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秋闽文化概论作业2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 大题:( 得38 分) 单项选择题
1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 )福建已能制造远洋木船,驶往印度和南洋。
A . 东晋后期
B . 南朝时期
C . 唐代
D . 宋代
正确答案:
B .
2 . ( 应得 2 分,实得0 分) “做七”在福州丧俗中最为重要。人死后每七天就要一“祭”,称“做过七”。至四十九止,一共要做七次。()是规模最大的活动,届时发讣告遍告亲友,请其参加唁吊。
A . “头七”或“二七”
B . “三七”或“四七”
C . “四七”或“六七”
D . “五七”或“七七”
正确答案:
C .
3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 ),福建经济高度发展,人口急剧增长,山区被大规模开发,农业上实行精耕细作,经济作物如葛麻、甘庶、茶、荔枝等都得以大规模种植;手工业中,以造船业、制瓷业为最。
A . 唐末五代
B . 宋代
C . 元代
D . 明代
正确答案:
B .
4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宋代()的《通志》,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体例仿照《史记》而有所创新。
A . 郑樵
B . 李纲
C . 祝穆
D . 胡宏
正确答案:
A .
5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在福建各种样式的古桥中,最有特点的要算是( )。
A . 石拱桥
B . 浮桥
C . 吊桥
D . 屋桥(风雨桥)
正确答案:
D .
6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泉州( )长811丈(约2300米),把闽南的安海和水头之间原来以舟渡往来的五里海湾连接起来,被认为“天下无桥长此桥”。
A . 洛阳桥
B . 安平桥
C . 镇安桥
D . 虎渡桥
正确答案:
B .
7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闽南一首过春节的歌谣称“初三无姿娘”指的是()。
A . 初三妇女们归宁贺新正
B . 初三新娶的妇女归宁未回
C . 初三沐浴焚香并将三牲果品排在神前
D . 初三各行各业就位
正确答案:
B .
8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明代统治者厉行海禁二百年之久,但位于( )的月港依然帆樯如栉,海外客商汇聚,成为全国最大的走私港。
A . 晋江
B . 龙海
C . 厦门
D . 东山
正确答案:
B .
9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福州《渔歌》“老子自幼在江边,不怕地来不怕天,看不尽青山绿水,吃不尽鱼虾渔鲜。”属于()。
A . 海上渔歌
B . 水上渔歌
C . 闽南渔歌
D . 闽东渔歌
正确答案:
B .
10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除夕之夜围炉,因古时贝壳象征财富、华贵,故食后蚶壳不得扫入垃圾,而要郑重地放置门后或床下,预兆来年发财致富。此外,还须在房门后竖放两连根带叶的甘蔗,称“靠壁硬”,取家运坚实牢固之意。
A . 三明
B . 福州
C . 漳州
D . 宁德
正确答案:
C .
11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北宋末与南宋初,是闽学()。
A . 创始阶段
B . 成熟发展阶段
C . 进一步发展
D . 创造性发展
正确答案:
A .
12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闽西最大的圆形土楼是永定的( ),由于建筑规模宏大,故有“姑嫂夸楼”的故事:某村一次婚宴上,两个年青女子在同桌吃饭时,都极力夸耀自己的楼屋如何之大,等到双方问清自己所夸之楼时,才知道都住在同一楼,且为姑嫂。
A . 承启楼
B . 深远楼
C . 齐云楼
D . 二宜楼
正确答案:
A .
13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历经八百多年而保存完备,殿宇飞檐交错,门廓壁上浮雕精美绝伦,殿内盘龙石柱,彩绘描金,集宋元明清建筑、绘画、雕塑、书法艺术于一炉,有“闽南故宫”之誉。
A . 泉州东岳行宫
B . 德化石壶殿
C . 惠安青山宫
D . 龙海白礁慈济宫
正确答案:
D .
14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福建的家族大都注意族人的教育, ()曾有记载“吾家自祖宗流传以来,一段清白之气不可不培。盖金帛虽多,积之数十年必散,田宇虽广,遗之数十代亦亡。孰若残书数卷,贻之吾子吾孙,世世可以习读不朽,又孰若灵心一点,传之吾子吾孙,可以受用不尽。”
A . 《林氏家谱》
B . 《闽沙茂溪罗氏族谱》
C . 《新泉张氏族谱》
D . 《达氏宗谱》
正确答案:
B .
15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为了保证族人能受教育,福建各家族都采取了许多措施。在经费上,不少家族都置有学田,即“书灯田”。如清()《问俗录》中所记:“书灯田,祖父分产之始,留田若干亩,为子孙读书之需,后有入学者收其租,捐纳者不得与其租。”
A . 罗从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