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防范管理办法(通用版)
安全防护管理办法
![安全防护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39c0717e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57.png)
安全防护管理办法在日常生活中,安全问题一直是我们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工作场所、学校、社区等公共场所中,安全管理、安全防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制定一套完善的安全防护管理办法,成为当前社会推广的一个重要议题。
一、建立健全的安全防护制度1.1 制定安全规章制度制定一套完整的安全规章制度,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稳定、规范和有效性。
制度中应明确规定各类场所内部的安全措施,包括消防、电气、交通、人员安全等问题。
1.2 建立安全责任制度对于场所管理者、工作人员和参与者都应明确安全责任,各人应该清晰明确责任所在,承担具体的安全管理职责。
在事故发生的情况下,也应该依照职责进行一系列的调查、记录和追责等工作。
1.3 开展安全培训教育针对整个场所的管理者、工作人员和参与者,应该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保证他们能够清晰地认识安全防护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类意外安全事故。
二、实施全面预防安全工作2.1 针对场所的特点,设置全面安全设施根据各场所具体的属地、用途、人流量等特点,增强场所内部的安全设施建设,确保设施具有稳定性和有效性。
包括:疏散通道、防护墙、灭火器材、监控系统等。
2.2 制定场所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安排应急救援人员,负责排查安全危险隐患、承担应急处理等具体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运用和落实。
2.3 检查和维修场所安全设施针对场所内的所有安全设施,开展日常检查和维护保养工作,确保设施工作的稳定和高效。
三、提高安全防护意识3.1 宣传安全防护知识通过多种渠道、多个社会阶层面向社会广泛宣传安全防护知识,普及各种防范方法,时刻强调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2 加强自我防范意识针对每个场所的管理者、工作人员和参与者,加强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自觉减少安全隐患点和弱点的出现。
四、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和 Punish 制度4.1 确立安全工作责任制制定具体细则,明确责任和职责范围。
设置考核系统,依据责任人所承担的工作内容、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等对责任人进行考评。
安全防范管理办法模版
![安全防范管理办法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b3533481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2a.png)
安全防范管理办法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单位的安全防范工作,保护职工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制定本安全防范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所有单位内部的安全防范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等方面。
第三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防范制度,明确安全责任,切实保障职工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第四条安全防范工作的目标是防范和化解各类安全风险,打造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
第五条安全防范工作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行业要求,合理配置资源,科学管理,不断提高安全保障水平。
第二章安全责任第六条单位应当明确安全工作的组织体系和责任人,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明确各级安全负责人的职责。
第七条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对安全工作负总责,并亲自主持安全工作。
第八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应当负责制定安全工作方针和目标,制定安全防范计划和方案,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组织安全演练,及时处理安全事故等。
第九条各部门、岗位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本部门、本岗位的安全防范工作。
第三章安全防范制度第十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防范制度,明确工作程序和要求。
第十一条单位应当制定安全管理规范,明确各级安全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第十二条单位应当制定应急预案,包括但不限于火灾、地震、化学品泄漏等各类应急情况的应对措施。
第十三条单位应当加强安全标识管理,设立明确的安全区域和警戒线,设置警示标志和提示标识。
第十四条单位应当建立安全巡查制度,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巡查,并及时发现和排除各类安全隐患。
第四章安全教育培训第十五条单位应当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第十六条单位应当制定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第十七条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应当包括但不限于各类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应急处理方法、防范知识等。
第十八条安全教育培训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如集中培训、网上培训、现场演练等。
第五章安全监督检查第十九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监督检查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安全防护管理办法范本(2篇)
![安全防护管理办法范本(2篇)](https://img.taocdn.com/s3/m/ef04b206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e6.png)
安全防护管理办法范本一、概述安全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加强安全防护管理对于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制定本安全防护管理办法,旨在规范和加强企业的安全防护管理工作,确保企业的安全工作水平达到最佳状态。
二、安全责任(一)企业安全责任人要认真履行安全职责,确保企业安全防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组织和制定本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2. 落实安全防护措施,确保设施设备的安全运行;3. 组织开展安全培训和演练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4.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确保安全生产;5. 对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及时处理,提出整改措施。
(二)部门负责人要对本部门内的安全工作负责,并配备足够的安全防护人员。
部门负责人有责任:1. 制定本部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2. 落实安全措施,确保本部门的安全生产;3. 组织本部门的安全培训和演练活动;4. 定期对本部门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
三、安全防护措施(一)设备设施安全防护1. 对于生产设备和设施,要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2. 设备设施要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复;3. 引入先进的安全设备,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能。
(二)作业场所安全防护1. 对作业场所进行划定区域,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2. 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例如防滑垫、安全网等;3. 对化学品、危险品等进行妥善存放,避免发生泄漏以及其他安全事故;4. 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三)消防安全防护1. 配备灭火器和消防器材,并进行定期检查和保养;2. 定期组织消防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消防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3. 对重要部位和通道进行消防设施的设置和维护,确保能够快速疏散人员。
四、安全培训和演练(一)定期组织针对安全防护的培训活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安全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的培训;2. 事故应急处理和逃生措施的培训;3. 消防知识和灭火器使用方法的培训;4. 安全意识和责任心的培养。
安全防护管理办法(三篇)
![安全防护管理办法(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9ec15519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c5.png)
安全防护管理办法是指企事业单位为保障员工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规范和管理安全防护工作所制定的管理制度和相关规定。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安全防护管理办法措施:1. 安全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责任,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要求各级管理人员切实履行安全管理职责。
2. 安全生产责任制:依法组织编制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职责和权限。
3. 安全防护规章制度: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明确各类岗位员工的安全工作职责和操作规程,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
4. 安全防护设施:根据企事业单位的特点和工种风险,建立安全防护设施,包括消防设施、安全警示标识、安全通道等。
5. 安全教育培训:制定安全培训计划和安全教育内容,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6. 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和整改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环境。
7. 事故应急管理:制定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和行动方案,组织定期演练和应急处置演练。
8. 奖惩制度:建立安全奖惩制度,对安全工作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对违反安全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惩罚处理。
9. 安全记录和统计分析:建立安全事件记录和统计分析制度,及时记录和统计安全事故和事故原因,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和特点,为安全预防提供依据。
10. 管理评审和改进:定期进行安全管理评审和改进,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安全防护管理办法,提高管理水平和效果。
安全防护管理办法(二)一、导言安全防护是一个重要的管理工作,对于任何组织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
无论是生产企业、学校、医院还是其他机构,安全防护都是保障员工和员工财产安全的基础。
然而,在现代社会,各种安全风险不断出现,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防止和处理这些风险。
因此,制定并实施全面的安全防护管理办法是非常必要的。
二、安全风险评估1. 建立专门的安全管理团队,负责安全防护管理工作。
安全防护管理办法范文(三篇)
![安全防护管理办法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f273b268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cc.png)
安全防护管理办法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企业内部人员和财产的安全,保障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安全防护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安全防护管理办法适用于本企业内所有人员,包括员工、职员、访客等。
本企业的所有人员必须遵守本办法的规定。
第三条本企业安全防护管理工作由企业安全保卫部门负责实施,并得到企业领导的大力支持。
第四条企业安全保卫部门的职责是组织制定安全规定、安全检查、事故调查等工作,并对违反安全规定的人员给予相应的处罚。
第五条企业的各级部门负责人要把安全防护工作列入本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并组织全体人员学习安全防护知识。
第六条本企业要配备相应的安全设备,如消防器材、安全报警系统等,并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七条企业要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第二章工作场所安全第八条本企业的工作场所要进行定期的检修、维护,并保持清洁整齐。
第九条企业要对电气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并及时消除隐患。
第十条办公场所要设置紧急疏散通道,并保证通道畅通。
第十一条工作场所要经常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安全设施的完好。
第十二条在危险区域要明确标识,并进行有效隔离。
第三章安全教育培训第十三条企业要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培训活动,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第十四条新员工入职时,要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确保其了解安全规定和操作流程。
第十五条对特殊岗位的员工要进行专门的安全培训,并颁发相应的证书。
第十六条对发生事故的员工要进行安全教育和心理疏导,帮助其尽快恢复正常。
第十七条企业要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安全知识考核,以检验员工的安全防护能力。
第四章应急预案和演练第十八条企业要制定应急预案,包括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的应对措施,并将预案公布在明显位置。
第十九条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演练,以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
第二十条应急人员要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第二十一条应急预案的执行人员要按照预案的要求,迅速有效地处置突发事件。
安全防护管理办法
![安全防护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1fa74ef1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83.png)
安全防护管理办法一、安全生产责任制度1.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企业应当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并落实到相关岗位和个人。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企业应当制定并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各类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各项管理措施得以有效执行。
3.加强安全生产培训企业应当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4.建立安全生产检查制度企业应当建立定期、不定期的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生产隐患。
二、安全设施与防护装备1.建设安全设施企业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建设必要的安全设施,如消防设备、安全通道等,保障员工和财产的安全。
2.配备个人防护装备企业应当根据工作环境的不同,配备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
三、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1.开展安全隐患排查企业应当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生产环境的安全。
2.建立安全隐患整改制度企业应当建立安全隐患整改制度,明确责任到人,确保隐患得到及时处理。
四、事故应急管理1.建立事故应急预案企业应当制定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类事故应急措施和责任人,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2.组织事故应急演练企业应当定期组织事故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
3.设立应急救援队伍企业应当组建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必要的救援设备和器材,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救援和抢救。
五、安全生产宣传教育1.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活动企业应当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法规的知识。
2.加强安全教育培训企业应当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自我保护能力。
六、安全监督与评估1.加强安全监督企业应当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开展安全评估企业应当定期进行安全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七、安全信息管理1.建立安全信息管理制度企业应当建立安全信息管理制度,确保安全信息的采集、传输和存储的安全。
2.加强安全信息的发布与共享企业应当加强对安全信息的发布与共享,提高安全管理的效能。
安全防范管理办法范文(三篇)
![安全防范管理办法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412657ac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78.png)
安全防范管理办法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的安全防范管理工作,确保企业的人员、设施和财产的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企业内部安全防范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人员安全、设施安全、财产安全等方面的管理。
第三条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明确部门职责和人员责任,确保安全防范工作的开展。
第四条企业应加强对安全防范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五条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信息报告和处理制度,及时掌握和处理安全事件和隐患。
第六条企业应建立安全防范管理台账,记录安全防范工作的开展情况、安全事件和隐患的整改情况等。
第二章安全防范人员管理第七条企业应聘请具备相关安全防范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负责安全防范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第八条安全防范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一)具备相关安全防范专业知识和技能;(二)熟悉企业的安全防范制度和措施;(三)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四)具备应急处理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经验。
第九条安全防范人员应定期参加相关培训和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
第十条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防范人员考核评价体系,对安全防范人员的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和给予奖惩。
第三章人员安全管理第十一条企业应建立健全人员出入管理制度,严格控制人员出入企业场所。
第十二条企业应安排专人负责人员进出的登记和核实工作,确保人员进出的真实性和安全性。
第十三条企业应配备专业的安保人员,负责场所安全和人员安全的维护。
第十四条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十五条企业应建立健全员工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机制,确保员工在突发事件中能够正确应对和处理。
第四章设施安全管理第十六条企业应对重要设施进行安全评估和防范规划,确保设施的安全性。
第十七条企业应加强对设施的日常巡检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设施隐患。
第十八条企业应建立设施管理台账,记录设施的维护和保养情况,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转。
安全防范管理规定
![安全防范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3916c312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30.png)
安全防范管理规定为了确保员工和公司财产的安全,提高工作场所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本公司特制定以下安全防范管理规定:第一条保密制度1. 公司员工在工作期间需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不得泄露与公司业务相关的信息。
2. 涉及机密的文件必须存放在专用保险柜中,且只有获得授权的人员方可查阅。
3. 公司员工离职后,要归还公司的一切机密文件和资料。
第二条出入管理1. 公司所有出入口处设有门禁系统,员工需刷卡或按指纹通过。
2. 外来人员或访客必须经过登记并领取临时通行证方可进入公司。
3. 临时通行证需在有效期内归还,过期将自动失效。
第三条安全培训1. 公司将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包括防火、防盗、应急救援等方面内容。
2. 所有员工参加培训后需签署安全责任书,确保其理解相关安全规定并遵守执行。
第四条灭火设备和消防通道1. 公司各部门和仓库内必须按规定放置灭火器,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2. 消防通道必须保持畅通,不得阻塞,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人员迅速疏散。
第五条安全摄像监控1. 公司重要区域和通道设有安全摄像监控设备,以监控和记录工作环境和人员行为。
2. 摄像监控数据仅供安全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使用,不得随意传播或删除。
第六条外包服务管理1. 对于外包服务商,公司要求其提供清晰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定期进行安全评估和检查。
2. 公司有权要求外包服务商调整其安全管理措施,确保其符合公司的要求。
第七条应急预案1. 公司从事的各项业务均需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和紧急事件。
2. 所有员工必须熟悉并遵守应急预案,能够迅速采取安全措施,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
第八条违规处理1. 对于违反安全防范管理规定的员工,将按照公司的纪律处罚制度进行相应处理。
2. 严重违规甚至涉嫌犯罪的行为,公司将移交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第九条安全意识培养1. 公司将通过内部刊物、宣传栏、会议等形式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
2. 鼓励员工积极参加安全演练和培训,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安全防护管理办法范本
![安全防护管理办法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5389612e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15.png)
安全防护管理办法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旨在加强企业的安全防护工作,保障职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企业的所有工作人员,包括正式职工、临时工、实习生等。
第三条本企业的主要领导负有最终责任,各级领导应带头履行安全防护责任,全体员工都有参与和遵守安全防护管理的责任。
第四条企业应设立安全管理机构,负责企业的安全防护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第五条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防护管理制度,包括安全制度、应急预案、事故报告与调查制度等。
第六条企业应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员工具备必要的安全防护知识和技能。
第二章安全生产责任第七条企业主要领导应牢固树立安全生产责任意思,将安全生产工作列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第八条企业主要领导应制定明确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级领导的安全生产责任,并落实到岗位责任制度和绩效考核中。
第九条各级领导应做到以下安全生产工作:(一)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宏观掌握和监督,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组织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并进行宣传和培训。
(三)组织安全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制定整改措施,确保安全生产的基础条件。
(四)组织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及时汇报事故的情况和处理结果。
(五)完成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安全生产工作。
第十条员工应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的责任,具体包括:(一)遵守企业的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自己的安全。
(二)积极参与安全培训,掌握必要的安全防护知识和技能。
(三)及时报告安全隐患和事故情况,参与隐患整改和事故处理。
(四)严禁私拉乱接电线,私自增加负荷等违章用电行为。
(五)不得私自更改、拆卸、损坏安全设备和防护设施。
第十一条生产车间、办公室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员工的安全生产。
第十二条企业应定期开展安全生产的督查工作,对发现的违章、不安全行为进行纠正,对隐患进行整改。
第十三条建立健全事故报告与调查制度,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报告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并及时上报事故情况和处理结果。
安全防范管理办法范本
![安全防范管理办法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8a6ece83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e1.png)
安全防范管理办法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单位及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相关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所有单位,包括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社会团体等。
第三条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防范管理机构和制度,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并向员工提供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第四条单位应制定和实施安全防范计划,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整改安全隐患。
第五条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信息报告、处理和上报机制,保护报告人的合法权益。
第六条单位应建立紧急救援预案,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人员,确保应急情况处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第七条单位应建立安全宣传教育制度,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第二章安全防范责任第八条单位负责人应对本单位的安全工作负总责,制定安全防范目标和责任制度,确保安全工作的落实。
第九条安全管理人员应全面负责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包括安全制度、安全检查、安全教育等方面的工作。
第十条员工应遵守单位的安全制度和规定,积极参与安全防范工作,如发现安全隐患应及时上报。
第十一条外来人员进入单位时,应遵守单位的安全规定,并接受安全教育和培训。
第三章安全防范措施第十二条单位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单位内部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第十三条单位应制定和实施进出人员和车辆的管理制度,确保单位的封闭性和安全性。
第十四条单位应加强对重要部位和设备的保护,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
第十五条单位应建立紧急疏散通道,明确疏散预案和责任人,并开展定期演练。
第十六条单位应加强对防火、防爆、防盗等方面的安全工作,制定相应的预案和措施。
第十七条单位应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整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
第四章安全教育和培训第十八条单位应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十九条安全教育和培训应包括安全知识的普及、安全技能的培养和应急处理的能力训练。
第二十条安全培训应根据不同人员的特点和工作岗位进行分类和分级,确保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安全防护管理办法
![安全防护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9e8e350d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94.png)
安全防护管理办法____字范文如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公司的工作安全和员工的身体健康,维护公司的生产秩序和安全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的所有生产经营活动,包括生产、经营、职能部门以及特种作业人员。
第三条公司负责安全防护管理工作,安全防护工作的具体组织执行由安全生产部门负责。
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负管理责任。
第四条企事业单位要加强对农村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及城市居民区、学校等单位的安全监管,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第五条公司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各部门要定期组织安全技术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安全技能。
第六条医疗等紧急救援系统要提高响应速度,减少接警、出警和抵达现场的时间。
第七条公司要制定应急预案,及时处理和应对突发安全事件,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各部门要做好自身的应急预案,严格执行。
第八条公司要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排查工作,及时发现和整改存在的安全隐患。
第二章作业安全规定第九条作业现场要做好安全标识和警示标识,包括出入口、禁止入内区域、危险区域等的标识。
第十条进入作业现场的员工必须佩戴安全帽,并按规定的工作流程进行作业。
第十一条作业现场要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防护栏杆、警示灯、安全网等。
第十二条作业现场的机械设备要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第十三条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的岗位操作证书,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第十四条十分重要的作业环节必须由两名以上员工同时进行,以确保安全。
第十五条定期对作业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第三章设备安全管理第十六条设备管理部门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正常运行。
第十七条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必须落实到位,包括设备清洁、润滑、紧固、检查等。
第十八条设备故障要及时报修,并在修复之前做好安全措施。
安全防范工程施工管理制度(通用版)
![安全防范工程施工管理制度(通用版)](https://img.taocdn.com/s3/m/80472bcec281e53a5802ffef.png)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安全防范工程施工管理制度(通用版)安全防范工程施工管理制度(通用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
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
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
"安全第一"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一、一般规定1、本制度是参照GB50348-2004的规范,制定了安全防范工程施工的基本要求,是安全防范工程施工的基本依据。
2、本制度适用于各类建(构)筑物安全防范工程的施工。
3、安全防范工程的施工,除执行本向度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的规定。
二、施工准备1、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符合下列要求方可进场、施工:1)施工对象已基本具备进场条件,如作业场地、安全用电等均符合施工要求。
2)施工区域内建筑物的现场情况和预留管道、预留孔洞、地槽及预埋件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3)使用道路及占用道路(包括横跨道路)情况符合施工要求。
4)允许同杆架设的杆路及自立杆杆路的情况清楚,符合施工要求。
5)敷设管道电缆和直埋电缆的路由状况清楚,并已对各管道标出路由标志。
6)当施工现场有影响施工的各种障碍物时,已提前清除。
2、对施工准备进行检查,符合下列要求方可施工:1)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齐全。
2)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图纸及有关资料,包括工程特点、施工方案、工艺要求、施工质量标准及验收标准。
安全防范管理制度(14篇)
![安全防范管理制度(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21f66b3d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78.png)
安全防范管理制度(14篇)安全防范管理制度(精选14篇)安全防范管理制度篇11.对职工、外来进修人员、临时工等进行经常性的治安保卫遵纪守法教育,依靠职工做好“四防”工作。
2.落实我院治安防范措施,做好日常的防范工作,维持我院正常的保健、教学、科研工作秩序。
3.对要害和重点部门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配备技术监测装置。
4.对院内发生的刑事、治安案件和治安灾害事故现场,认真保护,积极抢救伤员和物资,及时报告公安机关,并协助公安机关进行侦破、处理工作。
5.与外事部门协作,共同做好外宾来院参观的警卫工作。
6.加强对院内机动车、自行车车辆的`管理,严禁乱停乱放,实行统一管理。
7.加强对我院的巡逻,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院内安全。
安全防范管理制度篇2为建立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强化学校安全主体责任,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防止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确保师生安全,根据上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学校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校长对学校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二、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建立实时检查、巡查、日排查等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明确排查地点、项目、标准、责任,将隐患排查治理日常化。
组织事故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排除存在各类事故隐患。
三、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监管,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行。
四、对于检查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要及时的登记,建立档案或隐患管理台帐,对学校制定的重大隐患整改计划、整改责任人等有关情况资料备案。
五、每周召开一次班子会议,研究解决隐患排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六、学校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组每月对学校安全隐患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发现难以解决的重大问题时,及时报告校长,校级领导研究决定后上报主管部门。
七、学校及时向县教育局报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情况。
八、学校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奖励机制,对未定期排查事故隐患或未及时有效整改事故隐患的处室和个人,实施责任追究;对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成效突出的处室和个人予以奖励。
安全防范管理办法模版
![安全防范管理办法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e720955d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49.png)
安全防范管理办法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本单位的安全防范工作,保护员工和单位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和稳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单位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防范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开展安全防范工作,确保安全防范工作的有效实施。
第三条工作安全防范管理委员会是本单位安全防范工作的组织和协调机构,负责制定并落实安全防范政策、管理制度、方法和措施。
第四条安全防范工作的原则包括:(一)安全第一;(二)预防为主;(三)科学管理;(四)综合施策;(五)依法进行。
第五条安全防范工作应当坚持科学决策、准确数据、规范管理、信息共享、守望互助、效果评估的原则。
第六条安全防范工作应当与本单位的其他管理制度紧密结合,实行统一领导、分工协作、相互配合的工作机制。
第二章安全防范工作组织和职责第七条本单位负责人应当履行以下职责:(一)确保安全防范工作得到重视、落实和执行;(二)制定并完善安全防范工作的制度和措施;(三)制定并组织实施安全防范工作的计划和方案;(四)加强对安全防范工作的监督和检查;(五)组织开展安全防范宣传和教育培训;(六)及时处理和调解安全事件和纠纷;(七)其他与安全防范工作相关的职责。
第八条工作安全防范管理委员会的职责包括:(一)制定并完善本单位的安全防范管理制度和措施;(二)组织制定并落实安全防范工作计划和方案;(三)协调各部门、单位和个人的安全防范工作;(四)组织开展安全防范宣传和教育培训;(五)组织处理和调解安全事件和纠纷;(六)定期对安全防范工作进行评估和检查;(七)组织开展安全培训和演练;(八)督促和指导各部门进行安全风险评估;(九)开展安全事故调查及处置工作;(十)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十一)开展与安全防范工作相关的研究工作;(十二)审查和核准安全防范工作的重大决策;(十三)其他与安全防范工作相关的职责。
第三章安全防范管理制度第九条本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防范管理制度,包括:(一)安全防范责任制度;(二)安全防范管理岗位职责制度;(三)安全防范设施设备管理制度;(四)安全检查和巡查制度;(五)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六)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七)安全应急救援制度;(八)安全事件和事故处置制度;(九)安全信息化管理制度;(十)其他与安全防范工作相关的制度。
安全防范管理办法范本
![安全防范管理办法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dd3b84a5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67.png)
安全防范管理办法范本一、概述本安全防范管理办法是为了维护和提升本单位的安全防范工作水平,保障人员、资产和信息的安全,确保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本单位全体员工以及相关的合作伙伴。
二、安全责任1. 全体员工都应当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自觉遵守相关安全规定,积极参与安全防范工作。
2. 本单位的领导层应当负责制定和落实安全防范工作的策略和措施,并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演练活动。
3. 各部门负责人应当在本部门范围内制定具体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并监督执行,及时纠正安全隐患。
4. 每个员工都应对自己的职责范围内的安全事宜负责,并及时报告上级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
三、安全风险评估与管控1. 本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并定期对各项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2. 各部门应当对本部门涉及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控方案,确保安全风险可控。
3. 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应及时上报给领导层,以便制定整体的安全防范措施。
四、物理安全管理1. 本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门禁系统,保证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进入指定的区域。
2. 重要资产应当存放在安全可靠的地方,并采取适当的防盗措施。
3. 各部门应当定期对本部门的物理安全措施进行审查和维护,确保其有效性。
五、网络安全管理1. 本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安全控制策略和技术措施。
2. 各部门应当加强对网络设备和系统的安全监控和维护,定期对系统进行漏洞扫描和安全检测。
3. 员工应当妥善保管个人登录账号和密码,不得私自泄露或共享账号密码。
六、应急管理1. 本单位应当制定健全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和行动方案,并定期组织演练活动。
2. 各部门应当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和药品,及时处理紧急情况,并保证员工的人身安全。
3. 若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或突发事件,应当立即报告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并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采取措施。
七、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1. 本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和培训活动,提高员工对安全工作的认识和意识。
安全防护管理办法模版
![安全防护管理办法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0d7b0d08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ad.png)
安全防护管理办法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本单位人员和财产的安全,落实国家相关安全法律法规,本办法制定,旨在规范和管理本单位的安全防护工作。
第二条本单位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安全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本单位的安全防护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
第三条本单位安全防护工作的目标是:防范和化解各类安全风险,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第四条本单位全体员工都有安全防护的义务和责任,应按照本单位的安全防护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做到科学、规范、有效地进行安全防护工作。
第二章安全防护组织第五条本单位应设立安全防护领导小组,由单位负责人担任组长,安全管理人员、企业职工代表等构成成员。
第六条安全防护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本单位的安全防护策略和目标,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定期检查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
第七条本单位应设立安全防护部门,负责具体的安全管理工作。
安全防护部门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制定和修订安全防护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组织安全风险评估和安全隐患排查;制定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计划;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等。
第八条安全防护部门应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专业化。
第九条本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防护工作的纪检监察机构,负责对安全防护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追究责任。
第三章安全风险评估与安全隐患排查第十条本单位应每年进行一次安全风险评估,全面分析本单位的安全风险情况,确定重点防范领域和重点防范对象。
第十一条本单位应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发现各类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第十二条本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制度,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时限,确保安全隐患整改到位。
第十三条本单位应建立安全事故隐患台账,记录安全隐患的整改情况,做到分类管理,做好安全事故隐患排查的梳理与整合,防止事故隐患交叉叠加。
第四章安全教育培训第十四条本单位应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防护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十五条本单位应制定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内容和培训对象,并记录培训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防范管理办法(通用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AQ-SN-0898安全防范管理办法(通用版)1总则1.1制定目的为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确保公司及员工之财产生命安全,将本公司安全防范体制化、明确化。
1.2适用范围凡隶属本公司内之员工,应依照本办法管理。
1.3权责单位(1)办公室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
(2)总经理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核准。
2安全防范2.1主管之安全须知责任(1)主管人员应负防止意外事故之责任。
(2)以身作则遵守安全须知。
(3)教导及监督部属遵行安全须知。
(4)发生意外事故时,应立即联络安全管理人员拨打求救电话及公司主要负责人共同谋求改善。
(5)主管人员应与其他人员合作,共同防止意外事故。
(6)各主管(A)应熟识有关本职之安全工作方法,并督导下属遵行。
(B)熟识有关本职之安全维护装置,对经办工作中所使用的人体安全保护器材,应负妥为保养确实应用之责。
(7)分派工作时,应指定一人为负责人,统一指挥。
(8)各主管对下属应施以正确的安全工作方法教导。
(A)使下属能熟练而安全地完成指定任务。
(B)对于新进人员或由其他部门调用之人员,应注意其是否适合该工作。
(C)对新进人员应详细解释该部门之特别危险事项及其防范办法,以确保安全。
(D)对新进人员应详细解释与其有关之安全工作方法。
2.2员工个人行为安全须知(1)切实遵守安全防范须知。
(2)依照标准工作方法,或上级指示的工作方法,不得擅自改变工作方法。
(3)非个人所负责操作机械,不得擅自操作。
(4)放置物料于货架上、高塔上或其他高处,须确保不绊跤他人或跌落击伤他人。
(5)若从高处抛物,地面上应有专人维护禁止他人通行。
(6)若发现漏油、漏气之处所不健全及己损坏之梯子、平台、栏杆及其他不安全之环境时,应及时报告主管。
(7)安全门出入口前后必须保持畅通,不得堆积任何物品妨碍通行。
(8)不要使用不健全的工具和机械。
(9)任何时刻不得无故逗留或徘徊于他人工作区域区。
(10)移动一个设备或物料架时,须先将放置其上之未固定物体取下。
(11)不得于厂内奔跑、嬉戏、恶作剧或有其他妨碍秩序之行为。
(12)不可使用压缩空气管吹除身上灰法及将压缩空气管指向他人。
(13)行走时不要为谋取捷径而空越生产作业区域、跨越流水线。
(14)不可在石绵瓦或类似之屋顶上行走。
(15)不可在工作中之高架吊车下或悬空重物下走动。
(16)推门出入时,不得用力过猛,以免撞及对面而来之人。
(17)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装置、设施、工具和其他用品。
(18)上下阶梯或走过容易滑跌之场所须特别小心。
(19)自觉劝阻他人冒险、违章作业。
(20)搬运货物专用之电梯、吊车、叉车、手推车,禁止人员搭乘。
(21)每一员工都须将防止意外作为其应尽之责任,并互相劝勉遵守安全须知。
(22)每一员工都须做到“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不被他人伤害”。
(23)熟记工作场所之出入口、安全门位置。
紧急情况时,必须遵守秩序,接受指挥。
2.3着装要求(1)救火时,操作或搬运热的油类或其他物体时,必须穿着足以遮蔽全身之衣着,并佩戴适当之帽子,不得将袖子、裤管卷起。
若为安全防护须穿着其他特殊之服装,亦须购置使用。
(2)在禁烟区域内禁止穿有大马钉之鞋子。
(3)操作或修理转动机器或在近旁工作者,不应打领带、悬垂袖口或穿过宽之衣服。
(4)使用砂轮或其他无覆盖装置之高速度转动机械时勿带手套。
(5)女性员工若留长发,须配戴头巾或帽子。
(6)特殊工种应依要求佩戴劳保用品。
(7)作业现场人员不可穿高跟鞋。
(8)不穿着过于宽大或有悬垂装饰之衣裙。
2.4电器设备(1)离开工作地点或宿舍时,应将机器设备及电器产品之电源关闭,以防止意外。
(2)电工人员应定期检查机器设备及电源线路是否有损坏之情形,以防止电线走火。
(3)非指定之工作人员不得开动电机及其他电动机械,见有故障或不正常之情况,应即通知有关单位。
(4)保险丝熔断时,应通知工程人员修换,但遇紧急状况且电压在220伏特以下(包括220伏特),可由主管指定人员修换。
(5)所有电动机械及电动工具,其外壳必须接地,接地线路应定期检查确保接触良好。
(6)不要擅自修理电气线路及设备,见有故障如过热、火花或电机冒烟应随即切断电源,报告主管通知有关人员修理。
(7)临时电线使用前必须加以检视,有无绝缘不良、破皮等。
避免将其绕于手臂或身体任何部位携带。
(8)不可将身体或搬运物与电线相接触。
发现由电线杆上落下之任何电线,应立即通知电工人员处理。
(9)再度发生保险丝熔断或控制器跳闸必有原因,应先报告主管或由电工处理。
(10)电气机械之加油均应适量,过多过少都易于生事。
(11)临时电线切不可横跨走道妨及通行,或浸入油水中。
(12)若立于潮湿的场所或金属物上,不可用潮湿的手去接触电气设备及其带电部位。
(13)外人不应擅入变电室及设有围栏之变压器室。
(14)凡有电线通过工作场所之地面,如有人来往必须驾安全掩盖。
(15)不得用铜线等金属丝代替保险丝。
2.5消防2.5.1火灾预防(1)仓库及工厂内严禁吸烟,但在规定时间及地点吸烟者不在此限。
(2)工厂各进出门户在工作时间内不得上锁,并应保证敞开。
(3)工厂各进出通道不得堆积物品,应保持畅通。
(4)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应放于安全地点,并妥为保管,除必要之使用数量外,不得携入作业现场。
(5)仓库应有专人看守,并有醒目之“严禁烟火”字样。
(6)仓库通道应保持畅通,不得堆放物品。
(7)应依规定在现场、仓库、设备区、办公室等各场所设备足数、合适、有效之灭火器材。
(8)灭火器材应设于容易取用之地点,并编号以便定期检查.保持随时可用之状态.编号原则为□□□-□□□第一位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栋”,第二位用大写英文字母“F”表示“楼层”,第三位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楼层数”,第四~六位数表示“系列号”(注:楼层数与系列号超过时可相应增加一位数).(9)电线不得接用容量过大之保险丝,电力使用后,应确实关闭电源。
(10)使用气割、电焊等明火作业时,应注意远离易燃易爆品,并放置适当数量之灭火器材。
(11)气割、电焊作业人员应经严格的技术培训与消防培训,并有作业场所之责任人员在气割、电焊现场监视。
(12)电器设备应经常检查,尤其在地震、台风后更应仔细检查是否受损。
(13)炉灶、烟囱、煤气等易引起燃烧之设备,应经常检查,并作成点检表。
(14)下班前应确认明火是否熄灭,有无复燃隐患。
(15)使用电器设备或易燃易爆物发生故障时,应请示专业人员,确认安全有保障时,方可继续使用。
(16)在各楼面门口的醒目位置要悬挂《安全疏散平面图》。
2.5.2防火管理工业安全部门人员、作业现场各级干部应经常作下列防火检查:(1)消防器材配置数量是否恰当,位置是否合理,有变动的记录与《消防设备汇总登记表》。
(2)消防栓、灭火器前有无被堵塞、不便拿取的情形。
(3)每周检查消防器材有无损坏情形,有无按编号对应摆放,将结果记在《每半月消防检查表》。
(4)灭火器内药品是否装满,是否过了有效期或压力已降至低压区。
(5)仓库易燃物有无隔离堆放。
(6)库区电源线下有无设于户外,有无堆放易燃易爆品,照明设备是否适当。
(7)有无临时架设电线之情况。
(8)电焊、气割时,氧气瓶与乙炔发生器有无保持十米距离,周围有无易燃易爆品。
(9)电焊、气割前有无事先报备工安组及现场主管。
(10)安全通道是否畅通。
(11)各楼面门口是否悬挂《安全疏散平面图》。
(12)有无培训员工熟记《安全疏散平面图》上的安全通道出口.(13)有无在禁烟区内使用明火或吸烟现象。
2.5.3火灾抢救(1)首先发现起火之人,应立即呼救,并停止工作,迅速关闭电源或其他火源。
(2)火灾现场员工,应立即就近取拿灭火器材,实施救火。
(3)发现火情,应迅速将着火物周围易燃、可燃品转移。
(4)现场负责人应立即组织救火,并安排人员向上级部门及工安组报告,寻求支援。
(5)必要时,现场负责人应安排人员拨打119求救当地消防部门。
(6)若一时无法扑灭火情,现场负责人应一面组织人员救火抢险,一面安排其他人员按《安全疏散平面图》标注的通道撤离现场.(7)油类物品或电线着火,应使用干粉灭火器、砂土等物扑灭,不可用水灌救。
(8)衣服着火,应立即在地上打滚,以迅速灭火。
(9)危险时刻,应先抢救人,再抢救物品。
(10)抢救物品时,应先抢救账册、凭证、现金、文件或贵重物品。
(11)在火烟中抢救,应用湿毛巾遮掩口鼻。
(12)如火焰封住出口,应利用绳索或电线、水管等物从窗口逃出。
(13)火灾发生时,不可乘电梯逃生。
2.6重要文件维护(1)公司内重要之财务账册等资料应放置于防火保险箱内。
(2)公司资料档案室应设置自动灭火设施,其重要业务、管理资料也应放置于防火保险箱内。
2.7盗窃防范(1)现金、贵重物品及重要文件,下班后应放置于安全橱柜,指定专人负责保管。
(2)守卫人员应随时注意进出人员,并注意公司所有门窗是否完好、关好。
(3)夜间值勤之守卫人员,应于规定时间在公司内巡视。
(4)部门主管对经管财物之人员,应随时注意其私生活是否严谨,以防自盗。
(5)携出物品时,守卫人员应凭放行单查验放行。
(6)最后离开办公室的人员,应关闭门窗、电器开关等上锁。
(7)窃案发生后,应保持现场原状,办公室应立即报案。
2.8台风防范(1)气象台发布台风预报后,办公室及有关部门应随时注意收听预报,办公室注意台风风向,风向接近地区前应做好防范工作。
(2)关闭门窗,门窗如有损坏,应紧急修缮,如有特别防范设备,应予装置。
(3)重要文件及物品放置于安全地点。
(4)放于室外不堪雨淋之物品,应搬进室内,或加以适当之遮盖。
(5)准备手电筒、蜡烛、紧急照明灯等照明物品及雨衣、雨鞋等。
(6)指定必要人员,集中待命,准备抢救灾害。
2.9身体伤害之防范(1)有危险性之工作应由熟练人员担任,并派人在公司监督。
(2)发生伤害时,应紧急将受伤者送往就近医院治疗。
(3)工作地点之上方可能落下伤人物体时,工作人员应戴安全帽。
(4)使用强烈腐蚀性之浓酸时,应使用安全之工具,避免与身体接触。
(5)在灰尘飞扬中工作者,应带口罩及眼镜。
(6)在涉电区作业的工作者,应注意绝缘是否安全,是否有导电物体接近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