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ppt文档)
合集下载
《清洗消毒灭菌操作》PPT课件
滤过除菌主要用于一些不耐高温灭菌的血清、毒 素、抗生素、药液、空气等除菌。但是比细菌还小的 病毒仍然能留在液体培养基内,有时会给实验带来一 定的麻烦。
滤菌器的种类很多,目前常用的有蔡氏滤菌器、 玻璃滤器、薄膜滤器。
〔二〕化学消毒法
化学药物根据其抑菌或杀死微生物的效应分为 杀菌剂、消毒剂、防腐剂三类。 1.凡杀死一切微生物及其孢子的药剂称杀菌剂; 2.只杀死感染性病原微生物的药剂称消毒剂; 3. 只能抑制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药剂称为防腐剂。
的效果。
2.辐射
利用辐射进展灭菌消毒,可以防止高温灭菌 或化学药剂消毒的缺点,所以应用越来越广 。
1.紫外线:紫外线波长为200~300nm时具有杀菌作 用,其中以260nm最强。紫外线杀菌机理主要是 作用于细菌DNA,使同一条DNA 链上相邻的两个 胸腺嘧啶共价结合而形成嘧啶二聚体,因而改变 DNA的分子构型,干扰细菌DNA的复制与转录, 导致细菌的死亡或变异。紫外线穿透力差,故只适 用于空气及不耐热物品的外表消毒。
在高压蒸汽灭菌前要确保高压锅中的所有冷空 气已经排空,否那么表上的蒸汽压与蒸汽温度 之间不具对应关系,这样会大大降低灭菌效果。
定期对灭菌效果进展监测和验证,可采用:
物理监测法〔留点温度计法、热电偶法〕;
化学指示剂法〔化学指示胶带、指示卡等〕;
生物指示法〔孢子悬液、孢子条带等〕监控 高压灭菌
〔一〕物理消毒灭菌法
1.热力灭菌法 热力灭菌法分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两
大类。在同一温度下, 后者效力比前者为 大,这是因为: 〔1〕湿热中细菌菌体蛋白较易凝固; 〔2〕湿热的穿透力比干热大; 〔3〕湿热的蒸汽有潜热存在。水由气态变 为液态时释放出的潜热,可迅速提高被灭 菌物体的温度。
加热灭菌和加热消毒的方法
滤菌器的种类很多,目前常用的有蔡氏滤菌器、 玻璃滤器、薄膜滤器。
〔二〕化学消毒法
化学药物根据其抑菌或杀死微生物的效应分为 杀菌剂、消毒剂、防腐剂三类。 1.凡杀死一切微生物及其孢子的药剂称杀菌剂; 2.只杀死感染性病原微生物的药剂称消毒剂; 3. 只能抑制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药剂称为防腐剂。
的效果。
2.辐射
利用辐射进展灭菌消毒,可以防止高温灭菌 或化学药剂消毒的缺点,所以应用越来越广 。
1.紫外线:紫外线波长为200~300nm时具有杀菌作 用,其中以260nm最强。紫外线杀菌机理主要是 作用于细菌DNA,使同一条DNA 链上相邻的两个 胸腺嘧啶共价结合而形成嘧啶二聚体,因而改变 DNA的分子构型,干扰细菌DNA的复制与转录, 导致细菌的死亡或变异。紫外线穿透力差,故只适 用于空气及不耐热物品的外表消毒。
在高压蒸汽灭菌前要确保高压锅中的所有冷空 气已经排空,否那么表上的蒸汽压与蒸汽温度 之间不具对应关系,这样会大大降低灭菌效果。
定期对灭菌效果进展监测和验证,可采用:
物理监测法〔留点温度计法、热电偶法〕;
化学指示剂法〔化学指示胶带、指示卡等〕;
生物指示法〔孢子悬液、孢子条带等〕监控 高压灭菌
〔一〕物理消毒灭菌法
1.热力灭菌法 热力灭菌法分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两
大类。在同一温度下, 后者效力比前者为 大,这是因为: 〔1〕湿热中细菌菌体蛋白较易凝固; 〔2〕湿热的穿透力比干热大; 〔3〕湿热的蒸汽有潜热存在。水由气态变 为液态时释放出的潜热,可迅速提高被灭 菌物体的温度。
加热灭菌和加热消毒的方法
清洁消毒灭菌技术及无菌技术操作 PPT
三、消毒灭菌的方法
•
(一)、物理消毒灭菌方法
•
1、热力消毒灭菌法
•
2、光照消毒法
•
3、电离辐射灭菌法
•
4、微波消毒法
•
5、过滤法
•
(二)、化学消毒灭菌法
•
1、浸泡法
•
2、擦拭法
•
3、喷雾法
•
4、熏蒸法
•
5、环氧乙烷气体密闭消毒灭菌法
四、紫外线消毒注意事项
• 1、保持灯管清洁,至少每两周用无水乙醇棉球擦 拭灯管表面一次,
五、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原则
• 1、根据物品的性能及微生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 2、严格掌握消毒剂的有效浓度、消毒时间及使用方法 • 3、消毒剂应定期更换,易挥发的要加盖,并定期检测以确保其
有效浓度 • 4、待消毒的物品必须洗净、擦干,全部浸没在消毒液中,注意
管腔内应注满消毒液,并打开器械的竹节和容器的盖 • 5、消毒液中不能放置纱布、棉花等物,因这这些物品易吸附消
• 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的外面,已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未戴手套的 手或另一手套的内面(非无菌面)
• 戴手套时或无菌操作过程中,如发现手套有破损,应立即更换 • 戴手套后双手应保持在腰部以上,视线范围以内,避免污染
• 脱手套时,应从手套口往下翻转脱下,不可强拉手指和手套的边缘,以 免损坏。如手套上有污迹,应先冲洗手套表面的污物,再脱下浸泡
容器盛装。 • (5)化学性废弃物;(过期的各种消毒液等)非危险的废物使用防渗漏
容器盛装,交还给厂家。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废物,使用防渗 漏密封容器盛装,专用运载车,交由权威毒物处置机构处置 • (6)所有这些均由医疗垃圾产生地卫生员每日下午按指定路线,密闭运 送到焚烧地,由负责焚烧的同志焚烧,并签全名。
CSSD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ppt课件
朊毒体(亦称朊病毒) 人畜共患的传染性中枢神经系统慢性退变性的疾病病原体 分布在人群中为“雅克病”,分布在牛群中为“疯牛症”(CJD) 有报道:医院传播率100%,主要为污染器械消毒不彻底
美国278例CJD的病人有8例是由角膜移植或手术感染 朊毒体是迄今为止对理化因子抵抗力最强的病原自由微生物
.
28
消 • 附录B :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操作方法 规范性附录
毒
及 • 附录C:酸性氧化电位水应用指标与方法
灭 菌
• 附录D :压力蒸汽灭菌器蒸汽用水标准
技
资料性附录
术
操
作
规
范
.
6
第
2 部 分:
清
洗
消
关于推荐性标准
毒
及
灭
菌
关于强制性标准
技
术
操
作
规
范
.
7
第 2
本规范中的推荐性标准
部
分:
• 5.5.1
消
毒 • 4.5 应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进行清洗、消毒、灭菌,
及 灭
CSSD不同区域人员防护着装要求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菌 • 4.6 设备、药械及耗材应符合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
技
术
关规定,其操作与使用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
操 作
导手册
规
范
.
23
第
2 4 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基本原则
部
分:
及 灭 菌
• 未达到环境标准时,有效期宜为7d • 5.9.5.2
技 • 医用一次性纸袋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1个月;
术 • 使用一次性医用皱纹纸、医用无纺布包装的无菌物品
美国278例CJD的病人有8例是由角膜移植或手术感染 朊毒体是迄今为止对理化因子抵抗力最强的病原自由微生物
.
28
消 • 附录B :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操作方法 规范性附录
毒
及 • 附录C:酸性氧化电位水应用指标与方法
灭 菌
• 附录D :压力蒸汽灭菌器蒸汽用水标准
技
资料性附录
术
操
作
规
范
.
6
第
2 部 分:
清
洗
消
关于推荐性标准
毒
及
灭
菌
关于强制性标准
技
术
操
作
规
范
.
7
第 2
本规范中的推荐性标准
部
分:
• 5.5.1
消
毒 • 4.5 应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进行清洗、消毒、灭菌,
及 灭
CSSD不同区域人员防护着装要求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菌 • 4.6 设备、药械及耗材应符合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
技
术
关规定,其操作与使用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
操 作
导手册
规
范
.
23
第
2 4 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基本原则
部
分:
及 灭 菌
• 未达到环境标准时,有效期宜为7d • 5.9.5.2
技 • 医用一次性纸袋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1个月;
术 • 使用一次性医用皱纹纸、医用无纺布包装的无菌物品
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教材(PPT 63页)
5.5.2 不耐热器械、器具和物品可使用消毒的低纤 维絮擦布、压力气枪或≥95%乙醇进行干燥处理。 5.5.3 管腔器械内的残留水迹,可用压力气枪等进 行干燥处理。
5.5.4 不应使用自然干燥方法进行干燥。
22
5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操作流程
5.6 器械检查与保养
5.6.1 应采用目测或使用带光源放大镜对干燥后的 每件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检查。器械表面及其关 节、齿牙处应光洁,无血渍、污渍、水垢等残留物 质和镑斑;功能完好,无损毁。
密封式包装方法应采用纸袋、纸塑袋等材料。
硬质容器的使用与操作,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 用说明或指导手册,并符合附录D的要求。每次使用 后应清洗、消毒和干燥。
普通棉布包装材料应一用一清洗,无污渍,灯
光检查无破损。
26
5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操作流程
5.7.10 封包要求如下:
包外应设有灭菌化学指示物。高度危险性物品 灭菌包内还应放置包内化学指示物;如果透过包装 材料可直接观察包内灭菌化学指示物的颜色变化, 则不必放置包外灭菌化学指示物。
3.4 漂洗rising 用流动水冲洗洗涤后器械、器具
和物品上残留物的过程。
10
3术语和定义
3.5 终末漂洗finalrinsing
用经纯化的水对漂洗
后的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最终的处理过程。
3.6 超声波清洗器ultrasoniccleaner 利用超声波 在水中振荡产生“空化效应”进行清洗的设备。
20
5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操作流程
表1 湿热消毒的温度与时间
5.4.4酸性氧化电位水的应用见附录C;其他消毒剂的应 用遵循产品说明书。
21
5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操作流程
5.5.4 不应使用自然干燥方法进行干燥。
22
5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操作流程
5.6 器械检查与保养
5.6.1 应采用目测或使用带光源放大镜对干燥后的 每件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检查。器械表面及其关 节、齿牙处应光洁,无血渍、污渍、水垢等残留物 质和镑斑;功能完好,无损毁。
密封式包装方法应采用纸袋、纸塑袋等材料。
硬质容器的使用与操作,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 用说明或指导手册,并符合附录D的要求。每次使用 后应清洗、消毒和干燥。
普通棉布包装材料应一用一清洗,无污渍,灯
光检查无破损。
26
5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操作流程
5.7.10 封包要求如下:
包外应设有灭菌化学指示物。高度危险性物品 灭菌包内还应放置包内化学指示物;如果透过包装 材料可直接观察包内灭菌化学指示物的颜色变化, 则不必放置包外灭菌化学指示物。
3.4 漂洗rising 用流动水冲洗洗涤后器械、器具
和物品上残留物的过程。
10
3术语和定义
3.5 终末漂洗finalrinsing
用经纯化的水对漂洗
后的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最终的处理过程。
3.6 超声波清洗器ultrasoniccleaner 利用超声波 在水中振荡产生“空化效应”进行清洗的设备。
20
5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操作流程
表1 湿热消毒的温度与时间
5.4.4酸性氧化电位水的应用见附录C;其他消毒剂的应 用遵循产品说明书。
21
5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操作流程
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消毒效果的后的物品进行微生物 检测,以评估消毒效果。
残留物检测
检查消毒剂是否残留,以避免对 使用者造成危害。
设备维护
定期对消毒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 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效果。
03 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灭菌前的准备
物品准备
确保待灭菌物品清洁干燥,去除表面污渍和残留 物。
刷洗
使用刷子或洗涤器对物品表面进行刷洗,去除污 渍和细菌。
漂洗
用清水冲洗物品表面,去除清洗剂和其他残留物。
干燥
将物品晾干或用毛巾擦干,确保物品干燥无水。
注意事项
在清洗过程中,应注意保护物品的完好性和安全性,避 免损坏和污染。
清洗效果的评估
01
02
03
目视检查
通过观察物品表面的清洁 度和光泽度,初步评估清 洗效果。
细菌检测
对清洗后的物品进行细菌 检测,确保其达到无菌或 清洁标准。
残留物检测
对清洗后的物品进行残留 物检测,确保清洗剂和其 他化学物质被彻底清除。
02 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消毒前的准备
清洁
在消毒之前,需确保物品 表面清洁,无明显的污渍 和杂物。
检查
检查消毒设备是否完好, 确保电源、水源等设施正 常。
消毒方法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如紫外线消毒、化学消毒等,确 保消毒效果。
清洁与消毒周期
根据设备使用频率和污垢程度,制定合理的清洁与消毒周期,确 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05 清洗消毒及灭菌操作的安 全防护
个人防护措施
穿戴防护服
清洗消毒及灭菌操作时应穿戴符合要求的防护服,包括但不限于口 罩、手套、围裙等。
包装材料选择
根据物品性质选择适当的包装材料,如纸、布、 塑料等。
医院感染—清洁、消毒、灭菌(护理技能课件)
化学监测、物理监测
(5)微波消毒灭菌法
适用于食品、餐具的处理,医 疗药品及耐热非金属材料器械 的消毒灭菌
金属物品禁忌
(6)低温蒸汽消毒法
• 适用于不耐高热的物品,如内镜、塑料 制品、橡胶制品等
• 注意:控制其温度在73~80℃,持续10 ~15min进行消毒
光照消毒灭菌法
光照消毒又称为辐射消毒,是利用紫外线照射,使菌体蛋白发生光解、 变性而导致细菌死亡。 其杀菌力对杆菌强,对球菌弱,对生长期细菌敏感,对芽孢敏感性差。
于创面消毒,0.1%溶液用于物体表面的消毒 新洁尔灭:粘膜消毒
物理消毒灭菌法
热力消毒法
1
4 空气净化
2
光照消毒法
5 超声波消毒
3
电离辐射灭菌法
热力消毒灭菌法
1.热力消毒灭菌法:利用热力破坏微生物的蛋白质、核酸、酶、细 胞壁和细胞膜等
• 可分为干热法和湿热法
干热灭菌法 湿热灭菌法
导热速度
慢 常用于床垫、毛毯、衣服、书籍等的消毒 • 直射阳光下暴晒6小时 • 定时翻动
(2)紫外线消毒法
• 设备:低压汞石英灯管 • 杀菌波长:C波250~270nm;最佳:253.7nm • 用途:空气、物品表面、液体消毒
• 空气:每10m2用一盏30w灯, 有效距离不超过2m,消 毒时间为30~60min
生物学测定
(3)臭氧灭菌灯消毒法
主要用于空气消毒、物品表面消毒、医院污水和诊疗用 水的消毒 为保证消毒效果,使用时需关闭门窗; 由于臭氧的强氧化性,对多种物品都有损坏; 温湿度、有机物、pH等多种因素可影响臭氧的杀菌作用 空气消毒时,人员必需离开,待消毒结束后20-30min可进 入
电离(辐一射)灭物菌理消毒灭菌法
(5)微波消毒灭菌法
适用于食品、餐具的处理,医 疗药品及耐热非金属材料器械 的消毒灭菌
金属物品禁忌
(6)低温蒸汽消毒法
• 适用于不耐高热的物品,如内镜、塑料 制品、橡胶制品等
• 注意:控制其温度在73~80℃,持续10 ~15min进行消毒
光照消毒灭菌法
光照消毒又称为辐射消毒,是利用紫外线照射,使菌体蛋白发生光解、 变性而导致细菌死亡。 其杀菌力对杆菌强,对球菌弱,对生长期细菌敏感,对芽孢敏感性差。
于创面消毒,0.1%溶液用于物体表面的消毒 新洁尔灭:粘膜消毒
物理消毒灭菌法
热力消毒法
1
4 空气净化
2
光照消毒法
5 超声波消毒
3
电离辐射灭菌法
热力消毒灭菌法
1.热力消毒灭菌法:利用热力破坏微生物的蛋白质、核酸、酶、细 胞壁和细胞膜等
• 可分为干热法和湿热法
干热灭菌法 湿热灭菌法
导热速度
慢 常用于床垫、毛毯、衣服、书籍等的消毒 • 直射阳光下暴晒6小时 • 定时翻动
(2)紫外线消毒法
• 设备:低压汞石英灯管 • 杀菌波长:C波250~270nm;最佳:253.7nm • 用途:空气、物品表面、液体消毒
• 空气:每10m2用一盏30w灯, 有效距离不超过2m,消 毒时间为30~60min
生物学测定
(3)臭氧灭菌灯消毒法
主要用于空气消毒、物品表面消毒、医院污水和诊疗用 水的消毒 为保证消毒效果,使用时需关闭门窗; 由于臭氧的强氧化性,对多种物品都有损坏; 温湿度、有机物、pH等多种因素可影响臭氧的杀菌作用 空气消毒时,人员必需离开,待消毒结束后20-30min可进 入
电离(辐一射)灭物菌理消毒灭菌法
清洗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课件
消毒灭菌的方法
热力消毒灭菌
物理
照射消毒灭菌
1.燃烧灭菌法 2.干热灭菌法 3.微波消毒灭菌 4.煮沸消毒法 5.低温蒸汽消毒法 6.压力蒸汽灭菌法
1.日光暴晒法 2.紫外线灯消毒法 3.臭氧灭菌灯消毒法 4.电离辐射灭菌法
过滤消毒
化学 浸泡法 擦拭法
喷雾法
薰蒸法
化学消毒灭菌法
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原则: 1.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2.严格掌握浓度、时间及方法。 3.定期更换。 4.消毒灭菌前的准备。 5.消毒灭菌后的处理。
分类 a 应在CSSD的去污区进行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
清点、核查。 b 应根据器械物品材质、精密程度等进行分类处理。
清洗 a 清洗方法包括机械清洗、手工清洗。 b 机械清洗适用于大部分常规器械的清洗。手工清洗
适用于精密、复杂器械的清洗和有机物污染较重器械 的初步处理。 C 清洗步骤包括冲洗、洗涤、漂洗、终末漂洗。清洗 操作及注意事项应符合附录B的要求。 d 精密器械的清洗,应遵循生产厂家提供的使用说明
注:CSSD指消毒供应中心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
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PartII: standard for operating procedure of c1eaning,disinfection and steriliztion
干燥 1 宜首选干燥设备进行干燥处理。根据器械的材质选择适宜的干燥温度
常用的化学消毒剂
氯已定 洗必泰
0.02%:手浸泡30’ 中 0.05%:粘膜
0.1%:器械浸泡 30’
忌与肥皂及盐相遇
苯扎溴铵 新洁尔灭
低
0.05%:粘膜
1.与肥皂有拮抗作用
护理学基础_清洁、消毒和灭菌 PPT课件
1、干热由空气导热,传热的速度慢。 2、湿热由空气和水蒸气导热,传热的速度 快,同时,湿热具有潜热能迅速提高消毒 物品的温度。
煮沸消毒法
要求
适用 方法 注意
经 5~10分钟可杀灭繁 适用于耐湿、耐高温的 将物品刷洗干净,全部 煮前 煮时 煮后
殖体,达到消毒效果。 物品 浸没在水中,然后加热煮 将碳酸氢钠加入水中, 如金属、搪瓷、玻璃和 沸 应将物品刷洗干净 根据物品性质决定放入水的时 配成 1% ~2%的浓度时, 水的沸点受气压影响,海 应用无菌器械将物品及时 间及消毒时间 有轴节的器械或带盖的容器应 橡胶类等 消毒时间从水沸后计算 取出 拔高的地区气压低,水 玻璃器皿应用纱布包裹好后, 将轴节或盖打开再放入水中 可提高沸点达 105℃,增 的 从冷水或温水中放入,消毒时 空腔导管须先在腔内灌水 如中途加入物品,则在 置于无菌容器内 沸点也低,需适当延长 强杀菌作用,还可去污、 间为10~15min 物品不宜放置过多,大小相同 消毒时间;海拔每增高 第二次水沸后重新计时 橡胶制品用纱布包好,待水沸 防锈。 的碗、盆不能重叠,要保证物
光照消毒法
又称辐射消毒,主要利用紫外线的杀 菌作用,使菌体蛋白质发生光解、变 性而致细菌死亡。 其特点对杆菌杀菌能力强,对球菌较 弱,对生长期细菌敏感,对芽孢敏感 性差。
日光曝晒法
原理
适用
方法
常用于 方法是将物品 由于日光具有 床垫 放在直射阳光下 热、干燥和紫外线 毛毯 曝晒 6h, 的作 用 衣服 定时翻动, 有一定的杀菌力 书籍 使物品各面均能 等物品的消毒 受到日光照射。
谢谢聆听!
是热力消毒灭菌中效果 临床广泛应用于
原理 适用
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ppt课件
5
冲洗
• 是指用流动水进行清洗,去除器械、器具和 物品表面污物的过程,流动水下的清洗,可 更有效的清楚污染。
洗涤 • 是指使用清洗剂,乳化、分解和分离表面污 物的过程。
6
漂洗
•用流动水冲洗去被清洗剂分散脱离的污染物 和化学清洗剂残留的过程 •防止污物重新沉淀在被清洗器材的表面,保 证器材洁净度 。
3
技术操作规范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 (常规处理) 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基本原则、操作 流程
• (专项处理) 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 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处理流程
4
清洗
• 清洗指去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表面附着 的污物(包括血液、组织、蛋白质等)及部 分微生物的过程。 • 有效的清洗操作过程应包括以下步骤: 冲洗 — 洗涤 — 漂洗 — 终末漂洗
施 • 不应在诊疗场所对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
清点,采用封闭方式回收,避免反复装卸 • 要求建立安全的无菌器材交换方式 • 明确规定不应在诊疗场所对污染的器材进行清点、交
换 • 避免反复装卸减少污染环节,统一封闭容器的使用管
理
20
操作流程
回收工具每次使用后应清洗、消毒,干燥备用
• 回收用具清洗消毒要求。 • 回收运送车、箱等工具均应一用一清洗或消毒,并干燥备用。 • 污染回收和无菌发送车、容器分开使用应清洗或根据污染情况
13
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基本原则
“先清洗-后消毒”的优点 • 防止蛋白质凝固、提高清洗质量、保证消毒灭菌质量 参照 • 卫生部《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 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 国际通用的方法 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
冲洗
• 是指用流动水进行清洗,去除器械、器具和 物品表面污物的过程,流动水下的清洗,可 更有效的清楚污染。
洗涤 • 是指使用清洗剂,乳化、分解和分离表面污 物的过程。
6
漂洗
•用流动水冲洗去被清洗剂分散脱离的污染物 和化学清洗剂残留的过程 •防止污物重新沉淀在被清洗器材的表面,保 证器材洁净度 。
3
技术操作规范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 (常规处理) 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基本原则、操作 流程
• (专项处理) 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 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处理流程
4
清洗
• 清洗指去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表面附着 的污物(包括血液、组织、蛋白质等)及部 分微生物的过程。 • 有效的清洗操作过程应包括以下步骤: 冲洗 — 洗涤 — 漂洗 — 终末漂洗
施 • 不应在诊疗场所对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
清点,采用封闭方式回收,避免反复装卸 • 要求建立安全的无菌器材交换方式 • 明确规定不应在诊疗场所对污染的器材进行清点、交
换 • 避免反复装卸减少污染环节,统一封闭容器的使用管
理
20
操作流程
回收工具每次使用后应清洗、消毒,干燥备用
• 回收用具清洗消毒要求。 • 回收运送车、箱等工具均应一用一清洗或消毒,并干燥备用。 • 污染回收和无菌发送车、容器分开使用应清洗或根据污染情况
13
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基本原则
“先清洗-后消毒”的优点 • 防止蛋白质凝固、提高清洗质量、保证消毒灭菌质量 参照 • 卫生部《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 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 国际通用的方法 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消毒 - 消毒 - 灭菌 - 清洗 - 灭菌等
• 过去的选择
• 通过反复消毒处理增加安全性
• 通过选择超出规定的消毒作用水平增加安全性
• 忽视环节质量、器械损伤问题
4.3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应符合WS 310. 3的规定
条款规定根据WS 310. 3的规定 建立无菌物品质量追溯和召回制度 设专人负责质量监测工作 实施全过程监测包括: • 清洗监测 • 消毒效果监测 • 灭菌效果监测 • 外来手术器械和植入物手术器械的专项监测 • 设备安装和使用中的监测
一般烘干时间为20分钟,塑胶类约需40分 钟
• 5.5.2 无干燥设备的及不耐热器械、器具和 物品可使用消毒的低纤维絮擦布进行干燥 处理。
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基本原则
5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操作流程 6 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
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器械、器具与物品的处 理
4 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基本原则
应用“基本原则”的重点: • 标准预防”的理念,实施“标准预防”的
本条款规定了重复使用器材处理的标准化流程和技术操 作要求,
检查 保养
包装
灭菌
储存
无菌 发放
•由污到净的单向操作流程,包括过期物品处理流程 •要求提升全部过程的质量 •10个工作程序是技术操作重点环节、指控环量追溯的节 点
5.1回收
回收是指收集被污染的可重复使用诊疗器 械、器具和物品的程序
• 新规定要求污染器材,包括对乙肝、艾滋 病等传染性疾病病人用后器材的处理程序 为
“先清洗-后消毒”
• 改变过去“先消毒-后清洗”操作程序
• 改变过去将污染器材化分为“非感染和感 染”的概念
“先清洗-后消毒”的优点 防止蛋白质凝固、提高清洗质量、 保证消毒灭菌质量
• 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 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 处理程序为“先消毒-后清洗”
清洗后器材的消毒是必须步骤
• 耐湿热的器材应首选热力消毒,包括清洗消毒器、 煮沸槽等
• 不能耐受高温和湿热消毒的器材可采用75-95%乙 醇擦拭消毒、酸性氧化电位水或取得国务院卫生 行政部门卫生许可批件的消毒药械进行消毒,并 符合《消毒技术规范》中消毒剂使用规定
• 5.5干燥
• 干燥是指去除消毒后器械残留水过程,水 是细菌滋生的基本条件清洗消毒后的器械 应即刻干燥处理,
4.4耐湿、耐热的器械、器具和物品,应首选物理
消毒或灭菌方法。
• 强调选择效果可靠、安全、环保的消毒灭菌方法, 减少化学消毒剂的使用
• 湿热消毒和压力蒸汽灭菌是消毒供应中心采用的主 要技术方法,适用于大部分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 器具和物品的处理,因此,提倡凡是耐湿热的常规 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首选物理消毒或灭菌方法
是评价清洗过程的指标
• 手工清洗和机械清洗方法应具有相同的清 洗步骤
• 要求联合应用清洗作业方式应包括全部的 过程
• 要求对各类器械的清洗应经过全部的过程
• 5.4 消毒 • 消毒的意义在于进一步降低清洗后器
械、器具和物品的生物负荷,消除和杀 灭致病菌,达到使用的安全水平 • 原则: • 进入消毒供应中心检查、包装及灭菌区 的器材均应经过消毒
• 5.3 清洗
• “清”是去除物体表面附着的污物 (包括脏物、血液、组织、蛋白质等)及 大部分微生物的过程
• 提高清洗质量是落实标准的重点内容
• 现存在的问题,不能严格执行清洗质量标 准
• 清洗步骤包括冲洗、洗涤、漂洗、 终末漂洗。清洗操作及注意事项应 符合附录B的要求。
冲洗、洗涤、漂 洗、终末漂洗步骤
• 干燥处理的意义在于避免消毒后的器材二 次污染避免霉菌生长和生锈
• 由于器械构造的复杂性,手工干燥处理难 以保证干燥质量,因此,提倡使用机械干 燥方法
• 5.5 干燥
• 5.5.1 宜首选干燥设备进行干燥处理。根据 器械的材质选择适宜的干燥温度,金属类 干燥温度70℃~90℃;塑胶类干燥温度 65℃~75℃。
4.5应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进行清洗、消毒、灭菌,
CSSD不同区域人员防护着装要求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 消毒供应中心是污染器械、器具和物品的集中处 理的部门,感染风险较高的部门,应采取标准预 防措施,防止职业的伤害
• 纠正过去“重消毒、轻防护”的做法,加强职业 的防护
• 4.6生产厂家对消毒产品及设备的使用安全负有责任
措施,制定技术程序 • 标准预防原则 ,即“将病人的血液、体
液、分泌物、排泄物(不包括汗液)均视 为具有传染性” • 根据这一原则应将“所有污染器材视为具 有传染性”
4.1通常情况下应遵循先清洗后消毒的处 理程序。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 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 器械、器具和物品应按照本规范第6章 要求进行处理。
• “朊毒体”是对理化因子抵抗力最强的病 原生物
“气性坏疽”是由梭状芽胞杆菌所引起的 严重急性特异性感染
4.2应根据WS 310. 1的规定,选择清洗、消毒或
灭菌处理方法
如何应用清洗、消毒、灭菌技术和方法?
• 过去处理的方法和程序
• 非感染 —— 消毒 - 消毒 - 清洗 - 灭菌
• 感染 —— 消毒 - 消毒 - 清洗 - 灭菌 - 灭菌
• 消毒产品的命名、标签(含说明)必须符合卫生部有 关规定
• 提供清洗、消毒等设备的指导手册
• 清洗、消毒、灭菌等设备厂家或供应商应负责设备新 安装试运行阶段的质量检测,各项效果验证合格,符 合消毒供应中心《第三部分:监测标准》,才能交付 医疗机构使用,以保证设备运转和使用安全。
5 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操作流程
原则: • 防止污染扩散(人员、物品、环境) • 采用封闭回收方式,临床对用后的物品不再
进行浸泡消毒 • 回收过程由使用者和消毒部门共同协作完成
• 强调不应在诊疗场所对污染的诊疗 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清点,采用封 闭方式回收,避免反复装卸。
5.2 分类 分类程序是污染器材回收到消毒供应
中心污染区后进行清洗、消毒前的操 作过程。主要工作包括: • 器材的清点、核查 • 清洗前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