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二章作业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第二章)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第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edb724e74afe04a1b171de02.png)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第二章)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消费函数,引起消费增加的因素是( B )。
A 价格水平下降B 收入增加C 储蓄增加D 利率提高2.消费—收入图中的收入均衡点是( C )。
A 储蓄等于消费B 消费等于投资C 收入等于消费D 储蓄等于收入3.一个家庭当其收入为零时,消费支出为2 000元,而当其收入为6 000元时,其消费为6 000元,在图形上,消费和收入之间成一条直线,则其边际消费倾向为( A )。
A 2/3B 3/4C 4/5D 14.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 D )。
A.大于1 B.小于1的正数C.零 D.等于15.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是( D )。
A.大于1的正数 B.小于1的正数C.零 D.等于16.消费函数的斜率取决于( A )。
A.边际消费倾向 B.与可支配收入无关的消费的总量C.平均消费倾向 D.由于收入变化而引起的投资总量7.在自发消费为正数的线形消费函数中,平均消费倾向( A )。
A.大于边际消费倾向 B.小于边际消费倾向C.等于边际消费倾向 D.等于零8.线性消费曲线与45度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 D )。
A 自发性消费B 总消费C 收入D 储蓄9.消费者储蓄增多而消费支出减少,则( C )。
A GDP将下降,但储蓄S将不变B GDP将下降,但储蓄S将上升C GDP和储蓄S都下降D GDP不变,但储蓄S下降10.如果与可支配收入无关的消费为300亿元,投资为400亿元,平均储蓄倾向为0.1,那么,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收入水平为( D )。
A 770亿元B 4300亿元C 3400亿元D 7000亿元11.投资乘数的公式表明()。
A 边际消费倾向越高,乘数就越小B 边际消费倾向越低,乘数就越小C 边际消费倾向与乘数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D 边际消费倾向始终大于112.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0.3,投资支出增加60亿元,可以预期,这将导致均衡水平GNP 增加( )。
宏观经济学(计算题)
![宏观经济学(计算题)](https://img.taocdn.com/s3/m/0d8b79c5d5bbfd0a79567351.png)
1.某国企业在本国的总收益为200亿元,
在外国的收益为50亿元; 该国国民收入的劳动收入为120亿元, 在外国的劳动收入为10亿元; 外国企业在该国的收益为80亿元, 外国人在该国的劳动收入为12亿元。 求该国的GDP与GNP。
GNP= 200 +50+120+10=380
2. I=300 ,Y=5200 I=500, Y=6000 Y1=5400; Y2=5550; Y3=5662.5 Y4=5746.87
3.设消费函数为C=120+075Y。试求: (1)消费水平达到1120时,收入应为多少? (2)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各部为多少? (3)收入为3000时,消费水平为多少?
利润 10-7.5=2.5 40-5-10=25 27.5
3.假设GDP为5000万美元,个人可支配收入为4100万美 元,政府预算赤字为200万美元,消费为3800万美元, 贸易赤字为100万美元。 计算:(1)储蓄(2)投资(3)政府支出 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4100-3800=300万 政府储蓄=预算盈余(或赤字)=-200万
6、(1)Y = 1837.5 (2)KI = 2.5
T = 267.5 Kg =2.5
C = 1337.5 Kt = -1.875
第六章: IS-LM模型
1.假设货币需求为L=0.2y-1000r,货币供给量为200美元, C=90+0.8Yd,t=50美元,i=140-300r美元,g=50美元。 (1)请写出IS和LM方程,并求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2)若其它条件不变,g增加20美元,均衡收入、利率和 投资各为多少
(1)最终产品为项链售价为40万美元。故GDP为40万美元。 (2)增值法 第一阶段增值:10万美元—0万美元=10万美元 第二阶段增值:40万美元—10万美元=30万美元 合计增值 40万美元
宏观经济学作业.doc
![宏观经济学作业.doc](https://img.taocdn.com/s3/m/39819e13da38376bae1faec5.png)
第一章导论填空1、英国经济学家的被公认是以现代资本主义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的西方宏观经济分析一部代表作。
2、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是对西方传统经济学的否定,其主要思想有:(1);(2);(3)。
3、西方宏观经济学诞生于年。
第二章国民经济流程与核算一、单项选择题:1、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2、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说明()。
A、今年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
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总量一定比去年增加了。
C、今年的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一定都比去年提高了。
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一定正确。
3、如果2000年底的物价指数是125,2001年底的物价指数是139,那么,2001年通货膨胀率是:()A、4.2%B、5.9%C、6.25%D、11.2%二、多项选择题1、GDP核算不反映以下()交易A、购买一幢别人以前拥有的房屋,支付给中介6%的中介费B、新建但未销售的住房C、与朋友打赌赢得100元D、大学生每月获得的生活补贴E、银行存款的利息2、今年的名义GDP大于去年的GDP,说明()A、今年物价水平比去年高了B、今年生产的商品和劳务的数量比去年多了C、今年物价水平和生产的产品及劳务的产量都比去年提高了D、A和B及C三种情况都有可能,但无法确定到底是哪一项E、若今年与去年相比,物价水平没有变,则表明今年生产的产品及劳务比去年提高了三、判断题:1、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各种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价值总和。
()2、在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中,只计算有形的物质产品的价值。
()3、无论是商品数量还是商品价格的变化都会引起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
()4、平均物价水平向上运动称为通货膨胀,物价水平用物价指数来衡量。
()5、如果两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相同,那么,他们的生活水平也就相同。
()6、即使在充分就业状态下,仍有失业存在。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习题精编详解(第2章 宏观经济学的数据)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习题精编详解(第2章 宏观经济学的数据)](https://img.taocdn.com/s3/m/23986025de80d4d8d15a4ff5.png)
第2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判断题1.假定有两个国家A和B,A国的产出全部来源于生产一种最终产品F,而B国的产出全部来源于生产一种中间产品E给A国生产F。
如果产品F的总价值为100,而A国的GDP 为60,那么B国的GDP为40。
()【答案】T【解析】GDP指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一个经济体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可以将每个生产阶段的增加值加总来计算GDP。
本题中,在B国生产阶段,其所获得的增加值为:1006040-=。
2.假定在一个封闭经济中只有消费,没有政府、投资及存货积累。
那么GDP平减指数与CPI是相等的,因为二者是根据相同的商品来计算的。
()【答案】F【解析】即使经济中只有消费,两者也是不相等的。
CPI衡量的是消费者购买的、固定的一篮子产品和服务的成本,而GDP平减指数是以整个经济中的商品来衡量的。
3.2000年的CPI是用100乘以2000年的市场“篮子”里的商品的价格除以基期市场“篮子”里的商品价格来计算的。
()【答案】T【解析】消费价格指数CPI是一篮子产品与服务的价格相对于同一篮子产品和服务在某个基年的价格的比值。
篮子中的商品是固定不变的。
4.国民生产总值已经扣除资本折旧的因素。
()【答案】F【解析】国民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本国的生产要素所有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国民生产净值等于国民生产总值扣除资本折旧。
5.公司对家庭共200美元的年总销售额中,仅包含50美元的工资成本和60美元的原材料成本。
宏观经济学答案 国民收入核算
![宏观经济学答案 国民收入核算](https://img.taocdn.com/s3/m/6b272570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01.png)
宏观经济学答案国民收入核算宏观经济学答案-国民收入核算宏观经济学习题经济学院康爱香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一基础练习(一)名词解释1、国内生产总值:2、国民生产总值:3、中间产品:经济社会(即为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在本国(地区)范围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4、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出售的产品和劳务5、流量:一定时期内出现的变量6、存量:一定时点上存有的变量7、名义gdp: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8、实际gdp:市场价值名义gdp也表示货币gdp,它就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排序的实际gdp就是用以前某年做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9、gdp的折算指数:也称gdp平减指数,是名义的gdp和实际的gdp的比率10、国民生产净值:国民生产总值扣除资本消耗的那一部分产值11、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扣除资本消耗的那一部分产值12、国民收入: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生产性服务所得到的报酬13、个人收入::个人从企业中赢得的总收入(未交纳个人所得税),它只是国民收入的一部分14、个人可支配收入:是指个人收入扣除个人所得税后的余额。
15、总收入法:从居民向企业出售生产要素赢得总收入角度去核算一个国家一定期限内资金投入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16、支出法:是把一个国家一定限期内投入的生产要素生产出来的物品和劳务按需求者支出的金额分类汇总而成进行核算gdp的方法第-1-页共22页宏观经济学习题经济学院康爱香(二)选择题1、以下哪项不列为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a)出口至国外的一批货物(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屋买卖收取的佣金(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e)购买一辆旧车(旧房子)(f)购买股票(g)出售彩票获得1万元(h)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板(蛋糕厂购入5吨面粉)(i)企业支付的贷款和债券利息(j)政府的公债利息和消费利息(k)家庭主妇家务劳动这个价值(l)拍卖名画的收入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gdp和gnp都就是流量的概念(b)gdp就是地域概念,gnp就是国民概念(c)gdp和gnp都就是以市场互换为基础(d)gdp和gnp就是同一概念,没区别3、某国的gdp大于gnp,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a)大于(b)大于(c)等同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4、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表明()(a)今年物价一定比去年低(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总量一定比去年增加了(c)今年的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一定都比去年提高了(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一定正确5、相对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就是指()第-2-页共22页宏观经济学习题经济学院康爱香(a)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减去其他国家的赠与(b)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减去全部的失业救济(c)将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根据失业变动展开调整后所获得(d)将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根据价格变动展开调整后所获得6、假如一个地区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为17500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的价格矫正指数为1.60,则该地区名义的国内生产总值()(a)11000亿美元(b)15700亿美元(c)15700亿美元(d)28000亿美元7、如果某国名义gdp从1990年的10000亿美元增加到2000年的25000亿美元,价格指数从1990年的1增加到2000年的2,若以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该国2000年的gdp为()(a)10000亿美元(b)12500亿美元(c)25000亿美元(d)50000亿美元8、如果个人收入等于5700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900元,消费等于4300元,利息支付为100元,个人储蓄是400元,那么他的个人可支配收入为()(a)5000元(b)4800元(c)4700元(d)4000元9、在一个四部门的经济中,gdp是()的总和(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b)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d)工资、利息、地租、利润和折旧10、如果一个社会体系国民的消费开支为8亿美元,投资开支为1亿美元,间接税为1亿美元,政府用作商品和劳务的开支为1.5亿美元,出口额为2亿美元,进口额为1.8亿美元,则以下恰当的就是()(a)nnp是10.7亿美元第-3-页共22页宏观经济学习题经济学院康爱香(b)gnp就是10.7亿美元(c)gnp就是9.7亿美元(d)nnp就是9.7亿美元11、经济学上的投资就是指()(a)企业减少一笔存货(b)修建一座住宅(c)企业出售一台计算机(d)以上都就是12、经济学上的净投资是指()(a)建筑费用加之设备乘以存货变化的总值(b)建筑费用加之设备乘以存货变化的总值(c)建筑费用加之设备再加之存货变化的总值(d)建筑费用加上设备再加上存货变化再减去资本重置的总值13、在国民收入支出核算中,住房是属于()(a)家庭消费支出(b)企业投资支出(c)政府购买支出(d)以上都不是14、未知某国的资本品存量在年初为10000亿美元,他在本年度生产了25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固定资产就是2000亿美元,则该国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就是()(a)2500亿美元和500亿美元(b)12500亿美元和10500亿美元(c)25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d)7500亿美元和8000亿美元15、在国民收入账户中,投资市场需求可能将包含以下项目,除了()(a)企业出售代莱厂房和设备(b)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出售股票(c)居民和房东出售新房(d)公司产品存货的减少16、用收入法计算的gnp应等于()(a)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b)工资+利息+地租+利润+间接税第-4-页共22页宏观经济学习题经济学院康爱香(c)工资+利息+中间产品成本+利润+间接税(d)生产企业总收入-中间产品成本17、以下恒等式恰当的就是()(a)s+g+m=i+t+x(b)s+g+x=i+t+m(c)s+i+x=g+t+m(d)s+t+m=i+g+x答案:1、befghjkl2、d3、b4、d5、d6、d7、b8、b9、a10、b11、d12、d13、b14、c15、b16、b17、d(三)辨析题1、无论是企业支付的贷款和债券利息还是政府公债利息都要计入国民生产总值里(1)这句话不完全正确(2)因为在gdp的核算中的利息就是个人提供更多资金给企业采用而赢得的利息。
宏观经济学作业2-附答案
![宏观经济学作业2-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7c6ce5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ee.png)
宏观经济学作业2一、选择题1.下述哪一项不属于总需求( A )(A)税收(B)政府支出(C)净出口(D)投资2.财政政策的实际作用往往比简单乘数所表示的要小,这主要是因为简单乘数( C )(A)没有考虑时间因素(B)没有考虑国际市场因素对国内市场的影响(C)没有考虑货币和价格因素(D)没有考虑货币政策的作用3.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使( D )(A)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B)IS曲线向左上方移动(C)A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D)AD曲线向右上方移动4.根据凯恩斯理论,利率水平取决于( A )(A)货币需求(B)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C)储蓄(D)储蓄与投资5.边际储蓄倾向若为0.25,则边际消费倾向为( B )(A)0.25 (B)0.75 (C)1.0 (D)1.256.下述哪一项不是经济在内的稳定器( B )(A)累进税率制(B)与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的政府开支(C)社会保障支出(D)农业支持力量7.在下述哪种情况下,挤出效应比较大( C )(A)非充分就业(B)存在货币的流动性陷阱(C)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程度较大(D)现金持有率较低8.工资上涨引起的通货膨胀也称为( B )(A)需求拉动通货膨胀(B)成本推动通货膨胀(C)结构性通货膨胀(D)隐性通货膨胀9.货币乘数的大小取决于( C )(A)货币供给量(B)税率(C)银行准备金率(D)银行利息率10.对利率变动最敏感的是( C )(A)货币的交易需求(B)货币的谨慎需求(C)货币的投机需求(D)三种需求相同11.一般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的物价指数是( D )(A)消费者物价指数(B)生产者物价指数(C)GDP折算指数(D)以上均正确12.扩张的货币政策能使总需求曲线( D )(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不变(D)难以确定13.以下四种情况,投资乘数最大的是( C )(A)边际消费倾向为0.6 (B)边际消费倾向为0.4 (C)边际储蓄倾向为0.1 (D)边际储蓄倾向为0.314.下列哪一种表述正确表述了利率传递机制的过程。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习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2ebf45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c4.png)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习题及答案第二单元产品市场中国民收入得决定本单元所涉及到得主要知识点:1.国民收入均衡条件:意愿I=S;2.消费函数、储蓄函数、税收函数、政府购买函数与净出口函数; 3.国民收入得决定;4.国民收入得变动:乘数理论。
一、单项选择1.凯恩斯在《通论》中指出( D )。
a.宏观均衡与大量失业并不矛盾;b.工资与价格对市场上得非均衡不能及时作出反映;c.管理总需求得干预政策能影响产出与就业;d.以上均就是。
2.与凯恩斯观点不同,古典宏观经济学家认为(D )。
a.工资与价格总就是对非均衡及时作出反应;b.失业要么就是自愿得,要么就是由于工资调整得人为障碍引起得;c.总供给曲线在潜在GDP处就是垂直得;d.以上均就是。
3.如果消费增加即消费曲线向上移动,这意味着消费者(D )。
a.由于减少收入而减少储蓄;b.由于增加收入而增加了储蓄;c.不就是由于增加收入而就是其她原因使储蓄增加;d.不就是由于增加收入而就是其她原因使储蓄减少。
4.在两部门经济中,收入在( C )时均衡下来。
a.储蓄等于实际投资;b.消费等于实际投资;c.储蓄等于计划投资;d.消费等于计划投资。
5.消费函数C=C0+cY d (C0>0,0<c<="" a="" p="">a.大于边际消费倾向;b.小于边际消费倾向;c.等于边际消费倾向;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6.储蓄函数S=S0+sY d(S0<0,0<s<1)表明,平均储蓄倾向随着可支配收入得增加< p="">( B )。
a.递减;b.递增;c.不变;d.先递减然后递增。
7.凯恩斯之前得古典理论认为( D )。
a.储蓄就是收入得函数,而投资就是利率得函数;b.储蓄与投资都就是收入得函数;c.投资取决于收入,而储蓄取决于利率;d.储蓄与投资都就是利率得函数。
宏观经济学作业(必作)
![宏观经济学作业(必作)](https://img.taocdn.com/s3/m/1a18fab9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58.png)
宏观经济学作业(必作)宏观经济学习题(必作)第⼀章:1.如何理解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简述宏观经济学的学科体系。
3.试说明宏观经济学是怎样运⽤总量分析⽅法的。
4.古典经济学家有哪些主要的宏观经济观点?5.新古典经济学形成了哪些重要的宏观经济思想?6.凯恩斯⾰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7.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的逐步完善主要体现在哪些⽅⾯?8.宏观经济学进⼀步发展呈现出哪些重要趋势?第⼆章1.名词解释:流量存量 GDP GNP NDP PDI PI 国民收⼊⽀出法收⼊法GDP缩减指数真实GDP 名义GDP 价格指数失业⾃然失业率充分就业潜在GDP 奥肯定律2.国民收⼊核算指标的问题是什么?应如何纠正?3.分别绘出两部门、三部门和四部门经济循环图并加以说明。
4.物价和就业⽔平的衡量有哪些主要指标?应如何加以运⽤?5.已知某国有如下统计资料(单位:亿元)资本消耗补偿356.4,雇员酬⾦1 866.6,企业利息⽀付264.9,间接税266.3,个⼈租⾦收⼊34.1,公司利润164.8,⾮公司业主收⼊120.8,红利66.4,社会保险税253.9,个⼈所得税402.1,消费者⽀付的利息64.4,政府⽀付的利息105.1,政府和企业的转移⽀付374.5,个⼈消费⽀出1 991.9。
分别计算国民收⼊、国内⽣产净值、国内⽣产总值、个⼈收⼊、个⼈可⽀配收⼊和个⼈储蓄。
6.假定国内⽣产总值是5 000,个⼈可⽀配收⼊是4 100,政府预算⾚字是200,消费是3 800,贸易⾚字是100(单位:亿美元)。
试计算:(1)储蓄;(2)投资;(3)政府⽀出7.设⼀经济社会⽣产五种产品,它们在1990年和1992年的产量和价格分别如下表所⽰。
产品 1990年的产量 1990年的价格 1992年产量 1992年价格(美元) (美元)A 25 1.50 30 1.60B 50 7.50 60 8.00C 40 6.00 50 7.00D 30 5.00 35 5.50E 60 2.00 70 2.50试计算:(1)1990年和1992年的名义国内⽣产总值;(2)如果以1990年以基年,则1992年的实际国内⽣产总值;(3)计算1990~1992年的国内⽣产总值缩减指数。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答案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8e8f2ceff9aef8941e06e6.png)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概念题1.如果政府雇用失业工人,他们曾领取TR美元的失业救济金,现在他们作为政府雇员支取TR美元,不做任何工作,GDP会发生什么情况?请解释。
答:国内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地区)领土范围,本国(地区)居民和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的最终使用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用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C、投资I、政府支出G和净出口NX之和。
从支出法核算角度看:C、I、NX保持不变,由于转移支付TR美元变成了政府对劳务的购买即政府支出增加,使得G增加了TR美元,GDP会由于G的增加而增加。
2.GDP和GNP有什么区别?用于计算收入/产量是否一个比另一个更好呢?为什么?答:(1)GNP和GDP的区别GNP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的国民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它是本国国民生产的最终产品市场价值的总和,是一个国民概念,即无论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处于国内还是国外,只要本国国民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都记入国民生产总值。
GDP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它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是一个地域概念。
两者的区别:在经济封闭的国家或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在经济开放的国家或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国外净要素收入。
两者的关系可以表示为:GNP=GDP+[本国生产要素在其他国家获得的收入(投资利润、劳务收入)-外国生产要素从本国获得的收入]。
(2)使用GDP比使用GNP用于计量产出会更好一些,原因如下:1)从精确度角度看,GDP的精确度高;2)GDP衡量综合国力时,比GNP好;3)相对于GNP而言,GDP是对经济中就业潜力的一个较好的衡量指标。
由于美国经济中GDP和GNP的差异非常小,所以在分析美国经济时,使用这两种的任何一个指标,造成的差异都不会大。
但对于其他有些国家的经济来说明,这个差别是相当大的,因此,使用GDP作为衡量指标会更好。
宏观经济学答案 第二章
![宏观经济学答案 第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389e64b8f121dd36a32d82c7.png)
第二章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国或一定地区在一定时间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2.国民生产总值: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全体国民生产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之和。
3.国内生产净值:一个国家一年内新增加的产值,它等于国内生产总值GDP扣去资本消耗的价值。
4.国民收入:一个国家一年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得到的全部收入,即工资、利润、利息和地租的总和。
5.个人可支配收入:是指个人收入除去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后的收入,是人们可以直接用来消费或储蓄的收入。
6.名义GDP:是指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7.实际GDP:是指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8.GDP折算指数:名义GDP与实际GDP之比。
二、选择题BCACB CBCAB1.B。
最终产品是指最终供人们使用或消费而不是为了转卖或为进一步加工所购买的商品和服务。
2.C.NDP=GDP-折旧。
3.A.从支出的角度,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属于政府对居民的转移支付,并没有相应的新价值被创造;从收入的角度,这笔救济金也并不属于劳动创造的要素收入。
因此不能计入GDP中。
4.C.投资包括固定投资和存货投资,C属于存货投资。
5.B.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6.C. 判断一个变量是流量还是存量,一个简单的标准就是看它是否可以相加。
7.B.GDP是包括折旧的,所以其中的投资表示的是总投资而非净投资。
8.C.要素收入主要表现为工资、利息、利润和租金。
股票分红属于公司利润。
9.A.净投资=总投资—折旧。
10.B.第六年的名义GDP=第六年的价格×第六年的产量=2第一年的价格×1.4第一年的产量=2.8第一年的名义GDP=2.8×500=1400。
三、判断题√√√√×××1.√. 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所导致的价值。
《宏观经济学》习题与解答2
![《宏观经济学》习题与解答2](https://img.taocdn.com/s3/m/da8ff489a0116c175f0e485c.png)
《宏观经济学》习题与解答(二)第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一、基本概念边际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消费函数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边际储蓄倾向平均储蓄倾向储蓄函数乘数投资乘数定量税比例所得税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二、判断题(正确的用T表示,错误的用F表示)1、根据萨伊定理,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普遍生产过剩的危机不会发生。
()2、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涉及产品市场。
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国际市场。
()3、在凯恩斯理论的消费函数中一定存在有AP C>MPC。
()4、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产出与计划支出相等。
()5、作为国民收人均衡条件的I=S与国民收入核算中的I=S是一致的。
()6、经济均衡既可表示为总需求与总产出相等,又可表示为实际投资与储蓄相等。
()7、凯恩斯定律认为在长期内,面对市场需求的变化,企业只调整产量。
()8、如果前期期末储蓄存量为零,在不考虑借贷的情况下,当期的平均消费倾向不可能大于1。
()9、如消费函数斜率为正,则储蓄函数斜率一定为负。
()10、公司未分配利润可视为一种储蓄。
()11、凯恩斯明确地拒绝整个新古典分析方法。
()12、在三部门经济中,比例所得税税率越大,投资乘数越大。
()13、当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时,边际储蓄倾向大于平均储蓄向。
()14、由居民户消费函数进行简单加总,即可得出社会消费函数.()15、根据凯恩斯定律,可以认为一个社会的生产必将扩展到充分就业水平。
()16、赤字财政将导致经济衰退。
()。
17、平衡预算乘数恒等于1。
()18、政府购买和税收同时增加一定数量时,国民收人会减少。
()三、单项选择题1、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的“投资一储蓄”,是指()。
A.实际发生的投资等于储蓄B.计划的投资恒等于储蓄C..经济达到均衡时,计划的投资必须等于计划的储蓄D.事后投资等于储蓄2、对凯恩斯“基本心理规律”的正确表达是()。
A.随收人的增加,消费也相应增加;而消费的增加又会促进收入的进一步增加B.收入的增长幅度总是大于消费的增长幅度C.消费额总是与人们的收入水平有关D.收入的增长幅度总小于消费的增长幅度3、如消费函数为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则边际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A.递减;递减B.递减;不变C.不变;不变D.不变;递减4、已知国民收入为20亿美元,政府预算有2亿美元的赤字,国际收支逆差为2亿美元,储蓄额为4亿美元,则()。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习题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b1a8d906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0e.png)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习题宏观经济学第二章习题答案一、名词释义1均衡产出或收入: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收入。
2消费函数:指反映消费支出与影响消费支出的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但凯恩斯理论假定,在影响消费的各种因素中,收入是消费的惟一的决定因素,收入的变化决定消费的变化。
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的增加多。
收入和消费两个经济变量之间的这种关系叫做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
如果以c代表消费,y代表收入/则c=c(y),表示消费是收入的函数。
c=α+βy边际消费倾向:指消费增量与收入增量之比,以MPC表示。
δC表示消费增量,δY表示V收入增量,则MPC=△ C/△ y凯恩斯认为,MPC随着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降低,这意味着收入增加,收入增量中用于消费增量的部分越来越小。
4平均消费倾向:指消费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以apc表示。
c表示消费支出,y表示收入水平,则apc=c/y5边际储蓄倾向:储蓄增量与可支配收入增量之比。
以议员人数表示。
δS表示储蓄增加,δY表示收入增加,则MPs=△ s/△ Y6平均储蓄倾向:指储蓄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公式为:aps=s/y7投资乘数:收入增加与投资增加之间的比率。
同样,Ki代表投资乘数,△ Y代表国民收入的增加,△ I代表投资的增量,那么ki=△ Y/△ 一、投资乘数的计算公式为ki=1/1-mpc,其中mpc是边际消费倾向。
8.政府采购乘数:指国民收入变化与引起变化的初始政府采购支出变化之间的多重关系,或国民收入变化与导致变化的初始政府采购支出变化之间的比率。
如果△ G是政府支出的变化,kg是政府(采购)支出的乘数,那么:kg=△ Y/△ g=1/(1)-β)9转移支付乘数:指国民收入变化与导致这一数量变化的转移支付变化之间的多重关系,或国民收入变化与导致这一数量变化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化之间的比率。
ktr=δy/δtr=β/1-β10乘数: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的比例。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习题及答案知识讲解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习题及答案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a30bf9b1f705cc175427092d.png)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习题及答案第二单元产品市场中国民收入的决定本单元所涉及到的主要知识点:1.国民收入均衡条件:意愿I=S;2.消费函数、储蓄函数、税收函数、政府购买函数与净出口函数;3.国民收入的决定;4.国民收入的变动:乘数理论。
一、单项选择1.凯恩斯在《通论》中指出( D )。
a.宏观均衡与大量失业并不矛盾;b.工资和价格对市场上的非均衡不能及时作出反映;c.管理总需求的干预政策能影响产出和就业;d.以上均是。
2.与凯恩斯观点不同,古典宏观经济学家认为(D )。
a.工资和价格总是对非均衡及时作出反应;b.失业要么是自愿的,要么是由于工资调整的人为障碍引起的;c.总供给曲线在潜在GDP处是垂直的;d.以上均是。
3.如果消费增加即消费曲线向上移动,这意味着消费者(D )。
a.由于减少收入而减少储蓄;b.由于增加收入而增加了储蓄;c.不是由于增加收入而是其他原因使储蓄增加;d.不是由于增加收入而是其他原因使储蓄减少。
4.在两部门经济中,收入在( C )时均衡下来。
a.储蓄等于实际投资; b.消费等于实际投资;c.储蓄等于计划投资; d.消费等于计划投资。
5.消费函数C=C0+cY d (C0>0,0<c<1)表明,平均消费倾向( A )。
a.大于边际消费倾向; b.小于边际消费倾向;c.等于边际消费倾向;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6.储蓄函数S=S0+sY d(S0<0,0<s<1)表明,平均储蓄倾向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 B )。
a.递减; b.递增; c.不变; d.先递减然后递增。
7.凯恩斯之前的古典理论认为( D )。
a.储蓄是收入的函数,而投资是利率的函数;b.储蓄和投资都是收入的函数;c.投资取决于收入,而储蓄取决于利率;d.储蓄和投资都是利率的函数。
8.总产出固定并且国民储蓄与利息率无关时,税收的增加将( D )a.使垂真的储蓄曲线向左移动; b.减少投资;c.增加消费; d.减少均衡利率并增加投资。
宏观经济学各章练习题
![宏观经济学各章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64e53f75dd36a32d737581aa.png)
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一、单项选择题1. 用支出法核算GDP时,应包括的项目有( )。
A. 居民消费支出B. 政府转移支付C. 政府税收D. 居民对债券的支出2. 以下不能计入国民收入(NI)的有( )。
A. 政府转移支付B. 工资C. 资本折旧D. 间接税4. 下列产品中能够计入当年GDP的有( )。
A. 纺纱厂购入的棉花B. 某人花10万元买了一幢旧房C. 家务劳动D. 某企业当年生产没有卖掉的20万元产品5. 属于GDP但不属于NI的项目有(或按收入法计入GDP的有)( )。
A. 政府转移支付B. 企业转移支付C. 间接税D. 直接税6. GDP与NDP之间的差别是( )。
A. 间接税B. 折旧C. 直接税D. 净出口7.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不包括如下哪个变量( )。
A. 国生产总值B. 国生产净值C. 政府税收D. 个人收入8. 用收入法核算的GDP应包括()。
A. 工资、利息、租金和非企业主收入B. 公司税前利润C. 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D. 资本折旧9. 已知C=6亿,I=1亿,间接税=1亿,g=1.5 亿,X=2 亿,M=1.8亿,则( )。
A. NNP=8.7亿B. GDP=7.7 亿C. GNP=8.7亿D. NNP=5亿10. 用支出法计算的GDP的公式为( )。
A. GDP=C+I+G+(X-M)B. GDP=C+S+G+(X-M)C. GDP=C+I+T+(X-M)D. GDP=C+S+T+(M-X)11. 以下可以计入GDP的有( )。
A. 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B. 居民购买粮食C. 政府转移支付D. 政府购买办公用品12. 用收入法核算GDP时,应包括()。
A. 政府转移支付B. 间接税C. 政府投资兴建一所学校D. 企业投资13. 用支出法核算GDP时,应包括( )。
A. 政府转移支出B. 折旧C. 企业投资D. 间接税14. NI包括的项目有( )。
A. 利润B. 间接税C. 折旧D. 企业转移支出15. 当GNP大于GDP时,则本国居民从国外得到的收入()外国居民从本国取得的收入。
宏观经济学(计算题)
![宏观经济学(计算题)](https://img.taocdn.com/s3/m/162db85b192e45361066f581.png)
(1)最终产品为项链售价为40万美元。故GDP为40万美元。
(2)增值法
第一阶段增值:10万美元—0万美元=10万美元
第二阶段增值:40万美元—10万美元=30万美元
合计增值
40万美元
第一章 导论
(3)收入法
公司 金矿公司 金器制造商
合计
工资 7.5 5 12.5
利润 10-7.5=2.5 40-5-10=25
第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练习参考答案
1.某国企业在本国的总收益为200亿元, 在外国的收益为50亿元; 该国国民收入的劳动收入为120亿元, 在外国的劳动收入为10亿元; 外国企业在该国的收益为80亿元, 外国人在该国的劳动收入为12亿元。 求该国的GDP与GNP。
GNP= 200 +50+120+10=380
5.根据下列数据计算GNP、NNP、NI、PI、DPI。
消费
1732.0
统计误差
4.9
总投资
445.3
社会保险税
216.5.
政府购买
530.3
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 205.6
净出口
32.1
未分配利润
91.0
折旧
303.8
公司利润税
77.7
企业间接税 213.3
个人所得税
340.0
5.GNP=2739.7 NI=2435.9 NNP=2227.5 PI=2047.9 DPI=1707.9
(1)y=750 c=700 s=I=50 (2)50 (3)y=1000 △y=250 (4)y”=1500 s=I=50 △y”=500 (5)K=5 K’=10
2.假设某经济社会储蓄函数为 s=-1000 + 0.25 y, 投资从 300增至500时(单位:10亿美元),均衡收入增加多少?
宏观经济学复习题
![宏观经济学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a434eed7240c844769eaee53.png)
1、假定某国某年发生了以下经济活动:(1)某农场主出售一批当年生产的小麦给面包制造商,售价20万。
为了生产这些小麦,农场主共支付工人12万作为工资。
(2)面包制造商用这批小麦制造成面包出售,销售收入为40万,为此支付的工人工资为10万。
假定在小麦和面包的生产过程中不发生其他费用,请(1)用最终产品生产法计算GDP;(2)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资和利润分别是多少?用收入法计算GDP。
2、假设某国国内生产总值是5000,个人可支配收入为4000,政府预算赤字是200,消费是3600,贸易盈余是100。
假设企业储蓄为零。
试计算:(1)居民储蓄;(2)投资;(3)政府购买。
3试计算(1)2009年和2010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2)如果以2009年作为基年,则2010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为多少?(3)2010年的GDP折算指数。
1、(1)40万。
(2)工资=12+10=22 利润=(20-12)+(40-20-10)=18 GDP=22+18=402、(1)居民储蓄=4000-3600=400(2)根据四部门投资-储蓄恒等式有I=S+(T-G)-NX=400-200-100=100 (3)由GDP=C+I+G+NX得G=GDP-C-I-NX=12003、GDP=1×25+7.5×50+6×40+5×30 =802.5(元) (1)2009GDP=1.6×30+ 8×60+7×50+5.5×35 = 1070.5(元)2010(2)如果以2009年作为基年,则2010年的实际GDP=1. 5×30+7.5×60+6×50+5×35= 970(元)(3)2010年的GDP折算指数=名义GDP / 实际GDP =1070.5/970=1.101、请作图说明消费曲线和储蓄曲线之间关系。
2、某三部门经济中消费函数为d y c 8.0500+=,国内生产总值为10000,税收为1000,政府转移支付为100,请计算消费。
《宏观经济学》课后练习题2
![《宏观经济学》课后练习题2](https://img.taocdn.com/s3/m/5403f404cfc789eb172dc837.png)
第二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一、选择题1.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 A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GNP=GDP+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对国外要素的支付)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2.按百分比计算,如果名义GDP上升幅度超过价格上升的幅度,为意味实际GDP将( A )。
GDP 平减指数=名义 GDP/ 实际 GDPA.上升B.下降C.不会发生变化D.不确定3.“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C )看其最终是否流入销售市场,进行交换,被消费者使用A.一定是对的;B.一定是不对的;C.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D.以上三种说法全对。
4.“钢铁是中间产品”这个命题( C )。
A.正确B.错误C.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D.以上说法都错5.下列将计入当年GDP的一项是( C )。
A.某人花10万元购买一辆二手汽车二手货不计入GDPB.面包厂购买的面粉C.某企业当年生产没有卖掉的20万元消费产品D.家庭妇女在家从事家务劳动6.下列哪项不计入今年的GDP?( C )。
A.家庭购买的面粉B.面包厂购买的面粉生产的面包C.去年生产今年卖掉的20万元消费产品要现期生产D.今年生产的投资品7.下列哪一项计入GDP?( D )A.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B.购买普通股票;没有直接应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C.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板;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
贷款利息属于银行进行资本交换后得到的企业的利润的一部分8.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D )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存货投资B.建造一座住宅;住房投资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非住房性的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D.以上都是。
9.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净值统计中,“投资”包括( B )。
A.某家庭购买的空调B.年终比年初增加的存货C.政府修建的公共设施(道路,桥梁等)D.消费者年内购买而没有消费完的商品10.已知某国的资本品存量在年初为10000亿美元,它在本年度生产了25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旧是2000亿美元,则该国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 A )生产近似于总投资,总投资=净投资+折旧A.2500亿美元和500亿美元;B.12500亿美元和10500亿美元;C.25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D.7500亿美元和8000亿美元。
宏观经济学期末各章节习题整理
![宏观经济学期末各章节习题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3be38c0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18.png)
宏观经济学期末各章节习题整理宏观经济学期末各章节习题整理第⼆章国民收⼊核算1.表中给出了某国某年国民收⼊的统计资料,要求:按⽀出法计算GDP,得GDP=消费⽀出+投资⽀出+政府购买+净出⼝=90+60+30+(60-70)=170亿元按收⼊法计算GDP,得GDP=⼯资+利息+租⾦+公司未分配利润+折旧+(间接税-政府对企业的补贴)=80+10+15+20+20+(30-5)=170亿元2.⼀经济社会⽣产三种产品:书本、⾯包和菜⾖。
它们在2012年和2013年的产量和价格如下表所⽰,试2013年名义GDP=110*10+200*1.5+450*1=18502013年实际GDP=110*10+200*1+450*0.5=1525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1850/1525=1.213.⼀篮⼦物品包括20 张匹萨饼和10张CD。
计算每⼀年度的⼀篮⼦物品的成本,CPI (2010年为基期),第三章消费需求与简单国民收⼊决定1.假定⼯作期为40年,预期寿命为60(从20岁⼯作算起)C:消费需求NL:预期寿命YL:预期年均收⼊WL:⼀⽣⼯作期C*NL=YL*WL (1)求终⾝收⼊假说的消费函数(2)若预期平均收⼊为1500,求退休期年消费。
(3)假定在⼯作10年后认为以后年均收⼊将提⾼,求消费函数(4)若年均收⼊增⾄2000,则年消费为多少。
解:(1)C=(WL/NL)*YL=(2/3)YL(2)1500*40/60=1000(3)C*(NL-T)=W+(WL-T)*YL,C=[(WL-T)/(NL-T)]*YL+(1/50)W=(3/5)YL+(1/50)W,(4)W=T*S=T*(Y-C)=10*(1500-1000)=5000,C=(3/5)*2000+(1/50)*5000=1300 2.假定消费函数为c = 1000 + 0.8y,⾃发性投资为600亿,求均衡收⼊解:y=c+i得y=8000前例中,⾃发性投资增加100亿,均衡产出增加多少?Δy=500 or Ki=1/1-0.8=5 5*100=500第四章投资需求1.假设资本存量为500万元,折旧率为10%,资本-产出⽐率为2.5。
(完整版)宏观经济学参考答案1-4章
![(完整版)宏观经济学参考答案1-4章](https://img.taocdn.com/s3/m/a82d662df524ccbff12184c4.png)
第一章总产出二、分析与思考1,在总产值中包含着中间产品的价值,如果以各部门的产值总和来合算总产出,则会出现重复计算。
2,因为这只是证券资产的交易,在这种交易中获得的利润或蒙受的损失与本期生产无关。
3,可能会,因为销售的产品可能是上年生产的产品。
GDP与GNP应该以后者,即本年生产的最终产品为口径。
因为它是用来衡量国家当年总产出水平的量的。
4,不是,因为个人可支配收入是GNP或GDP中减去折旧、间接税、公司利润、社会保障支付、个人所得税,再加上转移支付得到的。
5,购买住宅属于投资行为,因为西方国家的消费者购买或建造住宅一般都是使用银行贷款,而且住宅也像企业的固定资产一样,是一次购买、长期使用、逐步消耗的。
6,一般中间产品在当期生产中全部被消耗掉,其价值完全包含在产品的销售价格中。
而,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则是被逐步消耗的,计入当期产品生产成本的仅仅是固定资产中部分被消耗掉的价值,即折旧。
7,不是。
因为总支出包括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并不只是在消费最终产品上。
8,不是。
总产出包括的是净出口,对外贸易规模大,如果进口大于出口,则总产出规模不会因对外贸易规模大而变大。
9,可以。
因为名义GDP与实际GDP的比率是消费价格平减指数,平减指数可以衡量物价水平变化,所以可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率。
10,不一定。
因为购买力平价在计算时有样本选择的典型性与权重确定上的困难,不能很好地反映两国货币实际比率。
三、计算题1,解:Y = C + I + G + NXGNP=8000+5000+2500+2000-1500=16000NNP= GNP-折旧NNP=16000-500=15500NI= NNP-间接税NI=15500-2000=13500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 政府转移支付PI=13500+500=14000DPI=PI-个人所得税DPI=14000-(3000-2000)=13000第二章 消费、储蓄与投资二、分析与思考1,不包括公共产品的消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观经济学》
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作业
一、名词解释
1、国内生产总值;
2、国民生产总值;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国内生产净值;国民生产净
值;国民收入
二、选择题
1、以下选项除哪个外,均被认为是宏观经济的“疾病”()
A高失业;B高通货膨胀;C经济停滞;D价格稳定;E许多人没有工作
2、表示一国居民在某一特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商品和服务的货币价值总和称为()
A国民生产总值;B实际国内生产总值;C潜在国内生产总值;D国内生产净值;E国内生产总值
3、以下选项哪一个是正确的()
A国内生产总值只包括公共部门生产的部分;B国内生产总值只包括私人部门购买的部分C国内生产总值只包括私人部门生产的部分;D国内生产总值只包括公共部门购买的部分E国内生产总值包括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生产的部分
4、一国居民在某一特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商品和服务的货币价值总和根据价格变化调整过的数值总和被称为()
A国民生产总值;B实际国内生产总值;C潜在国内生产总值;
D国内生产净值;E国内生产总值
4、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实际GDP)()
A等于价格水平除以名义GDP;B等于名义GDP除以价格水平;C等于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D除以价格水平等于名义GDP;E除以名义GDP等于价格水平
5、按百分比计算,如果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上升()价格上升的幅度,这意味着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将()
A超过,下降;B低于,上升;C超过,不变;D低于,不变;E超过,上升。
6、假定1996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是40000亿美元,价格指数是200(1987年是100),那么1996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以1987年的价格水平衡量相当于()
A200亿美元;B400亿美云;C20000亿美元;D40000亿美元;E80000亿美元
7、依据最终使用者类型将生产出来以供最终使用的产品和服务的货币价值加总起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是()
A支出法;B个人收入法;C收入法;D价值增加法;E产量法
8、支出法将以下各项加总起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哪个除外?()
A消费;B投资;C政府购买;D中间产品;E净出口
9将所有企业的收入扣除使用的中间投入品成本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是()
A支出法;B个人收入法;C收入法;D增加值法;E产量法
10、用收入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
A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进口;B工资+利息支付+间接税+利润;C工资+利息支付+中间投入品成本+间接税+利润;D消费+投资+政府支出+进口—出口;E企业投入—中间投入品成本
11、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工资、利息、间接税支付和利润之和,他也可表述为()
A总需求等于总供给;B总供给等于总产出;C总产出等于总收入;
D总收入等于总需求;E总需求等于总产出
12、国内生产净值不同于国内生产总值,主要是因为它考虑了()
A价格变化;B折旧;C生产能力的提高;D出口和进口;E商业周期
13、作为经济财富的一种测定,GDP的基本缺点是()
A它测定的是一国国民生产的全部产品的市场价值;B它不能测定私人产出总量;
C它所用的社会成本太高;D它不能测定与村后增加相联系的生产
14、已知:消费额=6亿元,投资额等于1亿元,间接税=1亿元,政府用于商品和劳务的支出=1.5亿元,出口额=2亿元,进口额=1.8亿元,则()
A NNP=8.7亿元;
B GNP=7.7亿元
C GDP=8.7亿元
D NNP=5亿元
15 在三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衡量,GDP等于()
A消费+投资;B消费+投资+政府支出;
C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D消费+投资+净出口
16、计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有()
A家庭主妇的家务劳动折合成的收入;B出售股票的收入;
C拍卖毕加索作品的收入;D为他人提供服务所得收入
17、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有影响
A、GDP ;
B、NDP;
C、NI;
D、PI
三、计算
某国企业在本国的总收益为200亿元,在外国的收益为50亿元;该国国民在本国的劳动收入为120亿元,在外国的劳动收入为10亿元;外国企业在该国的收益为80亿元,外国人在该国的劳务收入为12亿元。
求该国的GDP和G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