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_改革开放_教案
课件1:第9课 改革开放
如今飞出金凤凰。”
请回答:
(1)我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从什么地方开始的?当地的农民采取了
怎样的做法?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
;.
;.
。
(2)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二中花鼓词所描述的现
象?
;
4、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农业生产向
、
、
发展,农
村
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
开辟了一条新
路。
5、从
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
三、国有企业的改革
1、背景:计划经济下,企业缺乏活力 2、时间:1985年开始,1992年加快国企改革 3、内容:①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 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②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 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③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 并存的制度。④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⑤对小型企业采取 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 4、加快步伐: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 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
国有企业改革(1985年)
单一公有制经济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政企不分
政企分开
企业活力增强
平均分配
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职工积极性提高
改革的深化(1992年) 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十四大)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国有企业改革目标: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对
内
改
改 革
革
开
放
改革开放
【课标要求】 (1)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2)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 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3)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第九课-改革开放-教案(详细版)
第9课改革开放【学习重点】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学习难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学习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复习前一节课的相关学习内容: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哪一年召开?这次会议上做出哪些重要决定?生:思想上: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组织上:实际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教师讲授,承上启下】: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它完成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从此我们开始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建设成就日新月异、辉煌灿烂。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新的内容——《改革开放》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在相互合作的前提下,通读课本,结合导学案完成本节课的自主学习任务。
(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板书】:对内改革: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师:改革首先从什么地方开始?目的是什么?生: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目的是为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师:既然是为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言外之意就是说以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为什么?生:政社合一,统一经营、分配,吃大锅饭,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不高。
师:在农村经济改革中,我国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的道路是什么?生: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自发行动起来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后来党中央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推广,推动农业生产的向着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的方向发展,迅速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全新的生产关系的确立使得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所以说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集体备课八年级下册第九课改革开放
第三单元第9课改革开放教研组:历史主备人:邰朋飞教研组长:邰朋飞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和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了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3、知道国有企业的改革的主要内容;(二)、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调查、收集这一时期的资料,培养学生分析、思考的能力,读图、识图的能力2、通过收集资料,着重培养学生从史料中整理,获取信息的能力,辨证分析历史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和好处,从而进一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2、体会我国在全面地创造性地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同样经历了艰辛探索。
二、教学重点:1、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2、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三、教学难点:1、初步认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2、理解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四、教学方法:活动法、启发引导法;五、教学课时: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背景:改革前夕的农村“人民公社”体制存在着什么样的弊端?(政社合一,吃大锅饭,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不高。
)2.试点:安徽、四川(1)为什么首先在安徽和四川?请看大屏幕上的图片23、改革的特点: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看图片34、指明方向:邓小平5、全国推广;1983年全国实行双包的生产队已经占百分之九十三。
6、意义:劳动者获得了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中国农村的大发展(看图片4、5、6、7)7、农村改革的过程:先试点再推广(看图片8)拓展知识:(1)看图片2后老师问现在农民交不交农业税了?教师指出:农业税条例被废止皇粮国税2006年退出历史。
(2)“赞成162票;反对0票;弃权1票。
”“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宣布。
改革开放教案
第9课《改革开放》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农村、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特区的设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等基本史实。
2.通过探讨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认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3.通过了解改革开放的初步成就,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强国的必由之路。
二、教学重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三、教学难点:认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四、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材料引路问题导入法。
五、学情分析:由于初二的学生年龄较小,对改革开放的认识不是很充分,所以通过文字、图片等材料,贴近学生的生活,拉近师生的距离,让学生了解历史、感悟历史、认识历史。
六、教学过程:课前播放视频《爱在文登》,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一)导入:课前,我播放了咱们文登市市歌的视频《爱在文登》,你看到了什么?动听的歌曲、精美的画面,展示了文登秀美风光、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景象。
住在文登,爱在文登,如今的文登已是全国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百强县之一。
这些成就的取得得益于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改革开放。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9课——《改革开放》。
(出示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学生读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给我们指明了学习的方向,而历史的发展也有其发展方向。
下面我们就来回顾探索篇,说历史故事。
(三)知识衔接:1.探索篇——历史故事出示宣传土地改革法、农民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相关历史事件,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的改革。
农民的出路到底在哪儿呢?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呢?2.转折篇——党的故事回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相关内容,得出结论:我们的党能够及时认识错误,并勇于改正错误。
因此,是一个伟大的党,一个真正为人民谋利益的党!(四)学习新课,探寻历史■改革篇——农村的故事1.改革从这里开始:出示沈浩照片,引出中国农村改革从小岗村开始。
教案 八年级第9课 改革开放
第9课改革开放【关注学情教材分析】关注学情:学生已经具有的知识与能力、学法与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课程标准:①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②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③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教材内容及历史地位概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改革从农村到城市,开放从沿海向内地,使中华大地再次焕发了活力,中华民族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重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对外开放的格局。
难点:国企改革。
【学习目标心中有数】1.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过程,主要内容及作用。
2.了解对外开放的格局及意义。
3.理解国企改革的主要内容。
【学前必知承上启下】时控2′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建设成就日新月异、辉煌灿烂。
【自主学习快乐体验】时控20′【阅读课本1思考相伴】时控10′学生自学要求:①全面阅读课本,包括大、小字和地图、图片、资料等;②边读边勾划重点(包括一个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意义等或者是某一段话的主要内容);③边读边思考:阅读时,要找出历史事件的背景或原因、过程或内容、结果、意义或影响等,在相关内容的边上标记上名称。
阅读思考时,要多问:是什么?为什么?对疑难、困惑,在课本上用?标记出来或者写在[质疑问惑]栏中。
④边读边记忆。
教师要求:学生全部读完课本后,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阅读检查。
如是否全面阅读、是否勾划圈点、是否思考、是否质疑、是否记忆等。
【自学检测2整体感知】时控8′要求: 1.不看课本,完成下列题目。
自我检测后,对不会的问题,要再思考解决,或同桌乃至小组讨论。
2.关注一下:自学提纲是如何编排、处理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的,知识体系的建立与课本相比有什么不同?体会老师的用意。
段晋丽第9课改革开放
第9课改革开放太原市第四十七中学段晋丽【教学目标】1.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国有企业的改革的主要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归纳建国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利用《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说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的地理位置,并探讨今天的对外开放城市与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中的开埠通商有什么不同。
3.通过展示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图片,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
【重点与难点】重点:1.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
2.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难点:从农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要适应农村的实际发展状况初步认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提问引导法.材料归纳法。
利用课本上所提供的材料,归纳主要内容,加深理解【使用教材构想】本课教学主要围绕改革开放来展开。
我从本课课题“改革开放”入手,把本课分为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两方面学习。
为此,把第三目“国有企业的改革”放在第一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面来学习,理由是这两个问题都属于“对内改革”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学习起来围绕一个主题,分析比较,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节课。
【教学流程】环节1:激趣导入(时间预计2分)(多媒体显示邓小平照片)他,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对于他授予了这样的评价“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邓小平,邓小平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他就是邓小平,究竟他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做出了哪些巨大的贡献呢?我们今天就来一起了解改革开放。
设计意图: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兴趣。
环节2:自主学习(时间预计8分)1.投影显示本课学习目标,学生齐读,明确目标。
2.阅读教材,依据学案自主学习部分,在课本上圈点、批注。
设计意图: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自学能力,落实基础性学习目标。
第9课改革开放(教学设计)
第9课改革开放
人教版第三单元第9课
石玉珍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事业的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等。
2、通过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和改革形式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农村和城市的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特点及相应对策:用多媒体展示大量图片资料和演示改革探索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农村是改革的突破口,国企是改革的攻坚战,开放是时代的潮流。
(2)教学难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原则;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影响。
特点及相应对策:通过改革后农村经济的大发展和深圳等经济特区所取得的成就,证明实行改革开放是完全正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三、教学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文稿演示,贯穿于整节课
四、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教案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教案【教材分析】本课是《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关键的一课,是对前一课我党提出的伟大决策实施的具体阐述。
本课包括三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目,介绍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一目,着重叙述了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国有企业的改革”一目,着重叙述了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以及国有企业改革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本课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党制定的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的基本知识,认识到改革开放总方针的正确性,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经过前面一年多的系统学习,阅读分析能力和对某些历史问题的理解能力已有一定提高,初步具备了用历史的眼光来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改革开放的史实对学生来说相对久远,他们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却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缺乏亲身体验,对历史问题的理解过于肤浅,难以把握改革开放的实质,难以理解课本中提到的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因此,在安排本课教学时,要尽提供适量资料,设置问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浅出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学习。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2、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作用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3、注意历史现象的前后对比,培养学生联系、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课件,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采用自主学习法、师生讨论法、讲述法等教学方式,开展师生双边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农村和城市的改革的了解,初步掌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2、通过对对外开放所取得的成就的了解,掌握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3、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立志好好学习,报效祖国的决心。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教案-wqs
【教学课题】改革开放【教材分析】本课主要讲述的是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逐步形成。
重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难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社会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学习目标】1.掌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国有企业的改革。
2.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学会分析相应问题。
3.了解: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自主学习】:先阅读自学课本,完成以下自学性问题,然后小组交流疑惑性自学问题。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政策。
改革先从开始。
2.安徽农民首先实行,自负盈亏。
农村逐步实现以为主的责任制.3.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和福建的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后来又增设经济特区。
4.设立开发区,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和。
5.形成了———,这样一个、、、的对外开放格局。
6.从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的改革。
【合作探究】在教师组织下,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讨论解决以下问题。
1、阅读下列材料对内改革,是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等方面进行改革,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体制和政策,建立各种责任制。
对外开放,是为了引进国外资金及先进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经验,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发展民族经济。
请回答:(1)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方针是那次会议上制定的?其目的是什么?(2)责任制在农村的突出表现是什么?(3)为了实施对外开放,我国先后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2、讨论分析:当今我国对外开放与近代史上对外开放有何不同?【学后感】1、收获与反思:教师组织学生总结本课所学有何收获,感悟或认识等。
第九课改革开放
第九课改革开放第一篇:第九课改革开放第九课改革开放【课标要求】知道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认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以深圳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知道国有企业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学习目标】1.了解和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家庭联产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国有企业的改革。
2.通过指导学生利用《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说民经济特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的地理位置,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3.通过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学会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
【学习重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学习难点】理解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原则【学习方法】分析资料、设疑讨论、合作探究【自主学习】(A级)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改革先从开始:的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实行。
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外开放也开始起步。
首先在广东的、珠海和福建的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现在,对外开放已从沿海地区向内地发展,形成经济特区---内地,多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三、国有企业的改革1.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的改革。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体制,促进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
【合作探究】(C级)1.阅读教材42页内容,概括一下我国的对内改革在农村如何进行的?起了什么作用?2.阅读教材43页内容,结合44页《早期对外开放示意图》,描述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过程如何?3.阅读教材45页,说出对内改革在城市改革的情况【课堂小结】(B级)请你试着评价一下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当堂检测】1.1980年我国最早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是:①深圳、②上海③ 广州④汕头⑤ 珠海⑥厦门2.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是()A珠海B汕头C深圳D厦门3.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内容是引进外国的()①资金②先进科学技术③企业管理经验④思想意识形态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1.春联往往折射着一个时代的社会风貌。
优质课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朝鲜语授课)教案.doc
教案科目课题利9卫卜刃驾刃岂学校色召人I用113秀哥皿课型旁耆卫卜课时1教师丕I吕M年级8却■日时间2014. 5. 14教学目标刃4耳莊:4]玛里引盐哥生音剂唱卿,^7]<^仝勻耆舍軋豐召,召牛号冯卿号〒勻召召,玛田7”或•〒壬勻尊勺,亍令才电仝勻刃尊号耳耳亞:科人M卜电呈昙勻計芒牙科,4生昌皙卫却里司■芒牙科,号首召2呈人卞卫电才丕总哪人]圣昙呈里q训芒去号科呈主圧召2豆些勺电吟.冯召•号區:7”尊7”书召卒纠电可哪珂邑H]灵昙丢别7”尊刘书吕呑干纠召。
]科云司日夸勻孕珂邑耳尋呈也魁計芒电三人]幵闵6戟召。
]5]■芒刃呈刃勺W.科冯科魯曾“冯冯电肉一总卿利刀一注勻至忌一思昙珂电升”昙丢計q可人卜人卜电呈是勻計芒号科科晋首召2呈人卜卫电才丕裁哪人]圣昙呈里5训芒去牙科呈主圧召2呈些勺司■?]]w.审占号誉科丘人]q勺刘利刘刃尊,召牛云冯刘号〒耳屜首难点起址瑕刃芒电三“起址可些召勻牛盒mi召咅計闵叶邑可芒才昱鬼m 玛田7H 呀纠暫2勺,号召教学资源电曰叫qq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3是型日叫口引至1978唱屜科車勻勻4千龟云甩可为勻电旨昙M B吞才.早已q■君列可唱呈旦唱"q 現电旨升2芒升昙起辛胡圮必舍曲.(司■申书电)1978曰召卒勻。
1魂二弓2豆早日5現氓須昙旦。
Pi牛洪芒7}?。
]电寻氓司芒口上屯剂列人1寻耳呈旦洪芒升?仝旨早日芒卿9科7”尊7”比呈驾音司■琨"7” 尊7”比屯剂哪珂胡輕讣普"吟.期咲]:刃9珥7fl«7fl^7”尊7”书冯祠吕午升q匕珂闺5]“卿7|电可祠唱q升?刘尊吕珂训刘尊。
]卫刘比吕珂田7” 比呈會曹口吟.珂训7”尊g 专誉4生“千7”比琨纠7”尊唱口吟.。
卜诩切對音囚昌T午5三日必音吟.迅科人[昙里号司■琨人[驾舍4昙斜勺司■芒玛可5〕珂训5]冯舌圭珂生人]5]冯芒5現7”尊呈乙削司■銀2巧珂田豆7”书計芒珂冯哪q咱宁圣升尊勺耳隕芒升昙打卫計申冯琴舍4昙召勺司■芬音时.司琨呈it唱冯q咱电卧升g芒7}<起辛邑砰ZL弓呈圮卫珂^w.珂石:7”尊刃屯珂曽:去仝电,117|3丢召尊驾舍囚召勺,屯勺峑肉昌司■闵耳矢珂是•q]。
第9课改革开放
历史教案年级八年级主备教师授课教师审编教师教学反思学科历史课题第9课改革开放总课时1课时授课时数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经济特区的建立及产生的影响,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培养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点重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教学难点难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教法学法小组讨论、自主学习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教学准备课件、《能力培养》历史地图册教师指导学生自学个性设计合作学习交流展示个性设计一、导入新课:欣赏歌曲《走进新时代》,《走进新时代》这首歌高度赞扬了改革开放,为什么赞扬改革开放呢?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去探寻这段最初的历史——改革开放。
二、出示学习目标(见能力培养中的学习目标)三、自学指导:请同学们围绕学习目标通读教材,并完成自学题目,并把答案在教材上勾画出来,可以组内共同完成。
题目:1、农村改革前在“人民公社”体制下,社员为什么统一劳动、统一吃饭?2、这种体制下农民的劳动态度如何?这对农业有什么影响?3、我国针对国有企业的弊端怎样进行改革?怎样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步伐?4、首先我们开放的是哪些地区?之后,我国对外开放又是怎样扩大的?四、自主学习(学生自学,教师在组间巡视)从学生熟知的歌曲导入创设特定历史情景。
五、各小组展示自学成果,组间进行交流评价。
(可让小组B或C同学回答)六、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对于各小组的展示成果可进行讨论更正,最后归纳出正确答案)七、通过自学已经学会的学生去教那些还没有学会的学生,期间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质疑、讨论,最后老师再引导、再补充。
9课《改革开放》
四、对外开放
1、含义:对外开放是在某些地区的对外经济 活动中采取特别优惠的政策,以吸引外资, 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在平 等互利的原则下,扩大对外贸易,壮大我国 社会主义经济。 2、目的:要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吸收侨资、 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 现代化建设。
四、对外开放
6、作用: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环渤海地区
浦东
长江三角洲
厦门 珠海 海南
厦漳泉三角区
汕 头 珠江三角洲 深圳
四、对外开放
创办经济特区,视察经济特区
深圳特区一条道路的变化
1981年的深南中路
深圳——“一夜崛起之城”、 改革开放的窗口
“25岁,用青春把小渔村变成大都市;25年,用前无古人 的速度领跑经济;这个城市的名称,不止代表地点,它代表关 于时间的观念,也代表重若生命的效率。” ──2004年CCTV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评选
3、过程 (1)1980年设立4个经济特区(“特”在何处?)
(2)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兴办经济技术开发 区 (3)1985年起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4)1988年划定海南为经济特区
(5)1990年开放浦东(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 的重要标志)
四、对外开放
4、格局: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 5、特征: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三、国有企业改革
2、背景:计划经济下,企业缺乏活力
3、时间:1985年开始,1992年加快国企改革 4、内容:①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 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②对国有 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实行经营责任制;③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 并存的制度。④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 ⑤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 5、加快步伐: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后,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二次备课教案
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9课改革开放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2.了解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3.通过学习,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
教学重点1.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2.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教学难点理解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新课导入导入1:多媒体播放音乐《走进新时代》。
师:同学们,这首歌是大家非常熟悉的,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1) “当家作主站起来”指的是什么?(2)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3)继往开来的领路人指的是谁?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导入新课。
导入2:投影展示收集到的票证,讲述《我身边的历史——票证的故事》,分析在历史上使用票证的原因。
认识到当今中国物质丰富、市场繁荣,不再使用票证是得益于改革开放。
教师解读“改革”“开放”的含义。
课堂探究框题1 农村改革阅读材料:【问题导学】(1)上图这张珍贵的大包干责任书,也被大家称为著名的小岗村十八个红手印,被誉为“中国第一份农村改革宣言”。
当时他们进行了怎样的生产模式尝试?有什么作用?(2)小岗村生产队的“大包干”后来发展成为哪一政策?为什么农村实行这种政策后,生产大大发展了?(3)我国农村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答案:(1)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克服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等弊端,农民有了生产的自主权,大大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过渡语:我国在对内改革开始后,对外开放也开始起步。
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一步是建立经济特区。
框题2 经济特区的建立下图是邓小平给深圳的题词:课堂探究 【问题导学】(1)上图是邓小平为深圳题词。
第九课_改革开放_教案(详细版)
第9课改革开放【教学重点】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教学难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复习前一节课的相关学习内容: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哪一年召开?这次会议上作出哪些重要决定?生:思想上: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组织上:实际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教师讲授,承上启下】: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它完成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从此我们开始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建设成就日新月异、辉煌灿烂。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新的内容——《改革开放》下面请同学们聆听故事细心分析吴跃进是安徽凤阳小岗村的一个农民,农村改革前,他在人民公社和大家一起干活,每天拖拖拉拉,不思进取,却也能在公社混口饭吃。
1978年,安徽遇到百年不遇的大旱,生活更加贫困。
他常常唱: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后来,在政府的鼓励下,他和村里其他农民私立了一份包产到户的生产契约。
他们苦干一年,获得了大丰收。
吴跃进又高兴地唱道: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迈出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同是凤阳,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阅读42页小字部分,讨论回答)生:人民公社时期,农民集中劳动,吃大锅饭,生产积极性不高,所以出现了第一种情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提高,所以发生了第二种变化。
师:通过以上的故事,请你根据书本内容,概括出农村改革的基本知识点:改革首先从什么地方开始?生: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板书】:对内改革: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师:改革目的是什么?方式?试行地点?影响?生: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目的是为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精品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目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2.通过指导学生利用《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说明经济特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的地理位置,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3.引导学生以深圳等经济特区所取得的成就说明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完全正确的,使学生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2.通过了解自己身边的国企改革情况,使学生感受市场经济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好处,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3.通过广州、厦门等在近代史上被开放为通商口岸,在现代史上被开放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或经济特区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力强盛才能使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道理,从而树立远大的理想。
★教学思想阐述◇观念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
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发起求知欲;没有问题学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
◇创意本节课通过情境设置问题,让问题成为学习的动力与载体,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创造性地学习,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寻找新知识,在讨论交流中生成新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教学重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利用充分的文字、图片资料帮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我国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局势,从而认识到农村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战,对外开放是时代的潮流,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教学设计4:第9课 改革开放
第9课改革开放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我国对外开放的几种主要模式。
掌握提出办特区的人物和时间,五大经济特区的名称,所属省份和建立时间。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了解经济特区”杀出一条血路”的壮举,激发学生的开拓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利用教材有关对外开放地区的地图,理解并掌握“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对外开放格局的特征通过经济开放区的建设业绩,说明改革开放政策是完全正确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外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
对外开放符合国内外实际情况。
青年学生必须具备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才能肩负起实现伟大理想的重任。
调查了解对外开放成就和家庭生活变化,感受市场经济带来的好处,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承受挫折、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学生学法:1、调查、收集、整理资料;2、学会利用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历史的方法教具:改革开放等相关多媒体、图片。
教学重点:1、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2、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教学难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音乐]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提问]1、《春天的故事》中有一位老人指的是谁?(邓小平)2、1979年的春天那位老人作出了什么重大的决策?(改革开放)3、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那位老人吗?(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4、南海边画一个圈指的是哪个城市?(深圳)[展示]深圳改革开放前的图片,开放前后对比:变化大不大?对比后有什么不同的感受?说明了什么?[师导]时逢改革开放30周年,在这举国盛世的时代,让我们一起走进改革开放的年代,追忆改革开放的历程。
二、自主学习,讨论与探究1、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层次顺序怎么样?2、分析比较:新时期的对外开放和近代前期的对外开放有什么不同?自学与思考:1、对内改革首先在哪里展开?(农村)2、为什么要在农村进行改革?(当时,农村人民公社“一大二公”和政社合一的体制弊端,使农民失去土地支配权,也失去了劳动生产积极性。
公开课《改革开放》教案
第9课改革开放●课程标准1、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2、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3、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熟记以下知识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国有企业的改革;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2.通过看图理解并说出对外开放的格局及特点。
3.通过视频、材料、图示法等多种途径能够简单地获取和处理历史信息。
●学习重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学习难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学习方法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案例分析教学。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美国有历史学家评论:20世纪的中国有两位人物改变了中国命运。
一位使中国从此站起来了,另一位使中国从此富起来了。
是谁?怎样富起来?听音乐<<春天的故事>>.春天指什么?一位老人指谁?教师指出:邓小平最伟大的功绩就是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
明确学习目标.二、自主学习预习P42——P45正文部分,找出答案标注到课本上对内改革:1.农村改革:目的、措施、作用。
2.城市改革:时间、重点、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
对外开放:1、背景2、经济特区3、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及特点。
分组展示答案,用笔订正到课本上。
三、合作探究探究一、农村改革思考一下:下列情景出现在什么时期?1、男劳力上工带扑克,女劳力上工带纳鞋。
头遍哨子我不买帐,二遍哨子我伸头望,三遍哨子我还得慢慢晃。
生回答:人民公社化时期。
2、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咱们自己的。
生回答:十一届三中全会后3、提问引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发生了什么?观看视频思考。
4、结合材料分析下列问题,小组合作探讨。
(1)材料1反映了改革开放前农村开展的什么运动?对农民造成了什么影响?(2)材料2反映了我国农村实行的什么政策?顺口溜反映了当时农村广大群众的什么情绪?(3)我国跨入21世纪后农业政策又有哪些新气象?(4)由材料1到现今农业政策的变化你有什么感悟或启示?探究二:城市改革1、城市国有企业改革前的生产情况如何?有何弊端?出示两则材料:(1)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开放就是好,家庭联产搞承包,安徽凤阳小岗村,创出致富路一条。80年代的初期,改革开放建“特区”,吸收外资搞建设,引进技术和管理。加大力度抓机遇,沿海发展到内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新格局。国企改革大手笔,公有经济为主体,实行多种所有制,政企分开放权力,按劳分配唱主角,多种方式并一体。“市场经济”建体制,优化组合新机制,公司制,股份制,改组联合多形式。
加快企业的改革。
5.作用:调动了企业、职工的______,增强了企业______。
1.时间:_______年。
2.对外开放的目的:吸收_____、_____,引进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现代化建设。
(1)我国在_____、_____、_____、______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开放3.措施(2)1984年,我国又开放_____、______等14个沿海城市,增设_____经济特区,
指导性学习方法
识读图片,提取信息;联系比较,加深认识;利用歌诀,快速记忆
学习过程
【温故互查】
【自主学习】认真阅读课文,对于重要时间、事件、概念等做读书标记,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1.时间:十一届三先从______开始,
农村(2)目的:调动____,促进________发展。
(1)1951年的土地改革中,我国颁布了什么法律文件?
(2)我国的三大改造完成于那一年?其中对农业的改造措施是什么?
(3)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十年间,党中央发动了哪两大运动?产生了什么严重后果?
(4)建国以来历史上最具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指哪一次会议?召开于那一年?此后农村实行的土地政策是什么?
该政策有什么作用?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社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C.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运动D.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教学反思】
4.春联往往折射着一个时代的社会风貌。1974年春联:过年只有两斤米,压岁并无一分钱。1980年春联: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1980年春联所反映的社会现象与1974年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这是由于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巩固检测】
1.1980年我国最早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是:①深圳、②上海③广州④汕头⑤珠海⑥厦门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④⑤⑥D.②③④
2.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是()A.珠海B.汕头C.深圳D.厦门
3.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内容是引进外国的()①资金②先进科学技术③企业管理经验④思想意识形态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歌曲《春天的故事》歌词中所说:“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的是
A.实行国有企业改革B.实施“一国两制”政策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D.在沿海建立经济特区
8.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层次是:( ) 沿海开放城市 经济特区 沿海经济开发区 内地
A. B. C. D.
第9课改革开放
教学目标
了解和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国有企业的改革。利用地图使学生掌握开放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知道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教学重难点
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经济共同发展;
城市3.主要内容(2)经营权:国有企业实行______,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3)分配方式:实行__________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4.目标: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_____体制,大中型企业开始推行_____、
______制,向建立现代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对小型企业采取____、_____等多种形式,
设立________开发区。
(3)_______已经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4.开放格局:现在,我国已经形成了“____-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_____”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合作探究】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对我国的“三农”问题格外重视,建国后,为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我国在不同时期对农村的土地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
5.我国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主要在农业、建立特区和国有企业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其先后次序是:
①农业②国有企业③建立特区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②①D.①③②
6.中国有一个城市在近代史上最早被迫开放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改革开放后又最早主动开放为经济特区之一。
它就是( ) A.厦门B.上海C.广州D.福州
中考链接:
1.(2008·广东省)下表反映了安徽省凤阳县粮食生产三年跨了三大步的情况,这种变化直接得益于()
年代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粮食产量
5.02亿公斤
5.70亿公斤
7.15亿公斤
A.乡镇企业的发展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C.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D.人民公社制度的实行
2.“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对联中的两次“分田”指的是()
3.措施:1978年,________村的18户农民首先实行分田____自负盈亏。
农村逐步实行以_____为主的责任制;乡镇企业发展。
4.作用:调动了_____的生产积极性,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改革1.时间:从_____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开展。
2.重点是____________的改革。
(1)所有制: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__________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