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教育书简》读书笔记(席勒著、冯至等译)
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读后感
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读后感席勒开篇就大谈特谈现代社会的分裂。
他说得真对呀!就像我们现在的生活,每个人都忙忙碌碌,被各种事情分割得七零八落。
他说人在现代社会里,不是完整的自己,一会儿是工作的机器,一会儿是社会关系网里的小棋子,理性和感性都在打架。
我就想,这不就是在说我嘛!每天在工作的时候要非常理性地处理各种任务,回到家感性又想完全释放,结果往往乱成一团麻。
然后他就提出审美教育这个神奇的“药方”。
他觉得审美能把分裂的人性重新黏合起来,就像万能胶水一样。
这可真够新鲜的,我之前就觉得审美嘛,不就是看看漂亮画儿,听听好听的音乐,哪有这么大的能耐?但是席勒可认真了,他说在审美里,人既不是被理性死死地绑住,也不是被感性冲昏头脑,而是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
我越读越觉得有点意思。
比如说,当我们欣赏一幅美丽的风景画的时候,心里那种感觉很微妙。
我们不是单纯地在想这画里的树画得像不像真的,也不是只被颜色的鲜艳所刺激,而是有一种很宁静又愉悦的整体感受。
这种感受就好像在平衡我们内心的理性和感性。
理性在悄悄告诉我们构图、色彩搭配之类的知识,感性又让我们沉浸在那种美的氛围里。
不过呢,席勒有时候讲得太玄乎了。
他那些长篇大论的哲学解释,就像一团迷雾,我得瞪大眼睛,反复读几遍才能有点感觉。
但是一旦理解了一点,就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惊喜。
从这本书里,我还感觉到审美教育是一个慢慢渗透的过程。
它不是像吃个药丸,马上就药到病除。
就像我们小时候学画画、唱歌,那时候可能只是觉得好玩,但是不知不觉中,我们的心灵就在被艺术滋润着。
这种影响在我们长大之后会慢慢体现出来,让我们在面对生活的压力和混乱的时候,还能有那么一点诗意和优雅。
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读后感
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读后感一开始,我就在想,审美教育?这听起来有点高大上啊。
不过席勒用他的文字把我慢慢拉进了他的世界。
他好像在告诉我,在这个忙碌、有点乱糟糟的现实世界里,审美可不仅仅是看看画、听听音乐那么简单的事儿。
席勒觉得人有两种冲动,一种是感性冲动,一种是理性冲动。
这就像我们心里住着两个小人儿,一个就想跟着感觉走,吃吃喝喝、玩玩闹闹;另一个呢,就特别理性,整天想着规则、道理啥的。
这俩小人儿要是一直打架,那我们的内心世界可就不得安宁了。
而审美呢,就像是一个和事佬,它带来的是游戏冲动。
这个游戏冲动可有趣了,不是我们平常说的那种玩游戏,而是一种让感性和理性能够和谐共处的状态。
就好比在一场很棒的艺术表演里,我们既能感受到那种热烈的情感氛围(感性的部分),又能从表演的结构、艺术手法里看到理性的安排。
说到这里,我就想到我们平常的生活。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太感性,冲动行事,就是太理性,变得有点刻板。
就像我有时候看到一个超美的风景,就只剩下“哇,好美啊”这种单纯的感觉,根本想不到什么构图、色彩搭配这些理性的东西。
而在做数学题的时候呢,又完全沉浸在理性的世界里,感觉自己都快变成一个没有感情的解题机器了。
席勒的审美教育就像是给了我一个新的视角,告诉我可以让这两种状态更好地融合起来。
书里还提到审美对于整个社会的重要性。
他觉得一个有着良好审美教育的社会,人们不会只知道追逐利益、互相争斗。
大家会更懂得和谐相处,因为审美能让我们看到事物的多样性和美好。
我就想啊,要是我们生活的社会里,每个人都能有这样的审美素养,那街道上可能就不会有那么多争吵和不愉快了。
大家看到一个设计独特的建筑,不是想着这能赚多少钱,而是真心去欣赏它的美,感受建筑师的创意。
不过呢,读这本书也有点小挑战。
席勒的思想很深刻,有时候我读着读着就有点晕头转向了。
那些长长的句子就像一团团绕在一起的毛线,我得费好大劲儿才能理清楚他到底想说啥。
但是,当我终于搞明白的时候,又有一种满满的成就感,就像解开了一道很难的谜题。
《审美教育书简》读书笔记
《审美教育书简》读书笔记审美教育书简中译本序言在这长远的路途中,当代(即启蒙时期)正处在人类结束自然历史、开始精神历史的转折点上,因为在启蒙时期人正在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和职责,使理性成为指导一切的原则。
——(弗里德里希?席勒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5年12月;P4)分裂的人有两种冲动,那是感性冲动即物质冲动和理性冲动即形式冲动。
——(弗里德里希?席勒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5年12月;P5)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里反复论述这两种冲动的特点:感性冲动的对象是生活,它要占有,要享受,被官能所控制,是被动的,处于这种状态的人是自然人。
理性冲动的对象是形象,它要的是秩序和法则,受思想和意志的支配。
是主动的,处于这种状态的人是理性人。
但是这两种冲动各自都有强迫性,不能直接结合。
若使这两种冲动能以结合,人从自然人走向理性人,中间必须架起一座桥梁,这桥梁是审美教育,让艺术充当使人恢复健康,具有美的心灵和人性的教师。
——(弗里德里希?席勒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5年12月;P5—P6)“游戏”一词可以说是自由的同义语,席勒认为,人在自由中才是全人,不是分裂的人。
——(弗里德里希?席勒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5年12月;P6)第一封信我素来缺乏运用正规形式的训练,因而也就不至于有由于误用这些形式而损害良好趣味的危险。
我的思想主要是来自与自己内心单纯的商略,而不是主要来自丰富的世界经验或者读书的收获。
——(弗里德里希?席勒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5年12月;P10)如果把这些思想从它们的专门术语中解脱出来,它们就成为一般理性的至理名言与道德本能的事实;而道德本能是智慧的自然为监护人类而设置的,直到人类有了明彻的认识而变得成熟为止。
——(弗里德里希?席勒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5年12月;P10)第二封信这种理想的艺术必须脱开现实,必须堂堂正正地大胆超越需要;因为,艺术是自由的女儿,她只能从精神的必然,而不能从物质的最低需求接受规条。
审美教育书简读书笔记
审美教育书简读书笔记审美教育书简读书笔记第十六封信美的理想与现实中的美,现实中的美的关于松弛和紧张的相互作用,我们应该怎样去认知美。
美的最高理想(我们一直所探求的)——“在实在和形式的尽可能完善的结合和平衡中去寻找”(P49下)-观念上的,不可能达到的,只可能有唯一的一种平衡。
原因:美同时产生松弛作用(感性冲动和形式冲动都停留在自己的界限之内P50上)和紧张作用(二者都保持自己的力量P50上)。
观念上的一致性,松弛和紧张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刚毅——“作用是使心灵既从道德上紧张起来,并增加它的反弹力”(P50下)对松弛的需要与柔软——“作用是在道德方面与自然方面使心灵得到松弛”(P51)对紧张的需要。
(P51),二者的适度。
对比经验中的美“双重性”(P49下)不断“打破”与“平衡”理想中的美仅仅由想象来区分,在经验美中依照存在而区分——引出审美教育的任务——认识美“以伦理道德代替举止规矩,以认识代替知识,以内心幸福代替幸福生活”(P50下)对生活美的总结和认知。
1/ 16第十七封信现实的舞台美——感性力量和精神力量的协调“把受到限制的状态再引回到绝对的状态,并使人成为一个在他自身上就是完美无缺的整体。
”(P52下)松弛对于压抑的作用,“感觉”通过“形式”,“法则”通过“质料”(P53下)(哲学意义上的“质料”——康德认为:当我们被一个对象所刺激时,它在表象能力上所产生的结果就是感觉。
那种经过感觉与对象相关的直观就叫做经验性的直观。
一个经验性的直观的未被规定的对象叫做现象。
而在现象中,那与感觉相应的东西称之为现象的“质料”。
一切现象的质料只是后天被给与的,但其形式却必须是全都在内心中先天地为这些现象准备好的。
)柔软通过两种形式:缓和剂(它将作为宁静的形式,使粗野的生活缓和下来,并开辟从感觉通向思维的道路P53下)与回环针(它将作为活的形象,用感性的力量装备抽象的形式,把概念引回到直观,并把法则引会到感觉P53)第十八封信美便是一种“中间状态”(P54下)“美是把两种彼此对立的、永远不可能一致的状态相互结合起来。
【读书笔记大全】《审美教育书简》读书笔记(席勒著冯至等译)
【读书笔记大全】《审美教育书简》读书笔记(席勒著、冯至等译)席勒美学具有深刻的现实性,他关注18世纪90年代的两件大事:法国大革命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的诸多影响。
席勒认为,前者造成了社会成员之间的分裂,尤以社会下层与社会上层的分裂为甚;后者造成了人性的分裂:一方面否定出于人自然本能的各种需求,一方面又要人在精神领域接受自然冲动的支配,即理性与感性被分裂。
在《审美教育书简》中,他用极具批判性的话如此描述时代:“文明远没有给我们带来自由,它在我们身上培植起来的每一种力都只是发展出一种新的需要。
物质枷锁的束缚使人越来越胆颤心惊,因而怕失去什么的畏惧甚至窒息了要求上进的热烈冲动,逆来顺受这个准则被看作是最高的生活智慧。
因此,我们看到,时代的精神就是徘徊于乖戾与粗野、不自然与纯自然、迷信与道德的无信仰之间;暂时还能抑制这种精神的,仅仅是坏事之间的平衡。
”[ (德)席勒著:《席勒经典美学文论》,范大灿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1年版,第226页]席勒认为,文明社会的一大特征就是“有用”,“有用是这个时代崇拜的大偶像,一切力量都要侍奉它,一切才智都要尊崇它”[ 同上,第209页]。
在《论美书简》中,席勒说美是“现象中的自由”、“现象中的自律”,美以其自律性是超越现实的,而当现实被“有用”包围时,美就被逼退了。
因此,席勒说:“事态的运行给时代的天才一个方向,迫使他越来越远离理想的艺术。
”于是,“人永远被束缚在整体的一个孤零零的小碎片上,人自己也只好把自己造成一个碎片”[ 同上,第231页]。
在文明社会的大机器上,人只能听到齿轮的嘈杂声,而听不到来自内心的和谐之音。
在这种境况下,席勒认为,“培育感觉功能是时代更为紧迫的需要,不仅因为它们是一种手段,可以使已经得到改善的审视力对生活发生作用,而且还因为它本身就唤起审视力的改善”[ 同上,第245页]。
上述问题使席勒联系上了康德的思想。
康德认为,人是感性(自然)的,也是理性(精神)的。
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读后感
《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读后感(一)》
小朋友们,我读了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觉得很有意思呢!
书里说审美能让我们变得更好。
就像我们看到一幅漂亮的画,心里会觉得很开心很舒服。
比如说,春天的时候,我们看到花园里五颜六色的花,红的、黄的、紫的,特别美,这时候我们就会觉得心情特别好。
还有音乐,好听的歌能让我们陶醉。
像我听了一首欢快的儿歌,就忍不住跟着唱起来,整个人都变得很快乐。
审美教育能让我们更懂得欣赏美好的东西,让我们的生活更丰富多彩。
我要多去发觉美,感受美,让自己变得更棒!
《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读后感(二)》
小朋友们,我读了席勒的那本《审美教育书简》,有好多想法想和你们分享。
这本书让我知道,美就在我们身边。
比如我们去公园,看到绿绿的草地,清清的湖水,这就是美呀。
还有跳舞的时候,优美的动作也是一种美。
我记得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姐姐在舞台上弹钢琴,她的样子可美啦,音乐也特别好听。
从那以后,我就觉得弹钢琴是一件很美的事情。
审美能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美好,让我们更快乐。
以后我要多多发觉身边的美,让自己的生活充满美。
《审美教育书简》读后感
《审美教育书简》读后感《<审美教育书简>读后感》《审美教育书简》是德国古典美学家席勒的经典之作。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仿佛进入了一个深邃而广阔的思想世界,被席勒对于审美教育的深刻洞察和独到见解所折服。
席勒在书中强调了审美教育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他指出,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被功利和实用所驱使,心灵逐渐变得麻木和荒芜。
而审美教育则能够唤醒人们沉睡的心灵,让我们重新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和意义。
这让我不禁反思起我们当下的生活。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里,我们总是匆匆忙忙,为了工作、为了生计而奔波,很少有时间停下脚步,去欣赏一朵花的绽放,去聆听一首乐曲的悠扬。
我们的生活似乎被各种琐事和压力填满,心灵也因此变得疲惫和干涸。
而审美教育,就像是一场及时雨,能够滋润我们的心灵,让我们重新找回内心的宁静和喜悦。
席勒认为,审美状态是一种自由的状态。
在审美活动中,人们能够摆脱现实的束缚,超越功利的考虑,纯粹地感受和体验美。
这种自由的状态能够让我们的人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使我们成为更加完整和丰富的人。
这让我想到了我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的感受。
当我们站在一幅精美的画作前,或者聆听一场动人的音乐会时,我们会被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所打动,仿佛暂时忘却了外界的喧嚣和纷扰,进入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我们能够自由地思考、自由地感受,这种自由是如此珍贵,它让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有意义。
同时,席勒还指出,审美教育能够促进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个具有良好审美素养的人,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更富有同情心和包容心,从而有助于建立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
这使我深刻认识到,审美教育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它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在一个充满美的社会中,人们之间的关系会更加融洽,社会的氛围会更加温馨。
而要实现这样的社会,就需要我们重视审美教育,培养每一个人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也对席勒所提出的一些观点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席勒审美教育书简读后感
席勒审美教育书简读后感席勒一上来就强调审美教育的重要性,这就像在告诉我们,你可别小瞧了审美这件事,它可不是只关乎你觉得一幅画好不好看,或者一首歌好不好听这么简单。
在他眼里,审美教育简直就是拯救人类的一剂良方。
他觉得当时的社会人都分裂了,物质和精神像是两个水火不容的冤家,人们在机械的生活里忙碌,丢掉了人性中美好的部分。
这让我想到现代社会里,大家也都像一个个小齿轮,在巨大的社会机器里转啊转,忙忙碌碌地追求着金钱、地位之类的东西,心灵却越来越干涸。
审美教育就像是一股清泉,能浇灌这片干涸的心灵之地。
席勒说要通过审美来达到自由。
这自由可不是说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那种任性自由,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神自由。
就好比你看一场动人的电影时,你沉浸在故事里,暂时忘记了生活中的烦恼和束缚,你的灵魂得到了片刻的解脱。
这种解脱多了,你的精神就会越来越强大,越来越自由。
我想这就是他说的审美能带给我们的力量吧。
不过呢,席勒的论述有时候也让我觉得有点像在云端漫步,不太接地气。
他那些高深的哲学思考,弯弯绕绕的逻辑,让我读的时候不得不停下来,挠挠头,再读几遍。
但这也正是这本书的魅力所在,它就像一座山峰,虽然攀登起来有点费劲,但当你好不容易爬到一个小山头的时候,看到的风景也是超级美的。
读完这本书,我就觉得自己看待周围的世界都有点不一样了。
以前走在街上,可能只看到车水马龙、高楼大厦,现在却会不自觉地去观察街边的小花园、建筑的线条、路人的穿着打扮,然后思考这里面的审美趣味。
我想这就是席勒审美教育在我身上起的一点小作用吧,它让我更加关注生活中的美,也让我意识到审美对我们的人性和社会是多么的重要。
这就像给我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透过这扇窗户,看到的世界更加五彩斑斓了。
《审美教育书简》读后感
《审美教育书简》读后感当我合上《审美教育书简》这本书,心中像是被打翻了的调色盘,五彩斑斓,思绪也随之纷飞。
在这本书中,作者对于审美教育的阐述,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全新的世界。
这个世界里,美不再是简单的外表好看,而是一种能够触动心灵、塑造人格、引领我们走向更高精神境界的力量。
书中提到的审美教育对个体发展的重要性,让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一段亲身经历。
那是一次旅行,我独自一人来到了一个偏远的小山村。
这里没有高楼大厦,没有车水马龙,有的只是青山绿水和朴实的村民。
刚到村子的那一天,我被眼前的景色震惊了。
连绵的青山像是大地的守护者,静静地矗立在那里。
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深浅不一的绿色交织在一起,就像一幅天然的画卷。
山脚下,是一片片金黄的稻田,微风拂过,稻穗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稻田边,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溪水潺潺流淌,水底的石头和游鱼清晰可见。
我沿着小溪漫步,看到了一位老者正在溪边钓鱼。
他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但眼神中却透着一种宁静和安详。
他的身旁放着一个破旧的竹篓,里面只有几条小鱼,但他似乎并不在意收获的多少,只是享受着钓鱼的过程。
我好奇地凑过去和他搭话,他微笑着回应我,声音沙哑却充满了亲和力。
我们聊了很久,他给我讲了村子里的故事,讲了他年轻时候的经历。
在他的讲述中,我感受到了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独特理解。
在村子里的日子,我每天都会早起去看日出。
那时候,天空还是一片灰暗,只有远处的天边泛起一丝鱼肚白。
渐渐地,太阳从山的那头慢慢升起,先是露出一个小红点,然后一点一点地变大,直到整个太阳完全跳出了山头。
那一刻,阳光洒在大地上,一切都被染成了金黄色,那种美让人心醉。
村子里的人们虽然生活简单,但他们对于美的追求却从未停止。
妇女们会在自家的院子里种上各种各样的花,红的、粉的、紫的,五彩斑斓。
孩子们会用树枝和树叶在地上拼出各种图案,那是他们心中的美好世界。
男人们在劳作之余,会坐在树下弹奏自制的乐器,歌声和笑声回荡在整个村子里。
席勒审美教育书简读后感
席勒审美教育书简读后感当我翻开《席勒审美教育书简》这本书,仿佛走进了一个充满智慧与思考的世界。
席勒在书中所阐述的关于审美教育的观点,让我深受启发,也引发了我对许多问题的深入思考。
在这本书中,席勒深刻地洞察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
他指出,在现代社会的分工与专业化发展下,人们的人性被割裂,变得片面和狭隘。
我们往往过于专注于某个特定的领域或任务,而忽略了自身整体人格的发展。
这种现象导致了人们内心的失衡和精神的空虚。
席勒认为,审美教育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通过审美,我们能够超越现实的功利和实用,进入一个自由和纯粹的精神世界。
审美体验让我们暂时摆脱了物质的束缚和理性的约束,感受到一种纯粹的愉悦和满足。
这种愉悦并非来自于外在的物质享受或实际的利益,而是源于我们内心对美的感知和领悟。
审美教育能够培养我们的感性和理性的和谐发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过于强调理性的作用,而压抑了感性的表达。
然而,感性是我们人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赋予了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创造力。
审美教育让我们重新找回感性的力量,使感性与理性相互补充、相互协调,从而塑造出更加完整和丰富的人格。
同时,审美教育还有助于提升我们的道德境界。
席勒指出,真正的道德行为应该是出于内在的自由意志,而不是外在的强制和约束。
审美体验能够让我们感受到一种超越个人利益的普遍之美,从而激发我们内心的善良和同情心。
在欣赏美的过程中,我们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这种向往会转化为一种道德的力量,引导我们做出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
书中还提到,审美教育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当个体通过审美教育实现了自身的完善和发展,整个社会也会因此而变得更加美好。
一个充满审美素养的社会,人们会更加尊重他人,更加注重公共利益,从而减少冲突和矛盾,营造出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不禁反思我们当下的教育现状。
在当今的教育体系中,我们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审美教育书简》读后感
《审美教育书简》读后感《<审美教育书简>读后感》《审美教育书简》是德国古典美学家席勒的经典著作。
初读此书,我便被席勒深邃的思想和对审美教育的独特见解所吸引。
在书中,席勒深刻地剖析了现代社会中人性的分裂与异化。
他指出,在现代社会的分工体系下,人们往往被局限于狭隘的职业领域,人性中的感性与理性、物质与精神逐渐分离。
这种分离导致了人们心灵的空虚与痛苦,使人们失去了对完整人性的追求。
而审美教育,在席勒看来,正是弥合这种分裂、实现人性完整的重要途径。
审美教育能够培养人的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
席勒认为,审美活动是一种超越功利、自由自主的活动。
在审美中,人们既能够感受到感性的愉悦,又能够运用理性进行思考和判断。
通过不断地参与审美活动,人们能够逐渐提升自己的感性能力和理性能力,使两者达到一种平衡与和谐的状态。
这让我不禁反思我们当下的教育,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感性素质的发展。
我们培养出了许多成绩优异、技能熟练的人,但他们却可能缺乏对美的感受和对生活的热爱。
审美教育还能够激发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席勒的观点中,审美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它能够让人摆脱现实的束缚,自由地想象和创造。
当我们沉浸在一首优美的诗歌、一幅动人的画作或者一段精彩的音乐中时,我们的想象力被充分地激发,我们能够看到现实之外的更多可能性。
这种创造力和想象力不仅对于艺术创作至关重要,对于我们在其他领域的创新和发展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为了追求效率和实用,压抑了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变得墨守成规、因循守旧。
此外,审美教育有助于塑造人的高尚品格和道德修养。
席勒认为,美是道德的象征,通过对美的欣赏和追求,人们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出善良、正直、宽容等美好品质。
当我们被一件伟大的艺术作品所感动时,我们内心深处的善良和正义会被唤醒,我们会更加关注他人的幸福和社会的公正。
而一个具有高尚审美情趣的人,往往也能够在面对诱惑和困难时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
席勒审美教育书简读后感
席勒审美教育书简读后感
席勒这家伙,感觉他就像一个拿着放大镜看人类社会的侦探。
他觉得人在现代社会里过得很分裂,就像一个被硬扯成两半的玩偶。
一边是感性的需求,一边是理性的规范,这俩家伙天天在我们身体里掐架,搞得我们很疲惫。
他提出审美教育这个概念的时候,我就感觉像是他掏出了一个魔法棒。
他说审美能把这感性和理性给调和起来,就像一个和事佬一样。
比如说,当我们看一幅特别美的画或者听一首超动听的音乐时,我们不会去想什么逻辑不逻辑,也不会只是单纯地被感官刺激,而是整个人都沉浸在一种很和谐的状态里。
这种状态下,我们好像能找到那个丢失的、完整的自己。
书里那些关于美的论述也特别有趣。
他不是简单地说什么东西好看就是美,而是从人的心灵、社会的发展这些大的方面去聊美。
就像美不是一个简单的脸蛋漂亮或者衣服好看,而是一种能让我们的灵魂打哆嗦的东西。
这让我想到有时候看到大自然的壮丽景色,比如在山顶看日出的时候,那种震撼的美不仅仅是眼睛看到的色彩和光线,更多的是内心深处的一种感动和敬畏。
不过呢,读这本书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有些地方就像在走迷宫,那些哲学性的论述就像一道道关卡。
但是当你慢慢捋顺了他的思路,就会有一种“哇,原来是这样”的惊喜感。
就像你在森林里迷路了很久,突然找到了出口,看到了一片开阔的草地一样。
《审美教育书简》笔记
《审美教育书简》笔记1、第⼀封信席勒申明,他研究美与艺术虽以康德的原则为根据,但不拘于门户之见。
他研究美的⽅法论基础是,美虽然与感官即感觉有密切关系,但严格的科学研究必须使对象接近知性,因⽽有时不得不使对象避开感官和感觉,脱离它的直接表现形式。
2、第⼆封信艺术是⼈类理想的表现,它是由精神的必然⽽产⽣的,不是为了满⾜物质⽅⾯的需求。
但是,现今需要⽀配了⼀切,功利盛⾏,科学发达,艺术越来越失去了它的意义。
另外,政治不再是少数强者的事,每个⼈都觉得政治问题的解决与他有或深或浅的关系,因⽽⼈们普遍地注⽬政治舞台,研究艺术和美似乎成了⼀件不合时宜的事。
不过,席勒认为,政治问题的解决必须假道美学问题,⼈们只有通过美才能⾛向⾃由。
因此,他要顶住时代的需要和风尚,让美在⾃由之前先⾏。
3、第三封信⾃然国家是历史地⾃然形成的,它源于⼒,受盲⽬的物质必然的⽀配,⼀切都是靠强制⽽产⽣的,故亦称强制国家。
当⼈度过童年期进⼊成年期,就不再满⾜这种强制国家,要求建⽴伦理国家,它源于法则,受道德必然的⽀配,⼀切都是⼈的⾃由选择。
但是,这个伦理国家只是通过理性假设的,是在观念中形成的⼀种理想的⾃然状态,因⽽道德的⼈也是推论的,⽽物质的⼈才是现实的。
理性要建⽴⾃⼰的国家就得废弃⾃然国家,这样,为了推论的道德的⼈就得牺牲现实的物质的⼈。
⼈固然因此有了原来缺乏的⼈性和尊严,但他的⽣存陷⼊险境。
因此,为了保证道德社会在观念中形成的同时,物质社会也能继续运⾏,就必须找到⼀根⽀柱。
这根⽀柱既不在⼈的⾃然性格之中,也不在⼈的道德性格之中,它同两者都有关系,⼜不同于它们,是第三种性格,它为从⾃然国家到伦理国家的过渡开辟了道路。
4、第四封信理性要求⼀体性,⾃然要求多样性。
观念的⼈,即纯粹的、理想的⼈,客观的⼈,体现了这种永不改变的⼀体性时代的⼈,即经验的⼈,主观的⼈,则表现出始终变换的多样性因此,每个⼈都有两种性格,即客观的、类属的性格和主观的、特殊的性格,这两种性格各有其⽚⾯性。
席勒审美教育书简读后感
席勒审美教育书简读后感
席勒这人吧,他对审美教育的重视简直超乎想象。
在他眼里,审美可不是什么可有可无的东西,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好多扇重要的大门。
比如说,在现代社会这个大染缸里,人很容易变得碎片化,一会儿是个工作机器,一会儿又在各种社会关系里被扯来扯去,都快找不到自己完整的模样了。
但是审美教育呢,就像一个超级裁缝,能把这些碎片化的我们重新缝合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个体。
我就想啊,生活里不就是这样嘛。
我们每天忙忙碌碌,被各种事情推着走。
就像我自己,每天上班忙得像个陀螺,对着电脑噼里啪啦敲键盘,处理各种数据和文件,感觉自己都快变成一个只会工作的机器人了。
回到家呢,又被各种家庭琐事缠绕,感觉灵魂都被抽空了。
这时候要是能有点审美体验,就像看一幅美丽的画,或者听一首动人的音乐,那感觉就像是给疲惫的自己来了一场精神按摩。
而且啊,席勒说的审美教育对整个社会的和谐也很重要。
一个充满审美的社会,就像一个大家都彬彬有礼、互相尊重的大家庭。
每个人都能从审美的角度去理解和包容别人,那社会矛盾不就少多了嘛。
可现实呢,我们经常看到很多争吵和矛盾,大家都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横冲直撞,要是都能有点审美修养,也许就不会这样了。
不过读这本书也有烦恼的时候。
席勒的论述有时候太高大上了,那些哲学性的词汇和复杂的句子就像一道道高墙,得费好大劲儿才能翻过去。
有时候读着读着,我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在看天书。
但是一旦理解了一点,又会有一种成就感,就像打游戏过了一个很难的关卡一样。
席勒审美教育书简读后感
席勒审美教育书简读后感
席勒这人可真够厉害的,他把审美教育这事儿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剖析给我们看。
刚开始读的时候,我就在想,审美教育不就是教教画画、欣赏欣赏音乐嘛,能有多少门道?结果被他啪啪打脸。
他说审美教育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儿,这关系到人的全面发展呢。
就好比一个人如果只知道赚钱、工作,没有一点审美情趣,那他的生活就像一碗没有盐的汤,寡淡无味。
审美能让我们从现实的各种压力和烦恼中暂时解脱出来,就像给我们的心灵放个小假。
比如说,当你看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时,你会暂时忘掉工作上的烦心事,沉浸在那片宁静美好的世界里。
这就像是给我们的精神打了一针强心剂,让我们有力量再去面对生活中的那些鸡飞狗跳。
而且啊,席勒还提到审美能调和感性和理性之间的矛盾。
我们人有时候就是很纠结,感性起来就像脱缰的野马,只凭感觉做事;理性起来又像个机器人,只讲规则道理。
审美呢,就像是一个和事佬,让感性和理性坐下来好好谈一谈。
就像我们看一部感人的电影,一方面我们会被情节感动得稀里哗啦,这是感性在作祟;另一方面我们也能从电影里体会到一些关于人性、社会的道理,这就是理性在悄悄发挥作用。
通过审美,我们就能让感性和理性和谐共处,而不是整天在脑袋里打架。
不过呢,这本书也不是那么好读的。
有些地方就像迷宫一样,我得来回读好几遍才能有点明白。
但这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吧,就像一场有挑战性的游戏,你得费点心思才能通关,通关之后就会有满满的成就感。
《审美教育书简》读后感
《审美教育书简》读后感《<审美教育书简>读后感》在繁忙的生活中,能静下心来读一本关于审美教育的书,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心灵之旅。
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对审美认知的新大门。
这本书并没有那种晦涩难懂的理论堆砌,而是充满了对人性、对社会的深刻洞察。
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我们日常生活中那些被忽视的美,以及审美对于我们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就拿我前段时间的一次经历来说吧。
那天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我决定出门去附近的公园溜达溜达。
公园里人不少,有遛娃的家长,有锻炼的老人,还有像我这样纯粹想放松一下的年轻人。
我走着走着,来到了一片湖边。
湖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就像洒了一层碎金。
湖边有几棵柳树,柳枝随风飘舞,仿佛是大自然在轻盈地舞蹈。
这时候,我看到一个小女孩,大概五六岁的样子,穿着一条粉色的连衣裙,手里拿着一支画笔和一个小画板。
她就那么静静地站在湖边,眼睛专注地看着眼前的景色,然后一笔一笔地在画板上画着。
我好奇地凑过去看,发现她画得并不是很像,比例也不太对,但那色彩的运用,那自由的线条,却充满了童真和想象力。
她画的不是眼前的湖和树,而是她心中感受到的美。
在她旁边,她的妈妈微笑着看着她,没有任何指点或者批评,只是静静地陪伴。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审美其实是一种内心的表达,是不受规则和标准束缚的。
这个小女孩,她没有经过专业的绘画训练,却能在大自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美,并勇敢地用画笔表达出来,这是多么珍贵的事情啊!再看看周围的人们,有的在拍照,试图用镜头留住这美好的瞬间;有的坐在长椅上,闭着眼睛,感受着微风的轻抚;有的则在草地上放风筝,那五颜六色的风筝在蓝天中飞翔,不也是一种美的展现吗?而我自己,平时总是匆匆忙忙,很少有这样的时刻,能真正静下心来,去感受身边的美。
我们总是被各种琐事和压力困扰,忽略了生活中那些细微却又动人的美好。
读了《审美教育书简》,再加上这次在公园的所见所感,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审美不是高高在上的艺术殿堂,而是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读后感
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读后感
席勒开篇就提到了现代社会人的异化,这一点真的特别戳中我。
你看现在,大家都在忙忙碌碌地为各种东西奔波,很多时候都不是在做真正让自己开心或者有意义的事儿,感觉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推着走。
就像我们为了赚钱,去做那些重复又枯燥的工作,慢慢地都快忘了自己最初的梦想和喜好。
席勒说这就是现代社会的毛病,把人给分裂了,理性和感性各走各的路,这哪行呢?
然后他就提出审美教育这个“救星”。
我当时就想,审美教育?这玩意儿有这么神奇吗?但越读下去越觉得有点道理。
审美教育就像是一把钥匙,可以打开我们内心深处那些被压抑的感性和美好的部分。
比如说,当我们欣赏一幅画或者听一首音乐的时候,那种感觉是很奇妙的。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博物馆看一幅特别美的风景画,就站在那儿看了好久,那一瞬间,我感觉心里特别宁静,那些平时的烦恼都消失了。
这大概就是席勒说的审美体验吧,它能让我们从日常的琐碎和功利中暂时解脱出来。
席勒还说,通过审美教育,人能够走向自由。
这自由可不是说想干啥就干啥的那种任性,而是一种内心的自由。
以前我觉得自由就是不受约束,但现在我觉得他说得对,真正的自由是内心的和谐。
当我们接受了审美教育,我们的理性和感性不再打架,而是手拉手一起跳舞。
这样我们就能以一种更加从容和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事情。
不过呢,这本书也有让我有点头疼的地方。
席勒的论述有时候真的太哲学化了,那些复杂的句子和概念,就像一道道谜题。
我得反复读好几遍才能明白他到底想说啥。
但也许这就是经典著作的魅力吧,它就像一个宝藏,虽然挖掘起来有点费劲,但里面的宝贝可不少。
席勒审美教育书简读后感
席勒审美教育书简读后感
席勒这人可真有意思,他把审美教育这件事说得头头是道。
以前我觉得审美嘛,就是看东西好不好看,穿衣服有没有品之类的小事。
但席勒告诉我,审美教育那可是能拯救世界的大事!这可把我惊到了,就像有人告诉我,每天吃的小零食能改变宇宙命运一样。
他说现代社会把人搞得四分五裂的,人不是完整的人了。
就像一个机器人,各个零件都散架了,只忙着做这个做那个,完全没了灵魂。
这时候审美教育就像一把超级胶水,能把人重新粘合成一个完整的、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人。
我就想啊,现在的我们可不就是这样吗?每天忙忙碌碌,上班像个赚钱机器,下班就瘫在沙发上刷手机,都快忘了自己还有颗感受美的心。
席勒在书里提到,通过审美,我们能达到一种自由的境界。
这自由可不是说想干啥就干啥的那种任性,而是心灵上的解脱。
比如说,我看到一幅美丽的画,那一瞬间我就从日常的烦恼里跳出来了。
就像孙悟空跳出了如来佛的手掌心,暂时摆脱了那些琐碎的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的烦恼。
在美的世界里,我不需要去算计,不需要去争名夺利,只要静静地享受就好。
这种感觉真的很美妙,就像在炎热的夏天吃到了一口超级冰爽的冰淇淋。
不过呢,席勒的理论也有点像那种很高深的武功秘籍,看着厉害,但是想要真正练会可不容易。
他讲的那些哲学性的东西,有时候让我感觉像是在雾里看花,模模糊糊的。
我得反复读好几遍才能明白一点点。
但这也正是这本书的魅力所在吧,它就像一个宝藏,越挖越有东西。
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读后感
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读后感刚开始读的时候,我心里就在想:“美育?这听起来好高大上啊,跟我有啥关系呢?”但是随着一页一页地看下去,我就被席勒的想法给深深吸引住了。
席勒说,人有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
这就像我们心里住了两个小人儿,一个只想着吃喝玩乐这些感官享受,另一个就成天琢磨着逻辑啊、道德啊这些规规矩矩的事儿。
这俩小人儿要是老是各干各的,那我们这人啊,就感觉整个人都不协调了。
就好比我有时候想痛痛快快玩游戏(感性冲动),但是理智又告诉我得去工作或者学习(理性冲动),两边拉扯得我头疼。
然后他就提出了游戏冲动这个概念,可别误会啊,不是让我们都去玩游戏的意思。
他说的游戏冲动是一种能够把感性和理性融合起来的状态。
我理解呢,就像是我们在做一件自己特别热爱的艺术创作的时候,既能够发挥我们的感性,去感受色彩、声音、情感这些东西,又能在创作过程中运用理性去构思、去布局。
比如说画画,你可以尽情地用色彩表达你的感觉,但同时你也得用理性去思考画面的构图、比例这些。
再说到审美教育。
以前我就觉得审美嘛,就是看东西好不好看呗。
但席勒让我知道了,审美教育那可是个超级厉害的东西,它就像是一把钥匙,能打开人性和谐发展的大门。
要是一个社会里的人都接受了很好的审美教育,那这个社会肯定超级和谐美好。
因为大家都能从美的事物中找到平衡自己感性和理性的方法,不会老是为了点利益就争得你死我活的。
而且席勒还认为审美教育可以拯救人类。
我刚看到这个说法的时候,眼睛都瞪大了。
心想这美育有这么神?但仔细想想,也有点道理。
在现代社会,我们每天都忙忙碌碌的,很多人都在压力下变得麻木不仁,失去了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知。
要是审美教育能让我们重新学会感受美、创造美,那我们不就又活过来了嘛。
就像我有时候被工作折磨得要死要活的时候,突然看到路边一朵盛开的小花,那一瞬间就觉得心里有什么被触动了,整个人都放松了一点。
这就是美的力量,要是能通过审美教育把这种力量放大,那真的是不得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席勒美学具有深刻的现实性,他关注18世纪90年代的两件大事:法国大革命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的诸多影响。
席勒认为,前者造成了社会成员之间的分裂,尤以社会下层与社会上层的分裂为甚;后者造成了人性的分裂:一方面否定出于人自然本能的各种需求,一方面又要人在精神领域接受自然冲动的支配,即理性与感性被分裂。
在《审美教育书简》中,他用极具批判性的话如此描述时代:“文明远没有给我们带来自由,它在我们身上培植起来的每一种力都只是发展出一种新的需要。
物质枷锁的束缚使人越来越胆颤心惊,因而怕失去什么的畏惧甚至窒息了要求上进的热烈冲动,逆来顺受这个准则被看作是最高的生活智慧。
因此,我们看到,时代的精神就是徘徊于乖戾与粗野、不自然与纯自然、迷信与道德的无信仰之间;暂时还能抑制这种精神的,仅仅是坏事之间的平衡。
”[ (德)席勒著:《席勒经典美学文论》,范大灿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版,第226页] 席勒认为,文明社会的一大特征就是“有用”,“有用是这个时代崇拜的大偶像,一切力量都要侍奉它,一切才智都要尊崇它”[ 同上,第209页]。
在《论美书简》中,席勒说美是“现象中的自由”、“现象中的自律”,美以其自律性是超越现实的,而当现实被“有用”包围时,美就被逼退了。
因此,席勒说:“事态的运行给时代的天才一个方向,迫使他越来越远离理想的艺术。
”于是,“人永远被束缚在整体的一个孤零零的小碎片上,人自己也只好把自己造成一个碎片”[ 同上,第231页]。
在文明社会的大机器上,人只能听到齿轮的嘈杂声,而听不到来自内心的和谐之音。
在这种境况下,席勒认为,“培育感觉功能是时代更为紧迫的需要,不仅因为它们是一种手段,可以使已经得到改善的审视力对生活发生作用,而且还因为它本身就唤起审视力的改善”[ 同上,第245页]。
上述问题使席勒联系上了康德的思想。
康德认为,人是感性(自然)的,也是理性(精神)的。
较之康德,席勒更强调前者,并认为只有两者和谐统一才是人真正的本质,人才能成为“完整人”。
感性要求多样性,理性要求一体性,两者各具片面性,在现代文明社会,二者对立,人被单面化了。
(从中可见席勒对康德方法上的继承,即康德的“二律背反”的方法,黑格尔后来发展出来“对立面的统一”的方法)但席勒并不全盘否定文明社会,他认为文明化是人类的必经阶段。
他主张向前看,人类应该通过文艺恢复人的整体性。
读书笔记文艺何以具备如此功能呢?人兼有感性和理性两种天性,感性天性对应人的“状态”,随时随地都在变化,而理性天性对应人的“人格”,是形式,始终不变。
因此,人处于一种对立要求之中:一方面理性天性要求有实在性,一方面感性天性要求有形式性,前者为“形式冲动”,后者为“感性冲动”。
在古希腊社会,二者是和谐统一的,而在现代社会,二者处于对立状态,如要实现人的“完整性”,就需要第三种冲动——“游戏冲动”。
“游戏冲动”使自然的强制和精神的强制相互抵消,使“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相反相成,使感性和理性相互协调,使人进入“审美王国”。
席勒还认为,人格通过“关照与感觉”消除感性与理性的对立,这种能力为人的“神性”,即想象力——创造美的能力。
他说:“人在他的人格中无可否认地带有这种趋向神性的天赋,而人通往神性的道路——如果可以把永远不会达到目标的东西称为道路的话——是在感性中打开的。
”[ 同上,第264页]因此,“游戏冲动”与“神性”是一致的。
席勒赋予了艺术家几近救世者的地位,他说:“不管你在什么地方遇到他们,你都要以高尚的、伟大的、精神丰富的形式把他们围住,四周用杰出事物的象征把他们包围,直到假像胜过现实,艺术胜过自然为止。
”[ 同上,第252页]席勒的美学思想会被冠以“乌托邦”的帽子,但正是这种审美的“乌托邦”体现了席勒的现实关怀与责任意识。
他承续康德的话语继续言说,为美学开辟了现代性审美批判一维。
虽被指为“乌托邦”,但他的眼光投向的是人类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