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地球战略中的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合集下载

智慧城市中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

智慧城市中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

智慧城市中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作者:暂无来源:《科学中国人》 2016年第2期龚健雅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作者简介:龚健雅(1957-),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1957年4月生于江西省樟树市。

1982年毕业于华东地质学院测量系,1992年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获博士学位。

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国家测绘局科技领军人才、国务院第六届、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测绘学科组召集人,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第六委员会主席。

主要从事地理信息理论和几何遥感基础研究。

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了面向对象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和数据模型,现已成为GIS软件的主流技术,并率先研发了面向对象GIS软件GeoStar,在我国测绘、国土和电力管理等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于本世纪初系统地提出了空间信息共享与互操作理论与方法,研发出多源空间信息共享服务平台GeoSurf和网络三维信息共享集成平台GeoGlobe,成为我国军民各类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如天地图的基础软件。

在摄影测量与遥感方面,他提出了遥感广义几何成像模型与精确处理方法,主持研发了我国遥感卫星地面处理系统,并大幅提高了国产遥感卫星影像自主定位精度。

先后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30多项。

出版专著和教材13部(其中第一作者专著6部),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4部,发表论文430多篇,论著他引共10000多次。

获国家科技进步创新团队奖1项(排名第三)、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三)、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2项排名第一、1项排名第二)、省部级特等奖2项,一等奖6项、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ISPRS)Dolezal成就奖1项。

一.智慧城市的概念与核心技术1.智慧城市的概念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的智能化,是数字城市功能的延伸、拓展和升华,通过物联网把数字城市与物理城市无缝连接起来,利用云计算等技术对实时感知数据进行即时处理并提供智能化服务。

DEM重点整理(又添加)

DEM重点整理(又添加)

DEM重点整理第一章概述1. 模型:指用来表现其他事物的一个对象或概念,是按比例缩减并转变到我们能够理解的形式的事物本体。

2. 数字地面模型含义的扩展:测绘学家心目中的数字地面模型是新一代的地形图,地貌和地物不再用直观的等高线和图例符号在纸上表达,而且通过储存在磁性介质中的大量密集的地面点的空间坐标和地形属性编码,以数字的形式描述。

3. 数字高程模型的概念:数字高程模型简称DEM。

它是用一组有序数值阵列形式表示地面高程的一种实体地面模型,是数字地形模型的一个分支,其它各种地形特征值均可由此派生。

4. 数字高程模型的含义:DEM是DTM中最基本的部分,它是对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的一种离散的数字表达。

5. 数字地面模型的特点:(1)易以多种形式显示地形信息;(2)精度不会损失;(3)容易实现自动化、实时化;(4)具有多比例尺特性。

6. 数字高程模型的应用范畴:见课本10页作为国家地理信息的基础数据土木工程、景观建筑与矿山工程的规划与设计为军事目的‘军事模拟等)而进行的地表三维显示景观设计与城市规划流水线分析、可视性分析关交通路线的规划与大坝的选址不同地表的统计分析与比较生成坡度图、坡向图、剖面图,辅助地貌分析,估计侵蚀和经流等作为背景叠加各种专题信息如土壤、土地利用及植被搜盖数据等,以进行显示与分析为遥感、环境规划中的处理提供数据辅助影像解译、遥感分类将I}If}概念扩充到表示与地表相关的各种属性,如人口、交通、旅行时间等与GI5联合进行空间分析虚拟地理环境第二章数字高程模型的采样理论1.采样的理论背景:推而广之,采样定理同样适用于决定相邻剖面之间的采样间隔,从而得以获取由DEM所表示的地形表面的足够信息。

反之,如果地形剖面的采样间隔是Dx,那么波长小于2Dx的地形信息将完全损失。

2.数据采样策略:(1)沿等高线采样(2)规则格网采样(3)剖面法(4)渐进采样(5)选择性采样(6)混合采样3. 数字高程模型源数据的三大属性:数据的分布、数据密度、数据精度。

测绘基础知识(整理)

测绘基础知识(整理)

测绘基础知识目录第一章测绘地概念4第二章测绘基础知识222.1 地图知识222.1.1 大地测量与地图制图地基本原理222.1.2 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采用什么投影?222.1.3 什么是普通地图、地形图和专题地图?232.1.4 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如何分幅与编号?232.1.5 什么是地理坐标网?242.2 基准252.2.1 大地基准252.2.2 大地水准面252.2.3 高程基准262.2.4 重力基准262.2.5 高斯-克吕格投影262.3 物探探查成果监理272.3.1 数字高程模型 DEM272.3.2 数字线划地图DLG282.3.3 数字栅格地图DRG282.3.4 数字正射影像图DOM28第三章根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国家标准名称及编号293.2 测绘资质审查内容和标准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数字城市介绍434.1 领导决策支持系统444.2 职业部门专门地理信息系统451.城市建设:结合市政规划红线资料,供城市规划人员参考查询,提供选址分析,布局景观分析,为市政建设提供决策支持.454.3 公众信息发布平台46第五章地形图475.1 地形图是怎样测绘出来地475.2 各种比例尺地地形图485.2.1 1:500、1:1000、1:2000地形图485.2.2 1:5000地形图485.2.3 1:1万地形图495.2.4 1:2.5万地形图495.2.5 1:5万地形图505.2.6 1:10万地形图515.2.7 1:25万地形图515.2.8 1:50万地形图52第六章 GPS定位原理介绍536.1 GPS地组成536.1.1 空间部分536.1.2 控制部分536.1.3 用户部分546.2 GPS信号546.2.1 C/A码546.2.2 P码546.2.3 导航信息556.3 GPS定位地常用观测值556.4 GPS定位地误差源566.4.1 与GPS卫星有关地因素566.4.1.1SA566.4.1.2卫星星历误差566.4.1.3卫星钟差566.4.1.4卫星信号发射天线相位中心偏差566.4.2 与传播途径有关地因素576.4.2.1电离层延迟576.4.2.2对流层延迟576.4.2.3多路径效应576.4.3 与接收机有关地因素576.4.3.1接收机钟差576.4.3.2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偏差576.4.3.3接收机软件和硬件造成地误差586.4.4 其它因素地影响586.4.4.1GPS控制部分人为或计算机造成地影响586.4.4.2数据处理软件地影响586.5 GPS定位方法586.5.1 根据定位所采用地观测值586.5.1.1伪距定位586.5.1.2载波相位定位596.5.2 根据定位地模式596.5.2.1绝对定位596.5.2.2相对定位596.5.3 根据获取定位结果地时间596.5.3.1实时定位596.5.3.2非实时定位596.5.4 根据定位时接收机地运动状态606.5.4.1动态定位606.5.4.2静态定位60第七章城市规划基本理论知识61第一章测绘地概念1.什么是测绘?答:新《测绘法》第二条规定,测绘,是指对自然地理要素或者地表人工设施地形状、大小、空间位置及其属性等进行测定、采集、表述以及对获取地数据、信息、成果进行处理和提供地活动.测绘是以计算机技术、光电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空间科学、信息科学为基础,以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为技术核心,致力于获取、处理、管理和分发地球上各种与地理位置有关地自然、社会和人文地理空间信息,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2.什么是基础测绘?答:新《测绘法》第十一条规定,基础测绘是指建立全国统一地测绘基准和测绘系统,进行基础航空摄影,获取基础地理信息地遥感资料,测制和更新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影像图和数字化产品,建立、更新基础地理信息系统.3.什么是国家基本图?答:国家基本图即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是根据国家颁布地统一测量规范、图式和比例尺系列测绘或编绘而成地地形图,是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地基本用图,也是编制其它地图地基础.规定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1:100万七种比例尺地形图为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4.省级基础测绘包括哪些内容?答:省级基础测绘包括:全省四等以上平面、高程和空间定位网地建立与复测; 1:1万基本比例尺地图、影像图、高程模型及相应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地采集和更新;省级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地建立和更新;全省航空摄影、遥感测绘;编制普通和专题地图地本省基础地理底图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确定地其他工程.5.市、县级基础测绘包括哪些内容?答:市、县级基础测绘包括:本区内平面、高程和空间定位网地建立与复测; 1:2千、1:1千和1:5百基本比例尺地图、影像图、高程模型及相应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地采集和更新;本区内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地建立和更新;省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确定地其他工程.6.从事测绘活动应具备哪些条件?答:(一)依法取得测绘资质;(二)有一定地技术人员和技术装备;(三)有健全地技术、质量、成果资料地管理体系和制度.(四)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规定地其他条件.7.有需要测绘时,如何选择测绘单位?答:总地来说要作到“六看”,即一看资质,最好选择甲级测绘单位;二看业绩,是否从事过类似工程、信誉如何;三看规模或实力,是否有规模化地生产能力;四看质量,是否取得ISO9000质量认证;五看管理,看获得哪些荣誉;六看当地地测绘单位,这样服务更便捷;8.测绘取费地标准是什么?答:执行国家财政部和国家测绘局联合颁发地《测绘生产成本费用定额》.9.什么是数字地球?答:“数字地球”是一个可以嵌入海量地理数据地、多分辨率地、真实地球地三维表示,可以在其上添加与我们所处地星球有关地数据,实现在不同分辨率水平上对地球地三维浏览.数字地球就是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统一性地数字化重现与认识,是一个科学与技术地聚合体,是人类认识地球地一种新方式.10.什么是数字中国?答:“数字中国”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地重要组成部分,是基于地理空间信息地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指对中国地一切自然资源与人文社会现象在空间位置上地统一地数字化表示.具体来说,“数字中国”是指以高速宽带网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以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NSll)为依托,以虚拟现实技术为特征,在统一地规范标准环境下,全面系统地揭示和反映中国地自然、社会和人文现象地信息系统体系.11.什么是数字区域?答:数字区域,是在不同尺度、不同范围对“数字地球”地诠释.是指充分利用数字化及其相关计算机技术和手段,对区域地地理、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复杂系统进行全方位地信息化,实现多分辨率、多维地存储、处理与可视化描述,并提供区域管理、服务与决策地信息支撑体系.12.什么是数字城市?答:数字城市是物质城市在数字网络空间地再现和反映,是以空间信息为核心地城市信息系统体系.其任务是利用高科技手段,采集、整合和挖掘城市各种信息资源,建立面向政府、企业、社区和公众服务地信息平台、应用系统及政策法规保障体系等.核心技术是RS、GIS、GPS、空间决策支持、管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以及宽带网络等技术,主体是数据、软件、硬件、模型和服务,本质是计算机信息系统.13.什么是数字中国地理空间基础框架(DCGSF)?答:DCGSF是其它地理数据地基础参考框架,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提供统一地空间定位与基础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对于信息资源按照地理空间进行整合和实现信息共享具有重要作用.它主要包括五大体系: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体系,数据交换网络服务体系,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组织机构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14.什么是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NSll)?答:NSll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地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地理空间信息标准和政策法规,公益性、基础性地理空间信息系统及其交换网络体系,还包含面向应用领域地空间信息处理和服务功能.它为相关产业地发展创造条件,在国家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发挥作用.15.什么是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NSDI)?答:NSDI是对地理空间数据有效地采集、管理、访问、维护、分发利用所必需地政策、技术、标准、基础数据集和人力资源地总称.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地含义是在国家层次上统筹规划和协调地理信息化工作,按照统一地数据标准和信息技术标准,生产和整合多种空间分辨率地地理空间数据,将纵横分布地众多空间数据库连接起来,形成一种类似于公路和铁路那样地基础设施,使全社会能充分地利用和共享地理空间数据.16.什么是基础地理信息产品地基础模式?答: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主要包括四种基础模式,数字正射影像图DOM (Digital Orthophoto Map)、数字高程模型DEM (Digital Elevation Model)、数字栅格地图 DRG (Digital Raster Graphic)、数字线划地图 DLG (Digital Line Graphic).称“4D”产品.17.什么是数字线划图?答:数字线划地图是地形图上地理要素分层存储地矢量数据集.内容包括行政界线、居民地、水系、道路、地名和数学基础等.18.什么是数字高程模型?答:数字高程模型是描述地表起伏形态特征地空间数据模型,由地面规则格网点地高程值构成地矩阵,形成栅格结构数据集.19.什么是数字正射影像?答:数字正射影像是利用数字高程模型对扫描处理地数字化地航空像片/遥感影像(单色/彩色),经逐个象元进行投影差改正,再按影像镶嵌,根据图幅范围剪裁生成地影像数据.20.什么是栅格数据?答:栅格数据是由正方形或者矩形栅格点组成,每个栅格点或者像素地位置由栅格所在地行列号来定义,所对应地数值为栅格所要表达地内容地属性值.21.什么是地形图?答:是普通地图地一种,是按一定比例尺表示地貌、地物平面位置和高程地一种正射投影图.其基本特征是:以大地测量成果作为平面和高程地控制基础,以航空摄影测量为主要手段进行实地测绘或根据实测地图编绘而成.22.什么是电子地图?答:电子地图是以地图数据库为基础,在屏幕上显示地地图.它实时地显示各种信息,具有漫游、动画、开窗、缩放、增删、修改、编辑等功能,并可进行各种量算、数据及图形输出打印,便于人们使用.23.什么是大地坐标系?答:大地坐标系是大地测量中以参考椭球面为基准面建立起来地坐标系.地面点地位置用大地经度、大地纬度和大地高度表示.大地坐标系地确立包括选择一个椭球、对椭球进行定位和确定大地起算数据.一个形状、大小和定位、定向都已确定地地球椭球叫参考椭球.参考椭球一旦确定,则标志着大地坐标系已经建立.什么是地图地比例尺?答:地图上某线段地长度与实地相应线段地水平长度之比,称为地图地比例尺.其表现形式有数字比例尺、文字比例尺和图解比例尺.比例尺大于和等于1:10万地地图,如1:10万、1:5万、1:2.5万、1:1万、1:5千等地地图可称为大比例尺地图.比例尺小于1:10万并大于1:100万地地图,如1:25万、1:50万等地地图可称为中比例尺地图.比例尺小于和等于1:100万地地图,如1:100万、1:250万、1:600万、1:2000万等地地图可称为小比例尺地图.什么是地心坐标系?以地球地质心作为坐标原点地坐标系称之为地心坐标系,即要求椭球体地中心与地心重合.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行时,轨道平面时时通过地球地质心,同样对于远程武器和各种宇宙飞行器地跟踪观测也是以地球地质心作为坐标系地原点,参考坐标系已不能满足精确推算轨道与跟踪观测地要求.因此建立精确地地心坐标系对于卫星大地测量、全球性导航和地球动态研究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什么是地图投影?答:地图投影是研究把地球椭球体面上地经纬网按照一定地数学法则转绘到平面上地方法及其变形问题.地图投影地方法有几何法和解读法.几何法是以平面、圆柱面、圆锥面为承影面,将曲面(地球椭球面)转绘到平面(地图)上地一种古老方法,这种直观地透视投影方法有很大地局限性.解读法是确定球面上地地理坐标与平面上对应点地直角坐标之间地函数关系.27.什么是54坐标系?答: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统,它与苏联1942年建立地以普尔科夫天文台为原点地大地坐标系统相联系,相应地椭球为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到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已基本完成了天文大地测量,经计算表明,54坐标系统普遍低于我国地大地水准面,平均误差为29M左右. 28.什么是80坐标系?答:1978年4月在西安召开全国天文大地网平差会议,确定重新定位,建立我国新地坐标系.为此有了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地球椭球基本参数为1975年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推荐地数据.该坐标系地大地原点设在我国中部地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位于西安市西北方向约60公里,故称1980年西安坐标系,又简称西安大地原点.基准面采用青岛大港验潮站1952-1979年确定地黄海平均海水面(即1985国家高程基准).29.什么是高斯-克吕格坐标系?答:是高斯克吕格投影地一种坐标系统.高斯-克吕格投影是按分带方法各自进行投影,故各带坐标成独立系统.以中央经线投影为纵轴(x), 赤道投影为横轴(y),两轴交点即为各带地坐标原点.30.什么是WGS-84坐标系?答:WGS-84坐标系是一种国际上采用地地心坐标系.坐标原点为地球质心,其地心空间直角坐标系地Z轴指向国际时间局(BIH)1984.0定义地协议地极(CTP)方向,X轴指向BIH1984.0地协议子午面和CTP赤道地交点,Y轴与Z轴、X轴垂直构成右手坐标系,称为1984年世界大地坐标系.这是一个国际协议地球参考系统(ITRS),是目前国际上统一采用地大地坐标系.31.什么是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答:根据青岛验潮站1950一1956年地验潮资料计算确定地平均海面作为基准面,据以计算地面点高程地系统.32.什么是1985国家高程基准答:1987年颁布命名地,以青岛验潮站1952一1979年验潮资料计算确定地平均海面作为基准面地高程基准.33.什么是大地原点?答:大地原点是大地坐标地起算点.“1980西安坐标系”地大地原点位于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北洪流村,是全国天文大地网整体平差时确定地.答:是推算国家统一高程控制网中所有水准高程地起算依据,它包括一个水准基面和一个永久性水准原点.35.什么是水准原点?答:我国地水准原点位于青岛观象山.它由1个原点5个附点构成水准原点网.在“1985国家高程基准”中水准原点地高程为72.2604M.这是根据青岛验潮站1985年以前地潮汐资料推求地平均海面为零点地起算高程,是国家高程控制地起算点.36.什么是地图比例尺?答:图上某线段地长度与相应实地水平距离之比.列成公式表示为:地图比例尺=图上长度/相应实地水平距离.37.构成地图地基本内容有哪些?答:数学要素、地理要素和整饰要素(亦称辅助要素),通称地图“三要素”.38.什么是数字地面模型?答:数字地面模型是地形起伏地数字表达,是按一定结构组织在一起地数据组,它代表着地形特征地空间分布.如只有高程,就是数字高程模型.39.什么是电子沙盘?答:电子沙盘是三维地形及地物地数字化表现形式,其基础是数字地面模型.电子沙盘形象直观,颇受计划决策者和工程技术人员青睐.答:模拟法是模拟摄影时地几何关系而进行地测图,它分为两种:综合法和立体测图法.41.什么是数字摄影测量?答:数字摄影测量是以数字影像为基础,通过计算机分析和处理,获取数字图形和数字影像信息地摄影测量技术.具体地说,它是以立体数字影像为基础,由计算机进行影像处理和影像匹配,自动识别相应像点及坐标,运用解读摄影测量地方法确定所摄物体地三维坐标,并输出数字高程模型、正射数字影像和线划地图.42.什么是空中三角测量?答:空中三角测量俗称加密.是立体摄影测量中,根据少量地野外控制点,在室内进行控制点加密,求得加密点地高程和平面位置地测量方法.其主要目地是为缺少野外控制点地地区测图提供绝对定向地控制点.43.什么是近景摄影测量?答:近距离拍摄目标图像,经过加工处理,确定其大小、形状和几何位置地技术,称为近景摄影测量.近景摄影测量在经济建设中有广泛地用途,特别适用于重要工程地变形监测,弹体运动轨迹量测、文物保护和修复等.44.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GIS)?由哪些要素组成?答: GIS是一种特定地空间信息系统,它是以采集、贮存、管理、分析和描述整个或部分地球表面(包括大气层在内)与空间和地理分布有关地数据地空间信息系统.它由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和用户四大要素组成.45.什么是城市地理信息系统(UGIS)?答:UGIS是地理信息系统地一个分支,是一种运用计算机硬、软件及网络技术,实现对城市各种空间和非空间数据地输入、存贮、查询、检索、处理、分析、显示、更新和提供应用,以处理城市各种空间实体及其关系为主地技术系统.它是城市基础设施之一,也是一种城市现代化管理、规划和科学决策地先进工具.46.什么是信息?答:信息是用数字、文字、符号、语言等介质来表示事件、事物、现象等地内容、数量或特征.信息具有客观性、适用性、可传输性和共享性等特征.47.什么是地理空间信息?答:地理空间信息是有关地理实体地性质、特征及运动状态地表现和知识,地理信息可以用来描述来自现实世界地目标,描述空间实体地位置、形状、大小及各个不同实体之间地关系,它具有定位、定性、时间和空间关系等特性.基础地理信息系指反映地球表面地自然、人文、经济等具有基础性、普遍适用性强和使用频率高地信息.48.什么是遥感?答:不接触物体本身,用遥感器收集目标物地电磁波信息,经处理、分析后,识别目标物、揭示目标物几何形状大小、相互关系及其变化规律地科学技术.49.什么是等高距、等高线?答:等高距是地图上相邻等高线地高程差. 等高线地图上地面高程相等地相邻点所连成地曲线在平面上地投影.50.什么是编码?答:编码是将信息分类地结果用一种易于被计算机和人识别地符号体系表示出来地过程,是人们统一认识、统一观点、相互交换信息地一种技术手段.编码地直接产物是代码.51.什么是GPS?答:GPS是在地球上空布设24颗专用卫星,其精确位置由地面监控站测定,通过卫星用无线电波向地面发播;地面上用GPS接收机同时接收4颗以上卫星信号,根据卫星精确位署求得地面点位置.52.什么是精细农业?答:也称精准农业,是综合应用地球空间信息技术、计算机辅助决策技术、农业工程技术等现代高新科技,以获得农田“高产、优质、高级”地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和技术体系.53.什么是智能交通?答:智能交通系统是以缓和道路堵塞和减少交通事故,提高交通利用者地方便、舒适为目地,利用交通信息系统、通讯网络、定位系统和智能化分析与选线系统地交通系统地总称.54.什么是航空摄影测量?答:是摄影测量地一种.从飞机等航空飞行器上拍摄地面照片,以获取各种信息资料和测绘地形图.若选用适当地航摄比例尺和测图方法,可测制各类比例尺地形图.55.什么是大地坐标系?答:是以参考椭球中心为原点,起始子午面和赤道面为基准地地球坐标系.56.什么是元数据?答:在地理空间信息中用于描述地理数据集地内容、质量、表示方式、空间参考、管理方式以及数据集地其他特征,它是实现地理空间信息共享地核心内容之一.57.什么是数据字典?答:描述数据库中各数据属性与组成地数据集合.58.什么是地籍数据?答:用于表示土地地块地位置、界址、面积、质量、权属与用途地数据.59.什么是土地覆盖数据?答:土地覆盖数据是地形图中地土质和植被信息,主要包括:城市建设用地、农业用地、林地、草地、水体、湿地、草地、冰川雪被、贫瘠地等类型.60.什么是卫星影像数据?答:是指通过卫星远距离探测而记录地地球表面、大气层以及其它星球表面等地物在不同地电磁波段所反射或发射地电磁波信息,并以数据文件地方式存储在磁带、磁盘或其它介质里地计算机数据.61.什么是矢量数据?答:在直角坐标系中,用X、Y坐标表示地图图形或地理试卷地位置和形状地数据.矢量数据一般通过记录坐标地方式来尽可能将地理实体地空间位置表现地准确无误.62.什么是数据库?答:指用计算机管理和组织地、可共享相关联地通用化综合数据集合,是现代管理系统中进行数据(信息)管理最先进地组织形式.主要用途在于:真正做到数据共享,保证数据随机存取,引用方便,数据完整、安全可靠.63.什么是空间数据交换格式?答:指不同地地理信息系统或地理信息系统与其他信息系统之间实施空间数据双向交换时采用地数据格式.64.什么是拓扑关系?答:指空间数据间地相互关系.即用结点、弧段和多边形所表示地实体间地邻接、关联和包含等关系.65.什么是数据精度?答:观测值与真值或可看作是真值地逼近程度.66.什么是属性精度?答:实体地属性值与其真值之间地接近程度或属性值地正确性.67.什么是像片判读?答:根据地物光谱特性、时空特征和成像规律,识别出与影像相应地地物类别、特性等,也称像片解译.68.什么是图例?答:图上适当位置印出图内所使用地图式符号及其说明.69.什么是普通地图?答:是一种通用地图,图上比较全面地描绘一个地区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一般特征地地图.其表示内容有:水系、居民地、道路网、地貌、土壤、植被、境界线以及经济现象、文化标志等.70.什么是专题地图?答:又称“专门地图”或“主题地图”,是以普通地图为底图,着重表示某种或几种要素地地图,适用于某一专业部门地专门需要.专题地图通常分为:自然地图、人口图、经济图、政治图、文化图、历史图等.71.什么是工程测量?答:指在工程建设勘测设计、施工和管理阶段所进行地各种测量工作.按工程建设地对象分为:建筑、水利、铁路、公路、桥梁、隧道、矿山、城市和国防等工程测量.72.什么是界线测绘?答:我国行政区域界线地测绘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执行.省、自冶区、直辖市和自冶州、县、自冶县、市行政区域界线标准画法图,由国务院民政部门和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拟订,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73.什么是激光测距?。

城市化与城市规划管理信息化答案

城市化与城市规划管理信息化答案

城市化与城市规划管理信息化第1部分:判断题(共10题,共25.0分; 默认单题0.0分)1、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密度呈现下降趋势。

(2.5分)正确错误2、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主要任务是快速传递大容量信息。

(2.5分)正确错误3、建设信息技术设施是城市化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

(2.5分)正确错误4、中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CNⅡ)中的信息软环境主要包括信息政策、法规、标准和规范。

(2.5分)正确错误5、城市化进程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人口聚集、财务聚集、技术聚集和服务聚集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生活方式转变、生产方式转变和组织方式转变的过程。

(2.5分)正确错误6、空间信息技术是以获取、分析、管理、表现以空间信息为主体的信息技术的总称。

(2.5分)正确错误7、城市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2.5分)正确错误8、遥感是一种近距离直接接触物体和对象而获取信息的探测技术。

(2.5分)正确错误9、统一的规划、制定政策和法规和资金保障是建立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社会环境和外部保障。

(2.5分)正确错误10、中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CNⅡ)中的信息硬环境主要包括信息源、信息传输网络和信息传输系统。

(2.5分)正确错误第2部分:单选题(共10题,共25.0分; 默认单题0.0分)1、下面各项中,不属于GPS三大组成部分的是(2.5分)空间星座地面监控用户设备地面星座2、下列哪项属于建立数字地球最关键的部分(2.5分)数字城市数字国家数字街道数字工厂3、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又被称为(2.5分)信息智能化信息低速公路信息高速公路信息大道4、下列哪项不属于信息软环境(2.5分)信息政策信息法规信息标准信息源5、中国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主要由科技部、教育部、发改委、国土资源部、中国科学院等部门负责实施,下列不属于中国空间数据基础建设主要内容的是(2.5分)基础数据库的建设高级数据库的建设数据交换标准制定数据网络环境建设6、下列哪项是以获取、管理、分析、表现以空间信息为主体的信息技术的总称,包括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虚拟现实技术(VR)等。

测绘基本知识

测绘基本知识

测绘基本知识1、测绘,是测量和地图制图的简称。

测量就是获取反映地球形状、地球重力场、地球上自然和社会要素的位置、形状、空间关系、区域空间结构的数据。

地图制图是将这些数据经处理、分析或综合后加以表达和利用的一种形式。

2、基础测绘,是指建立全国统一的测绘基准和测绘系统,进行基础航空摄影,获取基础地理信息的遥感资料,测制和更新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影像图和数字化产品,建立、更新基础地理信息系统。

即是为向社会提供基础地理信息,由政府提供经费,由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按照统一规划和统一技术标准,周期性实施的基础性、公益性测绘工作。

3、基础地理信息,是指表述地表之上居民地、交通网、水系、植被、行政区划界线、地理名称、地貌形态、大地测量控制网点等普通的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空间及属性信息。

4、基本地图,是指列入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系列,按国家统一成图技术标准测制或编制的,以模拟或数字形式表达基础地理信息的普通地图。

5、基础测绘成果,是指实施基础测绘工作所得到的基础控制测量数据、基础航空影像、卫星遥感影像、基本地图、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等承载基础地理信息的测绘成果。

6、基础测绘设施,是指为实施基础测绘及实现基础测绘成果资源共享,用于开展基础地理信息的获取、处理、存储、传输、分发等工作的永久性测量标志、测绘仪器及作业装备,计算机软件、硬件及网络等基础设施。

7、大地基准,建立国家大地坐标系统和推算国家大地控制网中各点大地坐标的基本依据,它包括一组大地测量参数和一组起算数据,其中,大地测量参数主要包括作为建立大地坐标系依据的地球椭球的四个常数,即地球椭球赤道半径啊,地心引力常数GM,带球谐系数J2(由此导出椭球扁率f)和地球自转角度w,以及用以确定大地坐标系统和大地控制网长度基准的真空光速c;而一组起算数据是指国家大地控制网起算点(成为大地原点)的大地经度、大地纬度、大地高程和至相邻点方向的大地方位角。

8、大地水准面,是由静止海水面并向大陆延伸所形成的不规则的封闭曲面。

浅谈GIS在数字地球战略中的作用

浅谈GIS在数字地球战略中的作用

数字 地球 需 要突 破的 重 要技 术 难题 。 ( 3) 高速网络 技术 数 字地 球上 的数 据分 布在 成千 上万 个机
构的数据 库里, 一旦 某个服务器 需要利用 这些 数据时, 就 要求能够迅 速地把所 需数据从 四面 八方调过 来。发展传 输能力在 1 000 万亿字 节 级的高 速宽 带网 络是 构建 数字 地球 必须解 决 的难题。
1 数字地球的产生背景 2 0 世纪 9 0 年代以 来, 随着全 球范围 内对
地观测系 统( EOS) 、国 家信息高 速公路( NI I ) 、 国家空 间数据 基础设 施( NSDI ) 等 重大计 划的 实施, 人类 对地球的 综合观测 能力以及 信息的 处理、传 输和应用能 力达到了 空前水平 , 并在 建设数字 地球所涉 及到的政策 、机构、 机制、 标准、技 术、数据和 人力资源等 诸方面做 了大 量工作。 在此大背 景下, 前美 国副总统 戈尔在 美 国 加 里 福 利亚 科 学 中 心 发 表 的 一 篇 名 为 “数字地 球: 对 21 世 纪人类星 球的理解 ”的演 讲中提出 了“数字 地球”的概 念[2]。数字 地球 由美国首 先提出是 美国空间 技术、信息 技术、 网络 通信 技术及 其应 用发 展到 一定 阶段 的产 物, 是 美国基 本解决 了因特 网传 输、数 据管 理标准化 、规 范化, 并 在网络带 宽、存储、管 理等 关键 技术开 发方 面取 得了 一系 列重 大突 破后 的新 一轮 发展 计划。 数字 地球 —— 地球 的信息化载体( 模型) 的出现, 可整合全球信息, 消除 信息“ 孤岛 ”, 从根 本上 满足知 识经 济对 信息的巨 大需求, 并解决信息 化社会所面 临的 海量数据 闲置与信 息饥渴同 时存在的 矛盾, 推 动经济的 发展。可 以说, 数字 地球是信 息社会 的必然 产物, 也是信 息社会 的发展 目标。

第三章 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第三章 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海洋卫星有六个方面的用途。 海洋卫星有六个方面的用途。
一:为海洋专属经济区(EEZ)综合管理和维护国家海 为海洋专属经济区( ) 洋权益服务。 洋权益服务 二:提高海洋环境监测预报能力。 提高海洋环境监测预报能力 三:为海洋资源调查与开发服务。 为海洋资源调查与开发服务 四:加强海洋军事活动保障。 加强海洋军事活动保障 五:有利于实施海洋污染监测、监视,保护海洋自然环 有利于实施海洋污染监测、监视, 境资源。 境资源 六:发展海洋卫星有利于加强全球气候演变研究,提高 发展海洋卫星有利于加强全球气候演变研究, 对灾害性气候的预测能力。 对灾害性气候的预测能力
如美国JPL 的目标是发射100 个左右1 如美国 JPL的目标是发射 100个左右 1 公斤中的超微卫星 和10公斤的卫星。直径30厘米,高10厘米。 10公斤的卫星。直径30厘米, 10厘米。 我国清华大学已经决定与英国沙里大学协作,发射小卫 星,名为“清华1 星,名为“清华1号”。它有两个用途:一为遥感服务, 空间分辨率为50米,另一为通信服务。 空间分辨率为50米,另一为通信服务。 “北京一号”小卫星及运营系统,是国家“十五”科技 北京一号”小卫星及运营系统,是国家“十五”科技 攻关计,北京一号卫星划和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联合支 持的研究成果,同时被列为“北京数字工程” 重大专 项。
什么是NII? 什么是NII?
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 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NII)是一个支持信息获取、传输、处 Infrastructure,NII)是一个支持信息获取、传输、处 理和利用全过程的、覆盖全国、由现代信息技术要素构成 的综合性开放的巨系统。是一个能随时向用户提供大量信 息的、由信息源、计算机及通信网络、日用电子设备所组 成的完备的网络系统。

“数字中国”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名词术语解释及机构名称

“数字中国”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名词术语解释及机构名称

附件4:“数字中国”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名词术语解释1.信息(Information):人类通过各种感知手段获取或收集到的关于(反映)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物质或事物存在形式、相互关系及其运动状态的消息资料(包括文字、数据和各种信号记录)中,能够用以降低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活动中面临的不确定度的内容,称为信息。

2.信息社会(Information Society):信息社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智力资源,大多数人从事信息工作,其价值的增加主要靠知识,它是使人类智能和创造能力普遍开发的一种社会。

在信息社会生活中,现代化通信,计算机和终端设备的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3.工业经济(Industry Economy):工业经济是人类社会在经历了自然经济、农业经济之后进入的经济形态。

它的主要特征是资本积累,有形资产的投入起决定性作用。

在工业经济时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劳动力增长率和资本存量增长率,它们具有边际效益递减的趋势,属于传统增长方式。

在对分配方式的影响方面,资本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主要分配依据。

谁拥有资本,谁就掌握分配的主动权,凭借着资本的多少进行剩余劳动成果分配。

4. 知识经济(Knowledge Economy):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

知识经济的实质就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为最主要因素的经济。

5、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可持续发展简单地说就是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经济,使周围环境能持续不断地供给人类生存和繁衍。

可持续发展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促进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它要求人们讲伦理道德,不要为了眼前和自己的利益破坏人类共同的环境,在发展生产的过程中既要获得经济利益,又要注意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不能进行掠夺性经营。

6.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 Highway):现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包括数字化光纤传输、智能化计算机处理和多媒体终端服务技术187装备等。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7月1日启用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7月1日启用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7月1日启用经国务院批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我国自2008年7月1日起启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为此,国家测绘局6月18日发布公告。

国家测绘局在公告中提供了新坐标系的技术参数。

公告同时对新旧坐标系的转换和使用作出说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与现行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衔接的过渡期为8至10年。

现有各类测绘成果,在过渡期内可沿用现行国家大地坐标系;2008年7月1日后新生产的各类测绘成果应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现有地理信息系统,在过渡期内应逐步转换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2008年7月1日后新建设的地理信息系统应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关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说明背景国家大地坐标系是测制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的基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规定,我国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地坐标系统。

建国以来,我国于上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分别建立了1954年北京坐标系和1980西安坐标系,测制了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我国大地坐标系基本上是依赖于传统技术手段实现的。

54坐标系采用的是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

该椭球在计算和定位的过程中,没有采用中国的数据,该系统在我国范围内符合得不好,不能满足高精度定位以及地球科学、空间科学和战略武器发展的需要。

上世纪70年代,我国大地测量工作者经过二十多年的艰巨努力,终于完成了全国一、二等天文大地网的布测。

经过整体平差,采用1975年IUGG第十六届大会推荐的参考椭球参数,我国建立了1980西安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在我国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国际上通行以地球质量中心作为坐标系原点,采用以地球质心为大地坐标系的原点,可以更好地阐明地球上各种地理和物理现象, 特别是空间物体的运动。

现在利用空间技术所得到的定位和影像等成果,都是以地心坐标系为参照系。

数字地球

数字地球

去年此时,美国副总统戈尔率先在公开场合喊出了一个全新的名词:“数字地球”。

随后,“数字地球”就像一块巨石激起千层浪,震撼了全球;同样也激起了我国科学家的万分感慨:要建立“数字地球”的中国发展战略。

近期,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邀请12位院士和有关专家,专门讨论了《关于我国“数字地球”发展战略的建议》。

《建议》明确表明:我们应该积极慎重地制订针对“数字地球”的中国战略。

“数字地球”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引起我国科学家们的高度重视?这得从它的“出笼”说起。

戈尔“数字地球”的基本点现年55岁,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政治专业的美国副总统戈尔,1998年1月31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发表的一篇《数字地球:21世纪理解人类星球的方式》演讲,掷地有声。

他开宗明义地说:“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正在使我们获取、存储、处理和显示信息的方法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它使得我们对有关我们所处的星球以及周围环境、文化现象等史无前例的海量数据的处理成为可能,而它们中的大量信息是有关地球的———即与地表位置有关的信息。

”戈尔的讲话,是在美国结束了星球大战计划,积极推动着全球对地观测计划(ceos)和推出新一代因特网(internet-Ⅱ)之后的国家发展战略。

1998年3月13日,戈尔还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一次讲演中,建议发射一颗能在电视和因特网上实时反映台风、森林火灾、云图以及其他地球现象的卫星。

而这项建议被认为是对“数字地球”创意的补充。

专家们分析认为,戈尔提出“数字地球”概念的基本观点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数字地球”是对三维地球的多分辨率数字表达,在其上可以集成与地球有关的海量空间数据及相关信息,构成人们认识、改造和保护地球的重要信息源。

二、构建“数字地球”需要政府、企业和学术界的共同努力,既要充分整合现有的数字化地理空间数据,也要发展新一代高分辨率遥感数字地图、高速图形图像宽带网络、海量空间数据存储能力、基于因特网的空间数据互操作和虚拟现实模拟技术等。

现代地图学的发展趋势浅析

现代地图学的发展趋势浅析

CHINAGEOGRAPHIC NAME现代地图学的发展趋势浅析朱建树1吴鹏2项志勇3(1.北海市国土资源信息中心;2.北京市勘察设计与测绘管理办公室;3.浙江省第一测绘院)一、现代地图学的产生地图学最先是由数学制图、地图编制和地图制印3个分支学科组成的。

尔后发展增加了地图概论和地图整饰。

20多年来,地图信息、地图信息传递、地图感受、地图图形符号论和地图模型等新学说被提出。

早期的地图理论研究侧重于地图的数学基础、制图技术方法和制图综合的理论探讨。

瑞士制图学家Ed-uard Imhof较早提出了理论地图学体系问题,把地图学分为理论地图学和应用地图学。

英国和法国的地图学者主张把地图学分为地图理论和制图技术两部分。

我国地图学者分析了国外学者的观点,根据当代地图学发展的特点和趋势,提出现代地图学体系由理论地图学、地图制图学和应用制图学3个主要分支学科构成。

20世纪60年代,苏联出版了《地图符号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一书,法国地图学家J.Bertin在1967年发表了《图形符号学》的论著,这两本书在国际被认为是地图符号理论的奠基之作。

20世纪70年代初,地图学家提出了地图信息传递理论,阐述了地图实践活动的本质。

根据地图信息传输理论,学者们提出了地图模型论和地图感受论等。

英国博德在《作为模型的地图》一文中指出:“地图是现实世界表象的模型,这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但更重要的是地图也是一种概念模型,包含了有关现实世界的概括化的精髓。

地图作为分析的工具,研究者在新的见解下来观察世界。

”1991年,国际制图协会前主席、加拿大Taylor教授对于电子地图给出这样的定义:“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集文本、图形、图表、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于一体的新型地图。

”这些新的观点,丰富了地图理论研究的内容,促进了地图表现形式和技术手段的发展。

计算机的问世和数字测图技术的发展,为空间数据的获取、表达、存储和利用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如果说人类制造的其他工具是人类双手的延伸,那么计算机作为代替人脑进行信息加工的工具,则可以说是人类大脑的延伸与发展。

国测一大队基本情况介绍

国测一大队基本情况介绍

国测一大队基本情况介绍2009年07月23日 15:32:41 来源:新华网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暨国家测绘局精密工程测量院、陕西省第一测绘工程院),是全国测绘战线上一支思想作风好、技术业务精、艰苦奋斗、敢打硬仗、不怕牺牲、功绩卓著、无私奉献的英雄测绘大队。

国测一大队自1954年建队以来,先后完成和参与完成了全国大地测量控制网布测,中蒙、中苏、中尼边境联测,京、津、唐、张地震水准会战,2000国家重力基本网的布测,全国天文主点联测,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南极中山站建站和第21次南极科考测量,国家GPS A、B级网、国家高程控制网、中国公路网GPS测绘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的建设、施测和管理等国家重点测绘项目,以及上海、北京、天津、重庆、广东等一大批市场测绘项目,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测绘保障。

量天测地50余载,大队为祖国的测绘事业做出了贡献,争得了荣誉,1991年国务院通令嘉奖,授予大队"功绩卓著,无私奉献的英雄测绘大队"荣誉称号。

大队先后26次受到国家、省、部级表彰,有25人获得国家、省和市级各种荣誉称号,2005珠峰复测有4人荣立一等功,12人荣立二等功,9人荣立三等功。

开路先锋南征北战功绩卓著大地测量野外作业的特点是点多、线长、面广,高度流动分散。

50多年来,囯测一大队曾38次去新疆,25次到内蒙,28次进西藏。

足迹遍及除台湾省以外的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在广袤神奇的土地上洒下了测绘队员的鲜血和汗水,在杳无人烟的地方,留下了测绘队员们第一个足迹。

凭着队员们的坚强意志,全队测量行程5000千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1200多圈。

1954年建队至1965年,是国测一大队艰苦创业时期。

当时,由于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测绘资料残缺不全,不少内地省份,特别是边缘省区,几乎一片空白。

国民经济建设测绘先行,按照国家的部署,十余年间,大队先后投入约1000多名作业人员,在青海的柴达木盆地、甘肃河西走廊的祁连山地区,新疆的石油农垦开发区,东北的大庆地区以及云、贵、川等地,开展了大规模的大地控制测量,为这些地区1∶10万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测制提供了基础测量控制。

职称评审题库(选)

职称评审题库(选)

全省测绘综合知识竞答笔试复习题1.我国规定国家基本地形图的比例尺系列为哪些?答:1:1万、1:2.5万、1:5万、1:10万、1:20万(现改为1:25万)1:50万、1:100万7种。

2.构成地图的基本内容,叫地图要素。

通称的地图“三要素”指的是什么?答:数学要素、地理要素、整饰要素。

3.什么是数字影象? 什么是模拟法测图?答:数字影象是以二维数组形式表示的影象。

该数组由对连续变化的影象作等间隔抽样所产生的采样点组成。

答:模拟摄影时的几何关系而进行的测图。

4.区域网平差的基本方法有哪几种?答:三种,即航线法、独立模型法、光束法。

5.遥感图像处理包括哪些内容?答:处理的内容主要有:图像数字化、图像复原,几何纠正、图像增强、统一分析和信息提取,分类和识别等。

6.“数字地球”的技术基础包括哪些?答:包括计算机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大规模数据存储技术、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及数字通讯技术等。

7.“数字地球”与现代测绘有何直接关系?答:形成和发展“数字地球”必须首先发展国家的信息基础设施和国家的空间数据基础。

后者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地球空间数据框架,空间数据协调、管理与分发,空间数据交换标准以及空间数据交换网站等,这些工作和设施都与现代测绘工作直接有关。

特别是国家空间数据框架,包括大地控制、数字正射影像、数字高程模型、交通、水系、行政境界、公共地籍等空间数据,它们的获取、处理和管理工作都是测绘工作的业务范围,也是当代测绘事业的发展方向。

8.我国日前所采用的参考椭球体是什么?它采用哪个椭球参数?答:我国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

采用1975年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第16届大会推荐的椭球参数。

9.什么是比例尺的精度? 目前我国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采用什么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答:在测量工作中称相当于图上0.1㎜的实地水平距离为比例尺精度。

目前我国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采用坐标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数字地球的简介

数字地球的简介

数字地球在万物簌静、星光灿烂的夏夜,当您遥望浩瀚无际的太空为满天星斗而遐想时,也许您会自言自语地感慨到:天上的星星数不清!是的,幽幽闪闪于茫茫宇宙之间的星球真是数不胜数!然而,到目前为止,地球却是我们人类唯一可以赖以生存的星球!古往今来,几乎人类的所有活动都是发生在地球之上,您仅需看看地球上此起彼伏的战火、快速增长的人口、与日俱增的环境污染、与日俱减的自然资源…或许您又会感慨到:多灾多难的地球多么需要好好照理呀!当人们通过卫星、飞机、气球、地面测绘、地球化学或地球物理等观测手段获取到地球的大量数据,利用计算机把它们和与此相关的所有其它数据及其实用模型结合起来,在计算机网络系统里把真实的地球重现出来,形成一个巨系统时,您一定会为这样的巨系统所带来的巨大作用所鼓舞,因为它提供的数据和信息让人类终于能够更好更有效地管理地球甚至人类本身!这样一个数字形式的关于地球的巨系统,不妨称为“数字地球”。

如果对它稍微严格定义一下,数字地球就是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的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与认识。

由此可以看出,数字地球核心思想有两点,一是用数字化手段统一性地处理地球问题,另一点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

当人类逐渐步入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如何从浩如烟海的数据、信息中获取各自需要的东西?这无疑是生活在现代社会里的人们时刻面临的难题。

对那些以社会需求和发展为永恒使命的科学家来说,其首要任务就是采取什么方法把浩如烟海的数据、信息搜集起来。

既然人类活动几乎都是发生在地球上,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以地球的每一个确定点(这样的点的范围因需要可大可小)把所有与此相关的数据和信息组织起来呢?如此一来,进一步组合所有地球上这样的点,不就造成一个能包容关于自然和人类的大多数数据和信息的数字地球?这样的数字地球无疑是人类把浩如烟海的数据、信息组织起来的最佳方式。

数字地球对人类的积极作用,您无论如何想象恐怕都不会过分。

最直接的是,它在当前以工农业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建设中具有的重大作用已初见端倪。

构建“数字中国”地理空间基础框架总体战略研究

构建“数字中国”地理空间基础框架总体战略研究

构建“数字中国”地理空间基础框架总体战略研究国家测绘局国土司2002年2月1 建设“数字中国”地理空间基础框架的必要性与紧迫性1.1 国际背景情况20世纪下半叶开始的信息技术革命引发了全球信息化浪潮,特别是到了20世纪80、90年代,世界加快了由传统工业社会向现代信息社会、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时代的转变。

90年代初,美国信息探索研究所在它出版的《1993一1994年鉴》中,以《知识经济:21世纪信息时代的本质》为总标题,发表了6篇文章,从6个不同的方面审视了“明天信息社会”的特征和本质,明确地提出:“信息和知识正在取代资本和能源而成为能创造财富的主要资产,正如资本和能源在200年以前取代土地和劳动一样。

”1991年,美国政府智囊团首先提出“信息社会”概念。

1992年,西方七国集团在布鲁塞尔召开了“信息技术部长会议”,会上通过了建立信息社会的原则和中间试验计划,并首次确定了“全球信息社会”的构想。

1996年5月,联合国在约翰内斯堡召开了“信息社会和发展大会的部长级会议”,会上讨论了以信息高速公路为标志的信息社会的到来,将引起世界深刻的变化及国际间的合作问题,会上通过了全球Internet的建设计划、全球环境与资源管理计划、全球紧急情况(如特大自然灾害)管理计划、全球卫星计划(包括遥感卫星)和海洋信息社会建设等重大计划。

知识经济是世界进入信息传递高速化、商业竞争全球化、科技发展高新化的一种新经济,实质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

信息和通信技术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

1993年2月,美国时任总统克林顿签署法令,建设全美的信息高速公路,将信息技术推进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并扩展到全世界。

1994年4月,克林顿又签署了“协调地理空间数据的获取与访问: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12906号行政令,为信息高速公路生产和提供地理空间数据。

美国从其自身的利益和全球政治、经济、军事战略目标出发,于1998年1月又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认为“数字地球”是指以地球坐标为依据的、具有多分辨率、由海量数据组成的、能立体表达的虚拟地球。

数字地球的应用

数字地球的应用

数字地球的应用数字地球的应用【摘要】:对于地球科学来说,数字地球技术为地球科学开创了前所未有的科学实验的条件,使过去认为不可能进行的时间和空间跨度太大、结构太复杂的地球系统过程实验成为可能,为地球科学的知识创新和理论研究提供了试验基地,为地球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数字地球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发展迅速,如在国家与战略、农业、交通、学校等各个方面。

【关键词】:数字地球应用The Application of Digital EarthAbstract:To the earth science, the technology of digital earth has created an unprecedented condition of scientific experiment s. What’s more, digital earth makes it possible to conduct the earth system process experiment that was impossible to do due to the large time and space span or the complicated structure. At the same time, it provides test bed with the knowledge innovation and theoretical research of earth science, and provides impetu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arth science.Nowadays,the digital earth is being applied more broadly in more and more respects, for example, in the respects of national strategy, Digital Agricultur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Digital City, Virtual School and so on.Keywords: digital; earth; application【正文】数字地球的应用1.绪论对于地球科学来说,数字地球技术为地球科学开创了前所未有的科学实验的条件,为过去认为不可能进行的时时间和空间跨度太大、结构太复杂的地球系统过程实验成为可能,为地球科学的知识创新和理论研究提供了试验基地(Test bed),为地球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最新浅谈数字地球

最新浅谈数字地球

《数字地球导论》大作业题目:浅谈数字地球学院:电子工程学院浅谈数字地球内容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研究地球的手段也越来越先进,研究的对象越来越多。

数字地球技术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遥感和GPS的发展为数字地球的发展提供了更先进的技术平台,近几年我国的数字地球也在快速的发展和成熟。

本文我将谈谈数字地球的概念及应用,3S技术与数字地球,“数字中国”,数字地球带来的发展及数字地球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数字地球 3S技术应用数字中国发展引言:1数字地球的提出和组成数字地球是美国副总统戈尔1998年初提出的,是一个以地球坐标为依据的、具有多分辨率的海量数据和多维显示的地球虚拟系统。

数字地球看成是“对地球的三维多分辨率表示,它能够放入大量的地理数据。

”戈尔德数字地球学是关于整个地球、全方位的GIS与虚拟现实技术、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数字地球”不是一个孤立的项目,而是一项整体性的、导向性的国家战略目标,它包括信息的获取、信息的处理和信息的应用。

数字地球是地球科学与信息科学技术的综合,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

数字地球的特点是大规模、高投入、跨学科、全球性,数字地球技术是近几年发展特别快的几个科学技术之一。

数字地球需要有很多技术作为支持的平台,因此比如遥感测绘等技术的发展从很大程度上将决定数字地球的发展。

2数字地球的性质和意义“数字地球”就是数字化的地球,信息化的地球,或地球信息化:这与国家信息化的思想基本上一致;信息化的问题就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杨凯认为,戈尔通过“数字地球”概括、展望了21世纪发展的特点、方向;建“数字地球”是要达到把地球空间信息资源的共享这一最主要的目标;“数字地球”是一个全球共同使用空间信息的一个环节和平台;它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包括把它当作一个新经济增长点,都是很实在的。

陈军认为,有必要开展中国的“数字地球”计划,因为,它是一个整体性事业,以此来统筹我国的地球信息、地理信息的工作,推动地球科学数据共享是很有必要的;它是维护我们国家主权和权益的需要;它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数字地球_及其对中国的意义

数字地球_及其对中国的意义

焦作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第19卷,第3期,2000年5月Journal of Jiaozuo I nstitute of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Vol.19,No.3,M ay2000“数字地球”及其对中国的意义乔朝飞1,胡振琪1,张育民2,梁洪有2(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资源开发工程系,北京 100083;2.焦作工学院测量工程系,河南焦作 454000)摘要:“数字地球”概念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数字地球”是一个不仅包括地球信息科学,同时也涉及政治、经济、哲学、社会学等众多领域的开放的巨系统.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RS、GIS、GPS等为“数字地球”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数字地球”在虚拟现实、预测全球变化、农业生产、教育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数字地球”对于中国在下个世纪初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现阶段中国应加强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将“数字中国”计划提上日程.全社会要高度关注“数字地球”的发展.关 键 词:数字地球;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P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332(2000)03-0237-041 “数字地球”概念的形成过程1998年1月31日,美国副总统阿尔·戈尔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发表了题为“数字地球———认识21世纪我们这颗星球”的演讲[1],首次公开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数字地球”这一概念一经提出,立刻引起了全球科技界的关注.有识之士已敏感地认识到“数字地球”将对人类社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数字地球”概念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数字地球”首先由处于全球科技和经济中心的美国的副总统提出,这并非偶然.考察美国近几年来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可以看到“数字地球”是其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 n highway)和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National Spatial Data Infrastructure,简称NSDI)计划的自然延伸.1993年2月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命令,建设全美的信息高速公路,即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简称NII).在信息高速公路上,人们除了使用人口、农业、工业、第三产业等社会经济调查统计数据外,往往还要使用地形、地貌、行政界限、土地、气候等地理空间数据.与前者相比,这些空间数据具有经纬度坐标、数据量巨大、数据结构复杂、采集与更新困难等特点,是制约信息化建设的瓶颈问题.为此,克林顿总统于1994年4月签署了旨在“建立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12906号总统令,要求美国测绘部门和有关机构生产和提供地球空间数据框架.典型的空间数据基础设施(SDI)[2]包括空间数据交换网络体系(Clearing-house Netw orking)、基础数据集(包括空间定位控制数据、地形框架数据、地籍测绘数据、遥感影象数据、专用数据等)、管理机构与机制和空间数据标准.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属于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一部分,是连接信息高速公路和数字地球的桥梁.经过近4年的发展,到1998年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和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已初见端倪[3].为了将信息技术进一步推向深入,戈尔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戈尔提出“数字地球”这一概念,有着深刻的政治和经济背景:收稿日期:1999-12-17作者简介:乔朝飞(1974-),男,河南焦作人,在读博士生,主要从事土地管理及信息系统研究工作.(1)刺激美国国内经济发展.美国近七八年来经济始终保持着强劲地增长势头,失业率下降,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其信息技术及产业的发展.随着全球信息化步伐越来越快,美国政府期望通过“数字地球”继续把持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制高点,带动其经济发展.(2)美国全球战略的延续和发展.“冷战”结束后,能源、环境等问题成为世界政治和外交斗争的焦点,涉及到诸多全球经济事务.从“星球大战”计划到信息高速公路再到“数字地球”,美国力图利用其在高科技产业尤其是信息产业上的全球领先地位,进一步增强其对全球事务的快速反应能力,以维护美国在全球的霸主地位.2 “数字地球”的内涵戈尔认为:“数字地球”是一种多分辨率、三维表达的地球,人们可以将大量的地球空间数据融入其中.在1998年6月23~24日,美国宇航局和地质调查局等15个单位45人参加的美国第一次“数字地球”研讨会上,对于“数字地球”提出了一个非正式但是阶段性的定义:“`数字地球'是对我们星球的虚拟表达,它能使人们体验和利用收集到的和地球有关的自然、文化、历史数据.`数字地球'包括数据界面和标准,这些数据界面和标准,使得用户可根据不同兴趣,通过遥感、摄影测量、人口学、医学和其它渠道来获取基于地球的数据”.目前,关于“数字地球”的定义,学术界还有不同的看法,但大多数人认为,“数字地球”是一个不仅包括地球信息科学,同时涉及政治、经济、哲学、社会学等许多领域的开放的巨系统.3 “数字地球”的支撑技术和应用前景3.1 “数字地球”的支撑技术戈尔提出,“数字地球”若要继续发展,需要6大支撑技术:(1)计算科学.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今天,高速计算机的出现使人们可以模拟一些不能观测到的现象,同时也能更好地认识观测到的数据.(2)海量信息存储.戈尔认为“数字地球”需要存储1015字节(quadrillion )信息.如何存储、检索如此巨大的信息和数据将是十分棘手的问题.(3)高精度卫星图象.美国新一代商业卫星提供全1m 分辨率的目标即将变为现实,可以为大比例尺制图提供足够的精度.(4)宽带网络的实现.现今的因特网的传输流量根本不能适应“数字地球”所产生的海量信息,下一步需发展一种每秒百万兆比特的因特网技术[1].(5)信息互操作技术.“数字地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要求多种格式的信息能够进行无缝交换和共享.(6)数据标准的制定.应统一有关数据的名称、位置、来源、格式等信息,制定数据统一标准的“元数据”.从技术背景看,“数字地球”最直接相关的6个方面: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RS 、GIS 、GPS 目前发展十分迅速,为“数字地球”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3.2 “数字地球”的应用前景“数字地球”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其应用前景已超出我们的想象.“数字地球”可用于虚拟外交和虚拟战争.比如,通过虚拟现实景观,有边界争议的两国的谈判代表在被提议的边界上做空中旅游,则边界的划分便会一目了然.另外,通过对实时获得的作战现场的三维景观分析,指挥员可以在电子地图上会商战略或战术计划,制定作战方案,真正作到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数字地球”将极大地支持对诸如预测全球气候变化等全球变化问题的研究.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等全球变化日益引起人类关注,“数字地球”将对这方面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238 焦作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第19卷“数字地球”技术还可增加农业生产.农场主应用GIS 和GPS 技术来指导播种、田块分割、规划肥料施用量,等等,这就是所谓的精细农业(Precision Farming )[4].“数字地球”还可用于防灾减灾,在灾情预报、灾后抢险等方面提供决策手段.在教育方面,学生可利用分布于各公共地点如博物馆、图书馆的因特网入口,方便地查阅各种信息,而且可虚拟进入地球上任一区域,学习研究并感受该处的历史文化.“数字地球”在旅游、保护生物多样性、娱乐业等方面都有十分广阔的应用潜力.4 “数字地球”对我国的重大意义“数字地球”概念一经提出,便引起了我国学术界特别是地理学界专家、学者的重视.同时也引起了政府领导人的关注.江泽民总书记1999年6月1日在两院院士会上指出:“`数字地球'是继信息高速公路和知识经济之后又一新的国际科技发展方向,对此,我们应该认真地进行思考,研究提出符合国情的发展思路,确定切实可行的行动对策.”美国提出“数字地球”概念,是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考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从国家全局利益考虑,我们应该从中得到启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对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世纪之初,中国迫切需要一个“中国数字地球计划”或“数字中国”,这是中国能否实现伟大复兴从而在世界上占领制高点的关键之一.我国社会各界,从高层决策机构到相关产业的人士,到社会中的每个人,应当从战略上充分认识到我国发展“数字地球”相关问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其次,我国目前正面临着日益尖锐的资源和环境问题.1998年的特大洪水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带来巨大损失,大江大河的治理十分严峻,耕地面积减少、荒漠化过程加剧,这些问题不解决,势必会影响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而“数字地球”是立足于支持国家的整体可持续发展,从宏观决策制定、技术支持、事后评估等各个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最后,“数字地球”的实施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人类生活中的数据有80%和空间数据有关,因此,全球的、国家的信息系统应能提供和地理空间有关的信息.“数字地球”的实施将有力地带动我国信息技术和产业的发展,从而拉动经济增长,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5 我国发展“数字地球”的策略“数字地球”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1],而是一项旷日持久的浩大工程.现阶段我国应着重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加快建设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是“数字地球”的基础,没有强大的国家数据基础设施的支撑,“数字地球”只会是空中楼阁.在90年代,我国已经在发展Virtuozo 、Geostar 、Geow indow s 等数字测绘国产硬软件技术,建设了7个数字化测绘示范基地,已建成了全国1∶100万和1∶25万地形、地名数据库和数字高程模型(DEM ).但所有这些还远远不够.近期目标是,建立全国1∶5万和重点地区(国土资源开发、七大江河重点防范区、国家陆地边界等)的1∶1万空间数据库;中长期目标是,逐步将我国960万平方公里陆地和近300万平方公里管辖海域范围内地表、地下和太空的多尺度、多层次地球空间信息数字化,建立起标准、规范、数字化的国家空间数据库.(2)国家应加大投入,建立我国的信息高速公路网络.我国已建成由光缆、微波和通讯卫星组成的通达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信息网络.但是,其速度和密度均未达到信息高速公路要求.因此,对于目前已建成的中、低速信息网络应使之迅速升档,并以各种政策鼓励全民使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将通讯网、广播电视网、数字网三网合一的问题.(3)制定我国对地观测卫星的发射规划,发射小卫星系列,解决地理空间信息源问题.(4)“数字地球”试验基地建设.戈尔提出建立“数字地球”试验区[1],是很有道理的.通过试验基地的试验和示范双重作用,239第3期 乔朝飞等:“数字地球”及其对中国的意义 可以带动一个地区或一个行业,来建立“数字地球”工程.例如,可以发展“数字农业”、“数字城市”、“数字小区”等等,由此来带动和辐射一个领域或一个更大的区域.(5)应不失时机地开展“数字地球”及“数字中国”概念的基础研究.1999年11月29日~12月2日,在北京召开了“数字地球国际会议(ISDE )”,这次会议是由国家科技部、国家测绘局、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等十几个部门和单位发起和承办的,是有关“数字地球”的第一次国际性会议,充分表明了我国对“数字地球”问题的重视.同时,我国应加强有关“数字地球”的新理论和高技术的研究,包括计算科学、宽带网络、海量数据处理、高精度卫星图象、虚拟现实等.参考文献:[1] 阿尔·戈尔.数字地球———认识21世纪我们这颗星球[J ].地理研究,1998,17(增刊):1-4.[2] 杨凯.加速建设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谈如何迎接“数字地球”挑战[N ].中国测绘报,1999-01-15.[3] 陈俊勇.中国“数字地球”战略[N ].中国测绘报,1998-12-04.[4] K arvel Charvat ,Pavel Grip .P recisio n Farming in the Czech Republic [J ].G IM inter national ,1999,58-59.Digtal earth and its role to ChinaQIAO Chao _fei 1,HU Zhen _qi 1,ZHANG Yu _min 2,LIANG Hong _you 2(1.Dept .of Res ources Develop .,China U niver .of Min ing &Technol .(Beijing Camp us ),Beijing 100083,China ;2.Dept .of S ur veying Eng .of JIT ,of Henan Prov .,Jiaoz uo 454000,China )A bstract :The process of the forming of the concept of Digital Earth is a long and g radually one .Digital Earth is an opening g iant system w hich not only consists of geomatics ,but also involves domains like politics 、economy 、philosophy and sociology .Computer science 、netwo rk 、communication 、RS 、GIS and GPS have given Digital Earth with strong support .Digital Earth can be found its applications in almost every field ,such as virtual reality 、forecasting g lobe changes 、farming 、education ,and so o n .Digital Earth w ill play an essential role in China ′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 .At present ,China should enhance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spatial data infrastructure ,and place the plan of Digital China on the order of the day .Every member of the society should pay much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Earth .Key words :Dig ital Earth ;spatial data infrastruct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本文责任编校 李文清 胡秀芳)240 焦作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第19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数字地球战略中的
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金祥文
(国家测绘局,北京100830)
摘要:本文阐述了中国空间数据基础设施(CNSDI)在中国数字地球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介绍了国家测绘局致力于建设CNSDI已采取的措施,提出了发展CNSDI必须考虑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关键词: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NSDI);中国数字地球;数字化测绘;国家测绘局
当今世界正进入信息时代,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当代新技术革命正使人们以前所未有的能力去获得有关地球和人类社会的巨量信息,并对他们进行有机集成和分析,从而主动面对全球变化的挑战,积极地解决资源、环境、人口、灾害等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全球信息总资源重要组成部分的“地理空间信息”倍受重视并得到日趋广泛的应用。

同时,如何充分实现信息共享的问题也愈来愈被人们所关注。

相应地,一个新的产业——“地理信息产业”和一个新的基础设施——“空间数据基础设施”(SDI)也在
世界各地蓬勃兴起和发展起来了。

一、建设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在中国数字地球发展战略中的地位
“数字地球”是信息高速公路和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NSDI)计划的自然延伸,从其所描述的在智能化网络界面体系和虚拟现实空间下利用巨量地理信息数据对我们所赖以生存的星球作多分辨率和3维数字化整体表达中我们不难看出,“数字地球”是在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充分发展的前提下实现的。

空间数据基础设施(SDI)是“数字地球”的核心和基础,是发展“数字地球”不可逾越的重要阶段。

中国数字地球战略的首要任务是建设中国的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CNSDI)。

国家测绘局致力建设的CNSDI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一是机构体系,包括领导并组织实施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权威领导机构,从事数据获取和加工的数字化测绘生产基地,专门从事空间数据维护更新和提供服务的单位等;二是基础数据集,包括空间定位控制数据、地形框架数据、航空航天遥感影像数据、土地覆盖数据、地籍测绘数据以及其他与空间位置相关的基本自然人文数据,这是CNSDI建设的框架和核心;三是法规和标准,包括有关信息共享机制的法规和政策、地理信息技术标准
等;四是数据交换网络,包括作为网络结点的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含软、硬件,空间数据库系统),由国家测绘局、地方测绘局和中央及地方其他机构组成的四边形数字化空间数据通讯网络。

二、国家测绘局在建设中国空间数据基础设施(CNSDI)方面的主要进展
作为基础地理信息的生产者和管理者,国家测绘局根据国务院赋予的职责,一直致力于CNSDI的建设工作,目前取得的主要进展有:
1.确立了基础测绘的分级管理体制和经费投入机制。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财税体制改革的要求,1997年,国家正式将基础测绘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同时进一步明确了基础测绘分级管理原则,设立了基础测绘的专项经费,并加大了经费投入力度。

2.建立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管理和分发服务机构。

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维护和更新等工作的需要,经国家批准,国家测绘局成立了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NGCC),专司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维护、数据更新与分发服务。

3.建立了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初步形成了数字测绘产品的规模化生产能力。

通过“八五”和“九五”
期间对传统的模拟测绘技术体系进行现代化改造,国家测绘局已在全国建成了10个数字化测绘生产基地,基本形成了基础地理信息从采集、处理、维护、更新到产品生产的数字化工艺流程和产业化生产模式,并初步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其中数字线划图(DLG)、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数字栅格图(DRG)等新型数字测绘产品已在经济建设各部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4.建立了国家高精度空间定位框架和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系统。

在建立了全国天文大地网、精密水准网、重力基本网和卫星多普勒网的基础上,“八五”和“九五”期间又建成了国家高精度GPS空间网,初步形成新的大地控制系统;先后完成了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1∶400万、1∶100万、1∶25万地形、地名数据库、数字高程模型和大地、重力数据库的建库工作;在资源开发重点地区和七大江河重点防洪区,开展了1∶5万、1∶1万基础地理信息的数字化生产和建库工作。

5.开展地理信息标准化研究。

为进一步推动地理信息标准化工作,国家测绘局研究制定了涉及地理信息分类编码、数据采集格式、数据记录格式、数据交换格式、产品模式等在内的20多个国家标准和行业标
准;承担了ISO/TC211国内技术归口工作,牵头组建了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此外,国家测绘局还担任了PCGIAP的副主席和GSDI国际指导委员会的执行委员,同时还是ISCGM的成员单位。

6.努力开拓数字化基础地理信息的应用服务。

为保证管理决策的需要和推进地理信息共享机制的形成,国家测绘局向中央和国务院所属的有关部门和全国各省级政府及时提供了全国1∶25万数据库数据;加快了综合国情、省情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为满足防洪减灾和灾后重建的需要,向14个省提供了七大江河流域重点防洪区1∶1万数字测绘产品;利用测绘高新技术开展重点地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等等。

除此之外,面向CNSDI建设的全国1∶5万、1∶1万数据库和国家、地方两级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传输网络体系也正在加紧建设之中。

尽管我国在CNSDI建设方面已取得诸多的进展,但离真正意义上的NSDI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所面临的工作任务还非常艰巨。

三、国家测绘局下一步在CNSDI问题上的基本考虑
在中国数字地球发展战略的框架内,应该像建设信息高速公路那样加强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数字地球”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面临下一步
的工作,国家测绘局有以下几点基本考虑:
1.建立基础地理信息更新机制。

建立基础地理信息更新机制和经费投入机制是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基础测绘滞后于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被动局面、并为我国空间数据基础设施提供充足的地理空间数据源的必要措施。

“十五”期间,为建立基础地理信息更新机制和经费投入机制,一是要根据我国的自然地理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确立法定的基础地理信息更新周期以及建立中央和地方稳定的经费投入机制;二是要改善空间数据的获取手段,在国家财力允许的情况下,争取发射我国自己的高分辨率国土测绘卫星;三是要进一步合理布局和建设国家级和省级数字化测绘生产骨干基地,增强数字化测绘产品的规模化生产能力;四是要实施基础地理信息数字化更新工程,做好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基础地理信息保障服务工作。

2.抓紧建设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网络体系。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网络体系由国家级、省级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及其不同尺度、不同种类的数据库通过数据通讯网络连接构成,是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骨架。

优先建设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网络体系,能够带动各个领域专业信息系统的建设,促进信息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

“十五”期间,国家将加大对基础地理信息
系统数据库和网络建设的投入力度,重点完成全国1∶5万数字高程模型库、数字栅格地图库、数字正射影像库和重点地区地形框架要素数据库的建设,实现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和省级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以及数字化测绘生产基地的网络连接。

有条件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则根据当地经济建设的需要,相应完成重点地区1∶1万数字高程模型库和数字正射影像库的建库工作。

3.加强对NSDI技术标准和数据共享政策的研究制订。

要加快NSDI技术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包括制定国家统一的信息分类编码体系、基础数据框架、数据交换格式、质量控制、元数据等技术标准;要尽快制定空间数据共享的法规和政策,包括确立不同部门和单位对地理信息维护、提供和索取的权利、职责和义务,制定信息与数据的产权界定、保护政策以及信息共享中的价值补偿政策等。

参考文献:
[1]金祥文.加强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已刻不容缓[N].中国测绘报,1999-04-27(1).
[2]杨凯.加速建设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N].中国测绘报,1999-01-15(1).
[3]徐冠华.全社会要高度关注“数字地球”[N].
中国测绘报,1999-04-27(1).
[4]李德仁.信息高速公路、空间数据基础设施与数字地球[J].测绘学报,1999,28(1):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