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银行与我国银行业的合作与竞争
浅析外资银行的进入对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冲击及对策
加 拿大 I 7 4 9家分行 8 家代表处 丰业银行广州 、 分行等 重庆
20 - 20 为外 资银 行进 入 的过 渡期 。 0 1 , 务院对 菲律寅 6 0 1 06年 20 年 闰 4 19 年《 9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 进行 了修汀; 同 韩国 1 9 6
年年末我 国加入 了 WT , O 对人 民币业 务进行了过渡期安排 : 对地
机构 的地域限制 , 允许外资银行存任何城市设立机构。其 问受亚
洲金 融 危 机 和 我 闰加 人 世 贸组 织 不确 定 性 的 影 响 ,银 行 业 开 放 进 程 有 所 减缓 。
表 l 截至 2 0 年末外资银行在我国机构情况一览表 07
国家 和 机构 涉及
地Ⅸ 总数 银行
性银行与商业性银行相分离 的体制 , 组建i大政策性银行 ; 对原
四大国有 々业银行实行商业化改革 ,并组建 了一批股份制商业 银行 ; 改革城市和农村合作金融 体制 , 有步骤地引入外资银行和
放 开业 务范 用 。 9 8年 7月 , 国宣 布取 消 外 资银 行 存 中 国设 立 19 巾
/ 数/ 个 个
机构性质
机构名称
截 至 20 0 0年 底 , 资 银 行 营业 性 机 构 为 I7家 , 外 7 资产 总 额 澳大利亚 l 9 0 达 到 4 0 美 元 ] 5亿 1 。
1 中 间过 渡 期 . 2
比利 时 l 4 5
4家分行 6家代表处 澳州联邦银行上海代表处 等
1 外 资银行 的进入情 况
从 17 9 9年改革开放 至今 的 3 0多年 巾,外资银行驻华历程
大致 划 分 为如 下 3个 阶段 ? 1 起 步 发 展期 . 1
中国银行业应对外资银行竞争的策略
快速 发展 。19 年 初 . 8 9 中国人 民银行 决 定将 外 资银
行从 事经 营人 民币业 务 试点 从 上海 扩 大 到深 圳 . 批
准 深 圳 特 区外 资 银 行 开 办 人 民币业 务 。1 9 9 8年 7 月。 中国人 民银行 又取 消 了对 外 资银行 的地域 限制 .
始 终 坚 持 实 行 对 外 开 放 的 方 针 , 国 金 融 业 的 对 外 中
地域 限 制还 是业 务范 围进 一步 放 宽 、 促进 了业 务 的
开放 不断扩 大 我 国 已经 取 消 了外 资银行来 华设 立 机构 的地域 限制 , 并先后 在上海 、 深圳 进行 了外 资银
行办 理人 民币业务 的试点 。到 2 0 0 1年 9 底 , 华 月 在
允 许 在 中 国 境 内 所 有 中心 城 市 设 立 分 支 机 构 。 1 9 8 9
外 资银行 营业机构 已达 1 O家 . 资产 4 6亿 美元 。 9 总 4
外 资 金 融 机 构 已 成 为 我 国 金 融 体 系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加 人 w T0 以后 的 中 国 , 银 行 领 域 必 将 进 一 步 在
17 9 9年我 国批 准输
出人银 行在 北京 设 立 代表 处 开 始 。 国银行业 的开 我 放 一直遵 循 着 审慎 的原则 , 阶段 、 分 有层 次 、 有步 骤 地 进行 , 基本特 征是 : 一 . 其 第 在机 构设置上 , 允许 从 外 资 银行设 立 代 表处 发展 到设 立 营 业性 分 支 机构 ; 第 二 。 地域选择 上 . 最 初开放沿 海城市 逐 步向 内 在 从 地 推行 ; 三 , 第 在业 务 范 围上 , 只允 许办 理 外 币业 从
外资银行策略及在中国的发展
在中国市场的业务拓展策略
零售银行业务
外资银行积极开展个人银行业务,如存款、 贷款、理财等,满足中国居民日益增长的金 融服务需求。
公司银行业务
外资银行凭借其国际化的网络和经验,为企业提供 跨境金融服务,如贸易结算、外汇交易等。
金融市场业务
外资银行参与中国金融市场交易,如债券、 股票、外汇等,为中国企业和个人提供投资 和融资服务。
外资银行在中国银行业的市场份额约 为3%左右,主要集中在国际结算、外 汇交易等业务领域。
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的经营状况
外资银行在中国的经营状况良好,盈 利能力较强。
外资银行在风险管理、合规管理等方 面具有较为成熟的经验和技术,能够 更好地应对市场风险和监管风险。
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的竞争格局
01
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的竞争格局较为激烈,主要竞 争对手为中资大型商业银行。
监管政策逐步开放
中国政府逐步放开外资银行的市场准入和 业务范围限制,为外资银行提供了更多的
发展机会。
严格的风险监管
中国监管部门对外资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资银行需要建立健 全的风险管理体系以符合监管要求。
公平竞争环境
中国政府致力于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为外资银行提供了更加公平的竞争机会
外资银行的历史与发展
早期发展
外资银行在中国的早期发展始于 19世纪中叶,当时外国列强在中 国开设银行分行,为中国近代银 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改革开放后的快速
发展
自1979年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 放的深入,外资银行开始大规模 进入中国市场,为中国金融业的 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当前现状
目前,外资银行已经成为中国金 融市场的重要力量,在中国经济 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论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体系竞争力影响
论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体系竞争力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2006年12月11日正式实施,意味着中国会给予外资银行以国民待遇,我国银行将与外资银行同台况竞技,共同竞争。
近十几年来,外资银行在我国参与的程度一直呈不断上的态势,特别是加入wto以来,我国在放宽银行业务地域限制、扩大外资金融机构的人民币业务范围、增加在华外资金融机构、建立中外合资金机构,允许外资进入金融货币市场等方面进一步加大了对外开放的速度和力度。
可以预见,我国银行业全面开放后,外资银行在我国参与的程度更是会快速加深,所以此时研究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的真正对手——外资银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体系竞争力影响的必要性我国既是发展中国家,也是转轨国家,因此和多数新兴市场国家一样,我国的银行市场具有体制落后,效率低下及经营管理水平落后特征。
另外,由于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金融压抑和银行体系被作为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政府实施产业政策和支付国有企业改革成本的重要手段等原因,中国的银行体系具有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在开放银行市场时所具有的特殊性,如银行市场的高度垄断,银行的产权制度仍以国有为主等。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外资银行进入的影响将是十分复杂的,研究外资银行进入是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的。
从目前的研究看,对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的影响在总体上尚无明确定论。
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效率的影响究竟如何?体现在哪些方面?在全面开放金融市场的过程中,如何强化竞争力能力,提高银行业的效率,更好地促进我国金融体体系的改革与发展,壮大我国国内的金融部门,是我们面临的非常迫切的重大现实问题。
二、外资银行的进入影响我国银行效率的传导效应分析通过示范效应和溢出效应,国内银行可以学习外资银行先进管理理念、技术,提高业务经营水平。
一方面,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的跨国银行汇票一般都能为客户提供琳琅满目的产品,这些银行进入东道国后,一个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使东道国金融市场的产品多样化;另一方面,外资银行先进的技术和高效的组织管理机制及由此导致的较高的利润经东道国银行汇票提供了一个参照系,其现代化商业银行的管理模式和先进的营销经验对东道国银行具有示范作用,表现在提高银行人均效率、拓宽银行收入来源、控制银行支出和成本等方面。
外资银行与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优劣势分析
外资银行与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优劣势分析作者:杨睿来源:《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08年第10期【摘要】文章对外资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各自的优劣势进行了对比,并指出了国有商业银行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改革。
国有商业银行在同外资银行竞争的过程中,要树立信心、抓住机遇、苦练内功、提高素质、迎接挑战。
【关键字】外资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优势与劣势一、国有商业银行现有的优势1.业务开展的基础比较好,具有强大的网络优势。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已形成了自己规模庞大的分支机构网。
在中国广大消费者心中已经树立起信任形象。
国有商业银行仍是人们存款的首要选择。
此外,国有商业银行相对熟悉中国国情,了解中国各个层次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特征和心理。
2.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力较大。
在以往的经营过程中,国有商业银行基本上形成了自己固定的客户,特别是一些大型、特大型的客户,在长期合作过程中,它们已形成了互相依赖、互相支持、密切相连的关系。
3.国有商业银行具有本土经营优势。
我国商业银行根植于本国经营,有深厚的客户基础和和庞大的经营网点,特别是遍布全国各地的经营网络,这是外资银行不可比拟的。
4.国有商业银行在经营本币业务上具有绝对优势。
迄今为止,国内的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占比还很小,无论存贷款量还是结算业务量都比不上任何一家国有商业银行的省市级分支机构。
5.国有商业银行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银行业市场的竞争。
银行业的开放是双向的,即“请进来”和“走出去”。
国有商业银行到海外拓展业务将主要受自身经营状况和东道国金融监管条例的限制,而较少受到市场准入方面的限制,有利于经营状况良好的国有商业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争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国有商业银行现有的劣势1.在同外资银行的竞争中,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最大、最根本的劣势是经营理念上的差距。
在经营过程中,不同程度上还存在着“大锅饭”思想,缺乏现代商业银行经营观念,特别是效益观念、国际观念还比较淡漠,粗放经营的局面仍未得到根本改变。
外资银行的进入给我国银行业带来影响和对策分析
外资银行的进入给我国银行业带来影响和对策分析【摘要】外资银行的进入对我国银行业带来了积极和消极影响。
外资银行带来了更多的竞争和创新思维,推动了我国银行业的转型升级。
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如市场份额的争夺和监管不平衡等问题。
针对这些挑战,我国可以通过加强监管制度、提高自身竞争力、拓展金融服务领域等方式来有效化解。
建立合作与交流机制也是应对外资银行进入的重要途径。
在未来,我国银行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实力,与外资银行合作共赢,共同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建议政府部门加大政策引导力度,鼓励外资与本土银行开展更多合作,形成良性循环。
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外资银行的进入,实现银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外资银行、进入、银行业、影响、机遇、挑战、应对策略、合作、交流、总结、展望、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银行业经历了长足的发展,逐渐走向国际化和市场化。
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升,外资银行开始逐渐进入中国市场,对我国银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外资银行以其先进的金融理念、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我国银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外资银行的进入,不仅丰富了我国银行业的市场格局,提升了银行业的竞争力,还促进了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进程。
但与此外资银行的竞争优势也对国内银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加剧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有效应对外资银行的进入成为我国银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重点分析外资银行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探讨应对策略以及建立合作与交流机制的重要性。
通过深入研究,为我国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外资银行进入我国银行业所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并针对这些影响和挑战提出相应的对策。
通过分析外资银行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外资银行对我国银行业的竞争格局、市场份额、金融产品创新等方面的影响。
进一步探讨外资银行进入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有助于制定更为有效的应对策略,提升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水平。
我国商业银行与境外银行合作的机遇与挑战
第一 ,建 立 科学 、规 范 、有效 的 通 过风险 管理 、内审 监控 、资本 管理
这 对 我 国商业 银 行 来 说 ,既 是 机遇 , 法人 治理结 构 。尽管 我 们与境 外银 行 和运 作 、人 力资 源管 理等 多个领 域的
又 是挑 战 。
有着 不 同的社会 制 度 ,但公 司治 理本 合作 ,建立 成本 管理 、信 贷管理 、资 身有 其 自己的规 律 和特 点 。要通 过积 金 管理 、定价 管 理等 模型 ,提高 商业
2 有利于完善公 司治理 。提 高 . 经营管理水平
与商业 银行合作的境外银行 , 普遍 机制 。境外 银行 在风 险控 制方 面一 般 会 引起银 监会 的 重视 及社 会的普 遍关
Qi 拿 i
Fia cal o n n i mpue i n c tr g zi
维普资讯
但 也必 然要求 商业 银行干部 员工的思
想 ,意识 、观 念与时俱进 ,提 升综台素
对 于商 业银 行来讲 是发 展壮 大的 重要
国际 知名 度 。从 而为 商业银 行 在境外 其发挥 应有 的作 用, 还会给双方的合作 展 。不 仅可 以解决 在一些 方 面 已经落
拓展业务 、 与国际金融竞争 , 参 提供 了 造成损失 。
发展空 间。
后 的 问题 ,而 且 可 以利 用 后起 优 势 , 超越一 定 的过渡 阶段 ,跨入 国际 化的
存与 发展所 面临的首要 问题
立 、市场细 分 的界 定 、策略 的推 出等 方面 ,积极 吸纳 境外 银 行的 经验 ,建 立起 以客 户为 中心 的强 有力 的营 销模
式 。第三 ,建立 全 面完 善的风 险控 制
中外资银行在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背景下的合作性竞争
元人 民币的定期存款服务 . 尽管局限于高端客户群体 . 但是中外资银行
在人 民币存款领域的争夺战正式拉开 了序幕 。根据央行统计 2 0 年 06 1 2月下旬在沪 5家外资银 行新增 人民币 百 万存款 ”达到 29 亿 元 . 8
金融 q ̄面开放后外资银行在中国发展现状 l , - 24 48 利润增长率达 入世以来 . 中外资银行在业务和股 权方面 的合作进展很快 . 外资金 外资银行总资产 占比达到 1 % .外 汇贷款达到 5 %. 83 g3 2 6 融机构参股中资银 行的事件 此起彼伏 ( 详见表一 ) 截止 20 年末 , 。 06 共 到 6 % .远远高 出股份制商业银行的 1 %和四大商业银行的 1
2 0 7 05
济南商业银行 深圳发展银行 北京市商业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澳大利亚联邦银行 新桥投资 荷兰商业银行 美洲银行
淡 马锡
1 % 1 1 9 7 % 8 1 % 9 9 9 %
51 %
到 20 年增持至 2 % 08 O 新桥拥有 9 个董事席位 第一大股东 总计入股 4 O亿美元
、
有 2 个国家和地区的 7 2 3家外资银行在我国设立了 2 3家营业性机构 , 8
% 。 多本属于 中资银行的优质客户转向服 务更好, 很 产品更优越的外资
银 行 .外 资银 行 的 。 出 效 应 在 挤 上 海 得 到体 现 。
表 119 — 2 0 年外资银行参股 中资银行统计表 : 9 06 9 时间
汇 丰 银 行 成 为 第 二 大股 东 第 五 大股 东
二 .全面认识 中外 资银行的合
作性竞 争关 系
1
,
中资 银 行 在 新 形 势 下 的 战略
外资银行对国内银行业的影响
外资银行对国内银行业的影响随着中国金融市场逐渐开放的步伐加快,外资银行在中国的业务也逐渐扩大。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对国内银行业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既有挑战,也有机遇。
首先,外资银行的进入给国内银行业带来了激烈的竞争。
外资银行在贷款利率、银行卡收费等方面拥有更强的竞争力,这使得国内银行不得不加大自身改革力度,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同时,外资银行拥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这也促使国内银行改革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其次,外资银行的进入也给国内银行业带来了市场机遇。
外资银行在金融创新、服务创新等方面拥有更多的经验和优势,这使得国内银行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合作和学习。
比如,国内银行可以借鉴外资银行的风控机制、金融产品创新等经验,提升自身的风控能力和产品研发能力。
然而,外资银行进入也对国内银行业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首先,外资银行在人才和资源等方面拥有更强的优势,这使得国内银行对人才和资源的争夺更加激烈。
同时,外资银行在资金、网络等方面也拥有更多的优势,这可能会使得国内银行在市场上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其次,外资银行在国内市场上的崛起也给监管部门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外资银行和国内银行在监管制度、资本金要求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就需要监管部门加强监管和沟通,保证市场的健康发展。
总体来说,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挑战,也有机遇。
国内银行不仅需要借鉴外资银行的经验并大力改革创新,同时也需要加强自身管理和服务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
监管部门也需要加强协调和监管,保证市场的健康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中国银行业在更加开放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分析
我 国银 行体 系与 西 方 国 家差 别 很 大 ,这 突 出表 现为 利 率 还处
于一 定 的 管制 ,股份 制 银 行 较少 ,银 行 业 的垄 断 性很 高 ,金 融 市 场总 体 上 滞后 ,汇率 还 受 政府 控制 ,资 本项 目还 没 有实 现 完全 兑 换 自建 国 以来 我 国没 有 发 生 过金 融危 机 ,只在 最 近几 年 有金 融 机 构 倒 闭 、重 组 事 件 发 生 ,这并 不意 味着 银行 效率 很 高 ,相 反 , 它反 映的 是我 国银 行受 到 更 多 的保 护 、有 国家 作 为 最后 贷 款 人 和 管 制 导致 利润 收入 可 以部 分 消化 各种 扭 曲和 低 效 率 造成 的成 本 。 随着 加入 w' ,金 融市 场 的全 面开 放 ,各 种类 型 的竞 争全 面引 入 , r o
Cases S, e i u-ut H ina .19 对 18- 95 l sn , . D m r ckn和 u i . (99) 9 819 e g z gH 年 间 8 个 发 达 和新 兴 市场 国家 的外 资银 行 和 本地 银 行进 行 分 析 , O 得 到 的 结论 :在 新 兴 市场 国家 , 行业 开放 的程 度 与 银行 机 构 的 银
如何 在 与 外资 银 行 的竞 争 中降 低风 险 、保 持我 国银 行 业 的竞 争力 这 在 当前 来 说 显 得 尤 为 重 要 。
一
脆 弱性 呈 负 相关 关 系 。例如 东 南亚 国 家 的新 加坡 、香 港 特 区的银 行 业开 放度 越 高 ,银 行 机构 的 质量 也越 高 。印尼 和泰 国银 行 的 开 放度 较 低 ,银行 机 构 质量 也 较差 。因此 ,开 放银 行业 将 提 高银 行 机 构 的质量 、提高 银 行稳 健 性 ;在新 兴 市场 中 ,外 资银 行 的盈 利 水 平 较 高 ,且 刚 刚 进 入 时 ,本 国银 行盈 利 水 平 普 遍 出现 滑坡 。 这些 结 论 表 明尽 管外 资 银行 的进入 短 期 内对 本 地银 行 会构 成 巨大威 胁 ,但 长远 看 ,能激 励 本地 银 行 业提 高 经 营管 理水 平 ,有
我国银行业直面外资冲击
资本, 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资金不足的 问题, 扩大了我国金融市场上的资金容量, 有
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尤其是发达地区经济的发 展。 其次有利于促进 国有银行改善管理水平 和服务水平。 外资银行具备一套多样化的服务 体系和现代化的服务手段, 它们实施科学化的 日常管理 、 严明的规章制度 、 严格的要素管理 以及严密的过程管理。 这势必会对国有银行构
有效性将会遇到挑战。
另外, 人才流失特别是高级管理人才的流
失将会是国有银行将面临的又一挑战。 外资银 行常常不惜重金以高薪挖人, 而国有银行还存 在着标志着平均主义的工资制, 若不能在劳动 报酬分配制度上有所突破,则实难留住人才。 并且外资银行先进的管理理念, 高效率的工作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进程的推 进, 金融业得到不断开放。 按照中美关于WTO 双边协定的规定, 我国将在加人WTO 两年后, 允许外资银行向国内企业提供人民币业务, 五 年后允许向国内居民个人提供人民币业务。 同 时, 外资银行将能在指定地理范围内享受国民 待遇, 无论是地理还是客户上的限制都将在五 年后取消。可以断言, 加人W TO后, 我国银行 业将会面临巨大的挑战与冲击。
加人W 随着外资银行的不断进人, TO, 也 给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首先有利于扩大间接融资市场的资金容 量。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资本短缺是阻碍经 济发展的重要 间题。作为间接利用外资的方 式, 外资银行的进人, 带来了大量的国外金融
国内控制的能力很强, 加之外资银行的金融创 新工具层出不穷, 中央银行在正确界定和解释 货币和信贷问题方面将会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以致于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 标的
合作
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机遇与挑战
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机遇与挑战银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度融合和科技的快速发展,银行业对外开放成为当今时代的必然趋势。
对外开放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银行业对外开放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1. 提升银行国际竞争力银行业对外开放可以促使国内银行走出国门,与国际大银行进行合作与竞争。
这种合作可以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优化银行运营模式,提升服务质量,推动技术创新。
同时,通过开展海外业务,可以扩大市场份额,实现规模效应,进一步提升银行的国际竞争力。
2. 拓宽金融市场银行业对外开放使得国内金融市场可以借鉴国际先进金融市场的经验,吸引国际投资者进入国内市场。
这不仅可以提供更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选择,满足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也可以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3. 推动金融制度改革银行业对外开放可以推动金融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通过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可以从中学习和吸收国际先进的金融监管经验,提高我国的金融监管能力和水平。
同时,对外开放还可以推动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进程,加快金融体系的改革,提高金融服务质量。
二、挑战1. 风险管控压力增加银行业对外开放所带来的国际化竞争,增加了风险管控的压力。
迎接国际竞争需要银行加强风控、合规和反洗钱等方面的能力,确保业务的安全和稳定性。
但同时,不可避免地可能面对来自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外汇风险等因素的挑战,需要更加谨慎应对。
2. 外资竞争加剧银行业对外开放可能会导致外资银行的大规模进入,与国内银行展开竞争。
由于外资银行具有更强的实力和更成熟的经验,对国内银行构成了一定的竞争压力。
因此,国内银行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加大技术创新和服务改善力度,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 跨国业务经营难度加大银行业对外开放使得银行涉足跨国业务的机会增多,但同时也带来了管理难度的增加。
面对不同国家的法律、监管等差异,银行需要具备较强的国际业务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否则可能会陷入各种风险之中。
论外资银行的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压力及对策
20 0 6年是我 国加入w T O的第 5年 ,我 国银 行业 在深 化和 加快 体制改 革 的同时 ,也在 继续 扩大 对 外开 放 。根据 服 务 贸 易总协定 )和 《 ) 金融 服务 协定 ) 求 ,从 2 0 )要 起我 国 0 5年 允. 1 午外资银行 向所有 中国客 户提供服务 ,并取 消所有经营地域 限制 。经过 5年的过 渡期 ,无论是 开放地域还 是经营范 围 ,外 资银行对我国金融市场都 已经有 了非常广泛 的参与 ;并且随 着 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程 度的进 一步扩大 ,外资银 行在我国的营 业机构数 量、资产规模都将 进一步增加 , 目前外 资银 行 已经成 为我 国银 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之一。 面对 日益严峻 的市场环 境 ,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的 角度 出发 ,就我 国商业银 行在 日益 开放的市场环境中如何增强抵御外资银行的竞争能 力探讨应对策 略 。
化 B、政策环境 C、客户选择 D、市场竞争。正确认识和准 确分析商业银行的 经营 环境 ,对提 商业银行的 经营水平 、增
强竞 争力具 有重 要意 义。 1 1 中外金融企业文化的 冲突 ,引起商业银行 内部环 境变 治 理结构 ,并 自觉接受以 巴塞尔协议为准绳 的 国际银 行业的监 . 化 。 管 。 企业 文化是一种物 质和 精神 因素的综 合体 ,它会在 1常经 3 2 14 有利于引进新的金融产品和管理方式,提高内资银 .. 营活动中以各种形式渗透到职 工的思想 中去 ,逐 步形成企业的 行 的整体业务水平 共同价 值观 ,来激励 员工士 气。外 资银 行已形成 了系统化 、有 外资银行丰富的业内经验将通过示范效应、人才流动、业 特 色的企 业文化 ,而我 国商 业银行企业文化 建设仍处在初级阶 务 交流 等方 式渗 入 内资 银行 ,使其 在学 习模 仿 中改 进管 理方 段 ,差 距较大 。另一 方面 有差 距的 企业 文化 的 冲突 ,又 促使 式 。另 ,外资银行势 必以新的金融产 品作为拓 宽业 务范 围和提 我 国商业银行加快 营造独具特 色的企业文化 ,优 化银 行内部环 高竞争力的筹码。由此可促进内资银行加快金融产品、服务和 境 。 制 度 的 创新 ,完 善 创新 机 制 。 1 2 政策环境的变化 。 . 22消极影响 . 在开放的市场面前 ,机会均等、公平竞争 ,我国商业银 2 2 1 整体竞争 力差 ,在优胜劣汰的竞争 中 ,面临被淘汰 .. 行必 须走 出政 策保 护壁垒 ,直 面市场 同外 资银行 展开竞 争 。 的 危险 ,尤 其以 中小 银行 受到 的 冲击 力最 大 。 1 3 外 资银行的进 入 ,增加 了客户的选择 范 围。 . 第一、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因其规模优势,受到的冲击力最 客户根据效益最大化 原则 ,往 往会选择 自己信赖的能 够提 小 ,但 由于 经营 体制 和 内部机 制 不腱 全 ,发 展 活力 不足 的弱 供优质快捷服务的银行 为其提供业务服 务。随 着我国金融 市场 点 ,其 受 到的 冲击 也 不可 小 视 。 的不断开放 , 自20 年起外资银行可全面提 供人民币服务 ,客 05 第二 、 中小银 行 因其 规 模小 、资 本实 力差 、抗风 险能 力 户的选择面不断扩大 ,经过 比较 必然 会有大批 客户趋 向选择外 弱等 劣势 ,将 承受 更大 的 挑战 和 冲 击的压 力。 资商业 银行 ,以享有 更加 全面 、优 质的服 务 ,尤 其以 在华外 2 22 存在客户流失的危险 .. 资企 业 、跨 国公 司 、 中 外合 资 企 业 更甚 。 外资银 行 遵循 “ 际化一 ~ 本土 化 ” 的发 展战 略 ,逐 步 国 14 市场 竞争环境的变化 . 培养 当地 的优 质客 户 ,实 现客 户本 土 化 的转 变 。加之 ,外资 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加刷了同业竞争。就 银行 凭借 先进 的管 理 、丰 富的 金融 产 品和 完 备 的跨 国经营 网 我国具体 情 况而 言 ,我 国商业 银行 垄 断经 营的 局面 已经被打 络 ,能 够提 供 更加 全面 、优 质 、便 捷 的服 务 ,增加 其 对客 户
中、外资银行的竞争与合作浅析
( 中、 资银 行客 户结构 。中 一) 外
优 势 ,虽 然 外 资银 行 在 前 一方 面是 弱项 。可 是 外 资银 行 目前 正在 通 过 与 中资银 行 的合 作 , 长 补 短 , 渐 取 渐
融 人 中国市 场 。 三 中 、外 资银 行 在 竞 争 合 作
作 , 以筹 措 到 成本 较 低 的资 金 ; 高 自己设 计 产 可 提 品的能力 , 进流程 , 化 服务 与操 作 。 改 优
利 于加 快商 业银 行 股份 制 的 改造进 程 。 带动 自身竞
争 力 的提高 。 、 资银行 的 合作 主要有 两种形 式 : 中 外
重匮露圈 ・7 2/
时 间和 资 金 成本 ,获 得 开展 零 售 业
务 必须 的营 销 网络 、客 户 资源 和 本 币基 础 。 中资银 行 之所 以需 要 战 略 合 作 ,欢 迎境 外 金 融 机 构直 接 参 与
中资 银 行 的经 营 活 动 ,不 仅 可 以 充
外 汇 期 货 、 权 、 构 贸 易 融 资 等 期 结 方 面操 作 成 熟 , 出 了特 色 。外 资 做 银 行 在 传 统 产 品 上 具 有 较 为 简 便
内机 构 网点 方 面 占有 先 机 ,与 国有 大 型企 业 的关 系 比外 资 银 行更 为密 切 。中资银行 更 熟悉 中 国国情 。 针对 某 些 特 定 客 户 的营 销 在 策 略 和效 果
策 等 。外 资 银 行 的陆 续 进 入 。 中 对 资银 行 来 说 竞 争 是 不 可 避 免 的 . 没
的 操 作 流 程 ,产 品 的可 操 作 性 较 强 。而 中资 银行 恰恰 在这 方 面处 于
外资银行全面进入对我国银行业影响及应对
外资银行的全面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及应对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06-051-01摘要外资银行进入给我国银行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我国银行业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应制定短期和长期策略。
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在竞争中发展与壮大。
关键词外资银行银行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外开放度也逐步提高。
自2001年加入wto后,政府渐渐放松了金融管制,至2006年我国银行业市场已完全对外开放,这无疑给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分享中国经济腾飞带来的巨大收益提供了大好机会。
与此同时,在外资银行大举入华也给我国整个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业产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影响。
一、外资银行进入带给我国银行业的机遇(一)加强国内银行的竞争效应外资银行的进入,打破了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垄断,加剧了我国国内金融业的竞争,降低了我国商业银行因长期垄断而形成的高收入和高运营成本。
同时也加强了我国银行的危机意识,促进其加速推出新的服务产品,改进服务技术,提高服务质量,从而提高运营效率。
(二)提高国内银行的技术水平外资银行的进入使得国内银行纷纷借鉴新的金融产品、新的服务方式以及先进的风险管理手段,使外资银行的先进技术逐渐向国内银行业扩散,提高了国内银行的技术水平,从而不断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三)加快我国银行业的国际化进程外资银行的进入,推动我国银行拓展海外银行市场,提升国内银行国际化水平,加快国内银行与国际银行业及国际市场的接轨,使国内银行及时了解和掌握国际银行市场信息,扩大其国际业务的规模,提高国际化水平。
二、外资银行进入带给我国银行业的挑战第一,外资银行倾向于挑选具有盈利性的市场和财务状况好的客户,留给东道国银行的往往是一些落后的市场和盈利性差的项目,面对强大的竞争压力东道国银行很可能去从事高风险的经营活动以获得足够的利润。
同时发展中国家的银行大都缺乏风险防范与风险规避的有效手段,这就使银行体系暴露在极大的风险当中。
与外资银行竞争合作中发展中间业务
与外资银行竞争合作中发展中问业务
■文 , 李菲 以上的水平相 比不可同 日而语 。其他几 家中资银行 的情况 也大
致如此 。 . 第二 .中间业务种类 日益扩大 。但内部结构 以传 统业务为
行手续 费及佣 金收入 中 , 算与清算 业务 收入 、 结 代理业 务收入 、
与信用 承诺及 贷款相关 的收入 等三项传统 中间业 务合计就 占了
; 浙江经济 20. 6 06 5 0
维普资讯
砸 殂嗣啊盟宙重量璺 囊嘲 j 垂i i 蜀孤圈 隅 蕾■硼 l j
圈一 嘲 疆■
S姗 一 ●
投 资理念 、成熟 的财富管理工具 以及丰
删 ≯ ≥ 警 豳 叠 ≯ 霉 00 盒额 。。 《 1 l 。 凼 储 蠢 l 唠 ¨
~
…
2 0 l 0 3 船
2. 32 6 2 3 17
-
纽
2- 23 3 1 .l 4O
面, 有信用卡 、 国际结算 ( 1付汇 、 进3 押汇 等) 等业务 ; 在代理类方面 , 有保险代理 、
证券代理等业 务 ; 在担保承诺类方 面 , 有 贷款承诺 、 信用证及 担保业务 等业 务 ; 特 别是 在 金 融衍 生 产 品交 易 以及 财 务咨 询、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 ( FI 托管 、 Q I) 网 上银行 、 国债承 销 、 企业 现金 管理 、 人 个
3 . 与信用承诺厦贷款相关的收入 26 37
4银行 卡 业务收 入 . 14 80
2  ̄ - 一娜5 -2 27 o 9 . : ≯ l
l. 61 6 l柏 3
5受托 业 务收入 .
6其它 .
舶嘲咖 啦 翻 圈 瞬唧 ■硼
这反映了外资银行中间业务具有较高的
外资冲击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研究
外资冲击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研究中国银行业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了国内经济的支柱行业之一。
然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也不断加快,对中国银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本文将探讨外资银行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
一、外资银行的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1. 加剧市场竞争外资银行的强势进入,使得原本以国内大银行为主的市场竞争格局被打破。
外资银行凭借其更加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开展了各种金融业务,与国内大银行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银行客户趋于理性,在选择银行时会更加关注其服务水平、利率和费用等因素,国内大银行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实力才能与外资银行抗衡。
2. 推动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外资银行引进了国际先进的金融理念和管理模式,使得中国银行业不得不跳出原有的思维框架,积极吸收、学习与借鉴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
在跨国金融业务、金融创新、风险管理等方面,外资银行给予中国银行业重要的推动力,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3. 促进金融市场的国际化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程度在逐渐提升。
外资银行以其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带来了国际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快了中国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进程。
与此同时,中国银行业也在积极推进国际化步伐,其中有不少的措施受益于外资银行的经验和技术。
二、外资银行冲击对中国银行业的启示1. 提高竞争力尽管外资银行的进入对中国银行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但中国大银行并不应该把其视作竞争对手,反倒应该把它们看作是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机会。
通过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的金融理念和管理经验,国内大银行可以加快自身的转型升级。
2. 强化内部管理外资银行的进入要求中国银行业在内部管理方面进行深化改革。
国内银行要加强内部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和制度,在效率、风控、反欺诈等方面提高管理水平,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3. 加强金融创新外资银行在金融创新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国内大银行需要通过加强研究和探索金融创新,不断提高金融产品的创新力和市场适应性,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外资银行策略及在中国的发展
04
外资银行在中国的风险管理
信用风险管理
采取国际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和模型
外资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积极采用国际上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和模型,如内部 评级、风险价值等,以提升风险识别和量化的准确性。
严格信贷审批流程
外资银行通常具有严格的信贷审批流程,包括申请、审核、审批、放款等环节,以确保每 笔贷款的合规性和风险可控性。
特点
国际化、创新性、高度市场化、高附加值服务等。
外资银行的类型
1 2
独资银行
由外国银行全资经营,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和 经营自主权。
合资银行
由外国银行与本国银行共同出资经营,按出资 比例分配利润和承担风险。
3
外国银行分行
外国银行在本国境内设立的分支机构,受本国 法律监管。
外资银行的优势
国际化网络
外资银行拥有遍布全球的分支机构 和服务网络,提供全球金融服务。
企业银行业务优势
三井住友银行的企业银行业务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为各类企 业提供金融服务,包括投资理财、国际结算、贸易金融等。
本土化特色
三井住友银行在中国市场上注重本土化经营管理和创新,推出适 应中国市场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并积极与国内金融机构合作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3
外资银行在中国的竞争策略
产品策略
产品种类多样
01
外资银行在产品种类和数量上非常丰富,包括存款、贷款、理
财、投资等,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注重创新
02
外资银行非常注重金融创新,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全新产
品,例如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新兴领域。
国际化产品
03
外资银行拥有国际化背景,其产品也往往带有国际化特色,能
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
02
19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 场,如美国花旗银行、英国汇丰 银行等。
03
1990年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 织 ( W TO ) , 进 一 步 推 动 了 外 资 银行在中国的发展。
04
2000年代,中国政府对外资银行 实行了更加开放的政策,允许外 资银行在中国设立法人银行和分 行。
制定政策: 制定相关法 律法规,推 动银行业对 外开放
监管审查: 对外资银行 的准入、经 营行为进行 监管审查
风险防范: 加强对外资 银行的风险 监测和预警, 防范金融风 险
促进竞争: 推动银行业 市场竞争, 提高银行业 整体服务水 平和竞争力
加强合作: 加强与国际 监管机构的 合作,共同 应对金融风 险和挑战
感谢您的耐心观看
提升服务水平:提 高服务质量、创新 金融产品、满足客 户多样化需求
加强风险管理:建 立完善的风险管理 体系、提高风险识 别和应对能力
政策层面的建议,完善相关法规和监管机制
01
制定和完善外资 银行进入中国的 相关法规和政策, 确保公平竞争和 金融稳定。
02
加强监管机制, 防范金融风险, 确保银行业的稳 健发展。
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 业的影响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历史与现状
0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
02
中国银行业的应对策略
03
未来发展趋势和展望
04
Contents
目录
01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 市场的历史与现状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历史回顾
01
1979年,中国第一家外资银行— —日本输出入银行在北京设立代 表处,标志着外资银行进入中国 市场的开始。
用SWOT方法分析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发展
用SWOT方法分析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金融业的开放,外资银行正在以多元化的手段争相进入我国市场。
面对中资银行强大的竞争力,外资银行要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劣势和宏观环境下的机遇威胁,才能在中国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标签:外资银行优势劣势机遇威胁一、外资银行发展现状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开放,外资银行纷纷涌入我国,我国银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从2007年4月起,汇丰银行、花旗银行、渣打银行和东亚银行北京分行正式向本地居民开办人民币业务。
外资银行机构逐渐增多,业务不断扩大。
在我国经济增长潜力巨大和金融服务需求面临广阔发展空间的背景下,外资银行正在多元化融入中国金融体系。
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在2009年4月到5月对北京、上海、深圳和香港四地的外资银行进行了调查,发现一些较早在境内设置法人机构的外资银行正在扩大规模,发展势头良好,并且已经在人民币储蓄业务中获益,但是也有一些银行表达了对市场份额会下降的担忧。
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有优势也有劣势,有机遇也有挑战。
本文主要用SWOT方法对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
二、外资银行在中国发展的优势分析1.特色的业务经营和先进的管理方式外资银行普遍拥有悠久的历史和较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实行混业经营,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以及证券、保险与一身,在技术手段创新和衍生金融产品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其业务种类丰富,包括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业务、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托管业务、个人理财业务、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电子银行等多项业务。
外资银行的成本管理严谨,有完善的内控制度、成本管理核算体系和风险管理体系。
随着外资银行人民币业务的开展,其成熟完善的管理手段和先进的服务设施、高质量的服务质量必定会吸引国内客户,抢占国内市场。
2.金融创新能力强金融创新是提高银行竞争力的关键。
外资银行金融工具种类繁多,能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金融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强。
其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通过对金融产品的客户结构、客户需求进行深入了解,设计差异化服务和产品,取得差异化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资银行与我国银行业的合作与竞争在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今天,企业之间的“合作竞争”关系代替了过去的“零合博弈”关系。
“合作竞争”一词源于西方经济学家拜瑞.J.内勒巴夫和亚当.M.布兰登勃格合著的《Co-competition(合作竞争)》一书①。
作者在此书中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营销管理理念,即合作竞争。
他们认为,当某一企业发现市场机会后,没有能力占有竞争所需要的相应资源、设置有效的进入壁垒时,便与他人共享资源,共同开发市场、做大市场,追求共同利益。
现阶段,中外资银行的劣势都很明显,中资银行的劣势体现在自身的竞争力不高,而外资银行的劣势则体现在外部环境对发展的制约。
因此,双方为了各自的目标都有合作的迫切愿望,并都将其作为现阶段发展的主要路径。
一、外资银行在我国经营现状(一)外资银行在华的经营现状外资银行在明确了自己的战略规划和业务定位后,按照我国银行业的开放进程积极稳妥地开拓业务,在规模、机构数量、业务种类等方面发展迅速:1. 分支机构数量增加迅速,业务范围逐步扩大截至2005年底共有20个国家和地区的71家外国银行在中国设立了238家营业性机构。
除营业性机构外,另有40个国家和地区的173家银行在我国23个城市开设了238家代表处。
(数据来源:维普资讯)随着入世承诺的逐步兑现,外资银行在华经营的业务范围已经从外汇业务扩大到人民币业务。
截至2004年7月15日,向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业务的地域扩大到13个城市,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银行达到100家,占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总数的50%:另外,还有13家外资银行获准开办网上银行业务,27家境外机构获得QFII资格,11家外资银行获准从事衍生产品交易。
至此,外资银行在法扼规定的12项基本业务范围内经营的业务品种已达约100个.其中新增的业务有QFII②托管、网上银行、国债承销、①《Co-competition,合作竞争》作者:西方经济学家拜瑞.J.内勒巴夫和亚当.M.布兰登勃格。
合作竞争,即竞争式合作这一概念源于此书。
②QFII(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即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是指允许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在一定规定和限制下汇入一定额度的外汇资金,并转换为当地货币,通过严格监管的专门帐户投资当地证券市场,企业现金管理、金融衍生产品、个人的财富管理等。
(数据来源:)2. 资产规模扩大,人民币业务跳跃式增长至2004年7月末,在华外资银行的资产总额为643亿美元,市场占有率已达1.82%:其中贷款为301亿美元,外汇贷款市场占有率为17.8%。
外资银行的人民币业务发展迅速,近几年每年均以两位数的速度快速增长。
截至2004年7月末,在华外资银行的人民币资产总额为857亿元,比2003年同期增长48%。
在华经营的外资银行机构中,已有138家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15家获准开办网上银行业务,41家获准从事衍生产品交易业务,5家外国银行分行获准开办QFII托管业务。
(数据来源:维普资讯)3. 盈利能力提高,资产质量较好2003年全部在华外资银行实现盈利2.35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20%;其中人民币业务实现盈利5.04亿元,比2001年增长126%,人民币业务利润已成其重要利润来源。
外资银行盈利提高的同时,资产质量整体较好。
2003年末全国外资银行不良贷款率为3.08%,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
截至2004年7月末,不良贷款率进一步下降到1.59%,不良资产率也只有1.5%。
(数据来源:中国银监会2004年报告)(二)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间的竞争一般认为,入世对中资银行的直接冲击表现在市场份额减少、客户流失、人才流失三个方面。
回顾4年来的情况,就此三个方面而言,外资银行的直接冲击不大明显,但仍伴随着相当程度的竞争施压。
1. 中外资银行市场份额变动不大2003年末,在国有商业银行、中资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三类银行机构的资产、存款和贷款总额中,国有商业银行占比分别是78.23%、79.06%和78.63%,中资股份制商业银行占比分别为19.65%、20.2%和19.78%,外资银行占比分别是2.12%、0.74%和1.59%。
与2001年末相比,外资银行的市场份额保持稳定,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下降3个百分点左右,这部分市场份额基本上被中资股份制商业银行抢占。
但外资银行在国际结算领域长期保持较高的市场份额并对中资银行的业务形成了较大冲击,如进口付汇、押汇等。
以天津为例,2003年外资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市场份额占比为其资本利得、股息等经批准后可转为外汇汇出的一种市场开放模式。
43.86%,比入世前增加了8.34个百分点。
厦门、大连等城市的外资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市场份额也都在30%以上。
(数据来源:)2. 外资银行客户结构没有明显变化外资银行的主要客户仍集中在三资企业,特别是那些与外资银行有“地缘关系”的所在国家在华投资的跨国公司,占客户总数的50%-60%,而中资企业客户只占10-20%:有资料显示,2003年末外资银行对境内中资企业的贷款只占其贷款总额的2.4%,比2001年末的4.3%下降了近2个百分点。
3. 人才出现双向流动由于中资银行薪酬和福利待遇有所提高以且用人机制的改革,并未出现中资银行业务骨干大量流向外资银行的情况,甚至还出现了从外资银行回流到中资银行的现象。
据调查,工行上海分行近两年共有150人左右外流,但主要去向是中资股份制商业银行。
4. 资产增长速度比较从以下数据(见表1)可以看出, 外资金融机构虽然总体份额小, 但是资产的增长速度还是相当快的, 是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增长速度的116倍, 从长远角度来看,外资银行的竞争力不容小觑。
在华拓展业务还受到诸多限制。
但随着2006年底的临近,格局将被清盘,从长计议。
(三)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间的合作在入世保护期内,中外资银行的合怍关系要胜于竞争关系。
中外资银行利用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相互合作是必然趋势:这种合作主要表现在业务合作和股权合作两个层面:1. 业务合作层面,由松散的全面业务合作向紧密的具体业务合作转变签署全面业务合作协议或进行某一项业务合作。
入世前,中外资银行战略联盟的形式主要是签署全面的业务合作协议,而且合作的领域集中在代理行方面。
入世后,全面的业务合作协议显得相对松散,不利于双方业务合作的深化。
因此,双方开始更多地选择单项的业务合作,包括信用卡业务、清算业务、人民币资金拆借、银团贷款业务、货币互换业务、资产证券化业务等,这样不仅加速了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而且也有助于中资银行培育和提升那些迫切需要但在短期内没有能力自主形成的业务或产品的竞争力。
中资银行特别应该加强与外资银行优势业务方面的合作,例如花旗银行的现金管理业务、德意志银行的资产管理业务、恒生银行的零售银行业务、法国巴黎银行的项目融资业务、美洲银行清算结算业务等。
2. 股权合作层面,由中外合资向外资参股中资银行方向合作⑴建立合资银行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后至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前,中外资银行在股权方面的合作主要是合资方式,参股和独资方式基本不存在。
1985年,首家中外合资银行——厦门国际银行成立。
之后,中国工商银行和法国巴黎银行对等出资50%成立了上海巴黎国际银行,又与韩国韩一银行以1:1的股权结构组建了青岛国际银行。
中国入世以后,随着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深化,外资银行期望获得更多的参股比例,合资银行的股权结构正在发生变化。
最近,中国工商银行宣布将其持有的上海巴黎国际银行50%的股份转让给合资方法国巴黎银行,法国巴黎银行中国公司成为在华注册的首家外资独资银行。
工商银行还将其持有的青岛国际银行股份转让给韩国的一家银行。
因此,中外建立合资银行的方式将逐步淡出,参股和独资方式将成为主流。
⑵外资参股中资银行入世以来,外资银行参股中资银行特别是中小商业银行成为外资银行迅速进入中国市场和提前开展业务的主要途径。
2003年12月银监会发布了《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后,外资金融机构入股中资银行出势头良好(参见表2)外资金融机构参投中资银行的目的、形态、份额、要求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随着参股比例的不断提高,外资银行在参投中资银行的过程中也积极争取管理权。
例如汇丰银行参股交通银行就获得了董事会中两个席位,并将参与交通银行的经营管理。
引进外资后的中资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信息披露、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模式、技术进步和产品开发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而外资通过参股中资银行也迅速扩大了对中国市场的渗透速度。
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在规模、实力和网点上有着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随着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制改造和上市在即,外资银行参股国有商业银行必将成为新的热点,以利用国有商业银行充足的物理网点推广其公司现金管理、私人理财、信用卡、住房按揭贷款、汽车消费贷款等其看好和重点发展的业务领域。
但对国有商业银行来说,在选择外资银行做战略投资者时,一定要坚持严格和谨慎的原则,结合自身经营战略和业务特点,选择对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有直接帮助的外资银行作为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战略联盟的初衷和意义。
表2: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参股情况(四)中外银行竞合前景分析尽管中外资银行之间是一种竞争合作的关系,但保护期过后的3-5年内,外资银行将会迎来一个快速扩张时期。
根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2006年底,中国将对外资银行取消所有地域及客户限制。
届时单个境外金融机构和多个境外金融机构的投资比例都有可能进一步提高。
中国金融业正面临“第二次入世”。
1. 竞争前景分析目前,虽然中国还没有完全取消对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时间和地域限制,但是,中外资银行的竞争局面已日益显现,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在业务上主要集中在外汇业务和部分人民币业务;在客户上主要体现在外企和部分国内优质客户的争夺上;在地域上,主要体现在东南沿海和部分经济发达地区,且以战略性竞争为主。
⑴在业务竞争中,主要体现在中间业务的争夺。
外资银行经营外汇业务,资金实力较强,由于其与三资企业有长期的合作关系,所以显示出较强的竞争力。
同时,无论是外汇还是人民币业务,中间业务将成为中外银行争夺的一个重点。
如国际结算业务上显露出强烈的竞争力,国际结算业务的市场已达40%左右。
在信息咨询、投资理财等业务方面,外资银行除继续稳定原有客户外,将特别重视为中国客户提供服务。
除了中间业务以外,网络银行也将是中外银行争夺的一个重点。
外资银行在网络银行方面的发展比国内中资银行早而且全面;为了减弱其网点不足的劣势,外资银行会在这方面下更大的工夫。
⑵在客户竞争中,主要体现在外企和国内优质客户的争夺。
目前,238家外资银行在华机构中绝大多数客户对象仍是三资企业,而且主要是外资银行所在国或地区的对华投资的跨国公司,大致比例为50%-60%;中国国内的企业只占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