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城隍庙的习俗调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中国城隍庙的习俗调查
一、原始信仰
远古时期,农业经济在强大的自然力面前,常常显得软弱无力,一种潜在的恐惧心理使得民众往往把希望寄托于对图腾、祖先和自然神的崇拜之中,通过一定的祭祀求得自然力和祖宗的护佑,在“万物有灵”与“天人合一”观念的支配下,出现了有关神灵的崇拜和祭祀仪式,逐步形成原始信仰。
城隍是我国原始信仰祭祀的自然神之一。从资料记载看,城隍神最早见于周代《礼记》天子八蜡中的水墉神。《礼记·郊特牲第十一》有:“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大蜡八”是指什么?郑玄注云:所祭有八神也。许慎《说文》云蜡“从虫昔声……曰年终祭名者矣”。所以大蜡八即年终祭祀的八位神,他们分别是:司啬、百种神、农神、邮表、禽兽神、坊、水墉、昆虫。其中水墉居其七。水墉是农田中的沟渠,水墉神也就是沟渠神。后来古代的城市亦要修筑城墙,城墙之外还要有一圈护城壕。有水的城堑称为“池”,无水的城堑则称为“隍”。“城隍”二字,始见于《易经》泰卦的上六爻辞:“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其中“城”指城墙,“隍”指城壕(护城河)。城隍一词连用泛指城池,首见于班固《两都赋·序》:“京师修宫室,浚城隍。”原始崇拜认为,凡与人们日常生活有关的事物皆有神在,而且“功施于民则祀之,能御灾捍患则祀之”(《五礼通考》)。城墙、城壕在防卫敌人、猛兽攻击,保护一城百姓安全上,功莫大焉。于是水墉神便升格为城隍神,被视为城市的守护神。
兼容并包是我们传统文化与民间信仰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城隍信仰亦是如此。随着城隍在民间百姓中的影响日益显著,道教也将城隍神纳入自己的神灵体系。杜光庭编纂的《道门科范大全集》中,就有在斋蘸请神仪式中开列城隍的法位的记载。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城隍神就逐渐成为了道教尊奉的主要冥界神灵之一。道教许多法事活动中,都要请城隍神到场。道教源于民间而又影响民间,甚至渗透到千家万户。城隍原本是民间的神祀,佛教在中国广泛传播以后,接受了佛教的冥界体系,城隍神开始成为阴间的行政长官,掌管阴间事务。如宋代佛教的“水陆法会”就开始将城隍神列为重要的恭请神明之一。
中国民间信仰主要是指俗神信仰,它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把传统信仰的神灵和各种宗教的神灵进行反复筛选、淘汰、组合,从而构成一个杂乱的神灵信仰体系。这鲜明地反映了中国世俗信仰的多元性。所以说,中国民间信仰具有多教合一,多神崇拜的特点。民间信仰的神灵群体可以说并无体系可言,但这些信仰并没有本质上的冲突,这一方面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民间信仰“尚和”的文化
精神特质。
城隍,从我国先民的原始信仰、民间信仰发展到后世的宗教信仰,它们原发于农耕文明。古长安作为农耕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又以其长期作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它成为精神文化的传播地。由此,古长安也自然成为城
隍信仰的原发地和传播地。
二、最早城隍神
城隍神是由自然神逐渐过渡到人格神的,在传统社会中,人们希望英雄人物死后英灵还在,作为地方神来保护自己。在城隍由自然神演变为人神的过程中,汉代的纪信最早,长安不仅是城隍信仰的原发地和传播地,也产生了最早的城隍人神——纪信。现如今,粗略统计,全国仍有奉纪信为城隍的城隍庙三十多处。最著名的有:古都西安,陕西阳曲、兴元、户县,安徽芜湖、宁国,甘肃兰州、天水、西固,河南郑州、方城、固始、荥阳、密县,江苏镇江,浙江临安、庆元,湖北襄阳,福建南安,上海,河北瓦房店复州,四川南充,广西太平,等等。其中,甘肃天水、四川南充、陕西户县都把纪信视为本地人,以桑梓故土的身份,建城隍庙以供奉。河南因是纪信行军战斗的主要战场所在地和最终诈降现身的地方,纷纷立庙拜纪信为城隍。
在此要一提的是,在宋代以后,城隍信仰就已是民间普遍信仰。
我认为现在中国人大都知晓城隍,但若要问起何为城隍,那能答起的并不在多数。我是一个厦门人,说实话,从小至今并无接触多少城隍文化,所以在做此次调查之前,问了家里人也无多少收获,才通过其他途径去收集各种材料。
有城才有城隍,厦门城隍庙是明初厦门建城的产物。据地方史料载:“厦门城,在嘉禾屿。洪武二十七年江夏侯周德兴造。”专家据此推断,厦门城隍庙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至今有600多年历史。厦门博物院现存有其清道光六年(1826年)的记事石碑。
那么,古厦门城隍庙址在何处呢?据《鹭江志》记载,“城隍庙与武庙相连,祀城隍之神”。《厦门志》所附“厦门岛图”也标示,在厦门城南隅有城隍庙和关帝庙。从老地图上看,旧城隍庙坐落于今新华路邮电大楼和思明人民医院一带。中山路老城区也还有城隍庙巷老地名。
据文史资料所述,城隍庙乃二殿一坛二埕式结构,筑有围墙。它正门朝海,即在思明人民医院东面,原来地势较高,有19级台阶,大门左边设有烧金炉,石埕上立着三块一丈多高的瓜代石碑,碑座为长方形有凹糟的石块。主殿很大,后面直达今新华路邮电大楼。
据上一辈老人回忆,早年的城隍庙有两尊城隍,一尊是泥塑的,端踞庙堂;一尊是木雕的,平日居于侧室,城隍出巡时才抬出来。城隍出巡在过去是重大民俗活动,一年三次踩街游行,此举至民国成立后才渐渐消失。此外,殿前庭院两边走廊排列十二司官、牛头马面等泥塑。
因为城隍爷的生日是农历三月初一,所以旧时的厦门城隍庙,以农历二月二十九、三月初一、初二这三天作醮时最热闹。
每逢城隍爷生日,便有许多信徒上香火,祭供水果、清茶、烧“寿金”奉祀。最为奇特的则是祈求“补运”民俗。具体做法是,先在家里准备好纸扎的小人,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连同纸钱、供品一起装在漆篮中,携往城隍庙,祈拜后交给道士。道士念念有词,最后拿起纸人在“补运”者胸前、背后比划几下,念道:“勾前得清闲,句后吃得老。”随即将纸人连同纸钱一并丢入炉中火化。“补运”者于是心满意足,似乎厄运都已被纸人带走,今后必定清闲有福,健康长寿。这种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习俗,自然无法在新时代存活。
厦门城隍庙是早期的文化娱乐中心,庙前还专门修了个戏台,位置在今古城西路马路中央。逢年过节,人山人海,锣鼓喧天。
20世纪20年代末,因旧城改造,城隍庙的前半部分被拆毁。“文革”开始后,剩下的老建筑遭到“破四旧”厄运,殿堂相继被毁,所有神像石刻均不知移到何处,道士们所保存的经书、道服及法器等物,均遭抄缴。直至改革开放后,民间信仰得到恢复,该庙才易地获得新生。
1980年,龙海人吴天发在南华路11号之2住宅重建厦门城隍庙,但起初规模尚小,直至近年才逐步扩大。厦门市历史学会勒碑为记:“厦门城隍庙早已秃毁,仅存碑记一方,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