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自然辩证法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在科学技术观方面,深刻揭示了科技自身 发展的内在逻辑,而且把科技的发展作为一种 社会现象来考察,并由此提出了许多崭新的思 想:自然科学属于一般社会生产力的范畴;科 学技术并入生产过程转变为直接的生产力;社 会实践的需要,首先是经济、生产的需要,是 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科技又是推动社会 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
• •
生物学
• 1838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 1839年,德国动物学家施旺所建立 的细胞学说,阐明了细胞是构成生 物组织的基本生命单位,也是动植 物生命起源和演化的共同基础,把 千差万别的生物种类统一起来了。
施莱登
施 旺
细胞
生物学
• 1859年,达尔文提出进化论,完成了自然 界生成演化的最高阶段的理论探索。他以 大量的科学事实,说明从单细胞的原生生 物到动植物有机体再到人类的进化过程, 把自然发展过程的各个基本环节的描述完 成了,从而使辩证的自然观有了科学的依 据。 • 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一幅永恒运动、有机 联系和不断发展的辩证图景。
弥漫状星云
星云微粒的旋转
扁平的盘状星云
地质学 • 1830年,英国地质学家赖尔的《地质学原理》 一书问世,书中提出了“渐变论”思想,用 地球自身的自然力量解释了地层的形成和演 变的历史。有人把它称之为地质学上的“第 一次革命”,恩格斯给予很高的评价,“只 是赖尔才第一次把理性带进地质学中,因为 它把地球的缓慢变化这样一种渐进作用,代 替了由于造物主一时兴发所引起的突然革 命。”
1.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 根本观点。 旨在从哲学上对自然界(包括人工自然)作 出既唯物又辩证的说明,揭示自然界的本质及 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
2.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
从哲学上对人类认识自然的一般方法的概括。 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指导,依据科学发 现的历史过程和事实,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 方法作出哲学概括和总结,阐明科学的本质、 价值、科学研究的主要环节和基本过程,揭示 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
1、恩格斯创作《自然辩证法》的背景
• • 社会背景 19世纪70年代,西欧各主要国家正处于大工业蓬 勃发展的时期,尤其是电气工业和化学工业取得 了巨大的成就,促使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 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引起了社会阶级斗争的尖 锐化。西欧各国的工人阶级在巴黎公社失败后, 总结了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先后建立了社会主 义的工人政党。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从法国转移 到了德国。马克思主义受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 级党内机会主义全面攻击。
巴比论空中花園
二、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
(一)自然辩证法的创立(19世纪) (二)自然辩证法的发展(20世纪初) (三)20世纪中叶以来自然辩证法的新发展
(一)自然辩证法的创立(19世纪) 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形成于 19 世纪 40 年代创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过程 中,而系统的确立是在19世纪70~80年 代历史观方面的理论完成之后,以恩 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为标志。
思想背景
• 虽然自然科学的巨大发展越来越揭示了自然界发展的 辩证过程,然而,形而上学自然观仍然统治着自然科 学领域,多数自然科学家的头脑仍然禁锢于形而上学 的思维之中。自然科学中的辩证内容与顽固的形而上 学思维方式的矛盾,使科学家们的思维处于极度的混 乱之中,使许多科学家不能正确地揭示新的科学成就, 甚至跌入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泥潭。 • 为了批判当时的一些资产阶级唯心主义者对自然科学 成果的歪曲,为了澄清当时自然科学家在世界观上的 混乱,为了使自然科学得以健康地发展,为了把唯物 辩证法贯彻到一切领域中去,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 下半叶,系统地研究了许多自然辩证法问题。
在此基础之上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 《自然辩证法》、《路德维希· 费尔巴哈与德国 古典哲学的终结》等著作中,详细地阐发了自 然辩证法思想。 ( 1 )以运动形式相互转化为中心的无限流动和 发展的自然观,即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 2 )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第一次把社会 实践放到认识论和方法论,创立了辩证唯物主 义的科学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
• 其次,他们用唯心主义、神秘主义和新康德 主义来对抗历史唯物主义。神秘主义是一种 宗教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它主张人和神或超 自然力量之间的直接交往,并能从这种交往 中领悟到宇宙的秘密。新康德主义则提出 “回到康德那里去”的口号,但又指责康德 的唯心主义不彻底,否认康德自在之物的唯 物主义意义,强调自在之物是一个极限概念, 它表明认识的界限,但不是什么实在的东西, 认为自然界是纯粹思维的产物,在自然和社 会中并不存在客观规律性。
(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
(三)自然辩证法的主要内容
一、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 成部分,是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 揭示自然界、自然科学技术研究和自然 科学技术发展的普遍规律以及科学技术 与社会相互关系的科学。 围绕对自然辩证法概念的理解大家需要 了解四个方面的问题。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自然科学背景 • 天文学: • 1755年,德国哲学家康德匿名发表了《宇宙 发展史概论》一书,首先提出了关于太阳系 起源的“星云假说”。他宣称:给我物质, 我就能用它造出一个宇宙来!这就是说,给 我物质,我将给你们指出,宇宙是怎样由此 而形成的。用星云物质之间的引力和斥力相 互作用来解释天体的成因和演化,取消了牛 顿的第一推动力。
科学是历史的 有力杠杆
3. 辩证唯物主义的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
从哲学上对人类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概括。 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指导,依据技术发 明和创新的历史过程和事实,阐明技术的本质、 价值、技术研究的主要方法和基本环节。
法洛斯燈塔
4.科学技术与社会
从哲学上阐明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相 互作用关系,探索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或者科学、技术、社会协调发展的一般规律。
• 首先,他们用机械论和庸俗进化论来对抗 革命的辩证法。庸俗进化论是一种形而上 学的发展观。代表人物有斯宾塞等。它把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庸俗化,扩大了其中 的缺点,否认事物的质变,只承认事物的 量变。他们竭力反对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 主张逐渐升华、点滴改良和阶级调和,宣 扬资本主义和平长入社会主义。
《物种起源》中译本书影
达尔文当年乘坐的“小猎犬号” 1831年,达尔文乘坐“小猎犬号”开始了长 达五年的环球考察,为其日后提出进化论奠定了 坚实的基础。
当时讽刺达尔文的一幅漫画
这一系列科学发现引起了自然观的深刻 革命,在僵化的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 了一个又一个缺口,特别是物理学、生 物学的两次重大理论综合,揭示了自然 界运动形式的多样性及其相互联系与转 化,消融了有机界与无机界之间的鸿沟, 自然界的主要过程得到了科学说明,并 被归之于自然原因,为辩证唯物主义自 然观的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基础。
(一)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
自然辩证法属于哲学学科,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体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 学体系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实际上它是联系马克思 主义哲学与各门具体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中间 桥梁。
自然辩证法概论——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钱学森先生 在讲到自然辩证 法的中间桥梁作 用时,曾经用了 一个十分简单的 关系式来表示:
一是自然界发展的辩证法,即自然 界存在发展的普遍规律。(客观辩证法) 二是科技研究的辩证法,即科学技 术研究的普遍规律。(主观辩证法) 三是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即科 学技术发展的普遍规律。
(三)自然辩证法的主要内容
1.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2.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 3.辩证唯物主义的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 4.科学技术与社会
2、自然辩证法的产生 为确立辩证唯物的自然观,马克思、恩格斯 进行了三个方面的理论工作: ⑴批判分析了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从黑格 尔哲学中拯救了自觉的辩证法。 ⑵批判分析了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创立了 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方法论。 ⑶研究了劳动和人的生存、发展,以及劳动 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形成了一系列重要思想:
19世纪末以来,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日趋紧 密:
⑴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开始了一体化进程。 突出表现: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 ⑵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 ⑶技术创新及开发研究成为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关 键因素。 引入新的产品或产品的新质量, 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市场, 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的来源, 实行的新的企业组织。
(二)自然辩证法的发展(20世纪初)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马、恩相继去世后,历 史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第二次科技革命兴 起,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的三大发现(电子、 X射线、放射性现象的发现)对唯物主义的基本 原则提出了挑战:“物质消失了”,“唯能论”。
德国物理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 “能”是世界上的真正实体,一切外 界现象都可以说是能量之间的过程。
自然辩证法概论
自然辩证法概论
Part 1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Part 2 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 Part 3 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 Part 4 科学技术与社会
Part 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一、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二、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 三、系统自然观 四、生态自然观
一、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一)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
自然辩证法
自然科学、技术科学
由这个关系式中:
一方面,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自然辩 证法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是整体和部 分的关系。 另一方面,自然辩证法与各门自然科学、 技术科学的关系则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 个性、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包括三个内容:
人类进化图
达尔文
达尔文(1809— 1882),19世纪英国杰 出的生物学家、生物进 化论的奠基人。他找到 了生物发展的规律,证 明所有的物种都有共同 的祖先。他在科学上完 成了一次伟大的革命, 结束了生物学领域中唯 心主义、形而上学的统 治时期,对近代生物科 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 影响。
《物种起源》(全 名为《依据自然选择, 或在生存斗争中适者 生存的物种起源》) 于1859年11月24日问 世。这是一部具有划 时代意义的科学巨著。 该著作批判了创造论 的错误,阐明了进化 论的思想。
这些趋势促使马克思主义的后继者对科学、 技术及其与社会的作用关系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列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 自然辩证法:
物理学 • 1840-1843年,热功当量(J=4.19焦耳/卡) 的测定和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确立,说 明“自然界中一切运动的统一,现在已经 不再是一个哲学论断,而是自然科学的事 实了”。能量守恒定律,在物理学中表现 为热力学第一定律: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 具有能量,能量有各种不同的形式,能够 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从一个物 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在转换过程和传递 过程中能量的数量保持不变。
⑴创造和使用劳动工具是区分人与动物的 根本标志。(人与蜜蜂的区别) ⑵依据劳动工具的不同划分了不同的历史 时代。 ⑶ 先进的 劳动工 具代表 先进的 生产力 。 (劳动工具是产生力水平的标志) ⑷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市场竞争力、经 济发展动力之所在。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等 著作中提出了关于科学技术的新观点: 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科学是生产力的思想; 提出了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在前一个世纪中 翻转了整个世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 革命化了; 提出技术具有两重性,等等。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焦耳
赫尔姆霍兹
化学
• 1824年,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制造出雷酸银(Ag-ON=C),它和维勒制造出的氰酸银(Ag-O-C=N)在 成分上完全一样,于是发现了同分异构现象,这 是质量互变规律的科学证据。 1828年,维勒在研究氰酸盐类时,发现无机化合 物氰酸铵在水溶液中加热能得到有机化合物尿素, 这说明在有机物与无机物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律,揭示 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再一次印证了质量互 变规律的正确性。于是,化学领域内从元素到化 合物,都有统一的自然规律可循,机械观在化学 领域内被清除出去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