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四体液学说与阴阳五行学说

合集下载

人体阴阳五行学说

人体阴阳五行学说

人体阴阳五行学说转载自傲世蒼龍转载于2008年07月11日 15:52 阅读(10) 评论(0) 分类:原创文学举报一、中医学对人体阴阳的认识“阴阳”是整个自然界运动变化的根本规律,是分析和规纳自然万物的纲领,是一切事物千变万化,深奥莫测的内在动力。

我国古代的这一哲学理论,是古人对自然界一切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认识,是朴素的唯物辩证方法。

把这一方法与医学实践相结合,便出现了“阴阳五行学说”。

祖国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是用来观察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解释人体脏腑、气血、经络的生理、病理变化,是指导养生、防病、诊病、治疗的一种理论方法。

只有了解和掌握了这一理论方法,才能懂得中医是怎样认识自然,怎样认识人体内部的脏腑、经络、气血和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健康的道理。

从调节阴阳平衡的原理出发,进行养生、防病和治病。

调节阴阳平衡,主要是人体的阴阳与自然的平衡;人体脏腑、气血、经络之间的阴阳平衡。

从而达到“天人合一”尽终天年,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阴阳互生,相互依存的。

如夜与昼、水与火、寒与热、女与男、脏与腑、内与外等。

其中缺了哪一方面,相对立的一方面就不存在了。

这也叫“阴阳互根”。

在生病过程中,例如高烧的病人,有时手脚反而冰凉,这就是“阳极似阴”。

在治病时,如果是实热高烧,就属于阳气亢盛,就可以根据阴阳互根的道理,阳病治阴,使用寒凉的药物治疗。

阴阳中各自还包含着阴阳。

就一天来说白天为阳,夜间为阴: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前夜为阴中之阴,后夜为阴中之阳。

就人体来说,脏为阴,腑为阳,脏中又包含着阴阳。

例如:肝又可分为肝阴和肝阳;心又可分为心阴心阳;肾又可分为肾阴和肾阳;脾也可分为脾阴和脾阳;肺也可分为肺阴和肺阳(习惯叫肺气)。

总的说根据阴阳的道理进行养生、防病、诊病、治病已被数千年的中医医疗实践所验证。

中医的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的指导思想。

二、人体五行学说“五行”是我国古代的哲学理论,是阴阳学说的进一步衍化,是对物质的属性和物质之间的关系的进一步认识。

中医阴阳五行学说—阴阳学说(中医基础课件)

中医阴阳五行学说—阴阳学说(中医基础课件)
《诗经》所用的“阳”、“阴”语词。
日出后的白昼称为阳,日落后的黑夜称为阴,从 对日光向背之原始涵义,经过广泛地联系,逐渐地抽 象出阴阳的概念、阴阳的对立统一规律,并用以认识 宇宙万物。
(二)阴阳概念的基本内涵
•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 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
• 阴和阳,既可以标示自然界相互关联而又 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的属性,也可标示 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三)阴阳的特性
1、相关性
所谓阴阳的相关性,也称为关联性, 是指用阴阳所分析的对象,应当是同一范 畴、同一层面的事物或现象,只有相关联 的事物,或同一事物内部的两个方面,才 可以用阴阳加以解释和分析。
2、普遍性 所谓普遍性,也就是广泛性。
3、相对性
指各种事物或现象以及事物内部对立双方的阴阳属 性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而是相对的。 阴阳的相对性表现为: 其一,阴阳的可分性。 其二,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阴偏盛:
“阴胜则寒”,是指感受阴邪,体内机能受到阻 滞而障碍,呈现出阴偏盛的病机,临床表现为一 系列实寒征象的病证。 “阴胜则阳病”,是指阴胜状态下对阳的抑制过 度,使阳呈现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此即“阴长 阳消”过程。
2.阴阳偏衰
指阴气或阳气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
(1)阳偏衰:
“阳虚则寒”是指体内的阳气虚损,推动和温煦 等功能下降,以及阳对阴的制约能力减退,导致 阴的一方相对偏盛的病理状态。临床上常表现出 虚性的寒证。
辨别证候阴阳属性
四诊


色泽 声息
黄、赤 色泽鲜明 声高气粗,多言躁动
青、黑、白 色泽晦 暗
声低息微,少言沉静
脉象 (部位、脉动、至数

人文与医学题库

人文与医学题库

1.医学的本质是(保障健康与防治疾病)2.预防与治疗相比,(预防更重要)3.医学道德的内涵之一是(保守患者的医学隐私)4.人类是从四足动物进化而来的,随着人体的站立行走,在脊柱的不同部位,负重和应力会发生变化,形态也会发生改变。

正确5.除了对生物学外,达尔文进化论对人类学、心理学以及哲学等人文学科的发展,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正确6.达尔文进化论对生物界的发生、发展,做出了唯物的、规律性的解释,推翻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在生物学中的统治地位,使生物学发生革命性的变革。

正确7.基因是重要的内因核苷酸序列8.通过对人类遗传基因的深入研究,人们已经逐渐从DNA水平上找到遗传、变异、畸形、返祖现象和各种各样的先天疾病的原因,发现了其中的规律。

正确9.顾玉东院士的“四心”是指对病人要有同情心、对事业要有进取心、对工作要有责任心、对同志要有团结心10.人类基因组计划由美国科学家于1985年率先提出,于1990年正式启动美英法德中日 2000年完成可与阿波罗登月计划媲美11.颈椎病腰腿痛是退化病还是进化病?既是退化病又是进化病12.医学的任务是预防和治疗疾病、救死扶伤、服务全体人群13.生物重演律包括机体形态结构方面的重演、心里活动方式的重演、生理机能方面的重演、生活习性方面的重演14.大脑皮层是人类进行高级神经活动的物质基础15.人与其它动物最根本的区别是异常发达的大脑皮层16.我国1981年12月在南京召开的第一届医学辩证法会议的主题是健康、医学和社会17.获得的免疫跟天然免疫一样,也是有细胞的,有体液的,对健康和保护起很大的作用。

正确18.健康是指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错19.健康由躯体、心理、社交能力三个维度组成20.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生理、安全、友爱与社交、尊敬、求知、对美的需求、自我实现21.四体液治病说中的四体液是指血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22.传统医学模式向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是指由生物医学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23.天花消灭后,只有美国保留有毒种,用于研究。

人体的阴阳五行学说

人体的阴阳五行学说

人体的阴阳五行学说一、阴阳学说阴阳五行是古代春秋《黄帝内经》中由来的,它分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

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的哲学理论。

阴阳学说是把宇宙的一切事物根据其属性分为阴、阳两个方面。

阴阳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是对立而统一的。

这个学说被引用到中医领域中,用以概括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形成中国医学特有的理论体系。

阴阳是代表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矛盾双方的概括。

中医学用以说明人体和疾病现象的属性。

一般说来,凡是具有向上的、向外的、明亮的、活动的、兴奋的、温热的、功能的都属阳:与此相反的则属于阴。

例如:男属阳,女属阴。

以人体部位而言,上为阳,下为阴。

表为阳,里为阴。

背为阳;腹为阴。

以脏腑而言,六腑为阳,五脏为阴。

以组织结构对机能而言,机能活动属阳;组织结构属阴。

气为阳,血为阴。

以疾病而言,实症、热症属阳;虚症、寒症属阴。

总之,阴阳的属性是相对的,只有阴阳平衡才能使事物发展的协调一致。

阴阳变化的变化规律一般可归纳为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三点阴阳互根:就是说阴生于阳、阳生于阴,既对立又统一,都以对方作为自己存在的依据。

一旦阴阳离决,生命也就终止了。

阴阳消长:阴阳并不是出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不断的进行“阳消阴长”或“阴消阳长”的斗争,人体中的阴阳在一定限度内不断的有消有长,有盛有衰,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状态。

如果生理活动中某一方太过,出现异常现象,就会发生病理变化。

阴阳转化:阴阳对立,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即由阴转阳,由阳转阴,疾病也是如此。

所以中医认为“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就是这个道理。

二、五行学说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

他本指5种物质属性的观念。

五行学说认为,自然界各种物质和现象、发展和变化,都是由这5种属性的物质不断运行和变化组成的,故称五行。

祖国医学借用五行学说来说明人体内部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相互联系,从而指导临床的诊断和治疗。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哲中 学医 基学 础的
医学 1
【主要内容】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医学
2
阴阳五行
医学 3
第一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概念及属性
(一)阴阳的概念:
阴阳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 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医学 4
(二)阴阳的属性
事物阴阳属 性的两类特 定的相反趋 向
明亮、温热、活动、兴奋、 向上、向外、扩散、开放等 晦暗、沉静、抑制、向下、 寒凉、向内、凝聚、闭合等
医学 24
作用方向 升、浮——阳源自沉、降——阴医学25
第三节
五行学说
五行的概念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医学 26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五行, 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 及其运动变化.
医学
27
二、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五行各自的特性
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曰稼穑、 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医学

43
引起相侮的原因:
太过——被克者太过 金 不及——克者太弱 侮 如:木旺侮 如:金虚木
医学
44
2.子母相及
母病及子 含义: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累及其 子行,导致母子 两行皆异常。 子病及母 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累及其 母行,导致母子两行皆异常。
医学 45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医学 11
(二)阴阳的互根互用:
互根互用
互根——阴阳相互依存、互为根本。
双方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
互用——在阴阳相互依存的基础上, 部分范畴的阴阳双方体现出相互资生、 相互为用的特点。
医学 12
(三)阴阳的消长平衡

体液说

体液说

体液说希波克拉底(Hippcrates of Cos),被西方尊为“医学之父”的古希腊著名医生,欧洲医学奠基人,古希腊医师,西方医学奠基人。

提出“体液(humours)学说”,认为人体由血液(blood)、粘液(phlegm)、黄胆(yellow bile)和黑胆(black bile)四种体液组成,这四种体液的不同配合使人们有不同的体质。

他把疾病看作是发展着的现象,认为医师所应医治的不仅是病而是病人;从而改变了当时医学中以巫术和宗教为根据的观念。

主张在治疗上注意病人的个性特征、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对患病的影响。

重视卫生饮食疗法,但也不忽视药物治疗,尤其注意对症治疗和预后。

他对骨骼、关节、肌肉等都很有研究。

他的医学观点对以后西方医学的发展有巨大影响。

希波克拉底在古希腊医生恩培多克勒(约公元前495-435年)“四根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气质的体液说。

他认为:人体含有四种不同的液体,即血液、粘液、黄胆汁和黑胆汁。

它们分别产生于心脏(血液)、脑(粘液)、肝脏(黄胆汁)和胃(黑胆汁)。

希波克拉底认为,四种体液形成了人体的性质,机体的状况取决于四种液体的正确配合。

在体液的混合比例中,血液占优势的人属于多血质,粘液占优势的属于粘液质,黄胆汁占优势的人属于胆汁质,黑胆汁占优势的人属于抑郁质。

希波克拉底认为,每一种体液也都是由寒、热、湿、干四种性能中的两种性能混合而成。

血液具有热——湿的性能,因此多血质的人温而润,好似春天一般;粘液具有寒——湿的性能,粘液质的人冷酷无情,好似冬天一般;黄胆汁具有热——干的性能,黄胆汁的人热而燥,如夏季一般;黑胆汁的人具有寒——干的性能,因此抑郁质的人如秋天一般。

四种体液配合恰当时,身体便健康,否则就会出现疾病。

希波克拉底的理论后来被罗马的医生盖伦所发展。

四体液说的兴盛使四体液说在西方医学风靡的两大功臣是希波克拉底和盖仑。

希波克拉底并没有留下著作,目前存在的《希波克拉底全集》和中医《黄帝内经》一样,并非成于一时一人,而是由不同时代的医家托希氏之名著书汇集而成。

论中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

论中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

论中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南京中医药大学杨进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理论,在古代,这一学说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古人用其解释各种自然或社会现象,涉及到天文、地理、历法、农学、医学等许多领域。

而其中运用最广泛也是最成功的,当数其用在中国古代的医学的理论框架之中。

因为在中医学里不仅把阴阳五行学说作为中医学理论的主要说理工具,而且在临床诊治中得到广泛的运用,赋予其极其丰富的实际内容。

自从在《内经》中广泛运用阴阳五行学说来论述医学理论后,在二千余年来,这一学说一方面经受着临床实际的检验,另一方面也在大量的临床实际中得到不断的充实和发展,并直到现在仍在指导着中医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但对于中医学里的阴阳五行学说长期以来存在重大的争议,特别是对五行学说,废止之声时有所闻,有的则提出要打破阴阳五行学说的框架,有的认为该学说有神秘性和模糊性两大弱点。

所以对该学说的讨论关系到中医学的科学性及其发展的重大问题。

一、阴阳学说在中医学的运用1、运用举例在阴阳学说的指导下,中医学认为人体和宇宙世界万物都具有阴阳的不同性质和“对立统一”的阴阳关系。

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1)生理方面:在中医学里,运用阴阳学说阐述了人体的各种解剖、生理、功能现象如,《内经》中提出:“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生之本,本于阴阳”等。

总的来说,人体功能多属阳,而形体实质多属阴,即《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所说:“阳化气,阴成形”。

而生理结构中又可分阴阳,功能活动中也有阴阳。

现把其内容举例如下:(2)病理方面:在中医学里,阴阳学说被广泛用于分析各种病理现象,其中阴阳辨证被作为中医各种辨证方法的总纲,同时,从对全身的阳虚、阴虚的分析及各种脏腑阳或阴的虚实进行病理的具体分析。

如“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3)阴阳学说在药物学方面的运用在中药的理论和运用上,也用阴阳学说作为指导。

体液说

体液说

体液说希波克拉底(Hippcrates of Cos),被西方尊为“医学之父”的古希腊著名医生,欧洲医学奠基人,古希腊医师,西方医学奠基人。

提出“体液(humours)学说”,认为人体由血液(blood)、粘液(phlegm)、黄胆(yellow bile)和黑胆(black bile)四种体液组成,这四种体液的不同配合使人们有不同的体质。

他把疾病看作是发展着的现象,认为医师所应医治的不仅是病而是病人;从而改变了当时医学中以巫术和宗教为根据的观念。

主张在治疗上注意病人的个性特征、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对患病的影响。

重视卫生饮食疗法,但也不忽视药物治疗,尤其注意对症治疗和预后。

他对骨骼、关节、肌肉等都很有研究。

他的医学观点对以后西方医学的发展有巨大影响。

希波克拉底在古希腊医生恩培多克勒(约公元前495-435年)“四根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气质的体液说。

他认为:人体含有四种不同的液体,即血液、粘液、黄胆汁和黑胆汁。

它们分别产生于心脏(血液)、脑(粘液)、肝脏(黄胆汁)和胃(黑胆汁)。

希波克拉底认为,四种体液形成了人体的性质,机体的状况取决于四种液体的正确配合。

在体液的混合比例中,血液占优势的人属于多血质,粘液占优势的属于粘液质,黄胆汁占优势的人属于胆汁质,黑胆汁占优势的人属于抑郁质。

希波克拉底认为,每一种体液也都是由寒、热、湿、干四种性能中的两种性能混合而成。

血液具有热——湿的性能,因此多血质的人温而润,好似春天一般;粘液具有寒——湿的性能,粘液质的人冷酷无情,好似冬天一般;黄胆汁具有热——干的性能,黄胆汁的人热而燥,如夏季一般;黑胆汁的人具有寒——干的性能,因此抑郁质的人如秋天一般。

四种体液配合恰当时,身体便健康,否则就会出现疾病。

希波克拉底的理论后来被罗马的医生盖伦所发展。

四体液说的兴盛使四体液说在西方医学风靡的两大功臣是希波克拉底和盖仑。

希波克拉底并没有留下著作,目前存在的《希波克拉底全集》和中医《黄帝内经》一样,并非成于一时一人,而是由不同时代的医家托希氏之名著书汇集而成。

浅谈中医阴阳五行学说

浅谈中医阴阳五行学说

中医阴阳五行学说概论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孳生、发展和变化;并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

这五种物质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

这种学说对后来古代唯物主义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如古代的天文学、气象学、化学、算学、音乐和医学,都是在阴阳五行学说的协助下发展起来的。

我国古代医学家,在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将阴阳五行学说广泛地运用于医学领域,用以说明人类生命起源,生理现象,病理变化,指导着临床的诊断和防治,成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中医是整体的医学,中医基础的阴阳五行,八纲辩证,藏象,经络贯穿在中医的整体与局部变化的始终.•阴阳五行,八纲辩证是中医变化中的"不变性",不管是由局部向整体各个层次的过渡,•放大,还是从整体向局部的缩小,中医的基本点,这种放大缩小的"共同特性:•分形元(阴阳五行八纲)"的不变性,就是中医所隐含的朴素古老的分形观,有自相似,自仿射特性.•准拓扑的联系.阴阳集的分维是1,五行集的分维是1.4650,阴阳五行集的分维是2.0959,八纲集的分维是4等. 中医诊断,辩证施治的根基也是建立在古老朴素的分形观上的.中医的望闻问切是机体功能与结构等的局部与整体互相映射的结果,•是分形自仿射,自相似的产物.或全息观的映射.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是在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的情况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没有阴阳就没有自然界。

五行学说:认为木、火、土、金、水是构成自然界的五种基本物质。

形形色色的自然界,就其构成物质来说,都可高度抽象.概括.归纳为五个方面,而此五个方面又是相互作用.运动变化的。

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 是我国古代哲学基本理论----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的思想基础,是古人通过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对自然界观察和认识的总结和概括。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学说
⑴ 根据相生规律确定治疗原则:包括 “虚则补其母”和“实则泻其子”
⑵ 根据相生规律制定具体治法:这类 方法均属于“补母”和“泻子”的具 体化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学说
虚则补其母 实则泻其子
滋水涵木法 培土生金法 益火补土法
肝旺泻心法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学说
⑶ 根据相克规律确定治疗原则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学说
(二)事物的五行归类
古人把各种具体事物或现象的性质或特点, 与五行相类比归类,这种归类方法分以下两种 情况:
1. 直接归类(取象比类法) 2. 间接推演(推演络绎法)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学说
五行归类示例
人体 五行
五脏 五腑 五官 五体 五志 五液 五声 木肝 胆 目 筋 怒 泪 呼 火 心 小肠 舌 脉 喜 汗 笑 土脾 胃 口 肉 思 涎 歌 金 肺 大肠 鼻 皮毛 悲 涕 哭 水 肾 膀胱 耳 骨 恐 唾 呻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学说
(三)阴阳的普遍性和相关性、相对性和可分性
3. 阴阳的相对性:阴阳属性具有相对性, 阴阳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在特定条件 的变更时,阳可变为阴,阴可变为阳, 阴阳可相互转变。
4. 阴阳的可分性:指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 性具有无限可分的特点。中医学说的阴 阳无限可分的观点,体现了古代朴素的 辩证法思想。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学说
(二)阴阳的基本特征
➢ 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 明亮的、无形的、功能亢奋的,都属于 “阳”;
➢ 凡是相对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 冷的、晦暗的、有形的、功能抑制的, 都属于“阴”。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学说
(三)阴阳的普遍性和相关性、相对性和可分性

四行体液学说及五行藏象理论及藏象内环境自稳态学说关系

四行体液学说及五行藏象理论及藏象内环境自稳态学说关系

---------------------------------------------------------------最新资料推荐------------------------------------------------------四行体液学说及五行藏象理论及藏象内环境自稳态学说关系1 四行体液学说及五行藏象理论及藏象内环境自稳态学说关系四行体液学说及五行藏象理论及藏象内环境自稳态学说关系 [摘要] 四行体液学说是西方传统医学的理论基石,梳理其具体演进,尤其结合其明确的精密解剖学知识背景,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体液作为人体生理和病理生理模型原型的科学性。

五行藏象证候理论是比四行体液模型更加完善的生理和病理生理模型,藏象内环境自稳态学说也把体液、组织液和血液作为五行藏象模型的原型实现建模,推动了中医学的发展。

[关键词] 四行体液学说;藏象内环境自稳态学说;模型;原型解剖学;科学性建模 [ 中图分类号 ] R22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1(a)-088-02 荀子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非生异也,善假于物也。

中国传统文化是善于创造工具和理论工具的,在科技方面同样如此,《中国科学技术史》就有详尽的记述。

而今天的中医现代化可以看做是,用中医的理论模型体系整合传统中医方法技术工具及西医的技术工具和知识积累,古语喻为六经注我。

模型是现实世界中的某些事物的一种抽象表示。

1/ 7抽象的2 含义是抽取事物的本质特性,忽略事物的其他次要因素。

因此,模型既反映事物的原型,又不等于该原型。

大型信息系统通常十分复杂,很难直接对它进行分析设计,人们经常借助模型来设计分析系统。

信息系统的建模方法可以分为:面向过程的建模、面向数据的建模、面向信息的建模、面向决策的建模和面向对象的建模五种[1]。

藏象、证候是中医现代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

中医阴阳五行学说

中医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既能概括整个病情,又能用于一个症状的分析。

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出:“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还说“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阴证和阳证凡病在里、在血、属寒,正气不足,机体反应多呈衰退的表现均属阴证的范畴。

其症状为精神萎靡、面色苍白、畏寒肢冷、气短声低、口不渴、便溏、尿清、舌淡苔白、脉沉迟微弱等。

其病因病机为年老体弱或内伤久病,或外邪内传脏腑等导致正气衰弱、阳虚阴盛。

凡病在表、在气、属实,属热,正气未伤,机体反应多呈亢盛的表现均属阳证的范围。

其症状为心情烦躁、面赤身热、气壮声高、口渴善冷饮、呼吸气粗、腹痛拒按、大便秘结、尿短赤、舌红绛苔黄、脉浮洪或滑数有力等。

其病因病机为邪气入侵,邪盛而正气亦强,正邪激争所致。

阴虚与阳虚阴虚与阳虚是人体脏腑阴阳亏损病变产生的证候。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阴阳要维持相对的平衡,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素问·生气通天论》),一旦阴阳失去这种相对平衡,就会发生阴阳盛衰的变化,从而产生疾病。

阴虚证的症状为潮热、盗汗、手足心热、消瘦、口干咽燥、小便短赤、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

其病因病机为久病,或房室劳倦等而致精血、津液亏虚,阴不制阳。

阳虚证的症状为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少气懒言、畏寒肢冷、自汗、口淡不渴、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而润、脉虚弱等。

其病因病机为久病、或劳伤、或大汗、大吐、大泻等而致阳气大衰、阳不制阴。

阴阳和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哲学理论,概括了古人对自然界发展变化规律的认识,为原始的归纳辨证法。

早在约两千年前,阴阳学说就被引用于医学领域,成为中国医学的一种理论。

在我国医学中,无论对人体的组织结构、功能活动、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药物治疗,都运用阴阳五行学说。

为了完整地理解我国医学的精华,有必要了解阴阳和五行学说。

阴阳学说一、基本概念:阴阳是代表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之两面,是一切事物和现象正反双方的概括。

中医用这种正反两面的观点来说明人体和疾病现象的属性。

四体液与阴阳五行

四体液与阴阳五行

从“四体液”学说与阴阳五行的区别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王登高学号:2012100198摘要希波克拉底的“四体液”学说和中国的阴阳五行学说是古代医学研究最璀璨的珍宝。

虽然说医学家追求的目地相同,怀揣的梦想也类似,但文化的差异对医学研究的影响十分显著。

关键词体液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文化引言不管是大哲辈出的古希腊还是有着五千年璀璨文明的中国,医学对人类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

救死扶伤永远是医生的天职,每个医生的共同梦想也是通过对医学的研究而使人类永远摆脱疾病的困扰。

虽然说医学家追求的目地相同,怀揣的梦想也类似,但文化的差异对医学研究的影响十分显著,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希波克拉底的“四体液”学说和中国的阴阳五行学说这两个古代医学研究最璀璨的珍宝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本文主要在文化方面对两者进行比较。

正文希波克拉底(Hippcrates of Cos),被西方尊为“医学之父”的古希腊著名医生,欧洲医学奠基人,古希腊医师,西方医学奠基人。

提出“体液(humours)学说”,认为人体内各种营养物质在肝中产生的各种液体总称为体液,分为胆液质、血液质、粘液质和黑胆质四种。

它们贯穿于整个人生,在体内自然形成,对健康和疾病起很大的作用。

它们在体内不断地消耗,又不断地产生,保持着一定的平衡状态。

四体液之间的平衡是相对的,属性之间的对立(矛盾)是绝对的。

四种体液分为正常体液和异常体液两大类。

正常体液系指保持原有的自然状态,为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提供活力,并适合于该人气质的体液。

它分为四种:①胆液质,一种色黄、味极苦的烈性液体,性为干热。

产于肝,流入胆囊变稠,通过胆道滴入肠道,分解脂肪,帮助消化,有刺激加速肠的蠕动,促进粪便的排出。

与“火”相似,故被认为“火”在体内的象征。

胆液质偏盛者气质为干热,精神状态灵活,易怒,体轻形瘦,眼、舌较黄,少寐,脉细带数,小便偏黄等。

这种人也被称为胆液质气质者。

②血液质,为最好的一种体液,也是人生存的基本物质。

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集中医学习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朴素的辨证唯物的哲学思想。

因此,古代医学家借用阴阳五行学说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的各种现象,并用以指导总结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这就逐渐形成了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的祖国医学理论体系。

第一节阴阳学说一、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阴阳学说,认为宇宙间任何事物都具有既对立又统一的阴阳两个方面,经常不断地运动和相互作用。

这种运动和相互作用,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源。

古人把这种不断运动变化,叫做“生化不息”。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对立统一的存在,是一切事物的根本法则),万物之纲纪(一切事物都不能违背这个法则而存在),在变化之父母(事物的变化是由事物本身阴阳两个方面,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形成的),生杀之本始(事物的生成和毁灭都是来自于这个根本法则),神明之府也(这就是自然一切奥妙的所在),故治病必求于本(所以要想治好病,就必须从这个根本问题-阴阳上求得解决)”。

阐明了宇宙间一切事物的生长、发展和消亡,都是事物阴阳两个方面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因而,阴阳学说也就成为认识和掌握自然界规律的一种思想方法。

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围,认为人体生理活动,疾病的发生发展,也超越不出阴阳这个道理。

因此,我们想要掌握疾病的发展过程,探求疾病的本质,从而获得满意疗效,就必须探求人体的阴阳变化情况。

阴阳的含意及普遍性:古代思想家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由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的两个方面构成的。

这两个方面就称为阴阳。

一般来说,阳代表事物具有动的、活跃的、刚强的等属性的一方面,例如,动、刚强、活跃、兴奋、积极、光亮、无形的、机能的、上升的、外露的、轻的、热的、增长、生命活动等。

阴代表事物的具有静的、不活跃、柔和的、等属性的另一方面,例如,静、柔和、不活跃、抑制、消极、晦暗、有形的、物质的、下降的、在内的、重的、冷的、减少、肉体等。

当两件事物发生一定联系时,可以把它们分为阴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四体液学说与阴阳五行学说
张英
(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2012100325 山西太原 030001)【摘要】中国古代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和西方古代医学中的四体液学说是中西方医学历史上的两大基石,,在其产生过程和内涵上有许多相似之处,本文对这两种古代医学理论作出比较研究,对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西方医学,促进医学发展,具有很大意义。

【关键词】四体液学说;阴阳五行学说;联系;区别
1 引言
中西的医学史上,分别出现过阴阳五行学说和四体液学说两种观点,作为这两种医学理论对世界医学的进步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现今社会,中医的沿用是一个大热门,很多人认为,西医虽然能药到病除,但要想真正去除病根,还是需要中医调理。

阴阳五行学说和四体液学说作为中西医各自的早期基础理论,对其进行比较,对研究中西医之间哲学与思想上的联系与差异存在很大意义。

也为促进中西医结合,推进我国医学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 阴阳五行学说与四体液学说的产生与内涵
2.1 阴阳五行学说的历史发展与内容
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哲学基本理论——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的思想基础。

阴阳,是抽象的概念,代表了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亦可以代表事物所固有的两种对立属性的统一【1】。

阴阳产生于人们对日光的认识,向光为阳,背光为阴。

人们将阴阳从自然界的现象中概括并加以引申,使其成为了具有多重性质,可以运用在生活、经济、文化、医学。

政治等多方面的哲学概念。

在中医学中,疾病表现为急性、进行性、发热性、机能亢进性一类疾病为阳;而表现为慢性、退行性、虚寒性、机能衰退性一类疾病为阴【1】。

健康讲究阴阳调和,要顺应阴阳此消彼长的变化,理解阴阳转化的道理,以此来诊断和治疗疾病。

人们对于五行学说的认识来自于人们对自然界想象的观察,水、火、木、金、土这五种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最基本物质,相生相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学说就是用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及生克乘侮规律来说明事物属性与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的【2】。

中医的五行学说将人体五脏归于五行,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五脏的相克关系为:肺制肝,肝制脾,脾制肾,肾制心,心制肺。

中医把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引入,用阴阳对疾病进行分类,阐述人体生理病理变化;用五行解释脏腑的相互关系和生理功能,及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

阴阳五行说构成了中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3】。

2.2 四体液说的历史发展与内容
体液论是是古希腊式发展起来的一种整体病理学理论,他强调机体的统一性和个体性,强调精神活动和躯体活动之间的强相互作用【4】。

体液,在古希腊医学中,是指人体内各种腔管中流动着的各种躯体液体。

只有各种体液之间在某种形式上达到平衡,人才是健康的。

艾奥尼亚哲学家赫拉克勒特提出了水火竞争模式的健康概念,这种观念认为所有物质仅是在水与火之间保持着一种不稳定的平衡,且这种平衡只有在某些限定内才能保持,变化是经常存在,且会一直存在的;西西里哲学家恩培多克勤提出了另一种观点,他认为土、气、火、水四种元素构成了宇宙,这四种元素按不同特性构成了世间万物,每一种物质的稳定性都在于四元素之间能否保持适当的比例平衡[8]。

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古希腊哲学家希波克拉底的文集中又提出了四体液说的观点,文集中认为有机体的生命有四种体液决定,每种体液又决定了不同的气质。

这些体液按其不同的比例、能量、体积构成了人体,只有当体液适当、充分的混合在一起时,人才有完全的健康。

当体液过多或缺乏,或者没有混合,所处部位不正确时,人便会得病。

四体液说提出了体液与各器官的关系和体液的交感作用。

粘液来自于脑,对应的是粘液质的气质,与感冒、肺炎、头疼等疾病有关,治疗方法为热水浴和温粥;血液来自与心脏,对应的气质为多血质,与心绞痛、痢疾、风湿热等疾病有关,治疗方法为放血;黑胆汁来自于脾胃,对应的气质为忧郁质,与水肿、肝炎、伤寒等疾病有关,治疗方法为热水浴;黄胆汁来自于肝,对应的气质为胆汁质,与霍乱、黄疸、口腔溃疡等疾病有关,治疗方法为放血止痛。

四体液学作为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的重要理论,结束了长期“巫”“医”不分的状态,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古代医学理论体系,是医学走上了科学化道路【5】。

四体液学说系统后来又进一步被扩展,它为人们更好地理解人的疾病与健康,同时也为解释疾病的特性,提供了理论基础。

体液论是西方古代医学理论的基石。

3 阴阳五行说与四体液说的比较
3.1 阴阳五行学说与四体液学说的联系
阴阳五行学说与四体液学说有着及其类似的产生过程和内涵,二者都是古代哲学在医学中的体现,是古代哲人们对世界早期原始朴素唯物主义的认识【9】。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医学的基石,是指导中国古代医学的宏观框架体系,四体液学说则是西方古代医学的坚实基础和奠基石,是指导西方古代医学的宏观架构体系,这两种理论为当今医学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贡献【6】。

阴阳五行学说和四体液学说都是人们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而产生的,是人们长期智慧累积的结果。

阴阳五行学说中的五行是指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与四体液学说中的土、气、火、水四种元素十分相似,都是人们生活中观察出的基础物质。

阴阳五行学说中的“五行”对应着人体的五脏:心、肝、脾、肺、肾,而四体液学说中的四种体液也来自于人体的不同脏器:脑、心脏、脾胃和肝,两种理论都与人体器官有着紧密联系。

3.2 阴阳五行学说与四体液学说的区别
哲学与医学是相互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7】,阴阳五行学说脱身于中国古代阴阳融合的思想,从哲学的角度看,这个体系本身就是完美的,阴阳五行学说本身也一直被人们所解释和应用,并不存在多少质疑;而四体液学说是人们在不成熟的哲学理论中提出来的,本身的理论体系存在着缺陷,其产生过程中就是不同学派甚至是同一学派学生对老师的质疑与否定。

因此,直至今日,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依旧被沿用,与古代相比没有很大变化,相对来说,也没有进步可言;而四体液学说,由于其理论的缺陷,很快被盖伦加以补充完善,而当时以四体液学说为理论基础的、风靡一时的放血疗法,也很快被证实是错误的,四体液说虽然理论体系存在着缺陷,但正是因为如此,四体液学说才存在着进步的空间,很快被补充完善改正。

阴阳五行学说中存在着五行相生相克的,但又可以相辅相成的关系,而四体液学说中只提出了四种体液适当混合,相互配合的关系。

四体液学说本身就是在结合和质疑当时其他医学理论的基础上产生的,最后在他人的质疑下被推翻后和改进,可见国外的思想风潮之活跃;而我国的阴阳五行学说,几千年来,从没有人敢质疑推翻,我国医学界的学术气氛有待改进。

4 讨论
我们可以看出,四体液学说是西方古代人民在已有的原始理论上提出的与体液和内脏相关的理论体系不完善的医学理论,但其为西方医学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是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的代表;阴阳五行学说则是人们自己在古代哲学观的基础上结合人与自然而产生的一种拥有完整、严谨理论体系的学说,他为我国古代及现代医学起到的重要的基石作用,但其几千年来依旧保持着当初的理论体系,没有变化。

虽然阴阳五行学说本身的理论体系趋于完美,但我们也应该向西方学者学习他们勤于思考,勇于质疑的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进步。

哲学和医学都是如此,只有提出疑问,才能找到答案,从而向前迈进。

这也为我们国家传统医学——中医的发展提出了新的问题与反思,中国医学不应该墨守成规,应该在保持其根本特色的情况下大胆探索,勇于进取,开拓新的领域。

参考文献
1. 王进. 中医与阴阳五行说[OL]. /?uid-697-action-viewspace-itemid-1216
2. 张万水.中国阴阳五行说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0,03
3. 常存库.中国医学史[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26)
4.张大庆. 体液论及其对西方医学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博士论文,2000
5.张大庆.高等院校医学教材·医学史[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23
6.朱明.阴阳五行学说与四行体液学说宏观框架体系的比较研究[N].北京中医药大学学学报,2000(01)
7.何辉,辛华.浅谈医学与哲学的关系[N].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6(23)
8.刘虹.论希波克拉底的医学哲学思想[J].医学与哲学,2004.12
9.废除中西医. 古希腊哲学“四元素说”与阴阳五行学说[OL].
/blogger/post_read.asp?BlogID=3808143&PostID=34627647
10.罗伊·波特. 剑桥插图医学史(修订版)[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7
11.陈邦贤.中国医学史[M].团结出版社.
12.朱明,戴琪.从四体液学说之衰落试论中西传统医学学派的不同特点[N].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0(02)
13. 朱明,戴琪.西方传统医学的起源与中医理论的比较研究[N].中国医药学报,1998,13(2):105~1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