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旅游目的地体系建设

合集下载

旅游目的地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旅游目的地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创新驱动,科技支撑: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理念,创新旅游目的地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模式和运营方式,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提升游客体验和满意度。
政府主导,规划合理
设施完善,服务周到
科技支持,信息共享
资金保障,投入充足
旅游目的地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完善旅游目的地交通服务设施
提升旅游目的地公共信息发布能力
提升旅游目的地公共服务体系的环境友好水平
推进旅游目的地公共服务体系的数字化转型
强化旅游目的地公共服务体系的质量监管
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完善旅游目的地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游客满意度。
加强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建设,提升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运用科技手段,提高旅游目的地的智慧化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注重旅游目的地的文化传承和保护,为旅游目的地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和特色。
完善旅游目的地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路径
旅游惠民便民服务
旅游行政服务
旅游行政服务
旅游惠民便民服务
旅游交通便捷服务
旅游安全保障
旅游信息咨询
旅游目的地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现状和问题
旅游目的地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旅游目的地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水平参差不齐
旅游目的地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存在地区差异
旅游目的地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存在重建设轻运营的现象
旅游目的地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导致资源分散,难以形成合力。
旅游目的地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导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旅游目的地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存在设施不足、服务水平不高的问题,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

旅游目的地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旅游目的地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旅游目的地管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ZJ0706036一、课程说明1. 课程代码ZJ07060362.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能力3. 适应专业及课程性质酒店管理专业必修4. 课程目的通过《旅游目的地管理》的讲授,使学生产生专业兴趣和专业认同感,了解有关旅游目的地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形成对旅游目的地体系构成及旅游目的地管理框架的总体认识,初步掌握运用所学相关学科知识分析旅游目地管理的现象规律及旅游目的地发展趋势的能力,为后续其它专业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5. 学时与学分学时为32,学分为2.0。

6. 建议先修课程旅游学概论、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基础、酒店管理概论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旅游目的地导论计划学时:3基本要求:(一)知识目标1. 掌握什么是旅游目的地;2. 掌握旅游目的地的构成要素;3. 掌握旅游目的地分类体系;4. 了解旅游目的地的相关研究理论。

(二)能力目标1. 充分理解建设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意义;2. 辨析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景区的区别;3. 谈谈对全域旅游和旅游目的地建设之间关系的认识。

(三)素质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对旅游目的地基本概念、构成体系、类别,相关研究理论的认识和掌握,使学生对旅游目的地这个复合体统有较为全面的认知。

思考和探讨我国旅游目的地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建设等相关论题。

教学重点及难点:(一)教学重点1. 旅游目的地的定义、构成要素;2. 旅游目的地是怎样分类的,分类依据是什么。

(二)教学难点1. 旅游目的地的相关研究理论与旅游目的地研究发展动态;2. 旅游目的地发展最新进展。

基本内容:1.互动提问——对旅游目的地提出自己基本认识和问题;2.课程导入——列举相关旅游目的地案例介绍;3.任务1-1——旅游目的地的基本概念和内涵;4.任务1-2——旅游目的地的构成要素;5.任务1-3——旅游目的地的具体分类;6.任务1-4——旅游目的地的研究理论。

思考题:(1)查找相关研究资料,深入认知和了解旅游目的地的相关概念、要素、类别;(2)了解我国目前旅游目的地建设的现状。

旅游目的地建设与管理方法

旅游目的地建设与管理方法

旅游目的地建设与管理方法1.景区规划与设计:旅游目的地的建设应基于对区域资源的充分了解和评估,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和设计方案。

包括合理的布局设计,景区道路、交通、停车等基础设施的规划,景点、景观和建筑的选址和设计等。

2.生态环境保护:旅游目的地的建设与管理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在规划设计中要尽量保留自然景观,减少人工破坏,制定相关的保护措施,并加强对游客的环境教育,提高其环保意识。

3.设施建设与管理:旅游目的地的建设中,重要的一环是设施的建设与管理。

包括提供便捷的交通工具、完善的餐饮、住宿、购物等服务设施,以及安全、清洁、舒适的旅游环境等。

同时,应加强设施的维护管理,及时修复和更新设施,保障游客的体验和满意度。

4.旅游产品的开发与创新:旅游目的地的管理应注重开发创新并丰富旅游产品。

通过挖掘和利用地区的文化、历史、民俗等资源,开发出符合游客需求的旅游产品,提高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5.增加非旅游元素的吸引力:旅游目的地的建设与管理不仅要考虑旅游资源,还要关注非旅游元素的吸引力。

可以通过举办文化艺术活动、体育比赛、展览会等各类活动,增加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6.智能化管理: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管理在旅游目的地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可以利用智能化技术来提供更便利的旅游服务,如智能导游、在线预订等,提高游客的体验和满意度。

7.旅游宣传与营销:旅游目的地的宣传与营销工作非常重要,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如制作旅游宣传片、举办推介会、利用社交媒体等,吸引更多的游客关注并选择该目的地。

同时,也要注重游客的口碑传播和反馈管理,及时回应游客的需求和意见,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综上所述,旅游目的地的建设与管理需要全面考虑区域资源、环境保护、设施建设、旅游产品开发、宣传营销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只有通过合理规划、科学管理和不断创新,才能实现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旅游业的质量和效益。

旅游目的地建设与管理方法

旅游目的地建设与管理方法

旅游目的地建设与管理方法近年来,旅游业蓬勃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作为旅游业的核心,旅游目的地的建设与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旅游目的地建设与管理的方法,并分析其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一、市场调研与规划在旅游目的地建设之初,对市场进行深入调研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市场调研,可以了解旅游市场的需求,把握游客的喜好以及对旅游目的地建设的需求。

同时,制定合理的规划,包括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定位、规模与发展方向,以及相应的开发策略。

二、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目的地的核心在于其所拥有的独特资源。

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应充分挖掘和利用周边的自然、文化和人文资源,提供多元化的旅游体验。

但与此同时,也要注重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制定相应政策和措施,加强对环境、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的保护,确保资源长期可持续发展。

三、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提供良好的旅游服务,旅游目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可或缺。

包括道路、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的修建与完善,以及旅游设施的建设。

合理规划和布局各类设施,以满足游客的需求,并提高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四、品牌塑造与宣传推广旅游目的地的成功离不开品牌的塑造与宣传推广。

通过对旅游目的地的独特性进行准确定位和市场推广,树立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形象,提高其知名度和美誉度。

充分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兴媒体渠道,积极开展宣传推广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

五、游客满意度与投诉处理游客满意度是旅游目的地管理的重要指标之一。

需要建立健全的反馈渠道,收集游客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处理游客的投诉,并对问题进行改进和解决。

提高服务质量,满足游客的需求,既能够提升旅游目的地的美誉度,也能吸引更多游客的到来。

六、合作与交流旅游目的地建设与管理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与合作。

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应加强沟通与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旅游目的地的建设与发展。

加强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并提升本地区的竞争力。

总结旅游目的地的建设与管理是一个复杂而综合的系统工程。

旅游行业智能化旅游目的地规划与管理方案

旅游行业智能化旅游目的地规划与管理方案

旅游行业智能化旅游目的地规划与管理方案第一章智能化旅游目的地概述 (3)1.1 旅游目的地概念解析 (3)1.2 智能化旅游目的地发展趋势 (3)第二章智能化旅游目的地规划 (4)2.1 智能化旅游目的地规划原则 (4)2.2 旅游目的地空间布局优化 (4)2.3 旅游目的地资源配置 (5)第三章旅游目的地信息体系建设 (5)3.1 旅游目的地信息资源整合 (5)3.2 旅游目的地大数据平台构建 (5)3.3 旅游目的地信息发布与传播 (6)第四章智能化旅游服务设施建设 (6)4.1 智能化旅游服务中心 (6)4.2 智能化旅游导览系统 (6)4.3 智能化旅游住宿与餐饮服务 (7)第五章智能化旅游市场营销 (7)5.1 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 (7)5.2 智能化旅游营销策略 (8)5.3 旅游目的地线上线下融合 (8)第六章智能化旅游安全监管 (8)6.1 旅游安全风险防控 (8)6.1.1 风险识别与评估 (8)6.1.2 风险预警与防范措施 (9)6.1.3 旅游安全风险监测与调整 (9)6.2 智能化旅游安全监控系统 (9)6.2.1 系统架构 (9)6.2.2 数据采集与处理 (9)6.2.3 数据分析与预警发布 (9)6.2.4 应急指挥与协同处置 (9)6.3 旅游目的地应急管理体系 (9)6.3.1 应急预案制定 (9)6.3.2 应急资源整合与调度 (10)6.3.3 应急演练与培训 (10)6.3.4 应急信息发布与沟通 (10)第七章智能化旅游人才培养与培训 (10)7.1 旅游专业人才培养 (10)7.1.1 培养目标 (10)7.1.2 培养体系 (10)7.2 旅游从业人员智能化技能培训 (10)7.2.1 培训内容 (10)7.2.2 培训方式 (11)7.3 旅游目的地智能化人才引进 (11)7.3.1 人才引进策略 (11)7.3.2 人才引进措施 (11)第八章智能化旅游目的地环境保护 (11)8.1 旅游目的地环境保护策略 (11)8.1.1 建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12)8.1.2 制定旅游环境保护规划 (12)8.1.3 强化旅游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12)8.1.4 实施旅游环境保护项目 (12)8.2 智能化旅游环境保护技术 (12)8.2.1 环境监测技术 (12)8.2.2 生态修复技术 (12)8.2.3 智能化垃圾处理技术 (12)8.2.4 环保型交通工具 (12)8.3 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 (12)8.3.1 优化旅游产业结构 (13)8.3.2 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 (13)8.3.3 培育旅游人才 (13)8.3.4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13)第九章智能化旅游目的地评价体系 (13)9.1 旅游目的地评价标准制定 (13)9.1.1 评价标准的重要性 (13)9.1.2 评价标准的制定原则 (13)9.1.3 评价标准的制定内容 (13)9.2 旅游目的地智能化评价方法 (14)9.2.1 数据来源及处理 (14)9.2.2 评价方法 (14)9.3 旅游目的地评价结果应用 (14)9.3.1 旅游目的地定位与优化 (14)9.3.2 旅游目的地营销策略 (14)9.3.3 旅游目的地政策制定与调整 (14)9.3.4 旅游目的地监测与预警 (14)第十章智能化旅游目的地案例分析与启示 (14)10.1 典型智能化旅游目的地案例介绍 (14)10.1.1 案例一:某智慧旅游城市 (14)10.1.2 案例二:某智能旅游小镇 (15)10.2 案例分析与启示 (15)10.2.1 案例分析 (15)10.2.2 启示 (16)10.3 智能化旅游目的地发展建议 (16)第一章智能化旅游目的地概述1.1 旅游目的地概念解析旅游目的地,指的是吸引游客前来游览、度假、休闲、体验等活动的特定地理区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区旅游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通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区旅游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通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区旅游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05.24•【字号】新政办发[2007]86号•【施行日期】2007.05.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正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区旅游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通知(新政办发〔2007〕86号)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各州、市人民政府,各行政公署,自治区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自治区旅游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已经自治区第十届人民政府第36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〇七年五月二十四日自治区旅游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十一五”时期是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旅游业大发展的重要机遇期。

《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自治区“十一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培育和壮大旅游业,打造精品景区景点,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我区重要的支柱产业”。

为明确“十一五”时期自治区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根据自治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结合旅游业实际,制定本专项规划。

第一章“十五”旅游业发展情况第一节计划目标完成情况“十五”期间,新疆旅游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旅游总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占自治区GDP的比重由1996年的1.4%上升到2005年的5.4%,提高了4个百分点,产业地位得到较大提高。

到2005年,“十五”期间的各项目标均超额完成。

一、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十五”期间,累计接待入境旅游者136.66万人次,创汇4.4亿美元;接待国内旅游者5484.1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479.44亿元人民币;旅游总收入515.96亿元人民币。

与“九五”期间相比,入境旅游者人数增长24.4%,创汇增长11.7%;国内旅游者人数增长71.4%,国内旅游收入增长149.8%。

旅游规划行业旅游目的地规划方案

旅游规划行业旅游目的地规划方案

旅游规划行业旅游目的地规划方案第一章旅游目的地概述 (2)1.1 目的地背景介绍 (2)1.2 目的地资源分析 (2)1.2.1 自然资源 (2)1.2.2 人文资源 (2)1.2.3 社会资源 (3)1.3 目的地发展现状 (3)1.3.1 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3)1.3.2 旅游基础设施现状 (3)1.3.3 旅游市场营销现状 (3)第二章市场分析 (3)2.1 目的地市场定位 (3)2.2 目标客群分析 (4)2.3 市场竞争分析 (4)第三章目的地产品规划 (4)3.1 旅游产品体系构建 (4)3.2 旅游线路设计 (5)3.3 特色旅游产品开发 (5)第四章基础设施建设 (6)4.1 交通设施规划 (6)4.2 住宿设施规划 (6)4.3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6)第五章生态环境规划 (7)5.1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7)5.2 生态旅游产品设计 (7)5.3 绿色出行与节能减排 (8)第六章文化旅游规划 (8)6.1 文化资源挖掘与保护 (8)6.1.1 文化资源概述 (8)6.1.2 文化资源挖掘 (9)6.1.3 文化资源保护 (9)6.2 文化旅游产品开发 (9)6.2.1 产品开发原则 (9)6.2.2 产品开发策略 (9)6.2.3 产品开发方向 (9)6.3 文化旅游营销策略 (10)6.3.1 营销定位 (10)6.3.2 营销渠道 (10)6.3.3 营销策略 (10)第七章市场营销与推广 (10)7.1 目的地品牌建设 (10)7.2 网络营销策略 (11)7.3 合作伙伴关系管理 (11)第八章旅游人才培训与就业 (11)8.1 旅游人才培养计划 (12)8.2 旅游人才引进策略 (12)8.3 旅游就业市场分析 (12)第九章旅游安全与应急预案 (13)9.1 旅游安全管理制度 (13)9.1.1 安全管理组织架构 (13)9.1.2 安全管理制度建设 (13)9.1.3 安全管理措施 (13)9.2 应急预案制定与实施 (14)9.2.1 应急预案制定 (14)9.2.2 应急预案实施 (14)9.3 安全风险防范与处理 (14)9.3.1 风险识别与评估 (14)9.3.2 风险防范措施 (14)9.3.3 风险处理与应对 (15)第十章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 (15)10.1 可持续发展战略 (15)10.2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 (15)10.3 旅游目的地监测与评估 (16)第一章旅游目的地概述1.1 目的地背景介绍旅游目的地作为旅游活动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

第三章 旅游系统

第三章 旅游系统

六、旅游系统的外部联系
1.旅游系统与自然环境的联系。
自然环境对旅游系统的最大影响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是旅游客体地域差异 的客观基础。
(2)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是游客产生旅游动机, 进而导致旅游行为的基本激发条件。
(3)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区差异,也深刻影响到旅游 媒体设施的建设。
第二节 旅游系统的地理学分析
一、旅游系统与地理科学的理论联系
在旅游系统研究中,所使用的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有: 1.地理环境整体性理论
即地理环境是一个自然与社会的复合系统,是自 然地理环境与人文地理环境相互结合、有机统一的整 体。
地理科学的整体性理论表现在七个方面: (1)系统性 (2)层次性 (3)相互作用性 (4)运动性 (5)时空差异性 (6)协同性 (7)开放性
便于季节人流特征
安逸市场、冒险市场、迷心 市场、廉价购物市场
便于安排项目内容
基本需求、自我完善、开拓
便于探索“满意经历” 的内在机理
度假、观光市场、会议商务 市场,福利旅游、教育旅游、
便于研究供给布局
组团市场、散客旅游市场
安排组织工作
豪华型、工薪层旅游、节俭 型旅游、温和型旅游市场
随机性、选择性、重复性市 场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0. 2120.1 0.2111:00:3211 :00:32 October 21, 2020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0年10月21 日上午1 1时0分 20.10.2 120.10. 21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 020年1 0月21 日星期 三上午1 1时0分 32秒11 :00:322 0.10.21

旅游业智慧旅游目的地建设与管理方案

旅游业智慧旅游目的地建设与管理方案

旅游业智慧旅游目的地建设与管理方案第一章智慧旅游目的地概述 (2)1.1 智慧旅游目的地定义 (2)1.2 智慧旅游目的地建设意义 (2)1.3 智慧旅游目的地发展现状 (3)第二章目的地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3)2.1 信息网络建设 (3)2.1.1 有线网络建设 (3)2.1.2 无线网络建设 (4)2.2 数据中心建设 (4)2.2.1 数据中心硬件设施 (4)2.2.2 数据中心软件设施 (4)2.3 基础设施维护与管理 (4)2.3.1 维护与管理原则 (4)2.3.2 维护与管理措施 (5)第三章智慧旅游服务平台构建 (5)3.1 旅游信息服务平台 (5)3.1.1 平台概述 (5)3.1.2 平台功能 (5)3.1.3 平台技术架构 (5)3.2 旅游电子商务平台 (5)3.2.1 平台概述 (5)3.2.2 平台功能 (6)3.2.3 平台技术架构 (6)3.3 旅游大数据分析平台 (6)3.3.1 平台概述 (6)3.3.2 平台功能 (6)3.3.3 平台技术架构 (6)4.1 旅游品牌建设 (7)4.2 网络营销策略 (7)4.3 营销效果评估 (7)第五章智慧旅游管理体系构建 (7)5.1 旅游政策法规制定 (7)5.2 旅游服务质量监管 (8)5.3 旅游安全管理体系 (8)第六章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9)6.1 旅游咨询与服务体系建设 (9)6.1.1 建立旅游咨询服务平台 (9)6.1.2 完善旅游投诉处理机制 (9)6.1.3 优化旅游宣传推广策略 (9)6.2 旅游交通体系建设 (9)6.2.1 完善交通基础设施 (9)6.2.2 推广智能交通系统 (10)6.2.3 提升旅游交通服务质量 (10)6.3 旅游住宿与餐饮服务体系建设 (10)6.3.1 优化住宿资源配置 (10)6.3.2 提升餐饮服务质量 (10)6.3.3 加强旅游住宿与餐饮行业监管 (10)第七章智慧旅游人才培养与培训 (11)7.1 人才培养计划 (11)7.2 培训课程设置 (11)7.3 培训效果评估 (12)第八章智慧旅游项目策划与实施 (12)8.1 项目策划与论证 (12)8.2 项目实施与管理 (13)8.3 项目效果评估 (13)第九章智慧旅游目的地评估与监测 (14)9.1 目的地评估指标体系 (14)9.2 目的地监测体系 (14)9.3 评估与监测结果应用 (15)第十章智慧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策略 (15)10.1 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 (15)10.2 社区参与与利益分配 (15)10.3 智慧旅游目的地发展规划 (16)第一章智慧旅游目的地概述1.1 智慧旅游目的地定义智慧旅游目的地是指在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旅游资源、旅游服务、旅游管理等各个环节进行整合与优化,以提高旅游体验、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一种新型旅游发展模式。

《旅游法》第三章旅游规划和促进

《旅游法》第三章旅游规划和促进

规划的评估和调整
评估
旅游规划实施一段时间后,应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分 析规划目标的实现程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 施。评估结果应向社会公布。
调整
根据评估结果和实际情况,对旅游规划进行适时调整,以保 持规划的时效性和科学性。调整方案应按照制定规划的程序 进行公示和征求意见。
02
旅游促进措施
政策支持
01
02
03
旅游发展专项规划
各级政府应制定旅游发展 专项规划,明确旅游发展 的目标、任务和措施,为 旅游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土地使用政策
政府应优先保障旅游重点 项目和重点设施的土地供 应,鼓励企业利用闲置土 地发展旅游业。
税收优惠政策
政府应制定税收优惠政策, 鼓励企业加大对旅游业的 投资,提高旅游业的竞争 力。
人文旅游资源
包括历史遗迹、民俗文化、传统工艺等,应依据其历史、艺术、科 学价值进行分类,并采取适当的保护和利用方式。
旅游资源的日常管理
建立定期巡查制度,对旅游资源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破 坏和滥用旅游资源的行为。
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 2 3
制定合理的旅游资源开发计划
在开发旅游资源时,应充分考虑其生态、环境和 社会影响,制定科学的开发计划,确保资源的可 持续利用。
的氛围。
落实保护措施
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如建立自然 保护区、人文景观保护单位等,确 保旅游资源的完整性和永久性。
开展修复工程
对受损的旅游资源进行修复和重建, 恢复其原有价值和特色,提高旅游 资源的可持续性。
05
旅游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旅游发展的战略规划
制定区域旅游发展规划
根据国家旅游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制定区 域旅游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空间布局、重点任务和 保障措施。

中国旅游公共服务“十二五”专项规划

中国旅游公共服务“十二五”专项规划

第一章旅游公共服务的发展形势一、旅游公共服务“十一五”发展回顾“十一五”期间,各级政府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旅游公共服务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旅游公共服务投入稳步加大,旅游公共服务功能逐渐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各地旅游资讯网站普遍建立,12301旅游服务热线逐步开通,旅游咨询热线在主要旅游城市普遍设立,旅游咨询中心在优秀旅游城市基本建立。

截至“十一五”期末,全国共建成旅游咨询中心及站点1500余个(不含景区内的游客中心)。

以游览咨询信息、旅游市场信息、境内外旅游目的地安全风险提示信息、旅游服务质量信息等为主的旅游公共信息内容不断充实,信息发布渠道逐步拓宽。

(二)旅游安全保障服务体系逐步形成各地旅游安全保障法规、标准不断完善,预案体系初步形成。

旅游安全保障的体制机制逐步完善,旅游安全生产及应急管理队伍建设越来越得到重视,旅游安全投入逐步加大,旅游安全设施设备逐步完备,部门协作、上下联动、区域协作、境内外合作的旅游安全保障工作格局逐步形成,安全培训教育制度基本建立,旅游保险功能逐步发挥。

旅游业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升,“十一五”期间,旅游全行业有效应对了2008年初雨雪冰冻灾害、“3·14”西藏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5·12汶川地震”、新疆“7·5”抢烧严重暴力犯罪、2008年末游客滞留泰国事件、甲型H1N1流感疫情、冰岛火山灰等突发事件。

(三)旅游交通便捷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旅游交通更加便捷,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逐渐好转,旅游交通引导标识不断完善,自驾车旅游停车场地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东部发达地区的旅游集散系统初步形成,截至“十一五”期末,全国共有各类旅游集散中心300余个。

(四)旅游惠民便民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各地不断推出旅游公益惠民便民产品和政策,改善休憩环境,不断提高居民休闲和生活品质。

截至“十一五”期末,共开放各类免费公园、博物馆、科普场所等约4000余个;部分城市发放旅游消费券、推出旅游年票,推动旅游景区等旅游资源为老年人、学生、残障人士等特殊人群提供优惠政策;建设公共游憩区、特色街区、游览观光步道等公共景观和游览设施;推动完善方便游客的通信、邮政、金融、医疗、无障碍等设施;推动旅游城镇的绿色环保发展。

旅游目的地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旅游目的地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旅游目的地的城市规划与建设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将旅游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为了吸引游客,提升城市形象,城市规划与建设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旅游目的地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在吸引游客、改善居民生活和保护环境方面的重要性。

首先,旅游目的地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对吸引游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精心规划和建设的城市能够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

比如,合理的交通规划和交通设施的完善可以方便游客的出行,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同时,美丽的公园、广场和景观带给游客愉悦的观赏体验,增加游客停留的时间。

此外,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和娱乐设施,也能够增加游客的满意度和消费意愿。

因此,城市规划与建设需要充分考虑游客的需求和体验,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

其次,旅游目的地的城市规划与建设不仅能够提升游客的体验,还能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城市规划和建设不仅仅是为了游客,更是为了居民的生活。

合理规划的城市可以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例如,规划绿化带和公共休闲设施可以提供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增加居民的幸福感。

此外,合理规划的交通系统可以减少交通拥堵,提高居民的出行效率。

因此,城市规划与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和利益,为他们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最后,旅游目的地的城市规划与建设还需要注重环境保护。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往往伴随着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

因此,在城市规划与建设过程中,需要注重保护自然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例如,合理规划的城市绿地和水系可以提供生态系统服务,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水资源。

此外,推广可再生能源和低碳交通方式可以减少污染排放,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因此,城市规划与建设需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可持续性的平衡。

综上所述,旅游目的地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在吸引游客、改善居民生活和保护环境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一个精心规划和建设的城市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提升城市形象;同时,也能够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居民的幸福感;此外,还能够注重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旅游目的地建设与管理方法

旅游目的地建设与管理方法

旅游目的地建设与管理方法在当今社会,旅游业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普及。

旅游目的地的建设和管理对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交流以及提升居民生活质量都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旅游目的地的建设与管理方法,希望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旅游目的地的规划与设计1. 市场调研与定位在开始旅游目的地的建设之前,必须进行市场调研和定位,从而明确目标市场和旅游目的地的特色。

通过调研,可以了解潜在游客的偏好和需求,并结合地方资源进行定位,找到独特的卖点和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2. 规划编制与预算分配根据市场调研结果,制定详细的规划方案,并分配相应的预算。

规划应包括旅游设施的建设、景点开发、交通配套等内容。

预算分配要合理科学,确保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

3. 建设项目管理在规划的基础上,对于各个建设项目进行合理的管理与协调。

包括土地征收、招标采购、施工监督等环节,确保项目的质量和时效。

二、旅游目的地的资源整合与开发1. 优化资源配置旅游目的地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景区设施等。

在开发过程中,必须合理优化资源的配置,发挥资源的最大价值,提升旅游体验。

2. 保护环境与生态建设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必须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通过制定相应的生态建设规划,合理布局旅游设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3. 文化传承与创新旅游目的地应该将本地的文化元素融入到建设中,展示地方的历史、传统和风土人情。

同时,也可以在旅游目的地创造新的文化产业,推动文化创新与创意产业的发展。

三、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建设与宣传推广1. 建立品牌形象通过优质的服务、独特的特色和可持续的发展,打造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形象。

品牌形象包括旅游目的地的名字、标志、口号等,能够让游客们对目的地有深刻的印象。

2. 多渠道宣传推广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推广,包括开展线上线下的推广活动、物料的发放、与旅行社、媒体的合作等,吸引更多的游客了解和到访旅游目的地。

3.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保证游客在旅游目的地的整体体验。

旅游目的地建设实施方案

旅游目的地建设实施方案

旅游目的地建设实施方案一、目的地概述。

咱们要打造的这个旅游目的地啊,那可是充满无限魅力的地方。

它可能是一个有着迷人自然风光的小镇,像那种青山绿水环绕,一抬头就能看到蓝天白云,低头是潺潺溪流的地方;也可能是一个充满历史韵味的古城,大街小巷都藏着古老的故事,随便一块砖头可能都比你爷爷的爷爷年纪还大呢。

二、目标设定。

1. 短期目标(1 2年)让周边地区的人都知道咱们这个好地方。

就像你家有个超级好玩的大院子,先得让邻居们都晓得,对吧?咱们要做到在周边城市提到旅游,大家第一个就想到咱们这儿。

吸引第一批游客,至少每个月能有[X]人次的游客量。

这些游客来了得觉得超值,走了还想再来,到处给咱们宣传。

2. 中期目标(3 5年)在国内打出知名度,成为那种旅游杂志上经常推荐的热门景点。

游客量要像滚雪球一样,每年都大幅增长,达到每年[X]人次。

开发出一些特色旅游项目,让游客觉得咱们这儿独一无二,跟其他地方都不一样。

3. 长期目标(5 10年)走向世界,让外国友人也对咱们这儿向往不已。

就像巴黎、罗马一样,一提到就觉得高大上,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每年游客量突破[X]人次。

把这个旅游目的地建设成一个集旅游、休闲、文化体验、美食享受于一体的超级旅游胜地。

三、具体建设内容。

# (一)基础设施建设。

1. 交通。

道路得修得四通八达。

如果游客来这儿还得在坑坑洼洼的路上颠半天,那可就太扫兴了。

咱们要确保从主要城市到咱们这儿有方便的公共交通,比如开通旅游专线大巴,或者让铁路、公路站点离景区更近一些。

在目的地内部呢,要有便捷的小交通。

可以是那种可爱的观光电瓶车,或者租自行车的地方,让游客能够轻松地穿梭在各个景点之间。

2. 住宿。

从高档酒店到经济实惠的民宿,都得安排上。

高档酒店就像是给那些想要享受奢华度假的游客准备的城堡,要有一流的服务、舒适的房间和超棒的设施。

民宿呢,就像是游客在当地的一个温馨小家,充满当地特色,可以让游客体验到本地人的生活。

2017-2018学年湘教版选修3:第三章 第三节 旅游规划 课件(24张)

2017-2018学年湘教版选修3:第三章 第三节 旅游规划 课件(24张)
提示:旅游景区规划是形成旅游吸引力的根本保证,对提升旅 游景区的品位,扩大旅游景区的规模,提高旅游景区的效益,具有 重要作用。
基础知识要记牢 1.旅游景区规划的内涵
基础 导向 指导 目的 意义
评价 旅游资源调查与_____ 宿 、行、___ 游 、购、娱的需要 旅游过程中的食、___ 审美 原理 旅游_____ 旅游产品 将旅游资源加工成________ 效益 品位 ;扩大景区_____ 规模 ;提高景区_____ 提升景区_____
[拓展提升] 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可理解为:以旅游资源为龙头,面向 客源市场, 借助交通条件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和借助住宿条件为 代表的旅游设施及服务,在当地社会经济条件的基础上,实现 当地的可持续发展。
应用体验不可少
1.下列关于旅游规划的叙述,错误的是 重要条件 B.旅游规划是形成旅游吸引力的根本保证,使旅游景区获得更 大的效益 C.旅游规划是一项涉及多个行业的经济活动,旅游规划要考虑 到自然、社会、经济等各种因素 D.旅游规划可给旅游管理部门带来巨大收益,对旅游者的旅游 活动影响很小 解析:选 D 合理的旅游规划可以给旅游景区增添魅力,使旅游
2.方法与步骤
实地考察 ,收集有关资料。 (1)进行_________
(2)对旅游景区开发的外部条件加以调查和评估分析。
总体定位 ,并对旅游六要素进行具体的安 (3)对景区发展进行_________
排和设计。
重点难点掌握好
一、旅游景区规划的方法和步骤
二、旅游交通及服务设施规划 旅游景区规划设计中,对景点的规划设计最为重要,根据景 点区位、开发性质和规模,规划设计旅游交通和各项服务设施, 如下表所示:
游时间、减轻旅游疲劳。某些交通工具(如观 光马车)具有娱乐性质,可以充分发挥旅游资 源的作用 旅游景区的服务设施是为满足景区服务业的 需要兴建的,它们是整个景区的组成部分

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策略与实践

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策略与实践

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策略与实践第一章前言旅游业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行业之一,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建设是很重要的。

品牌建设策略和实践对于旅游目的地来说是非常关键的。

随着旅游市场的发展,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建设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这篇文章旨在分析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的策略和实践的相关问题。

第二章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的意义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的意义在于,可以提高旅游目的地的市场竞争能力,从而增加利润和创造就业机会。

品牌建设也有助于提高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和知名度。

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还可以使旅游业吸引更多的游客,从而提升旅游业的地位,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第三章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的策略在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的过程中,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1. 定位策略定位策略是指确定旅游目的地的市场定位和目标人群。

旅游目的地需要根据自身的资源和特点来定位,并通过市场调查和分析来了解目标市场的需求和趋势,拓展潜在的客户群。

2. 品牌理念策略品牌理念是品牌建设的核心,也是品牌的灵魂。

旅游目的地品牌的理念应该符合游客的文化需求和旅游体验,关注旅游目的地的自然、文化、历史等特色资源,要形成独特、稳定且强大的品牌形象。

3. 推广策略推广策略是促进旅游目的地品牌推广的关键。

通过有效的广告、促销和宣传,将品牌形象传递给游客,提高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

旅游目的地要选择合适的媒介和推广方式,如通过网络、社交媒体、地方旅游协会和旅游局等途径来加强品牌推广。

第四章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的实践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的实践包括以下内容:1. 整合资源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建设需要整合地方资源,例如文化遗产、自然景观、人文历史、体育娱乐和美食等,创造独特的旅游体验。

2. 建设旅游基础设施旅游目的地需要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服务质量,改善旅游环境,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同时,旅游目的地需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

3. 培育旅游品牌形象旅游目的地需要在市场中树立一个具有独特和鲜明个性的品牌形象,增强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旅游产业智慧旅游目的地建设与管理方案

旅游产业智慧旅游目的地建设与管理方案

旅游产业智慧旅游目的地建设与管理方案第一章智慧旅游目的地概述 (3)1.1 智慧旅游目的地概念 (3)1.2 智慧旅游目的地建设意义 (3)1.3 智慧旅游目的地发展趋势 (3)第二章智慧旅游目的地规划与设计 (4)2.1 规划设计原则 (4)2.1.1 科学性与前瞻性原则 (4)2.1.2 区域协同原则 (4)2.1.3 人本主义原则 (4)2.1.4 可持续发展原则 (4)2.2 目的地功能布局 (4)2.2.1 旅游核心区 (4)2.2.2 旅游服务区 (4)2.2.3 旅游交通区 (4)2.2.4 旅游休闲区 (5)2.3 智慧旅游技术应用 (5)2.3.1 互联网旅游 (5)2.3.2 大数据分析 (5)2.3.3 人工智能 (5)2.3.4 物联网技术 (5)2.3.5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 (5)2.3.6 绿色环保技术 (5)第三章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5)3.1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5)3.1.1 网络规划与设计 (5)3.1.2 网络接入与覆盖 (6)3.1.3 网络运维与管理 (6)3.2 数据中心建设 (6)3.2.1 数据中心规划与设计 (6)3.2.2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 (6)3.2.3 数据中心运维与管理 (6)3.3 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 (7)3.3.1 信息安全策略 (7)3.3.2 隐私保护措施 (7)第四章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建设 (7)4.1 服务平台架构 (7)4.2 服务平台功能模块 (7)4.3 服务平台运营管理 (8)第五章智慧旅游营销推广 (8)5.1 营销策略制定 (8)5.1.1 精准定位目标市场 (8)5.1.2 打造特色旅游产品 (9)5.1.3 制定差异化营销策略 (9)5.2 营销渠道拓展 (9)5.2.1 优化线上营销渠道 (9)5.2.2 加强线下营销推广 (9)5.2.3 创新营销手段 (9)5.3 营销效果评估 (9)5.3.1 建立营销效果评估体系 (9)5.3.2 定期分析营销数据 (9)5.3.3 优化营销策略 (10)第六章智慧旅游目的地管理体系 (10)6.1 管理体系架构 (10)6.2 管理制度与政策 (10)6.3 管理人员培训与素质提升 (10)第七章智慧旅游目的地服务质量提升 (11)7.1 服务质量标准制定 (11)7.2 服务质量监测与评估 (11)7.3 服务质量改进措施 (12)第八章智慧旅游目的地环境保护 (12)8.1 环保意识培养 (12)8.2 环保措施实施 (12)8.3 环保效果评价 (13)第九章智慧旅游目的地安全与应急 (13)9.1 安全管理措施 (13)9.1.1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13)9.1.2 加强安全设施建设 (13)9.1.3 提高安全监管水平 (14)9.2 应急预案制定 (14)9.2.1 制定应急预案的基本原则 (14)9.2.2 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14)9.3 应急处置与救援 (14)9.3.1 应急处置流程 (14)9.3.2 救援队伍与设备 (14)9.3.3 救援协调与沟通 (15)第十章智慧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 (15)10.1 可持续发展战略 (15)10.1.1 战略目标 (15)10.1.2 战略布局 (15)10.2 资源整合与优化 (15)10.2.1 旅游资源整合 (15)10.2.2 旅游资源优化 (15)10.3 社会责任与公益事业 (16)10.3.1 社会责任 (16)10.3.2 公益事业 (16)第一章智慧旅游目的地概述1.1 智慧旅游目的地概念智慧旅游目的地是指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对旅游目的地的资源、信息、服务、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整合与优化,以提高旅游体验、提升旅游目的地管理效率、促进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型旅游发展模式。

旅游行业旅游目的地开发方案

旅游行业旅游目的地开发方案

旅游行业旅游目的地开发方案第1章项目概述 (3)1.1 项目背景 (3)1.2 项目目标 (4)1.3 项目意义 (4)第2章市场分析与评估 (4)2.1 市场现状分析 (4)2.2 市场需求预测 (5)2.3 市场竞争态势 (5)第3章目的地资源调查与评价 (5)3.1 自然资源调查 (5)3.1.1 地质地貌 (5)3.1.2 气候条件 (6)3.1.3 生物资源 (6)3.2 人文资源调查 (6)3.2.1 历史文化 (6)3.2.2 民俗风情 (6)3.2.3 社会经济 (6)3.3 资源评价与分析 (6)3.3.1 自然资源评价 (6)3.3.2 人文资源评价 (6)3.3.3 综合分析 (6)第4章发展战略与定位 (7)4.1 发展战略 (7)4.1.1 创新驱动战略 (7)4.1.2 协调发展战略 (7)4.1.3 绿色发展战略 (7)4.2 目的地定位 (7)4.2.1 市场定位 (7)4.2.2 产品定位 (7)4.2.3 品牌定位 (7)4.3 发展目标 (7)4.3.1 经济效益目标 (7)4.3.2 社会效益目标 (8)4.3.3 生态环境目标 (8)4.3.4 品牌形象目标 (8)第5章产品策划与设计 (8)5.1 旅游产品类型 (8)5.1.1 休闲度假类 (8)5.1.2 文化体验类 (8)5.1.3 生态旅游类 (8)5.1.4 户外运动类 (8)5.2 产品特色与创新 (8)5.2.1 独特资源优势 (9)5.2.2 个性化定制 (9)5.2.3 创新旅游体验 (9)5.2.4 跨界融合 (9)5.3 产品组合策略 (9)5.3.1 核心产品 (9)5.3.2 辅助产品 (9)5.3.3 季节性产品 (9)5.3.4 主题性产品 (9)5.3.5 套餐组合 (9)第6章交通与基础设施规划 (9)6.1 交通规划 (9)6.1.1 公共交通系统 (9)6.1.2 自驾游服务设施 (10)6.1.3 慢行交通系统 (10)6.2 基础设施建设 (10)6.2.1 道路建设与改造 (10)6.2.2 旅游服务中心 (10)6.2.3 餐饮、住宿设施 (10)6.3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10)6.3.1 绿色出行推广 (10)6.3.2 生态停车场建设 (10)6.3.3 垃圾分类与处理 (10)6.3.4 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 (11)第7章景区规划与设计 (11)7.1 景区布局规划 (11)7.1.1 概述 (11)7.1.2 空间结构规划 (11)7.1.3 功能分区规划 (11)7.1.4 交通组织规划 (11)7.1.5 设施布局规划 (12)7.2 景点设计 (12)7.2.1 概述 (12)7.2.2 景点主题设计 (12)7.2.3 景观布局设计 (12)7.2.4 设施配置设计 (12)7.3 导览系统规划 (12)7.3.1 概述 (12)7.3.2 导览系统设计 (13)7.3.3 设施配置 (13)7.3.4 信息传递 (13)第8章服务设施与配套规划 (13)8.2 住宿设施规划 (14)8.3 娱乐设施规划 (14)8.4 购物设施规划 (14)第9章营销策略与推广 (15)9.1 营销战略 (15)9.1.1 目标市场定位 (15)9.1.2 营销目标 (15)9.1.3 营销组合策略 (15)9.2 品牌建设 (15)9.2.1 品牌定位 (15)9.2.2 品牌元素 (15)9.2.3 品牌传播 (15)9.3 推广渠道与策略 (16)9.3.1 在线推广 (16)9.3.2 线下推广 (16)9.3.3 跨界合作 (16)第10章运营管理与服务质量保障 (16)10.1 运营模式与管理机制 (16)10.1.1 运营模式概述 (16)10.1.2 管理机制 (16)10.1.3 运营策略实施 (16)10.2 服务质量管理体系 (17)10.2.1 服务质量标准 (17)10.2.2 服务质量控制 (17)10.2.3 服务人员培训与管理 (17)10.3 风险防范与应对措施 (17)10.3.1 风险识别与评估 (17)10.3.2 风险防范策略 (17)10.3.3 应急处置与救援 (17)10.4 持续改进与发展规划 (17)10.4.1 持续改进机制 (17)10.4.2 发展规划 (17)10.4.3 信息化建设与智能化管理 (17)第1章项目概述1.1 项目背景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旅游目的地体系建设
“十二五”期间,龙泉市一方面要“提升现有景区品质”,另一方面要“开发建设特色的景区”,提升一批,创建一批,形成更多高品质的景区型旅游目的地。

在此基础上,注重培育龙泉城区的旅游功能,培育各具特色的休闲、养生、度假和乡村旅游地。

逐步形成以中心城市为龙头,以高等级景区、高品位度假区、休闲养生基地和特色乡村为主要节点,各级各类目的地分工协调的市域旅游目的地体系。

加强旅游吸引力系统建设。

围绕旅游发展的“一一三”空间新格局,构筑“山(龙泉山、披云山、浙西南大峡谷、昴山)、瓷(龙泉青瓷文化创意基地、大窑龙泉窑遗址、龙泉青瓷宝剑苑、上垟·中国青瓷小镇)、剑(中华宝剑文化园、龙泉宝剑厂〈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系统。

一、构建龙泉旅游发展的“一一三”空间格局
“十二五”期间,龙泉市将奠定点、线、面结合的旅游发展“一一三”空间格局。

一城(点)——山水古城、旅游新城
一江(线)——瓯江龙泉溪观光游憩带
三区(面)——山水观光旅游区、剑瓷文化体验区、休闲养生度假区。

(一)一城——山水古城、旅游新城
市区是整个龙泉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区内各大景区(点)的城市依托,也是全市的旅游接待服务中心。

“十二五”期间,要大力增强龙泉城区的旅游功能,精心规划,把龙泉城区作为一个大景区来打造,加快龙泉城区旅游景区景点和旅游接待设施的建设。

以龙泉青瓷文化创意基地、青瓷宝剑苑、龙泉中华宝剑文化园区、留槎洲水上乐园、白云岩景区、崇仁寺(华严公园)宗教旅游区、藏龙十八瀑景区以及九姑山森林公园、凤凰山爱情主题休闲公园、棋盘山公园等景区景点公园建设为支撑,同时,建设一批高品位的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和休闲场所,丰富龙泉城区的旅游休闲项目,有效提升龙泉城区的旅游功能,增强龙泉城区对全市旅游业发展的带动作用。

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推动,通过政府强有力的举措,促进老城区主要街道商业服务业态的调整和优化,逐步形成个性鲜明的旅游特色街、土特产市场、特色餐饮美食街、酒吧娱乐街等,以此集聚人气、提高城市知名度。

其中,特别要重视晚间休闲娱乐活动场所的建设,通过向游客提供丰富多彩的夜生活产品,吸引更多游客不仅游在龙泉,而且住在龙泉。

立足城市风貌和道路格局,规划建设连接各旅游景区、接待设施的“旅游公交线路”和“交通指示系统”,为游客走进龙泉、了解龙泉和宣传龙泉创造更加便捷的条件。

在城市建设时,要利用公园小品、道路市政设施、城市公共建筑等有形的器物来表达龙泉古老深邃的剑瓷文化,改善城市旅游环境,完善城市旅游接待功能,增强城市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二)一江——瓯江龙泉溪观光游憩带
瓯江龙泉溪观光游憩带以龙泉溪及其两岸的山水景观、植被景观、乡村景观、水上休闲、娱乐项目等作为旅游吸引物,打造以龙泉溪为核心的观光游憩带。

按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重点实施留槎洲水上乐园项目,在一期已建成留槎阁茶楼、游乐设施的基础上,二期自兰巨炉田沿江打造具有龙泉特色文化的“八景”“三绝”,为游客提供“一夜不归”的画舫夜游项目,争取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做好香樟园旅游度假区前期工作,拟建成为集高档休闲、度假、会议于一体的度假区;新建凤凰山山顶公园、高机和吴三春主题公园;通过进一步整治河流两岸植被景观和村落景观,以龙泉溪漂流项目,串联沿岸的村落,大力开展乡村旅游。

(三)三区
1、山水观光旅游区
该区以龙泉山景区为龙头,包括龙泉山周边的部分村落。

以龙泉山景区为依托,利用龙泉山不可复制的高度和高原湖泊、高山草甸、云海雾凇等众多高原特有的自然奇观,发展为山水观光精品旅游景区,并以此带动周边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

“十二五”期间重点实施龙泉山二期开发项目,同时以政府投资为主推进披云山景区开发,以招商引资方式开发石马大峡谷景区、白云岩景区、昴山景区。

2、剑瓷文化体验区
该区以青瓷文化创意基地、中化宝剑文化园区为主打景区,整合大窑龙泉窑遗址、青瓷宝剑苑、龙泉宝剑厂、上垟·中国青瓷小镇等景区,建成以龙泉青瓷、龙泉宝剑两大文化瑰宝为主的文化体验区。

龙泉青瓷和龙泉宝剑两大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国宝级文化产品,长期以来受专家学者所称颂。

但作为文化产品曲高和寡,只有将文化产品转为旅游产品,推动适合大众游客参与的剑瓷文化体验旅游产品的开发,才能使这两大文化瑰宝为大众游客所接受。

一是以“龙泉青瓷、人类非遗”这一垄断性资源优势,整合龙泉青瓷文化创意基地和青瓷宝剑苑(3A景区)等资源,打造
国家4A级景区——中华青瓷文化园。

二是建设龙泉宝剑文化旅游区。

以“中华宝剑文化园区”为主轴,通过对中华宝剑文化的展示、演绎,着重龙泉宝剑文化的发掘提升,设置游客参与旅游活动项目;向海内外游客提供一个人文、侠义、怀古的充分体现中国五千年剑文化历史的国家4A级主题旅游景区。

三是打造上垟·中国青瓷小镇。

重点建设披云青瓷文化园项目,以此为核心,整合上垟镇木岱口村青瓷购物街、青瓷古作坊和源底村古民居的历史风貌,打造世界独有的中国青瓷小镇。

3、休闲养生度假区
该区旨在充分发挥我市森林覆盖率高、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水体质量好、局地小气候宜人的生态环境优势和绿色产业优势,推进浙西南生态休闲养生度假区的建设,“十二五”时期,结合高等级旅游景区建设和农林产业发展,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休闲养生度假景点,积极探索发展以长三角大中城市老年人群为对象的长居型休闲养老养生度假基地。

南部区域以龙泉山景区为龙头,以打造5A级景区为抓手,开工建设乌狮窟养生区、十八窟休闲中心等二期项目,打造大赛湖漂流、香菇部落、龙祥观等景点,结合乡村旅游点,建设兰巨豫章至龙泉山景区的度假休闲带,成为长三角知名的生态养生高地;西部区域凭“中国生态第一市”的优势,整合锦溪昴山宗教
活动主题景区、宝溪披云山景区、住龙生态沟、上垟青瓷文化、竹垟畲族文化、八都温泉等优质旅游资源,打造浙西南区域中心的高端休闲养生度假基地。

二、坚定不移地推进高等级景区建设
努力创建5A级景区。

一是以龙泉山景区作为创建景区,完成一期绿野山庄改扩建工程,提高景区接待容量;开发景区二期项目,建设客运缆车,彻底改善景区可进入性,建设乌狮窟景区、十八窟国际会议中心,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和档次。

二是以整合龙泉青瓷文化创意基地、大窑龙泉窑遗址、青瓷宝剑苑、上垟披云青瓷文化园等剑瓷文化景区,打造世界独有的高品质龙泉剑·瓷文化旅游景区。

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创建成功1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大力创建一批4A级景区。

在巩固和提升现有4A级景区的基础上,分期分批、有序推进高等级景区创建工作。

根据资源环境、区位条件、开发基础和发展潜力,“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披云山景区、中国·龙泉青瓷文化旅游区、上垟披云青瓷文化园、龙泉中华宝剑文化园区、浙西南大峡谷景区、白云岩景区、留槎洲水上乐园(龙泉溪漂流)、崇仁寺(华严公园)宗教旅游区、昴山宗教旅游主题景区、龙祥观道家养生园等一批景区,力争到十二五末,确保建成3个以上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三、促进乡村旅游和红色旅游融合发展
坚持让农民得利、让农村受益的着眼点,着力通过加强资源整合和产业融合推动产品提升,通过加强空间集聚推动规模提升,通过加强管理和培训推动服务提升,通过加强营销创新推动市场提升,使乡村旅游业在转型升级中获得更大的发展动力,使乡村旅游点进一步成为全市旅游目的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依托大景区,坚定不移地实施“旅游富民工程”。

以地域文化、民俗风情、摄影基地、农业观光等为载体,丰富和提升乡村旅游内涵,重点建设若干个特色明显、旅游设施相对完善的乡村旅游点。

如茶坦村为代表的田园风光型,石马村为代表的民俗型,炉岙村、龙案村等为代表的高山生态型,大窑村、金村等为代表的青瓷文化型,青井村为代表的养生休闲型,罗墩村为代表的畲族风情型乡村旅游,项边村、刘坊村等为代表的安仁永和廊桥文化乡村旅游。

高度重视红色旅游开发。

以开发披云山景区为契机,依托住龙——披云山——宝溪系列革命旧址,建设“星火燎原”红色旅游线路。

红色旅游资源为披云山景区的重要旅游资源之一, 2011年龙泉披云山苏维埃政权旧址被国家发改委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第二批名录。

开发思路:以走红军道·探三江源为主题形象,充分利用披云山景区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依托景区内部的交通线路及登山步道,串点成线,通过资源挖掘、游线整合、
景观建设、基础设施配套等手段,大力开发披云山景区红色旅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