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遥控制作详解

合集下载

红外遥控开关的制作方法

红外遥控开关的制作方法

红外遥控开关的制作方法红外遥控开关是一种方便实用的电子设备,可以用来控制灯光、电视、空调等家电设备的开关。

今天我们将介绍10条关于红外遥控开关的制作方法,并详细描述每种方法的步骤和材料。

1. 可编程红外遥控开关制作方法这种制作方法需要使用一个可编程芯片,例如AT89S52芯片,以及一些基本电子元件。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对红外遥控信号进行编程,使得开关变得更加智能化。

步骤:1. 连接AT89S52芯片和基本电子元件,例如电容和电阻。

2. 下载具有红外信号解码功能的程序到芯片中。

3. 制作一个红外发射模块,并将其连接到芯片上。

4. 输入你想要编程的红外遥控信号,并将其保存在芯片中。

5. 通过程序对这些信号进行处理,以制作智能红外遥控开关。

2. 简单红外遥控开关制作方法这种制作方法基于一个比较简单的电路,只需要较少的电子元件,适合初学者制作。

步骤:1. 使用NE555定时器芯片、红外遥控解码器和一些电容和电阻组成电路。

2. 制作电路板,将芯片和电子元件进行焊接,并安装红外发射模块。

3. 制作一个红外遥控器,通过它对电路进行遥控。

3. 光敏红外遥控开关制作方法这种制作方法基于一个光敏电阻,利用它的特性来控制红外遥控开关。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用,价格便宜。

步骤:1. 制作出一个光敏电阻,并将其放入一个黑色的管子中。

2. 连接红外接收模块,并用热缩管将其封装起来。

3. 将一些电阻和电容连接到电路板上,用它来控制光敏电阻输入的信号。

4. 制作一个红外遥控器,向电路板发送控制信号。

4. CD4017红外遥控开关制作方法这种制作方法基于一个CD4017集成电路,利用它的内部逻辑来控制红外遥控开关。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实现方便,性能稳定。

步骤:1. 连接CD4017集成电路、电容、电阻和LED灯,制作出一个电路板。

2. 连接红外接收模块和CD4017集成电路,以接收红外信号并对其进行处理。

3. 制作一个红外遥控器,并用它来控制CD4017电路板。

一种简易的红外遥控开关原理与设计

一种简易的红外遥控开关原理与设计

一种简易的红外遥控开关原理与设计
红外遥控开关原理及设计
一、红外遥控开关原理
1、红外线的基本原理:红外线是一种由发射源发出的电磁波,波长超
出了可见光的范围,其实就是由一个简单的电子元件把相对较高的电
压调整成电磁波,然后被接收端的接收器接收,从而实现遥控的功能。

2、红外遥控开关原理:红外遥控开关是靠红外线来传输信号,就是发
射端由一个发射器发射红外信号,接收端的接收器能够接收这种信号,然后触发、控制或启动对应的终端电路,从而实现遥控的功能。

二、红外遥控开关设计
1、结构设计:主要由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组成,发射模块主要由发射
电路和发射灯组成,接收模块主要由接收灯、接收电路、逻辑电路及
功率电路组成。

2、电路设计:发射模块的电路设计,采用称为双稳晶体管简易发射电路,它基于的的发射原理比较常见和简单,接收模块的电路设计,采
用两种常见的接收原理:第一种是用集成晶体芯片实现的高速度脉冲
解码器,第二种是用普通的射频管实现的简易接收电路。

3、传输距离:发射端能够将红外信号发射出去,接收端便能够收到这
种信号,但信号发送的距离有限,因为红外线的能量随距离的增大而
逐渐减小,因此接收端需要进行距离衰减调整。

总结:红外遥控开关原理是通过发射端发射红外信号,接收端的接收
器能够接收到信号,从而实现遥控的功能;结构设计上,发射模块和
接收模块由发射电路和发射灯,接收灯、接收电路、逻辑电路及功率
电路组成;电路设计主要采用双稳晶体管简易发射电路和用集成晶体
芯片实现的高速度脉冲解码器、用普通的射频管实现的简易接收电路;传输距离受到红外线的能量衰减影响,因此接收端需要进行距离衰减
调整。

制作红外线简单方法

制作红外线简单方法

制作红外线简单方法红外线是一种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的技术,它可以用于遥控器、红外线传感器、红外线摄像头等多种设备中。

如果你对红外线技术感兴趣,想要尝试制作一些简单的红外线设备,那么你来对地方了。

在本文中,我将向你介绍一种简单的方法来制作红外线发射器,让你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项技术,并且动手实践。

首先,你需要准备以下材料,红外发射二极管、电阻、导线、电池、电池座、面包板。

这些材料都可以在电子零件店或者网上购买到。

一旦你准备好这些材料,就可以开始制作红外线发射器了。

第一步,将红外发射二极管插入面包板中。

确保它的极性是正确的,通常来说,红外发射二极管的长腿是正极,短腿是负极。

接下来,将一个电阻连接到红外发射二极管的正极上,这个电阻的阻值可以根据你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通常在100欧姆到1千欧姆之间。

第二步,将另一端的电阻连接到电池座的正极上,然后将红外发射二极管的负极连接到电池座的负极上。

接下来,将电池插入电池座,确保极性是正确的。

这样,一个简单的红外线发射器就制作完成了。

现在,你可以测试你制作的红外线发射器了。

拿起一个红外线接收器,将它对准你制作的发射器,然后按下发射器的开关。

如果一切正常,你应该能够看到红外线接收器闪烁,这表明红外线发射器已经成功地发射出了红外线信号。

通过这个简单的制作过程,你可以更好地理解红外线技术的原理,并且体验到红外线设备的工作过程。

当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红外线发射器,如果你想要深入研究红外线技术,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知识和技术需要学习。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你更好地了解红外线技术,也希望你能够在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中取得更多的进步。

红外遥控原理和制作方法

红外遥控原理和制作方法

红外遥控原理和制作方法红外遥控原理是利用红外线的特性进行无线通信,通过发送和接收红外信号实现对电器设备的控制。

红外遥控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遥控器、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

1. 遥控器:遥控器是红外遥控系统的控制中心,主要由按键、遥控电路和电源组成。

当用户按下遥控器上的按键时,遥控电路会根据按键的编码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

2. 红外发射器:红外发射器是将遥控信号转换成红外光信号的装置。

它由LED发射管、发射电路和电源组成。

当遥控电路发出控制信号时,发射电路会使LED发射管发出红外光信号。

3. 红外接收器:红外接收器是将红外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装置。

它主要由光电二极管、接收电路和电源组成。

当红外光信号照射到光电二极管上时,接收电路会将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传输给被控制的设备。

制作红外遥控的方法如下:1. 建立遥控电路:根据需要控制的设备,设计并建立相应的遥控电路。

遥控电路包括按键、编码器、遥控芯片等。

2. 选择合适的红外发射器:根据遥控电路的输出信号特性,选择合适的红外发射器。

通常使用红外LED发射管来发射红外信号。

3. 连接发射电路:将发射电路与遥控电路连接,确保能够正确发射红外信号。

发射电路通常由驱动芯片和发射LED组成。

4. 选择合适的红外接收器:根据需要接收红外信号的设备特性,选择合适的红外接收器。

通常使用光电二极管作为红外接收器。

5. 连接接收电路:将接收电路与被控制设备连接,确保能够正确接收红外信号并控制设备。

接收电路通常由解码器和驱动芯片组成。

6. 测试与调试:完成以上步骤后,进行测试与调试,确保遥控信号的正常发送和接收。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设计与制作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设计与制作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设计与制作引言:红外遥控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如电视机、空调、音响等家电产品的遥控控制。

本文将介绍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器的设计和制作过程。

一、设计方案1.硬件设计(1)红外发射模块:负责发射红外信号,通过红外LED进行。

(2)红外接收模块:负责接收外界发射的红外信号,通过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码,判断所接收到的红外遥控码是否与预设的相同。

(3)单片机:作为中央处理单元,负责控制红外发射和接收模块的工作。

(4)按键开关:用于控制红外发射模块,当按键按下时,红外发射模块进行红外信号的发射。

2.软件设计(1)初始化:对硬件进行初始化,包括设置单片机引脚的输入输出方向、设置红外接收模块相关参数等。

(2)红外码解码:通过红外接收模块接收到的红外信号进行解码,判断接收到的红外遥控码是否与预设的相同。

(3)功能实现:根据接收到的红外码,判断所对应的功能,并执行相应的操作。

二、制作过程1.硬件制作(1)选择合适的单片机,并连接红外发射和接收模块到单片机上。

(2)按照电路图进行焊接,注意焊接时的接线是否正确。

(3)搭建电路测试台,连接电源和调试设备,进行电路的测试和调试。

2.软件开发(1)选择合适的单片机开发工具,如Keil C51等,进行软件开发环境的搭建。

(2)编写初始化代码,并将其烧录到单片机上。

(3)编写红外码解码函数和功能实现函数,通过对接收到的红外码进行判断,执行相应的功能。

三、测试与调试1.进行硬件的测试和调试,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常,并观察红外接收模块是否能正确接收到红外信号。

2.进行软件的测试和调试,观察是否能正常解码和执行功能。

四、应用与展望总结:本文介绍了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器的设计和制作过程,包括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制作过程以及测试与调试。

通过制作一个简单的红外遥控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红外遥控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功能扩展和优化。

红外遥控电路装置设计与制作介绍

红外遥控电路装置设计与制作介绍

令,控制相应的电器设备
控指令进行相应的操作,并将
操作结果反馈给遥控接收器
电路设计基本原则
01
功能实现:满足遥控电路的基本功能需求
02
稳定性:保证电路在各种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3
安全性:避免电路设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
04
成本控制: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电路成本
电路组成与功能
01
红外发射器:发 射红外信号,控
制家电设备
02
红外接收器:接 收红外信号,解 码并执行相应操

03
微控制器:控制 整个电路的工作 流程,实现遥控
功能
04
电源电路:为整 个电路提供稳定
的电源电压
05
信号处理电路: 对红外信号进行 放大、滤波等处 理,提高接收灵
敏度
06
显示电路:显示 遥控状态和设备 工作状态,方便
红外线可以成像,实现红外 图像处理
红外线具有热效应,可以产 生热量
红外线可以传输信号,实现 远程控制
红外线可以聚焦,实现距离 控制
红外线可以检测,实现物体 检测和识别
红外线可以测量,实现温度 测量和距离测量
红外遥控信号传输
红外线:一 种不可见光, 具有较强的
穿透力
红外遥控信 号:通过红 外线传输的
区域的实时监控和报警
工业控制应用
01
工业自动化:通过红
外遥控实现生产线的
自动化控制
02
工业机器人:利用红
外遥控控制机器人的
运动和操作
03
工业设备监控:通过
红外遥控监控设备的
运行状态和参数
04
工业安全防护:利用

红外遥控原理和制作方法

红外遥控原理和制作方法

红外遥控原理和制作方法一、引言红外遥控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无线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于家电、电子设备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红外遥控的原理和制作方法。

二、红外遥控原理红外遥控原理基于红外线的发射和接收。

遥控器发射器中的红外发射二极管会产生红外光信号,信号经过编码后发送给接收器。

接收器中的红外接收二极管会接收到红外光信号,并进行解码。

解码后的信号通过微处理器进行处理,最终转化为对应的控制信号,控制设备的操作。

三、红外遥控制作方法1. 硬件设计制作红外遥控器的第一步是设计硬件。

需要准备的材料有红外发射二极管、红外接收二极管、编码解码芯片、微处理器等。

在电路设计中,需要根据具体的遥控器功能,选择合适的编码解码芯片和微处理器,并按照电路原理图进行连接。

2. 程序编写制作红外遥控器的第二步是编写程序。

根据遥控器功能需求,编写相应的程序代码。

程序代码可以使用C、C++、Python等编程语言进行编写,通过对按键的扫描和编码解码的处理,将控制信号转化为红外光信号。

3. 硬件连接将硬件电路和程序进行连接。

将编写好的程序通过编程器下载到微处理器中,将红外发射二极管和红外接收二极管连接到电路中的相应位置。

确保电路连接正确无误。

4. 测试与调试完成硬件连接后,进行测试与调试。

使用万用表等工具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常,确保红外发射和接收二极管工作正常。

通过按下遥控器按键,检查接收器是否可以正确解码,并将信号转化为对应的控制信号。

四、红外遥控的应用红外遥控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家电和电子设备中,例如电视、空调、DVD播放器等。

通过红外遥控器,用户可以方便地控制设备的开关、音量、频道等功能。

五、红外遥控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红外遥控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目前,一些新型的红外遥控技术已经出现,例如基于无线网络的红外遥控技术,可以通过手机等设备进行远程控制。

此外,一些智能家居系统也开始使用红外遥控技术,实现对家中各种设备的集中管理。

六、结论红外遥控技术是一种常见且实用的无线通信技术,通过红外线的发射和接收,可以实现对各种设备的远程控制。

Arduino之红外遥控的制作——基础

Arduino之红外遥控的制作——基础

Arduino之红外遥控的制作——基础⼀、红外遥控制作——基础1、作品应⽤⽬的:制作红外遥控器,可代替电视机顶盒的遥控对其进⾏控制。

2、所需设备材料:1)、arduino uno板⼦ x12)、arduino 扩展板 x13)、红外接收模块 x14)、红外发射模块 x15)、电视机顶盒遥控器 x16)、跳线 x23、制作的原理:电视机顶盒遥控利⽤红外发射编码对机顶盒进⾏控制;获取机顶盒遥控的红外发射码,同时利⽤红外发射模块发射相同的红外码就可对机顶盒进⾏控制。

4、获取电视机顶盒遥控红外编码:——————————获取遥控红外发射编码—————————————————#include // 引⽤ IRRemote 函式库const int irReceiverPin = 12; // 红外线接收器 OUTPUT 讯号接在 pin 2IRrecv irrecv(irReceiverPin); // 定义 IRrecv 物件来接收红外线讯号decode_results results; // 解码结果将放在 decode_results 结构的 result 变数⾥void setup(){Serial.begin(9600); // 开启 Serial port, 通讯速率为 9600 bpsirrecv.enableIRIn(); // 启动红外线解码Serial.print("begin:\n");}// 显⽰红外线协定种类void showIRProtocol(decode_results *results){Serial.print("Protocol: ");// 判断红外线协定种类switch(results->decode_type) {case NEC:Serial.print("NEC");break;case SONY:Serial.print("SONY");break;case RC5:Serial.print("RC5");break;case RC6:Serial.print("RC6");break;default:Serial.print("Unknown encoding");}// 把红外线编码印到 Serial portSerial.print(", irCode: ");Serial.print(results->value, HEX); // 红外线编码Serial.print(", bits: ");Serial.println(results->bits); // 红外线编码位元数}void loop(){if (irrecv.decode(&results)) { // 解码成功,收到⼀组红外线讯号showIRProtocol(&results); // 显⽰红外线协定种类irrecv.resume(); // 继续收下⼀组红外线讯号}}———————————————————————————机顶盒遥控上数字1⾄9及0的红外编码如下:Protocol: NEC, irCode: 806F807F, bits: 32 //数字1Protocol: NEC, irCode: 806F40BF, bits: 32 //数字2Protocol: NEC, irCode: 806FC03F, bits: 32 //数字3Protocol: NEC, irCode: 806F20DF, bits: 32 //数字4Protocol: NEC, irCode: 806FA05F, bits: 32 //数字5Protocol: NEC, irCode: 806F609F, bits: 32 //数字6Protocol: NEC, irCode: 806FE01F, bits: 32 //数字7Protocol: NEC, irCode: 806F10EF, bits: 32 //数字8Protocol: NEC, irCode: 806F906F, bits: 32 //数字9Protocol: NEC, irCode: FFFFFFFF, bits: 0 //重复码Protocol: NEC, irCode: 806F00FF, bits: 32 //数字0—————————————————————————————————————利⽤红外发射模块,每五秒钟依次发送数字键0⾄9的红外编码—————#includeIRsend irsend;void ircodeSEND(){irsend.sendNEC(0x806F00FF, 32); // channel 0 红外发射码前需要加上“0x”delay(5000);irsend.sendNEC(0x806F807F, 32); //channel 1delay(5000);irsend.sendNEC(0x806F40BF, 32); //channel 2delay(5000);irsend.sendNEC(0x806FC03F, 32); //channel 3delay(5000);irsend.sendNEC(0x806F20DF, 32); //channel 4delay(5000);irsend.sendNEC(0x806FA05F, 32); //channel 5delay(5000);irsend.sendNEC(0x806F609F, 32); //channel 6delay(5000);irsend.sendNEC(0x806FE01F, 32); //channel 7delay(5000);irsend.sendNEC(0x806F10EF, 32); //channel 8delay(5000);irsend.sendNEC(0x806F906F, 32); //channel 9delay(5000);}void setup(){pinMode(3,OUTPUT);Serial.begin(9600);}void loop(){ircodeSEND();}——————————————————————————下载完程序后,就可接上外接电源,在机顶盒前进⾏测试,控制电视频道啦!5、思考:⽬前的红外遥控控制机顶盒只限于固定的0⾄9红外码的顺序发送,可否进⼀步升级,与arduino其他模块结合对电视机顶盒进⾏多样化的控制呢?此问题,将在下⼀博⽂中进⾏研究;也欢迎⼤家提供更好的控制形式或⽅法,若本⽂有错误之处也请批评指正!谢谢!。

红外遥控制作详解概述

红外遥控制作详解概述

红外遥控制作详解摘要:文章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详细分析了红外遥控器的编码原理,硬件电路搭建,并给出了遥控器信号发送与接收的程序流程。

引言:红外遥控自1974年发明以来,因其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低廉、使用灵活、功耗低及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得到很广泛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如红外线鼠标,红外线打印机,红外线键盘等等。

本文将以红外遥控电路为例,详细介绍红外遥控的制作流程。

一、原理介绍红外遥控系统由发射和接收两大部分组成,红外发射管将电能转化为光能,接收管感应红外光,将光能转化为电信号。

其通信的机理是利用单片机控制NE555发送脉宽调制的串行码,以脉宽为1ms、间隔0.5ms、周期为1.5ms的组合表示二进制的“0”;以脉宽为3ms、间隔0.5ms、周期为3.5ms的组合表示二进制的“1”,通过一个9ms的起始码(低电平),和一个5ms结果码(高电平)这个码值使程序能够判断是否可以开始接收数据。

二、硬件解析整体硬件电路见附录。

下面我们详细分析一下其中几个重点模块。

1.NE555调制模块如果仅控制芯片的控制信号来驱动红外发射管的红外线发射,是不能让红外接收头收到信号的。

接收头所能判断的信号为一定频率信号。

大多数红外接收头能接收的中心频率为38kHz,但也有一些接收头中心频率为36kHz、37kHz、39kHz、40kHz,如果发射频率与接收频率相差1kHz,大多可以正常遥控,相差2kHz以上则会出现遥控不灵现象。

而单片机的信号频率没有这么大,因此,我们要对控制芯片输出的控制信号进行调制。

这里我们所介绍的调制电路以NE555为中心,加以一定的外围电路,构成多谐振荡器。

先来看一个NE555的经典多谐振荡电路,如图1。

它的原理是把施密特触发器的反相输出端经RC积分电路接回到它的输入端,构成多谐振荡器。

即只要将NE555定时器的TH和TR连在一起拼成施密特触发器,然后再将V o经RC积分电路接回输入端就可以了。

四路红外遥控电路设计与制作介绍课件

四路红外遥控电路设计与制作介绍课件

06
电源:用于为电路提供电 力
08
电脑:用于编写程序和调 试电路
制作步骤
准备材料:红外接
1
收器、红外发射器、
单片机、电阻、电
容等
电路设计:根据需
2
求设计电路原理图,
包括红外接收、发
射、解码、控制等
部分
焊接电路:按照电
3
路原理图,将元器
件焊接到电路板上
程序编写:编写单
4
片机程序,实现红
外遥控功能
调试与测试:对电
Hale Waihona Puke 应用场景智能家居:控 制家电、照明、 安防等设备
遥控玩具:控 制玩具车、飞 机、机器人等 玩具
工业控制:控 制机械设备、 生产线等
医疗设备:控 制医疗仪器、 康复设备等
汽车电子:控 制汽车音响、 导航、空调等 设备
安防监控:控 制摄像头、报 警器等设备
控制方式
红外遥控:通过红外 线进行遥控,实现对 电路的控制
电路设计要点:考虑信号传输距离、抗干扰能力、功 耗等因素
电路结构
红外接收器:接收红外信 号
信号处理电路:放大、滤 波、解调红外信号
微处理器:处理和解释信 号,控制输出
输出电路:驱动执行机构, 实现遥控功能
电路参数
工作电压: 5V
工作电流: 10mA
遥控距离: 10米
遥控频率: 38kHz
遥控编码方式: NEC
5
路进行调试,确保
其正常工作
组装与包装:将电
6
路板、红外接收器、
发射器等组装成成
品,并进行包装
测试与调试
测试方法:使用红外遥控器进 行功能测试
调试步骤:检查电路连接、调 整参数、优化程序

红外线遥控器的制作方法

红外线遥控器的制作方法

红外线遥控器的制作方法红外线遥控器是一种常见的遥控设备,用于控制家电、汽车等设备的开关和功能。

下面将介绍红外线遥控器的制作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和工具: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接收器、电池、开关、导线、焊接工具、电池盒、外壳等。

第一步,连接红外线发射器和电池。

将红外线发射器的正极连接到电池的正极,负极连接到电池的负极。

可以用导线将它们连接起来或者直接焊接。

此时,红外线发射器已经形成一个简单的电路。

第二步,连接红外线接收器和电池。

同样地,将红外线接收器的正极连接到电池的正极,负极连接到电池的负极。

可以使用导线或者焊接工具进行连接。

第三步,连接开关。

将一个导线连接到电池的负极,另一端连接到开关的一个引脚上。

再将第二根导线连接到开关的另一个引脚上,另一端连接到红外线接收器的引脚上。

这样,开关起到了打开和关闭红外线接收器电路的作用。

第四步,连接电池盒。

将电池装入电池盒中,并将盒子连接到电路的合适位置。

确保电池盒能够给电路供电,并且电池能够被方便地更换。

第五步,封装遥控器。

使用外壳将整个遥控器装起来,以保护电路和进行美观设计。

在建立外壳时,确保红外线发射器和接收器的位置能够方便地对准遥控的设备。

制作遥控器的基本步骤已经完成。

接下来,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一些改进和增加功能。

首先,可以为遥控器增加按键。

在电路中新增一个按键,并根据按键的功能设计相应的控制逻辑。

按下不同的按键可以控制不同的设备,或者实现不同的功能。

其次,可以为遥控器添加更多的功能。

例如,可以在电路中添加计时器功能,实现定时控制设备开关;或者添加温度传感器,用于控制设备的温度。

此外,可以为遥控器编写控制程序。

在电路中添加一个单片机(如Arduino),通过编程,可以实现更复杂的遥控功能。

例如,可以通过程序控制遥控器的信号模式,以便控制多种不同品牌的设备。

总之,制作红外线遥控器的方法相对简单。

通过连接红外线发射器和接收器,加入电池和开关,最后封装好整个遥控器,我们就可以实现对设备的遥控。

自制红外遥控开关详细步骤(两款自制红外遥控开关方法)

自制红外遥控开关详细步骤(两款自制红外遥控开关方法)

自制红外遥控开关详细步骤(两款自制红外遥控开关方法)自制红外遥控开关(一)工作/材料:●5V继电器●CD4017芯片●红外一体接收头●两个9014三极管●一个51K和两10K电阻,一个4148二极管,一个5V稳压二极管●一个220uf/50v和一个22uf/25v电容操作步骤:用手机充电头作电源以及焊接用的洞洞板。

焊接前先在面包板上做试验。

通电测试继电器有吸合。

按大体布局画个草图准备焊接。

焊接完成图。

已修整好的样子。

个山寨的5V500mA手机充电头用作接收器电源。

取下电路板和多余的U口及指示灯。

找个平口灯座进行组装。

两电路板连接完成。

最后再上一张设计电路图,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试着做一下。

按绿线右边的电路做,左边用充电头代替。

自制红外遥控开关(二)电路原理图整个电路共用到了5只8050三极管,从左往右看,IR为红外遥控接收头,未接收到红外线信号时,1脚输出高电平,接收到红外线信号时,1脚输出一连串低电平脉冲。

R4和C2,R7和C3组成两个积分电路,Q4,Q5,J组成继电器控制电路。

平时待机或者上电后的初始状态是Q1导通,Q2截止,Q5截止,继电器不工作。

我们先来分析遥控开机的过程。

短按遥控器按钮(大于0.5s),在这较短的时间内,因C3容量远大于C2,故B点电位很快升到高电位(约1V左右),而A点电位上升不到0.6V,因此Q3不能导通,只有Q2导通,因Q2导通,所以C点为高电位,Q5导通,继电器J 动作,其接点J-1、J-2同时吸合,J-2接通用电器电源。

这时即使IR不再接收到红外线信号,因电源经R11向Q5提供偏置,故Q5保持导通,J仍继续吸合,达到短按遥控实现开机的目的。

下面来分析遥控关机的过程。

长按遥控按钮(3s以上)时,IR输出低电平脉冲使Q1输出高电平脉冲,经D1整流后送至A点、B点进行积分处理,最终使得A电位大于1V,Q3导通,D点为高电平,Q4导通,C点为低电平,致使Q5截止,J释放,J-1、J-2断开,达到长按遥控按钮实现关机的目的。

实验:简易红外遥控电路的制作

实验:简易红外遥控电路的制作

焊接时,把这个文档打印带到实验室,或者单打印电路图也可。

实验简易红外遥控电路的制作一、实验内容与要求a)对指定的电路使用Proteus工具进行仿真;指定的电路为:①红外发射器,如图1所示;②红外接收器,如图2所示。

b)使用Protel工具设计图1和图2的印刷电路板图。

c)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d)e)按照图1安装一个手持式红外发射器、按照图2安装一个红外接收器;完成的作品应具有如下功能:按动发射器上的一个按扭,能遥控接收器上的一个小型继电器,通过该继电器的触点,可以控制一般小功率的用电设备如电灯等。

f)完成实验报告。

二、实验电路及原理1、发射器电路如图1所示, 集成电路NE555(或7555)等元件组成自激多谐振荡器,振荡频率约为38KHZ~40KHZ,该频率与C1、R1、RV1均有关系,可调节它们使振荡频率达到要求;当按钮AN按下时,脉冲电流流过红外发射二极管IR-LED,使之发出38KHZ左右的红外脉冲光。

图1 红外发射电路2、接收器电路如图2所示,主要由一体化红外接收头、D触发器和小型继电器等组成。

CD4013是CMOS集成电路D触发器,内含两个独立的D触发器,外形为双列直插14脚封装,第14脚为电源正极,第7脚为电源负极,工作电压3~18伏,S、R端对Q端的影响如下表1所示。

图2 红外接收器图 3 红外接收头表1 D触发器真值表R S Q1 1 禁止0 1 11 0 00 0 工作常态时,接收头Uo端输出为高电平,Q1饱和其集电极电位为零,因此U1:A的S=0,R=1,由表1可知,U1:A应有Q=0;当接收头收到红外光时,Uo端输出负脉冲,在负脉冲的低平期间,Q1截止,使U1:A的S=1,R=0,故U1:A的Q=1,随后,Uo端负脉冲消失,U1:A回到常态(Q=0);因此发射器每按动一次按钮,U1:A的Q端能输出一个正脉冲。

红外遥控控制系统设计讲解

红外遥控控制系统设计讲解

红外遥控控制系统设计讲解红外遥控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的无线遥控技术,它利用红外光的特性,通过发送和接收红外信号来实现对电子设备的遥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使用红外遥控来控制电视、空调、音响等家电产品,这些产品的控制系统都采用了红外遥控技术。

下面我将从红外遥控控制系统的原理、组成和工作过程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讲解。

首先是红外遥控控制系统的原理。

红外遥控技术是利用红外光的特性来传输信息的。

红外光波长较长,所以不会被肉眼看到。

遥控器通过红外发射器发送特定的红外信号,这些信号会被电子设备中的红外接收器接收并解码。

红外遥控系统通常采用了编码解码技术,将控制指令通过红外光信号传递的方式进行编码和解码,确保指令的准确传递和可靠执行。

其次是红外遥控控制系统的组成。

红外遥控系统主要由遥控器和被控制电子设备两部分组成。

遥控器通常包括电源、键盘、红外发射器和编码电路等。

电源提供电能,键盘用于输入控制指令,红外发射器负责发射红外信号,编码电路用来对控制指令进行编码。

被控制电子设备中通常包含红外接收器、解码电路和执行电路等组件。

红外接收器用于接收红外信号,解码电路用来解码控制指令,执行电路用来执行相应的操作。

最后是红外遥控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

遥控器的键盘通过按键输入控制指令,编码电路将控制指令编码成特定的红外信号。

红外发射器发送红外信号,被控制电子设备中的红外接收器接收到信号后,传递给解码电路进行解码。

解码电路将信号解码成控制指令,交给执行电路执行相应的操作。

例如,当我们按下电视遥控器上的音量加键时,遥控器会发送一个特定的红外信号,电视机中的红外接收器接收到信号后会将其解码成音量加的指令,然后执行电路会根据指令调节电视的音量。

红外遥控控制系统具有操作方便、灵活性高等优点。

它可以实现对设备的远程遥控,不需要直接接触设备,节省了操作时间和体力,提高了使用体验。

同时,红外遥控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的遥控控制,例如家电、车载设备、安防系统等。

红外遥控制作报告

红外遥控制作报告

电子基础实验C实验报告专业通信工程学号2220姓名徐子婷实验时间:~实验地点:25教502 1.实验目的1、制作红外遥感接收器跟发射器,实现红外遥控控制台灯开关。

2、了解红外遥感原理,以及学会如何自己查找资料,进行设计,成功制作成品3、学会如何在面包板上布线,尽量减少飞线并同时是布线美观4、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查找资料、学习并使用新器件、自行安排进度、学习如何与他人协作的前提、发现并解决问题;5、加强电子制作能力2.实验器材电脑,电烙铁,面包板,焊锡,吸锡器,松香,海绵名称数量名称数量名称数量名称数量电阻 1 555 1 电容1U 1 滑动变阻器50k 1电阻10k 1 电容471U 1 9013 1 红外发射头 1电阻56 1 电容104U 2 电阻2K 1 9V电池扣 1小开关 13.实验原理1、红外遥控原理简介:红外遥控技术是一种利用红外线进行点对点通信的技术,其相应的软件和硬件技术都已比较成熟。

它是把红外线作为载体的遥控方式。

由于红外线的波长远小于无线电波的波长,因此在采用红外遥控方式时,不会干扰其他电器的正常工作,也不会影响临近的无线电设备。

红外遥控是利用波长为μμm之间的近红外线来传递控制信号的。

它具有以下特点:1.由于为不可见光,因此,对环境影响很小。

红外线的波长远小于无线电波的波长,所以,红外遥控不会干扰其它家用电器,也不会影响近邻的无线电设备。

2.红外线为不可见光,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保密性,因此在防盗,警戒等安全保卫装置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 红外线遥控的遥控距离一般为几米至几十米或更远一点。

4.红外线遥控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低廉,抗干扰能力强,工作可靠性高等一系列优点,特别是室内遥控的优先遥控方式。

同时,由于采用红外线遥控器件时,工作电压低,功耗小,外围电路简单,因此它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它在技术上的主要优点是:1.无需专门申请特定频率的使用执照;2.具有移动通信设备所必需的体积小、功率低的特点;3.传输速率适合于家庭和办公室使用的网络;4.信号无干扰,传输准确度高;它的缺点是:由于它是一种视距传输技术,采用点到点的连接具有方向性,两个设备之间如果传输数据,中间就不能有阻挡物;而且通讯距离较短,此外红外LED不是一种十分耐用的器件。

红外线电脑遥控器制作方法及原理

红外线电脑遥控器制作方法及原理

硬件电路及制作:I RCtrl软件的串口接收器电路很简单(如图),只要有一点电子元件、焊接及万能表电压测量知识,就可能进行自己DIY接收器电路。

下面介绍元器件的作用:U1接收头可以用TL0038A或TL0038B型号,其主要是管脚定义不一样,功能是相同。

T L0038A的标记N处是一个缺脚,接收头TL0038B没有缺脚,只要拿到接收头管脚排列和其中的那一种管脚排列一样,就说时其管脚的定义就一样;Q1(9014)的作用是提高接收头拉电流能力,保证当串口2脚有较大拉电流时,不至于接收头拉电流太大使其电压下降到无法正常接收电压;D1、D3(1N4148)的作用是串口中4、7脚对地(5脚)在没有运行程序时一般电压为-6V—-13V,当运行程序时电压为+6V—+13V,二极起隔离负压的作用;R1(200欧电阻)的作用是限流电阻,其选取范围可以从100到470欧(200为最佳),根据串口4、7电压高低选择,电压高选大一些,电压低选小一些,推荐用200欧电阻。

其功率标称不管是1/4、1/8的电阻都可能用,因为功率很小所以都没有关系;D2(5.1V稳压管)的作用是保存5V电压恒压.滤波电容保证5V供电稳定。

有两种功率标称1W和0.5W,这两种都可能用;C1(47UF/16V)的作用是滤波电容保证5V供电稳定。

其容量可以在47UF--220UF范围选取。

耐压只要在10V以上都能用。

因电路很简单就用做电路板,直接在串口头搭焊元器件即可;电源部分:在串口4,7脚个焊上(D1、D3)1n4148正端,把(D1、D3)1N4148两个负端与(R 1)200欧电阻的一端焊上,再把(R1)200欧电阻另一端与电容的正端、稳压管的负端焊在一起,接着把电容负端及稳压管正端焊到串口5脚,这样5V电源就好了;接收部分:(Q1)9014三极管的E极接来串口2脚上,C极接到(D1、D3)1N4148两个负端及电阻的一端焊处,把2米的三芯线的一端三根线分别接到(R1)200欧电阻另一端与电容的正端、稳压管的负端焊处给接收头提供5V供电、串口的5脚提供接地、接到(Q1)9014三极管的b极起来接输入,把2米的三芯线的另一端三根线分别接到接收头的VCC、GND、OUT购买以上元器件后你就可以准备制作:准备电烙铁、焊锡、助焊剂、万能表制作工具;各管脚;把焊好电路的9芯串口母头放入串口外壳安装好后,电路就算已经完成了。

手机变成万能红外遥控器,自己动手制作教程

手机变成万能红外遥控器,自己动手制作教程

⼿机变成万能红外遥控器,⾃⼰动⼿制作教程 声明:⼿机型号与系统版本不同,有些⼿机不能⽤,如⼩⽶⼿机,红⽶,不能⽤。

⽶3移动版可以⽤,但是需要设置才能使⽤。

亲测:iPhone4、4s、5、7.1.2版本控制空调,机顶盒、电视机没压⼒,也不是很⿇烦,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试试看。

准备材料:1、940nm红外发射管【⼀个报废的遥控器上拆】 2、3极⼿机⽿机插头【不⽤的⽿机上拆,三级的容易焊接】 3、焊锡⼯具【电烙铁、锡丝】 制作前我先来说说为什么有的教程上要说准备两个红外发射管和X宝上所谓的双红外发射管: ⽤两个红外发射管并不是去补38千赫兹的频率,同等电压下,发射距离的远近取决于⼆极管发光晶⽚的横切⾯积,红外灯的发光晶⽚置于与两根管脚相连的灯杯中,⼀般发光芯⽚的⼤⼩为10、12、14mil(mil为发光芯⽚的单位,1mil=0.0254mm),使⽤两个发射管只是增加了发射管的横截⾯积,从⽽有更好的遥控效果,并不是⾮⽤两个发射管。

遥控精灵软件输出信号给发射管时,同⼀组编码,是正反⽅向各输出⼀次,时间间隔300ms,有⽰波器的朋友可以看看。

双红外发光⼆极管,其实是等于两个发光⼆极管反极性并联,是⼚家⽅便后期安装设计的(⽆极性),⼯作时只有⼀个⼆极管发光,并不能提⾼发射距离,横切⾯积相同,既然遥控精灵给发射管的编码是正反⽅向各输出⼀次,所以不存在正负极的问题,双红外管是在不同时间内发射了同⼀组编码,所以说双红外管完全是噱头,没必要。

上个图来说明⼀下双红外发射管: 很多⼈可能不知道3极⽿机插头是什么样⼦的,我来上张图⽚(就是3段接触点,在做遥控器时地线⽤不到的) 开始焊接【如下图焊接,遥控精灵是正反⽅向各发⼀次,不⽤分正负极焊接】 焊接完成开始使⽤: 可遥控电视品牌:创维、海信、康佳、TCL、长虹、 海尔、索尼、LG、夏普、三星、 松下、飞利浦、东芝、⽇⽴ 可遥控空调品牌:格⼒、美的、海尔、TCL、长虹、 志⾼、科龙、奥克斯、海信、 康佳、春兰、澳柯玛、伊莱克斯、 新科、惠⽽浦、⼤⾦、三菱、 松下、格兰仕、⽇⽴、LG 可遥控机顶盒:创维、华为、同洲、天柏、中兴、 长虹、九州康佳、摩托罗拉、思科 海尔、⼤华、⼤亚、九联、全景 UT斯达康、海信、飞越、烽⽕、 杭州裕隆、⾦亚科技、海潮、新浪、 可遥控单⽅品牌:索尼、宾得、佳能、尼康 ⼿机遥控软件下载 APP⽀持,能遥控电视、机顶盒、DVD、空调、IPTV、功放、单反、开关、风扇、窗帘、遥控飞机,有等常规红外家电产品。

制作红外线简单方法

制作红外线简单方法

制作红外线简单方法
红外线技术在现代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可以用于遥控器、红外线感应器、红外线摄像头等方面。

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种简单的方法,如何制作红外线发射器和接收器。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的材料有红外发射二极管、红外接收二极管、电阻、面包板、导线、电池和电池盒等。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制作红外线发射器和接收器的步骤。

首先,我们来制作红外线发射器。

首先将红外发射二极管插入面包板中,然后通过导线连接到电池的正极。

接下来,将一个适当大小的电阻连接到红外发射二极管的负极,并将其连接到电池的负极。

最后,将所有的线路连接好后,我们就成功制作了一个简单的红外线发射器。

接下来,我们来制作红外线接收器。

首先将红外接收二极管插入面包板中,然后通过导线连接到电池的正极。

接下来,将一个适当大小的电阻连接到红外接收二极管的负极,并将其连接到电池的负极。

最后,将所有的线路连接好后,我们就成功制作了一个简单的红外线接收器。

通过以上的步骤,我们就成功制作了红外线发射器和接收器。

接下来,我们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例如用发射器控制接收器的开关,或者利用接收器来接收其他红外设备发送的信号等。

总的来说,制作红外线发射器和接收器并不复杂,只需要一些简单的材料和基础的电路知识即可完成。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可以帮助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红外线技术,并且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一些有趣的实践。

祝大家制作成功!。

自制电视红外遥控器

自制电视红外遥控器

if(keytemp!=0x0f) { delay(20); keytemp=P3&0x0f; if(keytemp!=0x0f) keyflag=1;// 有按键标志 switch(keytemp) { case 0x0e:irdata=27;break;//按键 1 对应该遥控器 P+的键值 case 0x0d:irdata=26;break;//按键 2 对应该遥控器 P-的键值 case 0x0b:irdata=31;break;//按键 3 对应该遥控器 VOL+的键值 case 0x07:irdata=30;break;//按键 4 对应该遥控器 VOL-的键值 }
/******************************************* 定时器初始化 *******************************************/ void init_timer() { EA=1; TMOD=0X02;//8 位自动重载模式 ET0=1; TH0=0XE8;//定时 13us,38K 红外波,晶振 22.1184 TL0=0XE8; } /******************************************* 主函数 *******************************************/ void main(void) { init_timer(); count=0; flag=0; irout=1; while(1) {
keyscan(); if(keyflag)//若有新按键 { delay(10); sendcode();//发送 红 外 编 码 delay(500); keyflag=0;//按键标志清零 }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外遥控制作详解
摘要:文章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详细分析了红外遥控器的编码原理,硬件电路搭建,并给出了遥控器信号发送与接收的程序流程。

引言:红外遥控自1974年发明以来,因其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低廉、使用灵活、功耗低及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得到很广泛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如红外线鼠标,红外线打印机,红外线键盘等等。

本文将以红外遥控电路为例,详细介绍红外遥控的制作流程。

一、原理介绍
红外遥控系统由发射和接收两大部分组成,红外发射管将电能转化为光能,接收管感应红外光,将光能转化为电信号。

其通信的机理是利用单片机控制NE555发送脉宽调制的串行码,以脉宽为1ms、间隔0.5ms、周期为1.5ms的组合表示二进制的“0”;以脉宽为3ms、间隔0.5ms、周期为3.5ms的组合表示二进制的“1”,通过一个9ms的起始码(低电平),和一个5ms结果码(高电平)这个码值使程序能够判断是否可以开始接收数据。

二、硬件解析
整体硬件电路见附录。

下面我们详细分析一下其中几个重点模块。

1.NE555调制模块
如果仅控制芯片的控制信号来驱动红外发射管的红外线发射,是不能让红外接收头收到信号的。

接收头所能判断的信号为一定频率信号。

大多数红外接收头能接收的中心频率为38kHz,但也有一些接收头中心频率为36kHz、37kHz、39kHz、40kHz,如果发射频率与接收频率相差1kHz,大多可以正常遥控,相差2kHz以上则会出现遥控不灵现象。

而单片机的信号频率没有这
么大,因此,我们要对控制芯
片输出的控制信号进行调制。

这里我们所介绍的调制电路
以NE555为中心,加以一
定的外围电路,构成多谐振荡
器。

先来看一个NE555的
经典多谐振荡电路,如图1。

它的原理是把施密特触发器
的反相输出端经RC积分电路
接回到它的输入端,构成多谐
振荡器。

即只要将NE555定时器的TH和TR连在一起拼成施密特触发器,然后再将V o经RC积分电路接回输入端就可以了。

电容C1电压波型图如图2。

由波形图可以求出电容C1的充电时间T1和放电时间T2分别为:
T1R1R2Cln V cc V t
V cc V t
R1R2Cln2
T2R2C 0V t
0V t
R2Cln2
因此电路的振荡周期为:
T T1T2R12R2Cln2
在这里,我们应当注意到,由图1的电路所得到的输出脉冲的占
空比为:
q T1
T
R1R2
R12R2
占空比q恒大于50%。

原因
主要是因为电容C1的充电
和放电路径不同,充电路径
中的电阻和放电路径中的电
阻始终不能达到平衡。

知道
了这一原因,我们就可以对
该电路稍作改进。

改进后的
电路如图3所示:二极管D1和D2改变了电容C1的充电电流和放电电流流经的路径,充电电流只经R1,放电电流只经R2。

因此电容C1的
充电时间和放电时间分别变为:
T1R1Cln V cc V t
V cc V t
R1Cln2
T2R2Cln 0V t
0V t
R2Cln2
占空比为
q T1
T
R1
R1R2
这时,占空比可以达到任何
我们想要的值。

在这里我们
取R1R2R
振荡周期为:
T T1T22RCln2
本电路中,红外接收管的载
波频率为f=38KHz,取电容
为0.1uF,代入上述公式中可
以计算出R=190欧姆。

2.红外发射驱动电路模块
红外发射的驱动电路可用图4电路,但这曾加了NE555的负担,红外发射的功率比较低,发射的距离不是很理想。

图5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过一个8050NPN型三极管,作为开关作用,驱动发射管在电源和地之间的导通状态来控制红外发射
与否,这样提高的红外发射的功率,也减轻了NE555的负载。

市场上一般所用的红外发射管的规格为工作电压 1.5-1.35(V),工作电流50-10(mA)。

这里取工作电压1.4V,工作电流36mA为例作一个粗略的计算。

R=(5-1.4)/0.036=100欧姆。

这种计算方式在电流不是太小
的情况下是可以用的。

由图6
可知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为
非线性,在不同电流下这个稳
压电压可能不同。

理论上,我
们应当根据图6的伏安特性曲
线,由下式算得正确值:
R E c U F
I F
E c:电源电压
U F:I F值下的正向电压
3.红外接收电路模块
在程序中我们定义外部中断为边沿触发方式,下降沿有效。

不接收信号时,中断口P3.2的电平为高电平状态。

而发射头在没有信号时是一直处于发射状态的,使得接收头的电平一直处于
低电平,这正好与中断口的判断相反。


就是说我们所需要做的工作是把接收头的
电平取反。

当然,我们不需要特意去买一
个非门芯片,原理很简单,只要让接收头
的输出端控制三极管的B极,中断口接三
极管C极(这里以NPN型为例)上拉电
阻端,就可达到目的了。

三、软件流程
红外发射通过单片机的P2.7口控制NE555芯片的复位端,来控制555输出端调制后的38kHZ信号的输出与否,形成载波,以控制红外发射头的发射。

其程序设计流程图下图所示。

首先对
后面要用到的寄存器设初值,开中断允
许位,然后等待按键按下。

延时1ms对
按键动作的二次判断可以防止第一次检
测到的信号为干扰信号。

另外,延时还
可以起到反弹跳的效果。

当第二次判断
有键按下则判定按键动作有效,开始扫
描按键,并存储相应键号。

然后发送起
始码和结果码。

接着把20H单元里的数
值带进位位左移,判断进位标志位CY
的电平,当C=1时,调用SEND1子程
序,发送3ms的高电平和0.5ms的低电
平,当C=0时,调用SEND0子程序,
发送1ms的高电平和0.5ms的低电平,
每发完一位都对C进行清零。

如此循环移位八次,就达到了发送的效果。

本次使用的接收头为一体化接收头,它本身可以对接收信号进行放大、解调等。

接收程序设计流程下图所示,首先在程序开始时对其设初值,开中断,这里外部中断0采用的是边沿触发方式,下降沿有效。

定时器0采用工作模式1,为16位计数,设定初值为FF9BH,使得100us产生一次中断让R2自增1,同时等待外部中断,当外部中断到来时,首先判断此时的R2是否在130到150之间,如果不是,则说明这个信号不是
起始码,重新等待。

如果在这个
范围之内,则说明接收到的是起
始码,接下来产生的的八次外部
中断,要依次将此时的R2值放
到20H到27H单元中去。

下面开
始解码,判断20H到27H单元中
的值是在0到25之间还是在25
到45之间,如果在0到25之间,
则让R4与FEH,再左移一位,如
果在25到45之间,则让R4或
01H,再左移一位,如此循环八次。

当八次循环结束,此时R4的值
就为发射管发出的键号值,最后
让R4的值在P2口显示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