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19江南地区的开发
想一想:这一时期民族迁移在 我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北方民族迁往中原
促进了北方民族大 北方少数民族及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融合和江南经济的 开发
前秦的强大
4世纪后期,氐族 世纪后期, 世纪后期 人建立前秦政权。 人建立前秦政权。
前秦王苻坚重 前秦王苻坚重 苻坚 王猛, 用王猛,励精 图治, 图治,统一了 黄河流域。 黄河流域。
时间: 383年 时间: 383年 前秦─ 前秦 交战双方: 交战双方: ─东晋 特点: 以少胜多 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特点: 巨鹿之战、官渡之战、 结果: 结果: 东晋大败前秦 江南地区的战争威胁 影响:消除了前秦对江南地区的战争威胁, 影响:消除了前秦对江南地区的战争威胁,使江
南的社会环境更加安定, 经济的发展创 南的社会环境更加安定,为经济的发展创 造了条件。 造了条件。
一、东晋(317~420)
朝代
西晋 东晋
建立者
司马炎 司马睿
时间
266年 年 317年 年
都城
洛阳
建康
二、南朝(420~589) 朝(439 ~ 581) 宋 ~ ( ) 北 齐 ↓ 南 建康 梁 朝 东 ( ~ ) ( ~ 朝 ↓ 陈
( ~ ) ( ~
三、江南经济的开发
北方人民南迁的 同时,会给南方 带去什么?
课堂练习
1.西晋第一个皇帝是( D ) .西晋第一个皇帝是( A.司马懿 B.司马师 . . C.司马昭 D.司马炎 . . 2.东晋南朝江南地区经济得以迅速开发的主要原因 . 是( )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 B.南方自然条件好 . C.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北方农民南迁, D.南方统治者施行仁政 .
苻坚拥有八十多万兵力, 苻坚拥有八十多万兵力,却不能 统一江南,这究竟是为什么? 统一江南,这究竟是为什么?
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
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1(一)教学目的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南朝;士族;江南经济的发展。
2、要求学生认识:①南朝时,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南迁的北方劳动人民同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开发的结果;劳动人民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
②士族是一群腐朽的社会寄生虫。
它的所作所为,为它的衰落和灭亡埋下了伏笔;凡阻碍社会历史发展的剥削阶级或阶层,必将被社会历史发展所淘汰。
3、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①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分析南朝的政治、经济特点,使学生明了南朝在动荡中发展,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对江南经济发展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士族和江南经济的开发是本课重点。
九品中正制和士族是本课难点。
(二)教学准备:投影仪、挂图(三)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淝水之战中前秦失败的原因何在?(苻坚伐晋,上下反对,军心不齐,恃强骄傲,临阵胆怯,指挥失当。
东晋军队作战勇敢,指挥得当。
)淝水之战的影响如何?(淝水之战以后,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状态,东晋乘机收复了黄河以南许多失地。
)2、导入新课淝水之战为东晋恢复中原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但东晋统治者并没有乘胜逐北、收复中原的大志。
他们满足于偏安局面,热衷于内部斗争,结果使得淝水之战后收复的失地先后丢失。
此后,政治更加腐败,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愈演愈烈,农民起义不断发生,东晋政权的灭亡已指日可待了。
3、讲授新课1、刘裕建宋,南朝开始(板书)420年,东晋大将刘裕代晋称帝,建国号宋。
东晋灭亡,南朝开始。
2、宋齐梁陈的更替(板书)自420年刘裕建宋到589年隋灭陈的170年间,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朝,历史上总称南朝。
同学们看课本第148页上的《南朝表》,讲出南朝开始和结束的年代、开国皇帝、国号和都城。
(420年至589年。
宋朝刘裕;齐朝萧道成;梁朝萧衍;陈朝陈霸先。
各朝都城皆在建康,今南京。
)现在再请同学们看“宋齐梁陈更替”一节,找出南朝政治经济的特点。
《江南地区的开发》解析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一、知识梳理二、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淝水之战关于“淝水之战”的教学处理,应该突出趣味性,尽可能运用各种手段,引导学生想象战争波澜壮阔、瞬息万变的场面,领会战争指挥者的斗智斗勇,还可以充分利用地图帮助学生建立关于战役的空间概念。
同时,还应引导学生领会东晋将士在强敌压境、众寡悬殊的形势下,不畏强暴、奋勇抗争的精神;并注意引导学生探讨前秦失败的原因,认识到前秦军内部的民族矛盾是导致其失败的主要因素,进而懂得民族团结对于稳定政治的重大意义。
2.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江南地区的开发是本课的核心内容,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加以学习和掌握。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搞清楚江南开发的条件和原因、主要表现和重点区域、深远影响等问题。
江南开发问题之所以成为教学的难点,主要是因为这部分内容高度概括了这个时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和现象,而不是讲述具体的历史事件,趣味性不强,不太适应初一学生的认知特点。
教师可以结合课文中提供的一些古籍记载的资料,将江南开发前后的社会经济生活特点进行比较,加以阐释,尽可能让学生能有直观的印象,同时加强对学生探究问题的辅导,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化解他们学习中的困难。
在讲课的过程中,要讲清楚北方战乱,导致了人口的大量南迁,人口的南迁为南方的开发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从而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开发。
三、学法指导1.讲成语故事法组织学生搜集有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风声鹤唳”等成语故事,引起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如“草木皆兵”这个成语故事,它源自中国古代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淝水之战。
前秦苻坚领兵进攻东晋,进抵淝水流域,登寿春城了望,见晋军阵容严整,又远望八公山,把山上的草木都当成晋军,不由得心虚胆怯。
接着提出问题:你知道淝水之战是怎么回事吗?你想知道西晋和东晋的历史吗?你知道我国古代的江南地区是怎样开发起来的吗?让学生一下子激起学习的兴趣。
2.小组合作学习法在本节课中,教师可设置一些讨论性的问题,如在课堂教学的最后,安排学生讨论以下三个问题:(1)历史上的这次人口南迁在南方留下了哪些痕迹?(2)这次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3)通过本课的学习,你认为当今的开发活动可以从中获得哪些启示和借鉴?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团结合作,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共同完成。
19_江南地区的开发
史料1: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 …… 或火耕而水耨(nòu) ……不待贾(买卖) 而足……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 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西汉)
史料2: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 一岁(年)或稔(rěn丰收),则数郡忘饥。 ……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
历史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
时空观念
历史解释
史料实证
家国情怀
一、唯物史观
(一)概念 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 (二)基本观点(*)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4.正确运用阶级分析法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6.人类社会形态经历了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发展 7.唯物辩证法
三、史料实证
(一)概念 (二)目标 (三)史料的分类 (四)影响史学观点和史料运用的因素 (五)运用史料的原则 1.重视史料来源的真实性 2.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研究 3.选取客观、公正、正确的史料 4.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5.孤证不立,搜集更多史料,对多种史料进行甄选辨别
四、历史解释
五、家国情怀
(一)概念 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 (二)目标 (1)能够具有对家乡、民族、国家的认同感,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大爱;能 够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传统。 (2)能够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以及世界历史发展的 进步历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能够表现 出对历史的反思,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更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 和现实社会问题;能够将历史学习所得与家乡、民族和国家的发展繁 荣结合起来,立志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陶瓷业繁荣
江南地区的陶瓷业 也十分繁荣,工艺 精湛,品质优良。
江南地区的特产
江南地区的特产包括茶叶和桑蚕。茶叶是江南地区重要的农 产品,桑蚕则为丝绸业提供了重要原材料。
江南地区的特产
茶叶
江南地区盛产优质 的茶叶,被誉为中 国的名茶之一。
桑蚕
桑蚕是江南地区重 要的养殖品种,为 丝绸业提供了丰富
● 07
第7章 总结
江南地区的发展历程
经济起飞
商业繁荣
文化绽放
艺术传承
01 城市现代化
城市建设与规划
02 农村现代化
农业技术改进
03
一带一路
促进国际合作 扩大贸易规模
文化输出
传播中华文化 增进友谊
江南地区的未来 展望
江南地区将朝着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小康的目标努力,实现经 济繁荣与社会进步的双赢局面。
文化荟萃
文学艺术繁盛 科技进步
政治变革
政治结构日趋完善 地方行政逐渐规范
● 03
第三章 江南地区的文化传承
江南地区的诗词 文化
江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的聚集地,唐诗宋词在这里 颇受推崇。诸多文人雅士汇聚一堂,相互切磋,推动了诗词 文化的繁荣发展。
江南地区的诗词文化
唐诗宋词颇受 推崇
代表着中华文化的 精髓
的丝绸原料。
● 02
第二章 江南地区的历史变迁
春秋战国时期的 江南地区
在春秋战国时期,吴国最为强盛,瓯越、楚国也有一定的影 响。这个时期江南地区开始展现出了独特的历史风貌,呈现 多样化的发展态势。
春秋战国时期的江南地区
吴国最为强盛
在政治、经济和文 化方面取得了显著
江南地区的开发
三国鼎立形势图
220年曹丕
221年刘备
222年孙权
一、西晋的兴亡
司马炎
魏
280年
263 年 266 年
魏
西晋
吴
完成统一
想一想
西晋266年建立,316年灭亡,前 后仅50年,为什么西晋是一个短命 的王朝?
晋武帝统一全国后,奢侈成风,大臣们把奢侈当作 体面事,比富、斗富。在京都洛阳,当时有三个出名的 豪富:王恺(晋武帝的舅父,官至后军将军)、石崇 (荆州刺史,以劫掠客商致财富无数) 、羊诱。 王恺虽为外戚,权力比石崇大,但不如石崇富,心中一 直不服。石崇听说王恺家洗锅子用饴糖水,他就命厨房 用蜡烛当柴火烧。王恺在门前的大路两旁,夹道40里, 用紫丝编成屏障,石崇就用更贵重的彩缎铺设 50里。 王恺一输再输,请他外甥晋武帝帮忙,晋武帝就把宫里 收藏的一株两尺多高的珊瑚树给他。王恺为了炫耀,便 请王崇和一批大臣来家吃饭,席间亮出珊瑚树,大臣们 惊叹不已。石崇却在一旁冷笑,取过一支铁如意,将珊 瑚树敲碎,并命家人搬来几十株珊瑚树,其中三四尺高 的就有六七株,大的竟比王恺的高出一倍。王恺这才知 道比不过石崇,只得认输。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司马迁在《史记》中是这样描述汉朝时江南的 经济发展情况的:
“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 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 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 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1.《宋书里描写的南朝时的江南与司马迁描 写的江南有什么么不同?
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淝水之战后,前秦的统治瓦解,北方重新陷 入分裂割据的状态,直到后来439年北魏 统一北方。 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的稳定。420年东晋 大将刘裕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宋”,东晋 的统治才宣告结束。此后南方又经历了四个 王朝(宋、齐、梁、陈),历史上总称为南 朝。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江南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了解江南地区的历史背景及现状;3.掌握江南地区的开发路径、开发成果和未来发展方向。
二、教学内容1.江南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分析;2.江南地区的历史背景;3.江南地区的开发路径;4.江南地区的开发成果;5.江南地区的未来发展方向。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教师介绍江南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第二步:讲解(30分钟)1.分析江南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2.分析江南地区的历史背景及现状;3.介绍江南地区的开发路径;4.介绍江南地区的开发成果;5.探讨江南地区的未来发展方向。
第三步:讨论(20分钟)让学生就江南地区的开发、环保等课题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第四步:展示(10分钟)每组报告本组讨论总结的结果,并展示相关图片或图表等。
第五步:总结(10分钟)结合本节课的内容,教师总结江南地区的特点和发展方向,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创新。
四、教学重点1.江南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分析;2.江南地区的开发路径和成果。
五、教学难点1.江南地区的未来发展方向;2.江南地区的环保及可持续发展问题。
六、教学方法1.讲授法;2.小组讨论法;3.展示法。
七、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包括讨论和展示);2.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八、板书设计教学目标讲解内容了解江南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掌握江南地区的开发路径、成果和发展方向。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自三国末年至南朝历史发展的大概脉络:包括西晋的兴亡,少数民族的内迁、东晋和十六国的简单概念、前秦和淝水之战、南朝的简单概念。
更重要的是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这个时期我国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状况。
2、让学生综合理解头绪纷繁的历史过程。
3、让学生初步理解我国历史上存有的主要经济区域,并培养学生使用这种理解思考相关的社会经济问题的水平。
4、通过对淝水之战的学习,让学生感受不畏强暴,勇于抗击强敌的精神。
5、通过关于江南开发的学习,让学生理解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理解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二、重点和难点本课教学内容所含时段较长,涉及到的历史事件或历史过程也较多。
所以要先搞清楚本课教材内容的逻辑结构。
本课的内容能够分为两个部分:1.从3世纪中叶到6世纪后期三百多年历史的简要脉络。
2.各个时期内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过程。
简要脉络大约由三个时期构成:1.西晋兴亡,讲述的主要事件是司马氏代魏和西晋的皇族纷争,连带简述了少数民族的内迁。
2.东晋十六国的对峙,在简略说明朝代的兴替之外,对十六国政权仅仅涉及一度统一北方的前秦,而着重讲述淝水之战。
3.南朝,突出了江南经济的开发问题。
“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是本课的重点内容,“江南地区的开发”还是本课的难点。
“淝水之战”的教学,应突出趣味性,尽可能使用各种手段,引导学生想象战争波澜壮阔、瞬息万变的场面,领会战争指挥者的斗智斗勇,还能够充分利用地图协助学生建立关于战役的空间概念。
同时,还应引导学生领会东晋将士在强敌压境、众寡悬殊的形势下,不畏强暴、奋勇抗争的精神;并注意引导学生探讨前秦失败的原因,理解到前秦军内部的民族矛盾是导致其失败的主要因素。
“江南地区的开发”是本课的核心内容,应引导学生充分加以学习掌握。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搞清楚江南开发的条件和原因、主要表现和重点区域、长远影响等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是关于江南地区丰富的历 史遗产的课程。本课件将带你了解江南地区的自然环境、历史开发、农业、 手工业和商业、城市和交通,以及其对中国和世界的贡献。
江南地区的自然环境
江南地处于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地形起伏,水系发达,气候温暖湿润。这里有三大盆地:苏北盆地、 沪深盆地和江南盆地。
江南地区的城市和交通
江南地区拥有发达的水路交通系统,同时也有华丽的城市群体。著名的运河 和港口是江南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南地区的成就和贡献
江南地区对中国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江南地区的影响也扩展到了世界各地。它为世 界文明的发南地区就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在夏、商、周时期,这 里是重要的政治和军事活动地区。春秋战国时期,江南经历了不断的变迁。 隋唐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进入了全新的阶段。宋代是江南的经济繁荣时期。
江南地区的农业、手工业和商 业
江南地区以水稻种植闻名,采用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粮仓制度。此外,丝绸 和棉纺织业也在江南地区繁荣发展。瓷器制作和商业贸易也是江南的重要特 色。
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
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篇一: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江南地区的开发》一、课标要求:说出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开发的史实。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了解西晋、东晋、前秦的建立及更替,知道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史实。
明确淝水之战的时间、经过和结果以及在此次战役中东晋以少胜多的原因。
了解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状况,分析江南开发的条件和原因以及深远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视频《淝水之战》和作战地图,加强对淝水之战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虚拟一段南北方人的对话,让学生从中总结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淝水之战,使学生感受不畏强敌的精神,并认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学生在探究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的过程中,认识到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三、重点和难点:1、重点:“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处理方法:关于淝水之战,采用播放视频的方法,引导学生想象战争波澜壮阔、瞬息万变的场面。
利用地图帮助学生建立关于战役的空间概念,探讨前秦失败的原因。
关于江南地区的开发,通过虚拟一段南北方人的对话,从对话中分析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2、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处理办法:通过相关史料对不同时期南方经济发展情况的介绍,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江南地区开发的形象理解,锻炼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四、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创设情境法等。
五、教学设计:(一)导入设计:在画面《忆江南》的背景下播放歌曲《梦忆江南》,导入本课主题——《江南地区的开发》(二)讲授新课一、西晋的建立及其短命而亡的原因1、西晋的建立展示组图“三国尽归司马氏”(结合课本),了解西晋的建立经过。
2、灭亡及其原因展示四则材料:材料一:荆州刺史石崇靠抢劫商旅暴富,皇亲王恺不服气,用丝绸做成40里长的遮路屏风,以显示富有。
石崇就用锦缎做成50里长的屏风,来同他比。
初一历史第19课《江南经济的开发》课件
北方民族迁往中原
鲜卑
匈奴 羯
羌 氐
一、西晋的兴亡
请思考: 西晋为什么短暂而亡? 1、统治集团奢侈腐化。 2、八王之乱,耗竭了西晋的国力。 3、民族矛盾严重
二、淝水之战
1.东晋建立: 建立者:司马睿
时间:公元317 地区的汉族先后建立 了十六个政权,统称为“十六国”
(1)材料1描写的南朝时的江南与司马迁描述的江南有什 1、司马迁描述的江南人烟稀少,耕作方式落后,贫富差距小, 长江中下游一带,福 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建、广东一定程度上 《宋书》所描述的江南非常富饶,丰收年收获的粮食能满足几个郡 为我国
长江中下游地区 也得到开发 人口的需要,丝帛闻名,可供天下人使用。这是因为汉代的江南尚 经济重 未开发,魏晋以来已逐渐得到开发。 心逐渐 南移奠 2、第一、江南地区有发展经济的优越的自然条件 (2)材料2反映的情况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第二、大量的北方人口迁往江南,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定了基 第三、江南地区的战乱比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础
5. 316年, 匈奴 武装灭亡西晋。 317年, 司马睿 重 建晋朝,都城定在 建康 ,史称东晋。
二.淝水之战 1. 4世纪后期,氐族建立前秦政权, 前秦王苻坚重用 王猛 ,统一了黄河流域。 383年,在 淝水 之战中,前秦被东晋击 败,北方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 2. 420年,东晋大将 刘裕 结束东晋统 治,建立了“宋”。此后南方的宋齐梁 南 陈四个王朝,总称为 朝。
• 4. 北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开始于 A.东汉末年 B.西晋初年 C.前秦时期 D.南朝时期 • 5. 淝水之战的交战双方是 A. 东晋和北魏 B. 东晋和前秦 C. 西晋和前秦 D. 西晋和北魏 • 6. 淝水之战同下列历史上几次战役相似的有 ①围魏救赵 ②巨鹿之战 ③官渡之战 ④赤壁 之战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案设计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江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2.掌握江南地区的经济、农业、文化等开发情况;3.分析江南地区的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影响;4.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江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2.江南地区的经济开发情况;3.江南地区的农业开发情况;4.江南地区的文化开发情况;5.江南地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江南地区的经济、农业、文化等开发情况;2.教学难点:江南地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与学时安排1.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实地调研;2.学时安排:本课共安排2学时。
第一学时讲授江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经济开发情况;第二学时讲授江南地区的农业、文化开发情况和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安排小组讨论和实地调研活动。
五、教学过程与内容安排第一学时: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你们知道江南地区在哪里吗?它有什么特点?”听完学生的回答,教师进一步介绍江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讲授经济开发情况(30分钟)教师讲授江南地区的经济开发情况,包括江南地区的工业、服务业、旅游业等发展情况。
带领学生了解江南地区经济腾飞的原因,并展示相关数据和案例。
3. 讨论活动(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 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哪些优势和困难? - 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对当地人民生活有何影响?4. 总结与拓展(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并带领学生思考江南地区的经济开发对整个中国经济的影响。
第二学时:1. 讲授农业、文化开发情况(30分钟)教师讲授江南地区的农业和文化开发情况。
带领学生了解江南地区丰富的水产资源以及江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并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
2. 实地调研活动(3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研活动,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江南地区的县市,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当地的农业和文化开发情况。
初中历史课件--江南地区的开发
十六国
东 汉
魏 蜀 吴
220—280年
西 晋
266—316年
(前秦) 淝水之战
北朝
东晋
317—420年
宋齐梁陈
南朝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魏
西晋
吴
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的王朝?
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的王朝?
(266年 316年) 1、统治集团奢侈腐化,晋惠帝 、 智力低下。
3、内迁的少数民族起兵反晋。
2、八王之乱,耗竭了西晋的国力。
(地域:长江中下游、广东、福建)
农 业: 兴修水利、开垦荒地、耕作
技术改进、小麦种植推广 瓷器使用普遍
手工业: 纺织技术提高、采用灌钢法、
商 业: 交通网形成,商业活跃,城
市繁荣
十六国 魏 蜀 吴
(前秦)
北朝 南朝
西晋
统 治 腐 败 八 王 之 乱 五 胡 内 迁
淝水之战
东晋
学完了本课,你能为西部 大开发中新疆的建设提一提 自己的建议吗?
鲜 鲜卑 羌 氐
卑
匈 奴 羯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趋向 北方少数民族迁往中原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时 间: 交战双方: 兵力对比: 成语典故:
结 果:
383年
前秦──东晋 80万对8万
投鞭断流、草木皆兵、 风声鹤唳 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淝水之战苻坚拥有十比一 的兵力优势,但却没能统一江 南,苻坚酿成失败悲剧的原因 是什么?
(提示:军队成份,战略指挥,团结、士气等)
江南地区开发的条件
人力条件: 北方人南迁带去劳动 力和生产技术。 (主要条件)
社会条件: 战乱较少,社会安定。 自然条件: 雨量充沛,气候较热, 土地肥沃。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七年级上册)【教学目标】知识方面: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三国末年至南朝历史发展的大概脉络:包括西晋的兴亡、少数民族的内迁、东晋和十六国的简单概念、前秦和淝水之战、南朝的简单概念,更重要的是要掌握这个时期我国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状况。
水平方面: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综合理解头绪纷繁和较长时段的历史过程,把握其发展线索的水平有所提升,使学生初步理解我国历史上存有的主要经济区域,并培养学生使用这种理解思考相关的社会经济问题的水平。
思想方面:通过对淝水之战史实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不畏强暴,勇于抗击强敌的精神。
通过关于江南开发史实的学习,使学生理解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理解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教学重点】西晋兴亡以及原因,少数民族的内迁,前秦与淝水之战及其失败原因和教训,江南地区开发等。
【教学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的条件和原因、主要表现和重点区域、长远影响等。
【教学方法】采用讲述法为主,结合提问、讨论等方法,辅以板书或投影仪等现代信息技术。
【讲授新课】(时长:45分钟)导入新课:(时长:3分钟)借用典故“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提问)典故的由来以及含义?学生回答出准确答案后,再进一步提问:司马昭何许人也?借而引入曹魏,然后由教师进一步引导,三国鼎立的是哪三国,是何时由谁建立的?都城在哪里?众所周知,曹魏是三国中实力最强的,但是仍然没有能够实现统一大业,那么历史的发展又将何去何从呢?我们今天要讲的就是继三国鼎立之后的历史发展情况。
一、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时长:15分钟)1、司马氏代魏与三国局面的结束司马懿(yì)字仲达,今河南温县人。
生于179年,卒于251年。
曹操当政时开始为官。
曹丕当政以后,深得曹丕的信任和重用,官至尚书右仆射(yè)、抚军大将军。
曹丕死后,司马懿受诏辅佐魏明帝曹叡(ruì)。
课件1: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淝水之战
1、317年,( 司马睿)重建晋朝,定都( 建康 ), 史称“东晋”。4世纪后期,( 氐 )族人建立了前 秦政权。前秦王苻坚重用汉人( 王猛 )为丞相,励 精图治,前秦迅速强大了起来,统一了(黄河流域)。
2、383年,( 苻坚 )征集了八十多万兵力进攻东 晋,双方隔( 淝水 )对峙,最终晋军大败前秦。
客观原因:优越的自然条件,社会较安定。
主观原因:北人南迁,带去劳动力、先进生产技术和工具, 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努力。
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
1、( 蜀汉 )最先被魏国灭亡。266年,( 司马炎 )建 立了晋朝,定都( 洛阳 ),史称“西晋”。280年, 西晋军队灭掉了( 吴国 ),结束了分裂的局面。 2、从( 东汉末年 )以来,( 匈奴 )、( 鲜卑 )、 ( 氐 )、( 羯 )、( 羌 )等北方和西 方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
3、420年,大将( 刘裕 )自立为帝,国号“宋”, 结束了东晋的统治。此后,南方经历了四个王朝,总 称为“( 南朝 )”。
江南地区的开发
1、( 三国 )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大都在北方。 2、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 土地肥沃),具有 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 (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 生活方式)。 3、江南地区社会秩序比较( 安定)。江南经济迅速发展 起来,修建了许多( 水利工程 );以种植( 水稻 )为 主,稻田里开始使用( 绿肥 );小麦的种植,推广到 ( 江南 )。
二、淝水之战
投鞭断流 草木皆兵 风声鹤唳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材料一: 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 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亡(无)千金之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三国结束的先后顺序是()
A魏蜀吴B蜀魏吴C吴蜀魏D蜀吴魏
2.西晋和东晋的建立者分别是()
A司马懿和司马昭B司马昭和司马炎
C司马炎和司马睿D司马炎和司马昭
3. 东晋南朝江南地区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B南方自然条件好
C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D南朝统治者施行仁政
4. 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渡似永嘉。
”提到了永嘉五年(311年),中原人民纷纷南迁江南
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北方人民南迁主要是因为()
A北方自然条件恶劣B北方战乱频繁
C北方统治者残暴D南方经济发达
5.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不包括()
A修建水利工程,荒地变成良田B江南种植水稻,稻田使用绿肥
C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D福建、广东等地还未得到开发
二、填空题
1.年,司马懿的孙子篡夺了皇位,建立了晋朝,定都,史称“西晋”。
年,西晋军队灭掉了吴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
2.从东汉末年以来,、、、、等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到西晋初年,人数达到几百万。
3.4世纪后期,人建立了前秦政权。
重用为丞相,前秦强大起来,统一了黄河流域。
年,前秦进攻东晋。
但由于秦军中的氐族人不多,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将士占大多数,他们不愿为前秦卖命,最终晋军大败前秦。
战后,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为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4. 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熟,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西晋后期以来,北方人大量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和先进的。
另外,江南地区的相对较少,比较安定。
江南以种植为主,开始使用,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的种植,推广到江南。
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
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
1.标志着西晋实现南北统一的历史事件是()
A.灭蜀 B.西晋定都洛阳 C.灭吴 D.西晋迁都长安
2.西晋末年,进攻西晋,并于316年灭亡西晋的少数民族是()
A.鲜卑族 B.匈奴族 C.氏族D.羌族
3.公元4世纪时,统一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及其建立的政权是()
A.匈奴、汉 B.鲜卑、燕 C.氐族、前秦D.羯族、前秦
4.关于淝水之战的表述错误的是()
A.淝水之战发生在4世纪后期
B.在大臣和军民的支持下,苻坚率军攻晋
C.交战的双方是前秦和东晋
D.淝水之战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5.三国后,江南地区的开发成就是多方面的,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 B.大片荒地被开垦为良田
C.牛耕和粪肥得到推广 D.作物以种植小麦为主
6.历史上被称作“五胡”的,在东汉、魏晋时期内迁的少数民族除羯、氐、羌之外,还有()
A.匈奴和鲜卑 B.鲜卑和回纥 C.吐蕃和回纥D.匈奴和吐蕃
7.江南地区迅速得到开发是在()
A.三国时期 B.西晋末年 C.东晋南朝D.南北朝
二、材料解析题:
“永嘉世,天下灾。
但江南,皆康平。
永嘉世,九州空。
余吴地,盛且丰。
永嘉世,九州荒。
余广州,平且康。
”这是解放后在广州河南敦和乡客村出土的砖铭。
“永嘉”是西晋末期的年号。
请回答:
(1)砖铭中的“天下”“九州”泛指什么?
(2)那时的“江南”“误地”“广州”都是南方哪一个政权管辖的地方?
(3)“康平”“盛丰”“平康”是当时南方社会繁荣景象。
请你说说出现这种繁荣景象的表现有哪些?
2.读右图,回答以下问题
(1)这是西晋少数民族内迁形势图。
请你列举出内迁的五个少数民族的名称。
(2)在内迁的少数民族中,哪一支在什么时间灭亡了西晋政权?
(3)请你写出西晋建立与灭亡的时间,并分析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的王朝?
(4)在内迁的少数民族中,分析有哪两个少数民族建立的什么政权,实现了我国北方黄河流域的统一?
拓展探究
建康(今南京市)在两汉时不过是丹阳郡一个小县。
孙权开始在这里建石头城,过了二三百年,便成为当时最大、最繁华的城市。
梁朝时,建康的人口达到一百四五十万,城里有 4个市,秦淮河北岸,有大市,还有十多个小市。
大船、小船,来自数千里外富饶的益州,来自洞庭湖、邵阳湖,来自“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富春江、浦阳江。
东晋末年,一次风灾,建康城下停泊的公私船只,受损失的据说多达10 000多艘。
请你结合建康的发展史实,说说人口流动和地区交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有哪些?
知识链接
1.据史书记载,苻坚在决定攻打东晋之前,曾声称:“四方基本平定,只剩下南方的东晋还在抗拒王命。
我要亲自统率大军出征;一举荡平江南地区。
以我百万大军,把马鞭扔在长江中,就可以阻断长江水流,征服东晋如同疾风扫秋叶一样。
”如果你是前秦政权的一名大臣,你会对苻坚提出什么样的建议?
2.东汉末期以来,北方经济凋敝,南方快速发展。
自孙吴建国,历经东晋和宋、齐、梁、陈300多年,南方逐渐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南方的发展有许多原因,但社会的相对稳定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今天,我国党和政府把维持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当作头等大事,你认为有必要吗?说说原因。
参考答案:
基础达标
一、选择题
1.B
2.C
3.C
4.B
5.D
二、填空题
1.266 司马炎洛阳 280
2.匈奴鲜卑碣氐羌
3.氐族苻坚王猛383 汉族前秦东晋经济
4.劳动力生产技术战争社会水稻绿肥小麦经济重心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
1.C
2.B
3.C
4.B
5.D
6.A
7.C
二、材料分析题
(1)中国。
(2)东晋。
(3)表现:①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良田;②江南以种植水稻为主,稻田里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③小麦的种植,推广到江南。
三、读图分析题
(1)匈奴、鲜卑、羯、氐、羌
(2)316年,匈奴。
(3)建立:266年。
灭亡:316年。
原因三点见教材或复习题
(4)氐族建立的前秦;鲜卑建立的北魏。
拓展探究
点拨: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古代主要指农业发展,需要劳动力、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而这些都需要交流,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带求。
答案:人口流动和地区交流有利于劳动力、人对资源、生产技术、工具的交流,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经济发展。
知识链接
1.点拨:前秦政权中的官员分两类:一类是被荷坚征服的其他民族的贵族,暗中希望苻坚进攻东晋失败,从而摆脱前秦的统治,这类大臣会怂恿行坚攻打东晋。
另一类是忠于苻坚和前秦政权的大臣,考虑到时机还不成熟,他们会从多方面反对持坚攻打东晋。
答案:第一类官员:“现在正是灭晋千载难逢的良机。
强国吃掉弱国,大国吞并小国是自然的道理。
像陛下这样英明神武的君王,手下有雄师百万,满朝是良将谋士,要灭掉小小晋国,不在话下。
”第二类官员:“东晋虽然弱小,但拥有长江天险,君臣和睦、上下团结,进攻不易取胜。
而且我军连年打仗兵士们已经精疲力乏,不想再打。
还有,四方刚刚平定,很多民族对陛下有灭国之深仇,人心不稳,一日发生变乱就追悔莫及了。
希望陛下能够暂时按兵不动,发展生产,整训部队,等待东晋方面出现间隙后,再乘机攻伐。
”
2. 有必要。
因为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