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大讲堂)
儒释道三者的关联与区别
儒释道三者的关联与区别所谓儒释道,就是儒家、佛家和道家三家,三家在中国文化历史中,在漫长的五千年文化长河中,所起的作用和所占地位是非常大的。
中国如果离开了儒释道,那中国就不叫中国,或者说可能早就灭亡了,中华民族就不可能延续到今天。
中国古代文化是儒释道三者合一。
儒学是以孔子、孟子、荀子、墨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体系,以《论语》为主要经典著作。
孔子是我国古代(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宣扬自己的学说。
佛教是汉代从印度传来的宗教,由释迦牟尼创建,他出家前的名字叫乔达摩.悉达多。
佛的意思是智慧、觉悟。
即不仅自已觉悟,还使一切众生觉悟,最终,智慧和功德都达到最高、最圆满的境界。
释迦牟尼80岁时在娑罗双树下逝世。
火化后,他的骨灰被许多国王抢分,尊称为“舍利”。
他一生所演说的教义,被信徒们纪录整理,形成了经、律、论三大部,就是后世所称的“三藏”。
他本人也被尊称为“如来”(意思是“成正觉”)、“佛”(意思是“觉悟者”),奉为佛祖。
佛教是佛陀的教学和教育,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
中国孔子的教育,是讲一世(一生)——从生到死的教育。
佛法是三世的教育,讲过去、现在、未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称呼出家人为‘和尚’,其实在一个寺院里只有一位和尚。
‘和尚’是印度话,翻作‘亲教师’,就是亲自教导我的老师,他若是不直接指导我,就称他为‘法师’。
和尚相当于学校校长,是主持教学政策的人,课程是他制定的,教师是他聘请的。
和尚下面有三位帮助他的人,佛家称为纲领执事,分掌三个部门:掌管教务的称‘首座’,掌管训导的称‘维那’,掌管总务的称‘监院’。
老子先生是道家学说的创始人,道教是以老子的《道德经》、庄子的《南华真经》等哲学体系即辨证法为理论体系,是道教文化的开山之作,后来由东汉末年的张天师创立道教。
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他为“太上老君”。
全世界四大宗教:佛、道、基督、伊斯兰教,这四大宗教里边没有儒教,儒教仅是一家思想理论学派,即儒学。
儒佛道三家思想的人性知识
儒道佛三家思想的人性知识----传统文化人性知识讲座第五讲今天,我们运用<内业>的人性知识,来分析一下儒道佛的思想,看看会是个什么样的境界。
儒道佛三家的思想范围都很广博,逐一去分析当然是难做到,我们就主要的几个问题来讲讲。
儒家的选《大学》和《中庸》,道家选《道德经》,佛家选《金刚经》。
从儒家《中庸》开始吧;中庸这个词怎么解释,先不论他,看里面内容再定。
中庸里面重要的一句‘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符合)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一句话搞明白了,中庸也理解的差不多了。
那么,“喜怒哀乐之未发”这句子中,什么东西要不发;为什么要不发呢!“发而皆中(符合)节”这个节指的是什么;怎么来“中”这个节。
做到不发和中节,怎么就做到天地位,位就是定位,,怎么可以就“育万物”了呢!。
这些问题要是不弄明白,不仅是中庸读不好,恐怕对整个儒家思想的理解上都会出问题。
下面我们就用内业的知识来解释。
内业里面有重要的一句话,“精不现,证不丑”。
意思是讲,当对外界有感应的时候,第一时间要先审视所感应的事情。
不要用自己以前怎么想或怎么做来干扰自己对外界的认识,这样,心就不会跟着别的东西跑掉,时刻保持自己本心。
这样心就会很好的发展,这个在土豆网“传统文化人性知识讲座第一讲”里面详细讲过的,可以在网上查看。
在现实中,人看问题,一般都会采用自己过去的方式来处理问题,那么,就是精现和证丑了。
所以要尽量避免。
人性知识图我们再来看中庸里面的这句话。
“喜怒哀乐之未发”,这个未发,不仅仅是说喜怒哀乐,人对外界有感应了,都要做到不发。
简单的说就是“含而不发”。
这样做到了,才可以对所有的事情做到正当处理。
那么为什么要不发呢!按照内业的观点,上面说到的,“精不现,证不丑”,人要时刻保持自己的本心来思考和处理问题,不要被其他的东西吸引,这一般都做不到,就是说都想到自己以前是怎么处理的。
中国传统文化简介——儒释道 ppt课件
1.4.5.克己复礼的修身之道
❖ 孔子:“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 ❖ 孔子还曾经提出克己的三大目标指向: ❖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
探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学能
不能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呢?
❖ 可以的。比如,儒学中“为政以德”、“以民为本”
的政治思想对我国的民主建设就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儒学中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的学习同样有一定的指导作 用。如“三人行,必有吾师”“学而时习之”“温故 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思则 罔,思而不学则殆”等等。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
❖ 创始人是老子,在其《道德经》中提“道法自 然”的思想。
❖ 集大成者庄子则提出“不刻意”的命题来阐发 之。
❖ (2)道家的衰落与复兴
❖ 道家在几经曲折之后具有复兴的趋势。林语堂 把道家的智慧称为“自然”的智慧。“新道家” 在美国及欧洲的兴起。
❖ 中国未来的命运:“自由就是无为而治”
2.2、道家思想核心
❖ 以道家、儒家为代表的古代思想家一般都反对 把天和人割裂、对立起来的观念与做法,而是 竭力主张在“敬天”、“畏天”的基础上追求 天人协调,天人合一。
❖ 尤其是道家的思想,特别值得我们关注: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天道无为,任物自然。”
❖ 李约瑟:道家智慧的实质是禁止反自然的行 为。
佛:自己觉悟、觉悟他人、觉悟一切
❖ 南怀瑾:佛学像百货店,里面百货杂陈,样 样俱全,有钱有时间,就可去逛逛。逛了买 东西也可,不买东西也可,根本不去逛也可 以,但是社会需要它。
国学文化苑解说词
大香山国学文化园接待讲解词(香山寺相关背景:香山山形优美,主要由三座连绵山峰构成,自东而西依次为龙山、火珠山、西龙山。
其中的火珠山上建有香山寺,其作为佛教圣地,已有1820年的历史。
从整体上看构成二龙戏珠的态势,甚为壮观。
其形如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出生地印度迦毗罗卫国都城(佛经中称父城)附近的香山而得名香山。
同时,香山向东偏北方向约5公里处的古城村和白雀寺是汉传观音菩萨妙善公主的出生地和出家之地,香山寺是观音菩萨的成道正果之地,因此平顶山市香山被佛学大师称为“大香山”、“观音祖庭”。
平顶山香山在佛学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香山不仅有历史文化传说,还有香山寺塔(大士塔),香山寺镇寺之宝千手千眼观音、蔡京碑,塔林遗址等。
故香山寺在佛教界具有重要的佛学地位,而且蕴涵了浓厚的人文寓意)。
现在我们脚下所站立的这片土地就是大香山风景名胜保护区的大香山国学文化园,占地416亩,位于大香山风景区内大香山寺石牌坊东南侧,距平顶山市新城区6公里,南邻龙山路,东临景区路,西邻大香山路,北依香山寺,南瞰新城区,是整个大香山佛文化景区的外延展示窗口。
大香山国学文化园是由平顶山凌云大香山国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主要是以多年收藏的稀珍名木树雕像为主体的新型文化产业项目。
公司收藏的千余座树雕像,小的1吨以上、大的20-30吨,材质主要有金丝楠木、花梨木、黄金樟、红豆杉、阴沉木等,在同类同质的雕塑艺术品中,绝对是“中国第一、世界之最”。
2012年下半年,公司成立了大香山雕塑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学会会长、清华大学雕塑系主任曾成钢教授担任院长。
(带进展厅展板,讲解景区规划)项目总投资12亿元人民币,规划设计单位是全国顶级设计院——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园区分七大功能区:10月份开工建设的是核心区“百佛园”,是一个三层高33米的曼陀罗形式建筑,用来安放释迦摩尼、观世音菩萨和100尊弥勒佛像树雕艺术品;二是“国学大讲堂”,是弘扬儒释道国学文化殿堂,由孔子馆、老子馆、大型多功能厅、小型讲座厅、周易研习院组成,主要开展以国学讲座、学术交流及相关咨询等服务;在“国学大讲堂”的后面建立“书画院”,传播华夏文明,彰显书画艺术的光彩;四是在园区中心路的左侧,建立“自然艺术博物馆”,主要安放现在临时展厅大型珍稀名木雕刻的自然动植物艺术品,以后将成为根艺、玉器、书画、雕塑等艺术品交流中心;众所周知,香山寺是观音祖庭,我们在“自然艺术博物馆”的旁边建造“观音文化博物馆”,以3D、4D或者穹幕电影的形式来演艺观音菩萨从出生、出家到最后得道证果的整个过程,让更多的人了解汉传佛教中的观音菩萨是如何来从印度来到中国,如何从男身幻化为女身,并且将收纳和陈列各种材质有关观音菩萨的33种法像;在我们园区的西门,临近观音广场的位置,我们还将建“素斋坊”和“禅茶苑”,园林式茶文化苑和素食就餐区,将天下名茶名壶、素食文化与佛文化结合,会有茶艺表演、茶艺师培训、高端会所等,具备举办小型峰会、年会及接待贵宾的商务功能;最后,园区的最北端有55套小型禅修院,打造商务与禅修一体的高端会所,供社会各界贤达在此学佛、修佛、礼佛;待园区建成后,以树雕艺术为主体,以传承国学文化为外延,以观音祖庭香山寺为背景依托,建设一处集艺术品欣赏与创作、工艺品制作与销售、国学大讲堂授课与研讨、佛学文化静修与参研、文化旅游与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大型文化产业综合体。
儒释道
道三个新道派,分别是全真道、真大道和太一道,“人心常许依清静,便是修行真捷径。
”“全性保真,不以物累行”,这是讲人们在修行时要保养性命之真,不要被外物牵累身形。
全真道自立教之初便强调性命双修,外以延寿益命,内以忘言无心,身心皆不着于万物,使修行人真正实现内外空明的境界,由此才可以见得身中真元一性。
修习“精炁神”使人能够“复归于婴儿”,即回到先天之真我,如何“全性保真”?着重强调了一点——“得中”。
天下万事,莫不由阴阳组成,修行事既不能执阴,亦不能执阳,更不执着于执。
唯当做到空无所空,才能明白阴阳运化的中空之妙。
修道之要事重在打坐、降心、炼性,匹配身中五炁以合道真。
打坐之目的在于降心炼性,使身中五炁可以匹配得中,此是全身心性命之真。
假此全真之性命,方可超三界之有限。
不论是炼性还是养命,重在不无不有、不着不空之妙。
通过打坐所悟得的状态,正便与此相合。
所以祖师说,身打坐是虚坐,心打坐才是真坐。
心中若空,身才可得真静。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无皆是道之运化,执着于任何一方都是对大道的偏颇,唯当二者皆娴熟于心,便可明了大道自然。
此理,也当是修道人超越三界之方。
欲界、色界、无色界,此三界是人欲、物欲和空念的三个修真阶段。
只要还在三界之内,便是心有所念。
祖师又在“论超三界”中强调,心忘虑念、忘诸境、忘空见。
唯有忘忘,才是臻达仙圣之乡、玉清之境的唯一路径。
修道人要做到“去住自然”,要明白天地皆是须臾一瞬,万物本来“不空不有,无后无前”。
生生死死不过是形体的变化,又何必贪恋有形之短暂,而忽略了我心之无穷呢?若生偏执,便难以去做一个“真人”,任督二脉,是真气运行的江河,那真气就是滔滔的江水,内丹之真气,下丹田为发动机,发动“阳气”。
阳气充盈上升,熏蒸一身上下、四肢百骸。
这段时间,就好比在一日内的子时之后至午时之前,是为之“进阳火”。
其后阳极阴生,神火慢慢收敛,精气开始凝聚,如雨云之成雨;渐渐而转寒,一身之精气,如雨露而降大地,经气脉之江河,入关窍气海。
儒释道
第二节、儒释道三教合一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为本位,儒释道三足鼎立。
“三教”的说法始于南北朝时期的北周,到隋文帝(581—604年在位)时已允许三教同时存在。
这一说法通用于朝野上下,是在唐朝。
武则天“开国之初,即于明堂举行三教讲论”,后又令人撰写《三教珠英》一千卷。
在此之后,唐宋君主大多主张三教会通,唐玄宗、宋孝宗都是著名的例子。
到了明清社会,三教合一甚至成了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在文学艺术、建筑设计等各个文化领域都有所体现。
儒、释、道三教都有不同的中心人物,儒教是孔子,佛教是释迦牟尼,道教是老子或太上老君,这些圣人对于宇宙、人生、社会,有相当不同的认识和说明。
儒家特别注重人际关系、社会伦常,留心现世的实际问题,是所谓“人世”的文化;佛教、道教关心如何解脱,对现世的事物没有什么留恋,是所谓“出世”的文化。
在出世的文化里,佛教修行的目的是成佛,追求一种不生不死的涅架,脱离生命轮回的苦海,去体会“一切皆空”;道教修行的目的是成仙,炼的不管是外丹还是内丹,要的都是长生久视,从理论上说生命是永远可以存在下去的。
在生和死的问题上,儒家也表现得非常现实,他们并不关心死后会怎么样,但是相信子女能够延续他们自己的生命,所以,中国人往往会把子孙后代的事情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
在心性修养这个问题上,佛、道二教表现出特别大的优势,佛教的禅学,道教的内丹学,都有一种非凡的宗教魅力。
三教既然有这么多差别,矛盾与冲突也就免不了。
在中古社会里,统治者有时灭佛,有时灭道,但是最终也没有把任何一方灭掉。
三教同时存在,也就成了不容回避的客观事实。
三教合流,实际上有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佛、道二教攀附儒家,认为佛道可以“辅助王化”,站在佛道自身的立场上,提出“三教合一”、“平等三教”、“三教并用”等主张,当然里面始终夹杂了佛、道二教的冲突与融合,这里主要是政治意识形态的合流;第二个过程是儒家主动吸收佛、道二教的思想成果,提倡三教归儒,这里主要是思想理论的合流。
谈儒、释、道“三教归一”问题
谈儒、释、道“三教归⼀”问题⽂/汤⼀介儒、释、道“三教归⼀”观念的理论基础‘在中国,儒、道两家在思想观念上虽多有不同,但排他性较少,⽽包容性、调和性较⼤,吸收其他思想⽂化的能⼒较强。
《中庸》中说:“万物并育⽽不相害,道并⾏⽽不相悖。
”这两句话体现着儒学的包容性。
孔⼦“述⽽不作”,以《诗》、《书》、《礼》、《乐》教。
这说明孔⼦恪守传统之经典、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的世界观。
⾃此以后,儒家⽆论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之时代,还是在以后历史的各朝各代,⼤都是在与各派学说(学派)的争论、冲突中不断吸收着其他⽂化以⾃养。
战国晚期儒家的⼤师荀⼦在继承孔⼦学说的基础上吸收了道家、法家、名家的思想;《易传》则有机地吸收了道家、阴阳家等的理论,为儒家开创了哲学本体论和宇宙论的先河。
汉武帝时⼤儒董仲舒更是把阴阳五⾏学说、道家黄⽼学说容纳于其体系之中,⽽汉朝家法实为“王霸杂⽤”。
先秦道家的⽼庄以“有容乃⼤”的理念,统合了春秋战国的各流派,以⾃然⽽⽆为的思想开创了另⼀⽀对中国有巨⼤影响的思想体系。
⽼⼦的“道论”成为中国智慧学之源泉。
《庄⼦·天下》⾸次提出“内圣外王之道”的中国社会思想⽂化之理想,虽对先秦各家思想有褒有贬,评论长短,并以道家思想为最⾼,但未排斥其他学说,由此也充分体现了道家之包容性。
杂家之《吕⽒春秋》、《淮南⼦》实以道家思想为主,统合先秦各家,体现着“有容乃⼤”之精神,此或与秦汉之黄⽼道家颇有关系。
魏晋⽞学实以在道家思想基础上融合儒道讨论“本末有⽆”、“⾃然名教”问题,并吸收“形名”家⾔以成体系,⽽把中国哲学思想推向⼀新阶段。
佛教⾃汉传⼊中国,初依附于汉之道术,后依附于⽞学,⾄南北朝佛儒、儒道之间的相互批评与问难颇为激烈(见《弘明集》),但中国之⼠⼤夫多有信奉佛教或赞同佛教者,甚⾄有梁武帝欲舍⾝⼊佛门,但他仍设五经博⼠,并说:“朕思阐治纲,每敦儒术。
”(《梁书·武帝纪》)可见儒、佛并⾮不能相容。
重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儒释道
重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儒释道麦档网 一、从中国传统文化文化的起源和发展看中国文化的主流。
6500年前,在还没有文字的时候,伏羲用一套人造的符号概括自然界的万千事物,目的是“观天道以立人道”,即通过理解天地的变化规律,明白人该怎么做。
后来周文王在被商纣王囚禁羑里的七年里,发愤治学,在《易经》的基础上创立了后天八卦,并根据人世间的变化与错综复杂的气象将卦重叠,形成八八六十四卦,因为有了文字,文王同时写出了每一卦的卦辞和每一爻的爻辞,《易经》由此得到很大发展。
因此《易经》又叫《周易》。
后来,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对《周易》的卦辞又作了进一步的解释(共十部分),使艰涩难懂的《周易》变成了关于宇宙和人类的充满伟大哲理的书,被后世称为《易传》。
中华传统文化是在《周易》的基础之上演化而来的。
在春秋战国那个大动荡的时代,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其中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道家更注重人与天冥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天人合一;而儒家更注重人与天合德,注重人自身的修为。
也就是道家更注重天道,儒家更注重人道,但他们又是相通的,因为它们都来自《周易》。
佛教自东汉传入我国,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衣食、语言、思想、文学艺术,因此深深地扎根于中国。
佛教与儒教很大程度上是相通的。
佛教的哲理部分讲究内证自觉,觉悟,崇尚悟。
儒家思想也讲究觉悟,比如,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佛家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都说明它们都强调觉悟,为什么它们都强调觉悟呢?因为不管儒家、佛家都认为人性向善,美好的东西原本就在人的自性之中,儒家讲仁爱,泛爱众,佛家讲慈悲博爱。
儒家认为像孝悌、忠信、礼仪、廉耻、仁爱、和平等都是人自性本来就有的,觉悟者,处事待人接物自然就会这样,佛家讲一切众生都是佛,即慈悲智慧,关键在于明心见性。
所以儒家、佛家是相溶的。
儒释道三家思想各有侧重,但都与《周易》相通。
可以说,汉魏之后,真正对中国社会产生影响的,乃儒、释、道三家,它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儒释道的各种概念
儒释道的各种概念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思想体系中的三大哲学流派,分别是儒家、佛家(释家)和道家。
以下是它们的一些核心概念:儒家:1. 仁(Rén):仁是儒家核心的伦理理念,指的是人性中的善良、仁爱、宽厚和慈悲之心,提倡以仁为本,发扬人性善良,推崇和谐、亲善和孝顺。
2. 礼(Lǐ):礼是儒家提倡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强调尊重和遵循社会上所建立的礼仪和道德规范,以维持社会秩序。
3. 孝(Xiào):孝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敬和尊重,是儒家伦理观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孝道是社会稳定和人伦关系和谐的基础。
4. 君子(Jūnzǐ):君子是儒家理想中的道德模范,具有高尚的品德和行为规范,努力追求完善的人格修养和品德。
佛家(释家):1. 苦(Dukkha):佛家认为人生充满了苦难和痛苦,认为人类生活的本质是矛盾、不安和苦难。
2. 四谛(Four Noble Truths):佛家的核心教义,包括苦的存在、苦的原因、苦的止息和通往止息的道路,即八正道。
3. 般若(Prajñā):般若是佛家重要的概念,指的是智慧和洞察力,通过对事物本质的理解,超越表面现象,达到对真理的认知。
道家:1. 道(Dào):道家的核心概念,指的是宇宙万物的根源和运行规律,主张顺应自然、随顺天道。
2. 无为(Wúwéi):道家强调不违背自然规律,不强求,不刻意行动,顺其自然,体现了放下欲望,随顺自然的思想。
3. 阴阳五行(Yīnyáng Wǔxíng):道家用来描述宇宙万物运行规律的概念,认为宇宙由阴阳两极和五行(金、木、水、火、土)组成。
这些概念代表了儒释道三家在伦理、哲学和宇宙观念上的核心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释道三家与儒释道三教
儒释道三家与儒释道三教
道家是中华文化的主根,主根上有三条主干,即儒、释、道。
儒家与道家原本是同源的,但在春秋战国的乱世,孔子及其弟子舍本求末,不言本原而创立了儒家,被后世董仲舒吸纳阴阳家思想而实之以术,又被宋明理学家们化为儒教。
而老子及庄子等人追根溯源,不舍本原,提出了以道为最高范畴的道家思想,尔后,这一道家思想为有识之士不断发展,如深潭潜龙,隐于幕后,但又不时以新的形式面世,以显大道之运化。
佛教最初能进入中国,道家玄学对其的接引之功不可忽视,似乎可以说,佛教是嫁接在道家思想上的一枝主干,而佛教演变到后来出现了中国化的禅宗也就是化为佛家实与老庄之学尤其是庄子之学有莫大因缘。
当然,也可以不认为是庄子之学对禅宗产生了很大影响,但可以说,无论是庄子还是禅宗都是中国人就中华文化精神的杰作,是大道运行的体现,只有中国人只有在中国才会出现禅宗及佛家。
道教的产生与发展外由于佛教的入侵,内由于大道演化的需要。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
道教的最高信仰仍是“道”,其本质精神与大道甚同,而其内容却大多是天地人之秘,乃因儒家偏重社会人文思想,佛教偏重出世超脱思想,而老百姓最关心的“自己”却被扔到九霄云外去了,于是一部分道家人物起而行之,创立道教,给老百姓以最切身的实惠作用。
儒家后来为抗衡佛教及道教(道教的发展壮大,很进入老百姓许多日常生活)而逐渐准宗教化,佛教则因中华大道文明精神的作用而
逐渐超越宗教,产生了“佛家”——中国的禅宗。
由是,便形成了中华大地上的三大宗教:儒教、佛教、道教,以及三教的精神实质:儒家、佛家、道家,而这三家精神实乃一源,即“大道”。
关于“儒释道”的解读
(一)徐小跃:国学中的人生智慧中国古代先贤圣哲们最关注的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社会人生。
作为思想文化的“国学”始终一贯地观乎“心性”、“生命”、“人生”,一句话,“观乎人文”。
儒家所谓的“学问”乃是心性的学问,生命的学问。
做学问的终的就是要把“跑掉的心”(“放心”)找回来。
人既要有“乐观”的精神,也要有“达观”的心境,还要有“冷观”的智慧。
这“三观”体现了多重性的生活方式,亦反映了儒释道互补的特性。
中国人的灵魂是有多重性的。
在儒家高唱“极高明而道中庸”,道家高唱“夫虽在庙堂之上,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也”,佛家高唱“既在孤峰顶上,又在红尘浪里”的声响中,“以出世的心做入世事情”遂形成中国人共同的向往和追求。
“儒是牡丹,道是菊,佛是莲”国学寄寓“经史子集”,“儒道佛”乃其精华“国学”这一概念是在上个世纪初提出的。
当时一些知识分子有感中国传统文化被全盘否定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损害,遂提出“整理国故”的主张,以此重新振兴中华民族的文化,并提升中国人的民族精神。
由此可知,“国学”概念的出现其本身就带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民族感。
何谓“国学”?对“国学”的定义,时下有多种。
但在我看来,可把问题简单化。
“国学”是“国故之学”的简称。
分而言之,“国”,专指中国,“故”是过去的意思,“学”是指学术、思想。
合而言之,“国学“就是指中国过去的学术思想,也即中国传统文化。
“国学”存放在哪里?要了解这一点,我在这里借用中国古代图书分类法以述之。
中国古人将不同性质、内容的书籍分为四类,即“经”、“史”、“子”、“集”。
“国学”就是保存在这“经”、“史”、“子”、“集”当中。
“经”主要指儒家的典籍和研究儒家经典的名著,“经”有《六经》、《七经》、《九经》、《十三经》之说。
“史”指各种体裁的历史书籍,像《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
“子”主要是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及道教佛教方面的著作。
“集”是总集、选集、别集,还有诗、词、赋,像《楚辞》《乐府诗集》等。
南朝儒释道论争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南朝儒释道论争的主要内容及意义南朝时期,儒家、佛教和道家三者之间发生了一系列的论争,被称为南朝儒释道论争。
这场争论主要涉及到宗教信仰、哲学思想以及社会伦理等方面的问题,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南朝儒释道论争的主要内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 宗教信仰:儒家、佛教和道家是南朝时期三大主要宗教信仰,而它们之间的论争主要围绕着宗教的地位和影响力展开。
儒家主张以经典为基础,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人类的团结和和谐;佛教则强调超越世俗的解脱,通过修行成佛来摆脱生死的轮回;道家则注重对自然界的观察和追求自然的道德规范。
2. 哲学思想:儒家、佛教和道家的思想体系也成为争论的焦点。
儒家主张以孔子和孟子的经典为基础,注重人伦关系和道德伦理的建立;佛教则以佛陀的教义为核心,强调个体的修行和解脱;道家则推崇自然和谐,强调无为而治。
3. 社会伦理:南朝儒释道论争还涉及到社会伦理的讨论。
儒家提倡君主立身、修德、治国,强调君臣、父子和夫妻之间的道德关系;佛教则鼓励信徒弃尘归隐,摆脱世俗的束缚;道家则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南朝儒释道论争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这场争论使得儒家、佛教和道家三者之间相互借鉴和融合,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风貌。
其次,争论的展开促进了哲学思想的繁荣和发展,为后世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发。
最重要的是,这场争论也影响了社会伦理和价值观念的形成和传承,为后世的社会发展提供了道德准则和指导。
总而言之,南朝儒释道论争是中国文化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事件,其内容涉及到宗教信仰、哲学思想和社会伦理等方面。
这场争论的意义在于推动了宗教、哲学和社会伦理的发展,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释道与智慧人生
素养,原指经常的自我修养。语见《汉书·李 寻传》: “马不伏枥,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 不可以重国。”
现多用以指人们通过不断的自我修养和自我 锻炼,在某一方面所达到的较高的水平和境 界,如文化素养、道德素养、艺术素养等。
内在素养影响外在高度
内在素养决定气度,气度决定格局,格 局决定结局。
与此同时,我也殷切期盼所有子女,在创业与日 常生活中,不忘以服务奉献社会、造福人群为宗 旨,而非只以私利做为追求目标,如此才能建立 广阔和宏伟的见识及胸襟,充分发挥智能力量, 而不负于生命之意义。
小结: 传承儒家思想精髓,从修身做起,从身边点
滴做起,全面提高个人素养,利国利家利自 身。
三、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 佛教东传及其中国化 • 取经与翻译
印度的佛教,传到中国,变成中 国的佛教,这工作称为“佛教的中国 化”。 佛教于西汉末由印度传入中国, 在中国的发展约可分三个阶段:一是 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阶段,这是 佛教由传入到日趋兴盛阶段;二是隋 唐阶段,这是佛教的鼎盛时期;三是 宋元明清阶段,这是佛教由盛而衰的 时期。
缘起,就是说一切诸法都是由于因缘而生 起的。简单地说,就是世界上一切事物、 现象的生起都是相对的,都是互相存在的 关系和条件。如果没有这个关系和条件, 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无法生起。
因果论
三生之间的关系是,欲知前生,今生受者即
是;欲知来生,今生作者即是。今天你受到的影 响, 好的影响、坏的影响,皆是你前生做事的结 果,即是报应。想要知道你的来生如何,看看你 自己今生做了什么即知。这种说种法,在实际中, 有很多矛盾,如有人今生受苦,可以推论他前世 作了坏事,此生受恶报。有人今生做很多坏事, 仍然享受福报,便说他前生做了许多好事。前生 做了坏事,今生受恶报,从因果上说得过去。前 生做好事,今生享福,却做坏事,这个前世修行 做好事的人却在今世做恶事,若修行是做恶事的 本钱,修行何其坏。
第02讲认识儒释道_传统文化讲座课
第02讲认识儒释道_传统文化讲座课主讲人:清凉月老师好,咱们开始,今天是咱们东方传统文化系列讲座第2讲。
那么今天我们重点谈一下,认识儒释道。
认识儒释道,儒释道是东方传统文化的核心。
如果我们对儒释道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那么我们是对东方传统文化无法进行一个深入了解的。
所以认识儒释道,也是我们认识东方传统文化所必须去学习的一课。
那么对于儒释道我们应该怎么样认识呢?首先我们上节课我们谈到了,我们当前的世界。
我们的世界由什么,由现象和本质两个方面构成。
我们的世界由现象和本质两方面构成。
那么现象是由本质决定的。
现象是由本质决定的,所以对于本质的研究是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的一个根本。
那么这是我们要了解,我们研究这个世界,主要侧重于什么,对本质的研究。
这是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的一个根本,如果我们对本质没有所认识的话。
那么我们对现象的研究往往处于一种被动的,和无法深入掌握的这样一种状态。
所以对本质的研究始终是科学的一个核心。
那么所以我们要了解的是,古人也是在这个方面,也是侧重于对本质的研究。
那么对于本质的研究。
我们该怎么认识,对本质的研究,我们上节课谈过了,一个是现代科学。
现代科学,现在现代科学侧重于什么,侧重于从物质的形态学特征研究。
它侧重于从物质的形态学特征,去认识这个世界的本质。
这就像我们在学校学习的时候,我们总是拿起显微镜去看,这些树叶的构成部分。
树叶的构成是什么,细胞,分子,原子,这些构成。
我们在研究医学的时候,我们去发现什么,人体的组织器官也有什么,细胞啊,就这些元素构成。
那么这些都是通过物质的形态学特征,去认识这个世界的本质。
那么通过物质的形态学特征,去认识这个世界的本质,到了一定的程度,我们将无法进一步的认识。
因为物质的形态学特征并不能够使我们始终去掌握。
因为这个形态学特征,是物质在演变过程中,某种阶段,某一阶段才出现的。
那么在更高层次的物质。
它并不展现出,这样能够被我们认识的形态学的特征。
所以我们从物质形态学特征,去认识这个世界本质的时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佛之间
• 佛教与儒家的冲突,最直接的是佛教的出 世主义、出家制度明显有违于儒家提倡的 伦理纲常等礼教。所以两家斗争的焦点, 也就主要集中在佛教的出世出家是否违背 了中国传统的孝道和忠道。在这一斗争中, 坚持儒家立场者,激烈抨击佛教的出家制 度教人剃须发、不娶妻、不敬养父母等, 完全违背了孝道;而出世主义则不理民生、 不事王事、不敬王者等,又完全违背了忠 道。
公案一则
• 《大珠禅师语录》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有源律师来问:“和尚修道,还用功 否?” 师曰:“用功。” 曰:“如何用功?” 师曰:“饥来吃饭,困即睡觉。” 曰:“一切人总如是,同师用功否?” 师曰:“不同。 曰:“何故不同?” 师曰:“他吃饭时,不肯吃饭,万种 须索;睡时不肯睡,前半计较,所以不同也。”
基督教的传入
• 基督教传入中国,最早要追溯到唐朝的大泰景教。公元635年 (唐贞观九年),传教士叙利亚人阿罗本沿着丝绸之路来到唐 朝首都长安,太宗派宰相房玄龄亲往郊外迎接,请进宫中详细 询问教义,阿罗本呈上圣经、圣像,并说明传教目的,为了进 一步了解其信仰,太宗让他到皇家藏书楼去翻译经典。三年后, 太宗下诏准许景教在中国传播,命人在长安建造一座教堂,用 于安顿景教教士。 • 公元7世纪以后的几位中国皇帝,都对景教实行优待政策。基本 上每个省都建立了景教寺,发展了许多教徒。但是,景教在中 国200多年的发展,引起了其它宗教的不满,佛教和道教纷纷对 它进行攻击。公元845年,唐朝皇帝武宗决定对佛教实行打击, 同时,由于这时的唐朝政府以对外来文化失去了宽容,这样一 来景教与其它外来宗教都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据公元980年的一 份文献记载,那时全中国只有一个景教徒,基督教从此在中国 消失了几百年。
张天师
• 张天师是道教门派之一的“正一道”龙虎 宗各代传人的称谓。“正一道”(即“天 师道”)由张陵(张道陵)创立,后世称 张陵为“(祖)天师”,其子张衡为“嗣 师”,其孙张鲁为“系师”,曰“三师” (“三张”)。其传人为其子孙世袭,后 皆称为“天师”,因张姓即被称为“张天 师”。自张陵第1代开始到张源先共经历64 代。
全真七子
• 王重阳名,字知名,号重阳子,咸阳大魏村人,生于北 宋政和二年(1112年),其家为当地富豪,家业丰厚, 早年攻儒学,曾文场中举。后在甘河镇和礼泉县2次遇 仙密付口诀,金世宗大定元年49岁时,王重阳便在“活 死人墓”中虔心修持2年,悟彻玄机,于大定三年 (1163年)离开地穴迁到刘蒋村现在重阳万寿宫所在地。 3年后,烧却故庵舍赴蓬瀛访友,即得全真七子:马钰, 号丹阳子;谭处端,号长真子;刘处玄,号长生子;丘 处机,号长春子;王处一,号玉阳子;郝大通,号广宁 子;孙不二(马钰之妻),此即所谓全真七子,来承传 宏扬全真教。大定九年,重阳祖师西行止梁,无疾而逝。 至此以后,全真七子又各立门户,从内部繁衍出七个支 派。
佛教的传入
佛法西来:大乘、小乘 出家与世俗生活的矛盾 禅宗与佛教中国化
何处染尘埃
• 神秀是众僧中的上座和尚,他在半夜三更 时分,独自掌灯,在佛堂的南廊写下一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 拭,莫使有尘埃。」清晨时,弘忍见到此 偈后漠然不语,慧能闻声来到廊下,他要 求也做一偈,得到许可,于是他高声念道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 物,何处惹尘埃。」
• 儒家的自我定位与佛道也是有着确定的差异,即 “内”和“外”:世俗和方外。“儒家与他的两个 主要的竞争教派之间的差别在于它从来没有形成一 个职业化的教士集团。比如佛教的僧尼和道教的道 士。儒家的祭祀活动主要有学者和士大夫担任,他 们之这样做是因为他们的社会身份,而不是因为宗 教和职业的原因。”他说,因为必须经过良好的教 育才能跻身于儒家集团,所以当佛教和道教在利用 神神鬼鬼的因素推行他们的教化的时候,儒家依然 是理性的,甚至是非常克制的。 , John k. shryock,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tate cult of confucius,p224,paragon book reprint corp, new york,1966
禅宗的三个境界
• 六句小偈,把禅宗的要义全表现出来了。 一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这是 指人心嘈杂,满而不静,此向禅之意也, 参禅之机也;二是“空山无人,水流花 开”,参禅而无我,唯闻禅语也;三是 “万里长空,一轮子风月”,则参入大化, 悟得永恒,刹那已成终古。
公案与机锋
• 公案,圆悟(昭觉克勤)《碧岩录》说: “古人事不获,对机垂示,后人唤作公 案。” • ……公案通则情识尽,情识尽则生死空, 生死空则佛道治矣。所云契同者,乃佛祖 大哀众生自缚于生死情妄之域,积劫迨今, 莫之自释,故于无言中显言,无象中垂象, 待其迷绳即释,安有言象之可复议乎。
儒治世、道治身、佛治心
• 儒家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为座右铭;道家说“道法自然”,“无为 无不为”;释家又强调“因果轮回,教人 从善”,究其根本,都离不开“正心、修 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几个方面。所 以南宋孝宗提出“以儒治世,以道治身, 以佛治心”,以后又有所谓“强者尊儒, 智者信道,慧者尚佛”
儒释道
本土道教
• • • • • 原始道教: 不死的信仰 羽化 不死之药:金丹 皇帝身边的人
五斗米道与道教的成立
• “道教”的意思即“道”的教化或说教, 或者说就是信奉“道”,企图通过精神形 体的修炼而“成仙得道”的宗教。作为一 种宗教实体,道教不仅有其独特的经典教 义、神仙信仰和仪式活动,而且还有其宗 派传承、教团组织、科戒制度、宗教活动 场所。这样的宗教社团,与早期道家学派 显然有所不同。
利玛窦和徐光启
利玛窦规矩
• 1610年5月11日,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客死北京,至今已经整 400年。 • 在欧洲神学院受过良好教育的他很快发现,中国学问其实最需要的是 背诵功夫,没有很强的逻辑联系,使用西方的位置记忆法效果很好。 于是,他对儒家经典的倒背如流赢得了士大夫的尊重与敬佩。为了不 让自己在中国显得突兀,他换上了僧服,和本土传教士——和尚保持 一致;当发现和尚在公众心中的形象不佳后,1594年起他又改穿儒服。 西方记忆法让以中科举为荣的士大夫看到了利玛窦的价值所在,他所 带来的新奇器物和自然科学书籍也令他们耳目一新,利玛窦由此成了 士大夫社交场合争相邀请的座上宾。 • 在学习儒家经典过程中,利玛窦发现孔子思想中与天主教义存在 很多道德观念上的契合之处。为了使天主教更易于理解和赢得好感, 利玛窦着重演绎教义中类似于并能兼容儒教的伦理体系。他假托儒教 学者,传播天主教中较少争议的部分。这样一种简化的宗教版本使耶 稣会士与罗马教廷之间出现了麻烦,但对实现吸引中国人的目标却有 重大意义。
佛道之间
• 如果说,初期的融入尚是不自觉的话,那末后来佛教为了在中国扎下 根来,则进行了自觉的、主动的融合。首先在译事方面,佛教学者总 结了“格义”法的缺陷,以及在翻译中过分讲求文辞,而忽略其思想 意义等问题,主动积极地吸收和提倡玄学“得意忘象(言)”的方法, 以领会佛典所传达的根本宗旨和思想精神。正如东晋名僧道生所说的: “夫象以尽意,得意则象忘。言以诠理,入理则言息。自经典东流, 译人重阻,多守滞文,鲜见圆义。若忘筌取鱼,始可与言道矣!” (《高僧传》卷七)又如,东晋名僧僧肇,深通老庄和玄学,他的著 作《肇论》,借老庄玄学的词语、风格来论说般若性空中观思想。在 使用中国传统名词和文辞来表达佛教理论方面,达到了相当高妙的境 地,深契忘言得意之旨。所以说,玄学对于佛教的影响是很深的,它 在连接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方面起了重要的桥梁作用。当然,反过来 佛教对于玄学的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两晋之际,玄学家以佛教义理 为清谈之言助,已在在皆是,所以玄佛融合成为东晋玄学发展的一个 重要趋势。
• 更有南宋孝宗著《原道论》来阐述佛道与儒家之共同之 处。“释氏专穷性命,弃外形骸,不著名相,而于世事 不关,又何与礼乐仁义哉?然尚犹立戒,曰:不杀、不 淫、不盗、不饮酒、不妄语。夫不杀仁也,不淫礼也, 不盗义也,不饮酒智也,不妄语信也。如此,与仲尼又 何远乎?”他接着说:“扬雄谓老氏弃仁义、灭礼乐, 今迹老子之书,其所宝者三,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 下先。孔门曰温良恭俭让,又曰惟仁为大。老子所谓慈, 岂非仁之大者邪?曰不敢为天下先,岂非逊之大者邪? 至其会道,则互相偏举,所贵者清静宁一,而与孔圣果 相背弛乎?”并提出“以佛治心,以老治身、以儒治世” 而相得益彰的看法。 《释氏稽古略》,《大正藏 》49
儒道之间
• 道教并不构成对儒家的实质性的冲击 • 道教与儒家的兼容性 • 王国维说:“北方派之理想,置于当日社会中,南方派 之理想,则树于当日社会之外。易言以明之,北方派之 理想,在改作旧社会;南方派之理想,在创造新社会。 南方之人,以长于思辩而短于实行,故知实践之不可能, 而即于其理想中,求其安慰之地,故有遁世无闷,嚣然 自得以没齿矣。若北方之人,则往往以坚忍之志,强毅 之气,持其改作之理想,以与当日之社会争;而社会之 仇视之也,亦与其仇视南方学者无异,或有甚焉。故彼 之视社会也,一时以为寇,一时以为亲,如此循 环,……”(《屈子文学之精神》) • 治身:
• 公案的灵魂是机锋。所谓“机”,是指感 受某种具体情境所激发而活动的心灵的作 用,或指契合佛教真理的关键、机宜;所 谓“锋”,指活用禅机的敏锐状态。“机 锋”指师家或禅僧与他人对机或接化学人 时,常用寄意深刻、无迹可寻,乃至超越 逻辑的语言来表现禅悟境界或勘验对方。 禅宗的机锋,迅疾如石火电光,峻峭似银 山铁壁,锐利犹箭锋相拄。
洪秀全与拜上帝教
• 在中国历史上,宗教和农民起义一直有着 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宗教的教义为农民起 义提供精神上的凝聚力,另一方面,宗教 组织可以有效地将不同目标的投入起义的 人士组织起来。然而,太平天国之与众不 同之处在于,他所建立的拜上帝会,其思 想中有很大的一部分来自与基督教。
• 而当时的中文的基督教著作中,对于类似三位一体 (TRINITY)这样与传统的中国观念有着很大差异却 是很基本的基督宗教理念缺乏了解,因此,在他的 理解中,做为上帝的圣父和作为圣子的耶稣之间的 父子关系是严格限定的,而他给自己的定位是上帝 的次子,拜上帝会和太平天国称耶稣只是上帝的长 子,称为“天兄”,此外,上帝还有“五子一婿”,即 洪秀全、冯云山、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和萧朝 贵等兄弟五人,“恭承天父亲之命,下凡辅定真主”。 其地位略低于上帝和耶稣,但是他却是受命来统治 全世,所以又自称为“天主”或“真主”。洪秀全 甚至还说自己上天见过“天妈”和“天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