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中学生成为和谐发展的人-文档资料
促进中学生的身心平衡发展
促进中学生的身心平衡发展现如今,中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业压力和身心负担。
为了促进中学生的身心平衡发展,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改善学习环境、加强身体锻炼、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等,下面将分别进行阐述。
一、改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学习环境对于他们的身心平衡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设施条件。
首先,学校应该提供充足而安静的学习场所,保证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自习时间和空间。
其次,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的互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此外,学校还应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业和身心健康,形成合力。
二、加强身体锻炼中学生的身体锻炼对于促进他们的身心平衡发展至关重要。
现代社会,由于学业繁重和电子产品的普及,中学生普遍存在运动不足的问题,长时间的坐姿和缺乏运动会导致身心健康问题。
因此,学校应该加强体育课程的开展,让学生每天都有一定的运动时间。
同时,学校还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的体育锻炼活动,如参加运动会、兴趣小组等。
通过合理的锻炼,可以增强学生的体魄,提高学习效果,促进心理和身体的健康发展。
三、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面临着学业压力和成长困惑,心理健康教育对于他们的身心平衡发展不可或缺。
在学校教育中,应该加强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关心。
首先,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机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心理辅导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学业和生活中的困惑和问题。
其次,学校还应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导学生如何正确应对压力、处理情绪,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
此外,学校可以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如研学旅行、心理健康讲座等,增强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综上所述,促进中学生的身心平衡发展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学校、家长和社会应该形成合力,共同关注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通过改善学习环境、加强身体锻炼和推动心理健康教育,我们相信中学生的身心平衡发展将得到有效促进,他们将能够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的挑战,迎接未来的成功和发展。
学生如何做到和谐发展
学生如何做到和谐发展和谐发展是指各个方面之间互相协调、平衡发展的状态,对于学生来说,和谐发展就是指在学习、生活和成长方面都能够取得良好的平衡,使自己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下面将从学习、生活和成长三个方面,探讨学生如何做到和谐发展。
首先,学生要注重学习方面的和谐发展。
学习是学生最主要的任务,要确保自己学习的高效性和有效性。
首先,要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做到高效利用每一分每一秒的学习时间。
其次,要掌握好学习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如不同人的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有些人适合先理解再记忆,有些人适合先记忆再理解,因此要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
另外,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定时复习、做好笔记、阅读扩展书籍等,这些都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最后,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对困难要勇敢面对,相信自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取得优异的成绩。
其次,学生要注重生活方面的和谐发展。
生活是学生成长的基础,也是学生身心健康的保障。
首先,要形成规律的生活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合理安排饮食,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其次,要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如保持个人卫生、合理安排休闲娱乐时间、养成良好的社交礼仪等。
同时,要注重培养兴趣爱好和团队合作精神,参加各种社团、社会实践等活动,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最后,学生要注重成长方面的和谐发展。
成长是人生的过程,学生时期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不断锻炼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首先,要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如参加班级、学校的学生会、班干部、志愿者等,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
其次,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珍惜时间,把握机遇,追求真理和美德。
同时,要注重发展自己的身心健康,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主动面对挑战,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总之,学生要做到和谐发展,需要在学习、生活和成长三个方面保持平衡。
学生应注重学习高效性和有效性,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同时注重生活规律和健康的生活习惯,培养兴趣爱好和团队合作精神;还要注重自己的成长,积极参与各种活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如何帮助学生提高自我和谐
如何帮助学生提高自我和谐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自我和谐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心理品质。
自我和谐意味着个体在心理上能够保持一种平衡、协调的状态,能够清晰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并有效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变化。
然而,现实中许多学生在自我认知、情绪管理、人际关系等方面存在着困惑和问题,影响了他们的自我和谐。
那么,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学生提高自我和谐呢?首先,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是自我和谐的基础,只有当学生对自己有清晰、客观的认识,才能更好地接纳自己,发挥自己的优势,改进自己的不足。
教育者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例如组织心理测评、开展主题班会、进行一对一的谈心等。
在这个过程中,要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看待自己,包括自己的性格、兴趣、能力、价值观等。
同时,也要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这是正常的,不必过分追求完美。
其次,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
情绪是影响自我和谐的重要因素之一。
学生在面对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冲突等问题时,往往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愤怒等负面情绪。
如果不能有效地管理这些情绪,就会导致心理失衡。
教育者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心理咨询等方式,向学生传授情绪管理的知识和技巧,如情绪识别、情绪表达、情绪调节等。
例如,教会学生在情绪激动时通过深呼吸、暂时离开现场等方式冷静下来;引导学生通过运动、听音乐、写日记等方式释放负面情绪;帮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从而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再者,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学生获得支持和认可,增强自信心和归属感,从而促进自我和谐。
教育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可以通过组织小组活动、社团活动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人际交往机会。
在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尊重他人的差异,学会与不同性格的人相处。
同时,也要教育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保持真诚、友善、宽容的态度,学会关心和帮助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平衡发展
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平衡发展在当今社会,中学生身心健康问题愈发受到关注。
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平衡发展是学校和家庭共同的责任和使命。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平衡发展。
首先,建立良好的学校环境是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的基础。
学校作为中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应该提供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氛围。
学校应该注重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需求。
同时,学校还应该注重培养中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其次,家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中学生的身心健康需要家庭的关爱和陪伴。
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身心变化,了解孩子的需求,给予适当的关怀和支持。
定期与孩子进行心灵沟通,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积极引导和激励孩子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此外,家庭也可以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励孩子积极参与户外运动,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饮食习惯。
另外,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加强对中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举办身心健康讲座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身心特点,学习应对压力和挫折的方法。
同时,学校也应加强对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和研究,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扰。
家庭可以通过书籍、网络等途径获取相关知识,加强对中学生身心健康的关注和理解,与学校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关心学生的发展。
最后,社会的参与也是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
社会各界可以加大对中学生身心健康的宣传和关注力度,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心态。
同时,社会还可以积极提供相应的资源和支持,为中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平台。
例如,举办青少年健康活动、成立志愿者服务队等,都是为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支持的有益举措。
总之,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平衡发展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建立良好的学校环境、家庭关爱和教育、以及社会的积极参与,才能实现中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教师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计划
教师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计划在初中的学习生活中,我们正处在成长的黄金时期,需要全方位的发展和提升。
而教师的角色在这个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他们不仅是我们知识学习的引导者,更是我们品德修养、人格塑造的引路人。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制定一份教师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计划是十分必要的。
一、目标设定1.知识技能:帮助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品德修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3.身心健康:关注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
4.人际交往: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表达能力。
5.创新实践: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具有时代特征的青年。
二、实施策略1.课程设置:优化课程结构,增加综合性、实践性和创新性课程,以适应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需求。
2.个性化教育: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制定个性化发展计划。
3.情境教学: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家校合作:加强家校联系,共同关注学生成长,形成教育合力。
5.评价机制: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和发展性评价,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互评。
三、具体措施1.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课程开发能力和教育技术应用水平。
开展教学观摩、教学研讨等活动,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
2.课堂教学方式改革转变传统教学方式,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等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课外活动与社会实践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科技竞赛、文艺比赛、志愿服务等,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
加强社会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4.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机制,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形式,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问题。
促进中学生身心平衡发展的方法
促进中学生身心平衡发展的方法现代社会对中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学习压力和生活压力也随之增加,这给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为了促进中学生身心平衡发展,教育界、家庭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提供适当的方法和支持。
本文将探讨几种促进中学生身心平衡发展的方法。
1. 建立积极健康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学校应该创造一个积极健康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互相合作、相互支持。
老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注和鼓励,并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和教育支持。
此外,学校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思维能力,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
2. 注重身体健康和锻炼身体健康是身心平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和家庭应该鼓励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和锻炼,如体育课、校园运动会、健身房等。
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的社交和团队合作能力。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户外活动,如郊游、露营等,为学生提供一个放松心情和释放压力的机会。
3. 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中学生面临着许多身心发展的问题和挑战,他们需要有人倾听和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学校可以聘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应对学业压力、人际关系问题、情绪管理等方面的困扰。
同时,学校还可以开展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增加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
4. 培养兴趣爱好和社交能力兴趣爱好是促进中学生身心平衡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校和家庭应该鼓励学生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如音乐、美术、体育、读书等。
兴趣爱好可以帮助学生放松心情,培养他们的个人才能和创造力。
此外,学校还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如社团、义工活动、学生会等。
通过社交活动,学生可以结交朋友,发展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增强身心的平衡发展。
5. 加强家校合作家庭是中学生发展的重要支持系统。
家长应该与学校保持紧密联系,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需求。
家长可以参与学校举办的家长会和活动,与老师、其他家长交流经验和问题,共同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支持和指导。
如何使学生在教育教学中和谐成长
如何使学生在教育教学中和谐成长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和谐成长。
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后发现,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数追求享乐,迷恋金钱;有的学生尊老爱幼观念淡薄,缺乏礼让,不珍惜劳动成果,以朴素为耻,言语粗俗;有的学生认为不读书,无知识也可以赚钱发财,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动力;有的学生只求混个毕业证,早早冲出这所“牢笼”,去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赚钱发财;所以弄虚作假、考试作弊、抄袭作业等现象严重。
这些不文明现象反映出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出现了偏差,影响学生的和谐成长。
一、学生不和谐成长的主要表现厌学、没有上进心;自以为是;与同学老师交往有问题;与家长有代沟;自私自利;没有羞耻感,甚至不知道什么是不好意思;散漫,没有时间观念等。
二、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一)社会大环境和媒体的影响。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反映的负面社会道德风气、精神面貌对学生影响很大,而学校又是一个开放性的环境。
现在社会道德由重义轻利走向重利轻义,集体主义和大公无私也已经走向极端个人主义和自私自利,“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拜金主义”等现象早已司空见惯。
这种种负面道德在社会和家庭中的泛滥,使得人与人的关系也变成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而这些对学生的道德标准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于是在社会、家庭的影响下有的学生集体主义观念淡薄,团结协作精神逐步削弱,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义务感逐步淡化,而对个人利益比较关注,对国家、集体利益有所忽视,对集体的力量和作用认识不足。
(二)家庭影响。
父母对他们的期望值很高,面临的竞争与压力较大,社会生活的变化节奏很快,接受到的信息又是空前的。
与此同时,他们缺少困难与挫折的磨练,缺乏兄弟姊妹的亲情体验,人际关系单一。
这些因素在客观上就容易造成其心理素质比较脆弱、敏感、自私、自利,缺乏责任感,遇到环境变化就缺少足够的心理应付能力,造成心理失衡,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也在所难免。
而家长又不注重创设良的家庭氛围,以极不认真的态度草率处理婚姻、伦理、工作、人际关系等,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没有时间和孩子沟通,父母有的只是提供钱财和没有成绩时的责骂,孩子在家没有养成良的学习、生活习惯,在校的成长也会受到负面影响。
培养学生和谐意识
培养学生和谐意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只有和谐发展的人,才得以实现,作为培养塑造人的重要阵地——学校,应该用构建和谐校园的理念启迪学生,熏陶学生,培养学生的和谐意识,最终才能实现和谐社会,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和谐意识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坚持以学生为本,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渗透教育,以点带面,教师表率作用,家长的参与。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她所体现的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以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需要全社会的每一个人都积极参与,只有和谐发展的“人”,才得以实现。
作为培养人的重要阵地——学校,应该用构建和谐校园的理念启迪学生、熏陶学生,培养学生的和谐意识,才能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和谐意识呢?一、坚持以为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和谐意识,因为学生和谐健康成长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条件。
学校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受教育者,教师是教育者,但两者应该是平等的,教师只不过是平等的首席,所以我们把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作为我们教育的目的,我们要尊重学生主体,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基本权利和义务,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民主平等的待遇,其个性都得到尊重,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健康的成长。
学生得到应有的尊重以后,充分认识到了自己在学校中是平等的,为此,他们的言行也就有尊重学校,尊重教师之举。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和谐意识,形成和谐校园氛围。
健康的心理是美的基础和条件,一个学生只有具有崇高的理想、健康的情感、顽强的意志、完善的性格才能确保其心灵美、语言美、仪表美。
具备了这“三美”,和谐的校园氛围就成雏形。
所以要求我们教师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要帮助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接纳和自我形象的完善,养成自主、自信、坚强意志力、关心他人、增长爱心、矫正不良习惯性格。
谈教师如何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生分享 , 和学生共 同学 习 、 同成 长 。这会 让学 生感 受到 共 教师 不 是旁 观者 、 是权 威 的领 导者 , 是 警察 , 不 不 不是 法 官 , 和他们共 同成 长的合 作者 。 样一来 教育就 真正 而是 这
阈 绷 擂
工 心禧一
谈教师如何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甘肃省景泰县 第四 中学 李桂春
二 、 良好 的 教 育 心 理 环 境 是 促 进 学 生 心 理 健 康 发 展
的 必 要 条 件
为 了取 得最佳 的教学 效果 ,教师在 教育 活动 中必须 营造一 种 民 主 、 等 、 平 和谐 的教育 心理 环 境 , 身心 地关 全 注孩子们 的精神 生活 , 注他们 的内心世 界 。 师积极 的 关 教
成 了师 生心灵 交融 的活动 。 这种心 灵交 融的 意义就在 于 , 它是发 自内心的 自然的交 流 。它不 仅点燃 了学 生智 慧 的
火把 , 而且 使学 生 体验 到 了人生 的美 好 , 长 的快 乐 , 成 实
现 了和谐发 展的 目标 。
四 、 重 个 体 差 异 、 发 每 个 学 生 的 成 长 活 力 。 促 尊 激 是
而, 真正能做到民主管理的, 恐怕也是为数不多。作为校
长 ,应该 坚持 以 民主为镜 ,随时 严格审 视 自己 的管理 作
人本 管理 是 一种现 代管 理 , 持人 本思 想 , 视人 它坚 重 性, 尊重 人权 , 注个 性 , 关 追求 科 学教 育 与人 文 教 育完 美
风 , 正高 高在上 、 修 自以为是 、 压制 民主 的错 误 言行 , 以身
如何帮助学生提高自我和谐
如何帮助学生提高自我和谐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自我和谐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心理品质。
自我和谐意味着个体能够在内心深处达到一种平衡和协调的状态,包括对自己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整合与统一。
拥有良好的自我和谐能力,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保持积极的心态,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那么,如何帮助学生提高自我和谐呢?首先,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是关键。
自我认知是指对自己的性格、兴趣、优点和不足等方面有清晰的了解。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让他们思考自己在不同情境中的表现和感受,从而逐渐认识到自己的特点。
例如,可以鼓励学生写日记,记录自己每天的经历和想法,这有助于他们梳理自己的内心世界。
同时,还可以组织一些自我探索的活动,如性格测试、职业兴趣测评等,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自己。
教育者也要为学生提供积极的反馈和评价。
当学生取得进步或表现出色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
而当学生遇到困难或犯错误时,避免一味地批评指责,而是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到改进的方法,并告诉他们失败是成长的一部分,每个人都会在挫折中不断进步。
这种积极的反馈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
帮助学生设定合理的目标也是提高自我和谐的重要途径。
目标过高,容易让学生产生挫败感;目标过低,则无法激发他们的潜力。
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制定既具有挑战性又能够实现的目标。
在目标设定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参与,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愿望,使目标真正符合他们的内心需求。
同时,将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让学生在逐步实现小目标的过程中积累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对于自我和谐同样不可或缺。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各种情绪,如喜悦、愤怒、焦虑、悲伤等。
学会正确地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以及有效地调节情绪,对于保持内心的平衡至关重要。
教育者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会等形式,向学生传授情绪管理的知识和技巧,如深呼吸、积极的自我暗示、合理的宣泄等。
班级管理:让每个学生主动和谐发展【可编辑版】
班级管理:让每个学生主动和谐发展班级管理:让每个学生主动和谐发展以班级和家庭为素质教育实施的最基本的落脚点和突破口,优化每个学生的班级、家庭环境,引导班级里的每个学生用个性化的目标引领、激励自己,主动和谐发展。
每一个人都在追求幸福,而教育的本质就是帮助学生获得幸福。
幸福人生的根本特质是什么?我们认为就是主动和谐地发展。
一、用远大目标引领学生主动发展人的内心深处都有向真、向善、向美的愿望,这是颠簸不破的真理。
教育的奥秘在于唤醒和激励。
唤醒学生内心深处向真、向善、向美的愿望,不断地呵护,不断地引领,不断地激励,那么,向真、向善、向美的愿望便越来越强烈,最终成为指引自己前进的巨大动力,实现主动和谐发展,实现人生的快乐和幸福。
1.我希望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接手新班伊始,我下发了我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问卷调查表,学生们信手填来,无拘无束,有的写我想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有的写我想成为一个像居里夫人一样的人,有的写我想成为一名钢琴家,我想成为一名作家,我想成为一名企业家这样的调查,一方面引导学生自觉、不自觉地思考自己人生的远期目标,另一方面也可以从某一个角度了解到学生们的内心世界。
做好铺垫之后,我又进行了我希望毕业时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的调查,引导学生从德、智、体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思考。
在此基础上,我和学生们共同讨论制定了班级暨各位同学中期发展目标毕业时的我们。
目标如果没有进入内心,便是一纸空文。
目标制定好,我的学生不是束之高阁,而是每月一起温习一到两次,以便让目标慢慢进入内心,从而引领、激励自己前进。
2.我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使学生深刻地了解自己,我又设计了我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调查,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长与短。
有的学生写我是一个学习成绩优秀的人,我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我是一个爱读书的人,还有的写我是一个粗心的人,我是一个数学学得不太好的人,我是一个不爱举手发言的人,我是一个不太善于和别人相处的人在学生客观地分析自我之后,我引导他们制定近期目标,即引导学生思考并填写:近期内,我最想__________________。
如何让中学生成为和谐发展的人
如何让中学生成为和谐发展的人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是:“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
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我们的中学生,在高考的压力下,都逐渐地变成一种机器,没有思想,缺乏情感。
作为他们的班主任,我们要让他们有教养,获得心灵和精神的完善,成为一个个和谐发展的人。
标签:心理问题;爱;完善;和谐发展1.现在的中学教育给中学生带来的心理问题中学阶段,正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但他们哪一个不是在题海中度过的呢?他们在老师和家长双重压制下,不允许谈恋爱、不允许看小说、不允许看电视、不允许出去玩……他们只被允许在规定的时间内吃饭、睡觉、听课、做作业。
他们就像一台台机器,每天在工人们的操控下极其规律地运转着,一转就是六年。
或许是因为年龄小,容易被压制,我们很少看到关于中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报道,但我们能不时地看到被这样报道的大学生:自杀的、投毒的、杀害舍友的……他们或忧郁、或狭隘、或嫉妒、或惊恐、或残暴、或敏感、或自卑,因为无法排解心中的负面情绪,最终选择了走向极端。
作为一名中学阶段教育工作者,我会肯定地说:是中学阶段的因,造成了大学阶段的果。
然而,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任何人都无法扭转中学阶段的题海战术,但作为班主任,可以做很多事,让他们不要成为一种机器,而是成为一个个和谐发展的人。
2.让中学生成为和谐发展的人我是一名从事教育十年的青年教师,以前的学习及从业经历,让我对当前中学阶段教育存在的问题深有体会,也深感无奈。
2014年7月,我有幸参加了浙江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以“爱”为主题的“第七届全国珍珠班校领导暨班主任培训会议”,让我学到了如何让学生得到我对他们的爱,如何让学生感知到我对他们的爱,一年来,我尝试着根据自己的理解,付诸“爱”的实践,真的发现了我现在的学生身上出现了一些以往各届学生身上没有的东西,他们乐观、积极向上,让我对他们成为和谐发展的人充满了信心,具体工作有如下几点。
实施和谐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实施和谐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实施和谐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导言教育是社会的脊梁,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实施和谐教育至关重要。
和谐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让他们学会尊重、理解和包容他人,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本文将探讨实施和谐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多种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一、实施和谐教育的重要性1. 培养社会和谐意识和谐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和谐意识。
如今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尊重、理解和包容他人的能力变得尤为重要。
通过教育的方式,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班级、学校和社区的各类活动,理解并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以及培养学生的沟通、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2. 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谐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
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积极的心态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和社会环境,减少不良情绪的发生。
通过培养学生的情商和心理素质,他们能够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问题,增强自信心,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自身的全面和谐发展。
3. 促进个体发展和谐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
和谐教育强调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才能的培养。
通过关注学生的艺术、体育和社团活动,学生可以发掘和发展自己的潜能,充分展示个人特长,并逐渐形成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追求。
二、实施和谐教育的方法1. 构建和谐的校园氛围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创造一个和谐的校园氛围是非常重要的。
学校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合理的规则和制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此外,学校可以组织各种需要团结协作的活动,如集体劳动、社团活动和学生自治组织等,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意识。
2. 强化德育教育德育教育是和谐教育的基础,学校应重视德育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通过开展各类主题班会和德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修养。
此外,学校可以邀请相关专家开展励志教育讲座,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启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建设和谐校园,争做和谐学生
建设和谐校园,争做和谐学生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研究和生活环境,我们应该共同努力,建设和谐校园。
在这个文档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实施和谐校园建设的方法和措施,并呼吁每位学生争做和谐学生。
1. 加强沟通和协作在和谐校园建设中,沟通和协作是至关重要的。
学生应该积极参与班级和学校活动,与同学和老师保持良好的沟通。
在团队项目和课堂合作中,学生应该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不同观点,并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2. 培养友善和宽容的态度在和谐校园中,友善和宽容的态度对于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至关重要。
每个学生都应该学会尊重他人,并展示友好的态度。
对于不同的观点和文化背景,我们应该保持开放的思维,宽容地接纳和尊重他人的差异。
3. 培养良好的行为惯和谐校园的建设需要每位学生都具备良好的行为惯。
学生应该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尊重师长和同学,不参与欺凌、打架等不良行为。
同时,学生应该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参与研究,不打扰他人的研究。
4. 关注环境保护和健康生活为了建设和谐校园,我们还应该关注环境保护和健康生活。
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惯,妥善处理垃圾,保持校园的整洁和美观。
同时,学生应该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保持身心健康,远离无益于健康的行为和惯。
5. 培养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培养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是必不可少的。
学生应该了解并尊重社会法律法规,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同时,学生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他人,为社会做出贡献。
建设和谐校园需要每位学生的共同努力和参与。
通过加强沟通和协作、培养友善和宽容的态度、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关注环境保护和健康生活,以及培养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我们可以共同建设一个和谐且宜居的校园环境。
让我们共同努力,争做和谐学生,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实施和谐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实施和谐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近年来,和谐教育逐渐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成为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有效手段。
然而,实施和谐教育并非易事,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需要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和探索。
本文将浅谈关于实施和谐教育的方法和策略,探讨如何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一、实施和谐教育的方法和策略1. 渗透性教育:渗透性教育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教育方法,它将和谐教育渗透到各个方面和领域。
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各种教学场景,例如课堂讨论、实践课程、社会实践等,把和谐教育贯穿其中。
在学生日常的生活中也可以贯彻和谐教育的理念,例如班级卫生管理、班级安全守则规定等。
这些渗透性教育的方法,无疑可以提高学生的和谐素养和全面的和谐发展。
2. 课程融合教育:课程融合教育是一种将和谐教育融入到各个学科中的教育方法。
例如,在语文课上可以注重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的培养,同时也可以关注学生的文明用语和行为规范。
在数学课上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并且重视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以此帮助学生形成严谨的数学思维和和谐的行为与态度。
3.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特点和潜力。
这些信息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至关重要。
此外,在心理健康课程中,教育工作者还可以关注学生的情绪管理、人际关系、自我控制等方面的培养,以此提高学生的和谐素养。
4. 校本特色教育:校本特色教育是各个学校不同的特点和优势。
在实施和谐教育时,校本特色教育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和特点,以此帮助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教育工作者可以结合学校的艺术教育、体育教育、科技教育等方面,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健康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方式1. 重视学生个性差异学生的个性差异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和方法。
如何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指 自己特 别 喜欢 做 的事 情 ,在 实际 的生 活 中无 形培 养 才是 最 重要 的 。通 过各 种 途 径 使 之 对某 一 事 物 自发地 产 生 一定 的兴 趣 之
后 再 加 以有 序 地培 养 ,使 之 成 为特 长 那 才 是 比较 合 理的 。
4 参与 实践 。 、 锻炼 能 力 , 作共 赢 合 实 践 活 动 涉 及 到方 方 面 面 , 、 、 人 事 物 交织 在 一起 , 其 间 的关 系错 综 复 杂 , 生 这 发
5 抓住 机遇 , 战 自我 , 强信心 、 挑 增
进 学 生 身 心
曩 霰 囊 银霞
“ 什 么幸运 的人 总幸 运 , 霉 的人 老 为 倒
事 参0 ≥ 0 ≯ 譬
嬲瓣嚣f ¥l瓣l 《 0g 0 攀 0
0 0
錾
3 培 养兴趣 , 挥潜 能 , 、 发 各展 所 长
些 摩擦 。处 理 得 当 , 皆大 欢喜 , 更有 可 能增 进 彼此 之 间 的友谊 ; 不 当 , 处理 有可 能 小 事 变 大 事 , 至 大 打 出 手 , 成 意外 伤 害 , 甚 造 不 但 疼 了身体 , 了感情 。 还伤 在 处 理 学 生 之 间 矛 盾 这 类 事 情 的 时 候 , 坚持 一 个 原则 , 时 沟通 , 等 交谈 , 我 及 平 充 分信 任 。小 学生 , 已经 有一 定的是 非判 断 能 力 、 绪控 制能 力和 问题解 决能 力 。给 他 情 们 一 定 的时 间 和空 间 ,适 当加 以点拨 和 引 导 ,让其 自己解 决 彼此 之 间 的 问题 往往 会 更 好 。更 重要 的一 点是 永 远相 信 他 们犯 错 是 出于 无心 , 信他 们 “ 也不 会 ” 久而 久 相 再 , 之 , 如“ 革 马立 翁效 应 ” 样 , 们会 变 就 皮 一 他 得温 和而 理智 。 随 着孩 子年 龄 的增 长 , 见识 的扩展 , 能 力 的增 强 , 变 得越 来 越有 主 见 , 他们 越来 越 想拥 有 事情 的决定 权 。但 在 与他 人 沟通 方 面 , 会 出现相 应 的沟沟 坎坎 。尤 其是 与长 也 辈 的人 意 见相 左 时 , 总有说 不 出的烦 恼 , 难 免会 觉得 委屈 。若未 及时 沟通 , 会越 积 矛盾 越多 , 心情 也 变得 更糟 糕 , 反 心理 逐 渐 形 逆
促进中学生的个体发展与整体发展
促进中学生的个体发展与整体发展现如今,教育已经不再只注重学生的学科知识,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为中国的一名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促进个体发展与整体发展呢?本文将从学业、兴趣爱好以及社交交往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学业学习是中学生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只有通过学业的不断进步,我们才能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促进个体发展与整体发展,我们应该注重以下几点:1. 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分配时间,制定学习计划,明确每天的学习任务,这样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学业规划。
2. 注重课堂听讲:课堂上要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向老师请教问题,做到批判性思维,提高学习效果。
3. 多做题、多练习:除了做老师布置的作业,还要多做题、多练习,通过不断的巩固和复习,提高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 注重思维发展:除了死记硬背,还要注重培养思维能力。
可以通过阅读、写作等活动,培养自己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
二、兴趣爱好兴趣爱好是中学生个体发展的重要方面,通过培养兴趣爱好,可以拓宽眼界,增加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
为了促进兴趣爱好的发展,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多元化选择:选择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活动,可以是体育运动、音乐艺术、科技创新等各个领域。
多元化选择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优势和潜力。
2. 培养深度:除了多样性,还要注重深度发展。
选择一个或几个自己真正热爱并有天赋的领域,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培养,并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
3. 参与社团组织:加入学校的社团组织或参加社区的志愿者活动,可以拓展自己的视野,培养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同时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三、社交交往社交交往是中学生整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与他人的交流与合作,可以促进个体的成长。
下面是一些促进社交交往的建议:1. 主动交流:要勇敢地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积极参加课内外的活动,主动结交新的朋友,从不同的人和事中学习新鲜的知识和技能。
2. 学会倾听:在交流中要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和意见,尊重别人的思想和感受。
浅谈如何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浅谈如何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许多教师和家长一些教育经验。
为了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大家使用了很多方法,希望达到预期的效果。
但不尽然。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常出现意外的曲折和挫折,有的成功了,有的没能如愿。
原因何在?人们虽然有些经验,但不能够从孩子的角度思考,以自己的意愿代表孩子的意愿,甚至强加在孩子身上,孩子呢则当面一套背着一套。
当然不能如愿了。
1 何为和谐发展前几年以来,我们教育界就开展了大规模的“主体教育思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主体教育”就是基于对人的发展的内因外因关系的规律性认识而提出来的。
大量事实表明,教师和家长无论施加什么样的影响,无论创造什么样的条件,都只是一种外部因素。
说到底,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他们是学习的主体,生活的主体,没有孩子的内部因素的积极响应,教育是不可能发挥作用的。
因此,对孩子的教育以孩子为主体,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引导孩子成长,定会取得好的效果。
一般意义上讲,这个“好的效果”是考上大学。
若把教育放在提高国民素质,实现社会和谐发展上来看,不能仅仅是考完大学就了了。
笔者认为,“引导这个主体在社会生活中和谐地发展”应当成为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新目标。
因为这个目标的实现能让人“更自觉,更高尚,更高雅”。
“和谐”就是美。
对于一个有感情有思想的人来说,和谐就是情感愉悦,思想进步,胸怀宽广,心地善良,勇敢镇静等美好的性格品质,并以这种美好的性格品质与他的生存环境相适应相融合相完善,换言之,就是一个人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适应环境,改善环境,发展自己,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进步的现代人,让自己活得更自觉、更自觉、更高雅。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
一个泥瓦匠刚开始用手让泥成瓦,既脏又累,效率又低。
但是,经常做,认真做,边做边想,泥瓦匠就会创制出生产砖瓦的技术,新机器,从而提高劳动效率。
泥瓦匠也成了发明家。
这个过程的完成,不仅需要一个泥瓦匠的刻苦钻研,而且需要泥瓦匠们的团结协作,更离不开泥瓦技术的代代相传。
让学生成为一个和谐的人
让学生成为一个和谐的人发布时间:2021-04-20T11:00:17.26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3期作者:刘琪[导读] 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刘琪厦门工商旅游学校福建省厦门市 361024摘要: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终结性评价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教育的损害。
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
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而不是过早地把他们培养成服务于社会的机器。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论述如何加强师生信任,发掘学生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尊重人格;关注成长;重视德育;发掘潜能;加强师德一、尊重学生人格,相信学生未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
”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选择,自己的尊严。
未来的道路是由他们自己铺设,美好的明天也只能由他们自己缔造。
特别是对于职校的学生,我们更应该因材施教,与其把目光停留在他们学业成绩的短板上,不如发掘他们各方面的潜能,找回他们失落已久的自信心,让他们同样的学习生活拥有不一样的精彩。
毕竟我们只是学生的指路人,而不是他们命运的牵线者。
学生不是教育的附属品,更不是我们通往成功大门的垫脚石。
我们不应该只成为美国西部的淘金者,因为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成为闪闪发光的金子;我们应该努力成为优秀的建筑工程师,把每块石头都放在恰当的位置上,让每个学生在平凡的岗位中,都能闪现出金子般的价值,真正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共同筑造祖国的明日辉煌。
二、关注学生成长,平等对待学生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
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
”作为一名教育者,即便我们无法如同高尚的太阳一般,把爱平等地分给每个人,至少我们可以做到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我们有理由喜欢那些学习成绩优异,各方面表现突出,对于班级富有责任感的孩子,我们可以让他们承担更多的责任,交付给他们更重要的任务,也应该给他们更多的赞赏和奖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让中学生成为和谐发展的人
1.现在的中学教育给中学生带来的心理问题
中学阶段,正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但他们哪一个不是在题海中度过的呢?他们在老师和家长双重压制下,不允许谈恋爱、不允许看小说、不允许看电视、不允许出去玩……他们只被允许在规定的时间内吃饭、睡觉、听课、做作业。
他们就像一台台机器,每天在工人们的操控下极其规律地运转着,一转就是六年。
或许是因为年龄小,容易被压制,我们很少看到关于中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报道,但我们能不时地看到被这样报道的大学生:自杀的、投毒的、杀害舍友的……他们或忧郁、或狭隘、或嫉妒、或惊恐、或残暴、或敏感、或自卑,因为无法排解心中的负面情绪,最终选择了走向极端。
作为一名中学阶段教育工作者,我会肯定地说:是中学阶段的因,造成了大学阶段的果。
然而,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任何人都无法扭转中学阶段的题海战术,但作为班主任,可以做很多事,让他们不要成为一种机器,而是成为一个个和谐发展的人。
2.让中学生成为和谐发展的人
我是一名从事教育十年的青年教师,以前的学习及从业经历,让我对当前中学阶段教育存在的问题深有体会,也深感无奈。
2014年7月,我有幸参加了浙江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以“爱”
为主题的“第七届全国珍珠班校领导暨班主任培训会议”,让我学到了如何让学生得到我对他们的爱,如何让学生感知到我对他们的爱,一年来,我尝试着根据自己的理解,付诸“爱”的实践,真的发现了我现在的学生身上出现了一些以往各届学生身上没有的东西,他们乐观、积极向上,让我对他们成为和谐发展的人充满了信心,具体工作有如下几点。
1)让爱从了解开始。
组班之初,我和学校领导响应基金
会的号召,分组对每一位同学做了家访,我没有去的一些同学家,也通过照片,了解到了很多信息。
暑假期间,我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通过整理学生上交的材料,建立了《珍珠生档案》,里边包含了学生的个人信息、成长经历、家庭人员组成、家庭经济状况等。
可以说,在学生还没有入学时,我已经不仅知道了他们长的什么样,还知道了他们家庭状况等一系列信息。
开学之后,别的班级老师还处于认识学生阶段,我已经通过军训、班会、早操、课堂等活动,掌握他们的性格、爱好、习惯等各个方面了。
除此之外,我还建立学生信息卡,给每位任课老师一份,帮助他们认识学生、了解学生。
了解让爱的活动能更好地开展。
2)爱就要相信每一个学生。
民主平等的现代师生观告诉
我们,要相信和信任每一个学生。
班级管理也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的。
军训初,我先选了一些曾在原来学校担任过班干部的同学组建了临时班委,然后组织了一系列学生互相了解的活动,让他们通过看、想,了解自己身边的每一位同学,在军训快结束时,通过民主选举,他们选定了班委。
事实上,他们的眼光确实不错,一年来,班级的各项事务被班委会成员处理得井井有条。
仿照魏书生先生的做法,我还号召所有学生参与到管理班级中去,通过承包负责制,让他们各自管理好自己所负责的工作。
一年下来,我发现,每位学生都有管理才能,只需在刚开始给予一点引导,他们都能很好地完成自己负责的工作。
让我偷着乐的是,只是出于爱心,给了学生一点信任,不仅让我的学生更有担当,还让我在班级管理方面省下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3)给每一个学生爱,并让他们感知到爱。
现代教师的职
业道德,可以归结和提炼为一个字一一爱。
这,很多班主任都做到了。
每天,查学生到校情况,打电话给迟到学生,关心是否身体原因;关爱生活有困难的学生;查宿舍,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住宿习惯;帮助成绩差的学生重拾信心;帮助他们建立兄弟般的情谊……但这些还是不够的,我们的爱还必须要做到公平公正,爱不能因为他们的家庭贫富、成绩好坏而出现差异。
在一些关键时刻,还要让他们感觉到我对他们的爱,比如,在比赛失败,他们失落时;他们躺到病床上,忍受病痛折磨,并且为自己的学习等焦虑时;甚至当他们家庭出现重大变故,他们感觉到孤独无助时
4)爱就要尊重每一个学生。
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做听话的
乖孩子,做一个尊敬老师的好学生,还要要求自己做一个尊重学
生的好老师。
五指伸开,有长有短,我们不能用一个模式一种标准,毫无区别地对待所有的学生。
我允许每天有迟到的学生、上操请假的学生;甚至当他们打架时也会包容;但禁止他们抽烟、酗酒。
课外活动时,我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锻炼方式,但必须要选一种。
他们参加社团活动时,我提供一切方便,我们班有好几人在学校的演讲比赛、主持人选拔赛等中获得了前三名。
5)爱就要教好每一个学生。
在学习和生活中,很多学生
由于年龄的限制,仅仅会凭一时喜好,去做某一个决定,执行某个计划。
作为班主任,教好学生最主要的是引导他们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
班里有人过生日,一下子去了十几人。
不要在他们喝得醉醺醺的时候处理这件事。
下次召开主题班会的时候,先让他们讨论一下“花父母的钱,在KTV里唱《父亲》”这一现象;再当着他
们的面在网上搜集资料,让他们了解母亲孕育他们的不易,分娩他们时候的痛苦,让他们明白“母亲才是生日的主角!”,引导他们知晓在自己小时候,父母因为抚养他们的艰难,会在他们生日当天庆祝孩子又长了一岁;最后再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日观”,让他们在工作以后,用自己的钱请父母给自己过生日。
下次再有人过生日的时候便可以看到,他们只会通过自己制作一些礼物给同学庆贺生日了。
如果学生要去其他场所参加活动了,事先打打预防针:听组
织人员的安排,尊重他们的秩序,走的时候带走一切自己制造的
垃圾……不要把麻烦留给别人!
学校组织人员去参加义务劳动,很好的一次实践机会,关键
是还能“吃吃苦”。
很多教育家、科学家都选择了让自己孩子多
吃苦,比如梁启超、吴玉章、舒马赫(德国教育家)、李政道等,日本、瑞士很多家庭更是执行挫折教育,让孩子冬天在风雪中摸爬滚打,让孩子在别人家做佣人等。
为什么社会上的议论是“ 80
后”不如“ 70 后”,“ 90 后”不及“ 80 后”呢?何尝不是因为出生越晚的人吃得苦越少呢?我们不能创造更艰苦的环境,但力所能及地让他们吃吃苦还是要做到的。
做人的道理还有很多,这都需要教师把它们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一件事情中去,这必须要教师倾注更多的心血,付出更多的爱才行!比如,给爱阅读的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作品,给爱运动的学生创造公平、公正的竞技环境,等等。
总之,如果让在题海中苦苦煎熬的学生徜徉在爱的海洋里,让他们感知到爱、享受到爱、能给予别人关爱,他们就不会变成机器,而会成为有思想的、有情感的、心灵和精神完善的,和谐发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