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二节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二节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二节运动的描述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二节运动的描述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二节运动的描述1. 运动的基本概念嗨,小伙伴们,今天我们来聊聊物理中的运动。

别急,听我慢慢说,保证让你轻松搞懂。

运动,说白了,就是物体的位置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变化。

你坐在教室里,发现窗外的树在动,那是因为你在动,树却在原地,这就叫做相对运动。

1.1 运动与静止首先,运动和静止这两个概念很有趣。

简单来说,运动就是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而静止就是位置没变。

就像你坐在车里,车在路上跑,你感觉外面的风景在飞快地变化,而你自己坐在车里不动,这就是静止和运动的相对关系。

1.2 参考系说到运动,就不得不提参考系。

啥是参考系呢?就是你用来观察物体运动的那个背景。

如果你在火车上,看外面的风景,感觉一切在移动;但如果你站在站台上,看火车上的风景,感觉火车在动,站台上的风景没变。

其实,两种情况都是对的,只是参考系不同罢了。

2. 速度和加速度运动不仅仅是位置的变化,还包括速度和加速度。

别急,我们一项一项地讲。

2.1 速度速度就像是你跑步时的快慢。

简单来说,速度就是单位时间内物体移动的距离。

比如,你在操场上跑步,如果你跑得快,那速度就大;跑得慢,速度就小。

速度可以有快慢之分,还可以有方向,比如你向东跑,速度就是向东的速度。

2.2 加速度加速度呢,就是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

举个例子,当你骑自行车从静止状态开始骑行时,你的速度会逐渐增加,这种变化的快慢就叫做加速度。

如果你骑得越来越快,说明你有加速度;反之,如果你骑得越来越慢,就是负加速度,简单来说就是减速了。

3. 描述运动的方式现在,我们知道了运动、速度和加速度,接下来就说说怎么描述这些运动。

其实,我们可以用图像、公式和文字三种方式来描述。

3.1 用图像描述最直观的方法就是用图像。

想象一下,绘制一条线来表示物体的运动轨迹。

比如,你画了一条曲线,表示小明从家里到学校的路线。

这个图像告诉我们,小明的移动路径,以及他在每个时间点的位置。

3.2 用公式描述另外一种方式就是用公式。

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运动和力 优秀导学案 章节合集(含答案解析)

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运动和力 优秀导学案 章节合集(含答案解析)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一、课程实施标准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难点:1.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 2.用惯性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三、知识要点1.提出问题:维持运动需要力吗?(1)滑板车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如果我们不再蹬地,它最终会停下来。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或对身边发生现象的观察。

类似的例子请举几个。

(2)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对“运动的物体会停下来”的理解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运动的物体要靠力来维持,撤掉这个力,物体就停止运动。

科学家伽利略却通过理想实验,运用逻辑推理,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提出了质疑。

伽利略认为:运动的物体 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________。

【答案】不需要摩擦力2.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1)演示实验在水平桌面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毛巾、棉布、木板),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

观察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收集数据:(2)分析与归纳①此实验过程中,需要控制什么物理量保持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何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哪个物理量要发生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何来实现这种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观察到的三种情况下小车运动变化的情况,分析引起变化的原因,从记录中找出变化规律。

结论:运动的小车收到的阻力越_____,小车运动在水平面上向前滑动的距离________。

理想化推理: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的作用,它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人教版物理第一章第一节1.2 运动的(共22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人教版物理第一章第一节1.2 运动的(共22张PPT)

研究某一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可以 选择不同的物体作为参照物,选择不同 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能会不一样。
9.根据下图所示情境,讨论两个小车的运动情况。
(注:“左西右东”)
a:
①向东(右)运动
②静止
③向西(左)运动, 只是比风的速度慢
10.根据下图所示情境,讨论两个小车的运动情 况。(注:“左西右东”)
思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空战中,一名飞行员发现自己的机舱有一只 “小虫”在飞来,于是一把抓住,一看才发现是一颗正在飞行的子弹!我们 知道徒手抓住正在飞行的子弹一般是不可能的,那么这位飞行员为什么能抓 住呢?
因为子弹相对于飞机的飞行速度很小或一样,它们之 间近似相对静止。
[练一练]
1.分析下列物体相对于什么物体是运动的?相对于什么物 体是静止的?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加油机和战斗机
花样跳伞运动员
2.有关太阳、地球、卫星的运动和静止
(1)我们通常所说的“太阳东升西落”, 是以谁为参照物呢?
(2)而地理学科中所说的“地球绕着太 阳转”又是以谁为参照物呢?
(3)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一起在做同步 运动,如果以地球为参照物,地球同步卫星是运 动还是静止?
3.飞行员在描述飞机俯冲时说:“大地迎面 扑来”,这是以 飞机 参照物。说月亮躲进云层, 是以 云层 为参照物。顺水漂流时船相对 水 静止 。
日本茨城县鹿岛町与中国上海市的距离 由于板块运动缩短
奔腾的江水
天体的运动
除了机械运动,还有分子、原子的运动、电磁运 动,生命运动等多种运动形式。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 的的现象。
[想想议议] 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事例一:坐在行驶的汽车中,感觉路边 的树木高速后退,感觉车内的物体是静止的。 路边的人觉得树不动,车运动得很快。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一章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游标卡尺的介绍及使用方法素材(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一章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游标卡尺的介绍及使用方法素材(新版)新人教版

游标卡尺的介绍及使用方法游标卡尺的概述游标卡尺作为一种被广泛使用的高精度测量工具,它是由主尺和附在主尺上能滑动的游标两部分构成。

如果按游标的刻度值来分,游标卡尺又分0.1、0.05、0.02mm三种。

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以刻度值0.02mm的精密游标卡尺为例,读数方法,可分三步;1)根据副尺零线以左的主尺上的最近刻度读出整毫米数;2)根据副尺零线以右与主尺上的刻度对准的刻线数乘上0.02读出小数;3)将上面整数和小数两部分加起来,即为总尺寸。

0.02mm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如上图所示,副尺0线所对主尺前面的刻度64mm,副尺0线后的第9条线与主尺的一条刻线对齐。

副尺0 线后的第9条线表示:0.02x9= 0.18mm所以被测工件的尺寸为:64+0.18=64.18mm游标卡尺的使用方法将量爪并拢,查看游标和主尺身的零刻度线是否对齐。

如果对齐就可以进行测量:如没有对齐则要记取零误差:游标的零刻度线在尺身零刻度线右侧的叫正零误差,在尺身零刻度线左侧的叫负零误差(这种规定方法与数轴的规定一致,原点以右为正,原点以左为负)。

测量时,右手拿住尺身,大拇指移动游标,左手拿待测外径(或内径)的物体,使待测物位于外测量爪之间,当与量爪紧紧相贴时,即可读数,如下图所示:游标卡尺的应用游标卡尺作为一种常用量具,其可具体应用在以下这四个方面:1)测量工件宽度2)测量工件外径3)测量工件内径4)测量工件深度具体的这四个方面的测量方法请看下图:使用注意事项游标卡尺是比较精密的量具,使用时应注意如下事项:1) 使用前,应先擦干净两卡脚测量面,合拢两卡脚,检查副尺0线与主尺0线是否对齐,若未对齐,应根据原始误差修正测量读数。

2) 测量工件时,卡脚测量面必须与工件的表面平行或垂直,不得歪斜。

且用力不能过大,以免卡脚变形或磨损,影响测量精度。

3) 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否则测量值不准确。

4) 测量内径尺寸时,应轻轻摆动,以便找出最大值。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第二节运动的描述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第二节运动的描述

谢谢!
(1)选取课桌作标准,橡皮擦和课本是 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2)选取课本作标准,橡皮擦、课桌是 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3)选取橡皮擦作标准,课桌和课本是 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小小竹排江中游,
巍巍青山两岸走。
第1句以 岸 为参照物; 第2句以 自己、竹排 为参
照物。
天体间的“运动与静止”
1、我们通常所说的“太阳东升 西落”,是以谁为参照物呢?
同学们举一些生活中相 对静止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象和例子。
下一页
下一页
对于一般的军用航空器而言,不落地加油 并且一次飞行上万公里,在过去似乎是难 以想像,而如今随着空中加油技术的出现 及实用化却已成为事实。空中加油技术简 单地说,就是在空中一架航空器给另一架 或数架航空器(或直升机)加注燃油,使 其航程加大,续航时间增长的技术。
机械运动是宇宙间最普遍的、最简 单的运动形式。
坐在汽车里的乘客,司机说他静止没动, 路旁的孩子们赞叹他前进得真快,一个说他 静止,一个说他动,谁说得对?
二、参照物:
要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先要选 一个物体作参照,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 叫做参照物。
一个物体经过一段时间,相对于参照物的位 置改变了,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 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是静止的。
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是( D )
A.两车一定都向左运动 B.两车一定都向右运动 C.A车可能运动,B车向右运动 D.A车可能静止,B车向左运动
4、对于下列物体的运动,请分别选择相对 应的参照物
1、太阳东升西落( B)
2、月亮在云里穿行 (A)
3、行使的火车里的人说:“树木、电线杆
在后退” D( )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物理第一章第二节运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一章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一章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一章一、力。

1. 力的概念。

-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时,必然同时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反作用力。

例如,我们推桌子时,我们对桌子施加了力,同时桌子也对我们的手有一个反作用力。

- 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有力存在,就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 力的作用效果。

-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例如,用力挤压气球,气球会变形;拉弹簧,弹簧会伸长或缩短。

-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包括:速度大小的改变(如加速或减速运动)、运动方向的改变(如物体做曲线运动)以及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同时改变。

3. 力的三要素。

-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 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 力的方向不同,作用效果不同。

例如,向上提物体和向下压物体,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方向是不同的。

- 力的作用点不同,作用效果也不同。

例如,推门时,在门把手上推门比在门的边缘推门更容易使门转动。

4. 力的示意图。

-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 例如,水平向右拉物体的力F,可以在物体上选择一个作用点,画一条水平向右的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这个力。

5.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另一个物体也对这个物体施加力。

例如,当我们划船时,桨向后划水,水对桨有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从而使船前进。

- 相互作用力的特点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例如,人推墙时,人对墙的力和墙对人的力就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的目录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的目录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的目录
第一章声现象
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我们怎么听到声音
3、声音的特性
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5、声的利用
第二章光现象
1、光的传播
2、光的反射
3、平面镜成像
4、光的折射
5、光的色散
6、看不见的光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
1、透镜
2、生活中的透镜
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4、眼睛和眼镜
5、显微镜望远镜
第四章物态变化
1、温度计
2、熔化和凝固
3、汽化和液化
4、升华和凝华
第五章电流和电路
1、电荷
2、电流和电路
3、串联和并联
4、电流的强弱
5、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第六章电压电阻
1、电压
2、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3、电阻
4、变阻器
第七章欧姆定律
1、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
2、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3、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4、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第八章电功率
1、电能
2、电功率
3、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4、电和热
5、电功率和安全用电
第九章电与磁
1、磁现象
2、磁场
3、电生磁
4、电磁铁
5、电磁继电器扬声器
6、电动机
7、磁生电
第十章信息的传递
1、现代顺风耳──电话
2、电磁波的海洋
3、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4、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第1课时牛顿第一定律)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第1课时牛顿第一定律)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5.(2012·陕西中考)如图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基础之一,让同
一小车从斜面相同高度静止滑下,比较小车在不同水平面上通
过的
,据此可以推理得出:当水平面绝对光滑时,小车
将做

【解析】本题考查牛顿第一定律的探究过程。小车应从斜面同 一高度上由静止滑下,使其到达斜面底端的初始速度相等,比较 在不同的水平面上小车通过的距离(或路程)。从实验中可以看 出,水平面越光滑,对小车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得越远,小车的速 度减小得越慢。当水平面绝对光滑时,小车受到的阻力为0,即小 车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的作用时,小车将会做匀速直线运动。牛 顿就是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推理得到了牛顿第一定律。 通过对理想状态的想象与推理,得出进一步的结论,这种方法叫 科学推理法,也被称为理想实验法。 答案:距离(或路程) 匀速直线运动
【精讲精析】选C。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不受外力时,将保 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因此瓶塞向右冲出时,若一切外力全部 消失,则瓶塞的运动状态不会改变,瓶塞将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 运动。 【方法归纳】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
1.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直接由猜想得到的 B.直接由日常经验得到的 C.直接由实验得到的 D.通过分析事实、概括、推理得出的 【解析】选D。本题考查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方法。牛顿第一定 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概括出来的科学理论,而不是直接 通过实验得出的,也不是直接经过推论得出的。故选D。
5.牛顿第一定律能用实验直接证明吗?它是怎么得出的? 提示: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合理推理得出来的, 不是完全通过实验得出的。 参考答案:不能 在实验基础上,再合理推理得出的。
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在_没__有__受__到__力__的作用时,总保持_静__止__状态或_匀__ _速__直__线__运__动__状态。 2.说明: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_经__验__事__实__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 的_推__理__而概括出来的,因此它_不__是__(选填“是”或“不是”)实 验定律。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二节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二节练习题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的应用练习题1.要测量长度,首先要定出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SI)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符号是:.此外还规定了一些其他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2.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千米=_________米10分米= 米13厘米= 米23毫米=_________米45微米=_________米76纳米= 米.3.完成下列单位换算,学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物理结果:(1)8cm=_________µm(2)4.2nm=_________cm(3)6.7dm=_________km (4)0.18km=______m(5)1.7dm=_________cm=_________mm=_________nm=_________µm (6)20min=h (7)0.5h=_________min=_________s.4.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__,较精密的还有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等;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__.5.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首先应仔细观察刻度尺,找出它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并注意:(1)使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边_________被测量的物体,并且尺的位置要_________;(2)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_________.(3)记录测量结果时,既要记录数字,又要注明_________.测量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_________位,而且测量值应包括准确值和_________值.6.如图所示,用最小刻度不同的刻度尺测量物体A的长度.(1)图(a)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物体A长度为_________厘米.(2)图(b)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物体A长度为_________厘米.7.如图所示是刻度尺测一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__mm.8.如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A.B.C.D.9.一名粗心的学生在测量过程中忘了写单位,请你选用恰当的单位填在横线上(1)一位同学的身高175_________;(2)一本物理书长2.67 ;(3)一元硬币的直径18.0_________;(4)万里长城全长约6700________.10.某同学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直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作出如下的记录()(1)18.74厘米(2)1.87×102毫米(3)0.187米(4)1.874×102毫米.A.(1)和(3)B.都符合要求C.(2)和(4)D.(1)和(4)11.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误差只能尽量减小,而不能消除B.测量可以做到没有误差C.测量中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灭误差D.测量中的误差是由于错误而造成的,因此是可以避免的12.若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为:12.38cm,12.36cm,12.38cm,12.34cm,则这本书宽度平均值是()A.12.38cm B.12.365cm C.12.36cm D.12.37cm13.用一把学生的三角尺,测得一个物体的高度,共得五组数据如下:(1)3.87cm;(2)3.86cm;(3)3.74cm;(4)3.85cm;(5)3.89cm.其中有问题的数据是哪个?_________.该物体高度比较正确的值应为多大?_________.14.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_________,符号_________表示.15.完成下列单位换算:2h=_________min,15min=_________s.16.如图所示,该机械秒表的大表盘一周所表示的时间为_________,其分度值为_________;小表盘一周量度的时间为_________,其分度值为_________.此时该表的读数为_________min_________s.17.一张纸的厚度约0.07mm ,合 _________ µm .非典型肺炎的冠状病毒平均直径100nm ,合 _________ m .某校一节课45min= _________ h= _________ s .18.用拉长的塑料软刻度尺测量衣服的长度时,测量结果将比真实值 .19.一支未使用过的2B 铅笔的长度最接近于( )A . 10cmB . 20cmC . 30cmD . 40cm20.人身体上最接近15mm 长度是( )A .大拇指指甲的宽度B . 拇指的长度C .头发丝的直径D . 肩膀的宽度21.一位同学在实验室里测量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是5.37cm ,那么他用的测量工具是( )A .能准确到1mm 的刻度尺B . 能准确到0.1mm 的游标卡尺C .能准确到0.01mm 的螺旋测微器D . 不能判定用的是什么测量仪器22.如图所示,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一个圆柱体直径,其中测量方法最佳的是( )A .B .C .D .23.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 . 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 . 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24.如图所示,在铅笔上整齐排绕20匝漆包线,则漆包线直径为 _________ mm .25.如图所示,停表的读数 _________ .26.某同学用以下步骤和方法来测算物理课本内页每张纸的厚度.①将从封面开始的10页纸叠紧;②用刻度尺量出这叠纸的厚度记为L ;③算出每张纸的厚度为d=.该同学在以上做法中有三个错误,这三个错误分别是:① _________ ;② _________ ;③ _________ .27.2001年第47届世乒赛,国际乒联做出重大改革;为了增加乒乓球的可观赏性.将乒乓球改为“大球”这里所说的“大球”是把乒乓球的直径增加了( )A . 2cmB . 2mmC . 2μmD . 2dm28.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测量的真实性和精确程度直接决定了研究的成败.在下列关于测量的几种说法中,选出你认为最优的一项( )A . 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B . 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分度值,以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C . 测量前要观察零刻度,以确定是否有零误差D . 测量前上述三种做法都是必要的29.如图甲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_________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_________尺不正确.30.有一条直线,请用你自己身边的刻度尺测量它的长度,你使用的刻度尺其单位是_________量程是_________,分度值是_________,你所记录的结果其准确值是_________,估计值是_________.附加题:1有关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误差只能尽量减小,而不能消除B.选择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避免误差C.误差是错误造成的,因此是可以避免的D.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避免误差2.将用力拉伸后用的皮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将()A.比真实值大B.比真实值小C.与真实值一样D.不能确定3.一位同学对物体长度的四次测量中得到的数据分别是1.41cm,1.42cm,1.41cm,1.43cm,则此物体的长度为()A.1.4cm B.1.4175cm C.1.42cm D.1.418cm4.现要测量某圆柱体的直径,如图所示几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A.B.C.D.5.如图所示的几种测量方法中,刻度尺放置最符合要求的是()A.B.C.D.6.下列全是时间单位的是()A.小时、分钟、秒B.年、光年、月C.天、小时、米D.小时、年、光年。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一章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一章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一章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一章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一章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一章知识点第一节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当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时,可以判断受到了力的作用。

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7、力的表示法: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二、弹力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4、力的测量:⑴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⑴分类:弹簧测力计、握力计。

⑴弹簧测力计: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B、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挂钩受力。

C、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量程。

三、重力:⑴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1、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2、重力跟质量的比值是个定值,为9.8N/Kg。

这个定值用g表示,g= 9.8N/Kg ⑴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G=mg 其中g=9.8N/kg 它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目录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目录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
第三节运动的快慢
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
第二章声现象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第二节声音的特性
第三节声的利用
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第三章物态变化
第一节温度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
第四节升华和凝华
第四章光现象
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
第二节光的反射
第三节平面镜成像
第四节光的折射
第五节光的色散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第一节透镜
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
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第四节眼睛和眼镜
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第六章质量和密度
第一节质量
第二节密度
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
第四节密度与社会生活
第七章力
第一节力
第二节弹力
第三节重力
第八章运动和力
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
第二节二力平衡
第三节摩擦力
第九章压强
第一节压强
第二节液体的压强
第三节大气的压强
第四节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第十章浮力
第一节浮力
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
第三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
第一节功
第二节功率
第三节动能和势能
第四节机械能及其转化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第一节杠杆
第二节滑轮
第三节机械效率。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 运动和力 单元总结(解析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 运动和力 单元总结(解析版)

第八章运动和力单元总结(解析版)一、牛顿第一定律、惯性1.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这就是说物体只要不受力(受到平衡力或合力为零),原来静止的物体会继续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会做匀速直线运动。

3.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4.物体质量决定惯性大小。

质量越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越强,即惯性越大。

5.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不是力。

惯性是一切物体的一种属性。

二、力的平衡1.我们把物体处于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叫平衡状态。

2.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所受到的力叫平衡力;物体只受两个力时叫二力平衡。

3.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这两个力叫平衡力。

简单称之为:同物、等大、反向、同线。

4.如果物体上只受到两个力作用,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在同一直线上,那么物体一定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三、摩擦力1.滑动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之间有相对滑动时,在它们接触面存在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2.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摩擦力大小与两物体的接触面有关;当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2)摩擦力大小与两物体间的压力有关;当接触面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4.静摩擦: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但保持静止状态时,在接触面产生的摩擦力。

5.滚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知识要点一: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牛顿第一定律是本章的重要考点,也是常考热点,在本章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

本节包含两个重要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两者是不可分割两个知识点,是互相关联而又互相补充的知识。

在本节复习中,大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对牛顿第一定律的正确理解;二、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经常与二力平衡结合;三、物体不受力的含义;四、影响惯性大小的因素;五、生活中利用和防止惯性的例子。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电子课本——第一章 机械运动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电子课本——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一章 机械运动 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的世界中,白云在空中飘荡、小河在静静地流淌、鸟儿在蓝天上翱翔……而人与鸟“比翼齐飞”,令人惊奇和感动。

 地面上的观众看滑翔者和鸟都飞得很快,滑翔者看鸟也飞得这样快吗?我们怎样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如何测定物体的运动速度?让我们从简单的运动开始,共同认识这个运动的世界吧!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CA B生活中我们常通过眼睛直接判断物体的大小、长短。

上面左图中的帽檐直径AB与帽子高度CD哪个较长? 右图中,中心的两个圆哪个面积较大? 先看看,再用尺量。

我们的视觉总是可靠的吗?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经常要比较距离的远近、时间的长短、温度的高低……人们常常用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等感觉器官去感知外界的情况。

但是,仅凭感觉去判断,不一定正确,更谈不上准确。

为了正确地认识周围的世界,准确把握事物的特点,人们发明了许多仪器和工具。

这些仪器和工具帮助我们进行准确的测量。

尺、钟表、温度计等,都是我们熟悉的测量仪器或工具。

长度的单位测量任何物理量都必须首先规定它的单位。

长度的基本单位是我们在小学已经学过的米(metre)。

物理量的单位都有国际通用的符号,国际单位制中,米的符号是m。

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大约是1.5 m,课桌的高度大约是0.75 m。

比米大的单位有千米(km ),比米小的单位有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µm )、纳米(nm )等。

它们同米的关系是1 km = 1 000 m = 103 m1 dm = 0.1 m = 10-1 m1 cm = 0.01 m = 10-2 m1 mm = 0.001 m = 10-3 m1 µm = 0.000 001 m = 10-6 m1 nm = 0.000 000 001 m = 10-9 m1983年国际计量大会做出规定:光在真空中1299 792 458s 内所经路程的长度定义为1 m 。

(完整版)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上下册)

(完整版)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上下册)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下册知识点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第一章 机械运动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 ( m),其他单位有:千米 ( km)、厘米) 、分米 (dm)、微米 (μm ) 、纳米 ( nm; 1cm=0 。

01m ;1mm=0.001m ;) 。

1km=1 000m ; 1dm=0 。

1m(cm) 、毫米 (mm1μm=0 。

000 001m ;1nm=0 。

000 000 001m 。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 (s) .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 ( h)、分 (min ).1h=60min 1min=60s。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

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 ,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第2节 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第3节 运动的快慢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在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 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这样,在比较不同运动物体的快慢时,可以保证时间相同。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2节二力平衡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2节二力平衡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提示:二力平衡条件是“同体、等大、反向、共线”,这四个条件中,首 先是“同体”,两个力不是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一定不是平衡力,若
同体,再去分析是否等大、反向、共线。
参考答案:首先判定两个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然后再判定两力 是否等大、反向、共线。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六:八点 七分。
2.重为4 N的电灯悬挂着静止不动,吊线对电灯的拉力大小和方向如
共线”。
(2)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平衡力
相互作用力
图示
不同点 相同点
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
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六:八点 七分。
(3)应用:求力的大小和方向。
第二十七页,编辑于星期六:八点 七分。
1.在下列事例中,受平衡力作用的物体是( )
A.正在圆形轨道上运动的过山车 B.减速进站的火车
会越来越快,此时运动员受到的阻力
重力;当降落伞打开后,运
动员匀速下落时,受到的阻力
重力。(均选填“大于”“小于
”或“等于”)
第三十四页,编辑于星期六:八点 七分。
【解析】本题考查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应用。降落伞没有打开前,所受重 力大于阻力,所以下落速度越来越快;匀速下落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 的阻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 答案:小于 等于
考点 2 二力平衡条件及应用
【典例2】(2013·咸宁中考)如图所示,
放在桌面上的茶壶处于静止状态,对于
该静止的茶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茶壶受到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这是一对平衡力 B.茶壶受到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这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茶壶静止是因为桌面对它的支持力小于茶壶受到的重力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第二节二力平衡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第二节二力平衡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第二节二力平衡知识点总结第二节二力平衡快速导读:知识点1:平衡力和平衡状态知识点2: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知识点3: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知识点1:平衡力和平衡状态1、平衡力和平衡状态(1)平衡力:如果一个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2)二力平衡:当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作用时,如果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么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3)平衡状态: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可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物体处于的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就是平衡状态。

【注意】1.物体受平衡力时,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不受力,所以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运动状态不变.2.平衡力与平衡状态之间的关系:若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一定受平衡力的作用.如搬而未起、推而不动,实际隐含的就是静止的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2、“平衡”不是“静止”“静止”表示物体的速度为零,“平衡” 则表示物体运动状态保持不变,平衡指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两种状态。

当物体保持静止时,一定处于平衡状态,而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可能保持静止,也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3、物体受平衡力与物体不受力的区别(1)从运动状态上看,受平衡力与不受力对物体的运动而言是等效的,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从物体是否产生形变来看,物体不受外力时,它不产生形变,物体受平衡力时,它会产生形变。

4、牛顿第一定律中“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是一种理想状态物体不受力和受平衡力的作用效果是等同的,因此可以把牛顿第一定律拓展为“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或者只受平衡力作用的时候,它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知识点2: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1、实验结论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

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简记为“同体、等大、反向、共线。

”2、实验注意事项(1)为减小小车与桌面间的摩擦阻力对实验的影响,应选择光滑的桌面,同时小车的质量小一点(2)实验中应选取质量较大的砝码,使两个拉力尽量大-些,以削弱摩擦阻力的影响,且所用的两个托盘要相同.(3)实验中选用小车而不选用木块,是为了减小与桌面间的摩擦,有利于得出更准确的实验结论.3、判断二力是否平衡的方法(1)看两个力是否同时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2)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来判断:若物体只受两个力的作用,且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知识点3: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1.利用二力平衡的条件,根据一个力的大小方向,确定另外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第一节 8.1 牛顿第一定律 课件 (共33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第一节 8.1 牛顿第一定律 课件 (共33张PPT)

如何解释惯性现象 你能用惯性的知识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在杯子中盛满牛奶,突 然急速拉动杯子,会看 到什么现象?为什么?
解释方法: 1、交待研究对象原来的运动状态 ;2、说明运动条件的改变 ;3、点出惯性并得出结论
如何解释惯性现象 你能用惯性的知识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在杯子中盛满牛奶,突 然急速拉动杯子,会看 到什么现象?为什么?
例题 1、我们现在坐在教室中,当一切外力都突然消失时,我们将: (A ) A、保持静止;
B、飘起来;
C、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D、以上三种情况皆有可能。
例题
2、如图所示,小球沿水平桌面由M 端向N 端运动。如果到达桌
面N 端时,小球所受的力全部同时消失,则小球将: C


A、静止在N点;
B、沿a 轨迹匀速运动 ;C、沿b 轨迹匀速运动 ;D、沿b 轨迹减速运动 。
VS
伽利略认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 持,运动的物体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 受到了阻力的作用。
阻力对运动的影响
实验目的:物体的运动是否需要力维持 实验思路:。逐步改变水平轨道的光滑程度,观察比较小车运动
的距离的远近。
使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自由滚下 。水平轨道粗糙程度不同 相同条件:。斜面、小车、木板、绵布、毛巾 不同条件:。 实验器材: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
开动脑筋
你认为谁正确?
正方: 玩滑板车时
,人不蹬地,车 最终会停下来。 说明物体运动需 要力来维持。
反方: 滑板车滑行时,
人没有蹬地,车还继 续前进。说明物体运 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车停下来是因为受到 阻力的作用。
开动脑筋 运动和力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人认为:物体的运 动需要力来维持。 通过实验研究

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目录

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目录

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目录本文档是关于《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的目录,详细列出了各个章节的内容。

该教材是为了帮助八年级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和概念,培养其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以下是该教材的目录。

第一章:力和压强- 1.1 力的概念- 1.2 力的表示方法- 1.3 衡量力的大小——力的单位- 1.4 力的合成与分解- 1.5 压强与压力- 1.6 压强的计算第二章:浮力与压力- 2.1 浮力的产生- 2.2 浮力的性质- 2.3 浮力的应用- 2.4 气体的压强- 2.5 液体的压强- 2.6 压力的变化第三章:光的传播- 3.1 光的传播- 3.2 光的直线传播- 3.3 光的反射- 3.4 光的折射- 3.5 光的色散- 3.6 光的传播速度第四章:光的反射和成像- 4.1 光的反射- 4.2 光的反射规律- 4.3 光的成像- 4.4 镜的成像原理- 4.5 镜的应用第五章:光的折射和成像- 5.1 光的折射- 5.2 光的折射定律- 5.3 透镜的成像- 5.4 透镜的类型和特点- 5.5 透镜的应用第六章:电路基础- 6.1 电流和电流强度- 6.2 电阻和电阻率- 6.3 电压和电动势- 6.4 并联和串联电路- 6.5 定电流、定电压和定电阻实验- 6.6 电路的用途以上是《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的目录。

通过学习这本教材,学生将能够系统地学习物理知识和基本概念,并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希望本教材能够帮助八年级学生打下坚实的物理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二节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二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
教学设计学校:
丰林县红星中学学科:
初中生物学年级:
八年级下授课人:
高媛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
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第1课时)
教学设计丰林县红星中学高媛
一、概
述本节是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第二节的内容,是新课标确立的“健康地生活”这一主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生物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它位于传染病及其预防一节之后。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之一是接种疫苗,那么,疫苗为什么可以预防一些传染病呢?这就涉及到免疫的相关知识。

结合我国现在的疫情防控阶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准确的了解人体免疫系统,用科学的精神去应对新冠肺炎疫情。

本节内容的概念多,名词多,又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如抗原、抗体、特异性免疫等,因此,通过线上教学怎样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是本节面临的最大难题。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1)、理解掌握人体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的名称及功能。

(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2)、通过对比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从理性到感性认识的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2、教学难点:(1)、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2)、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间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
学生七年级下学习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已经结合人体生理的内容学习有关卫生保健知识,但不系统和全面;学习免
疫的知识必须以七年级下册人体结构、人体内废物的代谢及上节课传染病等知识为基础,学习本节内容,还可以为学生日后珍惜健康,关爱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打下基础。

八年级学生仍然是感性思维强于理性思维,学生不易理解本节内容,所以在直播课的课中多次使用形象生动的卡通动画,尽量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

五、教学设计思路
1、本节课以复习传染病及其预防的知识点入手,
温故知新,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

2、充分利用课本上资料,让学生分析解释资料中的现象,并概括相关知识内容。


过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3、利用多媒体手段,呈现一些器官结构的形状、位置和功能;以形象的动画设计和卡通图片,使
“特异性免疫”“抗原”“抗体”等抽象、枯燥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并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缩短了抽象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在突破教学重难点的同时,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4、生物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

学以致用,生命观念的渗透。

尊重生命热爱生命。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自制多媒体课。

学生准备:预习新课内容。

七、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设置情景引入新课
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展示上节课的知识问题。

设疑:我们生活中随时都会解除到很多病原体,可是在正常情况下我们仍然很健康,为什么呢?引出本节课课题回忆重点知识点,温故知新。

同时体会到身体免疫力的重要性。

运动之前学生活动得到与生活相关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

带着问题进入本节课。

一、人体的三道防线
让学生读学习目标:
1、能够说出人体的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2、能够举例说明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之间的关系;
3、能够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帮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
展示动画① 说明皮肤具有什么功能?我们知道生物学中,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

保护、阻挡外界病原体运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思考。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欲望。

展示皮肤纵切的结构。

仔细观察图片
黏膜和纤毛② 皮肤还有什么功能?出示教材P79的资料分析。

③ 为什么涂在清洁皮肤上的病原体会很快死亡?说明皮肤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展示“消化道、呼吸道黏膜的结构”,以及黏膜与病原体直接作用的动画,提问,呼吸道黏膜发挥作用?
④ 展示图片:呼吸道消化道的结构图。

人体这些管道系统,表面都有什么结构?
请学生归纳第一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排列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思考。

认真阅读资料,从文字信息中寻找问题的答案,皮肤具有杀菌的功能。

观看图片,理解黏膜的结构,以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深入理解黏膜对病原体的作用。

回忆七年级学习的呼吸道、消化道的纤毛结构。

并回答它具有清扫作用。

回顾所学,全面归纳皮肤和黏膜的功能,阻挡、杀菌以及清扫异物的作用。

通过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形象的得出皮肤的阻挡功能。

以文本资料的形式展示皮肤的功能,培养学生文本分析的能力。

通过直观的分泌物,加深学生对皮肤杀菌作用的理解。

再次渗透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培养学生将直观印象与理性思维相融合,运用生物学的观点解决问题。

用所学坚定自身培养良好卫生习惯以及社会责任感。

及时总结,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2、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①过渡:病原体在什么情况下能够突破第一道防线,侵入人体呢?②体内是一个液体环境,其中有消灭病原体的物质吗?播放第二道防线的动画。

引导这种物质是溶菌酶,能够溶解病原体的细胞壁。

思考回答在皮肤破损时,免疫力低下时。

认真观察动画,理解体液中有杀死病原体的物质。

通过教师讲解,理解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举一反三能力的培养,自然过渡。

提高分析图片、动画资料的能力。

变抽象为形象,更好的理解第二道防线。

③展示电镜下的图片,当病原体侵入人体时,吞噬细胞会赶到病原体入侵部位,将病原体包围、吞噬、消灭。

④该细胞具有什么功能?⑤当我们身体某处受伤时,伤口为什么会流脓?
请学生归纳第二道防线的功能。

仔细观察,发现这种细胞具有吞噬作用。

从而理解吞噬细胞的含义。

回顾总结,体液的杀菌作用和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培养运用直观印象与理解思维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3、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①病原体在穿越第二道防线的时候损兵折将,可是它们中有一部分,却能逃过两道防线。

人体的免疫系统是不是就束手无策了呢?
展示并讲解身体免疫器官的分布图。

联系生活实际,推测免疫细胞主要存在免疫器官中。

理解免疫器官遍布全身。

自然过渡,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自然引出免疫器官的概念。

结构的学习引出功能的知识。

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组成了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它们又有什么功能呢?请学生自主学习P81内容,
1、什么是抗体?
2、什么是抗原?
3、第三道防线的功能是什么?
播放“第三道防线功能”的流程图并讲解。

思考,大胆推测。

认真阅读,认真听讲,与自己自学所得对比,查缺补漏。

激发学习的欲望。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落实第三道防线的功能。

重难点精讲,突破重难点。

二、区别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①第三道防线中抗体与抗原是一一对应的吗?所以第三道防线具有特异性。

追问:第
一、二道防线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回顾之前所学知识,理解回答,抗原和抗体的结合是一一对应的。

提高学生分析、归纳总结能力。

出示表格,区别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回顾思考,前两道防线对病原体的抵抗没有选择性。

即非特异性。

小组讨论,准确填写表格并交流展示。

区别记忆,效果更好,并锻炼学生的归纳知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①如果三道防线均不能阻止病原体入侵,我们该怎么办?②为了尽量避免生病,我们应该怎么做?引导总结,锻炼身体,健康饮食,作息规律。

希望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更加重视个人身体免疫力的提高。

联系生活实际,回答进行药物治疗。

运动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推测提高自身免疫力的方法。

生物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

学以致用,生命观念的渗透。

尊重生命热爱生命。

八、板书设计
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
组成特点功能第一道皮肤和黏膜非特异性免疫阻挡、杀菌、清扫病原体
第二道体液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杀菌、溶解、吞噬病原体
第三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特异性免疫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九、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里,要掌握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

其中第
一、二道防线,经图片、视频展示,学生能够直观掌握,效果较好。

但是第三道防线中提到淋巴细胞,免疫细胞,免疫器官等多个学术名字,对学生来说有些陌生,为了突破这难点,我让同学们通过查找概念中的关键词,并对概念进行初步了解,之后播放病原体进入人体后第三道防线的作用,使同学们更加深刻理解了第三道防线的功能。

在线上教学,我尽量的让同学们在短时间内找到知识点的关键词,设计简单的问题,提高同学们的参与度;结合选择题,让同学们快速的做出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