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变迁的文化广场] 岁月的沧桑下一句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沧桑变迁的文化广场] 岁月的沧桑下一句什么?
2011年7月31日夜晚,2011上海夏季音乐节在新建的上海文化广场隆重揭幕。以“凤凰欲飞”为设计理念的新文化广场,首次迎接观众。注视着新建的文化广场,我不禁勾起对文化广场四十多年来的深深记忆。四十多年来,文化广场的变迁,始终牵动着上海人民的心。
人们不会忘记,远在1928年,这里是由法商开办的号称远东第一大赌场的逸园跑狗场。上海解放后,跑狗场停业,“逸园”因拖欠国家巨额税款和职工工资案,经上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由上海市文化局出资清偿债务,所有土地与建筑归市文化局,同时,遵照陈毅市长将逸园改造为上海群众性政治文化重要活动场所的指示,1952年4月,上海市人民文化广场筹备处成立。同年11月,经市政府批准,正式定名为“上海市文化广场”。经过两年多的改建,1954年竣工。这座占地72亩,能容纳1.5万人的大会场、大舞台,台口宽21米、深19.8米、高8米,后台有可供200多演员同时化妆的大小化妆室14间,台前有活动乐池,可供60―120人的乐队演奏,成为当年全国最大的舞台。
在改建的文化广场即将落成的时候,梅兰芳剧团最早到文化广场,为三万多建筑工人作慰问演出,梅兰芳主演《霸王别姬》等剧目,受到工人们的热烈欢迎。
1954年春节期间,市文化局组织话剧、戏曲、音乐团体等8700多人,在文化广场举行慰问人民子弟兵的军民联欢,演出历时5天,盛况空前。
1955年7月30日,为纪念聂耳逝世20周年,市文化局、市文联和音乐家协会上海分会,在文化广场联合主办“聂耳作品演唱会”。
最使我难忘的是,1957年4月29日,周恩来总理从杭州来到上海,在文化广场对全市部分党员干部和各界人士1.5万人,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若干问题的解答”讲话,当讲话结束时,全场听众要求与总理近距离见面问好,掌声经久不息。周总理欣然走下台来,走到干部们中间,绕场一周,频频向大家微笑挥手致意。
1957年9月1日,前苏联新西伯利亚国立歌舞剧院芭蕾舞团,在文化广场举行访华演出开幕式,直至24日作告别演出,历时近一个月,受到上海观众的热情欢迎。
1964年5月23日,第五届“上海之春”在文化广场开幕。上海专业和业余音乐舞蹈工作者3000多人,演出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在毛泽东旗帜下高歌猛进》,受到中央领导的重视,周总理、陈毅副总理专程来沪观看了专场演出,而且成为日后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创作基础。
文化广场也曾遭到灾难的袭击,留下了痛苦的回忆。那是1969年12月,文化广场进行停业大修。谁知在修建过程中,由于民工违章操作,引发火灾,全部观众厅和舞台被毁。在灭火抢救国家财产过程中,有14名灭火者壮烈牺牲,其中有附近学校闻讯赶来救火的青年学生。重伤33人,轻伤200多人。
这场灾难发生后,在复建时吸取了教训,将观众厅改为封闭式,全场无落地支柱,舞台总高升至19米,灯光音响采用先进设备。
十年动乱期间,文化广场成了“四人帮”肆意批斗领导干部的场所。许多领导同志身心受到莫大的侮辱和摧残,这是文化广场留下的痛苦屈辱的记录。
1979年9月24日,由上海艺术研究所、上海越剧院为尹桂芳联合举办“尹桂芳越剧流派演唱会”,在新生后的文化广场举行。这是越剧界三代同堂具有历史意义的演唱会,当年的“越剧十姐妹”都来了(少了筱丹桂、竺水招二位)。尹桂芳从福建赶来,第一次出现在久违的上海观众面前。许多观众噙着泪水,有的观众坐着轮椅连喊带叫一起涌向台前。
这一天,使尹桂芳感到极大欣慰的是,尹派嫡传弟子和师承尹派的青年辈及学馆同学分别演唱了尹派名剧。
当尹桂芳、袁雪芬合演《山河恋・送信》选段时,全场高潮迭起,掌声雷动。
尹桂芳想到离别上海二十多年,告别舞台十多年以来,今天观众还是记得她、热爱她,她写道:
“我永远不会忘记1979年9月24日这一天,当我来到后台,在姐妹们的簇拥下,对镜抹上阔别十多年的油彩时,当大幕拉开……全场观众涌向台前,尽管自己竭力克制,眼角却一次又一次地湿润……尽管‘四害’摧残了我的健康,可我心里和你们一样充满了喜悦,充满了希望。‘残我尹桂芳,自有后来者’,经历了风雨的越剧艺术,前途更加光明。”
文化广场建立四十多年以来,国内外数以百计的艺术院团,曾在这里演出音乐、舞蹈、歌剧、舞剧、芭蕾、杂技、戏曲、话剧以及评弹专场,丰富了上海人民的文化生活。
四十多年过去了,昔日的文化广场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渐渐远去;新生的“凤凰展翅”的文化广场,将在上海的文化建设中向我们健步走来,它必将成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谱写出感人的诗篇。抚今追昔,不胜感怀。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