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图学 第二章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工程图学习题答案(田凌)

工程图学习题答案(田凌)

5. 根据线段AB的两个投影,求作第三投影。
6. 已知线段AB、BC、CD的两个投影,求作侧面投影,并判断其各为何种位置直线。
AB是
BC是 CD是
水平
一般位置 侧垂
线
线 线
7. 在线段AB上取一点C,使A、C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0。
* 8. 在线段AB上取一点C ,使它与H面和V面的距离相等。
2. 求作俯视图,并标出表面上各点的其余两个投影。
2. 求作俯视图,并标出表面上各点的其余两个投影。
3. 求作左视图,并标出表面上各点的其余两个投影。
3. 求作左视图,并标出表面上各点的其余两个投影。
4. 求作左视图,并标出表面上各点的其余两个投影。
4. 求作左视图,并标出表面上各点的其余两个投影。
12. 求作左视图。
12. 求作左视图。
13. 求作左视图。
13. 求作左视图。
14. 求作左视图。
14. 求作左视图。
15. 求作俯视图。
15. 求作俯视图。
16. 求作俯视图。
16. 求作俯视图。
17. 求作左视图。
17. 求作左视图。
18. 求作俯视图。
18. 求作俯视图。
6.3 多形体相交
1. 补全主视图中所缺的线。
1. 补全主视图中所缺的线。
* 2. 补全主视图、俯视图中所缺的线。
交线Ⅲ-Ⅳ为侧垂线。 求解顺序为: 3″,4″→ 4(→ 4′)→ 3→ 3′ 或 4′→ 4 → 3 → 3′
* 2. 补全主视图、俯视图中所缺的线。
7 组合体
7.1 根据组合体的两个视图 和直观图画第三视图
注:c′1′∥n′m′ , c1∥nm ; b 在 a1 的延长线上

北京工业大学工程图学习题集答案_图文

北京工业大学工程图学习题集答案_图文

返回
P12-5
5. 过点K作直线KC与AB线段垂直相交。
P12-6
6. 过点K作直线KC与AB线段垂直相交。
P12-7
7. 求点K到直线AB的距离。
P12-8
判断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相交
平行
交叉
交叉
返回
P13-1
完成平面和点的投影
并判断平面与投影面的位置
一般位置平面
返回
P13-1
完成平面和点的投影
求作A(20,30,15),B(10,20,0) C(30,0,30)三点的三面投影
返回
P6-4
求作各点的三面投影
返回
P7-5 已知B点在A点左方15,且X=Y=Z,点C比点B低10, 且X坐标比点B大5,X=Y,求作B,C两点的三面投影,并比较A
和B,C和D,E和F的相对位置
P26-4 4. 求两三角形ABC、DEF平面的交线,并判断可见性。
P26-5 求点D到三角形ABC的距离,并求垂足K的投影 返回
P26-6 6. 求直线MN与三角形ABC平面的交点,并判断可见性。
P27-7
试用一段管路 KF将GH和EF 连接起来。 (1)求KL最短距
离实长 (2)求KL的投影
返回
P7-7
已知A,B,C,D四点的投影图,求作
它们的轴侧图。并写出各点的空间位置
点 象限
返回
已知点A的两面投影,点B与点A对称于V面
P7-8
点C与点A对称于X面,求作B点与C点的
两面投影图,并画出A,B,C三点的轴侧图
返回
求作侧平线AB(距W面20,与H面
P8-1
夹角30,实长为25)的三面投影
分析曲面立体的相贯线,补全褚投影

工程图学习题答案

工程图学习题答案

2-15 AB与CD相交,补出线段所缺的投影。
( 1)
′ ′






2-16 过点A作直线,与CD、EF相交。
( 1)





d ( 2)
c
d




( 2)
′ ′′
′ ′
d
c
精选课件
17
第二章 点、直线和平面
2-17 完成下列个题。
(1) 作一直线KL,使其与AB平行,与CD相交,确定K。

a

b

c

d
正平 线
侧平 线
′′
f ′ ′
e ′ ′

f
e
正垂 线


g (h)
侧垂 线

′ ′ ′
′ ′
m
n
水平 线
精选课件

′ ′

′ ′
l
k
一般位置直线
12
第二章 点、直线和平面
2-9 作点的投影。 (1) 点A、B、C、D属于同一直线,补出各点的另一投影。


(2) 作属于直线CD的点G,使该点与H、V面等距。


(3) 作属于直线的点C,使AC:CB=3:1。





(4) 直线AB上取一点C,使其距V面距离为20mm。

′′

精选课件
′′
13
第二章 点、直线和平面
2-10 求线段实长及对投影面的倾角。
(1) 求线段AB的实长及对H、V面的倾角。

工程图学基础第二章2

工程图学基础第二章2
β AB
|yA-yB|
|yA-yB|
3.求直线的实长及对侧面投影面的夹角

b
B b
a

b a
A
a
△x
例10.已知线段AB的正面投影a'b'和A点的水平投影a, 且B点在A点的前方,AB长25毫米,求它的水平投影。
25
b
例11.已知线段AB的正面投影a'b' 和A点的水平投影a, 且B点在A点的前方,求它的水平投影。
a'
A
b' b
B
C
小结
重点掌握:
直线的投影特性。 一般位置线段投影、实长、夹角的关系。
两直线的相对位置的判断方法及投影特性。
直线上的点,定比定理。 直角定理,即两直线垂直时的投影特性。
一、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 ⒈ 一般位置直线
三个投影与各投影轴都倾斜。
⒉ 投影面平行线
在其平行的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线段实长 及与相应投影面的夹角。另两个投影平行于相 应的投影轴。
c
定比定理
例2.已知线段AB的投影图,试将AB分成2:1 两段,求分点C的投影c、c' 。
c'
c
例3.判断点K是否在线段AB上。
b" k"
a"
因k"不在a"b"上, 故点K不在AB上。 另一判断法?
四、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空间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分为:平行、相交、交叉。 1.平行两直线 b' d'
d'
f
2.平面上的点
e'
侧平面
a'b'
A
a" b"

工程图学II(习题答案)

工程图学II(习题答案)

习题:P43-4 补画第三视图
习题:P43-5 补画第三视图
习题:P43-6 补画第三视图
习题:P45-1 画出物体的正等测图
习题:P45-2 画出物体的正等测图
习题:P46-1 画出物体的斜二测图
习题:P46-2 画出物体的斜二测图
习题:P48-1 补画第三视图
习题:P48-2 补画第三视图
习题:P58-1 在指定位置处作主视图的半剖视
习题:P58-2 在指定位置处作主视图的半剖视
习题:P58-3 根据三视图画剖视图
习题:P58-3 根据三视图画剖视图
习题:P33-2
画出圆柱与圆锥的相贯线
习题:P34-3
画出物体的内、外相贯线
习题:P35-2
画出圆柱与圆锥的相贯线
习题:P36-1 画出圆柱面开圆柱槽后的相贯线 (课件13-P19)
习题:P36-2 画出带槽圆柱面的相贯线
习题:P36-3 画出圆柱面与圆柱孔、方孔的相贯线
习题:P37-1 画出圆柱面与圆锥面的相贯线
习题:P56-3 分析剖视图中的错误,并画出正确的剖视图
习题:P56-4 分析主视图中的错误,并画出正确的剖视图
习题:P57-1 在指定位置处对主视图作全剖视
习题:P57-2 在指定位置处对主视图作全剖视
习题:P57-3 在指定位置处作C-C全剖视
习题:P57-4 在指定位置处作A-A全剖视
习题:P39-1 组合相贯 (课件14-P16)
习题:P39-2 组合相贯
习题:P40-1 组合相贯 (课件14-P20)
习题:P40-2 组合相贯 (课件14-P17)
习题:P2 挂轮架
习题:P44 画三视图
习题:P43-1 补画第三视图

现代工程图学习题集 第2章

现代工程图学习题集 第2章

4. 在 直 线 E F 上 取 一 点 P , 使 P 点 与 H 面 、 V 面 距 离 之 比 为 3: 2 。
4.在直线AB 、CD上作对正面投影的重影点E 、F 和对侧面投影的 重影点M 、N 的二面投影,并表明可见性。
5.过点K 作一直线KL与水平线AB 垂直相交。
距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用直角三角形法求直线AB 的实长及其对H 面、V 面的倾角。
3.求△ABC 对V 面的倾角¦ Β 。
4.已知两平行直线AB 、CD相距14mm,求出CD的V 面投影, 回答该题有几解?求任意一解。
¦Β
5.用换面法在直线AB 上取一点C ,使AC =25mm。
6.用换面法求平行四边形ABCD 的实形。
7.用换面法求△ABC 与△ABD 的夹角大小。
¦Θ
1.已知AB 为底作等腰三角形ABC ,其高为30mm,并与H 面 成45°。
2.已知点D到△ABC 平面到距离为21mm,求△ABC 的正面投影。
3.过点A作直线AB ,平行于△CDE,并与直线FG交于点B。
4.试确定连接管子AB 与CD的最短管子EF 的位置及其长度。
5.求作正方形ABCD ,使顶点A 在直线EF 上,顶点C 在直线BG 上。
4.已知A点的侧面投影a",并已知A点距W面的距离 为25mm,求作a,a'。。
5.已 知 点 B 距 离 点 A为 15m m ; 点 C 与 点 A 是 对 V 面 投 影 的 重 影 点 。 补全诸点的三面投影,并判别可见性。
6.已知点B的三面投影和点A两面投影;求作点A的第三面投影。
1.画出下列直线段的第三投影,并判别其相对投影面的位置。
6.作出直线AB 在△DEF 上的正投影。

工程制图习题答案

工程制图习题答案
先绘制中心线,再绘制圆柱、圆 锥和螺纹等结构,最后标注尺寸 和技术要求。
03
轴类零件的尺寸标 注
主要标注轴径、长度和配合部分 的尺寸。
盘盖类零件的绘制
盘盖类零件的特点
通常由平面、圆弧等结构组成,用于封闭或 支撑其他零件。
绘制盘盖类零件的步骤
先绘制外形轮廓,再绘制内部结构,最后标 注尺寸和技术要求。
装配图的标注与技术要求
总结词
掌握装配图的标注方法和技术要求编写规范,包括尺寸标注、公差标注、技术要求编写 等。
详细描述
在装配图中,尺寸标注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需要根据装配体的实际需求和工艺要求,合 理标注各零件的定形、定位尺寸。同时,根据配合性质和加工条件,确定公差值并正确 标注。此外,还需要编写技术要求,对装配体的工作性能、材料、工艺等方面提出明确
制图技巧分享
巧用辅助线
细节处理
通过添加适当的辅助线,简化复杂图 形的绘制,提高绘图的准确性和效率。
注重图形的细节处理,如线条的粗细、 圆弧的圆滑度等,提升图形质量。
掌握比例关系
熟悉并掌握不同比例尺的运用,确保 图形尺寸的准确性。
பைடு நூலகம்图经验总结
实践出真知
多做实际操作,通过不断实践积累经验,提高绘图技能。
装配图的绘制流程
总结词
掌握装配图的绘制流程,包括确定绘图比例和图纸幅面、布置视图、绘制装配干线、标注尺寸和技术要求等。
详细描述
在绘制装配图时,首先需要根据装配体的实际情况和绘图比例,确定合适的图纸幅面。然后,合理布置视图,使 装配关系清晰明了。接着,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绘制装配干线,注意各零件之间的连接和配合关系。最后, 进行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编写,确保图纸完整准确。

工程图学_天津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工程图学_天津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工程图学_天津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图示手柄的平面图形,画圆弧的顺序依次为()。

答案:R15、R10、R50、R12 2.直线CD 为何种位置直线?答案:直线CD 是侧垂线。

3.两平面相交的正确投影是()。

答案:是a4.下列相贯立体正确的侧面投影是()。

答案:是a5.正确的全剖视的主视图是()。

答案:是a6.正确的局部剖视的俯视图是()。

答案:是b7.下图螺栓连接画法中错误数量是()(左右对称为1处)。

答案:78.请指出下图中正确的A-A断面图是()。

答案:是c9.直线与平面相交的正确投影是()。

答案:是b10.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答案:机件的真实大小与所绘图形大小及准确度无关。

图样中所注的尺寸,不另做说明时,均为机件加工完工时的尺寸。

11.属于平面的直线正确的表述为:答案:若直线通过平面内的两个点,则该直线必属于该平面。

若直线通过属于平面内的一点,且平行于该平面内的另一已知直线,则此直线属于该平面。

若直线属于平面,则该直线通过平面内的一点,且平行于该平面内的另一已知直线。

若直线属于平面,则该直线必通过平面内的两个点。

12.换面法正确的表述为:答案:保持空间几何元素的位置不动,设立新的投影面替换旧的投影面。

使空间几何元素对新投影面处于有利于解题的特殊位置,然后求出几何元素在新投影面上的新投影。

13.视图包括( )答案:局部视图向视图斜视图基本视图14.键连接画法正确的是()。

答案:是c是a15.如下结构中,合理的装配结构是()。

答案:是a是c是d16.图示两平面的平行.答案:错误17.截交线的基本性质有公有性和平面封闭性。

答案:正确18.相贯线的基本性质有公有性和空间不封闭性(一般情况下)。

答案:错误。

工程制图第二章习题答案解析

工程制图第二章习题答案解析

第二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点的投影班级学号姓名专业.资料.整理第二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点的投影班级学号姓名专业.资料.整理13 第二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点的投影班级学号姓名专业.资料.整理14专业.资料.整理15专业.资料.整理16 第二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直线的实长班级学号姓名专业.资料.整理专业.资料.整理17 第二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直线的实长班级学号姓名专业.资料.整理18专业.资料.整理19 第二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两直线的相对位置班级学号姓名专业.资料.整理专业.资料.整理20 第二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直线的相对位置班级学号姓名专业.资料.整理专业.资料.整理第二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两直线的相对位置班级学号姓名专业.资料.整理专业.资料.整理22 专业.资料.整理第二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两直线的相对位置班级学号姓名专业.资料.整理23 第二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两直线的相对位置班级学号姓名专业.资料.整理24第二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两直线的相对位置班级学号姓名专业.资料.整理25 第二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平面的投影班级学号姓名专业.资料.整理专业.资料.整理26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平面的投影 班级 学号 姓名A 面是 正垂面B 面是水平面C 面是 侧平面A 面是 水平面B 面是 圆柱面C 面是 正平面A 面是侧平面 。

B 面是 正平面 C 面是 水平面专业.资料.整理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平面的投影 班级 学号 姓名A 面是 圆柱面B 面是 水平面A 面是 正平面A 面是 侧垂面 。

B 面是 水平面 。

专业.资料.整理28第二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平面的投影班级学号姓名专业.资料.整理专业.资料.整理29第二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平面的投影班级学号姓名2-56 完成下列平面的两面投影。

工程制图基础习题集第二版-解答

工程制图基础习题集第二版-解答

工程制图应用实例
机械零件图
绘制机械零件图,标注尺寸、公差和技术要求,满足机械加工和 装配需求。
建筑图纸
学习建筑图纸的绘制方法,掌握建筑结构、设备和施工要求。
电子元件图
绘制电子元件图,表达电路板、元件和连接关系,满足电子工程的 需求。
THANKS
感谢观看
工程制图基础习题集第二 版-解答
• 概述 • 习题解答 • 习题解答解析 • 习题拓展与提高
01
概述
习题集简介
01
02
03
习题集内容
本习题集包含了大量的工 程制图基础练习题,旨在 帮助学生掌握工程制图的 基本知识和技能。
习题难度
习题集难度适中,适合初 学者和有一定基础的学员。
习题类型
包括选择题、填空题、作 图题等多种类型,全面覆 盖工程制图的知识点。
第三章 三维建模基础
总结词
掌握三维建模的基本概念和软件操作技巧。
总结词
熟悉三维模型的装配和运动仿真方法。
总结词
理解三维模型的几何特征和参数化设计方法。
总结词
了解三维模型的数据交换和标准格式要求。
03
习题解答解析
解析方法说明
解析步骤清晰
对于每个问题,都详细列出了解题步骤,帮助学生清 晰理解解题过程。
解题思路总结
总结解题方法
对各类问题的解题方法进行总结,帮 助学生掌握工程制图的解题思路。
培养思维能力
不仅提供答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独 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04
习题拓展与提高
拓展题目推荐
复杂组合体三视图
针对复杂组合体的三视图 进行练习,提高对复杂形 体结构的理解和绘制能力。
零件图和装配图

工程制图第二章习题答案

工程制图第二章习题答案

第二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点的投影班级学号姓名2-1、求各点的第三投影,并填上各点到投影面的距离。

2-2、已知点K(10,15,20)、M(20,15,8)、N(10,15,8)三点的坐标,作出三面投影和在直观图中的位置,并判别可见性。

不可见点用括号括起。

页脚内容页脚内容A 点距V 面( 5 )、距H 面( 6 )、距W 面( 8 )B 点距V 面( 4 )、距H 面( 3 )、距W 面( 2 )C 点距V 面( 2 )、距H 面( 2 )、距W 面( 2 )D 点距V 面( 0 )、距H 面( 3 )、距W 面( 6 )E 点距V 面( 2 )、距H 面( 0 )、距W 面( 3 )F 点距V 面( 6 )、距H 面( 5 )、距W 面( 0 )2-3、比较A 、B 、C 三点的相对位置。

(下) mmB 点在A 点 (左) mm(前) mm(上) mmB 点在C 点 (左) mm(后) mm (下) mmC 点在A 点 (右) mm(前) mm第二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点的投影班级学号姓名页脚内容2-4 已知E(22,30,20),F点在E点之左10mm,之下10mm,之后10mm;G点在E点的正右方12mm,作出点E 、F 、G的三面投影。

2-5已知A(24,18,20),B点(24,18,0),以及点C在点A之右10mm,之上16mm,之前12mm,作出点A 、B 、C的三面投影。

2-6 作出点D(30,0,20)、点E(0,0,20),以及点F在点D的正前方25mm,作出这三个点的三面投影。

页脚内容13第二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点的投影班级学号姓名页脚内容2-7已知物体的立体图和投影图,试把A、B、C、D、E各点标注到投影图上的对应位置,并把重影点处不可见点加上括号。

2-8已知A、B两点是一对V面重影点,相距10mm;A、C两点是一对H面的重影点,C在H面上;D点在H面上,且在C后15mm,右15mm,求B、C、D三点的三面投影,并判别重影点的可见性。

工程制图第二章习题答案

工程制图第二章习题答案

第二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点的投影班级学号姓名2-1、求各点的第三投影,并填上各点到投影面的距离。

2-2、已知点K(10,15,20)、M(20,15,8)、N(10,15,8)三点的坐标,作出三面投影和在直观图中的位置,并判别可见性。

不可见点用括号括起。

A点距V面(5 )、距H面(6)、距W面(8 )B点距V面( 4 )、距H面( 3 )、距W面( 2 )C点距V面( 2 )、距H面( 2 )、距W面(2)D点距V面(0)、距H面( 3 )、距W面( 6 )E点距V面( 2 )、距H面(0 )、距W面( 3 )F点距V面(6 )、距H面(5 )、距W面(0 )2-3、比较A、B、C三点的相对位置。

(下)mmB点在A点(左)mm(前)mm(上)mmB点在C点(左)mm(后)mm(下)mmC点在A点(右)mm(前)mm第二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点的投影班级学号姓名2-4 已知E(22,30,20),F点在E点之左10mm,之下10mm,之后10mm;G点在E点的正右方12mm,作出点E 、F 、G的三面投影。

2-5已知A(24,18,20),B点(24,18,0),以及点C在点A之右10mm,之上16mm,之前12mm,作出点A 、B 、C的三面投影。

2-6 作出点D(30,0,20)、点E(0,0,20),以及点F在点D的正前方25mm,作出这三个点的三面投影。

13第二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点的投影班级学号姓名2-7已知物体的立体图和投影图,试把A、B、C、D、E各点标注到投影图上的对应位置,并把重影点处不可见点加上括号。

2-8已知A、B两点是一对V面重影点,相距10mm;A、C两点是一对H面的重影点,C在H面上;D点在H面上,且在C后15mm,右15mm,求B、C、D三点的三面投影,并判别重影点的可见性。

OXZY HY Wa′(b′)bc′(c)dd′a″ad″c″b″14第二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直线的投影班级学号姓名15第二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直线的投影班级学号姓名16第二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直线的实长班级学号姓名17第二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直线的实长班级学号姓名18第二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直线上的点班级学号姓名第二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两直线的相对位置班级学号姓名2-23判别AB和CD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平行、相交、交叉)。

机械工程图学习题集答案全集(上海交大第版)资料

机械工程图学习题集答案全集(上海交大第版)资料

P12-3
第3章 点、直线、 平面
P12-3 答案
第3章 点、直线、 平面
P12-4
第3章 点、直线、 平面
P12-4 答案
第3章 点、直线、 平面
P13-1
第3章 点、直线、 平面
P13-1 答案
第3章 点、直线、 平面
P13-2
第3章 点、直线、 平面
P13-2 答案
第3章 点、直线、 平面
P13-3
第3章 点、直线、 平面
P13-3 答案
第3章 点、直线、 平面
P13-4
第3章 点、直线、 平面
P13-4 答案
第3章 点、直线、 平面
P14-1
第3章 点、直线、 平面
P14-1 答案
第3章 点、直线、 平面
P14-2
第3章 点、直线、 平面
P14-2 答案
第3章 点、直线、 平面
第7章 机件的表达方法
P35-2
第7章 机件的表达方法
P35-2 答案
2.作机件半剖的主视图。
第7章 机件的表达方法
P36
第7章 机件的表达方法
P36 答案
第7章 机件的表达方法
P37-1
第7章 机件的表达方法
P37-1 答案
第7章 机件的表达方法
P37-2
第7章 机件的表达方法
P37-2 答案
6-2 根据立体图,画三视图(未定尺寸从立体图中量取)
1.
P24-1
第6章 组合体的视图 及尺寸标注
注:孔为通孔
P24-1 答案
1.
第6章 组合体的视图 及尺寸标注
6-2 根据立体图,画三视图(未定尺寸从立体图中量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a’
o’ n’
m’
X a b
o (m)n
此部分的正 面投影可见
c’ o
c
P7-6.求交线MN并表 明可见性。
此部分的侧 面投影可见
Z
n’(m’) m”
e’
e”
n’
f’ a”(b”)
p’(q’)
b”
f” a”
q” g’ o g”
s”
f’
a’ X
d’
e’
b
c(d)
a
e
q’(n’) m(q)
t’ q”n” t”
o
YW
f
p(n) t
s
YH
AB、CD是两_相__交__直线; PQ、MN是两__相_交__直线; AB、EF是两__平_行__直线; PQ、ST是两__平__行__直线; CD、EF是两__交_叉__直线; MN、ST是两__交_叉___直线。
g(f) d(e)
Z g” d”
Z
l’
l”
f” O
e”
n’
YW X
m’ O
l
nm
YH
YH
n”(m”) YW
△ABC是_正_垂___面。□DEFG是_侧_平___面。△LMN是__侧_垂__面。
α=45°;β=90 °;γ= 45°; α= 90°;β= 90°;γ= 0°;
α=60°;β=30°;γ= 90°
况,因此需要利 用面内辅助直线 来解题。
返回
P6-4.用作图法判断A、B、C、D四点是否在
同一平面内并填写结果。
c’ b’
此题判断时只需根
据平面的表示法或
a’
平面内取点的方法
d’
来判断即可。例如
X
o
可把AC和BD分别
c b
d
连接成直线,看它 们是否相交。也可
a
点D不在A△C与ABBCD内交,叉故,四故点四 不在同一点平不面在内同。一平面内。
返回
P5-5.分别在图(a)、(b)、(c)中,由A作直线与CD相
交与B,要求B距H面为20。
c’ a’
c’
a’
a’
20
X a
b’
d’ OX
c
b
d (a)
b’ d’
OX
a
a
c b (d) (b)
c’
b’
d’ O
c
b1
b 平行
d
d1
(c)
返回
P5-6.按下列条件作AB的两面投影:
⑴与PQ平行同向且等长。⑵与PQ平行与EF、GH交于A,B。
把ABC看成一个平 面,再看D点是否 在该平面内。
四点__不_在___同一平面上。
返回
P6-5.通过作图判断点K是否在△MNF上,并填 写结果。
n’
m’
X m
k’
此题为一般位
置平面内取点
f’ o
的问题,用辅 助线作图。
f k
n
返回
点K__不_在____△MNF上。
P6-6.补全平面PQRST的两面投影。
工程制图第二章习题解答
2008年9月
P4-1~2 P4-3~4
P4-5~6
P5-1 P5-2 P5-3 P5-4 P5-5 P5-6
P6-1 P6-2 P6-3 P6-4 P6-5 P6-6 P6-7 P6-8
P6-9(1)
P6-9(2) P7-1~2
P7-3~4 P7-5~6 P7-7~8 P7-9 P7-10
X
o
长=30
60°
YH H
1
YW 返回
P7-1.求交点F并 表明可见性。
P7-2.求交点G并表 明可见性。
c’
m’ 1(’ 2’)
可见
c’
d’
可见
Z c”
l’
n’
d’ d”
X l m 2
o a’
d f’
k’ 1’ (2’) b’
a”(b”) 1’
2’ K” f”
1
n
c ∵Y1>Y2, ∴1’可见
e’
k(l) 返回
P5-2.作直线的三面投影:
⑴ AB是水平线,β=30°,长15,从A向左向前。
⑵正垂线CD,从C向后长15。
Z
b’
a’
a” b”
c’ (d’)
Z
d”
c”
X
O
βa
b YH
X YW
d
c YH
YW 返回
P5-3.判断直线的相对位置,并填写结果。
c’ b’
p’(m’) Zm” p” s’
e”
o
∵Y1>Y2, ∴1’可见
返回
P7-3.求交线MN 并表明可见性。
P7-4.设S为投影中心, 求M在V上的投影T(t,t’)。
p’ e’
f’
m’
X
q’
P(q) m
f
s’ n’
g’ r’ o
g
n s(r)
此部分的正面 e 投影可见
t’
X
t
s’ m’
o
m s
返回
P7-3.求交线MN 并表明可见性。
返回
P5-4.设两直线的V面重影点为E、F,W面的重影点为M、
N,请作出E、F、M、N四点的三面投影。
Z
c’ X
c”
n’ e’(f’)
m’ b’
b“ (m”)n”
f” e”
a’ d’
d” a”
o
YW
d
f
n
e mb
c
a
YH ∵YE>YF,∴e’可见,f’不 可见 。
∵XN>XM,∴n”可见,m”不 可见 。
返回
P6-2.已知等腰△ABC的底边为BC,α=30°, A在BC的右上方,过A的高与底等长,补全它 的两面投影。
=bc
a’
(b’)c’
30°
X
o
b
a
c
返回
P6-3.已知△EFG在平行四边形ABCD内,补出 它的V面投影。
d’
e’ a’
f’ g’
b’ X
b
f
g
a e
d
c’
o
此题实质是平面 c 内取点的一般情
P4-1 P4-2
返回
P4-3 P4-4
说明:绿色尺 寸在作图时不 标注。
返回
P4-5 P4-6
说明:尺寸 在作图时不 标注。
返回
P5-1.根据投影图判断各直线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并填写名称。
a’ c’
k’
b’
e’
f’
X
d’
l’
a
c
b
d
e
f
AB是_一__般_位_置__直_线;EF是___侧_垂______线; CD是___侧_平____线;KL是___铅_垂______线。
p’ q’
平行且相等 a’
b’X oXFra bibliotekq’g’(h’)
b’
e’
f’
p’
a’
o
b q
a
af h
p e 平行 b
q
g
返回
p
P6-1.根据平面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填写其 名称和倾角(0°、30°、45°、60°、90°)。
Z
c’ c”
b’
b”
a’ X
O a”
c
a
b YH
d’(g’)
e’(f’) YW X
t’ p’
q’ X
t p
q
s’
r’ 此题实质仍然是一 般位置平面内取点 o的问题,用辅助线 作图。
s
r
返回
P6-7.用平面迹线表示平面P、Q、R平面:P 过AB垂直V;Q过C平行V;R过DE平行H。
PV
a’
c’
b’
d’(e’) RV
X
b
e
a
QH c
d
o 返回
P6-8.已知圆平行V、直径为30、中心在A,作 出它的三面投影。
Z
a’ X
a”
o
YW
a YH
返回
P6-9.用长短轴法作中心在B、直径为30、α=90°、
β=60°,左侧在前、右侧在后的圆的三面投影。
Z c
t
e b’ n
s
fm
b”
d X
o
YW
60° b
YH
返回
P6-9.用换面法作中心在B、直径为30、α=90°、
β=60°,左侧在前、右侧在后的圆的三面投影。
Z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