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分析法_讲得很好

合集下载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

运用层次分析法建模,大体可分为下 面四个步骤: (1)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2) 构造比较判断矩阵; (3) 在单准则下的排序和一致性检验; (4) 层次总排序和一致性检验。
二、递阶层次结构的建立
层次分析法首先把决策问题层次化。 所谓层次化就是根据问题的性质以及要达 到的目标,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的因素,并 按各因素间的隶属关系和关联程度分组, 形成一个不相交的层次。 引例 现有杭州(P1)、北戴河(P2)和桂 林(P3)三个旅游地,现从景色、费用、饮 食、住宿和旅途5个方面进行选择。
2013数学建模培训
第5讲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及应用”学习内容
1. 层次分析法主要用于解决何种问题? 2. 层次分析法的大致步骤。 3. 层次分析法通常将决策问题分为哪几个 层次,各层次间关系如何? 4. 如何构造判断矩阵? 5.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问题。 6. 何谓单准则下的排序? 7. 如何用特征根法确定相对权重,其理论
2,4,6,8 表示上述相邻判断的中间值。
倒数:若元素i和元素j的重要性之比为aij ,那么元素j与元 素i的重要性之比为aji=1/ aij 。
例如,引例中的准则层比较判断矩阵 可以设为
景 色 费 用 住 宿
饮 旅 食 途
C1 C2 C3 C4 C5
C1 1 C2 2 A C3 1 / 4 C4 1 / 3 C5 1 / 3 1/ 2 4 1 7 1/ 7 1 1/ 5 2 1/ 5 3 3 5 5 1 / 2 1 / 3 1 1 1 1 3
1.929 0.643 归一化 行和 0.849 0.283 0.222 0.074
W 0.643, 0.283, 0.074

现代汉语·语法·3(层次分析)

现代汉语·语法·3(层次分析)

• ┗━━━┻━━┛ ┗━━━┻━━┛
• 复杂短语: 学 新 课程 住 高 楼

┃ ┗┳┛ ┃┖┳┛

┗━━┛
┗━┛
二、层次分析法
(一)层次分析法1
• 层次分析一般是拿到一个语言片段之后尽可能地 对它进行一分为二的切分,一直切分到词为止。 例如:
学习文化非常认真
学习文化
非常认真
学习
文化
非常
认真
(一)层次分析法2
对完整的意义,词语的组合就会出现一个先后的 顺序。例如:

我很


┃ ┗━┳━┛

┗━━━━┛
简单短语与复杂短语
• 1、三个或三个以上词组合在一起,并且构成两 个或以上层次的,叫做复杂短语。
• 2、简单短语与复杂短语的最主要区别是看能否 分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层次。例如:
• 简单短语:
• 机关、学校和工厂 讨论、研究并通过
• 坐车的人都希望顺利到达目的地



正 偏正
述宾
述宾 偏正
坐车的 人

希 望
顺 利
述宾
到达 目的地
六、关于中心词分析法
关于中心词分析法1
• 这是传统语言学关于句子分析的一种典型方式。 • 传统语法认为,句子是由词组合而成的,所以句
子成分是由词充当的(传统语法其实没有“词组” 这一概念)。
• 分析句子时,先找出主干,即先找出主语和谓语。 比如:

┗━┛┗━━┛
(三)双宾语的层次切分
• 我 问 你 两个 问题
• │主││谓

• ┗━┛┗━━━━━━━━━━━━┛

优选第七讲层次分析法

优选第七讲层次分析法
1、建立问题的递阶层次结构
➢ 在研究社会、经济、管理等复杂问题时,首先要把问题 条理化、层次化,构造出一个层次分析的结构模型。 ➢ 将复杂问题分解为称之为元素的各组成部分,把这些元 素按属性不同分成若干组,以形成不同层次。同一层次的元 素作为准则,对下一层次的某些元素起支配作用,同时它又 受上一层次元素的支配。这种从上至下的支配关系形成了一 个递阶层次。层次模型中,用作用线表明上一层次因素同下 一层次的因素之间的关系。 ➢ 处于最上面的的层次通常只有一个元素,一般是分析问 题的预定目标或理想结果。中间层次一般是准则、子准则。 最低一层包括决策的方案。层次之间元素的支配关系不一定 是完全的,即可以存在这样的元素,它并不支配下一层次的 所有元素。
第一节 层次分析法的思想和原理
➢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是美国著名的运筹学家T.L.Satty等人在 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的多准则决策方法。 ➢ 这一方法的特点,是在对复杂决策问题的本 质、影响因素以及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之后 ,构建一个层次结构模型,然后利用较少的定量 信息,把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从而为求解多 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 供一种简便的决策方法。
(1) 从上到下顺序地存在支配关系,并用直线段 表示。除第一层外,每个元素至少受上一层一个元 素支配,除最后一层外,每个元素至少支配下一层 次一个元素。上下层元素的联系比同一层次中元素 的联系要强得多,故认为同一层次及不相邻元素之 间不存在支配关系。
(2) 整个结构中层次数不受限制。 (3) 最高层只有一个元素,每个元素所支配的元 素一般不超过 9 个,元素多时可进一步分组。 (4) 对某些具有子层次的结构可引入虚元素,使 之成为递阶层次结构。

老师鼓励学生学好功课层次分析法

老师鼓励学生学好功课层次分析法

数学作为一门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和开发学生智力的严谨学科,对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也有着很高的要求。

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执行的是“一刀切”的教学理念,这一教学理念完全没有考虑到学生基础知识与数学能力的差异性,致使老师难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所以,老师将分层教学法运用到初中数学教学当中,此教学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

一、分层教学法的含义和意义分层教学法是在学生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老师对学生实施的分层教学,从而达到不同层次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

分层教学法的实施,一方面可以从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所有学生体验到学有所成的成就感,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另一方面老师还可以对各层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巧妙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方案,这极大地锻炼了老师的组织调控与随机应变能力。

总而言之,分层教学法的应用,对于教学的各个方面都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分层教学法的实施1.根据教材大纲的内容,确定分层目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由于每个学生对老师讲课内容的理解存在差异,所以老师应该根据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因材施教[2]。

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上课听讲的认真度、理解力、做题方面不同的情况,依据教材大纲的内容给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比如,有的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很强,在老师讲课的时候可以跟上老师讲课的进度并且对老师提的问题对答如流,这样的学生老师就可以在他们完成基础知识之后,再给他们布置一些有难度并且有多种解答方式的题目,这样不仅加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让学生对数学更感兴趣。

对于学习中等的学生,老师可以降低解题难度,要求他们熟练的掌握基础知识之后,再对老师出的题目进行解答,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还可以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理解能力。

但是,对于基础知识偏差的学生,老师就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给学生讲解,并多和学生进行沟通,让学生从简单的知识和习题开始学习,多做一些简单题型以此来巩固老师讲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可以加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层次分析法讲得很好-课件

层次分析法讲得很好-课件
在深入分析所面临的问题以后,应将问题所包含的 因素划分为下面的层次,如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 ,方案层,措施层等等,用框图的形式说明层次的递 阶结构与因素的从属关系。当某个层次包含的因素较 多时,可以将该层次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个层次。 对于上例,经过分析后,上面五个措施可以归结为 三个方面的准则,即 (1)调动职工劳动积极性 (2) 提高企业技术水平; (3) 改善职工物质文化生活。
11
(2) 相对于调动职工劳动积极性准则,各方案之间的重要
性比较 (判断矩阵B1—S):
S1 S2 S3 S4 S5
S1 1
2 3 4 7
S 2 1 / 2
1
3
2
5
S3 S4
1 / 3 1 / 3 1 / 4 1 / 2
1 1/2 21
1
3
S 5 1 / 7 1 / 5 1 1 / 3 1
6
以上三个准则都是以合理使用企业利润,促进 企业发展为目的的。因此,整个层次结构分析 模型可以分成三层: 最高层 (目的层)——合理使用利润,促进企业 发展。 中间层 (各种使用企业留成利润方案所应当考 虑的准则)——进一步调动广大职工劳动积极 性,大力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尽力改善职工物 质文化生活。 最低层(所考虑的五种措施)—选择最优方案 。这种层次结构分析模型可用下图所示。
层次分析法讲得很好
精品jing
易水寒江雪敬奉
使用层次分析法的关键问题是要搞清楚问题的 背景和条件,要达到的目标、涉及的因素和解 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案等等。这就需要将问题概 念化,构成概念之间的逻辑结构关系,即层次 结构模型,然后通过建立判断矩阵,进行排序 计算,最后就能得到满意的决策结果。 下面通过一个实际例子扼要介绍层次分析法的 基本原理和步骤。

第6讲 层次分析法

第6讲 层次分析法

第6讲层次分析法6.1 层次分析法产生与发展传统的常用的研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定量方法有:函数分析方法:利用经典的数学工具分析观察的因果关系;统计分析方法:利用大量观测数据寻求统计规律,用随机数学方法描述(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现象的规律。

定量分析方法对于社会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最优化模型,曾一度在决策问题中得到非常广泛应用。

但在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难以构造合适的模型。

即使构造出数学模型,有时也难以准确说明问题或者难以执行;第二,决策问题带有相当多的主观性,而这很难体现在最优化模型中;第三,庞大的模型成本太大,难以理解;由于存在上述问题,人们重新思考数量方法在社会科学中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决策问题,如何既考虑数学分析的精确性,又考虑人类决策思维过程及思维规律,即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icess,简称AHP)是由美国运筹学家T·L·Satty教授于本世纪70年代提出的,是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论。

它的特点是把复杂问题中的各种因素通过划分为相互联系的有序层次,使之条理化,根据对一定客观现实的主观判断结构(主要是两两比较)把专家意见和分析者的客观判断结果直接而有效地结合起来,将一层次元素两两比较的重要性进行定量描述。

而后,利用数学方法计算反映每一层次元素的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权值,通过所有层次之间的总排序计算所有元素的相对权重并进行排序。

层次分析法吸收利用行为科学的特点,是将决策者的经验判断给予量化,对目标(因素)结构复杂而且缺乏必要的数据情况下,采用此方法较为实用,是一种系统科学中,常用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因而成为系统分析的数学工具之一。

层次分析法自1982年被介绍到我国以来,以其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地处理各种决策因素的特点,以及其系统灵活简洁的优点,迅速地在我国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内,如能源系统分析、城市规划、经济管理、科研评价等,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应用。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

国际关系研究的层次分析方法国际关系研究的目的——是发现国际关系的一般性规律和有序的行为模式。

国际关系研究者重视学理思辨和学术分析,希望通过国际关系知识的系统化,不能完全单凭个人经验来研究国际关系的传统做法,主张应科学的分析国际关系中的事件和国际行为体的行为。

强调客观事物的内部关系是有序的,而且认为通过观察事实、创立理论、验证假说就可认知这些关系。

科学的功能就是创立和发展表述、解释和预测客观事物的理论。

国际关系研究者的工作就是找出涉及国际关系中的变量(两个或多个),并发现这些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变量:就是可以有不同取值的某个概念。

例如,一个国家的民主程度、某个政党在两党制选举中获得的选票。

自变量:是作为因果理论或假设中的原因的现象。

例如,在“识字产生民主”的假设中,识字率就是自变量。

因变量:是因果理论或假设中作为结果的现象,例如,在“识字产生民主”的假设中,民主程度就是因变量。

中间变量:是因果理论解释中作为中间现象的变量,其由自变量引起,并引发因变量。

例如,在“日照产生光合作用,而光合作用促进生长”的理论解释中,光合作用就是中间变量。

一个具体的变量究竟是因变量、自变量还是中间变量取决于研究内容,并随着研究内容的变化而变化。

如,在A导致B的陈述中,A是自变量;在C导致A的陈述中,A则变成了因变量;在C导致A,而A又导致B的陈述中, A则又变成中间变量。

此外,还有条件变量和研究变量。

条件变量:是构成前提条件的变量。

它的值制约着自变量或中间变量对因变量和其他中间变量的影响程度。

如,在“只有得到降水的情况下,日照才能促使生长”的假设中,降水量就是条件变量。

研究变量:在研究中作为原因或结果而被探究的变量就是研究变量。

在一个课题中,研究变量可以是自变量、因变量、中间变量、也可以是条件变量。

层次分析法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研究方法,在当今的国际关系研究中被广泛应用。

所谓“层次”是指影响国际关系的诸要素的层次。

一般来讲研究者总是建议从两到六个可能的层次出发去研究国际关系。

02第二讲--层次分析法

02第二讲--层次分析法

第二讲层次分析法2.1 句子成分分析及其局限句子成分分析法又叫中心词分析发。

要点大致如下:(一)以单句为分析对象。

(二)句子有六大成分——主语、述语(谓语)(主要成分);宾语、补足语(黎锦熙,如“他成了班长...”)(连带成分);形容词性附加语(今..”“他们请我做报告天的定语)、副词性附加语(状语和补语)(附加成分)。

(三)句子成分原则上只能是词。

(四)分析手续:先找出全句主要成分主语和述语,再决定述语后有无连带成分宾语或补语,最后指出句中所有的附加成分。

句子成分分析法的优点:可以让人一下子把握住句子的脉络。

在分析长句时,更能显示其优越性:(1)我国首升空的“神州-3号”模拟载人飞船经过264个小时在太空运行之后按照原先预定的时间安全、准确地返回原先计算好的我国西北某地区的地面。

句子成分分析法的局限性:第一:离了枝叶,主干不成立或站不住,或不是原句子的意思。

(2)他贪图安逸。

(3)于福的老婆是小晴的娘.。

第二:离了枝叶,主干虽能成立,但意思发生了变化。

(4)我们都不懂。

(我们懂)(5)祥林嫂死了当家人。

(祥林嫂死了)(6)不合格的党员清除了。

(党员清除了)第三:不能有效分化歧义。

(7)照片放大了一点。

(“放得不是很大”,“放得过于大了”)(8)我也去上海。

第四:不利于发现某些词语的用法特点。

(9)a.我们白白浪费了几个小时。

*b.我们白浪费了几个小时。

2.2 句法构成的层次性一个句子或句法结构总是按一定的句法规则一层一层地进行组合的。

例如:(10)他刚到。

“刚”跟“他”不发生直接的关系,“刚”先跟“到”构成修饰关系,然后“刚到”一起再跟“他”构成主谓关系。

这种构造特性一般称为“句法构造的层次性”。

2.3 关于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实际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切分,一是定性。

切分解决一个结构的直接组成成分到底是哪些(从哪儿切分);定性解决切分所得的直接成分之间在句法上是什么关系。

(张三吃苹果/ 张三吃苹果(主谓?述宾?))切分一般用画线法,也用树结构;定性一般用阿拉伯数字标示,再加简明的文字说明。

第二十八讲 层次分析法简介

第二十八讲 层次分析法简介

第二十八讲层次分析法简介层次分析法是对复杂问题作出决策的一种简明有效的新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以前在社会、经济、生物、心理、组织管理等领域只能定性描述的因素、事物和概念等,现在迫切需要作出量化研究。

层次分析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这种需要。

它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根据问题的总目标,以系统的观点,把问题分解成若干因素,并按其支配关系构成递阶层次结构模型,然后应用两两比较的方法确定决策方案之间的相对重要性,从而获得满意的决策。

一、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路与人对一个复杂问题的思维、判断过程大体上是一样的。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五一”长假期间你准备去旅游,是去风光秀丽的苏杭二州,还是去迷人的海南三亚,或者是去长春净月旅游村就近一游?假期不过七天,三地均游不可能,因此你必须对此作出选择与决策。

不妨设上面三个旅游方案为P1,P2和P3,你会根据诸如景色、费用、居住和旅途条件等一些准则去反复比较那三个侯选方案。

首先,你会确定这些准则在你的心目中各占多大比重,如果你经济宽绰,醉心旅游,便会特别看重景色条件,而平素俭朴或手头拮据的人则会优先考虑费用,中老年旅游者还会对居住、饮食等条件寄以较大关注。

其次,你会就每一个准则将三个方案进行对比,例如,P2景色最好,P1次之;P3费用最,P1次之;P1居住条件较好,P2次之等等。

最后。

你要将这几个层次的比较进行综合,在P1、P2、P3中确定哪个作为最佳地点。

上面的思维过程可以加工整理成以下几个步骤:1.将决策问题分解为三个层次,最上层为总目标层,即选择旅游地;最下层为方案层,分P1、P2、P3三个供选择方案;中间层为准则层,有景色、费用、居住与饮食、旅途四个准则。

各层间的联系用相连的直线段表示(如图6-1)2.通过相互比较确定各准则对于目标的权重,各方案对于每个准则的权重。

注意,这些权重在通常人的思维过程中一般是定性的,但在层次分析中则要给出权重的定量描述方法。

现代汉语语法 层次分析法

现代汉语语法  层次分析法


a) 不~ 很~ 补 谓 状

突然 + + + + +

忽然 - - - - +

b) 不~ 很~ 补 谓


+
+++

雪白 -
-
+
-

白色 -
-
-
-

c) 主 在~ 三天~ 春节~

以前 + +
+
+

过去 + +
-
-
对比分析(contrative analysis)
通过对比发现、了解两个语言成分之间的异同。 能用来对比的成分,首先它们应该有某些共同
墓室里壁画有40余幅。
说“生、死”与“前”的组合
俺兄弟生前说,别为他难受……(冯德英《迎春花》)
他死前曾对我说,要求批准他为共产党员。(李晓明、 韩安庆《平原枪声》)
他生前很痛苦。
他死前很痛苦。
崇祯的生母姓刘,生前地位很低,……(姚雪垠《李 自成》)
崇祯的生母姓刘,死前地位很低,……
若干个直接成分的层级构成的,而每一个较低层次的成 分都是由较
高层级的组成部分。显然,层次分析的客观基础就是语 法构造的层
次性。
吃→吃(苹果)[组合性扩展] →(我)(吃(苹果))[组合性扩展] →(我)(吃((一个)苹果))[更迭性扩展] →(我)(吃((一个)((红)苹果)))[更迭
层次分析法的局限性
层次分析法也有它的局限性。它只能揭示句子内部的 构造层次和显形的语法关系,不能揭示句法结构内部的隐 性语法关系。例如:

第七讲层次分析法1

第七讲层次分析法1

• 层次分析法是社会、经济系统决策中的有效工具。 其特征是合理地将定性与定量的决策结合起来, 按照思维、心理的规律把决策过程层次化、数量 化。是系统科学中常用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 • 该方法自1982年被介绍到我国以来,以其定性与 定量相结合地处理各种决策因素的特点,以及其 系统灵活简洁的优点,迅速地在我国社会经济各 个领域内,如工程计划、资源分配、方案排序、 政策制定、冲突问题、性能评价、能源系统分析、 城市规划、经济管理、科研评价等,得到了广泛 的重视和应用。
w1 w2 w2 w2 wn w2


w1 wn w2 wn wn 特征根为n
Aw nw
但允许范围是 多大?如何界 定?
• 非零特征根n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归一化后可作为权向量
对于不一致(但在允许范围内)的成对比较阵 A, Saaty等人建议用对应于最大特征根 的特征向量作为权向量w ,即
1 2 500
500 n 1
n
Saaty的结果如下 随机一致性指标 RI
n RI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0 0 0.58 0.90 1.12 1.24 1.32 1.41 1.45 1.49 1.51
CI 定义一致性比率 : CR RI CI 0.1 时,认为 A 一般,当一致性比率 CR RI
• 决策是指在面临多种方案时需要依据一定的标准选 择某一种方案。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决策问题。举例 • 1. 在海尔、新飞、容声和雪花四个牌号的电冰 箱中选购一种。要考虑品牌的信誉、冰箱的功能、 价格和耗电量。 • 2. 在泰山、杭州和承德三处选择一个旅游点。 要考虑景点的景色、居住的环境、饮食的特色、交 通便利和旅游的费用。 • 3. 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数学教育中选择一 个领域申报科研课题。要考虑成果的贡献(实用价 值、科学意义),可行性(难度、周期和经费)和 人才培养。

层次递进分析法详解

层次递进分析法详解

RI为层次总排序随机一致性指标。
i 1
其计算公式为: m RI ai RIi
i 1
CIi为Ai相应的B层次中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
RIi为Ai相对应的B层次中判断矩阵随机一致性指标
并取
CR
CI
RI
当 一CR致性0.。10
,认为层次总排序的结果具有满意的
➢综合重要度的计算
因素及权重
C1
C2

(1) 1
(1) 2

P1
(2)
(2)
11
12

P2
(2) 21
(2) 22

Ck
(1) k
(2) 1k
(2) 2k
组合权重 V(2)
k
v(2) 1
(1) (2) j 1j
j 1
k
v(2) 2
(1) (2) j 2j
j 1
k
Pn
(2) n1
(2) n2
按行相乘求1/n方
i'
1.442
0.275
归一处理
0.593
0.341
0.065
(二)一致性检验
• 一致性检验:只有当矩阵完全一致时,判断矩
阵A才存在 max n ,而不一致时,max n 即可用 (max n) 这个差值大小来检验一致性
的程度,一般用 C.I. 这个一致性指标表示
• C.I. 越大,表明判断矩阵偏离完全一致性的程度
(一)权重计算方法
1、和法(每一列归一化后近似权重)
第一步:A 的元素按列归一化;
a11 a21 an1
n
ai1
i 1
a12 a22

层次分析法——精选推荐

层次分析法——精选推荐

国际关系研究的层次分析方法国际关系研究的目的——是发现国际关系的一般性规律和有序的行为模式。

国际关系研究者重视学理思辨和学术分析,希望通过国际关系知识的系统化,不能完全单凭个人经验来研究国际关系的传统做法,主张应科学的分析国际关系中的事件和国际行为体的行为。

强调客观事物的内部关系是有序的,而且认为通过观察事实、创立理论、验证假说就可认知这些关系。

科学的功能就是创立和发展表述、解释和预测客观事物的理论。

国际关系研究者的工作就是找出涉及国际关系中的变量(两个或多个),并发现这些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变量:就是可以有不同取值的某个概念。

例如,一个国家的民主程度、某个政党在两党制选举中获得的选票。

自变量:是作为因果理论或假设中的原因的现象。

例如,在“识字产生民主”的假设中,识字率就是自变量。

因变量:是因果理论或假设中作为结果的现象,例如,在“识字产生民主”的假设中,民主程度就是因变量。

中间变量:是因果理论解释中作为中间现象的变量,其由自变量引起,并引发因变量。

例如,在“日照产生光合作用,而光合作用促进生长”的理论解释中,光合作用就是中间变量。

一个具体的变量究竟是因变量、自变量还是中间变量取决于研究内容,并随着研究内容的变化而变化。

如,在A导致B的陈述中,A是自变量;在C导致A的陈述中,A则变成了因变量;在C导致A,而A又导致B的陈述中,A则又变成中间变量。

此外,还有条件变量和研究变量。

条件变量:是构成前提条件的变量。

它的值制约着自变量或中间变量对因变量和其他中间变量的影响程度。

如,在“只有得到降水的情况下,日照才能促使生长”的假设中,降水量就是条件变量。

研究变量:在研究中作为原因或结果而被探究的变量就是研究变量。

在一个课题中,研究变量可以是自变量、因变量、中间变量、也可以是条件变量。

层次分析法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研究方法,在当今的国际关系研究中被广泛应用。

所谓“层次”是指影响国际关系的诸要素的层次。

一般来讲研究者总是建议从两到六个可能的层次出发去研究国际关系。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讲课文档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讲课文档
现在十四页,总共七十九页。
2.1、两两比较法
在建立递阶层次结构后,上下层元素间的隶属关系就被 确定了。假设以上一层次元素C为准则,所支配的下一 层次的关系为u1,u2,…,un,我们的目的是要按它们对于 准则C相对重要性赋予u1,u2,…,un相应的权重。对于有 些问题可以直接给出权重,如学生的考试成绩、某工 程的投资额……。但在大多数社会经济活动中,尤其是 较复杂的问题中,元素的权重无法直接获得,这就需 要通过适当的方法导出它们的权重。AHP所用导出权 重的方法就是两两比较方法。
要作n(n-1)/2次成对比较即可。但要求这n(n-1)/2次
断矩阵A一定满足一致性。比较全部一致,太苛刻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并不要求比较判断矩阵A一定 要满足一致性.
2.2、比较判断矩阵的四个说明 关于比较判断矩阵,有以下四个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说 明:
现在十九页,总共七十九页。
⑴为什么要用两两比较?
元素 标度 1
3
aij
5
7
9
表3-1 元素aij取值的规则


以上一层某个因素为准则,本层次因素i与因素j相比, 具有同样重要。
以上一层某个因素为i比准j则稍,微本重层要次。因素i与因素j相比,
以上一层某个因素为准则,本层次因素i与因素j相比, i比j明显重要。
以上一层某个因素为准则,本层次因素i与因素j相比, i比j强烈重要。
1 即A11.aa.11.n2
a12 1 ... 1 a2n
... a1n
... ... ...
a.12.n.为比较判断矩 . 阵
具有上述三个特点的n阶矩阵称为正互反矩阵。
现在十七页,总共七十九页。
在引例的图3-1中, 以满意的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
|_动_|_宾_| |定)_中_|
23、艰苦磨练了他的性格
|_主||______谓_____ |
|_动__|__宾____|
|定_)_中_|
24、潜身于生活海洋的作家
|_______定______)_中____词__|
就是说,视觉上的直观、明了与内容上的完整、深入,二者不可得兼,这是成分分析法作为一种学术方法的自身的矛盾,是一种理论上的缺欠。
为了克服成分分析法的这一缺点,《教材》创造了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的优点是,采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将一个复杂短语或句子的结构切分为两部分,这是第一层次。每一部分再切分为两部分,这是第二层次。如此类推,一直切分到词为止。这样,词与词如何组合成短语,短语与短语如何组合成更复杂的短语或句子,在结构上设层次上清楚明白。
说明:“边”是副词
20、为此作出自己应有贡献
|_状]_______中_______|
|介词||_动_|___宾______|
|中<补||_定)__中___|
|_定)_中_|
|状]中|
21、我们的民族语言里流淌着民族的血液
|_____主________||_____谓________ |
2为了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
|_介__________词_______|
|_动_|____宾_______|
|_定_?_)__中____|
|_定)中_|
3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成果
|_动__|____宾__________|
|__主___||___谓____ |
|_定)中_||_动|__宾__|
|定)中|
29、屋檐下挂着一串串的冰柱
|_主__||____谓_________ |

层次分析法例题资料讲解

层次分析法例题资料讲解

层次分析法例题专题:层次分析法一般情况下,物流系统的评价属于多目标、多判据的系统综合评价。

如果 仅仅依靠评价者的定性分析和逻辑判断,缺乏定量分析依据来评价系统方案的 优劣,显然是十分困难的。

尤其是物流系统的社会经济评价很难作出精确的定 量分析°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由美国著名运筹学家萨蒂(T.L. Saaty)于1982年提出,它综合了人们主观判断,是一种简明、实用的定性 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系统分析与评价的方法。

目前,该方法在国内已得到 广泛的推广应用,广泛应用于能源问题分析、科技成果评比、地区经济发展方 案比较,尤其是投入产出分析、资源分配、方案选择及评比等方面。

它既是一 种系统分析的好方法,也是一种新的、简洁的、实用的决策方法。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从一堆同样大小的物品中挑选出最重的物品。

这 时,一般是利用两两比较的方法来达到目的。

假设有n 个物品,其真实重量用 W1 , W2,--W n 表示。

要想知道W1 , W2,--W n 的值,最简单的就 是用秤称出它 们的重量,但如果没有秤,可以将几个物品两两比较,得到它们的重量比矩阵 A 。

W/叫/讥zWVV.VVPW/1V如果用物品重量向量W=[W1,W2右乘矩阵A,则有:由上式可知,n 是A 的特征值,W 是A 的特征向量。

根据矩阵理论, 矩阵A 的唯一非零解,也是最大的特征值。

这就提示我们,可以利用求物/W2 /W2叫/W]叫/叫/W]W1"'2/ W] W’r / us• • •/w” • • •■nw 2/ W]叫/ “2 叫=nW品重量比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的方法来求得物品真实的重量向量W。

从而确定最重的物品。

将上述n个物品代表n个指标(要素),物品的重量向量就表示各指标(要素)的相对重要性向量,即权重向量;可以通过两两因素的比较,建立判断矩阵,再求出其特征向量就可确定哪个因素最重要。

第四讲 中心词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

第四讲  中心词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
他从小贪图安逸。(*他贪图) 他的想法都合乎事实。(*想法合乎) 封建思想必须清除。(*思想清除) 合格产品占百分之九十。(*产品占)
实用文档
B、有的句子“主干”虽成立,但并不表示句子的基 本意 思,甚至表示跟原意相反的意思。如:
我弟弟不喜欢京剧。(≠弟弟喜欢) 他死了爷爷。(≠他死) 北京队大败天津队。(≠北京队败) 你可便宜他了。(≠你便宜) 无原则的团结对革命事业有害。(≠团结有害)
我拉了他一把
他从书包里拿出一
本书来
实用文档
6. 多项修饰语的切分 ①联合式多项定语
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的老人
忠诚坦白积极正直
②递加式多项定语 学校刚来的一位外籍教师
实用文档
一部形象的中国封建社会没落史
③直接式修饰定语 炮兵团团长的司机的女儿
实用文档
• 肥大的运动员的衣服 • 高大的运动员的衣服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美国描写语言学运用层次分析,只讲切分,不讲定 性,即只要求指明每一层面上的直接组成成分即可;汉 语中运用层次分析则不但讲切分,还要讲定性,要指明 直接组成成分之间的语法关系,因为:
在印欧语里,词类与句法成分基本是一一对应的 ,标明一个句法结构的直接组成成分的词性,也就间接 地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第四讲 中心词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
实用文档
一、中心词分析法(成分分析法)
1.中心词分析法的内涵
2.中心词分析法图解方法
⑴ 划线分析法
比较通用的符号是:
主语= 谓语 — <>
定中
6.他首先听到的是海潮的声音


实用文档
7.他读书的地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4)相对于改善职工物质文化生活准则, 各方案之间的重要性比较 (判断矩阵 B3—S):
S1 S2 S3 S4 S1 S2 S3 1 3 1 1 1 3 1/3 1/3 1 1/3 1/3 1 S4 3 3 1 1
层次模型
13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一、建立层次结构分析模型 二、构造判断矩阵 三、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四、层次总排序 五、层次总排序的一致性检验
2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一、建立层次结构分析模型 二、构造判断矩阵 三、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四、层次总排序 五、层次总排序的一致性检验
22
五、层次总排序的组合一致性检验
在层次分析法的整个过程中,除了对每一个判断矩阵进 行一致性检验外,还要进行所谓的组合一致性检验。 组合一致性检验可以逐层进行。
2
某工厂在扩大企业自主权后, 某工厂在扩大企业自主权后,有一笔企业留成利润要由厂 领导和职工代表大会决定如何使用。可以供选择的方案有: 领导和职工代表大会决定如何使用。可以供选择的方案有: (1) 作为奖金发给职工 (2) 扩建职工宿舍、食堂、托儿所等福利设施 扩建职工宿舍、食堂、 (3) 办职工业余技术学校 (4) 建图书馆、俱乐部、文工团与体工队 建图书馆、俱乐部、 (5) 引进技术设备进行企业技术改造 这些方案都有其合理的因素, 这些方案都有其合理的因素,但哪一个方案更能调动 职工的积极性,更能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呢?这是厂领导和职 职工的积极性,更能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呢 这是厂领导和职 工代表大会所面临的需要分析决策的问题。 工代表大会所面临的需要分析决策的问题。
15
CI =
λmax − n
n −1
λmax 为 的 大的 征 A 最 特 值
一致性指标 随机一致性指标
判断 矩阵 阶数n RI 1 0 2 0 3 0.58 4 0.9 5
CI =
λmax − n
n −1
6
7
8
9
10
1.12 1.24 1.32 1.41 1.45 1.49
一致性比率
λmax − n CI CR = = RI RI ⋅ (n −1)
5
一、建立层次结构分析模型
在深入分析所面临的问题以后, 在深入分析所面临的问题以后,应将问题所包含的 因素划分为下面的层次,如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 因素划分为下面的层次, 目标层,准则层, 方案层,措施层等等 等等, ,方案层,措施层等等,用框图的形式说明层次的递 阶结构与因素的从属关系。 阶结构与因素的从属关系。当某个层次包含的因素较 多时,可以将该层次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个层次。 多时,可以将该层次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个层次。 对于上例,经过分析后, 对于上例,经过分析后,上面五个措施可以归结为 三个方面的准则, 三个方面的准则,即 (1)调动职工劳动积极性 调动职工劳动积极性 (2) 提高企业技术水平; 提高企业技术水平; (3) 改善职工物质文化生活。 改善职工物质文化生活。
7
目 标(A) 层
合理使用企业利润 促进企业发展 提高企 业技术 水平B2 改善职工 物质文化 B 生活B3
调动职 准 工劳动 则(B) 层 积极性B1
措 施 层 (S)
8
发奖 金S1
扩大集 体福利 事业S2
办职工 业余技 校S3
建图书馆 引进新 俱乐部文 技术设 体工队S4 备S5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3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HP)求解流程图 )
建立 层次 结构 分析 模型
构造 判断 矩阵
层次单 排序及 其一致 性检验
层次 总排 序
层次总 排序的 一致性 检验
4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一、建立层次结构分析模型 二、构造判断矩阵 三、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四、层次总排序 五、层次总排序的一致性检验
6
以上三个准则都是以合理使用企业利润, 以上三个准则都是以合理使用企业利润,促进 企业发展为目的的。因此, 企业发展为目的的。因此,整个层次结构分析 模型可以分成三层: 模型可以分成三层: 目的层)——合理使用利润,促进企业 合理使用利润, 最高层 (目的层 目的层 合理使用利润 发展。 发展。 中间层 (各种使用企业留成利润方案所应当考 各种使用企业留成利润方案所应当考 虑的准则)——进一步调动广大职工劳动积极 虑的准则 进一步调动广大职工劳动积极 性,大力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尽力改善职工物 质文化生活。 质文化生活。 最低层(所考虑的五种措施)—选择最优方案 最低层(所考虑的五种措施) 选择最优方案 这种层次结构分析模型可用下图所示。 。这种层次结构分析模型可用下图所示。
层次模型
矩阵中的数值为两个准则相对于总目标重要性比 较的数值判断。例如第二行第一列元素B21=5表 示相对于企业发展来说,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准则 B2同调动职工劳动积极性准则(B1)相比,前者比 后者明显重要。其余类推。
11
(2) 相对于调动职工劳动积极性准则,各方案之间的重要 性比较 (判断矩阵B1—S):
1
使用层次分析法的关键问题是要搞清楚问题的 背景和条件,要达到的目标、 背景和条件,要达到的目标、涉及的因素和解 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案等等。 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案等等。这就需要将问题概 念化,构成概念之间的逻辑结构关系 逻辑结构关系, 念化,构成概念之间的逻辑结构关系,即层次 结构模型,然后通过建立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 结构模型,然后通过建立判断矩阵,进行排序 计算,最后就能得到满意的决策结果。 计算,最后就能得到满意的决策结果。 下面通过一个实际例子扼要介绍层次分析法的 基本,CR分别 为:
0.439 0.264 W = 0.089 0.146 0.061
17
CI = 0.032 , λmax =5.127 , CR= 0.029 R =1.12 I
判断矩阵B2—S相对重要性权值及λmax,CR分别 为:
S1 S2 S3 S4 S5 S1 1 1/ 2 1/ 3 1/ 4 1/ 7 S2 S3 S4 S5 2 3 4 7 1 3 2 5 1/ 3 1 1/ 2 1 1/ 2 2 1 3 1/ 5 1 1/ 3 1
层次模型
(3)相对于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准则,各方案之间的重要性 比较 (判断矩阵B2—S): S2 S3 S4 S5 S2 1 1/7 1/3 1/5 S3 7 1 5 3 S4 3 1/5 1 1/3 S5 5 1/3 3 1
14
三、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所谓单排序是指本层各因素对上层某一因素的重要 性次序。它由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表示。例如, 判断矩阵A的特征问题AW=λmaxW的解向量W, 经规一化后即为同一层次相应因素对于上一层某 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这一过程就称为层 次单排序。 为保证层次单排序的可信性,需要对判断矩阵一 致性进行检验,亦即要计算随机一致性比率。 一致性指标
一、建立层次结构分析模型 二、构造判断矩阵 三、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四、层次总排序 五、层次总排序的一致性检验
9
二、构造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是层次分析法的计算基础,判断矩阵元素的值 反映了人们对各因素相对重要性的认识,也直接影响决 策的效果。判断矩阵的元素一般采用1~9及其倒数的标度 方法。
标度 1 3 5 7 9 2,4,6,8 倒数 含义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具有同样重要性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比另一个稍微重要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比另一个明显重要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比另一个强烈重要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比另一个极端重要 表示上述两相邻判断的中值 若因素i与j比较得判断Bij,则因素j与i 比较的判断为 Bji=1/Bij
CI = 0 RI = 0.9
显然,符合一致性检验要求
18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一、建立层次结构分析模型 二、构造判断矩阵 三、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四、层次总排序 五、层次总排序的一致性检验
19
四、层次总排序
计算同一层次所有因素对于最上层相对重要 性的排序权值,称为层次总排序,这一过程 是由最高层次到最低层次逐层进行的。
w( p−1)为第p −1层对第一层的排序权向 量
23
那么,第p层对第一层的组合一致性比率为
CI ( p) CR( p) = CR( p−1) + ( p) , p = 3,4,⋯, s RI
只有当CR<0.1时,认为层次总排序结果具有满 意的一致性;否则需要重新调整判断矩阵的元素 取值。 对于该例,通过计算得CR=0.0636<0.1,因 此决策结果是可信的,即最优方案为方案3。
20
对于例子,各方案相对于总目标的层次总排 序计算如下表
层次B对层次 A的排序 层次S对 层次B的排序 S1 S2 S3 S4 S5 B1 3 0.105 0.439 0.264 0.089 0.146 0.061 B2 1 0.637 0 0.055 0.565 0.118 0.262 B3 2 0.258 0.375 0.375 0.125 0.125 0 W1=0.143 W2=0.16 W3=0.4 W4=0.122 W5=0.173 4 3 1 5 2 S层次总排 序权重 序号
10
根据上面的例子, 根据上面的例子,我们假定厂长或职工代表大会根 据实际情况构造的数值判断矩阵如下: 据实际情况构造的数值判断矩阵如下: (1)相对于合理使用企业利润,促进企业发展的总 目标,各考虑准则之间的相对重要性比较 (判断 矩阵A—B):
B1 B2 B3 B1 B2 B3 1 1/5 1/3 5 1 3 3 1/3 1
只有CR<0.1时,层次单排序的结果才认为是 满意的,否则需要调整判断矩阵元素的取值。
16
对于例子,判断矩阵A-B相对重要性权值及λmax, CR分别为:
0.105 W = 0.637 0.258 , λmax =3.038 , CR= 0.0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