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思考讲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思考
摘要:融资难是困扰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而民营企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又起着重要作用,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从企业、银行、国家三方面对影响民营企业融资的原因进行客观分析,并对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一点浅见。
关键词:民营企业融资对策
一、民营企业融资的现状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的数量超过800万家,以中小企业为主,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对GDP的贡献率已达63%,对工业增加值的贡献已达74%,而在全部信贷资产中,非国有经济使用比率不到30%。众所周知,如果一个经济体不能持续地把资金配置到回报率最高的产业部门和企业,那么经济的增长就会受阻。
中国的民营企业得不到有效的金融支持,跟中国目前的融资体系不完善有关。一般来说,我国企业主要通过银行贷款、资本市场募集资金以及非正规融资渠道等进行间接融资或直接融资。在间接融资方面,由于小型贷款每笔贷款的单位资金交易成本、审核成本比大额贷款的成本高,而民营企业融资的特点就是单笔金额要求少但是融资速度要求快,这与银行的贷款成本控制取向是不一致的。同时部分银行对民营企业信贷管理的要求高于对大型国企,特别是对不发达地区的信贷管理的条件更高,能符合这些条件、具有合格资信等级的民营企业为数很少。其次,在中国还缺乏完善的个人和企业信用体系,银行为了减少风险,贷款通常要求有担保或者抵押,但是,民营企业通常缺乏合适的担保和抵押。目前民营企业获得的银行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一年,只能用于填补流动资金的缺口。在直接融资方面,由于国内资本市场准入的门槛高,上市成本以及上市以后信息公布的成本,对资金需求量相对小的民营企业来说都是太高,因此,对绝大多数民营企业来说,无法到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多数民营企业难以筹措发展所需的资金,不得不从非正式的金融市场寻找融资渠道。这些渠道有民间借贷市场、私募股本、企业互保加债转股等。我国民营企业通过非正规渠道吸纳的资金通常占其所有资金的10%。民间融资虽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但是,其利率远高于国家银行贷款利率,这无行中加大了民营企业的成本,降低其市场竞争力。
通过调查发现,我国民营企业的资金主要来源于继承家业以及劳动的积累,其份额为62.5%,通过银行贷款等融资手段筹措的资金不足2 0 %。因而,民营企业的融资越来越难。
二、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民营企业之所以不容易融到资金,从企业自身原因方面看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财务报表反映失真,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没有按规定建立帐目,即使有也是比较混乱,漏洞甚多,经不起检查,因此金融机构不愿贷款给它们,它们也难以通过直接融资方式融资;二是担保条件限制,不少民营企业由于抵押物不足,无法从金融机构那里借到钱;三是信用评价不足,有些民营企业信息不明,信用记录不清楚;四是家庭管理,集中管理。家族企业在企业规模小的时候尚可,一旦企业上来规模,其决策上的家长制、用人上的唯亲性,都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大敌。正是上述主观原因使民营企业融资困难,它们往往只能依靠自我积累、慢慢滚雪球,或者通过非正规渠道融资。
再从银行方面分析,民营企业融资难有三个原因:1、中小商业银行的越位经营。我国目前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为补充的间接融资体系中,如果说国有商业银行因长期为大中型国有企业服务的市场定位和偏向大企业、大项目的发展战略之惯性使然,忽略对民营企业的服务商情有可原的话,那么以服务中小企业为市场定位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等区域性中小金融机构也重大轻小,厚“强”薄“弱”,将自身的信贷服务对象定位于大中型绩优企业,无疑是明显的越位经营。
2、责任追究与激励机制失调。随着商业银行经营理念的不断成熟和改制、改造的需要,各个银行纷纷重点治“质”。对基层行考核总是质量当头,对新增贷款出现风险的行往往“杀无赦,斩立决”,颇有一丑遮百俊之势。同样,对不能如期收回贷款的信贷人员也一般严处,并对贷款责任人实现终身责任制,但当其按时收回贷款时却又很少重奖,甚至没有奖励。如此做法,无疑使基层经营者和信贷人员心有余悸,抑制了其培育、扶持民营企业的热情和积极性。如,目前虽已开放了贷款利率上限,但大多数基层行和信贷员放款时首先考虑的还是要确保贷款的绝对安全,不可能因为利率浮动幅度扩大能够给银行带来更高的利益去冒更大的风险,所以现行的考核激励机制使利率浮动幅度扩大政策失去了发挥效应的基础。
3、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发放贷款的成本高、风险大。
金融业是特殊产业,经营的是资金这样一种特殊的商品,因此安全性、盈利性、流动性是商业银行的基本经营原则,并将安全性置于首位。国家对金融业制定了较为严格的经营规则,保证商业银行资金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流动性,以有效避免金融危机给整个国民经济及社会带来不利后果。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贷款从建立信贷关系、调查、发放、贷后检查和贷后管理,需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金融理论认为,信贷市场是一个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的市场。民营企业所涉及的多为劳动密集型的竞争性行业,稳定性差,企业淘汰率高,加上财务报表不规范,银行对民营企业实际的经营状况和将来的赢利前景难以做出准确的判断。而商业银行将投资的安全性作为经营的基本原则,越来越追求马柯维茨式的有效投资边界,即在既定收益下风险最小化或既定风险下收益最大化。因此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贷款的态度并非不愿为,也不是政策不允许,而是不敢为。
从政府方面来看,政府部门对民营企业存有偏见。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几十年的计划经济、公有制经济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因此,政府部门受传统思想影响,对民营企业这种私有化的所有制经济保持了一定的戒备心理,使得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及相关法律一直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中心,中小民营企业得不到国家政策上的支持以及法律上的保障,这种偏见影响各大商业银行向民营企业投放贷款。
我国的资本市场从其产生之日起,初衷就是为了解决国有大型企业的融资问题,对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民营企业带有明显的政策歧视,并且股票发行额度和上市公司选择受到规模限制。即使目前新推出的中小企业板市场,其设置的门槛仍然较高,相对于大部分中小民营企业而言,其经营规模和管理能力远未能达到要求。因此对于管理水平低、科技含量低的民营企业而言,参与社会直接融资仍然是一条难以逾越的坎,而对企业债券的发行更是望尘莫及。
三、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思路和建议
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严重地阻碍了企业的发展。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是企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我国中小民营企业要持续发展下去,必须解决好其融资问题。虽然民营企业在融资问题上存在着许多现实原因,也非短期内所能解决,但随着民营企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