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期末专题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课件:第21课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课件:第21课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第21课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情景导入
911事件是发生在美国本土的最为严重的恐怖攻击行动,遇难 者总数高达2996人。恐怖活动威胁着世界和平安全。冷战结束 后,世界格局出现什么特点?
教学目标 1、了解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但仍然存 在着很多矛盾冲突;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大多 数国家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努力。 2、分析苏联解体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美国、欧盟、日本、 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实力对比的变化。
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带来矛盾、宗教纷争不 断。霸权主义利用并介入这些矛盾,将其转化为国 际冲突,直接威胁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如:科索沃 战争、伊拉克战争等。 (2)打着“人权”幌子,粗暴干涉他国内政。如美国 多次发表《中国人权状况白皮书》。 (3)导致恐怖主义的泛滥。如“9.11”事件。
5、中国通过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国家综合实力显 著增强,2010年,中国的经济规模位居世界第___ 二 ,仅次于 美国。 ____________ 的总体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不断 广大发展中国家 扩大,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 量。 6、 1961年,不结盟运动 __________正式成立,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 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 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7、冷战结束后,建立 _________________,成为大多数国 家的要求。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主张在国际关系 平等互信、包容互鉴、 中弘扬 ________ __________ 的精神,共同维 合作共赢 独立自主 的 护国际公平正义。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_________ 和平外交政策,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策,绝 _____ 不干涉别国内政。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1-6单元复习课件(全)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1-6单元复习课件(全)
②局限性:进一步强化了农奴制,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 展的障碍。
日—1725年2月8日在位)。
202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2/24
(4)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
①政治
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 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创建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 ②军事 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 ③经济 的农奴;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课件
目录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五单元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第六单元 冷战结束后的世界
2020/12/24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3. 英雄人物主要事迹: 章西女王(贡献:章西女王领导军民与英军激战,身先士卒,直到壮烈 牺牲,成为印度的民族英雄。)
4. 结果:失败 5. 影响:
①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②这次起义也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020/12/24
章 西 女 王 — — 克 拉 什 米 ·巴 依
2020/12/24
“南美的解放者” “南美的乔治·华盛顿” “ 在没有打碎西班牙强加在我们身上的枷锁 以前,我的手将不停地打击敌人,我的心将 不会平静”
如果一个人忘掉了他的家庭首先属于国家, 其次才属于他个人……那么他就不能算是好 公民,不能得到尊重。
结合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分析我们从他身上 能学到哪些优秀品质?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复习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复习
命前的俄国(二月革命及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战争政策)、十
月革命的发生原因、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等;
2.了解《和平法令》及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措施和十月革命意义; 3.通过对十月革命爆发原因和历史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 析能力。
新课探究
目标导学一: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
材料展示
1914—1917年,俄国有1500多万人应征入伍,大量的未成年人和妇 女被赶进了工厂,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至1917年,俄国约有150万人死 于战争,400多万伤残。
概况
性质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建立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把社会主义的理论由理想变成现实 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特征 意义
苏 联 社 会 主 义 道 路 的 探 索
背景
列宁
措施 内容 成就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引发严 重的社会危机 特点: 1921年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把社会主 义同市场、 ①粮食税②实行自由贸易 商品货币关 ③允许外国资本和私营企业经营 系和资本主 使苏联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义直接联系 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起来
影响
美国受益最大;中国受伤最重;日本受限最多。
结果
华盛顿体系确立了战胜国在远东(东亚)和太平洋的 国际新秩序。
一战后的世界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背景
俄 国 十 月 革 命
1917.11
一战激化俄国国内各种社会矛盾 “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领导者 地点 政党 政权 列宁 彼得格勒 布尔什维克党 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联系
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转让给日本,引发国内五 四运动。
概况
华 盛 顿 会 议

统编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历史第4课明治维新课件(34张PPT)

统编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历史第4课明治维新课件(34张PPT)





1907年日本小学的入 学率达到98%,创造 了当时世界纪录。 1910年,日本 95%以 上的男子,90% 以上 的女子都接受过教育。
在日俄战争后,日本天皇很得 意的说过这样一句话:“打败 俄国的不是日本军队,而是日 本的小学教师”。
23
1877年,日本东京大学成立
吃牛肉火锅
2020/3/9
刚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就以武力强迫朝 鲜签订《江华条约》……1894年,日本挑起甲午 中日战争……1910年正式吞并朝鲜。
对外侵略扩张
经济:推行地税改革,在“殖产兴业”的 口号下 ,发展近代经济
1872年,解除买卖禁令,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自 由,颁发土地执照。1873年,实施新的地税政策, 在土地自由拍卖的过程中征收税款,征收的地税 成为了政府的主要财源,有利地支持了国家的工 业化。
社会危机加剧:农民、城市贫民和下级武士的 处境不断恶化。
开 年代 一年农民暴动平均
港 和当时许多亚洲国家一样, 1801-
次数 9.8
后 开港之后的日本迅速成为 1810
1811-
16.6
的 西方商品的倾销市场和廉 1820
日 价原料的供应地,开港仅
18211830
13.3
本 仅半年,日本黄金就外流 1831-
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 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 造日本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3.影响
①积极:
明治维新成为日 本历史的重大转 折点。日本迅速 走上了发展资本 主义的道路,实 现了“富国强 兵”,开始跻身 于资本主义强国 之列。
国第家4课 日本时明间治维新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43页 0102页 0162页 0187页 0213页 0261页 0301页 0303页 0355页 0413页 0461页 0492页 0521页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3课 美国内战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9课 列宁与十月革命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第五单元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第17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19课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第20课 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 第22课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1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3课 美国内战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 代科学文化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专题一 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统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题课件

专题一 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统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题课件
——《人民日报》
(3)周恩来在演讲中提出要“求同存异”,根据材料并结合 所学,概括“同”和“异”分别指什么,并指出这次会 议具有怎样的影响。 同:都曾遭受过殖民主义的侵略。 异: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 影响: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非 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从万隆会议开始,发展中 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
【点拨】根据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 义的殖民力量,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民族解放运动发展起来。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 义殖民力量进一步削弱,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最终, 殖民体系崩溃,B符合题意。故选B。
【答案】B
11. 【河北唐山期末】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中的人物是哪个国家的领袖?他领导的著名运动是 什么?
(2)依据材料,概括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印度进行民族运动的 历史背景。依据所学,说出甘地领导印度人民寻求独立 的方式。 历史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加大对印度的经济剥 削,印度人民生活困苦;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加强了 殖民统治,激化了印度人民与英国殖民者的矛盾,引起 印度人民的失望与不满。 方式: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材料三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 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 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 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 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 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 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我们应 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
A.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原因 B. 欧洲开始殖民扩张的背景 C. 西班牙开辟新航路的动机 D. 卡德纳斯改革取得的成果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精品习题课件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精品习题课件

占人类总人口的五分之一。材料强调了工业革命 ( )
A.引发了城市化
B.刺激了人口的增长
C.带动了财富的增加 D.加剧了贫富分化
解析 根据题干并链接所学可知,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从事第二产业 的人数激增,导致农村人口大量涌向工业发达的城市,从而推动了城市化的 进程。
答案 A
知识点三 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
知识点一 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人口增长 原因 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
劳动力结 构变化
原因 工业革命的发展 表现 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农业生产,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
越来越多的妇女成为工业劳动者,为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原因 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推广大众 教育
表现
德国推行教育改革,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 系
——约翰·格里宾等著《历史焦点》 史料解读 工业革命把劳动力从农村引向城市,开始了城市化进程;工人阶 级越来越贫困,社会的贫富分化加剧;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大量排放, 造成了环境的恶化。 知识链接 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加快了城市化 进程。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后果,环境污染严重和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这使我们认识到发展经济必须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的共同富裕;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注意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环境污染
原因 工业革命的开展 表现 工厂排放大量的废气和废水,严重污染了大气和河流 危害 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贫富分化 原因 资本家攫取大部分社会财富;工人获得的收入难以糊口
加剧 随着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工人的反抗斗争日益激烈
知识点拨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工业化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便利的同 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但科技的 进步是利大于弊。作为中学生应该努力学习,努力成为科技创新的一分子, 为造福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

2020版人教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5、第6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共41张PPT)

2020版人教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5、第6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共41张PPT)

(C )
2.《西方文明史》认为:“经过长时期的分离,科学革 命和工业革命终于携手并进了。”这一现象开始于 (B )
A. 珍妮机的发明 B. 第二次工业革命 C. 蒸汽机的改良 D. “信息时代”的到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电工技术革命是一次巨大的革命,而电的利用将为
我们开辟一条道路。”人类由此进入
(B )
A.“蒸汽时代”
<日常一练>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国家统一
C. 经济发达
D. 政府重视
11. 从18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人类社会经历了两次
工业革命。下列对两次工业革命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

(A )
①经历了“蒸汽时代”到“信息时代”的演变
②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产生新的工业部门
③英国在两次工业革命中发展最快
④都推动了列强发动侵华战争
A. ②④
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D )
A. 英国经济实力的急剧衰落
B. 自然科学研究取得的重大成就
C. 美、德两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D.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
二、综合题 16. 伴随着蒸汽机的一声鸣响,人类社会进入了工业文 明的新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的钢铁材料、新的内燃机,……带来了交通 运输工具的革命性变革,使得远程运输更为广泛、安全、 便捷;电报、电话、无线电通信等电讯手段的出现及其 大发展,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

2020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2020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1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2020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037页 0056页 0110页 0164页 0219页 0273页 0329页 0372页 0446页 0529页 0575页 0624页 0656页 0696页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第12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6课 冷战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第六单元 冷战结束后的世界 第21课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第23课 活动课:时事溯源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优秀课件1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优秀课件1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具体原因: 1、经济危机的影响; 2、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3、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
对世界和平构成严重威胁 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形成又称轴心国集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二战爆发
亚洲战场 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七七事变,事变后,中国 开始全民族抗战,开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方主战场 。
中国在亚洲战场,牵制着大部分日本陆军,成为二战的重要
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含国共两党)军队共进行大规模和较大规
模的会战22次,重要战役200余次,大小战斗近20万次,总计歼灭日
军150余万人(忽略了日军伤员治愈后重返战场的人数)、伪军118万
人。战争结束时,接收投降日军128万余人,接收投降伪军146万余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这次战役后,苏军连续进攻,扭转 了苏德战场的形势。
莫斯科战役失败后,1942年 7月,希特勒集中150万人的 兵力,进攻斯大林格勒,一 昼夜出动2000架飞机狂炸, 满城大火,将斯大林格勒大 片土地变成废墟和烧成断垣 残壁。但苏军守住每条街、 每幢房屋,打到冬天,由于 天气问题损失惨重,被苏军 反攻,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 二战的转折点。 在持续200天的整个斯大林格勒战役过程中,法西斯共损失150万人 ,350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1.2万门大炮和迫击炮,3000架飞机。
知识延伸
中途岛海战——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
1942年,美国的情报人员破译了日军的电报密码,预先做好伏击,轰
炸日本的飞机。战斗持续了一天,日军四艘航空舰被击沉,300多架飞机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课件9.8第一次世界大战(共31张)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课件9.8第一次世界大战(共31张)


盘。—— 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
(2)材料二中德国外长“也要有阳光下的地盘”指的是什么? 这种状况将预示着怎样的斗争? 得到更多的殖民地
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
(3)由此可见,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源和实质是什么?
根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实质: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
(1)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主要原因、目的: 帝国主义国家
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3)具体原因: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交战双方)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形成,扩 军备战,冲突不断
(4)直接原因: 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导火线)
2、一战的爆发
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一战爆发
1872-191
2 年军费 180% 133% 214% 335% 155%
开支增加
大战前 后军队 人数的 变化
76.7 144 75 20 378 533 382 230
英国制造的“无畏舰”
它是当时世界 上威力最大的战 舰。英国制造无 畏舰12艘,超过 了德国的9艘。
德军U35和U42潜水艇
美国军工厂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突尼斯问题



国 同
德 英 世界市场 、殖民地问题
国 协



争夺巴尔干

第一次世界大战
具体原因: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1英、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主要矛盾是
什么? 英德矛盾

2、由这一主要矛德盾可以看出两大集团 建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
1879年德奥签定 同盟条约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中历史第一单元复习课件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中历史第一单元复习课件

综合点1: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比较
项目
日本明治维新
俄国1861年改革
幕府的封建统治阻碍日 落后的封建农奴制严
原因 本资本主义发展;面临 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

沦为殖民地的民族危机
经济发展

从政治、军事、经济、 废除落后的封建农奴
点 内容 文化教育等方面学习西 制,解决农民的人身
方,进行改革
说明俄国和美国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 6.[2018·潜面江临中的考相]1同9世问纪题初是,缺俄乏国大全量国的人自由口的中劳农动奴力占很大
比重。农奴世代被束缚在土地上,不能自由迁徙和务工 经商;美国由于种植园使用大量奴隶从事棉花种植,利 润丰厚,因此南方的奴隶贸易非常繁盛。这表明俄国和 美国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相同问题是( D ) A.农奴是廉价的劳动力 B.工业革命发展滞后 C.奴隶贸易非常繁盛 D.缺乏自由的劳动力
B.彻底根除了封建制度的残余 日本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C.有选择地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化 D.使日本走上了侵略扩张道路

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8.[2019·娄底中考]某校九年级学生在学完俄国1861年农
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后,将二者进行了比较,概
括出两次改革运动的相同点。其中正确的是( B )
A.改革前两国都遭到西方侵略 B.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不符合俄国农奴制改革
自由和土地问题
综合点1: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比较
项目
日本明治维新
俄国1861年改革
发展资本主义,摆脱外 防止爆发人民革命运
目的 来的压迫。“变法图 动,维护专制统治,

强”“富国强兵”
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 期末专题复习课件
提示:所有习题在幻灯播放状态都显示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 专题一 资产阶级统治的扩大
提示:所有习题在幻灯播放状态都显示答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
专题二 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 的改革与发展
提示:所有习题在幻灯播放状态都显示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 专题三 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提示:所有习题在幻灯播放状态都显示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