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期末数学知识点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上册数学讲义-期末复习(二)-人教版(含答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讲义-期末复习(二)-人教版(含答案)

期末复习(二)学生姓名年级学科授课教师日期时段核心内容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观察物体课型一对一/一对N教学目标1、认识厘米和米,掌握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2、初步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基本特征,学会用尺子量线段的长度,并学会画线段(限整厘米)3、结合生活实际估测物体的长度4、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掌握角的特征,并能判断角,画角5、掌握直角、锐角、钝角的特征,并会用三角尺正确判断,会画直角6、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立体实物所看到的平面图形重、难点重点:1,2,4,5难点:3,5课首沟通1、检查学生的作业,及时指点2、通过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关心孩子近几天的学校或家里的生活,促进与孩子的关系。

3、了解孩子的课程进度,对孩子在本周学校课程中存在困惑的地方及时进行答疑解惑。

知识导图课首小测1.量较长的物体或距离时,通常用( )作单位。

2.用尺量较短的物体时,通常用( )作单位。

3.一个角是由( )个顶点和( )条边组成的。

4.三角形有( )个顶点,( )条边。

5.正方形有( )个顶点,( )个角, ( )条边。

6.从( )个点起,用( )向不同的方向画( )条线,就画成一个( )。

7.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关系,两边叉开的越大,角就( )。

(1)有多少棵 ? 8. 直接写得数(1)9×4= 5×5= 7×6= 2×8= (2)35+40= 63-60= 6+9= 56-8= (3)3×8+8=9×1+8=82-7-30=6×8-8=9. 动物乐园。

(2) 有多少朵?(3) 你还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问题?请提出来并解答。

导学一 : 长度单位知识点讲解1例 1. (考点1:厘米和米的认识)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一座桥长约80()(2)一支铅笔长约12()例 2. (考点2:测量和画线段的方法)先量出下面这条线段的长度,再画一条比它长2厘米的线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知识要点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知识要点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知识要点【期末复】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要点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要点已更新,题目不提供答案,需要家长监督孩子做一下,以便达到研究的效果。

第一单元数据整理与收集1.学会用“正”字记录数据。

2.会数“正”,知道一个“正”字代表数量5。

3.根据统计表,会解决问题。

例:气象小组把6月份的天气作了如下记录:(1)把晴天、雨天、阴天的天数分别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

天气名称晴天雨天阴天天数(2)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这个月中( )的天数最多,( )的天数最少。

(3)这个月中阴天有( )天。

(4)这个月中晴天比雨天多( )天。

(5)这个月中阴天比雨天多( )天。

(6)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1.平均分的含义:每份分得同样的多,叫做平均分。

除法就是用来解决平均分问题的。

2.平均分里有两种情况:(1)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几何;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例:24本练本,平均分给6人,每人分几何本?列式:(2)包含除(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把一个数量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例:24本练本,每人4本,能分给多少人?列式:3、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

4、除法算式各局部名称:被除数÷除数=商。

例:42÷7=6 42是(被除数),7是(),6是();这个算式读作()。

5.一句口诀可以写四个算式。

(乘数相同的除外)。

例:用“三八二十四”这句口诀解决的算式是()A、24÷6=B、4×6=C、24÷3=D、24÷4=6、用乘法口诀求商,想:除数×商=被除数。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半数,双方完整重合。

半数后能够完整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混合运算》知识点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混合运算》知识点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混合运算》二单元必记知识点一、混合运算的基本知识点1.运算顺序:1.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2.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3.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运算口诀:1.同级运算最好办,从左到右依次算。

2.两级运算都出现,先算乘除后加减。

3.遇到括号怎么办,小括号里算在先。

二、混合运算练习题精选1.简单的混合运算题1.示例:79-(46+32) = 12.这类题目主要考察对运算顺序的掌握。

2.带括号的混合运算题1.示例:(62-38)÷4 = 62.这类题目要求先计算括号内的运算。

3.应用题中的混合运算1.示例:图书馆有90本书,一年级借走20本,二年级借走17本。

图书馆还有多少本书?答案:90-20-17 = 53本2.这类题目将混合运算与实际生活情境结合,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运算能力。

三、混合运算的复习建议1.熟练掌握加减乘除的基础运算技能。

2.理解并牢记运算顺序,特别是有括号时的运算顺序。

3.多做练习题,通过实践加深对混合运算的理解。

4.尝试将混合运算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混合运算的技巧与窍门1.熟练掌握乘法口诀,以便于在混合运算中快速求商。

2.注意数值大小的概念,避免因数值搞混而导致的错误。

3.灵活运用加减法,如采用适当的运算顺序和策略来简化计算。

4.巧妙利用乘除法的特性来简化计算,如乘法结合律等。

以上内容对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混合运算》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总结,希望能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完整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资料

(完整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资料

数学期末知识点复习一、长度单位1、厘米和米(1)厘米和米是常用的长度单位。

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时,用“米”作单位。

(2)米用字母“m”表示;厘米用字母“cm”表示。

(4)(5)(2)处。

13二、填上“>”“<”或“=”。

35厘米5米500厘米45厘米54厘米厘米25米50厘米8厘米180厘米三、在()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1.一支粉笔的长是7()。

2. 铅笔盒长是23()3. 教室宽6()4. 一棵树高3()5.小明的身高130()6. 操场长80()7.一张床大约是2()8.手指的宽大约是1()四、画一画。

1、请你画一条5厘米的线段。

(注意,画完线段长度要标注是几厘米)2、请你画一条比4厘米长3厘米的线段。

二、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①(相同数位)要对齐。

1。

42+21+28= 98-13= 62-13=45+17+22= 87-52-27= 23+59-35=三、解决问题(注意连续两步求解的题目,学生错的比较多,经常只做一步)1、图书馆原有故事书45本,借出28本,又买来20本,问现在有多少本故事书?2、我们一共要做78朵花。

今天上午做了22朵,下午做了29朵。

还要做多少朵才能完成?3、小红做了38道题,小刚比小红多做12道,小红和小刚一共做了多少道题?4、合唱队有男同学28人,女同学比男同学多15人,合唱队共有多少人?5、爷爷上午卖了23个西瓜,下午比上午多卖出16个西瓜。

爷爷今天一共卖出多少个西瓜?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1、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练一练】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2、角的画法:先画顶点后画边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边,就画成一个角。

红领巾上有3个角,其中一个是钝角,两个是锐角。

一个长方形中和正方形中都是有4个直角。

(学生要知道)11、拼角:直角+锐角=钝角(有时候会出现在选择题中),锐角+锐角=可能是(锐角,直角,钝角)。

【精品原创】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专题讲义-7

【精品原创】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专题讲义-7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专题讲义-7.角的初步认识【知识点归纳】1、认识角(1)角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图形。

【角的尖尖的部分是顶点,两条边是直直的】。

(2)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有关:两条边张开的越大,角的开口越大,角就越大;两条边张开的越小,角的开口越小,角就越小。

(3)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4)把物体剪掉一部分再数角时,剪的方法不同,会有不同的结果。

2、认识直角、锐角、钝角(1)直角:直角的两条边垂直,所有的直角都相等。

(2)锐角、钝角:以直角作为衡量标准,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

(3)比较角的方法: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去比一比,先把角的顶点与三角尺上直角的顶点重合,一条边与三角尺上的一条直角边重合,另一条边若与三角尺上的另一条直角边重合就是直角,如果角的另一条边在三角尺上直角边的内部就是锐角,如果角的另一条边在三角尺上直角边的外部就是钝角。

(4)钟面上的角:钟面上3时整和9时整分针和时针所组成的角是直角,1时整、2时整、10时整、11时整分针和时针所组成的角是锐角,4时整、5时整、7时整、8时整分针和时针所组成的角是钝角,6时整分针和时针成一条直线。

【典例讲解】例1.下图中一共有()个锐角。

A. 3个B. 4个C. 5个【答案】 A【解析】【解答】解:图中共有3个锐角。

故答案为:A。

【分析】锐角是小于90°的角,图中三个单独的角都是锐角。

例2.课桌上的直角和数学书封面上的直角同样大。

()【答案】正确【解析】【解答】课桌上的直角和数学书封面上的直角同样大。

原题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是直角,都相等。

例3.一张正方形纸,剪掉一个角后,最多还能有________个角,最少还能有________个角。

【答案】 5;3【解析】【解答】根据分析可知,一张正方形纸,剪掉一个角后,最多还能有5个角,最少还能有3个角。

故答案为:5;3。

【分析】从一个正方形中,剪掉一个角,可以这样去剪:,数一数剩下的角的数量即可。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冲刺课3讲 第1讲 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讲义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冲刺课3讲   第1讲  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讲义

1、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2、实际问题中抽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会用乘法口诀求商解决实际问题;3、理解余数的含义,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学习重难点】1、理解除法含义2、能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3、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课首小测1、分三角形(1)平均分2份,每份()个。

(2)平均分4份,每份()个。

(3)平均分3份,每份()个。

(4)平均分6份,每份()个。

2、二年级(4)班去春游要过河,如果每条船限乘6人,那24人要租几条船?3、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导学一:表内除法学生/课程年级二年级学科授课教师日期时段核心内容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第1讲)知识点梳理考题1.看图列式计算。

(1)乘法算式:( )× ( )=( ) , ( )×( )=( ); (2)除法算式:( ) ÷ ( )=( ) , ( )÷( )=( )。

我发现:他们的被除数( ),但除数和商的位置( ),使用同一句乘法口诀( )。

考题2:在括号是填上合适的数字。

表内除法(一)(二)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除法: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求商方法: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2、用乘法算式求商3、用乘法口诀求商,想“除数×( )=被除数”,再根据乘法口诀计算得商解决问题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除数=被除数÷商 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

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

第六单元 表内除尘
用乘法口诀求商: 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
如:12 ÷ 3 = 4
除数是3,(所以就)想三的口诀:三四十二,所以商就是4
如:45 ÷ (9 ) =5
商是5,所以就想五的口诀:五九四十五,所以除数就是9
第六单元 表内除法
乘法口诀写算式:一般情况,一句乘法口诀可以写两个乘法 算式和两个除尘算式。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这就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 几倍,所以用除法
35 ÷ 5 7
36 ÷ 6 这题也是求一个6数是另一个数
的几倍,所以用除法
第六单元 表内除法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这就是求4的2倍是 多少,所以用乘法
4 × 2 = 8(厘米) 或 2 × 4 = 8(厘米)
第六单元 表内除法
3、余数是表示每份分得同样多后剩下的部分,所以单 位与被除数相同。
4、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注意商要对齐被除数 的个位。做有余数的除法时,可以根据乘法口诀列 竖式进行试商。
第八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
1、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就是平均分后,还有剩余。
2、有余数除法的写法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15 ÷ 6 = 2 …… 3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期末复习
第一单元 表内乘法(一)
乘法的意义: 乘法是相同加数加法的简便运算 乘法的公式: 因数×因数=积
乘法的读法: 5×3=15读作:5乘3等于15 数量关系式: 份数×每份数=总数
每份数×份数=总数
第一单元 表内乘法(一)
3
5
5+5+5=15
3×5=15
5×3=15
4
5
5+5+5+5=20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数学广角——推理》知识点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数学广角——推理》知识点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数学广角——推理》必记知识点一、简单推理1.两种情况的推理:这类推理通常涉及“不是……就是……”的逻辑结构。

例如,硬币不是正面就是反面,没有第三种可能。

2.3.三种情况的推理:这类推理稍微复杂一些,涉及“确定……不是……就是……”的逻辑。

学生需要学会从已知信息出发,逐步排除不可能的选项,最终确定正确答案。

4.二、稍复杂推理1.方法概述:1.抓住确定信息:在复杂推理中,首先要识别和利用题目中给出的确定信息。

2.使用表格法排除:通过制作表格,列出所有可能性,并根据题目信息逐步排除不可能的选项。

2.实例分析:可以通过具体的例题来讲解和练习这种方法,比如通过人物、动物或物品的排列组合问题进行推理练习。

三、练习题与解析1.选择题与判断题:通过这类题型,学生可以练习如何从给定信息中推理出正确答案。

2.3.填空题与解答题:这类题型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推理技巧,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如根据多个条件进行人物或物品的匹配等。

4.四、复习建议1.理解基础逻辑:确保学生理解基本的逻辑关系,如“与”、“或”、“非”等。

2.3.多做练习题: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加深对逻辑推理的理解。

4.5.学会总结:在完成练习题后,鼓励学生总结推理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掌握推理技巧。

6.五、拓展与提高1.引入更复杂的推理题:随着学生对基础推理的掌握,可以逐步引入更复杂的推理题目,如涉及多个条件和未知数的推理题。

2.3.培养逻辑思维:鼓励学生参与逻辑游戏和谜题解答,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4.综上所述,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数学广角——推理》部分应着重于理解基础逻辑、练习推理技巧,并通过总结和拓展提高来加强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一、自然数和加法
- 自然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数字,包括1、2、3等。

- 加法是在自然数之间进行的运算,例如1+2=3。

二、减法和乘法
- 减法是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例如5-3=2。

- 乘法是将两个数相乘得到第三个数,例如2*3=6。

三、除法和数列
- 除法是将一个数平均分成另一个数的几份,例如6÷2=3。

- 数列是按照规律排列的一组数字,例如2、4、6、8。

四、图形和几何
- 图形是由线条和面组成的形状,例如正方形、三角形。

- 几何是研究图形性质和空间关系的学科。

五、时间和长度
- 时间是用来衡量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的概念,例如秒、分钟、小时。

- 长度是用来衡量物体的大小和距离的概念,例如厘米、米。

六、重量和容量
- 重量用于衡量物体的重量,例如千克、克。

- 容量用于衡量物体可以容纳的量,例如升、毫升。

七、简单运算和问题解决
- 简单运算包括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可以通过计算得到结果。

- 问题解决是通过分析和计算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八、综合应用和思维发展
- 综合应用包括将多个数学概念和技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 思维发展是通过数学研究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二年级上册数学的知识点归纳,希望能对你的复习有所
帮助。

加油!。

小学二年级上期末数学复习板块

小学二年级上期末数学复习板块

本学期数学知识点归纳
1、数与代数方面。

首先,学习了100以内加减法。

知识点:进位加法、退位减法需要掌握如何列竖式,理解为什么要进“1”和退“1”?并且要加强加减法口算的训练。

(例如:27+73这种算式的竖式,需要两次进位,他们比较陌生。


其次,学习了表内乘法。

知识点:需要理解乘法的意义;熟记1-9的乘法口诀;知道一个数的几倍表示几个几,并用乘法计算。

乘法的口算也需要加强练习。

2、空间与图形的方面。

首先认识了厘米、米;认识了线段。

知道厘米与米之间的单位换算;会用直尺量物体的长度(整厘米);会根据要求画线段。

然后,学习了《角的初步认识》。

知道角的定义,会判断哪些是角?数角;认识了直角,会用三角板的直角来判断哪些角比直角大,哪些比直角小。

体会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

难点:画角,特别是直角。

方法:先画以一个点,再从点出发画一条直线;把三角板直角的顶点对准点,直角的一条边对齐线,再沿直角另一条边画另一条线,最后标出直角标志。

最后,学习了观察图形。

认识镜面对称、轴对称图形和画对称轴(用直尺画虚线)。

3、最后一个知识板块:统计。

学会收集、整理、分析数据。

认识条形统计图,并会画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能提出问题。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及练习题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及练习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要点:1、表内除法一2、表内除法二类型主要内容举例重点说明一、乘加、乘减混合运算1、看图列式一共有多少个蘑菇×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注意:1、运算顺序2、运算符号2、口算18-6×3= 7×9+7= 4×9-6=14+2×3= 25÷5+15= 10-9÷3=二、乘、除混合运算1、摆一摆、算一算练习:用5根小棒可以摆一个用这些小棒摆 ,可以摆几个=乘、除混合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注意:运算符号2、口算3×2×8= 2×4÷8= 48÷6÷4=三、拓展训练1、填空5×4 = 5×3 +2×2 + = 2 × 3 = 2×4 -3×6 - = 3 × 5 = 3×7 -可以根据乘法的意义计算,也可以先计算出一个算式的结果,再根据结果进行计算;2、关于混合运算的灵活运用1、计算8÷2×9,运算顺序是:先算再算2、算式和合起来可以写成4×9÷6;根据乘除混合运算进行填空;3、解决问题总数不变每个小组需要2本书,这些书可以分给几个小组先分析出“这些书”指的是图中画出的书,每册有3本,有4册;要求出“可以分给几个班”先要求出“一共有多少本书”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1、画一画第一行:第二行:第一行图形的个数是第二行的倍,并圈出来;2、二年级同学参加舞蹈队的有9人,参加数学班的有27人,数学班人数是舞蹈班的几倍3、学校门前摆了3行花,每行8盆,又摆了6棵盆栽,花是盆栽的几倍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3、乘、除法意义三、综合练习1、看图列式,体会乘、除法含义及关系;2、解决实际问题1、看图写出两个乘法算式、两个除法算式;2、 21个1如果小白兔每天吃3个 ,可以吃几天2如果这些萝卜吃了一个星期,小白兔平均每天吃几个3如果每天吃5个,吃了4天后,剩多少个(4)如果每天吃4个,小白兔要吃6天,够吗实际问题类型主要内容举例重点说明加、减两步应用题1、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1妈妈带了1000元,买了一部电话和一台饮水机;还剩多少元电话 250元饮水机 300元2学校买来720本图书,送给一年级100本,送给二年级260本,剩下的放入图书馆,放进图书馆多少本3同学们要折340只纸船,第一天折了170只,第二天折了130只,两天后还差多少只纸船没有折4王老师买了一套西服,给了售货员400元,找回20元,西服上衣280元,西服裤子多少元4、混合运算和实际问题5、万以内数的认识5、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6、千克与克的认识类型主要内容举例重点说明一、认识质量单位1、认识质量单位2、建立1千克、1克的质量3、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1、表示质量的单位有和 ,它们的分别用字母和表示;2、1大袋洗衣粉大约重1千克;1小袋波力海苔大约重1克;1个2分硬币约重1克;1袋饼干大约重100克;1大袋薯片大约重200克;1千克=1000克 1kg=1000g注意“分别”说明后面字母的顺序要与前面你填写的单位的顺序一致;在做给物体填单位的题目时,可以与给出的集中物品比较;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1一个苹果大约重240 ;2一袋方便面大约重110 ;3妈妈买来的西瓜重6 ;4小亮的书包约重4 ;5电视机的包装上写着“总重28 ”;6小明的体重30 , 他的一支笔重30 ;7一袋盐大约重500 ;8一个苹果大约重190 ;9一只鲸鱼大约重9000 ;10方法:一看物想一想所给物品在生活中的样子,它重不重二看数看给出的数是大数还是小数,结合物品填单位三看结果对照我们知道的洗衣粉1千克,海苔1克,比一比,检查一下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3 kg = g 2000 g = kg6000克 = 千克 kg = 7000 g6千克> 克 7000 g < kg4千克< 克 3000 g > kg注意符号:看清是“=”还是“>”或“<”,符号不同,填的数不同;是“>”或“<”时,要先换算成单位一样的题目后再填空;3、在里填上>、<或 =3千克 3000克 1400克 2000克1kg 999g 4500g 5kg1700克 1700千克 18千克 1800克700g 70kg 990g 1000g 3300g 33kg注意:单位不一样的先把单位统一后再比较;1千克=1000克1后面加了3个“0”4、口算45kg+47kg= 360g+500g= 43kg-29kg=3200kg+900kg= 270g+30g= 1kg-600g=320kg-80kg= 5100g-900g= 2kg-1300g=1、计算要准确2、结果加单位5、看台称,读出物体的质量;西瓜重:西红柿重:1、看清称上的单位是“千克”还是“克”;2、看箭头所指的数字是几;5 36、解决问题1、1个2分硬币约重1克, 个2分硬币约重10克;2、10袋饼干重1千克,一袋饼干重克;3、1块糖约重10克, 块糖约重10千克;4、一筐桃重38千克,筐重2千克,桃重多少千克5、1千克西瓜2元,一个5千克的西瓜多少元6、7只鸭子21千克,一只鸭子多少千克7、拓展练习一只鸡重2千克,一头猪重多少千克一头猪 9只鹅1只鹅 4只鸡8、图形与变换类型主要内容举例重点说明一、图形1、锐角和钝角1、根据要求给出一个点,或一条边画出一个钝角、锐角和直角;··2、画出一个直角大的角,画出一个比直角小的角;3、会从实物中找到钝角、锐角和直角如何正确的画角,画角的工具使用9、统计苹果西瓜香蕉桃芒果1、哪两种水果喜欢的学生同样多2、如果级组举办晚会,应该买最多的是什么水果3、二年级一共有多少学生人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决它吗10、找规律类型主要内容举例重点说明一、图形的排列规律形状和颜色的循环变化1、基本练习⇧ ⇦⇩▫ ▫ ▫⓪①②③①②③⓪②③⓪①2、提高练习⌦↓↓⌦↓⌦注意:图形变化的规律,图形变化的方向二、数列的排列规律一个数列每相邻两项的差组成的数列是等差数列1、基本练习① 4、6、8、、12、 ;② 1、4、9、16、、 ;③ 35、、29、26、、 ;④ 9、18、27、、 ;⑤ 3、6、8、11、13、、 ;⑥ 2、3、5、8、13、、 ;⑦ 99、94、89、、79;⑧ 25、1、30、2、35、3、、2、变式练习在 2、3、5、8、12、16、23、30中找出一个与众不同的数 ;注意:找出数列之间的规律,再填数403530252015105。

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

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

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引言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是二年级学生们的一次重要考试,该考试是对学生们对于下册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一次考验。

本文档将重点介绍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的考试内容和考试重点,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备考并取得好成绩。

考试内容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的考试内容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数字的认识和运算:包括整数、小数的认识和读写,加法、减法和乘法的运算规则及计算等。

2.分数的认识和运算:学生需要能够理解和认识一些常见分数,包括分子、分母的概念,以及分数的比较、加法和减法等运算。

3.几何图形的认识和操作:学生需要能够认识和描述一些常见的几何图形,包括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并能够对这些图形进行分类和比较。

4.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学生需要学会收集和整理一些简单的数据,并能够用图表的方式表达和分析这些数据。

考试重点在备考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时,学生们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知识点:1.认识和理解数字:学生们应该熟悉数字的读写和大小比较,能够正确地用数字表示物品的数量。

2.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学生们应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能够运用这些规则对简单的算术题进行计算。

3.分数的认识和比较:学生们应理解分数的概念,能够比较分数的大小。

同时,他们还应该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加法和减法运算。

4.几何图形的辨认和操作:学生们应能够认识和描述一些基本的几何图形,能够对这些图形进行分类和比较。

5.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学生们应学会收集和整理简单的数据,并能够用图表的形式表达这些数据。

备考建议为了更好地备考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学生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备考建议:1.阅读教材:认真阅读教材,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和例题。

可以通过划重点、做笔记等方式来加深记忆和理解。

2.完成练习题:根据教材中的习题,积极完成习题,加强对知识点的巩固和运用。

可以找老师、家长或同学帮助解答疑惑。

3.制定学习计划:合理规划每天的学习时间,安排适量的练习和复习时间,避免临时抱佛脚。

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知识点综合复习专项

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知识点综合复习专项

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知识点综合复习专项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一、计算题。

1. 口算。

=⨯57 4030+= 729-= 6484÷÷= 486÷= 255-= =÷321 557⨯-= 99⨯= =÷756 147÷= 6929⨯-⨯= 255÷= 5016-= 34⨯= 784⨯+=2. 直接写出得数。

1100-100= 30+90= 7×6= 600+600= 36÷4= 180-80= 8×5= 2000+500= 780-700= 1800-1000= 660-60= 45÷9=3. 口算。

6530+= 1000200-= 6001000+=460160-= 12080+= 360300-=40500+= 568÷= =÷327305÷= 15030-= 400600+=4. 直接写出得数。

68⨯= 357÷= 244-= 357+2÷= 279+= 97⨯= 255÷= 5463÷⨯=5. 口算。

95⨯= 405-= 486÷= 466⨯+= 366÷= 437+= 58⨯= 858⨯-= 6826-= 1428+= 729÷= 797⨯-=二、根据题意填空。

1. 2个8相加的和是(______),2个5相乘的积是(______)。

2. 小芳走一步的距离是48(______) 小东的身高是123(______) 教室大约长10(______) 数学课本大约宽15(______)3. 按要求排一排。

800毫米 4厘米 9分米 1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横线里填上“﹥”“﹤”或“=”。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期末复习课件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期末复习课件

人教版·二年级上
例:
例题演练
人教版·二年级上
例:
例题演练
人教版·二年级上
必考知识点
二、减法 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相同数位对 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上的数不够减,从 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十位上要先减1 再减。
人教版·二年级上
例:
例题演练
人教版·二年级上
必考知识点
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1.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有小括号的要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2.列竖式时一般用简便写法,将两个竖式合并成 一个竖式。
人教版·二年级上
例:
例题演练
简便写法:
人教·二年级上
必考知识点
四、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 连续两问的问题是由两个相关联的用一 步计算解 决的问题构成的。解答第二个 问题时需要将第一 个问题解答的结果作 为第二个问题的一个条件。
人教版·二年级上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1 长度单位 2 100以内的加法(二)
3 角的初步认识
4 表内乘法(一)
5 观察物体(一)
6 表内乘法(二)
量一量,比一比
7 认识时间
8 数学广角 搭配(一)
9 总复习
人教版·二年级上
第二单元知识梳理
人教版·二年级上
必考知识点
一、加法 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加起,如果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十位 进1。

【二年级上册数学】 期末重点必背公式汇总

【二年级上册数学】 期末重点必背公式汇总

【二年级上册数学】
期末重点必背公式汇总
★长度单位:
1米=10分米
100厘米=1米
10厘米=1分米
1千米=1000米
10毫米=1厘米(进率是10) 100毫米=1分米(进率100) 1厘米=10毫米1公里=1000米1分米=10厘米1分米=100毫米1000米=1千米1米=100厘米
★时间计算方法:
结来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问=结束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开始时间★时间单位:
1时=60分60秒=1分
1周=7天
一刻钟=15分1年=12个月
60分=1时
半小时=30分
1时=3600秒
1年=4个季度
1分=60秒
1天=24小时
1世纪=100年
★表内乘法:
1、乘数×乘数=积
2、因数×因数=积
3、几个几相加就是几乘几
4、几个几连加就是几乘几
5、几个几就是几乘几
6、几和几相加就是几加几。

二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期末复习知识点梳理 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期末复习知识点梳理 苏教版

第二单元 时、分、秒
例1 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 )、( )和( ),其中走得最快的 是( ),走得最慢的是( )。 例2 钟面上有( )个数,( )个大格,( )个小格;每两个数之 间是( )个大格,也就是( )个小格。 例3 时针走1大格是( )时;分针走1大格是( )分,走1小格是( ) 分;秒针走1大格是( )秒,走1小格是( )秒。 例4 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 )圈,分针走1圈是( )分,也就是 ( )时。 例5 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 )圈,秒针走1圈是( )秒,也就是 ( )分。
第四单元 认识万以内的数
例1 2371中,2在(
)位上,表示(
),3在(
)位上,表示

),7在(
)位上,表示(
),1在(
)位上,表示

)。
例2 读出下面各数,并填空。
4050读作(
),由4个( )和5个( )组成。
6009读作(
),由6个( )和9个( )组成。
例3 写出下面各数
①二千零六写作(
)。
第四单元 认识万以内的数
4.读数时,从高位读起,万位是几就读几个万,千位是几就读几千,百位是几就读几 百,十位是几就读几十,个位是几就读几;中间有一个或两个0都读一个零,末尾的0 不读。 5.写数时,从高位写起,哪个数位上有几就写几,哪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 就写0占位。 6.根据数的组成,口算几千加几百,几千几百减几千或几百。
第六单元 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例1 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347+281=
253+364=
275+384=
596+87=
67+243=
459+541=
例2 用竖式计算。 253+394+87=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期末总复习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期末总复习

二(上)数学复习纲要总复习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本单元主要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并能估测或实际测量生活中物体的长度。

1、认识厘米: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

厘米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

量比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可以用“cm”作单位。

2、量物体的长度:把尺的刻度0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如果量物体时从尺子的其他刻度开始时,就用大刻度去减小刻度,差就是物体的长度。

(1)从刻度0到7是( 7 )厘米,就直接用7-0=7厘米。

(2)从刻度2到8是(6 )厘米。

就直接用8-2=6厘米。

3、认识米: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米可以用“m”表示。

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4、认识线段: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作一条线段。

线段的特征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

学会画一条线段,画完线段后要标上线段的长度。

5、解决问题:能用熟悉的长度为标准来判断物体的长度,并会选择合适的单位。

避免产生“一张床长2厘米”的错误。

记住一些生活常识如: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小朋友1拃的长度大约是14厘米;小学生一步长大约40厘米;手掌的宽度大约是8厘米;从地面到小朋友胸口的位置大约是1米;一张双人桌的长大约是1米;门高大约2米;跳绳大约2--3米;单人桌长60厘米,一层楼高约3米,一张床长约2米。

6、在比较物体的长度时,要看长度单位是否统一,如果不统一,要先统一单位后再比较。

如 1米>98厘米(1米=100厘米)第一单元复习题一.我会填。

1. 1米=()厘米 7厘米+8厘米=()厘米300厘米=()米 64厘米-7厘米=()厘米 1米-20厘米=()厘米 43米-40米=()米40厘米+60厘米=()厘米=()米2.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和()。

3.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长18()一棵大树高12()新华字典厚3()操场跑道长300()黄瓜长22 ()红领巾最长边是50()床长2 ()你的身高1()30()4. 图中共有()条线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二年级期末数学知识点2019年二年级期末数学知识点为您带来,希望在考前可以为您提供一些帮助。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1、第1---3页
(1)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能用给定的工具进行估计和测量。

(3)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4)能用厘米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

2、第4---5页
(1)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能用米估计较长物体的长度。

(2)掌握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能恰当选择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3)认识米尺,会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4)初步认识线段,能辨别,能测量线段的长度,能画定长的线段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1、不进位加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3)让学生感受加法计算和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进位加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用两位数的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不退位减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3)进一步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退位减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分享到:新浪微博腾讯微博QQ空间QQ好友人人网百度贴吧复制网址
(3)能用两位数的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多几、少几的应用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某数多几或少几的实际问题。

(2)可以利用学具的操作,让学生搞清楚是与哪个数量进行比较,然后发生了什么变化,最后再用算式记录下来。

(3)能正确列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4)渗透统计的思想和方法。

6、连加、连减
(1)探索并掌握100以内连加和连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验算法多样化。

(2)能用100以内的连加和连减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7、加减混合
(1)探索并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熟练计算。

(2)提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8、加减法的估算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加减法估算的实际意义。

(2)初步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方法,能正确进行估算。

(3)发展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实践活动(一):我长高了
(1) 巩固长度单位和加减法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估计、测量、计算)
(2) 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趣味性和价值性,提高估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渗透统计知识,感受成长的快乐。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1、38页------39页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通过找一找、说一说、折一折、画一画等活动,初步认识角,并且能够辨认。

(3)知道一个角各部分的名称,会正确画角。

2、40页------41页
(1)结合具体情境,直观认识直角,会画直角标记。

(2)能利用工具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会利用工具画直角。

(3)知道:一个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
1、乘法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44页------46页
(1)结合数一数、摆一摆的具体活动,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抽象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知道写法、读法,并能应用加法计算简单的乘法算式的结果。

2、乘法的初步认识(第二课时)47页
(1)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

(2)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加数连加算式比较简便,为进一步学习乘法奠定基础。

(3)能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学会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

分享到:新浪微博腾讯微博QQ空间QQ好友人人网百度贴吧复制网址
3、5的乘法口诀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并经历5的乘法算式的计算过程和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2)能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体验运用乘法口诀的优越性。

(3)能用5的乘法运算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4、2、3、4的乘法口诀(分2课时)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2、3、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进一步体会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

(2)能够发现每一组乘法口诀的排列规律,培养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逐步的发展数感。

(3)掌握2、3、4的乘法口诀,会用已经学过的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56页例5
(1)结合具体情境,掌握乘加、乘减算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能用含有两级运算的算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4)在做一做2题中,应适当拓展,引导学生发现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乘法口诀。

6、6的乘法口诀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1)经历独立探索、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探索新知识的思想和方法。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

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
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

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

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2)掌握6的乘法口诀,并能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019年二年级期末数学知识点中的内容不知道对您有帮助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