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数学实数教案
实数(单元复习)标准教案
实数(单元复习)标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实数的定义及分类,掌握有理数和无理数的特点。
2. 掌握实数的运算规则,包括加、减、乘、除、乘方和开方等。
3. 能够运用实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实数的定义及分类2. 有理数和无理数的特点3. 实数的运算规则4. 实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实数的定义及分类,实数的运算规则,实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实数的运算规则,特别是乘方和开方运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实数的定义、分类和运算规则。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PPT、网络资源等,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实数的定义及分类,引导学生思考实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实数的运算规则,通过例题展示运算过程,让学生熟练掌握。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运用实数解决实际问题,分享解题心得。
4. 总结课堂内容:回顾本节课所学,强调实数的重要性。
5. 布置作业:设计适量作业,巩固课堂所学。
6. 课后反思:根据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总结教学效果,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实数运算规则的掌握程度。
3. 测试评价:组织单元测试,评估学生对实数知识的整体掌握情况。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实数相关章节教材,用于引导学生学习。
2. PPT:制作精美PPT,辅助讲解实数概念和运算规则。
3. 网络资源:收集相关实数应用案例,供学生课后拓展学习。
4. 练习题库:准备各类实数练习题,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讲解实数的定义及分类。
2. 第3-4课时:讲解实数的运算规则。
八年级实数教案
八年级实数教案教案标题:八年级实数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实数的概念及其在数轴上的表示。
2. 掌握实数的四则运算规则。
3. 熟练运用实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1. 实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实数的四则运算规则。
3. 实数的性质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1. 实数的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2. 实际问题的转化和解决。
教学准备:1. 教材:八年级数学教材。
2. 教具:数轴、白板、彩色粉笔、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数轴向学生介绍实数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实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
2. 提出问题:如何在数轴上表示-3、0、2.5等实数?二、理解实数的概念(15分钟)1. 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整数、小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等实数的概念。
2. 引导学生思考实数的分类和包含关系。
三、实数的表示方法(15分钟)1. 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实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
2. 引导学生分析实数的正负、大小关系。
四、实数的四则运算规则(20分钟)1. 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实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规则。
2. 引导学生注意实数运算中的特殊情况和注意事项。
五、实数的性质及其应用(20分钟)1. 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实数的性质,如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等。
2. 引导学生运用实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如温度变化、距离计算等。
六、小结与拓展(10分钟)1. 总结实数的概念、表示方法、四则运算规则和性质。
2. 布置相关练习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3. 鼓励学生进行实际问题的拓展思考和解决。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数轴的引入,帮助学生理解实数的概念及其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
通过示例和练习,学生逐步掌握了实数的四则运算规则和性质,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实数概念的理解。
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和巩固训练,确保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八年级数学上人教版《 实数》教案
《实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实数的概念和分类,能够正确地表示出实数的平方根和立方根。
2.理解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的关系,能够利用这一关系进行实数的计算和比较。
3.掌握实数的四则运算规则和运算顺序,能够进行实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4.了解无理数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能够进行无理数的计算和估算。
5.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实数的概念和分类。
2.实数的平方根和立方根。
3.实数的四则运算规则和运算顺序。
4.无理数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1.理解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的关系。
2.进行实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时的注意事项。
3.进行无理数的计算和估算。
四、教学方法1.通过实例引入实数的概念和分类,让学生感受实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发现实数的平方根和立方根的计算方法。
3.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实数的四则运算练习,让学生掌握运算规则和运算顺序。
4.通过问题解决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无理数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并能够进行无理数的计算和估算。
5.通过课堂小测验及时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调整。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已学知识引入课题,如数的分类、有理数的概念等,从而引出实数的概念。
2.新课学习:通过实例讲解实数的概念和分类,让学生了解实数的特点;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发现实数的平方根和立方根的计算方法;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实数的四则运算练习,让学生掌握运算规则和运算顺序;通过问题解决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无理数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并能够进行无理数的计算和估算。
3.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内容,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成果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4.作业布置: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际需要布置适量的作业,以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解题能力。
初中数学概念实数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了解实数的概念,掌握实数的分类。
- 理解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定义,能区分和识别它们。
- 掌握实数与数轴的关系,能够利用数轴表示实数。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归纳能力。
- 通过实际问题解决,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
- 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实数的概念和分类。
- 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区分。
- 实数与数轴的关系。
2. 教学难点:- 理解无理数的概念和性质。
- 实数与数轴的对应关系。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数轴图、实物教具(如直尺、圆规等)、多媒体课件。
2. 学生准备:复习有理数的相关知识,预习实数的概念。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复习提问:提问学生有关有理数的基础知识,如整数、分数、正负数等。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数的概念的发展,引出实数的概念。
(二)新课讲授1. 实数的概念:- 讲解实数的定义,即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
- 通过实例讲解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区别。
2. 实数的分类:- 有理数:整数和分数。
- 无理数:不能表示为分数的数,如π、√2等。
3. 实数与数轴的关系:- 讲解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的关系。
- 通过实例展示如何利用数轴表示实数。
(三)巩固练习1. 练习题目:让学生完成一些关于实数的分类、比较大小和表示实数的练习题。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实数的性质和应用。
(四)总结归纳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实数的概念、分类和与数轴的关系。
2. 引导学生思考实数在数学和生活中的应用。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实数的概念和分类。
2. 查阅资料,了解实数在数学史上的地位和应用。
---六、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024年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122实数
2024年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122实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第二节数学广角,主题为“实数”。
具体内容包括实数的概念、分类和性质,以及实数在数轴上的表示。
教材涉及章节为11.2节。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实数的概念,掌握实数的分类及性质。
2. 学会实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并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实数的性质及其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
教学重点:实数的概念及其分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直尺、圆规、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气温、身高等,引导学生了解实数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实数的定义、分类(有理数、无理数)及性质。
3. 例题讲解:讲解实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并举例说明。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在数轴上表示给定的实数,并判断其大小关系。
6. 知识拓展:介绍实数在数学及其他学科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实数的定义、分类及性质。
2. 实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
3. 例题及解答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实数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
(1)填空题:填写实数的分类及性质。
(2)选择题:选择正确的实数表示方法。
(3)解答题:求解实数的大小关系,并在数轴上表示。
2. 答案:课后提供标准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问题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实数与数的其他概念(如复数、虚数)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数的性质及其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
2. 实数的概念及其分类。
3.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4. 作业设计中的解答题和答案。
一、实数的性质及其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实数的有序性:任意两个实数可以比较大小,这是实数在数轴上表示的基础。
实数的封闭性:实数的加、减、乘、除(除数不为零)结果仍为实数。
初中数学实数教案模板
初中数学实数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实数的定义和性质,能够运用实数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推理、概括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实数的定义和性质。
2. 难点:实数的运算和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复习提问:复习有关有理数的相关知识,提问学生有理数的运算规则。
2. 引入新课:讲解实数的定义和性质,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实数的概念。
3. 自主探究:让学生自主探究实数的性质,如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规则。
4.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探究的结果,教师给予指导和点评。
5. 巩固练习: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实数的知识解决问题,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和讲解。
6. 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实数的定义和性质,以及运算规则。
7.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实数的概念,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的联系。
2.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实数的性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 及时反馈:教师在学生练习时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提高正确率。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答案的正确性和解题过程的清晰度。
3. 自主学习能力:评价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的表现,如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合作交流能力:评价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的表现,如沟通、协调、合作的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使用符合课程标准的数学教材,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
2. 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实数的定义和性质。
3. 练习题:准备一些实数相关的练习题,包括基础题和拓展题。
初二实数教案
初二实数教案教案标题:初二实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实数的概念,能够区分有理数和无理数。
2. 掌握实数的四则运算规则,并能够灵活运用。
3. 理解实数的大小比较,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
4. 能够解决实数运算中的问题,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实数的概念和分类。
2. 实数的四则运算规则。
3. 实数的大小比较和应用。
三、教学难点:1. 实数的无理数部分的理解和运算。
2. 实数的大小比较和应用的解决问题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数学教材》第X章。
2. 教学投影仪和计算器。
3. 教学课件和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知1. 利用教学投影仪展示一张图片,图片上有一条直线和一些点,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点是否都是有理数。
2. 引导学生思考无理数的概念,并与有理数进行对比。
第二步:概念讲解1. 讲解实数的概念,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定义和分类。
2. 通过示例,帮助学生理解无理数的特点和表示形式。
第三步:四则运算规则1. 介绍实数的加法和减法规则,通过示例演示运算步骤。
2. 介绍实数的乘法和除法规则,通过示例演示运算步骤。
第四步:大小比较和应用1. 讲解实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包括绝对值比较和同号异号比较。
2. 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实数的大小比较解决问题。
第五步:练习与巩固1.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数的四则运算练习。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应用实数的大小比较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新知、概念讲解、四则运算规则、大小比较和应用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对初二实数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巩固,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数运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入更多的实际问题和思考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八年级数学实数教案
八年级数学实数教案第一章:实数的概念与分类教学目标:1. 理解实数的定义及其分类;2. 掌握有理数和无理数的特点;3. 能够正确区分有理数和无理数。
教学内容:1. 实数的定义;2. 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分类;3. 实数的性质。
教学步骤:1. 引入实数的概念,让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数,如整数、分数等;2. 讲解实数的分类,解释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含义及特点;3. 通过例题让学生区分有理数和无理数;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是否清晰明了,学生是否能理解实数的定义;2. 学生是否能正确区分有理数和无理数;3. 学生是否能掌握实数的性质。
第二章:实数的运算教学目标:1. 掌握实数的加减乘除法运算;2. 能够运用实数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实数的加减法运算;2. 实数的乘除法运算;3. 实数的运算律。
教学步骤:1. 回顾实数的加减法运算,讲解规则;2. 通过例题让学生练习实数的加减法运算;3. 讲解实数的乘除法运算,让学生掌握运算规则;4. 运用例题让学生练习实数的乘除法运算;5. 介绍实数的运算律,如交换律、结合律等。
教学评价:1. 学生是否能掌握实数的加减法运算;2. 学生是否能掌握实数的乘除法运算;3. 学生是否能理解实数的运算律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第三章:实数的倒数与绝对值教学目标:1. 理解实数的倒数的概念;2. 掌握实数的绝对值的定义及其性质;3. 能够运用倒数和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实数的倒数的概念;2. 实数的绝对值的定义及其性质;3. 倒数和绝对值的应用。
教学步骤:1. 讲解实数的倒数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倒数的含义;2. 通过例题让学生练习实数的倒数运算;3. 讲解实数的绝对值的定义及其性质,让学生掌握绝对值的计算方法;4. 运用例题让学生练习实数的绝对值运算;5. 介绍倒数和绝对值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评价:1. 学生是否能理解实数的倒数的概念;2. 学生是否能掌握实数的绝对值的定义及其性质;3. 学生是否能运用倒数和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
《实数》精品教案
《实数》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数学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十六章《实数》的第一节,内容包括实数的定义、分类及性质。
详细内容如下:1. 实数的定义:有理数和无理数的统称,表示为R。
2. 实数的分类:整数、分数、无理数。
3. 实数的性质:实数具有有序性、稠密性和完备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实数的定义和分类,掌握实数的性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提高学生的实数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实数概念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实数的定义和性质,尤其是无理数的理解。
2. 教学重点:实数的分类和实数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生活实例,如测量物体长度、计算面积等,引导学生体会实数的必要性。
2. 新课导入:讲解实数的定义、分类及性质,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
3.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如实数运算、比较大小等,详细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4.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梯度的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实数的定义2. 实数的分类1. 整数2. 分数3. 无理数3. 实数的性质4. 实数运算5. 例题及解题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3)计算:2/3 + √5,(√3 √2)²。
2. 答案:(1)实数:0,3/4,√2,5.6,π,e,…(2)从大到小:e,π,√5,3/2,√3,2(3)2/3 + √5 = 2/3 + √5;(√3 √2)² = 5 2√6。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实数的定义和性质掌握较好,但在实数运算方面还需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研究实数与数轴的关系,了解实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为后续学习函数打下基础。
同时,鼓励学生探索实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八年级数学实数教案5篇
八年级数学实数教案5篇一节数学课不但要把该节的内容让学生能够接受,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去思考,引导学生从抽象的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对于方法的探索采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八年级数学实数教案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八年级数学实数教案1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实数》的第六节内容.在本节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平方根.立方根,认识了无理数,了解了无理数是客观存在的,从而将有理数扩充到实数范围,使学生对数认识进一步深入.中学阶段有关数的问题多是在实数范围内进行讨论的,同时实数内容也是今后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函数的基础.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教材的特点,以及八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制定如下目标).知识技能:(1)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以及实数的分类.(2)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具有一一对应关系.数学思考:(1)经历对实数进行分类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分类意识.(2)经历从有理数逐步扩充到实数的过程,了解人类对数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解决问题:通过无理数的引入,使学生对数的认识由有理数扩充到实数.情感态度:(1)通过了解数系扩充体会数系扩充对人类发展的作用.(2)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并能有意识地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实数意义,能对实数进行分类,明确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并能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无理数.难点: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无理数.二.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前,学生已掌握对一个非负数开平方和对一个数开立方运算.课本对学生掌握实数要求不高.只要求学生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意义.但实数的知识却贯穿中学数学始终,所以我们只能逐步加深学生对实数的认识.本节主要引导学生熟知实数的概念和意义,为后面学习打下基础.三.教法学法分析:教法分析: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我采用的是引导发现法.类比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1)在教学中通过设置疑问,创设出思维情境,然后引导学生动脑.动手,使学生在开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2)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大教学的容量和直观性,增强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目的.(3)教具:三角板.圆规.多媒体.学法分析:我们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教给他们好的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学习.享受学习.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仔细看.动脑想.多交流.勤练习〞的学习,增强参与意识,让他们体验获取知识的历程,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逐渐培养他们〝会观察〞.〝会类比〞.〝会分析〞.〝会归纳〞的能力.四.教程分析:针对本节教材的特点,我把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五个环节: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2.6实数》说课稿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出实数的概念内容:问题:(1)什么是有理数?有理数怎样分类?(2)什么是无理数?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吗?意图:回顾以前学习过的内容,为进一步学习引入无理数后数的范围的扩充作准备.学生回答: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带根号的数不一定是无理数.3.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内.有理数集合.无理数集合,,,,,,,,,,0,0.3737737773……(相邻两个3之间7的个数逐次增加1)意图:通过将以上各数填入有理数集合和无理数集合,建立实数概念.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实数概述并板书: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realnumber).教师点明:实数可分为有理数与无理数.最后多媒体展示具体分类,并对有理数和无理数从小数的角度进行说明.二.议一议,1.在实数概念基础上对实数进行不同分类.无理数与有理数一样,也有正负之分,如是正的,是负的.教师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1)你能把,,,,,,,,,,0,0.3737737773……(相邻两个3之间7的个数逐次增加1)等各数填入下面相应的集合中?正数集合:负数集合:(2)0属于正数吗?0属于负数吗?(3)实数除了可以分为有理数与无理数外,实数还可怎样分?意图:在实数概念形成的基础上对实数进行不同的分类.上面的数中有0,0不能放入上面的任何一个集合中,学生容易遗漏,强调0也是实数,但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应单独作一类.提醒学生分类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但要按同一标准不重不漏.让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形成共识:实数也可以分为正实数.0.负实数.2.了解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在有理数中,有理数a的的相反数是什么,不为0的数a的倒数是什么.在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和有理数范围内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完全一样.例如,和是互为相反数,和互为倒数.,,,.三.想一想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a是一个实数,它的相反数为,绝对值为;2.如果,那么它的倒数为.意图:从复习入手,类比有理数中的相关概念,建立实数的相反数.倒数和绝对值等概念,它们的意义和有理数范围内的意义是一致的让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并板书:实数a的相反数为,绝对值为,若它的倒数为(教师指明:0没有倒数)增加练习:(多媒体展示)第一组1.的绝对值是2.a是一个实数,它的绝对值是第二组:1.的相反数是,绝对值是2.绝对值等于的数是,3.的绝对值是4.正实数的绝对值是,0的绝对值是,负实数的绝对值是例题:求下列各数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1)(2)(3)学生上黑板完成,教师巡视学生如何书写,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最后与学生共同纠正.明晰:实数和有理数一样,可以进行加.减.乘.除.乘方运算,而且有理数的运算法则与运算律对实数仍然适用.(媒体展示两个举例)四.议一议.探索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无理数1.每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那么无理数是否也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呢?你能在数轴上找到表示.和这样的无理数的点吗?2.多媒体展示的做法和和的做法如图OA=OB,数轴上A点对应的数是多少?让学生充分思考交流后,引导学生达成以下共识:探讨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实数,将数和图形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进一步领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利用数轴也可以直观地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1)A点对应的数等于,它介于1与2之间.(2)每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3)每一个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4)每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即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4)和有理数一样,在数轴上,右边的点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大.五.随堂练习(多媒体展示)第一组:判断题:①实数不是有理数就是无理数.②无理数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③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④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⑤无理数一定都带根号.⑥两个无理数之积不一定是无理数.⑦两个无理数之和一定是无理数.⑧数轴上的任何一点都可以表示实数.第二组: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2)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3)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2.求下列各数的相反数.倒数和绝对值:(1)(2)(3)3.在数轴上作出对应的点.意图:通过以上练习,检测学生对实数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六.小结1.实数的概念2.实数可以怎样分类3.实数a的相反数为,绝对值,若,它的倒数为.4.数轴上的点和实数一一对应.七.作业课本习题2.81.2.3题结束语:多媒体展示: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列夫托尔斯泰八.板书设计:实数1.实数的概念4.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关系2.实数的分类5.例题3.实数a的相反数为,6.学生练习绝对值,若,它的倒数为八年级数学实数教案2学习目标1 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2会对实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知道实数和数轴上的点的关系.能估算无理数的大小3了解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学习重点正确理解实数的概念学习难点理解实数的概念问题用计算机把下列有理数写成小数的形式5?3,7,8,_90,9我们知道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所以任意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无限不循环小数的形式,反之,任何有限小数或无限小数也都是有理数.那么无限不循环小数叫什么呢?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通过上两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许多数的平方根或立方根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例如 . .? . 等都是无理数,π=3.__926…也是无理数.实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有理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小数依此分类实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像有理数一样,无理数也有正负之分,由于非0有理数和无理数都有3479_5 正负之分,所以依此分类为正实数正有理数正无理数实数0负有理数负实数负无理数例一.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内0.6.-43.0.33. 0._ .π.(1)有理数集合:{}(2)无理数集合:{}(3)整数集合 :{}(4)分数集合:{}(5)实数集合:{}我们知道,每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无理数是否也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呢?事实上,每一个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表示出来.即数轴上的点有些表示有理数,有些表示无理数.当数从有理数扩充到实数后,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就是一一对应的,即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与有序实数对之间也是一一对应的.与有理数一样,对于数轴上的任意两个点,右边的点所表示的实数总比左边的点表示的实数大.当数从有理数扩充到实数以后,有理数关于相反数的绝对值的意义同样适合实数.(1)数a的相反数是-a,(a表示任何实数)(2)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实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课堂小结1.这节课你学到的知识有2.这节课你的收获有3.这节课应注意的问题有练习题a1.若实数a满足a??1,则() A.a?0B.a?0C.a?0D.a?0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B.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C.无理数是无限小数D.无理数是开方开不尽的数3.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的是()A 整数B 有理数C 无理数D 实数35?_4.绝对值等于的数是,的相反数是,?8的相反数是;1?2的相反数是_________________,绝对值是.5.如果一个实数的绝对值是3?7,那么这个实数是6.比较大小:-7?4八年级数学实数教案3教学难点:绝对值.教学过程:一. 复习:1.实数分类:方法(1) ,方法(2)注:有限小数.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可化为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例1判断:(1) 两有理数的和.差.积.商是有理数;(2) 有理数与无理数的积是无理数;(3) 有理数与无理数的和.差是无理数;(4) 小数都是有理数;(5) 零是整数,是有理数,是实数,是自然数; (6) 任何数的平方是正数; (7) 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8) 两无理数的和是无理数. 例2下列各数中:-1,0, , ,1.1_0_ , , ,- , ,2, . 有理数集合{ …}; 正数集合{ …};整数集合{ …};自然数集合{…};分数集合{ …}; 无理数集合{ …};绝对值最小的数的集合{ …};2.绝对值: = (1) 有条件化简例3.①当1 ②a,b,c为三角形三边,化简③如图,化简 + . (2) 无条件化简 ;例4.化简解:步骤①找零点;②分段;③讨论.例5.①已知实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化简|a+b|-|c-b|的结果为②当-3例6.阅读下面材料并完成填空你能比较两个数__和__的大小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先把问题一般化,既比较nn+1和(n+1)n的大小(的整数),然后从分析=1,=2,=3,....这些简单的情况入手,从中发现规律,经过规纳,猜想出结论.(1) 通过计算,比较下列①——⑦各组中两个数的大小(在横线上填〝 .=. 〞号〞)①_ _ ;②23 32;③34 43;④45 54;⑤56 65;⑥67 76⑦78 87(2)对第(1)小题的结果进行归纳,猜想出nn+1和(n+1)n的大小关系是(3)根据上面的归纳结果猜想得到的一般结论是: __ __练习:(1)若a -6,化简 ;(2)若a 0,化简(3)若 ;(4)若 = ;(5)解方程 ;(6)化简: .二. 小结:;三.作业:四.教后感:八年级数学实数教案41.体现了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新课程理念.对于例题的处理,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了〝尝试—交流—讲评—讨论〞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同样采用了〝尝试—发现—归纳〞的方式.使学生清楚新旧知识的区别和联系.当然类比的对象也可能出现差异,这在进一步的类比有理数与数轴的关系时就表现出来了,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不是一一对应的,而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2.重视数学思想方法与算法算理的渗透,本节课在这一方面主要是让学生感知研究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分类.辨析.归纳.化归等),通过让学生不断回顾有理数的相反数.绝对值.混合运算等知识,有意识地让学生类比旧知识,自主学习新知识,很好地发展了学生的类比能力.3.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注重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归纳(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实数范围内的相反数.绝对值含义,以及实数范围内的混合运算法则.4. 注意学生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与他人合作中受益,学会交流,学会倾听和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从课堂上学生的反映情况也看到了不足:1.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较少.对于学生,会对实数进行分类,没有大面积利用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有些面面俱到包揽太多,过于低估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给学生留有一定的学习空间.2.有些细节的重点地方忽略了,比如学生在表示出根号5,根号_等点时引导学生总结无理数也可在数轴上表示,此处如果再设计一问:反过来说,有理数把数轴填满了吗?引导学生回到本节课题实数与数轴的点一一对应. 3.分层教学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在教学中应该多加注意,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并且要有相应的激励方法,学生才能有热情去学习.数学课堂不应仅仅是学习的地方,更应是学生〝生活〞的乐园.让生活走进初中数学课堂,适应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个性发展的需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在数学课堂中接触生活.感悟生活,学习生活中必需的数学,才能更好地实践课改精神,推进高效课堂的进行.八年级数学实数教案5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拼图活动,让学生感受无理数产生的实际背景和引入的必要性.2.能判断给出的数是否为有理数;并能说出现由.(二)能力训练目标:1.让学生亲自动手做拼图活动,感受无理数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培养大家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2.通过回顾有理数的有关知识,能正确地进行推理和判断,识别某些数是否为有理数,训练他们的思维判断能力.(三)情感与价值观目标:1.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大家学习数学的热情.2.引导学生充分进行交流,讨论与探索等教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与钻研精神.3.了解有关无理数发现的知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他们为真理而奋斗的精神.教学重点1.让学生经历无理数发现的过程.感知生活中确实存在着不同于有理数的数.2.会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有理数.教学难点1.把两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的动手操作过程.2.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有理数.教学方法教师引导,主要由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结果.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学过不计其数的数,概括起来我们都学过哪些数呢?[生]在小学我们学过自然数.小数.分数.[生]在初一我们还学过负数.[师]对,我们在小学学了非负数,在初一发现数不够用了,引入了负数,即把从小学学过的正数.零扩充到有理数范围,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那么有理数范围是否就能满足我们实际生活的需要呢?下面我们就来共同研究这个问题.二.讲授新课1.问题的提出[师]请大家四个人为一组,拿出自己准备好的两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和剪刀,认真讨论之后,动手剪一剪,拼一拼,设法得到一个大的正方形,好吗?[生]好.(学生非常高兴地投入活动中).[师]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每个小组都完成了任务,请各组把拼的图展示一下.同学们非常踊跃地呈现自己的作品给老师.[师]现在我们一齐把大家的做法总结一下:下面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假设拼成大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a应满足什么条件呢?[生甲]a是正方形的边长,所以a肯定是正数.[生乙]因为两个小正方形面积之和等于大正方形面积,所以根据正方形面积公式可知a2=2.[生丙]由a2=2可判断a应是1点几.[师]大家说得都有道理,前面我们已经总结了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那么a是整数吗?a是分数吗?请大家分组讨论后回答.[生甲]我们组的结论是:因为_=1,_=4,32=9,…整数的平方越来越大,所以a应在1和2之间,故a不可能是整数.[生乙]因为,…两个相同因数的乘积都为分数,所以a不可能是分数.[师]经过大家的讨论可知,在等式a2=2中,a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所以a不是有理数,但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像a这样的数,由此看来,数又不够用了.2.做一做投影片§2.1.1 A(1)在下图中,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2)设该正方形的边长为b,则b应满足什么条件?b是有理数吗?[师]请大家先回忆一下勾股定理的内容.[生]在直角三角形中,若两条直角边长为a,b,斜边为c,则有a2+b2=c2.[师]在这题中,两条直角边分别为1和2,斜边为b,根据勾股定理得b2=_+_,即b2=5,则b是有理数吗?请举手回答.[生甲]因为_=4,32=9,4 5 9,所以b不可能是整数.[生乙]没有两个相同的分数相乘得5,故b不可能是分数.[生丙]因为没有一个整数或分数的平方为5,所以5不是有理数.[师]大家分析得很准确,像上面讨论的数a,b都不是有理数,而是另一类数——无理数.关于无理数的发现是付出了昂贵的代价的.早在公元前,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万物皆〝数〞,即〝宇宙间的一切现象都能归结为整数或整数之比〞,也就是一切现象都可用有理数去描述.后来,这个学派中的一个叫希伯索斯的成员发现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不能用整数或整数之比来表示,这个发现动摇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信条,据说为此希伯索斯被投进了大海,他为真理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真理是不可战胜的,后来古希腊人终于正视了希伯索斯的发现.也就是我们前面谈过的a2=2中的a不是有理数.我们现在所学的知识都是前人给我们总结出来的,我们一方面应积极地学习这些经验,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死搬教条,要大胆质疑,如不这样科学就会永远停留在某处而不前进,要向古希腊的希伯索斯学习,学习他为捍卫真理而勇于献身的精神.三.课堂练习(一)课本P35随堂练习如图,正三角形ABC的边长为2,高为h,h可能是整数吗?可能是分数吗?解:由正三角形的性质可知BD=1,在Rt△ABD中,由勾股定理得h2=3.h不可能是整数,也不可能是分数.(二)补充练习为了加固一个高2米.宽1米的大门,需要在对角线位置加固一条木板,设木板长为a米,则由勾股定理得a2=_+_,即a2=5,a的值大约是多少?这个值可能是分数吗?解:a的值大约是2.2,这个值不可能是分数.四.课堂小结1.通过拼图活动,经历无理数产生的实际背景,让学生感受有理数又不够用了.2.能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有理数.五.课后作业:见作业本.§2.1 数怎么又不够用了(二)教学目标(一) 知识目标:1.借助计算器探索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并从中体会无限逼近的思想.2.会判断一个数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二)能力训练目标:1.借助计算器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并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2.探索无理数的定义,以及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区别,并能辨别出一个数是无理数还是有理数,训练大家的思维判断能力.(三)情感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理解估算的意义,掌握估算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数感和估算能力.2.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辨识能力.教学重点1.无理数概念的探索过程.2.用计算器进行无理数的估算.3.了解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区别,并能正确地进行判断.教学难点1.无理数概念的建立及估算.2.用所学定义正确判断所给数的属性.教学方法老师指导学生探索法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在上节课了解到有理数又不够用了,并且我们还发现了一些数,如a2=2,b2=5中的a,b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那么它们究竟是什么数呢?本节课我们就来揭示它的真面目.二.讲授新课1.导入:[师]请看图大家判断一下3个正方形的边长之间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说说你的理由.[生]因为3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1,2,4,而面积又等于边长的平方,所以面积大的正方形边长就大.[师]大家能不能判断一下面积为2的正方形的边长a的大致范围呢?[生]因为a2大于1且a2小于4,所以a大致为1点几.[师]很好.a肯定比1大而比2小,可以表示为1 a 2.那么a究竟是1点几呢?请大家用计算器进行探索,首先确定十分位,十分位究竟是几呢?如1._=1._,1._=1.44,1.32=1.69,1.42=1.96,1.52=2.25,而a2=2,故a应比1.4大且比1.5小,可以写成1.4 a 1.5,所以a是1点4几,即十分位上是4,请大家用同样的方法确定百分位.千分位上的数字. p=[生]因为1.4_=1.9881,1.4_=2._64,所以a应比1.41大且比1.42小,所以百分位上数字为1.[生]因为1.4_2=1.99__,1.4_2=1.993744,1.4_2=1.996569,1.4_2=1.999396,1.4_2=2.0__5,所以a应比1.4_大而比1.4_小,即千分位上的数字为4.[生]因为1.4__=1.99996_4,1.4_32=2.00_4449,所以a应比1.4_2大且比1.4_3小,即万分位上的数字为2.[师]大家非常聪明,请一位同学把自己的探索过程整理一下,用表格的形式反映出来.[生]我的探索过程如下.边长a 面积S1 a2 p= 1 s 41.4 a 1.5 p= 1.96 s2.251.41 a 1.42 p= 1.9881 s2._641.4_ a 1.4_ p= 1.999396 s2.0__51.4_2 a 1.4_3 p= 1.99996_4 s2.00_4449[师]还可以继续下去吗?[生]可以.[师]请大家继续探索,并判断a是有限小数吗?[生]a=1.4_2_56…,还可以再继续进行,且a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师]请大家用上面的方法估计面积为5的正方形的边长b的值.边长b会不会算到某一位时,它的平方恰好等于5?请大家分组合作后回答.(约4分钟)[生]b=2.236_7978…,还可以再继续进行,b也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生]边长b不会算到某一位时,它的平方恰好等于5,但我不知道为什么.[师]好.这位同学很坦诚,不会就要大胆地提出来,而不要冒充会,这样才能把知识学扎实,学透,大家应该向这位同学学习.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如果b算到某一位时,它的平方恰好等于5,即b是一个有限小数,那么它的平方一定是一个有限小数,而不可能是5,所以b不可能是有限小数.2.无理数的定义请大家把下列各数表示成小数.3,,并看它们是有限小数还是无限小数,是循环小数还是不循环小数.大家可以每个小组计算一个数,这样可以节省时间.[生]3=3.0, =0.8, = ,,[生]3, 是有限小数, 是无限循环小数.[师]上面这些数都是有理数,所以有理数总可以用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表示.反过来,任何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
初二数学实数教案
初二数学实数教案教案标题:初二数学实数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实数的概念,能够区分有理数和无理数。
2. 掌握实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规则。
3. 能够解决实数运算中的问题,并能运用实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1. 实数的概念和分类。
2. 实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规则。
教学难点:1. 无理数的性质和运算规则。
2. 实际问题与实数运算的结合。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实物数线、教学素材。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计算器。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实数的概念 (10分钟)- 通过展示实物数线,引导学生思考实数的概念。
- 解释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并给出具体例子。
Step 2: 实数的分类与性质 (15分钟)- 结合教材内容,讲解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定义和性质。
- 通过示例让学生区分有理数和无理数,并进行分类。
Step 3: 实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0分钟)- 介绍实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包括同号相加、异号相减等。
- 通过例题和练习,巩固学生对加法和减法运算的掌握。
Step 4: 实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20分钟)- 讲解实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规则,包括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等。
- 通过例题和练习,巩固学生对乘法和除法运算的掌握。
Step 5: 实际问题与实数运算的结合 (15分钟)- 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实数解决问题。
- 引导学生思考实数运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Step 6: 总结与拓展 (10分钟)- 总结实数的概念、分类和运算规则。
- 提供一些拓展问题,挑战学生对实数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实物数线和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实数的概念和分类。
通过讲解实数的运算规则,并结合例题和练习,提高学生对实数运算的掌握能力。
最后,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实数运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思维能力。
实数教案
实数教案实数教案(一):初中数学教案----实数一、资料特点在知识与方法上类似于数系的第一次扩张。
也是后继资料学习的基础。
资料定位:了解无理数、实数概念,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算术)平方根,会求平方根、立方根,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实数简单的四则运算(不要求分母有理化)。
二、设计思路整体设计思路:无理数的引入----无理数的表示----实数及其相关概念(包括实数运算),实数的应用贯穿于资料的始终。
学习对象----实数概念及其运算;学习过程----透过拼图活动引进无理数,透过具体问题的解决说明如何表示无理数,进而建立实数概念;以类比,归纳探索的方式,寻求实数的运算法则;学习方式----操作、猜测、抽象、验证、类比、推理等。
具体过程:首先透过拼图活动和计算器探索活动,给出无理数的概念,然后透过具体问题的解决,引入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概念和开方运算。
最后教科书总结实数的概念及其分类,并用类比的方法引入实数的相关概念、运算律和运算性质等。
第一节:数怎样又不够用了:透过拼图活动,让学生感受无理数产生的实际背景和引入的必要性;借助计算器探索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并从中体会无限逼近的思想;会决定一个数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
第二、三节:平方根、立方根:如何表示正方形的边长?它的值到底是多少?并引入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等概念和开方运算。
第四节:公园有多宽:在实际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对于无理数我们常常透过估算来求它的近似值,为此这一节资料介绍估算的方法,包括透过估算比较大小,检验计算结果的合理性等,其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数感。
第五节:用计算器开方: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
经历运用计算器探求数学规律的活动,发展合情推理的潜力。
第六节:实数。
总结实数的概念及其分类,并用类比的方法引入实数的相关概念、运算律和运算性质等。
三、一些推荐1.注重概念的构成过程,让学生在概念的构成的过程中,逐步理解所学的概念;关注学生对无理数和实数概念的好处理解。
实数(教案)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实数》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无法用分数表示的数?”(如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例)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实数的奥秘。
实数(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实数”部分。主要内容包括:
1.实数的定义:有理数和无理数的统称,包括整数、分数以及无限不循环小数。
2.无理数的概念:无法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的数,如π和e。
3.实数的分类:整数、分数、无理数。
4.实数的性质:包括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等。
(1)实数的定义及其分类: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要求学生掌握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理解实数的分类。
举例:区分整数、分数、无理数等不同类型的实数,如π、√2等。
(2)实数的性质和运算:使学生掌握实数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等性质,并熟练进行实数的加减乘除及乘方运算。
举例:3+5=5+3,(3+4)×2=3×2+4×2等。
2.通过实数的分类和运算,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能力。
3.借助数轴理解实数,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能力。
4.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提升数学建模素养。
5.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表达清晰、逻辑严谨的数学交流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初二实数教案 初中数学
初二实数教案初中数学教学目标:1. 理解实数的定义和性质,能够正确运用实数进行运算。
2. 掌握实数与数轴的关系,能够将实数对应到数轴上的点。
3. 理解实数的分类,能够区分有理数和无理数。
4. 能够运用实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1. 实数的定义和性质。
2. 实数与数轴的关系。
3. 实数的分类。
教学难点:1. 实数的运算。
2. 实数与数轴的对应关系。
教学准备:1. 数轴教具。
2. 实数运算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实数的概念,让学生回顾小学学过的有理数和无理数。
2. 提问:实数有什么特点?实数与数轴有什么关系?二、讲解实数的定义和性质(15分钟)1. 讲解实数的定义:实数是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所有数。
2. 讲解实数的性质:实数具有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运算性质。
3. 示例:进行实数的运算,如2 + 3i、√3 - 2等。
三、讲解实数与数轴的关系(15分钟)1. 讲解数轴的定义:数轴是一条直线,用来表示实数的大小和位置。
2. 讲解实数与数轴的对应关系:每个实数都对应数轴上的一个点,反之亦然。
3. 示例:将实数-3、2、√3等对应到数轴上。
四、讲解实数的分类(15分钟)1. 讲解有理数的定义:有理数是整数和分数的统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等。
2. 讲解无理数的定义:无理数是不能表示为两个整数比例的数,如√2、π等。
3. 讲解实数的分类:实数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
五、巩固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完成一些实数运算的练习题,巩固对实数运算的理解。
2. 让学生在数轴上标出给定的实数,巩固实数与数轴的关系。
六、总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实数的定义、性质、分类以及实数与数轴的关系。
2. 强调实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数的定义、性质、分类以及实数与数轴的关系,使学生对实数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巩固练习环节,通过实数运算和数轴对应的练习,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实数解决实际问题。
2024年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122实数
2024年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122实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第二节数学广角,主题为“实数”。
具体内容包括实数的定义、分类及性质,特别是无理数的理解与运用。
教材涉及章节为11.2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实数的概念,掌握实数的分类及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无理数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数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无理数的理解及其运算。
教学重点:实数的定义、分类及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直尺、圆规。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与实数相关的实例,如π(圆周率)在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中的应用,引发学生对实数的学习兴趣。
步骤一:引导学生回顾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
步骤二:提出问题:“除了有理数,还有其他类型的数吗?”步骤三:引出实数的定义,并简要介绍实数的分类。
2. 新课导入:步骤一:详细讲解实数的定义,强调实数包含有理数和无理数两部分。
步骤二: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理解无理数的概念和性质。
步骤三:引导学生掌握实数的性质,如实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
3. 随堂练习:步骤一:设计一些关于实数的判断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步骤二:解答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并进行讲解。
4. 知识拓展:步骤一:介绍实数在数学及科学领域的应用,如科学计算、工程设计等。
步骤二:探讨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无理数的独特性。
六、板书设计1. 实数的定义2. 实数的分类有理数无理数3. 实数的性质4. 例题及解答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 答案:(1)2/3、√3、π、5.6是实数;√1不是实数,因为实数不包括负数的平方根。
(2)√2 + √8 = 3√2、3π 2.5 = 3π 5/2、(√3 +√2)² = 5 + 2√6。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实数的概念和性质掌握程度如何,哪些地方需要加强巩固。
八年级数学上册《实数的概念与分类》教案、教学设计
3.对于实数的运算,教师应注重算理的教学,让学生明白实数运算的规律。通过设计不同难度的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逐步掌握实数的运算方法。
4.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难点。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环节,教师设计具有梯度性的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习题可分为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1.基础题:主要针对实数的分类和性质进行练习,如判断一个数属于哪个类别,计算实数的绝对值、相反数等。
2.提高题:涉及实数的运算,如加减乘除、乘方等,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用实数知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实数可以分为哪些类别?各类别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如何判断一个数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
3.实数的性质有哪些?如何运用这些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可以相互交流、分享想法,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教师在此环节中要关注各小组的讨论情况,适时给予指导和解答。
5.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实数运算时,可以提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6.课堂小结与课后反思是教学设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在每节课结束后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形成知识体系;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课后反思,查找学习中的不足,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实数概念与分类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八年级数学实数教案
八年级数学实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实数的定义和性质,掌握实数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实数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通过对实数的探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实数的概念:有理数、无理数和实数的定义及分类。
2. 实数的性质:实数的加减乘除法运算,实数的乘方和开方运算。
3. 实数的表示方法:数轴和坐标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实数的定义和性质,实数的运算方法。
2. 难点:实数的乘方和开方运算,实数在数轴和坐标系中的表示。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实数的定义和性质。
2. 利用数轴和坐标系,直观地展示实数的特点和运算规律。
3. 通过例题和练习,巩固学生对实数的理解和运用。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复习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引出实数的定义。
2. 探究实数的性质:引导学生发现实数的加减乘除法运算规律。
3. 学习实数的表示方法:讲解数轴和坐标系的含义和应用。
4. 巩固知识:进行实数运算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实数的运算方法。
5. 拓展与应用:引导学生运用实数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
六、教学内容与目标6. 实数的乘方和开方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乘方的概念,掌握有理数和无理数的乘方规则。
学生能够进行实数的开方运算,理解开方与乘方的关系。
7. 实数的加减乘除法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熟练进行实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运算律在实数运算中的应用。
学生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运用实数运算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八、实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数轴的概念,掌握数轴上实数的表示方法。
学生能够利用数轴解决不等式和绝对值问题。
九、实数在坐标系中的应用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坐标系的概念,掌握坐标系中点的表示方法。
学生能够利用坐标系解决几何问题和函数问题。
十、综合练习与复习教学目标:学生能够通过综合练习巩固实数的相关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数学实数教案
Teaching plan of mathematics real number in junior high schoo l
初二数学实数教案
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意义能用夹值法求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的近似值;.
2、体验无限不循环小数的含义,感受存在着不同于有理数的一类新数
夹值法及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小的思想。
学习重点:无理数及实数的概念
学习难点;实数概念、分类.
学习过程:
一、学习准备
1、写出有理数两种分类图示
2、使用计算器计算,把下列有理数写成小数的形式,你有什么发现?
二、合作探究
1、阅读课本第11页的思考,想一想怎样用两个面积为1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面积为2的大正方形?动手试一试,并绘出示意图
方法1:方法2:
2、我们已经知道:正数x满足 =a,则称x是a的算术平方根.当a恰是一个数的平方数时,我们已经能求出它的算术平方根了,例如, =4;但当a不是一个数的平方数时,它的算术平方根又该怎祥求呢?例如课本第11页的大正方形的边长是,表示2的算术平方根,它到底是个多大的数?你能求出它的值吗?阅读课本第11、12页夹值法探究,尝试探究,完成填空:
因为()2= 3,()2= 3
所以
因为()2= 3,()2= 3
所以
因为()2= 3,()2= 3
所以
因为()2= 3,()2= 3
所以
像上面这样逐步逼近,我们可以得到:
3、用计算器得出,的结果,再把结果平方,你有什么发现?多试试几个。
4、什么是无理数?例举我们学过的一些无理数
5、无理数有几种分类方法,写出图示。
三、学习体会:
本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哪些地方是我们要注意的?你还有哪些疑惑?
四、自我测试
1、判断:
①实数不是有理数就是无理数。
()
②无理数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
③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
()
④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
()
⑤无理数一定都带根号。
()
2、实数,,,3.1416,,,
0.xxxxxxx02(每两个2之间多一个零)中,无理数的个数有()
A.2个
B.3个
C. 4个
D.5个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无理数是开方开不尽的数B.无限小数不能化成分数
C.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
D.一个负数的.立方根是无理数
4、将0,3.14, ,,,,, , , ,
0.xxxxxxx07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内.
有理数集合{ 正分数集合{ }
无理数集合{ 负整数集合{ }
实数集合{ }.
拓展训练:
1、在实数范围内,下列各式一定不成立的有()
(1) =0; (2) +a=0; (3) + =0; (4) =0.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阅读课本第18页不是有理数的证明。
3、根据右图拼图的启示:
(1)计算 + =________;
(2)计算 + =________;
(3)计算 + =________.
数学小知识祖冲之和值的计算
祖冲之(429~500),中国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在数学上的主要贡献是:
1.推算出圆周率在不足近似值
3.xxxxxxx和过剩近似值
3.xxxxxxx之间、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
2.和祖暅一起解决了球体积的计算问题,得到球体积公式,并提出了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的原理.
祖冲之还找到了两个近似于的分数值,一个是,称为约率,另一个是,称为幂率,后者是祖冲之独创的,因此,后人称之为祖率,以纪念这位数学家.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