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案例分析题

合集下载

公共管理学形考四案例分析安徽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公共管理学形考四案例分析安徽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公共管理学形考四案例分析安徽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安徽地处中国中东部,与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相邻,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已成为安徽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下面,我将分析四个案例,探讨安徽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的经验与启示。

1. 安徽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安徽省政府近年来积极引进高端装备制造龙头企业,支持企业研发和创新,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

同时组织开展了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建设,加强产学研合作,拓展国际市场,实现了从加工制造向品牌打造的转型。

例如,合肥长江机器集团有限公司在应对全球疫情工作中高速数控铣床出口量首超德国等欧洲传统制造强国,并且保持全球出口第一的地位,为安徽新兴产业发展树立了良好的典范。

2. 安徽电子信息产业取得重大突破安徽省政府大力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创新,支持企业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方面,安徽以集成电路、光电子、物联网等产业为重点,不断拓展产业链条,实现了跨越式升级。

例如,安徽富士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发5G通信基站天线,这不仅推进了公司转型升级,更为安徽电子信息产业带来了重大突破。

3. 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黄金机遇期安徽省政府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支持企业技术研发和创新。

在电动汽车方面,安徽省以生产制造为主,同时把握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大力布局产业链。

例如,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成功研发新能源汽车电机,实现了从单纯生产到技术创新的跨越。

4. 安徽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呈现新生态安徽省政府积极推进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支持企业技术研发和创新。

在粮食加工、食品制造、新型农产品开发等方面逐渐形成产业聚集效应,打造了一批龙头企业。

例如,安徽绿色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通过技术创新打造新型农业生态系统,解决了粮食生产中的一系列问题,同时还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

总的来说,安徽省政府在发展新兴产业方面付出了很大的努力,积极引进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的龙头企业,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提升产品品质,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

公共管理学案例分析

公共管理学案例分析

公共管理学案例分析案例七:12月底的一天,某市国土资源局下设的政策法规处召开了一次个人总结并无记名投票评优会议,全处室共7人,其中处长1人〔老丁),副处长两人(小陈和小黄),副调研员1人(老李),主任科员1人(小赵),副主任科员2人(小孙和小刘)。

机关人事处按照市人事局关于本市公务员年度考核的办法.制定本机关公务员年度考核规定.明确了考核的原则、内容、程序、等次等内容。

要求考核严格按照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进行·考核等次分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档。

为了充分体现民主公平,要求通过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民主评议,确定本年度机关优秀人员。

老丁处长认为,今年年内本处室最重要的工作就是10月下旬召开的经验总结交流会,这项工作也关系到该局今年工作的质量.会议召开得很成功,得到了局领导的高度称赞,那么优秀人员希望能从筹备会议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人员中选定。

但是今年评定方式不解往年,以往采取的是处长在听取副处长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人选,开个处室会沟通情况即可。

去年实行口头民主评议,还能把握得住谁是优秀,而今年要进行书面测评,就不知道是什么后果了。

为了能在测评前做到心中有数,老丁处长个别听取了处室有关同志的意见。

大家认为小孙和小刘的成绩比较突出。

在会上,除处长外都分别汇报自己一年的工作情况,随后进行了无记名投票,选出本处室的今年的1名优秀。

会后,处长和副处长对投票情况进行了汇总,结果是。

两位副处长、小孙和小刘每人各得1票,小赵得2票,老李得0票。

根据了解,小陈副处长1票是小孙所投,小黄副处长1票是小刘所投,小孙1票是小陈副处长所投,小刘1票是小黄处长所投,小赵2票是自己投1票和老李投I 票。

老丁处长统计得票后.没想到票数很分散.按照票数,小赵得票最高,应该成为今年处室的优秀获得者,但是根据票前和投票后的了解和谈话,处长发现大家对优秀的标准和谁当优秀的看法存在一定的分歧.他想向上级再争取一个优秀名额,但得到了否定的回答。

公共管理硕士MPA经典案例分析题解答

公共管理硕士MPA经典案例分析题解答

公共管理硕士MPA经典案例分析题解答某市场火车票售票处,一位女售票员正在忙碌地工作着,窗外正排着长长地购票队伍。

她在接待两位外地男旅客,向他们介绍车次,因而放慢了售票速度。

后面一位女旅客等得不耐烦了,就挤到售票口训斥这位女售票员:“你是在售票还是在谈情说爱?”后面地旅客也不分青红皂白的轰起来。

面对这种情景,这位女售票员不是针锋相对,也不是反唇相讥,而是谦和地说:“非常抱歉,让您久等了。

”接着她还简要地向这位旅客解释了放慢售票速度地原因。

这一说,女旅客平心静气地回到自己地列位上,售票工作又正常地进行了。

问题:1.这个案例涉及什么理论?请简要地阐述这个理论。

2.这位女售票员为什么能顺利地处理这一场口角?名师解答:1、答:这个案例涉及沟通中的相互作用分析理论。

这个理论指出,每个人在沟通中往往处于一种自我状态。

“父母自我状态”,以权威与优越感为标志,通常表现为统治、责骂和其他专制作用。

“儿童自我状态”以冲动、好奇为特征。

“成人自我状态”以客观理智为特征。

上述三种心理状态,汇合为人的性格,而且蕴藏在人的潜意识中,在一定条件下会不自觉地表现出来。

在每一个人身上,这三种自我心理状态的比重并不相同,因而沟通行为的效果也不一样。

上述三种自我心理状态分别以p、a、c表示,故又称p%26#8 226;ac理论。

2、答:这位女售票员之所以能够顺利地处理这场口角,是由于她以“成人自我状态”(a)与别人,即与顾客沟通。

她将局面扭转到成人-成人的模式中,即注意事实根据和理智的分析,总代表地、合乎逻辑地分析顾客不满、指责的情况,心平气和地与顾客进行沟通,从而取得了顾客的谅解.公共管理硕士MPA入学面试真题1.问:你是新上任的副镇长,根据镇政府的决议给下属安排工作,在会上同时有几个下属提出理由不能执行,使你很难堪你该怎么办?【回答要点】:正确的做法是虚心听取群众的不同意见,认真调查和了解各方面的情况。

如所提问题确实有道理,可暂不实行,切忌强调面子,一时冲动,一棍子打死,这是正确对待群众意见的大问题。

公共管理案例分析

公共管理案例分析

A、案例分析:公共管理与中国改革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公共管理所涉及的领域中各种与改革不相适应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虽然经过20多年不懈的改革、调整,但是,多年的历史积弊想在短时间内全部解决是不现实的。

归结起来,我国目前公共管理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1、政府财政压力依然很大;2、在行政立法和执法上,存在重立法、管理,轻执行、监督等现象;3、政府机构依然庞大,政府职能虽然有所减少,但随着改革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政府的新职能也在增加;4、政府及其公务员的服务理念还较差,长官意识严重,存在官僚主义和腐败行为;5、人事成本居高不下。

机关、事业单位仍然存在大量冗员;人才选拔录用机制、绩效管理与评估机制、晋升机制、奖惩机制和公共责任机制尚未形成;6、行政效率低。

机构层次多、职责不清,互相推诿、扯皮,缺乏服务意识、成本意识等,使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无法走出“追求高效率——低效率——无效率”的循环。

综观各国公共管理改革实践,虽各有特色,但也有共性。

对中国来说,所采取的是渐进或分阶段进行的改革方式,即“摸着石头过河”的模式。

在这种改革的开始阶段,进行具有特色的试验,当取得成就和经验之后再加以推广;表现形式是体制改革由点到面,即抓住重点突破,进而逐步深化和渗透到全局的过程;具体的做法是先试点后推广,即任何改革措施的出台,都先在某个地方或企业进行试验,取得经验后再全面推广。

中国的公共管理过程也是这样一个过程。

借鉴国外的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结合我国的实际,我国的公共管理改革可着手于以下几个方面。

答: 1、构建适应WTO要求的公共管理体制;2、按照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建立“企业型政府”;3、进一步精兵简政提高服务意识和效率;4、加强公共管理法制建设;5、推进公共管理民主化和信息化改革。

案例一:1、案例内容介绍:北京限字当头解决拥堵是否可行北京的街头每天都要上演无数场免费的“汽车展示会”。

公共管理案例分析题

公共管理案例分析题

公共管理案例分析题近年来,公共管理领域的案例分析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为一种实践性强、具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案例分析在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对公共管理案例分析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一些启示。

案例背景。

某市政府为了提高城市的绿化水平,决定对市区内的公园进行改造和升级。

该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方案,希望通过改造公园,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增加市民的休闲娱乐场所,同时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问题分析。

首先,公园改造涉及到资金、土地、规划等多方面的问题。

政府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改造,同时需要协调土地使用和规划设计,这就需要政府在资源整合和决策协调方面做出艰难的抉择。

其次,公园改造还牵涉到市民的利益和诉求。

一方面,市民希望有更多更好的公园供其休闲娱乐,另一方面,一些市民可能会因为改造而受到影响,这就需要政府在平衡各方利益时做出公正的决策。

此外,公园改造还需要考虑到环保和生态保护的问题,政府需要在推动城市绿化的同时,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解决方案。

针对上述问题,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

首先,政府可以加大对公园改造的投入,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开展PPP等方式,吸引更多的资金用于改造,同时可以通过土地整合和规划优化,提高改造的效率和质量。

其次,政府可以加强与市民的沟通和协商,听取市民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考虑市民的利益,确保改造方案的公平和合理。

同时,政府还可以加强对环保和生态保护的监管和管理,确保公园改造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结论。

公共管理案例分析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并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公共管理领域,案例分析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可以帮助政府和相关机构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问题。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和实践中,应该更加重视公共管理案例分析,不断提升其质量和效果,为相关领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公共管理学期末简答论述案例分析题

公共管理学期末简答论述案例分析题

公共管理学期末简答论述案例分析题1.案例背景介绍在某国某市,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

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公共交通系统的管理。

该市的公共交通系统由多个公共汽车公司运营,但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协调机制,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如车辆拥堵、不合理的线路规划、服务质量低下等。

2.问题分析2.1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协调机制由于各个公共汽车公司独立运营,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协调机制,导致了车辆拥堵和线路冲突等问题。

各个公司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无法共享资源和信息,造成了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

2.2不合理的线路规划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机制,各个公共汽车公司在线路规划上存在冲突和重叠。

一些繁忙的区域可能存在过多的公共汽车线路,而一些偏远地区则缺乏公共交通服务。

这种不合理的线路规划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服务的不均衡。

2.3服务质量低下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公共汽车公司对服务质量的监管不到位。

一些公司存在车辆维护不及时、司机服务态度差等问题,导致了乘客的不满和投诉增加。

3.解决方案3.1建立统一的管理和协调机制为了解决公共交通系统管理的问题,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管理和协调机制。

可以成立一个公共交通管理委员会,由相关部门和公共汽车公司的代表组成,负责制定统一的管理政策和规划,并协调各个公司之间的合作和资源共享。

3.2制定合理的线路规划在建立统一的管理机制的基础上,需要制定合理的线路规划。

可以通过市民调查和交通流量分析等手段,确定各个区域的交通需求,并根据需求制定合理的线路规划。

同时,还需要考虑公共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提高出行的便利性。

3.3加强对服务质量的监管为了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需要加强对各个公共汽车公司的监管。

可以建立投诉处理机制,鼓励乘客对服务质量进行监督和反馈。

同时,还可以对公共汽车公司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评估,对存在问题的公司进行处罚或奖励,以激励其提供更好的服务。

4.预期效果通过以上的解决方案,可以预期在公共交通系统管理方面取得以下效果:4.1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建立统一的管理和协调机制可以有效解决车辆拥堵和线路冲突等问题,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

公共管理学案例分析题(均为单选题)

公共管理学案例分析题(均为单选题)

公共管理学案例分析题(均为单选题)第一篇:公共管理学案例分析题(均为单选题)四、公共管理学案例分析题(均为单选题)(1)据报道,某市一家工厂的一个基建项目,在申报过程中,一共盖了745个公章。

每个公章代表一个局、处、科或股的“舍我莫过”的关卡,要办事就得逐庙逐神一个个礼拜磕头,甚至还要烧香进贡。

无独有偶,该市的另一家集团公司开发的一个住宅小区项目,从1998年9月到2000年7月底,历时18个月,累计办理各类审批手续28项,前后盖了86颗图章,涉及33个审批部门,除土地批租费外,开发企业共支付拆迁费、墙改费、人防费等450多万元,但项目的审批手续却还未完结。

1、此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从体制角度分析源于(D)A.政企不分B.人员分流C.法制欠缺D.配置失衡2、此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从行政思想和观念角度分析源于(B)A.缺乏服务意识和独立意识 B.缺乏服务意识和效率观念 C.缺乏效率观念和法律意识 D.缺乏独立意识和法律意识3、解决案例中问题的切入点应为(C)A.实现人员分流B.建立健全法制C.转变政府职能D.机构协调配置4、在新公共管理运动中,关于政府职能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于(B)A.政治职能B.经济社会职能C.文化职能D.军事职能5、政府可资利用的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工具有(D)A.协调、服务、评估、管理 B.协调、服务、生产、管制 C.评估、管理、供应、补贴 D.供应、补贴、生产、管制(2)作为政府调控社会经济重要杠杆的行政审批权,长期以来保持着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运转形态,在市场经济下表现出严重的弊端:政府机构职能错位,办事效率低下,吃拿卡要屡禁不止。

国务院于2002年11月作出决定,取消789项行政审批。

这次取消的789项行政审批项目,涉及国务院56个部门和单位。

其中涉及经济管理事务的560项,涉及社会管理事务的167项,涉及行政管理事务及其他方面事务的62项;依据行政法规设定的81项,依据国务院文件设定的88项,依据部门规章设定的279项,依据部门文件设定的303项,依据部门内设机构文件设定的38项。

公共管理学期末简答论述案例分析题

公共管理学期末简答论述案例分析题

公共管理学期末简答论述案例分析题公共管理是一门研究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如何有效地管理公共事务的学科。

在现代社会中,公共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通过分析一个案例来探讨公共管理的相关问题。

案例背景:某市政府计划修建一座新的公园,以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场所给市民。

然而,在公园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首先,施工队伍的管理不善,导致工期延误和成本超支。

其次,公园的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到市民的需求和意见,导致公园开放后反响不佳。

最后,公园的维护管理不到位,导致公园设施的损坏和环境的恶化。

问题分析:这个案例涉及到公共管理的多个方面。

首先,施工队伍的管理问题反映了公共管理中的组织管理问题。

没有有效的项目管理和施工监督机制,导致了工期延误和成本超支。

其次,公园设计的问题涉及到公共管理中的政策制定和决策问题。

公园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市民的需求和意见,而不仅仅是政府的意愿。

最后,公园的维护管理问题涉及到公共管理中的资源管理和环境管理问题。

公园的设施和环境需要得到有效的维护和管理,以保证其可持续发展。

解决方案: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首先,政府应该建立有效的项目管理和施工监督机制,以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这可以通过加强对施工队伍的培训和监督来实现。

其次,政府在公园设计阶段应该广泛征求市民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其纳入决策过程中。

这可以通过开展公众听证会和问卷调查等方式来实现。

最后,政府应该建立健全的公园维护管理机制,包括定期检查和维修设施,加强环境保护等。

这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公园管理部门和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来实现。

结论: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解决方案,我们可以看到,公共管理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只有通过有效的组织管理、政策制定和决策、资源管理和环境管理等方面的努力,才能实现公共事务的有效管理。

公共管理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也需要广大市民的参与和支持。

只有政府和市民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公共管理的目标,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公共管理学案例分析题参考答案

公共管理学案例分析题参考答案

案例分析题【共l题,20分)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新动向2010年上海市强调在公务员考试录用中提高录用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人员的比例2010年该市公务员招收70%需要有基层工作的经历。

广东省也加大从基层一线考录公务员的力度,计划到2012年,省级机关录用公务员除部分特殊职位外,应全部从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中考录。

四川省也于2010年初规定,省级党政机关录用公务员,原则上应有2/3左右的录用名额面向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和生产一线工作经历的人员。

并且,上海市将进一步扩大从优秀村干部和居委会干部中录用乡镇街道机关公务员。

市公务员管理部门要求设村的乡镇拿出一定的职位,专门招录任职三年以上的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以及符合条件的选聘到村的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

有条件的街道经批准可从符合条件的居委会干部中招录街道机关公务员,把熟悉基层、了解民生的基层干部选用到合适的公务员岗位上。

上海市市将建立“先选调、后招录”选拔机制,推动公务员跨部门、跨地区交流。

在每年公务员录用考试前,本市将组织开展全市公务员选调交流工作,市级机关、区县机关一般先从区县、机关、乡镇(街道)机关等基层单位选调,一般按从一线专业岗位到综合管理岗位,从基层单位到上级管理部门进行公务员内部选调交流。

此外,上海市公务员主管部门将有计划组织市级机关公务员到基层锻炼,其中市级机关中担任处级领导职务,以及市级综合部门的公务员,任职前没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将在三年内有计划地被安排到区县或企事业单位进行为期一年以上的锻炼。

市公务员主管部门将每年组织一批市级机关公务员到基层锻炼,各区县、各部门也将结合自身特点,制定本区县、本部门公务员基层锻炼计划。

上海市公务员主管部门还将对部分职位推行聘任制:各级机关中经济、金融、信息、规划等特殊专业技术职位,将部分通过公开招聘或直接选聘的方式,选拔企事业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社会组织的优秀人才任职,实行合同管理。

最新公共管理学案例分析

最新公共管理学案例分析

(一)公共政策的规划是指在原则指导下,对政策方案进行的设计、分析、整理、选择等活动过程。

公共政策的原则是指政策规划需要遵循的基本的原则。

主要原则①公正原则:指在政策规划是要兼顾相对主体利益,不能以牺牲一部分人利益地成全另一部分人②受益原则:指政策规划要切合公民实际,有具体的政策目标,使公民能从中得到益处。

受益是普遍性的,也有局部性的③系统性原则:指政策规划要从社会不同范围、不同领域、不同社会层次存在着的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出发,综合地、辨证地规划政策④权变原则:指政策规划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地认识影响政策规划的环境因素,灵活客观地选择规划方案⑤优化原则:指对同一政策问题要有多个政策规划方案以备选择(二)从以上理论看分为①公正原则。

也就是要兼顾政策相对主体的利益,不能以偏私去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而成全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只有坚持公正的原则,政策规划才能被普遍认同②系统原则。

中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大,政策规划如果采取短期行为,急功近利,则忽视了事物之间的纵向系统性。

(一)该省直机关招考公务员时面试引入公民旁听制度,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这一改革措施是对传统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一次创新,避免在用人问题上的不正之风,使得整个过程体现出“公平,公正,公开”,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也使得此项工作受到全面有效的监督(二)完善公务员制度还需要做到①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完善公务员制度的前提②解放思想是完善公务员制度的保证:更新公务员思想观念和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③创新制度是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关键:主要有理论创新和机制创新两方面④队伍建设是完善公务员制度根本。

第一,加大培训国度,造就德才兼备的复合型国家公务员,第二,加强管理,造就一支高效廉洁,相对稳定的公务员队伍,第三,加强公务员职能专业化与身份职业化管理。

⑤健全法规体系是完善公务员制度的根本保障。

第一,公务员管理必须有法可依;第二,公务员行为必须用法律加以规范(二)建议(1)对公务员的监督要引入长效机制,仅仅是一次面试监督是不够的(2)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切实提高政府职能,形成良好的社会竞争氛围,加快配套改革的步伐(3)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制度创新,大胆吸收两方先进的成熟的公务员管理制度。

公共管理案例分析 (2)

公共管理案例分析 (2)

案例分析作业案例分析一1、消防服务是哪一类(公共品、混合品、私人品)产品?从该产品在消费上是否具有竞争性和排斥性来论证你的观点。

我认为,消防服务属于混合品。

为了论证我的观点,先看一下纯公共品、私人品和混合品的定义。

所谓公共品,是指在消费中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

1、非竞争性。

(1)边际成本为零。

这里所述的边际成本是指增加一个消费者对供给者带来的边际成本,例如增加一个电视观众并不会导致发射成本的增加。

(2)边际拥挤成本为零。

每个消费者的消费都不影响其他消费者的消费数量和质量。

如国防、外交、立法、司法和政府的公安、环保、工商行政管理以及从事行政管理的各部门所提供的公共产品都是属于这一类,不会因该时期增加或减少了一些人口享受而变化。

此类产品增加消费者不会减少任何一个消费者的消费量,增加消费者不增加该产品的成本耗费。

它在消费上没有竞争性,属于利益共享的产品。

2、非排他性。

非排他性是指某些产品投入消费领域,任何人都不能独占专用,而且要想将其他人排斥在该产品的消费之外,不允许他享受该产品的利益,是不可能的,所有者如果一定要这样办,则要付出高昂的费用,因而是不合算的,所以不能阻止任何人享受这类产品。

例如:环境保护中,清除了空气、噪音等污染,为人们带来了享受新鲜空气和安静环境,如果要排斥这一区域的某人享受新鲜空气和安静的环境是不可能的,在技术上讲具有非排他性。

所谓私人品,恰好与上述两个特点相反,在此不再赘述。

在现实生活中,于公共建设、市政建设中更为广泛存在的,其实是混合品(准公共品)。

主要是体现在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上的不完全。

所谓不完全,分为拥有非竞争性但是有一定的排他性(例如免费城市道路,对照上述公共品非竞争性概念完全符合,但是道路资源的有限性导致了一定的排他性)、拥有非排他性但是有一定的竞争性(例如基础教育,听课人增加不会影响到其他学生,但是学生的增加会增加聘用教师的成本,边际成本不为零)、一定条件下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公共管理真题案例答案解析

公共管理真题案例答案解析

公共管理真题案例答案解析近年来,公共管理领域的工作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各类型的公共管理岗位也逐渐增多。

为了应对这些岗位的需求,公共管理专业的考试也纷纷出台,其中的案例分析题目更是备受考生关注。

本文将以一道公共管理真题案例为例,对其答案进行解析,为考生提供参考。

案例概述:某市政府计划进行一项城市环境改善工程,该项目旨在减少市中心的交通拥堵,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然而,在项目实施初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首先,由于缺乏对项目场地的充分调研,导致施工时不可预见的地质问题,进而造成了工程进展缓慢。

其次,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工程质量问题,引发了公众和媒体的大量质疑。

解析:1. 场地调研不充分导致的地质问题在公共管理中,项目实施前的场地调研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案例中提供的信息分析,可以得出评价场地调研不充分的结论。

在实际工作中,公共管理者应该深入了解项目地理环境、人口密度、交通状况等相关因素,确保项目实施过程中不会出现不可预见的问题。

此案例中,应建议项目管理者在未来类似项目中加强对场地调研的重视,以避免类似的问题再次出现。

2. 缺乏有效风险管理引发的工程质量问题风险管理在项目实施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案例中反映出的工程质量问题进行剖析,可以看出其中的风险管理不善。

对于公共管理者而言,他们需要全面识别、评估和规避各种风险,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在该案例中,应该提醒管理者将风险管理纳入项目计划,并且利用多种技术和方法来监测和控制项目风险。

3. 公众质疑和媒体关注的问题解决公共管理工作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解决,还需要与社会公众和媒体进行有效的沟通。

在该案例中,公众和媒体对工程质量问题提出了质疑。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公共管理者应该主动与公众和媒体进行沟通和交流,向他们解释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公布改进措施和工程进展情况,增加信任度和公信力。

4. 项目管理的监督与评估公共管理工作需要建立科学的监督与评估机制,以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

历年公共管理学考试案例分析汇总

历年公共管理学考试案例分析汇总

电在公共管理学历年考试案例分析题汇总(案例)近期网上和一些报刊都报道了我国超生现象。

如:“超生现象挑战我国16亿人口上线,富人多子”。

对一些强化经济调节手段。

你如何看待以上这些情况?请根据上述案例结合政策规划的原则,谈谈你的想法和建议答:首先我们应该弄明白我们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根本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由此可见交费就可生育二胎这一政策是与我们国家的的基本国策相悖的,是违反政策规划原则的错误措施。

政策规划的原则是指政策规划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

政策规划的原则很多,主要有:公正原则、受益原则、系统原则、权变原则、优化原则。

(1)公正原则是指政策规划时要兼顾政策相对主体的利益,不能以偏私去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而成全另一部分人的利益。

坚持公正的原则才能得到被普遍认同的有效政策规划。

受益原则是指政策规划要切合公民实际,有具体的政策目标,使公民能够从中得到益处。

受益有普遍性的,也有局部的。

有的政策规划反映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使他们能够在社会分配中普遍受益。

交费就可生二胎,实现了少数人想多要子女的想法,维护了少数人的利益,却极大地损害了整个国家、社会的利益。

这种受益是少数人的受益,局部的受益,不具备正确政策规划受益的普遍性。

(2) 政策规划如果采取短期行为,急功近利,则忽视了事物之间的纵向系统性,如果仅仅注意局部而不顾全局,则忽视了事物之间的横向系统性。

无论哪一种情况都会影响政策规划的科学性。

由此可见交费就可生二胎的政策是违反政策规划的系统原则的,政策目标与执行措施相矛盾、相冲突,执行越有效,结果离目标越远。

(3)执行政策的措施不合理,反映出政策问题构建的错误。

如允许乡镇从罚款中提成,无疑会对基层干部起到一定的诱导作用,计划外生育给他们带来了实惠,他们怎么会积极制止这种行为。

政策执行者素质不高,受经济利益驱使,其所作所为与原政策目标背道而驰。

措施建议:(1)加大有关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力度,让少生优生的观念深入人心。

公共管理学案例分析

公共管理学案例分析

医疗服务供给
❖ 1、医疗服务提供方分布情况: ❖ 调研得到的数据:厦门市目前共有定点医疗机构
173家,其中岛内120家,岛外53家。
2、医疗卫生资源分布情况:
❖ 1、2008年厦门市共有各类卫生事业机构1129个,其中医 院38家、疗养院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1家、卫生院15 个、门诊部82个、妇幼保健机构7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 个、专科防治机构1个;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62万人,其 中:执业医师6178人、执业助理医师680人、注册护士 6022人;卫生机构床位9681张,其中医院8100张、疗养 院678张、卫生院527张。(不包括农村地区)
厦门市全民医保主要特色
❖ 2、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共享 ❖ 厦门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
创建了全新的数字化市民健康管理和区域协同医疗服务 模式—“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这方面的经验是 “厦门模式”中最为成功的一部分,不仅为卫生医疗各 利益主体提供良好的实践蓝本,更是可以帮助解决跨区 域医疗保障所面临的问题的一个优选方案,特别是针对 农民工跨区域医疗保障所面临的问题。
门诊报销比例在原来的基础上,每满一年提高一个百分点, 最高可提高五个百分点。这项政策可让26万多的参保未成 年人受益,减轻参保家庭近1000万元的门诊医疗费负担。
❖ 7、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困难人员自付医疗补助
❖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困难参保人员,主要对象是指低保、 残疾和“三无”人员(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 抚养、扶养、赡养的人员),在一个医保年度内发生了门 诊自付医疗费用达到一定额度后,给予自付医疗费困难补 助:在5000元以下的部分,按50%的比例给予补助; 5000元以上的部分,按70%的比例补助。同时规定了年 度内补助的最高限额为10000元。通过这一优惠政策可减 轻困难参保人员近500万元的门诊医疗费负担。

公共管理学答案含案例分析及小抄已排版

公共管理学答案含案例分析及小抄已排版

公共管理学答案含案例分析及小抄已排版第一部分:公共管理学基础知识公共管理学是研究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为实现公众利益而进行管理活动的学科。

它涉及组织管理、决策科学、公共政策、领导力等多个领域。

在现代社会中,公共管理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

第二部分:公共管理学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问题一:在政府管理中,如何解决资源分配不公平的问题?–解决方法:建立公平合理的资源分配机制,加强监督和评估,提高透明度,增加公众参与度。

2.问题二:如何提高政府组织的绩效和效率?–解决方法:引入市场机制,激励政府部门提高绩效;加强监督与评估,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

第三部分:案例分析案例一:某市政府在建设城市公园的过程中,由于工程进度缓慢,造成了大量投入却没有有效利用的问题。

通过加强对项目管理的监督和提高施工单位的责任意识,最终成功完成了公园的建设,并获得了市民的好评。

案例二:某国政府在教育领域投入巨大资金,但学生的教育水平却长期处于下降状态。

通过改革教育体制、完善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机制等手段,最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实现了教育目标。

第四部分:小抄1.公共管理基础知识:–公共管理是研究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管理活动的学科。

–公共管理包括组织管理、政策制定、资源分配等内容。

2.提高政府绩效:–引入市场机制,激励政府部门提高绩效。

–加强监督与评估,建立绩效考核体系。

3.案例分析技巧:–深入挖掘问题本质,寻找根本解决方法。

–加强数据分析,依据事实说话。

结语公共管理学是一个综合性学科,涵盖范围广泛、内容复杂。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提高公共管理能力,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以上就是公共管理学答案含案例分析及小抄已排版的文档内容,希望能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公共管理学案例分析题参考答案(DOC)

公共管理学案例分析题参考答案(DOC)

请结合案例及目前我国中小学校的实际,分析此项公共政策针对的政策问题是什么?并谈谈在执行此项政策时应注意什么?请大家根据所给案例材料,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论证,说明自己的观点和认识,理论运用要恰当,逻辑阐述要清楚、观点陈述要明确、字数不少于400字。

1、针对的政策问题:2006年新义务教育法规定的“各级人民政府保障教师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确保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尚未实现,影响了教育事业开展。

(3分〕义务教育学校校际问、区域间教师工资差距不断拉大,教师流动加剧,义务教育的开展校际问、区域问越来越不均衡,严重阻碍义务教育的均衡化和均等化进程。

尤其是如何保障农村地区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问题越发凸显。

〔3分〕同时在城镇不少中小学校存在着乱收费的现象。

〔2分〕2分〕2、政策执行时应注意:3分〕将整个政策的执行置于非常公正、公开、透明的监督环境当中来。

〔2分〕指导中小学校建立绩效评估和绩效管理的具.体方案,一切以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为目的。

〔3分〕做好政策解释工作,政策执行中的校际、地区交流工作。

对政策执行情况和结果进行评估。

〔2分〕分析参考案例一:分析参考:针对的政策问题:2006年新义务教育法规定的“各级人民政府保障教师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确保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尚未实现。

义务教育学校校际间、区域间教师工资差距不断拉大,教师流动加剧,义务教育的开展校际间、区域间越来越不均衡,严重阻碍义务教育的均衡化和均等化进程。

尤其是如何保障农村地区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问题越发凸显,同时在城镇不少中小学校存在着乱收费的现象。

建立以岗位业绩为核心的分配、任用机制。

政策执行时应注意:,要考虑到地区之间的差距,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

将整个政策的执行置于非常公正、公开、透明的监督环境当中来。

指导中小学校建立绩效评估和绩效管理的具体方案,一切以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为目的。

公共管理学案例分析题参考答案

公共管理学案例分析题参考答案

案例分析题【共l题,20分)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新动向2010年上海市强调在公务员考试录用中提高录用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人员的比例2010年该市公务员招收70%需要有基层工作的经历。

广东省也加大从基层一线考录公务员的力度,计划到2012年,省级机关录用公务员除部分特殊职位外,应全部从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中考录。

四川省也于2010年初规定,省级党政机关录用公务员,原则上应有2/3左右的录用名额面向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和生产一线工作经历的人员。

并且,上海市将进一步扩大从优秀村干部和居委会干部中录用乡镇街道机关公务员。

市公务员管理部门要求设村的乡镇拿出一定的职位,专门招录任职三年以上的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以及符合条件的选聘到村的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

有条件的街道经批准可从符合条件的居委会干部中招录街道机关公务员,把熟悉基层、了解民生的基层干部选用到合适的公务员岗位上。

上海市市将建立“先选调、后招录”选拔机制,推动公务员跨部门、跨地区交流。

在每年公务员录用考试前,本市将组织开展全市公务员选调交流工作,市级机关、区县机关一般先从区县、机关、乡镇(街道)机关等基层单位选调,一般按从一线专业岗位到综合管理岗位,从基层单位到上级管理部门进行公务员内部选调交流。

此外,上海市公务员主管部门将有计划组织市级机关公务员到基层锻炼,其中市级机关中担任处级领导职务,以及市级综合部门的公务员,任职前没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将在三年内有计划地被安排到区县或企事业单位进行为期一年以上的锻炼。

市公务员主管部门将每年组织一批市级机关公务员到基层锻炼,各区县、各部门也将结合自身特点,制定本区县、本部门公务员基层锻炼计划。

上海市公务员主管部门还将对部分职位推行聘任制:各级机关中经济、金融、信息、规划等特殊专业技术职位,将部分通过公开招聘或直接选聘的方式,选拔企事业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社会组织的优秀人才任职,实行合同管理。

公共管理学案例分析作业

公共管理学案例分析作业

作业一我国某县的计划生育工作多年来一直徘徊在全省倒数1~3名的位置,1998年新一届领导班子走马上任,为了建立政绩,采取了一项新的政策措施,即对计划生育实行高额罚款。

具体的惩罚标准是:超生第二胎罚款2000元,超生第三胎罚款5000元,超生第四胎或更多惩罚10000元。

县政府希望通过这项措施的实施有效控制县里的生育数量。

考虑到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的艰巨性,该政策还做出了惩罚提成的相关规定,既,村、镇两级各提成30%。

这项政策实施两年后,县政府调查发现,根本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目标,超生问题仍然很严重。

许多人宁愿交纳高额惩罚也要生育第二胎和第三胎,有些没钱的家庭甚至举债生育也在所不惜。

人们认为交了惩罚就等于合理合法的超生。

一些基层干部甚至把超计划生育罚款作为了一种创收的途径,为了多来钱,对超生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为什么会出现以上情况,分析公共政策未得到有效执行的原因,并提出其对策。

1.根据所给的案例材料,运用本课程所学理论进行分析论证。

2.要说明自己的观点和认识,理论运用要恰当,逻辑阐述要清楚、观点陈述要明确。

3.字数要符合答题要求,一般不少于400字。

答:导致该项政策未能有效执行的因素主要有:1、政策目标与执行措施相矛盾、相冲突,执行越有效,结果离目标越远。

2、执行政策的措施不合理,反映出政策问题构建的错误。

如允许乡镇从罚款中提成,无疑会对基层干部起到一定的诱惑作用,计划生育给他们带来了实惠。

他们怎么会积极制止这种行为呢;3、政策执行者素质不高,受经济利益驱使,其所作所为与原政策目标背道而驰;4、沟通不畅,政策对象受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对政策目标缺乏认识和理解,而政策执行者宣传不够,解释工作不到位等。

有效执行政策的对策,措施建议:1、加大有关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力度,让少生优生的观念深入人心;2、计划生育的推进工作应该是依法进行的,不应该是人治的,不应该是可以用钱妥协的,计划生育国策,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不能在钱的面前底下腰‘3、沟通不畅,政策对象受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对政策目标缺乏认识和理解,是问题产生的根源,所以政策执行者应大力度宣传,做好群众的解释工作;4、完善和落实对独生子女家庭的政策倾斜和照顾,要解决独生子女家庭的后顾之忧。

最新公共管理学案例分析

最新公共管理学案例分析

(一)公共政策的规划是指在原则指导下,对政策方案进行的设计、分析、整理、选择等活动过程。

公共政策的原则是指政策规划需要遵循的基本的原则。

主要原则①公正原则:指在政策规划是要兼顾相对主体利益,不能以牺牲一部分人利益地成全另一部分人②受益原则:指政策规划要切合公民实际,有具体的政策目标,使公民能从中得到益处。

受益是普遍性的,也有局部性的③系统性原则:指政策规划要从社会不同范围、不同领域、不同社会层次存在着的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出发,综合地、辨证地规划政策④权变原则:指政策规划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地认识影响政策规划的环境因素,灵活客观地选择规划方案⑤优化原则:指对同一政策问题要有多个政策规划方案以备选择(二)从以上理论看分为①公正原则。

也就是要兼顾政策相对主体的利益,不能以偏私去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而成全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只有坚持公正的原则,政策规划才能被普遍认同②系统原则。

中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大,政策规划如果采取短期行为,急功近利,则忽视了事物之间的纵向系统性。

(一)该省直机关招考公务员时面试引入公民旁听制度,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这一改革措施是对传统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一次创新,避免在用人问题上的不正之风,使得整个过程体现出“公平,公正,公开”,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也使得此项工作受到全面有效的监督(二)完善公务员制度还需要做到①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完善公务员制度的前提②解放思想是完善公务员制度的保证:更新公务员思想观念和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③创新制度是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关键:主要有理论创新和机制创新两方面④队伍建设是完善公务员制度根本。

第一,加大培训国度,造就德才兼备的复合型国家公务员,第二,加强管理,造就一支高效廉洁,相对稳定的公务员队伍,第三,加强公务员职能专业化与身份职业化管理。

⑤健全法规体系是完善公务员制度的根本保障。

第一,公务员管理必须有法可依;第二,公务员行为必须用法律加以规范(二)建议(1)对公务员的监督要引入长效机制,仅仅是一次面试监督是不够的(2)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切实提高政府职能,形成良好的社会竞争氛围,加快配套改革的步伐(3)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制度创新,大胆吸收两方先进的成熟的公务员管理制度。

公共管理案例分析

公共管理案例分析

公共管理案例分析A、案例分析:公共管理与中国改革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公共管理所涉及的领域中各种与改革不相适应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虽然经过20多年不懈的改革、调整,但是,多年的历史积弊想在短时间内全部解决是不现实的。

归结起来,我国目前公共管理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1、政府财政压力依然很大;2、在行政立法和执法上,存在重立法、管理,轻执行、监督等现象;3、政府机构依然庞大,政府职能虽然有所减少,但随着改革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政府的新职能也在增加;4、政府及其公务员的服务理念还较差,长官意识严重,存在官僚主义和腐败行为;5、人事成本居高不下。

机关、事业单位仍然存在大量冗员;人才选拔录用机制、绩效管理与评估机制、晋升机制、奖惩机制和公共责任机制尚未形成;6、行政效率低。

机构层次多、职责不清,互相推诿、扯皮,缺乏服务意识、成本意识等,使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无法走出“追求高效率——低效率——无效率”的循环。

综观各国公共管理改革实践,虽各有特色,但也有共性。

对中国来说,所采取的是渐进或分阶段进行的改革方式,即“摸着石头过河”的模式。

在这种改革的开始阶段,进行具有特色的试验,当取得成就和经验之后再加以推广;表现形式是体制改革由点到面,即抓住重点突破,进而逐步深化和渗透到全局的过程;具体的做法是先试点后推广,即任何改革措施的出台,都先在某个地方或企业进行试验,取得经验后再全面推广。

中国的公共管理过程也是这样一个过程。

借鉴国外的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结合我国的实际,我国的公共管理改革可着手于以下几个方面。

答: 1、构建适应WTO要求的公共管理体制;2、按照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建立“企业型政府”;3、进一步精兵简政提高服务意识和效率;4、加强公共管理法制建设;5、推进公共管理民主化和信息化改革。

1、案例内容介绍:“公地悲剧”、“卫生死角”与公共治理古希腊哲人亚里斯多德曾经断言:“凡是属于最多数人的公共事务常常是最少受人照顾的事务,人们关怀着自己的所有,而忽视公共的事务;对于公共的一切,他至多只留心到其中对他个人多少有些相关的事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公共管理学案例分析题(均为单选题)(1)据报道,某市一家工厂的一个基建项目,在申报过程中,一共盖了745个公章。

每个公章代表一个局、处、科或股的“舍我莫过”的关卡,要办事就得逐庙逐神一个个礼拜磕头,甚至还要烧香进贡。

无独有偶,该市的另一家集团公司开发的一个住宅小区项目,从1998年9月到2000年7月底,历时18个月,累计办理各类审批手续28项,前后盖了86颗图章,涉及33个审批部门,除土地批租费外,开发企业共支付拆迁费、墙改费、人防费等450多万元,但项目的审批手续却还未完结。

1、此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从体制角度分析源于(D)A.政企不分B.人员分流C.法制欠缺D.配置失衡2、此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从行政思想和观念角度分析源于(B)A.缺乏服务意识和独立意识B.缺乏服务意识和效率观念C.缺乏效率观念和法律意识D.缺乏独立意识和法律意识3、解决案例中问题的切入点应为(C)A.实现人员分流B.建立健全法制C.转变政府职能D.机构协调配置4、在新公共管理运动中,关于政府职能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于(B)A.政治职能B.经济社会职能C.文化职能D.军事职能5、政府可资利用的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工具有(D)A.协调、服务、评估、管理B.协调、服务、生产、管制C.评估、管理、供应、补贴D.供应、补贴、生产、管制(2)作为政府调控社会经济重要杠杆的行政审批权,长期以来保持着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运转形态,在市场经济下表现出严重的弊端:政府机构职能错位,办事效率低下,吃拿卡要屡禁不止。

国务院于2002年11月作出决定,取消789项行政审批。

这次取消的789项行政审批项目,涉及国务院56个部门和单位。

其中涉及经济管理事务的560项,涉及社会管理事务的167项,涉及行政管理事务及其他方面事务的62项;依据行政法规设定的81项,依据国务院文件设定的88项,依据部门规章设定的279项,依据部门文件设定的303项,依据部门内设机构文件设定的38项。

国务院决定要求,各部门、各地区要研究并及时处理行政审批项目取消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和问题,认真做好有关工作的后续监管和衔接,防止出现管理脱节。

要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建立“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的要求,进一步改变政府职能,继续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要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政府机构改革、实行政务公开和“收支两条线”管理以及其他有关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行政管理体制。

1、在政府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工具中,行政审批属于(D)A.供应工具B.补贴工具C.生产工具D.管制工具2、政府运用审批权,所针对的主要是(D)A.信息对称和内部性问题B.信息对称和外部性问题C.信息不对称和内部性问题D.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问题3、国务院对行政审批改革特别提出的原则为(D)A.自由、放权、合法、合理、公平B.自由、放权、经济、效能、监督C.合法、合理、经济、公平、责任D.合法、合理、效能、责任、监督4、行政审批所面对的相对人主要是(D)A.政府主体B.社会主体C.文化主体D.市场主体5、行政审批要解决的是(C)A.政府准入问题B.社会准入问题C.市场准入问题D.法律准入问题(3)南京市2004年底开展的“万人评议机关”活动结果揭晓。

根据群众评议,社会各界对该市市级机关作风建设的满意率和比较满意率达到百分之九十八以上,在评议中处于末位的三个机关单位主要负责人被进行了“诫勉谈话”。

这是南京市第四次开展万人规模的群众评议机关作风活动。

在二00一年底进行的首次万人评议中,南京市对排名“末位”的两名局长进行了免职处理,对另外三名局长进行“诫勉谈话”,此举曾在全国引起了强烈震动。

此后,该市每年年底都开展一次这样的评议活动。

较之以往,此次评议充实了一些新的措施,其中包括:建立评议人信息库;改进评议人的选取办法,除市级领导干部外,全部采用随机抽样的办法产生;《评议表》的发放改变以往直接发放和回收的单一方式,采取直接发放和回收、邮寄发放和回收、委托发放和回收三种方式,增强了随机性;在“中国南京”等网站以及当地报纸上开辟评议专栏,使更多的群众有机会同步参与评议活动。

据介绍,此次评议共发出《评议表》一万二千五百九十一份,回收一万二千0九十九份。

评议结果表明,有近四成评议人对南京市机关作风表示满意,比较满意的超过百分之五十八,满意度与上年相比保持相对稳定。

而在评议人所提的三千二百五十条具体意见中,表扬意见超过一半第一次占了多数。

思考题:1、在传统的公共行政范式下,科层制公共组织的绩效评价关注的是(C)A.人B.事C.过程D.结果2、案例中的绩效评估指标为(B)A.财务角度B.顾客角度C.内部业务角度D.创新和学习角度3、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政府部门的(D)A.岗位责任责任制B.政治责任制C.经济责任制D.目标责任制4、案例中的绩效评估体系属于(B)A.政府主导型B.社会主导型C.市场主导型D.部门主导型5、在组织的绩效管理中,其核心环节为(C)A.目标分析B.目标设计C.绩效评估D.绩效反馈(4)如今在香港,市民安坐家中便能获得24小时的政府服务已不是梦想。

目前,香港有六成的家庭使用互联网,其中有七成使用过“电子政府”服务。

市民足不出户,就能查询到职位空缺、报名参加公开考试、换领驾驶执照及车辆牌照、申领长者卡以及购买统计数据和政府刊物等。

香港特区政府资讯科技署署长黄志光对香港“电子政府”的发展目标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24(小时)x7(天)x365(天),这个数字意味着“电子政府”将超越传统政府部门服务上的时空限制,为市民提供高效和便捷的服务。

2003年,香港被评为全球“电子政府”发展地区最快的前10名。

香港特区政府与市民沟通的方式,由于“电子政府”的发展而显得更加方便、透明。

香港特区政府所有的决策局和部门均已设有中英文网站,而政府资讯中心网站已成为最受欢迎的政府网站。

政府经常就重要的政策建议或社会人士所关注的问题咨询公众意见。

市民可透过各决策局和部门的网站与政府接触,以电子邮件方式向政府表达意见。

在“香港政府新闻网”上,开辟了“读者来函”等专栏。

据透露,为使香港发展成为“领先的电子商务社会和数码城市”,香港特区政府资讯科技署今年7月1日将与其他相关部门成立“政府资讯科技总监办公室”,肩负包括为政府内部和社会各界制订资讯政策和计划等多项职责。

1、在现代社会中,最大的信息收集者----信息源为(A)A.政府B.社会C.市场D.公民2、建立电子化政府的前提为(A)A.信息收集B.信息分析C.信息流动D.信息公开3、电子化政府可以大大提升信息收信和处理的(B)A.全面性、公正性和效益性B.全面性、时效性和可靠性C.公正性、时效性和效益性D.时效性、可靠性和效益性4、政府信息的最终归属权应属于(D)A.利益集团B.政策集团C.工会D.公民5、电子化政府最基本的功能是(D)A.推动机构改革的功能B.实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功能C.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功能D.利用网络的信息传媒与资源共享的功能(5)据报道,10年前,某市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模式,组建起一个精干高效的政府机构,政府仅设有政府办、经济局等14个单位(经济局对应上级34个单位和兄弟县市的22个单位);党委仅设党务工作部和市委办。

这种改革,使得某市成为当时全国地方机构改革的5种模式之一。

如今,10年过去了,当年的这个“小政府典范”却重新走上了机构膨胀的老路。

10年中,该市精简的人员、机构逐渐反弹,机构由14个增至25个,党政工作人员由600人增至1300多人,再次出现“官”多“兵”少的现象,仅市委常委就达15人,正副市长9人。

1、该市机构改革失败的原因为(D)A.市场力量的发展壮大B.利益集团的力量强大C.社会力量的发展壮大D.行政权力的自我扩张性2、我国机构改革的主流理念为(C)A.大政府、大社会B.大政府、小社会C.小政府、大社会D.小政府、小社会3、我国现阶段政府行政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为(D)A.行政科学化B.行政民主化C.发展生产关系D.发展生产力4、与传统行政相比较,当代公共管理更注重(B)A.过程和投入B.过程和结果C.结果和产出D.投入和产出5、行政职能与行政活动的载体为(D)A.利益集团B.管制机构C.工会D.行政组织(6)实行政务公开,是现代公共行政改革的潮流和基本趋势。

1988年,河北省藁城市在全国首创公开办事制度、公开办事结果、接受群众监督,河北省海兴县在学习藁城市经验的基础上,在内容和形式上逐步趋向规范化。

中央纪委专门就藁城市、海兴县的经验发了通报,进行推广,一些省区市纷纷在本地加以推广。

十三届四中全会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后,推行政务公开提上了议事日程。

1996年中央纪委明确提出,要实行政务公开制度。

1997年中央纪委再次提出要继续推行政务公开制度。

此后,政务公开逐步进入推广阶段。

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对推行政务公开提出了明确要求。

十五大报告指出:“城乡基层政权机关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都要健全民主选举制度,实行政务和财务公开。

”党的十六大明确要求“要认真推行政务公开制度”。

中央纪委先后多次在全会上对政务公开工作作出部署,并在2000年7月召开的全国乡镇政务公开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上,对乡镇政务公开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具体要求。

2000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在全国乡镇政权机关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制度的通知》,明确了在乡(镇)推行政务公开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并对县(市)政务公开提出要求。

目前,全国政务公开工作呈现出稳步发展的良好势头。

乡镇政务公开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

各地按照便民高效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不断探索新的公开形式。

有的地方还推行了“点题公开”“一站式办公”等公开形式,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和充分肯定。

市(地)、县(市)级行政机关政务公开正在全面推行。

绝大多数市(地)、县(市)制定了推行政务公开的规范性文件,把公开的重点放在与事权、财权、人事权有关的事项上,增强了工作的透明度。

省(部)级行政机关政务公开逐步展开。

截至2004年底,31个省(区、市)和国务院各部门、直属机构已经推行政务公开,绝大多数建立了领导机构,制发了规范性文件,对本级政务公开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与此同时,全国大中小学校普遍实行了校务公开,很多地方的医院积极推行院务公开,水、气、电、公交等部门和行业普遍推行了办事公开制度。

1、我国政务公开的责任主体为(A)A.政府或受行政机关委托的有关组织B.社会群体C.利益集团D.人民群众2、我国政务公开的目标为(D)A.成为政府施政的基本制度B.精简政府机构和人员C.信息的沟通与反馈D.实现公平和效率3、我国政务公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C)A.效率优先、兼顾公平B.实事求是,让事实说话C.保障民主权利,维护群众利益D.以人为本4、实行政务公开是为了使人民享有(D)A.生存权、知情权和言论自由权B.生存权、参与权和监督权C.知情权、监督权和言论自由权D.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5、我国政务公开的原则为(A)A.信息公开、民主监督、追求效率B.信息公开、全面真实、民主监督C.民主监督、严格依法、及时便民D.严格依法、全面真实、及时便民(7)据有关媒体报道,在我国,排污权交易的第一个典型案例出现在江苏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