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朱敦儒(宋) 阅读答案(诗词赏析)
浣溪沙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浣溪沙古诗】浣溪沙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浣溪沙晏几道(北宋)唱得红梅①字字香,柳枝桃叶②尽深藏。
遏云③声里送离觞。
才听便拚④衣袖湿,欲歌先倚黛眉长。
曲终敲损燕钗梁。
【注】①“梅”,指歌曲《落梅花》、《梅花引》之类,多述离情。
②“柳枝”,指乐府《杨柳枝》曲,亦指歌女名;“桃叶”,晋朝王献之爱妾之名,临江相别时王献之作《桃叶歌》。
③《列子汤问》载,秦青唱歌送薛谭,“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④“拚”(pàn),甘愿、不顾惜。
(1)词的上阕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选择其中两种修辞手法,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4分)(2)一般的送别诗词,常借离别之景,抒离别之情。
而同为送别词,此词的写法却很新巧,请就这一点,分别结合上下片的内容作简要赏析。
(4分)(1).修辞手法有:通感、对比、夸张、双关。
①通感“红”添色彩,让读者由乐曲之名联想到红梅热烈绽放、鲜丽诗意的画面;“香”添味道,以红梅之香写其乐声,生动别致地表现出其歌声甜美动人。
听觉与视觉、嗅觉交织起来,使描绘的乐曲更富艺术魅力。
②对比其他歌女所唱的《桃叶歌》《杨柳枝》与这位姑娘所唱的《梅花》进行对比,更显出这位歌女歌声不同凡响,情感真挚美丽,与后面的“遏声云里”相呼应,衔接紧密自然。
③夸张描绘歌曲阻遏行云,更加突显出这位歌女歌声高亢动人,离别之情热烈深沉。
④双关“柳枝”、“桃叶”既可指曲名,亦可指人名,语意双关,表达离情、歌声更加含蓄有味,同时,也巧妙地进行了对比,使表意变得丰富起来。
(2).(1)着力描写歌女唱曲的优美动人,从侧面托出悲离伤别的感伤,虚实相生,别有韵味。
(2分)(2)下片,用独特的细节来表现离情别绪。
如歌女欲歌之时,作者没有描述伤感之语,而是描绘修长眉黛,间接显现出歌女离别时的脉脉深情;结尾句行人听歌以玉钗按拍击节,曲终钗断,“分钗”暗示“分离”,表达出离人凄绝之情,余味不尽。
(2分)作品鉴赏此为送别词。
作者词中运用新巧的艺术构思和奇特的艺术手法,着力描写歌女唱曲的优美动人,从侧面烘托出悲离伤别的命意,虚实相生、情文并茂地表情达意。
浣溪沙_宋词鉴赏_宋_朱敦儒
创作背景
靖康之难,汴京沦陷,二帝被俘。朱敦儒仓 猝南逃金陵,总算暂时获得了喘息机会。这首 词就是他客居金陵,登上金陵城西门城楼所写 的。
文学鉴赏
《相见欢》是北宋时期朱敦儒创作的一首词,北宋灭亡,改 变了许多文人的命运,转换了他们的情思,也使爱国成为了南宋 时代诗词创作的主旋律。这首词由登楼入题,上片写景,写夕阳, 大地,长江,视野宽广,气魄宏大,苍凉沉郁,残阳仿佛在抗议, 长江好像在诉说,大地似乎在哭泣。下片转为抒情,格调也由舒 缓变为高亢激越,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词人乞求西风,把自己 的泪水吹过大江,吹到已成为战争前线的扬州,充满无限悲慨。 全词从写景到抒情,表现了词人强烈的亡国之痛和深厚的爱国精 神,感人至深。
文学鉴赏
万
里
夕
又值黄昏日暮之时,万里大地都笼罩在恹恹的夕阳
阳 中。“垂地”,说明正值日薄西山,余晖黯淡,大地很
垂 地 大
快就要被淹没在苍茫的暮色中了。这种景物描写带有很 浓厚的主观色彩。朱敦儒就是带着浓厚的国亡家破的伤 感情绪来看眼前景色的。他用象征手法使人很自然地联 想到南宋的国事亦如词人眼前的暮景,也将无可挽回地
文学鉴赏
试
倩
悲 风
悲风,当然也是作者的主观感受。风,本身无所谓 悲,而是词人主观心情上悲,感到风也是悲的了。风悲、
吹 景悲、人悲,不禁潸然泪下。这不只是悲秋之泪,更重
泪 要的是忧国之泪。作者要倩悲风吹泪到扬州去,扬州是
过 抗金的前线重镇,国防要地,这表现了词人对前线战事
扬 的关切。
州
。
译文
独自登上金陵西门上的城楼,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 万里的大江在夕阳下流去。
中原大乱,达官贵族们纷纷逃散,什么时候才能收复国土? 请风把我的悲伤的眼泪吹到扬州吧。
浣溪沙·风压轻云贴水飞 阅读附答案
浣溪沙·风压轻云贴水飞阅读附答案
浣溪沙
苏轼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
沈郎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
此情惟有落花知!
【注】沈郎:苏轼自比南朝诗人沈约,体弱多病。
8.词的上片描写了什幺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幺作用?(6分)
9.下片表达了什幺样的感情?请结合有关意象简要分析。
(5分)
参考答案:
8.上片前两句描写了在和风轻拂的春日里,薄云迅飞,池馆内外燕子争相衔泥筑巢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每处1分,共3分)以乐景写哀情(或以乐衬哀反衬1分)。
词人自比沈郎,将眼前春意盎然的景象与自己的衰弱形成强烈反差。
(2分,意思相同即可。
)
9.表达了诗人凄凉孤寂、思乡的感情。
(2分)鸿雁是书信的代称,不闻鸿雁信表达思乡而不得消息的苦恼;鹧鸪叫声常有凄切思念之意,它的啼叫也勾起词人的故旧之思;落花含有悲情的意思,借落花进一步表达出词人内心的凄凉和孤寂。
(3分,每个意象分析1分。
)
赏析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
作者用轻快的笔触三涂两抹,就把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天画图描绘出来。
他既没有用浓重的色彩,也没有用艳丽的词藻,而只是轻描淡写地勾勒出几样景物,感染力很强,呈现了一股清新的春之气息。
在一个多云转晴的春日里,作者徜徉于池馆内外,但见和风吹拂大地,薄云(柳絮)贴水迅飞,轻阴搁雨,天气初晴,那衔泥的新燕,正软。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检测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检测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1. 下列对《浣溪沙》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写对酒听歌的现境。
此句中蕴含着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在这种怀旧之感中又糅合着深婉的伤今之情。
B.“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眼前景。
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
C.“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为天然对偶句,此句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声韵和谐,寓意深婉,缠绵哀感,抒发了作者伤春惜时的感悟。
D.本词描写了西坠的夕阳、飘落的花瓣、重归的燕子、徘徊于小园中的词人等,营造了一种美丽和谐、心情愉悦的氛围。
2. 下列对《采桑子》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的一项是()A.上阕第一句“轻舟短棹西湖好”总摄全篇,点明颗意,直抒赞美之情。
B.上阕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了蜿蜒曲折的绿水、长满芳草的长提、动听的乐声和歌声,描绘了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
C.下阕一、二句风平浪静,把水面比作明净平滑的琉璃:三、四句以静衬动,写涟漪微起,惊动了沙洲上的水鸟,水鸟掠过堤岸飞去,写出了西湖的动态美。
D.这首词的下阕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写出了西湖春色的多姿多彩,抒发了词人流连山水的愉快心情。
3. 下列对《相见欢》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清秋”一词,点明登楼时节,渲染肃杀氛围。
B.“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以乐景写哀情。
C.“倩悲风”一语,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传神。
D.“吹泪过扬州”一语,富有动感,极具感染力。
4. 下列对《如梦令》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从内容上说,“常记”一词表现出作者非常怀念当初的美好生活,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向往与赞美。
B.“沉醉”二字流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也曲折传达出作者流连忘返的情致,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
【诗词阅读及答案】《浣溪沙》阅读附答案
【诗词阅读及答案】《浣溪沙》阅读附答案浣溪沙①
欧阳修
湖上朱桥作响图画轮②,溶溶春水浸春云,碧琉璃滑净无尘。
当路游丝萦醉客,隔花啼鸟唤行人,日斜归去奈何春。
【备注】①这首词就是作者任颍州知州时所写下,描绘的就是人们至颍州西湖游春的景象。
画轮,指装饰华美的车轮。
(1)第二句中“浸”字的妙不可言,请作赏析。
(2分)
(2)词的最后一句“日横月夜自知春”常被人津津乐道,它整体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理状态?恳请融合词的意境并作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
(1)“泡”字把“映衬”看成“煮沸”,把“云影”看成“真云”,形象写下湖水的纯净。
(2分后,每点1分后。
意思吻合即可)
(2)作者由日斜人归想到美好的春光即将逝去,这是无可奈何的事;西湖春游,度过了一天欢快的日子,归去之际,不免若有所失,由欢乐而转入惆怅,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表现了作者由欢快转向悲凉的心理状态。
(4分。
结合词意具体分析2分,只要涉及其中一方面分析合理即可;心理状态2分,答悲凉或惆怅给1分)。
浣溪沙诗歌鉴赏习题及答案
浣溪沙诗歌鉴赏习题及答案
浣溪沙诗歌鉴赏习题及答案
薛昭蕴
红蓼渡头秋正雨,印沙鸥迹自成行,整鬟飘袖野风香。
不语含嚬①深浦里,几回愁煞棹船郎,燕归帆尽水茫茫。
[注释]①嚬,也作颦。
⑴蓼(liǎo):一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水中味苦,可作药用。
红蓼:开红
花的水蓼。
⑵整鬟:梳理发鬟。
⑶含嚬(也作颦):愁眉不展。
浦:水滨。
1.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作者是如何描绘的?(5分)2.评论者认为结尾一句情景俱佳,请简要赏析。
(6分)
参考答案
1、水边长着紫红色的蓼花,鸥迹成行,在这样的`环境中,却孤零零地站着一个轻理鬟鬓、长袖飘飘的佳人,描绘出了一幅苍凉寂寞的秋雨渡头待人图。
这三句给读者在听觉上的是风雨声,在视觉上的是红色的红蓼花、成行的沙鸥足迹和盛装的佳人,在嗅觉上的是佳人和野花的芳香。
但这些并没有使画面热闹起来。
秋风、秋雨、红蓼、鸥迹、孤独佳人,使人突出地感觉到的是渡头环境的苍凉和寂寞。
(第一问2分,第二问3分。
)
2、燕归帆尽水茫茫说在佳人默望中,燕子归去了,江上的征帆过尽了,剩下的只有茫茫江水。
从表面上看来,燕归、帆尽、水茫茫,都是写景,而深含着的至真至切的怀人之情,暗示了佳人的痴情和痛苦。
此句寓情于景,以景结情,一切都在不语中。
这样以一个饶有余味的画面结尾,既合水乡秋景,又关人物心情,景情俱佳。
(景2分,情2分,手法及作用2分。
)。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浣溪沙》含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浣溪沙》含答案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浣溪沙①苏轼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②。
垂白③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软饥肠④。
问言豆叶几时黄?【注】①苏轼任徐州太守时,当地曾发生严重春旱,他前往石潭求雨,得雨后,又往石潭谢雨,沿途写了一组《浣溪沙》,这是第三首。
②络丝娘:指缫丝的女子。
③垂白:老人。
④捋青捣麨软饥肠:把没有成熟的青麦炒干后捣成粉末充饥。
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阕描写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和人的活动,既充满田园情趣,又富有生活气息。
B.上阕综合运用视觉、嗅觉和听觉描写,把雨后农村的景象写得有声有色有味。
C.下阕描写了谢雨途中遇到的一位农村老人,这位老人因久旱逢雨而喜悦醉酒。
D.这首词对农村风物人情的细致描写,隐藏着作者对百姓生活的深切关怀。
16.对比上阕和下阕,作者的心情有怎样的不同?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6分)参考答案:15.C16.上阕,心情喜悦;下阕,内心忧虑。
作者内心喜悦,是因为看到久旱雨后农村生机勃勃的景象;内心忧虑,对百姓的关切,是因为看到一位老人要用没有成熟的青麦充饥,看到了春旱给百姓造成的灾难之重,表现了词人的爱民之意,对百姓的关切之心。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C.“这位老人因久早逢雨而喜悦醉酒”分析有误。
并非醉酒,只是眼神迷离似醉,好像喝醉之人的眼睛。
下阕主要写老人因久旱无食物充饥,只好从未全熟的麦穗上捋下麦粒,想要捣碎做成干粮充饥,展现的是老人生活的困难而非因久早逢雨而喜悦。
故选C。
16.本题考查对作者情感态度的理解能力。
上片“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主要写了麻叶因甘霖的滋润焕发着光泽,村庄里弥漫着煮蚕的香味,还听到缫丝的妇女在隔着篱笆悦耳的谈笑声,展现的是农村生活的情趣,表现了词人对初夏时节农村生活的喜爱。
下片“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软饥肠”写年迈老人因没有食物充饥而不得不从还没有熟的麦穗上捋下麦粒,想要做成干粮。
【精品文档】古诗文阅读理解:浣溪沙(含答案解析)-范文word版 (1页)
【精品文档】古诗文阅读理解:浣溪沙(含答案解析)-范文word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古诗文阅读理解:浣溪沙(含答案解析)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12~13题(11分)
浣溪沙
李清照
绣面芙蓉一笑开。
斜飞宝鸭衬香腮。
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
月移花影约重来。
【注】宝鸭:用宝石镶嵌的飞鸭状的头饰。
12.诗词之妙,妙在炼字炼句,言简而意丰。
请赏析“绣面芙蓉一笑开”中“开”的妙处。
(5分)
答:
13.联系整首词的内容,请简要分析词中女主人公得形象。
(6分)
答:
12.“开”字既指芙蓉花开,又表示词中女主人公情窦初开。
以花喻人,相得益彰,形象生动。
13.全词描绘了一位美丽多情,对爱情大胆追求的少女形象。
词的上片以“绣
面芙蓉”“斜飞宝鸭”刻画了女主人公的美丽外表,以“眼波才动”写出了少
女美目流盼、情窦初开的神态;下片着力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写少女的思念、幽怨与主动写信相约。
高考语文诗歌阅读理解《浣溪沙》含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阅读理解《浣溪沙》含答案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浣溪沙①苏轼其一覆块青青麦未苏,江南云叶暗随车。
临皋烟景世间无。
雨脚半收檐断线,雪床②初下瓦跳珠。
归时冰颗乱粘须。
其五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
但令人饱我愁无。
翠袖倚风萦柳絮,绛唇得酒烂樱珠。
樽前呵手镊霜须。
(注)①作于词人被贬黄州期间。
有小序云:“十二月二日,雨后微雪,太守徐君猷携酒见过,坐上作《浣溪沙》三首。
明日酒醒,雪大作,又作两首。
”②雪床:指霰粒。
1.下列对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雨脚”三句描绘了雨后微雪的情景,由雨景写到雪景,层次清晰,逼真传神。
B.“翠袖”二句回忆与徐君猷筵间欢闹情景,含蓄表达了对及时行乐、醉生梦死生活的批判。
C.“但令”句与杜甫“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所寄托的情感有相似之处。
D.其五用词准确自然,形象突出,对比强烈,情思深婉,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2.两首词的结尾句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从中可见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简要分析。
(3分)【答案】1.B2.(1)其一尾联运用拟人手法,将雨雪拟人化,写出了苏轼略带诙谐的形象,也表现了词人不以贬谪为意的洒脱形象。
(2)其五尾联抓住富有典型特征的动作,写出了词人的忧思,表达了词人对百姓生活的担忧,刻画了一个忧国忧民的词人形象。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B.“含蓄表达了对及时行乐、醉生梦死生活的批判”错,下片回叙前一天徐君猷过访时酒筵间的情景,以白雪萦绕翠袖和鲜艳的绛唇与“呵手镊霜须”对比,表达了作者的忧思。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写作手法及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
其一尾联写“归来冰颗乱粘须”,将雨雪人性化,冰颗胡乱地粘在胡须上,一个“乱”字,苏轼与徐君猷的诙谐之情跃然纸上。
此句反映了苏轼将自然美与人性美高度融会的写作技巧,也表现了其五尾联写词人在酒筵歌席间,呵着发冻的手,捋着已经变白了的胡须,思绪万端。
《浣溪沙》古代诗歌阅读答案
《浣溪沙》古代诗歌阅读答案
10.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11分)
浣溪沙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碧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
(1)词的上片开头两句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分)
(2)清朝文人许昂霄曾云:“细雨二句,合看乃愈见其妙古代诗歌阅读答案浣溪沙李Z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碧波间古代诗歌阅读答案浣溪沙李Z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碧波间。
”这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4分)
(3)下篇结句“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
”试从全词概括“恨”有哪些?(3分)
参考答案
1.描绘了一幅衰败、凄凉(1分)荷塘秋残图(1分)。
荷花的清香已经销尽,翠绿的荷叶已经枯败,荷塘绿水间吹起了秋风(2分)。
(大意对即可)
2.(1)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寄托深远古代诗歌阅读答案浣溪沙李Z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碧波间文章古代诗歌阅读答案浣溪沙李Z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碧波间。
(手法1分)
(2)“梦回鸡塞远”是虚景,写思妇在睡梦中见到遥远的边关而去找寻想念的人;“细雨”是醒来后的实景,细雨迷蒙正与梦境的迷离相结合——边关何其遥远。
(3)“玉笙吹彻”为实景,“寒”字写人的内心凄冷,为虚,渲染了抒情女主人公不堪迟暮的感伤心情。
(分析手法,作用共3分,答“对比”给分)
3.“无限恨”包含了伤秋之恨,思夫之恨,家国之恨。
(一点1分)。
《浣溪沙》阅读答案15篇
《浣溪沙》阅读答案《浣溪沙》阅读答案15篇现如今,我们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阅读答案,通过对照阅读答案可以发现自己的知识盲区。
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浣溪沙》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浣溪沙》阅读答案1浣溪沙①苏轼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②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注]①此词为苏轼在徐州谢雨道中作。
谢雨,旱后喜雨而去谢神。
②捋青捣麨:从未全熟的麦穗上捋下麦粒制成干粮。
12. 下列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层层”和“光”写出久旱之后喜降甘霖,农作物长势茂盛的景象。
B. 写未进村落就先闻到煮茧香气,旨在说明蚕茧气味独特,香远益清。
C. “络丝娘”本为虫名,鸣声如机杼,颇为动听,此处借以指缫丝女。
D. “抬醉眼”写村中老人为庆贺丰收而醉酒,表现了农人的质朴乐观。
E. 尾句写作者询问叶黄豆熟还要多久,流露他对农人生活的关切之情。
13. 这首词富有农村生活气息,作者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12. BD 13. ①选择典型的景、物、人、事来表现。
如麻叶、豆叶、络丝娘、煮茧等都颇具农村风情。
②采用视觉、嗅觉、听觉等相结合的描写手法,多角度立体呈现农村田园风光。
③运用细节描写的手法,写了“隔篱娇语”“捋青捣麨”等生活细节,富有农村情味。
【解析】【12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浣溪沙》阅读答案范文精选
《浣溪沙》阅读答案15篇浣溪沙无名氏剪碎香罗浥①泪痕,鹧鸪声断不堪闻,马嘶人去近黄昏。
整整斜斜杨柳陌,疏疏密密杏花村,一番风月更消魂。
[注]香罗,即香罗帕,男女定情时馈赠的信物;浥,沾湿1.“剪碎香罗浥泪痕”一句中的细节描写表意丰富,请简要分析。
(5分)2.【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
【答案解析】解答本题要抓住诗歌中的细节描写,结合诗人的思想感情进行全面理解。
【参考答案】将定情信物剪碎反应出女主人公不忍分别又不得不诀别的强烈情感;(3分)泪水浸湿了剪碎的香罗,可谓悲痛之极。
(2分)1.从情与景关系的角度,分别对词的上阕和下阕作简要分析。
(6分)2.【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现手法能力。
【答案解析】解答本题需要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上下阙情与景关系的不同。
【参考答案】上阕以哀景衬哀情(正衬),鹧鸪的哀鸣,马的嘶叫,在黄昏的暮霭中,进一步衬托别离的痛苦。
(3分)下阕乐景衬哀情(反衬),杨柳陌,杏花村景色优美,却更触发对恋人的无限思念、留恋,倍增其哀。
(3分)【鉴赏】这首词是一位未留名的姓的作者用篦刀刻在蔡州瓜陂铺的青泥壁上的。
词的上片是追忆与爱人别离时的情景。
香罗帕一般是男女定情时馈赠的信物,现在将它剪碎来揩拭离人的眼泪,真是悲痛之极。
接下来两句用景物描写进一步烘托和渲染别离的悲痛。
就在这剪碎香罗,泪眼相看,痛苦诀别之际,那“行不得也哥哥”的鹧鸪哀鸣,和着催人远行的声声马嘶,又在黄昏的沉沉暮霭中断续相和,更使得这一对多情的离人肝肠寸断。
下片写与爱人别离后的愁思。
跟上片不同,没有从正面着笔,而只是写旅途风光,妙处就在从这一路风光中不难体味这可怜朋友的愁思。
他一路行来,走过种着或成行或斜出的杨柳树的道路,穿过傍着或疏或密杏花林的村庄,这些景色不可谓不清美宜人,可是在离开了心上人的男主人公眼中,它们只能更加勾起对已诀别的爱人梦幻般的思恋。
待到结束一天的旅途劳顿,投宿到乡间一所小旅店歇息下来,虽有清风明明,却丢失了花前月下的愉悦生活,真是感触万千。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课外诗阅读训练(1)作者简介:晏殊(991-1055),字叔同,抚州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其词多描写四季景物、男女恋情、诗酒优游、离愁别恨,反映富贵闲适的生活。
风格与形式同南唐冯延已相近。
语言婉丽,音韵和谐,工巧凝练,意境清新。
善于捕捉事物特征,熔铸佳句。
(2)作品写作背景:晏殊生于承平之时,少年得志,后官至宰相,政事之外,过着“喜宾客,未尝一日不宴饮”的生活,征歌逐舞,以诗酒消遣。
这样的地位、生活、思想感情,决定了他的诗词作品如珠似玉,温润秀洁,字里行间只有些许淡淡的闲愁。
《浣溪沙》所抒发的即悼惜残春之感。
2.读懂文面意思。
解释加点字(在加点字下方)横线上翻译诗句意思(1)全诗思绪都围绕“_____”字来抒写。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考题链接: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5分)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1)请解释“徘徊”的意思。
(2)这首词中多处用到对比的写法,清找出其中的一个例子,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六)采桑子1.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
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
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2)写作背景:公元1049年(宋仁宗皇祐元年),欧阳修移知颍州,并与梅尧臣相约,买田于颍,以便日后退居。
公元1067年(宋英宗治平四年),欧阳修出知亳州,特意绕道颍州,“盖将谋归休之计也。
数年后,终于以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得以如愿归居颍州。
几次游览后,创作了《采桑子》十首。
2.读懂文面意思。
解释加点字(在加点字下方)横线上翻译诗句意思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
中考语文诗词阅读《采桑子》《浣溪沙》含答案
中考语文诗词阅读《采桑子》《浣溪沙》含答案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甲】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乙】采桑子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76.下面对这两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词“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中“新”与“旧”形成比照关系。
B.乙词“隐隐笙歌处处随”从听觉写游湖情景,“隐隐”和“处处”凸显轻舟的流动感。
C.乙词“惊起沙禽掠岸飞”写涟漪微动惊动沙鸟飞掠湖岸,愈显西湖的热闹。
D.甲词意蕴深沉,给人哲理性的启迪;乙词语言清丽自然,给人美的艺术享受。
77.面对春景,两位词人产生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述。
【答案】76.C 77.甲词既有对光阴流转的伤感/无奈/惋惜,又有对新事物出现的欣慰与通达。
乙词表达了词人的惬意与闲适/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与赞美。
【解析】76.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C.“惊起沙禽掠岸飞”以动衬静,写涟漪微动难免惊动沙滩上的水鸟,使之掠过湖岸飞去,愈显西湖之幽静;故选C。
77.本题考查诗歌蕴含的情感。
甲词:“夕阳西下几时回”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句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词人通过描写自然规律的变迁更替,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抒发了伤春惜时之情,又有对新事物出现的欣慰与通达;乙词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颍州西湖时所见的美丽景色,以“轻舟”作为观察风景的基点,舟动景换,但心情的愉悦是一以贯之的。
色调清丽,风格娟秀,充满诗情画意,表现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也抒发了作者流连山水的闲适愉悦之情。
《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练习题答案及赏析
《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练习题答案及赏析《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北宋秦观词作,曾被誉为《淮海词》中小令的压卷之作,描绘一个女子在春阴的怀抱里所生发的淡淡哀愁和轻轻寂寞。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这首词的相关资料介绍,欢迎大家参考。
《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原文宋代:秦观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
《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练习题(1)概括分析词中刻画的主人公形象。
(3分)(2)词学家沈祖芬在《宋词赏析》中将“无边丝雨细如愁”称为“奇喻”,说说它“奇”在何处?(4分)(3)请简要赏析结句中“闲”字的妙处。
(3分)参考答案(1)全词刻画了一位闲居慵懒而又满怀愁绪的闺中女子的形象。
评分建议:共3分。
闲居慵懒、满怀愁绪及闺中女子各1分。
(2)①“丝雨”和“愁”本不相似,词人却抓取共同点“多”和“细”构成比喻,突出愁多愁密。
②比喻多以具体事物形容抽象事物,但此处却相反,显得新奇。
评分建议:共4分。
每层2分。
(3)用“闲”字修饰“挂”,写女子随意挂起帘幕,写出女子的慵懒神态,表现她满怀闲愁。
评分建议:共3分。
随意悬挂、慵懒神态、满怀闲愁各1分。
《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鉴赏这首词以轻浅的色调、幽渺的意境,描绘一个女子在春阴的清晨里所生发的淡淡哀愁和轻轻寂寞。
全词意境怅静悠闲,含蓄有味。
每一次春来,就是一次伤春的体验。
词人之心,很早就发出了“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的愁怨。
然而他们的命运也往往是一年年地品尝春愁。
此词抒写的是淡淡的春愁。
它以轻淡的色笔、白描的手法,十分熨贴地写出了环境氛围,即把那一腔淡淡的哀怨变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渗透出来,表情深婉、幽缈。
“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种心情”。
索漠轻寒中袅袅而升的是主人公那轻轻的寂寞和百无聊赖的闲愁。
即景生情,因情生景,情恰能称景,景也恰能传情,这便是词作的境界。
浣溪沙 朱敦儒(宋) 阅读答案(诗词赏析)
浣溪沙朱敦儒(宋)阅读答案(诗词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作文大全、试题答案、职业规划、原文赏析、小学阅读、初中阅读、高中阅读、诗词阅读、文言文阅读、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essay writing, test questions answers, career planning,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primary school reading, junior high school reading, high school reading, poetry reading, classical Chinese reading,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浣溪沙朱敦儒(宋)阅读答案(诗词赏析)浣溪沙朱敦儒(宋)阅读答案(诗词赏析)浣溪沙朱敦儒(宋)①雨湿清明香火残,碧溪桥外燕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