决定储层保护室内评价是统计性的实验。
此外,储层损害室内评价还是一个模拟性实验。
在进行评价实验时,对于岩心的选择、实验方法的设计、评价条件的确定都会对最终结果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虽然有相关的行业标准作为依据,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不可避免地存在歧义或误差,导致了实验结果的不准确和重复性差,降低了其参考的价值。
因此,合理地选择实验方法、精确地统一实验条件、认真地执行判别标准是储层保护室内评价的关键[1-3]。
1 室内储层损害评价基本流程目前室内评价储层损害的主要依据是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钻井液完井液损害油层室内评价方法》,同时参考《储层敏感性流动实验评价标准》。
室内储层损害的评价流程主要为:岩心的准备——岩心的抽空和饱和与建立束缚水——测量液相渗透率——钻井液污染——再次测量液相渗透率——得出渗透率恢复值(有时进行切片处理后再次测量液相渗透率)。
岩心的准备阶段主要是指岩心的钻取和端面处理、天然岩心的洗油和烘干、岩心基本参数的测量(包括孔隙度、渗透率、润湿性以及矿物成分的分析等)。
岩心的抽空和饱和与建立束缚水主要是模拟储层流体的存在状态,尽量建立2相共存时的单相流。
在这个过程中,建立束缚水的充分程度直接影响渗透率测试阶段数据的稳定性,因此需要有严格的判别标准。
基金项目:国家重大专项《深水油气田开发钻完井液及固井工程配套技术研究》(2008ZX05026-001-04)。
第一作者简介:田荣剑,1976年生,2003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井工程专业并获得硕士学位,现在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工作。
地址:河北燕郊中海油服油化事业部技术发展中心;邮政编码 065201;电话(0316)3366084。
田荣剑等:钻井完井液储层损害室内评价关键技术17在渗透率的测试阶段,实验温度不同会改变驱替流体的黏度,因此在实验过程中要保证温度的恒定;其次,驱替压力由驱替液的流速提供,流速的不同直接影响渗透率值的大小,因此驱替流速的确定至关重要。
对岩心进行渗透率测试和污染时,都需要给岩心施加一定的围压,以确保流体完全从岩心内部通过,围压的差异会使岩心的骨架结构发生变化,对于疏松性的岩心来说,其影响更是不可忽视。
因此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尽可能降低围压对渗透率变化的影响,有利于获得更为准确的实验结果。
2 实验岩心的选择在针对性地评价某个区块时,最好使用该区块的天然岩心,因为只有这样评价结果才能尽可能地接近实际情况。
但是天然岩心不容易获取,很多情况下只能用人造岩心取代,除了孔隙度和渗透率能保证接近外,岩心的润湿性和活性成分等参数较难模拟。
在选择天然岩心时,很多岩心内部有很多的裂缝,如果在沿长度方向存在明显的裂缝时,该岩心就不适合进行评价实验。
岩心内部也有很多肉眼无法识别的微裂缝(如图1所示),在用这样的岩心进行污染实验时,侵入相进入岩心时受到的阻力不均匀,不能保证平行推进,对实验结果的讨论就会失于片面。
图1 天然岩心横截面微裂缝图2为污染相在岩心不同深度横截面侵入的情况。
从图2可知,岩心在不同深度被侵入的面积不同,说明岩心内部存在微裂缝,被污染时侵入相受到的阻力不均匀。
图2 岩心污染后不同深度横断面切割3 建立束缚水的判断在行业标准《钻井液完井液损害油层室内评价方法》中关于造束缚水有这样的描述:“用煤油先在0.4倍临界流量下驱替到不出水和稳定压力,然后再提高流量到0.8倍下驱替到不出水和稳定压力”。
在《储层敏感性流动实验评价标准》中也有这样的描述:“其驱替速度小于临界流速,……连续驱替12 h 以上,且岩心两端压差不再变化时停止驱替”“设定驱替压力为0.4 MPa ,驱替8 h 以上出水量不再增加”。
在上述2个标准中都提到“临界流速”,这是由于地层中存在可运移的微粒。
在标准中给出这样的解释:岩心的渗透率随着流速的增加有较大幅度下降时对应的前一个点的流速。
为了防止实验中流速过大改变地层的原始渗透率,故而均保持在临界流速以下。
由于对临界流速的确定没有精确的定量界定,在实际实验过程中,对于天然岩心临界流速的测量往往很困难,而且对于大多数人造岩心也不存在临界流速,因此对束缚水的建立就具有不确定性,由此进一步造成渗透率测试重复性差的情况发生。
通过实验可以知道,饱和后的岩心在建立束缚水的驱替过程中,从小到大逐渐增大驱替流速,随着饱和液不断被驱替液驱替出,岩心的渗透率逐渐增加,如图3所示。
按照行业标准,当岩心在不同流量驱替下没有饱和液相流出时,认为束缚水建立完成。
但是实际情况并不是完全如此,在液相渗透率正式测量时,偶尔也会有少许饱和液流出,导致结果不稳定。
而且,花费20几个小时的时间建立束缚水,操作时也有一定的不便之处,于是需要一种较为定量的标准来判断束缚水建立是否充分。
18图3 束缚水建立过程中渗透率变化曲线(Ⅰ)通过对不同渗透率范围的岩心反复地进行建立束缚水的驱替实验,每次建立完成后,放入驱替液相中浸泡24 h 以上,最长时间可达一周。
观察其渗透率曲线,结果如图4~图6所示。
图4 束缚水建立过程中渗透率变化曲线(Ⅱ)图5 束缚水建立过程中渗透率变化曲线(Ⅲ)图6 束缚水建立过程中渗透率变化曲线(Ⅳ)可以看出,在不同流量时,渗透率曲线的“台阶效应”越来越明显。
也就是说,随着束缚水建立的越来越充分,2相流体之间(饱和液相和驱替液相)的干扰越来越弱,液相渗透率的测试越来越稳定。
由此可以通过建立束缚水过程中的渗透率测试曲线对束缚水的建立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不同驱替流速下的渗透率曲线台阶越明显,则可以认为束缚水建立的越充分,测试液相渗透率的值也会越稳定;反之,则需要继续进行束缚水的建立。
4 实验条件的确定1)驱替流速的设定。
在行业标准《钻井液完井液损害油层室内评价方法》中对液相渗透率的测量这样规定:“用0.5倍临界流速下的流量驱替到稳定流量和稳定压力,测定损害前岩心对煤油的渗透率”。
对于临界流速测定困难的天然岩心和不存在临界流速的人造岩心来说,选择多大的驱替流速测定液相渗透率较为合适,目前没有统一的规定。
根据达西公式可知,实验中测试的渗透率大小与出液量成正比,与岩心两端的压力差成反比。
实验中的压力差是由驱替液的流速直接产生,驱替流速增加,岩心的上端压力会随之变大,单位时间内的出液量也将增加,于是液相渗透率发生变化。
由于液体具有一定的压缩性,实验压力差与单位时间内的出液量不是线性变化,因此不同流速测定的液相渗透率不同。
一般来说,随着驱替流速的增加,液相渗透率增大。
在进行室内评价实验时,在岩心内部通道不被流速改变的前提下,要保证岩心污染前后测量液相渗透率时驱替液的驱替流速一致,这样测出来的数据才能有可比性。
2)围压的影响。
进行储层损害室内评价实验,岩心在液相渗透率的测试和模拟污染阶段都受到一定的围压。
2个相关的行业标准都规定:围压要高于实验压力(驱替压力或者工作压力)1.5~2.0 MPa 。
但是对压力敏感的岩心或疏松性的岩心来说,围压对渗透率的测试影响非常大。
围压的施加,或多或少都会使得岩心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岩心内部的液流通道也随之发生变化。
有些胶结强度高或压敏性弱的岩心,其渗透率的变化可以忽略;但对于有些岩心来说,围压所引起的渗透率变化,对比于工作液污染引起的渗透率变化更加明显,因此对于这类岩心,在进行室内模拟实验时,要尽可能地保证整个实验过程中,作用在岩心上的围压保持不变。
否则,在整个室内评价田荣剑等:钻井完井液储层损害室内评价关键技术19的流程中,岩心时而加压、时而卸压,对其内部通道就会产生一定的损害,岩心被污染后的渗透率降低也就不能只认为是工作液侵入的原因。
3)数据的采集间隔。
在储层损害室内评价实验所有采集的数据中,参与渗透率计算的数据只有压力和出液量,在每个设定的时间间隔内,都会计算一次岩心的液相渗透率。
在压力趋于平稳后,每个时间间隔内出液量多少,直接影响渗透率数值的稳定。
同一块岩心在相同的驱替流速下测量煤油的液相渗透率,分别设定数据采集时间间隔为40 s 和60 s ,渗透率曲线见图7和图8。
由渗透率曲线的平稳性可以看出,数据采集时间为60 s 时,渗透率数值明显稳定很多。
图7 数据采集间隔为40 s时渗透率曲线图8 数据采集间隔为60 s 时渗透率曲线低孔、低渗岩心的渗透率很低,单位时间内流出的驱替液少,如果采集间隔过短,一两滴液体质量的增减都会增大计算误差,从而很难得到较平稳的渗透率曲线,因此在设定数据采集间隔时,时间过长会影响实验的进度;时间过短会导致实验结果的不稳定。
5 结论1. 岩心的选择对评价实验的结果非常关键,在使用人造岩心取代天然岩心进行实验时,要尽可能保证其孔渗参数接近实际地层资料。
2. 利用“台阶效应”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岩心建立束缚水的情况,不同驱替流速下的渗透率曲线台阶越明显,则可以认为束缚水建立得越充分,测得的液相渗透率值也会越稳定;反之,则需要继续进行束缚水的建立。
3. 对于临界流速测定困难的天然岩心和不存在临界流速的人造岩心来说,在岩心内部通道不被流速改变的前提下,要保证岩心污染前后测量液相渗透率时驱替液的驱替流速一致,这样测出来的数据才能有可比性。
4. 对于压力敏感性的岩心或疏松性的岩心进行室内模拟实验时,要尽可能地保证整个实验过程中,作用在岩心上的围压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