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方法概述》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辩证法的初步运用以及朴素的系统观。这一特点突出表现在先哲们关于文 与道、言与行、知与行、学与思、师与生等辩证关系的分析论述中。对教育 现象的研究偏重整体而忽视部分,偏重综合而忽视分析。
4.各种学派基于不同的哲学观、自然观、社会观和教育观,而形成不同的教 育研究方法思想观点。
(二)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
4.反对权威专断,主张教育要适应自然,并从自 然科学中移植“实验方法”。裴斯泰洛齐创办的 “新庄孤儿院”,进行初等教育新方法的实验研 究;梅依曼、拉伊创立“实验教育学”,首先把 心理实验的方法直接应用于教育研究中。
(三)形成独立学科时期
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构成教育研究方法体系的大部 分方法是从其它学科移植而来的;教育研究方法理论中的 两个基本派别进步派与传统派、实证的与思辨的、实用的 与理论的进一步分道扬镳,各自的发展研究为方法论的发 展开拓了新领域;受西方哲学非理性主义、唯科学主义思 潮及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影响;教育科学领域内分科的学科 研究方法也同时取得显著进展;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还受 到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论的和心理学及心理学研究方法的 发展两个方面因素的直接影响
有些研究人员把实证方法推崇到极端
三、教育研究的趋势
自然化、生态化 综合化(研究方法、研究工具、多变量实验设计) 多文化 现代化
2.定量研究:则是用数字和量度来描述,更接近演绎法,是从一般的原理推广 到特殊的情境中
三、教育研究的原则
客观性原则 创新性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伦理原则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节 教育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 展趋势
一、教育研究的历史发展
(一)直觉观察时期(从古希腊至16世纪) (二)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17世纪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三)形成独立学科时期(20世纪以来) (四)现代教育与现代教育研究方法的变革
“万有引力”
例如:学习的研究
教育者很早就注意到学习的问题,像如何有趣地 呈现学习材料、如何针对不同情况采取有效的学 习方式等。但是学习研究中有一个根本性的问题 是所有人都无法回避的:“学习者如何理解某些 新的事物”。
假设有个人,他是彻头彻尾的无知者,那么他是 如何能认识、学习那些全然不可理解的事物呢?
【修改方法】 1.重选样本 2.设计测量工具
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教育研究是很复杂的, 有很多因素会影响最终研究结果的真实、准确, 也有很多因素会影响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
本课程的目的,就是要向大家掌ຫໍສະໝຸດ Baidu该如何进
行研究的设计,如何控制研究的实施,如何进行
数据的分析,如何撰写清晰明了的研究报告。
第一章 教育研究方法 概述
可能性一:第一单元容易 可能性二:第一单元考试题更能反映所学的内容 可能性三:教科书写得好
可能性四:教学片乏味 ……。
因为每个单元学习的成果只可出现一次,没有重 现的可能,因此,所得到的只能是随机偶尔产生的不 稳定成果,也就不能甄别出哪种教学方式更为适宜。
【修改建议】 1.将不同的教具用于同样的教材,避免教材
(一)价值研究与事实研究(依据所研究问题的不同对象分) (二)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根据研究的不同目的分) (三)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根据分析方法的不同分)
(一)价值研究与事实研究
1.价值研究是一种“应然”研究 2.事实研究是一种“实然”研究
(二)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
1.基础研究:基础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发展和完善理论,提示教育活动本身 所固有的法则或一般规律,建立具有普遍性的理论,也称“纯研究”或“理 论研究”
(一)直觉观察时期
从古希腊至16世纪,在近代科学产生以前,教育研究方法论是在朴素唯物论 基础上的直觉观察时期,具有朴素性和自发性的特点;采用观察法以及归纳、 演绎和类比的思维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研究并形成理论;辩证法的初步运用 以及朴素的系统观;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 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荀子·劝学》)
出现要么全盘肯定,要么全盘否定,在纠正某一种片面时又出现另一种片面 的情况
对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缺乏理论的概括总结
对国外教育理论及学派观点鉴别、反思不足,往 往走向两个极端。或者因循守旧,一概排斥,或 者不加分析,全盘照搬。
教育研究方法中有不少方法是从其它学科移植而 来的,所以缺乏自身的规范和标准,研究方法的 理论基础相对薄弱。
问题:
青少年犯罪率越来越高? 未来十年山东省需要需要多少幼儿园/小学教师? 绘本教学如何开展更有实效?
思考一:
一 位中学物理教师新设计了一套教 学方案,并配备了教学中所要用到 的录像、教科书、讲义和实验用书。
【研究问题】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 法最合适;如何组合使用这些教材
【做法】用教科书上第一单元“力”,用教学片讲第二单元 “运动”,看哪一种方式能取得教学和辅导的良好效果。 【分析】如果第一单元比第二单元成绩好,能说明什么?
柏拉图在其对话录中的《美诺》一章里曾讨论过这个问题:
美诺,知道你的意思,……一个人既不能试 着去发现他知道的东西,也不能试着去发现 他不知道的东西。他不会去寻找他知道的东 西,因为他既然知道,就没有必要再去探索; 他也不会寻找他不知道的东西,因为在这种 情况下,他甚至不知自己该寻找什么
针对这个问题不同的研究者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回忆说、白板说、顿悟说、 条件反射说、建构说。
【做法】从参加暑期训练班的老师 和学生中各选150名,面谈,自由提 问,观察得出结论。
【分析】 1. 这两组人员的代表性不可靠,不能代表广
大师生,因为参加暑期班的和不参加的可能在价 值观上就有差异,结论不具推广性。
2. 单凭观察法,可能存在想从资料中寻找心 目中答案的倾向。因为没有统一的测量工具,不 同的人或同一人在不同时间读数,会出现不同的 结果,所以会出现偏差。
2.教育研究方法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同认识论揉和在一起的, 并初步形成了以不同哲学理论指导的两种不同的研究方式 和研究风格,这就是归纳法和演绎法。
3.心理学思想开始成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理 论基础之一。尽管这时的心理学思想还局限于经 验论、联想论和感觉论等主要形式,在方法上片 面地以力学规律来解释心理现象,但它毕竟将教 育研究方法论朝科学化的方向推进了一大步。
这一时期的特点
1.考察教育问题的立足点,即研究的起点,是从 当时社会发展的要求和统治阶段的根本利益出发, 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即以伦理道德教育为 主
2.采用观察法以及归纳、演绎和类比的思维方式 对教育现象进行研究并形成理论。教育理论观点 的表达方法以描述性的记述为主,较分散零碎, 没有形成严谨的理论体系
第一节 教育研究的界说
一、教育研究的概念
(一)研究的含义 1、研究 是一种系统的探究活动,人们探求事物真相、性质或规律以便于发现新的事
物、获得新信息的活动。
(二)教育研究的含义
以发现或发展科学知识体系为导向,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 以促进一般化原理、原则的发展
二、教育研究的类型
内容难易度影响 2.用教科书教一组学生学两个单元,用影片
教另一组学生学同样的两个单元,有助于抵消教 学片特别适合某一单元内容的现象
3.做实验的两组学生具有基本相同的水平 4.单元课后测验内容能代表所学的教材内容 5.两组采用同样的测验内容
思考二:
【研究问题】某研究生想研究教师 与学生在某问题(例如未成年人上网 的问题)价值观上的异同
教育研究方法
评价方法
出勤:10% 作业平时学习和讨论:20% 期末考核:70%
参考教材
1.《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裴娣娜,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7
2.《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威廉.维尔斯曼 袁振国主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7
3.《教育研究方法初探》叶澜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
4.《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董奇,北京师范大学出 版社,2007
二、我国教育研究的现状及问题
特征: 重经验描述,缺乏理论概括 重先王之道,遵循历史传统 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脱节 思维方式整齐划一、整体直观;
2.现状
研究的主体在不断地扩大; 研究的范畴在不断拓展; 研究的问题意识增强; 研究角度和方法多元化;
问题:
重思辨、轻实践、少实验 在进行教育研究时,往往采取直线式、绝对化、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常常
笛卡尔认为,数学是理性能够清楚明白理解的,所以要以定量实验和数学演 绎为主,强调科学方法的演绎性质,强调科学知识体系应该建立在理性的直 觉与演绎方法基础上。
1.从经验的描述上升到理论的概括,把教育作为一个发展 过程来研究,不仅描述现象的特点,而且着重揭露现象间 的联系和发展历程。教育学开始从哲学中分离出来
2.不同学科的相互渗透。 3.科学研究课题的复杂性、综合性在日益增强,
随之而来的科学研究手段日益复杂、精密,科学 研究日益成为集体的、综合的事业。 4.教育研究方法出现了融合。
以培根和笛卡尔理论为基础,形成了教育学研究的两种路径: 1.赫尔巴特:以概念思辨为主要研究方法 2.梅伊曼和拉伊:以实验为主要研究方法
17世纪至20世纪初,以经验论(培根)和唯理论(笛卡尔,试图将两者结合 起来的是康德)两个派别的形成以及实践中重思辨、逻辑和分析为基本特征; 采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心理学思想开始成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理论基础; 主张教育要适应自然,并从自然科学中移植“实验方法”;
培根:认为后天获得的对外部世界的感觉是认识的来源, 感觉是完全可靠的,是一切知识的源泉,科学理论的发现 是从经验事实出发逐步归纳上升到普遍性的理论知识,从 而提出了经验论的归纳法。
2.应用研究:应用研究的目的在于应用或检验理论,评价它在解决教育实际 问题中的作用。即将基础研究所揭示的法则或规律运用于教育实践活动,以 直接指导或改进教育实践活动,提高教育实践活动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如:探究教学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三)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1.定性研究:一般是用文字来描 述现象,基于描述性分析,本 质上是一个归纳的过程,从一 般的特殊情境中归纳出一般性 的结论。在开始研究时并不强 调对所研究的问题有一个理论 基础,理论可以在研究的过程 中形成,并在研究进行中被改 变,或放弃,或进一步精炼。
归纳法是一种寻求现象间因果关系的归纳方法,由不同的 事物中归纳出共性的法则,并进而归纳出更具普遍性的共 同法则,然后在新的情况下加以运用和检验。
夸美纽斯据此,提出了“感觉——记忆——理解——判断” 的教学过程,并且十分强调直观教学。
笛卡尔:提出理性的演绎法。他认为,一切真知都是由简 单自明的观念演绎出来的,感觉经验常常导致错误,理性 才是知识的唯一可靠的来源。但是理性必须借助正确的方 法论规则,这就是(1)只把那些引起十分清楚明白地呈 现于我们心智之前的东西放进我们的判断之中;(2)把 所考察的难题,尽可能分成细小部分,直到可以而且适于 加以圆满解决的程度为止;(3)按照次序引导思想,从 最简单、最容易的认识对象开始,逐步上升到对复杂对象 的认识;(4)把一切情况尽量列举出来,普遍地加以审 视,确信毫无遗漏。
20世纪初,不仅在一些国家的大学开设了教育研究方法课, 而且相继出现了一批教育研究方法的专著。
1、1909年,芝加哥大学开设“教育入门”与“教学法”, 以实际问题为材料,以研究方法为内容。
2、1917年,古特(Juld)出版《教育之科学的研究》一 书。
3、古德( Good)的《教育研究法》、科斯(Koos)的 《教育问卷法》、麦克尔(Mecall)的《教育实验法》、 怀特(Whituty)的《教育研究的方法》。
(四)现代教育与现代教育研究方法论 的变革
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科学哲学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冲 破了对科学理论的静态的逻辑分析,把对方法论的研究同科学发展的历史联 系起来。
特点
1.对自然和社会的研究越来越广泛、深入,使科 学研究中直观性的程度减少,抽象化的程度提高, 产生了逻辑思维方法高度发展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