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疾病患者输血治疗(PPT课件)
输血ppt课件
输血史询问
了解患者是否有输血史、 输血反应史及特殊血型等 情况。
输血指征评估与决策
输血指征评估
根据患者病情、实验室检 查结果及临床输血指南, 综合评估患者是否需要输 血及输血的紧迫性。
输血决策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合理 的输血方案,包括输血的 种类、剂量、时间等。
风险评估
评估输血可能带来的风险 ,如输血反应、感染等, 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性肺损伤、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等,需要加强对并发症的预防和处
理。
03
血液资源紧张问题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血液资源的需求不断增
加,而血液供应却相对紧张,需要加强对血液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和展望
输血技术不断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加先进的输血技术,如人造血液、基因编辑等, 这些新技术将有望解决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挑战。
输血反应类型及预防措施
发热反应
多由于血液中含有致热原引起,表现为畏寒、发热等症状 。预防措施包括严格筛选献血者、使用去白细胞血液制品 等。
溶血反应
由于血型不合或血液保存不当等原因引起,表现为寒战、 高热、腰背酸痛等症状。预防措施包括严格核对血型、采 用同型输血等。
过敏反应
轻者表现为皮肤瘙痒、红斑等,重者可能出现过敏性休克 。预防措施包括询问过敏史、使用抗过敏药物等。
异常情况处理及应急措施
异常情况处理
在输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异常情况 ,如发热、过敏反应、溶血反应等。一 旦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输血并报 告医生进行处理。同时要保留剩余的血 液和输血器材以备检测和分析原因。
VS
应急措施
在出现严重输血反应时,应立即采取应急 措施,如给予抗过敏药物、抗休克治疗等 。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 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确保患者的生命安 全。
《特殊情况临床输血》课件
输血量
输血速度
儿童输血速度应缓慢,每分钟不超过 5-10滴,以免引起心肺功能不全。
根据病情和失血量,每次输血量不宜 过多,一般为10-20ml/kg。
孕妇输血
输血指征
孕妇由于血容量增加,对失血的 耐受性较差,当血红蛋白低于
70g/L或出现休克症状时,应考虑 输血。
输血量
根据病情和失血量,每次输血量不 宜过多,一般为200-400ml。
输血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输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直到 19世纪末,随着人们对血液成分和 功能的认识加深,才开始有目的地进 行输血。
发展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输血技术 也在不断发展,从全血输注到成分输 血,再到自体输血和细胞治疗等,输 血技术不断优化和改进。
输血的种类与方式
种类
根据血液来源和用途,输血可以分为自体输血、同种异体输血和异种输血等。
当患者血小板减少或功能异常 时,需要输注血小板以止血。
血浆输注
当患者缺乏凝血因子或白蛋白 时,需要输注血浆以补充营养
和维持凝血功能。
输血不良反应与处理
总结词
发热反应
输血不良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 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在输血过程中出现发热、寒战等症状,应 减缓输血速度或停止输血,给予解热镇痛 药治疗。
《特殊情况临床输血》PPT课件
目 录
• 临床输血概述 • 特殊情况临床输血 • 特殊人群临床输血 • 特殊疾病临床输血 • 临床输血伦理与法规
01 临床输血概述
输血的定义与目的
定义
输血是指将血液通过静脉输注给 病人,以补充失去的血液或改善 血液成分的治疗方法。
目的
输血的主要目的是补充失血、改 善血液成分、提高血液携氧能力 和治疗某些血液疾病。
2024输血培训ppt课件完整版
节约用血技巧分享
严格掌握输血指征
01
避免不必要的输血,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指标综合评估是否
需要输血及输血量。
选择合适的血液制品
02
根据患者需求和实验室指标,选择最合适的血液制品,如红细
胞、血浆、血小板等。
采用自体输血和血液回收技术
03
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鼓励患者采用自体输血或血液回收技术
,减少异体输血的需求。
完善输血操作规范
不断优化输血操作规范,减少人为错误和操 作失误的可能性。
加强患者监测和随访
建立完善的患者监测和随访机制,及时发现 并处理输血相关并发症。
05
合理用血原则及实践应用
合理用血概念阐述
合理用血的定义
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指标,科学、 合理地选择和使用血液制品,以达到 最佳治疗效果和节约血液资源的目的 。
实践案例剖析
案例一
某医院通过加强合理用血管理, 成功降低了输血反应发生率,提
高了医疗质量。
案例二
某医生在处理一例大出血患者时, 根据临床用血指南制定了科学的输 血方案,成功挽救了患者生命。
案例三
某医院通过推广节约用血技巧,有 效减少了血液浪费,提高了血液资 源的利用效率。
06
法律法规与伦理道德要求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规定了临床输血的适应症、禁忌症、输血前评估、输血操作及输 血后管理等环节的具体要求。
《血站管理办法》
明确了血站的设置条件、职责、管理制度和监督检查等方面的内容 ,确保血液采集、储存和供应的安全有效。
《血液安全质量管理规范》
对血液采集、检测、储存、运输和使用等各环节的安全质量管理提 出了具体要求。
输血作用
补充血容量,改善循环;增加携 氧能力,提高组织供氧;补充各 种凝血因子,纠正凝血功能障碍 等。
《输血的护理》PPT课件
《输血的护理》PPT课件•输血基本概念与原理•输血前准备工作•输血过程中护理措施•输血后观察与记录要求目•特殊情况下输血护理策略•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录01输血基本概念与原理输血定义及作用输血定义将血液或血液成分通过静脉途径输入患者体内,以补充血容量、改善循环、增加携氧能力、提高血浆蛋白、增进免疫力和促进凝血等。
输血作用在医疗救治中,输血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输血可以迅速补充血容量,维持血压稳定,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从而挽救患者的生命。
主要功能是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维持机体的氧供和酸碱平衡。
红细胞参与机体的免疫防御反应,对抗感染。
白细胞参与止血和血栓形成过程,维护血管壁的完整性。
血小板含有多种蛋白质、电解质、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具有维持渗透压、酸碱平衡、营养支持和代谢调节等功能。
血浆血液成分与功能输血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急性大量失血、贫血、凝血功能障碍、严重感染等。
禁忌症发热、过敏、溶血反应、心肺功能不全等。
发热反应预防措施包括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避免不必要的输血;使用去白细胞的红细胞制剂;输血前给予抗过敏药物等。
溶血反应预防措施包括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和禁忌症;认真核对血型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避免输入异型血等。
过敏反应预防措施包括询问过敏史,避免使用有过敏史的血液制品;输血前给予抗过敏药物;减慢输血速度等。
细菌污染反应预防措施包括严格无菌操作;使用一次性输血器材;认真检查血液制品外观和质量等。
输血反应类型及预防措施02输血前准备工作了解患者病史、过敏史等相关信息,评估输血必要性和风险。
评估患者身体状况讲解输血知识心理护理向患者和家属介绍输血的目的、过程、可能的风险及注意事项,提高患者认知度和配合度。
关注患者心理状况,给予安慰和支持,减轻焦虑和恐惧情绪。
030201患者评估与教育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评估输血必要性和种类,填写输血申请单。
医生评估护士核对医生填写的输血申请单,确认患者信息、输血种类和数量等无误后,提交至输血科。
输血培训课件ppt
输血前的评估与准备
评估患者情况
医生需评估患者是否符合输血指征,如血红蛋白水平、生命体征等。
准备用血
根据审批通过的输血申请,输血科准备相应血型、数量的血液制品。
输血前的核对与记录
核对信息
在输血前,医护人员需核对患者身份 、血型、血液制品类型等信息,确保 无误。
记录过程
对整个输血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 核对信息、输血时间、输注速度、不 良反应等。
随访内容包括患者的症状、体 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以及 任何与输血相关的不良事件。
随访结果应详细记录在病历中 ,以便于分析和总结。
输血后不良事件的报告与处理
输血后出现任何与输血相关的不 良事件,应及时报告给相关部门
和人员。
报告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 输血情况、不良事件的具体表现
、产生时间和地点等。
各国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输血行业,确保血液安全。
伦理规范
在输血过程中,应遵循伦理规范,尊重献血者和受血者的E
输血前的准备与评估
输血申请与审批流程
输血申请
医生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填写输血申请单,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病情状况、输 血目的等。
审批流程
输血申请单需经过科室主任审核,确保申请公道、必要,然后提交至医院输血 科进行进一步审批。
结果,确保无误。
记录反馈
收集患者对输血的反应和意见,及 时反馈给医生,为后续治疗提供参 考。
整理用物
输血结束后,应按规定整理用物, 做好消毒工作,防止交叉感染。
04
CATALOGUE
输血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发热反应的预防与处理
总结词
发热反应是输血中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表现为输血过程中 或输血后体温升高。
输血相关知识 ppt课件精选全文
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储血。 输血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输血时要先慢后快,输血前15分钟要慢(2ml/分)
出现异常立即减慢或停止输血,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立即向医师报告,及时治疗和抢救,并做好记录。
ppt课件
19
输血完毕,将《输血记录单》放在病历中。 输血完毕,填写输血完毕的时间,将血袋保存于2~8℃冰箱
②慢性溶血反应:输血后2—10d,低热、黄疸以及血红蛋 白尿。
4. 输血后紫癜:输血后l周左右出现全身黏膜点状或斑状出
血、血小板减少。
5.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输血后出现呼吸苦难或呼
吸窘迫。
6. 非心源性肺水肿:输血过快或过量而出现肺水肿。
ppt课件
27
(二)处理措施
1.发生输血反应后,立即减慢或停止输血,报告 医师、护士长及科主任,迅速查明原因,对症处理, 尽量避免对患者身体造成损害;将损害降至最低程度 。
ppt课件
22
输血不良反应
输血不良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和输血结束后的 一段时间内,出现某些新的症状和体征,并且用原有 疾病不能解释者。分为急性和迟发性输血反应。
ppt课件
23
(一)输血不良反应主要有:
1. 发热反应 2. 过敏反应 3. 溶血反应 4. 细菌污染反应 5. 其他不良反应
ppt课件
(1)发热反应:反应轻者,减慢输血速度。若症 状呈进行性发展,应停止输血,保留输血器、剩余血 液备查。遵医嘱进行对症处理,畏寒、发冷时,注意保 暖,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使用药物治疗。
ppt课件
28
(2)溶血反应:可疑溶血反应时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 血器,输注生理盐水;抽取患者血标本与血袋剩余血 一并送输血科检验;密切观察肾区症状及尿液变化, 遵医嘱给予吸氧、碱化尿液等对症处理;对尿少、尿 闭者,按急性肾衰竭处理,必要时行透析疗法。
医学课件临床输血指南课件PPT
输血的途径通常是通过静脉输注,包括中心静脉和外周静脉。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医生会选择合适的输血途径。
途径
02
CHAPTER
临床输血前的评估与准备
用于补充血容量、纠正贫血、提高血浆蛋白、凝血因子缺乏等。
如严重过敏反应、溶血反应、肾功能不全等。
输血禁忌症
输血适应症01ຫໍສະໝຸດ 020403
医生填写输血申请单
目的
历史
输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人们尝试将动物血液输给人类以治疗疾病。然而,早期的输血方法存在很多问题,直到19世纪末才开始有科学的输血方法。
发展
随着医学的进步,输血技术也在不断发展。现代输血技术包括成分输血、自体输血、辐照输血等,这些技术的发展为临床输血提供了更安全、有效的手段。
根据血液成分的不同,输血可以分为全血输注和成分输注。全血输注是指将整个血液输给病人,而成分输注是指将血液中的某一成分(如红细胞、血小板、血浆等)输给病人。
防止感染
确保输血管道通畅,避免血液凝固或空气进入血管导致危险。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的发生。
03
02
01
VS
详细记录输血过程,包括输血时间、血型、配型结果、输血量、输注速度等。
回访患者情况
在输血后,及时回访患者情况,了解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及时处理并记录。
记录输血过程
04
CHAPTER
儿童输血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输血的需求和反应与成人有所不同。应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病情等因素,选择适当的血液成分和输血方式,同时注意避免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老年人的生理功能逐渐衰退,对输血的需求和反应与年轻人有所不同。应充分评估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输血指征,选择适当的血液成分和输血方式,同时注意预防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特殊疾病输血ppt课件
40
新生儿小剂量 (10~20ml/kg) 红细胞输注的适应证 1.失血性休克 2.抽血使急性患儿失血总量在10%以上 3.患严重心或肺疾病的急性患儿且血红蛋白浓度低于120~ 130g/L 4.血红蛋白浓度低于70~80g/L且有贫血的临床症状
41
32
凝血紊乱及其治疗
➢ 大量输血所致的凝血紊乱是一个多因素的并发症 ➢ 最近文献强调:出血病人早期使用新鲜冰冻血浆
(FFP)和血小板较好 ➢ 潜在的酸中毒和持续性低体温带来的影响被输入
大量冷的血制品或其他复苏用液体进一步加剧, 这些液体应预热至37度以上 ➢ 非血制品(晶体液和胶体液)所造成的稀释效应 也不容低估 ➢在大量输血中,使用重组的活化凝血因子 Ⅶ(rFVIIa)具有明显的止血作用
3
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患者输血
4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许多 疾病发展过程中一种复杂的病理过 程,是一组严重的出血性综合症
5
基本病理过程:
➢在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下,血管内生成或进 入血流的促凝物质过多,超过了机体防护和 代偿能力,使人体凝血与抗凝血过程出现病 理性失衡,发生弥散性微血管内血小板凝集 和纤维蛋白沉积,导致凝血因子与血小板过 度消耗,以及纤维蛋白继发性溶解亢进
➢ 处于消耗性低凝血期的DIC患者,在积极治 疗病因的同时,应补充一定量的血小板和凝 血因子
➢ 如果诱发DIC的病因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或没 有其他明确停止抗凝治疗指征,仍应继续在 抗凝治疗基础上,输注血小板、新鲜冰冻血 浆、冷沉淀或凝血因子制品
11
➢ 抗凝治疗以起到阻止微血管血栓继 续形成的作用,补充血小板和凝血 因子以起到改善因血小板或凝血因 子消耗减少引起的出血。由于血小 板和凝血因子消耗或破坏增多,输 注剂量应适当增加
2024版《输血知识培训》PPT课件
严重心功能不全、急性肺水肿、血型不 合引起的溶血反应等。
输血反应类型及预防措施
发热反应
预防措施包括严格无 菌操作、使用一次性 输血器等。
过敏反应
预防措施包括询问过 敏史、使用抗过敏药 物等。
溶血反应
预防措施包括认真核 对血型、避免输入异 型血等。
细菌污染反应
预防措施包括严格血 液保存条件、使用一 次性采血器具等。
04
加强与输血科、检验科等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确保输血工作的顺 利进行。
04
输血后观察与记录要求
定期对患者进行回访,了解恢复情况
01
02
03
回访时间
输血后24小时内进行首次 回访,之后根据患者情况 定期回访,直至患者完全 恢复。
回访内容
了解患者输血后的病情变 化、恢复情况、有无输血 反应等,并做好记录。
肿瘤患者输血
肿瘤患者在输血时应考虑肿瘤对血液 系统的影响和输血可能带来的并发症 风险,选择合适的血液成分和剂量, 并加强监测和护理。
06
提高输血安全性的措施与 建议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操作技能水平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参加输血知识培训, 包括输血操作、输血反应处理等方面。
开展模拟演练和实操训练,提高医护 人员的操作技能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
回访方式
可采用电话、微信、短信 等方式进行回访,确保及 时、有效地与患者沟通。
详细记录输血过程、反应及处理措施
输血过程记录
包括输血开始时间、结束时间、 输血量、输血速度等,确保输血
过程可追溯。
输血反应记录
详细记录患者在输血过程中出现的 任何不良反应,如发热、寒战、过 敏反应等,以及相应的处理措施和 效果。
输血相关知识ppt课件
输血反应类型及预防
2024/1/25
发热反应
由于免疫反应或细菌污染导致,表现为发热、寒战等,需立即停止输 血并给予相应治疗。
过敏反应
轻者表现为皮肤瘙痒、红斑等,重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休克等,应 立即停止输血并给予抗过敏治疗。
溶血反应
输入异型血或血液变质导致红细胞破裂,表现为高热、寒战、血红蛋 白尿等,需立即停止输血并给予相应治疗。
2024/1/25
18
发热反应
2024/1/25
发热原因
01
免疫反应、细菌污染等
症状表现
02
体温升高、寒战、头痛等
处理措施
03
减慢输血速度、物理降温、使用解热镇痛药等
19
过敏反应
01
02
03
过敏原因
IgA或IgM抗体引起的免 疫反应
2024/1/25
症状表现
皮肤瘙痒、荨麻疹、呼吸 困难等
处理措施
2024/1/25
24
特殊血型患者输血方案选择
1
ABO血型系统
根据同型输血原则,选择相应血型的血液制品进 行输注。
2 3
Rh血型系统
对于Rh阴性患者,应首选Rh阴性血液制品;在 无Rh阴性血液时,可考虑输注Rh阳性血液,但 需采取预防措施防止Rh溶血反应。
其他血型系统
根据患者具体血型情况,选择相应血型的血液制 品进行输注。
2024/1/25
25
围手术期患者合理用血建议
术前评估
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病情 、手术方式和可能出血量,制定
合理用血计划。
2024/1/25
术中监测
密切观察患者术中出血情况,及时 调整输血策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
输血精品PPT课件
二、贫血或低蛋白血症
• 常因慢性失血,红细胞破坏增加或白蛋白
合成不足所致。
• 术前输注CRBC纠正贫血;补充血浆或白蛋
白治疗低蛋白血症。
三、重症感染
• 全身性严重感染或脓毒血症,恶性肿瘤化
疗后致严重骨髓抑制继发难治性感染者, 当其中性粒细胞低下和抗生素治疗效果不 佳时,可考虑成分输血——输入浓缩粒细胞 以控制感染 。
• 防止DIC:肝素 • 血浆交换治疗
预防
• 加强输血、配血过程中的核查工作 • 严格按输血的规程操作,不输有缺陷的红
细胞,严格把握血液预热的温度尽量行同 型输血
自身抗体也可使输入的异体红细胞遭到破 坏诱发溶血。
治疗
• 立即停止输血、确诊并观察病情; • 观察血浆色泽,正常为澄明黄色; • 输入异型血8~10ml,即为粉红色泽; • 观察尿量,尿Hb测定; • 重新化验;
• 抗休克 :扩容、凝血因子、糖皮质激素 • 保护肾功能:5%NaHCO3 、
甘露醇、血液透析
治疗
• 病情轻时,不必停止输血,可口服抗组
胺药物;
• 反应严重者,应立即停止输血、给氧,
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和(或)静脉滴注糖 皮质激素;
• 合并呼吸困难者,应作气管插管或切开,
以防窒息。
预防
• 有过敏史者,输血前半小时口服抗过敏
药和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
• 对检出IgA抗体的病人应输不含IgA的血
液制品或洗涤红细胞(其中不含免疫球 蛋白),
延迟性溶血反应
多因 Rh血型系统不和引起,发生在输 血后7~14天,表现为原因不明的发热、 贫血、黄疽和血红蛋白尿及血红蛋白降低。
原因
• 绝大多数是因误输了ABO血型不合的血液
《输血知识培训》ppt课件
输血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包括大量失血、贫血、凝血功能障碍、 重症感染等多种情况。
禁忌症
对输血成分过敏、心功能不全、肺水肿、 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等患者应慎重或避免 输血。
输血反应类型及处理
发热反应
常见症状为发热、寒战 等,应停止输血并对症
处理。
过敏反应
可出现皮肤瘙痒、荨麻 疹等,应立即停止输血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输血流程,提高输血安全性和效率。
新型血液替代品的研发
研发更安全、更有效的血液替代品,解决血源紧张问题。
THANKS
感谢观看
03
02
血液成分及其功能
全血、红细胞、血小板、血浆等血 液成分的作用及适应症。
输血操作流程
从申请、核对、取血到输血等整个 流程的规范操作。
04
新型输血技术介绍
自体输血技术
包括术前自体储血、术中血液回收和术后引 流血液回输等技术。
成分输血技术
根据患者病情需要,选择输注特定的血液成 分,提高治疗效果。
换血治疗
对于严重溶血病患者,需进行换 血治疗,以清除体内抗体和胆红 素。
并发症预防和处理
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预防和 处理并发症。
其他特殊情况处理建议
稀有血型患者输血 建立稀有血型库,提前备血,确保患 者用血需求。
输血反应处理
对于输血反应患者,立即停止输血, 给予相应治疗和处理。
输血传播疾病预防
严格筛选献血者,进行血液检测,确 保血液安全。
原因并采取措施。
持续改进计划制定
问题分析
针对输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 出根本原因。
制定改进措施
根据问题分析结果,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如优 化输血流程、加强输血前评估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大量输血导致的死亡三联症
➢ 死亡三联症: - 酸中毒 - 低体温 - 凝血紊乱
➢ 死亡三联症与大量出血、大量输血以及所输 注的血液成分密切相关
➢ 死亡三联症通常在输入16单位血液后,仍无 法控制出血时发生
23
采用正确治疗方案可以降低死亡三联症 在输血过程中,要对这些并发症保持高度警惕
并及时处理 从总体上权衡利弊进行治疗对于良好的预后非
常关键 在大量输血中,使用重组的活化凝血因子
Ⅶ(rFVIIa)具有明显的止血作用
24
大量输血的并发症之一 —酸中毒
➢酸中毒是组织低灌注和缺氧的标志 ➢当输入储存期长的pH 6.5~7的红细
胞制剂时将加重酸中毒 ➢酸中毒影响凝血功能,使凝血因子的
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时间 (TT)、纤维蛋白原(Fg)] ➢ 生化检查(血气分析、电解质等)
17
启动大量输血方案(MTP)的标准
➢ 出现严重休克和进行性出血 ➢ 成人在1小时内需要输入>4U压积红细胞 ➢ 儿童在1小时内需要输入>20ml/kg体重压积
红细胞 ➢ 成人在12小时内可能需要输入>10U压积红细
钙,优先选择氯化钙,因为其有效钙离子浓度是 葡萄糖酸钙的3倍
19
大量输血中的血小板输注
推荐:
对于急性失血患者,血小板输注的最低阈值 为50×109/L
复合外伤或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时,应保持血 小板计数>100×109/L
在进行性失血情况下,血小板输注的建议阈 值为75×109/L
标准的大量输血方案(MTP)
活性降低,如pH 7时重组的活化凝血 因子Ⅶ(rFVIIa)的活性降低90%
25
大量输血的并发症之二 —低体温
一般在急性失血中,机体启动代偿性生理活 动包括心动过速、血管收缩、激活细胞因子 与激素以及凝血级联反应等来维持血容量
为使代偿机制有效发挥功能,机体必须维持 恒定的体温,以使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发挥正 常活性
11
➢ 当失血量为30%~40%(约1500~2000ml, 成人)时,在立即输注晶体液或胶体液快速扩容 的同时,输注红细胞
12
➢当失血量>40%(>2000ml,成人)时, 在积极应用晶体液或胶体液扩容、输注红细 胞的同时,应注意到患者不但丢失红细胞还 可能丢失或损耗大量的凝血因子、血小板, 因此应根据具体临床情况和有关实验室指标, 适量输注新鲜全血并合理搭配、适量补充冷 沉淀、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制剂等血液成 分或凝血因子制品
胞 ➢ 儿童在12小时内可能需要输入>0.1U/kg体重
压积红细胞
18
对于大量输血,国外经验为:
➢ 每输入4U压积红细胞,输入2U新鲜冰冻血浆 (FFP)
➢ 每输入8U压积红细胞,输入一个单采血小板 ➢ 输入第16U压积红细胞时,应经验性输入10U冷
沉淀 ➢ 当血中钙离子浓度低于1.0mmol/L时应注意补
针对人群:成人和体重>50公斤的青少年 6U 压积红细胞(尽可能输注交叉配血相 合的同型血) 4U 新鲜冰冻血浆(FFP) 1个单采血小板(室温储存,非冰冻)
21
儿童的大量输血方案(MTP)
针对人群:体重≤50公斤的青少年 4U 压积红细胞(尽可能输注交叉配血相 合的同型血;血液采用保温装置运送) 2U 新鲜冰冻血浆(FFP) 1个单采血小板(室温储存,非冰冻)
9
➢当失血量为15%~30%(约800~ 1500ml, 成人)时,需要输注晶体液或胶 体液扩容,而当患者已存在贫血且心肺储 备功能降低或有继续失血,应输注红细胞
10
➢ AABB(美国血库协会)和BCSH(英国血液标 准委员会)推荐: 对于许多成人患者,术中失血在1000~ 1200ml之间,应避免输红细胞,可使用晶体液 和/或胶体液;健康的成年患者,则可耐受急性 等容量性血液稀释至血红蛋白浓度为50g/L以 上
5
一、急性失血及大量输血
6
急性失血多见于
➢严重外伤(创伤性肝、脾破裂等)出血 ➢消化道大出血 ➢产后大出血 ➢宫外孕破裂出血 ➢术中及术后大出血等
7
在确定急性失血患者的输血方案时, 须考虑下列相关情况:
8
考虑患者的失血量
➢尽管评估患者的失血量可能比较困难,但 是这对指导输血是非常有用的
➢当失血量<15%(约750ml,成人)时, 常常不需要输血,除非患者已存在贫血或 有严重的心脏或呼吸系统疾患等不能代偿
3
特殊疾病患者输血治疗
➢ 急性失血及大量输血 ➢ 肝移植患者输血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输血 ➢ 新生儿及儿童输血 ➢ 围手术期患者输血
4
➢ 内科患者输血 - 慢性贫血 - 溶血性贫血 - 严重肝病 - 心功能不全 - 老年患者等输血
➢ 恶性肿瘤患者输血 ➢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输血
特殊疾病患者输血治疗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 胡丽华
1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急性失血及大量输血、弥散性血管内 凝血(DIC)患者输血、新生儿及儿童输血、 围手术期输血、内科患者输血、恶性肿瘤 患者输血等的原则及特点
2
➢临床需要输血的患者,可能存在各种特殊 情况
➢在制定输血方案时,应根据具体病情需要 和输血目的,在充分权衡输血利弊前提下, 正确选择合适的血液成分及其剂量,保障临 床输血安全
15
大量输血
维持循环血容量
❖目的:防止低血容量性休克以及多器 官功能衰竭
❖注意: - 低体温增加终末器官衰竭和凝血紊乱 的风险 - 由于短时间内输入大量液体 因此所输入的液体要预热
16
尽早送血样进行以下实验室检查:
➢ 血型鉴定 ➢ 抗体筛查 ➢ 交叉配血试验 ➢ 血常规 ➢ 凝血筛查[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
26
大量输血的并发症之二
—低体温
由于输注的大部分制品都是低温的,且液体 量大,另外抢救时很难保证患者处于温暖的 状态,这些都使患者易出现低体温
13
大量输血
➢ 定义:是指等同于患者自身血容量的输血治疗, 或是在24小时内输入多于10单位的压积红细 胞
➢ 有些学者将1小时内输入多于4单位压积红细胞 也归入大量输血
➢ 除了输入红细胞外,患者往往还输入了其他类 型的血液制品
14
大量输血的治疗
❖首先恢复血容量(输注晶体液、胶体液 扩容),供氧
❖病因治疗、控制出血、保持血压稳定 - 科学、合理输血 - 纠正凝血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