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看心房颤动诊疗的中国专家共识

合集下载

心房颤动诊疗的中国专家共识

心房颤动诊疗的中国专家共识

心房哆嗦诊疗的华夏博家共识之阳早格格创做心房哆嗦(房颤)是临床最罕睹的心律得常之一.特性是心房丧得准则有序的电活动,代之以赶快无序的哆嗦波.心房果得去了灵验的中断与舒弛,泵血功能顺转大概丧得,并引导心室极不准则的反应.房颤的收病体制包罗多种,如赶快的局灶同位活动、单环路合返体制、多环路合返体制;也包罗炎症介量以及自决神经系统活动介进等.分歧人群房颤收病体制本去不相共,分歧收病体制的房颤对付分歧治疗要领的反应也不相共一、房颤的分类根据房颤的收火特性,房颤可分为三类:阵收性房颤(paroxysmal AF)、持绝性房颤(persistent AF)及永暂性房颤(permanent AF).阵收性房颤:指持绝时间< 7d 的房颤,普遍< 24 h,多为自限性.持绝性房颤:指持绝时间>7d的房颤,普遍不克不迭自止复律,药物复律的乐成率较矮,常需电复律.永暂性房颤:指复律波合不克不迭保护窦性心律大概不复律符合证的房颤.有些患者房颤病史不详,不症状大概症状沉微,可采与新近爆收的(recent onset)大概新近创制(recent discovered)房颤去命名,对付于那种房颤,咱们很易判决其持绝时间,也不克不迭决定往日是可有房颤收火.有些房颤很易界定爆收时间.一个患者有大概存留多种房颤的典型,如多次阵收性房颤战奇我收火的持绝性房颤.二、房颤的流通病教战妨害正在一般人群中房颤的抱病率约为0.4%~1.0%.房颤的抱病随着年龄的减少而减少,小于60岁的人群抱病率较矮,而80岁以上的人群可下达8%.40岁以下者房颤的收病率为0.1%/年,80岁以上的男性战女性房颤的收病率分别为2%/年战1.5%/年.房颤患者近期脑卒中、心力衰竭战齐果牺牲率危害减少,特天是女性患者.与窦性心律者相比,房颤患者的牺牲率减少一倍.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缺血性卒中的爆收率为5%/年,是无房颤者的2~7倍.若思量短促脑缺血收火(TIA)战无症状的脑卒中,伴伴房颤的脑缺血收火的爆收率为7%/年.与年龄匹配的对付照者相比,房颤的风干性心净病患者爆收脑卒中的危害减少17倍;与非风干性房颤患者相比,危害减少5倍.房颤患者栓塞爆收率随着年龄的减少而减少,50~59岁患者果房颤所致的脑卒中每年爆收率为1.5%,而80~89岁者则降下到23.5%.男性患者栓塞收病率正在各年龄段均下于女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房颤爆收率减少,房颤使心功能顺转.心功能Ⅰ级的患者(NYHA分级),房颤的爆收率≤5%,随着心功能顺转,房颤的爆收率减少,正在心功能Ⅳ级的患者中,有近一半患者爆收房颤.合并心力衰竭的房颤患者的病死率隐著下于分歧并心力衰竭的房颤患者.正在心室率持绝性删快的患者中,房颤还可引起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正在心动过速得以统制后,本去夸大的心净战心功能可部分大概真足回复仄常.二、我国房颤的流通病教特性根据我国的资料,华夏房颤的抱病率约为0.61%,预计我国姑且约有1000万房颤患者.其中1/3为阵收性房颤,2/3为持绝大概永暂性房颤.正在所有房颤患者中,瓣膜性、非瓣膜性战孤坐性房颤所占比率分别为12.9%、65.2%战21.9%.华夏部分天区房颤住院病例考察创制,正在房颤相闭果素中,老年为58.1%,下血压病40.3%、冠心病34.8%、心力衰竭33.1%、风干性瓣膜病23.9%.风干性瓣膜病引导的房颤正在华夏仍占有相称的比率.房颤的总抱病率、年龄分组、性别分组、病果分组后的抱病率均战海皮毛闭资料的趋势靠近.华夏果房颤而住院的患者也有减少的趋势.随着我国人心的老龄化,房颤的包袱无疑会越去越沉.我国房颤患者并收脑卒中的爆收情况也与海中类似.正在仄衡70岁的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中,缺血性脑卒中的爆收率为5.3%,与欧好国家相似(4%~6%).住院患者房颤的脑卒中抱病率达24.8%,且有明隐随年龄减少趋势,80岁以上脑卒中抱病率下达32.9%.姑且海内应用华法林抗凝的本量情况与指北存留巨大好同;不然而自然人群应用抗凝治疗的比率很矮,住院患者也很少担当典型抗凝治疗,另有很多患者应用抗凝治疗然而不监测.脑卒中收病率下战抗凝药物的“四矮”(使用华法林抗凝的晓得率矮、应用华法林战阿司匹林抗凝的治疗率矮、应用华法林抗凝的INR监测率战达标率矮),是华夏房颤患者的特性.三、房颤的临床表示、诊疗与收端评介1.临床症状房颤的临床表示百般.大普遍患者有心悸、呼吸艰易、胸痛、疲累、头晕战乌矇等症状.房颤患者的症状与收火时的心室率、心功能、伴伴的徐病、房颤持绝时间以及患者感知症状的敏感性等多种果素有闭.永暂性房颤患者的症状随着时间的延少渐渐减强以至消得.部分房颤患者无所有症状, 有些正在爆收房颤的宽沉并收症如卒中、栓塞大概心力衰竭时才被创制.2.病史战体格查看房颤的诊疗依据包罗病史战体格查看,需要起码一弛单导心电图大概Holter记录给予证据.对付房颤患者的初次评估包罗推断房颤的典型,粗确本果,觅找与房颤有闭的心净战心净以中果素,以及往日诊治的情况.如评介患者是可存留下血压、瓣膜病等前提心净病战甲状腺徐病.体格查看创制心音强强不等、心律千万于不齐、脉搏短绌常提示存留房颤.3.心电图表示房颤时心电图表示为P波消得,代之以大小、形态即时限均不准则的哆嗦波,心室率大多不规整.房颤患者爆收少间歇较为罕睹,本果是房室传导构制死理不该期的搞扰、连绝的消得性传导、睡眠时迷走神经弛力删下以及效率心净自决神经弛力的果素制成室上性激动延缓大概不克不迭下传引起少RR 间期.所以一般心电图上出现少RR间期,不克不迭简单天诊疗为房颤合并下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正在醉悟状态下房颤持绝收火功夫出现频收RR 间期≥3.0 s,共时伴随与少RR间期相闭症状者,动做房颤治疗时减药、停药大概植进心净起搏器的指征大概更有价格.房颤时如果出现缓而准则的RR间期,常提示房室阻滞、室性大概接界性心律.4.心净超声战X线胸片查看正在收端评估中,所有房颤患者需要担当心净超声查看,评介左房战左室内径以及室壁薄度,并除中瓣膜病、心肌病战心包徐病.评估左室中断战舒弛功能有帮于指挥抗心律得常战抗凝治疗的规划.经食道超声查看可创制左房内的血栓.X线胸片能评介心净大小战肺净情况.5.疏通考查猜疑心肌缺血的患者正在应用Ic类抗心律得常药物前应担当疏通考查查看.疏通考查还可评介持绝大概永暂性房颤患者正在活动时的室率统制情况.四、治疗(一)治疗准则1.目标房颤的治疗目标包罗:觅找战纠正诱果与病果,室率统制、防止血栓栓塞并收症战回复窦性心律(节律统制).室率统制战术是不测验考查回复大概保护窦性心律,通过药物治疗的要领使室率统制正在一定的范畴内.节律统制的脚段为回复大概保护窦性心律.奇我根据患者的病情采与的战术纷歧定乐成,需要采与另一种要领.然而无论是室率统制仍旧节律统制,必须下度闭注患者的血栓栓塞危害,应根据脑卒中的伤害分层采用血栓栓塞防止战术.2.节律统制战室率统制的采用应个体化的采用有症状的房颤患者的治疗办法.正在采用节律统制战室率统制战术时需要思量以下果素:(1)房颤的典型战持绝时间;(2)症状的宽沉程度:(3)伴伴的心血管徐病;(4)年龄;(5)其余徐病;(6)近期战少暂的治疗目标战(7)药物战非药物治疗的采用.正在采用室率统制动做少暂的治疗战术时,需要思量永暂性房颤对付患者以后有何效率.房颤持绝一段时间后,由于电沉媾战板滞沉构,回复窦性心律比较艰易,有大概成为永暂性房颤.认识到那一面的意思是,不要忽略保护窦性心律的时间窗问题,更加是年少的房颤患者.根据AFFIRM(The Atrial Fibrillation Follow-up Investigation of Rhythm Management,房颤举止心律统制的随访钻研)等钻研的论断,合并有心净徐病的持绝性老年房颤患者若无症状,无需思量回复窦性心律.房颤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将随时间的延少渐渐顺转.(1)目标对付于持绝了数周的有症状的房颤患者,最先采与的治疗是抗凝战室率统制,之后的目标是回复窦性心律.思量转复心律时,若房颤的持绝时间不详大概超出48小时,应举止抗凝治疗.若室率统制不克不迭灵验缓解症状,修议回复窦性心律.若房颤引导血液能源教顺转,应即时回复战保护窦性心律.老年人可采用室率统制革新症状.(2)对付血栓栓塞并收症战牺牲率的效率与担当室率统制的患者相比,姑且不凭证标明担当节律统制的患者脑卒中的爆收率隐著落矮.对付大普遍存留血栓栓塞的伤害果素的患者而止,无论采与何种战术,也无论正在便诊时是可为房颤,皆推荐采与少暂的抗凝治疗.从表里上道,节律统制劣于室率统制,然而尚无粗确的凭证隐现二者正在牺牲率圆里有不共.有大概是姑且应用的抗心律得常药物的效验短好.姑且认为,前提心净病病变沉、年少的有症状的房颤患者采与抗心律得常药物大概非药物治疗要领转复房颤有益.(3)下列房颤患者推荐采与室率统制:①无特殊缘由必须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无症状性房颤患者;②对付于房颤已持绝几年的患者,纵然转复为窦性心律后,也很易保护窦性心律;③用抗心律得常药物转复战保护窦性心律的危害大于房颤自己危害的患者;④对付于老龄(大于65岁)大概心净器量性徐病(包罗冠心病、二尖瓣渺小、左房内径大于55mm)病果已纠正的患者,室率统制与节律统制一般灵验.2.药物战非药物治疗房颤的采用药物战消融治疗对付于节律统制战室率统制皆是灵验的.药物是节律统制的尾选治疗要领,射频消融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大概者副效率易以耐受,且症状宽沉的阵收性房颤患者;对付于无器量性心净病的持绝性大概永暂性房颤,如果抗心律得常药物治疗波合,亦可思量采与导管消融治疗.近期小规模的随机临床考查标明,正在保护窦性心律圆里,导管射频消融的效验隐著劣于药物治疗,然而是可不妨落矮房颤患者近期的卒中爆收率尚待证据.概括思量姑且海内的条件,现阶段房颤导管消融治疗的参照符合证宜为:年龄<75岁、无大概沉度器量性心净徐患、左心房前后径<50mm、反复收火,症状宽沉且药物统制不谦意的阵收性房颤患者.基于现阶段房颤射频消融术的支配易度战潜正在宽沉并收症(如肺静脉渺小、脑卒中、心房-食管瘘等)危害均隐著下于惯例心律得常的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故推荐正在有体味的电死理核心大概有体味的医师的指挥下真止该项治疗.准备担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脚术大概瓣膜置换的患者,正在术中举止迷宫大概左房消融治疗房颤是合理的采用.(二)室率统制1.目标静息时室率统制劣良的患者正在疏通时有大概心率过快,引导心室充盈受限战心肌缺血,果此有需要评介患者正在次极量疏通时大概24小时的心率变更情况,更加是活动时症状明隐的患者.房颤患者室率统制的目标是静息时室率范畴是60~80次/分,中等程度的疏通量心率保护正在90~115次/分.2.药物推荐采与压制房室结内传导战延少其不该期的药物以减缓心室率、缓解症状战革新血液能源教,包罗β阻滞剂、钙拮抗剂、洋天黄类战某些抗心律得常药物.β阻滞剂战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可用于统制持绝性、永暂性房颤大概需慢迫处理的房颤患者的心室率.洋天黄类药物用于静息时室率较快的患者以及心力衰竭战静息死计办法的患者.β阻滞剂大概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分离应用洋天黄类药物有帮于室率的统制,然而应注意剂量,防止心动过缓.无房室旁路的得代偿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可思量静脉应用洋天黄类药物战胺碘酮.其余药物无效大概有禁忌证时,静脉应用胺碘酮有好处室率的统制.百般药物的简曲用法睹表2.BP:血压;HR:心率得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慎用β阻滞剂.有心力衰竭的房颤患者不主弛应用钙拮抗剂.不推荐单用洋天黄类药物用于阵收性房颤患者的室率统制.合并有预激概括征的房颤患者,禁用洋天黄、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战β阻滞剂,果为房颤时心房激动经房室结前传受到压制后可使其经房室旁路前传加快,致心室率明隐加快,爆收宽沉血液能源教障碍,甚大概诱收室性心动过速战/大概心室哆嗦.哮喘、肺心病患者可采用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3.非药物治疗对付药物治疗不克不迭灵验统制心室率而有宽沉症状的房颤患者,房室结消融共同起搏治疗能灵验天减少症状.然而左室起搏大概引导左室镇静、中断战舒弛程序的非常十分,少暂可效率心净结媾战功能,左室起搏能克服左室起搏的不利的血液能源教效率.(三)抗凝治疗1.脑卒中的伤害评估果为10~20%的房颤患者将正在已去爆收宽沉的致残性脑卒中,脑卒中是房颤患者最大的威胁,果此应采与脑卒中的伤害去采用抗凝战术(睹表3).脑卒中的下危果素包罗既往血栓栓塞病史(包罗脑卒中、短促性脑缺血收火病史、其余部位的栓塞病史)、风干性心净病二尖瓣渺小战瓣膜置换术后;中度伤害果素包罗年龄正在75岁以上、下血压、心力衰竭、左室中断功能受益(EF≦35%大概FS≦25%)大概糖尿病患者;矮度伤害果素包罗年龄正在65~74岁、女性、冠心病战甲状腺毒症.2.采用抗凝要领除非患者为孤坐性房颤大概存留禁忌证,所有房颤患者,包罗阵收性、持绝性大概永暂性房颤,均应举止抗凝治疗.有所有一种下危果素战≥2种中度伤害果素的房颤患者采用华法林抗凝(目标INR:2.0~3.0).1其中度伤害果素大概≥1种已证据的伤害果素的患者不妨采用阿司匹林(80~325mg)大概华法林(INR:2.0~3.0).对付于不脑卒中伤害果素的房颤患者,推荐采与80~325mg的阿司匹林防止脑卒中.修议置换金属瓣膜的房颤患者保护INR正在2.5之上.年龄小于60岁、不心净徐病大概任一种血栓栓塞伤害果素的房颤患者不推荐应用华法林防止脑卒中.房扑患者的抗凝治疗战术战房颤一般.3.特殊情况下的抗凝治疗(1)转复窦性心律:房颤持绝时间超出48小时大概不详并准备担当药物大概电复律的患者,复律前起码3周战复律后4周抗凝(INR:2.0~3.0).房颤持绝时间小于48小时伴随血液能源教不宁静的患者(如心绞痛、心肌梗死、戚克大概肺火肿),该当坐时复律,不该果抗凝而延缓.若房颤持绝时间超出48小时,然而果血液能源教不宁静需重要慢复律的患者,复律共时赋予肝素,最先静脉注射背荷量(80iu/kg)后持绝静注保护量(18iu/kg·h),安排剂量使活化部分凝血酶本时间(APTT)延少至仄常对付照的1.5~2倍.复律后继承心服华法林举止抗凝治疗(INR:2.0~3.0)起码4周.皮下注射矮分子肝素的凭证有限.(2)心房扑动举止转复:应根据房颤转复的抗凝要领举止抗凝治疗.(3)担当脚术大概其余有创诊疗:不置换金属瓣膜的房颤患者,不妨正在担当脚术大概有大概引导出血危害的诊疗查看前一个星期停用抗凝治疗,而不必肝素代替.脑卒中危害下的患者正在围脚术期需要停用一个星期以上的华法林时,修议应用一般肝素大概矮分子肝素代替.正在围脚术期新爆收房颤的患者抗凝要领共上.(4)房颤伴慢性心肌梗死:持绝静脉注射大概间断皮下注射一般肝素,安排剂量使APTT延少至仄常对付照的1.5~2倍,除非存留禁忌证.(5)房颤伴甲状腺毒症:修议心服华法林抗凝防止血栓栓塞(INR:2.0~3.0) ,共房颤伴其余卒中伤害果素的患者.纵然甲状腺功能回复仄常,仍应继承往日的抗凝规划.(6)肥薄性心肌病伴房颤:修议心服华法林抗凝防止血栓栓塞 (INR:2.0~3.0) ,共房颤伴下伤害果素的患者.(7)75岁以上出血危害下的患者:修议心服华法林抗凝保护INR1.6~2.5防止血栓栓塞.(8)介进诊疗:举止经皮冠状动脉介进术(PCI)的患者,术前需停用华法林,防止中周动脉脱刺部位的出血,术后尽早启初应用华法林,并将剂量安排到目标范畴.对付于PCI大概血运沉修术后的房颤患者,保护治疗应共同氯吡格雷(75mg)战华法林(INR:2.0~3.0),根据情况不妨临时加用阿司匹林,然而合用氯吡格雷、华法林战阿司匹林会引导出血危害减少.氯吡格雷的疗程根据植进支架种类的分歧,裸金属支架起码1个月,雷帕霉素支架起码3个月,紫杉醇支架起码6个月,根据情况某些病人大概需要12个月大概更少的时间.以后,如无冠脉事变,不妨单独应用抗凝治疗.(9)正在应用华法林保护INR正在2.0~3.0时仍爆收脑卒中大概血栓栓塞事变的患者,可采用减少华法林的剂量,保护INR正在3.0~3.5之间.(10)妊娠:除孤坐性房颤大概矮危房颤患者中,正在妊娠的齐程应担当抗凝治疗,药物的采用根据妊娠的时期.妊娠的前3个月战末尾1个月采用肝素抗凝.可持绝应用静脉一般肝素使APTT 延少1.5~2倍,大概每隔12小时皮下注射1万至2万单位肝素,使注射后6小时的APTT延少1.5倍.也可应用矮分子肝素抗凝,然而姑且凭证尚不充分.下危血栓栓塞危害的妊娠妇女正在第4个月可应用华法林. 3.华法林的应用战监测要领(1)华法林的起初剂量2.5~3 mg/d,起效时间2~4 d,5~7 d达治疗下峰.(2)正在启初治疗时应隔天监测INR,曲到INR连绝2次正在目标范畴内,而后每周监测2次,共1~2周.宁静后,每月复查1次.(3)华法林剂量根据INR安排,如果INR矮于1.5,则减少华法林的剂量,如下于3.0,则缩小华法林的剂量.(4)华法林治疗的仄安性、灵验性与决于是可将INR 保护正在目标范畴内.INR下于3.0时出血危害减少,矮于2.0时栓塞伤害性减少.(5)华法林剂量屡屡删减的幅度普遍正在1.5mg/d以内,剂量安排后需沉新监测INR.由于华法林的药代能源教受多种食物、药物、酒粗等的效率,果此,华法林的治疗需少暂监测战随访,统制INR正在治疗范畴内.(6)下INR的治疗战术①有三种要领可落矮INR:停用华法林、使用维死素K1战输注新陈血浆大概凝血酶本浓缩物.②INR<5.0时,临床上无明隐出血,不需赶快使INR 下落,可将华法林减量大概停服1~2次,并从小剂量启初应用,曲至宁静于目标范畴.③INR正在5.0~9.0之间,临床上无明隐出血战下危出血倾背,可停用华法林1~2次,INR达到目标范畴后从小剂量启初应用,曲至宁静于目标范畴.若患者的出血危害下,正在停用华法林的共时心服维死素K1(1~2.5mg).④慢诊脚术战拔牙时需要赶快落矮INR,好味服2~5mg的维死素K1,INR将正在24小时内落矮.⑤INR>9.0然而临床上不明隐出血,好味服2~5mg的维死素K1,需要时沉复使用.⑥宽沉出血大概华法林>20.0时,可根据情况静脉应用维死素K1 10mg、新陈血浆战凝血酶本浓缩物缓缓静脉输注,每12小时可沉复应用维死素K1.⑦威胁死命的宽沉出血大概宽沉的华法林过量,可用凝血酶本浓缩物代替治疗,共时缓缓静注维死素K1 10mg,需要时沉复使用.(7)抗凝治疗出血的下危果素抗凝治疗时出血的伤害程度主要战抗凝强度有闭.别的,还与潜正在的临床徐病(包罗胃肠道出血史、肾功能不齐、脑卒中、贫血)、下龄战共时服用其余药物(如阿司匹林、非甾体抗炎药、益伤血小板功能药物、侵害胃粘膜的药物大概其余效率维死素K依好性凝血果子合成的药物)有闭.老年人应用华法林简单爆收出血,果此应从小剂量启初.(四)房颤的转复对付于持绝性房颤患者可采用性的举止复律.伴随潜正在病果的患者,如甲状腺功能卑进、熏染、电解量混治等,正在病果已纠正前,普遍不予复律.房颤持绝超出48小时的患者复律时血栓栓塞的伤害减少,正在复律前需要防止性应用抗凝治疗.1.复律要领的采用药物大概电打皆可真止复律.应根据病情战房颤持绝时间去采用.对付于房颤伴较快心室率、症状沉、血液能源教不宁静的患者,包罗伴随经房室旁路前传的房颤患者,则应尽早大概慢迫电复律.电复律必须与R波共步,起初能量100J,如复律波合,可用更下的能量.病情宁静的房颤患者推荐先采用药物复律,无效时再采用电复律.电复律的效验劣于药物复律,然而需要姑且的镇定大概麻醉.不凭证标明采与二种要领的患者爆收血栓栓塞大概脑卒中的危害有好别.2.药物复律房颤收火后7天内举止药物复律好像最为灵验.有很大比率的新近爆收的房颤患者正在24~48小时内自止转复.超出7天的房颤很少自止转复,药物转复的效验也较好.有些药物的起效时间较少,启初治疗大概正在几天后才搞转复.普罗帕酮、胺碘酮、多菲利特战伊布利特可用于药物转复房颤.正在院中单次心服较大剂量的普罗帕酮(600mg)也可用于转复,然而需要有患者正在医院内应用该药物仄安灵验的凭证,而且患者不窦房结战房室结功能非常十分、束支传导阻滞、QT间期延少、Brugada概括征战器量性心净病.正在院中爆收的不需慢迫复律的房颤患者可应用胺碘酮.洋天黄类药物战索他洛我正在房颤转复时大概有害,不修议应用.临床时常使用药物转复的药物睹表4.3.复律后保护窦性心律无论是阵收性仍旧持绝性房颤,大普遍房颤正在复律乐成后皆市复收.果而,常常需要应用抗心律得常药物防止房颤复收.保护窦性心律治疗的目标是与消症状战革新心功能等.正在采用抗心律得常药物前,应觅找加沉房颤的可顺性果素.时常使用的保护窦性心律的药物包罗普罗帕酮、莫雷西嗪、胺碘酮、索他洛我战多菲利特等药物.正在采用抗心律得常药物时,最先要评估药物的灵验性、仄安性及耐受性.现有保护窦性心律的抗心律得常药物,虽可革新患者的症状,然而灵验性好,副效率较多,且不落矮总牺牲率.采用药物应注意净器的毒性反应战致心律得常效率.普罗帕酮、索他洛我、多菲利特等对付净器的毒性反应相对付较矮.Ic类药物用于有器量性心净病的患者时,致心律得常效率的爆收率较下,其爆收率及典型与所用药物战自己心净病的典型有闭.I类药物应当防止正在心肌缺血、心力衰竭战隐著心室肥薄情况下使用.不推荐窦房结战房室结功能非常十分的患者应用抗心律得常药物.纵然应用抗心律得常药物,然而仍出现的较为少睹而且症状沉微的房颤收火视为药物防止灵验.应用时普罗帕酮防止阵收性房颤大概心房扑动时可减少房室结1:1下传的大概性,爆收心房扑动时引导室率非常。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抗栓管理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抗栓管理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抗栓管理中国专家共识》解读冠心病患者需要抗血小板治疗减少心肌缺血事件,血栓栓塞高风险的房颤患者则需口服抗凝药物治疗以减少卒中风险。

当冠心病与房颤合并存在时,如何选择最佳的抗栓方案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

6月11日,在沈阳召开的东北心血管病线上论坛上,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曲鹏教授公布了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编写的《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抗栓管理中国专家共识》,这也是我国首部致力于解决不同类型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抗栓治疗临床实践问题的共识,下面让我们通过6个问题快速掌握核心内容。

问题1如何评估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的缺血和出血风险?问题2ACS和/或PCI的房颤患者,PCI术中抗栓药物如何使用?图1:房颤患者PCI术中抗栓策略抗血小板药物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出现急性冠脉综合征后推荐立即口服负荷剂量阿司匹林(100-300mg),之后维持剂量75-100 mg/d;在已了解冠脉解剖结构或紧急情况下,如很可能行PCI,可考虑采用P2Y12受体拮抗剂进行预处理。

抗凝药物维生素K拮抗剂(VKA):对于VKA治疗且行冠脉造影和/或PCI的患者术前通常无需停用VKA,但需查INR;术中在活化凝血时间(ACT,维持≥225s)的指导下使用低剂量(30-50 U/kg)普通肝素治疗。

NOAC: 对于NOAC治疗且行急诊PCI的患者无需停药;但若行择期PCI可考虑在术前停药(通常术前停药12-24h,达比加群经肾脏清除率较高,肾功能不全者需考虑延长术前停药时间)。

无论是否中断NOAC,术中均需在ACT指导下使用肝素治疗。

PCI术后早期,例如当天晚上或次日早晨,建议开始NOAC(术前剂量)治疗。

问题3ACS和/或PCI术后房颤患者的抗栓选择:双联还是三联?疗程多久?PCI围术期需在双联抗栓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三联治疗)直至出院;对于高缺血/血栓栓塞和低出血风险的患者,出院后阿司匹林可继续使用至术后1个月。

中国房颤专家共识

中国房颤专家共识

心房颤动诊疗得中国专家共识ﻫ心房颤动(房颤)就是临床最常见得心律失常之一、特点就是心房丧失规则有序得电活动,代之以快速无序得颤动波。

心房因失去了有效得收缩与舒张,泵血功能恶化或丧失,并导致心室极不规则得反应。

房颤得发病机制包括多种,如快速得局灶异位活动、单环路折返机制、多环路折返机制;也包括炎症介质以及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参与等。

不同人群房颤发病机制并不相同,不同发病机制得房颤对不同治疗方法得反应也不相同。

一、房颤得分类ﻫ根据房颤得发作特点,房颤可分为三类:阵发性房颤(paroxysmalAF)、持续性房颤(persistent AF)及永久性房颤(permanentAF)。

阵发性房颤:指持续时间< 7d 得房颤,一般〈24 h,多为自限性、ﻫ持续性房颤:指持续时间>7d 得房颤,一般不能自行复律,药物复律得成功率较低,常需电复律、永久性房颤:指复律失败不能维持窦性心律或没有复律适应证得房颤、ﻫ有些患者房颤病史不详,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可采用新近发生得(recent onset)或新近发现(recentdiscovered)房颤来命名,对于这种房颤,我们很难判定其持续时间,也不能确定以前就是否有房颤发作。

有些房颤很难界定发生时间。

一个患者有可能存在多种房颤得类型,如多次阵发性房颤与偶尔发作得持续性房颤。

ﻫ图1房颤得发作形式。

1,持续时间〈7d 得房颤,一般< 24h;2,持续时间一般在7天以上; 3,复律失败不能维持窦性心律或没有复律适应证、ﻫﻫ多种疾病与诱发因素可以导致房颤(见表1)。

孤立性房颤就是指年龄小于60岁,没有(找不到)临床或心脏超声显示心肺疾病(包括高血压)得证据、此类患者得血栓栓塞与死亡得风险低,预后较好。

但随着时间得延长,患者因年龄增加并出现左房增大等心脏结构得异常时,不再隶属于这一类别、非瓣膜性房颤就是指没有风湿性心脏病、人工瓣膜置换或瓣膜修补得患者发生房颤。

ﻫ二、房颤得流行病学与危害ﻫ在普通人群中房颤得患病率约为0。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0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0

(一)定义和分类心房颤动(房颤)是慢性心衰患者最常见的房性心律失常,以心房活动不协调,继而心房功能恶化、丧失为特点。

心电图表现为正常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及时限不等的快速震荡波或颤动波。

如果房室传导正常,常出现不规则的快速心室反应,加重心衰。

房颤可以单独出现或与其他心律失常合并出现,如心房扑动。

房颤分为以下4类:阵发性房颤:房颤发作2次以上,持续时间<7天,一般<24h,多为自限性,可自行终止。

持续性房颤:持续时间>7天的房产,一般不能自行转律。

可以是房颤的首发的表现,也可以是阵发性房颤反复发作的结果。

药物或/和电转复能终止房颤。

永久性房颤:即使复律治疗也不能终止房颤的发作或复律后24h内复发,或未曾复律。

初发房颤:首次发现房颤,既往没有房颤病史,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

慢性心衰常合并持续性房颤或永久性房颤。

(二)流行病学临床上10%—35%慢性心衰患者伴有房颤,是充血性心力衰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随着心脏疾病严重程度和心功能恶化,房颤发病率也不断增加。

国外研究显示心功能I级房颤发病率约为4%,心功能II—III级房颤发病率为10—26%,III—IV级20—29%,而心功能IV 级患者房颤发病率增加到50%。

我国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房颤患病率约为0.77%,标准化率为0.61%。

按此计算,我国目前房颤患者超过800万。

其中1/3为阵发性房颤,2/3为持续或永久性房颤。

部分地区房颤住院病例调查发现,在房颤相关因素中,老年为58.1%,高血压病40.3%、冠心病34.8 %、心力衰竭33.1%、风湿性瓣膜病23.9%。

心衰合并房颤占有相当大比例,按此比例,我国目前心衰合并房颤患者超过264万。

国内外流行病学调查均显示房颤患病率有随年龄增加的趋势,随着人口老龄化,房颤、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发病逐年增加,而各种心血管疾病最终进展为心力衰竭,心衰合并房颤患者将进一步增加。

(三)发生机制临床观察发现心肌肥厚、心脏扩大的患者容易发生心律失常,而且心脏射血分数的高低影响着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表明心脏存在机械-电反馈作用。

心房颤动患者心脏康复中国专家共识

心房颤动患者心脏康复中国专家共识
3.服用华法林的患者,应注意维生素K的拮抗作用,保持每日维生素K摄入量 稳定。维生素K含量丰富的食物有绿色蔬菜、鱼类、豆类、乳制品、动物内 脏、麦麸等。
4.茶和咖啡并不会加重AF风险和负担,不应强调限制茶和咖啡的摄入。
制定戒烟处
✓根据以上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戒烟处方。所有患者需用明确清晰的态度建议 患者戒烟,对于没有戒烟意愿的患者,采用“5R”法即强调健康相关性、危 害、回报、障碍、重复干预。
风险。
节律控制
✓主要适用于频发阵发性AF,以及经临床评估适合进行复律治疗的持续性AF 患者如何减少AF复发和复律后窦性心律的维持。
✓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节律控制时,首先应考虑药物的安全性,其次考虑 药物的有效性。
✓对一些阵发性AF患者心律控制,除胺碘酮和普罗帕酮,莫雷西嗪也可用于 减少AF发作。重视中药的应用,如参松养心胶囊对于阵发性AF,维持窦性 心律的效果与普罗帕酮相当,且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心肺运动测试
✓AF运动前评估包括有氧运动能力、抗阻运动能力、平衡性和柔韧性等多方 面评估。其中以有氧运动能力评估最为重要。
✓无禁忌证且有条件的可进行心肺运动测试,也可进行6 min步行试验6 MWT。 ✓心肺运动试验CPET是心脏康复中危险程度评估和制定运动处方的重要手段
之一,在个体化运动处方的制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也可源自合正念疗法,生物反馈疗法等改善睡眠。
睡眠管理
✓患者在发生睡眠障碍的急性期要尽早使用镇静安眠药物,原则为短程、足量、 足疗程,用药顺序如下:苯二氮䓬类安定、舒乐安定、劳拉西泮等、非苯二 氮䓬类吡唑坦、佐匹克隆、扎来普隆等以及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药。
✓苯二氮䓬类药物连续使用不超过4周。 ✓一种镇静安眠药疗效不佳时可并用两种镇静安眠药物。每种药物都尽量用最

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

根据2004年所发表的数据,我国30岁至85岁居民中房颤患病率为0.77%,其中8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达30%以上。

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是房颤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而脑卒中则是最为常见的表现类型。

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缺血性卒中的每年发生率(约5%)是非房颤患者的2~7倍。

预防卒中的新发与复发应成为房颤患者综合管理策略中的主要内容。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对于发生卒中风险增高的患者,合理应用抗凝药物有助于显着降低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然而在我国大多数房颤患者未得到抗凝治疗[1,2]。

进一步增强对房颤及其并发症危害性的认识、加强血栓栓塞并发症(特别是卒中)的预防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进而减轻与之相关的社会经济和家庭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已有多种口服抗凝药物应用于临床,如华法林、达比加群、利伐沙班、阿哌沙班等。

为促进与规范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降低缺血性卒中等血栓栓塞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心律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与心律失常联盟(中国)组织国内专家制定了此专家共识。

1、房颤患者卒中和血栓栓塞的危险分层与抗凝治疗原则合理的抗凝治疗是预防房颤患者血栓栓塞事件的有效措施,但与此同时亦将增加出血性并发症的风险。

因此,在确定患者是否适于进行抗凝治疗前应评估其获益风险比,只有预防血栓栓塞事件的获益明显超过出血性并发症的风险时方可启动抗凝治疗。

房颤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风险水平与其基线特征密切相关,根据基线特征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是制定正确的抗凝治疗策略的基础[7]。

目前CHADS2评分系统是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评估工具,其计分方法如表1所示[8]。

随着CHADS2评分的增高,房颤患者未来发生缺血性卒中的风险逐渐增高。

若无禁忌证,所有CHADS2评分≥2分的房颤患者均应进行长期口服抗凝药治疗。

心房颤动患者心脏康复中国专家共识》(2021)主要内容(全文)

心房颤动患者心脏康复中国专家共识》(2021)主要内容(全文)

心房颤动患者心脏康复中国专家共识》(2021)主要内容(全文)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致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

目前,治疗心房颤动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消融手术,但效果不尽如人意。

因此,控制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和进行多学科综合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心房颤动患者的心脏康复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和途径。

在综合康复计划中,我们需要制定个体化的心脏康复处方,以达到以下目标: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减少复发,促进心脏结构和功能恢复,控制心室率,预防并发症,降低住院率及致残、致死率,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内容包括进行心房颤动相关评估、制定药物、运动、营养、戒烟限酒、心理与睡眠管理处方、进行患者教育和随访等。

目前已经开发了多套心房颤动的综合管理系统。

一项随机对照试验显示,与常规照护相比,心房颤动综合管理使心血管住院和心血管死亡的复合终点均降低,且成本/效益比良好。

因此,心房颤动康复管理团队的建设变得尤为重要。

这个团队由心内科心脏康复医师为主导,联合多个专业人员组成,形成团队决策。

同时,建立心房颤动随访制度及医疗健康档案,构建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心房颤动电子医疗决策管理系统,以提高患者依从性等。

除了心脏康复,药物治疗也是治疗心房颤动的重要手段之一。

抗凝治疗是其中的一种,可以有效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

中国AF共识建议,对于没有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物(NOAC)禁忌的患者,首选NOAC或华法林抗凝。

对于长期使用华法林且掌握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管理技巧的高依从性AF患者,可继续应用华法林。

针对慢性持续性AF患者,中国AF建议推荐宽松心室率(静息心率<110次/min)作为心室率控制的初始心率目标。

对于频发阵发性AF患者和经临床评估适合进行复律治疗的持续性AF患者,节律控制是主要适用的治疗方法,旨在减少AF复发和复律后窦性心律的维持。

危险因素控制对于预防AF也至关重要,建议进行AF的上游治疗,包括严格进行危险因素的控制,进行综合管理,最大程度改善预后。

心房颤动节律控制药物规范应用专家共识(2023年版)解读PPT课件

心房颤动节律控制药物规范应用专家共识(2023年版)解读PPT课件

专家共识制定背景与意义
制定背景
随着对房颤认识的深入和新型药物的不断涌现,房颤的药物治疗策略也在不断 更新。为规范房颤药物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专家共识应运而生 。
重要意义
专家共识的制定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房颤药物治疗的规范化建议,有助于提高房 颤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老年人用药
考虑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应减少剂量或延长给药间 隔,同时密切监测不良反应。对于年龄>75岁的患者,推 荐使用低剂量起始,逐渐调整至有效剂量。
肝功能不全患者用药
轻度肝功能不全患者无需调整药物剂量,中至重度肝功能 不全患者应减少剂量或避免使用某些药物,如胺碘酮等。
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
轻度肾功能不全患者无需调整药物剂量,中至重度肾功能 不全患者应减少剂量或延长给药间隔,同时密切监测药物 浓度和不良反应。
药物选择及剂量调整原则
药物选择
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药物特性进行选择。 常用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拮抗剂 、洋地黄类药物等。
剂量调整
初始剂量应从小剂量开始,根据病情和疗效 逐渐调整剂量。同时需密切监测患者心率、 心律及不良反应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联合用药策略及注意事项
联合用药策略
对于单一药物控制不佳的患者,可考虑联合 用药。但应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 应情况,避免不必要的用药风险。
02
心房颤动节律控制药物治疗现状 与进展
药物治疗原则及策略
药物治疗原则
以控制心室率、恢复窦性心律并预防 复发为目标,同时注重患者症状的缓 解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药物治疗策略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个体差异,制 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的种 类、剂量、给药途径和用药时机等。

老年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PPT课件

老年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PPT课件
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服务,帮助 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增 强康复信心。
健康教育
向患者和家属普及心房颤动的相关知 识,包括病因、治疗、康复等方面的 知识,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生活方式改善建议
合理饮食
指导患者保持低盐、低脂、低糖 的饮食习惯,增加膳食纤维的摄 入,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通过组织专家培训、编写科普资料等方式,提高临床医生对老年心房颤
动诊治的认识与技能水平,同时增强公众的防病意识。
02
建立多学科协作机制
鼓励心血管内科、老年医学科、神经内科等多学科共同参与老年心房颤
动的诊治工作,形成合力,提高诊疗效果。
03
监测与评估实施效果
建立定期监测与评估机制,及时了解共识的实施情况与存在问题,为后
非药物治疗技术进展
射频消融术
通过射频能量消除引起房颤的心脏异常电路, 恢复窦性心律,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
受的患者。
左心耳封堵术
通过封堵左心耳来预防房颤引起的血栓栓塞事 件,适用于高栓塞风险且不能耐受抗凝治疗的
患者。
合并症管理与处理原则
心力衰竭
对于合并心力衰竭的房颤患者,应积极控制心室率、改善心功能 ,同时评估是否需要抗凝治疗以预防血栓栓塞。
续改进工作提供依据。同时,可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等活动,从患者角
度评价共识的实施效果。
THANKS
01
老年人群中心房颤动的发病率显著增高,成为一种常见的心律
失常。
并发症风险
02
老年房颤患者更易出现血栓栓塞、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影
响生活质量。
诊疗挑战
03
老年房颤的诊疗过程中需考虑多种因素,如共病管理、药物相

老年房颤诊治专家共识2024课件

老年房颤诊治专家共识2024课件

02
抗心律失常药物转复心律
解释内容:胺碘酮、伊布利特和普罗帕酮等药物可用于恢复心 律。
03
心室率控制目标
解释内容:静息心率起始目标<110次/min,有症状者/合并心 衰者可降至60~80次/min。
抗凝治疗和预防卒中
01
抗凝治疗
02
出血风险评估
03
动态评估血栓风险
根据 CHA2DS2-VASc 评分系统进行抗凝治疗。 使用 HAS-BLED 评分系统来评估患者出血风险。 定期(至少每年1次)评估患者的血栓栓塞风险。
共病管理策略
动态监测可纠正的危险因 素,减轻并发症与死亡风 险。
感谢观看!
老年房颤患者的综合评估
包括失能评估、衰弱评估、 认知功能、营养状态等。
老年房颤患者治疗策略
包括心室率和节律控制、抗 凝治疗、心血管风险因素管 理。
移动技术支持的管理软件
1移动医疗应用降低全因死
亡风险
2智能技术改善心血管风
险管理
心3房4227颤%动筛查与风险评估
%
移动技术支持的整合管理软件mAFA辅助老年房颤管理,降低全因死亡、 血栓等复合终点事件风险42%。
综合管理和共病治疗
老年房颤的综合评估
1
包括失能、衰弱、认知功能等多维度评估。
老年尿病等合并症治疗。
老年房颤的抗凝治疗
3
根据CHA2DS2-VASc评分动态调整抗凝方案。
房颤患者的整合管理
心房颤动整合管理路径
心房颤动的定义与分类
房颤是一种以快速、紊乱的 心房电活动为特点的室上性 心律失常。
ABC路径整合方案通过智能技术改善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合并症管理,优化 治疗效果。
专家建议使用可穿戴设备进行心房颤动筛查,CHA2DS2-VASc评分动态评 估患者血栓风险。

2023心房颤动节律控制药物规范应用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3心房颤动节律控制药物规范应用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3心房颤动节律控制药物规范应用专家共识(完整版)一、节律控制的总体原则1.症状驱动的节律控制房颤的节律控制必须在综合管理的基础上进行,包括对有指征者进行抗凝治疗以及基础疾病和危险因素的控制等。

AADs节律控制策略的主要目的是消除或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可根据房颤症状评分辅助节律控制治疗决策。

症状在2b及以上者,若有指征,可考虑进行节律控制。

2.早期节律控制建议房颤确诊后应尽早启动节律控制策略。

对仅表现为疲乏或运动耐量下降、缺乏房颤特异性症状的患者,可行试验性复律治疗,因较难辨别房颤与其症状间的关联。

试验性复律治疗有助于判断此类患者的症状是否由房颤所致,若患者症状有所改善,节律控制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当决定放弃节律控制策略而采用心室率控制策略时,应停用AADs。

症状驱动的节律控制和早期节律控制建议:1.症状性房颤患者结合其意愿,推荐应用AADs和/或导管消融进行节律控制,特别是具备以下临床特征的患者:年轻、初发房颤或房颤病程较短、房颤相关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心房内径正常或稍大/房内电传导正常或稍延缓(心房重构不显著)、室率控制症状缓解不佳。

(适用)2.诊断1年内的无症状性房颤,合并CHA2DS2 ‑VASc ≥2分,结合患者意愿,推荐尽早进行节律控制治疗,治疗策略包括AADs和消融。

(倾向于使用)二、节律控制的药物1.氟卡尼和普罗帕酮氟卡尼和普罗帕酮为Ⅰc 类AADs,可阻断心脏Na+通道,延长有效不应期,减慢心房和心室内传导,延长QRS波时程及H‑V间期。

Ⅰc类药物对急性房颤转复作用强。

氟卡尼(国内尚无此药)和普罗帕酮可用于左心室功能正常、无明显左心室肥厚和心肌缺血的房颤患者转复和维持窦性心律。

口服单剂量可在医院外用于终止发作不频繁、药物耐受性良好、无严重心脏病患者的房颤发作。

静脉注射较口服药物起效更快。

增加剂量疗效更佳,但会引起更多的不良反应。

Ⅰc类AADs治疗过程中,如房颤转换为房扑,常可致1︰1房室下传诱发快速心室率,故建议同时使用阻断房室结药物(美托洛尔或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但需注意有负性肌力、负性频率及房室传导阻滞的风险。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抗栓管理中国专家共识》要点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抗栓管理中国专家共识》要点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抗栓管理中国专家共识》要

一、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特点:冠心病和心房颤动是两种常见
的心脏疾病,二者同时存在的患者较多,且患者通常年龄较大,心功能较差,患病严重程度较高。

二、抗栓治疗的重要性: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存在较高的血栓风险,及时进行抗栓治疗对于预防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三、药物选择和抗栓治疗策略: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具体情况,选
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抗栓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
和氯吡格雷)、口服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等。

四、抗凝药物的使用:对于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抗凝药物的使
用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华法林是传统的口服抗凝药物,但需要监测INR值,并且与许多药物和食物相互作用。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如达比加群和阿哌
沙班)相对方便,不需要频繁监测INR值,并且与其他药物和食物的相互
作用较少。

五、抗凝药物用药策略: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如年龄、性别、合并
疾病等)和出血风险评估,选择合适的抗凝药物用药策略。

对于低出血风
险的患者,建议使用口服抗凝药物;对于高出血风险的患者,建议小剂量
抗凝治疗。

六、抗栓治疗的长期管理:抗栓治疗需要长期进行,对于患者来说需
要定期复诊和监测,以保证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总之,《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抗栓管理中国专家共识》提供了对于该群体患者抗栓治疗的指导和建议,有助于临床医生在治疗中更好地选择合适的抗栓药物和治疗策略,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于心房颤动诊疗的中国专家共识

关于心房颤动诊疗的中国专家共识

心房颤动诊疗的中国专家共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作者:杨进刚2006-10-22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

特点是心房的规则有序的电活动丧失,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

心房因失去了有效的收缩与舒张,泵血功能恶化或丧失,并导致心室极不规则的反应。

房颤的发病机制包括多种,如快速的局灶异位活动、单环路折返机制、多环路折返机制,也包括炎症介质以及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等等。

不同人群其房颤的发病机制并不相同,不同发病机制的房颤对不同治疗方法的反应也不相同。

一、心房颤动的流行病学和危害在普通人群中心房颤动的患病率约为0.4%~1.0%。

心房颤动的患病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小于60岁的人群患病率较低,而80岁以上的人群可高达8%。

40岁以下者心房颤动的发病率为0.1%/年,80岁以上的男性和女性心房颤动的发病率分别为2%/年和1.5%/年。

心房颤动患者远期脑卒中、心力衰竭和全因死亡率风险增加,特别是女性患者。

与窦性心律者相比,心房颤动患者的死亡率增加一倍。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为5%/年,是无心房颤动者的2~7倍。

若考虑短暂脑缺血发作(TIA)和无症状的脑卒中,伴随心房颤动的脑缺血发作的发生率为7%/年。

与年龄匹配的对照者相比,心房颤动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增加17倍;与非风湿性心房颤动患者相比,风险增加5倍。

心房颤动患者栓塞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50~59岁患者因心房颤动所致的脑卒中每年发生率为1.5%,而80~89岁者则升高到23.5%。

男性患者栓塞发病率在各年龄段均高于女性。

心力衰竭患者中心房颤动发生率增加,心房颤动使心功能恶化。

心功能Ⅰ级的患者(NYHA分级),心房颤动的发生率≤5%,随着心功能恶化,心房颤动的发生率增加,在心功能Ⅳ级的患者中,有近一半患者发生心房颤动。

合并心力衰竭的心房颤动患者的病死率显著高于不合并心力衰竭的心房颤动患者。

在心功能障碍和心室率持续性增快的患者中,心房颤动还可引起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2024老年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4老年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4老年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心房颤动(房颤)是增龄性疾病。

目前全国房颤人群估算已达2 000万,预计到2050年,中国大约有900万60岁以上的老年人罹患房颤,在老年房颤的诊疗上面临巨大的挑战。

本共识由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心血管学组和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心血管病分会共同组织多位国内该领域知名专家,查阅大量参考文献并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及国内医院的实际情况,就房颤的定义、分类与分期,老年房颤的临床特点,老年房颤的综合评估、治疗及共病管理,老年房颤合并脑卒中的治疗,老年房颤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老年房颤患者合并肿瘤的处理及老年衰弱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地解析。

老年心房颤动的临床特点专家建议1:老龄化及慢病共病使中国老年房颤及脑卒中风险增加,75岁以上高龄老年人群的房颤生命风险比50岁以上人群增加了2倍。

共识建议老年综合评估,加强共病管理,控制复杂的血栓及出血风险,提高抗凝治疗依从性,降低房颤及其并发症。

心房颤动及危险因素筛查与整合管理1.房颤及危险因素筛查:专家建议2:基于可穿戴设备技术应用的研究证据,共识建议在老年人群,合并睡眠呼吸障碍、高血压、糖尿病等人群中使用PPG或单导联/多导联心电图等智能设备进行房颤筛查。

3.设备检测房颤及管理专家建议3:使用房颤整合管理路径(A脑卒中/血栓防治,B症状管理,C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合并疾病管理)降低老年房颤患者的全因死亡及其他临床事件。

经验证的移动技术支持的ABC整合管理软件辅助老年房颤管理,是临床获益优先的管理工具。

老年心房颤动的评估专家建议4:CHA2DS2-VASc评分评估老年房颤脑卒中/血栓风险,HAS-BLED评分评估出血风险。

此外,应对老年人群,进行综合评估,包括失能衰弱评估、步态异常与跌倒风险、认知功能、肾功能、营养状态、进食和体重变化、抑郁状态、共病及多重用药评估等。

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的治疗(一)心室率和节律控制治疗专家建议5:控制心室率、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

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达比加群酯 类型 起效 INR监测 INR监测 药物-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药物药物-食物相互作用 剂量调整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 快(2小时内达峰) (2小时内达峰) 小时内达峰 不需要 很少 无 不需要 华法林 维生素K 维生素K拮抗剂 较慢( 较慢(达峰时间个体差异 大) 需要,治疗窗窄(INR2需要,治疗窗窄(INR2-3) (INR2 常见 常见 需要(遗传代谢变异性) 需要(遗传代谢变异性)
凝血过程
华法林禁忌
围手术期或外伤 明显肝肾功能损害 中重度高血压(血压≥160/100mmHg) 中重度高血压(血压≥160/100mmHg) 凝血功能障碍伴有出血倾向 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妊娠 其他出血性疾病
影响INR的因素 影响INR的因素 INR
因素
升高INR 升高 降低INR 降低 肝脏疾病、心衰、甲 水肿、华法林耐药、 水肿、华法林耐药、 肝脏疾病、心衰、 甲低等 亢等 、利福平、 阿司匹林、红霉素、 Vit K、利福平、泻 阿司匹林、红霉素、 胺碘酮、奎尼丁、 苯妥英钠、 胺碘酮、奎尼丁、他 药、苯妥英钠、苯 汀类、丹参、 汀类、丹参、水蛭等 巴比妥、螺内酯等 巴比妥、
Va Xa
II (thrombin) IIa Fibrin
DX-9065a DXOtamixaban
APC 活化蛋白 C AT 抗凝血酶 sTM 可溶性血栓调节素 TF 组织因子 TFPI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Adapted from Weitz JI. Thromb Haemost 2007; 5 Suppl 1:65-7. 1:65-
新型口服抗凝剂: 新型口服抗凝剂:达比加群酯
• • • • • • • • • • • • • • 口服前体药物, 口服前体药物,转化为达比加群起效 强效、可逆性、直接凝血酶抑制剂(DTI) 强效、可逆性、直接凝血酶抑制剂 半衰期为14-17 h, 半衰期为 85%经由肾脏排泄 经由肾脏排泄 生物利用度为6.5% 生物利用度为 起效迅速 可预测的稳定的抗凝效果 较少发生药物相互作用, 较少发生药物相互作用, 无药物食物相互作用 无需进行常规凝血监测 通过特异性阻断凝血酶(游离型或血栓结合型)活性发挥强效抗血栓疗效, 通过特异性阻断凝血酶(游离型或血栓结合型)活性发挥强效抗血栓疗效,凝血酶 是血栓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2010 ESC指南推荐: 指南推荐: 指南推荐 当需要口服抗凝治疗时, 当需要口服抗凝治疗时,达比加群可考虑作为华法林的替代治疗 2012中国共识: 中国共识: 中国共识 在现阶段, 在现阶段,新型口服抗凝剂主要适用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

老年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PPT课件

老年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PPT课件

03
治疗原则与方案推荐
总体治疗原则阐述
综合评估
对老年心房颤动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状况评估,包括心脏功能、 肝肾功能、出血风险等,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节奏控制与心率控制并重
既要通过药物或非药物手段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又要控制心室率 以降低心脏负荷,减少症状。
预防血栓栓塞
根据患者的栓塞风险,合理应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 。
类、β受体阻滞剂等。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尽快进行再灌注治疗

后续康复期管理和随访计划安排
康复锻炼
根据患者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 康复锻炼计划,如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
运动,以提高心肺功能。
A 定期复诊
建议房颤患者定期到心血管专科门 诊复诊,评估病情控制情况,调整
治疗方案。
B
C
D
家属参与
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康复期管理,提供情 感支持和生活照顾,共同促进患者的康复 。
预防措施建议和生活方式调整指导
01
02
03
控制心室率
通过药物治疗或射频消融 术等方式,将心室率控制 在合理范围内,以降低心 脏负荷。
抗凝治疗
根据CHADS₂或 CHA₂DS₂-VASc评分,为 房颤患者制定合理的抗凝 方案,预防血栓形成。
生活方式调整
建议患者戒烟限酒、控制 体重、合理饮食、规律作 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 紧张。
信息获取渠道有限
多数患者表示,他们主要通过医生告知、亲友介绍和互联 网搜索等途径获取心房颤动相关信息,但信息来源的可靠 性和准确性有待提高。
渴求专业指导与培训
绝大多数患者表达了对专业心房颤动知识培训的强烈需求 ,他们希望通过系统、科学的教育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心房颤动病人心脏康复中国专家共识护理课件

心房颤动病人心脏康复中国专家共识护理课件

细胞治疗
研究利用干细胞等细胞治 疗技术,修复心脏损伤, 改善心功能。
基因治疗
探索通过改变基因表达来 预防和治疗心房颤动,为 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 。
临床研究与实践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心房颤动病因复杂,目前仍存在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深入研究其发病机制。
机遇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治疗方法不断涌现,为心房颤动病人心脏康复提供了更 多可能性。
教育培训
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心房颤动和心脏康复的相关知识,提高患 者的认知水平,增强自我管理和预防意识。
运动康复护理
运动评估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进行运 动能力和安全性评估。
运动计划
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康复计划,包括有 氧运动、力量训练等,逐步提高运动 强度和时间。
药物治疗与护理
药物治疗
遵循医生的处方,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评估与监测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准确性 和安全性;在评估与监测过程中,应注意保 护患者的隐私和权益;此外,应向患者充分 说明评估与监测的目的和方法,以便得到患 者的理解和配合。
05
心房颤动病人心脏康复的未来展望
新技术与新方法的应用
数字化医疗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 技术,实现患者远程监测 、智能诊断和治疗,提高 康复效果。
临床表现
心房颤动患者可能出现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心力衰竭和脑 卒中等并发症。
诊断
通过心电图检查可确诊心房颤动,同时需要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和评估病 情。
02
心房颤动病人心脏康复的重要性
心脏康复的定义与目标
定义
心脏康复是指通过一系列综合的评估、治疗和康复措施,帮助心脏病患者改善生 活质量,提高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房颤动诊疗的中国专家共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作者:杨进刚2006-10-22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

特点是心房的规则有序的电活动丧失,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

心房因失去了有效的收缩与舒张,泵血功能恶化或丧失,并导致心室极不规则的反应。

房颤的发病机制包括多种,如快速的局灶异位活动、单环路折返机制、多环路折返机制,也包括炎症介质以及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等等。

不同人群其房颤的发病机制并不相同,不同发病机制的房颤对不同治疗方法的反应也不相同。

一、心房颤动的流行病学和危害在普通人群中心房颤动的患病率约为0.4%~1.0%。

心房颤动的患病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小于60岁的人群患病率较低,而80岁以上的人群可高达8%。

40岁以下者心房颤动的发病率为0.1%/年,80岁以上的男性和女性心房颤动的发病率分别为2%/年和1.5%/年。

心房颤动患者远期脑卒中、心力衰竭和全因死亡率风险增加,特别是女性患者。

与窦性心律者相比,心房颤动患者的死亡率增加一倍。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为5%/年,是无心房颤动者的2~7倍。

若考虑短暂脑缺血发作(TIA)和无症状的脑卒中,伴随心房颤动的脑缺血发作的发生率为7%/年。

与年龄匹配的对照者相比,心房颤动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增加17倍;与非风湿性心房颤动患者相比,风险增加5倍。

心房颤动患者栓塞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50~59岁患者因心房颤动所致的脑卒中每年发生率为1.5%,而80~89岁者则升高到23.5%。

男性患者栓塞发病率在各年龄段均高于女性。

心力衰竭患者中心房颤动发生率增加,心房颤动使心功能恶化。

心功能Ⅰ级的患者(NYHA分级),心房颤动的发生率≤5%,随着心功能恶化,心房颤动的发生率增加,在心功能Ⅳ级的患者中,有近一半患者发生心房颤动。

合并心力衰竭的心房颤动患者的病死率显著高于不合并心力衰竭的心房颤动患者。

在心功能障碍和心室率持续性增快的患者中,心房颤动还可引起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在心动过速得以控制后,原来扩大的心脏和心功能可部分或完全恢复正常,预后尚可。

二、我国心房颤动的流行病学特点根据我国的资料,中国心房颤动的患病率约为0.61%,估计我国目前约有1000万心房颤动患者。

其中1/3为阵发性心房颤动,2/3为持续或永久性心房颤动。

在所有心房颤动患者中,瓣膜性、非瓣膜性和孤立性心房颤动所占比例分别为12.9%、65.2%和21.9%。

中国部分地区心房颤动住院病例调查发现,在心房颤动相关因素中,老年为58.1%,高血压病40.3%、冠心病34.8%、心力衰竭33.1%、风湿性瓣膜病23.9%。

风湿性瓣膜病导致的心房颤动在中国仍占有相当的比例。

心房颤动的总患病率、年龄分组、性别分组、病因分组后的患病率均和国外相关资料的趋势接近。

中国因心房颤动而住院的患者也有增加的趋势。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心房颤动的负担无疑会越来越重。

我国心房颤动患者并发脑卒中的发生情况也与国外类似。

在平均70岁的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中,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为 5.3%,与欧美国家相似(4%~6%)。

住院患者心房颤动的脑卒中患病率达24.8%,且有明显随年龄增加趋势,80岁以上脑卒中患病率高达32.9%。

目前国内心房颤动患者的服药率极低,应用华法林抗凝与指南存在巨大差距;不仅自然人群应用抗凝治疗的比例很低,住院患者也很少接受规范抗凝治疗,还有很多患者应用抗凝治疗但没有监测。

脑卒中发病率高和抗凝药物服药率低,是中国心房颤动患者的特点。

二、心房颤动的定义和分类心房颤动的分类繁简不一,迄今尚无普遍满意的分类标准和方法,使各研究之间可比性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心房颤动研究的交流和发展。

推荐将心房颤动分为初发心房颤动(initial event)、阵发性心房颤动(paroxysmal AF)、持续性心房颤动(persistent AF)及永久性心房颤动(permanent AF)。

初发心房颤动:为首次发现的心房颤动,不论其有无症状和能否自行复律。

阵发性心房颤动:指持续时间< 7d 的心房颤动,一般< 48 h,多为自限性。

持续性心房颤动:持续时间>7天的心房颤动,一般不能自行复律,药物复律的成功率较低,常需电复律。

永久性心房颤动:复律失败或复律后24 h内又复发的心房颤动,可以是心房颤动的首发表现或由反复发作的心房颤动发展而来,对于持续时间较长、不适合复律或患者不愿意复律的心房颤动也归于此类。

有些心房颤动患者,不能得到心房颤动的病史,尤其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患者,可采用新近发生的(recent onset)或新近发现(recent discovered)心房颤动来命名,对于这种心房颤动,我们很难判定其持续时间,也不能确定以前是否存在没有被发现的心房颤动发作。

一个患者有可能存在多种心房颤动的类型,如其可能有多次阵发性心房颤动和偶尔发作的持续性心房颤动。

继发性心房颤动是指在急性心肌梗死(MI)、心脏手术后、心包炎、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肺栓塞、肺炎和其他急性肺脏疾病时发生的心房颤动,此时首先应当处理的是原发病。

孤立性心房颤动是指年龄小于60岁,没有临床或心脏超声的心肺疾病的证据,包括高血压。

此类患者的血栓栓塞和死亡的风险低,预后较好。

但需注意,随着时间的延长,患者因年龄增加并出现左房增大等心脏结构的异常时,不再隶属于这一类别。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是指没有风湿性心脏病、人工瓣膜置换或瓣膜修补的患者发生心房颤动。

三、心房颤动的临床表现、诊断与初步评价1.临床症状心房颤动的临床表现多样。

大多数患者有心悸、呼吸困难、胸痛、疲乏、头晕和黑矇等症状。

心房颤动患者的症状与发作时的心室率、心功能、伴随的疾病、心房颤动持续时间以及患者感知症状的敏感性等多种因素有关。

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的症状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弱甚至消失。

部分心房颤动患者无任何症状,有些在发生心房颤动的严重并发症如卒中、栓塞或心力衰竭时才被发现。

2.病史和体格检查心房颤动的诊断依据包括病史和体格检查,需要至少一张单导心电图或Holter记录予以证实。

对心房颤动患者的初次评估包括判断心房颤动的类型,明确原因,寻找与心房颤动有关的心脏和心脏以外因素,以及以前诊治的情况。

如评价患者是否存在高血压、瓣膜病等基础心脏病和甲状腺疾病。

体格检查发现心音强弱不等、心律绝对不齐、脉搏短绌常提示存在心房颤动。

3.心电图表现心房颤动时心电图表现为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及时限均不规则的颤动波。

心房颤动患者发生长间歇较为常见,原因是房室传导组织生理不应期的干扰、连续的隐匿性传导、睡眠时迷走神经张力增高以及影响心脏自主神经张力的因素造成室上性激动延迟或不能下传引起长RR 间期。

所以普通心电图上出现长RR间期,不能轻易地诊断为心房颤动合并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患者在清醒状态下频发RR 间期≥3.0 s,同时伴有与长RR间期相关症状者,作为心房颤动治疗时减药、停药或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指征可能更有价值。

心房颤动时如果出现规则的RR间期,常提示房室阻滞、室性或交界性心律。

4.心脏超声和X线胸片检查在初步评估中,所有心房颤动患者需要接受二维心脏超声检查,评价左房和左室内径以及室壁厚度,并除外瓣膜病、心肌病和心包疾病。

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有助于指导抗心律失常和抗凝治疗的方案。

经食道超声检查可发现左房内的血栓。

X线胸片能评价心脏大小和肺脏情况。

5.运动试验怀疑心肌缺血的患者在应用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前应接受运动试验检查。

运动试验还可评价持续或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在活动时的室率控制情况。

四、治疗(一)治疗原则1.目标心房颤动的治疗目标包括:室率控制、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和恢复窦性心律(节律控制)。

三者是相互补充的。

室率控制策略是不尝试恢复或维持窦性心律,通过药物治疗的方法使室率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节律控制的目的为恢复或维持窦性心律,也需要注意室率控制。

有时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的策略不一定成功,需要采取另一种方法。

但无论是室率控制还是节律控制,必须高度关注患者的血栓栓塞风险,应根据脑卒中的风险采用抗凝治疗。

2.节律控制和室率控制的选择应个体化的选择有症状的心房颤动患者的治疗方式。

在选择节律控制和室率控制策略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心房颤动的类型和持续时间;(2)症状的类型和严重程度:(3)伴随的心血管疾病;(4)年龄;(5)其他疾病;(6)短期和长期的治疗目标和(7)药物和非药物治疗的选择。

在选择室率控制作为长期的治疗策略时,需要考虑永久性心房颤动对患者今后有何影响。

心房颤动持续一段时间后,由于电重构和机械重构,恢复窦性心律则比较困难,成为永久性心房颤动。

认识到这一点的意义是在面对具体的心房颤动患者时,不要忽略维持窦性心律的时间窗问题。

合并有心脏疾病的持续性老年心房颤动患者若无症状,无需考虑恢复窦性心律。

而心房颤动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将随时间的延长逐渐恶化。

(1)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持续了数周的有症状的心房颤动患者,早期的治疗是抗凝和室率控制,长期的目标是恢复窦性心律。

考虑转复心律时,若心房颤动的持续时间不详或超过48小时,短期的抗凝治疗有益。

若室率控制不能有效缓解症状,建议恢复窦性心律。

若心房颤动导致血液动力学改变,维持窦性心律既是短期目标也是长期目标。

老年人建议应用室率控制改善症状。

(2)对血栓栓塞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影响与接受室率控制的患者相比,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接受节律控制的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显著降低。

对大多数存在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的患者而言,无论采取何种策略,也无论在就诊时是否为心房颤动,都推荐采用长期的抗凝治疗。

从理论上讲,节律控制优于室率控制,但尚无明确的证据显示二者在死亡率方面有差别。

有可能是目前应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效果欠佳。

目前认为,基础心脏病病变轻、年轻的有症状的心房颤动患者采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或非药物治疗方法转复心房颤动有益。

(3)下列心房颤动患者推荐采用室率控制:①无特殊理由必须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无症状性心房颤动患者;②有证据表明心房颤动已持续几年的患者,即使转复为窦性心律后,也很难维持窦性心律;③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转复和维持窦性心律的风险大于心房颤动疾患本身风险的患者;④冠心病或老龄(大于65岁)心房颤动患者,有研究提示,在该类患者中心室率控制与复律并维持窦性心律治疗一样有效;⑤心脏器质性疾病,如左房内径大于55mm,二尖瓣狭窄等,如未纠正,很难长期保持窦性节律。

2.药物和非药物治疗心房颤动的选择药物和消融治疗对于节律控制和室率控制都是有效的。

药物是节律控制的一线治疗方法,射频消融是二线方法,特别是症状严重的孤立性心房颤动患者。

症状严重需要窦性心律的年轻患者,射频消融优于多年的药物治疗。

准备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或瓣膜置换的患者,在术中进行迷宫或左房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是合理的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