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岛核事故调查报告
日本核电站的事故调查与责任追究
日本核电站的事故调查与责任追究近年来,全球各国对于核能的安全问题愈发关注。
在这个背景下,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成为了一个备受瞩目的案例。
事故发生后,日本政府牵头开展了一系列调查工作,以追究事故原因和相关责任,同时也为未来核能安全提供经验教训。
本文将就日本核电站事故调查与责任追究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福岛核电站事故的背景。
2011年3月11日,日本遭遇了一场强震,地震引发海啸,严重破坏了福岛核电站的多个反应堆。
由于地震导致核电站丧失了电力供应,冷却系统无法正常运作,最终导致三个反应堆核燃料棒过热并熔化,引发了严重的辐射泄漏。
面对这一巨大灾难,日本政府立即展开了调查工作,旨在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并追究相关责任。
调查组通过对事故现场的勘察和大量的数据分析,得出了一些结论。
首先,调查结果显示,在地震发生后福岛核电站并没有按照事先制定的应急处理措施进行操作,未能及时采取措施以防止核燃料过热。
这一失误使得事故的危害进一步扩大。
其次,调查还揭示出,对于安全意识的缺乏和管理不善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在福岛核电站事故之前,存在着一系列安全问题和管理失职的现象。
这些问题包括对于地震和海啸的风险评估不足,应急预案不完善等。
因此,在事故中,相关人员并没有及时准确地应对危机。
调查组随后将责任定位在福岛电力公司(TEPCO)以及核能监管机构。
福岛电力公司被指责在核电站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忽视了风险,并未充分考虑安全措施的必要性。
而核能监管机构则被批评对于福岛电力公司的安全管理工作监管不力。
根据调查结果,政府和相关部门对涉事人员采取了相应的责任追究措施。
福岛电力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被追究了刑事责任,部分人员被判刑;相关政府官员和核能监管机构的责任人也受到了追责。
然而,事故调查与责任追究工作并不仅仅是给予罪责,更重要的是为未来核能安全提供经验教训。
事故调查结果对于日本政府和国际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日本政府来说,事故调查结果提醒他们加强核能安全管理,并采取措施加强核电站的防灾能力,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
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简述
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简述日本福岛核电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核电站,发电量占日本10%左右,受3•11日本本州岛海域地震影响,福岛第一核电站损毁极为严重,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到外部,已造成数人伤亡,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除我国西藏之外的所有省份都以检测到由此次事故所产生的微量放射性元素,法国法核安全局已将日本福岛核泄漏列为六级,目前事态发展虽然受到初步控制,但依旧非常严峻。
一、福岛核电站基本情况福岛核电站(Fukushima Nuclear Power Plant)位于北纬37度25分14秒,东经141度2分,地处日本福岛工业区,由福岛第一核电站(6台机组)、福岛第二核电站(4台机组)组成,共10台机组,均为沸水堆,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核电站。
该核电站一直由日本东京电力公司运营,目前出现事故的主要是第一核电站的1、2、3、4号机组。
福岛第一核电站六台机组基本情况(注:“负荷因子”是指机组实际发电量占最大发电量的比率)核电站运营期间,东京电力公司故意隐瞒福岛核电站发生的多起事故,并多次对检测数据进行篡改,埋下了安全隐患,2011年受地震的影响,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
二、福岛核电站泄漏原因◆地震抵抗能力较弱日本早起核电站设计抗震标准为6.5级,2006年提高到7.0级,本次地震9.0级超过日本核电站的最大抗震能力。
◆超役工作、设备老化2011年2月7日机组已服役40年,达到设计寿命,并出现了一系列老化迹象,事故发生后导致部分零部件(阀门)失灵。
◆建成时间早、技术落后,抗风险程度较弱福岛核电站使用的是老式单层循环沸水堆,只有一条冷却回路。
核燃料对水进行加热,水沸腾后汽化,然后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蒸汽冷却后再次回复液态,再把这些水送回核燃料处进行加热。
压力容器内的温度通常大约在摄氏200多度,一旦发生故障,极易发生核泄漏。
这样结构一旦出现冷却系统故障,即使停堆,反应堆的温度也会快速升高,进而引起燃料熔化等事故发生。
(完整word版)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初步分析与AP1000核电技术(word文档良心出品)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初步分析与AP1000核电技术一、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概述2011年3月11日下午13:46 日本仙台外海发生里氏9.0级地震。
地震时,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2号、3号机组处于正常运行状态,4、5、6号机组处于停堆换料大修中。
地震后,1、2、3号机组自动停堆,应急柴油机启动。
大约一小时后,由于海啸袭击,造成福岛第一核电站应急电源失效。
致使1号、2号、3号堆芯失去冷却,堆芯温度逐渐升高。
最终导致1、3、2号机组由于反应堆堆芯燃料组件发生部分破损,产生氢气而相继爆炸(氢爆)。
根据日本及IAEA 官方网站发布的信息,地震发生时,4号机组所有核燃料已在乏燃料水池,5、6号机组的核燃料在反应堆厂内,但尚未启动运行。
截止3月21日21:00,福岛实际状况如下表所示:注:表中信息来自日本原子力产业协会JAIF二、事故后果事故发生后,1、3、2号机组相继爆炸,4号机组厂房轻微破损,使得放射性物质释放到大气中去。
据新闻报道,福岛第一核电站准备退役。
此次福岛核电站事故经济损失巨大,具体损失尚待后续评估。
放射性气体释放到大气当中,3月19日在1-4号机组产值边界西门放射性剂量率为0.3131mSv/h ( 11:30),北门为0.2972mSv/h(19:00);IAEA持续监测,3月20日21:00,辐射监测仪表测量的数据显示,福岛第一核电厂西门放射性剂量率为269.5μSv/h(5:40,3月20日)、服务厂房北部数据3054.0μSv/h (15:00,3月20日);3月21日22:00,辐射监测仪表测量的数据显示西门放射性剂量率为269.5μSv/h,北门为2019.0μSv/h (15:00)。
监测发现,放射性污染使得当地牛奶、新鲜蔬菜,如菠菜、春葱等的放射性剂量已经超过日本相关部门规定的食入限值。
在事故发生初期,由于1、2、3号机组事故状态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堆芯损坏程度不断加剧,放射性物质持续排放,导致福岛核电厂附近居民的应急撤离半径逐步扩大,从开始的撤离半径3km到后来的10km,最后扩大到20km,同时要求居住在20-30km范围内的居民留守室内,避免过量的放射性物质吸入以及沉降污染。
核泄露事故对福岛及周边地区环境影响分析报告
核泄露事故对福岛及周边地区环境影响分析报告作者:崔子宜李嫣然叶芊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6年第23期[摘 ;要]2013年在日本福岛发生的由地震海啸引起的核泄露事件是人类历史上尤为重大的几次自然灾害之一。
同时,这也使得一些人们对于核能的发展持有怀疑态度。
为了调查这些所谓的核泄露残留物对人体的危害,我们开展了在福岛及周边各区域的环境表 ;面辐射吸收剂量率的考察。
在本次检测中,通过对环境中不同物质辐射吸收剂量率的数据分析,我们了解到了残留辐射体对人体的影响以及辐射吸收剂量与地理位置的关系,这些结论将会为预估放射性物质衰变量提供有效帮助。
[关键词]辐射、环境吸收剂量率、数据分析、人体健康。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3-0285-011、背景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反应堆所在建筑物爆炸后,日本政府13日承认,在大地震中受损的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可能正在发生“事故”,2号机组的高温核燃料正在发生“泄漏事故”。
2011年3月13日,共有21万人正紧急疏散到安全地带。
进行撤离后,日本政府先后对12万人进行了身体检查,其中22人检查时显示已受到了核辐射危害。
日本核电是国家电力供应的基础核心,核电占国家总电力供应的27%,并且构成电力供应的基础,不同于用于调节电力供应峰值的其他供电。
核事故发生后,所有核电站停运,导致电力供应的基础核心消失,基础电力没有了保障,电力缺口陡增,所缺部分均需要紧急进口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进行火力发电补充,并重新启动老旧的火力发电设施。
石油危机40年来,日本提高能源自我保障的努力因为这场严重的核事故几乎化为乌有。
现如今距离事故发生已经过去了五年多,为了探测11年核泄露的危害程度,我们对福岛附近区域的不同介质表面γ吸收剂量率进行了测量。
测量仪器为便携式射线测量仪Inspector Alert IA-V2。
本次考察对环境表面辐射吸收剂量率进行了多次数据收集,并就所得数据进行了深入探讨。
爆炸事故案例及分析
爆炸事故案例及分析1. 案例一:天津港爆炸事故1.1 事故经过2015年8月12日晚,天津港发生了一起重大爆炸事故。
事故引发的爆炸波及了数公里范围内的居民区和工业园区,造成了至少173人死亡,数百人受伤。
根据调查报告,这起事故是由在储存区域中的一批危险化学品不当操作所引起的。
1.2 事故分析天津港爆炸事故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事故发生地点距离居民区和工业园区过于近,缺乏必要的安全间距。
其次,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和管理存在严重违规行为,缺乏有效监管。
此外,对于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和装卸过程中的安全措施也存在缺失。
最后,当事故爆发时,灭火和救援能力不足,导致事故扩大和伤亡加重。
为了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应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和监管。
储存区域应与居民区和工业园区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相关单位应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定期进行安全演练和应急预案的更新。
此外,应加强对危险化学品运输和装卸过程的监管,确保操作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同时,应完善灭火和救援设备及人员培训,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2. 案例二:福岛核电站事故2.1 事故经过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了一次严重的核泄漏事故。
这是由一场9.0级的海啸引发的,海啸导致核电站的冷却系统失效,核燃料棒无法得到有效冷却,最终导致核泄漏和反应堆的氢气爆炸。
2.2 事故分析福岛核电站事故揭示了核能安全的重要性。
首先,核电站的冷却系统应具备足够的抗灾能力,能够应对极端天气情况。
其次,核电站应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包括海啸和地震等可能的灾害。
此外,核电站的设备和结构应具备足够的耐久性和安全性,以应对可能的灾难性事故。
最后,核能领域需要加强技术研发,提高核电站的安全水平,并及时引入最新的安全技术和设备。
为了提高核能安全,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分享经验和技术。
核能领域的安全监管机构需要加强监管力度,制定更为严格的安全规范,并确保其得到有效执行。
同时,需要加强人员培训和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日本核污染调研报告
日本核污染调研报告日本核污染调研报告近年来,核能问题已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
为了更加了解核污染的严重性和影响,我特地前往日本进行了一次调查。
在调查过程中,我参观了一些受核污染影响的地区,并与相关专家和当地居民进行了交流。
以下是我对此次调研的总结。
首先,通过参观福岛核电站事故的现场,我亲眼目睹了核污染对地区造成的严重破坏。
核事故导致的辐射泄漏污染了大面积土壤和水源,也对当地居民的健康和安全产生了巨大影响。
同时,事故造成了大量人口迁移,使当地经济陷入了困境。
其次,我也参观了一些核污染治理的项目。
比如福岛核电站周边的辐射清理工作,实行了多种方法和措施,如土壤覆盖、水源净化等。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辐射的扩散,但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如维持清理后地区的长期安全,以及人们对核能的信任问题。
与专家和居民的交流中,我了解到核污染对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居民们对辐射的恐惧使得他们对当地环境产生了质疑,不确定性阻碍了地区的经济复苏。
尽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来帮助居民们重建家园,但长期的心理问题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最后,我认为日本核污染问题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
首先,核能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具有巨大的能源潜力,但安全风险巨大。
其次,核事故对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长期而且巨大,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和精力进行治理和恢复。
同时,核污染的影响还会延续很长时间,需要在心理援助和长期监测方面加大力度。
总之,日本核污染调研让我深刻认识到核能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
我们应该加强核能的安全管理和监督,同时积极推动非核能的发展。
另外,在核事故发生后,我们也需要给予受影响地区更多的支持和关注,包括治理、恢复和心理援助等方面。
只有全球合作和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应对核污染问题,确保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日本核污染调研报告
日本核污染调研报告调研对象:日本核污染情况1. 背景介绍日本核污染是指在福岛核电站事故以及其他核设施事故中产生的放射性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污染。
这些核事故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对日本社会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报告旨在调查日本核污染的情况,深入了解其影响和应对措施。
2. 核污染现状2.1 福岛核电站事故- 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于2011年,是日本历史上最严重的核事故之一。
核电站遭受地震和海啸的双重打击,导致多个反应堆发生熔毁,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到环境中。
- 核事故导致福岛周边地区被严重污染,大量居民被迫疏散。
放射性物质对土壤、空气和水资源造成了严重影响。
2.2 其他核设施事故- 除了福岛核电站事故,日本还曾发生过其他核设施事故,例如东京电力公司托克斯核燃料再处理厂的事故。
这些事故对日本核安全形成了严峻挑战。
- 其他核设施事故也导致放射性物质泄漏,增加了环境和人体健康的风险。
3. 影响分析3.1 环境影响- 核污染对土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长期污染和破坏。
污染区域的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遭受损失。
- 污染物还通过水系传播,影响了海洋生态系统。
海洋生物受到放射性物质的污染,对食物链和渔业产生了长期影响。
3.2 健康影响- 放射性物质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辐射对人体细胞和基因造成损害,可能引发癌症、遗传变异和其他严重疾病。
- 污染地区居民的健康状况普遍较差,久病不愈和心理压力成为常态。
疏散居民面临着家园丧失、经济困难和社交隔离等问题。
4. 应对措施4.1 核污染清理- 日本政府重视核污染清理工作,在事故现场进行了大规模的核污染清理和土壤处理工作。
清理工作涉及清除放射性物质、修复土壤和恢复环境等方面。
- 清理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由于复杂的工程难度和巨大的经济压力,仍面临许多挑战。
4.2 环境监测与防护- 日本政府加强了对核设施的监督和安全管理,提高了核安全水平。
加强环境监测,及时掌握核污染的动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保护公众健康。
核辐射事故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
核辐射事故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近年来,核辐射事故频发,给人们的生活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这些事故不仅对当地居民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也对全球的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一些核辐射事故案例进行分析,并总结出一些应对核辐射事故的经验。
一、福岛核事故福岛核事故是近年来最严重的核辐射事故之一。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9.0级地震和海啸,导致福岛核电站发生了严重的泄漏事故。
该事故造成了大量的核辐射释放,给周边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经过对福岛核事故的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经验总结:首先,事故应急预案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福岛核事故发生后,日本政府和核电站方面的应急预案出现了严重的缺陷。
没有及时、有效地组织人员疏散和核辐射监测,导致了事故的扩大和后续的灾难。
因此,各国政府和核电站应加强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提高应对核辐射事故的能力。
其次,核电站的设计和建设需要更加严谨。
福岛核电站的设计并没有考虑到可能发生的大规模地震和海啸,这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因此,在核电站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周边环境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核电站的安全性。
二、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是历史上最严重的核辐射事故之一。
1986年4月26日,苏联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第四号反应堆发生了爆炸,释放了大量的核辐射物质。
这次事故造成了数千人的死亡和数十万人的疏散。
对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分析为我们提供了以下经验教训:首先,核事故的信息公开和透明对于保护公众安全至关重要。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后,苏联政府并没有及时向公众通报事故的严重性,导致了更多的人暴露在核辐射中。
因此,在核事故发生后,政府应及时向公众提供准确、全面的信息,避免造成恐慌和不必要的伤害。
其次,核事故的清理和修复工作需要长期的持续性。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后,苏联政府花费了数年时间进行清理和修复工作。
然而,核辐射的影响是长期的,需要持续的监测和治理。
福岛核电站事故分析报告
福岛核电站事故分析报告福岛核电站事故于2024年3月发生,是迄今为止最严重的核事故之一,给福岛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和影响。
该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9级地震和随后的海啸导致了核电站设施的损坏。
本文将对福岛核电站事故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影响和教训。
首先,福岛核电站事故的发生是由于地震和海啸造成了核电站设施的严重破坏。
地震导致核电站的主要电源断电,使得冷却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而随后的海啸则淹没了发电站,导致冷却系统彻底瘫痪。
这种连续的灾难性事件对核设施的冷却系统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导致了核燃料棒的过热和熔化,产生了严重的辐射泄漏。
其次,福岛核电站事故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大量的辐射物质被释放到空气、水体和土壤中,导致周边地区的土壤和水源严重污染。
这种辐射污染不仅对野生动植物产生了毒性影响,还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
在事故发生后的几个月里,许多附近居民被迫撤离,并可能面临长期的健康问题。
此外,福岛核电站事故教训深远且重要。
首先,事故暴露了核电站的安全隐患以及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巨大风险。
必须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改进,以提高核电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其次,事故表明应采取更为严格的监管措施和应急预案来应对可能发生的核事故。
此外,应加强核能知识和技术培训,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并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和信息共享。
此外,事故还对未来的核能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福岛事故引发了对核能安全性的广泛担忧和质疑,许多国家重新评估了核能的合适性和可行性。
新的核电站项目可能面临更多的监管限制和公众抵制,这对传统核能行业的发展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与此同时,更多的国家也开始转向寻求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替代方案,以减少对核能的依赖。
总之,福岛核电站事故是一次惨痛的教训,它向我们揭示了核能发展所面临的巨大风险和挑战。
这次事故迫使我们重新审视其安全性,并采取更严格的安全措施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在未来的能源发展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可持续和清洁能源的发展,减少对核能的依赖,并在技术和政策层面上加强风险评估和管理。
IAEA专家组对福岛核事故的调查报告
国际原子能机构国际事实调查专家组针对日本东部大地震和海啸引发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核事故调查报告目录总结................................................................................................................1、介绍 .........................................................................................................2、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事故序列.........................................3、主要成果、结论和经验教训....................................................基本安全原则3:核安全的领导和管理..................................................基本原则8:事故预防...........................................................................................................................................................................................................................................................................................基本原则9:应急准备和响应 ................................................................................................................................................................................................................................................................................恢复路线图 ..........................................................................................外部危机................................................................................................场外应急响应.........................................................................................严重事故情况下的大规模辐射防护组织..................................................后续IRRS审查 ......................................................................................4、致谢 ......................................................................................................... 总结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部发生9级大地震,地震引发一系列巨大海啸,袭击了日本东部沿海。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及其事故详解
1 号机的沸水反应堆是于 1967 年 7 月建造完工。于 1971 年 3 月 26 日开始正式进行工业发 电。原本计划于 2011 年 3 月 26 日终止运转。但是,在 2011 年日本本州岛海域地震事件中, 遭受严重损坏。1 号机设计能够抵挡尖峰地表加速度为 0.18g(1.74m/s2)的地震,其响应谱建 立于像 1952 年克恩县地震一类的地震。在尖峰地表加速度为 0.125g(1.22m/s2)长达 30 秒时 间的 1978 年宫城县地震之后,所有机组又重新经过严格检验,但并没发现反应堆的关键零 组件遭受任何损坏 。
现温度微升
6 号 沸水反应堆 3 月 15 日出
否
机 BWR-5
现温度微升
(③抢救 正灌水进入反应堆
否
否
中)
中,以冷却降温
(③抢救 正灌水进入反应堆
否
否
中)
中,以冷却降温
福岛第一核电厂事故(日语:福島第一原子力発電所事故)是2011 年3 月 11 日日本宫城县东 方外海发生矩震级规模 9.0 级大地震后所引起的一次核子事故,福岛第一核电厂因此次地震 造成有堆芯熔毁危险的事故。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枝野幸男向福岛第一核电站周边 10 千米内 的居民发布紧急避难指示,要求他们紧急疏散,并要求 3 千米至 10 千米内居民处于准备状 态。他表示:“因为核反应堆无法进行冷却,为以防万一,希望大家紧急避难。”接到指示 后,福岛县发出通报,紧急疏散辐射半径20千米范围内的居民,撤离规模为 14000 人左右。 同时此事件也是人类史上第一次在沿海地区发生核电厂意外的事件,其相关的核污染(约当 35000 颗原子弹)对于整个太平洋及沿岸国家城市的影响仍待观察统计。
2011 年日本地震的直接影响
福岛核电站事故
福岛核电站事故引言福岛核电站事故是指2011年日本福岛发生的一系列核能灾难事件。
这场事故不仅给日本国内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也引发了全球对核能安全的关注和讨论。
福岛核电站事故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二严重的核事故,仅次于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本文将从事故的原因、影响和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事故背景福岛核电站位于日本本州东北部福岛县大熊町,由日本电力公司运营。
该核电站于1971年开始运行,共有六个核反应堆,总装机容量为4.7吉瓦。
然而,在2011年3月11日,福岛发生了9.0级地震引发的海啸,主要影响了福岛核电站。
二、事故过程1. 地震和海啸引发的事故2011年3月11日下午2点46分,一场9.0级的强烈地震袭击了福岛地区,震中位于距离福岛核电站130公里的日本海海底。
这场地震引发的海啸高达约15米,直接影响了福岛核电站。
2. 核反应堆的失控和核燃料棒的过热海啸来袭后,福岛核电站的一号和二号反应堆的冷却系统遭到破坏,导致核反应堆的温度不断升高。
在事故发生后的几个小时内,这两个反应堆的绝对压力也开始增加。
由于冷却系统的失效,核燃料棒开始过热,并最终导致燃料棒的套管破裂。
这引发了一系列的爆炸和放射性物质的泄漏。
3. 放射性污染的扩散福岛核电站事故导致大量的放射性物质被释放到环境中。
首先,爆炸产生的氢气引发了反应堆周围的爆炸,并将放射性物质散落到周围的土地和水源中。
其次,反应堆的过热导致核燃料棒的套管破裂,进而释放了大量的放射性物质。
这些放射性物质通过空气和海水的扩散,影响了福岛县及其周边地区。
三、事故原因福岛核电站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该核电站的设计并未充分考虑到可能发生的地震和海啸。
在地震和海啸之后,核电站的冷却系统受到破坏,无法正常运行,导致核反应堆的过热。
其次,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响应并不及时和有效,没有足够的措施来控制事故的进展,并减少对人民的伤害。
同时,政府和相关机构在事故后的信息传递方面也存在不足。
日本核电事故分析报告
日本福岛核电站核事故分析报告近几天因日本福岛核电站多个反应堆因地震而出现运转故障,导致部分放射性物质泄漏蔓延,对日本本土和周边国家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就此从时间历程和技术分析2个方面对上述事件进行分析。
一事件回顾1.1 地震事件日本最新发生的地震简要信息如下:·时间:北京时间3月11日13时46分·地点:日本东北部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震级:里氏9.0级震源深度:10公里·余震:11-13日共发生168次5级以上余震·伤亡:截至3月17日,已造成5429人遇难9594人失踪·核电站事故: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的6个机组当中,1号至4号均发生氢气爆炸。
5、6 号机组正在进行定期维修。
·火山喷发:新燃岳火山13日下午喷发。
因日本的抗震技术非常发达,日本人民的抗震经验丰富,因此单就地震而言,对日本的损伤是有限的,最不济危害也局限在日本一国,对周边国家和地区没有太大的影响。
目前主要的问题纠结在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问题上面。
1.2 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1.2.1 电站简介[1]福岛核电站(Fukushinia Nuclear Power Plant)位于北纬37度25分14秒,东经141度2分,地处日本福岛工业区。
福岛核电站是目前世界世界最大的核电站,由福岛一站(daiichi)、福岛二站(daini)组成,共10台机组(一站6台,二站4台),均为沸水堆。
福岛一站1号机组于1967年9月动工,1970年11月并网,1971年3月投入商业运行,输出电功率净/毛值为439/460兆瓦,负荷因子为49.9%。
2号~6号机组分别于1974年7月、1976年3月、1978年10月、1978年4月、1979年10月投入商业运行,输出总功率分别为784、784、784、784、1100兆瓦,负荷因子分别为52.8%、61.2%、72.1%、68.5%和69.7%。
日核事故独立调查报告
2011年12月28日星期三新闻·环球责任编辑:王慧黠版面设计:张超平G1513(温丽)高速公路博瑞沿江桥温州方向恢复通车通告G1513(温丽)高速公路博瑞沿江桥温州方向因交通事故损毁,现已基本完成桥梁抢修工程,定于2011年12月29日18:00恢复正常通行。
特此通告浙江省公安厅高速公路交通警察总队丽水支队丽水市公路路政管理支队高速公路大队浙江金丽温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丽水管理处2011年12月28日业务公告编号:10154尊敬的客户:为了向您提供更好的服务,我公司分别将于2011年12月31日00:00-06:00对景宁进行网络升级;2012年1月5日22:00-次日06:00对全市进行网络升级。
期间,可能对您使用有线宽带、视频监控、语音、专线、协转、WLAN等业务产生短暂的影响。
由此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移动丽水分公司2011年12月28日庆元旦贺新年联诚家电元旦预交定金活动开始啦随着一年一度元旦的到来,各家电卖场各式各样元旦促销活动的展开,联诚家电早早准备,率先在元旦前推出了“提前预交定金元旦享多重好礼”的活动。
2012年的元旦,联诚家电将给消费者带来极大的震撼,点燃丽水市民购物热情。
只要对联诚家电有所关注的消费者都知道,联诚家电每一次活动,都会呈现一道丰盛的促销盛宴!每年元旦促销更是众商家必争的一个“大蛋糕”,年终最后的一次大冲刺。
联诚家电元旦盛大促销预交定金活动也就适时开始启动了!错过前期活动的朋友可要抓住这次机会了。
提前预交定金元旦享多重好礼即日起至12月31日14点前,到联诚家电各门店商场预交定金的消费者,活动期间购物可分享不同的特惠活动。
如预交50元=100元通用券+送联诚礼品+再送价值128元不锈钢电水壶;预交100元=200元通用券+送联诚礼品+再送价值199元电磁炉;预交200元=400元通用券+送联诚礼品+再送价值399元豪华足浴器;预交500元=1000元通用券+送联诚礼品+再送价值699元豪华挂烫机;预交1000元=2000元通用券+送联诚礼品+再送价值1190元全自动洗衣机;这看似不可能的特惠活动尽在元旦的联诚家电。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
(三)事故发生的过程(1)
1、2011年3月11日下午,地震发生,控制棒 上插,反应堆安全停堆。堆芯热功率在几分钟内 由正常的1400兆瓦下降到只剩余热,但仍有约 4%,虽然仍在下降,但下降速度变慢。 2、停堆后应保证厂用电源不失,由安注系统 向堆芯补水,保证堆芯冷却防止超压,但地震摧 毁了电网,厂外电源不可用;应急柴油机很争气 的起来了,向堆芯内注入清水。注意是清水,不 是硼水,换句话说,操作员采用了比较保守的方 法。
史上发生的数次著名的核电站事故
二、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及其 影响
主要内容
(一)背景 (二)事故原因 (三)事故发生的过程 (四)事故教训 (五)后续影响
(一)背景
2011年3月11日下午,日本东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 大地震,并引发海啸。位于日本本州岛东部沿海的福岛第 一核电站停堆,且若干机组发生失去冷却事故,3月12日 下午,一号机组发生爆炸。3月14日,三号机组发生两次 爆炸。日本经济产业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承认有放射性物
与事故相关的沸水堆的特点(2)
2.沸水堆正常工作于沸腾状态 这句话基本上相当于废话,沸水堆当 然是沸腾态的。但是这也决定了沸水堆的 事故工况与正常工况有类似之外,而压水 堆则正常工作于过冷状态,失水事故时发 生沸腾,与正常工况差别较大。 这个特点,会使操作员抱有更大的侥 幸心理。
与事故相关的沸水堆的特点(3)
(四)事故教训(4)
4、关于辐射监测的问题 不知和中国一山之隔的海参崴有没有 辐射监测站,但是,离中国直线距离最近 的吉林延边和黑龙江牡丹江好像是没有的。 长春和沈阳有,但如果大城市监测到似乎 有点晚了。朝鲜核电站投产似乎也不远了, 某些边境增加辐射监测点还是很有必要的。
IAEA发布福岛核事故国际实情调查团报告
海啸高度还被提升到 了 57m ②鉴 于事故所 及 . ; 核 电站事 实 上无 法 免于水 患 , 20 之后 的评 应 02年 估而采取 的补充 预防措施 , 不足 以应对如此高的 海啸以及相伴的所有危险现象 ( 动力作用和能 水 量很高 的大块儿残骸 的动力学冲击)③上述补充 ; 措 施 亦 没 有 经 过 审 管 当 局 的评 审 和 批 准 ; 建 ④ ( ) 构 筑物、 系统和部件(s ) sc 面对洪水 的失效一般 无以复加 , 电站未能抵御超过 预估 高度海啸 的后 果; ⑤严重事故管理的准备 , 不足 以应对多机组失
() 9 事故对所及场址造成 了严重破坏 , 但是 对其辐射照射的控制似乎是有效的。 (0 应对 IE 1) A A安全要求和导则进行检讨 ,
充 分考 虑 多 机 组 场 址 设 计 和 严 重 事 故 管 理 的要
求。
(1 需要考虑定期更新 国家 的规定和导则 , 1)
使其 与国际上确立 的标准和导则保持一致 , 尤其
6 2—2 , E 月 0 41 I A在维 也纳 召 开部 长 级 核 3 A
预防性措施虽则重要 , 但毕竟有限度 , 计划 中必需
列人 场 内外 缓 解 措 施 。 待 恢 复 稳 定 的安 全 状 态
安全大会 , 调查 团向大会报告 了其成果 , IE 即{A A
I tr ain lF c n i g Ex e Miso fte F k — n e to a a tFid n p  ̄ n sin o h u u s i iih P cd ntFolwig te Gr a s h ma Da—c iNP Ac ie lo n e tEa t h
全原则仍是坚固基础 , 涵盖事故教训的方方面面 。 ()考虑到该事故的极端情形 , 2 发生地 的事 故管理已经做得尽善尽美 了, 符合 E A基本 安 全原则之三 ( 领导与管理 ) 的要求。 () 3 对海啸危害没有足够 的纵深 防御考 虑,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简介与分析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简介与分析北京时间2011 年3 月11 日13 时46 分,日本发生9.0 级地震并引发高达10 米的强烈海啸,导致东京电力公司下属的福岛核电站一二三号运行机组紧急停运,反应堆控制棒插入,机组进入次临界的停堆状态。
在后续的事故过程当中,因地震的原因,导致其失去场外交流电源,紧接着因海啸的原因导致其内部应急交流电源(柴油发电机组)失效,从而导致反应堆冷却系统的功能全部丧失并引发事故。
一、福岛核电站情况日本福岛核电站为目前世界最大核电站,由福岛一站和福岛二站组成,共10 台机组。
第一核电站有6 台机组,均为沸水堆(BWR)。
地震前,1、2、3 号机正常运行,4、5、6 号机正在大修或停堆检修。
第二核电站有4 台机组,均为沸水堆(BWR),地震前均正常运行。
福岛核电厂采用单层循环沸水堆技术(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逐步发展起来的轻水堆堆型,先后开发了BWR-1至BWR-6和第三代先进沸水堆(ABWR))下图为沸水堆的系统组成示意图。
福岛MARK I(左图)为双层安全壳,内层为钢衬安全壳(梨形),设计压力4bar 左右,容积较小(数千立方米),外层非预应力混凝土安全壳。
钢安全壳由干井和湿井构成,干井中间是压力容器。
湿井为环形结构,里面装了4000吨的水,起过滤放射性物质和抑制安全壳内压力作用。
福岛一站的MARKII(右图)安全壳在MARK I基础上进行了简化设计,内层钢安全壳改为圆锥形,干井直接位于湿井上方,湿井改为圆柱形结构,两者之间通过导管相连。
B.应急冷却系统下图分别为BWR3和BWR4的应急冷却系统示意图。
福岛第一核电厂的沸水堆在设计时并未考虑反应堆堆芯的风险及应对措施,在三里岛和切尔诺贝利事故后,开始关注超设计基准事故和严重事故。
日本政府认为日本的反应堆安全设计可以保证安全,不必要在在法规上进一步的对严重事故再加以要求,主要靠业主自主开展提升安全和降低风险方面的工作。
原子力安全保安院”(NISA)让业主采用PSA手段进行风险研究,并研制事故规程(AM),针对超设计基准事故和严重事故。
福岛核事故的调查报告
福岛核事故的调查报告•事故概述•事故原因分析•事故应对措施与救援•事故后果与社会影响•事故调查与总结经验教训•相关责任追究与法律程序•前瞻性研究与发展建议目录事故发生时间与地点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县发生地点福岛第一核电站7级核事故,属于国际最高级别核事故之一。
事故规模影响范围影响时间放射性物质泄漏至大气中,影响到周边地区,包括日本其他县市,甚至影响到邻国。
持续数月,对周边地区的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长期影响。
030201事故的规模与影响福岛核电站设有预警系统,但预警系统在事故发生时没有正常工作。
预警系统日本政府和核电站运营方对核事故的应对准备不足,缺乏应对大规模核事故的经验和措施。
准备不足政府部门和运营方在事故发生后未能及时向公众通报事故情况,导致公众对信息的获取不及时、不充分。
信息沟通不畅事故前的预警与准备福岛核电站设备存在老化和磨损的问题,这使得设备在地震和海啸的冲击下更容易发生故障。
设备老化核电站设备需要定期维护和检查,但实际上,设备的维护并不到位,这使得设备在关键时刻容易出问题。
维护不当设备老化与维护不当地震影响福岛核电站所在地区曾发生过大地震,这使得核电站设备受到严重损坏,进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海啸冲击福岛核电站所在地区也是海啸的多发区,然而,核电站并未针对可能发生的海啸进行充分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导致海啸对核电站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地震与海啸的冲击福岛核电站的设计存在一些缺陷,例如安全壳结构不合理、冷却系统失效等,这些因素都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福岛核电站的安全标准并未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也为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核电站设计与安全缺陷安全标准不足设计问题在事故发生过程中,操作人员的判断失误、操作不当等问题也是导致事故扩大的原因之一。
操作失误核电站的指挥系统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信息传递不畅、决策不及时等,这些问题都影响了事故的应对和处置。
指挥不当人员操作失误与指挥不当紧急疏散与撤离计划紧急疏散在事故发生后,福岛核电站周边地区的居民被紧急疏散,以避免放射性物质泄漏可能带来的伤害。
日本大地震引发的福岛核事故及对电力系统的影响情况通报
日本大地震引发的福岛核事故及对电力系统的影响情况通报(2011年3月31日)2011年3月11日,日本宫城县海域发生9.0级世纪大地震,并引发破坏性极高的海啸,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巨额财产损失。
截至3月30日,已造成11258人死亡,16344人失踪。
大地震及引发的海啸等大规模次生灾害重创日本电力系统。
东京电力公司所属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严重核泄漏事故,严重级别可能高达6级,即“严重事故”。
目前,附近海域和环境放射性物质严重超标,相邻国家相继监测出微量放射性核素,事故的影响仍在逐步扩大,预计后续处理可能仍需很长时间。
此次大地震引发的核泄漏事故以及电力供应危机,将给日本及全球的能源电力发展和电网安全生产带来深刻影响。
东京电力公司在生产管理和应急机制方面的缺陷和教训也值得电力企业深入分析、引以为戒。
一、日本电力工业概况日本是一个能源短缺、资源非常贫乏的国家,只有少量水能和煤炭,其他能源必须大量依赖进口。
日本的电力生产主要依靠火电(燃料主要是液化天然气LNG和煤炭)、核电以及水电,其余的则是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地热、风能和太阳能以及燃料电池等的发电。
2009年,日本总装机容量2.42亿千瓦,其中,核电装机4885万千瓦,占20.2%;水电装机4638万千瓦,占19.2%;煤电装机3795万千瓦,占15.7%; LNG6157万千瓦,占25.5%;燃油机组4620万千瓦,占19.1%;新能源装机53万千瓦,占0.2%。
表1 2009年、2014年(规划)日本装机容量及分类情况类别2009年情况2014年规划类别装机量(GW)占比(%)装机量(GW)占比(%)核电48.85 20.2 51.87 20.9水电46.38 19.2 47.81 19.2煤电37.95 15.7 40.37 16.2LNG 61.57 25.5 64.14 25.8燃油46.20 19.1 44.04 17.7新能源0.53 0.2 0.53 0.2总计241.5 100 248.75 100可以看出,日本由于电力需求增长较缓,发电装机规模增长不快,核电在发电装机中的占比增长较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ukushima a disaster 'Made in Japan'05 July 2012The faults of every player in last year's Fukushima crisis have been laid out by a parliamentary commission. No organisation was singled-out as responsible - but rather Japanese culture itself.The report published today comes from Japanese Diet's Fukushima Nuclear Accident Independent Investigation Commission, one of three bodies investigating the circumstances of the accident. The 88-page executive summary elaborated in detail the organisational, cultural and technical failings that allowed the accident to occur, as well the issues that stymied the country's response.While it must be remembered that the Fukushima accident was directly cause by the enormous Tohoku earthquake and tsunami of 11 March 2011, the commission report pointedly dubbed it 'man-made'.Chairman KiyoshiKurokawa's forewordexplained: "What must beadmitted – very painfully –is that this was a disaster'Made in Japan.' Itsfundamental causes are tobe found in the ingrainedconventions of Japaneseculture: our reflexiveobedience; our reluctanceto question authority; ourdevotion to 'sticking withthe program'; ourgroupism; and ourinsularity."The mindset of government and industry led the country to avoid learning the lessons of the previous major nuclear accidents at Three Mile Island and Chernobyl, wrote Kurokawa."The consequences of negligence at Fukushima stand out as catastrophic, but the mindset that supported it can be found across Japan. In recognizing that fact, each of us should reflect on our responsibility as individuals in a democratic society."Opportunities missedLong before the natural disasters, the report said, improvements hadbeen identified for Fukushima Daiichi that would have protected the plant or helped during an emergency. Some of these had been recommended but not required by the regulator NISA, and Tepco had not implemented them on its own volition by the time of the natural disasters.Principal among these were, of course, tsunami and flood mitigation. Tepco had been aware since 2006 that Fukushuima Daiichi could face a station blackout if inundated with water, as well as the potential loss of ultimate heat sink if a tsunami came that exceeded the Jap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 official estimation. However, NISA gave no instruction to the company to prepare for severe flooding, and even told all nuclear operators that it was not necessary to plan for station blackout.During the initial response to the tsunami, this lack of readiness for station black-out was compounded by a lack of planning and training for severe accident mitigation. Plans and procedures for venting and manual operation of isolation condensers were incomplete and their implementation in emergency circumstances proved very difficult as a result.NISA also had a "negative attitude" to learning from its peers overseas. The commission said that the Fukushima accident "may have been preventable" if NISA had set new requirements similar to those brought in by its US equivalent after the terrorist attacks of 11 September 2001. "We have concluded that - given the deficiencies in training and preparation - once the total station black-out occurred, including the loss of a direct power source, it was impossible to change the course of events," said the commission.Poor coordinationAt the national level, plans and procedures were similarly underdeveloped, untested and unknown. NISA had been central to the overall plan for handling nuclear emergencies but failed to respond adequately, while the cabinet did not understand its own role in the plan and began to communicate directly with Tepco - cutting NISA out of the loop.This continued to the point that a cabinet team with "no legal authority" was established at Tepco's Tokyo headquarters, to which Tepco eventually "became subordinate". The operator's absolute responsibility for matters on site was not officially specified and Tepco became "reluctant" to assert it, "prioritising the cabinet's intent over that of the technical engineers at the site." Meanwhile, the "unprecedented intervention" of a personal visit by prime minister Naoto Kan to Fukushima Daiichi distracted workers and confused the chain of command even further.NISA was also criticised for its "negligence and failure over the years" to prepare for a nuclear accident in terms of public information and evacuation, with previous governments equally culpable. Most residents within 10 kilometres of the power plant only learnt of the crisis whenordered to evacuate - some 12 hours after the official notification of an emergency situation, itself delayed by cabinet confusion.What comes nextThe commission concluded that "the safety of nuclear energy in Japan and the public cannot be assured unless the regulators go through an essential transformation process. The entire organization needs to be transformed, not as a formality but in a substantial way. Japan's regulators need to shed the insular attitude of ignoring international safety standards and transform themselves into a globally trusted entity."Furthermore, "Mechanisms must be established to ensure that the latest technological findings from international sources are reflected in all existing laws and regulations." The regulatory body must be monitored by the Diet, which would be supported by an independent expert panel with a global view.Among several recommendation areas, relating to regulation, crisis management and legal frameworks, only one relates to the performance of the nuclear utilities. It specifies that the government's relationship to a nuclear operator must be controlled by rules and openly disclosed. Tepco, and by extension all Japanese nuclear operators, must "undergo dramatic corporate reform, including governance, risk management and informaiton disclosure "with safety as the sole priority." Japanese operators must also "construct a cross-monitoring system" to maintain safety standards at the highest global levels.Kurokawa noted that there were many lessons relating to policies and procedures, "but the most important is one upon which each and every Japanese citizen should reflect very deeply... The consequences of negligence at Fukushima stand out as catastrophic, but the mindset that supported it can be found across Japan. In recognizing that fact, each of us should reflect on our responsibility as individuals in a democratic society."Researched and writtenby World Nuclear News© 2012 World Nuclear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