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 回
第二章
《诗经》
第一节 关于《诗经》的几个问题 第二节 《诗经》的内容 第三节 《诗经》的艺术特色与影响 精读篇目与阅读篇目 思 考
返 回
第一节
关于《诗经》的几个问题
一、 关于《诗经》的名称
二、《诗经》的内容、组成与各部分的大体 产生年代 三、《诗经》中民歌的收集 四、《诗经》的编定 五、《诗经》的编者 六、关于《诗经》的传授与流传
返 回
Biblioteka Baidu
第二节
《诗经》的内容
《诗经》是我国从商末到春秋中叶五百年间诗 歌创作的选集,产生地域既广阔,内容也十分丰 富。 《诗经》反映了周王朝从建国到衰落的过程, 全面形象地揭示了周代的社会生活,是研究我国 古代社会状况的珍贵史料。
《诗经》按内容大体包括以下几类:
一、反映社会的各种矛盾的作品。首先反映了社会下层被压迫人民 的呼声。其次,讽刺统治阶级的贪婪、无耻与荒淫。再次,统治阶 级中头脑比较清醒些的人以及在内部斗争中受到倾轧的失意者的抒 怀之作,反映了统治阶级内部的深刻矛盾。 二、表现了战争、徭役造成的男旷女怨之悲和服役期间的痛苦生活, 及对家中失去赡养的父母的思念之情。有的作品表现出战乱后农村 的荒凉可怕,反映出农业破产的情况。 三、表现了劳动与创造的快乐,劳动者生活的悲剧。奴录主作品中 关于农业生产状况的反映。 四、关于婚姻家庭和恋爱的诗歌。包括反映劳动人民恋爱生活的, 反映了妇女的婚姻悲剧的。 五、反映社会习俗的作品。 宴饮所用乐歌和一般嫁娶、生子、宫室落 成所用贺诗、颂歌。 《颂》诗都是用于各种祭祀和礼仪活动的。 返 回 六、周部族的史诗。
第二节
古代神话
一、神话是歌谣之外远古人民创作的另一 种口头文学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说:神话“是已 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 社会形式本身”。
这应从两方面理解: 1、神话产生的基础就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和当 时的社会形态; 2、神话是以幻想的形式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 的。
二、我国古代神话的特色
所描绘的英雄人物,在自然和大灾难面前表现得勇敢 顽强,一往无前,体现出一种伟大的气魄和坚强不屈的 精神,他们是智慧和力量的化身。

充满了善良、纯洁、优美的感情,充满了伟大、高尚 和自我牺牲的精神,与希腊神话多表现个人享乐、嫉妒 以及爱情纠葛的情况不同。

我国上古神话体现了悲剧美和崇高美.
返 回
精读篇目: 《鲧禹治水》 《黄帝擒蚩尤》 《后羿射日》 《精卫填海》
阅读篇目: 《易·贲·六四》等 《周易》卦爻辞中的谣谚
《女娲补天》 《夸父逐日》 《形天与帝争神》 《共工怒触不周山》
返 回
思 考:
1 、文学的起源。 2 、神话的性质与我国神话的特色。 3 、神话对后世代文学的影响。 4 、神话的历史化和历史的神话化。
三、我国古代神话保存及流传的情况
我国神话不发达的原因:华夏文明最早发 祥于黄河流域,早熟而富于理性,民重实际而 黜虚无。长期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中原地区 受儒家影响极深,而儒家“不语怪、力、乱、 神”。中国文明一开始即重史,有些神话传说 被简单地曲解为信史。
四、神话对后代的影响
精神上的影响: 神话是我国非写实文学的渊头,是古代 文学素材和文学形象的宝库。想象、夸张、 拟人化的手法成为非写实文学的基本特征。
第一章
上古文学

第一节 文学的起源与原始歌谣 第二节 古代神话


精读篇目与阅读篇目



返 回
第一节
一、文学的起源
文学的起源与原始歌谣
文学起源于人类有生产劳动。普列汉诺夫有关原始艺术论 述(见《论艺术 —— 没有地址的信》)。
二、原始歌谣
由二言向四言的发展。原始歌谣的四个特征: 1.反映了原始社会的生产与生活;其内容与劳动联系紧密。 2. 节奏短,句子单纯。从二言到四言,反映了人最基本的节 奏感。 3. 是口头文学。文学艺术在文字发明之前就已产生。文字在 其产生之后的很长一个阶段中,主要用于记录同政治、宗教有 关的事情,歌谣和神话主要是口头流传。 返 回 4. 与音乐、舞蹈紧密结合。
二、思想文化概况



原始社会中,人们在长期生产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的 天文节候、动植物知识,总结了一些生产经验,产生了原始宗 教和原始艺术,有了对氏族、部落历史的传说,和对氏族成员 的教育。原始的歌谣、神话就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上产生的。 距今七千多年的秦安大窑湾文化中已出现了刻画符号,仰韶文 化中已有几十种不同符号。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文字。我国文字 到商代已完全成熟。殷商宗教迷信之风极盛,出现了巫和史这 两种专职的文化人,促进了巫文化和史文化的发展。西周初年 周公制礼作乐,又特别重视史的功用(事件的记录,文献的搜 集保存等),以《易》为代表的占卜文化也在社会现实的土壤 中得到大的发展。 春秋末期,士阶层形成。他们关心社会的发展,或著书立说, 倡导自己的学说,或积极争取干政的机会。春秋战国社会变革 之际,政治上的约束少,故思想空前活跃,形成百家争鸣的局 面
三、文学概况

最早的原始歌谣为二言。二言相连为四言。《诗经》时代的诗 歌大部分为四言,同时也有三言句产生。以后诗的句式越来越丰富。 诗,也经历了与乐舞结合的阶段,又产生了充分发挥语言表现功 能的诵诗。 古代神话在长期流传中影响到叙事文学,也影响及诸子散文和诗 歌创作。 在上古典籍的汇编《尚书》和各国史书的基础上,产生了瞽史 《左氏春秋》和讲述以嘉言善语为主的《国语》。 文由语录体、记言体向专题论文发展,并表现出各自的风格。孟文 犀利,庄文恣肆,荀文深厚,韩文峻峭,各有千秋。 《战国策》是以纵横家为主的士人的说辞、书信的汇编;《吕氏 春秋》是集列国各家学说而成,都同样反映着百家争鸣的思想成就 返 回
第一编
概 论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先秦文学
上古文学 《诗经》 先秦历史散文 诸子散文 屈原和楚辞


返 回
一、先秦时期的社会概况




“先秦”指我国秦代以前的历史阶段,包括我国原始社会、奴隶 社会和封建社会初期阶段。 我国黄河流域的氏族部落,大约在五六千年前,即传说的炎黄 时代,进入了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父系氏族公社后期已出现了 私有财产和部落与部落联盟首领的特权。 夏启彻底废除了氏族社会的民主选举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 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 夏朝。氏族制和奴隶制的激烈斗争曾导 致太康失国。奴隶制是经过了长时间的过渡和斗争才确立的, 并不是一个偶然的事件。 商和西周是奴隶社会的兴盛时期。先后出现了大政治家武丁、 伊尹、傅说、周文王昌、大思想家周公旦等。西周末期奴隶制 开始动摇。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奴隶制逐渐走向崩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