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选择
术前输血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选择
![术前输血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eef62047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85.png)
术前输血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选择石安惠;逯心敏;康怡;苏洁琼;欧丽琼【摘要】目的:通过比较3种梅毒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和特异性,选择更合理的方法应用于临床术前、输血前检查,提高梅毒检测的准确性.方法:于术前或输血前抽取静脉血,采用ELISA和胶体金法分别检测梅毒抗体,阳性标本作TPPA法试验,比较ELISA和胶体金法的阳性检出率和特异性.结果:在1 447例检测者中,ELISA法检测阳性59例,阳性检出率为4.08%;胶体金法检测阳性52例,阳性检出率为3.59%.对ELISA和胶体金法检测的阳性标本作TPPA试验,阳性结果分别为56例和52例.结论:ELISA较胶体金法的阳性检出率较高,但特异性较低.应用ELISA法作患者术前、输血前检查中梅毒的初筛方法,阳性标本再作TPPA试验,既可降低漏检几率,又提高了结果的准确性.【期刊名称】《现代临床医学》【年(卷),期】2011(037)004【总页数】2页(P276-277)【关键词】术前;输血前;梅毒;血清学【作者】石安惠;逯心敏;康怡;苏洁琼;欧丽琼【作者单位】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宜宾,644000;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宜宾,644000;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宜宾,644000;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宜宾,644000;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宜宾,64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9.1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
人体感染梅毒后,初期只在患者局部出现无痛性硬下疳、溃疡和梅毒疹等,对组织的破坏性较小,但传染性较高。
感染晚期,对人体的破坏性大,会侵害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可危及生命。
而输血与手术都有传播此类疾病的危险,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和保护医务工作者免于医源性感染,于术前或输血前进行检查尤为重要。
检测梅毒的方法有很多,如何选择检测方法来提高梅毒抗体检出的准确度,是临床检验室需要解决的问题。
梅毒血清学检测模式的选择
![梅毒血清学检测模式的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bf1527cc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03.png)
梅毒血清学检测模式的选择梅毒是一种慢性性传播疾病。
它可以侵犯皮肤、黏膜及其他多种组织器官,可有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病程中有时呈无症状的潜伏状态。
近年来,我国梅毒的的患病率快速上升,因此,对梅毒的诊断及正确地评价,为临床提供准确、及时的依据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主要对常用3种血清学试验方法以及检测模式的选择进行了专题讨论,有助于检验人员控制检验质量、临床医师提高梅毒实验诊断效能,减少漏诊和误诊。
01梅毒血清学试验概括梅毒螺旋体一旦侵入人体后,血清中可产生非特异性反应素抗体和梅毒螺旋体的特异性抗体。
因此梅毒血清学试验包括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和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两大类。
01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采用一定比例的卵磷脂、牛心肌心磷脂及胆固醇混合物为抗原,与梅毒螺旋体感染机体过程中释放的类脂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抗类脂抗原抗体(反应素)结合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出现凝集颗粒为阳性反应。
02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采用梅毒螺旋体全菌或特异性重组蛋白作为抗原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
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由于条件不同,所开展的试验方法不尽相同,但根据《梅毒诊断标准WS273—2018》,必须同时具备开展至少两种血清学试验方法的条件,本文讨论的三种梅毒血清学试验方法特点见表1。
表1 梅毒血清学试验方法比较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 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 )优点操作简便迅速,结果容易判定,价格低廉操作简便,客观准确,特异性和灵敏性均好试剂稳定,结果明了,敏感性好,特异性强不足反应素特异性不强,敏感性低,易出现生物学假阳性,前带现象引起的假阴性操作步骤繁琐、必须成批进行标本检测,检测梅毒IgM和IgG的混合体手工操作,对操作人员水平要求较高,不合适大批量检测临床应用梅毒血清学初筛试验和治疗疗效的观察各期梅毒的筛查,医院内大批量血液的筛查梅毒筛查的确证02梅毒血清学检测模式选择依据01检测目的流行病调查,传染病筛查、诊断、疗效观察02目标人群针对不同人群选择合适的方法,如住院患者的传染病筛查,性别门诊疑似梅毒患者,孕产妇的孕前、产前筛查、产后追踪等03实验方法充分考虑每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提高诊断率04检测时间避开窗口期,必要时多次复查;检测周期时长05成本效益降低检测成本,提高诊断率,避免漏诊、误诊减少纠纷表2 梅毒血清学试验方法对梅毒不同分期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临床分期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敏感性一期74%~87% 70%~100% 二期100% 100%三期34%~94% 95%~98%特异性96%~99% 94%~100%表中数据摘自《梅毒诊断标准WS273—2018》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不同分期的梅毒诊断,不能仅靠单一的检测方法来完成,必须进行联合检测才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梅毒血清学试验方法的比较
![梅毒血清学试验方法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579e2c4d69eae009581bec98.png)
[ 关键词 ] 梅毒 ; 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 ; 甲苯胺红不加热 血清试验 ; 梅毒 梅毒酶 联免疫 吸附试验 ; 梅素 螺旋体 明胶凝集
l00 R R和 T U T 0 :% = P R S 均为假 阳性 。
用[] J。临床输斑与检验, 0 ,( )15 2 84 2 : . 0 2
3 讨论
梅毒是由梅毒苍白螺旋体引起, 主要通过性行为和胎盘
传播 。机体感染梅毒螺旋体后可产生非特 异性抗类脂质抗体 和特异性抗螺旋体抗体 。依据感染梅毒螺 旋体后机体产 生抗
螺旋体血清试验 和梅 毒螺旋 体血 清试 验。为此 , 我们就 如何
更合理 地利用 R R、 R S T P T U T、P—E !A和 T P LS P A4种最 常用 的检测方法对梅 毒辅 助诊 断阳性率进行 比较分析 。
抗体 , 两种试验具有相同的标准化的抗原 , 所以敏感性相似。
测。
检测血 清中的梅毒特异性抗体是诊 断梅毒螺旋 体感染 的
依据之一。. E IA 、 P A检测 的是梅毒 IM和 I 的混 r P— LS T P g g G
合抗体, 在梅毒各期均有较高敏感性。梅毒 IG抗体治愈后 g 相 当长的时间 内仍然 存在较 高 的阳性率 , 至终生 阳性 。因 甚
此T P—B IA、P A试验应作为诊断梅毒螺 旋体感染 的确认 LS T P
2
结 果
本 文 选 用 梅 毒 阳性 样 本 7 1例 ,O份 正 常 对 照 ;4 4 5 7 1份 阳 性 结 果 标 本 中 , 期 梅 毒 12例 , P 阳 性 率 7 . % , R S 一 5 RR 30 T U T 阳性 率 7 . % , P —E IA 阳 性 率 9 . % , P A 阳 性 率 57 T LS 61 T P
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常用方法
![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常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8e91d0b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99.png)
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常用方法标题:深度解析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常用方法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是检测梅毒感染的常用方法之一,其结果对于梅毒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深度解析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的常用方法,包括其原理、操作流程、结果解读以及临床应用,并对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的意义进行探讨。
1.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的原理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是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抗梅毒螺旋体抗体来判断是否感染了梅毒。
常用的方法包括不同类型的血清学试验,如血浆凝集试验(RPR)、螺旋体血清凝集素试验(TPPA)和梅毒血清酶免疫吸附试验(EIA)。
这些方法可以检测患者的血清中是否含有特异性的抗梅毒螺旋体抗体,从而进行梅毒的诊断。
2.操作流程及常用方法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的操作流程包括标本采集、标本处理、试剂配置、反应操作等步骤。
常用的方法包括RPR、TPPA和EIA。
RPR是一种快速筛查试验,可以在诊断初期进行使用,但其结果需要进一步确认。
TPPA是一种高度特异性的确认试验,可以用来确认疑似梅毒感染的患者。
EIA是一种定量检测方法,可以检测血清中特异性的抗体水平,有助于判断患者的感染程度。
3.结果解读及临床意义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的结果需要进行准确解读。
阴性结果可以排除梅毒感染的可能,但也有假阴性的风险;阳性结果需要结合临床症状、病史及其他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对于梅毒感染的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可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有助于阻断梅毒的传播。
4.个人观点和理解在进行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时,我们需要充分理解不同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流程,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的结果需要综合分析,结合临床情况进行判断,避免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的影响。
对于梅毒患者,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控制疾病的传播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总结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是诊断梅毒的重要方法之一,其结果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度解析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的常用方法,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梅毒的诊断和治疗,为临床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常用方法
![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常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393ce93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66.png)
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常用方法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常用方法梅毒是一种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
为了准确诊断梅毒,血清学检测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的常用方法,旨在帮助读者更全面、深入地了解这一主题。
1. 微量血试验微量血试验是常用的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之一。
它的优势在于只需要很少的血液样本,却能提供准确可靠的结果。
该试验通过检测患者血液中的抗梅毒螺旋体抗体来诊断梅毒。
这些抗体在感染后数周内开始产生,并持续存在于血液中。
微量血试验通常采用凝集试验、免疫层析试验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进行。
2. 血清螺旋体沉降率试验血清螺旋体沉降率试验是另一种常用的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
该试验可以评估患者血清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水平。
试验原理是将患者血清与一定量的抗原(梅毒螺旋体)混合,并在一定时间内观察螺旋体与血清中的抗体结合沉降形成的沉降率。
沉降率越高,说明血清中的抗体水平越高,暗示患者可能存在梅毒感染。
3. 链球菌溶血试验链球菌溶血试验是一种常见的反应型血清学试验,也可用于梅毒的检测。
该试验基于患者血清中的抗链球菌溶血素抗体与试剂中的链球菌溶血素结合的反应。
通过测定溶血素结合率,可以评估患者血清中的抗体水平。
一旦患者感染了梅毒螺旋体,抗链球菌溶血素抗体的水平会升高,从而反映出可能存在梅毒感染。
总结回顾: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是诊断梅毒的常用方法。
微量血试验、血清螺旋体沉降率试验和链球菌溶血试验是其中常见的三种方法。
微量血试验通过检测患者血液中的抗梅毒螺旋体抗体来诊断梅毒;血清螺旋体沉降率试验通过观察螺旋体与血清中的抗体结合沉降形成的沉降率评估抗体水平;链球菌溶血试验则是通过测定抗链球菌溶血素抗体的结合率进行评估。
这些试验的目的都是为了准确诊断梅毒感染,帮助患者尽早接受治疗以防止疾病的进展和传播。
个人观点和理解:虽然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在梅毒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我们也需要意识到这些试验对梅毒感染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局限性。
5种血清学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评价
![5种血清学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c7bdcc380975f46527d3e1f8.png)
5种血清学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评价摘要目的评价分析5种血清学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效果。
方法基于本次研究需求,分别采取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化学发光法(CLI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以及免疫印迹法(WB)对120例标本实施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对比分析5种检测法阳性率,将WB作为参照分析其他4种检测法的总符合率、特异度以及敏感度。
结果经分析,TPPA法、CLIA法、ELISA法以及Trust法和WB法阳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WB检测法当作确认试验,TPPA 法、CLIA法、ELISA法特异度、敏感度和总符合率均比较高。
结论经研究结果分析可知,TPPA法、CLIA法、ELISA法不管是敏感度,还是特异度均比较高,实际应用中可根据梅毒螺旋体抗体实际情况合理选用检测法。
关键词血清学;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在临床中梅毒作为常见性传播疾病之一,传染性非常高,目前在献血员以及临床患者输血之前、各种创伤性检验中梅毒血清学检验已成为常规检测中一项基本项目,基于该形势下,选用快捷、灵敏度和特异度均比较高以及操作便捷的检测法对于正确筛查与诊断梅毒也变得尤为重要[1,2]。
本次研究就5种血清学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效果进行评价。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所用标本来自2012年7月~2015年5月到本院诊治患者120例,全部标本均实施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其中男50例,女70例,年龄32~56岁,平均年龄(45.26±4.9)岁。
1. 2 方法于空腹状态下采集3 ml静脉血,以3000 r/min进行离心,离心时间一般为10 min,经血清分离实施检测。
5种血清检测法所用仪器如下:洗板机、水浴箱、Clem Clin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振荡器、Roto-2600c酶标仪以及离心器等;所用试剂有CLIA试剂、ELISA试剂、TPPA试剂、WB试剂以及Trust试剂。
浅谈梅毒三种血清学检测方法
![浅谈梅毒三种血清学检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8569f35376baf1ffc4fada2.png)
近年来 , 国 内 外 梅 毒 的 发 病 率 明 显 升 高 。 梅 毒 属 于 有 很 多方 法 , 每种方 法各有其适 应性 , 如 何 选 择 合 适 的 方
一
种性传播疾病 , 病 原 体 为 苍 白密 螺 旋 体 苍 白 亚 种 , 又 称 法 , 并对其进行 合理组合 , 是 现 在 临 床 检 测 梅 毒 抗 体 噬 待
2 0 1 3年 1月 第 1期
No . 1 J a n u a r y . 2 o 1 3
M
e d i c a l A e 医 s t h 学 e t 美 i c s 学 a 美 n d 容 C o s m e t o l o g y
药 . J 物 ’ l , 与 一 I 】 I 缶床 ∥ I
5 6 4份 血 清 标 本 进 行 检 测 , 分 析 其 相 多种方 法 , 我 院 使 用 甲 苯 胺 红 不 加 热 血 清 反 应 索 试 验 清 学 检 测 方 法 对 8 从而更 好地服务 于临床梅毒诊断 。 ( TR U S T) 、 梅毒螺旋体 明胶 颗粒凝 集试 验 ( T P P A) 、 梅 毒 关 系 , 螺旋体抗体酶联 免疫吸附试 验( T P —E L I s A) 三 种 血 清 学 TR US T 主要 是 测 定 血 清 中 的 心 磷 脂 抗 体 。梅 毒 螺 螺 旋 体 以外 均 可 出 现 交 叉 反 应 , 而 且采 用 肉眼观测 , 其 漏 检率较高 , 且特异性 、 敏感度 较低 , 但其 价格 低廉 、 操 作 简 方法 , 对 8 5 6 4份 血 清 标 本 进 行 梅 毒 螺 旋 体 检 测 和 结 果 评 旋 体 内 部 具 有 类 脂 质 抗 原 , 在 螺 旋 体 属 中 各 群 之 问 或 同 价, 从 而 为 临 床 诊 断 提 供 实 验 依 据 和理 论 基 础 。
三种梅毒血清学检验方法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
![三种梅毒血清学检验方法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e841855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10.png)
三种梅毒血清学检验方法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梅毒是一种由梅毒螺旋体细菌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其主要途径是性接触。
梅毒的早期症状可能很轻微,甚至不易察觉,但如果不及时治疗,梅毒会逐渐发展为严重的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生命健康。
及早检测和治疗梅毒至关重要。
而血清学检验方法是目前梅毒检测的主要手段之一,三种常用的梅毒血清学检验方法包括血浆螺旋体抗体试验(RPR)、螺旋体特异性抗体试验(FTA-ABS)和改良螺旋体暗视野试验(MHA-TP)。
本文将对三种梅毒血清学检验方法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血浆螺旋体抗体试验(RPR)血浆螺旋体抗体试验(RPR)是目前常用的梅毒血清学检验方法之一,它可以快速检测出患者体内的非特异性抗体反应。
RPR检测的原理是利用碳颗粒结合胶体金技术测定患者血清或血浆中的非特异性抗体反应,通过观察血清样品和RPR抗原之间的物质交互作用来判断患者是否感染了梅毒螺旋体。
RPR检测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敏感度高和结果快速的特点,因此在临床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梅毒的初期感染阶段,患者体内可能已经产生了非特异性抗体反应,因此RPR检测方法对于早期患者的检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RPR检测结果还可以用于监测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疾病的进展情况。
但需要注意的是,RPR检测方法可能会出现假阳性反应,因此在诊断过程中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测结果来综合判断。
血浆螺旋体抗体试验(RPR)在梅毒检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二、螺旋体特异性抗体试验(FTA-ABS)虽然FTA-ABS检测方法比RPR检测方法更为特异和敏感,但其检测过程相对复杂,需要使用荧光染色和免疫分析等高级技术,因此成本较高。
由于FTA-ABS检测方法只能检测出患者体内的特异性抗体反应,不能用于监测治疗效果和疾病进展情况。
尽管如此,螺旋体特异性抗体试验(FTA-ABS)在梅毒检测中仍然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三、改良螺旋体暗视野试验(MHA-TP)与FTA-ABS检测方法相比,MHA-TP检测方法的操作相对简单,成本较低,因此在一些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仍然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
梅毒三种检测方法的比较
![梅毒三种检测方法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70390d129ec3d5bbfc0a7414.png)
梅毒三种检测方法的比较目的应用3种不同的血清学方法测定血清标本梅毒抗体并评价检测结果。
方法将180份门诊皮肤科及住院患者输血前筛查已确诊为梅毒阳性血清标本分别使用CHEMCLIN600型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法、TP-ELISA法、RPR法测定,观察三者的敏感度及特异性。
结果180例血清标本中,CHMCLIN600法检测阳性179例,阳性率为99.44%;TP-ELISA法检测176例,阳性率为97.78%;RPR法检测阳性121例,阳性率为62.22%。
结论CHEMCLIN600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具有操作简便,结果易于保存,敏感度优于TP-ELISA及RPR 法等特点,越来越广泛地得到临床的认可和应用。
标签: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全身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传播。
本病表现极为复杂,几乎可侵犯全身各器官,造成多器官损害。
目前,检测梅毒的血清学检测方法有很多种[1]。
现临床上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有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CHEMCLIN600全自动化学发光法等。
为了解这些方法准确性和特异性,现对近期我院180份门诊皮肤科及住院患者输血前筛查已确诊为梅毒阳性血清标本检测的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①标本:本院近期门诊皮肤科及住院患者输血前筛查梅毒阳性共180份血清标本。
其中男性107例,女性73例。
一期梅毒98例,二期梅毒65例,三期17例。
年龄为18~60;②试剂:RPR试剂盒为由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产品,TP-ELISA试剂盒为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产品,CHEMCLIN600试剂盒为北京科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
1.2方法试验操作步骤及结果判断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执行。
2 结果三种方法检测结果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180例血清标本中,CHEMCLIN600法检出阳性179例,占99.44%;TP-ELISA法检出阳性176例,占97.78%;RPR法检出阳性121例,占62.22%。
梅毒检测方法的选择与梅毒血清学试验解读
![梅毒检测方法的选择与梅毒血清学试验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58d6b8362af90242a895e5f1.png)
梅毒检测方法的选择1.国内梅毒血清学试验的传统程序是:先以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如RPR、TRUST、VDRL等)进行初筛,再以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如TPPA、TPHA、FTA-ABS等)进行确认。
美国、法国和比利时也采用类似的程序。
该程序的优点是排除了大多数感染过梅毒但经过充分治疗的病人,从而使临床更易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抗梅治疗。
但该程序也存在明显的缺陷。
一方面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易出现前带现象,使早期梅毒及合并感染HIV时高滴度的血清样品呈现假阴性反应;另一方面,对于一期梅毒早期、隐性梅毒,尤其是晚期梅毒,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缺乏足够的敏感性。
因此,仅以RPR或TRUST进行初筛,会造成相当比例的漏检,这不符合初筛方法高敏感性的要求。
近年来,美国已将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TPPA)引入到血站系统的初筛检测中,临床上仅以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作为筛查的状况也在逐渐改变。
2.将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和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组合在一起(如RPR+TPHA或TPPA)作为初筛试验可以最大限度地检出各期梅毒病例(除一期梅毒的极早期),同时保证了敏感性和特异性,是最为理想的梅毒初筛方案。
这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方案,英国等一些欧洲国家也已采用多年。
其缺点是费时费力,实验室的工作量较大。
3.在德国和荷兰等国,则仅以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作为初筛方法,这比仅以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进行初筛在敏感性上有了明显提高。
虽然效果略差于上述的组合方案,但工作量也相应减小。
4.梅毒的确认必须采用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最常用的是TPPA或TPHA,也可采用ELISA。
FTA-ABS仍被认为是梅毒血清学测定的“金标准”,但使用上有很大限制。
多数实验室无法常规开展,因此一般只用于对有争议标本的检测。
如果仅使用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进行初筛,则可以用任意一种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做确认;如果在初筛时已使用了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则可以考虑选用另一方法学的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进行确认(例如在初筛时使用了TPPA或TPHA,则可用ELISA进行确认,反之亦然)。
梅毒的实验室检查与技术规范
![梅毒的实验室检查与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36d29d3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34.png)
梅毒的实验室检查与技术规范概述梅毒(syphilis)是一种由螺旋体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引起的性传播疾病。
梅毒的及时检测和确诊对于治疗及防止梅毒的传播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梅毒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和相关的技术规范。
实验室检查方法血清学检测血清学检测是梅毒的首选检测方法,常用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包括非梅毒螺旋体凝集试验(non-treponemal tests)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试验(treponemal tests)。
非梅毒螺旋体凝集试验包括梅毒螺旋体血清检测(VDRL)和荧光梅毒螺旋体抗体吸附试验(FTA-ABS)。
这些试验通过检测抗体反应来判断是否感染梅毒,并可评估感染程度。
梅毒螺旋体特异性试验主要包括T. pallidum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ELISA试验。
这些试验可以进一步证实梅毒感染,并对阳性样本进行确认。
分子生物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可以直接检测梅毒螺旋体的基因组或其特异性基因片段。
常见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包括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DNA杂交试验。
PCR技术可在早期感染时检测到梅毒螺旋体的DNA,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
DNA杂交试验主要用于检测神经梅毒,可检测到T. pallidum在脑脊髓液中的存在。
细菌学检测细菌学检测是直接观察样本中是否存在活动的梅毒螺旋体。
常用的细菌学检测方法有暗视野显微镜检查、苏木精-伊红染色和螺旋体培养。
在显微镜下观察暗视野试验时,活动的梅毒螺旋体会显示出旋转的运动。
苏木精-伊红染色可以染出梅毒螺旋体的形态。
螺旋体培养可以将梅毒螺旋体培养出来,但是需要较长的培养周期,并且并非常规检测方法。
技术规范为确保梅毒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技术规范:1.实验室人员需接受充分的培训,熟悉各项检测方法和技术操作流程,并按照操作规程执行。
2.所有试剂和材料必须符合质量管理规范,并保持良好的保存和标识。
3.实验室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使用标准品进行日常质控、参加外部质控项目以及进行内部质量评估。
梅毒螺旋体三种血清学实验方法的比较
![梅毒螺旋体三种血清学实验方法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15e8965a77232f60ddcca189.png)
梅毒螺旋体三种血清学实验方法的比较摘要目的:比较三种血清梅毒抗体检测方法的性能及检测价值。
因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是公认的最佳梅毒确认方法,所以我们以TPPA方法作为参照,进行比较。
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作同步检测,用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作参照对比。
结果:45例标本,以TPPA作为参照,ELISA法假阳性仅1例,TRUST法假阳性有5例,另有假阴性6例。
结论:ELISA法检测血清中梅毒抗体灵敏度和特异性均明显高于TRUST,与TPPA法无显著差异,但两种方法各有其优点,在方法学上呈互补性,将两种方法结合更有利于提高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关键词梅毒抗体;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
1.材料和方法:1.1标本来源:我院2009—2010年门诊疑为梅毒的患者标本45例,年龄在24—68岁之间,平均46岁,其中女性12例,男性33例。
1.2 试剂:TRUST试剂盒由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ELISA试剂盒为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产品;TPPA试剂盒为日本富士株式会社产品。
1.3 实验方法: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同步进行检测,以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作参照。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是由心磷脂+胆固醇+卵磷脂组成的复合抗原,吸附于甲苯胺红上,检测血清中非特异性抗体。
使用试剂,用旋转仪振摇,室温保持20—24,每分钟转摇100次,8分钟观察结果。
TRUST试验是一种非特异性血清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为双抗原夹心法,使用试剂,比色用全自动酶标仪比色。
ELIS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是将基因重组表达的梅毒膜特异性抗原包被在微孔板上,用双抗原夹心法测定梅毒特异性抗体,主要检测梅毒螺旋体IgG和IgM抗体。
病原学检测、血清学检测等梅毒检测方法介绍、试验筛查策略和试验结果解读
![病原学检测、血清学检测等梅毒检测方法介绍、试验筛查策略和试验结果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3e39a896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6e.png)
病原学检测、血清学检测等梅毒检测方法介绍、试验筛查策略和试验结果解读梅毒血清学试验较容易出现生物学假阳性反应,可分为急性及慢性两类。
在医学上梅毒常用检测方法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病原学检测;另一类是血清学检测。
病原学检测法:以直接观察病原体为目的的检测,临床应用较少。
病原学检测1、暗视野显微镜检查2、镀银染色检查血清学检测血清学检测则又包括两大类:1、以非梅毒螺旋体抗原的血清试验:(1)VDRL(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2)USR(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3)RPR(加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4)TRUST(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目前RPR和TRUST是主要采取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检测方法。
2、以梅毒螺旋体抗原的血清试验:(1)FTA-ABS(密螺旋体荧光抗体吸收)(2)TPPA/ TPHA(梅毒密螺旋体凝集试验)(3)TP-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4)CIA(发光法)(5)GICA(胶体金免疫层析法)(6)WB(蛋白印迹试验)(7)PCR聚合酶链反应(8)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通过检查血液中的抗体来判断是否感染的检测,是临床采用检验梅毒手段,血清学检查主要有以下优点:1、实验过程更为方便,更利于用于普遍的筛查,部分实验可以实现自动化。
2、实验结果更为稳定,更为直观,可作为梅毒的确诊实验。
3、实验结果临床意义更丰富,不仅可以作为梅毒的确诊标准,也可以用于观察疗效,复发等。
缺点:由于使用的不是梅毒的特异性抗原,非特异性抗原(心磷脂)可以和很多疾病产生交叉的阳性反应,导致结果出现假阳性结果,大部分的假阳性滴度小于1:4。
梅毒血清学试验较容易出现生物学假阳性反应,可分为急性及慢性两类。
急性生物学假阳性反应见于很多非梅毒的感染性疾病,如:风疹、麻疹、水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牛痘疹、活动性肺结核、丝虫病、回归热及钩端螺旋体病等。
随着疾病的消退,在6个月内一般都转为阴性。
慢性生物学假阳性反应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麻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化症、慢性肝脏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老年等。
三种梅毒血清学实验方法的对比
![三种梅毒血清学实验方法的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880fb2118bd63186bdebbc9a.png)
三种梅毒血清学实验方法的对比目的比较ELISA、RPR的TPPA三种实验方法的准确性和临床梅毒诊断的价值。
方法ELISA、RPR、TPPA法对标本进行测定并比较结果。
结果以TPPA 为金标准,ELISA法假阳性率为0.12%,假阴性率为0;RPR假阳性率为0.02%,假阴性率为76.30%,两者符合率为98.74%。
结论在输血前检查和术前检查中,用ELISA和RPR两法同时进行检测具有重要的价值。
标签:梅毒;酶联免疫吸附法;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胶实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具有高度传染性。
梅毒血清学实验是目前国内外诊断梅毒的主要实验室检查方法。
我实验室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胶实验(TPPA)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对231例疑似梅毒患者血清样本进行检测,并对三种检测结果和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血清标本均来自内江市中医医院2011年~2013年临床做输血前和手术前检查的患者14412例。
1.2试剂与仪器ELISA试剂由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公司提供,RPR实验试剂由上海科华生物技术公司提供,TPPA试剂由日本富士株式会社提供。
仪器为安图2010酶标仪。
1.3方法所有血清标本分别用ELISA和RPR法同时进行检测,对两法或其中一法筛查出结果为阳性的231例标本进一步做TPPA实验,操作严格按照各说明书进行。
ELISA检测以OD>CUTOFF值为阳性,TPPA>1:80为阳性,RPR 以出现肉眼可见凝集为阳性。
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2 结果2.1所有14412例标本中,ELISA法检出228例阳性,检出率为0.19%(228/14412),RPR法检出53例阳性,检出率为0.02%(53/14412),两法符合率为98.74%(14231/14412)。
3 讨论人体感染梅毒螺旋体后机体主要产生两类抗体,一类为抗梅毒螺旋体的特异性抗体,感染2~4w既可检出,本实验中ELISAT和TPPA实验即为此类实验;另一类是抗梅毒螺旋体破坏患者组织后释放出的某些物质的抗体,称为反应素,检出时间比特异性抗体的时间迟2w本实验中RPR实验即为此类实验。
梅毒特异性抗体的两种血清学检测方法比较
![梅毒特异性抗体的两种血清学检测方法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d6b6711f866fb84ae45c8dc9.png)
产生。
编辑/ 贺丽
梅毒特异性抗体 的两种血清学检测方法 比较
莫凤 明
( 西 河 池 市人 民 医 院 . 西 河池 广 广 570) 40 0
摘 要 : 本 文 比较 梅 毒 螺 旋 体 明 胶 颗 粒 凝 集 试验 法( P 与 酶联 免 疫 吸 附 试 验 法 ( P — E S 两 种 方 法 的 敏 感 性 和 特 异 性 , 价 两种 方 法在 TP A) T L IA) 评
医学信 息 2 1 年 8月第 2 01 4卷第 8 Meia Ifr t n A g 2 1. o.4 N . 期 dclno i . u . 0 1 V 12 . o 8 ma o
途径和合理 的间隔 时间, 同时必 须采用 各种 综合措施 。① 给药途径: 应根据感染 严重程度及药 物动力 学特 点决定给药途径, 轻症感染尽 量选用生物利用度高 的口服制剂 ; 多种 药物可供选用 时, ②有 应以窄 谱 , 良反应少, 不 价廉者优先 。注意剂量和 间隔时间; 抗菌药物的更 ③
1 资料 与 方 法
9 .%, 40 酶联免疫 吸附试验法 ( P—E A) T L t 检测敏感性 9 %,P A S 6 TP 及 E IA这两种检测方法 经统计 学分析 ,显示 比较无显著差异 , LS 螺 旋体 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法检测 的特异性 9 %, 5 而酶联免疫 吸附试验 法检测高达特异度 10 0 %,经统计学分析 E IA检测法的特异性高 LS
毒性 , 可引起永久 陛耳聋 。
5 . 2四环素类抗生素, 能与新生长牙齿中的钙结合形成黄色结合物沉 着, 俗称” 四环素牙” 此类药物还能与骨中的钙结合抑制婴儿的骨骼 。
三种梅毒血清学检验方法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
![三种梅毒血清学检验方法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0b84d8d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8c.png)
三种梅毒血清学检验方法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1. 引言1.1 梅毒血清学检验方法的定义梅毒血清学检验方法是一种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梅毒抗体来诊断梅毒的方法。
梅毒抗体是由患者免疫系统产生的一种反应性蛋白质,它能够识别和结合梅毒菌体表面的抗原,从而形成免疫复合物。
通过检测这些免疫复合物的存在与否,可以判断患者是否感染了梅毒。
梅毒血清学检验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患者的感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从而避免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和传播。
梅毒血清学检验方法包括多种检测技术,如直接荧光抗体法(DFA)、不间断磁性免疫化学发光法(CM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
这些方法通过不同的原理和操作步骤来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梅毒抗体,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以有效地帮助医生做出梅毒的诊断。
在日常临床实践中,梅毒血清学检验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梅毒的诊断和监测。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及时准确地检测患者的感染情况,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
梅毒血清学检验方法在梅毒检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2 梅毒检测的重要性梅毒是一种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虽然其潜伏期较长且症状不明显,但如果不及时检测和治疗,将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梅毒检测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梅毒的早期症状常常被忽略或误认为与其他疾病相似,导致患者延误就诊和治疗。
而随着梅毒的病程发展,症状会逐渐加重,最终影响到多个系统的功能,包括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健康风险。
通过梅毒检测,可以及时发现患者是否感染了梅毒,从而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阻断疾病的传播和发展。
早期发现梅毒的感染者,可以进行及时治疗,避免疾病的恶化和并发症的出现。
在性伴侣之间及时进行检测,有助于防止梅毒的传播,减少公共卫生风险。
梅毒检测对于预防和控制梅毒的传播、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采用有效的血清学检验方法进行梅毒检测,可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敏感性,为患者的及时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选择策略
![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选择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e069ac0779563c1ec5da71da.png)
功能 , 只 有 2次 取 针 和 吸 液 步 骤 , 不 仅 又 省 去 了 一 次 取 针 和 吸 液步骤 , 而且少取了 1 O 根针 , 节 约 了实 验 成 本 。然 而 这 两 种 新 的加 样 模 式 又 有 各 自 的特 点 。 加 样 模 式 Ⅱ在 第 1次 分 配 过 程 中就 把 HI V 试 剂全 部 加 完 ( 河 南 省 红 十 字 血 液 中 心 复 检 组
式 I节 省 了 4 3 . 5 0 S , 比 模 式 Ⅱ节 省 了 3 7 . 3 0 S 。另外 , 后 两 种 模式均节约 了 1 0根 一 次 性 加 样 针 。 表 1 3 种 分 配模 式 所 需 时 间 和 加 样 针 数
一
板速度时 , 选 这 种 模 式 可 暂 时 缓 解 加 样 压 力 。模 式 Ⅲ 的优 点 在 于 比第 2种 模 式 少 了 2 个 分 配步 骤 , 时 间 更 短 。而 且 由于 一 般 情 况 下 试 剂分 配 次 数 越 多 吸 液 量 也 就 越 大 , 吸液 量 越 大所 需 时
间越 长 , 所 以该模式下将需 多次分 配 , 吸液量 大的试剂 编到 同 序列 , 从 而 进 一 步 节 省 了时 问 。
随着 实 验 室仪 器 自动 化 的 普 及 , 熟 练 操 作 和 使 用 仪 器 已是 实 验 技 术 人 员 工 作 中 非 常 重 要 的一 部 分 。 只要 掌 握 了 一 定 的 仪器使用技巧 , 就 能 在 实 际工 作 中根 据 自身 特 点 设 计 出最 合 适 的程 序 以获 得 最 大 的工 作 效 率 。
虽然 S T AR 全 自动 加 样 器 英 文 程 序 的 编 辑 比 较 复 杂 , 但 与 中 文 程 序 相 比其 功 能 更 多 , 灵活性更强口 ] 。作 者 在 分 析 了 老 加样 程 序 ( 即分 配模 式 I) 和所用试 剂的特点后 , 设 计 了两 种 新 的加 样 模 式 。这 两 种 新 模 式 共 同 优 点 在 于 把 单 加 一 孔 HC V 稀 释 液 放 到 对 照 品 和质 控 品 中 一 块 加 , 省 去 了一 次单 独 的 分 配 过程 , 从 而 缩 短 了加 样 时 间 。而 且 新 模 式 应 用 了等 份 连续 分 配
临床常见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合理选择
![临床常见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合理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850786067cd184254b35351c.png)
[ ] N C S Meh d C mp r o n isE t t n Us g 1 C L . to o ai n a d B a si i i s ma o n
Pa int te Sa p e m l s:NCCLS Doc e t um n EP9 A 2,I 一 SBN 1 —
检 验 医 学 与 临床 2 1 0 1年 l 2月 第 8卷 第 2 4期 I bMe l , cmb r 0 1 Vo. , . 4 dCi Dee e 1 , 18 N。 2 a n 2
2 3 两 自建 检测 系统 T . P测 定 的 直 线 回归 方 程
y一 10 6 .0X
( 稿 日期 :0 卜0—8 收 2 t 71 )
E] 张 传 宝 , 克 坚 . 法 对 比 及 偏 差 评 估 的 方 法 —— 介 绍 3 张 方 N C 5 件 E 9AE] 江 西 医 学 检 验 ,0 0 1 ( ) 18 C L 文 P 一 J. 2 0 ,8 2 : 0—
1 . O9
[] 刘 斌 剑 , 月 庭 . 4 孙 临床 化学 检 验 结 果 的 误 差 分 析 及 可 比性 探 讨 [] 中 国 医 学检 验 杂 志 ,0 5 6 5 :0 . J. 20 ,( )4 6
5 2 8 4 24 S . y e P NC L ,0 2 6 3 ~ 7 — [ ] Wa n , A: C S 2 0 .
[] 王 惠 萱 , 雄 飞 , 毅 , . 同 试 剂 检 测 总 蛋 白结 果 的 可 2 贾 滕 等 不 比性 及 偏 倚 评 估 研 究 [ ] J .国 际 检 验 医 学 杂 志 ,0 0 3 2 1 ,2
倚 较 小 , 异 在 允 许 范 围 内 , 有 可 比性 。对 偏 倚 超 出 规 定 允 差 具 许 误 差 的 检 测 项 目必 须 分 析 原 因 , 行 校 正 , 进 以保 证 临 床 结 果 的准确性、 定性与可 比性_] 稳 2 。对 于 自建 检 测 系 统 检 测 结 果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选择
目的研究并探讨不同梅毒血清检测方法在产前梅毒常规筛查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于2014年1月~2015年6月,选取在我院进行产前梅毒常规筛查的500例孕妇进行研究,分别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法)、免疫胶体金法、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法)对梅毒进行检测,对比TPPA法、免疫胶体金法、TRUST法、三种方法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
结果500例进行产前梅毒常规筛查的孕妇中,有448例孕妇被确诊为梅毒阳性,52例孕妇为阴性。
三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三种检测方法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单一的检测方法(P<0.05)。
结论在产前梅毒筛查中,TPPA法、TRUST法以及胶体金法具有其各自的优势,三种方法进行联合检测可提高梅毒检出率,产前梅毒筛查时可进行联合检测。
标签:产前筛查;梅毒;血清学检测;诊断
梅毒是一种传染性较强的人类性传播疾病,其病原体主要为梅毒螺旋体,传染性较强,危害性较为严重。
梅毒通常可分为先天性梅毒和获得性梅毒,其中先天性梅毒主要传播方式为母婴传播,母体携带的梅毒螺旋体通过胎盘组织传染给宫内胎儿,可能会导致胎儿早产、流产等妊娠不利结局。
因此,有必要在产前对孕妇进行梅毒筛查,以便于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减少梅毒的传播,改善妊娠结局。
本次研究为了探讨不同梅毒血清检测方法在产前梅毒常规筛查中的应用效果,特于2014年1月~2015年6月选取500例进行梅毒筛查的孕妇进行研究,分别采取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法)、免疫胶体金法、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法)进行检测。
现将研究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4年1月~2015年6月,选取在我院进行产前梅毒常规筛查的500例孕妇进行研究,所有孕妇均进行产前梅毒常规筛查,孕妇的年龄分布于20~37岁之间,平均为(29.67±6.34)岁,孕周为12~32周,平均孕周为(21.94±9.57)周,其中有427例初产妇、73例经产妇。
在进行研究前,孕妇及其家属均对研究方法和目的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此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许可通过。
1.2研究方法
分别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法)、免疫胶体金法、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法)对孕妇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每例孕妇均于清晨空腹状态时采集5mL的静脉血液,以3000r/min的速度进行离心处理,取血
清进行检测。
具体检测方法如下:(1)TPPA法:使用微量滴管将血清稀释液依次滴入微量反应板的第1~4孔中,每孔均滴入25μL血清稀释液,使用移液管将25μL血清稀释液转移到微量反应板的第1孔中,再以2倍递增的量依次转移到第4孔,未致敏粒子滴入至第3孔中,将致敏粒子滴入至第4孔中,并使用平板振荡器进行30s的振荡,使其混合,加盖,放置于室温中,2h后观察并记录结果。
当粒子环增大且外周边缘不规则,或有均匀的凝集形成且呈膜状延伸,表示检测结果为阳性。
(2)免疫胶体金法:将血清和胶体金试纸放置于室温中,将试纸带有箭头的一端放置入血清容器中,待10s后,将其平放,15min后观察并记录结果。
当试纸的检测线和对照线位置均出现1条反应线时,表示检测结果为阳性。
(3)TRUST法:在室温环境中,取0.05mL血清,置入试验卡圈中,均匀涂抹,滴入1滴TRUST试剂液,以每分钟100r的速度轻轻摇晃,8min后观察并记录结果。
当试验卡圈中出现粉红色的凝集物质时,表示检测结果为阳性。
1.3观察指标
对比三种单一的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三种方法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
以暗视野显微镜检查和VDRL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作为诊断金标准,显微镜下可见梅毒螺旋体,且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结果为阴性,即确诊为梅毒。
敏感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特异度=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准确性=(真阳性+真阴性)/总例数;阳性预测值=真阳性/(真阳性+假阳性);阴性预测值=真阴性/(真阴性+假阴性)。
1.4统计学方法
在SPSS17.0软件中录入数据,并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表示为[n(%)],进行x2检验。
三组之间的敏感度、特异度等数据采用2×3卡方表格检验,三组与三组联合检测之间的数据采用2×4卡方表格检验。
当P<0.05时,表示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500例进行产前梅毒常规筛查的孕妇中,有448例孕妇被确诊为梅毒阳性,52例孕妇为阴性。
三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均不存在显著差异(x2=0.674、0.400、0.254、0.104、0.085,P=0.714、0.819、0.881、0.949、0.959),但三种检测方法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单一的检测方法(x2=35.953、14.484、50.323、26.975、50.381,P=0.000、0.002、0.000、0.000、0.000)。
见表1~2。
3讨论
梅毒是一种由梅毒螺旋体入侵机体引发的感染性疾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性
传播疾病,其临床表现以生殖器官溃疡为主。
一般情况下,梅毒可分为先天性梅毒和获得性梅毒,获得性梅毒是指通过性行为传播的梅毒,先天性梅毒是指妊娠期孕妇体内的梅毒经胎盘组织进入宫内胎儿体内引发的梅毒。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和观念的转变,梅毒的发病率逐渐增高,通常表现为潜伏性的梅毒,如孕妇携带有梅毒螺旋体,很可能会传染给其宫内胎儿,导致胎儿宫内死亡、胎儿畸形等妊娠不利结局的发生。
因此,有必要对妊娠期孕妇进行产前梅毒筛查,以尽早发现孕妇的梅毒携带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临床上检测梅毒螺旋体的方法主要有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 法)、免疫胶体金法、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法),其中TPPA 法主要是通过对梅毒病原体进行分包处理,采用致敏粒子和未致敏粒子进行对比,观察其凝集反应,以检测梅毒螺旋体,这种检测方法相对较为简单,检测所需时间较少,可在2h内对结果进行判断,通常被应用于大规模的梅毒筛查;胶体金法主要是通过试纸在血清中放置后的反应线出现数目进行判断,操作相对简单,检测较为快速,但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容易出现漏诊;TRUST法主要是通过特制的TRUST试剂液对血清中的反应素进行检测,操作简单,但容易受到机体其它免疫性病变的影响,容易出现假阳性情况。
本次研究分别采用TPPA法、免疫胶体金法、TRUST法对500例孕妇的梅毒螺旋体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这三种检测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方面均不存在明显差异,再对三种方法联合检测的检出情况进行观察后发现,联合检测的检出准确性较之单一检测明显更高(P<0.05),提示我们在梅毒筛查时尽量进行联合检测。
综上所述,在产前梅毒筛查中,TPPA法、TRUST法以及胶体金法具有其各自的优势,三种方法进行联合检测可提高梅毒检出率,产前梅毒筛查时可进行联合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