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标准化死亡率
计算标准化死亡率

143000
574
38.5
401.4
60-
30250
242
16.2
800.0
------------------------------------------------------------------------------------------
合 计 1750250
1492
100.0
85.2
可见,当 n足够大时,相对数才稳定。
2.注意率与构成比的区别
------------------------------------------------------------------------------------------
年龄组(岁) 人口数 癌肿病人数 构成比(%) 患病率(%)
计划完成指标
❖ 定义:说明计划完成的程度,常用实际数达到计划数的百分 之几或几倍表示。
❖
计算公式:
计划完成指标
实际达到数 计划数
100%
❖ 举例:
1.某县原计划在一个伤寒疫区周围的人群对1500名居民接种伤寒 疫苗,而实际上接种了1958人,计划完成指标为: (1958÷1500)×100%=130.5%,即完成了计划的130.5%,也可用倍 数表示,即完成计划的1.305 倍。
2.某县原计划对城区居民1500名易感人群接种乙肝疫苗,而实际 上之接种了1350人。计划完成指标=(1350÷1500) ×100%=90.5%,即完成了原计划的90.5%。
4.动态数列(dynamic series)
指一系列按时间顺序排列起来的统计指标(包 括绝对数、相对数和平均数),用以说明事物在时 间上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常用的分析指标有:
流行病学课件标准化法

2020/7/30
甲县调整死亡率 =79.2*6.55/(29.88/493700)=85.71/10
万 乙县调整死亡率 =68.2*6.55/(25/529500)=94.61/10万
通过间接调整后,避免了因人口构成不同所 造成的假象。经间接调整后甲县肝癌死亡率 为85.71/10万,乙县为94.61/10万,乙县
流行病学课件标准化法
直接法
• 直接法
• 用直接法计算标化需有: 标准年龄别人口数或者标准人口年龄构成; 实际人口中年龄别死亡率。
• 标准人口应选择有代表性的、较稳定的、数量 较大的人群。如以全世界的、全国的、全省的 人口为标准人口,时间最好与被标化资料一致 或接近。
的 肝2020/7癌/30 死亡率高于甲县。
2020/7/30
2020/7/30
2020/7/30
2020/7/30
间接法
以全国或省、市各年龄组的死亡率为标准,按下列公 式计算间接调整死亡率:
Σ(Pi*Ri) 间接调整死亡率=r﹡R/
ΣPi r-对比各组的粗死亡率 Ri-各年龄组的标准死亡率 R-总标准死亡率 Pi-对比各组的分年龄组人口数
人工智能计算死亡率的公式

人工智能计算死亡率的公式
死亡率计算公式:
1、预期寿命法:
死亡率(r)=以岁记的死亡率(qx)×预期寿命(e)
2、Kannisto法:
死亡率(r)=summation(Xi×Di)/P
其中,Xi是某年的年龄组的人口数;Di是某年的年龄组的对致死率,P是总人口数;
3、生存过程中的死亡率(英法法):
死亡率(r)= a-b×ln(1-d/A)
其中,A为年龄,d是每年死亡人数,a、b为两个参数系数,ln为自然对数。
4、单一死亡率法:
死亡率(r)= D/A
其中,D是某段时间内某一年龄组的总死亡人数,A为该年龄组总人口数;
5、不同时期计算死亡率:
死亡率(r)=(L+D)/A
其中,L代表该年龄组第一次观察的生存人数,D代表该年龄组死亡的
人数,A代表该年龄组最初的人口。
6、畸变率法:
死亡率(r)=∑piQi/∑pi
其中,pi表示某年某一年龄组的人口数,Qi表示该年龄组的死亡人数;。
流行病学中的死亡率与存活率分析

流行病学中的死亡率与存活率分析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分布、发生和传播的科学领域。
其中,死亡率和存活率是衡量疾病流行程度和危害程度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对流行病学中的死亡率与存活率进行详细分析,揭示其应用和意义。
一、死亡率的定义与计算方法死亡率是指在特定人群中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死亡的数量。
死亡率通常以每千人或每十万人为单位进行计算。
计算死亡率的方法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不同,常见的计算方法如下:1. 总体死亡率:总体死亡率是指某一特定地区或人群在一定时间段内的死亡人数与总人口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为:总体死亡率=(死亡人数/总人口数)×1000‰。
2. 特定年龄组死亡率:针对特定年龄组的死亡率,可以更直观地了解该年龄段的死亡状况。
例如,针对0-5岁儿童的死亡率被称为儿童死亡率。
计算公式为:特定年龄组死亡率=(特定年龄组的死亡人数/特定年龄组的总人口数)×1000‰。
3. 病因特定死亡率:病因特定死亡率是指根据疾病或伤害的分类进行死亡率统计。
可以了解到不同疾病对人群的威胁程度,为疾病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
二、存活率的定义与计算方法存活率是指在一定时间段内存活下来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
存活率常用于评估疾病治疗效果、生存期预测等方面。
存活率的计算方法根据研究的目的和时间长度有所不同。
1. 幸存期存活率:幸存期存活率是指在确诊课题后一定时间内存活下来的比例。
常见的幸存期存活率有1年、3年、5年等。
计算公式为:幸存期存活率=(特定时间段内存活人数/总人数)×100%。
2. 总体存活率:总体存活率是指在一定时间段内存活下来的人数与总人口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与总体死亡率类似,只是将死亡人数改为存活人数。
3. 特定人群存活率:也可以针对特定人群的存活率进行研究,如特定性别、特定年龄段等。
三、死亡率与存活率的应用和意义1. 疾病流行程度的评估:通过死亡率与存活率的计算,可以评估疾病在不同人群中的流行程度,判断疾病的危害程度。
标准化死亡率

某地某年男性人口生命表
年龄 死亡概率 (×1000) 尚存人数 表上死亡 人数 平均生存 人年数 平均生存 总人年数 平均预期 寿命
X
0 1 2 …… 88
qX
46.04 8.11 7.16 …… 93.62
IX
100000 95396 94622 …… 10870
dX
4604 774 677 …… 1018
LX
96547 94845 94275 …… 10361
TX
6648640 6552093 6457248 …… 23933
eX
66.49 68.68 68.24 …… 2.20
89
90+
122.45
1000.00
9852
8646
1206
8846
9247
4323
13572
4323
1.38
0.50
1)年龄(X)
130.8 191.2
5. “生命表” (Life Table)
生命表是反映同时出生的一批人(Cohort)整个 生命过程的分析表。 由于该表格反映了人口的整个生命过程,因此称 为“生命表” 。同时,由于该表格是通过观测各年 龄死亡人口状态而建立的,所以又可称之为“死亡 表”。再因该表可用以计算人口的平均寿命,因此又 被称之为“寿命表”。
注意区别:“平均预期寿命”与“平均死亡 年龄”
含义不同:前者是指同时出生的一批人按现在的年龄别死 亡率计算平均可以活多少岁(模拟性);后者是指某一年 全部死亡者平均所活到的具体年岁(真实性)。 计算方法不同:前者用的是生命表(Life Table)中各年龄死 亡人数,是根据假设一代人(Hypothetical generation) 按当前的年别死亡率计算得来的,它对当代人的实际寿命 只是一种“预期”和“模拟”;而后者是根据实际已经发 生的死亡人数计算的,是对历史死亡事件的统计。 适用范围和意义不同:前者综合反映当时全体人口的死亡 水平、趋势与特征,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后者只能说明当 年所有死亡者的平均年龄,反映死亡水平的历史状况。
(仅供参考)医院标准化死亡率

CHN Ver.指标摘要:o标题:医院标准化死亡率(HSMR):基于同地区、医院患者的治疗类型,院内患者的实际死亡数量的比值。
o来源:加拿大人健康信息研究所(CIHI)技术注释:医院标准化死亡率(HSMR)渥太华(ON):加拿大人健康信息研究所(CIHI);2011 Feb. 17 P.指标定义o主要指标定义临床质量指标:结果o次要指标定义不适用于此指标简短摘要o描述这项指标是基于同地区、医院患者的治疗类型,评估院内患者的实际死亡数量的比值。
o原理医院标准化死亡率(HSMR)作为“重要”*指标,已在国际间被应用并帮助支持改善医院的医疗质量。
HSMR作为一种工具,可以提供给医院回顾并分析本院的死亡率,继而在被识别的区域据减少死亡率并开发有针对性的策略。
HSMR已经结合使用其他的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指标。
*“重要”指标追踪整体系统层面上的广泛结果质量的指标进展。
o原理依据加拿大人健康信息研究所(CIHI).HSMR:一种全新方法用于评估加拿大医院的死亡趋势。
渥太华(ON):加拿大人健康信息研究所(CIHI);2007.100 p.[74份参考资料]o首要健康指标组成医院标准化死亡率(HSMR);住院死亡率;检查濒临死亡的患者o分母描述预期 *65例诊断群组中的死亡数量,大约80%为住院患者死亡率(参见相关的“分母包含/排除”部分)*在一个基础年度(2004-2005年),发生在一个医院或地区的死亡数量,是全国同类患者的死亡数。
o分子描述65例诊断组中的实际死亡数目为:80%的住院患者死亡率乘以100注解:针对附加细节信息,指向原始的指标文件。
支持此指标的相关依据o针对此指标质量标准的依据一份正式的具有共识的文件,包括相关临床、方法论、公共卫生和科学组织的专家的共识o针对此指标附加信息的需求在加拿大,从2004年4月至2007年3月,有超过25,4000名患者死于魁北克区域之外的医院。
在2004年至2005年期间,65例诊断组约80%的死亡患者未接受姑息疗法。
icu死亡率计算公式

icu死亡率计算公式
icu死亡率计算公式
icu死亡率计算公式
定义:通过患者疾病危重程度(APACHEⅡ评分)来预测的可能病死率。
患者死亡危险性(R)的公式:In(R/1-R)=-3.517+(APACHEⅡ评分×0.146)+0.603 (仅限于急诊手术后患者)+患者入ICU的主要疾病得分(按国际标准)。
ICU患者预计病死率是指ICU 收治患者预计病死率的总和与同期ICU 收治患者总数的比值。
计算公式:
ICU患者预计病死率= (ICU收治患者预计病死率/同期ICU收治患者总数)×100%
意义:反映收治ICU患者的疾病危重程度,用来计算患者标化病死指数。
请教各位同道,该公式如何实际运用?能不能举个例子说明一下,患者入ICU 的主要疾病得分(按国际标准)这个数据如何得知?In (R/1-R)有没有公式?是不是我们经常用的APACHEⅡ评分软件来算的死亡率?希望大家能给点建议。
标准化死亡率

标准化死亡率
标准化死亡率是指在一定年龄、性别和其他特定群体条件下,对死亡率进行修正,以消除由于不同人群间年龄和性别结构不同而导致的误差,从而使不同人群之间的死亡率可以进行比较。
标准化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人口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医疗卫生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
标准化死亡率的计算方法是将不同人群的死亡率按照某一标准人群的年龄和性别结构进行修正,从而消除因人口结构不同而导致的误差。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选择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标准人口结构作为修正的标准。
通过这种修正,我们可以更加客观地比较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甚至不同年份的死亡率情况,从而更好地了解人口健康状况的变化和趋势。
标准化死亡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可以消除人口结构的影响,使得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死亡率可以进行公平比较。
其次,标准化死亡率可以帮助政府和决策者更好地了解人口的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从而提高人口的整体健康水平。
此外,标准化死亡率还可以帮助医疗卫生机构评估自身的服务水平,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在实际应用中,标准化死亡率的计算需要收集大量的死亡数据和人口数据,然后进行复杂的统计分析。
因此,在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前提下,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标准化死亡率来评估人口健康状况,指导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医疗卫生服务的改进。
总之,标准化死亡率是一个重要的人口健康指标,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客观地了解人口的健康状况,指导政策的制定和医疗卫生服务的改进。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标准化死亡率的计算方法,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更好地发挥标准化死亡率在人口健康领域的作用。
标化死亡比例比

标化死亡比例比(Standardized proportional mortality ratio . SPMR)
也是某人群某病观察到的实际死亡数与期望死亡数之比,SMR与SPMR的区别在于,SPMR的分母期望死亡数是根据其人群总死亡数与全人口中因某病死亡人数占全死因死亡人数之比来计算,而不是用全人口死亡率计算。
公式如下
SPMR=
观察到的研究人群某病死亡人数
该人群总死亡数×全人口某病死亡数占全死因死亡人数的比例表某煤矿工人结核病SPMR计算表
年龄组(岁)全人口结核死亡占
全死因的比例%⑴
煤矿工人
死亡人数⑵
矿工结核病预期
死亡数⑶=⑴×⑵
矿工结核病
死亡数⑷
20~ 6.28 292 18.34 10
25~ 8.30 357 29.63 20
30~ 9.01 341 30.72 22
35~ 7.78 1095 85.19 98
45~ 5.19 1784 92.59 174 55~ 3.68 1554 57.19 112 60~64 2.77 2051 56.81 104
合计 370.47 540 SPMR=(540/370.47)×100%=146%
结果:说明煤矿工人结核病死亡人数高于一般人群,提示要加强对煤矿结核病的防治。
标化死亡比——精选推荐

标化死亡比(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io,SMR ) 当研究对象数目较少,发病率较低时,无论观察的时间长短,都不宜计算率,而以全人口死亡率作为标准,计算出该观察人群的期望死亡人数(或称预期死亡人数),以观察人群的实际死亡数与期望死亡数之比,得出标化死亡比。
所以此指标不是率,而是死亡的比值,是一种代替率的办法。
SMR=(实际死亡数/期望死亡数)×100%
职业病流行病学研究中常用, 是以全人口的死亡率作为对照来看待。
表 某县1998~1999年某行业职工肿瘤死亡SMR 计算
年龄组 (岁) 全人口肿瘤死亡率(1/10万) 职工人年数 实际死亡人数 期望死
亡人数
SMR ∠20 6.06 13837 2 0.8
2.5 20~ 14.53 60635 3 8.8
0.34 30~ 27.13 32961 11 8.9
1.24 40~ 11
2.56 22389 26 25.2
1.03 50~ 344.25 10302 64 35.5
1.81 60~ 899.09 2124 46 18.9
2.43 合计 142248 150 98.1
1.53 SMR 是一个相对指标,又是一个总结性统计量。
%152%100*1
.98150==SMR。
过早死亡率(减寿率)的标化和计算

过早死亡率(减寿率)的标化和计算过早死亡率(premature death rate,PDR)或减寿率可以用来衡量不同疾病致死对社会的影响。
该方法计算简单,与寿命表法算出的优先防治病种基本一致,可供制定卫生政策时应用。
标签:过早死亡率;减寿率;标化率最近,联合国《改变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WTBX]Transforming Our World:The 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BP(]TRANSFORMING OUR WORLD:THE 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BP)])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均提出要将我国的过早死亡率(premature death rate,PDR)降低30%,本文介绍过早死亡率的计算方法及用途。
“過早死亡率”又称“减寿率”,该指标可衡量不同疾病或死因在社会人群中不到期望死亡年龄而过早死亡的结果,表明不同死因的相对重要性和在社会因过早致死而对各地人群健康造成的负担。
计算时,对调查中的成员按照当地期望寿命的年龄(即0岁组的期望岁数)减去特殊病因的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 of life lost,PYLL)或过早死亡人年数,再乘以年龄组权数,除以人口数,得到PDR或减寿率[1]。
从个体来看,一个人如果没有过早死亡,他的平均存活年数应该接近或超过期望寿命。
如果提早死亡,乘以年龄组权数,然后将期望寿命减去乘以权数后的提早死亡年龄,即减寿人年数。
从整个人群来看,人群总数为分母,过早死亡人数为分子,即过早死亡率。
但在计算时与死亡率不同的是,对年轻人死亡赋以较大的权数(一般以年龄组中位数为权数),而对年龄较大者则赋以较小的权数。
1 计算方法定义期望年龄作为上限,如定在75岁,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定在80岁或按当地实际期望年龄定义。
PYLL可以根据个体资料计算,也可以根据年龄组资料计算。
标化死亡率smr计算公式

标化死亡率smr计算公式
,
标准化死亡率(SMR)是指将一个地区的死亡率(死亡人口与活跃人口之比),与整个国家或某个特定地区为参照系的死亡率比较,并通过将来自参照系的同一年度的平均死亡率作为一个因变量,(将来自目标区域的同一年度的实际死亡率作为另一因变量),以按比例地进行标准化的方式,以衡量某个地区是否存在非正常的健康状况。
标准化死亡率的计算公式为:标准化死亡率=实际死亡率/参照死亡率 x100。
可通过计算并对比标准化死亡率,综合评估一个地区的健康水平,包括婴儿期、少年期和成年期健康状况。
同时,可以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为改善区域健康水平提供依据。
另外,计算标准化死亡率的方法还可以用来衡量某一政务政策的成功程度。
例如,如果某一领域的标准化死亡率得到改善,则有助于判断当前政策是否取得成效,从而为未来政策制定提供调整和参考。
总而言之,标准化死亡率能够有效地衡量一个地区的健康水平,客观上反映本
地区状况。
在政务管理中,标准化死亡率可以用来衡量一个政策是否取得成效,为发展本地区民生提供客观参考依据,从而为改善本区域的政务民生状况提供充分的保障。
人口学常用计算公式

人口学常用计算公式
人口学常用的计算公式有很多种,下面我将列举其中一些常见的计算公式。
1. 人口增长率的计算公式:
人口增长率 = ((终期人口数初始人口数) / 初始人口数)× 100%。
2. 出生率的计算公式:
出生率 = (出生人口数 / 总人口数)× 1000‰。
3. 死亡率的计算公式:
死亡率 = (死亡人口数 / 总人口数)× 1000‰。
4. 发展水平的计算公式:
人类发展指数(HDI)= 寿命指数× 教育指数× 国民收入指
数。
5. 人均国民收入的计算公式:
人均国民收入 = 国民总收入 / 总人口数。
6. 人口密度的计算公式:
人口密度 = 总人口数 / 土地面积。
以上是一些人口学中常用的计算公式,这些公式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和分析人口相关的数据,从而更好地理解人口变化、社会发展和经济状况。
当然,人口学是一个复杂的学科领域,其中涉及到的计算公式还有很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运用。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标准化法

表1 甲、乙两县男性肝癌死亡率(1/10万)
年龄 组 (岁) 0304050607080合计 甲县 乙县
人口 (千)
323.6 56.8 42.4 30.5 21.3 16.3 2.8 493.7
人口构 成(%)
65.5 11.5 8.6 6.2 4.3 3.3 0.6 100.0
死亡 数
24 75 103 87 69 27 6 391
死亡 率
7.4 132.0 242.9 285.2 323.9 165.6 214.3 79.2
人口
364.5 64.3 45.1 28.8 16.2 10.1 0.5 529.5
人口构 成(%)
68.8 12.1 8.5 5.5 3.1 1.9 0.1 100.0
死亡 数
22 75 104 84 54 20 2 361
030400.10 0.50 6.53 323.6 56.8 42.4 0.32 0.28 2.77
乙县 人口数 (千)Pi
364.5 64.3 45.1
预期死亡率 Pi*Ri
0.36 0.32 2.95
50607080合计
17.41 35.94
71.85 65.56 6.55
30.5 21.3
16.3 2.8 493.7
12.7 9.6 7.1 4.3 1.6 0.3 100.0
表3 甲、乙两县男性肝癌调整死亡率(直接法)
年龄组 (岁) 04050607080合计 甲县 乙县
死亡 标准人 预期死 死亡 标准人口 预期死 率(1) 口构成(2) 亡数 率(1) 构成(2) 亡数 7.4 0.644 4.8 6.0 0.644 3.9 242.9 285.2 323.9 165.6 214.3 79.2 0.096 0.071 0.043 0.013 0.003 1.000 23.3 20.3 13.9 2.6 0.6 82.3 259.4 291.7 333.3 198.0 400.0 68.2 0.096 0.071 0.043 0.016 0.003 1.000 24.9 20.7 14.3 3.2 1.2 83.2
死亡率的计算公式

死亡率的计算公式
死亡率计算公式是什么?
死亡率计算公式是单位时间死亡个体数/单位时间平均种群数量×1000%。
死亡率(mortality)是用来衡量一部分人口中、一定规模的人口大小、每单位时间的死亡数目(整体或归因于指定因素)。
死亡率通常以每年每一千人为单位来表示。
死亡率有别于发病率。
死亡率的作用:
死亡率是指用来衡量一部分种群中,一定规模的种群大小、每单位时间的死亡数目整体或归因于指定因素,是在种群层面上研究的问题。
人类死亡率通常以每年每一千人为单位来表示,因此在死亡率为9.5的10万人口中,表示这一人口中每年死去950人。
死亡率有别于发病率,发病率是指一定规模的种群在一定时间内罹患该病新增加例数发病率。
患病率是指一定时间一定规模种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总和。
标准化死亡率

标准化死亡率
首先,标准化死亡率的计算需要考虑到人口的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
由于不同
年龄段和性别的人群在死亡率上可能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我们需要对死亡率进行标准化,以消除这些因素对比较结果的影响。
这样一来,我们就能更准确地比较不同人群之间的死亡率,从而得出更有意义的结论。
其次,标准化死亡率的计算还需要考虑到其他相关因素,比如慢性病的患病率、生活方式、社会经济地位等。
这些因素都可能对死亡率产生影响,因此在进行标准化死亡率的计算时,我们需要尽可能地控制这些因素,以便更准确地比较不同人群之间的死亡率。
标准化死亡率的计算方法通常采用间接标准化方法和直接标准化方法。
间接标
准化方法是指将某一特定人群的死亡率与一个标准人群的死亡率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标准化死亡率。
而直接标准化方法则是通过对不同人群的死亡率进行加权平均,得出标准化死亡率。
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在公共卫生领域,标准化死亡率的计算对于评估不同人群之间的死亡风险、制
定公共卫生政策、评估政策效果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标准化死亡率的计算,我们可以更准确地了解不同人群的死亡风险,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公共卫生政策,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减少不必要的死亡。
总之,标准化死亡率的计算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
地评估不同人群之间的死亡率,为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标准化死亡率的计算方法,提高其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更好地为公共卫生事业服务。
过早死亡率的标化和计算

过早死亡率的标化和计算过早死亡率(减寿率)是评估人群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在特定年龄范围内,人群平均预期寿命相对于参照人群的减少情况,是衡量其中一特定因素对人群寿命的影响程度的指标。
本文将介绍过早死亡率(减寿率)的标化和计算方法。
标化方法中常用的有两种:年龄标化和年龄性别标化。
年龄标化是根据人口年龄结构的差异对死亡率进行调整,以消除由于不同人口年龄结构而引起的死亡率差异。
年龄性别标化是在年龄标化的基础上,再考虑人口性别结构的差异。
年龄标化方法主要分为直接标化和间接标化两种。
直接标化方法是将研究人群或地区的实际死亡率与参照人群或地区的标准死亡率进行比较。
具体的步骤如下:1.确定需要比较的人群或地区和参照人群或地区。
2.收集研究人群或地区和参照人群或地区的死亡数据和人口数据,计算出相应的死亡率。
3.根据参照人群或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计算出标准死亡率。
4.将研究人群或地区的实际死亡率按参照人群或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进行加权,得到标化死亡率。
间接标化方法是根据研究人群或地区的年龄结构和参照人群或地区的标准死亡率,通过间接标准化率来调整。
具体的步骤如下:1.收集研究人群或地区和参照人群或地区的死亡数据和人口数据。
2.根据研究人群或地区的年龄结构和参照人群或地区的标准死亡率,计算出预期死亡人数。
3.使用研究人群或地区的实际死亡人数与预期死亡人数的比值作为间接标准化率。
年龄性别标化方法则在年龄标化的基础上,再考虑人口性别结构的差异。
具体的步骤和年龄标化方法类似,只是在计算标准死亡率和预期死亡人数时,需要分别考虑男性和女性的数据。
过早死亡率的计算需要首先确定研究范围和参照范围,然后收集相应的死亡数据和人口数据。
根据所采用的标化方法,将实际死亡率进行标化。
最后,通过比较标化死亡率和标准死亡率之间的差异,计算出过早死亡率(减寿率)。
使用简单的贝叶斯定理计算标准化死亡率

使用简单的贝叶斯定理计算标准化死亡率
杨智豪
【期刊名称】《贵州科学》
【年(卷),期】2015(033)001
【摘要】介绍并推荐使用简单贝叶斯统计学方法计算标准化死亡率.分别使用频数统计学方法和贝叶斯统计学方法计算2002年英国南约克夏两个城市的人群标准化死亡率,2种统计方法给出的结果存在一定差别.使用贝叶斯统计学方法可以克服直接法(CMF)对数据的要求,因而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给出更可靠的结论.
【总页数】4页(P68-70,84)
【作者】杨智豪
【作者单位】贵阳医学院,贵阳5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95
【相关文献】
1.运用计算机进行简单的图像标准化处理 [J], 王俊娟;王辉
2.一种使用简单的起重机原理及计算 [J], 吕岩;王志亭;汪桂芹
3.钢筋混凝土压力管道断裂强度及使用寿命的简单计算 [J], 高贤哲;王晓羽
4.自动化您的微软基准安全分析器(MBSA)——使用简单的脚本扫描计算机,并在重启后将结果提交至网页 [J], JeffFellinge; 肖欣
5.不使用表?没问题!——使用简单表达式解决计算工作日问题 [J], ItzikBen-Gan;周德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死亡率计算公式

死亡率计算公式
死亡率计算公式是什么?
答:死亡率计算公式是:单位时间死亡个体数/单位时间平均种群数量×1000%。
死亡率(mortality)是用来衡量一部分人口中、一定规模的人口大小、每单位时间的死亡数目(整体或归因于指定因素)。
死亡率通常以每年每一千人为单位来表示。
死亡率有别于发病率。
死亡率的作用
1、死亡率是指用来衡量一部分种群中,一定规模的种群大小、每单位时间的死亡数目整体或归因于指定因素,是在种群层面上研究的问题。
人类死亡率通常以每年每一千人为单位来表示,因此在死亡率为9.5的10万人口中,表示这一人口中每年死去950人。
2、死亡率有别于发病率,发病率是指一定规模的种群在一定时间内罹患该病新增加例数发病率。
患病率是指一定时间一定规模种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总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个比较指标可以是绝对数、相对数或平均数等
❖ 计算公式:
相对比
甲指标 乙指标
(或 100%)
常用相对比指标
• 对比指标 • 关系指标 • 计划完成指标
对比指标
❖ 定义:指两个同类事物某种指标的比,说明 一个 数为另一个数的几倍或百分之几,两指标 可是绝对数、相对数或平均数。
❖ 举例: 某市某年肺癌死亡率城区为19.39/10万,郊区为
9.99/10万,则两者相对比为:19.39/9.99=1.94
2000年我国人口普查,男子65355 万人,女 子61228 万人,男女性别比为
65355/61228=1.0674。
关系指标
❖ 定义:指两个相关的、但非同类事物的数量比。
③ 定基比增长速度: 定基比增长速度=定基比发展速度-100%(或1),说明 某现象在一定时间内的变化速度。见表10-2第(7)栏。 ④ 环比增长速度: 环比增长速度=环比发展速度-100%(或1),说明某现 象逐期的变化速度,见表10-2第(8)栏。
表10-2 某医院1998年人力资源发展动态
年 份 医务人员
❖ 计算公式:
关系指标
某一事物的绝对数 另一有关非同类事物的绝对数
k
❖ 举例:
某医院1995年医护人员为875人,同年平均开放病床143 张,医护人员与病床数之比为:(875 ÷ 1436) ×100=61(人),表示该医院每100张病床平均配备61名医护 人员。病床与医护人员之比为:1436÷875=1.64,表示每名 医护人员平均负责1.64张病床。
某正常人的白细胞分类计数构成比
白细胞分类 分类记数
构成比(%)
中性粒细胞
140
70.0
淋巴细胞
50
25.0
单核细胞
5
2.5
嗜酸性细胞
4
2.0
嗜碱性细胞
1
0.5
合计
200
100.0
2.率(Rate)
❖定义:为频率指标,是某现象实际发生数 与可能发 生某现象的总数之比。用以说明某现象发生 的频率或强度。常以百分率(%)、千分率 (‰)、万分率(1/万)、十万分率(1/10 万)等比例基数表示。原则上使算得的率至 少保留1位整数 。
❖ 常用率: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病死率、治愈 率等。
率的计算方法:
率
现象实际发生例数 可能发生某现象的总数
k
K为比例基数,取100、1000、1万或10万 原则:①保留1~2位整数 ②惯例
举例
例:
年龄 0~
15~ 30~ 50~ 85 ~ 合计
某县某年恶性肿瘤死亡统计
人口数 死亡数 死亡专率(1/10万)
占比重。
❖计算公式:
构成比(%)
事物内部某一部分的个体数 事物内部各构成部分的个体数总和
100%
构成比的特点:
➢ 各构成部分的相对数之和为100%或1。 ➢ 事物内部某一部分的构成比重增大,会影响
其他部分相应减少,各构成部分之间相互制 约,其比重的增减互有影响。如正常人WBC 分类计数就属于构成比资料。
第十章 分类变量的统计描述
预防医学教研室 牟素华
第一节 相对数
一、相对数的概念及意义
➢ 是分类变量资料的主要统计指标。 ➢ 相对数(Relative number):是两个有
联系事物的统计指标之比,表示某事物 的相对大小, 便于对比分析。
例:某农村蛲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
甲地蛲虫感染156人,乙地蛲虫感染101人 甲地调查244人,乙地调查158人 甲地蛲虫感染率=156/244×100%=63.9% 乙地蛲虫感染率=101/158×100%=63.9% 甲、乙两地都用100做基数, 便于进一步分析 比较。从计算结果来看,甲乙两地蛲虫感染的严 重程度都是一样的。
2)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用来说明事物在一定时期 内发展变化的幅度和速度。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均为比, 可计算定基比和环比。
① 定基比发展速度:是以某基期指标作分母,其他各时 期指标与之相比。见表10-2中第(5)栏。
② 环比发展速度:即以前一时期的指标作基数,以相邻 的后一时期指标与之相比,见表10-2中第(6)栏。
计划完成指标
❖ 定义:说明计划完成的程度,常用实际数达到计划数的百分 之几或几倍表示。
❖
计算公式:
计划完成指标
实际达到数 计划数
100%
❖ 举例:
1.某县原计划在一个伤寒疫区周围的人群对1500名居民接种伤寒 疫苗,而实际上接种了1958人,计划完成指标为: (1958÷1500)×100%=130.5%,即完成了计划的130.5%,也可用倍 数表示,即完成计划的1.305 倍。
2.某县原计划对城区居民1500名易感人群接种乙肝疫苗,而实际 上之接种了1350人。计划完成指标=(1350÷1500) ×100%=90.5%,即完成了原计划的90.5%。
4.动态数列(dynamic series)
指一系列按时间顺序排列起来的统计指标(包 括绝对数、相对数和平均数),用以说明事物在时 间上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常用的分析指标有:
356980 11
3.08
232505 22
9.46
205032 142
69.26
121882 443
363.47
20047 107
533.75
936446 725
77.42
注:观察单位数不等的几个率的平均 率不等于这几个率的算术平均值!
3.相对比(Relative ratio)
❖ 定义:表示两个有联系的指标之比,如A、B两个 指标之比,说明A为B的若干倍或百分之 几,通常用倍数或分数表示。
二、相对数的种类
常用的相对数指标很多,按联系的 性质和说明的问题不同,主要分为:率、 构成比、相对比三类。
1.构成比(constituent rate)
❖ 定义:表示事物内部某一构成成分在全部构成中
所占的比例或比重。常以100为比例基数,
故又称为百分比(percentage)。
❖ 用途:常用来表示疾病或死亡的顺位、位次或所
绝对增长量、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平均发展 速度、平均增长速度。
1)绝对增长量:说明事物在一定时间内某指标增减 的绝对数量,表现为两指标之差。
① 累积绝对增长量: 见表10-2第(3)栏,它以各 年份医护人员数-1998年医护人员数。
② 逐年绝对增长量:为相邻两年的医护人员数相 减,见表10-2第(4)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