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韧带术后护理
前叉韧带术后护理措施
![前叉韧带术后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75f4e80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e4.png)
前交叉韧带(ACL)是膝关节重要的稳定结构之一,一旦发生断裂,将严重影响膝关节的稳定性。
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前叉韧带断裂的主要方法。
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篇关于前叉韧带术后护理措施的文章,供您参考。
一、术后初期(0-2周)1. 休息与制动术后患者应保持充分的休息,避免患肢负重,减少膝关节活动。
一般而言,患者需在术后2周内使用拐杖行走,以减轻患肢负担。
2. 冷敷与抬高患肢术后24小时内,患者可进行冷敷,每次15-20分钟,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此外,将患肢抬高至心脏水平,有助于减轻肿胀。
3. 伤口护理保持伤口干燥、清洁,按时更换敷料,避免感染。
如有渗血或红肿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4. 药物治疗遵医嘱服用抗生素、止痛药等药物,预防感染和缓解疼痛。
5. 康复锻炼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以防止肌肉萎缩。
具体方法如下:(1)平躺,患肢伸直,脚跟离地,用力将膝关节伸直,保持5-10秒,然后放松,重复10-15次。
(2)平躺,患肢伸直,脚跟离地,用力将膝关节弯曲,保持5-10秒,然后放松,重复10-15次。
二、术后中期(2-6周)1. 逐步增加活动量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增加患肢负重和膝关节活动范围。
一般而言,患者可在术后2周开始进行不负重行走,3-4周后开始进行部分负重行走。
2. 佩戴支具根据医生建议,佩戴支具以保护膝关节,防止过度活动。
3. 继续康复锻炼继续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并逐渐增加运动强度。
此外,可进行以下锻炼:(1)靠墙蹲:站立于墙壁前,两脚与肩同宽,慢慢下蹲至大腿与地面平行,保持15-30秒,然后站立。
(2)坐位腿屈伸:坐于椅子上,患肢伸直,脚跟离地,用力将膝关节伸直,保持5-10秒,然后放松,重复10-15次。
4. 定期复查定期到医院复查,了解膝关节恢复情况。
三、术后后期(6周后)1. 逐步恢复日常生活在医生指导下,逐步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避免剧烈运动。
2. 继续康复锻炼继续进行康复锻炼,提高膝关节稳定性。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护理进展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护理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0347e293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e2.png)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护理进展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是一种显微手术,主要是通过重新建造已经损伤或断裂的前交叉韧带,以恢复膝部的稳定性和运动功能。
这种手术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拉伤或撕裂、肌肉损伤或其他膝关节损伤情况下被广泛使用。
但是,该手术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术后的康复护理。
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的方式,重点讨论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护理及进展,以帮助康复护理人员提供更好的服务。
一、术后康复护理前期手术后的第一天是非常关键的时期,特别需要注意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水肿情况。
医护人员应该给予充分的关注和照顾,确保患者的身体状况稳定。
1. 疼痛控制疼痛是术后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能够引起患者的不适和抵触情绪,影响康复效果。
因此,疼痛的有效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轻度的疼痛可以采用局部冰敷和非甾体消炎药治疗。
对于严重疼痛患者可使用镇痛药物。
2. 水肿控制手术后的膝关节很容易出现水肿,因此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控制。
常见的措施包括局部冰敷、高枕头睡眠、非甾体消炎药治疗等。
3. 动作指导手术后的第一天患者需要尽量保持足够的休息,但是也需要适当进行一些动作。
医护人员应该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讲解和指导,以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和掌握术后康复动作。
手术后第二天到第七天是康复的关键时期。
此时需要加强疼痛和水肿的控制,逐步开始进行康复运动。
1. 康复运动康复运动是恢复膝关节功能的关键环节。
适当的康复运动有助于恢复膝关节的弹性和稳定性。
常见的康复运动包括:膝关节屈伸、肌肉收缩、轻度跟腱和髌骨平稳运动等。
2. 操作指导在康复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该给予持续的操作指导,对运动姿势和顺序进行详细讲解,特别是保证患者的动作不会给患者带来更大影响,同时也有利于锻炼出更好的康复效果。
3. 术后疼痛控制术后疼痛是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疼痛在康复过程中控制不好,将会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甚至可以导致康复失败。
因此,当患者的疼痛加重时,应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加强疼痛防治措施。
《交叉韧带术后护理》PPT课件
![《交叉韧带术后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8f846a0a26925c52dc5bf20.png)
整理课件ppt
13
术前康复护理
冷敷:对急性损伤,患膝加压冷敷 热疗:伤后48-72小时开始 等长肌肉收缩练习 关节肿痛减轻后开始进行关节活动度练习。
手术最好在患膝活动度达到或接近健侧水 平时进行。
整理课件ppt
14
术后康复护理:0-3周
康复目标:维持膝关节的过伸. 减轻膝关节 肿胀. 患膝获得至少700屈曲. 维持股四头肌和 腘绳肌的良好肌力.
重,8周后扶单拐或手杖逐渐过渡到完全 负重。 3. 6周后于坐位时进行患肢的主动屈伸练习。
整理课件ppt
20
院外康复1
1. 屈膝>900时,即可根据情况允许病人出院。 2. 活动支具佩戴2-3 个月,去除支具后戴护
膝至术后半年。 3. 2个月后练习前后上下楼梯、慢跑等
整理课件ppt
21
院外康复2
例3:男,25岁,左ACL重建术后3个月
整理课件ppt
27
结论
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前后系统的康复计划 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
针对手术前及手术后不同阶段的康复目标, 对患者进行系统康复训练,可有效地减少 并发症,恢复关节功能。
整理课件ppt
28
谢谢大家
整理课件ppt
29
整理课件ppt
23
术后康复:典型病例一
术前外翻应力试验
术前MRI
术前ADT
例1 :男性,27岁。术前诊断:左膝ACL损伤,内侧副韧带损伤
整理课件ppt
24
切口情况
屈伸情况
术后3整个理课月件ppt
25
术后康复:典型病例二
例2:男,20岁,左ACL重建术后2月
整理课件ppt
26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护理进展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护理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95d49de3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a6.png)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护理进展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手术。
术后康复护理对于手术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介绍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护理的进展。
1. 术后第一天术后第一天,患者需住院休息。
护士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手术部位的红肿、渗血等情况。
如有必要,应当及时采取措施。
术后第二天,患者可进行下床活动,适量站立。
护士应当在旁边协助患者前往洗手间或进行其他康复活动。
此时,患者可能感到疼痛和不适,护士应当及时安抚和帮助患者。
3. 术后第三天至第七天术后第三天至第七天,患者需进行康复训练和物理治疗,加强肌肉的锻炼,促进膝关节的康复。
护士应当监督患者康复训练,确保训练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术后第七天至第四周,患者应当逐渐恢复正常日常生活和工作。
在此期间,护士应当注重营养和睡眠的管理,保证患者能够充足地休息和摄取足够量的营养。
5. 术后第四周至第十二周术后第四周至第十二周是患者恢复期的关键时期。
患者需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和康复训练,才能逐渐恢复到手术前的状态。
护士应当监督患者的训练和康复进展,及时调整康复方案。
6. 术后三个月以后术后三个月以后,患者的康复进展已经明显,但仍需继续锻炼和康复训练,以巩固康复效果。
护士应当定期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和进展,给予他们积极的鼓励与支持。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护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护士应当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措施,使患者能够顺利地恢复到手术前的状态。
在此过程中,护士应当发挥重要作用,协助医生完成患者的康复工作。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手术护理配合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手术护理配合](https://img.taocdn.com/s3/m/198ddb2f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fe.png)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手术护理配合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是极其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手术后患者的恢复和康复。
为了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患者的安全和舒适,手术室护士和术后恢复室护士都需要密切协作,在不同的阶段上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
首先,在手术前,手术室护士需要准确了解患者的病史和手术情况,并按照医生的要求准备好手术器械、仪器和药品;在手术过程中,必须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协助医生完成手术操作,迅速处理可能发生的突发状况。
其次,在手术后,术后恢复室护士要及时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
术后恢复室应是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让患者得到充分的休息。
患者应处于平躺位,保持膝关节伸直,起床活动时间应在医生要求的时间范围内进行。
针对不同的术后阶段,需要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1. 术后第一天至第三天:患者会感到疼痛和不适,需要口服镇痛药,并要开展早期康复锻炼,如脚踝的抬高运动、活动手指等。
保持膝关节伸直,每两小时进行一次肌肉萎缩的检查,避免额外的膝关节负荷和滑膜刺激。
2. 术后第四天至第七天:疼痛感减轻,但仍会出现肿胀、活动受限、坐骨神经疼痛等症状。
要继续进行早期康复锻炼,如进行肌肉的主动收缩和放松、小幅度的膝盖屈曲等练习,并逐渐增加强度和范围。
同时为患者配备合适的固定装置,保持膝关节的稳定性。
3. 术后第八天至第十四天:患者的膝关节开始恢复功能,可以进行主动活动的训练,如进行轻度的步行练习、骑车等,但要逐渐增加强度,避免过度运动导致关节受损。
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姿势和配合,及时调整训练计划。
最后,护士要加强患者的宣教工作,告诉患者注意事项,如睡姿、饮食、穿衣,以及术后定期复诊等。
同时,也要与医生和康复师密切合作,根据患者的康复进展做出相应的护理计划,及时调整和更新。
总之,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是一项复杂和关键的工作,它涉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康复。
只有护士始终保持高度警觉、细心聆听患者的需求,并严格遵循医疗规范和术后康复方案,才能给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帮助患者早日康复,重新回到他们的生活中。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手术护理配合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手术护理配合](https://img.taocdn.com/s3/m/ab338872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ae.png)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手术护理配合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手术,术后护理配合至关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措施,帮助患者更好地度过术后康复期。
一、术前准备1. 手术前的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消除紧张和恐惧情绪,增强对手术的信心和勇气。
2. 皮肤准备:医护人员要对患者进行皮肤清洁消毒,预防术中感染的发生。
3. 饮食和用药:患者在手术前应按医嘱禁食禁饮,停止使用有影响手术的药物。
二、术后护理1. 疼痛管理:术后的疼痛是患者最担心的问题之一,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及时的镇痛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物理疗法等。
2. 创面护理:对于手术创面要进行定期更换敷料、观察创面情况,防止感染和渗血。
3. 康复锻炼:在医生指导下,患者应积极进行康复锻炼,增强膝关节的功能和稳定性,促进康复。
4. 体位调整:术后的患者需要适当的体位调整,避免长时间处于同一姿势,防止肌肉僵硬和血栓形成。
5. 饮食调理: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合理安排饮食,增加营养,促进康复。
三、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1. 感染:术后的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医护人员应加强创面护理,定期观察创面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
2. 血栓形成:术后的患者容易发生血栓形成,医护人员应加强监测患者的血液凝固指标,避免长时间卧床,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预防血栓形成的发生。
3. 康复不良: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康复不良的情况,医护人员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帮助患者度过恢复期。
在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手术护理中,医护人员的专业护理和患者的积极配合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科学的护理配合,患者能够更快地康复,恢复健康。
希望患者在手术后能够配合医生和护士的护理工作,积极进行康复锻炼,尽快康复重返正常生活。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手术护理配合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手术护理配合](https://img.taocdn.com/s3/m/576d6529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f8.png)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手术护理配合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手术,术后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合理的手术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恢复时间,减轻疼痛和不适,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术后康复。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手术护理配合。
一、术前准备1. 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手术需要。
包括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过去的疾病史、药物过敏史、手术史等进行详细了解,确保患者适合进行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2. 在了解患者的病情基础上,对手术进行详细的术前准备。
包括准备必要的器械、药物、消毒液、手术服装等,并确保手术室的清洁和消毒达到标准要求。
3. 术前向患者进行必要的术前宣教。
告知患者手术的过程、注意事项、术后的康复计划等内容,让患者对手术有充分的了解,并在术前进行心理疏导,减少患者的紧张和恐惧情绪。
二、术中护理1. 协助医生进行手术准备。
包括向医生递送必要的器械、药物等,协助医生进行手术区的消毒和铺台准备,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2.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在手术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变化,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3. 协助医生进行手术操作。
在医生需要协助时,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手术操作,保持手术区的清洁和干净,避免术中感染的发生。
4. 做好手术记录。
在手术过程中要认真做好手术记录,包括手术的时间、器械的使用、药物的使用等内容,为术后的护理提供参考依据。
三、术后护理1. 术后的疼痛管理。
在手术结束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疼痛情况,及时给予镇痛药物,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2. 保持手术部位的清洁。
在手术结束后,要定期对手术部位进行清洁和换药,避免感染的发生。
特别是对于使用了腔内镜的手术,更要注意手术部位的清洁和消毒。
3. 做好术后的康复指导。
在术后,护士要向患者详细介绍术后的注意事项,包括伤口的护理、饮食的调理、药物的使用等内容,帮助患者正确的进行术后康复。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的延续护理研究进展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的延续护理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836bde16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58.png)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的延续护理研究进展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是治疗前交叉韧带断裂的一种常见手术方法。
在术后的延续护理中,旨在有效地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延续护理的研究进展。
1. 康复计划的制定:康复计划是术后延续护理的基础,旨在提高患者的功能恢复和预防并发症。
研究表明,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运动功能。
通过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手术情况和康复目标,制定符合患者个体化的康复计划。
2. 早期功能锻炼:早期功能锻炼是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延续护理不可忽视的部分。
早期锻炼的目的是恢复关节的运动范围、增强肌力和防止肌肉萎缩。
研究显示,在手术后立即开始锻炼可以加速康复进程,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3. 功能训练和平衡训练:功能训练和平衡训练对于帮助患者恢复关节运动功能至关重要。
通过进行多种功能性训练和平衡训练,可以提高患者的稳定性和协调性,减少关节再损伤的风险。
4. 心理支持和教育: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面临一定的心理压力和困扰。
研究发现,提供心理支持和相关教育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效果,减轻术后焦虑和抑郁的发生。
5. 应对并发症的预防和管理: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延续护理中,需重视并发症的预防和管理。
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包括感染、血栓形成和关节僵硬等。
及时的监测和干预是非常重要的。
总结而言,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的延续护理与手术前和术中的护理同样重要。
通过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早期功能锻炼、功能训练和平衡训练、心理支持和教育以及应对并发症的预防和管理,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延续护理的最佳实践和护理策略,以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护理要点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护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237bbab7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8a.png)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护理要点1. 术后初期护理1.1 休息与疼痛管理•患者需要足够的休息,避免过度活动。
•根据医嘱,合理使用镇痛药物控制术后疼痛。
1.2 创面护理•保持手术创面清洁干净,定期更换敷料。
•注意观察创面是否有渗液、红肿、发热等异常情况。
1.3 压力分散•使用合适的床垫和靠垫,以减少对手术部位的压力。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可以适时转换体位。
1.4 深静脉血栓预防•根据医生建议,使用药物或穿戴弹性袜来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下肢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2. 康复训练2.1 物理治疗•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物理治疗,包括按摩、牵引、热敷、冷敷等。
•物理治疗有助于减轻肌肉紧张和炎症反应,促进康复。
2.2 功能锻炼•根据康复师的建议,进行适量的关节活动和肌肉锻炼。
•逐渐增加活动范围和强度,但要避免过度负荷。
2.3 步态训练•在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步态训练,恢复正常行走姿势。
•使用辅助器具如拐杖或助行器,在合适的时机逐渐减少使用。
2.4 平衡训练•进行平衡训练以提高患者的身体控制能力。
•可以通过单脚站立、平衡板等方式进行训练。
3. 饮食与营养3.1 饮食调理•根据医生和营养师的建议,合理安排饮食结构。
•增加蛋白质摄入,有利于创面愈合和肌肉恢复。
3.2 补充营养素•酌情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营养素,以促进骨骼健康和康复。
4. 心理支持4.1 家庭陪伴•鼓励患者家人提供情感支持和陪伴,减轻患者的焦虑和孤独感。
4.2 康复教育•向患者提供相关的康复知识,帮助他们了解术后恢复的过程。
•解答患者的疑惑,减少不必要的担忧。
4.3 心理咨询•如有需要,安排心理咨询师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和辅导。
5. 定期随访5.1 复诊及检查•遵循医生的指示,定期进行复诊和相关检查。
•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和康复计划。
5.2 康复评估•定期进行康复评估,了解患者恢复情况并调整治疗计划。
以上是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护理的要点,通过合理的休息、创面护理、康复训练、饮食与营养、心理支持以及定期随访,可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期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期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a4907ed8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36.png)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期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北医三院运动医学研究所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都会收到一份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方案,上面详细列举了术后各个时间段的康复内容;事实上,即便有这个康复计划,患者朋友还是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扰;在门诊复查和术后患者电话咨询中,我发现了不少问题,现将此类问题做一总结并提出注意事项,以供参考;一、术后常见症状1. 后方疼痛现在前交叉韧带重建的主流技术是用自体腘绳肌腱;术后的这种疼痛一般为取腱时取腱器造成皮下组织、深筋膜等损伤引起,表现为大腿后方或者膝关节后方疼痛;此类疼痛一般持续至术后1周左右,也有患者根本就没有此类疼痛;有时会有少量出血渗至皮下也会有刺激从而产生疼痛;患者可以自己观察,若看到大腿后方或者膝关节后方的皮下有淤血,轻度压痛,没有明显肿胀,就是正常现象;这种疼痛较轻或仅有压痛,一般在术后1周左右出现,会持续3-4周;2. 体温升高术后体温轻度升高,在38℃以内,持续不过4天,一般为术后吸收热,属正常情况;如果体温超过38℃或体温尽管在℃左右但持续时间大于4天,要警惕术后或呼吸道等感染,需尽快就医;3. 关节肿胀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一般都会有肿胀,因软骨等损伤的程度不同,肿胀的程度也不一样;较轻的患者在术后4-6周肿胀就会好转,一般在术后3个月内可以消肿,如果软骨损伤较重,术后6-8个月膝关节肿胀的患者也有;一般建议3个月以上膝关节没有消肿的患者要及时就医;膝关节肿胀一般为积液引起,若感觉膝关节肿胀很明显、张力很大有时会伴有体温升高,应看门诊,由手术医生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要穿刺抽液及加压包扎等;3个月以内的轻度肿胀,若正在进行膝关节屈膝等角度康复,可加强冰敷详见后述;若膝关节活动度已经恢复,可以外用关节洗药、口服扶他林等进行消炎,同时加强膝关节肌力练习详见后述;4. 内踝淤血重建前交叉韧带取腱处或者骨道口会有少量出血,出血量若在20-30ml以上则不能在其附近吸收;不能吸收的出血会沿着皮下与深筋膜之间的间隙向下流之内踝处停留,慢慢渗出,在皮下形成青紫等淤血的表现,按之有轻度疼痛;这种现象一般在术后7-10天出现,持续3-4周;有时淤血也会在胫骨前方或者表现为胫骨前方的肿胀等,可局部热敷、加强踝泵练习,促进其吸收;5. 皮肤麻木这种麻木的特殊区域是取腱切口的前下外侧或者小腿内侧,其它区域麻木需就医;此类皮肤麻木的原因为取腘绳肌腱时隐神经损伤,有临床研究认为取腱时用斜切口可以减少隐神经的损伤,但仍不能有效避免;这种麻木不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影响,但是会引起轻度不适或恐慌;大部分麻木感在术后3个月-6个月恢复,恢复初期可有局部皮肤的虫咬感或者发痒的感觉,不必担心;有的要延续到术后1年左右才可恢复;6. 行走不利所谓行走不利即是行走时有“瘸”的现象;一般多见于术后膝关节伸直受限,术后早期有些患者往往注重于屈膝练习,伸直往往差3-5°,这样患者在行走时患膝会“拖后腿”,造成瘸的现象;这种情况应该到门诊找手术医生,由医生除外其它导致膝关节伸直受限的原因后及时加强伸直练习;还有两种情况:一是患膝关节周围肌肉萎缩,解决方法是加强力量练习;二是合并软骨修复、半月板缝合等手术,负重行走较一般重建手术延后,解决方法是适当增加行走时间,找双下肢平衡的感觉;行走不利的另外一个常见现象是膝关节屈伸时灵活度不够,这种情形一般在术后2个月左右膝关节活动度完全恢复后表现尤其明显,与患者此时的期望值较高有关;正常的灵活度不够一般在活动后会有好转,术后5个月左右时,膝关节的灵活度一般会完全恢复正常;二、康复时的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1. 支具佩带北医三院运动医学研究所的前交叉韧带术后佩带支具俗称“弯夹板”;夹板的使用一般需严格按照康复要求进行,第一个月24小时佩带,第二个月晚上睡觉时可拆下,第三个月出门行走时需佩带;有些膝关节肌肉力量较好的患者,应由医生决定是否提前结束夹板的使用;夹板的主要作用是维持膝关节的稳定,保护重建韧带,避免使其受到过度牵拉;当然,保护过度了,膝关节肌肉就会萎缩,这两者之间的权衡须与医生商讨;佩带支具的常见问题是“下坠”;解决的经验来自患者:用一折叠毛巾包绕内踝上方一周,然后将最下方的尼龙搭扣在毛巾上裹紧,依次从下往上系紧尼龙搭扣;2. 屈膝练习屈膝时会产生疼痛,因人而异;严格按照康复程序练习的患者,一般不会有问题;同时行半月板缝合、内侧副韧带等膝关节其它稳定结构修复手术的患者,屈膝会有一些困难,疼痛的程度稍重,要有毅力;需要注意的是,屈膝练习时,从伸直到既定屈膝角度不要太快,一般进行时间为10-20分钟,到了既定角度,要停留10分钟,停留时即可开始冰敷;伸直后,可用手揉捏膝关节上、内、外肌肉,感知其僵硬程度并与对侧做对比,若有僵硬,可自行按摩使之放松;屈膝练习最重要的就是放松,有的患者放松很好,屈膝就会很顺利,屈膝时疼痛轻微,屈膝完毕疼痛即止;有的患者比较紧张,主要是怕痛,屈膝就会有困难;后一类患者如果较长时间都不能学会放松,导致屈膝进程过缓,主要表现为每次屈膝时都会“很痛”,屈膝之后膝关节的疼痛时间大于5分钟,需及时求助手术医生;前一类患者也不要操之过急,屈膝进程太快,尤其是术后6周左右时,易使重建韧带发生松弛;需要注意的是,术后6周时,部分患者自我感觉很好,能够戴着支具或者不佩戴支具进行慢跑或快跑等,很是危险;3. 学会冰敷冰敷与屈膝进程密切相关;屈膝时及屈膝后均要冰敷;准备冰袋:超市购物的大塑料袋,内装水600ml-800ml,置入冰块,冰块与水的比例约1:1,上述冰水混合物的量可根据膝关节大小自行调整;扎紧袋口,尽量排除口袋内空气,这样冰袋容易贴服;冰敷部位:膝关节前方、内外侧;屈膝练习时疼痛的部位一定要纳入冰敷;注意事项:冰袋与皮肤之间用一毛巾相隔;术后不久的患者,伤口有敷料覆盖,冰敷时须将敷料拆除一部分,保留2-3层纱布代替前述“毛巾”即可,纱布与冰袋之间可放置一层保鲜膜防水;每次冰敷持续20分钟左右,头次冰敷可能要持续25-30分钟,这样会感觉到整个关节内部都“凉透”;皮肤冰痛持续5分钟要停止冰敷,防止;两次冰敷间隔40-60分钟,一次屈膝练习后冰敷6次;根据次日膝关节肿胀的程度调整冰敷的次数,逐渐掌握适应自己的冰敷次数,屈膝练习期间以膝关节轻度肿胀可在复查时让医生协助判断或者不肿为宜;4. 静蹲练习静蹲不仅可以练习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正确的静蹲姿势及时长对腰椎、颈椎等都有好处;正确的静蹲姿势康复方案中有,这里所要强调的是:1.静蹲之前一般要经历一段时间直抬腿练习,注意增加直抬腿的时间和负荷在小腿上加重物,一般推荐直抬腿将患膝肌肉力量达到正常的80%以上再进行静蹲练习;2.静蹲时,后背不能倚在墙上,不能让墙分担体重 3.膝关节屈曲角度不要太大,除了少数肌肉力量较强的患者,一般膝关节屈曲不要超过60°;4.静蹲时,腰挺直、头后伸,除了膝关节肌肉紧张外,身体其余部分均须放松;5.练习后,膝关节前方、内侧肌肉疼痛是练习姿势正确的有效证据;请注意,静蹲后膝关节内疼痛加重是异常表现,会对膝关节造成损伤,加重髌股关节变;凡出现这种情况,要注意改变方式:一是患膝肌肉力量改善不够,要加强直抬腿练习;二是静蹲时未避开痛点;6.静蹲的时间必须要节节提高,不能停滞不前,这样肌力才会顺利增长;7.练习时可用种种娱乐方法来转移疲劳,比如说看电视、电影,听音乐、听有声小说等等;5. 关节内响膝关节活动度练习顺利后期,开始正常行走了;有一些患者会发现膝关节内会有响声,有些响声较小,只能感觉到,有一些患者响声较大,为明确的弹响;响声的原因很多,半月板切除、脂肪垫区瘢痕化、肌肉萎缩都是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常见的弹响原因;这些,通过肌肉力量练习及关节活动适应性训练都可以纠正,大部分患者发现弹响的时间为术后1个月左右,术后6个月左右就可渐趋消失;需要说明的是,髌股关节软骨损伤等是导致膝关节弹响的病理性临床症状;这在手术记录当中可以查阅,此类患者一般会伴有膝前区的疼痛、酸胀等不适,上下楼尤其明显;有这些临床表现的患者须经常与医生沟通,及时获得征对髌骨软化症的治疗措施;6. 肌肉挛缩术后6周左右,少数患者在作主动屈膝时会闻及大腿后方的响声,随之发现该部位“包块”或者“凹陷”;此为半腱肌的肌腱被取后,肌肉主动收缩时缺乏远端肌腱对抗,半腱肌本身与周围肌肉等结构粘连不够牢靠或者肌肉本身相对强壮导致;作者本人在今年发现一例;我所医生调查显示此类情况发生率较低,此前有记忆的大概2-3例,但不排除有问题未就诊者;查阅文献见一篇报道,23例患者中有2例发生半腱肌挛缩,其余半腱肌腱可再生,术后的屈膝肌力有差异,但术后膝关节运动功能无显着差异;发生此类问题后,建议患者首先找医生门诊检查明确诊断以便获得及时的应对措施;。
前交叉韧带重建康复方案手术后
![前交叉韧带重建康复方案手术后](https://img.taocdn.com/s3/m/2ceea6e6b8f67c1cfad6b811.png)
前交叉韧带重建康复方案(手术后篇)手术后离开手术室后,膝关节由支具保护。
膝关节冰桶制冷,减少疼痛和肿胀。
本机应连续使用至手术后的第3 - 4天,每隔1小时一次,每次保持约30-45分钟。
经过这段时间后,冰敷可以由患者自行用作提供所需的舒适性。
术后护具有助于保持伸直,在步行和睡眠期间持续佩戴。
术后1-7天康复锻炼计划:目标:*控制疼痛和肿胀*膝关节敷料的护理*早期的关节运动范围*实现和保持充分被动伸直*防止股四头肌萎缩*步态训练早期的屈伸锻炼1)被动锻炼膝关节伸直。
通过足跟部垫高毛巾,请注意毛巾一定要高,以提高小腿和大腿。
请参阅术前锻炼膝关节伸直图示。
在清醒的时候,每2 - 3小时去除支具进行锻炼,将脚跟放在一个枕头或折叠的被子上,使膝关节悬空,被动让膝关节凹陷充分伸展10 - 15分钟。
放松你的肌肉,通过肌肉重力伸直膝关节。
2)主动锻炼膝关节伸直用健康的腿辅助抬高患侧,患侧股四头肌主动收缩,从90度到0度,以伸直膝关节。
在这项锻炼中,应避免过伸。
3 )被动屈曲膝关节至90度。
•坐在床或桌子的边缘,让重力轻轻弯曲膝盖。
另一条腿是用来支持和控制的弯曲度。
进行这项锻炼应该每天4至6次,每次10分钟。
5-7天后要实现术后膝关节可以屈曲至少90度。
锻炼股四头肌1)应该尽快开始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
每天3次,每次60下。
每个收缩应保持6秒的计数。
这个练习可以帮助防股四头肌萎缩,并通过挤压关节腔液体来降低膝关节肿胀。
2)开始直腿抬高练习。
早期需躺下做这些练习。
腿完全伸直,先进行股四头肌收缩,股四头肌收缩“锁定”膝盖和防止过大的应力被施加到的重建的ACL上。
腿保持伸直,提升至45-60度左右,保持6秒钟,腿然后慢慢地下降回到床上,放松肌肉。
该锻炼每次8组,每组10次,一天3次。
一旦觉得大腿肌肉有些力量,可以采取坐姿进行膝关节伸直抬高练习锻炼腘绳肌1)对于已使用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病人,在手术后6周,要避免过度伸展腘绳肌。
【实用】-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护理常规
![【实用】-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b5a47f19d4d8d15abf234e3a.png)
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护理常规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分新鲜和陈旧性损伤,损伤后通常情况下要行韧带重建手术。
一般重建的韧带12周后与骨隧道愈合,1年后才完全成活,成为自己的韧带。
在这段时间内既要保证韧带的愈合又要保证膝关节的功能,因而正确的术后康复训练尤为重要。
1 护理问题1.1 焦虑情绪1.2 疼痛1.3有感染的可能1.4 功能锻炼知识缺乏2.护理措施2.1术前护理:2.1.1同骨科手术的一般护理常规。
2.1.2按硬膜外麻醉或全麻术前常规护理。
2.1.3备齐各项检查指标:如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心电图、胸片等,皮肤准备。
2.1.4完成常规药物的过敏试验。
2.1.5保证病人充足休息,必要时给予药物帮助。
2.1.6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紧张情绪。
2.2术后护理:2.2.1同骨科及外科术后护理2.2.2按硬膜外或全麻术后常规护理。
2.2.3去枕平卧6小时,6小时后进食水,监测生命体征,加强基础护理。
2.2.4抬高患肢10~20度,以利于静脉血液及淋巴回流,防止或减轻肿胀。
2.2.5术后一日开始至两周做以下功能锻炼:2.2.5.1活动髌骨,即用拇指、食指固定髌骨,上下左右推动。
2.2.5.2踝泵运动:做足跖屈与背屈运动,每次30下,每日3次。
2.2.5.3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及直腿抬高运动:每天3次,每次10~30下,根据个体情况可适当增加。
2.2.5.4休息时带支具,支具度数锁定于完全伸直位,在支具完全伸直位保护下,拄双拐,可根据耐受情况行部分负重,直至完全负重。
2.3出院指导:2.3.1 同骨科出院指导.2.3.2 重复住院期间的锻炼,增加锻炼次数,促进肌肉力量的恢复。
2.3.3 3~4周后去支具行膝关节的屈伸锻炼,一周内达到90度,患者可坐在床边,小腿垂在床沿,主动伸屈膝关节。
8周时膝关节活动范围应达到接近正常。
这期间在支具的保护下扶拐部分负重行走。
2.3.4 8周后除继续膝关节的功能锻炼外,可在支具的保护下负重行走。
交叉韧带术后护理措施
![交叉韧带术后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b4875ef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d8.png)
一、概述交叉韧带损伤是膝关节常见的损伤之一,主要包括前交叉韧带(ACL)和后交叉韧带(PCL)。
交叉韧带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交叉韧带术后护理措施,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
二、术前护理1. 心理护理:针对患者紧张、焦虑等心理状态,护理人员应给予充分的关心和安慰,讲解手术过程、术后注意事项及康复训练方法,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2. 术前准备: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术前检查,如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
指导患者做好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感染。
3. 术前康复锻炼: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腘绳肌等长收缩锻炼,提高肌肉力量,减少术后并发症。
三、术后护理1. 生命体征监测: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2. 切口护理:保持切口敷料干燥,避免污染。
如有渗血或分泌物,应及时更换敷料,防止感染。
3. 引流管护理: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及性质,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4. 肿胀护理:术后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
可用冰敷局部,减轻疼痛和肿胀。
5. 功能锻炼: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指导患者进行关节活动、肌肉力量训练等康复锻炼。
(1)早期(术后1-2周):以被动活动为主,如膝关节屈伸、旋转等,每天2-3次,每次15-30分钟。
(2)中期(术后3-6周):逐渐增加主动活动范围,如直腿抬高、侧卧抬腿等,每天2-3次,每次15-30分钟。
(3)后期(术后6周后):加强肌肉力量训练,如深蹲、踏步等,每天2-3次,每次15-30分钟。
6. 日常生活指导: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避免剧烈运动。
根据医生建议,适时调整活动量。
7. 饮食指导:保持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鱼、奶制品、豆制品等。
8. 药物护理:遵医嘱按时服用抗生素、止痛药等,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四、出院后护理1. 定期复查:按照医生要求,定期进行复查,了解病情恢复情况。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指导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6d229efa7cd184254a35352c.png)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指导膝前后交叉韧带损伤,是常见的运动伤之一,若损伤严重或断裂,需行韧带重建术,术后要在康复师指下进行功能康复锻炼,尽快恢复功能。
术后第一天:目的:减少疼痛和肿胀,若病人有疼痛,可用冷敷、口服或肌注强痛定、度冷丁等止疼剂。
训练:1、病人要充分休息。
2、患肢抬高,关节周围加冰袋间断冷敷,一般是30分钟,间隔2小时。
3、踝泵、股四头肌和腘绳肌训练,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胀、增加肌力。
术后第二天至术后两周:目的:使膝关节能够完全伸直甚至过伸、最大限度的减轻肿胀、伤口愈合好、维持股四头肌的主动控制,能够达到屈曲90度。
术后三天冰袋冷敷。
训练:1、活动与第一天一样,可以坐起、站立、下地走,行走时要脚尖点地、拄双拐、部分负重行走。
2、尽量减少行走,以防止关节肿胀。
(三天内患膝周围加冰袋,可以缓解疼痛、减轻肿胀)4、膝关节被动伸直:病人平卧,脚跟垫高,使膝关节完全伸直。
5、进行膝关节最后5度伸直训练:在腘窝处放一软枕(直径15公分),直腿下压,持续10秒钟,放松。
6、股四头肌静力与直腿抬高训练。
7、必要时进行髌骨活动度训练(由内向外推动髌骨)。
术后两周至术后六周:目的:使膝关节屈曲达到135度、减少膝关节肿胀、增加肌肉力量。
训练:1、病人可以在床上、床下活动。
2、股四头肌的锻炼---静力、直腿抬高、内侧头。
3、腘绳肌的训练---如膝关节能够完全伸直,可平卧,屈髋90度,利用小腿的重力来进行弯曲。
4、最后5度伸直训练---腘窝下加一软枕,直腿下压。
5、如膝关节能够达到150度,可嘱病人做蹬车试验。
术后六周到九周:目的:膝关节能够达到正常的伸屈度(伸直0度,屈曲150度)。
训练:1、自由行走2、腘绳肌可抗阻力术后九周到十二周:目的:增加肌肉力量,进一步完善膝关节的活动度和增加肌肉力量。
训练:1、活动,负重行走。
2、直腿抬高3、最后5度伸直4、快走5、平步跑练习6、自由骑自行车十二周后:目的:完全恢复膝关节正常的活动度,进一步增加肌肉力量、活动度、柔韧度。
1例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病人的护理与康复
![1例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病人的护理与康复](https://img.taocdn.com/s3/m/5d41468cbceb19e8b8f6baa7.png)
1例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病人的护理与康复向 静关键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康复;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4-4748.2012.026.061 文章编号:1674-4748(2012)9B-2487-02 后交叉韧带(PCL)损伤常见于交通事故[1],在足球运动这个项目中较少发生。
有1名运动员在2011年4月12日比赛中与对方球员空中对脚时,被对方队员蹬中左膝胫骨前缘,造成胫骨后移,造成单纯性膝关节的后交叉韧带损伤。
后交叉韧带与前交叉韧带(ACL)及内外侧半月板的稳定结构如不及时修复,膝关节的稳定链被打断,易继发严重的软骨和半月板损伤,导致骨性关节炎[2]。
考虑本例病人希望继续足球的运动生涯,选择膝关节镜下后交叉动力性重建术,手术具有痛苦轻、恢复快的优点[3]。
现将临床康复与护理总结如下。
1 病例介绍 病人,男,19岁,是一名足球运动员,伤后3d来我院进行检查,经核磁共振成像(MRI)证实为后交叉韧带体部断裂。
收治入院进行手术,使用健侧半腱半膜肌进行后交叉韧带动力性重建。
2 康复与护理2.1 术前护理 术前主要进行心理护理,由于本例病人正处于训练水平较高阶段,对术后疼痛和关节功能障碍会影响训练感到焦虑。
针对这种情况首先进行必要的手术知识教育,让其了解通过手术和术后的康复训练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其次,通过与其教练员进行交流,通过教练员与病人交谈,提高其对伤后康复训练的信心,让其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术后的康复训练。
2.2 术后基本护理2.2.1 体位 术后病人抬高患肢,保持屈曲20°~30°[4]有利于消肿和缓解疼痛,同时能使重建韧带处于无张力状态,有利于重建韧带血液供应的建立,从而促进恢复。
2.2.2 并发症观察与预防 术后2d内若疼痛显著可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按医嘱使用抗生素。
密切观察足部血液循环和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护理进展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护理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1a52038b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9b.png)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护理进展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手术,其通过替代损伤前交叉韧带,增强髌骨髁和胫骨间的稳定性,缓解膝关节疼痛,提高关节功能。
然而,在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系统和严格的康复护理,以便尽早恢复正常活动和功能。
本文旨在探讨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护理进展。
一、手术后康复护理的重要性手术后康复护理是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成功的关键之一。
在手术后的康复治疗中,医护人员应配合患者,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患者积极地参与和配合。
这些措施包括对伤口进行处理和包扎,适时进行物理治疗和按摩,设计康复锻炼方案,进行功能训练等等。
通过康复治疗,患者可以尽早恢复正常的活动和功能,并减少手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
二、康复护理进展1、康复治疗的阶段(1)初期康复阶段(离院后至手术后4周):患者需要进行冷敷、止痛、减肿和促进伤口愈合等措施。
康复锻炼以保持关节运动和促进肌肉收缩为主。
(2)中期康复阶段(手术后4至12周):在维持关节运动的基础上,逐渐增加对肌肉的训练和功能复原的训练,恢复肌肉力量。
(3)晚期康复阶段(手术后12周至6个月):康复训练逐渐转向功能性的训练和耐力训练,强调运动的协调性和稳定性。
逐渐恢复正常的活动水平。
(1)冷敷:冷敷能够有效改善运动后的疼痛和肌肉酸痛,减轻肿胀和炎症反应,有利于康复。
(2)物理治疗:可以采用电疗、超声波、激光等物理治疗,有助于减轻疼痛,消除肌肉疲劳,促进伤口的愈合和康复。
(3)康复锻炼:康复锻炼是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的核心内容,促进局部肌肉的恢复和功能恢复。
锻炼的方式包括主动和被动运动,以及功能训练和肌肉力量训练等。
3、注意事项(1)术后患者需要注意休息和饮食的调节,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营养,有利于康复。
(2)术后患者需要注意防止感染和保持伤口干燥清洁,及时更换伤口敷料。
(3)术后患者需要严格遵守医生的治疗方案,配合康复锻炼,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预防伤口再次受到损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理版
3
临床资料
• 本组患者共25例,男13例,女12例,其中 左膝16例,右膝9例,年龄16-50岁,平均 26岁
• 交通意外10例,外伤事故15例(陈旧性损 伤2例)。
• 其中单纯前交叉韧带损伤15例,合并外侧 半月板损伤2例,内侧半月板损伤2例,合 并内侧副韧带损伤4例。
整理版
4
临床资料
25例病人均实施了关节镜下自体中1/3骨— 髌腱—骨复合体重建ACL手术。配合手术前 后康复功能锻炼,取得良好效理版
6
重建ACL技术
1.设备:关节镜,韧带重建专用手术器械。
2.体位和麻醉:仰卧,小腿下垂,膝关节呈 90度。腰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
整理版
7
3. 重建ACL的手术步骤
1)关节镜检查 2)清理关节腔:修整半月板、滑膜、软骨 3)断裂ACL的处理:保留ACL双侧断端, 有
连续的韧带不予切断,显露ACL与 PCL之 间的股骨外髁内侧窝顶后壁下缘。
整理版
28
整理版
29
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 带围手术期康复护理
漯河市中心医院关节科
整理版
1
ACL的解剖位置
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irculate Ligament ), 它的股骨止点位于髁 间窝外侧壁的后外上 方。胫骨止点位于胫 骨平台上胫骨脊的稍 前内侧方。
整理版
2
ACL的损伤原因
ACL断裂多为膝关节强力过伸或强力外展 损伤的结果。在非负重下强力过伸可发生 单纯ACL损伤。膝关节过屈也可以发生ACL 损伤。
整理版
18
术后康复护理:4-8周
康复目标:继续膝关节完全伸展. 4周时屈
曲>900 . 8周时接近健侧. 股四头肌无萎缩.
整理版
19
术后康复护理:4-8周
1. 继续进行第1阶段的一般肌力训练。 2. 4周后支具保护扶双拐下床活动 , 部分负
重,8周后扶单拐或手杖逐渐过渡到完全 负重。 3. 6周后于坐位时进行患肢的主动屈伸练习。
手术后:膝关节活动夹板伸直位固定, 或者 石膏托固定,放置在抬高支架上. 局部冷敷. 踝泵练习.
第1天:开始进行股四头肌和腘绳肌的联合 等长收缩练习.
整理版
17
术后康复护理:0-3周
术后第3天:开始使用CPM进行锻炼, 连续 2-4周.如果锻炼后出现关节炎症表现时立即 冷敷15-20分钟.
术后2周:用支具伸膝位保护并扶双拐下床 活动, 不负重.
整理版
20
院外康复1
1. 屈膝>900时,即可根据情况允许病人出院。 2. 活动支具佩戴2-3 个月,去除支具后戴护
膝至术后半年。 3. 2个月后练习前后上下楼梯、慢跑等
整理版
21
院外康复2
1. 术后3个月左右可恢复日常活动,并开始 单纯股四头肌肌力锻炼
2. 3个月后练习下蹲 3. 半年后进行关节灵巧性训练,如无阻力自行
车练习、折返跑、游泳等
整理版
22
结果
• 本组病人住院时间30-90天,术后均随访 6- 12个月,膝关节活动范围100-1400, 无移植物松驰、关节不稳和异常活动。全 部病例均在术后3个月左右恢复日常活动, 患者满意。
整理版
23
术后康复:典型病例一
术前外翻应力试验
术前MRI
术前ADT
例1 :男性,27岁。术前诊断:左膝ACL损伤,内侧副韧带损伤
整理版
8
整理版
9
整理版
10
整理版
11
整理版
12
整理版
13
术前康复护理
冷敷:对急性损伤,患膝加压冷敷 热疗:伤后48-72小时开始 等长肌肉收缩练习 关节肿痛减轻后开始进行关节活动度练习。
手术最好在患膝活动度达到或接近健侧水 平时进行。
整理版
14
术后康复护理:0-3周
康复目标:维持膝关节的过伸. 减轻膝关节 肿胀. 患膝获得至少700屈曲. 维持股四头肌和 腘绳肌的良好肌力.
整理版
24
切口情况
屈伸情况
术后3个整理月版
25
术后康复:典型病例二
例2:男,20岁,左ACL重建术后2月
整理版
26
术后康复:典型病例三
例3:男,25岁,左ACL重建术后3个月
整理版
27
结论
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前后系统的康复计划 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
针对手术前及手术后不同阶段的康复目标, 对患者进行系统康复训练,可有效地减少 并发症,恢复关节功能。
整理版
15
术后康复护理:0-3周
心理护理:多数病人因术后怕痛和担心重 建的韧带松动断裂而不愿接受早期功能锻 炼。护士要耐心解释,取得病人的理解和 配合。
制定康复计划:针对术后的不同阶段,制 定详细具体系统的康复计划,按计划内容 进行锻炼。在实施过程中根据病人的具体 情况做适当调整.
整理版
16
术后康复护理:0-3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