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检测技术课程设计
激光三角法测量物体位移

《光电检测课程设计》题目名称激光三角法测位移学生姓名毛启盛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学号*********指导教师王凌云光电工程学院2015年 12 月摘要本课程设计基于激光三角法原理对物体较小范围内的移动进行测量。
在长度、距离及三位形貌等的测试中有广泛应用。
通过激光三角法两个方案直射式和斜射式的特点,结合实验条件,选择最合适的方案进行测量。
本次测量最大的特点就是非接触式测距,实际中对非接触式测距一般很难知道物体到成像透镜的距离,可由成像透镜焦距以及激光光线和物体散射光线组成的三角形的边长计算出该距离。
通过定标,得出透镜上成像距离与物体像移动距离间的对应关系,用此标尺作为计算移动位移的标准。
移动物体采集光斑图像,用matlab软件对图像处理进行处理,计算像的移动距离,再根据几何关系推导出物体的实际移动距离。
在最后计算出该方案的标准不确定度,并对方案产生的误差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
设计方案光路简单,方便快捷,受环境影响小而且测量精确度较高。
关键词:激光三角法;测距;定标;CCD;误差分析目录引言 (1)1. 设计任务 (1)2. 激光三角法测距基本原理 (1)3.方案论证和选择 (2)3.1 激光三角法测距现状 (2)3.2 测量方案 (2)3.3 方案比较与选择 (4)3.4 器件选择 (6)4. 方案验证步骤及数据记录 (6)4.1 方案验证步骤 (6)4.2 测量数据记录 (6)4.2.1 测量获得成像透镜焦距 (6)4.2.2 定标 (7)4.2.3 移动物体测量位移 (8)5. 测量数据处理 (8)5.1 各个距离测量值计算 (8)5.2 定标计算 (9)5.3 光斑位移量计算 (10)5.4夹角和物体实际移动位移计算 (11)6. 误差分析及方案评价 (12)6.1 相对误差和绝对误差计算 (12)6.2 误差分析 (12)6.3 设计方案评价 (13)7. 课题分析评价 (13)8. 课设总结 (14)参考文献 (14)附录1 实验器件清单 (15)附录2 实验光路图 (17)附录3 图像处理程序 (18)附录4 光斑图像处理后灰度图 (19)附录5 物体移动光斑图 (20)引言激光具有方向性好、单色性好、亮度高等特点,因此利用它们作为测距的发射源有很多优势,比如测量速度快、精度高、测距远等。
光电检测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光电系统设计与检测说明书电子照片(证件照)题目红外遥控设计系(部) ******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20100411**指导教师******起止日期13年6月 3日6月15日长沙学院课程设计鉴定表10级光电检测课程设计任务书系(部):电子与通信工程系专业:光电指导教师: 刘莉孙利平谭志光谢志宇 2013-6-8摘要:很多电器都采用红外遥控,那么红外遥控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本文将介绍其原理和设计方法。
红外线遥控就是利用波长为0.76~1.5μm之间的近红外线来传送控制信号的。
常用的红外遥控系统一般分发射和接收两个部分。
红外遥控常用的载波频率为38kHz,这是由发射端所使用的455kHz晶振来决定的,在发射端要对晶振进行整数分频,分频系数一般取12,所以455kHz÷12≈37.9 kHz≈38kHz。
也有一些遥控系统采用36kHz、40kHz、56kHz等,一般由发射端晶振的振荡频率来决定。
接收端的输出状态大致可分为脉冲、电平、自锁、互锁、数据五种形式。
关键词:80c51单片机、红外发光二极管、晶振目录1、绪论 (7)2、红外遥控器 (8)2.1、基本原理及应用 (8)2.2、红外遥控发射部分 (9)2.3、红外遥控接收部分 (11)2.4、系统设计 (12)3、设计思路 (13)4、设计成果展示 (14)5、总结 (15)6、参考文献: (15)附录1: (16)1、绪论人的眼睛能看到的可见光按波长从长到短排列,依次为红、橙、黄、绿、青、蓝、紫。
其中红光的波长范围为0.62~0.76μm;紫光的波长范围为0.38~0.46μm。
比紫光波长还短的光叫紫外线,比红光波长还长的光叫红外线。
红外线遥控就是利用波长为0.76~1.5μm 之间的近红外线来传送控制信号的。
发射部分的主要元件为红外发光二极管。
它实际上是一只特殊的发光二极管,由于其内部材料不同于普通发光二极管,因而在其两端施加一定电压时,它便发出的是红外线而不是可见光。
光电检测技术课程设计

光电检测技术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光电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理解光电效应、光电器件的工作机制及其在检测中的应用;2. 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光电传感器及其特点,能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光电传感器;3. 引导学生掌握光电检测系统中的信号处理方法,了解相关检测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光电检测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进行简单的光电检测系统设计;2.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正确操作光电传感器及相关检测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在小组合作中共同完成光电检测系统的设计与调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光电检测技术及其应用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学习积极性;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光电检测技术在环保、节能等领域的重要作用;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光电检测技术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二年级物理选修课程,结合物理知识和实际应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特点:高二学生在物理知识方面具备一定基础,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对新技术和新设备充满好奇心。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注重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光电检测技术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为我国光电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教学内容1. 光电检测技术基本原理- 光电效应(光电导效应、光伏效应、光生伏特效应)- 光电器件(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光电管、光电耦合器)2. 光电传感器及其应用- 不同类型的光电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位置传感器、转速传感器等)- 光电传感器的选型与应用3. 光电检测系统设计- 信号处理方法(模拟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 检测电路设计与实现(放大电路、滤波电路、信号转换电路等)4.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光电传感器操作与调试- 光电检测系统设计实例分析- 小组项目:设计并实现一个简易的光电检测系统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光电检测技术基本原理学习,了解光电器件的工作机制;第二周:学习光电传感器及其应用,进行光电传感器选型分析;第三周:学习光电检测系统设计,掌握信号处理方法和检测电路设计;第四周: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小组项目设计与实施;第五周:项目展示与评价,总结课程学习成果。
光电技术教学大纲

光电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光和电的相互作用原理,掌握光电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理解光电效应及其应用;2.掌握光电检测与测量技术;3.学会运用光电技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4.具备对光电故障进行诊断和维修的能力;5.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第一讲:光电效应及其应用1.光电效应的基本原理;2.光电效应在太阳能应用中的作用;3.光电效应在光电检测中的应用;4.光电效应在数字存储领域的应用。
第二讲:光电检测与测量技术1.光电传感器的种类和原理;2.光电传感器的检测与测量方法;3.光电解调技术;4.光纤传感技术。
第三讲:光电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1.光电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2.光电技术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应用;3.光电技术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4.光电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
第四讲:光电故障诊断与维修1.光电故障的分类和特点;2.光电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3.光电故障的维修技术。
第五讲:光电技术的创新与实践1.光电技术的前沿发展;2.光电技术的实践应用;3.光电技术的创新思维;4.光电技术的创新应用实践。
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2.实验学习;3.课程设计;4.职业技能培训。
五、考核要求1.日常考核:50分;2.实验考核:20分;3.课程设计:20分;4.考试:10分。
六、参考教材1.《光电技术基础》;2.《现代光电技术》;3.《光电测量技术》;4.《DigiTech-光电技术实践教程》。
七、教学资料1.课件资料;2.相关实验文档;3.操作手册及实验器材清单;4.自主学习资料。
八、教学进度本课程共分为五次教学,每次教学分别对应一讲内容,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讲:光电效应及其应用;2.第二讲:光电检测与测量技术;3.第三讲:光电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4.第四讲:光电故障诊断与维修;5.第五讲:光电技术的创新与实践。
九、教学评价本课程采用科学、客观的测评方法进行应用,重视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和课程实践能力的考查。
《光电探测技术》课程标准

《光电探测技术》课程标准课程代码:学时:36 学分:2一、课程的地位与任务《光电探测技术》课程是光电制造与应用技术专业(五年一贯制)开设的一门2学分的专业拓展课程,针对光机电一体化设备中涉及的光检测和控制技术,讲述光的度量、光电检测器件工作原理及特性、光电导探测器、结型光电探测器、光电成像器件、光纤传感检测、光电信号检测电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测量与自动化技术及其应用等知识,开拓学生思维。
二、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学时分配1.课程的主要内容光的度量、光电检测器件工作原理及特性、光电导探测器、结型光电探测器、光电成像器件、光纤传感检测、光电信号检测电路,基本光电元器件检测、识别、焊接、装配。
第1章光的度量1.1辐射度量1.2光度的基本物理量1.3光度量基本定律1.4照度计与亮度计第2章光电检测器件工作原理及特性2.1光电检测器件的物理基础2.2光电检测器件的特性参数2.3光电导探测器及应用3.1光电导探测器的工作原理3.2光敏电阻的结构及分类3.3光敏电阻的特性3.4光敏电阻的应用习题3.5结型光电探测器及应用1.1结型半导体光伏效应1.2光电池1.3光电二极管1.4光电三极管1.5光电开关与光电耦合器1.6光电位置探测器第5章光电成像器件及应用5.1ccd图像传感器5.2CmOS图像传感器第6章光纤传感检测技术及应用6.1光纤传感器的基础6.2光纤的光波调制技术6.3光纤传感器实例第7章光电信号检测电路6.1光电检测电路的设计要求6.2光电信号输入电路的静态计算6.3光电信号检测电路的动态计算6.4前置放大器7.5滤波器7.6光电信号主放大器8.学时分配1.本课程注重学生对光电检测器件的应用能力培养;2.采取理论教学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以增强课程学习的理实性;四、课程的实践环节安排实验一光敏电阻的应用实验二光电二极管的应用实验三光电位置探测器的应用实验四光纤传感器的应用实验五光电检测电路的单元电路设计五、推荐教材和主要参考书《光电探测技术与应用》作者:黄焰、肖彬、孙冬丽,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六、考核方式及标准平时考核成绩占60%(出勤+作业+其它),期末考试(开卷)占40%。
光电仪器设计课程设计

光电仪器设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光电仪器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光电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光电仪器的基本原理和组成;2.掌握光电检测、信号处理和显示技术;3.学会光电仪器的设计方法和步骤;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光电仪器设计问题。
同时,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光电仪器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光电仪器的基本原理、光电检测技术、信号处理和显示技术、光电仪器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光电仪器的基本原理:光的传播、光电效应、光的检测;2.光电检测技术:光电探测器、信号处理电路、显示技术;3.光电仪器的设计方法和步骤:设计原理、设计方法、设计实践;4.光电仪器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光电仪器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讲解光电仪器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使学生掌握光电仪器的理论知识;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光电仪器的设计案例,使学生了解光电仪器的实际应用;4.实验法:进行光电仪器的设计和实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光电仪器设计》作为主教材,系统介绍光电仪器的理论知识;2.参考书:推荐《光电检测技术》、《信号处理与显示》等参考书,供学生深入学习;3.多媒体资料:制作光电仪器设计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光电仪器的原理和设计方法;4.实验设备:准备光电仪器设计所需的实验设备和器材,进行实际操作和实验。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以保证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光电信息课程设计

光电信息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维度: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掌握光电信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了解光电技术的发展趋势。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光电信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光电技术的兴趣和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分为五个部分:光电信息的基本概念、光电元件、光电检测技术、光电信息技术应用、光电技术的发展趋势。
1.光电信息的基本概念:光的传播、光电效应、光的波动性等。
2.光电元件:光电探测器、光电开关、光电二极管等。
3.光电检测技术:光电信号的放大、滤波、线性拟合等。
4.光电信息技术应用:光纤通信、光电显示、光电存储等。
5.光电技术的发展趋势:集成光学、量子光学、生物光学等。
三、教学方法本章节的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教师讲解光电信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光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心得体会。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光电项目,让学生了解光电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
4.实验法:学生动手进行光电实验,巩固理论知识。
四、教学资源本章节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光电信息知识。
2.参考书: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4.实验设备:购置先进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章节的教学评估主要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评估方式,以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考试:定期进行光电信息课程考试,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掌握。
光电检测技术课程设计流水线光电计数器的设计

光电检测技术课程设计流水线光电计数器的设计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组长:组员:目录1引言 (2)2 设计内容及要求 (2)2.1基本内容 (2)2.2提高要求 (2)3 光电计数器的系统设计 (3)3.1系统硬件设计 (3)3.1.1各模块组成 (4)3.1.2系统总电路图 (7)3.2软件程序设计 (8)4结束语 (11)参考文献 (11)流水线光电计数器的设计摘要:本系统采用的是以单片机AT89C52为核心的自动计数器。
将红外发光管与光电接收管相对放置,每当物体通过一次,光电接收管的输出电压就发生一次变化,这个变化的电压信号通过放大和处理后,输入至单片机AT89C52的P3.2口,通过软件控制并以LED加以显示,便可以实现对物体的计数统计。
本计数器可将机械或人工计数方式变为电子计数,并且采用LED数码管显示,可适用于诸多行业。
关键词:自动计数器,计数触发,光电式传感器The design of photoelectric counterKey words:automatic counters, counting trigger, photoelectric sensor1 引言21世纪是信息时代,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
传感与检测技术的重要性在于它是获得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必要处理的基础技术,是获取信息和处理加工信息的手段,无法获取信息则无法运用信息。
在啤酒、汽水和罐头等灌装生产线上,常常需要对随传送带传送到包装处的成品瓶进行自动计数,以便统计产量或为计算机管理系统提供数据。
而数字式电子计数器有直观和计数精确的优点,目前已在各种行业中普遍使用。
数字式电子计数器有多种计数触发方式,它是由实际使用条件和环境决定的,通常分为接触式计数器和非接触式计数器两种。
本次设计的光电计数器为非接触式计数器中的一种。
光电式传感器是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一种传感器。
它的理论基础是光电效应。
这类效应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外光电效应,即在光照射下,能使电子逸出物体表面。
光电检测原理与技术课程设计光学准直系统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光电检测原理与技术课程设计光电准直系统一、引言准直系统是利用光学自准原理,利用小角度测量或可转化位小角度测量的一种常用技术测试仪器。
所谓光电准直系统就是光学准直系统与光电技术结合的产物。
它具有测量精度高的优点,在精密,超精密定位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小角度测量有多种方法,本实验主要采用平面反射镜的光学杠杆原理,在探测光斑移动时使用CCD来经行图像的采集。
关键字:光学杠杆光学准直系统望远镜系统照明系统CCD二、基本原理:(一)光学准直系统的基本原理这部分系统,通常是由光源,位于物镜焦平面上的分划板和物镜三部分组成,望远镜实际上是准直装置的你应用,它是将入射的平行光在其焦平面上,然后再用目镜直接观察光斑的变化。
图 2.1 准直系统原理图2.2 望远镜系统工作原理一个准直管和一个望远镜组合,两个装置的光轴在一条直线上,我们将看到从发光点 F 发出的光线通过准直管的物镜变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束,进入望远镜的物镜之后在汇聚到F点;同样发自焦平面上另一点F1的光线射出准直管后变成方向平行与光轴的光束,它在进入望远镜后汇聚于其焦平面的F1 点。
因此,线位移之比等于两系统焦距之比。
由于平行光束成像的位置位移的由他的方向所确定,而不受平行光束在进入透镜前所走过的距离的影响,所以与发光点 F 及F1相关的像F及F的位置不依赖于准直管和望远镜之间的距离。
在准直管的前面放置一个全反射镜,准直管发出的平行光束再由它本身来接受,就相当与集准直管与望远镜一体,这就是准直的原理。
将一个刻度线的图像以平行光束(准直光)的形式投射到反射镜上,该反射镜将其光束反射回准直系统。
如果反射镜与光轴垂直则光束将返回其自身。
如果反射镜倾斜一个角度a,则其反射光将于2a反射回来。
根据反射光的倾斜程度,自准图像将会以更大的角度发生位移。
通过测量自准直图像在X轴丫轴上的唯一可以测量得反射镜的角度变化。
光电检测技术与系统第二版课程设计

光电检测技术与系统第二版课程设计概述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践项目,深入了解光电检测技术和系统,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设计将涵盖以下主题:•光电检测的概念和原理•光电检测中常用的器件和传感器•光电检测信号的处理和分析•光电检测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本设计将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理论研究和实验演示。
•第二部分:实际项目研究和应用案例。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分为两个模块:第一模块(理论研究)本模块的目标是深入了解光电检测技术和系统的理论。
学生将学习以下重点内容:•光电检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光电检测中常见的器件和传感器•光电检测信号的处理和分析方法•光电检测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法第二模块(实验演示)本模块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演示深入了解光电检测技术和系统的使用。
学生将学习以下内容:•如何选择和使用适当的光电检测传感器•光电检测信号的处理和分析方法•光电检测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法学生将运用已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演示,制作一份光电检测技术的课程报告,该报告的目标是让学生在光电检测技术和系统方面的理解更加深刻。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分为两个模块:第一模块(实际项目研究)本模块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研究具体的实际项目,深入了解光电检测技术和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
学生将研究以下内容:•光电检测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光电检测技术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光电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第二模块(应用案例)本模块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应用案例研究,了解光电检测技术和系统在实际情况中的应用。
学生将学习以下内容:•光电检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不足•光电检测技术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案例•光电检测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法学生将运用已经学到的知识和调查结果,制作一份光电检测技术的应用案例报告,该报告的目标是让学生对光电检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有更为深刻的了解。
总结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将学到光电检测技术和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光电检测中常见的器件和传感器,学会光电检测信号的处理和分析方法,了解光电检测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法。
CCD测量课程设计

CCD测量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CCD(电荷耦合器件)的基本原理、性能参数和测量方法,能够运用CCD进行图像采集和处理。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CCD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掌握CCD的性能参数,如分辨率和灵敏度等;(3)熟悉CCD的测量方法和应用领域。
2.技能目标:(1)能够使用CCD进行图像采集;(2)能够对CCD采集的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3)能够运用CCD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2)增强学生对光电技术的兴趣和热情;(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D的基本原理:介绍CCD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特点;D的性能参数:讲解分辨率和灵敏度等性能参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D的测量方法:介绍CCD的测量原理和实验操作方法;D的应用领域:阐述CCD在光电技术中的应用和实例。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课程目标,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CCD的基本原理、性能参数和测量方法;2.讨论法:学生讨论CCD的应用领域和实际问题解决方案;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CCD应用案例,引导学生运用CCD解决实际问题;4.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CCD进行图像采集和处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光电技术》等相关教材,为学生提供理论基础;2.参考书:提供《CCD原理与应用》等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直观展示CCD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实例;4.实验设备:准备CCD器件、图像采集卡等实验设备,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具体评估方式如下: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2.作业:布置相关的CCD测量练习题,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3.考试:安排一次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CCD基本原理、性能参数和测量方法的掌握程度。
光电检测

第1章概述光电检测技术是光电信息技术的主要技术之一,它主要包括光电变换技术、光信息获取与光信息测量技术以及测量信息的光电处理技术等。
如用光电方法实现各种物理量的测量,微光、弱光测量,红外测量,光扫描、光跟踪测量,激光测量,光纤测量,图像测量等。
光电检测技术将光学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实现对各种量的测量,他具有如下特点:(1)高精度。
光电测量的精度是各种测量技术中精度最高的一种。
如用激光干涉法测量长度的精度可达0.05μm/m;光栅莫尔条纹法测角可达到;用激光测距法测量地球与月球之间距离的分辨力可达到1m。
(2)高速度。
光电测量以光为媒介,而光是各种物质中传播速度最快的,无疑用光学方法获取和传递信息是最快的。
(3)远距离、大量程。
光是最便于远距离粗寒痹的介质,尤其适用于遥控和遥测,如武器制导、光电跟踪、电视遥测等。
(4)非接触测量。
光照到被测物体上可以认为是没有测量力的,因此也无摩擦,可以实现动态测量,是各种测量方法中效率最高的一种。
(5)寿命长。
在理论上光波是永不磨损的,只要复现性做得好,可以永久的使用。
(6)具有很强的信息处理和运算能力,可将复杂信息并行处理。
用光电方法还便于信息的控制和存储,易于实现自动化,,易于与计算机连接,易于实现只能化。
光电测试技术是现代科学、国家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新技术,是机、光、电、计算机相结合的新技术,是最具有潜力的信息技术之一。
1.1本课题的前景与意义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报警器的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传统的报警器通常采用触摸式、开关报警器等。
这类报警器具有性能稳定、实用性强等特点,但是也具有应用范围窄等缺点。
而且安全性能也不是很好。
光电报警就很好的改善了这些方面。
如今,光电报警器已经广泛应用到工农业生产、自动化仪表、医疗电子设备等领域本实验的设计借助于模拟电路和数字逻辑电路,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使设计变得简单、方便、灵活性强。
(整理)光电课程设计_光学仿真.

概述:一、光源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光源器件可实现从电信号到光信号的转换,是光发射机以及光纤通信系统的核心器件,它的性能直接关系到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和质量指标。
光纤通信系统要求光源具有合适的发射波长,处在光纤的低损耗窗口之中;有足够大的输出功率,从而有较长的传输距离;有较窄的发光谱线,可以减少光纤的色散对信号传输质量的影响;易于与光纤耦合,确保更多的光功率进入光纤;易于调制,响应速度要快,调制失真小,带宽大;在室温下能连续工作,可靠性高,寿命至少在10万小时以上。
下面简单介绍已广泛应用的两类半导体光源: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 )和半导体激光二极管(LD )。
1 发光二极管(LED )发光二极管(LED )是低速、短距离光波通信系统中常用的光源。
其寿命很长,受温度影响较小,输出光功率与注入电流的线性关系较好,价格也比较便宜。
驱动电路简单,不存在模式噪声等问 题。
发光二极管结构简单,是一个正向偏置的PN 同质结,电子-空穴对在耗尽区辐射复合发光,称为电致发光。
发出的部分光耦合进入光纤供传输使用。
LED 所发出的光是非相干光,具有较宽的谱宽(30~60nm )和较大的发射角(≈100°)。
自发辐射产生的功率是由正向偏置电压产生的注入电流提供的,当注入电流为I ,在稳态时,电子-空穴对通过辐射和非辐射复合,其复合率等于载流子注入率I/q ,其中发射电子的复合率决定于内量子效率ηint ,光子产生率为(I ηint/q),因此LED 内产生的光功率为()int int /P w q η= (2.1)式中,ω 为光量子能量。
假定所有发射的光子能量近似相等,并设从LED 逸出的功率占内部产生功率的份额为ηext ,则LED 的发射功率为()int int /e ext ext P P w q I ηηη== (2.2) ηext 亦称为外量子效率。
由上式可知,LED 发射功率P 和注入电流I 成正比。
一维PSD位移测量设计(光电检测课设)

摘要2一、引言3二、根本原理3三、结构与测量原理3四、位移测量设计41、一维PSD位移测量原理52、一维PSD转换电路与分析6五、结论分析7参考文献8摘要半导体光电位置传感器〔即PSD〕是一种基于横向光电效应的新型半导体光电位置敏感传感器。
它除了具有光电二极管阵列和CCD的定位性能外,还具有灵敏度高、分辨率高、响应速度快、电路配置简单等特点,因而被人们所重视。
PSD 的开展趋势是高分辨率、高线性度、快响应、与信号采集处理等多功能集成。
本文基于一维PSD位置传感器非接触性测量物体位移,实现对PSD的简单应用。
关键词:半导体横向光电效应PSD位置传感器转换电路一维PSD 非接触性位移测量一、引言半导体光电位置传感器(即PSD:Position Sensitive Device)是一种光电测距器件。
它除了具有光电二极管阵列和CCD的定位性歪,还具有灵敏度高,分辨率高,响应速度快与信号采集处理等多功能集成。
PSD基于非均匀半导体"横向光电效应",达到器件对入射光或粒子位置敏感。
PSD由四局部组成:PSD传感器、电子处理元件、半导体激光源、支架〔固定PSD光传感器与激光光源相对位置〕。
PSD的主要特点是位置分辨率高、响应速度快、光谱响应X围宽、可靠性高,处理电路简单、光敏面内无盲区,可同时检测位置的光强,测量结果与光斑尺寸和形状无关。
由于其具有特有的性能,因而能获得目标位置连续变化的信号,在位置、位移、距离、角度与其相关量的检测中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在PSD光电实验中,根据读出电压值的变化,可以知道物体的运动变化,从而达到了解光电传感器的构造原理和电子线路的设计与实践、运算放大器的应用。
由于其具有精度高的优点,在测量物体时,即使测量物体位置有微小的变化,电压值都会有很明显的变化。
二、根本原理PSD是一种基于非均匀半导体横向光电效应的、对入射光或粒子位置敏感的光电器件。
PSD的光敏面能将光点位置转化为电信号,当一束光射到PSD的光敏面上时,在同一面上的不同电极之间将会有电流流过,这种电压或电流随着光点的位置变化的现象时半导体的横向光电效应。
光电红外检测课程设计

光电红外检测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光电红外检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光电检测的物理基础,掌握光电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了解光电检测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并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掌握光电效应和光子探测的基本原理;2.理解各种光电探测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3.了解光电检测技术在光通信、光纤传感器、光电测量和光电显示等领域的应用;4.掌握光电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分析和解决光电检测过程中的实际问题;2.具备光电实验的设计和操作能力;3.能够使用相关仪器和设备进行光电检测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对光电检测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提高科学素养;2.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3.增强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光电效应和光子探测、光电探测器、光电检测技术及其应用等。
具体安排如下:1.第1-2章:光电效应和光子探测,包括光电效应的原理、光子探测的物理基础等;2.第3-4章:光电探测器,包括各种光电探测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性能参数等;3.第5-6章:光电检测技术及其应用,包括光电检测技术在光通信、光纤传感器、光电测量和光电显示等领域的应用案例;4.实验环节:进行光电检测实验,包括光电效应实验、光电探测器性能测试实验等。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用于讲解光电效应和光子探测、光电探测器、光电检测技术及其应用的基本原理和概念;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光电检测技术的相关问题;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光电检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光电检测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光电开关式检测及计数器设计

学校代码:10904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设计光电开关式检测及计数器设计姓 名:学 号:指导教师:院系(部所):专业:完成日期:随着今社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流水线上的产品和各种公共场所需要进行自动计数。
基于单片机构成的产品自动计数器有直观和计数精确的优点,目前已在各种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数字计数器有多种形式,总体来说有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在科技发展的今天,非接触式红外计数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设计采用一对红外发射接收管作为红外计数器的信号检测头,具有价格低廉,抗干扰性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特点。
指导思想是利用红外发光管发射红外线,红外接收管接收此红外线,并将其放大、整流形成低电平信号.当有人或物挡住红外光时,接收管没有接收到红外信号,放大器将输出高电平,同时将这个电平信号送入单片机进行控制计数,并且使数码管显示数值。
这样就得到要统计的人或物的数量。
关键字:自动计数;单片机;数码管第1章绪论 (1)1.1前言 (1)1.2选题背景 (1)1.3国内外的研究概况 (1)第2章基于单片机构成的产品自动计数器的设计 (2)2.1方案思路 (2)2.2 系统总体框图和原理 (2)2.3系统单元电路设计 (3)2.3.1电源供电电路 (3)2.3.2 红外线检测部分 (6)第3章单片机计数及控制部分 (8)3.1计数部分 (8)3.2单片机控制部分 (9)参考文献 (10)谢词 (11)第1章绪论1.1 前言在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厂家基本采用流水线技术进行产品生产作业,而怎样对其线上的产品进行实时的、有效的、精确的自动计数成为广大生产厂家十分关注的问题。
传统的机械式或电子式计数器电路比较复杂,元器件数量较多,故障率较高,维修比较困难,而设置预定数值不太方便,功能不易更改且功能过于单一,适用范围较窄。
而基于单片机为核心控制的计数器有着能够实时、精确、可靠、稳定等计数优点已成为广大厂家的首先自动计数装置。
课程设计 光电脉搏检测电路设计报告

光电脉搏检测电路设计报告脉搏波的概述1.脉搏波的定义脉搏波是以心脏搏动为动力源, 通过血管系的传导而产生的容积变化和振动现象。
当心脏收缩时, 有相当数量的血液进入原已充满血液的主动脉内, 使得该处的弹性管壁被撑开,此时心脏推动血液所作的功转化为血管的弹性势能; 心脏停止收缩时, 扩张了的那部分血管也跟着收缩, 驱使血液向前流动, 结果又使前面血管的管壁跟着扩张, 如此类推。
这种过程和波动在弹性介质中的传播有些类似, 因此称为脉搏波(pulse wave) 。
2.脉搏信息血液在人体内循环流动过程中, 经历过心脏的舒张、内脏流量的涨落、血管各端点的阻滞、血管内波的折一反射以及血管壁的黏弹等过程。
脉搏波不仅受到心脏状况的影响, 同时要受到内环境调控功能器官(脏器) 状态所需血液参数以及系统状态参数等的影响。
所以脉搏波所呈现出的形态、强度、速率和节律等方面的综合信息富含有关心脏、内外循环和神经等系统的动态信息, 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人体心血管系统中许多生理病理的血流特征。
3.脉搏测量的意义脉搏是临床检查和生理研究中常见的生理现象, 包含了反映心脏和血管状态的重要生理信息。
人体内各器官的健康状态、病变等信息将以某种方式显现在脉搏中即在脉象中。
人体脉象中富含有关心脏、内外循环和神经等系统的动态信息。
通过对脉搏波检测得到的脉波图含有出许多有诊断价值的信息, 可以用来预测人体某些器脏结构和功能的变换趋势, 如:血管几何形态和力学性质的变异会引起脉搏波波形和波速等性质的改变, 而脉搏的病理生理性改变常引发各种心血管事件, 脉搏生理性能的改变可以先于疾病临床症状出现, 通过对脉搏的检测可以对如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引起的血管病变进行评估。
同时脉搏测量还为血压测量, 血流测量及其他某些生理检测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理参考信号。
设计目的与意义❖目的应用光电式传感器、放大滤波电路组成的脉搏测量电路通过示波器显示人体指端动脉脉搏信息❖意义通过观测到的脉搏的次数、跳动的波形为临床提供部分诊断价值的信息, 为人体某些器脏结构和功能的变换趋势提供生理参考信号系统设计1.测量信号的特征❖人体信息本身具有不稳定性、非线性和概率特性。
光电技术课程设计心得

光电技术课程设计心得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光电技术的基本原理,理解光电器件的工作机理,了解光电技术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
能够描述光电效应、光电器件的构造及功能,并运用相关理论知识解释实际光电现象。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具备分析和设计简单光电系统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使其能够正确使用光电仪器,进行基本的光电检测和信号处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光电技术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使学生认识到光电技术在我国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敬业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中年级物理选修课程,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高中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对新技术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光电技术原理和应用。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掌握光电技术基本概念、原理及光电器件的工作机理;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备设计简单光电系统的能力;3.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熟练使用光电仪器进行基本检测和信号处理;4. 增强对光电技术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5. 认识到光电技术在我国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光电效应:介绍光电效应的概念、分类及产生条件,重点讲解光电效应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 光电器件:讲解光电器件的类型、构造及工作原理,如太阳能电池、光敏电阻、光电二极管等,并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3. 光电技术及应用:介绍光电技术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如光纤通信、激光技术、光电检测等,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4.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光电实验,如制作简单的光电器件、光电检测电路等,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反射式光电检测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铜陵学院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电子线路CAD课程设计设计名称:反射式光电检测电路设计姓名:学号:班级:成绩:指导教师:起止日期:课程设计任务书本设计利用光电二极管与光敏二极管构成光信号的接收装置,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再将所得微弱电信号处理为可用电信号。
在当今的电子电路设计中,传感器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各种检测电路,其中为了通过检测光信号的变化来达到对电路的控制的功能常常应用到各种电动车的黑线循迹之中,因而特在此研究光电检测电路模型。
本电路最基础的部分为光信号接收电路,首先我们通过该电路的功能要求,绘制电路原理图,列元器件清单,并生成相应的PCB图,再按图焊接电路,最后检测电路是否达到预期功能。
通过本次光电检测电路的设计,可以使参与者了解各种光电二极管,光敏二极管的属性及使用方法,掌握电路焊接的全过程及焊接机巧,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的方法,熟悉电路设计的全过程,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为参与者将来设计其他功能的电路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前言主要说明为什么要从事本设计工作(课题意义),本课题相关技术的现状与特点,拟采用的方案或路线。
可以有以下的一些内容:(设计任务书和主要技术指标和要求)1. 本课题的背景、目的、意义。
2. 本课题的技术指标或设计要求、研究方案、技术路线与特点。
注意:(1) 不要与摘要雷同;(2) 学科中的常识内容、科普内容不必赘述。
在现代高科技时代,越来越多的功能性机器人被应用到各个领域,但是机器人要实现自动导引功能和避障功能就必须要感知导引线和障碍物,感知导引线相当给机器人一个视觉功能,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人类已经入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人们在日常生活,生产过程中,主要依靠检测技术对信息经获取、筛选和传输,来实现制动控制,自动调节,目前我国已将检测技术列入优先发展的科学技术之一。
由于微电子技术,光电半导体技术,光导纤维技术以及光栅技术的发展,使得光电传感器的应用与日俱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实施细则自印发之日起执行,未涉及的事项均按学校“课程设计(论文)”的有关规定办理。
应用物理学专业
2011-6-25
理学院应用物理学专业
课
学 院:
理学院
专业名称: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时 间:
年 月
课程设计任务书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题目
设计内容
设计目标
研究方法步骤
预期结果
计划与进步的安排
参考资料
应用物理学专业课程设计(论文
课程设计是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它是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在教师指导下对学生进行的阶段性基础或专业技能的训练,是对前期理论与实践教学效果的检验,是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与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过程。为做好课程设计教学工作,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意义
1、课程设计的目的是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设计、计算、绘图、计算机应用、文献查阅、实验研究、报告撰写等基本技能。
(3)负责落实课程设计任务,安排指导教师(包括选聘校内外指导教师)。
(4)负责对本教研室课程设计质量的监控。
(5)负责做好课程设计资料的归档工作。
3、课程设计任务书的编写要求
(1).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及指导书由指导教师编写,教研室主任(专业负责人)审定,课程设计(论文)的题目也可由学生自拟,但必须报教研室主任(专业负责人)审批,同意后方可在课程设计(论文)开始之前印发给学生。
3.设计总说明
主要介绍设计任务来源、设计标准、设计原则及主要技术资料,字数要在1000-1500字以内。
4.关键词
关键词是从课程设计报告中(前言)
绪论(前言)是全篇文章的开场白,应说明本课题的意义、目的、研究范围及要求达到的技术参数;简述本课题应解决的主要问题。不要与设计总说明雷同,不要成为设计总说明的注释。
(2).课程设计任务书的格式应统一规范。任务书的内容要具体明确,主要包括设计(论文)题目、目的与要求、主要任务、参考资料。对相关资料的查阅及设计成果有明确要求。
四、选题原则
1、课程设计选题应满足该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题目尽量覆盖本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题目的深度、广度和难易程度要适当,使学生既能获得充分的实践锻炼,又能在规定的时间内经过努力完成任务
例:[3] 陈兵,徐寿颐.新型烷基环己基炔类液晶的合成与性质[C]//.2002年中国平板显示会议论文集,深圳:深圳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2002:167-168.
学位论文:[序号]作者.题目[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例:[4]闫石.液晶光控取向膜材料的研究[D].长春: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1.
“参考文献:”标题为三号黑字体。参考文献表中的文字为小四号宋体,首行不缩进。按参考文献在课程设计报告中出现的次序,用中括号(如“[1]”)的数字连续编号,依次书写作者、文献名、杂志或书名、出版时间、卷号或期刊号以及文献在所引用刊物的位置等内容。
参考文献书写格式为:
期刊:[序号]作者.文献题目[J].期刊名,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请注意更改标题名称,下同。
具体内容。
5.1.1.
具体内容。
5.1.1.1.
具体内容。
5.2.
具体内容。
5.3.
具体内容。
6.
具体内容。
7.
具体内容。
8.
具体内容。
9.
具体内容。
10.
·人员1:×××
·人员2:×××
·人员2:×××
·这一部分说明合作完成课程设计的人员姓名及主要任务。
11.
1.具体内容。
6.正文
正文是课程设计报告的核心部分,是对研究或设计工作的详细表述,应占全文的较多篇幅。学生要根据课程设计报告课题的性质,参照以下一般性要求,组织撰写课程设计报告的相关内容。
理工类课程设计报告中一般包括任务的提出、方案论证、设计与计算(可分为总体设计和单元设计几部分)说明、试验调试及结果的分析、结束语等内容。要求理论依据充分,数据准确,公式推导及计算结果正确。
九、成绩评定
1.答辩结束后,应及时确定学生的答辩成绩。课程设计的成绩建议由平时成绩(占20%)、成果成绩(占60%)和答辩成绩(占20%)三部分组成,三部分的最终权重由教研室自行制定。
2. 课程设计(论文)的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评为优秀的学生人数一般不超过25%。及格与不及格人数不低于15%。
2、课程设计选题应尽可能有实用价值,对于多人一题的原则上应做到每个学生有部分设计参数不相同。
3、课程设计选题要紧密围绕课程体系和理论知识,设计内容要尽可能结合生产实际,并不断更新以适应学科发展的要求。
4、课程设计的题目一般由指导教师拟订,经教研室主任(专业负责人)审核后执行。设计课题要适时更新,同一课题原则上不超过20名学生。
六、学生课程设计要求
1、学生应当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设计。
2、学生必须独立完成设计任务,严禁抄袭、剽窃他人成果或找人代做等行为,一经发现成绩以不及格记,并给予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3、课程设计期间要严格遵守纪律,遵守作息时间,不得迟到、早退和旷课,每天出勤时间不少于6小时。因事、因病不能参加设计的,需履行请假手续,否则按旷课论处。
3.正文
工程设计类的课程设计报告书写正文字数不少于八千字;研究类课程设计报告的课程设计报告字数不得少于1万,可分为章、节、小节。每章标题为三号黑体字,首行不缩进。节为四号黑体字,小节为小四号黑体字,首行均不缩进。正文采用小四号宋体字,首行缩进二个字。公式应另起一行,公式序号按章节顺序编号。表格、插图按章节顺序编号,图中坐标应标注单位。
8.附录(包括工程图纸、计算机编程程序报告等)
对于一些不宜放入正文中、但作为课程设计报告又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或有主要参考价值的内容如产品报告、各类标准、专利及未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公式的推演、编写的算法语言程序等,可编入课程设计报告的附录中;如果引用的实例、数据资料,实验结果等符号较多时,为了节约篇幅,便于读者查阅,可以编写一个符号说明,注明符号代表的意义。附录的篇幅不宜太多,一般不要超过正文。附录序号用“附录A、附录B”等字样表示。
工程图纸:绘图是工程设计的基本训练,课程设计报告中应鼓励学生用计算机绘图。课程设计报告图纸应符合相关专业所属行业的制图标准,如对图纸规格、线型、字体、符号、图例和其他表达的基本要求。
计算机编程程序报告:是计算机软件开发基本训练,主要内容应包括开发环境、运行环境、设计思路、源代码模块解释以及有关的操作要求说明。
专利:[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目,国别:专利号[P].出版日期.
例:[5]吕永积,王群伟,邵佑军,等.平板真空摄像器件,中国专利:ZL95241185.7[P].1997-08-09.
国际、国家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例:[6]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七分委员会.GB/T5795-1986 中国标准书号[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6.
页脚格式为第几页共几页,居中,用宋体五号书写。
2.撰写格式
(1)目录
“目录”标题采用三号黑体字,居中。下空一行为章、节、小节及其开始页码,为小四号宋体字,1.5倍行距。
(2)题目、设计总说明及关键词
题目为三号黑体字居中。
设计总说明部分应与题目保持一定间距,可取段前值为18磅。“设计总说明:”、“关键词:”标题为小四号黑体字,设计总说明内容、关键词为小四号宋体字。各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面无标点符号。
3. 学生的课程设计(论文)成绩登记表应由指导教师和教研室主任(专业负责人)审核签字,交学院(系)存档。对答辩成绩不及格者,可按学校规定在适当时间重新答辩。
十、资料归档
1、 课程设计报告(论文)经指导教师审查验收后,方可印刷装订与归档。
2、课程设计报告装订顺序:封面、任务书、目录、设计总说明或摘要、正文、参考文献附录。
例:[1]凌志华.STN-LCD技术的发展[J].液晶与显示,2002,17(4):233-242.
书籍:[序号]作者.书名[M].版本(第1版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2]周其凤,王新久.液晶高分子[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27-38.
文集:[序号]作者.题目[A].编者(任选).[C]//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7.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课程设计报告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课程设计报告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一份完整的参考文献也是向读者提供的一份有价值的信息资料。参考文献必须是学生本人真正阅读过,以近期发表的文献为主,应与课题直接有关。文献按照在正文中的出现顺序排列。参考文献的条目应尽可能少而精(可列入5篇左右的主要参考文献),一般不得引用非正式发表的文献(硕、博士学位论文可引用)。
应用物理学专业
1.封面
题目名称应该简练、准确、有概括性,通过题目使读者大致了解课程设计报告的内容、专业的特点和学科的范畴。题目字数一般不宜超过20字,如果确有需要,为避免冗长,可以另设副标题。
2.目录
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即1......、1.1......、1.1.1......),要求标题层次清晰。目录中标题、页码应与正文中的标题、页码一致。
3、课程设计(论文)的成果及相关资料由授课教研室负责保管,一般保管3 年,对于有示范意义的优秀课程设计图纸及说明书(论文)保管期限可适当延长。
4、装入档案袋中的资料包括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课程设计的成果、理学院课程设计(论文)成绩登记表、教研室课程设计(论文)工作总结。如学生课程设计硬件成果无法放入档案袋内,可以另存它处,但必须在档案袋封面上注明存放地。
4、课程设计期间要爱护公物、搞好环境卫生,保证设计室的整洁、文明、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