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测向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无线电测向技术

(参考件)

一、无线电波与其传输特性

1.1 关于无线电波的一些基本概念

1.1.1 无线电波是电磁波的一种

从物理含义上讲,电磁波包含无线电波、光辐射和光子辐射。电磁波中波长小于0.1mm,或者说频率低于3000GHz的波,叫无线电波。把电磁波和无线电波视为同等概念,严格说是不确切的。但从当今应用目的看,习惯叫法也是可以的。

1.1.2 无线电波的分段和名称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规则第二条(Article 2,20δ,Geneva,1982)频带命名如表示:

表1.(2)频带命名

关于无线电波的频带划分与命名,需补充几点:

①国际电联频带划分时规定,每个频率范围含上限而不含下限;

②实际工作中常有这样一些情况:仅使用频带的一部分,比如战术通信台工作频段为30~88MHz,这时仍称VHF电台;边沿垮接相邻频带,如2~30MHz的接收机,因其主要工作频率处于高频,这时仍称高频(HF)接收机;当工作频率范围跨接两个频带,又都为主要工作频段时,如25~1000MHz的测向机,这时,则惯称甚高频/特高频(VHF/UHF)测向机等。

③国内一些部门习惯用短波、超短波、微波等称谓。显然短波与高频等效。超短波包括甚高频(VHF)和特高频(UHF),但界限含混,微波一般指频率高于300MHz的众多频带。

1.1.3 无线电波的一般传输特性

在2.1节介绍有关述语的函义中,已讲到无线电波的一些特性,为使读者便于理解后面的内容,现就电磁波传输的一般特性归纳如下:

●电磁场中电场和磁场具有确定的方向和数值,即

S(t) = E(t) . H(t)

E=-ZH

●传输中的电场和磁场都具有极化特性;

●电磁波在自由空间传输时,其传输平面是一确定的大圆面,其传输方向不变,且相速度和群速度相同;

●电磁波在界质中传输时,将受到界质的影响。在各向同性的色散

界质中传输时,使相速与群速不等;在各向异性的色散界质传输时,还会使极化和方向发生变化;

●电磁波传输时会产生衰减。产生衰减的原因有两种:一是球面(或柱面)波扩散损耗,其场强与离开辐射源的距离成反比;二是介质引起的损耗,包括介质吸收、散射、衍射等,这使场强比在自由空间时小;

●中不同介质的界面上产生反射、折射,并都符合几何光学的定律;频率较低的无线电波还具有衍射特性;

●频率相同的无线电波具有相干性,相干场场强呈驻波分布,等相位面也产生畸曲。

1.1.4 无线电波的极化特性

极化是为描述不同类型辐射源产生的电磁波或者通过不同途径传输的电磁场的时一空特性而引入的概念。前面已讲过,电场矢量和磁场矢量满足乌莫夫---坡印廷矢量法则,二者相互垂直,并都与电磁波传输方向(即坡印廷矢量方向)相垂直,故人们用电矢量的端点在波振面上的轨迹图表叙电磁波的极化形式:

●垂直极化波,即电矢量完全处于传输面内的电磁波,显然这时磁矢量完全垂直传输平面;

●水平极化波,即电矢量完全垂直传输平面的电磁波,显然这时的磁场矢量完全处于传输面内;

●线极化波,即电场矢量偏开传输面一个角度r(称极化角)的电磁波。显然线极化波可分解为垂直极化分量和水平极化分量。垂直极化波或水平极化波是线极化波的一种特性形式(水平极化分量为零或垂直极化分

量为零);

●圆极化波,即垂直极化分量和水平极化分量幅度相等,而相位差为900的电磁波。这时电矢量端点在波振面内的轨迹为圆。顺着电磁波传输的方向看去,如电场矢量是反时针的旋转,又称左旋圆极化;着顺时针旋转,则称右旋圆极化;

●椭圆极化,即电场矢量端点在波振面上投影轨迹为椭圆的电磁波。有三种情况产生椭圆极化:垂直极化分量和水平极化分量幅度相等,但相位差是0. π/2和π以外的值;两极化分量相位差为π/2,但幅度不相等;两极化分量幅度不相等,相位差为0和π以外的值。椭圆极化波也同圆极化波一样区分为左旋和右旋。显然,椭圆极化是电磁波极化概念的最通用的表叙形式,其它极化形式可作为椭圆极化的特殊情况,如线极化是两分量相位差为0或π的特例;圆极化是两极化分量幅度相等,相位差为π/2的特例;垂直极化或水平极化是一个极化分量为零的特例。值得注意的是对垂直(或水平)极化的地波来讲,电场矢量总是垂直(或平行)地面,对倾斜入射到地面的天波来说,垂直极化波的电矢量不再与地面垂直,而水平极化波的电矢量却总与地面平行,这些区别在今后研究高角波信号接收或测向问题时常用到。

1.2 HF(高频)无线电波的传输特性

频率范围为3~30MHz的无线电波,根据ITU定义,叫高频波(HF),有时也叫短波。高频波在远程通信中占重要地位。高频波主要传输特点有:(1)HF波从地面上一点到另一点的传输有两种途径,即地波和天波;

(2)地面波传输中,受土壤或海水的影响,将产生衰减。频率越高,

衰减越大。水平极化波的衰减比垂直极化波要大得多,因而地面波主要为垂直极化。对发射功率1KW的垂直极化波,在陆面上一般传输几十公里,在海面是传输为几百公里;

(3)HF远程传输是通过电离层反射完成的。电离层分D、E、F1和F2层,对应的平均高度分别是70、110、200和330KM,其中F2层是较稳定的,远程通信主要靠F2层的反射,可反射的电波频率一般不大于20MHz,一跳传输的距离与反射角有关,若反射波仰为角β,频率为f=f0/sinβ(式中f0是电子密度为N的电离层对垂直入射波可反射的最高频率),一次反射的距离为d=2hCotβ(式中h为虚高,比电离层实际高度稍大);

HF无线电波两种传输方式的存在,就使HF波形成了以下特点:

●在离发射源较近的地面上可认为只有地波存在,这时电波极化可认为是单纯的垂直极化;

●在较远的天波区,不管发射天线是垂直极化还是水平极化,受电离层影响,反射波都是椭圆极化;

●在没有特殊选频情况下,电波会在不同层或不同点反射,形成多

径波;

●HF波在传输方向上,一般形成地波区、静寞区和天波区。静寞区是在地波区与天波区之间,大约在离开发射台30~100KM的地段,地波已衰减掉,又没有电离层反射波到达,常收不到信号。在较近的天波区(离发射源100~400KM之间),反射波的仰角很大,也常称为高角波区。

1.3 VHF/UHF(甚高频/特高频)无线电波的传输特性

30~300MHz通称甚高频(VHF),300~3000MHz通称特高频(UH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