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合集下载

2第二节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2第二节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浙江理工大学心理学系1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基础心理学王笃明博士副教授wangduming1980@ 浙江理工大学心理学系浙江理工大学心理学系2主要内容第一节绪论第二节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第三节感觉和知觉第四节记忆第五节思维、言语及想象第六节意识与注意第七节需要与动机第八节情绪、情感和意志第九节人格浙江理工大学心理学系3第二节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第一单元: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 第二单元:内分泌系统与心理第三单元: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浙江理工大学心理学系4第一单元: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P15-20 )一、神经元及其功能二、外周神经系统及其功能三、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功能四、大脑皮层的结构与功能五、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浙江理工大学心理学系5第一单元: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一、神经元及其功能¾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¾神经元的组成:细胞体、树突、轴突¾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信息)、传递信息、整合信息¾神经元的分类: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中间神经元浙江理工大学心理学系6第一单元: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二、外周神经系统及其功能¾躯体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12对,脊神经31对;¾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组成,分布于心脏、呼吸器官、血管、胃肠平滑肌和腺体等内脏器官,调节、支配内脏器官的活动。

浙江理工大学心理学系7第一单元: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三、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功能(p17)¾大量的神经细胞集中的地方称作神经中枢;¾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¾脑又由脑干、间脑、小脑和端脑(大脑)构成;¾脑干位于颅腔内与脊髓相连接的部位,包括中脑、脑桥和延脑三部分。

浙江理工大学心理学系8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延脑 大脑小脑间脑脑干中脑脑桥浙江理工大学心理学系9脑 脊髓 延脑 大脑小脑 间脑 脑干 中脑 桥脑——最低中枢-膝跳反射——对侧传导、呼吸心跳中枢神经系统——大脑小脑间神经联系通道——瞳孔反射与眼动中枢脑干网状结构——睡眠与觉醒丘脑 上丘 下丘 底丘——感觉中继站(嗅觉除外)——嗅觉及激素调节——内脏系统调节——肌张力调节浙江理工大学心理学系10浙江理工大学心理学系11第一单元: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四、大脑皮层的结构与功能¾端脑(大脑)被中间的纵裂分为左右两半球;¾大脑皮质的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机能。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PPT演示课件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PPT演示课件
第二章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构造和功能 第二节 内分泌系统与心理 第三节 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
1
《红楼梦》里写道:“风姐吓得魂不附体,不觉 大声地‘咳’了一声,却是一只大狗。”在一些地区 ,当小孩受到惊吓时,便点燃一堆火,拿着孩子的衣 服,边烤边为孩子“喊魂”。人真的有灵魂附体吗?
到底是心脏是心理的器官,还是脑是心 理的器官?
3
医学上有这样一个病例:一个婴儿生下来 后一直昏睡不醒,没有任何心理活动的表 现。当时找不出原因,在他死后进行尸体 解剖时才发现,原来他身体各部分都健全 ,就是缺少了脑这个器官,是一个无脑儿 ,这就解开了婴儿昏睡之谜。
心理点评
这个病例有力地证明了脑是产生心理的
器官,没有脑就没有心理活动。脑的某部
分先天缺损或后天遭受病害,与这部分相
应的心理活动就会立即消失或不能正常进
行,如脑的视神经中枢有毛病,会导致视
力有问题,脑的语言中枢有毛病,会造成
失语症等。
4
生活中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某男子在行路途中听到“ 救命”的呼喊声,立即奔向出事地点。只见被冰层覆 盖着的池塘中央,两个不慎掉进冰窟的小男孩正在水 中挣扎。他甩掉大衣,跃入冰水中,把一个头顶尚露 在水面的孩子托上水面,又一头潜入水中,划动着寻 找另一个。他终于抓到了,再用力把他也托上冰面 心理点评 整个事件是在一连串的心理活动中发生的。 首先,小孩的呼叫声传入男子的耳朵,声音刺激 转化为神经信号,经中枢神经 大脑听觉区,与记 忆中的信息相比较,呼救的含义被整合,激起救人的 意念,驱策救人的动机。
中间神经元(联络): 组成微回路,信息 加工的主要场所
16
二 外周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一)12对脑神经 (二)31对脊神经 (三)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

2017年心理咨询师各章节考点推送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2017年心理咨询师各章节考点推送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2017年心理咨询师各章节考点推送第二节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心理咨询师每日重点免费推送,鸭题榜学委绿豆乔每日帮你梳理考试重点,每天进步一点点,助你考试顺利通关!第二节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一、神经系统的构造和功能1、神经系统由神经细胞即神经元组成,分为外周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两大部分。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

树突接受外界刺激并转化成神经冲动,或者接受前一个神经元传来的神经冲动,现将神经冲动传至细胞体。

轴突将神经冲动从细胞体传到其他神经元。

两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分叫突触。

神经系统的灰色部位是树突和细胞体集中的地方,白色部位是轴突经过的地方。

神经元分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三种,也叫传入神经元、传出神经元、联络神经元。

2、外周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是把中枢神经系统与感觉、运动和内脏器官联系起来的神经结构。

从解剖上看包括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从功能上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植物神经)系统。

躯体神经是到达感觉和运动器官的神经,支配控制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

自主神经又叫植物神经,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分布在心脏、血管、呼吸器官、肠胃平滑肌和腺体等内脏器官。

一般不受意识的支配,与情绪反应有密切关系。

3、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

脑由脑干、间脑、小脑、端脑(大脑)组成。

脑干是脑的最古老的部分,包括延脑(延髓)、桥脑、中脑。

从大脑两半球和身体两侧来的神经纤维,经延脑的椎体交叉向对侧传导,产生对侧传导和支配状况。

延脑中还有支配呼吸和心跳的中枢,又叫生命中枢。

脑干上的网状结构是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

(速记:延髓是脑与脊髓相连的部分,所以叫延髓。

经过一座桥脑,到达中脑。

整个组成脑干。

)间脑位于脑干之上。

包括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和底丘脑,丘脑是大脑皮层下较高级的感觉中枢(除嗅觉外,其它感觉器官来的神经元都要在丘脑换一个神经元,才能到达大脑)。

心理学基础知识归纳

心理学基础知识归纳

心理学基础知识归纳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知识第一节概述
组成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叫神经元.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轴突三部分组成.神经元分为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联络神经元.
反射的概念、反射弧的结构、反馈的概念.
植物神经系统又称自主神经系统,这个概念和后面的诸多章节有密切联系,所以必须搞清楚.植物神经系统是外周传出神经系统的一部分,能调节内脏和血管平滑差肌、心肌和腺体的活动.它受大脑的支配,但有较多的独立性,特别是具有不受意志支配的自主活动,主要分布在内脏、心血管和腺体中.
第三节感觉和知觉一、感觉
第一节概述
如果未泛化,无论问题持续时间多久严重程度如何都判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如果已经泛化,无论问题持续时间多久严重程度如何都判断为严重心理问题;如果完全泛化,且心理冲突性质已经变形、符合神经症诊断标准 ,都判断神经症;。

(完整版)基础心理学讲义

(完整版)基础心理学讲义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知识(讲义)目录解读一、绪论二、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三、基础心理学内容1、认知:感觉、知觉 记忆思维、言语和想象 意识和注意2、需要和动机3、情绪、情感和意志4、能力和人格第一节 绪论第一单元 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一、心理学概述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活动规律的学科,动物也有心理,猩猩发展到思维萌芽阶段。

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通、最一般心理学的基础学科。

对心理学各个分支的研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二、基础心理学的内容1、认知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人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

认知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①感觉和知觉、②记忆、③思维、言语和想象、④意识和注意等。

2、需要和动机(是推动人从事心理活动的内部动力)3、情绪、情感和意志是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当外界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时候,人们总要认识它,在认识它的同时,人们又会产生对它的态度,引起人们的情绪,激发人们的行动,这就是说人的认识情绪情感和意志活动一体的。

4、能力和人格(能力是顺利、有效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人格由气质和性格组成。

) 气质相当于平常说的脾气秉性,它是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即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和稳定性方面的人格特征,比如有人暴躁,有人温顺,有人活泼。

性格是表现在人对事物的态度,以及与这种态度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

第二单元 人的心理本质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人的大脑是最为复杂的物质,是物质发展的最高产物,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心理现象随神经系统的产生而出现,随着神经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而发展。

生物心理发展的四个阶段:1、感觉阶段:环节动物开始有心理现象,开始形成条件反射(只具有某种感觉)——蚯蚓、蚂蚁、蜘蛛需要和动机能力、人格(气质、性格)认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言语、想象、意识、注意 心理特性心理过程心理现象情绪、情感、意志2、知觉阶段:脊椎动物有了知觉的心理现象,能认识到事物的各种属性,对物体产生了整体认识(有各种感觉器官)——青蛙、老鼠3、思维的萌芽阶段:有知觉的心理现象,能够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有简单的思维能力)——类人猿、黑猩猩4、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透过现象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能进行抽象思维)——人类.人类有了语言,能进行抽象思维,人的心理能反映事物本质和事物之间内在的联系,所以只有人的心理才能叫思维、意识、和精神。

心理咨询师必考题:第二节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1)

心理咨询师必考题:第二节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1)
答案:C
三、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脊髓
中枢神经系统 脑
脑干★★★
间脑★
小脑 大脑(端脑)★★★
三、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一)脊髓:
灰质和白质
三、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二)脑干:维持生命活动,最古老的部位
• 对侧传导 • 呼吸和心跳
• 大、小脑之 间的桥梁
• 瞳孔反射 • 眼动
三、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大脑左外侧面示意图
大脑皮层躯体感觉中枢和躯体运动中枢示意图
1、位置:倒置 2、功能与区域 的关系: 敏、多、大 迟、少、小
真题分享
1.听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 选)
A.额叶
)。(单
B.颞叶
C.枕叶
D.顶叶
真题分享
1.听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 选)
A.额叶
)。(单
B.颞叶
C.自主神经
D.交感神经
答案:C
真题分享
3.关于自主神经,不正确的说法是( (单选)
A.不受意识支配 B.与情绪有密切的联系 C.属于脑神经
)。
D.作用是维持有机体的机能平衡
真题分享
3.关于自主神经,不正确的说法是( (单选)
A.不受意识支配 B.与情绪有密切的联系 C.属于脑神经
)。
D.作用是维持有机体的机能平衡
五、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 ——单侧化
右利手的人 左半球——抽象逻辑思维占优势 右半球——空间形象思维占优势 1860年,法国医生布洛卡发现,左半球额叶 损伤(布洛卡区)→运动性失语症,证明了 左半球的言语优势 20世纪60年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美国神经心理学家斯佩里的“割 裂脑”实验结论:对于右利手的人来说,左半 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右半球空间知觉占优势 (肯定了布洛卡的发现,又证明了右半球的功能)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4. 理论知识 5.理论知识单项选择题1.神经元的功能是()。

A.产生感觉、引起运动B.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C.传入刺激、产生感觉、引起运动D.接受刺激、传入刺激和传出刺激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2.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是通过()来进行的。

A.细胞体B.细胞核C.树突D.突触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3.外周神经可分为()。

A.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B.脑神经和自主神经系统C.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D.脊神经和自主神经系统正确答案:C解析:外周神经系统是联系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的神经机构,它包括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的躯体神经系统及自主神经系统。

知识模块: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4.中枢神经系统包括()。

A.脑和脊髓B.脑和躯体神经系统C.脑和交感神经系统D.脑和自主神经系统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5.脑干包括()。

A.脑桥、下丘脑和中脑B.延髓、中脑和下丘脑C.延脑、脑桥和中脑D.桥脑、丘脑和下丘脑正确答案:C解析:脑干位于颅腔内与脊髓相连接的部位,包括延脑、桥脑和中脑三部分。

它是脑的最古老的部位,也是维持生命的基本活动的主要机构。

知识模块: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6.()控制体温调节、心跳、呼吸等生命的基本活动。

A.脑干B.中脑C.延脑D.桥脑正确答案:A解析:脑干位于颅腔内与脊髓相连接的部位,包括延脑、桥脑和中脑三部分。

延脑中有支配呼吸和心跳的中枢,下丘脑控制体温调节。

知识模块: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7.()是与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相联系的,它的发展最晚。

A.颞叶B.顶叶C.枕叶D.额叶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8.视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

A.额叶B.顶叶C.颞叶D.枕叶正确答案:D解析: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功能。

视觉中枢位于枕叶的枕顶,躯体感觉中枢在中央后回,躯体运动中枢在中央前回,听觉中枢位于颞上回和额中回。

心理咨询师-基础心理学相关知识总结

心理咨询师-基础心理学相关知识总结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知识第一单元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知情意)。

第二单元人的心理的本质无脊椎动物:感觉;脊椎动物:知觉;灵长类动物:思维萌芽;人类:思维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科学事实,充分说明了心理是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活动的结果,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

第三单元心理学发展简史盖伦:在西方首次提出“气质”这个概念人性善恶的问题上,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荀子主张人性本恶,世硕主张人性有善有恶,告子主张人性无善无恶1879 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看作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学派纷争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学派 人本主义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生理心理学 方向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自我实现信息的输入、编码、转 换、储存和提取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第四单元 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和方法第二节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第一单元 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神经系统有两大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元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细胞体——信息整合树 突——接收作用 轴 突——传递作用 神经元及其功能:外周神经系统 功能上分为:躯体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植物神经),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如出汗、心跳、消化和血液循环。

根据自主神经的中枢部位和形态特点,可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唤醒有机体,调动有机体的能量副交感神经:使有机体恢复或维持安静地状态脑干,包括延脑(又叫延髓)、桥脑和中脑三个部分。

脑干是脑的最古老的部位,也是维持生命的基本活动的主要机构。

脑干网状结构,其神经纤维弥散性的投射,调节着脑结构的兴奋水平,是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

间脑丘脑:除嗅觉器官以外,其他感觉器官来的神经元都要在丘脑换一个神经元,才能到达大脑。

上丘脑:参与嗅觉和某些激素的调节。

下丘脑:是自主神经系统在大脑皮层下重要的神经中枢,它调节着内脏系统的活动。

基础心理学知识(完整培训200页PPT)

基础心理学知识(完整培训200页PPT)

非常简单蚯蚓神经链
某种感觉器官、初级中枢化
脊髓和脑鸟鼠猫等
完善感觉器官、初级大脑皮质
复杂大脑猿猴、黑猩猩
完善感觉器官、大脑皮质
高度复杂大脑
完善感觉器官、复杂大脑皮质
感觉
感觉、知觉
感觉、知觉、 思维萌芽
感觉、知觉、 思维和意识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1、证据(离开人类社会即使有人脑,不会自发产生心理)
发展,冷战思维,心理压力加大。罗杰斯和马斯洛认为;根源在 于缺乏对人的内在价值的认识。被西方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人本主义认为人有自我的纯主观意识,有自我实现 的需要。只要有适当的环境,人就会努力去实现自我, 完善自我,最终达到自我实现。人本主义重视人自身 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二)认知心理学 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认知心理学是心
2、情绪、情感和意志过程:
情绪、情感是伴随认识和意志过程而产生的对 外界事物的态度和内心体验。
意志是人的思维决策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心理支 配行为。支配的力量强-意志坚强;弱- 意志薄弱。
3、需要和动机:
需要是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维持和发 展生命所必需的;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活动朝一 定目标前进的内部动力。心理活动的动力,表现人
普发社 临 通展会 床 心心心 或 理理理 医 学学学 学
心 理 学
基础领域
应用领域
第三单元 心理学简史
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差别感觉阈限 记忆
时间
学科性质
相关事件
中国两千多年
~19世纪 19世纪中叶
儒家思想为主
哲学
实证主义哲学
孔子-性相近,习相远;孟子-性本善;
- 世硕 有善有恶; 告子-无善无恶;

心理的生理基础

心理的生理基础

第二章心理的生理基础第一节神经系统一、神经元1.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人的一切活动,都要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来实现。

2.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一个典型的神经元由细胞体、轴突和树突三部分组成。

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功能。

3.轴突通常又称为神经纤维。

4.神经元根据其功能特性,可以分为感觉(传入)神经元、运动(传出)神经元和联络神经元。

5.突触——两个神经元接触的部位,是控制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

不同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是通过突触进行的。

6.神经细胞的膜有一定的通透性,在一般情况下,它不让正离子进入,也不让负离子出去,保持膜内外的电位差,叫做极化状态。

二、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1.人的神经系统可以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

2.人脑包括延脑、脑桥、中脑、间脑、小脑和大脑。

通常把前三部分合称为脑干。

网状结构在脑干中占很大比例,它由灰质和白质相混杂而成。

3.间脑被称为在脑的中间,包括丘脑和下丘脑。

4.人的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和协调人的随意运动的能力。

5.人的大脑的两个半球表面覆盖着面积很大的灰质,称为大脑皮层。

6.大脑中枢——人的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最大结构,大脑皮层是脑的最高级部位,是心理活动的最重要器官。

大脑半球表面有三条重要的沟裂:外侧裂、中央沟、顶枕裂,这三条沟裂将大脑皮层划分为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四个大区。

7.听觉中枢——位于颞叶。

视觉中枢位于枕叶。

第二节反射和反射弧1.反射和反射弧——反射是有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对一定的外界刺激所作的有规律的应答。

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最基本的方式。

2.执行反射的全部神经结构叫做反射弧,一般包括五个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中枢、传出神经纤维和效应器。

3.反射有同时进行的两条渠道:反射弧的特殊通路和非特殊通路。

非特殊通路是通过脑干网状结构来实现的。

心里咨询师考试教材-基础心理学1

心里咨询师考试教材-基础心理学1

基础心理学(1)心理讲师:刘钊铭目录1.绪论2.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3.感觉、知觉4.记忆5.思维、言语及想象6.意识与注意7.需要与动机8.情绪、情感和意志9.能力和人格PART01绪论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人的心理的本质心理学发展简史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和方法1.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一、研究对象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二、四个方面的内容(1)认知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

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现象。

(2)需要和动机需要指人的心理活动都有其内部推动力量。

欲望、要求的表现形式。

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向一定目标前进的内部动力,即动机。

(3)情绪、情感和意志①情绪和情感指伴随认识和意志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和体验。

以人的需要为中介,是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②意志指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为,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是人的思维决策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

(4)能力和人格①能力指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②人格气质指脾气、秉性,是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和稳定性方面的人格特征。

性格指表现在人对事物的态度,以及与这种态度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

2.人的心理的本质一、心理是脑的机能二、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3.心理学发展简史一、科学心理学的建立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二、学派纷争(1)构造心理学人物:冯特和铁钦纳观点:分析意识的内容,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意识经验由什么元素构成。

(2)机能主义心理学人物:詹姆斯、杜威、安吉尔观点: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体;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

(3)行为主义人物:华生、斯金纳观点: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人的行为。

查明刺激-反应之间的关系(S-R);环境决定论;实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神经系统与脑
第一节:神经系统
1.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中基本结构单位,功能单位是脑的建构材料,人脑由150多亿个神经元组成
2.神经元的结构:神经元虽然在形态大小和类型上有所不同,但是在结构上大致相同,都是由细胞体和突触构成,细胞体是由细胞核和细胞浆和细胞膜组成,突触可分为树突和轴突两个部分
3.突触是神经元之间赖以传递神经冲动,进行通讯联系的特殊连结装置,突出的结构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
4.突触的机能主要是使神经元之间发生联系,进行通讯联络,使神经冲动有效的在神经系统中传导
5.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可以是双向的,但在突触上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即由突触前膜传向后膜而不能逆转,正是由于突触的单向传递性才能保证信息有效的传向中枢和大脑,从而产生心理活动
6.神经系统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神经系统进一步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植物性神经系统
7.脑位于脊髓的上方,包括脑干,小脑,大脑四个部分
8.脑干:延髓,脑桥,中脑合称为脑干,是脑的最古老的部分
9.延脑的机能比脊髓复杂,它不仅仅是食物的反射和某些防御机制的反射的中枢,而且是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反射性自动调节也是延脑实现的因此延脑有“活命中枢”之称
10.中脑:中脑包括了一对大脑脚和一个四叠体,中脑除了参与传导上行下行的神经冲动,还参与完成瞳孔的反射,眼肌,睫状肌运动的调节和控制姿势反射,也是探究反射的中枢11.脑干网状结构:位于脑干中央的狭长区域,是由散在的神经细胞群,与纵横纤维交织而成。

网状结构存在着两种相互对立的调节系统,即网状结构激活系统和抑制系统,控制着觉醒状态
12.脑干一方面使大脑出于觉醒状态和警戒状态,另一方面使大脑对于特异的刺激在感觉中枢中引起的感觉有清楚的意识,并作出合理的解释,网状结构激活系统,不仅对控制着觉醒,保持主义和清楚的意识状态起着主要作用,而且在知觉,学习动机,情绪的唤醒与活跃的水平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网状结构的抑制系统可引起大脑皮层活动的水平降低。

两种系统的协调活动是维持大脑皮层正常功能的根本保证
13.间脑:位于脑干的上方,由丘脑和下丘脑组成。

丘脑是皮层下较高级的感觉中枢除嗅觉外,丘脑是各种感觉的中继站下丘脑是植物神经系统的皮层下中枢,也是调节内脏活动和内分泌活动的较高级中枢,下丘脑还调节着体温,摄食和饮水,性行为等生理过程。

在情绪活动中下丘脑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14.小脑:小脑位于延脑与脑桥的后方,包括两个小脑半球,小脑的主要技能是维持身体平衡,保持协调的姿势,保证随意以及不随意动作的实现,调节肌肉的紧张度使运动协调15.几条主要的沟裂把大脑分为四个叶,额叶,枕叶,顶叶,颞叶。

顶叶控制感觉,额叶控制运动,枕叶控制控制视觉,颞叶控制听觉
16.周围神经系统,是连结中枢神经和全身感受器,效应器的神经组织的总称,包括各种神经丛和神经节
17.躯体神经系统:躯体神经系统是由脑神经和脊髓神经组成的,脑神经一共有12对
18.植物神经系统:植物植物性神经系统是调节内脏功能的神经装置,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活动与情绪反应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二节:大脑皮层的机能系统
1.大脑是个加工处理信息最完备的机能系统,它包括感觉机能,运动机能和联合机能系统
2.各感觉器官接受特定的信息,输入到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在相应区进行信息加工后产生清晰的感觉,这些脑区称为感觉中枢,感觉中枢包括躯体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嗅觉中枢以及味觉中枢
3.躯体感觉中枢位于顶叶靠近中央沟的部位,即中央后回
4.躯体感觉在这一脑区的投射有以下的特点躯体感觉向皮层的投射是交叉的;感觉在传入皮层投射是倒置的;大脑皮层代表区域的大小与身体不同部位的感觉灵敏度有关
5.视听觉中枢:视觉中枢位于距状裂,两侧枕叶后端,听觉中枢位于颞叶的颞横回合颞上回
6.嗅味觉中枢:嗅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内侧面的海马回的前部;味觉中枢位于中央后回的下部
7.内脏感觉中枢:内脏感觉中枢在大脑的两半球内侧与间脑交界的边缘叶
8.言语机能联合区是指接受处理和存储星系的结构机能系统,为人所独有,定位于优势半球,大多数人位于左半球
9.运动性言语中枢(布洛卡中枢):运动性言语中枢位于额下回后部靠近中央前回得下部,与口舌喉肌运动中枢配合构成人的说话中枢,这一区域受到损伤就会出现表达性失语症10.听觉性言语中枢(威尼尔中枢):听觉性言语中枢,位于颞上回的后部,与听觉中枢相配合,发展言语听力,调节自己的言语和理解别人的言语,这种失语症通常被称为接受性失语症
11.视觉性言语中枢:视觉言语中枢位于角回,与视觉中枢相配合共同发展阅读能力,这一区域损伤被称为是失读症
12.书写性言语中枢:书写性言语中枢位于额中回后部,紧靠中央前回,为管理上肢手部肌肉运动的中枢部位,此症状称为运动性失写症
13.从解剖结构上看大脑两半球基本是对称的,但是从功能上看却又是非对称性的,这种功能的不对称性叫单侧化
14.左半球分管抽象思维,因为这种思维必须借助于言语或者其他符号系统,此外还分管数学计算,概念形成,右半球分管不需要语言参与的具体思维和形象思维,具有高度的完形和知觉能力以及对空间结构方位的识别能力
15.在正常情况下,大脑两半球协同活动,相互联系,相互配合,形成统一的思维和意识,使人有着完整的精神生活,不易发现左右半球各自的优势功能,只有在病态,脑损伤或两半球联系发生障碍的情况下才会出现两半球功能的差异性单侧性
16.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神经心理学家罗杰斯佩里于本世界六十年代初对两名右利手裂脑人进行手术前后测验比较发现,术前他们都能用左右手鞋子绘画,术后就不能用左手写字,但是保留了右手写字的能力,在绘画方面右手反而不如左手画得好
17.在正常的情况下,人只有一个统一的精神,两半球的功能虽然各异,信息却可以相互沟通,整合。

在割裂脑的情况下才有两个精神
18.兴奋和抑制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兴奋过程是指神经活动从静息状态或较弱的活动状态转入活动状态或较强的活动状态,抑制则相反,兴奋与抑制过程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又可相互转换
19.人的大脑皮层对各种信息进行多层次的编码整合提取储存就是进行不同程度的分析与综合
20.动力定型是大脑皮层对刺激的定型系统,所形成的反应定型系统。

当一系列的刺激作用于有机体后就引起一连串的反应,各个反应之间保持着精确的定型关系,这种刺激与反应的相互关系经过多次重复就成为一种模式并程序化存储于大脑,只要刺激系统中的某一成分一出现,就会使模式中的反应一个接一个的自动进行下去,这种行为自动化系统就是动力定

21.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和刺激作出的规律性的回答
22.反馈亦称为回授,是指在反射活动中效应器的活动结果又作为一种新的刺激返回神经中枢,使中枢及时的获得效应器反映的情报,从而更有效的调节效应器的活动
23.无条件反射是动物和人生而具有的,不学而会的反射
24.由于一系列的无条件反射构成的连锁反应经过世代的发展而被遗传下来的就成为了本能
25.无条件反射的特点是单调,刻板,难变化。

条件反射是个体在后天生活环境中通过模仿学习训练而得到的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
26.在人为的条件下,个体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称之为人工条件反射,它包括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
27.操作性条件反射不同于经典条件反射之处在于,在形成操作性条件反射过程当中,动物是自由的,可以主动的探究,直到学会踩到杠杆才达到一定目的。

另外,前者的反射是从反应到刺激的过程,强化出现在反应之后而后者强化出现刺激之后反应之前
28.凡是直接作用于各种感觉器官的具体刺激物为信号的刺激所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被称为第一信号系统
29.以语言为刺激所建立的条件发射系统称为第二型号系统,为人所独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