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全国卷2语文试题答案及解析
2010年高考语文真题(Word版)——新课标卷(试题 答案解析)-(7439)
![2010年高考语文真题(Word版)——新课标卷(试题 答案解析)-(7439)](https://img.taocdn.com/s3/m/0ed3275ca45177232e60a228.png)
201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语文试题第I 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 题。
“书”本是指文字符号,现在提到的“书”不是从文字符号讲,也不是从文字学“六书”来讲,而是从书法艺术讲。
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书”与“金”、“石”与“画”并称,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臵。
书法是一种艺术,而且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
中国的汉字刚一出现,写字的人就有“写得好看”的要求和欲望。
如甲骨文就是如此,虽然字形繁难复杂,但是不论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要好看。
可见,自从有写字的行动以来,就伴随着艺术的要求,美观的要求。
不论是秦隶还是汉隶,都是刚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
所以到了晋朝后,真书(又叫楷书、正书)开始出现并逐渐定型。
真书虽然各家写法不同、风格不同,但字形的结构是一致的。
在历史上篆书、隶书等使用的时间都不如真书时间长久,真书至今仍在运用,就是因为它字形比较固定,笔画转折自然,并且可以连写,多写一笔少写一笔也容易被人发现。
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
草书另一个来源是从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草书,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到东晋以后与真书变来的草书合流。
真书的书写很方便,所以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涌现,艺术风格多样,出现了各种字体,比如颜体、柳体、欧体、褚体等。
在这以前没有人专门写字并靠书法出名的,就连王羲之也不是专门写字的人,古代也没有“书法家”这个称呼。
当时许多碑都是刻碑的工匠写的,到了唐朝开始文人写碑成风。
唐太宗爱写字,写了《晋词铭》《温泉铭》两个碑,还把这两个碑的拓本送外国使臣。
当时的文人和名臣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以及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写碑,这样书法的流派也逐渐增多,他们的碑帖一直流传至今。
其实,今天看见的敦煌、吐鲁番等地出土的文书、写经等,其水平真有超过传世碑版的。
唐朝一般人的文书里,也有书法比《晋词铭》|《温泉铭》好的,但是那些皇帝、大官写出来的就被人重视,许多无名书法家的作品就不为人所知了。
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2)
![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2)](https://img.taocdn.com/s3/m/83644ccb4693daef5ff73d03.png)
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2)1卷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模样(mó)疲惫(bèi)濒临绝境(bīn)并行不悖(bèi)B.麻痹(bì) 包庇(bì) 心潮澎湃(bài) 步履蹒跚(pán)C.贮藏(zhù) 鞭笞(chī)瞠目结舌(chēng) 解甲归田(jiě)D.畸形(jī)机械(jiè) 破绽百出(zhàn) 伺机报复(s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提纲舶来品一幅对联一诺千金B.凑合主弦律旁征博引死皮赖脸C.家具炒鱿鱼雍荣华贵流芳百世D.坐镇明信片枉费心机平心而论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伴随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展,生物芯片技术应运而生,并以完整的技术身份促进了基因组学的发展,带动了生物芯片技术的产业化。
B.足球比赛正在激烈进行着,只见一个防守队员快步赶上,抱住对方进攻队员的肩膀,从后面强行掀倒对方,而裁判却对此熟视无睹。
C.金沙遗址是成都地区继三星堆之后又一个重大的考古发现,对破解扑朔迷离的古蜀历史文化之谜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D.在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交汇处的凌云山上,雕凿有一尊高达71米的栩栩如生的弥勒佛像,这就是闻名世界的乐山大佛。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21世纪的中国有没有希望,关键在于既要坚定地继承和发掘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要广泛地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文化。
B.提高早餐质量十分重要,早餐营养应提供占人体每天所需总量三分之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因而我们对待早餐一定不要马虎。
C.那几天阴雨连绵,造成他家住的平房因年久失修而大面积漏雨,屋内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妻子只在这时才写信向他发一两句牢骚。
D.为及时征求和收集广大人民群众对我省“十一五”规划的意见和建议,省统计局日前在省内组织了一系列大型社会调查活动。
2010年各省高考语文作文
![2010年各省高考语文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dfd27dcd8bd63186bcebbc25.png)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绿色,生机勃勃,赏心悦目。
绿色,与生命、生态密切相连。
今天,绿色成为崭新的生活理念,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请以“绿色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23.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孙悟空的筋斗云,哪吒的风火轮,都是神奇想象的产物,寄寓了人类渴求飞速行进的美好愿望。
谁能想到,晚清幻想小说《新中国》预言百余年后在上海陆家嘴一带举办万国博览会,法国的科幻小说家凡尔纳梦想“从地球到月球”,在今天会成为现实?幻想源自人类的求职本能,展现了人类非凡的想象力。
幻想推动现实,幻想照亮生命,幻想是快乐的源泉……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选准角度,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请把标题写在答题卡上),不少于800字。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3岁的托尼把手伸进瓶子,慢慢地抓了一把糖果,他想抽出手时,瓶口太小,出不来。
他一颗糖也不想放弃,手又出不出来,“哇”地一声哭了。
农场主规定每个雇工除了工钱之外,还可以自选一筐水果带走。
20岁的托尼看中一筐装的最满的大框,费了好半天也没搬动。
他喘了口气,重新寻了一筐小的,高高兴兴地走出了果园。
老板宣布,谁能追回一笔30万英镑的贷款,就把其中的10万奖金给他。
员工纷纷出马,却都无功而返。
58岁的托尼也申请试试,两天之后就将追回来的20万贷款交给了老板。
原来他告诉对方只需交21万就算结清,对方终于还款,他也分得了1万英镑的奖金。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27.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考点4 病句
![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考点4 病句](https://img.taocdn.com/s3/m/42c400ca4028915f814dc202.png)
考点4 病句一、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1.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当今的环境保护技术不仅做到了生产过程不浪费资源,不污染环境,保证产品使用的清洁高效,而且产品使用后废弃物的有效回收和循环利用。
B.一旦确定了某个特定节日的纪念物,商家、企业就可以设计、生产、经营相关的物品,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就有了重点宣传的目标。
C.虽然现在所学的一些专业课,对我们很陌生,学起来比较吃力,不过我相信,在老师的帮助下,只要下苦功,就一定能够学好。
D.某院医护人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携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输入到患者体内,致使这些患者旧病未除,又染新疾,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标准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
A项,成分残缺,在“而且”后加入“做到了”;B项,句式杂糅,改为“商家就可以设计、生产,企业就可以经营相关的物品”; C项,主客颠倒,应为“虽然我们对现在所学的一些专业课很陌生”。
[来源:学科网ZXXK]二、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栖息地的缩减以及遍布亚洲的偷猎行为,使得野生虎的数量急剧减少,将来老虎能否在大自然中继续生存取决于人类的实际行动。
B.解决地沟油回流餐桌的根本在于加快地方立法,一方面制定强制统一收购餐厨垃圾的方法,另一方面通过立法协调环保、城管、工商等部门对餐厨废油的管理力度。
C.近来,有些地方发生了利用短信诈骗银行卡持卡人的案件,且欺诈手法多样,出现了借口中奖、催款、退税等为名的新型欺诈。
D.有专家认为,保护圆明园遗址的首要任务绝不是复建,哪怕是“部分”复建,而是研究、发掘后她展现出的遗存或废墟的价值。
【标准答案】:A。
【解析】:B、搭配不当,可将“协调”改为“加大”。
C、宾语残缺:“出现了……的新型欺诈”后加“手法”。
D、语序不当,“研究、发掘”应改为“发掘、研究”;成分赘余,应将“研究、发掘后”的“后”删去;搭配不当,“遗存或废墟”与“价值”不搭配,删去“遗存”。
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2)
![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2)](https://img.taocdn.com/s3/m/33b2020b6c85ec3a87c2c58f.png)
一、手指兄弟兄弟十个两组(十指个展手心外)图1-1。
生来个子有高低(翻动两手手心向内)图1-2。
老大长得最粗壮(两手伸拇指)图1-3。
老二生来有主意(两手伸食指)图1-4。
老三长得个子大(两手伸中指)图1-5。
老四生来没出息(两手伸无名指)图1-6。
老五别看个子小(两手伸小拇指)图1-7。
拉起勾来有本事(两手小指互勾)图1-8。
老大碰碰头(两手大拇指相碰)图1-9。
老二碰碰脸(两手食指相碰)图1-10。
老三弯弯腰(两手中指上下运动图1-11。
老五伸伸腿(两手小指伸展运动)图1-12。
大家拍手把歌唱(两手拍掌)图1-13。
握紧拳头有力气(握双拳举双手)图1-14。
东一捶(右手捶左手心)图1-15。
西一捶(左手捶右手心)图1-16。
南一捶(右手捶左手背)图1-17。
北一捶(左手捶右手背)图1-18。
二、手指睡觉老大睡了(两手心向上,拇指弯曲)图2-1老二睡了(食指弯曲)图2-2。
大个子睡了(中指弯曲)图2-3。
你睡了(无名指弯曲)图2-4。
我睡了大家都睡了。
(小指弯曲,同时两手心转向下方)图2-5。
小不点醒了(小指伸直)图2-6。
老四醒了(无名指伸直)图2-7。
大个子醒了(中指伸直)图2-8。
你醒了,我醒了(食指、拇指先后伸直)图2-9。
大家都醒了(两手相互拍)图2-10。
三、手指宝宝两个大拇指(两手成拳相对,拇指伸直)图3-1。
比比一样高(两拳相合,拇指并在一起)图3-2。
相互点点点(两手拇指向前弯曲)图3-3。
接着弯弯腰(两手拇指向前弯曲)图3-4。
两个小拇指(两拳打开,两手小拇伸直)图3-5。
一样都灵巧(两手小指弯曲运动)图3-6。
相互拉拉勾(两手小指反复互勾)图3-7。
点头问问好(两拳成竖起两手小指相互弯屈运动)图3-8。
食指(弹食指)图3-9。
中指(弹中指)图3-10。
无名指(弹无名指)图3-11。
样样事情离不了(两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弯曲运动)图3-12。
摊开双手数数数(两手心向上,十指伸展)图3-13。
2010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0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618a855fe4733687e21aa24.png)
2010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2010年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全国卷)语文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行伍(hng)名宿(s)恶贯满盈(yng)厉兵秣马(m)B倾轧(zh)不啻(ch)补苴罅漏(xia)荆钗布裙(chi)C.巨擘(b)河蚌(bng)得不偿失(chng)莘莘学子(shn)D.解剖(po)羁绊(j)火中取栗(l)感慨系之(x)【答案】C【解析】A项厉兵秣m马,B项倾轧y,D项解剖pu。
本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和常见误读字的读音,字音尤其是多音字的识记,一要注意从词语含义上区别;二要注意从词性上区别,如宿;三要注意通过书面语与口头语的不同记忆,如血;四要注意记少不记多,像蚌只有地名蚌埠中读bng,记住这一处特殊读音既可;五要记住一些常考的字音。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现在我们单位职工上下班或步行,或骑车,为的是倡导绿色、低碳生活。
尤为可喜的是,始作俑者是我们新来的局长。
B.几年前,学界几乎没有人不对他的学说大加挞伐,可现在当他被尊奉为大师之后,移樽就教的人简直要踏破他家的门槛。
C.他是当今少数几位声名卓著的电视剧编剧之一,这不光是因为他善于编故事,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写的剧本声情并茂,情节曲折。
D.旁边一位中学生模样的青年诚恳地说:叔叔,这些都是名人的字画,您就买一幅吧,挂在客厅里不仅美观大气,还可附庸风雅。
【答案】B【解析】A、始作俑者: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
开始制作俑的人。
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
B、移樽就教:樽,古代盛酒器;就,凑近。
端着酒杯离座到对方面前共饮,以便请教。
比喻主动去向人请教。
C、声情并茂:并,都;茂,草木丰盛的样子,引申为美好。
指演唱的音色、唱腔和表达的感情都很动人。
D、附庸风雅:附庸,依傍,追随;风雅,泛指诗歌。
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
201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2详解答案
![201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2详解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35bc492e3f5727a5e9620c.png)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全国卷2语文详解答案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1.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A项“唱主角”的“角”应读jué;B项“掺和”的“掺”应读chān;D项“名噪一时”的“噪”应读zào。
故答案为C。
2.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
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A项弱不胜衣:胜,禁得起。
形容人很瘦弱,连衣服都承受不起。
C项飞短流长:指散播谣言,中伤他人。
D项放虎归山: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
三项都是用正确。
B项姑妄言之:姑且随便说说,不一定有什么道理,多用作自谦,用来说别人不恰当。
故选B。
3.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
B项“凝聚”和“骨干”不搭配,“产量成为品牌”搭配不当,可改为“十几年来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所生产的内衣在全国同行业销售额率先突破十亿大关,成为一个著名品牌”。
C项“这”指代不清,应将前半句改为“一些人指责这些学说缺乏理论支持、说她不以实验而以先验方式作一般性推理”。
D、定状语序不当,应该为“潜移默化地产生了影响”。
故选A。
4.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
注意④中的“然而”表转折,③⑥和①⑤应该形成转折意,⑥在③后,⑤紧跟①,依据后文的“也”表明①⑤应该在④的后面,③⑥在④之前,②最适宜谓语句首,故选B。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5、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2)
![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2)](https://img.taocdn.com/s3/m/6c47872e4b73f242336c5f45.png)
What’s the goal of classroom management?
Classroom management: the way teachers organize what goes on in the classroom. The goal: to create an atmosphere conductive to interacting in English in meaningful ways.
Causes of discipline problems
The teacher The students The institution
The teacher
• • • • • • • • Don’t go to class unprepared Don’t be inconsistent Don’t issue threats Don’t raise your voice Don’t give boring classes Don’t be unfair Don’t have a negative attitude to learning Don’t break the code
The roles of the teacher
Task 1:think about teacher’s roles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class: • Before class: planner, who plans what to teach, how
to teach, and what result to achieve. • During class: organizer… • After class: evaluator, who evaluates not only how successfully he has conducted the class but also how effective the learning activities have been.
201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
![201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https://img.taocdn.com/s3/m/3a5a4c4faf1ffc4ffe47ac82.png)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Ⅱ卷)语文试题第一卷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泊.车(b6) 称.心(chèn) 唱主角.(jiǎo) 弹.丸之地(dàn)B、苍穹.(qióng) 掺.和(cān) 单行.本(xíng) 不偏不倚.(yǐ)C、梦魇.(yǎn) 本埠.(bù)黑魆魆..(xū) 燕颔.虎颈(hàn)D、祝祷.(dǎo) 鞭笞.(chī) 便.利店(biàn) 名噪.一时(cào)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名运动员看上去一副弱不胜衣....的样子,实际上,他身体健,骨骼强健,耐力和速度非一般人可比。
B、在座的各位都是本领域的顶尖专家,我们请大家来,就是想听听各位的高见,大家不必客气、就姑妄言之....吧。
C、他闲来无事,就经常上网发一些飞短流长....的帖子,结果不仅弄得与同事邻里的关系很紧张,甚至还惹上了官司。
D、唐玄宗虽早就觉察到安安禄山有反叛之心,但并没有及时除掉他,反而放虎归山....,让他出任范阳节度使,这未免有点蹊跷。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随着“天河一号”的问世,我国成为继美国后第二个能够研制运算速度为每秒千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的国家,在这一重要科学领域中跻身前列。
B、该厂狠抓生产质量,重视企业文化,十几年来凝聚了一批技术骨干,所生产的内衣产量成为全国同行业销售额率先突破十亿大关的一个著名品牌。
C、对于那些指责这些学说缺乏理论支持、说她不以实验而以先验方式作一般性推理的人,这表明他们对这一学说缺乏深入认识,还没有掌握其精髓。
D、那个年代的手抄本很难得,书中的故事对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爱国心、人生观、事业心、爱情观以及手抄本那漂亮的字迹也让我非常喜欢。
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2)
![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2)](https://img.taocdn.com/s3/m/79e5c81452d380eb62946d93.png)
一、(12分,每小题3分)1.C2.B3.A4.B二、(9分,每小题3分)5.D6.C7.A三、(9分,每小题3分)8.A 9.D l0.D四、(23分)11.(10分)(1)(5分)借了公家的敷十万钱款犒劳军队.死后,亲属和部下卖掉器物珍玩来偿还。
(2)(5分)张凝建议上奏将士立功情况的文书.李重贵叹息记:“大将陷敌阵亡.而我们却计算功劳.有什么脸面呢!”12(8)(1) (3分)表现了.①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②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2)(5分)一句一个场景②拟景写情,情景交融③对仗十分工巧。
13.(5分)(1)又申之以搅茝亦余心所善兮不预则废白云千载空悠悠芳草萋萋鹦鹉洲(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荒于嬉毁于随而未尝往也而卒莫消长也五、(22分)14.(6分)①开门见山,点出文章的主题;②挑明写作缘由,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③奠定文章的抒情基调,展现思想深沉、情感饱满的特点;④总领下文,预示行文的内在机构,当下的感念与往昔的情景相互交织。
15.(4分)(1)(2分)①大河家虽然偏疏、原始.不为人知.却是连接中国的一个地理枢纽:②在大河家.可以看见甘肃、青海两省.又能同时见识回藏两族:⑨大河家更在精神和心灵上沟通了中国.(2)(2分)①我们不能在世俗生活中放任自流;②要深入到大河家这样的底层民间.才能找到中国文化的根以及人生的真谛;⑨这既是作者的自我鞭策,更是对读者的期待.16.(6分)①上承前文作补充.指明了上一段中“船客子”的含义;②为后文作铺垫.解释下文“金客”、“麦客”等的含义;③使文章节奏有了变化。
17.(6分)第一问(4分):①黄河是韩三十八老汉的母亲河.是他生命的安全港湾;②壮观的黄河让韩三十八老汉百看不厌,让他想起了自己坎坷的人生;③韩三十八老汉历经险境.已经胸有成竹,波澜不惊。
第二问(2分):①揭示黄河与大河家人之间命运与共的关系:②传达作者对自己与黄河、黄土地以及底层人民关系的感悟.六、(15分)18.(4分)①设立;②咨询;③核实;④停止;⑤存在;⑥损害;⑦保护;⑧免受.19.(5分)①但是;②以致;③就;④其实;⑤因为.每答对一处给1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能正确表达逻辑语义关系.即可给分·20.(6分)内容贴切.给2分;形成排比.给2分:句式相同.给2分。
201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II)、答案、解析
![201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II)、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cd1eb582b160b4e767fcfa1.png)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卷语文(全国卷Ⅱ)目录第一卷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泊车(bó) 称心(chèn) 唱主角(jiǎo) 弹丸之地(dàn)B.苍穹(qióng) 掺和(cān) 单行本(xíng) 不偏不倚(yǐ)C.梦魇(yǎn) 本埠(bù)黑魆魆(xū) 燕颔虎颈(hàn)D.祝祷(dǎo) 鞭笞(chī) 便利店(biàn) 名噪一时(cào)【答案】C【考点】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能力层级A.【解析】A项“唱主角”的“角”应读jué;B项“掺和”的“掺”应读chān;D项“名噪一时”的“噪”应读zào。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名运动员看上去一副弱不胜衣的样子,实际上,他身体健,骨骼强健,耐力和速度非一般人可比。
B.在座的各位都是本领域的顶尖专家,我们请大家来,就是想听听各位的高见,大家不必客气.就姑妄言之吧。
C.他闲来无事,就经常上网发一些飞短流长的帖子,结果不仅弄得与同事邻里的关系很紧张,甚至还惹上了官司。
D.唐玄宗虽早就觉察到安安禄山有反叛之心,但并没有及时除掉他,反而放虎归山,让他出任范阳节度使,这未免有点蹊跷。
【答案】B【考点】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含熟语),能力层级D。
【解析】A项“弱不胜衣”:胜,禁得起。
形容人很瘦弱,连衣服都承受不起。
C项“飞短流长”:指散播谣言,中伤他人。
D项“放虎归山”:比喻把坏人都放回老巢,留下祸根。
B项“姑妄言之”:姑且随便说说,不一定有什么道理,多用作自谦,用来说别人不恰当。
此处可改为“畅所欲言”。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随着“天河一号”的问世,我国成为继美国后第二个能够研制运算速度为每秒千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的国家,在这一重要科学领域中跻身前列。
2010年高考试题语文全国卷2解析版
![2010年高考试题语文全国卷2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c77da29769dc5022aaea00ab.png)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卷语文第一卷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泊.车(b6) 称.心(chèn) 唱主角.(jiǎo) 弹.丸之地(dàn)B.苍穹.(qióng) 掺.和(cān) 单行.本(xíng) 不偏不倚.(yǐ)C.梦魇.(yǎn) 本埠.(bù)黑魆魆..(xū) 燕颔.虎颈(hàn)D.祝祷.(dǎo) 鞭笞.(chī) 便.利店(biàn) 名噪.一时(cào)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A项“唱主角”的“角”应读jué;B项“掺和”的“掺”应读chān;D项“名噪一时”的“噪”应读zào。
故答案为C。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名运动员看上去一副弱不胜衣....的样子,实际上,他身体健,骨骼强健,耐力和速度非一般人可比。
B.在座的各位都是本领域的顶尖专家,我们请大家来,就是想听听各位的高见,大家不必客气.就姑妄言之....吧。
C.他闲来无事,就经常上网发一些飞短流长....的帖子,结果不仅弄得与同事邻里的关系很紧张,甚至还惹上了官司。
D.唐玄宗虽早就觉察到安安禄山有反叛之心,但并没有及时除掉他,反而放虎归山....,让他出任范阳节度使,这未免有点蹊跷。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熟语。
A项弱不胜衣;胜,禁得起。
形容人很瘦弱,连衣服都承受不起。
C项飞短流长:指散播谣言,中伤他人。
D项放虎归山:把老虎放回山上去,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
三项都使用正确。
B项姑妄而言之:姑且随便说说,不一定有什么道理,多用做自谦,用来说比尔纳不恰当。
故选B.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随着“天河一号”的问世,我国成为继美国后第二个能够研制运算速度为每秒千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的国家,在这一重要科学领域中跻身前列。
201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新课标
![201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a48e06f4941ea76e58fa0486.png)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新课标)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书”本是指文字符号,现在提到的“书”不是从文字符号讲,也不是从文字学“六书”来讲,而是从书法艺术讲。
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书”与“金”、“石”与“画”并称,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
书法是一种艺术,而且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
中国的汉字刚一出现,写字的人就有“写得好看”的要求和欲望。
如甲骨文就是如此,虽然字形繁难复杂,但是不论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要好看。
可见,自从有写字的行动以来,就伴随着艺术的要求,美观的要求。
不论是秦隶还是汉隶,都是刚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
所以到了晋朝后,真书(又叫楷书、正书)开始出现并逐渐定型。
真书虽然各家写法不同、风格不同,但字形的结构是一致的。
在历史上篆书、隶书等使用的时间都不如真书时间长久,真书至今仍在运用,就是因为它字形比较固定,笔画转折自然,并且可以连写,多写一笔少写一笔也容易被人发现。
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
草书另一个来源是从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草书,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到东晋以后与真书变来的草书合流。
真书的书写很方便,所以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涌现,艺术风格多样,出现了各种字体,比如颜体、柳体、欧体、褚体等。
在这以前没有人专门写字并靠书法出名的,就连王羲之也不是专门写字的人,古代也没有“书法家”这个称呼。
当时许多碑都是刻碑的工匠写的,到了唐朝开始文人写碑成风。
唐太宗爱写字,写了《晋词铭》《温泉铭》两个碑,还把这两个碑的拓本送外国使臣。
当时的文人和名臣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以及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写碑,这样书法的流派也逐渐增多,他们的碑帖一直流传至今。
其实,今天看见的敦煌、吐鲁番等地出土的文书、写经等,其水平真有超过传世碑版的。
唐朝一般人的文书里,也有书法比《晋词铭》|《温泉铭》好的,但是那些皇帝、大官写出来的就被人重视,许多无名书法家的作品就不为人所知了。
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2)
![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2)](https://img.taocdn.com/s3/m/83644ccb4693daef5ff73d03.png)
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2)1卷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模样(mó)疲惫(bèi)濒临绝境(bīn)并行不悖(bèi)B.麻痹(bì) 包庇(bì) 心潮澎湃(bài) 步履蹒跚(pán)C.贮藏(zhù) 鞭笞(chī)瞠目结舌(chēng) 解甲归田(jiě)D.畸形(jī)机械(jiè) 破绽百出(zhàn) 伺机报复(s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提纲舶来品一幅对联一诺千金B.凑合主弦律旁征博引死皮赖脸C.家具炒鱿鱼雍荣华贵流芳百世D.坐镇明信片枉费心机平心而论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伴随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展,生物芯片技术应运而生,并以完整的技术身份促进了基因组学的发展,带动了生物芯片技术的产业化。
B.足球比赛正在激烈进行着,只见一个防守队员快步赶上,抱住对方进攻队员的肩膀,从后面强行掀倒对方,而裁判却对此熟视无睹。
C.金沙遗址是成都地区继三星堆之后又一个重大的考古发现,对破解扑朔迷离的古蜀历史文化之谜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D.在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交汇处的凌云山上,雕凿有一尊高达71米的栩栩如生的弥勒佛像,这就是闻名世界的乐山大佛。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21世纪的中国有没有希望,关键在于既要坚定地继承和发掘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要广泛地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文化。
B.提高早餐质量十分重要,早餐营养应提供占人体每天所需总量三分之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因而我们对待早餐一定不要马虎。
C.那几天阴雨连绵,造成他家住的平房因年久失修而大面积漏雨,屋内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妻子只在这时才写信向他发一两句牢骚。
D.为及时征求和收集广大人民群众对我省“十一五”规划的意见和建议,省统计局日前在省内组织了一系列大型社会调查活动。
历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历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65a99065ce050876321346.png)
历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篇一:历届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字音2011年高考试题解析语文分项版之专题1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1.(重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答案】a2.(浙江)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答案】c【解析】馄饨(tu n),令人咋(z?)舌..3.(天津)下列词语中加点安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答案】 d4.(山东)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 磅秤/磅礴仿佛/佛手瓜....b. 钥匙/汤匙漩涡/涡轮机....刨除/刨根问底..调节/调虎离山..c. 驻扎/扎实亲事/亲家母伎俩/仨瓜俩枣......d. 果脯/胸脯胳臂/长臂猿倔强/强颜欢笑......【答案】d5.(全国)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6.(江西)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都正确的一组是【答案】 d7.(湖南)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答案:a.8.(广东)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协作/提携歼灭/忏悔畜牧/牲畜......b.豁免/庆贺膝盖/油漆载重/载体......c.胆怯/商榷扮演/搅拌反省/节省......d.储存/贮藏阻挠/妖娆传记/传奇......【答案】d9.(安徽)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a.角色∕角逐砥砺∕抵消载歌载舞∕载誉归来......b.贝壳∕地壳和蔼∕暮霭锲而不舍∕提纲挈领......c.和谐∕调和屡次∕步履称心如意∕拍手称快......d.模块∕楷模誊写∕家眷呱呱坠地∕沽名钓誉......10.(北京)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字音(10年天津卷)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答案b【命题意图】此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的知识,能力层级为a级。
2010年高考各省市语文试题古诗词鉴赏试题解析
![2010年高考各省市语文试题古诗词鉴赏试题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371e31fa76e58fafab0038f.png)
2010年高考各省市语文试题古诗词鉴赏试题解析一、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素蝶诗刘孝绰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参考答案:(1)这首诗描写了素蝶随蜂悠游,遇雀躲藏;映衬日光腾起,顺着风势返回;在花丛中时出时没,于树叶间上下翻飞。
是通过素蝶和周围事物的关系、对不同情况的反应来描写的。
(2)这首诗通过对素蝶活动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欢、沉浮,最后两句突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和向往。
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赏析:这首《咏素蝶诗》是南朝齐梁之际有“神童”兼“彭城才子”之誉的刘孝绰所作。
此诗在形式上采用了白描手法描写蝴蝶在风中、花中的飞舞的情况,同时运用了对比手法,以及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将蝴蝶飞舞的姿态描写得十分形象和逼真。
诗人仅仅用了四十字就把蝴蝶的性格、姿态、情感表现出来,让人如于风和日丽之时,见蝴蝶随着蜂儿转于绿蕙丛中,时而避雀隐,时而浴日舞,令人叹为观止。
联系刘孝绰虽然自负才华自视甚高,但一生仅做到秘书监,一直得不到提拔的遭遇,可知诗中蕴含着期盼得遇明主之意。
“嘉树欲相依”为全诗主旨。
素蝶即白蝶,诗首联写蝴蝶为了躲避天敌(“蜂”、“雀”)时而绕着草花飞,时而躲藏在草花丛中。
颔联写蝴蝶在阳光照射下随风翩翩起舞。
颈联写出蝴蝶在花草树木间出没。
诗的前三联采用白描的手法,使红花、绿草、白蝶、阳光、嘉树,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卷,充满了无限生机。
最后写出蝴蝶的期盼:希望这些提供蝴蝶栖息的花草树木能够永远存在。
这首咏物诗传达了古人朴素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愿望。
二、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201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湖北
![201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湖北](https://img.taocdn.com/s3/m/d3ccf4b665ce0508763213b3.png)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B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语文本试卷共8页,七大题23小题。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A.屏.气摒.弃并.蒂莲秉.烛待旦B.黄鹂.黎.明霹雳.舞磨砺.意志C.驼.绒滂沱.拓.荒者脱.颖而出D.翌.日游弋.溢.洪道逸.兴遄飞【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A.屏.气bǐng 摒.弃bìng 并.蒂莲bìng秉.烛待旦bǐngB.黄鹂. lí黎.明lí霹雳.舞lì磨砺.意志lìC.驼.绒tuó滂沱.tuó拓.荒者tuò脱.颖而出tuōD.翌.日 yì游弋.yì溢.洪道yì逸.兴遄飞yì【高考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易错提醒】“游弋”易读错。
四个选项都有一定的迷惑性【备考提示】考查读音相近的字的读音,要求考生不能只抓住常见易错的字音,而要切实练好普通话,在比较中辨别。
要注重考查普通话的读写能力培养。
2.下更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扭怩/扭捏交接/交结急风暴雨/疾风劲草B.姻缘/因缘机遇/际遇促膝谈心/抵足谈心C.口型/口形飘荡/漂荡轻歌曼舞/清歌妙舞D.意想/臆想定势/定式唾手可得/垂手而得【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扭怩”应为“忸怩”。
忸怩:羞惭的样子,与心理有关,应用“忸”。
【高考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易错提醒】“飘荡/漂荡”“定势/定式”有一定迷惑性,要加强平时积累。
【备考提示】本题重点在于辨别容易混淆的形近词。
如果怀疑某个是别字,可以写出几个同音字来比较,可以写出几个形似字来比较。
通过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推导这个字的含意,再放到这个词语中去判定是否相符。
对于独体字或形声字中的形旁已失去表意功能的形声字可以通过分析词语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是不是别字,还可以通过对整个词语的理解,来寻找不合语境的别字。
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2)
![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2)](https://img.taocdn.com/s3/m/e4b4d5ece009581b6bd9ebff.png)
我的潜力毅力你隐藏的能力是坚如磐石,韧如蒲苇的毅力。
平日里的你,心态超好,为人也十分随和,但唯一的缺点是你看不见你的优点,现在的你,是时候发挥自己的实力了,面对困境,你要勇敢起来,不应怯懦,相信你凭借自己强大的内心,再困难的事也会做到。
成功嘛,当然就会信手拈来了。
A、不是你身边的人都很清楚,你这个人,聪明,有能力而且不乏内涵。
但是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有时候缺个心眼,过于急躁了,所以你是有勇有谋但缺乏一个沉重的心态。
B、你的爱情天敌:腹黑之人你简单随性的性格虽然让人称道,容易对你产生好感。
但由于你没心没肺在爱情中依旧毫无城府,永远怀抱积极的态度,不知道在感情中如何才会令对方产生揪心的感觉,正是因为这样,谈恋爱之后的你会瞬间被人看透而失去神秘感觉,而城府极深,习惯隐藏的同性就会成为你的天敌,他们善于利用手段攻心的天性让人不自觉的被其吸引。
C、灵魂诗人你身上有十足的诗人范儿,而且是一个唯美的诗人,你太善于发现世间的美丽和微妙的情感,什么东西你都看到完全不同的那另一面,你就是个诗人,一个有灵魂的诗人。
此生你难逃哪种劫数(流浪劫你个热爱自由独立的家伙。
不得不经常漂泊,从一个遥远的地方到另外一个遥远的地方。
你这样的人天赋异禀,偶尔会得到好心的规劝要你安定下来,但是你拒绝接受。
你常常能看清楚同辈人无法了解的事务,能领悟到被掩埋的真相,但是这些反而让A、遇见童话恋情指数:★★★★★有人自己就是童话,你就是这种人。
别人穷极一生心思追求进入童话世界,你就住在这里。
这一切都源于你的心性,它能点石成金,把黑白枯燥的生活变成仙境。
关于童话般的恋情,那是别人遇到你才发生的事情。
你被别人一眼看穿了吗B、不会你很聪明,非常善于装傻,哪怕被当面揭穿,仍然可以面不改色心不跳的继续表演下去,直到别人都开始怀疑自己的时候,你就会说服对方完全的相信你,心理战的高手。
D、不会因为你从不可以掩饰什么,即使别人自以为揭穿了你,你也完全无所谓,因为你根本就不在意这些试探和评价,你从不掩饰,所以也不需要去在意。
【2010】【安徽】高考试卷及解析
![【2010】【安徽】高考试卷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f445f22192e45361066f561.png)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5页,第Ⅱ卷第6页至第8页。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
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选择题(第Ⅰ卷1-6题,第Ⅱ卷15-17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第Ⅰ卷7-14题,第Ⅱ卷18-21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来源:学科网ZXXK]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切传统都是过去的东西,但并非一切过去的东西都是传统。
可是,过去确系传统的一个重要特征,我们不能离开过去与现在的关系而谈传统。
传统都有其“原本”,原本是传统的始发言行。
传统的始发言行有其特定的原初行动者、特定的受动者,还有其特定的叫作参照系的现实环境。
在传统的原本中,所有这些都是特定的、不能代替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进展,原本逐步地被认为是具有权威性的、天经地义的、带有信仰性质的东西而为群体所接受,成为凝聚群体的力量,这样,原本也就逐步地形成为传统。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传统逐步形成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远离原本的过程。
这里所说的远离,是指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当时的参照系已消失而成为过去。
这样,传统在形成过程中就取得了相对独立于原本所处的参照系以及原初说话人、原初受话人的自主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卷语文声明:本答案为考试中心公布的标准答案,文言文详解详析,转载请保留解析信息。
第一卷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泊.车(bó) 称.心(chèn) 唱主角.(jiǎo) 弹.丸之地(dàn)B.苍穹.(qióng) 掺.和(cān) 单行.本(xíng) 不偏不倚.(yǐ)C.梦魇.(yǎn) 本埠.(bù)黑魆魆..(xū) 燕颔.虎颈(hàn)D.祝祷.(dǎo) 鞭笞.(chī) 便.利店(biàn) 名噪.一时(cào)①有的国家希望做到“天人合一”②人类衣食住行所需的一切资料都取自大自然③有的国家对待大自然的基本态度是“征服自然”④然而,大自然的容忍是有限度的,它是会报复的⑤他们把大自然看做伙伴,可惜他们的行动没能跟上⑥从表面看,大自然真的被他们征服了A. ②③①④⑤⑥B. ②③⑥④①⑤C. ③①⑤②④⑥D. ③④②①⑥⑤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
注意④中的“然而”表转折,③⑥和①⑤应该形成转折意,⑥在③后,⑤紧跟①,依据后文的“也”表明①⑤应该在④的后面,③⑥在④之前,②最适宜谓语句首,故选B。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我们所说的文化并不等于已经铸就的、一成不变的“文化的陈述”,而是要在永不停息的时间长流中,不断以当代意识对过去的“文化既成之物”加以新的解释,赋予新的含义。
因此,文化应是一种不断发展、永远正在形成的“将成之物”。
显然,先秦、汉魏、盛唐、宋朝和我们今天对于中国文化都会有不同的看法,都会用不同时代当时的意识对之重新界定。
毋庸置疑,在信息、交通空前发达的今天,所谓当代意识不可能不被各种外来意识所渗透。
事实上,任何文化都是在他种文化的影响下发展成熟的,脱离历史和现实状态去“寻根”,寻求纯粹的本土文化就不可能也无益处。
正如唐宋时期的人不可能排除印度文化影响,复归为先秦两汉时代的中国一样。
因此我们用以和世界交流的,应该是经过当代意识诠释的、能为现代世界所理解并在与世界交流中不断变化和完善的中国文化。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文中第三段说:“当然也还可以寻求其他途径,例如可以在两种话语之间有意识地寻找一种中介。
”说明两种文化的交流中还可以选择其他中介,如文学中的“死亡意识”、“生态环境”、“乌托邦现象”等。
故选C。
7 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从文化交流和比较看,寻求纯粹的本土文化既是不可能也无益处的,因此研究历史上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影响也是没有必要的。
B伏尔泰、莱布尼兹利用已经折射了的中国文化,为中国人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可见有的时候中国人并不真正了解中国。
C对于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不同文化体系的人会有不同的问答,而平等的对话正是获得我们这一时代最圆满的解答的唯一途径。
D从“相互沟通的话语”、“各自的话语”等说法来看,文中所谓的“话语”应该是指文(节选自《宋史·康保裔传》)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及.再遇阵没及:趁着。
B.寻.知代州。
移深州寻:不久。
C.会.暮,约诘朝合战会:适逢。
D.援不至,遂.没焉遂:于是。
康保裔,是河南洛阳人。
祖父叫康志忠,在攻打汴梁时战死了。
父亲叫康再遇,跟太祖打李筠,友死在战场上。
康保裔在周朝屡立战功,等到康再遇战死之后,皇帝下诏书让康保裔代替了父亲的职位,跟石守信一起攻下了泽州。
又和一些将领在石岭关打败了契丹人,做了登州刺史。
不久又作代州,又做深州刺史,还做过凉州观察使。
后来真宗即位,把康保裔诏回朝内,因为母亲年老需要勤加奉养,哪上等的尊酒茶米赐给他。
皇帝下诏书嘉奖了康保裔,又让他去做了高阳关都部署。
契丹兵大举入侵,诸将与契丹人在河间开战,康保裔亲选精锐的士兵参与战斗,恰逢傍晚,同契丹人约定第二天早晨打一仗。
但第二天一早,契丹第Ⅱ卷(非选择题)本卷共11小题,共120分。
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
四、(23分)11.把第Ⅰ卷(选择题) 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
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柬,斧已拦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
③酒阑:酒尽.(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答;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路暗花迷”表现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结合注释可知这是因为仕途失意所致,“无奈”“思家”等词语则表现了无可奈何之情和渴望回家之情,故答案为:表现了①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②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答: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本诗最明显的写作特色是四个场景组合在一起,一句一个场景;夜、笛、千山月,路、百种花,这些景物表达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是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在修辞上使用了工整的对仗。
故答案为:①一句一个场景;②以景写情,情景交融;③对仗十分工巧。
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大河家张承志大河家是一处黄河渡口。
年年放浪在大西北的黄土高原之家,大河家便渐渐地成了自己的必经之地。
它恰像那种地理老师不懂得暗中的地理枢纽;虽然偏疏贫穷,不为人知,却比交通干线的名声更自然更原始。
不露痕迹地沟通着中国。
这些地点,一旦了解多了,去熟了,就使人开始依恋。
像我此次离开祖国两年之久,从归国那一瞬起便觉得它们在一声声呼唤。
真是呼唤,听不见却感觉得到,在尚未立稳脚跟放下行李前,在尚不能马上去看望它们之前,该先在纸上与它们神交。
大河家是甘肃南缘边界上的一个回民小镇。
密集的、土夯的农家参差不齐地排成几条街巷,街头处有一块尘土飞扬的空场,那就是著名的大河家集。
店铺簇堆,人马拥挤。
集上半数以上都是头戴白帽的回民。
清真寺的塔尖高出青杨树的梢头,远近能看见十几座之多。
我住在韩三十八家里是第几次了,现在回想着已经数不清楚。
此刻从异国归来,仿佛中我又住进了他那院里。
韩三十八今年应是八十岁。
他也喜欢看河。
黎明时,雾罩河,他一声不响地凝望着那一川雾。
水气渗在他脸上的皱纹里,我猜不出他在看河时想些什么。
他从死地里挣着命回来了。
五十年前他做过护兵,在喀什以南的戈壁滩上,捏着步枪疯跑,天上的飞机追着他们剿杀。
那是没有边的大戈壁滩呐,不知道人怎么能跑过飞机。
队伍散了,他和几个大河家同乡钻进了昆仑山。
沿着昆仑山北缘,沿着塔里木沙漠南缘。
他们几个大河家男子逃回了家——世界上著书立说的探险家谁走过这样的路线?韩三十八老汉和我看河,总是默默无语。
他从来不提当年,也不讲他见识过的血腥沙场。
这对我这个求学者不免可惜,因由我只有凭自己猜想了。
返回大河家以后,他干尽了渡口远近的一切营生:船客、金客、麦客。
卖过茶叶,闯过藏人地方。
黄河是他的家路;他说过,只要挣上了钱,就找河。
在任何一个渡口搭上个筏子,或是再当个筏客子再挣几个钱,不多久就能与他的妇人相遇。
这真是一种准确的地理;任世界再大也不难找到黄河,河水一直流向家门,正因此韩三十八老汉稳如泰山,任世事浮沉总那么胸有成竹。
壮游无止,这是中国的古风。
与其随波逐流,不如先去大河家住一阵。
去看甘青两省,去看黄土高原和积石山脉的分界,去看那造雾的滔滔大河,和真的经过险境的人一块。
14.结合全文来看,开头三段在文章中有哪些作用?(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看段落的作用,要看本身的作用,与标题、开头、上文、下文、结尾的作用,看它在文章中的地位。
本文前三段,第一段点出题目含义;第二段介绍大河家的基本情况,点出主题,预示下文;第三段写出写作缘由,抒发情感。
故答案总结为:①开门见山,点出文章的主题;②挑明写作缘由,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③奠定文章的抒情基调,展现思想深沉、情感饱满的特点;④总领下文,预示行文的内在机构,当下的感念与往昔的情景相互交织。
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4分)(1)不露痕迹地沟通着中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与其随波逐流,不如先去大河家住一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章思路。
看段落的作用,要看本身的作用,与标题、开头、上文、下文、结尾的作用,看它在文章中的地位。
故答案总结为:①上承前文作补充,指明了上一段中“船客子”的含义;②为后文作铺垫,解释下文“金客”、“麦客”等的含义;③使文章节奏有了变化。
17.(1)韩三十八老汉“喜欢看河”又“总是默默无语”,这是为什么?(2)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有是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6分)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韩三十八老汉喜欢看河是因为老汉与河的关系,“默默无语”是坎坷人生后的醒悟。
作者写韩老汉,是将他当作了底层人的代表,写韩老汉的动作,就是写意韩老汉为代表的大河家人、底层人与河的关系以及作者的思考。
故答案总结为:第一问:①黄河是韩三十八老汉的母亲河,是他生命的安全港湾;②壮观的黄河让韩三十八老汉百看不厌,让他想起了自己坎坷的人生;③韩三十八老汉历经险境,已经胸有成竹,波澜不惊。
第二问:①揭示黄河与大河家人之间命运与共的关系:②传达作者对自己与黄河、黄土地以及底层人民关系的感悟.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实词。
“专线电话”与“设立”搭配,服务页面和电话的20.仿照下面的示例,以“博大”为话题,另写三个句子,要求内容贴切,所写的句子形成排比,句式与示例相同。
(6分)成熟是一种临危不乱的从容;成熟是一种宠辱不惊的淡定;成熟是一种卓尔不群的大气。
答:解析:要内容贴切,形成排比,句式相同。
答案略。
七、(60分)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今年世界读书日这天,网上展开了关于“浅阅读”的讨论。
甲:什么是浅阅读?乙:就是追求简单轻松、实用有趣的阅读嘛。
浅阅读很时髦的。
丙:如今是读图时代,人们喜欢视觉上的冲击和享受。
丁:浅阅读就像吃快餐,好吃没营养,积累不了什么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