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公开课)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课件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d6ae269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d7.png)
sincos sin cos
sin cos
sincos
1.
当k为奇数时,设k=2m+1(m∈Z),
原式= sin sin[ 2m
2m cos2m 2 ]cos[2m
1
]
sin cos
sincos( )
= sinco=s-1.
sin(cos)
【归纳】三角函数式化简的思路以及含有kπ±α形式的处理 方法. 提示:(1)总体思路是利用诱导公式将相应角向角α的三角函数 转化. (2)含有kπ±α形式的化简时,需对k分是偶数还是奇数来确定 选用的公式.
3
三角函数式的化简问题 【技法点拨】
三角函数式化简的常用方法 (1)依据所给式子合理选用诱导公式将所给角的三角函数转化 为角α的三角函数. (2)切化弦:一般需将表达式中的切函数转化为弦函数. (3)注意“1”的应用:1=sin2α+cos2α=tan .
4
【典例训练】
1.化简 sin 540 cos =___________. 2.化简:设kta为n(整 数18,0化) 简:ssiinn[kk1cos[]kcos1k] .
+tan(180°-45°)=sin225°cos210°+cos30°sin210°-tan45°
=sin(180°+45°)cos(180°+30°)+cos30°sin(180°+30°)
-tan45°=sin45°cos30°-cos30°sin30°-tan45°
= 2 3 3 1 1 . 6 3 4
3.在下列各式中: ①sin(α+π)=-sinα, ②cos(-α+β)=-cos(α-β), ③sin(-α-2π)=-sinα, ④cos(-α-β)=cos(α+β). 正确的序号是_________. 【解析】对于②式,cos(-α+β)=cos[-(α-β)]=cos(α-β), 故②错误,而①③④由诱导公式可判定正确. 答案:①③④
1.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课件(公开课)
![1.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课件(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f802b97c561252d381eb6e04.png)
3 sin 1300 sin 140 sin 40 0.6428
sin = tan cos
填表:
α sinα cosα tanα
4 3 5 4 5 3 7 4 8 3 11 4
3 2 1 2
2 2 2 2
3 2 1 2
2 2 2 2
1
3 2 1 2
2 2 2 2
3
1
3
3
1
P28练习 4
小结:
• (1)探究三角函数诱导公式的推导过程, 理解“函数名不变,符号看象限”。 • (2)熟悉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转化到锐角 三角函数的过程。 • (3)熟练掌握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1.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第二课时
问题提出
1.诱导公式一、二、三、四分别反映了 2kπ +α (k∈Z)、π +α 、-α 、 π - α 与α 的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这四组公式 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函数同名,象限定号.
4 cos 70 6
cos 70 6 . ______
公式二
sin( ) sin cos( ) cos tan( ) tan
公式三
si n ( ) si n cos( ) cos tan( ) tan
16 3 sin 3
;
4 cos 2040
.
2 1 cos 225 cos 180 45 cos 45 2 11 3 sin 4 sin 2 sin 3 3 3 2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2名师公开课获奖课件百校联赛一等奖课件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2名师公开课获奖课件百校联赛一等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e6ad63c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1a.png)
3
求 cos(105 ) sin( 105 )的值.
2、已知A、B、C是ABC的三个内角,
求证 (1)cos(2A+B+C)=-cosA
(2)tan
A+B 4
tan
3 +C
4
3、已知tan 1,求值
3
sin3( ) cos(2 ) tan(2 )
诱导公式
第二课时
诱导公式一:
sin(2kπ+α)= sinα cos(2kπ+α)= cosα tan(2kπ+α)= tanα
诱导公式(二)
sin( ) sin cos( ) cos tan( ) tan
诱导公式(三)
sin( ) sin cos( ) cos tan( ) tan
Sinα=MP1,cosα=OM
Sin(π/2+α)=NP2;
π/2+α P2
cos(π/2+α)=ON
Rt△OP1M≌Rt△P2ON
∴ NP2=OM, ON=-MP1 Sin(π/2+α)=cosα
NO
cos(π/2+α)= -Sinα
P1 α M
函数名称变,符号看象限
思索:公式
Sin(π/2-α)=cosα cos(π/2-α)= Sinα旳证明措施
sin( 2 ) cos( 3 ) tan( ) tan(3 )
2
2
4、已知A、B、C是ABC的三个内角,
求证 (1)cos(2A+B+C)=-cosA
(2)tan
A+B 4
tan
3 +C
高中数学《诱导公式》课件
![高中数学《诱导公式》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99fcc14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1e.png)
sin
α=y,cos
α=x,当x≠0时,tan
α=
y x
.
(1)如图5.2-8(1),作点P(x,y)关于x轴的对称点P1(x,-y),则∠xOP1=-α.
由三角函数的定义可得
sin(-α)=-y=-sin α,
cos(-α)=x=cos α,
当x≠0时,tan(-α)=
y x
y x
tan.
(1) 图5.2-8
2 诱导公式.
诱导公式揭示了终边具 有某种对称关系的两个角三 角函数之间的关系.
一 诱导公式
例
12
化简:
(1)
sin
3
2
;
(2)
cos
3
2
.
解
(1)
sin
3
2
sin
2
sin
2
cos
;
(2)
cos
3
2
cos
2
cos
2
sin
.
一 诱导公式
例
13
化简:cos cos
探究α与π -α之间的函数 关系,我们还可以从这两个角 的终边关于y轴对称来推导,试 试看.
一 诱导公式
为了使用方便,我们将上述探究得到的公式总结如下:
公式二 sin(-α)=-sin α, cos(-α)=cos α, tan(-α)=-tan α.
公式三 sin(π+α)=-sin α, cos(π+α)=-cos α, tan(π+α)=tan α.
利用公式五,可以实现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的相互转化.
一 诱导公式
当角α的终边不在坐标轴上时,还可以得出以下公式:
公式六
(2024年)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说课完整版PPT课件
![(2024年)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说课完整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fcc49ca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7c.png)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说课完整版PPT课件•课程介绍与目标•三角函数基本概念回顾•诱导公式推导与理解目录•典型例题分析与解答•学生自主练习与互动环节•课程总结与拓展延伸课程介绍与目标说课内容01020304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030201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三角函数基本概念回顾三角函数定义及性质三角函数值的范围三角函数的定义正弦、余弦函数值在正切函数值在全体实数范围内。
三角函数的周期性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符号规律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均为正值。
正弦函数为正值,余弦、正切函数为负值。
正弦、余弦函数为负值,正切函数为正值。
余弦函数为正值,正弦、正切函数为负值。
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三角函数线及其应用三角函数线的定义三角函数线的性质三角函数线的应用诱导公式推导与理解角度制与弧度制转换关系角度制与弧度制的定义及关系角度与弧度的互化方法特殊角的弧度表示诱导公式推导过程口诀记忆法通过编口诀或顺口溜等方式帮助记忆规律记忆法根据公式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进行记忆图像记忆法结合三角函数图像进行记忆和理解诱导公式记忆方法典型例题分析与解答例题1例题2分析解答解答分析利用诱导公式求三角函数值例题3例题4分析解答解答分析判断三角函数符号问题学生自主练习与互动环节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练习题一01练习题二02练习题三03小组内成员相互激励和讨论,共同探究解题方法和思路。
通过交流和比较,发现自身在解题过程中的不足和错误,并及时进行纠正和改进。
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和解题思路,促进全班同学的共同进步。
小组讨论与交流解题思路教师点评与总结教师针对学生在自主练习和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进行点评,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强调诱导公式在三角函数求解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广泛性。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反思,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课程总结与拓展延伸本节课重点内容回顾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基本性质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推导与记忆方法诱导公式在三角函数计算中的应用举例三角函数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举例物理学中的应用振动、波动等物理现象中,三角函数可描述周期性变化。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课件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02bddb2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09.png)
知识点 诱导公式五、六 1.诱导公式五、六
2.公式五和公式六的语言概括 (1)函数名称:π2±α 的正弦(余弦)函数值,分别等于 α 的 ___余__弦__(正__弦__)___函数值. (2)符号:函数值前面加上一个把 α 看成锐角时原函数值的 符号. (3)作用:利用诱导公式五或六,可以实现正弦函数与余弦函 数的相互转化.
题型一 利用诱导公式化简、求值
【例 1】 (1)已知 cosα+π6=35,π2≤α≤32π,求 sinα+23π的值; 解 ∵α+23π=α+π6+π2, ∴sin(α+23π)=sinα+π6+π2=cosα+π6=35.
(2)化简:csoisnπ2-π+ααsinco3sππ--ααscinos-2ππ-+ααcosisn725π2π-+αα. 解 原式=s-incαo·s-αc·soisnαα··s-insαin·-αs·cinosαα=tan α.
=csoins
α α=(-35)2×(-54)=-290.
【迁移 1】 本例条件不变,求 f(α) =sin5-π-tanα-cos1972ππ--ααstiann--απ+α的值. 解 f(α)=sintaαn·-α·s-insαin·tαan α=sin α=-35.
题型二 利用诱导公式证明恒等式
【例 2】 求证:tan2π-sinααs+in3-2π2cπo-sαα+c3o2πs6π-α=-tan α. 证明 左边=sinta2nπ--απ2-·siαn-·coαs·2cπo-s-π2-αα =sin--tanπ2-α·α-csoisn-α·π2co-s αα =-sinπ2-siαn2cαosπ2-α =-cossinα2·αsin α=-csoins αα=-tan α=右边.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公开课优秀教学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公开课优秀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b5a9c896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95.png)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公开课优秀教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高中数学教材《必修1》第二章第四节“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具体内容包括:诱导公式的定义、推导过程以及如何运用诱导公式进行三角函数值的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并能够熟练运用诱导公式进行三角函数值的计算。
3. 引导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加深对三角函数诱导公式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诱导公式的定义和推导过程。
难点:如何运用诱导公式进行三角函数值的计算,以及诱导公式的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三角板、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个实际问题,如“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斜边长度为10,求锐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快速求解三角函数值。
2.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诱导公式的定义和推导过程,让学生理解诱导公式的含义和应用场景。
3.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一道典型例题,如“已知cosA=3/5,求sin(π/2A)的值”,引导学生运用诱导公式进行计算。
4. 随堂练习:教师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对诱导公式的理解和运用。
5. 巩固提高:教师通过讲解一些拓展题目,如“已知sinA=4/5,求cos(π/2A)的值”,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诱导公式。
六、板书设计教师在黑板上板书诱导公式的定义、推导过程以及典型例题的解题步骤,以便学生随时查阅和复习。
七、作业设计(1)cos30°(2)sin120°(3)tan60°答案:(1)cos30°=√3/2(2)sin120°=√3/2(3)tan60°=√32. 已知cosA=3/5,求sin(π/2A)的值。
答案:sin(π/2A)=4/5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课件人教新课标
![1.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课件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bbe237aa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e8.png)
则△ABC一定是直角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
全优16页基础夯实
如图,设任意角的终边与
单位圆的交点P1(x, y).
则角
2
的终边与
单位圆的交点P2( y, x).
于是:
cos x,sin y;
cos( ) y,sin( ) x.
2
2
诱导公式(五)
-1
sin( ) x cos
2
cos( ) y sin
5
5
5
5
全优16页能力提高
4.在△ABC中,若sin(A+B-C)=sin(A-B+C),则
△ABC一定是( C )
A.等腰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解析】∵A+B+C=π, ∴sin(A+B-C)=sin(A-B+C)等价于 sin(π-2C)=sin(π-2B),即sin 2B=sin 2C. ∴B+C=90°或B=C,
o
. P’
-α的终边
思考:那tan(-ɑ)呢?
. 终边关系
(1,0) x 点的关系 函数关系
角α
-α
关于x 轴对称
P(x,y)
P’(x,-y)
sinα= y sin(-α) = -y cosα= x cos(-α) = x
因此,可得:
公式三:
sin( ) sin cos( ) cos tan( ) tan
2
练习:课本27页2(1)(2)(4)
1.求下列各式的值: (1)sin(-855°); (2)sin 21πcos 4πtan 19π.
436
【解析】(1)sin(-855°)= sin(-3×360°+225°) =sin 225° =sin(180°+45°)
精品_优质课_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课件
![精品_优质课_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3a05826a32d7375a4178097.png)
(3)tan(-1560 )
3π 11 π 3π π π(2) π 2 + 4 4 4 4 4
(3) -1560 1560 4 360 +120 120
° °
°
180 - 60
°
°
60°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应用数学
变式训练
π 变式一: 求 sin(kπ + ) (k Z) 的值。 6
π 1 当K为偶数时, 原式= sin = 6 2 π 1 当K为奇数时, 原式= -sin = 6 2
1 变式二: 已知:cos = - , [0, 2 ] 2 试求: 的值。
π 2 π 4 α = π- = π 或 α = π+ = π 3 3 3 3
解后反思
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的具体算法
课外作业
(1). (合作探究)用本课知识方法探究终边关 于y=x对称的角的三角函数的关系。 (2).教材P24: 13, 14
建构数学
诱导公式 sin( + α) = -sinα sin(α + 2kπ) = sinα cos(α + 2kπ) = cosα cos( + α) = -cosα tan(α + 2kπ) = tanα tan( + α ) = tan α (k Z)
O
β
P (x,-y)
x
sinβ -sinα tanβ = = = -tanα cosβ cosα
特别地,可取 β = -α
自主探究
探究3(自主)
如果角α与β的终边关于y 轴对称,那么角α与β的三 角函数值有关系吗?
y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优秀经典公开课比赛课件)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优秀经典公开课比赛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1e1320c67ec102de2bd89f3.png)
任意负角的 三角函数
任意正角的 三角函数
锐角的三角 函数
0~2π 的角 的三角函数
这是一种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
布置作业
P29习题1.3 A组 第一题 (1)(3)(5) 第三题 (1)(2)
1.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二、三、四
学习目标:
1.借助单位圆推导诱导公式二、三、四; 2.记住诱导公式一~四,并能运用诱导公式进行 求值与化简.
复习回顾
1.任意角α 的正弦、余弦、正切是怎样定义的?
sin y
y
α 的终边
cos x
P(x,y)
Ox
tan y (x 0)
x
2. 2kπ +α (k∈Z)与α 的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 是什么?
25π+cos
35π+cos
45π-tan
2π 3
-tan
π; 3
解析:(1)原式=cos
π5+cos
25π+cos(π-25π)+cos(π-π5)-tan(π-π3)-tan
π 3
=cos
π5+cos
25π-cos
25π-cos
π5-(-tan
π3)-tan
π 3
=tan
π3-tan
π 3
=0.
利用诱导公式求任意角三角函数的步骤 (1)“负化正”——用公式一或三来转化; (2)“大化小”——用公式一将角化为 0°到 360°间的角; (3)“小化锐”——用公式二或四将大于 90°的角转化为锐角; (4)“锐求值”——得到锐角的三角函数后求值.
1.求下列三角函数式的值:
cos
π5+cos
解析:因为 sin(π-α)=sin α= 55,
所以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课件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ac02f970912a21615792948.png)
cos(π-α)·sin(π-α)
=-cossiαn(α(--cosisnαα))·scionsαα=
变式训练
2.化简:tan2(1-α)+
1
sin(π2-α)·cos(α-32π)
tan(π+α)
.
解:∵tan(-α)=-tanα, sin(π2-α)=cosα,
cos(α-32π)=cos(32π-α)=-sinα, tan(π+α)=tanα,
1 ∴原式=tan12α+cosα·(ta-nαsinα)
cos(π2+α)·cos(2π-α)·sin(-α+32π)
sin(-π-α)·sin(32π+α)
.
(1)化简 f(α);
(2)若 α 是第三象限角,且 cos(α-32π)=15,求 f(α)的值.
【解】 (1)f(x)=
-sinα·cos(-α)·[-sin(π2-α)] sin(π+α)·sin(π2+α)
诱导公式
诱导公式
做一做 若cos40°=a,则sin50°=________. 解 析 : sin50° = sin(90° - 40°) = cos40°=a. 答案:a
想一想 sin32π+α的值怎么计算?
提示:sin32π+α=sinπ+π2+α =-sinπ2+α=-cosα.
利用诱导公式求值
=(cosθ-+(sinsiθn)θ+(ccoossθθ)-2sinθ)= sinθ+cosθ sinθ-cosθ. 右边=tanta(n8(π+π+π+θ)θ-)1+1=
ttaann((ππ++θθ))+-11=ttaannθθ+-11=ccssiioonnssθθθθ+-11 =ssiinnθθ+-ccoossθθ,所以等式成立.
(2024年)高中数学三角函数诱导公式ppt课件
![(2024年)高中数学三角函数诱导公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2c2552b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a5.png)
波动是物理学中另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在波动问题中,三角函数同样扮演着重 要的角色。利用三角函数诱导公式,可以求解波动方程,得到波的传播速度、波 长、频率等关键参数。
21
拓展延伸:复数域内三角函数性质探讨
复数域内三角函数的定义
在复数域内,三角函数可以通过欧拉公式进行定义。这使得三角函数在复数域内具有了许多独特的性质。
α)等。
12
利用同角关系求值或化简表达式
已知一个角的三角函 数值,求其他角的三 角函数值。
通过同角关系式证明 三角恒等式。
2024/3/26
利用同角关系式化简 复杂的三角函数表达 式。
13
典型例题解析
例题1
已知sinα = 3/5,求cosα ,tanα的值。
2024/3/26
例题2
化简表达式(sinα
5
三角函数值域和极值点
值域
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值域均为$[-1, 1]$;正切函数的值域 为$R$。
2024/3/26
极值点
正弦函数在$frac{pi}{2} + kpi(k in Z)$处取得最大值1,在 $frac{3pi}{2} + kpi(k in Z)$处取得最小值-1;余弦函数在 $2kpi(k in Z)$处取得最大值1,在$pi + kpi(k in Z)$处取得 最小值-1。
关注三角函数与其他知识点的 联系,如向量、数列、不等式
等。
2024/3/26
2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3/26
27
18
05
实际应用举例与拓展延伸
2024/3/26
19
在几何图形中求解角度问题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公开课)ppt课件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公开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81af77a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0b.png)
正切函数
tanθ = 对边/邻边
余切函数
cotθ = 邻边/对边
正割函数
secθ = 斜边/邻边
余割函数
cscθ = 斜边/对边Fra bibliotek 三角函数的性质
01
02
03
04
周期性
正弦、余弦函数周期为2π, 正切、余切函数周期为π
奇偶性
正弦、正切、余割为奇函数, 余弦、余切、正割为偶函数
有界性
证明问题
利用诱导公式证明三角恒等式
通过角度的变换和诱导公式的应用,可以将一些复杂的三角 恒等式转化为简单的等式进行证明。
利用诱导公式证明几何定理
在几何问题中,经常需要利用三角函数来解决。通过诱导公 式的应用,可以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三角函数的计算问题,从 而证明几何定理。
解方程问题
利用诱导公式解三角方程
复变函数中三角函数的性质
复变函数中三角函数的应用
探讨了复变函数中三角函数的性质,如周 期性、奇偶性、可微性等,并与实数域中 的性质进行了比较。
举例说明了复变函数中三角函数在解析函 数、微分方程等方面的应用,展示了其在 复数域中的独特作用。
感谢观看
THANKS
教学内容与方法
教学内容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的推导 过程、记忆方法和应用举 例。
教学方法
采用讲解、示范、练习等 多种方式进行教学,注重 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教学手段
使用PPT课件、数学软件 等辅助工具进行演示和讲 解,提高教学效果。
02
三角函数基本概念
三角函数的定义
正弦函数
sinθ = 对边/斜边
余弦函数
建筑设计
在建筑设计中,三角函数可用于 计算建筑物的倾斜度、角度和高
诱导公式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pptx
![诱导公式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pptx](https://img.taocdn.com/s3/m/637e7411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91.png)
新知探究
题型探究
感悟提升
第8页
【活学活用 1】 已知 sin π6+α= 33,求 cos π3-α的值.
解 ∵π6+α+π3-α=π2,∴π3-α=π2-π6+α.
∴cos π3-α=cos π2-π6+α
=sin
π6+α=
3 3.
新知探究
题型探究
感悟提升
第9页
类型二 利用诱导公式证明恒等式
【例 2】
新知探究
题型探究
感悟提升
第24页
=-scinosx-π2+π2xtan x =co-s sxitnanx x=-1=右边. ∴原式成立.
新知探究
题型探究
感悟提升
第25页
课堂小结 学习了本节知识后,连同前面的诱导公式可以统一概括为“k·π2 ±α(k∈Z)”的诱导公式.当 k 为偶数时,得 α 的同名函数值; 当 k 为奇数时,得 α 的异名函数值,然后前面加一个把 α 看成 锐角时原函数值的符号”,记忆口诀为“奇变偶不变,符号看 象限.
=2sinπ+1-π2-2sθin2sθin θ-1 =-2sin1-π2-2sθins2iθn θ-1=co-s2θ2+cossinθ2sθin-θ2-sin12θ
新知探究
题型探究
感悟提升
第12页
=ssiinn2θθ+-ccooss2θθ2=ssiinn
θ+cos θ-cos
θ θ.
右边=ttaann9ππ++θθ-+11=ttaann
温馨提示:判断函数值符号时,虽然把α看成锐角,但实际上α可 认为任意角.
新知探究
题型探究
感悟提升
第3页
互动探究 探究点 1 你能结合诱导公式三、五推导出诱导公式六吗?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讲课课件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讲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04b72ccaa00b52acfc7ca95.png)
能力
提升
化简 sin(2) cos(2 ) tan( 4 ) 2
的结果是( C )
A、2 sin 2 C、 2 sin 2 B、0 D、-1
课堂总结:
知识方面:三个诱导公式 方法方面:1、诱导公式的推导方法 2、诱导公式的记忆方法
情感方面:主动学习,积极动脑探究问题, 获得了学习的成就感,激发自己的学习兴 趣。
上节
回顾
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是怎么定义的?
(1) sin y
(2) cos x
y (3) tan ( x 0) x
单位圆
上节
回顾
2、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 是怎样的?
y sin
y cos
y tan
一全正,二正弦,三正切,四余弦
上节
回顾
6 3 6
挖掘角的相互关系,寻求诱导公式的应用
互补关系
利用诱导公式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转化为锐角 三角函数,一般按下面步骤进行:
任意负角的 三角函数
公式一或三
任意正角的 三角函数
公式一
锐角的三角 函数
公式二或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2π的角 的三角函数
负化正,大化小,化到锐角为终了。
课堂
例题
例2:化简:
cos(180 ) sin( 360) sin( 180) cos(180 )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一:
sin 2k sin
cos 2k cos
tan 2k tan (k Z )
终边相同,同名三角函数值相等
用途:“大”角化“小”角
知识
探究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公开课课件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公开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b60d5c3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4c.png)
复习回顾3
三角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
y
O
x
y
O
x
y
O
x
sin
cos
tan
复习回顾4
求值:
3
sin ___2 _____
3
1
cos ___2_____
3
t an
___3_____
3
问题情境
问题:求出
7
cos
的值。
3 思考1:请同学们观察, 与 7 的余弦值有什么关系?
33
思考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关系?
三角函数的
复习回顾 1
与 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 2k,k Z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定义:
y
P(x, y)
OA x
r x2 y2
sin y
r
cos x
r
tan y
x
复习回顾 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定义:
y
P(cos , sin )
r 1时
OAx
sin y y,
1
cos x x
知识运用
思考:为什么把这个公式称为诱导公式?
因为诱导公式的作用在于把求任意角的三角函 数值问题一直诱导到变为求锐角的三角函数值 问题。
化未知为已知
课堂反馈练习
求值:
(1)cos 225
(2) tan11
3
课堂小结
1、如何记忆公式? 2、求任意角三角函数值的步骤? 3、在我们探究公式的过程中,主要运用了
思考3:这种余弦值相等的结论能推广到任意角吗?
思考4:如何用数学语言来表述这个结论?
思考5:“终边相同的角的余弦值相等”能推广到其它三角 函数值吗?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课件(公开课)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课件(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7f59515da0116c175e0e4851.png)
(2) cos(-2040 )= cos2040 cos(6360 120 )
cos(120 ) cos120
总结
cos(180 60 ) cos 60 1
2
公式一~四的作用就是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转化为锐角三角
函数。步骤如下:
任意负角的 三角函数
任意正角的 三角函数
0~2π的角 的三角函数
P (x,y)
30°
x
试猜想
sin(1800 300) sin 300 co(s 1800 300) cos300 tan(1800 300) tan 300
对于任意角α
(1)sin(180°+α)= -sinα (2)cos(180°+α)= -cosα
(3)tan(180°+α)= tanα
cos( ) cos cos( ) cos
tan( ) tan tan( ) tan
y
想一想:判断下列式子是否成立?
第二象限 第一象限
0 x
第三象限 第四象限
(1)sin( 4 ) sin 4
3
3
√
× (2)tan(cos( )
tan( ) tan
sin( ) sin cos( ) cos tan( ) tan
记忆口诀:函数名不变,符号看象限。
2.这四个公式的作用:
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转化为锐角三角函数。
即“负化正,大化小,小到锐角”
布置作业
P29习题1.3 A组 第一题 (1)(3)(5) 第三题 (1)(2)
例2:
化简 cos(180 0 ) • sin( 360 0 ) sin( 180 0 ) • cos( 180 0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in
2
cos
,
c
o
s
2
sin .
y
P(x,y)
P(y,x)
α
2
O
x
y=x
.
2
2
由公式四和公式五得
公式六
sin
2
cos
,
cos
2
sin
.
.
公式五
sin
2
cos
,
cos
2
sin
.
公式六
sin
2
cos
,
c
o
s
2
sin
.
.
的正弦
2
(余弦)函数值,分 别等于α的余弦 (正弦)函数值,前 面加上一个把α 看成锐角时原函 数值的符号.
那么:(1)正弦sinα= y
y
((32))正余切弦tacnoαs=α=yx( x 0)
x
P(x,y)
O
x
公式一: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
函数值相等
sin(2k ) sin cos(2k ) cos
作用:可以把任意角的三 角函数值,转化为求0到2π
tan(2k ) tan(kZ)
角的三角函数值。
.
练习:利用定义和公式一求下列角的三个三角 函数值:
(1)30 (2)750 (3)210 (4)-30
360 230
18030
观察所画的图并思考: ①(1)与(2)的角的终边有什么关系?
②(1)与(3)的角的终边有什么关系?
③(1)与(4)的角的终边有什么关系?
.
问题探究
相等
1.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有什么关系?
2.角 -α与α的终边 有何位置关系?它们的三 个三角函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sin(-α)=-sinα cos(-α)=cosα tan(-α)=-tanα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
sin
2
cos
,
cos
2
sin
.
sin
3.角π+α与α的终边 有何位置关系?它们的三 个三角函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4.角π-α与α的终边 有何位置关系?它们的三 个三角函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
探究1:角π+α的终边与角α的终边有什么关系?
它们的三角函数值之间有什么关系?
siny sin ()y
c o s x co s() x
tan y x
1.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
(1)理解识记诱导公式(二、三、四); (2)理解和掌握公式的内涵及结构特征,会 初步运用诱导公式求三角函数的值; (3)会进行简单三角函数式的化简和证明。
.
一.复习回顾
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设α是一个任意角,它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x,y),
3 s i n 1 6 3 ; 4 c o s 2 0 4 0 o.
1 c o s2 2 5 o c o s1 8 0 o 4 5 o c o s4 5 o 2 2
2sin11 3 sin 4 3 sin 32 3
3 s in 1 6 3 s in 1 6 3 s in 5 3 s in 3 2 3
公式一~公式六 叫到诱导公式
例3
证明
:
1
sin
3
2
cos
;
2
cos
3
2
sin .
1sin32 sin2
sin 2
sin
2
cos
.
例3
证明
:
1
sin
3
2
cos
;
2
cos
3
2
sin .
2cos32 cos2
cos
2
sin
.
例4 化简 scinos2scions3csoins2csoins19122.
y
公式四
P(-x,y) π-α P(x,y)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α
α
O
x
tan(π-α)=-tanα .
公式二 公式三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sin(-α)=-sinα cos(-α)=cosα tan(-α)=-tanα
1 tan3= ta n 2
5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an100o21__t_a_n_7_9_o_3_9_;
ta n 5 3tan31
3 6 3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tan324o32__t_a_n_3_5_o2_8_;
P28练习 5
tan()yy
xx
公式三
y
P(x,y)
α
O
x
-α
P(x,-y)
sin(-α)=-sinα cos(-α)=cosα tan(-α)=-tanα
.
练习
将下列三角函数转化为锐角三角函数,并 填在题中横线上
1cos13_c_o_s_94__; 3sin95_ _s_i n__5_;
2sin1___ si_n_1_;
62
3 s i n 1 3 0 0 o si1n4 0 si4n0 0.6428
4
c
o
s
79 6
cos5cos 3
6
62
.
例2 化简
cos180o•sin360o sin180o•cos180o.
.
练习
化简 1sin180ocos sin 180o
2sin3 cos2tan
.
小结:
.
化简 1scions522•sin2•cos2;
1原式=csions22•sin•cos =cso ins •sin•cos
=sin2
.
化简 2cos2tansin360o.
原式=cos2 tan sin
=cos2 1 cos
1 co s 3 =
cos
.
P28练习 7
小结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公式四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α + k ·2 π ( k ∈ Z ) ,
-α,π±α的三
角函数值,等于
α的同名函数值,
前面加上一个
把α看成锐角时
原函数值的符
号
.
简记为“函数名不变. ,符号看象限”
例1.利用公式求下列三角函数值:
1 c o s 2 2 5 o ; 2 s i n 1 1 ; 3
• (1)探究三角函数诱导公式的推导过程, 理解“函数名不变,符号看象限”。
• (2)熟悉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转化到锐角 三角函数的过程。
• (3)熟练掌握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
1.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第二课时
.
问题提出
1.诱导公式一、二、三、四分别反映了 2kπ+α(k∈Z)、π+α、-α、 π- α与α的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这四组公式
任意正角的 三角函数
用公式一
锐角三 角函数
用公式 0~2π的角 二或四 的三角函数
这是一种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
步骤:负化正
大化小
.
化到锐角是终了
练习 利用公式求下列三角函数值:
1 c o s 4 2 0 o cos60o cos60o1 2
2 sin
7 6
sin5sin 1
6
原 式 =co ssinsin cos sin sin coss5in42 2
=
sin2coscos2
cossinsinsin2
=sintan
cos
.
填表:
4
5
5
7
8
1 1
3
4
3
4
3
4
3
2
3
2
2
2
1 2
2 2
1 2
2
3 2
2
2
2
2
1
2
2
2
2
3
1
3
1
3
1
P28练习 4
.
将下列三角函数转化为锐角三角函数,并填 在题中横线上:
2
cos
,
c
o
s
2
sin .
作业
课本习题1.3A组2,3
.
(4 )co 2s0 ( ) 4c0 o 2s 0 4 c0 o 6 s 3( 6 1 0 2 ) 0 co 1s 2 () 0
co 1s 2 c 0o 1s 8 (6 0 )0 co 6 s 0 1
.
2
利用公式一~四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转 化为锐角函数,一般可按下面步骤进行:
任意负角的 用公式 三角函数 三或一
4cos70o6 _c_o_7_ s0_6_.
.
公式二
sin( ) sin
cos( ) cos
tan( ) tan
公式三
sin() sin cos() cos tan () tan
由 探究上 3面 两 组 公 式 的 推 导 方 法 , 你 能 同 理 推 导 出
角 与 的 三 角 函 数 值 之 间 的 关 系 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