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自然辩证法PPT

合集下载

《自然辩证法概论》PPT模板

《自然辩证法概论》PPT模板
unacknowledged philosophers of the postmodern world.”
技术的三种历史形态
古代技术: techne、skill、craft 近代技术: technique、 technology
Art(狄德罗《百科全书》)
现代技术: technology,人工智能
术对科学的重大贡献 4 “技术的科学化”:现代技术生命力之所在 5 “科学技术一体化”:科学技术融合密不可分
的新现象
三 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
解读“科学研究的象限模型”
研究由……引起:
追 Y 纯基础研究 应用引起的基础研究
求 基
(玻尔象限) (巴斯德象限)

纯应用研究
认 识N
(爱迪生象限)

N
Y
(2002年3月) 美加大停电(2003年8月):天灾+人祸+技术
失控
从关于技术的一般问题谈起:
技术工作者(如工程师、技术工人等) 的技术工程活动有什么本质特征和要求?
工科高校毕业生要成为称职的工程师需 要哪些内外条件?
技术人才的成长有什么特点和规律性? 工程师应承担怎样的社会职责? 老生常谈:技术是双刃剑吗?
新类型,它体现的是一种制度性思想腐 败
如何识别“伪科学”?
不要用常识的概念框架理解科学
“眼见为实”之批判:科学实验 “官大学问大”之批判:科学家
科学的内涵和特点有那些内容
知识体系 认识活动 社会建制 科学方法 科学精神
伪科学的危害
首先,伪科学冒充科学,与真正意义上的科 学技术争夺极为有限的科技投入。
2. 技术领域中真有令人感兴趣 的、值得研究的哲学问题吗?
从最近的直观事件谈起:

自然辩证法概论(方法论)PPT课件

自然辩证法概论(方法论)PPT课件

技术方法论的主要内容
观察与实验
归纳与演绎
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取关于研究对象的第一 手资料,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通过对观察和实验所得数据进行归纳和演 绎,形成对研究对象本质和规律的深入认 识。
类比与模拟
分析与综合
通过类比和模拟方法,将研究对象与其他 事物进行比较,发现相似点和差异点,为 解决问题提供启示。
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哲学提供了丰富的实证材料和理论依据,推动 了哲学的发展和进步。
哲学对自然科学的影响
哲学为自然科学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帮助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形 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自然科学与哲学的互动
自然科学和哲学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共同推动人类对自然界和人 类社会的认识。
自然科学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和发展
总结词
历史演变、实践检验、科学基础
详细描述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在批判地继承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以实践为检验真 理的唯一标准,以科学为基础,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运动的、发展的、有规律的,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 发展的。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
总结词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实践检验真理、辩证法原则
详细描述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 和永恒发展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辩证法原则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
03
自然科学发展与马克思 主义
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自然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它既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方法论个自 然科学中的体现和贯彻。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研究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进 步的方法论问题,以及科学技 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自然辩证法研究生ppt课件

自然辩证法研究生ppt课件


(1)、自然辩证法按照其学科性质属 于哲学的二级学科。
• (2)、就其地位或学科位置,属于哲 学与具体科学之间一个独立层次,是 哲学与具体科学技术的中介和桥梁。 • (3)、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它 与历史唯物主义相互并列。 • (4)、自然辩证法又具有交叉学科的 特性:
哲学
自然辩证法
• 它在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进行交 叉,
一个是逻各斯(logos)精神,一个是努斯 (nous)精神。 逻各斯精神:言说、说话、言语,引伸为理性、 逻辑、规则、规律,即理性精神。 努斯精神:就是能动、超越、创新、自由的 精神。
2 、反思
黑格尔认为,反思就是思想对思想的思想。 即思想的自觉或精神的自觉,自我检审,自我批 判,自我否定,自我超越。 反思就是怀疑、批判、创新的精神。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做思想的主人:自主、自由、自尊。 科学是“思想的自由创造” ,思想是“爱的 运动” 。

(9)哲学是无用之学,“哲学烤不出面包” 。
(10)哲学没有答案,是无解的。凡是有明确 答案的都不是哲学,只能是科学。 (11)哲学是玄学,玄之又玄,不可捉摸,虚 无缥缈。 (12)哲学是这个时代的弃妇和人们的梦中情 人。
(13)罗素:“哲学是介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 一片无人区” 。

• • • • • • • • • • • •
体系结构
自然辩证法
自然观
科学技术方 法论
科学技 术观
各门具体科学技术的部门辩证法
5.自然辩证法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1)科技史 (2)科学思想史 (12)现代科技概论 (13)科技伦理学 (14)生命伦理学 (15)科学社会学 (16)科技管理学 (17)科技政策学 (18)系统科学 (19)马克思主义哲学

自然辩证法ppt课件

自然辩证法ppt课件
面对全球性挑战,自然辩证法将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促进各国在共同发展中实现合 作共赢。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与价值
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助于培养辩证思维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通过学习自然辩证法,可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认识自然界和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为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 。
自然辩证法对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义
自然辩证法揭示了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 论指导。
自然辩证法强调自然界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要求我们在可持续发展中注重经济、社 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自然辩证法倡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 的思想基础。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与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 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 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 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 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科学的方法
科学的方法是观察、实验、推理和 验证等方法的综合运用,是获取科 学知识和解决科学问题的有效手段 。
科学的价值
科学具有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推 动社会进步的价值,是人类文明发 展的重要动力。
自然观与科学观的关系
自然观对科学观的影响
01
自然观是科学观的基础和前提,不同的自然观会导致不同的科
学的思维方法,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02
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自然辩证法》课件

《自然辩证法》课件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自然辩证法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 用,旨在探讨人类与自然环境的 相互作用,以及如何通过科技手 段和政策措施来保护和改善环境

生态平衡
强调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以及如 何通过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污染 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式来维护
生态平衡。
绿色发展
提倡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 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促进
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
人对自然的影响
人类通过生产、生活等活动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如过度开采、 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等。
自然对人的反作用
自然环境的恶化会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如气候变 化、自然灾害等。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人类应该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 生。
04 自然辩证法的应 用与实践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
自然辩证法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应用,旨在探讨如何在满 足当代人类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自身需求的 能力。
资源利用
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和环境污染 。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
平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推动经济社会的可 持续发展。
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
自然辩证法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应用,旨在探讨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 和自然界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来推动可持续发展。
技术伦理
关注技术发展中的伦理问题,如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的道德风险和 伦理挑战。
科技政策
研究科技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如何平衡不同利益诉求,推动科技创 新与环境保护、社会公正等方面的协调发展。
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为指导,研究自然界和自然科学中的辩证法问题,揭示 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探讨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

第一章 自然辩证法概述ppt课件

第一章 自然辩证法概述ppt课件



A 自然科学是直接研究自然界的; 而自然辩证法是间接研究自然界的。 B 自然科学以自然界的局部领域(或部分、个别)为研究对象; 而自然辩证法则以自然界的整体为研究对象。 C 自然科学得出的是局部的、个别的结论或规律; 而自然辩证法得出的是自然界存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
(二)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看,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 哲学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门类

通过研究科学技术的成果,达到其自然观的建构目的 ——这是自然辩证法与以往各种自然哲学、自然观最为不同之处 ——也是自然辩证法具有科学性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五、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内容

与研究对象相适应,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内 容包括三部分:
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
2自然界的演化发展

3人与自然的关系


形成的基础:

是科学技术的成果。
(二)辩证唯物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定义:

是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理论。

主要回答的问题:

在概括总结各种具体科研方法的基础上,探讨:科技研究如何进行? 在对科技研究进行反思的基础上,追问:科技研究何以可能?

认识论——实践观、认识观、真理观、价值观
三、自然辩证法的主线

主线: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和自然界关系联结的纽中介:科学技术 形成了如下图示:
人←→ 科学技术 ←→自然界
(人的自然化) (中介) (自然界的人化)
主体←→科学技术←→ 客体
(客体化) (中介) (主体化)
问题:①科学技术属于主体?还是属于客体? ②属于人的构成?还是属于自然界? ③人相对于庞大的自然界,为什么将自然界视为 客体而自己成为主体?

自然辩证法专题研究.ppt

自然辩证法专题研究.ppt

24
形而上学的自然观


形而上学的自然观就是用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看待自 然所形成的哲学观点,它的中心内容是自然界绝对不 变。它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从来如此、永远如此。万事 万物只是在空间上彼此并列着,没有时间上的历史发 展。如果有变化,那也只是位置的移动和数量的增减, 并且这种变化的原因不在事物内部,而是由于外力的 推动所致。 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形成不是偶然的,有其历史的必然 性和认识论的根源性。历史的必然性是指这种自然观 是与较低水平的生产力和较低水平的自然科学紧密相 联系;认识论的根源是指它的形成受自然科学分门别 类研究方法的影响。
自然辩证法的对象和内容
自然界的辩证法(自然观):探讨自然界存在 和演化的一般规律。 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科学技术观):探讨 作为一种认识现象的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 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科学技术方法论): 探讨人类通过科学技术实践活动认识自然和改 造自然的一般规律。 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辩证法(科学技术 与社会):探讨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科学技术 与社会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

13
什么叫思辨?——以芝诺悖论为例

思辨就是运用逻辑推导进 行理论上的思考。

“运动是不可能的”
芝诺的证明:移动位置的 物体在到达目的地之前, 必须先到达路程的一半的 地方,但要走完这一半的 路程,又必须先经过这一 半的一半,如此递推下去, 物体最终只能停在原地不 动,所以运动是不可能的。
芝诺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 是一位才思敏捷的哲学家。他曾经四 处游说,宣传“运动不可能”的主张。 他的这个结论是难以接受的,但人们 又无法反驳他的论证过程。

17
天空立法者——第谷与开普勒
为了给“日心说”提供更充分的证据,德国学者开普勒对丹麦天文 学家第谷留给他的长达21年的观测资料进行了整理和计算,提出了行星 沿椭圆轨道运行的“行星运动三定律”。

马工程 研究生课程自然辩证法 绪论课件

马工程 研究生课程自然辩证法 绪论课件

正是这种远离现实的理智构造,创 造了人类特有的间接和文明的发展 之路。
所谓间接的发展,在于它不再是 从技术到技术的单线程的发展路 径,而是多线程和多层面的演进 模式。
所谓文明的发展,是因为发展之始 首先在语言、文字等虚拟现实的媒 介上展开,并且通过批判的方式不 断地改错与完善。
在单线程的现实发展之路中,任何 错误都要以物质的形态表现出来, 并且用物质的手段来改正。这种直 接的过程常常伴随有巨大的物质损 失和对责任人的野蛮惩罚。文字狱 是单线程发展在政治上的表现。
一旦人们找到了知识与现实之间的 沟通媒介和方式,书面上的世界就 将在人们的技术实践中物化为真实 的世界,在现实中开出智慧之花。 所以说,以科学为代表的学术繁荣, 为技术与社会的发展撑开了一片天 空。
哲学是推动多线程发展的始发者
多线程发展是价值多元的,首先表现在 哲学的独立性上。哲学之所以是哲学, 在于其思想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它在不 受社会其他领域的左右情况下,构造了 各种可能的逻辑空间。
第三是技术的艺术空间,为 现实的创造性活动提供了求 解问题的程序,劳动是这一 领域的活动核心。
最后,是社会的生活空 间,为思想者提供了逃离 现实的条件和灵感,消费 是这一领域的活动核心。
3.1.2 微观的意义
提供模型的作用:
恩格斯:哲学为科学技术创造提供“类似物”。 例子:和谐宇宙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发现。
3.1 学习意义 3.1.1 宏观意义
哲学是现代文明发展的起点。
科学最早起源于希腊的自然哲学。 近代科学的诞生和发展以理性启蒙为条件。 现代科学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哲学为其提供健康的理
性文化基础。
问题:为什么我们是技术大国,但少 有原创技术,而善于复制或放大技术 ,科学上创造的成果就更少了?

自然辩证法概论 -研究生课程

自然辩证法概论 -研究生课程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 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 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 发展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是同哲学与科学 技术的进步分不开的。
对自然辩证法研究对象的阐述(1)
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的辩证法和自然科学的辩证法。 “自然科学的辩证法”这一词也是恩格斯采用的。这是他一 个重要札记的标题。自然辩证法和自然科学辩证法是密不 可分的,因为客观自然界的辩证规律就反映在自然科学的 辩证内容中,自然辩证法的研究途径只能通过对自然科学 成果的概括来进行。不过,自然科学辩证法的研究还包括 自然科学作为一种社会记录的一般发展规律的研究。自然 辩证法中的“自然”概念既包括天然自然也包括人工自然。 人工自然的研究也是属于一种社会现象 ——资料来源《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
马克思、恩格斯酝酿和形成他们的新的 哲学世界观,开始于19世纪40年代。他们关 于自然辩证法的思想萌芽,也应追溯到这一 时期。 1873年到1883年,恩格斯开始酝酿和写 作《自然辩证法》这本书。虽未完成,但自 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严整理论 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被实际地确 立起来了。
从哲学上对人类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概括。
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指导,依据技术发 明和创新的历史过程和事实,阐明技术的本质、 价值、技术研究的主要方法和基本环节。
21
4.科学技术与社会
从哲学上阐明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相 互作用关系,探索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或者科学、技术、社会协调发展的一般规律。
26
正是在历史发展的这种必然进程中,也是 为了适应自然科学和哲学发展的需要,马 克思和恩格斯总结和概括了当时自然科学 以及技术发展的最新成就,批判地继承了 哲学史上的宝贵遗产以及人类文明史中一 切有价值的成果,特别是吸取了黑格尔哲 学中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并在唯物主义的 基础上对它加以革命的改造,才在他们建 立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过程中创 立了自然辩证法。

1-自然辩证法(总论) PPT课件

1-自然辩证法(总论) PPT课件

• 自然辩证法具有交叉学科的特性:
1)在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进行交叉 2)在两种文化之间进行沟通,架设桥梁
2020/8/4
50年代末60年代初, 英国学者C.P.Snow提出 了“两种文化”及其分 裂的问题,并成为国际 上关注的热点国内状况 更为严重。通俗地讲, 这也就是文理沟通的需 要。
2020/8/4
演变的历史进程:
• 古代哲学 近代哲学
现代哲学 后现代哲学
(认识论转向) (语言学转向)
外向式的定义: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图景

内向式的定义:智慧,思维策略。
2020/8/4
2.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 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
• 彻底的唯物主义立场 • 辩证的思维方式 • 实践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用性学科:
2020/8/4
研究内容的四个方面:
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2、辩证唯物主义科学与科学方法论; 3、辩证唯物主义技术与技术方法论; 4、辩证唯物主义科学技术观。
2020/8/4
自然辩证法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
• 科学史; • 自然哲学; • 科学技术哲学; • 科学社会学; • 科学学。
2020/8/4
之一的科学发展历史。 • 3)学习科学精神、思想、方法和文化。 • 5)培养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原理进行决策的能力。 • 6)培养以科学的态度、方法思考和参与社会上与
科学技术相关的争论和有关问题的讨论的能力,培 养关注正确利用科学技术的社会责任感。
2020/8/4
四个把握:观点、能力、精神和视野
• 通过自然辩证法课程的学习,我们力图 培养:
1-自然辩证法(总论) PPT课件
课程要求:

自然辩证法ppt

自然辩证法ppt

自然辩证法概述1.1本学科历史渊源❿西方自然哲学发展的产物3辩证法哲学在古希腊时期已经创立,强调运动发展变化,思想素材丰富3黑格尔唯心辩证法博大精深,是马列哲学的直接来源3马恩共同创建马主义哲学.:.恩格斯撰写《自然辩证法》、《反杜林论》,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辩证法)基本思想.列宁撰写《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发展自然辩证法1.2学科体系构造❿体系构成3“四大块”--自然观、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科技观、科技政策❿学科定位3属于马主义哲学,与现代科技高度相关,是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主导学说❿与现代科技的关系3各有侧重、双向互动、相辅相成、与时俱进1.3自然辩证法在中国❿年发展历程起伏跌宕,与当代中国科技事业联袂而行3新文化运动中,掀起科学、民主思潮330年代自然辩证法传入中国,国统区和延安都有传播350年代以后苏联,自然辩证法成为显学,成为中国科技政策基石3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自然辩证法的重大发展1.4学习本课程的意义❿亦实亦虚,政策说明和思想认知作用3实用价值(学分、文凭)3科学思维和科学工作原则3了解科学社会化和社会科学化的内在依据3认识国情民意,感受中国发展趋势3化解科学与人文隔阂,为科学生涯的增添情趣本章学习要点❿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定位、体系构造、与科技学科的关系❿自然辩证法的创立发展及历史渊源,与现代中国的联袂变化2.马恩创立自然辩证法硕士生自然辩证法课程2.1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❿古希腊朴素辩证法3核心观念是运动变化和对立统一,把自然界当作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力图在某种具有固定形体的东西中,在某种特殊的东西中去寻找这个统一”3思维特征是,缺少科学实验和分析,带有直观、思辨和猜测的性质。

只是直观地勾画了整个自然界的轮廓,不能说明构成自然界总画面的各个细节2.2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❿中国古代自然哲学自成一派,与古希腊哲学异曲同工3中国古代自然观萌生于商周时期,确立在春秋战国时代3讲求"物我一体、天人合一",注重意会体悟。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PPT课件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PPT课件

人文精神的内涵及价值
人文关怀
人文精神关注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强调 人的尊严和价值。
历史意识
人文精神具有历史意识,关注人类历史文化 的传承和发展。
审美意识
人文精神注重审美和艺术,追求美的感受和 创造。
道德意识
人文精神强调道德和伦理,关注社会公正和 道德规范的建立和维护。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相互促进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 PPT课件
REPORTING
• 自然辩证法概述 • 自然观与科学方法论 • 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 •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 自然辩证法在当代的意义与价值
目录
PART 01
自然辩证法概述
REPORTING
自然辩证法的定义与内涵
01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 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 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
PART 05
自然辩证法在当代的意义 与价值
REPORTING
自然辩证法对当代科技发展的指导作用
提供科学方法论
自然辩证法揭示了自然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规律,为当代科技 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
启发创新思维
自然辩证法强调辩证思维,鼓励人们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思考问 题,有助于激发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自然观对科学方法论具有指导作用,不同的 自然观会导致不同的科学方法论选择。
科学方法论的发展也反过来影响了 自然观的形成和发展,如实验方法 的广泛应用促进了近代自然观的产 生。
PART 03
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
REPORTING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 2
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通过不断创新和应用,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自然辨证法(共22张PPT)

自然辨证法(共22张PPT)

证法有助于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科学观推动自然观的变革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理解也在 不断深化和拓展,从而推动了自然观的变革。
自然观与科学观相互促进
正确的自然观有助于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而科学的思 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又有助于更深入地认识和理解自然界。
03
自然辨证法的基本 原理
自然界物质性原理
科学研究中的分析与综合方法
分析法
将复杂的研究对象分解为简单的组成 部分或要素,分别加以研究和描述,
以揭示其内在结构和联系。
综合法
将分析所得的各种要素或部分按照内 在联系有机地组合起来,形成对研究
对象的整体认识和理解。
分析与综合的统一
分析法是综合法的基础和前提,综合 法则是对分析法的整合和提升,二者
1 2
精确化描述
科学方法论提供精确化的观察、实验手段和数学 语言,使自然辨证法的描述更加准确、具体。
实证化研究
科学方法论强调实证化研究,通过实验验证假说 ,为自然辨证法的理论提供可靠的经验支持。
3
跨学科融合
科学方法论促进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为自然辨 证法提供更广阔的研究视野和多元化的分析方法 。
06
提高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深化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
Hale Waihona Puke 01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研究和分析,自然辨证法有助于深
化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理解。
提高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
02 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自然辨证法提供了改造世界的
思路和方法,有助于提高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
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03
通过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深入研究和分析,自然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比论空中花園
二、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
(一)自然辩证法的创立(19世纪) (二)自然辩证法的发展(20世纪初) (三)20世纪中叶以来自然辩证法的新发展
(一)自然辩证法的创立(19世纪) 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形成于 19 世纪 40 年代创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过程 中,而系统的确立是在19世纪70~80年 代历史观方面的理论完成之后,以恩 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为标志。
19世纪末以来,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日趋紧 密:
⑴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开始了一体化进程。 突出表现: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 ⑵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 ⑶技术创新及开发研究成为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关 键因素。 引入新的产品或产品的新质量, 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市场, 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的来源, 实行的新的企业组织。
2、自然辩证法的产生 为确立辩证唯物的自然观,马克思、恩格斯 进行了三个方面的理论工作: ⑴批判分析了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从黑格 尔哲学中拯救了自觉的辩证法。 ⑵批判分析了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创立了 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方法论。 ⑶研究了劳动和人的生存、发展,以及劳动 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形成了一系列重要思想:
自然辩证法概论
自然辩证法概论
Part 1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Part 2 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 Part 3 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 Part 4 科学技术与社会
Part 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一、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二、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 三、系统自然观 四、生态自然观
一、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一)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
科学是历史的 有力杠杆
3. 辩证唯物主义的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
从哲学上对人类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概括。 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指导,依据技术发 明和创新的历史过程和事实,阐明技术的本质、 价值、技术研究的主要方法和基本环节。
法洛斯燈塔
4.科学技术与社会
从哲学上阐明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相 互作用关系,探索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或者科学、技术、社会协调发展的一般规律。
这些趋势促使马克思主义的后继者对科学、 技术及其与社会的作用关系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列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 自然辩证法: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焦耳
赫尔姆霍兹
化学
• 1824年,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制造出雷酸银(Ag-ON=C),它和维勒制造出的氰酸银(Ag-O-C=N)在 成分上完全一样,于是发现了同分异构现象,这 是质量互变规律的科学证据。 1828年,维勒在研究氰酸盐类时,发现无机化合 物氰酸铵在水溶液中加热能得到有机化合物尿素, 这说明在有机物与无机物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律,揭示 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再一次印证了质量互 变规律的正确性。于是,化学领域内从元素到化 合物,都有统一的自然规律可循,机械观在化学 领域内被清除出去了。
(二)自然辩证法的发展(20世纪初)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马、恩相继去世后,历 史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第二次科技革命兴 起,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的三大发现(电子、 X射线、放射性现象的发现)对唯物主义的基本 原则提出了挑战:“物质消失了”,“唯能论”。
德国物理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 “能”是世界上的真正实体,一切外 界现象都可以说是能量之间的过程。
弥漫状星云
星云微粒的旋转
扁平的盘状星云
地质学 • 1830年,英国地质学家赖尔的《地质学原理》 一书问世,书中提出了“渐变论”思想,用 地球自身的自然力量解释了地层的形成和演 变的历史。有人把它称之为地质学上的“第 一次革命”,恩格斯给予很高的评价,“只 是赖尔才第一次把理性带进地质学中,因为 它把地球的缓慢变化这样一种渐进作用,代 替了由于造物主一时兴发所引起的突然革 命。”
自然科学背景 • 天文学: • 1755年,德国哲学家康德匿名发表了《宇宙 发展史概论》一书,首先提出了关于太阳系 起源的“星云假说”。他宣称:给我物质, 我就能用它造出一个宇宙来!这就是说,给 我物质,我将给你们指出,宇宙是怎样由此 而形成的。用星云物质之间的引力和斥力相 互作用来解释天体的成因和演化,取消了牛 顿的第一推动力。
(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
(三)自然辩证法的主要内容
一、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 成部分,是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 揭示自然界、自然科学技术研究和自然 科学技术发展的普遍规律以及科学技术 与社会相互关系的科学。 围绕对自然辩证法概念的理解大家需要 了解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
自然辩证法属于哲学学科,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体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 学体系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实际上它是联系马克思 主义哲学与各门具体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中间 桥梁。
自然辩证法概论——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钱学森先生 在讲到自然辩证 法的中间桥梁作 用时,曾经用了 一个十分简单的 关系式来表示:
物理学 • 1840-1843年,热功当量(J=4.19焦耳/卡) 的测定和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确立,说 明“自然界中一切运动的统一,现在已经 不再是一个哲学论断,而是自然科学的事 实了”。能量守恒定律,在物理学中表现 为热力学第一定律: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 具有能量,能量有各种不同的形式,能够 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从一个物 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在转换过程和传递 过程中能量的数量保持不变。
1.辩பைடு நூலகம்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 根本观点。 旨在从哲学上对自然界(包括人工自然)作 出既唯物又辩证的说明,揭示自然界的本质及 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
2.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
从哲学上对人类认识自然的一般方法的概括。 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指导,依据科学发 现的历史过程和事实,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 方法作出哲学概括和总结,阐明科学的本质、 价值、科学研究的主要环节和基本过程,揭示 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
(3)在科学技术观方面,深刻揭示了科技自身 发展的内在逻辑,而且把科技的发展作为一种 社会现象来考察,并由此提出了许多崭新的思 想:自然科学属于一般社会生产力的范畴;科 学技术并入生产过程转变为直接的生产力;社 会实践的需要,首先是经济、生产的需要,是 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科技又是推动社会 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
在此基础之上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 《自然辩证法》、《路德维希· 费尔巴哈与德国 古典哲学的终结》等著作中,详细地阐发了自 然辩证法思想。 ( 1 )以运动形式相互转化为中心的无限流动和 发展的自然观,即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 2 )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第一次把社会 实践放到认识论和方法论,创立了辩证唯物主 义的科学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
• 首先,他们用机械论和庸俗进化论来对抗 革命的辩证法。庸俗进化论是一种形而上 学的发展观。代表人物有斯宾塞等。它把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庸俗化,扩大了其中 的缺点,否认事物的质变,只承认事物的 量变。他们竭力反对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 主张逐渐升华、点滴改良和阶级调和,宣 扬资本主义和平长入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自然辩证法
自然科学、技术科学
由这个关系式中:
一方面,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自然辩 证法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是整体和部 分的关系。 另一方面,自然辩证法与各门自然科学、 技术科学的关系则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 个性、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包括三个内容:
• •
生物学
• 1838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 1839年,德国动物学家施旺所建立 的细胞学说,阐明了细胞是构成生 物组织的基本生命单位,也是动植 物生命起源和演化的共同基础,把 千差万别的生物种类统一起来了。
施莱登
施 旺
细胞
生物学
• 1859年,达尔文提出进化论,完成了自然 界生成演化的最高阶段的理论探索。他以 大量的科学事实,说明从单细胞的原生生 物到动植物有机体再到人类的进化过程, 把自然发展过程的各个基本环节的描述完 成了,从而使辩证的自然观有了科学的依 据。 • 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一幅永恒运动、有机 联系和不断发展的辩证图景。
1、恩格斯创作《自然辩证法》的背景
• • 社会背景 19世纪70年代,西欧各主要国家正处于大工业蓬 勃发展的时期,尤其是电气工业和化学工业取得 了巨大的成就,促使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 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引起了社会阶级斗争的尖 锐化。西欧各国的工人阶级在巴黎公社失败后, 总结了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先后建立了社会主 义的工人政党。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从法国转移 到了德国。马克思主义受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 级党内机会主义全面攻击。
《物种起源》中译本书影
达尔文当年乘坐的“小猎犬号” 1831年,达尔文乘坐“小猎犬号”开始了长 达五年的环球考察,为其日后提出进化论奠定了 坚实的基础。
当时讽刺达尔文的一幅漫画
这一系列科学发现引起了自然观的深刻 革命,在僵化的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 了一个又一个缺口,特别是物理学、生 物学的两次重大理论综合,揭示了自然 界运动形式的多样性及其相互联系与转 化,消融了有机界与无机界之间的鸿沟, 自然界的主要过程得到了科学说明,并 被归之于自然原因,为辩证唯物主义自 然观的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基础。
人类进化图
达尔文
达尔文(1809— 1882),19世纪英国杰 出的生物学家、生物进 化论的奠基人。他找到 了生物发展的规律,证 明所有的物种都有共同 的祖先。他在科学上完 成了一次伟大的革命, 结束了生物学领域中唯 心主义、形而上学的统 治时期,对近代生物科 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 影响。
《物种起源》(全 名为《依据自然选择, 或在生存斗争中适者 生存的物种起源》) 于1859年11月24日问 世。这是一部具有划 时代意义的科学巨著。 该著作批判了创造论 的错误,阐明了进化 论的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